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灵枢》经脉走向不一致

论《灵枢》经脉走向不一致

一、《灵枢》经脉循行方向不一致性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图南[1](2021)在《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与选穴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基于贝叶斯原理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灸治疗干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对各干预措施的疗效进行排序,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同时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相关临床研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干眼的选穴规律并总结核心处方,为优化临床方案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全面搜集关于针灸及其联合疗法治疗干眼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0年1 1月25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RoB)对纳入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采用Stata14.0和R4.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相关图形。选取针灸治疗干眼的相关临床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研究涉及的穴位处方进行数据挖掘,从穴位频次、穴位归经、穴位分部、穴位组合、穴位聚类等多个方面,研究针灸治疗干眼的临床选穴规律。结果:网状Meta分析共纳入71项研究、共计5536例干眼患者,涉及单纯针刺、针刺+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单纯艾灸、艾灸+人工泪液、艾灸+中药+人工泪液、针刺+艾灸、针刺+艾灸+人工泪液、针刺+艾灸+中药、人工泪液总共1 1种干预措施。其中58篇文献报告了总有效率,61篇文献报告了泪膜破裂时间,62篇文献报告了基础泪液分泌量,6篇报告了不良事件发生。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方面,单纯针刺、针刺+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艾灸、艾灸+中药+人工泪液、针刺+艾灸、针刺+艾灸+人工泪液临床疗效均优于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优于单纯针刺;针刺+中药+人工泪液优于针刺+人工泪液、艾灸+人工泪液,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CRA值排前3位的干预措施分别为:针刺+中药+人工泪液(0.95)、针刺+中药(0.70)、单纯艾灸(0.64);泪膜破裂时间方面,单纯针刺、针刺+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艾灸,针刺+艾灸优于人工泪液;针刺+中药优于单纯针刺,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CRA值排前3位的干预措施分别为:针刺+中药+人工泪液(0.79)、针刺+中药(0.78)、针刺+艾灸+中药(0.69);基础泪液分泌量方面,单纯针刺、针刺+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针刺+艾灸优于人工泪液;针刺+中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优于单纯针刺,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CRA值排前3位的干预措施分别为:针刺+中药+人工泪液(0.92)、针刺+中药(0.78)、单纯艾灸(0.6)。选穴规律研究共纳入128篇临床文献,收录针灸处方157个,涉及相关穴位89个。穴位的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攒竹(129次)、睛明(122次)、太阳(92次)、三阴交(85次)、合谷(83次)、四白(83次)、风池(77次)、丝竹空(71次)、承泣(56次)、足三里(52次);腧穴归经个数前五名分别是:足阳明胃经(12个)、足太阳膀胱经(10个)、足少阳胆经(7个)、任脉(7个)、足太阴脾经(6个);各部位穴位使用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头面部843次、下肢部281次、上肢部147次、腰背部61次、胸腹部51次;组方规律方面,置信度为0.8,支持度为50%的核心穴位组合包括攒竹、睛明、太阳3个穴位,包括四条关联规则。支持度为30%的穴位组合则包括攒竹、睛明、太阳、四白、丝竹空、合谷、三阴交、风池8个穴位;通过聚类分析获得4个基础选穴组合。结论:1.相比于单纯应用人工泪液类药物,综合运用针灸疗法可以增加干眼患者临床获益。其中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干眼的疗效优于未结合中药的针灸疗法,针灸联合疗法优于单纯针灸疗法,最佳的治疗组合是针刺、中药、人工泪液的三联疗法。2.针灸治疗干眼以头面部局部选穴为主,重视对足三阳经穴、经外奇穴的应用。临床常用穴包括攒竹、睛明、太阳、四白、丝竹空、合谷、三阴交、风池,建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中医辨证合理选择。

黄炳祥[2](2018)在《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①观察自然状态下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内侧线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radiant track along meridian course,以下简称IRRTM)的出现率及其特征;②比较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不同部位的穴位在艾灸激发下的导热特性,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进一步了解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脉气的流注是否相关。方法:观察对象为30例健康志愿者,通过选取同在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分别位于上、中、下不同部位的三组穴位(陶道/大抒、至阳/膈俞、命门/肾俞),分别于不同实验日进行艾灸激发,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结果:1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特征及艾灸三组穴位对其影响1.1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1)自然状态下显现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46.6%~60%,而膀胱经内侧线在自然状态下显现率为16.7%~30%。(2)艾灸后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80%~83.3%,而膀胱经内侧线的显现率为23.3%~50%。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自然状态下,可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IRRTM的显现均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部分督脉IRRTM可通达全程,而膀胱经内侧线IRRTM却未能通达全程。可见,在自然状态下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的表现有所差别。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艾灸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艾灸可使经脉的IRRTM显得连续、规整,且加热处的皮温可沿经脉线双向扩展。2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督脉线上的艾灸前的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督脉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均能升高督脉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艾灸后命门组督脉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陶道组和至阳组,其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命门对体表温度的激发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陶道组与至阳组比较,督脉线上的体表温度变化无明显差异性。3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膀胱经内侧线上的艾灸前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能升高膀胱经内侧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三组穴位艾灸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的温度激发作用无明显区别。4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艾灸至阳穴,可观察到至阳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穴位上体表血流灌注量比下体表的血流灌注量快,当时间达到第25分钟两组出现差异性。说明艾灸至阳穴,穴位以上、以下体表血流灌注量均增加,但穴位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下体表表现更为明显。5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艾灸膈俞穴的过程中,可观察到膈俞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1艾灸可有效激发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使其显现率升高,IRRTM显得更为清晰、连续、规整。2命门穴激发督脉的体表温度的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3艾灸至阳穴引起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可能与经气的流注次序有关。

姚克宇[3](2017)在《从框架角度探讨中医经络理论演变》文中研究表明经络理论体系最早确立于《内经》,其不仅是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经络理论学说对于认识人体组织结构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构建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在诊疗中的相互影响与应用,乃至对中医学尤其是针灸学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经络理论进行了研究阐述,并有所创新。就目前所查的文献资料来看:其一,从经络理论框架入手对经络理论的起源、形成、发展和以教材为代表的当代经络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尚少;其二,在对经络理论的发展演变研究中,缺乏探讨象思维、术数、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理论学说对经络理论发展演变影响的系统研究。鉴于此,本论文从经络理论结构框架的角度对古代文献及当代教材相关理论内容进行梳理,对不同时期经络理论框架进行提炼,并分析术数、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等理论学说对经脉理论的影响,系统的阐释经络理论的内涵与核心,为经络理论演变提供相对清晰、系统的轮廓,亦尝试对其演变规律进行一定的解读。本论文共包含六个部分。依照经络理论的发展演变脉络,前四个部分依照经络理论的起源、形成、发展和当代四个阶段划分,并选取各阶段代表文献提炼出理论框架。首先起源阶段以《足臂》、《阴阳》十一脉学说为代表;第二部分形成阶段以《内经》为代表、《难经》为补充;第三部分发展阶段梳理了《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等历代经络理论文献;第四部分以现行一到九版国家统编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当代现行的经络理论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医理论学说对经络理论发展演变的影响。最后分析经络理论体系框架的演变,探讨其发展演变的特点、以及内在规律。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在对帛书和老官山汉墓出土相关文物文献进行研究后,我们认为经络理论的起源阶段主要受到阴阳学说和术数的影响较大,脉的含义尽管比较简单,但已经具备了实体(血液运行的通路)和抽象(人体不同部位或发病部位与治疗部位的联系)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内涵,起源阶段经络理论框架结构还比较简单,其发展脉络既可能呈线性的有序发展,也可能多种学说并存。2.通过梳理《内经》中的经络理论体系框架,并结合《难经》中奇经八脉理论,提炼出经络理论形成阶段的理论体系框架:以象思维为思维模式,以术数、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指导,在脏腑理论和气血理论的影响下,经络的内涵更为丰富,具备了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的功能,此时经络理论框架已经形成,各经络系统组成都已完备,多种经气运行规律并存,既有多种循环学说,也有向心性学说,对病候的描述也不止局限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还包括络脉、经筋等经络附属结构。3.梳理以《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为代表的历代经络理论体系框架。《甲乙经》完成类编,经络理论体系框架确立;《图经》、《奇经八脉考》和《大成》主要以继承为主,直至西学东渐时期,经络理论的研究开始走向东西汇通。由于进入了与西医学血管、神经等组织的融汇却不通的错误方向,导致经络理论研究进入了低谷时期。但客观上开启了针灸理论认识形态由传统转向现代研究的进程,成为了现代经络理论乃至针灸学研究的前奏。4.《针灸学》教材的经络理论体系框架,其核心观念保持不变。仍然是象思维、术数、阴阳、五行,同时还包括脏腑、气血理论,但其作用有被弱化、形式化的倾向。其基础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传统理论概念主要出自于经典,教材肯定并涵盖了其内容,但内容范畴有所缩减,编写体例、理论及概念的表述和内在逻辑受到了西医学和现代知识分类体系的影响,且不断趋于“概念化”、“统一化”、“标准化”和“国际化”。5.术数对经络理论的影响主要在于确定了经络的数量、长度,营气流注规律等方面。阴阳学说对经络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三阴三阳命名经络,经络阴阳与脏腑阴阳相配伍和阴阳对气血流行的影响三个方面。五行学说对经络理论影响主要包括十二经脉的五行属性,五腧穴的五行属性及由五行生克规律产生的母子补泻治疗原则。脏腑理论是经络理论由早期理论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正是在脏腑理论和气血理论的共同影响下,为了实现气血在人体全身、内外的分布、循环,十二经脉才完成了首尾相接。上述影响在《内经》经络理论形成之前就已经基本完成,并主要体现在《内经》对经络理论学说的记载上。6.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又对经络理论体系框架、框架演变特点、框架演变原因、当代经络理论体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经络演变内在规律五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经络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两部分。核心概念为:以象思维术为思维模式,以术数、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在脏腑理论、气血理论的影响下,从整体、功能、运动变化三个方面把握生命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以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作为经络系统组成的主体,通过经络这一载体,解释经气运行规律,即气血循环流注模式为基础,结合向心性气血运行模式;实现经络功能包括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完成病侯归经。2)经络理论的演变特点为在符合一般科学理论发展特点的前提下,理论结构核心呈现稳定传承而外延结构存在一定的变化。3)经络理论演变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在于中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即从功能的角度、从整体的角度、从运动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4)以教材为代表的当代经络理论体系在继承“经典”理论的同时,受到西医学和临床实践的影响,内容逐渐丰富、临床实用性逐渐增强,但也存在以西医解释中医而导致的中医概念一定程度上不够完善、清楚的问题。5)经络理论演变的内在规律可以概括为:经络理论的演变遵循“经典传承式”的发展模式,具有“在符合一般科学理论发展特点的前提下,理论结构核心呈现稳定传承而外延结构存在一定的变化”的特点,从功能、整体、运动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邱科,周兴兰,孙睿睿,曾芳,谢涛,江章华,梁繁荣[4](2016)在《从西汉出土经穴髹漆人像看手厥阴经脉的循行演变》文中提出手厥阴心包经是马王堆帛书十一脉系统中惟一缺少的一条,其循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故拟以绵阳双包山汉墓"人体经脉漆雕"与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中刻画的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为重点,梳理、探寻手厥阴经脉循行的演变过程。

邱科[5](2016)在《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六阴经循行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采用文物文献二重证据研究方法对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四肢内侧面及胸腹部所刻画的白色线条进行研究,确定其经脉名称,总结其循行交汇情况,探索其学术价值。方法:1、尽可能获取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相关资料;2、在尽可能全面收集古代经脉循行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现代经脉循行相关研究论文的基础之上,建立经脉循行相关的“古代文献数据库”和“现代文献数据库”;3、以绵阳双包山汉墓经脉髹漆人像的线条刻画情况,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张家山汉简、《内经》相关经脉记载为主要参考,逐一比对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刻画的白色线条与六阴经循行的相关性及交汇循行特点,探索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学术价值。结果:1、共获得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电子照片149幅,经脉腧穴绘制图34张;2、获得经脉相关古代文献156条,现代文献323篇,建立经脉循行相关“古代文献数据表”和“现代文献数据表”;3、对成都老官山经穴髹漆人像上有阴刻的白色细线进行考证,共发现类似经脉线条29条,包括横行走向的3条、纵行分布的26条。其中纵行分布于四肢内侧面及胸腹部的12根线条类似于六阴经。结论:1、老官山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2、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纵行分布于四肢内侧面及胸腹部的6根线条与六阴经循行大致相同,与绵阳双包山漆人、马王堆帛书、张家山汉简中记载六阴经循行有同有异。3、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经脉循行情况为深入研究经脉学说的发展演变提供重要史料。

王静[6](2015)在《基于中医“五神”学说之“意”要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考核》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中医“五神”学说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中医“五神”学说之“意”要素评定量表,为精神心理行为疾病提供一个客观的科学的量化评估工具,为全面认识、诊疗精神心理行为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意”要素为关键词,首先通过对《四库全书》、《中华医典》的古代文献以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现代文献的检索,构建中医“五神”之“意”要素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分析、整理,选取可表征“意”紊乱的相关条目。通过相关领域的专家论证评议,构建“意”要素的初始评定量表,经过预调查、最终测查之后,并征得专家论证、修正、补充之后,确立最终的正式量表。从中医“五神”学说对疾病进行评判,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成果:通过对“意”要素的挖掘、整理、分析,制定出信效度良好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五神”学说之“意”要素评定量表》,丰富了中医“五神”学说,同时为以中医“五神”学说为基础,为中医精神心理行为性疾病的量化与评定提供客观的、科学的工具和模式。结论:制定的《中医“五神”学说之“意”要素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对“意”要素紊乱在患者疾病中所起作用进行评定,能够很好地指导临床辨证诊疗。

张涛[7](2011)在《《伤寒论》六经的诠释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论文运用西方诠释学,中国传统经典诠释方法及当代中国诠释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伤寒论》六经内涵及诠释历史进行研究,并对方有执、柯韵伯、唐容川《伤寒论》诠释思想与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1)运用傅伟勋教授“创造的诠释学”五个层面(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分析方法对《内经》、《伤寒论》六经涵义进行研究;结合中国传统经典诠释的考证、训诂及刘笑敢教授“实验室条件”,“朴素性及一致性原则”,以《内经》、《伤寒论》文本为依据探讨六经涵义。(2)采用伽达默尔的“真理”、“转化”、“变化”、“符号”、“象征”等理论对六经内涵进行哲学诠释学层面的诠释;运用西方诠释学的“前理解”、“诠释学循环”、“效果历史”、“视域及视域融合”等理论与方法对《伤寒论》六经诠释历史进行分析。(3)运用“创造的诠释学”、“反向格义”、“诠释定向”等理论与方法,对方有执、柯韵伯、唐容川的《伤寒论》诠释思想与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论(1)《内经》六经涵义。通过“创造的诠释学”五个层面的方法分析,指出《内经》中“六经”作为独立语词的含义是经络。后代诠释者尤其是《伤寒论》六经诠释者,将其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名词综合代词的简称“六经”相互混淆。《内经》六经涵义包括两个层面:①作为名词具有经络含义的六经。②作为六个名词综合指代,具有代词性质的简称“六经”。太阳、阳明等语词的涵义具有诠释学的“符号”、“象征”特点,其是“感性的事物和非感性事物的重合”。(2)《伤寒论》六经涵义。《伤寒论》中,“六经”未独立出现,《伤寒论》诠释者将其指代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名词。依据文本仅能考证其与“病”的分类划定有关,而内涵应该远远大于疾病的含义。太阳、阳明等名词的内涵消失,类似于诠释学理论所说“转化”的发生,再由“变化”过程而成为“六经”。此外,《伤寒论》继承《内经》理论的“前理解”发生动摇,使得涵义范围发生扩展。诠释学“真理”及“实践智慧”理论适合于《伤寒论》六经的诠释与探讨。(3)《伤寒论》六经诠释史特征。六经诠释伴随伤寒学发展而进行演化、推进,效果历史明显影响诠释者主体意识。历代六经诠释者大多欠缺方法论意识,客观性及自觉性较差,然而部分医家表现出原始的诠释学思想与方法,“跨文本诠释”、“融贯性诠释”有所体现。中医统编教材对于六经的诠释,存在明显主体间性特征。(4)方有执、柯韵伯的《伤寒论》诠释思想与方法。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所体现的诠释思想具有诠释学异向特征,已经显现“心理移情”、“以意逆志”等诠释方法意识,六经六部学说通过创造的诠释学方法分析,其创新性较强。柯韵伯的诠释作品《伤寒来苏集》体现了,心法为要的方法学原初意识,六经地面学说也是异向型诠释的范例,通过“创造的诠释学”的分析,其系统性优于六经六部学说。(5)唐容川《伤寒论》诠释思想与方法。唐容川前理解构成具有对抗西医解剖学冲击及王清任质疑的特征,以六气学说融贯入六经诠释之中,使六气具有形质,六经涵义扩大。另外,唐容川运用“跨文本诠释”及“反向格义”方法以西医学理论诠释三焦,并将气、津液等功能融入三焦之中,使中医形质理论更为系统。唐容川的三焦诠释定向呈现明显逆向特征。《伤寒论浅注补正》是顺向六经诠释与逆向三焦诠释共同存在的诠释着作。意义(1)探讨《内经》、《伤寒论》六经的真正涵义,为近1000年的六经诠释历史及诸多伤寒学者的六经诠释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2)通过西方诠释学理论与方法对六经诠释历史的分析,及整个《伤寒论》六经历史进行的梳理,呈现了诠释学独特视角的伤寒学发展史,为中医史研究提供方法范例。(3)中国传统经典诠释方法的应用,不但可以分析呈现六经的涵义,诠释者方法等问题,而且丰富了中医经典文献及中医学理论的研究方法。(4)诠释学引入《伤寒论》六经研究,对符合中医学属性的方法学进行探讨,为中医学属性研究增加诠释学视域,为诠释者及经典研究者的理论与方法提供指导。(5)诠释学与中国传统经典诠释方法在《伤寒论》六经诠释研究中的运用,也将丰富中国的诠释学研究,为中医诠释学、中国诠释学的建立作出贡献。

刘兵[8](2011)在《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研究 ——基于两种经脉模式认识的古代文献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最早确立于《内经》的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是针灸学乃至中医学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以表里经脉为考察基点的人体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络规律的认识,及经脉脏腑病证的相互影响与诊候的把握,乃至针灸治疗思路及配穴方法的拓展等,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历代医家对此问题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来阐述,在某些观点上也有较大的发展或创新。就所查文献资料来看,古今未见对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进行专门的深入、系统研究。本论文基于两种经脉模式认识,对古代文献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分析与诠释,试从理论渊源与学术演变的纵向角度,以及不同理论学说之间关系的横向角度,全面阐释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的真正内涵与核心要义,为针灸诊疗的拓展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脏腑表里关系研究提供新观念的参本。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系统考察古代相关文献,以时间为序纵向探究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的历史发展概况。第二章,从理论模式、理论构成、理论应用等三个方面,重点阐释基于初始经脉模式认识的有关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第三章,与第二章是平行比照的研究内容,即基于脏腑-经脉模式认识的表里关系的理论探讨。第四章,总结性地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下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特点及临床意义;并突破不同模式来探讨人体足六经、手六经表里的共性与个性特点。第五章,提出本研究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针灸临床思路,以及认识人体复杂性、系统性的启示或思考。各章内容相互关联,纵横对照,层层推进。本论文首次系统收集、整理、考察了清代及以前有关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研究的文献或着作,并概述其理论的萌生、确立、发展、应用及演化等。研究发现,在历代医着(或医家)的探讨中存在着既有与脏腑相合而论的脏腑经脉表里,又有单纯的体现经脉原质认识的经脉表里,且在早期经脉学说中即已展现之,而形成了有着较大差别及不同应用的两大理论体系。这促成了本文基于不同经脉模式认识的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的探讨。本课题研究,突破前人在论述经脉表里时忽视早期经脉体现隐在规律的内容,辨析《内经》中不同观点,结合后世医家论述而阐释经脉自身表里关系,及脏腑经脉相合或脏腑主导下的经脉表里关系的理论构成与应用体系。首次系统比较分析足六经表里、手六经表里的共性与个性特点,为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的研究提供另一新视角认识。提出诸如“‘脏腑-经脉’表里子系统存在中介结构(组织部位中介、腧穴中介、脏腑经脉中介)”,“对不同模式下经脉理论的考察有利于解读药物归经的内涵,认清‘归经’二字的实质”等新的见解。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将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原理探究与应用分析并重,纵向与横向角度相联系的系统研究。研究阐明了表里经脉的历史发展概况,不同方法论角度下理论构建与理论应用各个层面的基本认识与比较,完成古代文献中相关内容的规律性表达与现代诠释。为正确解读传统针灸理论,发掘与表达经脉理论的科学内涵,立足中医学针灸学自身进行现代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文献与理论研究基础。

古琨如[9](2011)在《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文中提出背景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造成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使治疗费用剧增,即使是轻度障碍也影响患者饮食和发音。急性脑卒中患者中29%-64%有吞咽障碍。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已经明确了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在脑梗塞吞咽障方面疗效显着,有其独到之处,但目前还尚未形成统一的疗效评价指标。如何能在临床上把合适的中西医康复手段与疗效评价指标联系在一起,将有助于治疗方法的推广。目的使用与康复手段相关的才藤7级评价方法,比较评价单纯康复治疗与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试图初步研究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基础性探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给予才藤7级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用软件包SPSS15.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结果(一)本研究共纳入病例70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无脱落及死亡病例。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舌三针组)治愈率为:51.4%,显效率为:34.2%,有效率为:11.4%,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康复治疗)治愈率为:28.6%,显效率为:40%,有效率为:25.7%,总有效率为:91.4%。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P>0.05(表8),两组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均有疗效。(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3),提示治疗组疗效较好。(三)按病灶分类,两种治疗方法对于脑干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皮层组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脑干损伤患者疗效较差。研究过程中,除2例患者出现针刺后皮下瘀斑外,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舌三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康复治疗组。但疗效与病灶部位有关。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反应,证明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其机理可能因为舌三针加强了对咽喉深层肌肉的刺激,并通过皮层功能的刺激,改善了咽部启动及咽喉部的吞咽功能。

周瑾[10](2003)在《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 ——以早期中国身心思想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生命之学,中国哲学既是“心的学问”,又是体之于“身”的实修之学,“变化气质”、“得其受用”云云,无论如何不能与“身”无关。因此,对中国哲学作“身心”整全的观照,可能更为真切。在多元文化视野中以早期中国身心观为中心,兼及印度文化、希腊—希伯来文化身体观的考察,不仅能从“身体”角度突显各文化的特性。更能藉着异质文化的参照。增进对中国文化特质的理解,还可以更为切身地理解人的处境、意义。 现象学区分了躯体与身体,身体并不等同于物质性的肉体。对中国思想来说,更是身不离心、言身必及心,因此所谓的身体实为身心整体——身心互渗的共同体。中国思想中身、心为一体两面的关系,气居中起着绾合、沟通的作用,这一理解已渐成共识。在这活的身心结构中,身与心的互通、气的居间联络是如何可能、怎样进行的,本文的研究表明,身、心、气在最深的层次上是相通的,其异在象、其同在性,在根本上身可说是气之凝实、固结,而气之神妙、虚灵就通于心。将这一身心整体落实到天地大生命流的终极境域中,更展现出一气所涵的身心全息三态:始源层面的相通;经验层面的有别;境界层面的合一。涉及到身心各个具体方面,儒道思想尽有歧异,但对气化身心整体的体认却无不同,而落实到身心转化的实修工夫上,又因着两家的旨趣、门径的相异,而表现出如下区别:在交互主体性中“充养”、“推扩”;舍弃关系性而孤离地“减损”、“逆觉”。圣俗不二是中国思想与印度宗教的共识,在小我与大我的相通上有着深刻的一致。肯认一己的身心修证能够超凡入圣,则是中、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最大不同。在神造万物的两离景观下,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统为灵肉、身心的分裂所纠缠,但步入现代以来西方哲学与基督宗教身体观的自我更新,值得中国文化借鉴。在对话中反思,在比较中自省,才能为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契机和动力。 论文分为十章,加上绪论、余论共计十二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研究综述、思想背景与理论构架。绪论在人类精神追求的视野中牵引出作为问题的身体,并交待定位、框架、取材与方法;第一章是对中国身体观研究成果的综述和评价,这是本文得以有所推进的平台;第二章展现出早期中国身心思想的基本景观,将论题落实到具体的思想脉络中,并采纳了“形—气—心”身心结构的理想类型,以为现象的检视、理路的勘寻提供有效的基型。 第二部分的六章是本文主干。通过形、心、气三方面的探讨,从早期中国思想中勾勒出整全身心的基本面貌,进而对身心转化的实证工夫作动态的考察。第三章从身体的形塑、形躯之身的内与外、感官功能等诸方面,讨论早期中国思想对形躯之身的认知和态度;第四、五、六三章围绕心而展开,通过“家族类似”这一理论范型,将知、情、志、性、魂魄诸方面有机地整合到“心”的论域下,并联系着身体性的内容而展开论述;在中国思想中,活络的身心整体绝非精神、物质的简单搭配,其间实有气的流动,在此基础上的身心沟通是第七章着力探讨的内容;第八章重点考察儒道两家的身心修行观,把身心与修行结合起来,从静态的描述上升到动态的展现,落实到体之于身的实修工夫,这一思路是合乎中国思想特质的。 第三部分探讨作为中国文化“他者”的印度宗教、犹太—基督宗教和西方哲学的身体观,并在跨文化研究的格局中进行初步比较。有关印度宗教的内容放在第九章讨论,侧重点在宗教修行方面;第十章是两希文化中的身体观,主要讨论灵肉关系、身心关系;余论则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抽取一些主要的方面展开对话和比较,试图通过这一工作带出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掘发中国身心思想在现时代的意义。

二、《灵枢》经脉循行方向不一致性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枢》经脉循行方向不一致性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与选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灸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1. 干眼的疾病概况
        2. 发病机制及治疗
        3. 干眼的中医学溯源
        4. 针灸治疗干眼的现代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1. Meta分析起源及简介
        2. Meta分析应用及局限
        3. 网状Meta分析原理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3. 文献检索策略
        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5. 偏倚风险评价
        6. 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与筛选流程
        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 风险偏倚评价结果
        4. 直接比较结果
        5. 网状Meta分析结果
        6. 安全性评价
        7. 小结
第二部分 针灸治疗干眼的选穴规律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3. 文献检索策略
    二、数据处理
        1. 文献筛选流程
        2. 数据整理及术语规范
        3. 数据分析
    三、结果
        1. 一般情况
        2. 穴位频次
        3. 穴位归经
        4. 穴位分部
        5. 穴位组方规律
        6. 聚类分析
        7. 小结
讨论
    一、网状Meta分析结果讨论
    二、选穴规律研究结果讨论
结语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本研究的结论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器材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1.5 注意事项
    2 研究器材
研究方法
    1 观测部位
    2 观测指标
    3 实验时间
    4 测试过程
    5 数据统计处理
    6 实验流程图
研究结果
    1 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特征及艾灸三组穴位对其影响
        1.1 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
        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
        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
    2 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3 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4 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5 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分析与讨论
    1 研究理论
        1.1 经脉的循行
        1.2 经络现象
        1.3 红外热像技术在经络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4 微循环血流量在观察经脉线上能量代谢的运用
    2 研究思路分析
        2.1 经脉的选择
        2.2 选穴依据
        2.3 经脉线上的能量代谢特征指标
        2.4 论督脉为“阳脉之海”与命门为“阳气之根”
    3 研究结果讨论
        3.1 命门对督脉线上IRRTM的影响
        3.2 艾灸至阳穴督脉线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特异性表现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从框架角度探讨中医经络理论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经络理论起源阶段的研究
    1.1 与经络理论相关的出土文献文物
    1.2 (经)脉名称与数目
        1.2.1 (经)脉的名称
        1.2.2 (经)脉的数目
    1.3 (经)脉的循行与病候
        1.3.1 (经)脉的循行
        1.3.2 (经)脉的病候
    1.4 中医理论对早期经络理论的影响
    1.5 早期(经)脉学说框架
    1.6 小结
2.经络理论形成阶段的研究
    2.1 《内经》中的经络理论
        2.1.1 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病候
        2.1.2 《内经》中的经络向心性走行
        2.1.3 络脉、经别、经筋、皮部理论的创建
        2.1.4 《内经》首创奇经说
        2.1.5 标本、根结、四海理论的建立
        2.1.6 多种气血流注学说并存
        2.1.7 《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体系框架
    2.2 《难经》对奇经八脉理论的贡献
    2.3 小结
3.经络理论发展与演变的研究
    3.1 《针灸甲乙经》确立了针灸学的理论框架
        3.1.1 《甲乙经》经络理论框架主要内容的梳理
        3.1.2 《甲乙经》经络理论主要内容结构框架
    3.2 以《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为代表的唐宋、金元时期的经络理论
        3.2.1 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的经络理论
        3.2.2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含针灸铜人)的研究
    3.3 《奇经八脉考》对奇经八脉理论的贡献
        3.3.1 论述循行,考订穴位
        3.3.2 明确奇经作用,论述其临床应用
        3.3.3 针药并用治奇经病
        3.3.4 经脉是由修行者返观内视而发现的
    3.4 《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
    3.5 清至民国时期的经络理论
    3.6 小结
4.以《针灸学》教材为代表的当代经络理论研究
    4.1 《针灸学》教材框架结构梳理
        4.1.1 教材概述
        4.1.2 国家统编一~九版《针灸学》教材结构
        4.1.3 教材结构比较
        4.1.4 现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演变
    4.2 《针灸学》经络理论核心概念表述及演变研究
        4.2.1 经络理论核心概念变化
    4.3 教材概念演变原因探讨
        4.3.1 西医学的影响
        4.3.2 针灸标准化、国际化的影响
    4.4 《针灸学》经络理论框架
    4.5 小结
5.中医理论学说对经络理论发展演变影响研究
    5.1 术数对经络理论的影响
    5.2 阴阳学说对经络理论的影响
        5.2.1 以三阴三阳命名经络
        5.2.2 经络阴阳与脏腑阴阳相配伍
        5.2.3 阴阳对气血流行的影响
    5.3 五行学说对经络理论的影响
        5.3.1 《黄帝内经》时期五行学说与经络理论的初步结合
        5.3.2 《难经》时期五行学说与经络理论的联系进一步发展
        5.3.3 五行学说与经络理论的深入联系
        5.3.4 五行学说与《针灸学》教材经脉理论的联系
    5.4 脏腑、气血理论对经络理论的影响研究
        5.4.1 脏腑理论对经络理论的影响
        5.4.2 气血理论对经络理论的影响
    5.5 小结
6.经络理论框架演变分析
    6.1 经络理论体系框架
    6.2 经络理论框架的发展、演变特点
        6.2.1 经络理论框架的核心结构保持不变
        6.2.2 经络理论的外延结构有不连续的情况出现
    6.3 形成经络理论体系发展、演变特点的原因
    6.4 当代经络理论体系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6.5 经络理论起源、形成及发展的内在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古籍文献书目
附录
    附录1:《足臂》、《阴阳》、《灵枢·经脉》所载(经)脉循行路径
    附录2:《足臂》、《阴阳》、《灵枢·经脉》所载(经)脉病候
    附录3:一至九版国家统编《针灸学》教材理论体系结构材料提取表
    附录4:一至九版国家统编《针灸学》教材经络理论概念表述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从西汉出土经穴髹漆人像看手厥阴经脉的循行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对手厥阴经脉循行路线的不同记载
    1.1 双包山汉墓人体经脉漆雕手厥阴脉循行
    1.2 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手厥阴脉循行
    1.3《灵枢·经脉》及后世医籍中手厥阴经脉循行
    1.4 循行特点对比
2 对手厥阴经脉认识的发展和演变
    2.1 马王堆先秦医书中关于手厥阴经脉的模糊认识
        2.1.1 经脉循行
        2.1.2 经脉主治
    2.2 手厥阴经脉流注方向以及命名演变
        2.2.1 经脉流注方向
        2.2.2 命名演变
3 结语

(5)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六阴经循行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方法
    1. 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资料整理
        1.1 图片资料的获取
        1.2 经络线条的绘制与标识
    2. 文献资料检索与收集
        2.1 资料检索与收集的范围
        2.2 参考资料的确定
    3. 资料提取及数据库构建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经脉循行概况
    2. 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六阴经考证结果
        2.1 手太阴脉
        2.2 手厥阴脉
        2.3 手少阴脉
        2.4 足太阴脉
        2.5 足厥阴脉
        2.6 足少阴脉
    3. 十二正经历代文物文献记载对比表
        3.1 手太阴脉
        3.2 手厥阴脉
        3.3 手少阴脉
        3.4 足太阴脉
        3.5 足厥阴脉
        3.6 足少阴脉
第三部分 讨论
    1. 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制作年代及工艺考证
        1.1 老官山汉墓概况
        1.2 老官山漆人年代及工艺
    2. 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经脉学术价值
        2.1 六阴经经脉循行演变的启示
        2.2 六阴经经脉数量演变启示
        2.3 经脉分支演变启示
        2.4 经脉命名演变启示
    3. 老官山经穴髹漆人像与巴蜀地区针灸学术流派
        3.1 巴蜀流派形成历史背景
        3.2 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经穴内容与扁鹊、涪翁学派
结论
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文献综述 《内经》以前经脉相关文物文献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二: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件三:现代文献检索结果
    附件四: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基于中医“五神”学说之“意”要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考核(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意”与中医“五神”学说
    一、中医“五神”学说概论
    二、中医“五神”学说之“意”要素内涵的研究
        (一)“意”要素的文献记载
        (二)“意”要素的内涵
    三、中医“五神”学说之“意”要素表征的意义
        (一)意的生理表现
        (二)意的病理表现
第二部分 中医“五神”学说之“意”评定量表的研制
    一、初始评定表的形成
        (一)初始条目池的构建
        (二)初始评定量表的形成
        (三)初始评定量表的内容
    二、进行临床预调查,形成正式评定表
        (一)调查员培训
        (二)研究对象来源
        (三)纳入与排除标准
        (四)研究方法
        (五)数据的统计处理
        (六)形成正式评定表
    三、正式评定表的临床测验
        (一)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
        (二)数据分析
        (三)量表的信度考察
        (四)量表的效度考察
        (五)量表的得分统计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中文详细摘要

(7)《伤寒论》六经的诠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诠释学导论
    第一部分 诠释学概论
        1 诠释学的定义
        2 诠释学的词源学解释与内含
        3 诠释学的性质与历史转向
        3.1 诠释学的性质
        3.2 诠释学的历史转向
        4 诠释学的重要名词及理论
        4.1 前理解
        4.2 诠释学循环
        4.3 效果历史
        4.4 视域与视域融合
    第二部分 诠释学传入中国后的发展
        1 "照着讲"——诠释学在中国
        1.1 诠释学的汉语翻译
        1.2 中国学者对于诠释学的深入研究
        2 "接着讲"——中国的诠释学
        2.1 早期海外学者对诠释学的推广及方法论的发展
        2.2 老一辈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诠释学的肯定与关注
        2.3 台湾、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诠释思想研究的实践
        2.4 大陆学者对中国传统诠释研究的实践
        3 当前诠释学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 诠释学在中医学领域的研究概况
        1 诠释学引入中医学研究的发端
        2 探索诠释学引入中医学可行性与意义的研究成果
        3 诠释学应用中医学研究的成果
        4 诠释学是符合中医学性质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中篇《伤寒论》六经诠释思想研究
    第一部分 《内经》六经与《伤寒论》六经诠释
        1 伤寒学形成的前奏曲(汉以前)——《黄帝内经》六经诠释
        1.1 《内经》六经"实谓"
        1.2 《内经》六经"意谓"
        1.3 《内经》六经"蕴谓"
        1.4 《内经》六经"当谓"
        1.5 《内经》六经"必谓"
        2 伤寒学体系的形成时期——《伤寒论》六经
        2.1 《伤寒论》六经"实谓"与"意谓"
        2.2 《伤寒论》六经"蕴谓"
        2.3 《伤寒论》六经"当谓"
        2.4 《伤寒论》六经"必谓"
        3 诠释学"真理"理论的"六经"诠释
        3.1 诠释学的"真理"与"方法"理论
        3.2 科学方法的局限
        3.3 去蔽——真理
        3.4 关于历史性与文本理解
        4 结语
    第二部分 建国前各时期《伤寒论》六经诠释
        1 伤寒学的多极化发展时期的《伤寒论》六经诠释
        2 伤寒学的兴盛时期的《伤寒论》六经诠释
        3 伤寒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伤寒论》六经诠释
        3.1 病位部位,厘定六经
        3.2 重视治法,诠释六经
        3.3 以经释论,六气六经
        3.4 结合温病,创新诠释
        4 伤寒学中西汇通时期的《伤寒论》六经诠释
        4.1 以中学为本,参以西学的六经诠释
        4.2 以西医学为方法的六经诠释
        4.3 秉承传统方法的六经诠释
        5 日本伤寒学家六经诠释
        6 结语
    第三部分 建国后《伤寒论》六经诠释
        1 伤寒学繁荣和创新初期的《伤寒论》六经诠释
        1.1 伤寒学家个体的六经诠释
        1.2 教材编写集体的六经诠释
        2 伤寒学的繁荣和创新时期的《伤寒论》六经诠释
        2.1 老一辈伤寒学家的六经诠释
        2.2 上世纪80年代及以后出版的《伤寒论》教材六经诠释
        2.3 当代伤寒学者的六经诠释
    参考文献
下篇 方、柯、唐三家《伤寒论》六经的诠释学研究应用
    第一部分 引论
        1 中医经典文献研究存在的问题
        1.1 对于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及基本知识掌握不足
        1.2 缺少适合中医经典研究方法的探讨研究
        2 诠释学引入中医学的可行性
        2.1 诠释学与中医学及经典文献研究方法的契合
        2.2 中国传统经典研究学者对于西学引入的意见
        3 诠释学对当前中医经典研究的意义
        4 诠释学定向理论概况
        4.1 什么是诠释学定向
        4.2 定向分析的诠释学理论基础
        4.3 定向相关的名词
        4.4 诠释学定向分析的意义
    第二部 方有执、柯韵伯《伤寒论》诠释思想比较研究
        1 方有执《伤寒论》诠释思想研究
        1.1 明代学术背景与方有执生平
        1.2 方有执《伤寒论》诠释特点分析
        1.3 方有执《伤寒论》六经"创造的诠释学"分析
        2 柯韵伯《伤寒论》诠释思想研究
        2.1 柯韵伯生平与时代背景
        2.2 柯韵伯《伤寒论》诠释思想研究
        2.3 柯韵伯《伤寒论》六经"创造的诠释学"分析
        3 方有执、柯韵伯《伤寒论》诠释思想的异同
        3.1 前理解的异同
        3.2 诠释方法论异同
        3.3 六部说与地面说的诠释定向评价
    第三部分 唐容川《伤寒论》诠释思想研究
        1 时代背景与唐容川生平
        1.1 时代背景
        1.2 唐容川生平
        2 中国诠释传统中的反向格义
        2.1 格义
        2.2 反向格义
        3 唐容川《伤寒论》诠释分析
        3.1 唐容川的六经诠释
        3.2 唐容川的三焦诠释
        4 反向格义的困境与意义
        5 结语
        5.1 跨文本诠释方法的应用
        5.2 以六气融贯整个《伤寒论》诠释
        5.3 唐容川《伤寒论》六经诠释的定向——顺向的诠释
        5.4 唐容川《伤寒论》三焦诠释的定向——逆向的诠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研究 ——基于两种经脉模式认识的古代文献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现状与评述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 研究意义
第一章: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发展概述
    第一节:出土经脉文献与文物(经脉表里关系的萌芽)
        1. 《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
        2. 《脉书》
        3. 西汉人体经脉漆雕
        4. 小结
    第二节:《内经》与《难经》(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的确立)
        1. 《内经》
        2. 《难经》
        3. 小结
    第三节:后世医着(表里关系经脉理论的解读、应用、发展与演化)
        1. 汉、晋、隋唐时期
        2. 宋、金、元时期
        3. 明、清时期
        4. 小结
第二章:初始经脉模式下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
    第一节:关于初始经脉模式
        1. 构建背景
        2. 命名意义
        3. 经脉数量
    第二节:理论构成
        1. 表里经脉分布区域的对应与对称
        2. 《灵枢·经别》经脉六合理论
        3. 十二络脉(络穴)对表里经脉的沟通作用
        4. 经筋体现的表里经脉联系
        5. 表里经脉的气血阴阳属性
        6. 比附十二经水的经脉表里特点
    第三节:理论应用
        1. 脉诊
        2. 病证与治疗
        3. 表里经配穴或用穴
        4. 方药应用
        5. 《伤寒论》六经同感、表里传变与经脉表里
第三章:脏腑-经脉模式下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
    第一节:关于脏腑-经脉模式
        1. 构建背景——《灵枢·经脉》十二经脉概念解读
        2. 命名意义——脏腑与经脉的融通
    第二节:理论构成
        1. 脏腑相合对经脉表里的意义
        2. 基于脏腑相合表达的经脉分支
        3. 脏腑与经脉共同参与下的气血流注
        4. 脏腑-经脉之间的其他关系
        5. "脏腑-经脉"表里子系统的中介结构
        6. 奇经八脉的表里是非及对经脉表里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理论应用
        1. 脉诊
        2. 病证与治疗
        3. 表里经配穴或用穴
        4. 方药归经
第四章:两种模式下的经脉表里关系比较与突破模式的认识
    第一节:不同模式下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特点及临床意义
        1. 经脉本身
        2. 表里经循行
        3. 表里经脉诊
        4. 表里经病证、治疗与配穴
        5. 表里经方药应用
    第二节:突破不同模式认识人体足六经、手六经表里的共性与个性
        1. 足六经表里共性与个性
        2. 手六经表里共性与个性
第五章:研究启示
    第一节: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启示
        1. 关于基本概念
        2. 关于理论溯源
        3. 关于科学表达
    第二节:对针灸临床思路的启示
        1. 表里经辨证
        2. 表里经治疗
    第三节:对认识人体复杂性、系统性的启示
        1. 关于人体的复杂性
        2. 关于人体的系统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认识
        (一) 发病机制
        (二) 分期
    二、祖国医学对吞咽障碍的认识
    三、关于脑梗塞吞咽障碍的诊断
        (一) 西医诊断
        (二) 中医诊断
        (三)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
    四、中西医治疗
        (一) 西医治疗
        (二) 中医论治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一) 对象来源
        (二) 入选病例标准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样本计算
        (二) 实验方案
        (三) 观察项目
        (四) 观察方法
        (五) 疗效评定标准
        (六) 统计学处理
        (七) 病人依从性保证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一) 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二) 小结
    二、疗效评价
        (一) 两组间疗效比较
        (二) 小结
    三、不良反应
分析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分析
        (一) 两组疗效分析
        (二) 病变部位与吞咽障碍
    二、存在不足
    三、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 ——以早期中国身心思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问:一种身体动姿
绪论 从身体的角度看
    一 轴心时代
    二 “上帝的面具”
    三 身体的出场
    四 问题的提出和定位
    五 框架、材料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身体观研究述评
    一 对问题的“观”
    二 比较文化视野中的身与心
    三 医学视域中的身体
    四 从精神修养的角度看
    五 其他方面的探讨
第二章 基本景观与理想类型
    第一节 思想的基本景观
        一 “天、地、人”之“道”
        二 阴阳五行的象征图式
        三 气的考察
    第二节 早期中国的身体共识
        一 “理想类型”
        二 思想的系谱
        三 身体的界说
        四 形—气—心的身心结构
第三章 形躯之身:描述与评价
    第一节 形躯之身的形塑
        一 “世界身体”
        二 一个历史的认知
    第二节 形体:一个外部的观察
        一 “四体”
        二 一些异状的记载
        三 对形貌的看法
    第三节 藏府:内部的认知
        一 医家之外的论述
        二 藏、府及其它
        三 在天、地、人的系统中
    第四节 对官觉的态度
        一 “五官”
        二 儒家的看法
        三 道家的意见
        四 看·听·味:价值意向的考察
    第五节 如何看待形躯之身
        一 在儒家的视野中
        二 从道家的立场看
        三 医家的补充
第四章 心:一个“家族类似”的视角(上)
    第一节 心的学问
    第二节 在心的统名下
        一 心的诸种概念
        二 “家族类似”
        三 心与神:一个必要的辨析
    第三节 心的地位及其形成
        一 政治隐喻中的心
        二 “心”史
    第四节 知的考察
        一 知:“心之官则思”
        二 反知?无知之知?
第五章 心:一个“家族类似”的视角(中)
    第一节 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上)
        一 情:庞大的子家族
        二 欲望的问题
        三 喜怒哀乐诸情
        四 无情之情
    第二节 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下)
        一 境域层次中的血亲之爱
        二 四端之情
        三 从道的高度看
    第三节 志:一个“意”的范畴
        一 一种价值性的“志”
        二 另一种思路
        三 比较:在思想的基盘上
第六章 心:一个“家族类似”的视角(下)
    第一节 心与性:形而上的可能(上)
        一 生与性
        二 性与天命
        三 孔、孟之间
    第二节 心与性:形而上的可能(下)
        一 心、性、天
        二 性之天生义
    第三节 魂、魄:另一个世界?
    结语 心之总说
第七章 沟通身心的气
    第一节 心身问题
        一 心身和合:在大小宇宙的关系中
        二 经验域的身心之别
        三 心身相“即”:从气的“通”性看
    第二节 心气之辨
        一 心气对立?
        二 在大生命洪流中
    第三节 身心交通中的气(上)
        一 儒学的始源
        二 孟子:形—气—心的纵贯
        三 荀子:一种平面的横摄
    第四节 身心交通中的气(下)
        一 通与化:老庄的观点
        二 道家的余脉
        三 医家:气—经络的身体
第八章 修行:身心转化
    第一节 身心转化的可能
        一 绵延与相通:自道观之
        二 肉身成道
        三 如何修行?
    第二节 充养:儒家的进路
        一 修身:孔子的态度
        二 孟子与荀子:内充与外铄
    第三节 减损:道家的证地
        一 老子的独觉
        二 忘、化、游、通:庄子及以后
    补论 从“德感—乐感”说看身心观
第九章 他者的目光:异域身体观(上)
    第一节 印度宗教之一般
    第二节 基本景观:轮回之网
        一 世界理解与时间体系
        二 再回来:赞成、反对、修正
    第三节 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身体观
        一 梵我一如
        二 多层次的身心观
        三 修行:身心训练
    第四节 佛教:从舍身解脱到即身成就
        一 修心:佛教的立场
        二 从舍身到即身的转变
        三 身心三层观
        四 修行:即身成佛
第十章 他者的目光:异域身体观(下)
    第一节 古希腊传统
        一 知识性传统
        二 万物本原:前苏格拉底哲学
        三 灵肉二元化的体系化表达
    第二节 希伯来传统
        一 犹太教的一元生命观
        二 一种误识:保罗以来
    第三节 从笛卡尔到福柯
        一 身心问题:笛卡尔的遗产
        二 哲学的新趋向
        三 肉身化:走出知识性传统
    第四节 基督宗教身体观的更新
        一 科学化与肉身化的挑战
        二 在主流面相的背后
        三 步入现代:卡尔·巴特以来
余论 比较与反思:回到中国
    一 唯肉身?反身体?
    二 一个尝试性的解答
    三 气—场域的身体性文化
    四 个案比较:何种身体性?
    五 开放的身体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勘误表

四、《灵枢》经脉循行方向不一致性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干眼的网状Meta分析与选穴规律研究[D]. 王图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D]. 黄炳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9)
  • [3]从框架角度探讨中医经络理论演变[D]. 姚克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4)
  • [4]从西汉出土经穴髹漆人像看手厥阴经脉的循行演变[J]. 邱科,周兴兰,孙睿睿,曾芳,谢涛,江章华,梁繁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10)
  • [5]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六阴经循行特点研究[D]. 邱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6]基于中医“五神”学说之“意”要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考核[D]. 王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6)
  • [7]《伤寒论》六经的诠释学研究[D]. 张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8]表里关系的经脉理论研究 ——基于两种经脉模式认识的古代文献理论分析[D]. 刘兵.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2)
  • [9]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评价[D]. 古琨如.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10]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 ——以早期中国身心思想为中心[D]. 周瑾. 浙江大学, 2003(12)

标签:;  ;  ;  ;  ;  

论《灵枢》经脉走向不一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