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畅炎宁致精神症状一例

口服畅炎宁致精神症状一例

一、口服肠炎宁引起精神症状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路文[1](2021)在《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确诊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枣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8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4.29%(χ2=8.160,P=0.002);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1); 2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与IL-6、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屿昕[2](2021)在《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证据图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文献角度梳理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现况,理清现有干预措施种类及结局指标类型,了解临床对该病研究侧重点,确定待加强研究领域,为学者开展领域内研究提供参加依据。2.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进行疗效评价与排序,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研究一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nae Library从建库至2021.03(更新检索时间)。纳入不同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干预措施包括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药物疗法,不区分剂型与给药途径;对照措施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不做限制;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安全性结局、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学指标、血液指标、电子肠镜表现、肠道菌群。研究采用Mapping review研究方法绘制纳入研究的证据分布情况,并使用AMSTAR 2评估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报告质量。研究二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6月收录的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工作,分析其方法学和临床特征。研究三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0月收录的中成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贝叶斯框架下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偏倚风险评价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量表,使用Revman 5.3进行直接比较分析,使用ADDIS 1.16.5和STATA 16软件进行网状间接比较分析,对每个结局指标绘制网状结构图和Rank排序图,寻求当前最佳治疗方案。研究方案于2020年10月注册于PROSPERO平台(CRD420213867)。结果研究一纳入73项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报告质量都为极低。1.4%(1/73)系统评价受试者限定为疾病活动期,1.4%(1/73)系统评价受试者为缓解期,1.4%(1/73)系统评价受试者为非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爆发期,13.7%(10/73)系统评价不限制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其他研究未对受试者病情做明确限定。46.6%(34/73)系统评价的干预措施仅为中医药干预,其余均为中西医结合干预。干预措施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灌肠、栓塞纳肛、静脉注射、穴位贴敷、超声诱导。对照措施通常包括西医临床一线用药,如美沙拉秦、柳氮磺胺吡啶、激素制剂、肠道益生菌、安慰剂等。没有研究使用空白对照。58.9%(43/73)的研究报告了有基金支持,39.7%(29/73)的研究未报告受试者的诊断标准。研究二纳入410项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试验,涉及35727名受试者。方法学特征方面,单中心试验占比最多(337/410,82%),10.9%(45/412)试验未报告研究对象来源,双中心的试验有18项,3中心试验7项,4中心试验1项,9中心试验1项,13中心试验1项,18中心试验1项。5.1%(21/410)试验对患者或研究者进行盲法,没有试验报告结局评价人员相关盲法信息。1.7%(7/410)试验进行了随机分配隐藏。64.9%(266/410)试验未报告详细的随机序列生成方法,29.5%(/121/410)使用简单随机方法,其中随机数字表法是最常用的(n=109),随机抽签法(n=9),抛硬币法(n=1),有1项试验仅报告使用简单随机未说明具体方法;另外还包括中央随机法(n=3)、软件随机(n=13)、区间随机法(n=1)。有1项试验报告了样本量估算。0.5%(2/410)试验报告有方案注册。8.5%(35/410)试验报告了存在缺失数据,27.1%(111/410)试验报告有基金支持。平均样本量为(84.2±40.3)例。临床特征方面,59.3%(243/410)试验针对活动期UC患者,2.2%(9/410)试验针对缓解期患者,1项试验针对活动期+缓解期患者,其余38.3%(157/410)未报告疾病分期情况。涉及干预措施265种,其中中成药21种。有3种干预措施的试验超过10项,包括18种中药剂型。干预组中的中药给药途径包括7种,频率前三依次是口服(n=214)、灌肠(n=128)、口服结合灌肠(n=86),其次为药物纳肛(n=4)、静脉点滴(n=1)、口服结合贴敷(n=1)、口服结合静脉点滴(n=1)。纳入研究报告最多的结局指标是临床综合疗效指标,其次为安全性结局、中医症状评分等。研究三纳入33项中成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涉及2862例,其中男性受试者多于女性受试者(男性1209例,女性960例),每组的基线特征在特征方面具有可比性。33篇RCT中,42.4%(14/33)的试验没有报告随机数字生成的方法。三项研究实施了双盲。没有试验对结局统计分析人员实施盲法。18.2%(6/33)的试验得到了资金支持。研究共涉及19种干预措施,多数为中成药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单独应用中成药的研究较少。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脓血便/腹痛消失率方面使用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可能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并且安全性可能优于其他干预措施;在腹泻消失率/里急后重消失率方面使用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可能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结论关于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数量较多,方法学和临床特征的报告存在一定不足,导致整体研究质量偏低,并且对照措施采用安慰剂的研究较少,目前得出的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阳性结果结局指标尚不能被视为确证性结论。领域内涉及干预措施范围较广,需要关注对于缓解期患者的药物干预及卫生经济学、生命质量、安全性指标等结局指标的报道,有针对性的开展数量更多、方法学设计更严谨、研究报告质量更高的临床研究。

余凤玮,谢元春,周晗菡,聂绩[3](2021)在《药物相关性肝衰竭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的药学监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药学监护模式及内容。方法通过参与1例药物相关性肝衰竭患者治疗过程,对治疗方案选择、不良反应监护、患者用药教育等方面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结果临床药师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优化了治疗方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了因药物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潜在健康威胁。结论临床药师结合最新的循证证据,从治疗方案的选择、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开展药学监护,可提高特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宋雄[4](2021)在《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的运用,探讨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通过检测患者内脏敏感性、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性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医外治法联合内治法协同治疗IBS-D的临床理论,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马来酸曲美汀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艾脐贴丸外敷和加味资生颗粒内服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同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病情严重程度(IBS-SSS)、内脏敏感指数(VSI)、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包括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血清5-HT浓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BS-SSS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IBS-SSS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IBS-SSS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IBS-SSS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VSI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VSI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VSI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VS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较本组治疗前的阈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浓度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5-HT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血清5-HT浓度均较本组治疗前的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血清5-HT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现象。结论:1.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显着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够降低IBS-D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

罗骄[5](2020)在《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药饼灸(成分为:附子、干姜、党参、白术、炙甘草、木香)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相比较,观察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种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按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人,采用药饼灸,对照组35人,口服匹维溴铵片。盲法为单盲法,观测记录、治疗操作、数据分析相分离。操作:治疗组:将备好的药饼取出,取天枢、脾俞、肾俞、上巨虚八个穴位,并穴位分为两组,Ⅰ组(脾俞、肾俞)、Ⅱ组(天枢、上巨虚),两组间隔一天施灸。施灸时,Ⅰ组取俯卧位,Ⅱ组取仰卧位,充分暴露穴位,用棉签蘸取酒精或碘伏于穴位常规消毒后,在各穴位均放置一个药饼,然后点燃艾条,将艾柱条放入艾灸盒中,将艾灸盒固定在药饼上施灸,施灸时应根据患者感觉适当调整灸距,灸毕将灸盒及药饼取下,并嘱患者3小时内施灸处防寒避水。每次施灸4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5天,周末不进行治疗,总共治疗4周,共计20次。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日3次,1次1粒,饭前半小时整片吞服,连续服用20天。治疗分2个疗程,第1个疗程为1-2周,第2个疗程为2-4周。观察指标:主要指标:日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腹痛或腹部不适程度;次要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测试表(IBS-QOL)。观察节点:受试者入组时记录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病例资料、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等,并对受试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于第1疗程结束时统计受试者的日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腹痛或腹部不适、中医证候积分;于第2疗程结束时统计受试者日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腹痛或腹部不适、中医证候积分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测试表积分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每次评价时间点的数据都采用该时间点前1周的数据。结果:1.综合疗效:两个疗程治疗结束,药饼灸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1.42%,痊愈28.57%,显效45.71%,有效17.14%,匹维溴铵组总体有效率为82.86%,痊愈5.71%,显效31.42%,有效45.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总积分:药饼灸组与匹维溴铵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药饼灸组与匹维溴铵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评分:两组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饼灸和匹维溴铵片均能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两组都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且药饼灸组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匹维溴铵片。

陈影[6](2020)在《蒙药苏龙嘎-4颗粒的药效学与抗腹泻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蒙药苏龙嘎-4颗粒(Sulongga-4 Granules,SG)是从苏龙嘎-4汤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创新药;与汤剂相比,该颗粒剂体积小,易携带、储藏及运输,不易变质且口感好,患者依从性高,比汤剂更受欢迎。该方由连翘、拳参、木通和麦冬四味药配伍组成,性凉,具有清腑热的功效,主治肠热、痢疾、腹痛、腹泻等,为临床经验方。对其药理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SG的止泻、涩肠、抗炎、镇痛及解热的药效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SG抗腹泻的作用机制进行全面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开展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究SG抗腹泻的作用机制,从整体上评价SG作用的同时,也对其抗腹泻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结果:1.药效实验结果(1)止泻实验结果显示SG对刺激性泻药番泻叶与蓖麻油所致腹泻的止泻效果较为明显并且能够显着延迟腹泻的发生,减轻小鼠腹泻的症状;对容积性泻药硫酸镁所致腹泻的止泻效果不具有显着性,但能够延迟腹泻的发生。(2)小鼠小肠推进实验结果显示SG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和蓖麻油所致腹泻小鼠的小肠推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效果与阳性药洛哌丁胺较接近。(3)抗炎实验结果显示SG能显着降低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率、提高肿胀抑制率。(4)镇痛实验结果显示SG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减少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提高扭体抑制率。(5)解热实验结果显示1.5g·kg-1浓度干酵母组大鼠体温升高最快,且在7 h时体温达到最大值;给药后发热大鼠体温明显降低。2.网络药理学实验结果(1)SG共有34个活性成分和110个作用靶点,腹泻共有3500个已知治疗靶点,SG抗腹泻潜在靶点有74个,其中28个为核心靶点。(2)GO生物学功能分析得出87个条目,KEGG通路分析得出117条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TNF、p53、凋亡等多条信号通路。3.机制探究实验结果(1)SG可以显着增加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升高V/C值。(2)炎症相关因子的检测结果显示SG可下调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小肠上皮细胞TNF-α、IL-6、RELA和ICAM-1的表达。(3)凋亡相关因子的检测结果显示SG可下调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小肠上皮细胞CASP-8和CASP-3的表达。结论:本研究的药效实验结果表明SG具有一定的止泻、涩肠、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网络药理学预测SG抗腹泻作用机制的实验表明SG抗腹泻呈现出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全面提示SG抗腹泻作用的可能性;其结果显示SG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阻断炎症反应、影响细胞凋亡的同时对肠粘膜损伤进行修复,最终发挥抗腹泻的作用。分子机制探究实验表明SG通过对炎症因子IL-6、TNF-α、RELA和ICAM-1进行调控减轻炎症反应、对凋亡因子CASP-8和CASP-3进行调控抑制细胞凋亡,以保护绒毛、隐窝的损伤,从而改善腹泻症状。该发现为SG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参考,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为现代民族药及其复方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发现也为阐述SG治疗腹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腊梅[7](2020)在《基于“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论治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附清肠汤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热泻证)60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清肠汤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热泻证)拓展新思路,为“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的病机十九条补充完善治法方药,以满足中医药的特色及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的需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热泻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实验组给予清肠汤汤剂口服,对照组予以葛根芩连微丸口服治疗,总疗程为4天,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自身和两组间在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等方面的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初步评价清肠汤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中药汤剂组及中成药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5例,经SPSS统计软件相关检验(秩和检验),两组差异具有意义(P<0.05),中药清肠汤汤剂组治疗作用优于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组。(2)两研究组患儿经治疗后主症评分、次症评分、中医证候总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经秩和检验,P均小于0.05,提示两组治疗药物均能改善热泻患儿的症状。(3)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对主症评分、次症评分、中医证候总评分等方面予以对比,除粪便气味、食欲不振/呕吐、肛门发红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外,余症状实验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经秩和检验,P均小于0.05,说明清肠汤改善热泻患儿的主症及部分次症效果优于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组。(4)两研究组患儿在改善相关实验室结果方面,经治疗后粪便实验室检查异常例数明显减少,但两组间对比,经卡方检验,P大于0.05,提示两组药物均可治疗患儿粪便常规的异常,但两者效果相当。(5)两研究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提示两组药物均是安全的。结论:根据“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理论自拟的清肠汤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热泻证)在改善症状、体征等方面效果显着,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张晶娜,陶磊,张俊,王木岭,陈莹,刘衡,张成桂,何苗[8](2020)在《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造模组(n=62),造模组大鼠采用高糖高脂、辛辣饮食联合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复制湿热型UC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组(300 mg/kg)、肠炎宁(300 mg/kg)和Ento-A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以提取物计),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对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病理组织学(HS)进行评分,测定大鼠脾指数、肝指数和结肠指数,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IL-1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L-2、前列腺素E2(PGE2)、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HS评分、结肠指数以及血清中IL-8、IL-17、MD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MPO、PGE2水平显着升高(P<0.01),血清中SOD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L-2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nto-A高剂量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及血清中IL-17、MD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PGE2水平显着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SOD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L-2水平显着升高(P<0.01);Ento-A中剂量组大鼠CMDI评分、HS评分以及血清中IL-8、IL-17、MD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PGE2、MPO水平显着降低(P<0.05或P<0.01),结肠组织中IL-2水平显着升高(P<0.01);Ento-A低剂量组大鼠HS评分以及血清中IL-17、MD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MPO、PGE2水平显着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IL-2水平显着升高(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平衡、减少炎症损伤,发挥其对湿热型UC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

罗瑞娟[9](2019)在《肠炎宁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肠炎宁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1.0 g/次,每日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肠炎宁胶囊,0.9 g/次,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指标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75.71%)(P<0.05);两组治疗前CRP、PLT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CRP、P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CRP和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MPV水平比较(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宁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炎症水平,安全性高,是一种好的给药方案。

刘博[10](2019)在《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银葛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型)的临床观察,并与蒙脱石散对比,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病例均来自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儿科病房(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选择符合小儿秋季腹泻(湿热型)纳入标准的72例患儿(年龄在6个月3岁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进行试验研究,其中治疗组(银葛止泻散组)36例,对照组(蒙脱石散组)36例,疗程5天。依据中医证候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计分标准(包括中医证候各项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止泻时间分布、临床总有效率、RV转阴率、安全性等方面,观察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应用SPSS20.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儿分别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病情、症状及体征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2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痊愈21例(占51%)、显效9例(占31%)、有效3例(占11%)、无效2例(占6%),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痊愈13例(占29%)、显效6例(占34%)、有效8例(占17%)、无效8例(占20%),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总疗效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儿在缩短止泻时间方面,经治疗1d后、2d后、3d后、4d后、5d后的累计例数,治疗组分别为8例、14例、19例、23例、26例,对照组分别为2例、6例、13例、19例、21例。两组患儿在缩短止泻时间方面,经治疗1d后、2d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3d后、4d后、5d后两组患儿止泻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比较,在改变大便次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大便性状、腹胀、不思乳食、恶心呕吐、精神状况、发热、小便短黄、肛门红赤、舌苔、指纹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在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两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两组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患儿治疗前、后RV检测变化方面,治疗组的转阴率80.00%,对照组的转阴率57.1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两组因患儿不配合治疗各脱落1例,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良好,其总体疗效优于蒙脱石散组。2银葛止泻散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2d内缩短止泻时间方面疗效突出,在改善大便性状、腹胀、不思乳食、恶心呕吐、精神状况、发热、小便短黄、肛门红赤、舌苔、指纹、提高RV转阴率方面均有显着疗效,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图0幅;表12个;参109篇。

二、口服肠炎宁引起精神症状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服肠炎宁引起精神症状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4]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2.2 临床症状消失与住院时间比较
    2.3 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2)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证据图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文献综述
    1. 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概述
        1.1 定义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1.3 病情严重程度分类
    2. 流行病学信息
    3. 患者生活质量
    4. 疾病治疗
        4.1 现代医学治疗现况
        4.2 我国传统医学治疗现况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证据图评价
    1. 背景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资料来源与检索
        2.3 文献筛选
        2.4 数据提取与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2.5 资料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与筛选
        3.2 文献基本情况
        3.3 文献发表情况
        3.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3.5 结局指标报告情况
        3.6 证据分布图
    4. 讨论
        4.1 研究主要发现
        4.2 研究优点与局限性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临床特征系统性评价
    1. 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策略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纳入研究方法学设计特征
        3.3 纳入研究临床特征
        3.4 结局指标报告情况
    4. 讨论
        4.1 该领域RCT方法学特征存在的不足
        4.2 该领域RCT临床特征存在的不足
        4.3 研究的局限性
    5.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中成药辅助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的网状Meta分析
    1. 背景
    2. 方法
        2.1 研究方案注册
        2.2 资料来源与检索
        2.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4 文献筛选
        2.5 数据提取
        2.6 偏倚风险评估
        2.7 资料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筛选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3.4 Meta分析结果
        3.5 网状Meta分析结果
        3.6 一致性分析及发表偏倚
        3.7 Rank排序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药物相关性肝衰竭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的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诊治经过
3 药学监护
    3.1 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与分析
        3.1.1 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
        3.1.2 糖皮质激素给药的时机
        3.1.3 糖皮质激素种类及剂量的选择
    3.2 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良反应监护
4 讨论

(4)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1.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1.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3 IBS-D的治疗
    2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2.1 中医病名认识
        2.2 IBS-D的中医病因
        2.3 IBS-D的中医病机
        2.4 IBS-D中医诊断标准
        2.5 IBS-D的中医药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中止标准
        2.8 脱落及中止病例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4 疗效判定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6.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6.3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对比
        6.4 两组IBS-SSS积分对比
        6.5 两组VSI积分对比
        6.6 两组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
        6.7 两组血清5-HT浓度对比
        6.8 安全性对比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治法组方分析方解
        2.1 外治方
        2.2 内服方
    3 对照药物解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治疗前分析
        4.2 治疗后结果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5.1 不足之处
        5.2 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的筛选
        1.2.1 诊断标准
        1.2.1.1 西医诊断标准
        1.2.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1.2.5 剔除及脱落标准的处理
        1.2.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样本量的估算
    2.3 随机方法
    2.4 盲法的设计和实施
    2.5 对照方法
    2.6 研究流程图
    2.7 治疗方案
        2.7.1 分组和选穴
        2.7.2 治疗组治疗方案
        2.7.3 对照组治疗方案
        2.7.4 观察周期
        2.7.5 合并用药方案
    2.8 观察指标
        2.8.1 一般项目
        2.8.2 疗效指标
        2.8.3 安全性指标
        2.8.4 研究评价指标
    2.9 质量控制与保障
        2.9.1 质量控制
        2.9.2 保证依从性
        2.9.3 不良事件的处理
    2.10 数据录入及管理
    2.11 统计分析
    2.12 伦理学原则
        2.12.1 知情同意
        2.12.2 受试者的医疗与保护
3 结果
    3.1 试验完成情况
    3.2 基线比较
    3.3 疗效指标分析
        3.3.1 症状积分
        3.3.2 中医证候积分
        3.3.3 生存质量分析
    3.4 安全性评估
    3.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讨论
    1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中医病因病机
        1.2.1 病因
        1.2.1.1 感受外邪
        1.2.1.2 饮食所伤
        1.2.1.3 情志失调
        1.2.1.4 脾胃虚弱
        1.2.1.5 肾阳不足
        1.2.2 泄泻的病机
        1.3 中医治疗
        1.3.1 泄泻的中医治则
        1.3.2 中医内治法
        1.3.3 中医外治法
        1.3.3.1 针刺
        1.3.3.2 艾灸
        1.3.3.3 穴位贴敷
        1.3.3.4 推拿
        1.3.3.5 灌肠
        1.3.3.6 穴位埋线、穴位注射
        1.3.3.7 耳穴压贴
    2 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调查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1 病因
        2.2.2 病机
        2.3 治疗方法
        2.3.1 一般治疗
        2.3.2 药物治疗
        2.3.3 心理行为疗法
    3 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现状
    4 药饼处方的确立依据
    5 选穴依据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导师审核论文证明书

(6)蒙药苏龙嘎-4颗粒的药效学与抗腹泻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腹泻的研究进展
        1.1.1 腹泻分类及模型的建立方法
        1.1.2 腹泻的发病机制
        1.1.3 腹泻的治疗方法
    1.2 蒙药SG的研究现状
        1.2.1 单味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1.2.2 现代药理研究
    1.3 网络药理学的应用
        1.3.1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1.3.2 网络药理学在民族药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SG的药效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动物及饲养
        2.1.2 药品与试剂
        2.1.3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止泻实验
        2.2.2 小肠推进实验
        2.2.3 抗炎镇痛解热实验
        2.2.4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SG对腹泻的影响
        2.3.2 SG对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
        2.3.3 SG的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
    2.4 讨论
3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SG抗腹泻的作用机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SG活性成分与靶点的获取
        3.2.2 腹泻已知治疗靶点的获取
        3.2.3 SG靶点和腹泻靶点的交集
        3.2.4 药物-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
        3.2.5 关键靶点蛋白相关作用网络的构建
        3.2.6 关键靶点GO和 KEGG富集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SG活性成分的筛选
        3.3.2 SG有效成分抗腹泻的潜在作用靶点预测
        3.3.3 网络药理的可视化
        3.3.4 关键靶点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3.3.5 关键靶点基因生物功能及通路分析
    3.4 讨论
4 SG抗腹泻作用机制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动物及饲养
        4.1.2 药品与试剂
        4.1.3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腹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给药
        4.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3 组织染色与检测方法
        4.2.4 相关因子检测
        4.2.5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SG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4.3.2 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形态学测量
        4.3.3 指标检测结果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基于“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论治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附清肠汤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热泻证)6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2.试验药物及用法
        2.1 治疗组给药方案:
        2.2 对照组给药方案
        2.3 调护及基础治疗
    3.临床观察
        3.1 观察方法
        3.2 观察项目
        3.3 疗效评判相关标准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3.5 统计学处理方法
    4.统计结果
        4.1 基线结果相关分析
        4.2 治疗效果比较
        4.3 安全性分析
        4.4 实验结果总结
第二部分 对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理论研究
    1.中医学对小儿泄泻的认识及研究
        1.1 泄泻的病名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辩证论治
    2.现代医学对于急性感染性腹泻的认识
        2.1 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概述
        2.2 现代医学对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因认识
        2.3 现代医学对急性感染性腹泻发病机制的认识
        2.4 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
    3.讨论
        3.1 从“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论治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立题依据
        3.2 立法、组方分析
        3.3 单药解析
        3.4 对照组药物选择
第三部分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清肠汤临床观察研究表
附录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件3 综述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中医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动物
2 方法
    2.1 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的制备
    2.2 抗原乳化剂的制备
    2.3 造模
    2.4 分组与给药
    2.5 指标检测
        2.5.1 一般情况观察和DAI评分
        2.5.2 血清中IL-8、IL-17、SOD、MDA水平测定
        2.5.3 脏器指数测定
        2.5.4 结肠黏膜损伤情况评定
        2.5.5 结肠组织中IL-2、PGE2、MPO水平测定
        2.5.6 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的检查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Ento-A对湿热型UC模型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3.2 Ento-A对湿热型UC模型大鼠DAI评分的影响
    3.3 Ento-A对湿热型UC模型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3.4 Ento-A对湿热型UC模型大鼠结肠长度、宽度及CMDI评分的影响
    3.5 Ento-A对湿热型UC模型大鼠血清中IL-8、IL-17、SOD、MDA水平的影响
    3.6 Ento-A对湿热型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IL-2、MPO、PGE2水平的影响
    3.7 Ento-A对湿热型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病理变化的影响
4 讨论

(9)肠炎宁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药物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3 讨 论

(10)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内容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脱落指标
        1.1.6 剔除指标
        1.1.7 试验中止指标
        1.1.8 治疗方法
        1.1.9 观测指标
        1.1.10 疗效判定标准
        1.1.11 统计学方法
    1.2 研究结果
        1.2.1 一般资料对比及分析
        1.2.2 临床疗效观测及对比
        1.2.3 相关安全性项目观测
    1.3 讨论
        1.3.1 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理论基础
        1.3.2 银葛止泻散组方用药分析
        1.3.3 银葛止泻散剂型特点
        1.3.4 蒙脱石散(思密达)
        1.3.5 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研究结果分析
        1.3.6 疗程及其它
    1.4 问题及展望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中医学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
        2.1.1 病名及概念
        2.1.2 病因病机
        2.1.3 辨证论治
    2.2 现代医学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
        2.2.1 概念及病因
        2.2.2 流行病学
        2.2.3 发病机制
        2.2.4 西医治疗
    2.3 相关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病历资料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口服肠炎宁引起精神症状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J]. 路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32)
  • [2]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证据图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D]. 孙屿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药物相关性肝衰竭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的药学监护[J]. 余凤玮,谢元春,周晗菡,聂绩. 中国医药科学, 2021(10)
  • [4]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D]. 宋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D]. 罗骄.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6]蒙药苏龙嘎-4颗粒的药效学与抗腹泻作用机制研究[D]. 陈影.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论治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附清肠汤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热泻证)60例疗效观察[D]. 周腊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研究[J]. 张晶娜,陶磊,张俊,王木岭,陈莹,刘衡,张成桂,何苗. 中国药房, 2020(01)
  • [9]肠炎宁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J]. 罗瑞娟.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9(04)
  • [10]银葛止泻散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D]. 刘博.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口服畅炎宁致精神症状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