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典 HLA 抗原

非经典 HLA 抗原

一、非经典的HLA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唐环宇[1](2018)在《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免疫原性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ed epithelium,RPE)细胞是一层位于脉络膜毛细血管和视网膜感光细胞之间的多边形极性细胞,其离子转运、营养分泌、屏障作用以及吞噬代谢产物的功能对于维持视网膜感光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极其重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致盲性眼病的发生都与RPE细胞的功能障碍有关,目前国内外对于此类疾病尚无明确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感光细胞和RPE细胞等终末分化细胞损伤后无法依靠自身再生修复,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替代疗法可有效缓解上述视网膜变性疾病的发展[1,2]。目前研究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hESC-RPE)和多能干细胞(iPS-RPE)成功诱导出表型与成RPE相近的治疗细胞,并且通过大量的动物和临床实验中证实,干细胞来源的RPE细胞移植对于视网膜变性疾病有明确的短期疗效[3,4],但研究发现这些治疗细胞在视网膜微环境中的长期生存并不理想,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宿主对治疗细胞的免疫应答。研究表明:如果对受体的免疫应答不进行有效干预,绝大多数视网膜下腔的外源性RPE细胞在一定时间后都将发生免疫排斥反应[5]。视网膜独特的屏障结构,加上视网膜固有细胞分泌的一系列免疫调节因子,使视网膜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免疫豁免状态,相对稳定的免疫微环境是神经视网膜发挥功能的重要前提。但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发生与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关系密切,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进一步改变了视网膜的免疫微环境[6,7]。此外,干细胞移植操作也可以损伤血视网膜屏障并引起炎症反应[8,9]。受到以上因素综合影响,移植后的RPE治疗细胞处于复杂的免疫微环境中,这是影响其移植后长期疗效的不利条件。为克服受体视网膜对外源性RPE细胞的免疫排斥反应,在移植手术前后需要系统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不但效果有限,还可能损伤患者的肝肾功能并且引起机会感染[10-12]。除此之外,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人员正以各种方式探索获得可以逃避受体免疫攻击的“万能细胞”。目前已有科学家通过诱导PDL1和CTLA-4等抑制性配体在干细胞的表达,有效减少免疫细胞对治疗细胞的攻击[13],据此我们提出以下问题: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色素上皮(hESC-RPE)细胞的免疫原性是否也有关键调控点?能否通过一定手段处理治疗细胞以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免疫微环境的变化,寻找威胁hESC-RPE细胞治疗细胞移植后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探索调控hESC-RPE细胞免疫原性的重要信号通路,找到干预hESC-RPE细胞免疫原性的有效方法,以改善细胞生存、保护细胞功能,更好地实现干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转化。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免疫微环境研究按照RCS大鼠发育与视网膜色素变性不同阶段的关系,将RCS分为变性早期(出生后20天,P20d)变性中期(出生后40天,P40d)、和变性晚期(出生后60天,P60d)。利用大鼠细胞因子蛋白芯片研究变性晚期RCS大鼠视网膜免疫微环境的变化;利用RT-PCR技术对变性早、中、晚期RCS大鼠视网膜中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评估。利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变性晚期RCS大鼠视网膜中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激活状态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变性晚期RCS大鼠视网膜中淋巴细胞分布;通过ELISA技术定量分析变性不同阶段RCS大鼠视网膜匀浆中IFN-γ的浓度,研究视网膜中IFN-γ浓度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关系。第二部分:hESC-RPE细胞的诱导分化与细胞免疫原性研究将hESCs诱导为hESC-RPE细胞,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色素上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在hESC-RPE细胞的表达情况;利用RT-PCR技术检测胚胎干细胞特征基因和色素上皮细胞特征基因在hESC-RPE细胞的mRNA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ESC细胞向hESC-RPE细胞分化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因子IFN-γ处理hESC-RPE细胞前后HLA抗原的表达变化,研究IFN-γ对hESC-RPE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第三部分:Ruxolitinib对hESC-RPE细胞的免疫原性调控机制研究利用RNA-Sequence(RNA-Seq)技术对IFN-γ和Ruxolitinib处理后hESC-RPE细胞中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在不同Ruxolitinib浓度阻断预处理后,再以IFN-γ刺激hESC-RPE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下HLA-ABC、HLA-DR、HLA-E和HLA-G的表达水平变化,研究Ruxolitinib与hESC-RPE细胞HLA表达的量效关系,利用RT-PCR技术从mRNA水平证实Ruxolitinib对hESC-RPE细胞HLA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利用Western-Blot验证Ruxolitinib对hESC-RPE细胞免疫原性的调控机制。通过共培养实验评估Ruxolitinib预处理对hESC-RPE细胞免疫原性的调控:ELISA试剂盒检测hESC-RPE细胞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上清中IFN-γ的浓度,评估hESC-RPE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的激活;LDH实验检测hESC-RPE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共培养后上清中乳酸脱氢酶水平,评估hESC-RPE细胞对细胞毒性免疫细胞的激活;细胞免疫化学技术分析Ruxolitinib预处理后hESC-RPE细胞对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趋化作用的变化。利用两种动物模型验证Ruxolitinib对免疫微环境中hESC-RPE细胞的保护作用:用Ruxolitinib预处理后将Luc慢病毒标记的hESC-RPE细胞移植于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皮下,IVIS Spectrum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并记录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细胞代谢荧光素底物后产生的生物发光信号,以评估Ruxolitinib对人免疫微环境中hESC-RPE细胞的保护作用;将Ruxolitinib预处理的hESC-RPE细胞移植于RCS大鼠视网膜下腔,分别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利用fERG检测大鼠视网膜电生理功能,以间接评估移植后在RCS大鼠视网膜下腔hESC-RPE细胞的存活和功能。研究结果:第一部分: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免疫微环境研究1.出生后60天RCS大鼠视网膜中IL-2和IFN-γ等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显着升高,提示变性晚期视网膜中可能存在淋巴细胞的浸润和激活。2.CCL2、CXCL9、CXCL10、CXCL11等趋化因子和IFN-γ、IL-2等细胞因子在RCS大鼠视网膜中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相应天龄对照大鼠,且以上炎症因子在RCS大鼠视网膜中随天龄增加而表达上调。3.变性晚期RCS大鼠内层视网膜中有大量淋巴细胞的浸润,其中CD4+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是视网膜中IFN-γ的重要来源。4.RCS大鼠视网膜中IFN-γ浓度随天龄增加而升高,且在出生后60天与对照大鼠视网膜中IFN-γ浓度形成统计学差异。第二部分:hESC-RPE细胞的诱导分化与细胞免疫原性研究1.分化诱导第70天的hESC-RPE细胞高表达色素上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Bestrophin、CRALBP、MITF和RPE65,其中Bestrophin主要表达于细胞膜,CRALBP主要表达于胞浆,RPE表达于细胞膜和胞浆,MITF主要表达于细胞核。2.在hESC向hESC-RPE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干细胞特征性基因OCT4、Nanog和SOX2表达显着下调,而色素上皮细胞特征性基因表达显着上调。3.HLA-ABC、HLA-DR、HLA-E和HLA-G抗原在正常培养条件下hESC和hESC-RPE细胞的表达均较低;但在IFN-γ处理后,hESC-RPE细胞所有HLA抗原表达均显着上调。第三部分:Ruxolitinib对hESC-RPE细胞的免疫原性调控机制研究1.IFN-γ对hESC-RPE细胞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为上调HLA抗原的表达,增强细胞抗原提呈作用、促进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2.IFN-γ可通过提高hESC-RPE细胞STAT1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诱导细胞HLA抗原表达,而一定浓度的Ruxolitinib预处理细胞可有效阻断IFN-γ的效应。3.IFN-γ对hESC-RPE细胞的紧密连接和吞噬功能都有损害,但一定浓度Ruxolitinib预处理可以保护细胞功能。4.IFN-γ可上调hESC-RPE细胞免疫原性,表现为hESC-RPE细胞对免疫细胞的趋化和激活,而Ruxolitinib预处理可降低hESC-RPE细胞的免疫原性。5.Ruxolitinib预处理可延长细胞在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体内的存活时间;将Ruxolitinib预处理的hESC-RPE细胞移植于RCS大鼠视网膜下腔,在移植后早期(6周内)视网膜fERG检测结果与系统服用免疫抑制剂无显着差别,均能延缓RCS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视功能的衰退。研究结论:1.视网膜色素变性改变了视网膜内相对免疫豁免的微环境,视网膜中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在病变后期引起淋巴细胞的浸润和激活。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在视网膜中浓度显着增加,表明细胞免疫的参与是其病变发生机制之一。2.胚胎干细胞向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化后,细胞免疫原性维持极低水平,但IFN-γ的刺激可显着提高hESC-RPE细胞免疫原性。IFN-γ对hESC-RPE细胞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为上调HLA抗原的表达增强细胞抗原提呈作用、促进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3.首次将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Ruxolitinib应用于干细胞免疫原性研究,并且在hESC-RPE细胞上验证了Ruxolitinib调节细胞免疫原性的机制:通过阻断STAT1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抑制细胞在IFN-γ刺激下HLA抗原的上调,降低细胞的免疫原性,有效减少其对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趋化和激活作用。4.创新性地运用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模型,证明Ruxolitinib预处理对免疫微环境中hESC-RPE细胞的保护作用;并通过RCS大鼠视网膜下腔细胞移植实验证明Ruxolitinib可以改善hESC-RPE细胞在变性视网膜免疫微环境中的存活,更好地保护RCS大鼠视觉功能。

聂向民[2](2017)在《HLA新等位基因的确认、序列分析及其噬菌体展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位于人类第6对染色体短臂6P21.31-21.33,由一组紧密联锁的复等位基因位点组成。其全长3.6Mb~4Mb,约古整个人类基因组3×109bpDNA的0.13%左右。该复合体编码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包含蛋白编码基因位点超过150余个,约占整个人类基因组已知约3.2万个表达基因的0.5%左右。MHC是迄今所知人类最复杂、最具多态性的免疫遗传系统,也是人类基因组中已知基因最密集的区域。在人类基因组计划(the Human Genome Project,HGP)开始之前,HLA基因复合体即是整个人类基因组中研究最充分的片段。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点,MH成为1999年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第一个完成全长测序的基因区域。其后,MHC区域基因数据不断获得更新。根据2009年Shiina等进行的统计,在总共3.78Mb的MHC区域内,已确认基因位点更新为253个。包括HLA基因45个,非HLA基因208个。MHC作为人类已知最复杂、最具多态性的基因区域,具有高度多态性。这种多态性表现为其主要基因位点含有大量的复等位基因,且等位基因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区差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各不相同。截止2017年,国际免疫遗传学信息系统数据库(IMGT/HLA)已公布HLA等位基因16.755个[12]。其中HLA-Ⅰ类等位基因12351个,包括HLA-A等位基因3913个,HLA-B等位基因4765个,HLA-C等位基因3510个。HLA-Ⅱ类等位基因4404个,包括HLA-DRB1等位基因2058个。HLA的这种高度多态性显示了遗传背景的多态性和复杂性。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抵御不良环境因素的一种适应性表现,使人类具有更大的抵抗入侵病原体的能力,对维持种群的生存与延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近二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HLA DNA测序分型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与成熟,HLA新等位基因的发现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中华骨髓库(CMDA)的建立与HLA分型数据的增加以及SBT(Sequencing Based Typing)测序分型技术的建立,在中国人群中不断发现新HLA等位基因。HLA抗体作为HLA应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HLA临床表型分析及移植排斥监测具有重要意义。HLA抗体早期来源主要为妊娠、输血等同种免疫。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建立后,其成为制备HLA抗体的主要来源。噬菌体抗体库(phage antibody library)技术又称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phage-display antibody library)技术,是继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之后,免疫抗体制备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技术飞跃。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由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而来,是噬菌体展示技术和抗体库技术相结合而发展出的一项新型抗体制备技术。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绕过了杂交瘤细胞融合和选择性克隆化等流程,大大缩短了制备周期,增殖周期从数月可缩短至数周,极大地提高了制备效率;其抗体库容量可扩大达到106~109个克隆;并可直接获得抗体的基因序列,并可对其进行进一步基因工程改造。在HLA单克隆抗体应用研究领域,噬菌体展示抗体技术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自2008年起至今已发现确认HLA新等位基因33例,均获得WHO HLA因子命名委员会的正式命名。在论文第一部分,进行了 6个新等位基因的鉴定,并对其变异序列的可能来源进行分析,对其编码蛋白空间分子结构的改变进行初步分析。在论文第二部分,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4例A*24新等位基因:HLA-A*24:191、A*24:224、A*24:225、A*24:257、A*24:02:01(作为标准 A*24等位基因)以及A*24总变异序列(包含A*24:224、A*24:225、A*24:257这3个新等位基因的变异序列)编码分子的重链胞外结构域进行原核表达,然后通过噬菌体展示抗体库技术,针对HLA-A*24:191新等位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变异位点,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作为今后对这些新等位基因的分子结构和表达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了解的研究工具。第一部分HLA新等位基因的发现鉴定及序列分析目的发现、鉴定分析新的HLA等位基因序列方法1.基因分型:样本HLA-A、B、DRB1位点常规高分辨分型采用HLAPCR-SBT(sequence-based typing)测序分型与基于Luminex液相流式平台的荧光微珠PCR-rSSO(reverse 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分型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2.基因序列分析:HLA常规高分辨分型异常样本采用单等位基因特异性单链双向测序技术,使用HLAssureTM SET HLA Typing Kit测序试剂,对每个位点上的两条单倍体上的杂合等位基因,分开进行单独正反双向测序。3.新等位基因编码蛋白分子空间结构预测分析:使用SWISS-MODEL同源建模、Phyre2及RasMol和RCSB PDB Protein Workshop软件,对新等位基因编码蛋白分子空间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1.00333号样本采用Luminex液相流式平台rSSO荧光磁珠反向杂交分型复核,结果显示为A*02:06:01+A*68:01:02,但伴有FP#022、FN#072假反应探针的异常结果。该样本SBT测序复核结果显示A位点序列最匹配结果为A*02:03:01 +A*68:01:02,但存在2个碱基差异,即在第2外显子第98位核苷酸为A(A+A)而非W(A+T),第102位核苷酸为Y(C+T)而非W(A+T)。单等位基因双向测序鉴定,表明该样本A*02:03:01等位基因第2外显子第98位核苷酸发生T->A碱基替代,导致第9位密码子由TTC变为TAC,其编码氨基酸由苯内氨酸(Phe,F)变为酪氨酸(Tyr,Y);第102位核苷酸发生A->C碱基替代,导致相应的第10位密码子由ACA变为ACC,但其编码氨基酸未发生改变。2.01513样本采用rSSO荧光磁珠流式反向杂交分型,结果显示为罕见型DRB1*15:66+DRB1*14:05:01/02,并存在FP#516/517假阳性探针的异常结果。SBT测序分型复核结果显示DRB1位点最匹配结果为DRB1*14:05:01 +DRB1*15:66,但存在2个碱基差异,即在第2外显子第258位核苷酸为T(T+T)而非Y(T+C),第261位核苷酸为Y(C+T)而非T(T+T),存在2个碱基差异替代。单等位基因双向测序鉴定,表明该样本DRB1*15:66等位基因第2外显子第258位核苷酸碱基发生C->T碱基替代,结果导致相应的第57位密码子GAC→GAT;第261位核苷酸发生T->C碱基替代,结果导致相应的第58位密码子GCT→GCC。但这两个密码子的碱基改变都未造成编码氨基酸改变。3.00791号样本SBT测序分型结果显示A*24:02:01序列第2外显子第215位核苷酸为R(A+G)而非G(G+G).存在1个碱基差异替代。单等位基因双向测序鉴定,表明该样本第2外显子第215位核苷酸碱基发生G->A碱基替代,导致相应的第48位密码子发生CGG→CAG,其编码氨基酸由精氨酸(Arg,R)→谷氨酰胺(Gln,Q)。4.00059样本SBT测序分型结果显示A位点序列最匹配结果为A*24:02:01 +A*33:03:01,但在第2外显子第178位核苷酸为Y(C+T)而非T(T+T),存在1个碱基差异替代。单等位基因双向测序鉴定,表明该样本A*24:02:01等位基因第2外显子第178位核苷酸碱基发生T->C碱基替代,结果导致相应的第36位密码子发生TTC→CTC改变,其编码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F)变为亮氨酸(Leu,L)。5.00290样本SBT测序分型结果显示A位点序列最匹配结果为A*24:198 +A*33:03:01,但第2外显子第155位核苷酸为W(A+T)而非T(T+T),存在1个碱基差异替代。单等位基因双向测序鉴定,表明该样本A*24:198等位基因上第2外显子第155位核苷酸碱基发生了 T->A碱基替代,结果导致相应的第28位密码子由GTG→GAG,其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Val,V)变为谷氨酸(Glu,E)。6.00550样本Luminex液相流式平台rSSO荧光磁珠反向杂交分型,结果显示为罕见型A*24:02:15+A*02:01:01,并存在FP#043假阳性探针的异常结果。SBT测序分型复核显示A位点序列最匹配结果为A*24:156 + A*02:01:01,但第2外显子第256位核苷酸为S(C+G)而非G(G+G),存在1个碱基差异替代。单等位基因双向测序鉴定,表明该样本A*24:156等位基因上第2外显子第256位核苷酸碱基发生了 G->C碱基替代,结果导致相应的第62位密码子由GAG→CAG,其编码氨基酸由谷氨酸(Glu,E)变为谷氨酰胺(Gln,Q)。以上等位基因序列经IMGT/HLA数据库BLAST检索确认后,递交美国NCBI GenBank数据库,获得注册序列号,然后经EMBL-EBI申报,分别被世界卫生组织(WHO)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A*02:355(00333样本)、DRB1*15:06:02(01513 样本)、A*24:224(00791 样本)、A*24:225(00059 号样本)、A*24:257(00290 样本)和 A*24:191(00550 号样本)。结论发现鉴定6例HLA新等位基因,分别被WHO HLA命名委员会命名为HLA-A*02:355(00333 样本)、HLA-DRB1*15:06:02(01513 样本)、HLA-A*24:224(00791 样本)、HLA-A*24:225(00059 号样本)、HLA-A*24:257(00290 样本)和 HLA-A*24:191(00550 号样本)。第二部分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新等位基因A*24:191编码蛋白单克隆抗体第一章A*24蛋白分子重链胞外结构域的原核蛋白表达纯化目的:对A*24新等位基因重链胞外结构域进行表达纯化,制备原核表达可溶性蛋白。方法:1.以A*24:19、A*24:224、A*24:225、A*24:257新等位基因序列作为模板序列进行蛋白表达。根据新等位基因A*24:224、A*24:225、A*24:257核苷酸序列变异位置,设计将以上3个新等位基因核苷酸变异汇总为A*24总变异序列(A*24 Total Mutation),将 A*24:02:01 作为 A*24 标准蛋白序列。2.基因模板采用重叠延伸PCR法,制备模板基因。使用NcoI、XhoI酶切pET-28a(+)载体。载体连接使用同源重组无缝克隆技术,将目的基因连接入载体进行表达。3.转化使用TOP10感受态细胞,将载体转化入TOP10感受态细胞。并进行克隆鉴定。4.目的蛋白诱导表达采用Transetta DE3细胞作为表达感受态细胞,对目的蛋白进行表达。5.通过超声裂解包涵体,使用Ni-NTA Resin柱纯化法进行可溶性蛋白纯化。6.SDS-PAGE电泳鉴定表达蛋白质量。结果:1.模板重叠延伸PCR鉴定、菌液PCR鉴定结果显示PCR产物大小正确,符合预期标准。2.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插入基因片段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无误。3.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大小正确,该表达可溶性蛋白可用于下·步单克隆抗体鉴定。第二章HLA-A*24:191编码蛋白噬菌体展示库单克隆抗体制备目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A*24新等位基因单克隆抗体方法1.使用A*24:191变异序列合成多肽免疫5只小鼠,共计4次,其间隔时间为分别为3/2/2周。免疫完成7天后ELISA检测小鼠血清效价。3天后进行免疫终加强。2.终加强免疫完成第2天提取小鼠脾脏RNA,反转录cDNA。3.使用25对轻链基因引物及50对重链基因引物,分别扩增轻链及重链基因。4.使用ApaLI和AscI内切酶,对轻链基因及pHD载体质粒进行酶切。使用NotI和SfiI内切酶酶切重链基因。5.将轻链基因酶切片段与载体质粒连接,脱盐纯化后电转SS320细胞。6.测定轻链子库库容并进行测序鉴定,鉴定合格后提取轻链子库质粒。7.使用NotI和SfiI内切酶进行酶切轻链子库质粒。然后将已酶切之重链基因连接导入轻链子库。8.测定Fab抗体库库容,挑取Fab抗体文库菌落,进行测序验证,对其抗体基因完整性与文库多态性、抗体基因种源及其Germline亚型进行分析。9.Fab抗体库经复苏、接种培养、辅助噬菌体侵染、筛选扩培,完成噬菌体展示抗体库营救扩培。10.进行噬菌体海选、淘选,营救与扩增,ELISA初筛及确认,阳性克隆抗体诱导表达。11.菌液裂解上清与A*24:191表达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1.小鼠免疫血清检测结果显示3号小鼠免疫血清效价达到标准。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小鼠RNA提取质量、轻链和重链基因扩增及酶切结果符合要求。3.轻链子库测定库容为3.6×106pfu,测序分析显示其抗体基因正确插入率为86%(6/7)。4.Fab抗体库测定库容为4.4×l07pfu,测序分析显示其抗体基因正确插入率为80%(16/20)。抗体重链序列分析显示其均为鼠源性抗体序列,Germline亚型分析显示其70%(7/10)分布在IGHV1家族,表明抗体基因完整性与文库多态性均应大于80%。5.经噬菌体展示抗体库营救、噬菌体海选、ELISA初筛及确认,选择一株单克隆菌液裂解上清与A*24:191表达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所制备该株噬菌体单克隆抗体可与目的蛋白以较高亲和力结合。

李玥桦,朱启英[3](2014)在《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子痫前期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多系统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胎儿体内有一半是父源性基因,着床时,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侵入母体子宫蜕膜段与母体内免疫活性细胞接触,产生免疫耐受。若此免疫平衡被打破,将导致妊娠失败或病理妊娠。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基因,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在调节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研究表明,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朱冬[4](2014)在《IVIg与HLA-E单克隆抗体TFL007抑制HLA抗体分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是肾移植术前高敏状态患者脱敏疗法的主要药物之一,同时也应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但其拮抗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抗体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加之IVIg治疗相当昂贵,常受限于血浆来源短缺而临床供应不足,且往往因不同批号而表现不同的作用效果。因此,深入研究IVIg相关机制,最终生产出可充足供应临床的、效果稳定的、价格低廉的替代品是肾移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从IVIg与HLA-E抗体的关系入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IVIg在肾移植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做了合理推断,并利用体外细胞培养体系证实了HLA-E单克隆抗体较IVIg有更好的抑制HLA抗体分泌的作用。论文的第一部分验证了IVIg和HLA-E抗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多种目前临床上应用的IVIg中均检测到能与HLA la (A /B/Cw)类和Ib (E/F/G)类抗原结合的物质,且HLA Ib类抗原结合的滴度水平很高,提示IVIg中含有HLA抗体。进一步我们吸附清除了IVIg中可能含有的HLA-E抗体,结果显示IVIg之前所表现出的能与多种HLA Ⅰ类抗原结合的特征也随之消失,这就表明IVIg中含有HLA-E抗体。而之前我们实验室已经发现HLA-E抗体可以与HLA la类抗原起交叉结合反应。这一发现就促使我们思考,既然HLA-E抗体可以模拟IVIg对HLA抗原的结合特征,那么它能否同样具有抑制HLA抗体分泌的能力呢?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说,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内容中,我们建立了诱导外周血B细胞激活后分泌HLA抗体的体系。我们抽取外周血的健康志愿者,是一位因23年前妊娠导致同种异体HLA抗原致敏的女性。在缺乏致敏HLA抗原刺激的条件下,其外周血中的特异性同种异体HLA Ⅱ类抗体在持续存在了23年之后仍表现出较高的滴度水平,这提示其外周血中有特殊的长寿记忆性B细胞的存在。我们比较了两种激活纯化B细胞的方案,根据两套方案对浆细胞比例增加的统计学差异及对HLA抗体分泌的趋势差异,在后续的干预实验中选取了有白介素4参与的激活方案。在论文的第三部分内容中,我们利用在第二部分建立的诱导体外B细胞激活分泌HLA Ⅱ类抗体的体系,比较了IVIg和HLA-E单克隆抗体TFL007对同种异体HLA抗体分泌的抑制效果。我们发现,IVIg仅能抑制原发性同种异体HLA DRB1*0101抗体的分泌,但没有对继发性同种异体HLA DRB1*0102抗体产生有统计学差异的抑制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它4种继发性同种异体HLA抗体在经过IVIg干预处理之后,滴度水平较培养基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而HLA-E单克隆抗体TFL007则表现出对所有分泌的HLA Ⅱ类抗体一致的抑制效果,且即使对原发性同种异体HLADRB1*0101抗体分泌的抑制强度也大于IVIg。我们随后又利用从日本北海道红十字会血液中心获得的具有HLAI类抗体分泌能力的永生化B细胞做了补充验证,该永生化B细胞来源于另一位因多次妊娠而产生HLAI类抗体的女性健康志愿者。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制剂的IVIg均没有统计学证据表明具有抑制HLA I类抗体分泌的效果,而HLA-E单克隆抗体TFL007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HLAI类抗体分泌的作用,且此抑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的TFL007表现出的抑制作用最强,随着浓度降低,抑制效果也随之减弱。本论文通过研究IVIg与HLA-E抗体的关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IVIg在肾移植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做了合理推断,并利用体外细胞培养体系证实了HLA-E单克隆抗体较IVIg有更好的抑制HLA抗体分泌的作用。作为一种易于生产的单一成份制剂,HLA-E单克隆抗体TFL007具有替代IVIg的潜能,在临床上拮抗肾移植术前高敏状态和治疗肾移植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贺梁[5](2012)在《MICA等位基因及MICA抗体与临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引言器官移植供、受体之间HLA配型与移植后排斥反应以及移植物存活率相关。而且,免疫排斥反应常常归结于HLA配型的不一致。然而,研究发现,移植失败也会出现在HLA配型一致的亲属活供体器官移植中。这一点提示我们,非HLA类因素也许也参与了移植免疫并可能导致移植失败。后续的一系列研究证实:在器官移植中,非HLA类抗原的确与移植后排斥反应乃至移植失败均存在相关性。MICA是一类非经典的MHC-Ⅰ类样分子,起码包含有77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其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位置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基因位点呈连锁不平衡状态。与经典的MHC-Ⅰ类分子不同,MICA大量表达于内皮细胞表面,并不与β2微球蛋白结合,这一特点使得其成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共同的靶分子。MICA等位基因的多样性在不同种族和人群中的分布也不尽相同。多态性的MICA基因能够诱导移植物抗宿主排斥反应(GVHR)或宿主抗移植物排斥反应(HVGR)的发生。多年来,研究证实了移植受体体内存在MICA抗体的事实,且同种异体之间移植而引发MICA抗体的出现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事实表明,HLA配型一致的实体器官移植中,受体也常常会经历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因此,除外经典的HLA分子,非经典的HLA样分子(如MICA分子)也很可能与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物的存活及排斥反应具有相关性。研究中经常发现,出现移植物功能障碍及移植排斥反应重的受体体内HLA抗体和MICA抗体含量普遍要高于移植物功能良好、移植排斥反应较轻的受体。目前,临床实体器官移植,包括亲属活供体器官移植都还没有术前常规进行MICA基因配型的做法。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是为了探求移植供、受体之间MICA配型情况以及MICA抗体对于临床实体器官移植的影响。目的通过临床样本的收集,进行一系列的体外实验,并辅以临床观察,巩固和深入研究MICA基因及其抗体在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在尽量排除HLA抗原及其抗体对移植物影响的前提下,研究移植供、受体之间MICA等位基因配型与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并通过移植受体体内MICA抗体的检测结果配合供、受体之间MICA配型结果,找到MICA等位基因及其抗体参与临床实体器官移植的直接证据。通过统计学分析,进一步说明MICA基因配型、移植排斥反应以及移植物生存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实验结果阐明MICA基因参与移植后免疫排斥的事实,为今后的器官移植结果提供可靠的预测性指标,并为移植前合理的进行供、受体间MICA基因配型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免疫排斥的发生。方法1.采集1999年至实验期间先后进行的共计20例亲属活供体器官移植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检测和凝胶电泳分析,以明确供、受体之间HLA配型关系;2.查阅文献后,选取中国北方汉族人群频率最高的8个MICA基因型,并根据选取结果设计、合成引物。在提取基因组DNA之后亦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和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分析,以明确供、受体样本中MICA基因的匹配情况;3.针对存活的移植受体分别于移植术后2、4、6、8、10、12个月分六次采集血清样本。使用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平台(Luminex)及LABSscreen软件检测所选取样本中的MICA抗体存在。利用分光测色仪(LABScan)检测群体反应性MICA抗体的平均免疫荧光浓度(MFI),然后以HLA-VisualTM软件进行分析,以明确移植后不同时间段的移植受体体内MICA抗体水平;4.移植后2周至6个月内的所选取受体的移植后病理活检标本由固定病理学专业人员反复镜检并分析。根据国际统一的Banff标准,将移植后活检样本的免疫排斥反应分为不同等级;5.结合选取受体临床基本情况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情况,记录移植受体生存状况及生存时间;6.根据得到的移植供、受体之间HLA和MICA配型结果,结合排斥反应病理学分级情以及移植受体的生存状况和MICA抗体检测情况进行观察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所有选取的亲属活供体移植供、受体之间的HLA配型均为半相合状态,属于器官移植中很理想的状态;2.所有选取的移植供、受体之间的8个MICA基因型(13个等位基因)配型情况不一致。供、受体之间MICA基因匹配率高的移植受体显示出较轻的移植后排斥反应以及更佳的存活情况,反之则反;3.移植受体内MICA抗体的检测情况与供、受体MICA基因匹配率及移植后排斥反应情况大体一致。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的受体中MICA抗体为阳性,且病理排斥反应较重的受体中MICA抗体出现的几率及强度高于病理排斥反应较轻的移植受体,即排斥反应越重,MICA抗体的强度越高。同时,根据平均荧光浓度的检测结果,我们认为,群体反应性MICA抗体对于移植术后急、性慢性反应都具有影响;4.器官移植的供、受体之间MICA基因匹配情况与移植后排斥反应、生存率存在相关性。因此,在移植前如果除外常规进行的HLA配型还进行MICA基因的配型,那么就可以更好的预测移植结果,甚至可以指导移植供体的选择,直接为提高移植物存活提供帮助。

刘文霞[6](2012)在《夫妇间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on pregnancy,HDCP)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为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可伴有心、脑、肝、肾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特点是:妊娠20周后出现持续性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并于分娩后上述症状逐渐减轻,产后12周消失。其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发生于首次接触绒毛组织的妊娠者;母体与绒毛组织接触过多的妊娠者,如双胎、葡萄胎、糖尿病等;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遗传倾向者。关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一直都是围产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公认的发病机制有:滋养细胞功能异常学说、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的母-胎界面免疫失衡学说、遗传学说、氧化应激学说。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免疫遗传机制在子痫前期中的发病作用。子痫前期的发生与母体免疫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而且其特征性病理变化就是子宫螺旋小动脉生理性铸障碍,出现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和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异常相似。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作为免疫学上一个重要的免疫遗传因子,其多态性的研究也是生殖免疫和遗传学的热点,则其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子痫前期过去往往被认为是孕妇单方面的疾病,其实正常妊娠是一种成功的半同种移植现象,携带有父源性基因的胎儿作为半同种移植物植入母体内并没有发生母胎排斥现象,反而形成一种免疫耐受,说明免疫机制在妊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母体对胎儿所携带的父源性HLA基因的免疫识别作用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并且以往我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发现:(1)父源性HLA-DRB1*04基因可能与子痫前期易感性相关;(2)夫妇间的某些特定HLA-A基因配伍模式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本实验主要通过对子痫前期患者及其配偶免疫功能及遗传背景的研究来探讨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将有助于深入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经临床确诊的92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收集到丈夫血液的37例为病例组。诊断标准按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妇产科学》,所用研究对象均排除内分泌疾病、慢性高血压病、肾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炎症等,且所有子痫前期患者均随访至产后12周。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正常健康孕妇95例,其中38例收集到丈夫血液为对照组,均因社会因素进行剖宫产。两组研究对象均为中国河南汉族人、无异族通婚史、无血缘关系、无内科合并症。2方法2.1标本采集于住院分娩前采集夫妻外周静脉血各2m1,采用3.8%枸橼酸钠抗凝(EDTA),-80℃冰箱冻存待检。2.2基因组DNA提取采用上海莱枫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哺乳动物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提取出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浓度及纯度,DNA纯度A260/A280值为1.6-1.9,浓度调整至100ng/μl,-20℃保存备用。2.3HLA-B基因分型流式反向特异序列寡核苷酸探针(PCR-SSO)基因分型技术,试剂由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公司提供的优诺基HLA-SSO分型试剂盒。原理为:将大量基因探针包被于纳米大小的微珠上,与扩增的DNA片段杂交后在Luminex分析仪上读取,属于一种液体基因芯片技术。实验过程:(1)样本扩增:将样本DNA用无菌双蒸水稀释20-100ng/μl,纯度在1.65-2.0。取稀释DNA溶液,2μl,并加入Dmix缓冲液3.8μl, Primer(引物)4μ1及Taq酶0.2μ1,贴好封口膜震荡混匀,放入PCR仪中进行扩增,反应条件如下:96℃3min1个循环,95℃20s,60℃20s,72℃20s,5个循环,95℃10s,60℃15s,72℃20s,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扩增完成后,以2%琼脂凝胶、取3μ1扩增产物电泳检测扩增效果。80-100V电泳约20min。PCR扩增片段大小B位点:440bp。(2)样本杂交:在扩增好的DNA中加入BM(磁珠)和HM(磁珠缓冲液),震荡均匀后加入50μlSAPE(荧光液)在PCR仪上60℃孵育6min。反复洗涤后放入Luminex分析仪上读取样本。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直接计算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用四格表法进行χ2检验,n≥40且理论频数(T)≥5,用普通卡方检验;n≥40但1≤T<5时,用校正的卡方检验;n<40或T<1时,Fisher精确概率。以a=0.05为检验水准。由于每例患者的HLA-B位点均有两个等位基因,故等位基因频率=观察基因数/2N,N为观察样本数。结果1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两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平均年龄(30.62±5.80)岁;平均孕周为(32.68±6.23)周;子痫前期组配偶的平均年龄为(32.95±6.73)岁。正常晚孕产妇平均年龄(29.39±5.08)岁,,平均孕周为(38.22±1.96)周;正常晚孕组配偶的平均年龄为(32.47±5.01)岁。两组研究对象除了孕妇的孕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孕妇年龄、配偶的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组孕妇HLA-B等位基因频率的分析正常晚孕组95例和子痫前期组92例共检出34个HLA-B等位基因,正常晚孕组中HLA-B13(9.47%),-B46(9.47%),-B51(8.95%)基因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子痫前期组中HLA-B13(16.30%),-B61(9.24%)、-B62(8.70%)基因占较高频率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组配偶HLA-B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两组配偶中共检出28个HLA-B等位基因,正常晚孕组配偶中以HLA-B13(15.79%)、-B38(9.21%)、-B35(7.89%)、-B61(7.89%)基因频率最高;子痫前期配偶中则以HLA-B13(22.97%)、-B51(9.46%)、-B58(6.76%)-B60(6.76%)基因频率最高,但两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组夫妇间HLA-B等位基因配伍频率分析选择正常晚孕组和子痫前期组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HLA-B13、-B46、-B51)等位基因,分析该基因在夫妇间的配伍情况发现:子痫前期组妇携带而夫不携带HLA-B13基因频率(35.14.81%)显着高于正常晚孕组(2.63%),P<0.05;子痫前期组夫妇均不携带HLA-B13基因频率(21.62%)显着低于正常晚孕组(63.16%),P<0.05。结论1父方因素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夫妇间HLA-B13基因配伍模式与子痫前期的易感性和抗性相关。

李晓红[7](2011)在《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又称自身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为其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直接相关,因此,近几年也有人认为应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主要按病程是否超过六个月分为急性型(acut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ITP)和慢性型(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e purpura, cITP)两种类型。目前关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其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有免疫性疾病的一些共同特点,例如疾病的发与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有关,并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lleles HLA)是人体内能引起强排斥反应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人类最复杂、最具多态性的遗传系统,其功能不仅与移植排斥有关,而且也涉及到机体免疫应答的各个方面。HLA-DRB1作为HLA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基因座位,和人体免疫系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关于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成人ITP的关系多有研究。但儿童ITP是否与HLA-DRB1基因相关以及如何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微需氧菌,已公认为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菌,并和胃癌、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有关。近年来,关于幽门螺旋杆菌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根除幽门螺旋菌后血小板上升的研究越来越多。近年研究发现宿主遗传因素的影响在成人Hp致ITP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Veneri发现Hp阳性cITP患者和Hp阴性的cITP患者具有在遗传学上的差别:即Hp阳性cITP患者HLA-DRB1*11,*14和HLA-DQ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较Hp阴性的cITP患者明显升高,而HLA-DRB1*03基因频率明显降低。儿童ITP是否易感Hp及与HLA遗传基因是否具有相关性亦是研究较少。目前关于ITP、HLA及Hp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人的研究,而儿童ITP与HLA基因多态性及H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国内外资料较少,而且结论不尽一致,儿童ITP与成人ITP类型及发病机理有着一定的差别。在我国儿童ITP的HLA基因多态性状况,遗传因素是否在影响儿童ITP易感Hp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Hp感染状况如何,Hp是否参与了儿童ITP的发病,其致病机理是否与成人相同,进而能否通过根除Hp来治疗Hp相关ITP,这是一直困扰我们,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目的:1.研究儿童ITP的HLA-DRB1基因多态性。2.研究Hp感染状况、Hp感染与儿童cITP之间的关系及清除Hp对cITP的疗效。3.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Hp感染及ITP分型的关系。研究对象: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07年7月~2008年12月住院及门诊长期随访的ITP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河南籍汉族儿童,均符合1999年全国小儿血液会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修订的ITP诊断标准。其中男97例,女103例,年龄2月~14岁(中位年龄6.8岁),aITP患儿118例, cITP患儿82例。以年龄,性别为匹配因素按群体匹配原则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200例为对照。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前提下抽取外周静脉血3ml。研究方法:1.用胶体金法检测全血Hp-IgG抗体及ELISA双夹心法检测粪便Hp抗原两者联合检测确定Hp感染。2.Hp(+)cITP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抗Hp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记录并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3.应用PCR-SSP方法检测ITP患儿HLA-DRB1*11,HLA-DRB1*14, HLA-DRB1*07,HLA-DRB1*08基因。研究结果:1.Hp感染率aITP患儿Hp感染率为45.8%,cITP患儿Hp感染率为48.8%,健康儿童Hp感染率为39.5%,三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且Hp感染和儿童ITP间无关联性(χ2=2.471,R=0.78,P=0.291)。2.cITP患儿不同组别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的比较应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3,P=0.912)。各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358.924,P<0.001)3.HLA-DRB1*11,HLA-DRB1*14、HLA-DRB1*07,HLA-DRB1*08基因与Hp及ITP的关系ITP患儿HLA-DRB1*14阳性率为9.5%(19/200),健康对照组HLA-DRB1*14阳性率为9.0%(18/2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3)。aITP患儿HLA-DRB1*14(?)(?)性率为9.3%(11/118),cITP患儿HLA-DRB1*14阳性率为9.8%(8/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8)。Hp+ITP患儿HLA-DRB1*14阳性率为15.9%(15/944),Hp-ITP患儿(?)HLA-DRB1*14阳性率为3.8%(4/1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2,P=0.003)。ITP患儿HLA-DRB1*11阳性率为14.5%(29/200),健康对照红(?)HLA-DRB1*11阳性率为9.0%(18/2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7,P=0.088)。aITP患儿HLA-DRB1*11(?)性率为9.3%(11/118),cITP患儿HLA-DRB1*11阳性率为22.0%(18/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4,P=0.013)。Hp+ITP患儿HLA-DRBl*11阳性率为22.3%(21/944),Hp-ITP患儿HLA-DRBl*11阳性率为7.5%(8/1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4,P9=0.003)。ITP患儿HLA-DRB1*07阳性率为6.5%(13/200),健康对照组HLA-DRB1*07阳性率为13.5%(27/2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4,P=0.020)aITP儿HLA-DRB1*07(?)阳性率为5.9%(7/118),cITP患儿HLA-DRB1*07阳性率为7.33%(6/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3,P=0.696)。Hp+ITP患儿HLA-DRB1*07(?)阳生率为5.3%(5/94),HpITP患儿HLA-DRB1*07阳性率为7.5%(8/10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7,P=0.524)。本试验未检出HLA-DRB1*08(?)阳性病例。结论:1.证实aITP,cITP和正常儿童的Hp感染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从病因学上讲:Hp感染和儿童ITP间无关联性,表明Hp感染不是ITP发病的必要病因,2.证实儿童cITP患者Hp根治术合用糖皮质激素能升高血小板数,但其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根治Hp感染不是治疗ITP的一个必要条件。3.提示HLA-DRB1*11,HLA-DRB1*14基因可能是儿童ITP患儿Hp感染的易感因素,具有HLA-DRB1*11的ITP患儿易发展为cITP,HLA-DRB1*07可能对儿童ITP的发病具有保护作用。

吴平凡,韩帮锋,夏辉,李龙江[8](2011)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HC)Ⅰ类分子(HLA-Ⅰ,HLA-G)在腺样囊性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HLA-I、HLA-G特异性单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2例腺样囊性癌、30例正常涎腺组织内HLA-Ⅰ、HLA-G抗原的表达。结果:正常涎腺组织内HLA-Ⅰ抗原表达阳性,HLA-G抗原基本上不表达。腺样囊性癌内HLA-Ⅰ类抗原的表达显着低于正常涎腺组织(χ2=17.17,P<0.05),同时HLA-G抗原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涎腺组织组(χ2=13.18,P<0.05),但二者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分型并无明确的关系。结论:HLA-Ⅰ抗原表达降低和HLA-G抗原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腺样囊性癌的发生过程。HLA-Ⅰ、HLA-G抗原可作为腺样囊性癌发生过程中的标志物,对判断腺样囊性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李静,张琳琳,张展[9](2010)在《HLA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10%[1,2],是造成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甚至发生抽搐、昏迷等一系列与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有关的临床症状,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但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故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产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遗传和免疫学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的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本文就HLA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

王慧娟,王秦秦[10](2010)在《HLA与肺癌免疫》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在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参与抗原分子的提呈,在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有大量关于HLA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非经典的HLA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经典的HLA抗原(论文提纲范文)

(1)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免疫原性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免疫微环境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hESC-RPE细胞的诱导分化与免疫原性变化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Ruxolitinib对免疫微环境中hESC-RPE细胞的免疫原性调控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视网膜变性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与免疫排斥反应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2)HLA新等位基因的确认、序列分析及其噬菌体展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HLA新等位基因的发现鉴定及序列分析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创新性发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通过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新等位基因A*24:191编码蛋白单克隆抗体
    第一章 A*24新等位基因重链胞外结构域的原核蛋白表达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第二章 A*24:191编码蛋白噬菌体展示库单克隆抗体制备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小结
全文总结
不足与改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第一部 MHG发现研究史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G基因结构
        参考文献
    第三部 MHC抗原分子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3)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子痫前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父源性HLA-G与子痫前期
3 父源性HLA-B与子痫前期
4 父源性HLA-A与子痫前期
5 父源性HLA-DB与子痫前期
6 展望

(4)IVIg与HLA-E单克隆抗体TFL007抑制HLA抗体分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IVIg与HLA-E抗体的关系
    材料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外周血B细胞激活体系的建立
    材料方法
    结果
第三部分 IVIg和HLA-E单克隆抗体TFL007抑制HLA抗体分泌对比分析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References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国际会议板报展示
致谢

(5)MICA等位基因及MICA抗体与临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亲属活供体器官移植 HLA 配型及 MICA 配型分析
    1 .实验对象及材料
    2 . 实验方法
    3 . 结果
第二部分 MICA 基因抗体的检测
    1 . 材料
    2 . 方法
    3 . 结果
第三部分 受体免疫排斥的病理学分型及临床观察
    1 . 材料
    2 . 方法
    3 . 结果
第四部分 MICA 匹配率及 MICA 抗体与排斥反应及存活率相关性分析
    1 . 统计方法
    2 . 统计结果
    3 . MICA 抗体与移植排斥的相关性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夫妇间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HLA和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临床实践技能训练
个人简历
致谢

(7)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HLA基因多态性和人类血液性疾病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标本来源
    1.3 方法
    1.4 结果观察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HLA-Ⅰ、HLA-G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
    2.2 HLA-Ⅰ、HLA-G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10)HLA与肺癌免疫(论文提纲范文)

1 HLA
    1.1 HLA复合体的结构
    1.2 HL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 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中HLA的作用
3 肺癌患者HLA基因表达的相关研究
    3.1 肺肿瘤细胞HLA-I类基因的异常表达
    3.2 肺癌患者HLA-II类基因的异常表达
    3.3 肺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DR的表达降低
4 针对肺癌患者HLA分子表达异常而提出的治疗方法
    4.1 基因治疗
    4.2 细胞因子干扰素
    4.3 肿瘤细胞疫苗
    4.4 其它

四、非经典的HLA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 [1]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免疫原性调控机制研究[D]. 唐环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2]HLA新等位基因的确认、序列分析及其噬菌体展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聂向民. 山东大学, 2017(03)
  • [3]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子痫前期研究进展[J]. 李玥桦,朱启英. 医学综述, 2014(22)
  • [4]IVIg与HLA-E单克隆抗体TFL007抑制HLA抗体分泌的研究[D]. 朱冬. 复旦大学, 2014(01)
  • [5]MICA等位基因及MICA抗体与临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相关性研究[D]. 贺梁. 第四军医大学, 2012(05)
  • [6]夫妇间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D]. 刘文霞. 郑州大学, 2012(10)
  • [7]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D]. 李晓红. 郑州大学, 2011(12)
  • [8]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J]. 吴平凡,韩帮锋,夏辉,李龙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02)
  • [9]HLA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A]. 李静,张琳琳,张展. 首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宁波会议)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 2010
  • [10]HLA与肺癌免疫[J]. 王慧娟,王秦秦. 中国肺癌杂志, 2010(02)

标签:;  ;  ;  ;  ;  

非经典 HLA 抗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