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的关系

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的关系

一、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朱建强[1](2021)在《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泛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泛血管疾病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07月至2019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就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77例为研究对象。完善尿生化、冠状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及头颅MRI等检查结果。根据临床资料以血管病变程度为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血管正常组及泛血管病变组。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之间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1)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9.38(4.76-16.72)]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5.40(3.05-8.35)];肾动脉高度狭窄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15.45(6.00-35.92)]明显高于肾动脉正常组[6.30(3.95-10.78)];颈动脉多发斑块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7.14(4.40-15.00)]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6.00(2.70-7.96)];腔隙性脑梗死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7.50(4.50-15.90)]明显高于头部正常组[6.30(3.60-9.8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是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预测冠状动脉(OR值6.640,95%CI 2.688~16.405,P<0.01)、肾动脉(OR值38.400,95%CI 4.803~306.975,P<0.01)、颈动脉(OR值7.645,95%CI 1.636~35.736,P<0.01)及腔隙性脑梗死(OR值4.131,95%CI 2.007~8.506,P<0.01)病变程度的独立指标。(3)结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肾动脉、颈动脉及头部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泛血管病变程度的一项临床指标。

杨洁[2](2020)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lncRNA差异表达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初步总结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基于临床研究结果,筛选相关证型人群的血浆特征lnc RNA表达谱,构建lnc RNAs-m RNAs共表达网络,探讨lnc RNA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相关证型中的潜在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并分析149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四诊资料等运用量表进行全面采集,通过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的方法,总结中医证候特征,并分析各证型血糖、血脂、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因素的相关性。2.实验研究根据前期临床研究结果,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患者与对照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虚血瘀证患者血浆lnc RNAs、m RNAs的表达水平,筛选差异表达lnc RNA和m RNA。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差异表达的lnc RNAs靶向调控的m RNAs。对筛选出的部分lnc RNA,扩大样本量,纳入前期符合临床研究的60名受试者,进行q T-PCR验证。结果:1.临床研究发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候分布:149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肾虚血瘀证最多,占比42.95%,其次为肝肾阴虚证、肝火亢盛证、痰热腑实证、风痰阻络证,分别占比23.49%,18.79%,7.38%,7.38%。各证型之间的年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各证型在不同性别间的分布结果显示肝肾阴虚与痰热腑实在男女占比有统计学差异(卡方值=7.6215 P=0.005),肝肾阴虚女性占比高,痰热腑实男性占比高。血清尿酸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LSD检验方法两两比较后,t分组结果显示肝肾阴虚证与风痰阻络证有差异,风痰阻络证血清尿酸水平高于肝肾阴虚证血清尿酸水平。各证型的BMI、低密度脂蛋白均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血糖在肝肾阴虚证中提示升高,同型半胱氨酸在痰热腑实证和风痰阻络证中升高,但各证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实验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发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患者与对照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虚血瘀证患者血浆存在2768个差异lnc RNAs(946个上调,1822个下调),747个差异m RNAs(228个上调,519个下调)。对高通量测序筛选的差异表达lnc RNA和m RNA(FC值在2倍以上且P<0.05)进行聚类分析,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虚血瘀证患者相比,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患者血浆lnc RNAs和m RNAs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3.Lnc RNA可以在转录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差异表达lnc RNA的靶m RNA。交集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交集基因主要与血小板活化聚集、ECM受体相互作用、细胞粘附分子、黏着斑等相关。瘀血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结合富集分析结果和疾病致病因素的病理表现,提示脑梗死与凝血异常、血小板聚集和细胞粘附密切相关。4.结合差异表达lncRNA-m RNA共表达网络、差异表达lnc RNA和m RNA富集分析结果,筛选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相关的特定lnc RNA和m RNA。q T-PCR结果显示,可能存在调控关系的lnc RNA和m RNA为:ENST00000565493(上调)、ENST00000606054(上调)、ENST00000590604(上调)、ENST00000566942(上调)、NONHSAT217189.1(下调)和CD226(上调);ENST00000565493(上调)、NONHSAT138949.2(上调)、ENST00000369385(下调)、ENST00000540082(下调)和PARVB(上调)。5.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肌酐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实验组)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虚血瘀证(对照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提示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肌酐与脑梗死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尿酸和脂蛋白(α)与差异特定lnc RNA和m RNA存在线性关系。结论: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可分为肾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火亢盛证、痰热腑实证、风痰阻络证5个基本证候,其中肾虚血瘀证是主要证候。结合理化指标分析,风、热、痰、瘀是致病因素,其中瘀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的最关键病理因素。同时应用聚类分析能够使数据更加客观,有利于中医证候的分类研究。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虚血瘀证之间有较明显的转录组表达谱差异。GO富集分析和KEEG富集分析提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差异表达的lnc RNA和m RNA主要与凝血调节、血小板活化聚集、焦点粘连、细胞粘附分子结合等信号通路相关。筛选到的5个上调lnc RNA和3个下调lnc RNA可能通过调控CD226和PARVB的表达,参与血小板聚集和细胞粘附信号通路,影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的分子和病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戴顺民,王兴兰[3](2019)在《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诊疗效果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急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麻城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计120例,所选患者入院后经MRI或CT检查确诊,对其进行降压、改善脑循环、增强脑供血和处理并发症等治疗,分析患者的诊疗方法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60例(50%),显效40例(33.3%),有效20例(16.7%),无1例死亡,有效率为100%。治疗前后患者24hSBP、24hDBP、24hPP、PPI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时提供正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刘艳华,冯之英[4](2019)在《贝那普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贝那普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腔隙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连用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贝那普利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动脉弹性功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90.24%(37/41)比65.85%(27/41)]。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显着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显着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肱动脉阻力、肱动脉扩张性、系统动脉阻力、系统动脉顺应性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肱动脉阻力、系统动脉阻力较治疗前显着降低,肱动脉扩张性、系统动脉顺应性较治疗前显着上升,但观察组的肱动脉阻力、系统动脉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肱动脉扩张性、系统动脉顺应性显着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v WF、Hcy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下降,但观察组的vWF、Hcy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着差异[19.51%(8/41)比12.20%(5/41)]。结论:贝那普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张培,张晓营,李辉东,袁帅芳,刘敏[5](2019)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连续性纳入郑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0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对该7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周期3年。分析随访前后蛋白尿和腔隙性脑梗死的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蛋白尿基线为阴性末线为阳性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患病率较前增加高达23.5%(P<0.05);蛋白尿可在临床上作为高血压人群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44,95%CI 1.320~3.814);新发蛋白尿患者人群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的风险增加至原来的2.739(95%CI 1.168~6.424)倍,同时,年龄与颈动脉斑块均构成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5, 95%CI 1.022~1.09;OR=2.446, 95%CI=1.266~4.723)。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蛋白尿发生应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

张培[6](2019)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背景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蛋白尿和腔隙性脑梗死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在高血压人群中,约10%-30%的患者伴有蛋白尿[1]。已有研究显示,尿蛋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是肾脏功能早期损害的敏感标志物,肾脏和脑血管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蛋白尿可显着增加脑梗死的患病风险,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2]。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住院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730例,其中男性353例(48.4%),女性377例(51.6%)。纳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别收集该730例患者2013年和2016年均住院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蛋白尿发生的情况,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基线(2013年)蛋白尿阴性末线(2016年)蛋白尿仍阴性组(A1),基线蛋白尿阴性末线蛋白尿阳性组(A2),基线蛋白尿阳性末线蛋白尿阴性组(B1),基线蛋白尿阳性末线蛋白尿仍阳性组(B2)。对该73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吸烟史、同型半胱氨酸、血清钠、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红细胞数量、蛋白尿、颈动脉斑块、脑卒中等进行对比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高血压患者尿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以及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2013年和2016年两组资料的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肌酐、脑卒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05)。基线蛋白尿阴性且末线阴性、基线蛋白尿阴性而末线阳性、基线蛋白尿阳性而末线阴性、基线蛋白尿阳性且末线阳性的四类人群而言,腔隙性脑梗死的患病率均呈显着增加趋势(P<0.05);尤其基线蛋白尿阴性末线阳性的A2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患病率较前增加最明显,高达23.5%(P<0.05)。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患者相较于这群人中的其他人,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的风险增加2.244倍。对于基线蛋白尿阴性而末线蛋白尿阳性患者而言,在控制颈动脉斑块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情况下,其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的风险增加至原来的2.739倍。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对于四种类型高血压人群,随着时间的进展,腔隙性脑梗死的患病率均呈增加趋势,而基线蛋白尿阴性而末线蛋白尿阳性组即新出现蛋白尿组的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蛋白尿的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的患病率呈显着增加趋势(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尿蛋白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孔涛[7](2019)在《适合中国低收入人群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探索 ——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腔隙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仿制降压药与专利药在真实世界对高血压预后影响的研究:多中心的队列研究研究目的高血压仍然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而降压治疗已经被广泛证实可以减少心血管风险,但使用专利药降压药治疗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患者能够负担的起并且有效的降压药,而仿制药因生物活性成分与专利药相同且降压效果类似,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而被发展中国家广泛接受,以减轻社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我们在目前的医学背景下,探讨我国的仿制药降压药是否具有与专利药相同的心血管获益。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实用性临床试验。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国18个城市20家二级以上医院收集连续就诊的高血压患者8963例,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及用药等情况,随访至2018年11月。根据基线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仿制降压药物治疗组(n=3913例)和专利降压药物治疗组(n=5050例)。主要终点事件复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因冠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需行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脉旁路移植(cardiac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术、卒中和心血管死亡。次级终点事件为心脏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因冠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需行PCI/CABG术、心脏原因死亡)、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研究结果在随访期间,仿制降压药物治疗组和专利药物治疗组平均收缩压水平分别为135.4±12.8mmHg 和 135.2±12.7mmHg(P=0.01),舒张压水平分别为 83.1±9.4mmHg 和 83.1±9.5mmHg(P=0.37)。平均随访 3.07±0.91 年后,仿制药物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207(5.3%)例,而专利药物治疗组294(5.8%)(log-rank P=0.58),调整混杂因素后,与仿制药物治疗组相比,专利药物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增加1%,但无统计学差异(5.8%)(调整后HR=1.01,95%CI 0.84-1.21)。仿制药物治疗组心脏事件、脑卒中、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分别为89例(2.2%)、127例(3.2%)、26例(0.7%)、36例(0.9%),而专利药物治疗组分别为158例(3.1%)、148 例(2.9%)、49 例(1.0%)、64 例(1.3%)(log-rank P=0.04,0.22,0.23,0.26),调整混杂因素后,与仿制药物治疗组相比,专利药物治疗组心脏事件(调整后HR=1.20,95%CI 0.92-1.56)、卒中(调整后 HR=0.86,95%CI 0.67-1.09)、心血管死亡(调整后HR=1.39,95%CI 0.85-2.25)及全因死亡(调整后HR=1.34,95%CI 0.89-2.03)发生风险均无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显示,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年龄<60岁),专利药组主要终点事件(调整后 HR=1.32,95%CI 0.96-1.82)、心脏事件(调整后 HR=1.39,95%CI 0.85-2.28)、脑卒中(调整后HR=1.30,95%CI 0.87-1.96)及缺血性脑卒中(调整后HR=1.26,95%CI 0.82-1.94)发生风险高于仿制药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年龄在60-74岁之间),与仿制药组相比,专利药组主要终点事件(调整后HR=0.90,95%CI 0.72-1.12)和心脏事件(调整后HR=1.16,95%CI 0.85-1.68)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而专利药组脑卒中(调整后HR=0.65,95%CI 0.48-0.89)和缺血性脑卒中(调整后HR=0.63,95%CI0.46-0.86)发生风险显着低于仿制药组。研究结论仿制降压药和专利降压药对降低血压有相似的作用,两组之间在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生风险方面也没有显着差异。这些数据进一步支持选择负担得起的仿制降压药物降低血压比负担不起的专利药物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专利药可能对脑卒中可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第二部分 β1-和β 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在接受β1-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研究目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可显着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但近期的荟萃研究显示其临床获益不如其他类降压药,甚至有荟萃分析还指出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β-阻滞剂引起的心率相关的下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临床获益是否会受到β-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影响,目前研究结论仍不一致。本研究旨在中国汉族高血压人群中探索ADRB1 Ser49Gly和Arg389Gly和ADRB2 Arg16Gly多态性是否影响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获益。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国18个城市20家二级以上医院连续就诊的18岁以上且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096例,并对其DNA样本作ADRB1 Ser49Gly和Arg389Gly和ADRB2 Arg16Gly基因型分型。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是终点事件为复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因冠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行PCI/CABG术、脑梗死、脑出血。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平均随访3.2年(0.1~4.5年),期间主要终点事件106例(5.1%),其中心脏事件61例(2.9%),脑卒中(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3例(2.5%),全因死亡24例(1.1%)。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ADRβ2Arg16纯合子高血压患者相比,Gly16基因携带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显着降低(2.4%vs.4.2%,P=0.03),而心血管事件和脑卒中发生风险无显着差异(4.7%vs.5.7%,,2.8%vs.2.1%,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与Arg16纯合子相比,Gly16携带者心脏事件(HR=0.58,95%CI 0.35-0.96,P=0.03)发生风险下降有显着性差异,主要终点事件(HR=0.82,95%CI 0.55-1.22,P=0.32)及脑卒中(HR=1.31,95%CI 0.71-2.43,P=0.39)发生风险无显着性差异。GG纯合子高血压患者主要终点事件(HR=0.53,95%CI 0.29-0.97,P=0.04)发生风险显着低于Arg16携带者,心脏事件(HR=0.45,95%CI0.19-1.04,P=0.06)发生风险有下降趋势,但仍无显着性差异,脑卒中(HR=0.76,95%CI 0.36-1.62,P=0.48)发生风险仍然无显着差异差异。ADRB1 Gly49纯合子高血压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风险(HR=2.7,95%CI 1.09-6.69,P=0.03)和缺血性脑卒中(HR=4.15,95%1.48-11.62,P=0.007)风险显着高于 Ser49 携带者。研究结论ADRB1 Ser49Gly和ADRB2 Arg16Gly多态性影响高血压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获益。这将为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临床选择β受体阻滞剂用于可以从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显着获益的人群给予提供依据,实现精准治疗。第三部分 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现况调查研究目的β-阻滞剂目前已经被欧美高血压指南排除在一线降压药之外,而且近年来有荟萃分析对β-阻滞剂的临床获益提出质疑,并指出稳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保留的患者β-阻滞剂使用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均不相关,甚至有荟萃分析还指出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β-阻滞剂引起的心率相关的下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致使临床医生对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有顾虑。然而,静息心率增快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静息心率>80次/分,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临床医生因对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顾虑致使β-受体阻滞剂使用不足会将患者置于高心率所致的高心血管事件风险之中。本研究旨在调查我国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及静息心率达标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国18个城市20家二级以上医院连续就诊的高血压患者8767例,测量其血压和静息心率,记录降压药使用情况。研究结果高血压患者平均静息心率(75.1±11.7)次/分,静息心率大于80次/分患者约占26.6%,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11.3%。73.4%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达标(≤80次/分);23.6%患者静息心率未达标且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3.0%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静息心率仍未达标。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平均静息心率明显高于老年患者(76.2±11.9 vs.73.7±11.3,P<0.05);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无差异(10.9%vs.11.7%,P=0.23),但心率达标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77.9%vs.72.0%,P<0.01)。研究结论我国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达标率偏低,可能与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低有关。第四部分 阿司匹林减少腔梗患者长期的再发脑卒中研究目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长期预后不佳,再发脑卒中风险较高,阿司匹林广泛用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但关于抗血小板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响的数据是有限的。我们在一个多中心的队列研究中,探讨阿司匹林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再发脑卒中风险的长期影响。研究方法2000年11月1日至2011年11月1日收集来自兖州、西安、重庆、武汉、北京、天津6个地区7个中心因脑卒中就诊,年龄为34-74岁的患者共2000人。本研究中共纳入5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纳入分析的患者根据是否使用阿司匹林分为两组(使用阿司匹林组n=342,未使用阿司匹林组n=202)。研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分析阿司匹林使用与再发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544例患者平均随访4.1年,再发脑卒中患者99例,心血管事件125例,心血管死亡31例及全因死亡59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未使用阿司匹林组相比,使用阿司匹林组患者有更低的再发脑卒中及心血管事件风险(log-rank test,P=0.049,0.047)。COX向后逐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使用显着减少腔梗患者再发脑卒中风险(HR=0.67,95%CI:0.45-0.99,P<0.05)。研究结论阿司匹林显着减少腔梗患者长期再发脑卒中的风险。

陈晴晴[8](2016)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血压(Hypertension,HP)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它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疾病的一种,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肾脏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引起的主要并发症,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功能不全,以及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使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居于各种慢性病的前列。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已成为目前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正快速步入老年化社会,人口老年化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脑卒中(stroke)是因为脑部的血管突然间破裂或者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引发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和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脑卒中目前是全球范围内第二致死原因和成人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提示,脉压与脑卒中的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有关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PP)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8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脉压(PP)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PP1组≤40mm Hg、PP2组41-60mm Hg、PP3组61-80mm Hg、PP4组>80mm Hg四个脉压水平段;其中PP1组共150例,男75例,女75例;PP2组共418例,男247例,女171例;PP3组共240例,男125例,女115例;PP4组共67例,男36例,女31例。其中又将PP>60mm Hg为A组,共307例,男161例,女146例,PP≤60mm Hg为B组,共568例,男322例,女246例。根据是否合并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非脑卒中组,其中脑卒中组又分为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腔隙性脑梗死组三个亚组。分析不同脉压水平与不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结果:1脑卒中组患者在四个脉压水平组所占比例分别为:30.67%,35.41%,40.00%,43.28%;脑梗死组患者在四个脉压水平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6.27%,28.23%,28.75%,26.87%;脑出血组患者在四个脉压水平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33%,3.11%,3.33%,8.96%;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在四个脉压水平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67%,4.07%,7.92%,7.45%;非脑卒中组患者在四个脉压水平组所占比例分别为:69.33%,64.59%,60.00%,56.72%。2与PP1组≤40mm Hg相比,脑出血组患者在PP4组>80mm Hg的OR值为8.211(95%C.I.1.58842.44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在PP3组61-80mm Hg的OR值为3.431(95%C.I.1.13410.38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脑卒中组患者在PP≤60mm Hg所占比例为:34.15%,在PP>60mm Hg所占比例为:40.72%,两组比较,OR值为1.324(95%C.I.0.9951.76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在PP≤60mm Hg所占比例为:3.69%,在PP>60mm Hg所占比例为:7.82%,两组比较,OR值为2.349(95%C.I.1.2744.3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随着脉压水平的增大,脑卒中发生的比例逐渐增高。2 PP>80mm Hg发生脑出血的比例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PP>60mm Hg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增高,其中在PP为61-80mm Hg组所占比例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脑梗死组在各脉压水平发生的差别不明显。

陈晴晴,高志广,任国成,刘培敏,杜玉芝[9](2016)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PP)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734例,分为脑卒中组(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和非脑卒中组。分析不同脉压水平与不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结果:脑卒中组、脑出血组患者随脉压水平的增大,脑卒中发生的比例逐渐增高。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的PP>60 mm Hg的达7.66%。结论:随着脉压水平的增大,脑卒中发生的比例逐渐增高。PP>80 mm Hg的发生脑出血的比例明显增高,PP>60 mm Hg的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增高。

王世彬,程丽平,李冲,刘钧[10](2015)在《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之间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1—12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头部CT和MRI检查结果或据MRI检查结果将6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将64例非腔隙性脑梗死组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实施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观察组的脉压、脉压指数(PPI)和收缩压(SBP)均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脉压指数及收缩压升高有关,控制血压可以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二、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泛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的采集
        2.2 临床资料检测方法
        2.3 临床资料判定标准
        2.4 分组情况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泛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lncRNA差异表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一、中医学视角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的理论探讨
        (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中医理论探究
        (二)脑梗死的中医理论探究
        (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的相关中医理论探究
        (四)血脉理论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探究
    二、现代医学宏观视角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的理论研究
        (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
        (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三)脉压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三、LncRNA在高血压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
        (一)LncRNA的定义、分类、功能机制
        (二)LncRNA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三)LncRNA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四)LncRNA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诊断标准
        (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
        (二)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三)中医辨证标准
    四、纳入与排除标准
        (一)纳入标准
        (二)排除标准
    五、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的选择
        (二)中医证候的判定
    六、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七、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受教育程度
        (三)慢性病相关病史
        (四)吸烟饮酒史
        (五)主要临床症状频率统计
        (六)证候分布聚类分析
        (七)中医证候在不同性别间的分布
        (八)中医证候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
        (九)中医证侯与慢性病相关病史的分布
        (十)中医证候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布
    八、讨论
        (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
        (二)导师观点
        (三)聚类分析在中医证候中的应用
        (四)统计结果分析
    十、结论
    十一、局限性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患者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虚血瘀证患者转录组测序分析
        一、研究材料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材料采集
        二、研究方法
        (一)主要试剂与仪器
        (二)血浆总RNA的纯化
        (三)转录组测序(RNA-seq)
        (四)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血浆总RNA浓度及纯度质控结果
        (二)转录组测序质控结果
        (三)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节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患者差异表达m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一)差异表达mRNA的 GO分析
        (二)差异表达mRNA的 KEGG分析
        三、结果
        (一)差异表达mRNA的 GO分析结果
        (二)差异表达mRNA的 KEGG分析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节 差异表达lnc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患者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预测
        (二)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构建
        (三)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与mRNA取交集后的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三、结果
        (一)lncRNA靶基因预测结果
        (二)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
        (三)差异lncRNA预测的靶基因和差异mRNA交集并对交集后的mRNA做GO分析和KEEG分析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四节 差异特定lncRNA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患者相关性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主要试剂与仪器
        (二)扩大样本的qT-PCR验证特定lncRNA和 mRNA的表达
        (三)特定lncRNA、mRNA和血液相关指标回归分析
        (四)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患者和对照组间血液相关指标显着差异分析
        三、结果
        (一)实时荧光定量PCR(qT-PCR)验证差异表达lncRNA、mRNA结果
        (二)特定lncRNA、mRNA和血液相关指标回归分析
        (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肾虚血瘀证患者和对照组间血液相关指标显着性分析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科研课题

(3)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诊疗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入院诊断
    1.4 治疗方法
        1.4.1 降压治疗:
        1.4.2 降糖和降脂治疗:
        1.4.3 改善脑部循环: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2 动态血压参数改善情况
3 讨论
    3.1 临床诊断
    3.2 急救措施与注意事项

(4)贝那普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2.2 两组患者血压分析
    2.3 血管弹性指标分析
    2.4 vWF、Hcy水平分析
    2.5 不良反应分析
3 讨论

(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实验室检查
    1.3 颈动脉超声检查
    1.4 头颅磁共振 (MRI) 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腔隙性脑梗死患病情况对比分析
    2.3 腔隙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2.4 新增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2.5 蛋白尿恢复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6)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血压和蛋白尿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适合中国低收入人群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探索 ——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腔隙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仿制降压药与专利药在真实世界对高血压预后影响的研究:多中心的队列研究
    一、前言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在接受β1-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现况调查
    一、前言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阿司匹林减少腔梗患者长期的再发脑卒中
    —、前言
    二、研宄对象及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
个人简历
致谢

(8)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泛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 朱建强.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lncRNA差异表达谱研究[D]. 杨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诊疗效果探讨[J]. 戴顺民,王兴兰. 黑龙江医学, 2019(12)
  • [4]贝那普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刘艳华,冯之英.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5)
  • [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张培,张晓营,李辉东,袁帅芳,刘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19(06)
  • [6]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 张培. 郑州大学, 2019(07)
  • [7]适合中国低收入人群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探索 ——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腔隙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研究[D]. 孔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D]. 陈晴晴. 承德医学院, 2016(02)
  • [9]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J]. 陈晴晴,高志广,任国成,刘培敏,杜玉芝. 中国社区医师, 2016(03)
  • [10]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之间的关系[J]. 王世彬,程丽平,李冲,刘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01)

标签:;  ;  ;  ;  ;  

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