基于WEB的传动件标准化及图档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研发

基于WEB的传动件标准化及图档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研发

一、基于WEB的变速箱零件标准化及图档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熊晓琴[1](2020)在《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装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端等)的智能信息交流和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和综合解决方案,是国际公认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和研究焦点。随着技术、法规以及相关配套逐步成熟和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产品导入和市场化阶段。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传统汽车强国相比,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交互技术相对成熟、基础支撑技术具有局部优势,但是仍然存在核心技术短缺、技术结构和方向不清晰、技术应用效益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行技术分析及其应用评价。本文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专利大数据、产业数据、商业应用数据等数据资源,围绕智能网联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与应用问题,探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前沿、热点主题和演进路径,并结合重点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评价不同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力求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特征和产品应用情况,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针对专利视域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基于专利大数据绘制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专利地图,并以此为基础,运用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手段,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科学知识图谱,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前沿与热点、关键技术演进路径及演化规律。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全球专利数据,聚焦车辆技术、信息交互技术等领域,运用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绘制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态势、竞争态势及关键技术专利地图,从时间和空间等不同维度分析技术分布特征,得到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竞争态势、企业创新实力及关键技术发展等方面的结论;基于绘制的关键技术专利地图,综合采用共现分析、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等方法,运用Cite Space等知识图谱工具,识别不同时期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主题及成熟潜力专利技术,探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领域前沿与热点变化,并通过与专利网络主体间的联系展示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演进路径与演化规律。面向关键技术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专利布局,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法,对通用、比亚迪等8家企业具有代表性的车型进行技术性、经济性研究。从专利角度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环境感知技术、决策控制技术、V2X通信技术、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等关键技术构成,明确不同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重点;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评价体系,选择不同企业的代表车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发掘评价结果内涵,结合专利技术提出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发展的有益建议;通过智能网联汽车的经济角度阐述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经济评价模型,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经济评价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不同企业的代表车型进行评价,从企业评价结果和专利技术揭示决定其经济性能的主要因素。基于关键技术重点专利推演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技术发展路线,结合技术发展路线探讨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在能源、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对丰田和广汽关键技术领域历年重点专利的分析,明确其技术发展路线,并划分车辆的不同技术等级。面向企业关键技术及其专利进行目标选取和边界划定,以广汽丰田i A5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从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运行使用到报废回收四个阶段的资源耗竭和环境影响的数学评价模型,确定各阶段涉及材料、工艺、能耗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Ga Bi模型,计算得到矿产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排放结果清单,采用CML2001评价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结合丰田和广汽的各技术等级重点专利和技术发展路线,评估预测不同智能级别车辆采用智能设备及关键技术等应用方面的不同,对L1-L5不同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资源消耗、能源耗竭、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车辆技术智能化、网联化程度对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本文研究成果包括从专利视域所揭示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特征和演进规律,以及结合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量化计算的产品技术经济性和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结果,提供了以专利分析辅助产业关键技术发展布局及应用的研究路径与方法,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规划、政策制定和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殷希彦[2](2020)在《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乘用车总装线与乘用车的设计、制造过程密切相关,可以体现乘用车产品的成本、质量等影响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指标。随着乘用车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乘用车总装线也需要随之改造升级。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是总装线设计的核心,目的是在保证乘用车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一条可行的、高效的、低成本的生产工艺路线。然而,在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艺设计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乘用车总装线设计单位普遍存在设计知识储备不足、难以灵活重用、缺乏实用工具等问题。如何利用现有设计知识、经验、工具,对设计人员完成工艺设计任务提供有效支持,提高工艺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是乘用车总装线设计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乘用车总装线设计知识的表示方法、设计知识的智能推送方法、三维数字模型的智能装配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及体系架构。在分析了现有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的需求,提出以设计知识智能推送来提高工艺设计质量,以三维数字模型的智能装配来提高工艺设计效率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明确了该方法的框架。(2)研究了基于本体与复杂网络理论的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建模方法。在分析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整体流程的基础上,将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基本要素划分为五种:设计人员、设计任务、设计知识、设计流程和设计资源,并对设计知识进行了详细分类;基于本体技术,对显性工艺知识及关联的各基本要素进行了建模;其次,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设计人员、设计任务和设计知识间的三维复杂网络模型,详细给出了模型的构建方法、结构及对应的实际工程意义。(3)提出了基于关联-经验-需求的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智能推送方法。针对当前设计知识推送算法对多因素共同作用考虑不足的问题,在分析了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推送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本体和三维复杂网络模型,综合考虑设计知识和设计任务的关联度、设计人员对设计知识的反馈操作,以及设计知识的类型、信息量,设计人员的经验、记忆能力等特点,提出了符合设计任务要求和设计人员需求的设计知识智能推送方法。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满足设计人员对设计知识的需求。(4)提出了一种基于装配知识模型的三维数字模型智能装配方法。在乘用车总装线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装配时,基于装配知识模型推送最佳装配方案供设计人员选择,若装配方案不满足设计人员需求,则可通过设计人员对三维数字模型的拖拽操作智能识别设计人员的装配意图,从而快速完成装配过程。对比实验证明智能装配方法在提高装配效率、减少设计人员工作量、降低操作复杂度方面优势明显。(5)以国内某汽车工厂设计院为对象,在该设计院现有工艺设计整体流程的基础上,将本文所提方法具象化,设计并开发了面向乘用车总装线的数字化工艺设计平台,给出了平台的开发思路、软件架构、功能模块、数据集成方法。通过平台在该设计院的实际应用效果,论证了本文工作的意义和有效性。

王宸[3](2019)在《数据驱动优化控制及其在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过程监控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为实现汽车零部件的柔性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数字化设备,产生了大量的设备数据和过程数据,这些数据蕴含了大量的生产信息。企业利用这些信息,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异常事件,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生产过程。因此,基于数据驱动优化控制的生产过程监控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传统的生产过程监控方法,往往假设过程变量服从单一的线性关系,或简单的非线性关系,并认为过程建模数据是大量且规则的。随着生产过程柔性化程度不断提高,数字化设备产生的数据种类越来越多,被加工汽车零部件的种类、复杂度、精度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过程建模特性愈发复杂。其主要表现为多源异构数据难以融合,变量非线性关系强,数据维度高,样本数量少等多重特征。因此,对数字化生产过程和设备监控的建模、优化控制及故障预测等提出了更为严格地要求。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优化控制方法,利用离散样本数据,通过深度网络中强大的非线性因素,可以深度地抽象出特征,实现数字化生产过程和设备监控的建模,特征的准确分类和预测,从而更好地解决建模、优化控制及预测等问题。但是,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建模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网络层数、权重值和隐层中神经元个数等超参数维度较高,易出现“维度灾难”等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网络结构的自适应寻优设计,在针对网络模型的超参数寻优问题中,需研究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本文针对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过程中数字化设备运行监控问题,按照数据融合-虚实建模-仿真预测-智能调控的思路,着重研究了数字孪生数据融合及建模方法、基于演化深度置信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建模、高维多目标优化及决策、加工中心反向间隙误差值预测等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针对数字化设备运行中产生的多源异构数据难以融合问题,进行数字孪生数据融合与建模方法研究。通过构建五维数字孪生模型,研究自适应匹配协议解析方法解决异质异构网络传输问题,研究滑动窗口和欧式距离解决不确定冗余数据问题,研究概率传输的多粒度异构数据融合方法解决传感数据的时间相关性及空间相关性问题。2.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建模过程中存在的“维度灾难”问题,开展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设计研究。首先,设计基于分解的复杂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框架,采用均匀分布的权向量和均值聚合方法,将高维优化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系统,通过两次引入Metropois criterion准则进行子系统内部和跨子系统迁移,利用PBI距离计算邻域岛屿距离以平衡解的收敛性和多样性,从而得到最优的Pareto解集并提高算法效率;然后,对算法中的参数:邻居大小值MHDB和PBI距离参数θ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算法具备较好的鲁棒性;最后,与近年主流的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III、MOEAD-PBI和BBO/Complex等进行比较,表明算法能够有效解决“维度灾难”问题。3.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建模过程中难以自动设计深度神经网络最优架构问题,采用深度置信神经网络和演化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首先,通过无监督方式初始化网络隐层层数、连接权重、激活函数等超参数;然后,对超参数进行编码,以网络的最小化重构误差作为优化对象设计适应度函数,根据适应度值选择较好参数产生新群体,随后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最终,自动优化深度置信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寻求最优的网络隐层层数和连接权重,降低计算资源需求,解决了大量有标记数据下的网络结构自动设计问题,从而对建模过程进行自适应优化控制。4.针对加工中心运行过程中的反向间隙误差值预测问题,构建了分层的反向间隙误差预测性维护模型,对加工中心运行过程中的反向间隙误差预测进行建模,通过实验对反向间隙误差值预测进行了验证。5.综合运用上述研究成果,设计开发某汽车零部件厂柔性生产线监控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使用Matlab程序作为模型和算法程序的核心组件,集成于.NET框架并成为柔性生产线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的核心组件。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够使工厂管理者及时充分掌握生产现场信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提升整体生产能力并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孟步敏[4](2018)在《增程式电动汽车运行优化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而电控系统的技术层次直接决定着车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本文从传感器、整车控制、电池管理和车载互联网终端产品的研发入手,通过将智能化的优化控制方法应用于整车电控系统,对燃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信息处理和能量流进行优化。主要创新包括: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架构,结合增程式乘用车和增程式电动公交的设计,对传动系统关键部件选型匹配以及电控系统工作模式进行论述。并论述了动力匹配、工作模式,状态估算,充放电策略等因素对提升里程,减低油耗,提高体验的影响。对标国际先进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系统,进行了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法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行程识别和果蝇优化算法的优化控制方法,用于优化增程式电动汽车功率流。通过合理的工作模式和增程策略提高车辆使用能效。针对最新的电池管理系统系列标准,分析电池管理系统研发思路。结合增程式电动汽车用镍氢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优化采样方案提高计量精度,提出在线辨识和运行区间优化方法有效提升电池循环寿命。并对电池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的若干建议。提出了一种结合车辆状态感知和驾驶意图识别的动力优化控制方法。设计了一款三轴霍尔原理的加速踏板,使用粒子群方法对精度进行提升的同时,对驾驶意图进行识别。采用6轴惯导系统进行多传感信息融合准确感知车辆状态,通过对电机的动力需求进行调整优化动力性能。提高驾驶平稳性的同时,有效降低单位里程能耗。针对电动汽车的运行安全保障和创新性联网应用需求,开发了一套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动汽车大数据系统。针对多种用户层次的需求,搭建了伸缩性和扩展性好的电动汽车大数据处理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监控系统大数据的增程工况点优化方法,结合机器学习和梯度寻优方法实现增程器的优化控制。本文结合相应电控系统产品的研发,对电动汽车进行从原理,到设计,再到控制方法的优化设计。系列方法的使用,能够有效改进电动汽车的电控系统性能,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驾驶体验。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对电动汽车的结构设计提供优化参数,提高开发效率降低使用风险。

丁淑辉[5](2017)在《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分工和行业细分的逐渐发展,各行业设计技术和设计资源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呈现出行业化、专业化、区域化分布的特点。除企业自有设计资源外,独立设计机构也越来越多。这些专业设计机构有着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专业的软硬件设备与场地等相关资源,在满足企业自身设计需求基础上,还能完成行业内相关外包设计工作。与此同时,由于各细分行业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巨大差别,对于由多领域学科构成的复杂机电系统,单一设计资源无论是从设计人员与知识结构上、还是从所需软件资源以及实验条件、试制设备及场地等资源方面来说,都难以完成全部设计任务。因此,需要多设计资源的合作与共享,共同完成复杂的跨学科产品设计。但行业人员、设备、知识等设计资源的复杂性,以及设备的地域分布性、企业间的技术壁垒等因素,为行业设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出了巨大挑战,给复杂产品设计的协同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很大障碍。在这一背景下,以设计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为目的,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在多粒度设计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大粒度聚合级设计资源的服务化描述,完成设计任务与服务资源的匹配,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设计资源多粒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资源的多粒度模型,分别定义了静态实体资源SPR、动态能力资源DCR以及多功能设计单元CDC的概念并对其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分析网格、制造网格、云制造等网络化制造平台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粒度资源聚合的设计资源云制造服务平台,构建了其体系构架,分析了云制造环境下设计任务与设计资源的匹配机制。建立了一种基于能动性资源接入的设计资源两级接入方法,提出了设计资源的通用本体模型,并以此通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SPR资源、DRC资源以及CDC资源三层粒度的资源模型。为完成设计资源优选,设计了一种DCR资源和CDC资源的评估方法。在建立设计成熟度系数、设计成功率系数、设计稳定度系数、设计经验度系数四个评估变量的基础上,定义了设计资源能力指数,并建立了资源评价指数和成本指数。以设计资源能力指数、评价指数和成本指数作为构成元素,建立资源指数矩阵,结合各资源权重系数建立成员评估矩阵和运行评估矩阵。根据成员资源与聚合资源的权重生成综合评估矩阵。设计了一种资源聚合策略,提出了基于同地域资源主动推送机制的交互式DCR资源聚合方法和CDC资源聚合方法,并给出了其详细聚合步骤。通过研究语义Web服务及其描述语言OWL-S,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方法,通过扩展OWL-S通用本体,建立了设计资源语义化描述框架,并提出了基于设计资源本体与资源描述本体映射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策略,通过建立资源概念集合和OWL-S扩展本体间的双射关系,实现了资源的服务化描述。建立了一种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策略,提出了语境相关的设计任务本体建模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流的设计任务流程化分解方法,在研究语义相似度基本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服务资源多级匹配策略,通过任务与服务资源的多级匹配相似度计算,实现了本体任务与云服务的匹配。在前述理论与方法研究基础上,搭建了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原型系统总体框架,开发了原型系统并对关键模块进行了功能实现,最后对部分关键算法进行了实例验证。

谢睿聪[6](2016)在《Tribon环境下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目前基于Tribon的船舶生产设计中,船体零件信息分散记录在多个文件中,加工工艺信息在二维设计视图中仅以文字标注形式显示,既不利于工艺信息的观察,也不利于设计人员的检查校验。为保证零件工艺符合标准并提高校验效率,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船体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应用技术,首先对船体零件工艺信息进行了分析,通过TAB文件找出分段DBF文件与零件DXF文件的映射关系,进而建立了零件生产信息与外形工艺信息的映射关系;其次研究了船体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方法,确定了平面外形工艺信息以及局部三维立体校验的方案;最终,开发了.NET环境下船体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软件。本文借助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解决了三个关键技术:零件信息的数字化描述对象的研究与定义、Windows窗体开发平台下零件平面设计图形的绘制方案、采用OpenGL绘制坡口三维示意图形进行局部校验。在.NET环境的Windows窗体应用开发平台下,进行了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研究及软件开发。开发的可视化校验软件通过导入某分段下零件信息数据库文件以及描述零件图形的绘图交换文件,实现了文件的解析,建立了包含多项工艺属性要求的零件工艺信息数据描述对象。通过参数计算和转换,利用图像设备接口GDI+以及专业三维图形程序接口OpenGL完成零件预览图的绘制,并且能提供零件基本信息的显示,方便设计人员可以在软件中浏览该分段下所有数控套料的零件的基本信息、外形尺寸信息以及加工工艺信息,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便捷完善的操作平台,能提高设计人员对零件的设计和检查校验效率,并且提高零件设计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赵美佳[7](2014)在《复杂产品设计过程知识建模及重用研究》文中指出复杂产品综合了机械、控制、电磁、液压、气动等多学科知识,在航空航天、军工、重型装备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维护国家安全、奠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复杂产品的设计过程相当复杂,存在如设计知识多样化,设计过程的知识组织及管理方法不完善,缺少支持设计人员快速理解和交流的知识表达模型和简单、高效的知识重用方法等问题,阻碍了设计活动的开展、设计效率提升和设计周期的缩短。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复杂产品设计过程知识的建模及重用研究。针对复杂产品设计特点,分析研究了复杂产品设计知识组织相关内容。包括复杂产品涵义、特征、设计流程和设计过程建模方法,以及复杂产品设计知识的涵义、特征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复杂产品设计过程知识组织框架,并初步分析了面向设计知识流的知识建模及知识重用方法,为后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全面了解知识驱动的复杂产品设计过程,在考虑用户意图、环境、原理、约束、功能、结构、行为等多因素作用影响下,构建了面向产品设计知识流的PFBS本体模型。首先分别定义和描述了模型中的基本概念及设计过程元素;以此为基础,描述了用户意图驱动设计及功能需求驱动设计的设计知识流过程模型,并提出了变型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创造性设计的设计知识流过程模型;最后给出了模型中设计对象元素和设计过程元素的知识建模方法。针对复杂产品设计的实例推理重用技术进行研究。包括研究产品实例表示、实例检索、实例修改及维护等技术。通过构建实例库层级结构组织模型,研究了实例表示方法及实例模板定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板检索及最近相邻法的分阶段实例检索策略来实现实例检索匹配,其中又包括针对四种实例特征属性类型的相似度计算模型,以及基于AHP-相似度离差信息的组合权重设置方法;同时,对实例修改重用及实例存储与维护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一个实例来验证该实例推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的基础,开发了面向水轮发电机的知识管理系统,从而实现水轮发电机设计知识的组织及重用。

杨明耀[8](2014)在《军械装备维修现场数据采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军装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大批新型高技术装备列装部队。军队的日常训练不断加强、训练环境日益实战化。导致部队面临着严峻的装备维修保障压力。装备保障能力的提高、装备维修决策的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的支持。收集装备的维修数据,提取故障规律和器材备件消耗规律,为维修保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最前端、最基础的环节,装备维修现场的数据采集工作目前还存在诸如采集内容难于确定、采集过程缺乏交互和采集手段相对落后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一现实需求,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本体的维修数据内容分析与管理针对装备构造类型多样、维修过程差异大导致的装备维修数据采集内容难以确定、规范和统一的问题,提出基于本体的维修数据内容分析和管理的思想,利用本体模型来描述维修数据条目的语义及相互关系,从而使数据条目条理化、结构化。根据维修领域的特点,提出了领域本体和应用本体两级本体建模方法,以VE分配泵为对象构造了相应本体,对维修数据采集条目进行了梳理和管理。(2)人机交互数据采集技术待采集的维修数据之间存在语义和任务相关性。理想情况下,应根据当前数据采集的情况,引导维修人员采集与任务相关的有效数据,同时避免语义上的含糊与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了衡量数据条目价值的三个指标:有用度、独立性和取值不确定性,实现了数据条目的交互式动态筛选。(3)基于移动设备的数据采集程序自动生成方法在维修工作现场,利用移动设备实现维修数据采集,是提高维修数据采集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基于对维修数据采集内容的分析,开发了采集内容可视化定制工具和移动采集程序自动生成方法,实现了数据采集条目的按需定制和程序自动生成,以适应不同装备、不同维修作业现场的数据采集需求。(4)无线游标卡尺为了避免测量数据的二次录入,使数据采集与维修过程紧密结合,选取了具代表性的数显游标卡尺进行无线化改造研究,实现了维修作业现场数据到移动数据采集终端的无线化准确传递。总之,本文针对当前军械装备的维修数据采集,从采集内容、采集方法到采集工具开展了系统性地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工程实际案例的验证,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及工程应用价值。

陈安琪[9](2014)在《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现代家具工业的发展,家具产品日益增多,为妥善管理数据信息,大多数家具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产品数据库系统。传统的数据库信息多以“数字数据”的形式存在,分类结构简单、信息抽象,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不能高效获取信息,设计效率低下。本文试图改变传统的抽象数据形式,从“可视化”的角度,研究一种直观、形象的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交互设计、数据管理可视化、数据分类和计算机科学等理论基础,对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进行整体系统设计。(2)调研企业生产流程、用户需求和图纸档案,设计数据库的功能和库类。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家具产品进行三维建模和装配研究,结合CAD图形数据对Y企业的家具产品进行归类研究。(3)以用户体验为基础,根据交互界面设计的要素和原则,研究使用者的交互操作流程,综合运用色彩、图形和文字等元素,进行数据库的界面设计。(4)实现数据库,采用网页为前台界面,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运用Java语言编写程序,连接前后台进行测试并运行调试,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完成搜索、显示、链接等功能需求。通过以上研究,作者以国内某着名大型家具企业为例完成了一个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系统(以下文中均称为“Y企业”),供Y企业设计师和管理人员使用,主要创新点是:(1)改变了传统家具数据库“有表无图”的形式,融入图形数据信息;(2)对图纸归档管理标准化不高的家具产品进行科学的归类研究;(3)设计数据库功能与外观并实现其功能。可视化图形数据库提高人与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与亲和度,从而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将造成深层次的影响。

张明[10](2011)在《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文中提出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自己在学校所学习的内容到企业中进行与实践结合,尤其是专业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建筑专业、护理专业、机械设计与制作专业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有三方面的参与,首先实践的主体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学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企业共同协调合作来完成,从组织者到指导者都要有企业人员的参与。学生在实习期间他的身份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学生又是工人。在管理上既要接受学校的管理又要服从企业的规则制度。高职学生在实习期间并不仅仅接受企业指导教师的管理,学生也可以通过借助网络技术开发“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与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并且指导教师监控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最后还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给予评价和打分,从多个方面创新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指标,并对每个指标设计不同的权重,最后统计出学生的实习成绩。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有效监控和管理,主要是针对学校毕业的学生的一个顶岗实习的一个实况的记录,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对该校学生在实习期间,定期向学校指导教师提供实习报告、在实习期间遇到专业知识及时向学校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状况的评价同时还对学生表现情况整体打分;同时企业指导教师对该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状况进行评价,对学生表现情况整体打分;最后由管理员统计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打分,再对学生进行整天的评价,给每个学生确定在整个实习期间的实习成绩。这个系统方便了学校和老师对本校学生在企业实习状况的整体监控,同时电子版的记录更容易持久方便的保存,手写版的学生顶岗实习记录的工作量大,同时保存起来比较麻烦,容易丢失,老师批阅工作量大,存档的话还要备份多份,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麻烦的。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从整体上来说,节约了时间、人力、物力的消耗,方便了记录学生实习情况和教师批阅的记录。更长久的保存了数据。本项目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5,使用Visual Studio2008开发环境,主要采用了C#语言进行编程,充分运用ASP.NET AJAX+SQL2005技术、WEB2.0技术、WEB SERVICE技术,它是微软推出的一项重点技术平台,包含一系列的知识和技术平台,它具有功能强大并与Windows平台无缝结合等优点。顶岗实习管理系统项目是在Microsoft Windows操作环境下开发的,采用了图形界面显示和鼠标操作,非常直观方便,并保留了键盘操作快捷的特点。该系统在Windows标准操作下运行,让用户操作起来非常容易。程序分为好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很多个功能。在操作方面很容易不需要记住所以的功能,只需记忆少量功能就能完成所以的工作,而且这些功能的操作方法基本上一样,只要掌握了一个功能,其他的功能就迎刃而解。该项目不但继承B/S结构的应用系统原有的优点,而且把WEB2.0技术和客户端等技术充分发挥,客户界面将会更加丰富,客户体验将会更加舒畅。

二、基于WEB的变速箱零件标准化及图档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的变速箱零件标准化及图档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地图
        1.2.2 智能网联汽车知识图谱
        1.2.3 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周期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专利地图绘制
    2.1 专利地图绘制方法
    2.2 专利态势地图绘制
        2.2.1 专利趋势
        2.2.2 技术成熟度
        2.2.3 专利地域
        2.2.4 技术结构
    2.3 竞争态势地图绘制
        2.3.1 主要国家专利分布差异
        2.3.2 主要创新主体布局差异
        2.3.3 外企在中国的专利布局
    2.4 关键技术专利地图分析
        2.4.1 环境感知技术专利地图
        2.4.2 决策控制技术专利地图
        2.4.3 V2X通信技术专利地图
        2.4.4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专利地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专利知识图谱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
    3.1 专利知识图谱基础理论
        3.1.1 知识图谱原理与方法
        3.1.2 专利数据处理原则与工具
    3.2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与前沿分析
        3.2.1 技术领域分析
        3.2.2 技术基础分析
        3.2.3 技术前沿分析
    3.3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热点分析
        3.3.1 关键技术热点的知识图谱
        3.3.2 环境感知与决策控制技术热点分析
        3.3.3 V2X与云平台大数据技术热点分析
    3.4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演化路径分析
        3.4.1 研究方法与参数设置
        3.4.2 关键词与技术主题演化状态分析
        3.4.3 技术主题动态演化路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企业关键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技术经济评价
    4.1 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
        4.1.1 环境感知技术
        4.1.2 决策控制技术
        4.1.3 V2X通信技术
        4.1.4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
    4.2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技术评价
        4.2.1 评价维度
        4.2.2 评价模型
        4.2.3 评价结果
    4.3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经济评价
        4.3.1 评价原则
        4.3.2 车型及指标的选取
        4.3.3 评价模型
        4.3.4 评价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路线分析及产品节能减排评价
    5.1 基于重点专利的企业技术路线分析
        5.1.1 关键技术重点专利分析
        5.1.2 企业技术发展路线分析
        5.1.3 基于重点专利技术的等级划分
    5.2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目标与边界
        5.2.1 评价对象选取
        5.2.2 面向关键技术的评价目标选取
        5.2.3 面向关键技术的评价边界划定
    5.3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模型构建
        5.3.1 原材料获取阶段
        5.3.2 零部件制造装配阶段
        5.3.3 运行使用阶段
        5.3.4 报废回收阶段
    5.4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结果分析
        5.4.1 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分类与特征化结果
        5.4.2 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归一化和量化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研究结论
    2、主要创新点
    3、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2)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行业面临的挑战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中的智能制造技术和方法
        1.4.2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表示与建模方法
        1.4.3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重用方法
        1.4.4 乘用车总装线设备/设施3D数模虚拟装配理论与方法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6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需求分析及体系架构
    2.1 引言
    2.2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内容及需求分析
        2.2.1 乘用车总装生产过程分析
        2.2.2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基本要素
        2.2.3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2.3 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体系架构
        2.3.1 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
        2.3.2 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平台总体架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本体与复杂网络理论的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建模方法
    3.1 引言
    3.2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分析
        3.2.1 设计知识特点和分类方法
        3.2.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内涵
        3.2.3 设计人员行为分析
    3.3 显性工艺设计知识本体建模
        3.3.1 本体技术简介
        3.3.2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本体
        3.3.3 设计任务和设计知识的统一向量化表示
    3.4 隐性工艺设计知识复杂网络建模
        3.4.1 3D-CNM构建
        3.4.2 3D-CNM结构
        3.4.3 3D-CNM统计特性
    3.5 案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关联-经验-需求的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智能推送方法
    4.1 引言
    4.2 工艺设计知识推送原则及CED方法框架
        4.2.1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智能推送原则
        4.2.2 CED方法框架
    4.3 基于本体和3D-CNM的设计知识智能推送
        4.3.1 客观关联度
        4.3.2 基于设计人员反馈的主观关联度
        4.3.3 基于集体智慧的主观关联度
        4.3.4 整体关联度
        4.3.5 设计人员对设计知识的需求度
        4.3.6 设计知识推送方法
    4.4 案例分析
        4.4.1 实验准备工作
        4.4.2 CED算法分析
        4.4.3 对比实验分析
        4.4.4 总结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装配知识模型的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智能装配方法
    5.1 引言
    5.2 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装配过程分析
        5.2.1 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层级和分类
        5.2.2 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装配特点
    5.3 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装配特征识别方法
        5.3.1 投影图轮廓识别与OBB构造方法
        5.3.2 投影图轮廓边的可见性判断与轮廓图主方向判断
        5.3.3 特定安装面有效性检验
    5.4 基于装配知识模型的装配方案推送
        5.4.1 装配知识模型定义
        5.4.2 装配方案推送
    5.5 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装配意图识别方法
    5.6 案例分析
        5.6.1 案例基本信息
        5.6.2 实验人员及实验方法
        5.6.3 实验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平台
    6.1 平台开发背景
    6.2 平台开发设计与实现
        6.2.1 平台开发思路
        6.2.2 智能装配功能
        6.2.3 平台功能模块
        6.2.4 平台数据集成
        6.2.5 平台开发工具与运行环境
    6.3 平台应用实例
        6.3.1 设计信息管理
        6.3.2 设计任务分配
        6.3.3 设计知识推送
        6.3.4 智能装配
        6.3.5 应用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C 与本文相关的项目验收报告
附录D 与本文相关的软件着作权

(3)数据驱动优化控制及其在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过程监控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生产过程监控研究现状与问题
        1.3.2 数字孪生建模及数据融合研究现状与问题
        1.3.3 演化深度学习研究现状与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数字孪生建模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2.1 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与多源信息融合
    2.2 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过程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
    2.3 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过程的数字孪生数据融合方法
    2.4 仿真建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演化优化算法与决策研究
    3.1 演化优化算法与决策
        3.1.1 演化优化算法
        3.1.2 基于演化优化算法的多目标决策
    3.2 数控切削参数的演化算法优化实例
        3.2.1 问题背景
        3.2.2 切削模型建立
        3.2.3 约束处理
        3.2.4 算法设计
        3.2.5 算法验证
        3.2.6 层次分析法决策
    3.3 钢铁热轧排程的演化算法优化设计
        3.3.1 问题背景
        3.3.2 数学模型建立与优化
        3.3.3 约束处理
        3.3.4 算法设计
        3.3.5 实验设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演化深度置信学习的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4.1 高维多目标演化算法设计
        4.1.1 高维多目标演化算法
        4.1.2 复杂生物地理学算法框架的高维多目标算法设计
        4.1.3 实验设置
    4.2 演化深度置信学习的非线性系统建模研究
        4.2.1 深度置信学习模型
        4.2.2 演化深度置信学习算法
        4.2.3 基于演化深度置信学习的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的非线性系统建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控加工中心反向间隙误差预测性维护方法研究
    5.1 数控加工中心的反向间隙误差
    5.2 基于分层的反向间隙误差诊断和预测性维护系统
    5.3 基于演化深度置信学习的加工中心反向间隙误差预测性维护研究
    5.4 实验设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的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研究
    6.1 柔性生产线智能监控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6.2 柔性生产线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6.3 柔性生产线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软硬件设计
    6.4 柔性生产线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6.5 柔性生产线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应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成果
        7.1.1 理论研究成果
        7.1.2 应用研究成果
        7.1.3 本文创新点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项目
致谢

(4)增程式电动汽车运行优化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电动汽车电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2 当前技术水平与主要突破点
    1.3 电控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1.3.1 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电池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3.3 能量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1.3.4 电动汽车云技术与应用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着眼点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切入点
        1.4.2 电控系统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结构优化设计
    2.1 引言
    2.2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结构与工作模式
        2.2.1 传统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结构
        2.2.2 混合增程动力系统结构
        2.2.3 可插电弱混ISG增程系统
    2.3 增程系统的设计匹配与电控系统工作模式
        2.3.1 关键零部件与优缺点对比
        2.3.2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匹配
        2.3.3 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流分析
    2.4 典型增程系统的设计分析
        2.4.1 A0级增程乘用车的设计分析
        2.4.2 增程电动大巴的设计分析
    2.5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优化因素
        2.5.1 工况对续驶里程的影响
        2.5.2 电池充放电影响因素与优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行程识别的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优化
    3.1 引言
    3.2 混合增程系统控制策略优化问题
        3.2.1 动力系统能量流向与优化目标
        3.2.2 智能优化方法选择与分析
    3.3 问题陈述和能量管理控制器设计
        3.3.1 问题描述和约束关系
        3.3.2 目标函数和问题公式
        3.3.3 监督控制器的设计
    3.4 日常驾驶的行程识别和分类方法
        3.4.1 日常驾驶行程的特点
        3.4.2 行程分类和充电位置更新的策略
        3.4.3 分类方法的测试结果
    3.5 混沌果蝇优化算法
        3.5.1 增强型果蝇优化算法的原理
        3.5.2 参数自适应策略
    3.6 优化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法
    4.1 引言
    4.2 电池与管理技术介绍
        4.2.1 电池技术的研究着眼点
        4.2.2 电池管理技术介绍
        4.2.3 电池管理技术的研发内容与思路
    4.3 镍氢电池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4.3.1 电池管理系统结构以及硬件系统性能
        4.3.2 镍氢电池特性、运行工况与SoC运行区间优化问题
        4.3.3 RC建模方法与参数辨识
    4.4 SoC估算控制器设计与优化运行效果
        4.4.1 高精度SoC估算控制器的设计
        4.4.2 实车运营效果分析
        4.4.3 电池寿命的优化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驾驶意图和车辆状态识别的增程优化方法
    5.1 引言
    5.2 电动汽车整车增程优化控制系统结构
        5.2.1 增程优化控制器的总体结构
        5.2.2 操控输入结构
        5.2.3 惯导系统结构
        5.2.4 优化的目标分析
    5.3 基于三轴霍尔技术的加速踏板设计与优化
        5.3.1 磁感应技术的原理结构
        5.3.2 三轴霍尔编码的误差机理
        5.3.3 误差建模与精度优化
        5.3.4 基于三轴霍尔的加速踏板设计
    5.4 驾驶意图和车辆状态识别与优化方法
        5.4.1 加速踏板信息处理
        5.4.2 车辆状态空间关系与四元数
        5.4.3 卡尔曼滤波处理
        5.4.4 惯导标定与信息融合
        5.4.5 多传感器增程优化控制器设计
    5.5 试验与效果验证
        5.5.1 典型工况传感融合处理效果
        5.5.2 启动加速与坡道控制优化效果
        5.5.3 路况测试与行驶里程优化效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电动车联网大数据的增程器运行优化方法
    6.1 引言
    6.2 电动车联网大数据的应用
        6.2.1 电动汽车大数据应用背景
        6.2.2 网络组成部分和大数据应用挑战
        6.2.3 增程式电动汽车联网大数据优化的关键技术
    6.3 电动汽车云监控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指标
        6.3.1 通讯与数据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6.3.2 分布式存储机制下的数据抽象和集成
        6.3.3 系统的实现与关键性能评估
    6.4 电动汽车增程器燃油效率优化控制方法
        6.4.1 增程系统优化模型
        6.4.2 数值化处理与约束条件
        6.4.3 优化方法的实现
    6.5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增程器工况点寻优
        6.5.1 增程策略自学习优化方法仿真研究
        6.5.2 增程器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效果
    6.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云制造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
2 基于多粒度设计资源模型的云制造系统框架研究
    2.1 多粒度设计资源模型
    2.2 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研究
    2.3 云制造环境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系统体系架构
    2.4 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关键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设计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3.1 基于能动性资源的设计资源两级接入
    3.2 设计资源的通用本体建模
    3.3 SPR资源本体建模
    3.4 DCR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
    3.5 DCR评估方法与综合评估矩阵
    3.6 CDC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及其评估方法
    3.7 资源聚合策略及算法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研究
    4.1 语义Web服务及其标记语言OWL-S
    4.2 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
    4.3 设计资源本体与资源描述本体映射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策略
    5.1 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
    5.2 语境相关的设计任务本体建模
    5.3 基于信息流的设计任务流程化分解
    5.4 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本体任务与云服务匹配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原型系统设计与算法验证
    6.1 原型系统总体框架与模块设计
    6.2 原型系统开发与实现
    6.3 聚合资源综合评估算法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DCR资源优选程序关键源代码
学位论文数据集

(6)Tribon环境下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船舶零件信息工艺管理现状
    1.2 产品数据管理(PDM)应用于船舶行业的意义
    1.3 零件设计制造管理研究现状
        1.3.1 PDM研究现状
        1.3.2 零件工艺信息研究现状
        1.3.3 船舶零件工艺信息研究现状
    1.4 Tribon、OpenGL及.NET概况
        1.4.1 Tribon概况
        1.4.2 NET环境概况
        1.4.3 OpenGL概况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流程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论文研究流程
2 船体零件工艺信息分析
    2.1 零件工艺信息数据
        2.1.1 零件工艺信息文件
        2.1.2 零件工艺信息数字描述对象
        2.1.3 DXF文件解析
    2.2 零件生产信息数据库
        2.2.1 零件生产信息数据库文件
        2.2.2 零件生产信息数字描述对象
        2.2.3 零件数据库文件解析
    2.3 零件工艺信息映射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船体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方法研究
    3.1 平面外形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方法研究
        3.1.1 坐标变换
        3.1.2 图形参数变换
    3.2 船体零件局部三维立体可视化校验方法研究
        3.2.1 坡口定义研究
        3.2.2 三维坡口图形定义
        3.2.3 坡口三维图形顶点坐标计算
    3.3 本章小结
4 可视化校验软件的开发
    4.1 软件概述
    4.2 软件主界面
    4.3 软件主要功能
        4.3.1 零件生产信息列表显示
        4.3.2 零件工艺尺寸设计图显示
        4.3.3 零件坡口三维视图显示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取得的成果
    5.2 应用效果
    5.3 经济效益及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5.4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复杂产品设计过程知识建模及重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知识管理
        1.2.2 复杂产品设计知识建模技术
        1.2.3 复杂产品设计知识重用研究
    1.3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
        1.3.1 本体论
        1.3.2 设计知识流
        1.3.3 实例推理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复杂产品设计过程的知识组织
    2.1 复杂产品的特点
        2.1.1 复杂产品的定义
        2.1.2 复杂产品的特征
        2.1.3 复杂产品的设计流程
        2.1.4 复杂产品设计过程建模
    2.2 复杂产品设计知识
        2.2.1 知识定义
        2.2.2 设计知识的特征
        2.2.3 设计知识分类
    2.3 复杂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组织
        2.3.1 复杂产品设计知识组织框架
        2.3.2 设计知识流
        2.3.3 面向设计知识流的知识建模方法
        2.3.4 复杂产品的设计知识重用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驱动的复杂产品设计本体建模
    3.1 面向设计知识流的PFBS本体模型
        3.1.1 PFBS本体模型
        3.1.2 PFBS本体模型中的概念定义模型
        3.1.3 PFBS本体模型中的设计过程元素
    3.2 基于PFBS本体模型的设计知识流过程建模
        3.2.1 用户意图驱动设计过程建模
        3.2.2 产品设计知识流过程建模
    3.3 基于PFBS本体模型的设计知识建模
        3.3.1 设计对象知识建模
        3.3.2 设计过程知识建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复杂产品的实例推理重用研究
    4.1 复杂产品实例表示
        4.1.1 复杂产品实例表示方法
        4.1.2 复杂产品层级实例结构模型
        4.1.3 复杂产品的实例定制模板
    4.2 实例检索机制
        4.2.1 分阶段实例检索策略
        4.2.2 实例特征属性相似度计算模型
        4.2.3 基于AHP-相似度离差信息的组合权重算法
    4.3 实例修改及存储
        4.3.1 实例修改与重用
        4.3.2 实例存储与维护
    4.4 实证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产品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开发
    5.1 背景介绍
    5.2 系统架构
    5.3 详细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军械装备维修现场数据采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民航领域
        1.2.2 外军情况
        1.2.3 我军情况
        1.2.4 国内相关民用领域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本体的维修数据内容管理
    2.1 本体概述
        2.1.1 本体的定义
        2.1.2 对维修领域本体建模的适用性
    2.2 维修数据采集与本体
        2.2.1 维修数据采集的本质
        2.2.2 本体与维修本体
    2.3 维修领域本体与应用本体的构造
        2.3.1 本体构造的一般准则和方法
        2.3.2 维修领域本体的构造
        2.3.3 维修应用本体的构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机交互数据采集技术
    3.1 维修数据采集问题数学模型
        3.1.1 维修数据采集问题描述
        3.1.2 维修数据采集问题建模
    3.2 数据条目筛选算法
        3.2.1 条目有用程度
        3.2.2 条目独立性
        3.2.3 条目取值不确定性
    3.3 人机交互数据采集技术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移动设备的维修数据采集程序自动生成方法
    4.1 采集内容可视化定制工具设计与实现
        4.1.1 可视化定制工具需求分析
        4.1.2 界面模板XML
        4.1.3 设计与实现
    4.2 采集程序自动生成器设计与实现
        4.2.1 移动设备程序自动生成需求分析
        4.2.2 设计与实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线游标卡尺的设计与实现
    5.1 无线游标卡尺需求分析
    5.2 无线游标卡尺设计
        5.2.1 传统数显游标卡尺及基本原理
        5.2.2 无线游标卡尺总体设计
        5.2.3 数显及按键操作
        5.2.4 命令操作
        5.2.5 壳体设计
    5.3 基于无线游标卡尺的齿轮数据采集应用案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课题来源
        1.2.2 相关领域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2.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5 课题的创新点
    1.3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发展趋势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难题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需要解决的难题
        1.4.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产品数据库可视化设计研究
    2.1 产品数据库可视化概述
        2.1.1 可视化的内涵
        2.1.2 可视化的结构
        2.1.3 可视化的实现方法
    2.2 可视化前台界面交互设计概述
        2.2.1 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2.2.2 用户体验
        2.2.3 案例分析
    2.3 产品图形数据库与可视化的关系
        2.3.1 产品图形数据库的含义
        2.3.2 产品图形数据库中的可视化设计
        2.3.3 家具企业中的产品图形数据库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的系统设计
    3.1 Y 企业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总体设计
    3.2 用户需求调研分析
        3.2.1 用户类型分析
        3.2.2 用户需求调研
    3.3 系统功能分析
        3.3.1 功能模块
        3.3.2 用户使用交互流程
        3.3.3 用户管理交互流程
    3.4 数据库系统的实现过程
        3.4.1 数据分析
        3.4.2 前台交互界面设计
        3.4.3 后台程序设计
        3.4.4 前台与后台连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的数据分析
    4.1 装配建模研究
    4.2 Y 企业家具数据归类分析
        4.2.1 数据归类原则
        4.2.2 Y 企业家具归类分析
        4.2.3 1040#系列数据归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的交互界面设计
    5.1 Y 企业系统交互界面设计
        5.1.1 界面设计的前期准备
        5.1.2 界面模块布局设计
        5.1.3 界面配色方案设计
        5.1.4 界面使用动态设计
    5.2 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的交互界面方案
        5.2.1 交互界面主界面
        5.2.2 交互界面登陆界面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的实现方法
    6.1 网页实现使用构架
        6.1.1 JSP+TOMCAT+MYSQL 构架
        6.1.2 构架优势
    6.2 数据库表结构分析和设计
    6.3 环境准备和软件安装
    6.4 编程实现
        6.4.1 动态页面 JSP 编程
        6.4.2 数据格式化和导入
    6.5 连接测试与运行调试
    6.6 设计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6.6.1 方案评估
        6.6.2 方案优化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Y 企业数据库系统问卷调查

(10)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3 系统目前的现状及分析
    1.4 可行性分析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开发环境
    2.1 ASP.NTE 概述
    2.2 c#语言
    2.3 SQL Server 2005 概述
    2.4 B/S 三层结构
    2.5 主要解决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整体设计
    3.1 运行环境
    3.2 功能需求
    3.3 系统性能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
    4.1 系统模块划分
    4.2 管理员模块
    4.3 学生功能模块
    4.4 教师功能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库设计
    5.1 数据库的设计
    5.2 数据库的创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测试方法
    6.3 功能测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课题内容
    7.2 系统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基于WEB的变速箱零件标准化及图档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D]. 熊晓琴. 湖南大学, 2020
  • [2]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研究[D]. 殷希彦.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3]数据驱动优化控制及其在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过程监控中的研究与应用[D]. 王宸. 上海大学, 2019(03)
  • [4]增程式电动汽车运行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 孟步敏. 湖南大学, 2018(01)
  • [5]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D]. 丁淑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17
  • [6]Tribon环境下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方法研究[D]. 谢睿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7]复杂产品设计过程知识建模及重用研究[D]. 赵美佳. 天津大学, 2014(03)
  • [8]军械装备维修现场数据采集技术研究[D]. 杨明耀.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3)
  • [9]家具产品图形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D]. 陈安琪.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10]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D]. 张明.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3)

标签:;  ;  ;  ;  ;  

基于WEB的传动件标准化及图档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研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