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_2纳米涂料分散性研究进展

SiO_2纳米涂料分散性研究进展

一、SiO_2纳米涂料的分散性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林玲[1](2021)在《旋光聚氨酯增强SiO2气凝胶隔热涂料制备及涂层性能》文中研究说明能源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超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构建和谐绿色健康的社会主义社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是对全社会各行各业提出的基本要求。隔热涂料作为一种适用性广的节能材料,可以通过反射和折射太阳光,降低材料表面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吸收,从而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在大多数隔热材料中,SiO2气凝胶是一种质量最轻,热导率低,孔隙率高的无定形纳米多孔固体材料,然而其纳米骨架纤弱,连续性差,导致其力学性能差,易发生网络结构的坍塌,极大地限制其应用范围。近些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将SiO2气凝胶与聚合物复合,以增强力学性能,但是固体传热增加,降低其隔热性能;SiO2气凝胶与TiO2、炭黑等遮光剂混合,或者与玻璃纤维、纤维毡等材料复合,虽能提高隔热性能,但因材料连续性差其力学性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开展聚氨酯基复合气凝胶隔热涂层的深度研究工作,结合聚合物的力学优势,对其进行改性,制备出兼具力学和隔热性能的旋光聚氨酯复合气凝胶具有长远发展的意义。本文围绕旋光聚氨酯增强SiO2气凝胶的制备方法、结构设计、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通过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制备SiO2气凝胶,改变工艺条件调控气凝胶微观结构和性能,重点讨论了溶剂含量和疏水改性对气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当乙醇与正硅酸四乙酯摩尔比从2增加至20,气凝胶的密度从0.258 g/cm3降低至0.045 g/cm3,收缩率从40.5%降至25.0%,气凝胶的孔径会随着溶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平均孔径小于70 nm,属于介孔材料。以三甲基氯硅烷作为疏水剂对SiO2气凝胶进行疏水改性,改性后的SiO2气凝胶成形性好,孔隙率高,平均孔径小且孔径分布变窄,接触角为152.31°。此外,经过疏水改性SiO2气凝胶的比表面积达到786 m2/g,耐热温度为226.15℃。通过物理共混制备SiO2/PU复合气凝胶,PU可以增强气凝胶的力学性能。通过不同分散方式处理SiO2气凝胶使其均匀分散与共混体系中,使SiO2气凝胶更好发挥其优异的隔热性能,研究表明5%润湿分散剂、1200 rpm高速搅拌和100 Hz超声分散2 h,SiO2气凝胶粒子从1-700 nm较宽的粒径分布逐渐分散为95.2%的气凝胶粒径为小于70nm且粒径分布为正态分布。PU量小于20%时,随着PU量的增加,SiO2气凝胶逐渐分散与PU形成良好的界面键合,减少无机粒子的析出,相容性较好,界面光滑。随着PU量的增加,SiO2/PU复合气凝胶的压缩模量逐渐增加,当SiO2与PU量比为1:25时复合气凝胶的压缩模量为4.562 MPa,为SiO2气凝胶的近200倍。当SiO2/PU比例为1:15时气凝胶涂层织物拉伸强力增至376.8%。SiO2/PU复合气凝胶的耐热温度为150.24°C。当SiO2与PU重量比为1:5时涂层织物具有最高的保温率25.40%和最小的传热系数36.54W/m2·°C。通过测试涂层织物低温46°C和高温100°C冷热面温差ΔT分别为8.2°C和16.4°C。通过对SiO2气凝胶和SiO2/PU复合气凝胶进行结构构建和传热模拟,并分析SiO2/PU复合气凝胶的隔热机理。为了制备隔热性能更好的复合气凝胶涂层,我们采用自乳化的方法合成了具有联萘基团的旋光聚氨酯OPU,左手性材料具有旋光作用可以使电磁波传播方向发生旋转,起到吸收和散射红外热辐射的作用。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实联萘基团已成功引入聚氨酯链中。OPU的数均分子量(Mn)为15960-19444 g/mol,WPU和OPU均为无定形结构。热重分析表明OPU3耐热温度高达333.28°C,具有良好的耐热性。OPU3抗拉强度最高为14.35 MPa,断裂伸长率为696%,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红外热成像分析得出OPU4具有最佳的隔热和冷却能力,温差约为7°C。室温下波长为8-14μm频段OPU的红外发射率明显低于WPU,随着BINOL单体含量的增加,红外发射率从0.850降到0.572,表明OPU具有良好的吸收和散射辐射电磁波的性能。将OPU与SiO2气凝胶共混制备出SiO2/OPU复合气凝胶,OPU通过共价键和H键连接无机SiO2气凝胶纳米粒子,增强了有机和无机界面的结合,改善涂层的表观形貌和性能。当OPU含量为20%时,涂层体系中SiO2气凝胶分散均匀性较好。SiO2/OPU的分解温度为385.14°C,显示出优良的热稳定性。随着OPU含量的增加,SiO2/OPU气凝胶涂层织物的保温率从17.54%增加到25.40%后又降低,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传热系数从58.47 W/m2·°C将至25.74 W/m2·°C之后再上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SiO2/OPU比值为1:10时保温率最高为25.40%,传热系数最低为25.74 W/m2·°C。在46°C和100°C测试气凝胶涂层织物的隔热效果,冷热面温差ΔT最高可达到9.5°C和39.0°C,表明SiO2/OPU具有一定的高温隔热性能。对SiO2/OPU复合气凝胶进行结构构建和传热路径分析,研究SiO2/OPU复合气凝胶隔热机理。SiO2/OPU比值为1:25,复合气凝胶的压缩模量接近5 MPa,是纯SiO2气凝胶的近220倍。随着OPU量的增加,SiO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透湿量降低,透气性变差。通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OPU进行改性,生成端硅氧烷聚合物OPUS,再与传统TEOS为共前驱体,通过原位聚合制备出OPUSA复合气凝胶材料。OPUS增强了SiO2气凝胶的骨架,使OPUSA气凝胶具有优异的保形性能。OPUSA_3的颗粒分布更均匀,其比表面积为634.02 m2/g,孔体积为1.43 cm3/g,孔径大小范围为小于55 nm。OPUSA气凝胶可承受445.31°C的疏水耐温性。OPUSA气凝胶涂层织物的保温率可达到63.92%,传热系数可低至7.53 W/m2·°C。在46°C和200°C隔热效果的测试中,冷热面温差达到17.8°C和75.8°C,均高于SiO2/PU和SiO2/OPU气凝胶涂层织物。对OPUSA复合气凝胶进行结构构建和传热路径分析,研究OPUSA复合气凝胶的传热机理。15%OPUS复合气凝胶的压缩模量高达2.465 MPa。当OPUS添加量为10 wt%,OPUSA气凝胶具有最大回弹率为83.43%,且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OPUSA气凝胶涂层织物表现出一定的疏水性,接触角可达到149.59°,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具有一定的耐静水压能力,且透湿性良好,可作为一种高温隔热涂层织物用于热防护领域。

张帆[2](2021)在《可喷涂超疏水纳米复合防护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超疏水涂层在自清洁、防冰、防污、减阻和防腐蚀等诸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超疏水表面的微观结构脆弱,受到摩擦、挤压等物理破坏后极难恢复,使超疏水性能丧失,限制了超疏水表面的实际应用。此外,目前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工艺复杂,多局限于小样品的制备,工程实施困难。因此,亟需开发新型涂料体系和制备方法,实现超疏水涂层的简便、大规模制备与施工。本文以环氧树脂为涂层基体,将纳米二氧化硅(SiO2)、碳纳米管(CNT)、SiO2-CNT杂化体、负载缓蚀剂的碳纳米管/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NT/LDH/VO3-)纳米颗粒等作为填料,利用简单的一步喷涂法制备超疏水表面,制备了可喷涂的具有优异耐磨性能、化学稳定性、防腐性能、自清洁性能、防冰融冰性能的系列化新型超疏水纳米复合涂层。首先将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纳米SiO2加入环氧树脂中,使用一步喷涂法制备复合纳米涂层。当SiO2添加量为30 wt.%时,涂层实现超疏水效果,水接触角达到152.4°。涂层在80次胶带粘揭实验后,保持了良好的超疏水性能,机械耐久性良好;SiO2/环氧复合涂层在不同pH的酸碱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超疏水结构还使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覆冰效果。为了提高涂层的耐磨性能,制备了 CNT/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当CNT含量为30 wt.%时,涂层满足超疏水性能。由于CNT在树脂中发生缠绕团聚形成微/纳米结构,涂层在经过100次粘揭实验后,仍保持了超疏水性能,机械耐久性优异。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表明,30 wt.%CNT含量的超疏水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这是因为其表面微纳结构及其滞留的空气隔绝了腐蚀介质与涂层表面接触。进一步优化填料结构,采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制备SiO2-CNT杂化体颗粒。当SiO2尺寸为30 nm、SiO2与CNT比例为3:1时,SiO2-CNT/环氧树脂涂层的超疏水性能最佳。由于SiO2-CNT杂化体的缠绕互锁结构,超疏水复合涂层在经过300次胶带粘揭实验、100次橡皮摩擦实验后均可保持超疏水性能,表明涂层具有非常优异的机械耐久性。涂层的超疏水粗糙结构降低了水珠与涂层之间的传热效率,水珠的结冰时间相较于纯环氧涂层延长了 11倍。由于CNT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复合涂层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快速融化表面覆冰,实现了防冰、融冰应用。为了实现超疏水涂层的自修复性能,将SiO2-CNT杂化体加入形状记忆环氧涂层中,通过调控树脂体系中柔性链段和刚性链段的比例,实现基于涂层形状记忆效应的自修复能力。当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为1:0.6时,涂层中柔性链段的含量较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到40℃;当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为1:1.0时,涂层中柔性链段较多,Tg为25℃。通过加热两种涂层至Tg以上或利用SiO2-CNT杂化体内CNT的电热效应,触发涂层的形状记忆效应,可以恢复涂层的微观形貌、超疏水性能和腐蚀屏蔽性能。最后,利用羧基化碳纳米管与LDH的静电吸附作用,制备了 CNT/LDH纳米颗粒并负载NaVO3缓蚀剂,将CNT/LDH/VO3-加入涂层中,制备了负载缓蚀剂的超疏水自修复涂层。纳米颗粒中缓蚀剂的载药率达到22.9%。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负载缓蚀剂的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性能,这是由于当腐蚀介质渗入涂层时,Cl-离子与LDH中的缓蚀剂进行交换,促进VO3-释放并在金属基体表面钝化成膜,提升了涂层对金属基体的保护作用。

王盛群[3](2021)在《纳米气凝胶绝热涂料的制备与绝热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我国在石化、航空航天、船舶和建筑等领域因绝热材料的落后造成了巨大能量损耗以及SiO2气凝胶在高温下由于红外透过率、热导率高等缺点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选用无机粉体和耐火纤维为主要绝热填料,增强纤维作为增强相,依次加入气凝胶、遮光剂、粘结剂、发泡剂,采用机械搅拌的方法制备纳米气凝胶绝热涂料。研究了几种红外遮光剂的红外透过性能以及TiO2红外遮光剂的粒度、微观形貌,研究了SiO2气凝胶、TiO2红外遮光剂、发泡剂对绝热涂料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确定涂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SiO2气凝胶在绝热涂料基体中分散均匀,涂料表面形成许多微孔结构;TiO2作为遮光剂可有效地屏蔽红外辐射;发泡剂能够增加绝热涂料的孔隙率,阻碍热传递,降低导热系数,有效提高涂料的绝热性能。25nm金红石型TiO2高温段下的红外透过率最低、4~12μm波段内质量光谱衰减系数最高,对热辐射的阻碍能力最强。SiO2气凝胶与25nm金红石型TiO2质量比为1:1时气凝胶绝热涂料的红外透过率和导热系数最低,综合性能最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内层涂覆红外屏蔽层,外层涂覆气凝胶绝热涂料,提出了具有梯度孔结构的绝热涂料的设计思路及其制备方案。绝热涂料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随着SiO2气凝胶或发泡剂添加量的提高而减小,随着涂层厚度和热源温度的逐渐增加,涂层厚度对绝热涂料绝热效果的增益作用越来越小。SiO2气凝胶和25nm金红石型TiO2添加量均为7.0%、发泡剂的添加量为0.9%时,纳米气凝胶涂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在70℃和350℃下导热系数仅为0.034W/(m·K)和0.047W/(m·K),具有薄层、高效、绝热性能优异的特点。

吴金平[4](2020)在《纳米SiO2/氨基—丙烯酸烤漆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性氨基-丙烯酸烤漆作为一种环保涂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农用机、电动车、自行车以及防盗门等轻工机械。但是目前水性氨基-丙烯酸烤漆仍存在附着力、硬度以及耐候等性能上的不足。本文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掺入氨基-丙烯酸烤漆乳液中,研究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和掺入浓度对氨基-丙烯酸烤漆性能的影响,寻求提高氨基-丙烯酸烤漆性能的最优方案。具体内容如下:利用半间歇式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改变投料方式、正硅酸四乙酯(TEOS)和无水乙醇的体积等因素,探索合成平均粒径在120-150 nm范围内纳米粒子的最大化量产条件。首先,在不定点投料方式条件下,TEOS的体积由10m L上升到20m L时,所制备粒子的平均粒径仍维持在120-150 nm范围内,且形貌良好,产率在97%以上。其次,在TEOS体积20m L的基础上,探索制备120-150 nm范围SiO2纳米粒子的最小醇/水体积比。结果表明,获得单位质量该粒径粒子所需乙醇溶剂减少了约62.5%。在氨基-丙烯酸树脂烤漆的合成过程中,加入不同粒径、不同重量百分比的SiO2纳米粒子溶胶,制备纳米SiO2/氨基-丙烯酸树脂烤漆,对其光泽度、粘度、附着力、硬度、接触角、耐盐雾等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显示,随着粒子浓度的增加,复合烤漆乳液的粘度增大,光泽度逐渐下降,漆膜接触角在57°-73°之间,附着力先增加后减小(最高可达6.02 MPa),铅笔硬度先增高后下降(2H到4H)。耐盐雾性能在掺入粒子的重量百分比为1.0 wt%和1.3 wt%条件下最优。另外,TGA图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分析表明SiO2的加入未降低原始漆膜的热稳定性,且可以有效提高氨基-丙烯酸树脂烤漆漆膜的耐老化性能。本论文共有图26幅,表9个,参考文献100篇。

谢炽新[5](2020)在《含氟/脲基硅氧烷的固载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硅橡胶由于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能、电气绝缘性能、耐高低温和耐候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压超高压电气绝缘领域。然而,随着输变电压等级逐渐提高,在污染比较严重或比较潮湿的环境,硅橡胶容易发生漏电起痕破坏,导致绝缘性丧失,给输变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主要通过添加无机填料来改善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但无机填料与硅橡胶的相容性较差,大量加入无机填料会损害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我们课题组发现含脲基或氨酯基硅烷等有机耐漏电起痕剂可以显着增强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而且不损害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但脲基或氨酯基具有相对较强的极性,会增大硅橡胶的表面能,用量较大时也会损害硅橡胶的疏水防污性能。如何兼顾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和疏水防污能力,是当前高性能硅橡胶绝缘材料发展与应用所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将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FAS)或不同结构的含脲基硅氧烷固载到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铁(Fe2O3),研究了SiO2和Fe2O3固载含氟/脲基硅氧烷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疏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影响,探讨了SiO2和Fe2O3固载含氟/脲基硅氧烷提高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FAS与Fe2O3之间的接枝反应,制备了氧化铁固载含氟硅氧烷(F-Fe2O3)。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粒径分析、磁滞回线测定等方法对F-Fe2O3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F-Fe2O3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疏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电晕老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F-Fe2O3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F-Fe2O3能明显提高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当F-Fe2O3用量为0.15 phr时,ALSR/F-Fe2O3达到了1A3.5等级,电蚀损率仅为0.38%。硅橡胶的疏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电晕老化性能也得到了提高。表面电位耗散测试(SPD)表明F-Fe2O3具有耗散电荷的作用。干带电弧放电时,F-Fe2O3可以捕捉硅橡胶侧甲基氧化产生的自由基,抑制硅橡胶的氧化降解。同时,F-Fe2O3结构中的氟原子对电荷起到耗散的作用,减少电荷的累积,保护基体免遭破坏,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因此得到了提高。(2)通过FAS与SiO2之间的接枝反应,制备了二氧化硅固载含氟硅氧烷(F-SiO2)。采用FTIR、核磁硅谱(29Si-NMR)、TG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F-SiO2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斜板法耐漏电起痕试验(IP)、SPD、等离子体辐照测试、XPS和SEM等方法研究了F-SiO2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疏水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影响,探讨了F-SiO2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F-SiO2能显着提高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当F-SiO2添加量仅为1.0 phr时,ALSR/F-SiO2达到了1A4.5等级,电蚀损率仅为0.22%,而且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疏水性能也有所提高。SPD测试发现F-SiO2能起耗散电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弧放电时,F-SiO2能耗散注入到硅橡胶表面的电荷,降低硅橡胶中的电荷密度,减小电荷对硅橡胶分子链的破坏,从而延缓密集电弧的出现以及降低电弧的放电频率,提高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3)通过脲基硅氧烷水解后形成的羟基与二氧化硅表面的羟基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制备不同烷基结构的二氧化硅固载烷基双取代脲基硅氧烷(U-SiO2)。采用FTIR和TGA对U-SiO2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IP研究了不同烷基结构的U-SiO2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探讨了U-SiO2对ALSR漏电起痕的抑制机理。研究发现,U-SiO2能有效提高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其中,二氧化硅固载异丙基双取代脲基硅氧烷(DIPUPES-SiO2)和二氧化硅固载异丁基双取代脲基硅氧烷(DIBUPES-SiO2)效果最好,用量不到1.00 phr便能使ALSR达到1A4.5等级,电蚀损率仅为0.22%和0.45%。而且ALSR/DIPUPES-SiO2和ALSR/DIBUPES-SiO2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在水中浸泡5天后,仍能达到1A4.5等级,电蚀损率几乎不变。等离子辐照测试和马弗炉热处理结果表明,U-SiO2能促进硅橡胶高温交联形成密实的陶瓷保护层,抑制硅橡胶的热降解,以及抵抗等离子体的轰击。因此,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得到显着提高。(4)将F-SiO2与DIPUPES-SiO2复配添加到ALSR中,研究了F-SiO2和DIPUPES-SiO2对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疏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影响,探讨了F-SiO2和DIPUPES-SiO2协同提高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F-SiO2和DIPUPES-SiO2复配能显着提高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F-SiO2和DIPUPES-SiO2用量均为0.75 phr时,ALSR的耐漏电起痕水平达到1A4.5等级,电蚀损率降低到0.20%,且硅橡胶的疏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也得到了改善。研究结果表明:F-SiO2能提高硅橡胶的疏水性能,延缓泄漏电流的产生;在电弧放电时,F-SiO2能够起到快速耗散电荷的作用,降低硅橡胶中电荷的密度;与此同时,DIPUPES-SiO2能够抑制Pt的团聚,提高Pt的催化效率,促进ALSR在高温下的交联反应,提高ALSR的有机-无机转化率,并在ALSR表面形成一层无机类陶瓷保护壳层,以隔绝氧气渗透和热量传递,抑制ALSR的热降解。因此,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得到显着提高。

陆一鸣[6](2020)在《多维纳米材料结构设计及其在催化与气敏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因为其独特物化结构等已在环保、能源、电化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催化和气敏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不同纳米材料的结构组成对催化和气敏领域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设计研发了具有特殊结构功能的WO3纳米管应用于气敏领域和Cu/SiO2纳米核壳应用于催化领域,并评测了在这两个领域的应用。气敏材料利用热蒸发法成功地在硅衬底上制备了WO3纳米管阵列。该传感器在150℃下对10 ppm H2S的最大响应为7.3。在1-100 ppm浓度范围内,可以得出对H2S气体有高选择性和良好的响应/复原性能。结果表明,WO3纳米管阵列传感器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有利于节约电能和集成器件。催化剂制备采用水热法,以醋酸铜为铜源得到了MOF框架模板均匀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煅烧后得到高度分散均一的大小约为2.2 nm的铜纳米颗粒负载在二氧化硅表面(比表面积为154 m2g-1、分散性达到49.4%)。结果表明该催化剂(Cu/SiO2-MOF)能够在200℃和2 MPa时,草酸二甲酯DMO转化率达100%,乙二醇(EG)的选择性95%以上,有着良好的催化性能。因此,本文的研究表明,纳米材料通过设计特殊结构改变物化性质,能够有效提升不同领域的材料性能。

孟一丁[7](2020)在《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聚合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纺织品蓝光固化颜料数码喷墨印花技术,通过喷印低聚物和单体取代大分子黏合剂在纺织基材表面发生原位光聚合反应而固化成膜,有效解决了黏合剂大分子容易堵塞喷头的问题。光固化墨水体系通常包括光引发体系(光引发剂、助引发剂、光敏剂等)、聚合体系(低聚物、单体)、有机颜料和助剂(分散剂、抗氧阻剂等)。低聚物及其聚合体系是光固化颜料数码印花墨水配方中的重要组分,决定了墨水喷印的流畅性、清晰度以及固化膜的理化性能。然而,现有光固化聚合体系主要为多官能团的环氧或丙烯酸酯单体及其低聚体,其固化膜在柔性、弹性和手感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无法在保证低黏度的同时满足柔性纺织品对固化膜“柔、弹、韧、强”的性能要求,也无法解决颜料印花固有的耐摩擦色牢度差,手感粗糙等问题。另一方面,光固化反应一直在寻求获得高引发效率及转化率,为此光固化产品通常添加小分子叔胺类化学品作为助引发剂或活化剂,这类小分子叔胺易迁移,存在潜在毒性与风险,限制其在与人体直接接触纺织品领域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助引发功能的叔胺基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PUA),提高光引发效率,并降低固化后产物因小分子叔胺迁移而导致黄变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引入易于向表面富集的有机硅与叔胺基团接枝共聚,进一步提高光引发效率和抗氧阻能力,赋予固化膜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拒水性;通过氧化硅原位合成有机无机杂化及超支化等功能一体化改性,进一步降低低聚物的黏度,提高固化膜的韧性;进而与高性能单体复配,构建具有大分子互穿网络(IPN)结构,并能兼顾强度与弹性的的聚合体系,在保证低黏度的同时,赋予固化膜“柔、弹、韧、强”的丰满手感。联合应用多种现代测试表征技术,阐明大分子助引发结构、半互穿网络结构(Semi-IPN)、有机硅表面定向富集理论和聚合物超支化结构与聚合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综合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结果,集成创新,开发一体化纺织品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及配套设备。通过上述研究,为适用于柔性纺织品光固化聚合体系的构建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为光固化颜料喷墨印花技术走向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4,4-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HM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1,4-丁二醇(BDO)、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助引发性能的叔胺基改性光敏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低聚物。脂肪族N取代基的光引发效率高于芳香族,且引发效率与N取代基链长成正比。引发后低聚物自由基可分子内供氢,双基终止程度低,自由基寿命长,光反应活性高,最终转化率在95%以上,同时可避免外加小分子叔胺助引发剂迁移而导致的潜在毒性和泛黄问题。PUA与HEA质量比1:9时,固化膜能形成互穿网络结构(IPN),形成分子水平共混,大幅提升固化膜的力学性能和透光性能,其拉伸应力大于1.5 MPa,最大断裂伸长率大于520%,100%伸长应力低于0.4 MPa,可见光区透过率大于95%。2.有机硅氧烷PDMS表面能较低,采用顺序聚合工艺与PUA共聚后,在光固化过程中有机硅氧烷链段连带相邻叔胺基团向光固化膜表面定向富集运动,提高了抗氧阻能力和助引发效率。当PDMS含量为5 wt%以内时,固化膜表面富集形成50~70 μm相互连通的有机硅氧烷含量较高的微相结构,而内部大分子聚合网络骨架结构完整连续,固化膜机械拉伸性能保持90%以上,并能显着提高固化膜的柔韧性和耐水性。3.氨基改性率为98.3%的SiO2与PUA-HEA原位合成构建有机无机掺杂聚合体系,SiO2粒子分散均匀,表面接枝的PUA链段长,有机-无机界面过渡平稳,使固化膜的断裂应力相对比于未添加SiO2前提升3~4倍,最大断裂伸长率提高约20%,100%伸长应力不变,综合柔弹性好。将添加0.5 wt%的CQ引发剂和1 wt%着色剂颜料蓝60后配制的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应用于织物后,印制部位的手感柔软,耐干摩色牢度为4-5级,耐湿摩色牢度为4-5级。4.SiO2@PUA核壳超支化低聚物表面接枝包覆了短而密集的PUA链段,与HEA复配的聚合体系黏度相对于未超支化改性前大幅度降低(降低约50%),有利于喷印的流畅性,但因固化后链段较短,固化膜的断裂应力提升率相对较低(提升约40%)。5.综合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结果,集成创新,制备TiO2@PUA-HEA颜料与聚合体系一体化墨水,采用合作开发的TT-6042R微型工业平板打印机,构建适用于纺织品蓝光固化颜料喷墨印花平台。优化喷墨打印参数,当喷印温度为45℃时,颜/聚一体化蓝光固化墨水黏度为4.2 mPa·s,喷印流畅,打印速度达30 cm/min(18 m/h),得到的图案化光固化颜料喷墨印花织物手感柔软,纹样线条清晰,定位精准,得色饱满,耐干摩色牢度为4-5级,耐湿摩色牢度为4-5级。

齐春红[8](2020)在《基于低表面能二氧化硅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防结冰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冰在固体表面的附着和堆积会导致交通中断、通信破坏、电力损失和航空、电信、电力、交通等相关设备的损坏。因此,设计和构建具有防结冰性能的表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超疏水表面由于其独特的微纳米结构可以截留空气层,进而降低液滴与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因而成为抑制冰的形成、减少冰的积累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但是,超疏水表面通常都表现出较差的稳定性,在外力作用下,超疏水表面的结构会受到严重破坏而使其疏水性下降,进而影响其防结冰性。另外,由于超疏水表面在增强超疏水性和抑制冰核的生长之间仍然存在矛盾,因此,难以制备出在超低温(<-30.0℃)下具有防结冰性能的超疏水表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低表面能SiO2纳米颗粒制备出具有不同微纳米结构和低表面能的超疏水表面,相对于传统超疏水表面,不仅拥有较好的疏水性和结构稳定性,而且具有优异的防结冰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和创新如下:(1)通过微乳液法制备出具有不同粒径(300.0 nm、450.0 nm和600.0 nm)的低表面能花状SiO2颗粒,并探索了粒径与超疏水、防结冰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花状SiO2颗粒的疏水性能随着粒径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防结冰性能随着粒径的增大而连续下降。当花状SiO2颗粒的粒径为450.0 nm时,基于花状SiO2颗粒制备的超疏水表面显示出最佳的超疏水性(163.7°)。然而,基于300.0 nm的花状SiO2颗粒制备的超疏水表面显现出最佳的防结冰性能,在-25℃下,水滴仍能从表面上迅速滚落,且水滴的结冰时间可以延长至564.0 s。这些结果表明,超疏水表面的防结冰性能与其疏水性能不是成正比关系,且在相似疏水性能下,表面微纳结构越小,防结冰性能越好。(2)首先制得低表面能球形SiO2纳米粒子分散液,并采用简单的喷涂工艺将该分散液喷涂到预固化的环氧树脂基体表面制备出双层自组装结构的超疏水表面。探索了分散液浓度(1.0 wt%,2.0 wt%,5.0 wt%和10.0 wt%)对超疏水表面的结构和防结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高速摄像机和红外热成像仪对超疏水表面的防结冰性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分散液浓度为5.0 wt%时,基于纳米粒子组装的超疏水表面显示出较高的疏水性能(173.1°)极低的滚动角(0°);此外,该超疏水表面还表现出优异的机械耐久性,在50次磨损循环后其接触角仍然在165°以上。同时,该超疏水表面在超低温的环境中(-40℃)仍表现出优异的防结冰性能,其水滴完全冻结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72.0 s。这种出色的防结冰性能归因于优异的超疏水特性和表面纳米结构。(3)将自制的低表面能SiO2纳米粒子分散到含有亚微米TiO2颗粒的氟碳树脂聚合物溶液中,进一步采用喷涂法制备出具有多尺度协同效应的掺杂型超疏水涂层,并探索了SiO2纳米粒子的掺杂量(0 wt%,15 wt%,20wt%和25wt%)对其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SiO2纳米粒子含量达到20 wt%时,该涂层展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性(166.3°),以及机械和热稳定性,其粘附强度能达到8.9 MPa、冲击强度为71.0kg·cm,且在30次的弯曲循环和50次砂纸磨损循环以及300℃的高温处理下,其疏水性能变化较小。同时,该涂层还表现出优异的防结冰稳定性,在经过55次结冰/融冰循环试验后,涂层仍然可以具有超疏水性(153.6°)和防结冰性能。

王俊伟[9](2020)在《改性纳米成膜和渗透型复合涂层混凝土防护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复杂多变的侵蚀性环境作用,这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使用功能和承载能力的下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降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减少使用寿命。表面涂层处理是提升混凝土对外界侵蚀性环境抵御能力的有效方法,进行表面涂层处理方向的研究对混凝土结构防护工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选择丙烯酸树脂、氯化橡胶和醇酸树脂三种有机成膜型涂料,通过纳米SiO2和有机成膜型涂料制备出改性纳米成膜涂层,在此基础上,选择渗透型硅烷膏体涂层,构建出改性纳米成膜和渗透型复合涂层体系,以复合涂层体系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涂层混凝土进行吸水性能、抗氯盐侵蚀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疏水改性,使得纳米SiO2和硅烷偶联剂之间产生化学键合,疏水性的烷基基团包覆在纳米SiO2表面,将纳米SiO2改性成疏水性纳米SiO2。(2)采用超声分散方法,将纳米SiO2添加到成膜涂层中可以提高涂层混凝土的表面接触角,有效增强成膜涂层的疏水性能,相较于未疏水改性纳米SiO2粒子,疏水改性纳米SiO2对成膜涂层混凝土的表面接触角的改善效果更好。随着纳米SiO2掺量的增加,表面接触角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都会产生团聚现象,只是疏水改性纳米SiO2会延缓团聚现象的发生,此外,通过表面接触角测量确定了不同类型成膜涂层中纳米SiO2的最佳掺量。(3)通过吸水性能试验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涂层体系厚度下,涂覆成膜涂层后,混凝土试块的吸水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随着涂层体系厚度的逐渐增加,混凝土试块的吸水率逐渐减小,混凝土吸水率与涂层厚度之间呈现指数函数负相关关系;在成膜涂层中添加适量疏水改性纳米SiO2和未疏水改性纳米SiO2后,疏水改性纳米SiO2成膜涂层对应的混凝土试块吸水率降低幅度更大;在改性纳米成膜涂层的基础上,结合渗透型硅烷膏体涂层,形成复合涂层体系,相较于改性纳米成膜涂层,复合涂层体系混凝土试块的吸水性能出现更大幅度降低。(4)通过氯盐侵蚀试验和加速碳化试验研究发现,在混凝土表面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后,表面涂层处理对抗氯盐侵蚀性能和抗碳化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抗氯盐侵蚀性能和抗碳化性能改善幅度大小都表现为:复合涂层体系>疏水改性纳米成膜涂层>未疏水改性纳米成膜涂层>成膜涂层。(5)通过最小二乘方法确定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氯盐侵蚀时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到不同类型涂层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拟合方程,建立了考虑时间因素条件下基于菲克第二定律的氯盐侵蚀环境下涂层混凝土预测模型。此外,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和BP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建立涂层混凝土抗氯盐侵蚀预测模型,对不同类型的涂层混凝土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最佳,可应用于涂层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预测。

孟寒[10](2020)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PIP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氧化硅(SiO2)纳米粒子因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力强、热阻、电阻等方面具有特异的性能,在众多学科及领域内独具特性,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SiO2纳米粒子与高分子基体相容性差,影响填充效果,限制了其应用,因此需要对其改性。本论文采用St?ber法制备了SiO2纳米粒子,再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法在SiO2纳米粒子表面接枝聚合物,以改善其与高分子基体的相容性,并以此对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苯乙烯(PS)等进行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剂,通过RAFT聚合在SiO2纳米粒子表面接枝聚异戊二烯(PIP)橡胶,制备了SiO2-g-PIP复合纳米粒子,并以此对PP进行改性。动态光散射(DLS)、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等测试结果表明,柔性PIP大分子链成功地键接到SiO2纳米粒子表面。力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流变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PP/SiO2-g-PI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优于纯PP及PP/SiO2复合材料。当SiO2-g-PIP复合纳米粒子添加量为2 wt.%时,PP/SiO2-g-PI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32.44 MPa,缺口冲击强度达到9.11 k J/m2,较纯PP分别提高了28%和109%。纳米粒子的添加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与结晶度。(2)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HDPE/SiO2和HDPE/SiO2-g-PIP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力学性能、TGA、DSC、SEM、流变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HDPE/SiO2-g-PI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纯HDPE及HDPE/SiO2复合材料。SiO2-g-PIP复合纳米粒子使复合材料的最大热分解温度较纯HDPE增加24.7℃,并且提高了HDPE的结晶温度与结晶度。(3)将SiO2和SiO2-g-PIP纳米粒子分别对聚苯乙烯(PS)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力学性能、TGA、SEM、流变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与SiO2纳米粒子相比,SiO2-g-PIP复合纳米粒子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提高更为显着,且PS/SiO2-g-PIP(98/2)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纯PS提高了185%。

二、SiO_2纳米涂料的分散性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iO_2纳米涂料的分散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旋光聚氨酯增强SiO2气凝胶隔热涂料制备及涂层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隔热涂料发展现状
        1.2.1 隔热涂料的种类及传热机理
        1.2.2 隔热涂料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气凝胶隔热材料研究进展
        1.3.1 气凝胶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1.3.2 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1.3.3 气凝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3.4 气凝胶在隔热领域的应用现状
    1.4 SiO_2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隔热机理
        1.4.1 SiO_2气凝胶隔热材料传热机理
        1.4.2 SiO_2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传热机理
    1.5 复合隔热涂层织物研究进展
        1.5.1 织物涂层剂
        1.5.2 涂层织物的加工方法
    1.6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课题研究意义
        1.6.2 课题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常压干燥法制备SiO_2气凝胶及微观结构调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与表征
        2.3.1 SiO_2气凝胶的制备及改性
        2.3.2 SiO_2气凝胶的密度
        2.3.3 SiO_2气凝胶的线收缩率
        2.3.4 SiO_2气凝胶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2.3.5 SiO_2气凝胶微观性能
        2.3.6 SiO_2气凝胶的TGA/DTA测试
        2.3.7 SiO_2气凝胶的FTIR-ATR测试
        2.3.8 SiO_2气凝胶的X-射线衍射仪
        2.3.9 SiO_2气凝胶的接触角测量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溶剂含量对SiO_2气凝胶形貌的影响
        2.4.2 不同溶剂含量对SiO_2气凝胶结构的影响
        2.4.3 不同溶剂含量对SiO_2气凝胶密度及收缩率的影响
        2.4.4 疏水改性对SiO_2气凝胶的形貌的影响
        2.4.5 疏水改性对SiO_2气凝胶的结构的影响
        2.4.6 疏水改性对SiO_2气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SiO_2/PU复合气凝胶隔热涂层的制备及隔热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与表征
        3.3.1 SiO_2/PU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3.3.2 SiO_2/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制备
        3.3.3 SiO_2气凝胶的X-射线粉末衍射
        3.3.4 SiO_2/PU复合气凝胶的微观性能
        3.3.5 SiO_2/PU复合气凝胶的红外光谱分析
        3.3.6 SiO_2/PU复合气凝胶的热重分析
        3.3.7 SiO_2/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保温性能测试
        3.3.8 SiO_2/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测试
        3.3.9 SiO_2/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压缩性能
        3.3.10 SiO_2/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拉伸性能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分散方式对SiO_2气凝胶的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3.4.2 不同PU量对SiO_2/PU复合气凝胶的形貌与结构影响
        3.4.3 SiO_2/PU复合气凝胶的红外光谱
        3.4.4 SiO_2/PU复合气凝胶材料的热稳定性
        3.4.5 SiO_2/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保温传热性能
        3.4.6 SiO_2/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
        3.4.7 SiO_2/PU复合气凝胶传热机理
        3.4.8 SiO_2/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力学性能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旋光聚氨酯合成及热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与表征
        4.3.1 OPU的合成
        4.3.2 OPU红外光谱
        4.3.3 OPU核磁共振氢谱
        4.3.4 OPU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4.3.5 OPU热重-差热分析
        4.3.6 OPU红外热成像
        4.3.7 OPU旋光度
        4.3.8 OPU红外发射率
        4.3.9 OPU 的 X 射线衍射
        4.3.10 OPU 力学性能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旋光聚氨酯的红外光谱
        4.4.2 旋光聚氨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4.4.3 旋光聚氨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4.4.4 旋光聚氨酯的晶态结构
        4.4.5 旋光聚氨酯的热稳定性
        4.4.6 旋光聚氨酯的旋光度及红外发射率
        4.4.7 旋光聚氨酯的红外热成像
        4.4.8 旋光聚氨酯的力学性能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SiO_2/OPU复合气凝胶隔热涂层的制备及隔热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与表征
        5.3.1 SiO_2/OPU复合气凝胶分散浆料的制备
        5.3.2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制备
        5.3.3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微观形貌
        5.3.4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X射线衍射分析
        5.3.5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热重分析
        5.3.6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保温性能测试
        5.3.7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隔热效果测试
        5.3.8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红外光谱分析
        5.3.9 SiO_2/OPU复合气凝胶压缩性能测试
        5.3.10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透气性
        5.3.11 SiO_2/OPU 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透湿性
    5.4 结果与讨论
        5.4.1 SiO_2/OPU复合气凝胶的微观形貌
        5.4.2 SiO_2/OPU复合气凝胶的红外光谱
        5.4.3 SiO_2/OPU复合气凝胶的晶态结构
        5.4.4 SiO_2/OPU复合气凝胶的热稳定性
        5.4.5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保温性能
        5.4.6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
        5.4.7 SiO_2/OPU复合气凝胶传热机理
        5.4.8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膜性能
        5.4.9 SiO_2/OPU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力学性能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OPUSA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制备及隔热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与表征
        6.3.1 端硅氧烷OPUS的制备
        6.3.2 OPUSA复合气凝胶的常压制备
        6.3.3 OPUSA复合气凝胶的微观形貌
        6.3.4 OPUSA复合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6.3.5 OPUSA复合气凝胶的晶态结构
        6.3.6 OPUSA复合气凝胶的红外光谱分析
        6.3.7 OPUSA复合气凝胶的热重分析
        6.3.8 OPUSA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保温性能测试
        6.3.9 OPUSA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隔热效果
        6.3.10 OPUSA复合气凝胶的抗压模量
        6.3.11 OPUSA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沾水性测试
        6.3.12 OPUSA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耐静水压测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OPUSA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宏观形态
        6.4.2 OPUSA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微观结构
        6.4.3 OPUSA复合气凝胶材料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6.4.4 OPUSA复合气凝胶材料的红外光谱
        6.4.5 OPUSA复合气凝胶材料的晶态结构
        6.4.6 OPUSA复合气凝胶材料的热稳定性
        6.4.7 OPUSA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保温性能
        6.4.8 OPUSA复合气凝胶涂层织物的隔热性能
        6.4.9 OPUSA复合气凝胶传热机理
        6.4.10 OPUSA复合气凝胶的力学性能
        6.4.11 OPUSA复合气凝胶涂层涂膜性能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2)可喷涂超疏水纳米复合防护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超疏水表面理论及研究
        2.1.1 超疏水在光滑表面的润湿性研究
        2.1.2 超疏水在粗糙表面的润湿性研究
    2.2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
        2.2.1 自清洁的应用
        2.2.2 抗生物污损的应用
        2.2.3 防覆冰的应用
        2.2.4 防腐蚀的应用
    2.3 超疏水表面的相关制备方法
        2.3.1 化学转化膜反应法
        2.3.2 刻蚀法
        2.3.3 水热法
        2.3.4 阳极氧化法
        2.3.5 电沉积法
        2.3.6 溶胶-凝胶法
        2.3.7 模板法
    2.4 具有长效耐蚀性的超疏水表面的发展趋势
        2.4.1 机械稳定性的提升
        2.4.2 自修复性能研究
        2.4.3 缓蚀剂添加与控制
    2.5 论文研究思路
3 改性纳米SiO_2/环氧树脂超疏水涂层制备与评价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纳米SiO_2的改性
        3.1.3 改性SiO_2结构分析
        3.1.4 改性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
        3.1.5 改性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
        3.1.6 改性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疏水性能
        3.1.7 涂层机械耐久性和稳定性分析
        3.1.8 防覆冰性能测试
        3.1.9 自清洁性能测试
        3.1.10 户外应用试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改性纳米SiO_2特性
        3.2.2 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结构形貌
        3.2.3 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机械耐久性
        3.2.4 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防冰性能
        3.2.5 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自清洁性能
        3.2.6 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户外应用试验
    3.3 本章小结
4 CNT/环氧树脂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4.1 实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CNT/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
        4.1.3 CNT/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表面表征
        4.1.4 防冰性能
        4.1.5 机械耐久性测试
        4.1.6 电化学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CNT/环氧树脂复合涂层表面形态
        4.2.2 不同CNT含量的CNT/环氧树脂复合涂层表面疏水性
        4.2.3 CNT/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防冰性能
        4.2.4 CNT/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机械耐久性
        4.2.5 CNT/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电化学测试
    4.3 本章小结
5 纳米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5.1 实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纳米SiO_2-CNT杂化体的制备
        5.1.3 纳米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
        5.1.4 表面分析
        5.1.5 接触角/滚动角测试
        5.1.6 表面机械耐久性和稳定性分析
        5.1.7 防覆冰性能测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纳米SiO_2-CNT杂化体的表征
        5.2.2 不同尺寸的纳米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的表征
        5.2.3 不同比例的纳米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
        5.2.4 不同比例的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表面疏水性
        5.2.5 不同比例的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机械耐久性
        5.2.6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的化学稳定性
        5.2.7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的防覆冰性能
    5.3 本章小结
6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形状记忆自修复超疏水涂层
    6.1 实验方法
        6.1.1 实验材料杂化体/环氧树脂形状记忆涂层的制备
        6.1.2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形状记忆涂层的制备
        6.1.3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
        6.1.4 表面分析
        6.1.5 接触角/滚动角测试
        6.1.6 电热性能测试
        6.1.7 表面机械耐久性
        6.1.8 电化学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体系Tg测定
        6.2.2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表征
        6.2.3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表面疏水性
        6.2.4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的电热性能
        6.2.5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的机械耐久性
        6.2.6 SiO_2-CNT杂化体/环氧树脂涂层电化学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基于CNT/LDH负载缓蚀剂的超疏水自修复涂层
    7.1 实验方法
        7.1.1 实验材料
        7.1.2 CNT/LDH的制备
        7.1.3 CNT/LDH/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
        7.1.4 CNT/LDH/环氧树脂涂层的测试
        7.1.5 水接触角测试
        7.1.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7.1.7 电化学测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CNT/LDH的表征
        7.2.2 CNT/LDH/环氧树脂涂层疏水性能
        7.2.3 CNT/LDH/环氧树脂涂层电化学性能
        7.2.4 涂层腐蚀防护机理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校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纳米气凝胶绝热涂料的制备与绝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绝热涂料与气凝胶的绝热原理
        1.2.1 绝热涂料的绝热原理
        1.2.2 纳米气凝胶的绝热原理
    1.3 绝热涂料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实验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实验步骤
        2.3.1 气凝胶绝热涂料制备工艺
        2.3.2 实验样品的制备
    2.4 性能检测
        2.4.1 隔热温差测试
        2.4.2 导热系数测试
        2.4.3 抗压强度测试
        2.4.4 涂层形貌表征
        2.4.5 纳米粉体形貌表征
        2.4.6 纳米粉体粒度检测
        2.4.7 红外透过率测试
第3章 SiO_2气凝胶绝热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SiO_2气凝胶添加量对绝热涂料宏观状态的影响
    3.2 SiO_2气凝胶添加量对绝热涂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3.3 SiO_2气凝胶添加量对绝热涂料干密度的影响
    3.4 SiO_2气凝胶添加量对绝热涂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3.5 SiO_2气凝胶对绝热涂料耐水性能的影响
    3.6 涂层厚度对绝热涂料隔热温差的影响
        3.6.1 涂层厚度对绝热涂料(不含气凝胶)隔热温差的影响
        3.6.2 涂层厚度对气凝胶绝热涂料隔热温差的影响
        3.6.3 SiO_2气凝胶对绝热涂料隔热温差的影响
    3.7 气凝胶绝热涂料的微观形貌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外遮光剂对绝热涂料性能的影响
    4.1 红外遮光剂的红外透过性能
        4.1.1 TiO_2红外遮光剂的红外透过率
        4.1.2 焦硫酸钛红外遮光剂的红外透过率
        4.1.3 碳化硅红外遮光剂的红外透过率
        4.1.4 微硅粉红外遮光剂的红外透过率
        4.1.5 钇稳定氧化锆红外遮光剂的红外透过率
    4.2 TiO_2红外遮光剂的粒度分析
    4.3 TiO_2红外遮光剂的微观形貌
    4.4 TiO_2红外遮光剂对气凝胶绝热涂料性能的影响
        4.4.1 TiO_2红外遮光剂对气凝胶绝热涂料红外透过率的影响
        4.4.2 TiO_2红外遮光剂对气凝胶绝热涂料高温导热系数的影响
        4.4.3 TiO_2红外遮光剂对气凝胶绝热涂料理化性能的影响
        4.4.4 TiO_2红外遮光剂对气凝胶绝热涂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4.4.5 TiO_2红外遮光剂对气凝胶绝热涂料涂覆性能的影响
        4.4.6 TiO_2红外遮光剂对气凝胶绝热涂料隔热温差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发泡剂对绝热涂料性能的影响
    5.1 发泡剂的添加量对绝热涂料宏观状态的影响
    5.2 发泡剂的添加量对绝热涂料干密度的影响
    5.3 发泡剂的添加量对绝热涂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5.4 发泡剂的添加量对绝热涂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5.5 发泡剂对绝热涂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5.6 涂层厚度对绝热涂料隔热温差的影响
    5.7 发泡剂对绝热涂料隔热温差的影响
    5.8 纳米气凝胶绝热涂料的性能指标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纳米SiO2/氨基—丙烯酸烤漆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丙烯酸树脂概述
    1.3 水性氨基-丙烯酸树脂烤漆的研究进展
    1.4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
    1.5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2 实验路线与分析方法
    2.3 性能测试方法
3 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实验条件优化
    3.1 前言
    3.2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3.3 不同因素对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粒径、分散度以及量产方面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纳米SiO_2/氨基-丙烯酸烤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纳米SiO_2/氨基-丙烯酸烤漆的制备
    4.3 纳米SiO_2/氨基-丙烯酸树脂烤漆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含氟/脲基硅氧烷的固载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电压绝缘材料
        1.1.1 陶瓷绝缘材料
        1.1.2 玻璃绝缘材料
        1.1.3 聚合物绝缘材料
    1.2 硅橡胶材料
        1.2.1 硅橡胶的分类
        1.2.2 硅橡胶的性能及应用
        1.2.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1.3 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研究进展
        1.3.1 漏电起痕现象及破坏机理
        1.3.2 增强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方法
    1.4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研究的特色与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F-Fe_2O_3的制备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的作用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原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F-Fe_2O_3及ALSR样品的制备
        2.1.4 测试与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F-Fe_2O_3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2.2.2 F-Fe_2O_3 用量对ALSR疏水性能的影响
        2.2.3 F-Fe_2O_3 用量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2.2.4 F-Fe_2O_3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F-SiO_2的制备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的作用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原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F-SiO_2及ALSR样品的制备
        3.1.4 测试与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F-SiO_2的结构表征
        3.2.2 F-SiO_2 用量对ALSR硫化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2.3 F-SiO_2 用量对ALSR疏水性能的影响
        3.2.4 F-SiO_2 用量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3.2.5 F-SiO_2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SiO_2的制备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的作用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原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U-SiO_2及ALSR样品的制备
        4.1.4 测试与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U-SiO_2的结构表征
        4.2.2 DIPUPES-SiO_2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4.2.3 DIPUPES-SiO_2对ALSR疏水性能的影响
        4.2.4 不同烷基结构的U-SiO_2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4.2.5 ALSR/ U-SiO_2 的耐水性能
        4.2.6 U-SiO_2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SiO_2与DIPUPES-SiO_2 协同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的作用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原料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ALSR样品的制备
        5.1.4 测试与表征
    5.2 结果与讨论
        5.2.1 F-SiO_2和DIPUPES-SiO_2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5.2.2 F-SiO_2和DIPUPES-SiO_2对ALSR疏水性能的影响
        5.2.3 F-SiO_2和DIPUPES-SiO_2协同提高 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的机理探讨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6)多维纳米材料结构设计及其在催化与气敏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纳米材料的性质
    1.2 纳米材料的应用
    1.3 气体传感器相关介绍
        1.3.1 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的介绍
        1.3.2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1.3.3 硫化氢气体传感器介绍
        1.3.4 硫化氢气体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5 硫化氢气体传感器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3.6 WO_3纳米材料气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4 纳米材料催化剂的相关介绍
    1.5 合成乙二醇催化剂的相关介绍
        1.5.1 乙二醇相关介绍
        1.5.2 乙二醇制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3 草酸二甲酯加氢Cu/SiO_2催化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5.4 催化剂的性能指标
        1.5.5 纳米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纳米WO_3实验方案设计
    2.2 纳米Cu/SiO_2实验方案设计
    2.3 实验材料及设备
    2.4 纳米材料的性能测试
        2.4.1 气敏性能测试
        2.4.2 催化剂性能评价
    2.5 纳米材料的物化结构表征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WO_3纳米材料应用于H_2S气敏研究
        3.1.1 WO_3 纳米材料的扫描电镜(FESEM)形貌分析
        3.1.2 WO_3 纳米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3.1.3 WO_3纳米材料的XPS分析
        3.1.4 WO_3纳米材料对H_2S气敏性能研究
    3.2 Cu/SiO_2纳米材料催化剂应用于乙二醇合成的研究
        3.2.1 Cu/SiO_2纳米材料催化剂的结构特性
        3.2.2 Cu/SiO_2 纳米材料催化剂的透射电镜(TEM)形貌分析
        3.2.3 Cu/SiO_2 纳米材料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3.2.4 Cu/SiO_2 纳米材料催化剂的红外(IR)表征分析
        3.2.5 Cu/SiO_2纳米材料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和酸性位点测试
        3.2.6 Cu/SiO_2 纳米材料催化剂的XPS分析
        3.2.7 Cu/SiO_2纳米材料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
    3.3 WO_3纳米材料的气敏机理研究
    3.4 Cu/SiO_2纳米材料的催化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及后续展望
    4.1 本文主要结论
    4.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聚合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技术
        1.2.1 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技术概述
        1.2.2 光固化数码喷印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1.2.3 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组成
        1.2.3.1 引发体系
        1.2.3.2 聚合体系
        1.2.3.3 着色体系
    1.3 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1.3.1 裂解型大分子光引发剂
        1.3.2 夺氢型大分子光引发剂
        1.3.3 阳离子型大分子光引发剂
    1.4 聚氨酯及其功能改性技术
        1.4.1 聚氨酯的构效关系
        1.4.1.1 聚氨酯微相分离理论的研究
        1.4.1.2 聚氨酯软段的影响
        1.4.1.3 聚氨酯硬段的影响
        1.4.1.4 聚氨酯丙烯酸酯
        1.4.2 有机硅在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1.4.3 SiO_2原位合成在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1.4.4 超支化聚合物在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1.4.5 聚合物互穿网络技术在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1.5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1.6 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叔胺基改性助引发一体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及其聚合体系
    2.1 引言
    2.2 试验部分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2 试验方法
        2.2.2.1 原料的精制
        2.2.2.2 PUA低聚物合成配方计算
        2.2.2.3 PUA的合成工艺步骤
        2.2.2.4 PUA-HEA复合膜的蓝光固化
        2.2.2.5 PUA-HEA蓝光聚合体系在棉织物模拟数码印花中的应用
        2.2.3 测试与表征
        2.2.3.1 水分测定
        2.2.3.2 游离-NCO根滴定
        2.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
        2.2.3.4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2.2.3.5 流变性能测试
        2.2.3.6 热重分析(TGA)
        2.2.3.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2.2.3.8 动态光量热测试(Photo-DSC)
        2.2.3.9 光学透过率测试(UV-Vis)
        2.2.3.10 凝胶渗透色谱(GPC)
        2.2.3.11 凝胶率测试(GEL)
        2.2.3.12 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2.2.3.13 接触角测试
        2.2.3.14 微观表面形貌观察(SEM)
        2.2.3.15 手感风格分析
        2.2.3.16 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叔胺基改性助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
        2.3.1.1 叔胺基改性PUA低聚物的设计和合成路线
        2.3.1.2 预聚反应的温度与时间
        2.3.1.3 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2.3.1.4 扩链反应的温度与时间
        2.3.1.5 封端反应的温度与时间
        2.3.1.6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结构表征
        2.3.1.7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流动性能
        2.3.1.8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蓝光聚合固化反应性能
        2.3.1.9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
        2.3.1.10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固化膜的热性能
        2.3.2 叔胺基改性助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助引发性能的研究
        2.3.2.1 不同种类小分子叔胺基扩链剂的种类
        2.3.2.2 不同叔胺基改性助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助引发性能
        2.3.2.3 不同叔胺基改性助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固化后膜的拉伸性能
        2.3.3 蓝光固化引发-聚合基础体系的构建
        2.3.3.1 蓝光固化聚合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
        2.3.3.2 蓝光固化聚合体系的流动性能与光学性能
        2.3.3.3 基础光固化墨水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有机硅共聚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2.1 有机硅氧烷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SiPUA)的合成
        3.2.2.2 蓝光固化复合膜的制备
        3.2.2.3 光固化数码印花墨水的制备及应用
        3.2.3 测试与表征
        3.2.3.1 水分测定
        3.2.3.2 游离-NCO根滴定
        3.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3.2.3.4 流变性能测试
        3.2.3.5 动态光量热测试(Photo-DSC)
        3.2.3.6 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3.2.3.7 接触角测试
        3.2.3.8 微观表面形貌观察(SEM)
        3.2.3.9 胶膜内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
        3.2.3.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3.2.3.11 印花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测试
        3.2.2.12 手感风格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有机硅共聚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SiPUA)的设计与合成路线
        3.3.1.1 SiPUA低聚物化学结构的确认
        3.3.1.2 SiPUA低聚物的流变性能
        3.3.1.3 SiPUA低聚物的光聚合反应性能
        3.3.2 SiPUA低聚物的表面定向富集研究
        3.3.3 SiPUA低聚物在蓝光固化中的应用
        3.3.3.1 SiPUA低聚物对光固化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3.3.3.2 SiPUA低聚物对光固化膜机械物理性能的影响
        3.3.3.3 SiPUA低聚物配合蓝光固化聚合体系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聚氨酯丙烯酸酯和SiO_2原位合成有机/无机杂化体系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2.1 SiO_2的制备
        4.2.2.2 SiO_2的表面改性
        4.2.2.3 SiO_2掺杂改性的PUA蓝光固化体系的构建
        4.2.2.4 光固化SiO_2原位合成PUA有机/无机聚合体系的构建
        4.2.2.5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合成及其聚合体系的构建
        4.2.2.6 蓝光固化数码印花墨水的制备及对棉织物的模拟数码印花应用
        4.2.3 测试与表征
        4.2.3.1 Si0_2粒径与分散性表征
        4.2.3.2 Si0_2表面羟基含量测定
        4.2.3.3 氨基改性后SiO_2表面氨基测[11]
        4.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4.2.3.5 流变性能测试
        4.2.3.6 热重测试(TGA)
        4.2.3.7 动态光量热测试(Photo-DSC)
        4.2.3.8 光学透过率测试
        4.2.3.9 固化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4.2.3.10 微观表面形貌观察(SEM)
        4.2.3.11 胶膜内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
        4.2.3.12 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测试
        4.2.3.13 手感风格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设计与原料制备
        4.3.1.1 聚氨酯丙烯酸酯与改性SiO_2的有机/无机杂化聚合体系的设计
        4.3.1.2 SiO_2的制备、表面改性及其表征
        4.3.2 表面改性的SiO_2与PUA原位合成掺杂聚合体系的构建
        4.3.2.1 表面改性SiO_2与PUA原位合成低聚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聚合体系的构建
        4.3.2.2 表面改性的SiO_2与PUA原位合成掺杂聚合体系的流变性能
        4.3.2.3 表面改性的SiO_2与PUA原位合成掺杂聚合体系的光聚合性能
        4.3.2.4 表面改性的SiO_2与PUA原位合成掺杂聚合体系的机械物理性能
        4.3.2.5 不同SiO_2粒子与PUA复合光固化膜的微观形貌
        4.3.2.6 SiO_2粒子与PUA-HEA复配光固化膜的光学透过性能
        4.3.2.7 SiO_2与PUA原位合成掺杂聚合体系在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中的应用
        4.3.3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合成及其聚合体系的构建
        4.3.3.1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设计、合成及其聚合体系的构建
        4.3.3.2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的流动性能
        4.3.3.3 SiO_2粒子与PUA-HEA复配光固化膜的热性能
        4.3.3.4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的拉伸性能
        4.3.3.5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与HEA复配后光固化膜的微观形貌
        4.3.3.6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在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中的应用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颜/聚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技术
    5.1 引言
    5.2 试验部分
        5.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2.2.1 颜料级TiO_2精制及干燥
        5.2.2.2 TiO_2@PUA原位聚合及其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制备
        5.2.2.3 TiO_2@PUA的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对涤纶织物的模拟数码印花应用
        5.2.2.4 其他改性颜料@PUA的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制备
        5.2.2.5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平台的构建
        5.2.2.6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
        5.2.3 测试与表征
        5.2.3.1 TiO_2粒径测试
        5.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5.2.3.3 固化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5.2.3.4 接触角及表面张力测试
        5.2.3.4 流变性能测试
        5.2.3.6 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喷印流畅性测试
        5.2.3.7 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测试
        5.2.3.8 手感风格分析
        5.2.3.9 印花织物的花纹清晰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改性颜料颗粒@PUA的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制备
        5.3.1.1 TiO_2@PUA的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设计与制备
        5.3.1.2 TiO_2@PUA白色墨水在黑色涤纶基底上的数码喷墨印花应用
        5.3.1.3 其他颜色颗粒@PUA的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制备
        5.3.2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平台的构建研究
        5.3.2.1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平台的供墨系统设计
        5.3.2.2 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平台的二次加热结构
        5.3.2.3 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平台的光固化系统
        5.3.3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技术的应用
        5.3.3.1 墨滴喷射成形的理论分析
        5.3.3.2 一体化蓝光固化墨水对喷墨打印喷头的适配性研究
        5.3.3.3 压电陶瓷喷头加载驱动脉冲对一体化蓝光固化墨水喷印的适配研究
        5.3.3.4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低表面能二氧化硅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防结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疏水表面简介
        1.2.1 超疏水表面的理论基础
        1.2.2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技术
    1.3 超疏水表面防结冰研究
        1.3.1 超疏水表面防结冰的理论基础
        1.3.2 超疏水表面防结冰的研究现状
        1.3.3 超疏水表面防结冰存在的问题
    1.4 基于SiO_2超疏水表面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4.1 基于SiO_2超疏水表面的研究现状
        1.4.2 基于SiO_2超疏水表面存在的问题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基于花状SiO_2自组装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防结冰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2 材料的制备
        2.2.3 测试方法及表征手段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花状SiO_2的合成机理
        2.3.2 不同尺寸的花状SiO_2的结构
        2.3.3 基于不同尺寸花状SiO_2自组装的超疏水表面的润湿性
        2.3.4 基于不同尺寸花状SiO_2自组装的超疏水表面的防结冰性能
        2.3.5 基于不同尺寸花状SiO_2自组装的超疏水表面的防结冰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球形SiO_2纳米粒子自组装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2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3.2.3 测试方法及表征手段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球形SiO_2纳米粒子的表征
        3.3.2 超疏水表面的结构
        3.3.3 超疏水表面的稳定性
        3.3.4 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性能
        3.3.5 超疏水表面的防腐性能
        3.3.6 超疏水表面的防结冰性能
        3.3.7 超疏水表面的防结冰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球形SiO_2纳米粒子掺杂聚合物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防结冰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2.2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4.2.3 测试方法及表征手段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球形SiO_2纳米粒子掺杂聚合物超疏水表面的结构
        4.3.2 球形SiO_2纳米粒子掺杂聚合物超疏水表面的稳定性
        4.3.3 球形SiO_2纳米粒子掺杂聚合物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性能
        4.3.4 球形SiO_2纳米粒子掺杂聚合物超疏水表面的防腐性能
        4.3.5 球形SiO_2纳米粒子掺杂聚合物超疏水表面的防结冰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改性纳米成膜和渗透型复合涂层混凝土防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混凝土防护措施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改善混凝土内部组成成分
        1.2.2 表面涂层防护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改性纳米成膜涂层疏水性能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混凝土制备原材料
        2.1.2 成膜涂层材料
        2.1.3 纳米材料
    2.2 纳米SiO_2表面疏水改性
        2.2.1 试验仪器与装置
        2.2.2 纳米SiO_2表面疏水改性步骤
    2.3 改性纳米成膜涂层混凝土的制备
    2.4 试验方法
        2.4.1 红外光谱测试
        2.4.2 接触角测量
    2.5 试验结果分析
        2.5.1 纳米SiO_2表面疏水改性分析
        2.5.2 改性纳米成膜涂层混凝土接触角测量
    2.6 本章小结
3 改性纳米成膜和渗透型复合涂层对混凝土吸水性能的影响
    3.1 复合涂层体系混凝土的吸水性能试验
        3.1.1 涂层材料
        3.1.2 复合涂层体系混凝土的制备
        3.1.3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涂覆成膜涂层对混凝土吸水性能的影响
        3.2.2 改性纳米SiO_2对成膜涂层混凝土吸水性能的影响
        3.2.3 复合涂层体系对混凝土吸水性能的影响
    3.3 改性纳米成膜和渗透型复合涂层降低混凝土吸水性能的机理
        3.3.1 改性纳米成膜涂层降低混凝土吸水性能的机理
        3.3.2 渗透型硅烷膏体降低混凝土吸水性能的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改性纳米成膜和渗透型复合涂层对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4.1 复合涂层混凝土抗氯盐侵蚀试验
        4.1.1 试验仪器与装置
        4.1.2 试验方法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涂覆成膜涂层对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4.2.2 改性纳米SiO_2对成膜涂层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4.2.3 复合涂层体系对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改性纳米成膜和渗透型复合涂层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5.1 复合涂层体系混凝土抗碳化试验
        5.1.1 试验仪器
        5.1.2 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分析
        5.2.1 涂覆成膜涂层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5.2.2 改性纳米SiO_2对成膜涂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5.2.3 复合涂层体系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复合涂层体系混凝土抗氯盐侵蚀预测模型
    6.1 基于菲克第二定律的涂层混凝土抗氯盐侵蚀预测模型
    6.2 基于智能算法的涂层混凝土抗氯盐侵蚀预测模型
        6.2.1 智能算法原理
        6.2.2 模型构建
    6.3 预测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PIP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SiO_2粒子的简介
        1.2.1 纳米SiO_2的性质
        1.2.2 纳米SiO_2的制备
        1.2.3 纳米SiO_2的表面改性
        1.2.4 纳米SiO_2的应用
    1.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的反应机理及其应用
        1.3.1 RAFT的反应机理
        1.3.2 RAFT聚合的应用
    1.4 聚丙烯(PP)简介
    1.5 高密度聚乙烯(HDPE)简介
    1.6 聚苯乙烯(PS)简介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7.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7.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仪器设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核磁共振H谱(~1H NMR)
        2.3.2 红外光谱(FT-IR)
        2.3.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4 动态光散射(DLS)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6 热失重分析(TGA)
        2.3.7 钨灯丝扫描电镜(SEM)
        2.3.8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3.9 力学性能
第三章 PP/SiO_2-g-PIP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3 数据分析
        3.3.1 氢核磁谱图(~1H NMR)分析
        3.3.2 纳米粒子DLS分析
        3.3.3 纳米粒子TEM分析
        3.3.4 纳米粒子FT-IR分析
        3.3.5 纳米粒子热失重(TGA)分析
        3.3.6 纳米粒子XPS分析
        3.3.7 PP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3.3.8 PP及其复合材料形貌分析
        3.3.9 PP及其复合材料热失重(TGA)分析
        3.3.10 PP及其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分析
        3.3.11 PP复合材料结晶与熔融分析
    3.4 增韧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DPE/SiO_2-g-PIP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DPE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4.3.2 HDPE及其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4.3.3 HDPE及其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4.3.4 HDPE及其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分析
        4.3.5 HDPE基复合材料的结晶与熔融行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S/SiO_2-g-PIP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数据分析
        5.3.1 PS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5.3.2 PS及其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分析
        5.3.3 PS及其复合材料形貌(SEM)分析
        5.3.4 PS及其复合材料热失重(TGA)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SiO_2纳米涂料的分散性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旋光聚氨酯增强SiO2气凝胶隔热涂料制备及涂层性能[D]. 林玲. 江南大学, 2021(01)
  • [2]可喷涂超疏水纳米复合防护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帆.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纳米气凝胶绝热涂料的制备与绝热性能研究[D]. 王盛群.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4]纳米SiO2/氨基—丙烯酸烤漆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吴金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含氟/脲基硅氧烷的固载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作用的研究[D]. 谢炽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多维纳米材料结构设计及其在催化与气敏领域的应用[D]. 陆一鸣. 沈阳化工大学, 2020(02)
  • [7]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聚合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 孟一丁.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低表面能二氧化硅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防结冰性能研究[D]. 齐春红. 中北大学, 2020(12)
  • [9]改性纳米成膜和渗透型复合涂层混凝土防护效果研究[D]. 王俊伟.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10]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PIP及其应用研究[D]. 孟寒.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SiO_2纳米涂料分散性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