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对板玉螺浮游幼虫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食物对板玉螺浮游幼虫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一、饵料对斑玉螺浮游幼虫存活与生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姜松[1](2021)在《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草虾、虎虾等,具有单个个体大、产量高、养殖利润大等特点,是世界主要养殖的对虾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养对虾品种。近年来,由于鱼粉资源的全球范围内缺乏以及鱼粉价格的逐年攀升,斑节对虾养殖产业中饲料成本逐年加大,这严重压低了斑节对虾养殖的利润,制约了我国斑节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利用遗传育种的方法,选育出适合粗饲料(饲料中含有的鱼粉蛋白较低)养殖的斑节对虾优良新品种系,对我国斑节对虾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遗传育种工作中,准确估计不同家系的育种值,是开展良种选育的基本保证。分析不同家系在不同养殖条件下的转录组特性及肠道菌群结构,估计选育家系经济性状的表型和内在分子机制相关性,是遗传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的工作基础。本论文首先进行了不同含量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的影响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含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专门化家系,通过对家系进行生长性能的评估以及遗传参数的估计,获得优良家系;利用F1代核心育种群体,构建F2代家系并进行遗传参数评估和形态差异分析,计算了斑节对虾耐粗饲料新品系F2代的育种值并通径分析方法分析F2代表型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体质量这一重要经济性状的贡献率;对筛选到的特定家系进行了不同饵料组间的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耐粗饲料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进行了特定家系的肠道菌群分析,比较了不同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肠道特定菌群菌群及多样性特点。具体结果如下:(1)以斑节对虾(0.85±0.02g)为试验对象,进行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生长性能、肌肉成分、饲料利用、肝胰腺消化酶和抗氧化能力及肠道性状的影响,以期确定斑节对虾配合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根据斑节对虾营养需求,设计5种与对照饲料(饲料中鱼粉含量为30%)等氮等能饲料,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用量分别为5%、10%、15%、20%、25%,分别替代16.67%、33.33%、50%、66.67%、83.33%的鱼粉,试验结果显示:在对虾饲料总蛋白含量充足的情况下,使用浓缩脱酚棉籽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其生长未受到明显影响,使用2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试验组效果最好,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饲料系数分别为206.27±12.09%、2.01±0.14%、60.83±2.05%、62.03±5.38%、2.08±0.2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使用66.67%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饲料中的鱼粉,斑节对虾的生长性能不受影响,这为进一步进行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筛选奠定了数据基础。(2)利用试验一得到的最佳替代比例,制作了对照组(鱼粉含量为30%)和试验组(鱼粉含量为1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含量为20%)两种饵料,以用36个斑节对虾家系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在两种不同蛋白水平饲料下的生长测试,试验时间为8周。结果显示:在相同饲料中,不同斑节对虾家系收获体质量存在显着差异,在绝对增重率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饲料饲喂表现最优家系比最差家系分别高出97.16%和95.46%。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饲料饲喂下,斑节对虾平均存活率差异显着,分别为80.59%和77.88%。在生产性能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家系产量最高值比最低值分别高出100%和124.44%。10号和6号家系在不同饲料组中均排在前10%,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试验的研究结果为耐粗饲料养殖的斑节对虾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数据和材料基础。(3)本研究建立了36个斑节对虾家系,每个家系选取150尾斑节对虾,在对照组(Diet A,鱼粉蛋白水平为30%)和试验组(Diet B,鱼粉蛋白水平为1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水平为20%)两种饵料下混养56 d,分析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G×E互作效应。斑节对虾在Diet A组的生长性能优于Diet B组。在正常鱼粉蛋白饲料组中,斑节对虾体质量遗传力估计值为0.53±0.12,在试验组中为0.39±0.09,属高遗传力;存活性状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38和0.22,也表现为中高遗传力水平。两个饲料组间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G×E互作效应均表现为高度遗传相关(0.84-0.92),G×E方差组分与加性遗传方差组分比值均小于0.5,G×E效应均不显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斑节对虾的生长和存活性状在种饲料下存在一定差异,然而基因型与饵料条件的互作效应并不显着,由此认为在饲料鱼粉蛋白水平10%-30%的范围内,不需要针对不同的饵料条件建立不同的选育系。(4)采用全人工定向交尾方式,于2020年构建了15个斑节对虾第二代耐粗饲料品系的全同胞家系进行生长性状数据测定及遗传参数评估。斑节对虾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52-47.53%,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斑节对虾F2代群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25±0.03)-(0.41±0.13),属中、高度遗传力。体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8±0.11)和(0.41±0.13)。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性的评估结果均为高度正相关,其中体质量和体长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最高,为0.99,头胸甲宽和第一腹节高的遗传相关性最低,为0.71。生长性状表型数据间均呈显着相关,属中、高度相关。综上:斑节对虾F2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采用家系选育结合个体选育可获得较好的选育效果;生长性状间呈高度遗传正相关,可选择将体长和体质量作为选育的重点性状纳入综合选择指数中,其余的生长性状通过正遗传相关可获得间接选育效果,最终提高其生产性能。(5)开展了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饵料对斑节对虾特异性家系转录组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家系间比较),有58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基因520个,下调表达基因66个。进一步分析,获得差异最显着的Top 10 GO注释条目。结果表明,差异富集基因最显着的基因群主要涉及“蛋白质转运”、“蛋白质消化吸收”、“脂质吸收”等生物过程,“钙离子结合活性”、“G蛋白偶联受体”等信号转导的相关分子功能,位于“胞外区”、“细胞连接”等细胞部位。显着富集的KEGG调控通路也多为集中在蛋白质转运相关,包括“钙通路”、“谷氨酸能突触传导”等方面。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相关受体、调控蛋白及亚单位,吸收渗透调节中的各类通道蛋白、转运体,应激应答设计各类调控因子及酶等。(6)利用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构建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饵料下两个斑节对虾特异性家系肠道样品肠道菌群的基因测序文库,分析比不同鱼粉蛋白水平下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在属的水平下,不同饲料组中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相对菌属分布情况存在差异,高鱼粉蛋白饲料组中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是醋酸杆菌(Cetobacterium)、幽门螺旋菌(Paeniclostrdium)和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等,而低鱼粉蛋白饲料组中丰度较高的菌属为肠杆菌(Enterovibrio)和假单胞菌(Plesiomonas)等。从不同家系间比较分析的结果来看,X家系斑节对虾肠道的优势菌门分别是变形菌门(58.23%)和厚壁菌门(31.75%),其他菌门丰度较低(5.00%以下),Y家系以拟杆菌门(57.12%)和梭杆菌门(22.54%)为主。X家系中与营养代谢和生长相关的厚壁菌门显着增加,通过提高肠道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有望提高斑节对虾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对低鱼粉水平饲料的利用率。

梁书东[2](2019)在《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胚胎发育研究》文中认为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俗称海锥,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海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纵肋织纹螺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等优点。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破环等原因,纵肋织纹螺的自然资源逐渐萎缩,捕捞量逐年下降。在本研究中,首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到了大量纵肋织纹螺雌、雄性腺转录组数据,筛选出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相关基因。此外,我们运用行为学录像和显微观察等研究手段,对纵肋织纹螺摄食行为、繁殖交配行为和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测,详细描述了摄食、交配、繁殖和早期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以期为后续全人工育苗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行为学录像显示,成年个体纵肋织纹螺对鱼类的摄食优先于贝类和甲壳类,具有集群交配的特性。纵肋织纹螺将受精卵以卵袋(egg capsule)的形式产出,卵袋为白色卵圆型,最大直径为1.38 mm,平均长度在1.1±0.23 mm。卵袋四周粗糙,中间平滑,由膜质基底和钙质凸顶组成。纵肋织纹螺卵袋中胚胎数量在16~85范围之内。在温度为20±2℃、盐度为30±4条件下,3月、4月和11月、12月达到产卵高峰。在11月和12月,产卵袋数在两万粒以上,3月和4月所产卵袋可达四万粒左右。大规格亲螺所产出的卵袋个数与中、小规格亲螺所产卵袋数差异显着(P<0.05)。大规格和中等规格的亲螺对卵袋长度的差异并不显着(P>0.05),但是大、中规格和小规格所产卵袋差异显着(P<0.05)。(2)纵肋织纹螺的胚胎发育经历了以下阶段:受精卵、胚胎卵裂、囊胚、原肠胚、单轮幼虫、面盘幼虫,最后到达稚螺。在温度为20±2℃、盐度为30±4条件下,受精卵在110 min时释放第二极体,随后开始分裂,在4-5 h形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卵裂球,进入二细胞时期。6-7 h左右,经过第二次经裂,分裂面与第一次卵裂面垂直,形成大小相等的4个分裂球,为四细胞期。第三次卵裂在7-8 h后开始,到达八细胞时期,胚胎在15 h达到囊胚期,随后在19 h左右到达原肠胚,在1 d后达到膜内担轮幼虫,5 d发育至膜内面盘幼虫期,在11 d之后面盘幼虫破膜而出开始在水中浮游摄食,最后浮游幼虫匍匐到水底变成稚螺大约需要20 d。(3)在成熟期纵肋织纹螺雌、雄性腺转录组样本中共获得186487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344 bp。通过和公共数据库进行比对,对Unigenes进行了功能注释。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023个,其中,36个差异表达基因与性别相关,并且筛选出10个与性腺发育相关的差异基因。此外,共筛选出155984个SSR和333354个SNP。本研究第一次采用转录组技术对纵肋织纹螺雌、雄性腺发育进行研究,这些数据将丰富海洋腹足类动物的分子生物学内容,这些数据将会有助于纵肋织纹螺的性腺发育研究并且可为其资源利用开发等研究奠定基础。

于正林[3](2019)在《脉红螺早期发育阶段行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脉红螺(Rapana venos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但在黑海、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等地却是生物入侵种,并且严重破坏当地的双壳贝类。在脉红螺生活史中,浮游幼虫需要经过附着变态形成稚螺,稚螺经过生长发育后形成成螺。但是,在浮游幼虫附着变态过程中,幼虫表现出高死亡率和低变态率等问题,稚螺生长过程中同样具有高死亡率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贝类种群的资源变动,严重限制了脉红螺人工育苗进程。脉红螺在幼虫附着变态和稚螺早期发育阶段表现出多种行为,与其附着变态成功与否和稚螺的高死亡率密切相关。脉红螺行为是指脉红螺在个体水平上对外界环境或者自身生理状况的变化而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多数行为是动态的,对脉红螺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的对象是脉红螺在生存中所展现的不同行为及其背后的规律。本研究以脉红螺浮游幼虫的附着变态行为、残食行为、稚螺对食物的感知行为和潜沙行为以及与附着变态行为、残食行为和感知行为相关的齿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牡蛎多糖和不同贝类等对脉红螺附着变态的影响,研究了脉红螺齿舌的产生时期及形态特征,解决了脉红螺苗种繁育过程中变态率低的难题;研究了稚螺的残食方式,行为特征以及饵料、稚螺的规格和密度等因素对其残食行为的影响,找到了解决残食的方法;研究了稚螺在静水和不同水流环境下对食物的感知能力;研究了温度、溶解氧、底质粒径和稚螺规格等因素对稚螺潜沙行为的影响,显着提高了稚螺中间培育成活率。对脉红螺早期发育阶段的研究,对阐明脉红螺种群变化和资源恢复以及提高育苗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行为观察了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行为特征,研究了附着基、光照、饵料和牡蛎多糖等因素对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研究了脉红螺齿舌发育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四螺层中后期投放附有牡蛎稚贝的扇贝片可以显着提高幼虫附着变态率;黑暗环境有利于幼虫变态;贝类及其分泌物可显着诱导幼虫附着变态,适宜浓度的牡蛎多糖可诱导幼虫附着变态。脉红螺的齿舌产生于变态之前的四螺层时期,为幼虫附着变态时钻孔摄食贝类做准备。齿舌带上每一横排有3枚齿舌片:中央齿1枚,有3个小齿;侧齿1对,镰刀状;无缘齿;齿式为1:1:1。2.脉红螺稚螺残食行为研究了稚螺的残食行为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找到了解决稚螺残食的方法。发现稚螺两种残食方式:一是1.5-5mm稚螺通过钻孔残食,二是大小5-10mm稚螺之间通过钻孔(86.4%)和包裹壳口(13.6%)残食,查明残食方式与猎物和捕食者壳高的关系。发现了稚螺存在四处不同的钻孔位置,捕食者和猎物的壳高之比影响了钻孔位置的选择,发现了完全钻孔、不完全钻孔和多个钻孔等不同钻孔模式。查明了稚螺规格、饵料和密度对残食行为的影响,结果为小规格的稚螺、饥饿和高密度会显着增加稚螺的残食率。根据残食行为的影响因素,找到解决稚螺残食的有效方法:及时投喂饵料和控制培育密度是降低脉红螺稚螺残食的重要方法,菲律宾蛤仔稚贝和寻氏肌蛤等壳薄,适用于饵料,小规格稚螺易残食,应在变态后及时投喂饵料。3.脉红螺稚螺感知行为研究了脉红螺稚螺在静水和流水环境中对猎物的感知能力,发现在静水环境中,距离会显着减弱稚螺对猎物的感知能力,在猎物位于上游的实验中,发现水流会显着增强其感知能力,且水流的作用消除了距离的影响,在猎物位于下游的实验中,发现稚螺很难感知并摄食食物,表明了稚螺利用猎物释放的化学因子感知并定位猎物的行为。同时,稚螺搜寻猎物的时间同样受到水流的影响,搜寻时间长短关系为:猎物位于上游的实验<静水实验<猎物位于下游的实验。研究了水流速度和稚螺规格对稚螺感知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水流速度不会显着影响稚螺的感知行为,但是小规格的稚螺具有更高的感知率和更短的感知时间。4.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稚螺通过潜沙来捕获食物和躲避敌害。研究了温度、溶解氧、底质粒径和稚螺规格等因素对稚螺潜沙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温度降低,稚螺的潜沙率显着提高;溶解氧显着影响稚螺的潜沙行为,溶解氧较高时(≥6mg/L),稚螺具有明显潜沙行为,溶解氧降低,稚螺会减少潜沙行为;底质粒径同样影响稚螺的潜沙行为,稚螺在小粒径沙中的潜沙时间最短;不同规格的稚螺潜沙行为存在差异,大规格的稚螺潜沙能力更强。实验发现小规格稚螺(壳高<2cm)在水温低于15℃时具有明显的脱壳行为,小规格稚螺可以通过潜入沙中来降低脱壳率。

任泷[4](2018)在《中华倒刺鲃保护生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倒刺鲃属(Spinibarbus),是我国的特有鱼类,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与经济价值。据历史资料记载,中华倒刺鲃曾广泛地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上游水系,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环境污染等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导致中华倒刺鲃的资源衰退明显,栖息地严重破坏,分布范围急剧缩减,目前已被列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之一。如何保护中华倒刺鲃的野生种群资源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12-2016年野外调查的原始数据作为基础,以资源量相对较丰富的赤水河种群作为主要调查对象,研究了中华倒刺鲃年龄与生长,繁殖生物学及食性分析等生物学特性,评估了2013-2016年赤水河赤水市江段4年来中华倒刺鲃的种群资源量的变化与现状,分析了赤水河、嘉陵江及清江3个长江中上游流域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及判别方法,探讨了水体中的新型重金属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胚胎及幼鱼阶段的毒性影响,最后根据中华倒刺鲃生物学特性以及资源分布现状,对中华倒刺鲃种群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出合理性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赤水河中下游(茅台镇至合江县)共采集样本622尾,对中华倒刺鲃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鳞片上呈现疏带与密带交替排列的年轮特点,年轮较为清晰,鳞片上新轮形成高峰期为每年的4-6月。渔获物体长分布范围为105-516mm,年龄分布范围为1-5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雌鱼:W=0.0143L3.26,雄鱼:W=0.0485L2.87。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雌鱼:Lt=63.2[1-e-0.2270(t+0.3224)],Wt=7055.0[1-e-0.2270(t+0.3224)]3.261;雄鱼:Lt=60.8[1-e-0.2149(t+0.4463)],Wt=6738.2[1-e-0.2149(t+0.4463)]2.870。雌鱼与雄鱼的生长拐点年龄分别为4.87龄和4.46龄,渔获物中有93.7%样本的年龄低于拐点年龄,说明赤水河种群资源的开发方式不合理,这也是导致赤水河中华倒刺鲃种群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2.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赤水河赤水市江段共采集样本783尾,对中华倒刺鲃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繁殖季节,中华倒刺鲃雄性性成熟个体吻端及眼鼻周围分布珠星,雌性一般无珠星分布。雌性初次性成熟年龄为3.9龄,最小性成熟体长388.0mm;雄性初次性成熟年龄为3.0龄,最小性成熟体长320.0mm。根据性腺发育程度和性体指数(GSI)的月变化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繁殖期为4-6月,5月为繁殖高峰期。通过卵径分布频率来判断,中华倒刺鲃属于分批产卵型鱼类。绝对繁殖力为19511-59295(33502.2±15742.4)粒/尾,相对繁殖力为9.7-16.8(13.3±1.5)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和体重呈显着的线性关系。3.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赤水河赤水市江段共采集样本405尾,对中华倒刺鲃的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摄食节律的月变化存在显着性差异,全年的摄食强度较大,高峰期为每年的3月和9-11月。基于优势指数的分析结果可以知道,中华倒刺鲃是以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的广食性鱼类,其食物组成包括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水生植物以及有机碎屑,在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当体长超过100mm后开始摄食水生植物、水生昆虫以及软体动物,食物组成随自身生长发育逐渐趋于稳定。中华倒刺鲃全年均以水生植物为主食,秋冬两季会增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摄食比例。生长发育阶段和季节变化是导致食物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4.用体长股分析法评估了2013-2016年赤水河赤水市江段中华倒刺鲃种群资源量,结果显示4年的资源量分别为255569、217468、190192和174365尾,呈逐年下降趋势。此外,资源量衰退还体现在CPUE下降,所占该江段的渔获物比例减少,渔获物体长规格变小以及MSY下降等方面。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过度捕捞、涉水作业和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干扰是导致赤水河中华倒刺鲃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5.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于嘉陵江、赤水河和清江3条长江中上游支流采取中华倒刺鲃样本共288尾,结合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法对中华倒刺鲃3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单因素方程结果表明,3个群体共有29个比例性状存在显着性差异;聚类结果显示,嘉陵江群体与赤水河群体首先聚为一类,二者形态相似,与清江群体形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2.93%;用Bayes判别法逐步筛选出了16个判别效果较好的比例性状,并建立了准确识别3个中华倒刺鲃群体的判别函数,综合判别率达到99.31%。3个群体属于群体间的形态分化,未达到亚种水平,差异最明显的性状为反映体高、尾柄长度和尾柄高度的3类性状。栖息地环境差异和地理位置远近是影响中华倒刺鲃3个群体间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6.以斑马鱼为参照对象,探讨了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胚胎及幼鱼的毒性效应。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胚胎有较高毒性,96h的LC50浓度为0.96mg/L,纳米银能增加胚胎的死亡率,死亡率与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有关。纳米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主要有脊椎弯曲、头部变形等形体发育畸形和血红蛋白减少、心率下降等造血发育异常,同时能抑制胚胎的孵化率,延长孵化时时间,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在胚胎阶段,中华倒刺鲃对纳米银的耐受程度明显低于斑马鱼。中华倒刺鲃幼鱼在纳米银溶液中暴露96h后,肝脏内的SOD、CAT和GSH-Px的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MDA的含量持续上升,说明纳米银能对中华倒刺鲃幼鱼造成氧化损伤。7.酷渔滥捕、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域环境污染是导致中华倒刺鲃野生种群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针对中华倒刺鲃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尝试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完善中华倒刺鲃的基础研究工作;其次必须强调生态优先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划定自然保护区,修建过鱼设施,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再次,加强渔业执法力度,降低捕捞强度,严格限制渔具网目大小,严惩电打鱼、毒鱼等违法相关法律法规的捕捞方式;此外,控制点源污染,改革现有污水处理体制,加强沿江地区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农业生态。上述建议有利于中华倒刺鲃野生种群资源的保育与恢复。

张鹏飞[5](2018)在《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波纹巴非蛤是我国南方沿海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增,巴非蛤增养殖规模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南方潮下带泥质底栖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几年由于苗种来源单一、短缺,养殖技术粗放,导致巴非蛤蛤苗运输成活率低,蛤苗底播成活率低,养殖单产下降。巴非蛤生理生态研究是开展底播增养殖的基础,虽然已有一些报道,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生态、能量收支、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及敌害对其的捕食作用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期望能充实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理论,并为其增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研究了不同悬浮颗粒条件下巴非蛤的摄食和能量收支响应,发现巴非蛤假粪阈值为17.00-19.80mg L-1;巴非蛤对无机颗粒的保留呈机械性筛选特性,保留效率与粒径大小相关;对有机颗粒的保留效率受粒径大小和浓度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巴非蛤倾向保留大粒径有机颗粒;在低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随颗粒浓度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巴非蛤摄食率和生长余能(SFG)以递减的速率而增加,逐渐接近最大值,在高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清滤率和SFG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波纹巴非蛤对饵料条件变化响应敏感,通过调节颗粒的保留率、摄食行为(滤水率,假粪)和生理(吸收率,耗氧率)等优化能量摄入。2.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发现适宜巴非蛤摄食和生长的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18-32℃和25-30;海洋酸化胁迫下(pCO2>1500μatm)和低氧胁迫(溶解氧≤2 mg O2 L-1)下巴非蛤的摄食行为受到显着抑制,摄食率和SFG显着下降;巴非蛤摄食最适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28.42℃:,盐度29.29,溶解氧5.99mg L-1。结果表明,低盐及低温条件均不利于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在海洋酸化以及低氧胁迫下,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机能受到抑制。3.波纹巴非蛤初始半致死低温(26dLILT50)和高温(8d UILT50)分别为6.76±0.10℃和33.49±0.022℃,基于心率的阿氏拐点温度(ABT)为35.64±0.77℃,为其急性致死温度;初始半致死低盐(27dLILS50)和高盐(40dUILS50)分别为17.90±0.40和42.06±0.42。巴非蛤对低氧的耐受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降低,温度为25℃时,巴非蛤半致死溶解氧浓度(288hLC50)为 0.72 mg O2 L-1,30℃时巴非蛤 96hLC50 和 120hLC50分别为0.49和0.64 mg O2 L-1。与其他热带亚热带双壳类相比,巴非蛤对低温、低盐和低氧的耐受性较弱,而相比于潮下带双壳类,巴非蛤则具有较强的耐热性。4.波纹巴非蛤潜泥能力随规格的增大而增强,波纹巴非蛤幼贝比成体对底质粒径的选择范围更广,能在含沙率高达80%的底质条件下完成埋栖过程,而成体在底质含砂率≥40%时潜泥行为显着受阻。幼贝(壳长5-20mm)潜泥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30℃,当温度<15℃或>34℃时,壳长小于5mm幼贝超过半数不能完成潜泥过程。底质的含水率和含沙率通过影响巴非蛤的埋栖深度来影响巴非蛤摄食和能量收支,在含水率≥40%或含沙率≤40%的泥质底质中,巴非蛤的埋栖深度分别显着大于其他底质条件,当巴非蛤埋栖深度为6.5cm时,清滤率和SFG最大,过浅或过深其清滤率和SFG均显着降低。这表明,波纹巴非蛤适宜栖息于泥沙质或泥质底质,同时其埋栖深度对巴非蛤摄食和生长有显着的影响。5.波纹巴非蛤耐干露能力随湿度增加而增强,15℃下巴非蛤耐干露能力最强,Lt50为131h干露超过6h,幼贝的潜泥行为会受显着影响,超过48h后幼贝全部死亡;干露时长超过24h成体恢复后的存活率会显着降低,超过48h,存活率低于50%;干露不超过24h不会影响成体潜泥表现,干露超过48h后恢复时成体的摄食和吸收功能显着受损,SFG为负值。干露胁迫下巴非蛤体内糖原含量显着降低,无氧代谢产物丙酮酸含量显着降低,足肌和外套膜琥珀酸含量在干露12h后显着升高,足肌乳酸在干露24h后显着升高;内脏团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活力分别在6h、12h和48h显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显着降低,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力在24h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干露对波纹巴非蛤的存活、潜泥行为、摄食和生长均有不利影响,其幼贝和成体的干露运输适宜温度分别为20-24℃和15℃,干露时间分别以不超过6h和24h为宜。6.波纹巴非蛤埋栖较浅,不能躲避远洋梭子蟹的捕食危害,其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受水温显着影响,水温≤15℃时,远洋梭子蟹基本不捕食巴非蛤,当水温≥20℃时,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加,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昼夜差异,对稚贝和小规格成体的选择性和摄食率显着高于大规格成体。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底播波纹巴非蛤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蛤苗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雷西娟,郭文,刘恩孚,陈群,荆圆圆,刘广斌,张天文[6](2017)在《不同饵料投喂对魁蚶幼体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在魁蚶苗种繁育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饵料,了解魁蚶幼体生物学特性。【方法】选取金藻、角毛藻、海洋酵母、小球藻等4种不同饵料对魁蚶幼体进行为期13d的喂养,测定其壳长、壳高等生物学指标,计算特定生长率,分析不同饵料投喂对魁蚶幼体生长的影响。【结果】从D形幼虫发育到壳顶期这段时期内,混合饵料金藻+海洋酵母较单一饵料投喂魁蚶幼虫的效果好。不同饵料投喂下魁蚶幼虫特定生长率大小依次为金藻+海洋酵母处理组>金藻处理组>海洋酵母处理组>金藻+角毛藻处理组>角毛藻处理组>小球藻处理组,各处理组间差异极显着(P<0.05)。【结论】在魁蚶幼体培育阶段,最佳饵料是金藻+海洋酵母。在没有混合饵料的前提下,金藻效果最好,适合做幼虫的开口饵料;小球藻效果最差,不合适做单一饵料投喂幼虫。

董伟未[7](2016)在《马氏珠母贝幼虫精养殖密度及眼点期附苗器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海水养殖贝类种类繁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为马氏珠母贝,是海水珍珠培育的主要珠母贝。由于不同地区的养殖环境和气候条件不一样,对马氏珠母贝的养殖情况影响较大,且马氏珠母贝多为大水体养殖但是在蜈支洲岛受场地所限只能使用水体容量较小的育苗桶。为了提高蜈支洲岛海域马氏珠母贝养殖效果,对于蜈支洲岛马氏珠母贝幼虫养殖设计本实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马氏珠母贝养殖密度研究。实验分为室外和室内两部分,室外分为四组,每组重复三次次,共12个育苗桶,同样,室内分为四组,每组重复三次,共12个育苗桶,我们设定的幼虫的养殖密度分别为0.5个/mL,1.0个/mL,1.5个/mL和2.0个/mL。通过对水化实验的监测,确定蜈支洲岛水域的水化环境,通过对各个实验桶中幼虫的壳长壳高的测量,对比不同养殖密度下幼虫的生长率和存活率。经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最佳的室内室外养殖密度,分别为室外0.5-1.0个/mL及室内0.5-1.0个/mL。考虑养殖利益最大化等问题,建议1.0个/mL在室外养殖。2不同附苗器对马氏珠母贝幼虫附着的影响。选择不同的附苗器:(1)使用遮阳网扭制的细绳,(2)绳索附苗器(新粗绳),(3)绳索附苗器(旧粗绳),(4)打包带(宽带式),(5)5厘米遮阳布(不扭制的,平整的)共五种。对比马氏珠母贝不同密度养殖的附着效果。得到最佳附着养殖密度为1.0个/mL-1.5个/mL;对比不同附苗器的附苗效果。得到最佳附苗器为使用遮阳网扭制的细绳和绳索附苗器(旧粗绳),绳索附苗器(新粗绳)、5厘米遮阳布稍次之,打包带(宽带式)附着效果最差。

王成东[8](2014)在《薄片镜蛤壳形态与重量性状通径分析及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薄片镜蛤壳形态与重量性状通径分析随机抽取125个庄河地区野生薄片镜蛤(Dosinialaminata)作为实验材料,分别测量表型性状壳长(SL)、壳高(SH)、壳宽(SW)、壳顶至壳前(a)、壳顶至壳后(b)、韧带长(c),重量性状活体重(W)、软体重(MW)、壳重(Sw)。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薄片镜蛤表型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量的薄片镜蛤的各性状间相关系数均呈极显着水平(P<0.01)。壳长(SL)和壳高(SH)是影响活体重(W)、软体重(MW)和壳重(Sw)的重要表型性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表型性状对重量性状的最优回归方程:MW=﹣25.653+0.399SH+0.331SLR2=0.693;Sw=﹣25.484+0.382SL+0.390SHR2=0.739;W=﹣53.576+1.208SL﹣0.347b+0.654SHR2=0.691。本实验结果可为薄片镜蛤的养殖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2、薄片镜蛤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本实验利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了薄片镜蛤(Dosinialaminata)的受精卵在受精过程,早期卵裂的核相变化及早期胚胎发育。实验结果表明,水温25~26℃,盐度26下排放精卵,薄片镜蛤受精卵为圆球形,大部分受精卵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之后经过精卵入卵、极体的排放、雌雄原核的结合完成受精。之后开始卵裂,经过二细胞期、四细胞期、八细胞期直至桑葚期。桑葚期之后开始复杂化的细胞分裂,依次经过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研究薄片镜蛤的受精细胞学及早期胚胎发育不仅能丰富贝类受精生物学研究内容,而且还可为薄片人工育苗和繁育中的人工授精操作提供基础资料。3、温度和盐度对薄片镜蛤孵化及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研究了5个不同温度梯度和6个不同盐度梯度对薄片镜蛤(Dosinialaminata)受精卵孵化率、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显示,薄片镜蛤适宜孵化温度为26-34℃;受精后第9天,26℃组的幼虫成活率最高,为77.67±1.52%。且幼虫生长最快,到第9天平均壳长和壳高分别达到145.50μm和122.83μm。所以幼虫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30℃。盐度实验结果显示,薄片镜蛤的适宜孵化盐度为20-30;受精后第9天,25盐度组幼体成活率最高,为73.33±2.89%。第7天至第9天,25盐度组幼虫生长最快,到第9天平均壳长、壳高达到144.67μm和122.83μm。幼虫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0-30。4、不同饵料和培育密度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的生长影响研究了两种饵料的三种投喂方式和4种不同培育密度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的生长影响。饵料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第1d、3d各组幼虫生长情况差异不显着(P>0.05)。实验第5d开始,各组开始出现差异。实验结束时,混投组幼虫壳长最大,达到186.67±3.01μm,和其它组差异显着(P <0.05)且日增长率也最大为8.98μm/d。酵母组幼虫壳长最小为177.50±3.12μm,日增长率为8.07μm/d。培育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束时,培育密度为5的实验组壳长最大为186.66±3.01μm,和其它实验组差异显着(P <0.05)。壳长最小的为15和20实验组分别为176.17±2.51μm和174.00±1.80μm。但15和10差异不显着(P>0.05)。

王庆志,张明,付成东,滕炜鸣,李石磊,刘忠颖,林杉杉,杨慧花[9](2013)在《不同饵料和饥饿对魁蚶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水温23.2—24.0℃,盐度29.5—30.0条件下,研究了5种单胞藻饵料和饥饿对魁蚶浮游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投喂不同饵料试验中,球等鞭金藻与4种单胞藻混合投喂试验组幼虫的特定生长率、眼点幼虫比例和壳长均显着高于单一投喂试验组,其中球等鞭金藻与小球藻混合投喂的效果最好;投喂单一饵料试验中,球等鞭金藻组幼虫的生长、眼点幼虫比例与存活率显着高于其它试验组。在饥饿试验中,不同饥饿天数条件下幼虫的存活率差异不显着;生长方面,饥饿1—2d较短时间与一直投喂对照组的幼虫相比较,特定生长率、眼点幼虫比例、壳长的差异不显着,但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虫的生长变慢且眼点幼虫比例下降,一直饥饿情况下幼虫的生长基本停滞。研究结果可以为魁蚶人工苗种繁育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陈志[10](2013)在《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及幼贝生长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初步研究了盐度、pH、光照周期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和pH值对波纹巴非蛤壳顶幼虫附着变态均产生显着影响,而光照周期的影响不显着。水温25.6℃,盐度在24~33‰范围内,幼虫平均存活率均达到了60%以上,附着率均在30%以上;盐度在30~33‰范围内变化,变态率均可达到了46.33%。盐度为33‰,幼虫平均生长率最高,在水温25.6℃和盐度32.7‰条件下,pH值在7.5~8.5范围内变化,幼虫平均存活率达到60%以上,平均附着率均在45%以上;实验中发现pH值为8.0时,最高变态率达到39.33%,幼虫附着变态过程中最适pH范围为8.0~8.5。光照周期实验中,空白对照组中幼虫变态率最高,达到44.3%,改变正常光照节律,对幼虫附着变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利用5种化学物质诱导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变态,有效诱导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的神经递质类药物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去甲肾上腺素(NE)>左旋多巴(L-DOPA)>氨基丁酸(GABA),有效诱导变态的顺序为:NE>GABA>L-DOPA;三种化学药物最佳诱导浓度差异较大。NE有效诱导浓度范围为10-500μmol·L-1,浓度为50μmol·L-1诱导效果最佳;GABA有效诱导浓度范围为0.1-100μmol·L-1,浓度为10μmol·L-1诱导效果最佳;L-DOPA有效诱导浓度范围为0.01-1μmol·L-1,浓度为1μmo1·L-1诱导效果最佳。化学离子研究过程中发现NH4+对其附着变态率的无明显提高,NH4+的浓度较高会影响幼虫成活率,进而降低幼虫变态率。K+浓度在10-20μmol·L-1范围内对诱导幼虫的变态效果较好,当浓度为20mmol·L-1,变态率提高了16.34%,但对附着率的提高不明显。波纹巴非蛤幼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18~32℃,最适温度范围26~30℃。适宜盐度范围为20~40‰,最适盐度范围28~32‰;幼贝耐高盐能力明显强于耐低盐能力。高密度养殖幼贝对个体死亡率影响不大,但对个体生长率的影响较大,密度过高导致个体平均摄食量降低,直接影响个体生长量和生长速度。底质实验中发现泥沙混合底质较适宜波纹巴非蛤生长,含泥量在50%左右,厚度越深越有利于幼贝的生长。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波纹巴非蛤生长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温度和盐度,盐度和密度对幼贝生长影响极显着,而温度和密度的影响不显着,说明盐度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的生长最为关键。实验得出波纹巴非蛤最适生长环境组合是:温度26.93℃、盐度31.399‰、密度1.12ind/cm2,理论最佳生长率为41.47%,经实验验证后,得到的生长率为42.30%,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相符。

二、饵料对斑玉螺浮游幼虫存活与生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饵料对斑玉螺浮游幼虫存活与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水产动物育种值估计研究
        1 育种值及其在育种中的重要性
        2 育种值的估计方法
    第二节 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需求进展研究
        1 水产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
        2 饲料中蛋白质的转化效率
        3 水产动物低鱼粉饲料蛋白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1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疾病与免疫中的研究现状
        2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生殖与发育中的研究现状
        3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生长与营养中的研究现状
        4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毒理与抗逆中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水产生物肠道菌群的研究
        1 生物肠道菌群来源及其作用
        2 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组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
        3 影响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的因素
        4 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群的生理和免疫作用
    第五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饲料
        2.2 试验管理
        2.3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蛋白源替代对对虾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3.2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肌肉成分的影响
        3.3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肠道组织的组织学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 结果
        3.1 不同饲料组中斑节对虾生长性状的表型参数
        3.2 斑节对虾家系在不同饲料组中生长性能比较
        3.3 斑节对虾家系存活情况
        3.4 斑节对虾家系生产性能
    4 讨论
第四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饲料下斑节对虾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评估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生长性状统计
        3.2 不同饲料组斑节对虾体质量和存活率的遗传参数和G×E效应
    4 讨论
第五章 斑节对虾耐粗饲料选育品系F2 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亲本交配及催产
        2.2 幼体培育及标记
        2.3 生长性状数据采集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斑节对虾生长性状数据统计
        3.2 生长性状表型相关及曲线拟合
        3.3 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及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差异
        4.2 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性及生长特点
        4.3 生长性状的多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第六章 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转录组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斑节对虾家系构建及特异性家系的筛选
        2.2 样品采集
        2.3 RNA-Seq文库的制备与组装
        2.4 基因的功能注释
        2.5 DEGs的鉴定及富集分析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
        3.2 基因功能及Nr数据库注释
        3.3 GO功能注释
        3.4 KEGG富集分析
        3.5 差异基因统计
        3.6 重要功能基因的筛选
    4 讨论
第七章 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肠道菌群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斑节对虾家系构建及特异性家系的筛选
        2.2 样品采集
        2.3 细菌总 DNA 提取及多样性分析
        2.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3 结果
        3.1 质检结果与分析
        3.2 OTU聚类分析
        3.3 OUT韦恩图
        3.4 两个饲料组下斑节对虾肠道菌群门水平菌落结构的影响
        3.5 物种丰度聚类热图
        3.6 Alpha多样性分析
        3.7 Beta多样性分析
        3.8 组间差异统计分析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胚胎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织纹螺的研究现状
        1.1.1 织纹螺简介
        1.1.2 织纹螺的分类与考古研究
        1.1.3 织纹螺的经济价值
        1.1.4 织纹螺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1.1.5 织纹螺胚胎发育研究
        1.1.6 纵肋织纹螺
    1.2 高通量转录组技术的在贝类研究的应用
        1.2.1 分子标记开发
        1.2.2 功能基因的筛选与挖掘
    1.3 贝类性腺发育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纵肋织纹螺摄食行为和繁殖行为的初步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行为学摄像系统
        2.1.3 实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纵肋织纹螺摄食行为
        2.2.2 亲螺的繁殖行为
        2.2.3 纵肋织纹螺产卵期
        2.2.4 纵肋织纹螺卵袋形态
        2.2.5 亲螺大小对卵袋的影响
    2.3 讨论
        2.3.1 纵肋织纹螺的摄食
        2.3.2 纵肋织纹螺繁殖习性
        2.3.3 纵肋织纹螺卵袋
        2.3.4 不同规格亲螺对织纹螺生产性能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纵肋织纹螺胚胎发育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藻类培养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纵肋织纹螺胚胎发育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纵肋织纹螺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雌雄个体性腺的分离及RNA提取
        4.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 结果
        4.2.1 测序及组装
        4.2.2 注释结果汇总
        4.2.3 Unigenes的功能分类
        4.2.4 性腺发育相关差异基因
        4.2.5 分子标记(SSR和 SNP)
    4.3 讨论
        4.3.1 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筛选
        4.3.2 性腺发育相关基因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3)脉红螺早期发育阶段行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附着变态行为研究进展
        1.1.1 贝类附着变态研究
        1.1.2 贝类附着变态影响因子
        1.1.3 脉红螺齿舌研究进展
        1.1.4 脉红螺附着变态研究进展
    1.2 残食行为研究进展
        1.2.1 残食行为研究介绍
        1.2.2 残食的影响因素
        1.2.3 脉红螺残食行为研究
    1.3 感知行为研究进展
        1.3.1 水生生物感知行为
        1.3.2 水生生物感知行为机制和时间、空间感知策略
    1.4 潜沙行为研究进展
        1.4.1 贝类潜沙行为介绍
        1.4.2 潜沙行为的影响因素
        1.4.3 脉红螺潜沙行为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目的与意义
        1.5.2 科学问题
        1.5.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预期成果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脉红螺附着变态行为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幼虫培育与发育阶段
        2.2.2 附着变态及附着基投放的时间
        2.2.3 光照对附着变态行为的影响
        2.2.4 饵料对附着变态行为的影响
        2.2.5 牡蛎多糖对附着变态行为的影响
        2.2.6 齿舌的获取方法
        2.2.7 齿舌的扫描电镜观察
        2.2.8 齿舌的石蜡切片
        2.2.9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脉红螺浮游幼虫变态特征
        2.3.2 附着变态及附着基投放的时间
        2.3.3 光照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2.3.4 饵料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2.3.5 牡蛎多糖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2.3.6 脉红螺齿舌的发育
        2.3.7 脉红螺齿舌的形态结构
        2.3.8 脉红螺齿舌带长度及中央齿的数量
    2.4 讨论
        2.4.1 附着变态时间和特征、附着基投放时间
        2.4.2 光照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2.4.3 饵料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2.4.4 牡蛎多糖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2.4.5 脉红螺齿舌的发育
        2.4.6 脉红螺齿舌的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脉红螺残食行为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幼虫培育与稚螺收集
        3.2.2 捕食者壳高与猎物被钻孔的内径的关系
        3.2.3 食物、稚螺规格和密度对稚螺残食行为的影响
        3.2.4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残食方法
        3.3.2 钻孔特征
        3.3.3 钻孔位置特异性
        3.3.4 捕食者壳高与猎物被钻孔的内径的关系
        3.3.5 食物和捕食者规格对残食的影响
        3.3.6 密度对残食的影响
        3.3.7 降低残食率的方法
    3.4 讨论
        3.4.1 稚螺开始发生残食行为的时期
        3.4.2 残食方法
        3.4.3 食物对残食行为的影响
        3.4.4 捕食者规格对残食行为的影响
        3.4.5 密度对残食行为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脉红螺感知行为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幼虫培育与稚螺收集
        4.2.2 实验装置
        4.2.3 实验设计
        4.2.4 行为数据的收集
        4.2.5 数据分析
    4.3.实验结果
        4.3.1 静水和直流水环境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
        4.3.2 循环水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
        4.3.3 不同流速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
        4.3.4 稚螺规格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
    4.4 讨论
        4.4.1 静水环境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
        4.4.2 流水环境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
        4.4.3 规格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
        4.4.4 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脉红螺潜沙行为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幼虫培育与稚螺收集
        5.2.2 行为数据的收集
        5.2.3 实验设计
        5.2.4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脉红螺稚螺潜沙过程
        5.3.2 脉红螺稚螺规格对其潜沙行为的影响
        5.3.3 底质对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的影响
        5.3.4 水温对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的影响
        5.3.5 溶解氧对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的影响
        5.3.6 潜沙行为脉红螺稚螺脱壳行为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脉红螺稚螺的潜沙方法
        5.4.2 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的影响因素
        5.4.3 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对其脱壳行为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华倒刺鲃保护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概论
        1.1.1 保护生物学的定义、诞生与发展
        1.1.2 保护生物学的学科结构与特征
        1.1.3 保护生物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1.2 鱼类保护生物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鱼类基础生物学
        1.2.2 鱼类资源量评估
        1.2.3 鱼类不同群体的形态判别
        1.2.4 水体重金属污染对鱼类的影响
    1.3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概况
        1.3.1 长江上游流域概况
        1.3.2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变迁与现状
        1.3.3 人类活动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1.4 中华倒刺鲃的研究进展
        1.4.1 中华倒刺鲃简介
        1.4.2 中华倒刺鲃的研究概况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赤水河中华倒刺鲃年龄与生长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本采集
        2.2.2 样本处理
        2.2.3 生长公式计算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鳞片的形态特征
        2.3.2 年轮形成周期
        2.3.3 渔获物年龄结构
        2.3.4 渔获物体长与体重分布
        2.3.5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2.3.6 体长与鳞径的关系
        2.3.7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
        2.3.8 生长速度与生长加速度
        2.3.9 生长指标
    2.4 讨论
第三章 赤水河中华倒刺鲃繁殖生物学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样本采集
        3.2.2 性腺分期
        3.2.3 初次性成熟体长与年龄
        3.2.4 繁殖季节
        3.2.5 产卵类型
        3.2.6 繁殖力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渔获物体长分布
        3.3.2 副性征
        3.3.3 初次性成熟大小
        3.3.4 繁殖季节
        3.3.3 繁殖群体性比
        3.3.5 卵径和产卵类型
        3.3.6 繁殖力
        3.3.7 繁殖产所和繁殖习性
    3.4 讨论
第四章 赤水河中华倒刺鲃食性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本采集
        4.2.2 摄食强度分析
        4.2.3 食物组成分析
        4.2.4 摄食策略分析
        4.2.5 不同体长、不同季节食物组成差异性分析
        4.2.6 肠长指数与食物组成的关系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摄食强度
        4.3.2 食物组成
        4.3.3 摄食策略
        4.3.4 不同体长组食物组成
        4.3.5 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差异
        4.3.6 肠长指数与食物组成关系
    4.4 讨论
第五章 赤水河赤水市江段中华倒刺鲃种群资源量评估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采样信息
        5.2.2 年渔获物总量估算
        5.2.3 年资源量估算
        5.2.4 体长股分析法(LCA)模型
        5.2.5 自然死亡率(M)估算
        5.2.6 最大持续产量(MSY)估算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四年总渔获数据
        5.3.2 四年样本体长组成和总渔获物体长结构
        5.3.3 赤水市江段中华倒刺鲃四年资源量估算
        5.3.4 四年最大持续产量(MSY)数据
    5.4 讨论
第六章 长江中上游流域3个中华倒刺鲃群体的形态判别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采样信息
        6.2.2 数据测量
        6.2.3 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单因素方差分析
        6.3.2 聚类分析
        6.3.3 主成分分析
        6.3.4 判别分析
        6.3.5 差异系数
    6.4 讨论
第七章 水体中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的毒性效应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试剂
        7.2.3 实验方案
        7.2.5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和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效应
        7.3.2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和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
        7.3.3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和斑马鱼胚胎孵化率与孵化时间的影响
        7.3.4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肝脏内SOD活性影响
        7.3.5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肝脏内CAT活性影响
        7.3.6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肝脏内GSH-Px活性影响
        7.3.7 纳米银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肝脏内MDA含量影响
    7.4 讨论
第八章 中华倒刺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8.1 前言
    8.2 资源胁迫因素
        8.2.1 酷渔滥捕
        8.2.2 水利水电工程
        8.2.3 水域环境污染
    8.3 资源保护和有效管理的建议
        8.3.1 进一步开展中华倒刺鲃的基础研究工作
        8.3.2 完善渔业管理政策,加强渔业管理力度
        8.3.3 限定捕捞规格与捕捞数量
        8.3.4 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价
        8.3.5 减少污染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波纹巴非蛤介绍
        1.1.1 波纹巴非蛤生物学
        1.1.2 波纹巴非蛤产业及养殖现状
        1.1.3 波纹巴非蛤研究现状
        1.1.4 波纹巴非蛤种群变动分析及其资源保护对策
    1.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生理研究进展
        1.2.1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器官组织学
        1.2.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机制
        1.2.3 滤食性双壳类的颗粒保留与选择
        1.2.4 滤食性双壳类的摄食调节
    1.3 双壳类能量学及研究进展
        1.3.1 双壳类能量收支方程及研究方法
        1.3.2 环境因子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1.3.3 贝类能量学研究意义及应用
    1.4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埋栖行为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2 环境因子对埋栖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3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1.5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5.1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长、存活的影响
        1.5.2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1.5.3 干露胁迫对水生动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6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作用研究进展
        1.6.1 敌害生物对海洋贝类的危害
        1.6.2 水温对敌害生物捕食双壳类的影响
        1.6.3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选择
    1.7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悬浮颗粒物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2.1.2 不同悬浮颗粒物的制备
        2.1.3 摄食生理实验方法
        2.1.4 摄食参数
        2.1.5 实验设计和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波纹巴非蛤假粪阈值
        2.2.2 波纹巴非蛤最低滤除浓度研究
        2.2.3 波纹巴非蛤对粘土颗粒的摄食选择
        2.2.4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粒径浮游单胞藻的摄食选择
        2.2.5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质量悬浮颗粒的摄食响应
        2.2.6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POM悬浮颗粒的能量收支
    2.3 讨论
第三章 环境因子及规格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3.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3 海洋酸化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4 溶解氧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5 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特征
        3.2.6 温度、盐度和溶解氧3种环境因子对波纹巴非蛤清滤率和SFG影响的响应曲面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波纹巴非蛤对几种环境因子的耐受性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4.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波纹巴非蛤的致死温度、盐度
        4.2.2 波纹巴非蛤对低氧耐受性研究
        4.2.3 基于心率的波纹巴非蛤耐热性评测
    4.3 讨论
第五章 底质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5.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5.2.2 底质含水率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3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4 底质含水率和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成体埋栖深度的影响
        5.2.5 不同含水率泥质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6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7 埋栖深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生理生态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6.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波纹巴非蛤的干露耐受性研究
        6.2.2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6.2.3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6.2.4 干露及恢复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6.2.5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体成分的影响
        6.2.6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无氧代谢的研究
        6.2.7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免疫指标的影响
    6.3 讨论
第七章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及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摄食生理的影响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7.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
        7.2.1 三种敌害生物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
        7.2.2 水温对远洋梭子蟹捕食波纹巴非蛤的影响
        7.2.3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选择
        7.2.4 远洋梭子蟹幼蟹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的捕食作用
        7.2.5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的影响
        7.2.6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论文
致谢

(6)不同饵料投喂对魁蚶幼体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1.3.2 生长指标测定
        1.3.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饵料密度及水温变化
    2.2 不同饵料投喂对魁蚶幼虫壳长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饵料投喂对魁蚶幼虫壳高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7)马氏珠母贝幼虫精养殖密度及眼点期附苗器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马氏珠母贝简介及研究现状
        1.1.1 选择育种方面
        1.1.2 养殖技术
        1.1.3 食用和药用价值
    1.2 环境因子对贝类生长发育影响
        1.2.1 温度和盐度影响
        1.2.2 饵料
        1.2.3 养殖密度
        1.2.4 附苗器
    1.3 本实验内容和意义
        1.3.1 本实验主要内容
        1.3.2 本实验主要意义
2 室内外不同养殖密度对马氏珠母贝幼虫生长及存活率影响的研究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置方法
        2.1.3 主要仪器及用品
    2.2 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养殖日常管理
        2.2.3 亚硝酸盐测量
        2.2.4 硝酸盐
        2.2.5 活性磷酸盐
        2.2.6 氨氮
        2.2.7 生长率、存活率的测定
    2.3 结果
        2.3.1 水化监测
        2.3.2 生长率
        2.3.3 室内外不同养殖密度下马氏珠母贝存活率的变化
    2.4 讨论
3 不同密度马氏珠母贝对不同附苗器的附着效果
    3.1 材料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置方法
        3.1.3 主要仪器及用品
    3.2 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实验操作
    3.3 结果
        3.3.1 水质监测
        3.3.2 不同密度下不同附苗器的附着效果
    3.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薄片镜蛤壳形态与重量性状通径分析及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镜蛤属总论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生活习性与地理分布
        1.1.3 经济价值
    1.2 薄片镜蛤研究现状
    1.3 环境因子对海洋贝类幼虫影响的研究进展
        1.3.1 温度对海洋贝类幼虫的影响
        1.3.2 盐度对海洋贝类幼虫的影响
        1.3.3 饵料对海洋贝类幼虫的影响
        1.3.4 培育密度对海洋贝类幼虫的影响
    1.4 薄片镜蛤人工化养殖的意义及展望
第二章 薄片镜蛤壳形态与重量性状通径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性状的描述统计量
        2.2.2 各表型性状与重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2.2.3 表型性状与重量性状间的回归分析
        2.2.4 壳尺寸性状对重量性状影响的通径分析
        2.2.5 表型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决定程度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薄片镜蛤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薄片镜蛤的受精细胞学观察
        3.2.2 薄片镜蛤的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3.3 讨论
        3.3.1 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
        3.3.2 精子入卵时机与雌雄原核结合方式
第四章 温度和盐度对薄片镜蛤孵化及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温度对孵化率的影响
        4.2.2 温度对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4.2.3 盐度对孵化率的影响
        4.2.4 盐度对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温度对孵化率、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4.3.2 盐度对孵化率、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第五章 不同饵料和培育密度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的生长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不同饵料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生长影响
        5.2.2 不同培育密度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生长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饵料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生长影响
        5.3.2 培育密度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生长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及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
致谢

(9)不同饵料和饥饿对魁蚶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幼虫培育
    1.2 试验设计
    1.3 幼虫的生长与存活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饵料对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2.2 饥饿对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饵料对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3.2 饥饿对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10)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及幼贝生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波纹巴非蛤概述
        1.2.1 波纹巴非蛤生物学介绍及特征
        1.2.2 波纹巴非蛤生活史
    1.3 环境因子对贝类浮游幼虫附着变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1.3.1 海水盐度对贝类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1.3.2 海水pH值对贝类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1.3.3 光照条件影响贝类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研究进展
    1.4 化学物质诱导贝类附着变态的研究进展
        1.4.1 化学离子诱导研究进展
        1.4.2 神经递质及其类似物诱导的研究
        1.4.3 其他人工诱导物质的研究
    1.5 影响幼贝生长的环境因子
        1.5.1 温度和盐度
        1.5.2 密度
        1.5.3 底质
        1.5.4 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最优条件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环境因子对波纹巴非蛤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第一节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浮游幼虫附着变态影响
        前言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1.3 实验方法
        1.1.3.1 实验设计
        1.1.3.2 公式计算
        1.1.3.3 数据分析
        1.2 结果与分析
        1.2.1 盐度对幼虫活动、摄食和存活的观察
        1.2.2 波纹巴非蛤幼虫的存活率、附着率和变态率
        1.2.2.1 盐度对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1.2.2.2 盐度对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1.3 讨论
    第二节 pH对波纹巴非蛤浮游幼虫附着变态影响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2.1 pH实验设计
        2.1.2.2 公式计算
        2.1.2.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pH值对幼虫活动、摄食和存活的观察
        2.2.2 pH值对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2.2.3 pH对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节 光照周期对波纹巴非蛤浮游幼虫附着变态影响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光照周期实验设计
        3.1.2.2 公式计算
        3.1.2.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光照周期对幼虫活动、摄食和存活的观察
        3.2.2 光照周期对幼虫存活的影响
        3.2.3 日光照时间对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
        3.3 讨论
第三章 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变态的化学诱导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
        3.1.2 试剂母液配制
        3.1.3 实验材料
        3.1.4 实验方法
        3.1.4.1 GABA试验设计
        3.1.4.2 NE试验设计
        3.1.4.3 L-DOPA试验设计
        3.1.4.4 K~+试验设计
        3.1.4.5 NH_4~+试验设计
        3.1.5 公式计算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GABA对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和变态的诱导
        3.2.2 NE对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和变态的诱导
        3.2.3 L-DOPA对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和变态的诱导
        3.2.4 K~+对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和变态的诱导
        3.2.5 HH_4~+对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和变态的诱导
    3.3 讨论
        3.3.1 三种神经递质类化学物质诱导幼虫附着变态效果比较
        3.3.2 两种化学离子诱导效果比较
        3.3.3 神经递质类化学物质对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
        3.3.4 探讨化学离子诱导在育苗生产上的应用
        3.3.5 其他相关诱导物在诱导幼虫附着变态的研究
        3.3.6 展望化学诱导在波纹巴非蛤大规模人工育苗中的应用
第四章 几种生态因子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实验设计
        4.1.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影响试验
        4.1.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影响试验
        4.1.2.3 密度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影响试验
        4.1.2.4 底质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影响试验
        4.1.3 数据计算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
        4.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
        4.2.3 密度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
        4.2.4 底质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波纹巴非蛤幼贝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
        4.3.2 波纹巴非蛤幼贝耐盐能力的比较及苗种生产的意义
        4.3.3 养殖密度对贝类活动的影响
        4.3.4 不同底质对贝类生长和日常活动的影响
        4.3.5 可能影响波纹巴非蛤幼贝生长其他因素分析
第五章 响应面法分析温度、盐度和密度交互作用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生长的影响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计
        5.1.3 计算公式与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回归模型和回归方程的建立
        5.2.2 回归方程系数的方差分析和显着性检验
        5.2.3 波纹巴非蛤生长率响应曲面分析
        5.2.4 实验结果验证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本研究取得主要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饵料对斑玉螺浮游幼虫存活与生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D]. 姜松.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胚胎发育研究[D]. 梁书东.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3]脉红螺早期发育阶段行为特征研究[D]. 于正林.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8)
  • [4]中华倒刺鲃保护生物学研究[D]. 任泷.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5]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D]. 张鹏飞. 厦门大学, 2018(06)
  • [6]不同饵料投喂对魁蚶幼体生长的影响[J]. 雷西娟,郭文,刘恩孚,陈群,荆圆圆,刘广斌,张天文.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7(03)
  • [7]马氏珠母贝幼虫精养殖密度及眼点期附苗器选择研究[D]. 董伟未. 海南大学, 2016(02)
  • [8]薄片镜蛤壳形态与重量性状通径分析及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D]. 王成东. 大连海洋大学, 2014(08)
  • [9]不同饵料和饥饿对魁蚶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 王庆志,张明,付成东,滕炜鸣,李石磊,刘忠颖,林杉杉,杨慧花. 生态学报, 2013(13)
  • [10]波纹巴非蛤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及幼贝生长的研究[D]. 陈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食物对板玉螺浮游幼虫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