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和补体B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SLE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和补体B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一、SLE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及补体B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詹皓婷,李永哲[1](2021)在《自身免疫病实验室诊断指标与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文中认为自身免疫病实验室诊断指标能够帮助临床早期筛查识别患者,监测疾病活动与组织器官损伤,对患者的分型诊断、预后和治疗反应评估意义重大。近年来,自身免疫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向自动化、高通量、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重要平台支撑。该文探讨自身免疫病实验诊断指标与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与研究新进展,并对未来前景作出展望。

崔雀玄[2](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分型诊断与发病机制初探》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预后较差。SLE-TMA背后的病因多样,已知的有抗磷脂抗体、ADAMTS13抑制物、感染等,但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病因尚不明确,最佳治疗方式不详。零星报道认为,补体旁路激活或许在SLE-TMA的发病中有所参与,但尚缺乏充分论证。研究目的:1.探讨SLE-TMA的分型诊断模式,及不同类型SLE-TMA的临床表现、预后差异;2.探讨包括补体因子、内皮损伤标志物等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在SLE-TMA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3.对遗传学突变在SLE-TM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SLE-TMA患者40例,以及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对照组14例、其他类型TMA对照组38例;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潜在病因对SLE-TMA进行分型,比较不同类型的SLE-TMA患者间的临床表现差异。留取患者外周血标本,分离血清、血浆,通过ELISA法测定CFH、补体因子B(Complement Factor B)、可溶性C5b-9、补体旁路相对活性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E-选择素在外周血中的浓度,比较SLE-TMA患者与对照组的差异以及不同分型的SLE-TMA患者内部差异。同时,分离外周血中的血细胞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分析可能与SLE-TMA发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研究结果:1.研究纳入的SLE-TMA患者中47.5%病因尚不明确。根据可能的潜在病因将SLE-TMA分为不同亚组,发现ADAMTS13抑制物介导的SLE-TMA均有神经系统受累而肾脏受累少,对血浆置换反应好。病因尚不明确的SLE-TMA中,TMA局限于肾脏的患者与有微血管病性溶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MAHA)的SLE-TMA(即SLE-aHUS)相比,血液学表现较轻、血清肌酐水平较低(p=0.005);但二者共同点为主要受累脏器为肾脏,且对血浆置换效果不佳。2.局限于肾脏的SLE-TMA患者与SLE-aHUS相比,CFH浓度更高(p=0.026)。局限于肾脏的SLE-TMA患者的E-选择素水平显着低于SLE-aHUS(p=0.016)。补体因子CFB、sC5b-9、补体旁路相对活性、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ICAM1及VCAM1在不同的SLE-TMA亚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3.SLE-aHUS、局限于肾脏的SLE-TMA和存在其他病因的SLE-TMA之间未见遗传易感性的差异。SLE-TMA患者中易栓症相关变异多于补体相关变异。检出突变的患者TMA相关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可能更大,并且这些患者尽管接受了强度更大的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反应却劣于未检出突变的SLE-TMA患者。血清学检测方面,具有补体相关遗传学变异的SLE-TMA患者的VCAM1水平较未检出突变者显着升高(p=0.001),具有复合补体相关变异更易检出补体因子异常。结论:病因尚不明确的SLE-TMA可根据有无MAHA分为严重程度不同的两个亚组,这些患者受累器官以肾脏为主。补体因子和内皮细胞标志物E-选择素检测对于区分上述两个亚组的SLE-TMA可能有一定作用;SLE活动导致了患者的补体因子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异质性,可能“掩盖”了 SLE-TMA与LN间的差异。携带TMA相关遗传变异的SLE-TMA患者对血浆置换反应较差,可能仍需寻找其他治疗方法。补体复合突变患者的补体旁路高度激活,导致补体因子消耗增加。补体相关变异可能通过加剧内皮细胞损伤在SLE-TMA发病中起到作用。

陈陟[3](2021)在《补体B因子、D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补体B因子、D因子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27例,健康对照者106例,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分为糖尿病组(227例)和正常对照组(106例),根据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112例)和糖尿病非肾病组(115例)。收集各组病例信息。检测各组病例血浆补体B因子(Complement factor B,CFB)、D因子(Complement factor D,CFD)、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空腹血糖、C肽、尿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ACR)、血清肌酐、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非肾病组患者血浆CFB、CFD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糖尿病非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血浆CFB、CFD水平显着升高(p<0.05)。2.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CFB、CFD水平与Hb A1c、空腹血糖、ACR、血清肌酐呈正相关;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清C肽、ALT、AS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CFB、CFD水平显着升高,提示补体旁路途径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詹皓婷,李永哲[4](202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进展》文中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全身结缔组织疾病,临床并发症以狼疮性肾炎、神经精神狼疮、SLE相关心血管事件为主,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早期诊断对判断SLE严重程度、评估疾病活动度、预测疾病进展、监测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以往在SLE患者血清中发现的SLE自身抗体及近年发现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杨阳,苗留飞,李晓军[5](2020)在《补体在肾小球疾病精准医疗中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补体系统的异常活化,包括补体活性异常、抗补体抗体和补体相关基因的遗传突变等,是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之一。目前,补体成分和活性的检测是肾小球疾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助于肾小球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型。本文总结了肾小球疾病发病过程中补体异常活化、补体检测方法及在肾小球疾病诊疗中的意义,为肾小球疾病的精准医疗提供依据。

白玲[6](2020)在《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分析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Ig G4及补体I因子(CFI)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评估;2)分析不同水平血清PLA2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儿疗效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3)研究血清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水平与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关系及补体激活在IMN患儿肾损伤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血清抗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的相互关系,了解补体系统与IMN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1)选取2013年8月2018年4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确诊的IMN患儿40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儿38例,微小病变肾病(MCD)36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比较各组血清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水平。分析IMN患儿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24h TP)、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G)、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及治疗6个月的缓解率和预后情况;2)选取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及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4月确诊的11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PLA2R水平,将IMN患儿分为阳性组(PLA2R表达阳性)、阴性组(PLA2R表达阴性),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期间的24h尿蛋白(24h-U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变化,计算总有效率并绘制两组有效患者的缓解时间曲线。绘制血清抗PLA2R抗体与Alb、Scr、24h UP变化量的散点图,并分析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LA2R水平对IMN患儿12个月缓解事件的预测价值;3)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儿科确诊的IMN患儿8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患儿肾组织PLA2R抗原,Ig G,Ig G1,Ig G4,C1q,C3,C4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同时留取血标本检测患儿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24h TP)、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G)、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血清学指标。结果:1)154例研究对象中,36例(23.4%)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全部为IMN组的患儿;36例(23.4%)血清Ig G4阳性,IMN组患儿占34例(85.0%);38例(24.7%)血清CFI阳性,IMN组患儿占33例(82.5%)。IMN患儿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在血清白蛋白、尿蛋白、治疗6个月的缓解率及发生终点事件等方面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Ig G4与CFI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对比结果与抗PLA2R抗体相似;2)114例IMN患儿中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67.54%,阳性组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h UP高于阴性组,Alb白低于阴性组,PLA2R不同滴度患儿24h-UP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性组整体疗效优于阳性组(P<0.001)。阴性组总有效率为100%,显着高于阳性组71.43%(P<0.001)。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血清Alb变化量(r=-0.853,P<0.001)、24h UP变化量(r=-0.769,P<0.001)均呈明显负线性相关,与血清Scr变化量(r=0.132,P=0.162)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血清PLA2R抗体滴度水平预测IMN患者1年内发生缓解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血清PLA2R抗体抗体滴度为1:32时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7%、58.3%。而ROC曲线分析显示,PLA2R抗体测IMN患者缓解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截断值为65.57RU/m L,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0.700、0.881、0.794;3)在86例研究对象中,63例(73.25%)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80例(93.02%)肾组织PLA2R抗原阳性;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及肾组织PLA2R抗原阳性与阴性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24h-UP水平变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滴度的血清PLA2R水平与肾组织的PLA2R抗原阳性率、Ig G4阳性率、C1q阳性及其病理分期和节段硬化的比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肾组织中C1q,C3,C4的表达,提示补体活化可能参与IMN的致病,经典途径,MBL途径及旁路途径的激活均可能参与IMN的致病。结论:1)血清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检测在IMN的鉴别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阴性的IMN患者的治疗缓解率及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比例较高;2)血清PLA2R抗体水平对IMN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阴性患者的血清Alb与24h UP恢复幅度更大,且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呈线性负相关,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可将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作为IMN患儿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及预测预后的指标;3)血清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对于IMN的诊断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肾组织PLA2R抗原在IMN诊断方面更为敏感,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相互结合将很大程度提高IMN的诊断率,对于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均为阴性的IMN患儿,肾组织Ig G4表达,也是IMN诊断的补充。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都能有效的反映IMN患儿临床的严重程度。肾组织PLA2R抗原水平也能反应疾病临床的严重程度及活动性,但其与肾脏病理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N肾组织活检中可以检出Ig G,Ig G1,Ig G4,C1q,C3,C4表达,提示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可能均参与了IMN的致病过程。

何灿[7](2020)在《C3a-C3a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发病机制复杂,补体替代途径异常激活和炎症在ADPKD发病中的作用正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明确C3a-C3a R在ADPKD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3a-C3a R在ADPKD中的作用机制,并观察C3a R抑制剂SB290157对Pkd1条件敲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1.收集ADPKD肾切除患者的肾组织,并将肾癌患者癌旁5cm以上组织作为阴性对照;构建早期诱导Pkd1flox/flox-tamoxifen-cre小鼠模型,收集野生型与Pkd1敲除小鼠肾组织与血清。Elisa检测肾组织匀浆和血清C3a水平,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肾组织C3a R表达。2.将多囊肾小鼠分为(1)模型对照组;(2)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C3a R抑制剂SB290157(1mg/kg);另设野生组;持续给药16天后处死。留取小鼠肾组织标本及血清,比较各组小鼠肾功能和囊肿相关指标;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和血清C3a水平;HE染色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小鼠囊肿生长情况;Ki67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肾组织增殖情况;TUNEL染色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小鼠囊肿上皮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C3a R及ADPKD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3.Western blot、RT-PCR检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RCTE细胞)和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WT9-12细胞)中C3a R表达,MTT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及作用时间的SB290157在体外对WT9-12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SB290157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B290157在体外对ADPKD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调控。4.免疫荧光对小鼠多囊肾组织进行C3a R与F4/80共染,明确C3a R表达部位。免疫荧光比较模型对照组与治疗组小鼠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分别用脂多糖(LPS)和白介素4将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定向极化为M1型和M2型,对照组细胞为M0型,Western blot、RT-PCR、免疫荧光比较三型巨噬细胞C3a R表达。以LPS为刺激因素,C3a为干预因素,处理RAW264.7细胞,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水平,RT-PCR检测各组细胞i NOS、TNF-α、IL-6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Akt、p-ERK、p-P65、p-STAT1、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C3a-C3a R表达在多囊肾患者和小鼠模型肾组织中均显着上调,且一定程度上与病情进展呈正相关。2.C3a R抑制剂SB290157显着改善多囊肾小鼠肾功能并使囊肿减轻,肾组织C3a-C3a R表达下调,囊肿上皮细胞增殖受限,凋亡增加,p-Akt、p-ERK、p-P65等ADPKD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下调。3.与RCTE细胞相比,WT9-12细胞C3a R表达上调不显着,提示ADPKD中C3a R的主要差异表达部位并非囊肿衬里上皮细胞。SB290157在体外对WT9-1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对p-ERK、p-P65等ADPKD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调控作用不显着。提示C3a-C3a R可能并不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促进ADPKD进展。4.多囊肾组织中C3a R与F4/80存在共定位,C3a R表达于巨噬细胞膜上。C3a R抑制剂能减轻小鼠多囊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提示C3a-C3a R可能对ADPKD肾脏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C3a R主要表达于M1型巨噬细胞,C3a-C3a R激活M1型巨噬细胞内Akt、ERK、STAT1、NF-κB信号通路,促进TNF-α、IL-6炎症因子生成。结论:多囊肾组织中补体替代途径异常激活产生的C3a增多,引起巨噬细胞浸润和活化,促进M1型巨噬细胞分泌TNF-α进而促进ADPKD进展。C3a R抑制剂可减轻小鼠多囊肾组织炎细胞浸润,抑制囊肿生长,改善肾功能,可能是ADPKD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付程[8](2020)在《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B在异种移植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Atrase B在体外抑制补体的作用【目的】以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系(i PECs)为靶细胞,通过异种抗体介导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模型来检测atrase B抑制补体激活的能力和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收集不同健康人的外周血,离心后收集血清,分别与不同终浓度的atrase B预孵育不同的时间。预孵育过的血清再与i PECs孵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i PECs的死亡率和异种天然抗体Ig G、Ig M以及部分补体裂解片段C3c、C4c、C5b-9在i PECs表面的沉积水平;同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进行同样的检测以验证得到的结果。【结果】低剂量atrase B预处理对人血清杀伤i PECs略有抑制作用。当预处理使用的atrase B的浓度提高到7μM时,i PECs细胞死亡的比例大幅减少,逐渐接近阴性对照水平。进一步增加atrase B的浓度并没有明显增强这种抑制作用。血清和终浓度为10μM的atrase B预孵育时间在0-2h时,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抑制血清的杀伤作用越来越明显。血清和终浓度为10μM的atrase B预孵育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靶细胞表面C5b-9的沉积(Gmean值)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无论是否与atrase B孵育,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3c、C4c和异种抗体Ig G、Ig M在靶细胞表面沉积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1、Atrase B以浓度及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人血清对i PECs的杀伤作用;2、该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C5b-9在靶细胞表面沉积的水平上来实现的;3、Atrase B有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补体抑制剂应用到猪-人异种移植中。第二部分Atrase B延长豚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目的】研究大鼠静脉注射atrase B后,其血液中补体活性及凝血功能的改变。利用豚鼠到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研究atrase B在异种移植中是否有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将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BS组)和Atrase B给药组(3,6,12 mg/kg),每组5只。给药组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atrase B,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PBS。注射药物2h后,从腹腔下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浆和血清。血浆用来测定凝血功能,血清用来检测补体活性。2.将21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4组:(1)正常组(n=6):正常大鼠未做特殊处理;(2)对照组(n=6):大鼠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PBS2h后行心脏移植术;(3)Atrase B组(n=6):大鼠静脉注射单剂量的atrase B 2h后行心脏移植术;(4)Atrase B 7min组(n=3):大鼠静脉注射单剂量的atrase B 2h后行心脏移植术,再灌注7min后处死大鼠(由于对照组平均心脏跳动时间为7min左右)。腹腔内异位豚鼠到大鼠心脏移植采用先前报道的方法(Qian-Yun Sun,Toxicon,2003)。心脏停搏后处死大鼠,取血样离心后分离血清;取下移植物组织,部分直接冻存于-80℃冰箱,另外一部分用10%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固定,进行后续病理检测。【结果】1.Atrase B预处理2h后,它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着抑制了大鼠体内补体活性和凝血活性。特别是高剂量组几乎完全抑制了补体活性。2.与PBS组相比,atrase B治疗显着延长了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减轻了病理损伤,减少了血小板微血栓的形成以及纤维蛋白和C5b-9的沉积。【结论】1、Atrase B预处理大鼠后,大鼠血液中补体活性及凝血功能均受到抑制,其中以凝血功能抑制效果更加显着;2、Atrase B可以延长豚鼠到大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以及减轻移植物的病理损伤;3、Atrase B主要是通过其抑制补体和凝血活性来延迟豚鼠到大鼠心脏移植中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第三部分Atrase B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目的】探索atrase B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体重在22-25g的雄性C57小鼠,建立可逆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检测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来评价atrase B的效果;通过对造模后肾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来评价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补体的沉积情况;通过RT-PCR对炎症因子表达的检测评价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实验分组为:(1)PBS组:小鼠注射PBS后行开腹操作,除不夹闭肾门外,其余操作与IRI组相同;(2)IRI组:小鼠采用缺血28min再灌注24h方式建立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Atrase B组:小鼠静脉注射单剂量atrase B后12h建立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果】IRI组术后24h取标本测得血肌酐在100μmol/L左右,符合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特点。Atrase B预处理后血肌酐和尿素氮相较于IRI组有显着性下降。Atrase B的肾脏组织HE染色发现相较于IRI组,其细胞坏死、细胞核碎裂或者消失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均有好转,补体C5b-9在肾组织中的沉积较IRI组也明显减少。Atrase B组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以及趋化因子MCP-1、KC、MIP-1的m RNA表达水平与IRI组相比也有明显下降;【结论】1、Atrase B对小鼠肾脏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2、Atrase B的保护作用主要是依靠其抑制补体C5b-9的形成来实现的。3、Atrase B可以减少移植器官获取和保存过程的损伤,使移植物在受者体内快速恢复功能。

杨超娜[9](2020)在《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在恶性高血压肾硬化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是肾脏疾病中的急危重症,也是引起和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情进展快,肾功能急剧恶化。临床常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130mmHg)、肾功能损伤、血尿、蛋白尿及其他靶器官损伤等。目前认为机械性应切力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活化是发病的关键因素,但其不能完全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发现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血浆中补体H因子、膜攻击复合物浓度的变化,补体活化产物沿肾脏小动脉壁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沉积以及数个补体旁路途径成分及调节蛋白的突变基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恶性高血压肾硬化发病的关键因素,且病理组织学表现和非典型溶血尿毒症(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基本一致,aHUS的关键发病机制是补体旁路途径的过度活化,提示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是否也参与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的发生?综上所述,我们推测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可能参与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通过检测补体旁路途径活化因子水平、补体活化产物在肾组织沉积情况及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进一步了解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在恶性高血压肾硬化中的作用,进而在临床治疗上为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提供新的治疗依据和治疗靶点。目的探讨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在恶性高血压肾硬化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9年3月经肾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的5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于我院行零点肾穿刺的25例正常供肾者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和尿液中补体旁路途径活化B因子(Bb片段)、P因子、H因子及补体活化终末产物C3a、C5a水平,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2)利用肾活检石蜡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上补体活化终末产物C5b-9、经典途径活化产物C4d及凝集素途径活化产物MBL的沉积。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补体活化终末产物C5b-9与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于肾脏小动脉内皮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共定位情况。结果(1)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病例组)患者血浆中补体旁路B因子、P因子及补体活化终末产物C3a、C5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补体H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尿液中补体B因子、P因子和补体活化终末产物C3a、C5a水平与尿肌酐比值矫正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体H因子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性分析: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血浆P因子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量成显着正相关(rs=0.465,P=0.001)。病例组患者尿B因子/尿肌酐与血肌酐(rs=0.483,P<0.001)、尿 P 因子/尿肌酐与血肌酐(rs=0.352,P=0.012)、尿 C3a/尿肌酐与血肌酐(rs=0.319,P=0.024)均成显着正相关;尿H因子/尿肌酐与血肌酐(rs=-0.299,P=0.035)及 24 小时尿蛋白量(rs=-0.342,P=0.015)均成负相关;尿C5a/尿肌酐与血肌酐(rs=0.525,P<0.001)及24小时尿蛋白量(rs=0.496,P<0.001)均成显着正相关。(4)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化可见C5b-9沉积于肾脏小动脉壁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壁,C4d沉积于肾小球及肾脏小动脉,未见凝集素途径活化产物MBL的沉积。正常肾组织中均未见C5b-9、C4d、MBL沉积。恶性高血压肾硬化肾组织中C5b-9沉积强度评分与血肌酐(rs=0.791,P<0.001)和24小时尿蛋白量(rs=0.345,P=0.014)显着正相关;双重免疫荧光标记可见绿色荧光标记的C5b-9与红色荧光标记的CD34共定位于肾脏小动脉内皮细胞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5)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血浆及尿液中补体旁路途径活化因子(B因子、P因子)与补体活化终末产物(C3a、C5a)及C5b-9沉积强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血浆中补体旁路途径活化B因子与C3a成显着正相关(r=0.331,P=0.022),补体P因子与C5b-9评分成正相关(rs=0.300,P=0.034);尿液中补体旁路途径B因子与C3a、C5a及C5b-9评分均成显着正相关(rs=0.311,P=0.028;rs=0.465,P=0.001;rs=0.428,P=0.002),补体 P 因子与 C3a、C5a 均成正相关(rs=0.307,P=0.030;rs=0.442,P=0.001)。结论1.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参与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的发生,且可能在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程度与补体旁路途径活化水平密切相关。

马浦浦[10](2020)在《不典型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文献报道,在过去的数十年中MN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成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比例增长最快的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根据病因可将MN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yhy,SMN)。在临床中还有一类MN,称为不典型膜性肾病(atypical membranousnephropayhy,AMN)。AMN病理表现与SMN相似,除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外,还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免疫荧光除可见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沉积外,还可见多部位免疫球蛋白沉积,甚至可见“满堂亮”现象。SMN常继发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原因。但目前AMN尚找不到明确的继发性疾病病因。目前AMN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关于其确切定义及分类仍存在争议,且大规模研究相对较少。2009年,研究人员第一次在成人IMN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抗M型血清磷脂酶 A2 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M-PLA2R)及其抗体,并发现PLA2R抗原与IgG4共同定位于上皮下沉积物中。目前多数观点认为PLA2R是IMN的主要致病抗原,且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度有一定关系。在临床中,我们观察到有一部分AMN患者血清中抗PLA2R抗体阳性,但目前尚不清楚抗PLA2R抗体在AMN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本研究将回顾性分析AMN患者的疾病特点,并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分组,研究PLA2R在AM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三科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AMN的患者共85例,经筛选后共61例符合纳入标准。收集患者首次住院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肾脏病理等资料,同时收集患者随访1年内的治疗方案、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合生化指标及临床表现,分析患者致病原因及临床特点。并分析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结果分组,比较两组AMN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差异。结果(1)AMN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12例,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37例。两组在性别、平均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吸烟史、城乡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生化指标方面,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AMN组血白蛋白浓度比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24小时尿蛋白、总胆固醇均比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32,P=0.031)。两组尿素氮、肌酐、尿酸、甘油三酯、血沉、C反应蛋白、D-二聚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在肾脏病理方面,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AMN患者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积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AMN患者肾组织IgG沉积亚型以IgG4沉积为主,与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4)。两组间IgG1-IgG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治疗方面,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AMN治疗方案选择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有6例,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有17例。治疗12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完全缓解率较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在AMN治疗中出现最多的不良反应为尿酸升高、感染。两组总不良反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成人AMN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的严重程度有关。(2)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AMN患者肾小球免疫荧光IgG亚型以IgG4沉积为主。(3)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对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AMN患者长期治疗效果更好。(4)对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该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二、SLE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及补体B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LE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及补体B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自身免疫病实验室诊断指标与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ID实验诊断指标的临床需求及应用
    1.1 补体
    1.2 细胞因子
    1.3 免疫细胞
    1.4 自身抗体
2 自身免疫病实验诊断新指标的临床应用
    2.1 补体谱
    2.2 蛋白质标志物
    2.3 自身抗体标志物
    2.4 基因标志物伴随诊断
3 自身免疫病实验检测技术临床应用
    3.1 AID标志物检测方法的发展
    3.2 临床应用现状
4 展望

(2)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分型诊断与发病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SLE-TMA患者及对照组临床数据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第二部分 SLE-TMA血清学分型初探
    一、实验用品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三部分 SLE-TMA分子遗传学初探
    一、实验方法
    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补体B因子、D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补体系统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血清PLA2R抗体、IGG4及CFI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评估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实验方法
        1.6 结果判定
        1.7 随访及观察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及预后检测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清抗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及补体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实验方法
        1.6 结果判定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7)C3a-C3a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C3a-C3a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表达
    前言
    实验设计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C3a R抑制剂SB290157对Pkd1 条件敲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前言
    实验设计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C3a-C3aR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前言
    实验设计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C3a-C3aR在巨噬细胞趋化和炎症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前言
    实验设计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补体相关性肾脏病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和发表的文章
致谢

(8)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B在异种移植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Atrase B在体外抑制补体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trase B 延长豚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物的存活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trase B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综述 补体系统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9)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在恶性高血压肾硬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不典型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补体系统在膜性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SLE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及补体B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自身免疫病实验室诊断指标与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J]. 詹皓婷,李永哲. 临床检验杂志, 2021
  • [2]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分型诊断与发病机制初探[D]. 崔雀玄.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补体B因子、D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D]. 陈陟. 济宁医学院, 2021(01)
  • [4]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进展[J]. 詹皓婷,李永哲.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09)
  • [5]补体在肾小球疾病精准医疗中的临床意义[J]. 杨阳,苗留飞,李晓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09)
  • [6]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D]. 白玲.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7]C3a-C3a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D]. 何灿.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8]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B在异种移植中的作用[D]. 付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在恶性高血压肾硬化中的作用[D]. 杨超娜. 郑州大学, 2020(02)
  • [10]不典型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D]. 马浦浦.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SLE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和补体B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