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一、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合成及其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田亚州[1](2020)在《生物酚基热固性树脂分子结构设计、交联网络相态调控及其高性能化研究》文中指出热固性树脂由于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耐热性能、优异的机械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涂料、胶黏剂、电子电器、复合材料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热固性树脂通常以石油化工产业的产品为原料进行合成,由于化石能源不断被消耗以及石化原料具有潜在生物毒性,开发生物基可再生的替代品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已经有一些生物基热固性树脂的研究报道和工业产品,例如大豆基和腰果酚基的热固性树脂已经进行了商业化生产,但是始终存在着综合性能差,与传统的石油基热固性树脂还有较大差距的问题。因此,当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提高热固性树脂的性能并且兼顾其功能性,例如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耐热性能、低可燃性能和可降解性能等。本论文以丁香酚、芪三酚等生物基酚作为原料,首先,设计合成刚柔一体化单体,通过刚柔比例的调节,研究了微观形貌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探究了微观相态结构的形成机制,实现了高韧热固性树脂体系的设计;其次,提出了兼顾超高Tg、高强度、高模量及低可燃的高性能热固性体系新策略,为第三代半导体SiC器件提供了良好的塑封材料;最后,探讨了高强度可降解热固性体系的设计,设计了提高生物质原料的原子利用效率新方法,为热固性树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部分研究以丁香酚为起始物,结合点击化学、与环氧氯丙烷(ECH)反应设计制备了刚柔一体化环氧树脂,这种结构可以表现出链段间溶解性的差异;通过调控固化网络的刚柔性和微观相分离尺寸,实现了强度和韧性的调控,并评价了体系的形状记忆性能。具体地说,通过“一锅法”合成了两种刚柔一体化环氧树脂,丁香酚-巯基乙醇二缩水甘油醚(DGEEM)和香草醇缩水甘油醚(DGEVA),它们具有相似的刚性芳香环结构和不同柔性脂肪链结构。微观相态结构通过AFM,AFM纳米力学和AFM-IR进行表征。宏观性能通过热性能、热机械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和形状记忆测试来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刚柔比例的调控获得一系列微观形貌可控的相态结构,即:刚相为连续相的“海岛结构”,刚柔并济的“双连续相结构”和柔相为连续相的“海岛结构”。DMA结果表明Tg可以通过刚柔比例在124.18-72.61℃范围进行调节。此外,热固性形状记忆材料(SMEPs)的机理也被研究:软相作为开关相对形状记忆的应变有决定性作用;刚相中的交联点作为固定相,对于SMEPs的形状固定率(Rf)和形状回复率(Rr)至关重要。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SMEPs(DGEEM50)不仅室温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在TgE’处还表现出优异的形状记忆性能(Rr和Rf大于99%;应变大于30%)。本部分研究内容为新型高应变SMEPs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方法。2.微观纳微级相分离结构是影响热固性树脂宏观机械性能、耐溶剂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热塑性聚氨酯体系中广泛存在,而在热固性树脂高交联密度网络中骨架自身链段异质化而导致的微观相分离鲜有报道,且机理不明,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争议的学说:“交联密度”学说和“溶解度参数”学说。本部分以芪三酚这种特殊的二苯乙烯刚性共轭结构为原料,设计合成三官能度刚性芪三酚烯丙基化合物(RAE),通过点击化学的光热双固化反应,跟踪热固性树脂玻璃化和链段运动的微观相态结构,从而探究热固性树脂微观相分离结构的形成机制。具体的说,微观相态结构通过AFM,AFM纳米力学和AFM-IR进行表征。宏观性能通过热性能、热机械性能测试和机械性能来表征。结果表明:光固化过程,AFM相图表现出均质的网络结构;热固化后,AFM相图中表现出异质化的纳微结构。因此,刚柔链段的运动能力不同和链段的重排,是微观相态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反应放热,导致的局部交联密度的变化,并不是主要原因。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RAE由于其独特的二苯乙烯结构具有荧光性能,研究了其在防伪和检测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解决了传统光刻胶识别难,鉴定不方便的问题。3.在快速发展的电子电器工业,特别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封装领域,高Tg,高强度、高模量、低可燃性的封装材料是十分迫切的需求。在本部分研究中,以芪三酚为原料,反应制备了三官能度刚性环氧树脂,这种刚性共轭结构可以赋予热固性树脂高的交联密度和刚性的链段,从而实现高Tg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共轭结构有利于环氧树脂碳化而实现了低可燃性的环氧树脂体系的设计。具体地说,采用“一锅法”合成了高环氧值的芪三酚基环氧树脂(REEP)具有三官能度的环氧基团和刚性共轭的二苯乙烯结构。采用甲基六氢苯酐(MeHHPA)作为固化剂固化。传统的石油基环氧树脂(DGEBA)也采用同样的固化剂。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热机械性能、机械性能、阻燃性能和介电性能分别采用DSC,DMA,万能试验机等仪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EEP/MeHHPA表现出超高 Tg(210.8℃),远高于 DGEBA/MeHHPA 的 Tg(146.5℃)。REEP/MeHHPA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是73.5 MPa和3.0 GPa。更重要的是,REEP/MeHHPA表现出低的介电性能和低的可燃性能。因此,这种芪三酚基环氧树脂由于各方面优越的性能而脱颖而出,成为DGEBA有前途的替代品,并且在第三代半导体SiC塑封材料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4.全生物基烯丙基单体的分子结构设计,对于热固性树脂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针对第二部分合成的芪三酚基烯丙基醚(RAE)的生物质含量只有64.7%,并且,合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有毒的化合物(烯丙基溴等)等问题。本部分研究,从衣康酸(IA)和丁香酚(EU)分子结构设计出发,通过一种无溶剂无催化剂的合成方法,设计合成一个全生物基的单体(EUIT)。通过调节巯基的官能度(从2SH到4SH),获得了一系列性能可调的巯基-烯点击化学交联网络结构(TCPs)。TCPs的热性能、热机械性能、机械性能被分别的研究。结果表明:EUIT/4SH表现出最好的综合性能,即Tg高达74℃,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是58.6 MPa和1.5GPa,是目前报道的生物基TCPs网络的最高值。并且,这些热固性交联的TCPs网络表现出优异的可降解性能,因为其内在的功能性化学键,即,在EUIT中的活性酯键。因此,本部分研究内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策略从生物质原料-高性能的热固性树脂-功能性小分子(降解产物),为生物基材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本文从生物质酚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以高性能热固性树脂体系的设计为目标,合成了多种功能性单体,实现了高韧性、高强度、高Tg等高性能热固性体系的设计,为热固性树脂的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基本方法。

郭宗伟[2](2020)在《基于香草醛衍生物的多官能团生物基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文中指出环氧树脂在热固性聚合物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因其卓越的热机械性能,耐化学性,粘合型和介电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包括粘合剂,涂料,电子产品和复合材料在内的各种应用中。但是,目前商业化的环氧树脂材料几乎都是由石油为原材料合成的,值得注意的是,90%商业化的环氧热固性材料是来自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其由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此外,主要原料双酚A已被证明对环境和人类内分泌系统有不利影响;因此,在环氧树脂的合成中,迫切需要可再生和无毒的新化合物来代替BPA。近年来,来自生物可再生原料的聚合物引起了更多关注。以低廉的价格,无毒和增强的环境效益从生物可再生原料合成环氧树脂是必然趋势。本论文的设计主旨为:以甘油、衣康酸和香草醛生物原料,通过分子结构的设计,制备一种新型具有多臂星形结构的六环氧官能化生物基环氧树脂(HPVIGEP),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生物基环氧树脂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度,从而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并且在固化之后展现了良好的热力学性能以及机械性能。本研究通过设计生物基环氧树脂的结构,使制备的生物基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同时不损害其热机械性能,本研究为生物基环氧热固性塑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从分子结构角度设计,以生物可再生资源甘油、衣康酸、香草醛为原料,进而与苯酚反应合成高生物基含量的多酚单体,再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了星型的六环氧官能化的生物基环氧树脂单体(HPVIGEP),并通过FTIR、1H-NMR、GPC的测试方法对合成的中间产物及最终的生物基环氧树脂单体进行了结构表征。再通过流变仪对比研究了商业环氧树脂(DGEBA)与制备的星型的六环氧官能化的生物基环氧树脂单体的粘度,结果表明室温(25oC)HPVIGEP的粘度为3406.9 mPa·s更加低于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因此在室温加工条件下,相比于DGEBA,HPVIGEP具有更加优异的加工性能。环氧树脂只有与固化剂反应完成固化后,才具有了应用的价值。对比研究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和星型的六环氧官能化的生物基环氧树脂单体(HPVIGEP)分别与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和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固化反应后,分别测试了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HPVIGEP/MeTHPA固化体系中,玻璃化转变温度达116 oC,热分解温度(Td5%=291.9 oC),拉伸强度达到83.0 MPa。HPVIGEP/DDM固化体系中,玻璃化转变温度达135 oC,热分解温度(Td5%=251.2 oC),拉伸强度达到74.9MPa。

汪宗涛[3](2020)在《水性环氧聚合物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文中认为人居环境要求的日益严苛对室内用人造板环保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质胶黏剂势在必行。大豆蛋白胶黏剂作为一种由资源丰富又可再生的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生物质胶黏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醛类胶黏剂引起的人造板甲醛污染问题,但是大豆蛋白胶存在耐水性差、胶合强度不理想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人造板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本论文采用水性环氧树脂和木质素环氧聚合物为交联剂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内容:1)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构建水性环氧树脂(EPOXY)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体系,揭示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耐水结构形成机理;2)采用工业木质素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合成木质素环氧聚合物(EPL)并优化EPL合成工艺,以SPI为蛋白原料制备EPL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体系;通过微波加热对木质素进行脱甲基化改性提高其反应活性,合成脱甲基木质素环氧聚合物(EPDL),探讨木质素脱甲基化对EPDL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胶合强度的提升效果,揭示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胶合性能改善机制,为以脱脂豆粕粉(SM)为原料制备耐水型豆粕胶黏剂提供技术参数及理论基础;3)以SM为主要原料,通过对比EPOXY、EPL及其复合物对豆粕胶黏剂的改性效果,优选出高性能改性豆粕胶黏剂,同时优化改性豆粕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热压工艺条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EPOXY分子上环氧基团与SPI分子中活性羟基、氨基以及聚丙烯酰胺(PAM)的酰胺基发生多重交联反应形成耐水性交联结构,显着提高了大豆蛋白胶黏剂胶合强度,当EPOXY用量为4%、非离子型PAM浓度为0.05%时,胶黏剂初始黏度为1075 m Pa.s,适用期5 h以上,胶合强度达到1.16 MPa,满足GB/T9846-2015国家Ⅱ类胶合板强度要求。(2)EPL最优合成工艺条件是EGDE/L质量比5: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3.5 h、Na OH溶液的质量分数1%、EGDE滴加次数3次,其环氧值为0.292 mol/100g;微波脱甲基处理能显着提高木质素羟基含量及与EGDE环氧化反应程度,按照EPL优化合成工艺条件制备EPDL,其环氧值提高近20%。(3)分别采用EPL、EPDL为交联剂制备了耐水型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EPL-SPI、EPDL-SPI胶黏剂),当EPL用量为5%时,EPL-SPI胶黏剂胶合强度达到最大值0.99 MPa,而EPDL用量为7.5%时,EPDL-SPI胶黏剂胶合强度达到最大值1.17MPa,脱甲基处理能显着提高木质素环氧聚合物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胶合强度。(4)EPL对改性豆粕胶黏剂(EPL-SM胶黏剂)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当EPL用量为8%时,其改性的EPL-SM胶黏剂胶合强度达到最大值1.05 MPa;EPL-SM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20℃、热压时间6.5 min(75 s/mm)、热压压力0.9MPa、单面施胶量180 g/m2。

张焕宇[4](2019)在《基于香草醛制备生物基含醛基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草醛,为生物基资源—木质素的炼制产物。在继承了木质素结构上(富含苯环结构)、产量上以及发展潜力上的诸多优势的同时,解决了木质素由于交联网络结构而应用困难的问题。以其制备生物基芳香族高分子材料,实现对木质素资源的综合利用,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在功能高分子领域,基于动态共价键进行功能构筑是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常用手段之一。由于醛基可在温和的条件下与氨基发生可逆的席夫碱反应,基于这种席夫碱型可逆共价键,多种多样的功能高分子得以制备。目前使用的醛基来源包括丙烯醛、戊二醛、多糖氧化,香草醛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生物基醛基来源。另一方面,通过聚合方法的选择与调控可实现特征形貌的构筑,进而提升材料的应用潜力及应用范围。本论文以香草醛的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香草醛酯,作为生物基单体,通过选择多种聚合方式,制备了一系列含醛基多孔/磁性杂化的微球/块体材料。其中,功能基团--醛基,为制备生物基材料提供了进行进一步修饰能力及对氨基物质的吸附释放能力;结构基团--苯环,为制备的生物基材料提供了结构刚性、热稳定性及亲油性;通过聚合手段赋予材料多孔及球型等特殊结构,为所得聚合物材料在吸附、解吸附、接枝修饰等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便利。所制备的生物基功能高分子材料在诸如席夫碱型螯合树脂、氨基清除树脂、药物载体、吸油树脂方面具有较好应用潜力。故本文制备的生物基含醛基材料可作为功能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平台,基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高产品附加值的特点,本论文的制备思路有望实现绿色与经济的双赢。并且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高附加值的木质素基下游功能化学品的开发,促进木质纤维素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生物基含醛基单体VMA,通过对溶解性的实验确认其为油溶性可自由基聚合单体。随后通过悬浮聚合,实现生物基含醛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通过对助溶剂挥发过程的控制(调整通氮气方式/调整助溶剂比例)进一步实现多孔形貌构筑,实现生物基含醛基多孔聚合物微球制备。通过对孔结构的定性(SEM)定量(压汞分析)表征,提出助溶剂的致孔过程。PVMA微球中,功能基团醛基赋予微球优秀的接枝修饰能力,结构基团取代苯环结构赋予微球与传统生物基材料相比较好的热性能,结合多孔形貌该微球在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开发潜力巨大。2、在上一章研究基础上,以悬浮聚合制备的生物基含醛基多孔微球为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醛基基团,通过席夫碱反应接枝氨基酸代表物甘氨酸,成功制备了席夫碱型螯合树脂微球。通过红外谱图和茚三酮显色法对含醛基微球的接枝情况进行定性、定量表征,微球最大接枝量为4.3 mmol/g,验证了生物基微球可以作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前驱体平台使用。随后选择铜离子作为重金属离子模型,对该螯合树脂微球的重金属离子去除能力进行实验,螯合树脂微球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56 mg/g,可能的吸附机理为席夫碱结构及羧酸结构共同对重金属离子通过配位作用吸附,证明该螯合树脂微球有望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在水处理领域有所应用。3、采用一锅两步法,首先在油酸存在下通过化学共沉淀方法合成油酸修饰型磁性纳米粒子OA-Fe304 NPs,随后通过配体交换合成双键修饰型MethA-Fe304 NPs。通过悬浮聚合体系将其引入聚合物微球,得到生物基含醛基磁性杂化多孔微球(ACMMs)。通过VSM进行磁响应性表征;通过SEM表征多孔结构。随后以对甲氧基苯胺作为胺类物质代表,验证微球在有机相吸附胺类物质能力及机理,结果证明杂化微球对对甲氧基苯胺实验最大吸附量433 mg/g,吸附机理为席夫碱反应;通过解吸附实验及循环使用实验验证微球的重复使用性,结合微球磁性便于回收特点,证明该生物基磁性杂化微球可作为有机反应中的氨基清除树脂使用。4、通过沉淀制备非交联的生物基含醛基微球(P-UACMs);通过分散聚合制备交联型生物基含醛基微球(D-CACMs)。通过SEM对微球的粒径分布进行表征,选择苯佐卡因作为药物代表,对D-CACMs微球的载药能力进行表征,等当量投料下载药量为190 mg/g,载药方式为物理吸附与席夫碱型化学吸附共同存在。通过不同pH下载药微球的药物释放实验证明释放过程具有pH敏感性,既在pH为2时释放率100%,随pH升高平衡释放率降低,在pH中性环境下仅物理吸附形式药物释放。验证了该生物基微球作为药物控释载体方面具有潜力。5、通过使用两种生物基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香草醛(VMA)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作为共聚单体和二乙烯基苯(DVB)作为交联剂,采用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了生物基多孔聚合物材料(polyHIPEs)。通过SEM和压汞法证明所得polyHIPEs中具有三种形式的多级孔结构(泡孔,窗孔和骨架孔)。可以通过改变乳化剂含量和及水油比来实现对孔结构的调节。多级孔结构及骨架化学组成使得polyHIPEs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高比表面积、超疏水性,亲油性等优点。随后以正己烷,甲苯,氯仿和煤油为代表,表征了polyHIPEs的高吸油量、瞬时吸油性、油水分离能力及循环使用能力,证明了polyHIPEs具有作为绿色吸油树脂的应用潜力。

张合颖,陈婷,孙广卫,周景辉,韩颖[5](2019)在《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从制浆造纸工业黑液中回收的木质素主要用于生产混凝土减水剂、石油开采助剂、农药增效剂、分散剂等,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本文介绍了将工业木质素用于生产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主要生产方法包括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与环氧树脂直接共混固化、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环氧化合成环氧树脂和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官能化改性后合成环氧树脂。

葛志伟[6](2018)在《木质素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竹材边角料提取的木质素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均一性良好的木质素/环氧树脂复合体系,对比研究直接机械共混和溶液-机械搅拌相结合的共混方法对环氧树脂的性能影响;对木质素进行化学改性,得到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对体系的固化性能以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将木质素与竹粉同时引入了环氧树脂中制备了木质素-竹粉协同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以DMF为溶剂,通过溶液共混和机械搅拌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均一性良好的木质素/环氧树脂复合体系,采用扫描电镜对体系形貌结构进行观察,断裂表面未发现EL团聚现象的产生;木质素的加入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且当木质素的添加量为1.5%时,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相对于纯环氧树脂材料分别提高了3.1%、14.7%和13.5%;DSC结果表明在反应前期,木质素的添加会加快环氧树脂固化反应。(2)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添加,降低了固化温度,对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环氧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下降。随着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添加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环氧树脂体系的拉伸弹性模量,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添加量为50%时,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其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11.2%和10.5%,但断裂伸长率降低了1.8%。(3)将木质素和竹粉同时引入环氧树脂中,成功制得了木质素-竹粉协同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BF的加入使得EP-B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3.5%和23.4%;随着木质素添加量的增加,木质素-竹粉协同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木质素的添加量为1.5%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27.8%和37.8%;木质素和竹粉的添加对木质素/竹粉/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固化反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丁婷婷[7](2017)在《耐热型溴化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缓解当代资源匮乏的困境,解决木质素的利用和污染环境的难题,探索耐热型环氧树脂材料的开发的新思路,将木质素进行溴化改性,从而能替代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A),并与双酚A(Bisphenol A,BPA)混合进行环氧化,制备耐热型环氧树脂,降低生产成本、缓解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本实验将木质素与双酚A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备出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Lignin-bisphenol A epoxy resin,LBEP),分析不同木质素添加量对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探索和研究木质素溴化改性工艺,研究溴化木质素添加量对溴化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brominated lignin-bisphenol A epoxy resin,Br-LBEP)热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双酚A环氧树脂(bisphenol A epoxy resin,LBEP)、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和溴化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溶剂提取木质素结构研究,同振动球磨法获得的竹磨木木质素相比,用80%醋酸、90%二氧六环从蒸爆竹浆中提取木质素的得率更高;由于蒸爆过程中,木质素结构中的非缩合型结构降解比较强烈,因此不同溶剂从蒸爆竹浆中提取的木质素,其硝基苯氧化产物的得率低于竹磨木木质素;不同溶剂提取的蒸爆竹浆木质素吸热峰特征不同,80%乙酸、90%二氧六环、80%甲醇在155℃出现吸热峰,而95%乙醇提取的木质素在163℃才出现吸热峰,表明95%乙醇提取的木质素玻璃化温度大于其他溶剂提取的木质素,热稳定性更好。(2)对比木质素和双酚A的热稳定性,木质素失重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分别较双酚A高112.2℃、3.7℃,木质素的热稳定性高于双酚A,加入木质素后,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当木质素添加量为10%时,失重峰值温度比双酚A环氧树脂分别高出7.3℃,质量残留量也高出3.81%。(3)木质素经过溴化改性后,红外光谱证明其分子结构中成功引入溴,测定结果表明溴含量达到42%,热重结果表明溴化木质素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溴化木质素与双酚A混合制备的溴化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的失重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比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高,并且随着溴化木质素添加量的增加表现出更好的热稳定性,但溴化木质素最多不能超过15%。(4)对双酚A环氧树脂、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和溴化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木质素和溴化木质素后,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固化起始温度分别降低了1K、8K,固化温度分别降低了7.5K、12.5K,木质素和溴化木质素的加入,促进了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双酚A环氧树脂、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和溴化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与聚醚胺D-230的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6.6138kJ/mol、29.1919 kJ/mol、20.0286kJ/mol,逐渐减小,说明加入木质素和溴化木质素后,环氧树脂的固化速率得到提高,也证明溴化改性能够进一步促进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双酚A环氧树脂、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和溴化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级数均为小数,说明双酚A环氧树脂、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和溴化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与聚醚胺D-230之间的反应都为复杂反应。

陈洪卓[8](2016)在《木质素及其复合物在环氧树脂胶粘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化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以可再生资源替代化工原料是人类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木质素作为生物降解材料及生物基化学品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界的普遍关注。木质素含有大量不同的官能团,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反应都显示出低活性的缺陷。本论文以工业木质素为原料,碱催化解聚液相木质素,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活性官能团。再以稻壳为原料,制备了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物及其解聚的木质素/硅酸钠复合物,系统地研究了各种材料替代双酚A合成环氧树脂对其性能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1.碱催化解聚木质素,替代双酚A直接参与环氧树脂的聚合反应。在Na OH浓度为15 wt%,250 o C解聚反应1.5 h,木质素分子中酚羟基含量由解聚前0.5%提高到2.11%。解聚前后的木质素替代20 wt%的双酚A合成环氧树脂,其环氧值分别为0.37和0.82,与纯环氧树脂的环氧值0.73相比,变化明显;解聚前后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最大拉伸强度分别为1.16和2.66 MPa,解聚后产品拉伸强度大于纯环氧树脂的2.18 MPa,同时,热分解温度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8 o C,热稳定性增加。2.碱溶稻壳木质素和二氧化硅,制备木质素/硅酸钠混合溶液,再用酸调整体系的p H,制备不同比例的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物。当p H=3.5时,复合物中木质素和二氧化硅的比例接近1:1,复合物中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达到3.36%,替代20 wt%的双酚A合成的环氧树脂,环氧值和拉伸强度分别为0.831和2.68MPa,是纯环氧树脂的114%和123%。3.碱催化解聚木质素/硅酸钠复合物后,替代双酚A原位合成环氧树脂。当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比例为9:1,木质素/硅酸钠复合物添加量为35 wt%时,合成环氧树脂环氧值为1.42,拉伸强度为3.98 MPa,分别是纯环氧树脂的194%和183%,而未解聚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环氧值和拉伸强度分别为0.64和1.92 MPa。我国是农业大国,稻壳资源丰富,其中木质素和二氧化硅占40 wt%,系统开发其作为化学品替代双酚A合成环氧树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产业化开发前景。

孔宪志,赫羴姗,刘彤,邸明伟[9](2015)在《木质素在环氧树脂领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木质素作为一种天然的多酚聚合物,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工业木质素主要源自造纸废液和生物炼制制备乙醇的副产物,大部分被用做燃料,不但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各国越来越重视木质素在各个领域中的研究应用。从合成环氧树脂以及对环氧树脂的改性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木质素在环氧树脂方面应用的研究成果。

孔宪志[10](2015)在《木质素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采用玉米秸秆生产生物乙醇的工业副产物木质素对聚氨酯胶黏剂进行共混改性,并对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热氧老化、光老化、耐水等性能进行研究,探讨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热降解、光降解及水降解机理;论文还采用不经过改性的木质素替代部分丙三醇合成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并采用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制备一系列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并对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热氧老化、光老化、耐水等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玉米秸秆生产生物乙醇的工业副产物木质素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木质素属于GSH型木质素,数均分子量为2733,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81℃,醇羟基含量7.62%,酚羟基含量3.64%。木质素分解有两个明显的快速分解阶段,第一阶段峰值出现在370℃C-400℃C之间,第二阶段峰值出现在670℃℃~750℃℃之间。w/W0从10%到50%,分布活化能模型计算出的木质素的热分解活化能为56.91 kJ/mol-95.74kJ/mol,而采用Flynn-Wall-Ozawa方法计算出的木质素的热分解活化能为62.31kJ/mol~101.76kJ/mol。(2)采用不同的共混比例制备系列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并对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三亚乙基二胺混合催化剂,固化条件为110℃℃固化3小时是适宜的;在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系列胶黏剂中,BLN-10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室温剪切强度最高达到19.13MPa; BLN-5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高温强度下降率最低;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系列胶黏剂在150℃热氧老化过程中,BLN-20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强度下降率最低;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系列胶黏剂在70℃C热水老化过程中,BLN-20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强度下降率最小;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系列胶黏剂热分解过程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最大分解温度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增高而升高;第二阶段最大分解温度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增高而降低;BLN-5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交联度最高为5.3489×10-3mol/cm3;从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系列胶黏剂不同温度红外谱图及150℃热氧老化不同时间的红外谱图上,均能发现残存的异氰酸酯基;BLN-0和BLN-20两种聚氨酯胶黏剂在第一阶段最大分解温度时,产生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02,第二阶段最大分解温度时,产生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H4; BLN-0和BLN-5两种聚氨酯胶黏剂反应异氰酸酯基转化率分别为16.5%和9.5%;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进行热分解活化能中第一阶段热分解活化能最高是BLN-20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为139.57 kJ/mol,第二阶段热分解活化能最高是BLN-15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为250.74 kJ/mol。(3)采用木质素替代丙三醇合成系列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合成最高温度为160℃℃,木质素替代丙三醇最大量为15%,所合成的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的羟值和酸值随着木质素取代丙三醇量的增加而增加,结晶度则随着木质素取代丙三醇量的增加而降低。(4)采用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制备系列木质素基聚氨酯系列胶黏剂,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S-10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的室温剪切强度最高达到22.62MPa;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100℃和120℃剪切强度较无木质素聚氨酯胶黏剂高;木质素基聚氨酯系列胶黏剂在150℃热氧老化过程中,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剪切强度下降率较无木质素聚氨酯胶黏剂的下降率低;在70℃热水老化过程中,BS-5、BS-10聚氨酯胶黏剂强度下降率均小于无木质素BS-0聚氨酯胶黏剂的下降率,BS-15聚氨酯胶黏剂表面的碳元素相对含量从8.03%下降到7.69%;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胶膜经热老化后,BS-15聚氨酯胶黏剂表面的C元素从75.84%下降到73.17%;BS-0聚氨酯胶黏剂产生的C02在277℃℃和424℃℃两个温度点浓度较大,CH4在473℃温度点浓度较大。BS-15聚氨酯胶黏剂产生的CO2在301℃和428℃两个温度点浓度较大,CH4在470℃温度点浓度较大;BS-10聚氨酯胶黏剂反应过程中异氰酸酯基转化率最高为43.13%;第一阶段热分解活化能最大是BS-15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为137.44 kJ/mol,第二阶段热分解活化能最大BS-10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为244.50 kJ/mol。

二、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合成及其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合成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酚基热固性树脂分子结构设计、交联网络相态调控及其高性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热固性树脂简述
        1.1.1 环氧树脂简述
        1.1.2 巯基-烯交联网络结构概述
        1.1.3 热固性树脂发展趋势
    1.2 生物基环氧树脂概述
        1.2.1 脂肪族生物基环氧树脂
        1.2.2 芳香族生物基环氧树脂
        1.2.3 脂肪族芳香族一体化环氧树脂
        1.2.4 生物基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及其发展趋势
    1.3 生物基巯基-烯交联网络结构简述
        1.3.1 从烯丙基氯/烯丙基溴合成烯丙基化合物
        1.3.2 从氯甲酸烯丙酯合成烯丙基化合物
        1.3.3 从丁香酚合成烯丙基化合物
        1.3.4 TCPs发展趋势
    1.4 环氧树脂异质化结构概述
        1.4.1 环氧树脂异质化结构的形成
        1.4.2 环氧异质化结构的研究进展简述
        1.4.3 环氧树脂异质化结构的表征手段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丁香酚基刚柔一体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微观相态结构的调控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刚柔一体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和交联网络的结构设计
        2.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GEEM和DGEVA的合成及化学结构分析
        2.3.2 DGEEM_x的微观相分离行为
        2.3.3 DGEEM_x的热机械性能和热性能
        2.3.4 DGEEM_x在室温和T_g~(E')下的机械性能
        2.3.5 DGEEM_x的形状记忆性能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热固性交联网络微观相分离结构形成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热固性硫醇-烯交联网络的结构设计
        3.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3.3 结果讨论
        3.3.1 RAE的合成及化学结构分析
        3.3.2 RAE和nBM的硫醇烯点击化学机理和制备交联的硫醇-烯点击化学网络
        3.3.3 RAE-SH和RAE-SHuv的微观形貌结构及其微观相分离结构的形成机制
        3.3.4 RAE-SHuv和RAE-SH的宏观热性能、热机械性能和机械性能
        3.3.5 RAE-SH的光学性能研究
        3.3.6 RAE-SH的细胞毒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高性能低可燃性芪三酚基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芪三酚基环氧树脂的合成
        4.2.3 制备环氧树脂交联网络
        4.2.4 测试
    4.3 结果和讨论
        4.3.1 REEP的合成及表征
        4.3.2 REEP/MeHHPA和DGEBA/MeHHPA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
        4.3.3 REEP/MeHHPA和DGEBA/MeHHPA的热机械性能
        4.3.4 REEP/MeHHPA和DGEBA/MeHHPA的室温和高温机械性能
        4.3.5 REEP/MeHHPA和DGEBA/MeHHPA的热稳定性能及低燃烧性能
        4.3.6 REEP/MeHHPA和DGEBA/MeHHPA的介电性能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生物基烯丙基单体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可降解热固性硫醇-烯点击化学网络的设计、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全生物基烯丙基单体EUIT的合成
        5.2.3 热固性交联网络的制备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
        5.2.4 EUIT/SH的降解产物研究
        5.2.5 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IT-CL和EUIT的合成及表征
        5.3.2 EUIT和nBM之间的反应机理研究和硫醇-烯交联网络EUIT/SH的制备
        5.3.3 EUIT/SH的热性能、热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5.3.4 EUIT/SH的机械性能
        5.3.5 EUIT/SH的光学性能
        5.3.6 EUIT/SH的降解性能
        5.3.7 EUIT的环氧化及自固化研究展望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2)基于香草醛衍生物的多官能团生物基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环氧树脂概述
        1.1.1 环氧树脂的发展简史
    1.2 环氧树酯的定义
    1.3 环氧树脂的分类
        1.3.1 按化学结构分类
        1.3.2 按状态分类
        1.3.3 按制造方法分类
    1.4 环氧树脂的合成与制造
        1.4.1 合成反应
        1.4.2 合成工艺
    1.5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与固化剂
        1.5.1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
        1.5.2 固化剂
    1.6 环氧树脂的发展趋势
        1.6.1 环氧树脂的应用
        1.6.2 环氧树脂市场现状
        1.6.3 制约环氧树脂的发展因素
    1.7 生物基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1.7.1 香草醛基环氧树脂
        1.7.2 植物油基环氧树脂
        1.7.3 衣康酸基环氧树脂
        1.7.4 松香基环氧树脂
        1.7.5 白藜芦醇基环氧树脂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新型生物基环氧树脂的合成及流变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生物基环氧树脂(HPVIGEP)合成
        2.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2.3 结构与讨论
        2.3.1 TGER红外表征
        2.3.2 中间产物(IG、VIG、HPVIG)及环氧树脂(HPVIGEP)核磁表征
        2.3.3 HPVIGEP分子量表征
        2.3.4 HPVGEP环氧值测定
        2.3.5 HPVGEP流变行为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HPVIGEP与不同固化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固化环氧网络的制备
        3.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PVIGEP的固化动力学
        3.3.2 动态力学分析
        3.3.3 热稳定性分析
        3.3.4 机械性能
        3.3.5 生物基环氧树脂的研究基础及工作展望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水性环氧聚合物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豆蛋白胶黏剂
        1.2.2 环氧树脂
        1.2.3 环氧树脂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
        1.2.4 现研究不足点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EPOXY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
        2.2.2 EPOXY/PAM复合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
        2.2.3 胶合板制备
        2.2.4 理化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EPOXY对 EPOXY-SPI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
        2.3.2 PAM对 EPOXY-PAM-SPI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
        2.3.3 EPOXY与 PAM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黏度及适用期影响
        2.3.4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结构与性能表征
        2.3.5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耐水结构形成过程及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合成及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工业木质素纯化
        3.2.3 木质素脱甲氧化改性
        3.2.4 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合成及工艺优化
        3.2.5 木质素环氧聚合物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
        3.2.6 胶合板制备
        3.2.7 理化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木质素环氧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分析
        3.3.2 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对大豆蛋白胶黏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3 木质素脱甲基化改性及其环氧聚合物性能分析
        3.3.4 脱甲基化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对大豆蛋白胶黏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水性环氧树脂和木质素环氧聚合物在豆粕胶黏剂中的应用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豆粕胶黏剂系列的制备
        4.2.2 胶合板制备
        4.2.3 热压工艺优化
        4.2.4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EPOXY对改性豆粕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
        4.3.2 EPL对改性豆粕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
        4.3.3 EPL/EPOXY复合对改性豆粕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
        4.3.4 热压工艺优化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基于香草醛制备生物基含醛基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木质素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1.1.1 引言
        1.1.2 木质素结构及分离方式
        1.1.3 木质素的综合利用
    1.2 香草醛基聚合物研究进展
        1.2.1 引言
        1.2.2 香草醛基环氧树脂
        1.2.3 香草醛基酚醛树脂
        1.2.4 香草醛基聚(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
        1.2.5 香草醛基聚酯
        1.2.6 香草醛基席夫碱型聚合物
    1.3 含醛基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1.3.1 引言
        1.3.2 基于含醛基单体构筑含醛基聚合物及应用研究
        1.3.3 基于多糖氧化构筑含醛基聚合物及应用研究
        1.3.4 其他含醛基聚合物制备方式及应用研究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悬浮聚合构筑生物基含醛基多孔聚合物微球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仪器
        2.2.2 生物基含醛基单体甲基丙烯酸香草醛酯(VMA)的制备
        2.2.3 基于悬浮聚合制备生物基含醛基聚合物微球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生物基含醛基单体甲基丙烯酸香草醛酯(VMA)的合成
        2.3.2 基于悬浮聚合制备生物基含醛基多孔聚合物微球
        2.3.3 生物基含醛基聚合物微球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基含醛基微球的功能化--接枝氨基酸制备螯合树脂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及仪器
        3.2.2 基于席夫碱反应制备氨基酸修饰型席夫碱型螯合树脂
        3.2.3 茚三酮显色反应跟踪氨基酸接枝过程
        3.2.4 席夫碱型螯合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接枝甘氨酸制备席夫碱型螯合树脂
        3.3.2 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悬浮聚合构筑含醛基磁性杂化微球及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及仪器
        4.2.2 Fe_3O_4纳米粒子合成及功能化修饰
        4.2.3 生物基含醛基磁性杂化微球(ACMMs)制备
        4.2.4 杂化微球对含氨基分子模型模型对甲氧基苯胺的吸附
        4.2.5 解吸附实验及循环使用能力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双键修饰型磁性纳米粒子(MethA-Fe3O4 NPs)制备及表征
        4.3.2 基于悬浮聚合制备磁性纳米粒子杂化生物基含醛基多孔微球(ACMMs)
        4.3.3 生物基含醛基磁性杂化微球(ACMMs)相关表征
        4.3.4 ACMMs对含氨基小分子吸附能力及循环使用能力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沉淀聚合及分散聚合构筑含醛基微球及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及仪器
        5.2.2 基于沉淀聚合制备含醛基微球
        5.2.3 基于分散聚合制备交联微球
        5.2.4 含醛基微球的载药释放应用研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基于沉淀聚合制备非交联生物基含醛基微球P-UACMs
        5.3.2 基于沉淀聚合制备交联生物基含醛基微球P-CACMs
        5.3.3 基于分散聚合制备交联生物基含醛基微球D-CACMs
        5.3.4 生物基含醛基微球应用——药物控释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生物基多孔块体及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及仪器
        6.2.2 生物基多孔polyHIPEs制备
        6.2.3 polyHIPEs的油吸附及循环使用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多孔聚合物polyHIPEs制备及形貌
        6.3.2 多孔聚合物polyHIPEs相关表征
        6.3.3 多孔聚合物polyHIPEs的吸油能力及油水分离能力表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博士研宄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5)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与环氧树脂直接共混
2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直接环氧化合成环氧树脂
3 化学改性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合成环氧树脂
4 结语

(6)木质素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木质素
        1.2.1 木质素的结构特性
        1.2.2 木质素的理化性质
        1.2.3 木质素的改性研究
    1.3 环氧树脂
        1.3.1 环氧树脂的分类
        1.3.2 环氧树脂的特性
    1.4 国内外木质素/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1.4.1 木质素直接与环氧树脂共混
        1.4.2 木质素直接环氧化
        1.4.3 木质素改性后合成环氧树脂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2 木质素/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2.1 乙醇木质素的提取
        2.2.2.2 溶解性
        2.2.2.3 木质素/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制备
        2.2.2.4 木质素/环氧树脂样条的制备
        2.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EL溶解性观察
        2.3.2 力学性能
        2.3.3 断面形貌分析
        2.3.4 固化反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2.1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制备
        3.2.2.2 样条的制备
        3.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TIR分析
        3.3.2 固化动力学
        3.3.2.1 表观活化能
        3.3.2.2 反应级数
        3.3.2.3 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3.3.2.4 固化温度的推导
        3.3.3 Tg分析
        3.3.4 拉伸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木质素-竹粉协同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2.1 复合体系的制备
        4.2.2.2 样条的制备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拉伸性能分析
        4.3.2 固化动力学分析
        4.3.2.1 表观活化能
        4.3.2.2 反应级数
        4.3.2.3 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4.3.2.4 固化温度的推导
        4.3.3 Tg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耐热型溴化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木质素
        1.1.1 木质素的化学结构
        1.1.2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
    1.2 环氧树脂
        1.2.1 环氧树脂的结构与特性
        1.2.2 环氧树脂的应用及其新进展
    1.3 耐热性环氧树脂及其研究进展
        1.3.1 阻燃剂与阻燃性固化剂的选择
        1.3.2 溴化环氧树脂
        1.3.3 木质素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5 小结
2.木质素结构特征分析
    2.1 实验部分
        2.1.1 蒸爆竹浆的准备
        2.1.2 磨木木质素(MWL)及不同溶剂提取木质素
        2.1.3 木质素苯环结构特性
        2.1.4 木质素结构特性的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木质素得率
        2.2.2 木质素苯环结构特征
        2.2.3 红外光谱分析
        2.2.4 木质素热性质
    2.3 本章小结
3.木质素-双酚A型环氧树脂热性能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的准备
        3.2.2 环氧树脂的合成
        3.2.3 原料及产品的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木质素和双酚A的对比分析
        3.3.2 木质素环氧树脂的结构分析
        3.3.3 热失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溴化木质素-双酚A型环氧树脂结构和热性能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部分
        4.2.1 木质素的溴化改性
        4.2.2 溴化木质素-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
        4.2.3 分析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溴化改性对木质素结构的影响
        4.3.2 溴化木质素的热性能分析
        4.3.3 溴化木质素-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固化工艺的确定
        5.3.2 固化反应参数的研究
        5.3.3 固化反应模型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木质素及其复合物在环氧树脂胶粘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木质素
        1.2.1 木质素的结构
        1.2.2 木质素的提取
        1.2.3 木质素的降解利用
    1.3 木质素的特性
        1.3.1 接枝共聚与自由基反应
        1.3.2 表面活性
        1.3.3 粘合性
        1.3.4 螯合性和迟效性
        1.3.5 吸附性
    1.4 木质素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1.4.1 木质素酚醛树脂胶粘剂
        1.4.2 木质素合成聚氨酯
        1.4.3 木质素与环氧类化合物的聚合
    1.5 环氧树脂
        1.5.1 环氧树脂
        1.5.2 环氧树脂特性
        1.5.3 环氧树脂的类型
        1.5.4 合成方法及制备
        1.5.5 环氧树脂的性能及应用特点
        1.5.6 环氧树脂应用领域
        1.5.7 环氧树脂胶粘剂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以及仪器
        2.2.2 木质素的解聚
        2.2.3 解聚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合成
        2.2.4 样品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木质素酚羟基和羟甲基含量的变化
        2.3.2 解聚木质素的红外表征
        2.3.3 木质素的形貌变化
        2.3.4 木质素和解聚木质素的热性能分析
    2.4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2.4.1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红外表征
        2.4.2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SEM分析
        2.4.3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TG和DTA分析
        2.4.4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环氧值
        2.4.5 解聚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拉伸性能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稻壳基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物增强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原材料
        3.2.3 稻壳的预处理
        3.2.4 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物的制备
        3.2.5 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合成
        3.2.6 样品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H对复合物中木质素和二氧化硅比例的影响
        3.3.2 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物的XRD分析
        3.3.3 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物的热性能分析
        3.3.4 木质素/二氧化硅的红外分析
        3.3.5 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物的SEM和TEM分析
        3.3.6 合成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
        3.3.7 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红外表征
        3.3.8 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分析
        3.3.9 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TEM分析
        3.3.10 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环氧值
        3.3.11 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拉伸性能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解聚木质素/硅酸钠原位合成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以及试剂
        4.2.2 原材料
        4.2.3 稻壳的预处理
        4.2.4 水热解聚木质素/硅酸钠碱液
        4.2.5 解聚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合成
        4.2.6 样品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热解聚木质素/硅酸钠碱液的酚羟基含量
        4.3.2 环氧树脂和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红外表征
        4.3.3 环氧树脂及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分析
        4.3.4 木质素/二氧化硅基环氧树脂的环氧值和拉伸强度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木质素在环氧树脂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木质素直接环氧化合成环氧树脂
2木质素改性后合成环氧树脂
3木质素与环氧树脂共混
4木质素作为环氧固化剂
5结语

(10)木质素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木质素的性质
    1.3 木质素在酚醛、脲醛树脂中的应用
        1.3.1 木质素酚醛树脂胶黏剂
        1.3.2 木质素脲醛树脂胶黏剂
    1.4 木质素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1.4.1 木质素直接环氧化合成环氧树脂
        1.4.2 木质素改性后合成环氧树脂
        1.4.3 木质素与环氧树脂共混
        1.4.4 木质素作为环氧固化剂
    1.5 木质素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1.5.1 木质素基聚氨酯薄膜
        1.5.2 木质素基聚氨酯弹性体
        1.5.3 木质素基聚氨酯泡沫
        1.5.4 木质素在聚氨酯胶黏剂中的应用
        1.5.5 木质素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7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木质素性能分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原料
        2.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木质素基本性能
        2.3.2 木质素粒径分析
        2.3.3 木质素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分析
        2.3.4 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
        2.3.5 木质素官能团分析
        2.3.6 木质素红外光谱分析
        2.3.7 木质素元素分析
        2.3.8 木质素TG分析
        2.3.9 木质素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原料
        3.2.2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
        3.2.3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配制
        3.2.4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膜制备
        3.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固化温度的确定
        3.3.2 固化时间的确定
        3.3.3 催化剂的确定
        3.3.4 木质素含量对胶黏剂室温剪切强度的影响
        3.3.5 木质素含量对胶黏剂高温剪切强度的影响
        3.3.6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耐热老化性能
        3.3.7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耐热水老化性能
        3.3.8 TG分析
        3.3.9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交联度
        3.3.10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红外光谱分析
        3.3.11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不同温度的红外光谱分析
        3.3.12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胶膜热老化的红外光谱分析
        3.3.13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胶膜热水老化的红外光谱分析
        3.3.14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胶膜光老化分析
        3.3.15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TG-FTIR分析
        3.3.16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反应原位红外分析
        3.3.17 木质素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热降解活化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的合成与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聚酯多元醇的合成
        4.2.3 分析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温度的确定
        4.3.2 木质素添加量对聚酯多元醇反应的影响
        4.3.3 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的羟值和酸值分析
        4.3.4 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结晶度分析
        4.3.5 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熔点分析
        4.3.6 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TG分析
        4.3.7 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分子量分析
        4.3.8 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耐水解老化红外谱图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实验原料
        5.2.2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
        5.2.3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配制
        5.2.4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膜制备
        5.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木质素含量对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室温剪切强度的影响
        5.3.2 木质素含量对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高温剪切强度的影响
        5.3.3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耐热老化能分析
        5.3.4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耐热水老化性能分析
        5.3.5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TG分析
        5.3.6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不同温度的红外光谱分析
        5.3.7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胶膜热老化分析
        5.3.8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胶膜热水老化分析
        5.3.9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胶膜光老化分析
        5.3.10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TG-FTIR分析
        5.3.11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反应原位红外分析
        5.3.12 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热降解活化能研究
    5.4 木质素改性聚氨酯胶黏剂老化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四、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合成及其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酚基热固性树脂分子结构设计、交联网络相态调控及其高性能化研究[D]. 田亚州.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香草醛衍生物的多官能团生物基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D]. 郭宗伟.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3]水性环氧聚合物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D]. 汪宗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4]基于香草醛制备生物基含醛基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研究[D]. 张焕宇.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进展[J]. 张合颖,陈婷,孙广卫,周景辉,韩颖. 中国造纸, 2019(04)
  • [6]木质素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D]. 葛志伟.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7]耐热型溴化木质素双酚A环氧树脂材料的研究[D]. 丁婷婷.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
  • [8]木质素及其复合物在环氧树脂胶粘剂中的应用研究[D]. 陈洪卓. 吉林大学, 2016(09)
  • [9]木质素在环氧树脂领域中的应用[J]. 孔宪志,赫羴姗,刘彤,邸明伟. 化学与黏合, 2015(05)
  • [10]木质素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孔宪志.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