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化合物生成中的结构取向和模板

微孔化合物生成中的结构取向和模板

一、微孔化合物生成中的结构导向与模板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微,左萌萌,黄亮亮[1](2015)在《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微孔材料独特的结构特点及在分离、吸附、离子交换和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微孔化合物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磷酸盐分子筛是应用和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微孔材料。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作为磷酸盐分子筛材料的延伸,近年来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人们致力于合成具有大孔、螺旋、手性骨架等新颖结构的亚磷酸盐系列化合物,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微孔化合物的研究。目前,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元素周期表中的大部分金属元素,合成方法多样,所用模板剂种类繁多。通过对不同金属亚磷酸盐的综述,总结了亚磷酸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合成方法及模板剂在化合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其最新研究进展。

陈飞剑[2](2014)在《新型分子筛结构导向剂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具有交叉大孔、超大孔等特殊孔道结构的沸石分子筛在石油加工(催化裂解)、大分子催化、药物分子传输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其合成研究一直是多孔材料化学及其相关领域最为人们关注的方向之一。近十几年来人们在合成具有大于12员环孔道结构的超大孔沸石分子筛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已报到的超大孔沸石共有13种,但合成稳定的超大孔沸石仍然是当今合成化学领域的一大挑战。众所周知,模板剂在分子筛的合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稳定性、刚性、形状、大小、亲水疏水性等都对特定结构分子筛的合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咪唑盐衍生物,由于它们具有一个比较刚性的芳香环(咪唑环),在分子形状上表现为各项异性,同时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咪唑环上,一般具有合适的亲水性疏水性,在分子筛的合成中被证明是一类非常高效的模板剂分子。然而,由于模板剂分子大小的限制,由它们导向合成的分子筛往往为小孔和中孔的化合物。本论文选择以咪唑盐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咪唑盐的体积大小、分子刚性、亲水性/疏水性等参数,设计合成了一批咪唑类有机结构导向剂,并将其用于分子筛的合成研究,合成出了一些大孔或超大孔的分子筛材料,包括新型超大孔沸石分子筛,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实验参数对产物晶相生成选择性的影响,揭示了结构导向剂与对应分子筛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丰富了人们对沸石分子筛合成化学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地总结了分子筛的发展概况、大孔和超大孔分子筛的研究现状以及合成方法,确立了以设计合成新型咪唑盐类模板剂探求新型分子筛结构的研究思路和方案。2.通过使用四面体硼类刚性咪唑盐化合物作为模板剂,在溶剂热条件下使用NaB(Im)4成功合成了磷酸铝分子筛AlPO-11的大单晶,在水热条件下使用B(Me2Im)4(OH)3作为模板剂成功地合成了 ITQ-12的大单晶,首次通过单晶衍射的方法获得了 ITQ-12的精确结构,为研究此分子筛在气体分离方面的功能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参数。利用ESI-MS,19F和11B NMR等表征方法,发现从含硼咪唑模板剂分解出来的咪唑类物质起到了实际意义上的模板剂的作用,其中模板剂的缓释在分子筛晶体生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方法可能成为分子筛单晶合成的一种有效途径。3.提出了一种导向合成大孔和超大孔分子筛的模板剂设计策略,即利用模板剂自组装体为结构导向剂,合成大孔和超大孔沸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集芳香环和咪唑阳离子于一体的半柔性模板剂,这些模板剂可以通过芳香环π-π相互作用而形成尺寸大的组装体,从而导向生成大孔和超大孔沸石。利用该策略,我们合成了 一系列分子筛,例如超大孔沸石ITQ-37(30×30×30)、ITQ-43(28×12×12),大孔沸石ITQ-24(12×12×12)、ITQ-21(12×10×10)、IM-20(12×10×10),具有超大笼结构的ITQ-29,小孔沸石ITQ-12(8×8)等。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核磁、荧光等分析结果表明,这类模板剂分子的确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形成π-π自组装体,该自组装体起到结构导向作用,从而生成超大孔沸石,但是在不形成自组装体时,单个的结构导向剂分子起结构导向作用,从而生成孔径较小的沸石。文献中超大孔沸石ITQ-37和ITQ-43的合成需要大尺寸刚性有机铵阳离子为模板剂,这些模板剂不易获得;而我们的模板剂尺寸小、原料便宜、容易制备、产率高,因此,该策略为大孔和超大孔沸石的合成提供了一个便宜和便捷的方法。4.基于几个含取代芳环的单咪唑盐类模板剂,成功合成了一个具有18元环孔道系统的新型超大孔分子筛材料NUD-1。该分子筛具有一个18 × 12/10 × 12/10 R的三维交叉孔道系统,在其晶体结构中,同时含有单三元环、双三元环和双四元环这样的二级结构单元,这在分子筛化合物结构中属首次发现。锗原子在双三元环和双四元环中有优先的占位率。NUD-1的骨架密度达到了 11.8个T原子每1000 A3,其氮气吸附测得的BET 比表面积为646m2/g,微孔体积为0.26 cm3/g。另外,使用这些模板剂还成功合成了其它一些低骨架密度的分子筛化合物,如ITQ-33、ITQ-44、ITQ-17和ITQ-29。荧光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模板剂分子在较浓的水溶液中和在超大孔分子筛骨架中都以团聚的方式存在,进一步证明了利用模板剂分子间的超分子自组装作用来合成超大孔分子筛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新方法。

田涛[3](2011)在《以手性二胺(铵)为结构导向剂的开放骨架金属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手性二胺(铵)分子,以手性二胺(铵)和2-甲基-1,5-戊二胺为结构导向剂,开展了开放骨架金属磷酸盐的水热合成研究,发现了水热晶化过程中的原位对映体拆分现象。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L-脯氨酸为原料,合成了四个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二胺(铵)分子,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AlPO4-5、AlPO4-15以及具有CHA结构的微孔磷酸铝化合物,客体分子在AlPO4-5的孔道中保持了完整性和单一手性。2.以2-甲基-1,5-戊二胺(MPMD)为结构导向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了阴离子开放骨架磷酸铝化合物[Al4P5O19(OH)]·[C6H18N2](AlPO-MPMD)。该化合物与化合物AlPO-HDA和AlPO-PDA具有相同的骨架拓扑结构,其骨架结构由Al-O多面体(包括AlO4四面体和AlO5三角双锥)与PO4四面体严格交替连接构成,所形成的三维开放骨架在[010]方向上有一个12元环孔道,在[100]方向上存在一个8元环孔道。结构导向剂分子2-甲基-1,5-戊二胺位于12元环孔道中。通过单晶结构解析、固体13C核磁共振、振动圆二色光谱、比旋光度测试、理论计算等方法,对2-甲基-1,5-戊二胺在孔道中的构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水热晶化过程中,2-甲基-1,5-戊二胺分子的S构型较多地进入了AlPO-MPMD的12元环孔道中,表现出了手性对映体分子的原位手性拆分现象。这表明即使在较高的温度下,由于孔道的限制作用,已经进入骨架的手性分子也没有发生手性反转。3.以2-甲基-1,5-戊二胺(MPMD)为结构导向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了开放骨架磷酸镓化合物[Ga8P8O32F5.5]·[C6H18N2]2·[H3O+]1.5 (GaPO-MPMD),该化合物与ULM-5具有相同的三维开放骨架结构。其无机骨架由PO4四面体、HPO4四面体、GaO4F三角双锥和GaO4F2八面体连接而成,在[100]方向有一个16元环的直孔道。质子化的结构导向剂分子位于16元环孔道中,其中一个为S构型,另外一个表现为两个结构导向剂分子的首尾叠加。通过单晶结构解析、振动圆二色光谱、理论计算等方法,对模板剂分子2-甲基-1,5-戊二胺在结构中的构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aPO-MPMD在水热晶化过程中出现了手性对映体分子的原位手性拆分现象,2-甲基-1,5-戊二胺分子的S构型较多地进入了无机化合物骨架。4.在溶剂热体系下,以2-甲基-1,5-戊二胺为结构导向剂合成了一个具有Al/P比为3/4的层状磷酸铝,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其结构。它具有4×6×8元环的层状拓扑结构,并以AAAA堆积方式堆积。模板剂MPMD分子在层间无序排列,在振动圆二色谱测试中没有显示光学活性。

王瑜[4](2010)在《magadiite的合成及其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材料化学研究领域中magadiite及相关科学的研究工作不断拓展创新,至今方兴未艾。magadiite以其良好的离子交换性、吸附性、层间膨胀性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近年来,magadiite不再局限于吸附、插层材料等传统领域,它在寻找沸石分子筛的特种合成路线上获得了有价值的应用。本论文以廉价的天然矿物硅藻土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开展了magadiite的合成研究。借助于X射线衍射分析了晶化反应条件对magadiite结晶的影响。对所合成的magadiite进行了转晶,引入不同的有机模板剂,制备出了菱钾沸石、丝光沸石、镁碱沸石和ZSM-5。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红外、热重-差热和氮气吸附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其晶相、形貌、化学组分、热稳定性、比表面积进行了系统测试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和初始物料对转晶的影响,分析了转晶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短链季铵盐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天然黏土矿物硅藻土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magadiite。通过一系列测试技术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所合成的magadiite为纯相,结晶好,层间距为15.5 A,形态为玫瑰花形。在250℃以下,magadiite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探讨了晶化反应条件对合成magadiite的影响。纵观合成magadiite的原料和方法,认为此方法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合成的成本,为后面工作中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利用所合成的magadiite,采用四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通过转晶制备出了菱钾沸石。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技术对菱钾沸石进行表征。所得到菱钾沸石的形貌为块状,是由小颗粒聚集而成的,在550℃煅烧10 h后,模板剂可以完全的去除。合成的菱钾沸石的SiO2/Al2O3与初始反应物的SiO2/Al2O3极为接近,且钾的含量远比钠的含量大。在1000℃以下,菱钾沸石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通过氮气吸附分析和测定静态饱和水吸附量,确定生成的菱钾沸石为纯相,并未与毛沸石发生共生现象。考察了初始物料的硅铝比、晶化时间、K+和模板剂对合成的影响,得到magadiite转晶制备菱钾沸石的结晶规律。菱钾沸石的成功合成不仅证明了magadiite转晶制备菱钾沸石的可行性,也为菱钾沸石的合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3.以短链季铵盐为模板剂,通过magadiite转晶的方法,制备了菱钾沸石、丝光沸石和ZSM-5沸石分子筛,其中短链季铵盐包括四甲基铵根离子(TMA+)、四乙基铵根离子(TEA+)、四丙基铵根离子(TPA+)、四丁基铵根离子(TBA+)。系统的研究了利用四种短链季铵盐为模板剂,在不同的SiO2/Al2O3、M2O/SiO2和H20/Na2O下,magadiite的转晶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技术对生成的丝光沸石和ZSM-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证明了TEA+参与到转晶的过程,并存在于丝光沸石的骨架结构中。TPA-ZSM-5和TBA-ZSM-5的比表面积不同,是由于TBA+在ZSM-5的交叉孔道占据更大的空间。考察magadiite转晶成ZSM-5分子筛随时间的变化,TPA+在合成的过程中并没有交换到magadiite的层空间中。推断出TPA+和TBA+在转晶过程中起到结构导向的作用,TMA+和TEA+只是使转晶更容易进行,加快了晶化的进程。4.利用乙二胺为模板剂,通过magadiite转晶的方法,制备了镁碱沸石,并对镁碱沸石进行了全面的表征。所合成的镁碱沸石为纯相,形态是由片状的小单晶聚集而成。热稳定性差,但具有很好的耐酸性。从反应物料的碱度、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模板剂用量几方面考察了合成影响因素对转晶的影响。此方法不仅证明了magadiite转晶制备镁碱沸石的可行性,也为镁碱沸石的合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李莉[5](2010)在《新型金属磷酸盐/亚磷酸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基于Zn-P-M-T(M:过渡金属元素,T:有机胺)合成体系,利用水热/溶剂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颖结构的金属亚磷酸和金属磷酸盐开放骨架化合物,并对其结构、性质及合成因素作了详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在水热体系中合成了一例具有独特发光性质和表面光电压性质的新颖层状磷酸亚磷酸锌化合物[C6H12(NH3)2][Zn4(HPO3)2(PO4)2(H2O)2](ZnHPO-CJ47)。ZnHPO-CJ47在紫外灯照射下呈天蓝色,其发射光谱具有多个可分辨的高强度发射峰,这在金属磷酸盐和亚磷酸盐化合物中尚属首次报道。此外,该化合物在外加负电场时还具有p-型半导体的特性。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试表明,这种特殊荧光现象以及光电压产生的原因是由于ZnHPO-CJ47中存在复杂的结构缺陷。同时在该合成体系中,通过掺杂不同过渡金属得到与ZnHPO-CJ47同构的化合物[M2xZn2(1-x)(HPO3)2(PO4)2(H2O)2][C6H12(NH3)2] (M=Co,Mn)(ZnCoHPO-CJ47,ZnMnHPO-CJ47),并对其荧光性质与ZnHPO-CJ47进行了比较。在相似的溶剂热体系中,通过加入不同的过渡金属成功合成了两例新型双金属磷酸盐化合物(Zn0.67Co0.33PO4H)8[(CH3)2NH]4 (ZnCoPO-CJ48)和(Zn2Mn1P3O12H)4[H3O(CH3)2NH]4 (ZnMnPO-CJ49)。系统的研究了过渡金属的掺入对这两例化合物合成的影响。ZnCoPO-CJ48是第一例具有中性骨架的二维层状双金属磷酸锌钴化合物,ZnMnPO-CJ49是一例具有16-元环超大孔道的三维磷酸锌锰化合物。有趣的是,二者的结构都基于相同的具有端羟基的四元环结构基元。以具有24-元环超大微孔亚磷酸锌ZnHPO-CJ1为目标化合物,选择理论预测适合该目标化合物无机骨架生成的三种有机胺,正丙胺、环戊胺和环己胺为模板剂,在水热体系下成功合成了与ZnHPO-CJ1同构的超大微孔亚磷酸锌化合物(C6H14N)2[Zn3(HPO3)4] (ZnHPO-CJ2), (C5H12N)2[Zn3(HPO3)4] (ZnHPO-CJ3)和(C3H10N)2[Zn3(HPO3)4] (ZnHPO-CJ4),并详细讨论了不同有机胺对其骨架结构形成的影响。

宋晓伟[6](2009)在《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分子筛材料因其较高的热稳定性,均匀的孔道、高的比表面以及自身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吸附、分离、离子交换、主客体组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功能为导向,进行具有新颖特殊骨架结构材料的设计合成一直是化学家们所努力的目标。本论文主要集中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以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合成,结构和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采用中温溶剂热方法以二乙胺为模板剂,成功地制备出第一个新颖的手性杂原子磷酸铝分子筛材料|(NH2(C2H5)2+)2|[Me2Al10P12O48](命名为MAPO-CJ40,Me = Co或Zn),被国际分子筛协会命名为JRY。它是P212121空间群,其三维网层结构显示出固有手性的特点。其结构是基于bog结构组成单元(CPU)形成的具有一维10元环螺旋孔道体系的四连接手性分子筛骨架结构,过渡金属在孔道壁的分布呈螺旋排列。CD光谱研究表明产物晶体具有光学活性,体系中水量及外加的手性诱导剂会利于诱导产物中某一对映体过量。这一工作为开发手性固体单点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中温溶剂热方法,利用有机芳香分子咪唑作为模板剂,首次成功地合成出三个具有LAU分子筛结构类型的过渡金属磷酸铝分子筛MAPO-LAU (M = Co, Mn, Zn)。这是第一例用咪唑作为模板剂合成的三维开放骨架磷酸铝类化合物。主体-客体的电荷密度匹配决定了骨架结构的取代量,1/3的铝的位置被过渡金属取代。由于骨架中存在咪唑分子,MAPO-LAU (M = Co, Mn, Zn)展现出荧光性质。采用微波法以二乙胺作为模板剂,四乙二醇和水为溶剂,成功地合成出Co (Zn)-JRY,Co (Zn)-CHA和Co (Zn)-AEL三种类型的过渡金属磷酸铝分子筛,并系统研究了水在微波合成中对相选择性的作用与影响。

王婧媛[7](2008)在《以四甲基胍为模板的磷酸铝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在水热体系下采用四甲基胍为模板剂,磷酸铝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胍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生物上和工业上的重要化学制品,它们毒性较低,价格低廉,使用其作为模板剂来合成磷酸铝微孔材料可以减小环境污染,为合成磷酸铝微孔材料提供了一条相对“绿色”的合成路线。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概述了无机微孔材料的发展历史、结构单元、合成方法、合成机理、及其工业应用;简单介绍了在合成无机微孔材料过程中所使用的模板剂的种类和作用;并且对无机微孔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作了简单的介绍。第二章介绍了以四甲基胍为模板剂在水热体系下合成的磷酸铝微孔材料——AFI型分子筛。我们所合成的AFI型分子筛在外观上具有独特的球形结构,在性质上不仅具有传统的微孔材料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介孔的结构。第三章介绍了以四甲基胍为模板剂在水热反应条件下,磷酸铝微孔晶体从AFI型结构向AWO型结构转变的过程,通过扫描电镜、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方法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研究。第四章介绍了使用四甲基胍作为模板和溶剂以及使用阳离子聚合物与三乙胺作为混合模板来合成磷酸铝微孔材料,引入阳离子聚合物作为模板剂为磷酸铝微孔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方法,对合成的产物我们也进行了初步的表征和研究。

李翠霞[8](2008)在《离子热合成磷酸铝分子筛及其表征》文中提出分子筛作为最重要的分离和催化材料,在现代化学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的分子筛是经不同条件下的水(溶剂)热合成反应制得。水(溶剂)热合成反应是在一定温度(100-200℃)和压力(1-100MPa)下,在特定的密闭容器或高压釜中进行。采用离子液体为溶剂无需再添加模板剂;并且离子液体几乎无蒸汽压的特性,使得分子筛的合成反应可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避免了密封的高压釜中高的自发压力和蒸汽热;另外,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使其在工业应用中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离子热合成方法将分子筛的合成带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领域。本文基于离子热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咪唑类离子液体和醇胺类离子液体,首次将醇胺类离子液体引入离子热合成体系;以这些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和结构导向剂,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的磷酸铝分子筛及过渡金属掺杂的磷酸铝分子筛,并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各反应参数如原料配比(P2O5/Al2O3,HF/Al2O3)、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离子液体的结构和用量对分子筛晶化过程和分子筛结构相变的影响以及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发展了离子热合成法这一合成分子筛的简单又安全的合成路径。首先,合成了咪唑类、醇铵类等一系列离子液体。根据合成过程,提出了离子液体的通用合成路径。咪唑类离子液体采用通用的两步法合成路线;醇铵离子液体采用通用的一步中和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在[Emim]Br、[Bmim]Br和[Bmim][BF4]三种离子液体体系中合成了磷铝分子筛及过渡金属(Co,Fe)掺杂的磷铝分子筛,XRD和FT-IR表明所有产物均为方钠石(SOD)结构;在[Emim]Br离子液体体系中合成了具有石英和LTA型结构的磷酸铝(镓)分子筛;在醇铵类离子液体体系(包括HEA,HEL和THEAL)中合成了四种结构磷酸铝系列分子筛,分别为AEL型、AlPO4-14A、AFI型和GIS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体系相应合成条件下,优化的合成条件为在较低的H3PO4浓度和较高的反应温度(170-190℃)下反应3-5天,H3PO4和HF的含量可以调节体系的pH;在醇铵类离子液体体系相应合成条件下,在不同的离子液体中得到不同结构的分子筛。在三乙醇铵乙酸盐离子液体体系得到AFI和GIS两种结构的分子筛,结构转变过程中反应温度起主要作用。

李改娟[9](2008)在《具有开放骨架过渡金属亚磷酸盐的水热/溶剂热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认为无机微孔化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孔道结构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吸附、离子交换、分离和主-客体组装等领域,因此具有新型结构的微孔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新合成路线的开发一直备受关注。硅铝酸盐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微孔分子筛,近年来,微孔分子筛与具有磁学、光学、电子传导和铁电性质的多功能过渡金属化合物相结合的新材料的开发研究尤其令人瞩目。具有开放骨架结构的金属磷酸盐、亚磷酸盐、砷酸盐、锗酸盐、硒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类沸石无机微孔化合物相继被合成出来,其新颖的化学组成、结构以及独特的物化性能受到人们的关注,极大的丰富了无机微孔晶体的合成化学,拓展了无机微孔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水热/溶剂热合成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板剂或结构导向剂,探索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亚磷酸盐(化合物1-4)和硫酸盐化合物(化合物5-7),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化合物1 Co(HPO3)(py)是由四面体CoO3N和假四面体HPO32-严格交替形成的一维梯形链状结构。化合物2 [Co(OH)(py)3][Co(py)2][HPO2(OH)]3是由共顶点的六员环构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3 [Zn2 (H2O)4 (HPO3)2]·H2O为纯无机三维开放骨架结构的亚磷酸锌。由四元环共顶点构成一维链,一维链通过ZnO2(H2O)4连接形成了三维结构,不同方向存在着12-和16-员环交叉孔道。化合物4 [Co(H2O)4Zn(HPO3)2]·H2O二元金属亚磷酸盐,引入二价钴原子,钴原子取代了ZnO2(H2O)4中锌的位置形成CoO2(H2O)4八面体,将一维链连接成三维结构。化合物5 (NH4)[{Zn(H2O)4}0.5Zn2(HPO3)3]是由四面体ZnO4、假四面体HPO3和八面体的Zn(H2O)6相互连接构成的具有4.8-net网层状结构。化合物6 {[Cu4(μ4-O)(py)4(SO4)4][μ-Cu(py)(DMF)2]}n和化合物7 {[Cu4(μ4-O)(py)4(SO4)4][μ-Cu(py)4]}n结构中都含有四核铜,四核铜通过另一个独立的铜原子彼此相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8 [Cu(SO4)(C5H6N2)2(C3H7NO)2]为零维的单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

潘勤鹤[10](2008)在《基于Ge7簇构筑锗酸盐的合成、结构与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锗酸盐开放骨架化合物由于其丰富的结构化学及其表现出的特殊的孔道特征(如超大孔,低骨架密度,手性结构等)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论文在溶剂热体系下,采用双模板剂的方法合成了系列由Ge7簇构筑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锗酸盐开放骨架化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合成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GeO2-NiCl2·6H2O-醇胺-H2O-HF-有机胺的合成体系下,原位自发生成的镍胺配合物为模板剂成功导向合成出了一系列具有新型结构的锗酸盐,它们分别是1-D链状锗酸盐[Ni(dien)2]2[Ge7O13(OH)2F2]·Cl (JLG-7),首例1-D管状锗酸盐[Ni(1,2-PDA)3]2(HOCH2CH2CH2NH3)3(H3O)2[Ge7O14F(OH)2]3 (JLG-4),2-D手性层状锗酸盐[Ni(1,2-PDA)3][Ge7O14F2(OC2NH7)]·0.5H2O (JLG-3)和2-D层状锗酸盐[Ni2(TEPA)2(en)](H2en)[Ge7O14F3]2·0.75H2O (JLG-6)。有趣的是,这些由金属有机胺配合物和其他导向剂为共模板所形成的锗酸盐结构均含Ge7簇结构单元。在这些结果中,引人注目的是,JLG-4是一个新颖的1-D管状的锗酸盐,它是第一次在锗酸盐体系中被发现;JLG-3是首例包含手性层的层状锗酸盐,该手性层是由具有相同手性的Ge7簇手性衍生物相互连接而成的。在这一系列锗酸盐合成的过程中溶剂醇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JLG-3和JLG-4的合成过程中起到了溶剂和模板剂的双重作用。此外,以吡啶为溶剂,成功合成出了又一例具有一维12-元环管状结构的锗酸盐(C5N2H14)4(C5N2H13)(H2O)4[Ge7O12O4/2(OH)F2][Ge7O12O5/2(OH)F]2[GeO2/2(OH)2] (JLG-5),它是由氢键构筑的(H2O)16水簇和有机胺2-甲基哌嗪共模板作用下生成的。在结构中,存在着一个高对称性的结构单元,它是由12个Ge7簇构筑而成的68126大笼。值得注意的是,每个68126大笼中容纳了一个氢键构筑的(H2O)16水簇。该工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例子来阐述氢键构筑的(H2O)16水簇在合成开放骨架材料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模板剂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已知的由Ge7簇构筑的结构中的Ge7簇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总结,得到了四种由Ge7簇构筑而成的结构单元。从这些结构单元出发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由Ge7簇构筑而成的2-D层状,3-D超大孔道锗酸盐假想结构。我们相信更多的特殊的锗酸盐结构能够用无机簇,如Ge7簇,或者由Ge7簇构成的不同的笼来构筑而成。本论文的工作表明,具有多种连接方式的Ge7簇可以通过不同的构筑方式相连接形成不同的拓扑结构。这对设计合成具有超大孔道和低骨架密度的锗酸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微孔化合物生成中的结构导向与模板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孔化合物生成中的结构导向与模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主族金属亚磷酸盐的研究进展
    1.1 亚磷酸铝微孔化合物
    1.2 亚磷酸镓微孔化合物
    1.3 亚磷酸铟微孔化合物
    1.4 其他主族金属亚磷酸盐
2 过渡金属亚磷酸盐的研究进展
    2.1 亚磷酸锌微孔化合物
    2.2 亚磷酸铁微孔化合物
    2.3 亚磷酸钒微孔化合物
    2.4 亚磷酸钴微孔化合物
    2.5 其他过渡金属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
3 双金属亚磷酸盐的研究进展
4 结论

(2)新型分子筛结构导向剂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孔分子筛材料简介
    1.2 微孔分子筛材料的合成方法
        1.2.1 水热合成方法
        1.2.2 溶剂热合成方法
        1.2.3 离子热合成方法
        1.2.4 氟离子法
        1.2.5 干胶凝胶法
        1.2.6 引入杂原子法
        1.2.7 其它合成方法
    1.3 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因素
        1.3.1 反应时间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1.3.2 反应温度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1.3.3 反应溶剂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1.3.4 模板剂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1.4 新近合成的大孔和超大孔分子筛简介
        1.4.1 超大孔硅酸盐分子筛
        1.4.2 超大孔磷酸盐分子筛
    1.5 咪唑盐类模板剂在分子筛合成中的应用简介
    1.6 分子筛的结构表征方法
    1.7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1.8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四面体刚性咪唑类模板剂合成分子筛大单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模板剂的合成
        2.2.2 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
        2.2.3 硅酸盐分子筛的合成
        2.2.4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lPO-11大单晶的合成
        2.3.2 硅酸盐分子筛ITQ-12大单晶的合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半刚性含芳环类多咪唑盐模板剂在大孔和超大孔硅酸盐分子筛合成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模板剂分子的合成
        3.2.2 分子筛的合成的一般方法
        3.2.3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DA1在分子筛合成中的应用
        3.3.2 模板剂分子SDA1的单晶结构解析
        3.3.3 通过荧光光谱来研究模板剂分子SDA1之间的自助装作用
        3.3.4 拥有三个正电中心的模板剂分子SDA1的同系物
        3.3.5 拥有两个正电中心的模板剂分子SDA1的同系物
        3.3.6 四正电中心的模板剂分子SDA11和具有拓展芳香环的SDA12
        3.3.7 对此类模板剂分子在分子筛合成过程中最优化条件的探讨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NUD-1,一种具有18元环超大孔道的硅酸盐分子筛
    4.1 引言
    4.2 合成
        4.2.1 模板剂分子的合成
        4.2.2 分子筛的合成
        4.2.3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结果
        4.3.2 NUD-1的结构表征
        4.3.3 NUD-1的性质表征
        4.3.4 NUD-1合成中的结构导向作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3)以手性二胺(铵)为结构导向剂的开放骨架金属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无机微孔化合物分类及简介
        1.1.1 硅铝酸盐分子筛
        1.1.2 磷酸铝分子筛
        1.1.3 其他主族金属磷酸盐
        1.1.4 过渡金属磷酸盐分子筛
        1.1.5 其他新型微孔材料
    1.2 手性无机微孔材料
        1.2.1 孔道内的手性有机基团嫁接
        1.2.2 手性结构单元的配位聚合
        1.2.3 非手性基团的手性排列
        1.2.4 手性模板剂导向合成无机微(介)孔材料
    1.3 模板剂在无机微孔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
        1.3.1 金属阳离子
        1.3.2 有机模板剂
        1.3.3 氟离子
        1.3.4 金属有机配合物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1.5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
    1.6 本论文所采用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L-脯氨酸的几种手性二胺(铵)的合成
    2.1 引言
    2.2 (S)-1-((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piperidine 的合成与表征
        2.2.1 实验部分
        2.2.2 (S)-1-((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piperidine 的表征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小结
    2.3 (S)-1-((1,1-dimethylpyrrolidinium-2-yl)methyl)-1-methyl piperidinium 的合成与表征
        2.3.1 实验部分
        2.3.2 (S)-1-((1,1-dimethylpyrrolidinium-2-yl)methyl)-1-methylpiperidinium 的表征
        2.3.3 结果与讨论
        2.3.4 小结
    2.4 (S)-N-ethyl-N-((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ethanamine的合成与表征
        2.4.1 实验部分
        2.4.2 (S)-N-ethyl-N-((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ethanamine 的表征
        2.4.3 结果与讨论
        2.4.4 小结
    2.5 (S)-2-((diethyl(methyl)ammonio)methyl)-1,1-dimethyl-pyrrolidinium 的合成与表征
        2.5.1 实验部分
        2.5.2 (S)-2-((diethyl(methyl)ammonio)methyl)-1,1-dimethylpyrrolidinium 的表征
        2.5.3 结果与讨论
        2.5.4 小结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以手性二胺为模板的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
    3.1 引言
    3.2 以(S)-1-((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piperidine 为模板的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
        3.2.1 实验部分
        3.2.2 磷酸铝化合物的表征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小结
    3.3 以(S)-N-ethyl-N-((1-methylpyrrolidin-2-yl)methyl)Ethanamine 为模板的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
        3.3.1 实验部分
        3.3.2 磷酸铝化合物的表征
        3.3.3 结果与讨论
        3.3.4 小结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阴离子开放骨架磷酸盐的合成以及原位对映体拆分
    4.1 引言
    4.2 AlPO-MPMD 的合成与表征
        4.2.1 实验部分
        4.2.2 AlPO-MPMD的表征
        4.2.3 结果与讨论
        4.2.4 小结
    4.3 GaPO-MPMD的合成与表征
        4.3.1 实验部分
        4.3.2 GaPO-MPMD的表征
        4.3.3 结果与讨论
        4.3.4 小结
    4.4 AlPO-CJ12 的合成与表征
        4.4.1 实验部分
        4.4.2 AlPO-CJ12的表征
        4.4.3 结果与讨论
        4.4.4 小结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4)magadiite的合成及其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转晶法制备沸石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1.1 硅藻土的结构及特性
        1.1.1 硅藻土简介
        1.1.2 硅藻土的结构及特性
        1.1.3 硅藻土的应用现状
    1.2 层状硅酸盐magadiite的合成
        1.2.1 magadiite简介
        1.2.2 magadiite的合成方法
    1.3 magadiite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1.3.1 沸石分子筛简介
        1.3.2 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1.3.3 magadiite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1.3 分析仪器
    2.2 表征及性能测试
        2.2.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2.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2.3 化学组成分析
        2.2.4 扫描电镜分析
        2.2.5 气体吸附等温线测定
        2.2.6 比表面积测定
        2.2.7 热重-差热分析测定
        2.2.8 水静态饱和吸附量测定
3 以硅藻土为原料层状硅酸盐magadiite的合成
    3.1 引言
    3.2 magadiite的合成方法
        3.2.1 原料组成分析
        3.2.2 合成方法
    3.3 产物表征
        3.3.1 晶相分析
        3.3.2 化学组分分析
        3.3.3 形貌分析
        3.3.4 热分析
        3.3.5 红外光谱分析
        3.3.6 氮气吸附分析和比表面积
        3.3.7 离子交换测定
    3.4 层状硅酸盐magadiite合成的影响因素
        3.4.1 碱度对合成magadiite的影响
        3.4.2 温度和时间对合成magadiite的影响
    3.5 小结
4 以四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菱钾沸石的制备
    4.1 引言
    4.2 菱钾沸石的制备方法
    4.3 产物表征
        4.3.1 晶相分析
        4.3.2 化学组分分析
        4.3.3 形貌分析
        4.3.4 外光谱分析
        4.3.5 热分析
        4.3.6 比表面积分析
        4.3.7 饱和水吸附量的测定
    4.4 菱钾沸石合成的影响因素
        4.4.1 硅铝比对合成菱钾沸石的影响
        4.4.2 晶化时间对合成菱钾沸石的影响
        4.4.3 KOH对合成菱钾沸石的影响
        4.4.4 模板剂对合成菱钾沸石的影响
    4.5 小结
5 以短链季铵盐为模板剂沸石分子筛的制备
    5.1 引言
    5.2 短链季铵盐在合成中的作用简介
        5.2.1 TMA~+在合成中的作用
        5.2.2 TEA~+在合成中的作用
        5.2.3 TPA~+和TBA~+在合成中的作用
    5.3 以短链季铵盐为模板剂沸石分子筛的制备
        5.3.1 合成方法
        5.3.2 转晶规律
        5.3.3 产品表征
    5.4 短链季铵盐在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中的作用
        5.4.1 TPA~+和TBA~+
        5.4.2 TMA~+和TEA~+
    5.5 小结
6 以乙二胺为模板剂镁碱沸石的制备
    6.1 引言
    6.2 镁碱沸石的制备方法
    6.3 产品表征
        6.3.1 晶相分析
        6.3.2 元素组成分析
        6.3.3 形貌分析
        6.3.4 外光谱分析
        6.3.5 热分析
        6.3.6 耐酸性分析
    6.4 镁碱沸石合成的影响因素
        6.4.1 碱度对合成镁碱沸石的影响
        6.4.2 温度和时间对合成镁碱沸石的影响
        6.4.3 模板剂用量对合成镁碱沸石的影响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5)新型金属磷酸盐/亚磷酸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无机微孔材料简介
        1.1.1 传统的硅铝分子筛
        1.1.2 磷酸铝微孔化合物及其它磷酸盐化合物
        1.1.3 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
        1.1.4 其它新型微孔化合物
    1.2 金属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1.2.1 光致发光性质
        1.2.2 磁学性质
    1.3 无机微孔晶体的定向设计合成
        1.3.1 简介
        1.3.2 分子力学方法预测模板剂
    1.4 无机微孔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4.1 传统的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1.4.2 微波合成法
        1.4.3 氟离子合成法
        1.4.4 凝胶法
        1.4.5 离子热
        1.4.6 组合化学方法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1.6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
    1.7 本论文所采用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具有特殊荧光现象及表面光电压性质的金属亚磷酸盐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化合物的制备
        2.2.3 单晶结构的测定
    2.3 ZnHPO-CJ47, ZnCoHPO-CJ47 和ZnMnHPO-CJ47 的表征
        2.3.1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2.3.2 元素分析
        2.3.3 热重分析
        2.3.4 红外光谱分析
    2.4 ZnHPO-CJ47,ZnCoHPO-CJ47 和ZnMnHPO-CJ47 的结构描述
        2.4.1 [C_6H_(12)(NH_3)_2][Zn_4(HPO_3)_2(PO_4)_2]·2H_2O(ZnHPO-CJ47)的结构描述
        2.4.2 ZnCoHPO-CJ47 和ZnMnHPO-CJ47 的结构描述
    2.5 ZnHPO-CJ47,ZnCoHPO-CJ47 和ZnMnHPO-CJ47 的荧光性质测定
    2.6 ZnHPO-CJ47 的表面光电压性质测定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四元环结构基元的双金属磷酸盐的合成及金属源对相选择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化合物的制备
        3.2.3 单晶结构的测定
    3.3 化合物的表征
        3.3.1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3.3.2 化合物的组成分析
        3.3.3 热重分析
        3.3.4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合成因素讨论
        3.4.2 ZnCoPO-CJ48 和ZnMnPO-CJ49 的晶体结构
        3.4.3 ZnCoPO-CJ48 与ZnMnPO-CJ49 的荧光性质测定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超大微孔金属亚磷酸/磷酸盐化合物的合成
    4.1 亚磷酸锌ZnHPO-CJ2、CJ3、CJ4 的定向合成与表征
        4.1.1 引言
        4.1.2 实验部分
        4.1.3 ZnHPO-CJ2、CJ3、CJ4 的表征
        4.1.4 合成因素讨论
        4.1.5 ZnHPO-CJ2、CJ3 的结构分析
        4.1.6 小结
    4.2 具有16-元环超大孔道的磷酸钒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2.1 引言
        4.2.2 实验部分
        4.2.3 结果与讨论
        4.2.4 小结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微波辐射条件下亚磷酸锌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杂原子掺杂研究
    5.1 引言
    5.2 不同溶剂微波条件下ZnHPO-CJ2 的合成及对其进行杂原子掺杂
        5.2.1 实验部分
        5.2.2 化合物的表征
        5.2.3 化合物的组成分析
        5.2.4 实验结果讨论
    5.3 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一维链状亚磷酸锌化合物
        5.3.1 实验部分
        5.3.2 化合物的表征
        5.3.4 化合物的荧光性质测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录

(6)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无机多孔晶体材料简介
        1.1.1 无机多孔晶体材料分类
        1.1.2 分子筛材料概述
        1.1.3 传统的沸石硅铝酸盐分子筛
        1.1.4 磷酸铝分子筛
        1.1.5 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
        1.1.6 阴离子开放骨架磷酸铝化合物
    1.2 手性无机微孔化合物
        1.2.1 引言
        1.2.2 手性分子筛骨架结构
        1.2.3 类分子筛手性无机开放骨架结构
    1.3 无机微孔晶体合成方法的发展及新路线的开发
        1.3.1 传统分子筛的合成路线
        1.3.2 微孔磷酸铝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1.3.3 其他合成方法及路线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1.5 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6 本论文所用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杂原子取代手性磷酸铝分子筛
    2.1 引言
    2.2 MAlPO-CJ40 的合成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合成方法与条件
        2.2.3 合成条件讨论
    2.3 MAlPO-CJ40 的表征
        2.3.1 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2.3.2 化学组成分析
        2.3.3 热重分析
        2.3.4 MAlPO-CJ40 的电镜扫描照片
        2.3.5 紫外吸收可见光谱分析
        2.3.6 CPMAS ~1H→~(13)C NMR 核磁分析
    2.4 MAlPO-CJ40 晶体结构解析及讨论
        2.4.1 MAPO-CJ40 晶体结构解析
        2.4.2 MAlPO-CJ40 晶体结构讨论
    2.5 利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杂原子在稳定手性骨架中的作用
    2.6 手性的表征及对映体过量诱导因素的探讨
        2.6.1 圆二色光谱分析
        2.6.2 对映体过量诱导因素的探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具有 LAU 结构类型的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
    3.1 引言
    3.2 化合物|(C_3N_2H_5)_8|[M_8Al_(16)P_(24)O_(96)](M = Co, Mn, Zn)的合成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合成方法与条件
        3.2.3 合成条件讨论
    3.3 化合物|(C_3N_2H_5)_8|[M_8Al_(16)P_(24)O_(96)](M = Co, Mn, Zn)的表征
        3.3.1 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3.3.2 化学组成分析
        3.3.3 热重分析
        3.3.4 CoAlPO-LAU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5 |(C_3N_2H_5)_8|[M_8Al_(16)P_(24)O_(96)](M = Co, Mn, Zn)的荧光光谱
        3.3.6 |(C_3N_2H_5)_8|[M_8Al_(16)P_(24)O_(96)]的磁性分析
    3.4 |(C_3N_2H_5)_8|[M_8Al_(16)P_(24)O_(96)](M = Co, Mn, Zn)结构解析及讨论
        3.4.1 单晶结构解析
        3.4.2 单晶结构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微波法合成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
    4.1 引言
    4.2 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JRY, CHA 和 AEL 的合成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微波法实验条件
        4.2.3 合成条件
        4.2.4 影响因素的探讨
    4.3 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JRY, CHA 和 AEL 的表征
        4.3.1 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4.3.2 化学组成分析
        4.3.3 付利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3.4 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3.5 扫描电镜
    4.4 合成体系中水的作用与影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录

(7)以四甲基胍为模板的磷酸铝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无机多孔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1.1.1 无机微孔材料
        1.1.2 介孔材料
        1.1.3 大孔材料
        1.1.4 多孔材料
    第二节 无机微孔材料的历史与现状
        1.2.1 硅铝酸盐分子筛
        1.2.2 磷酸铝分子筛
        1.2.3 其它新型微孔材料
    第三节 无机微孔材料合成中的模板剂
        1.3.1 金属阳离子
        1.3.2 有机物
        1.3.3 氟离子
        1.3.4 金属有机配合物
        1.3.5 水、阴离子或盐
    第四节 无机微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1.4.1 水(溶剂)热合成法
        1.4.2 组合合成方法与技术在微孔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1.4.3 其它合成方法
    第五节 无机微孔材料合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与展望
        1.5.1 影响微孔化合物合成的因素
        1.5.2 微孔材料的应用与展望
    第六节 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1.6.1 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1.6.2 本文所用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以四甲基胍为模板的AFI型金属磷酸盐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AFI型金属磷酸盐的制备
        2.2.1 原料试剂
        2.2.2 测试仪器与测试条件
        2.2.3 合成方法与实验条件
    第三节 产物表征以及讨论
        2.3.1 合成的AlPO-5 分子筛
        2.3.2 杂原子取代的AlPO-5 微孔晶体的合成
        2.3.3 荧光性质的研究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以四甲基胍为模板从ALPO-5 到ALPO-21 转晶过程的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AlPO-21 晶体的合成
        3.2.1 原料试剂
        3.2.2 测试仪器与测试条件
        3.2.3 合成方法与实验条件
    第三节 产物表征以及讨论
        3.3.1 粉末X射线(XRD)分析
        3.3.2 扫描电镜(SEM)
        3.3.3 ~(13)C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 NMR)
        3.3.4 热失重分析
        3.3.5 CHN元素分析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以四甲基胍为模板(或阳离子聚合物和胺为混合模板)的其他磷酸铝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磷酸铝微孔材料的制备
        4.2.1 原料及试剂
        4.2.2 合成方法与实验条件
    第三节 产物表征以及讨论
        4.3.1 四甲基胍作为模板和溶剂的样品的表征和讨论
        4.3.2 PDA和三乙胺作为混合模板的产物的表征和讨论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中文摘要
ABSTRACT

(8)离子热合成磷酸铝分子筛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分子筛合成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1.2.1 水(溶剂)热合成磷酸铝分子筛
        1.2.2 离子热合成磷酸铝分子筛
    1.3 分子筛晶化的结构导向与模板作用
        1.3.1 金属阳离子
        1.3.2 有机物
        1.3.2.1 有机物种类及其导向生成的微孔化合物
        1.3.2.2 有机物在微孔化合物生成中的作用
        1.3.3 氟离子
    1.4 课题提出
第二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
    2.1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2.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2 合成过程和结果
        2.1.3 离子液体[C_4mim][BF_4]和[C_4mim][PF_6]的纯度检测
    2.2 醇铵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2 合成过程和结果
第三章 离子热合成磷酸铝分子筛
    3.1 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离子热合成分子筛
        3.1.1 主要试剂
        3.1.2 结构分析仪器和方法
        3.1.3 离子热合成SOD型磷酸铝分子筛
        3.1.3.1 合成过程
        3.1.3.2 结构表征分析
        3.1.3.3 结果与讨论
        3.1.3.4 离子液体的循环
        3.1.4 离子热合成LIA型磷酸铝(镓)分子筛
        3.1.3.1 合成过程
        3.1.3.2 结构表征分析
        3.1.3.3 结果与讨论
    3.2 醇铵类离子液体中离子热合成分子筛
        3.2.1 主要试剂
        3.2.2 结构分析仪器和方法
        3.2.3 合成过程
        3.2.4 结果和讨论
        3.2.4.1 乙醇铵乙酸盐离子液体(HEA)体系离子热合成分子筛
        3.2.4.2 乙醇铵乳酸盐离子液体(HEL)体系离子热合成分子筛
        3.2.4.3 三乙醇铵乳酸盐离子液体(THEAL)体系离子热合成分子筛
第四章 主要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具有开放骨架过渡金属亚磷酸盐的水热/溶剂热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多孔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1.1.1 无机微孔材料
        1.1.2 介孔材料
        1.1.3 大孔材料
        1.1.4 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
    1.2 无机微孔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现状
        1.2.1 沸石与分子筛
        1.2.2 磷酸盐
        1.2.3 亚磷酸盐
        1.2.4 硫酸盐
        1.2.5 其它新型微孔化合物
    1.3 无机微孔晶体的合成方法
        1.3.1 水热/溶剂热合成方法
        1.3.2 其它新型合成技术的开发
    1.4 无机微孔材料的研究热点
        1.4.1 手性微孔化合物的合成
        1.4.2 大孔及多维孔道分子筛的合成
        1.4.3 生成机理与定向设计合成
        1.4.4 骨架的稳定化及去除模板剂新方法
    1.5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5.1 合成新型骨架亚磷酸盐,丰富无机微孔晶体合成化学
        1.5.2 合成新型开放骨架硫酸盐,拓展微孔化合物领域
    1.6 本文所用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1.6.1 主要试剂
        1.6.2 本文所用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第二章 两个一维链状结构的亚磷酸钴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2.1 合成方法
    2.2 合成条件讨论
    2.3 化合物1 和2 的表征
        2.3.1 元素分析
        2.3.2 粉末X-射线分析
        2.3.3 红外光谱分析
        2.3.4 热重分析
        2.3.5 磁性性质研究
    2.4 化合物1 和2 的结构测定及分析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亚磷酸锌以及过渡金属钴部分取代锌的亚磷酸盐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3.1 合成方法
    3.2 合成条件讨论
    3.3 化合物3 和4 的表征
        3.3.1 元素分析
        3.3.2 粉末X-射线分析
        3.3.3 红外光谱分析
        3.3.4 热重分析
        3.3.5 磁性性质研究
    3.4 化合物3 和4 的结构测定及分析
    3.5 化合物5 的结构分析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两个由四核铜构成的低维硫酸铜聚合物
    4.1 合成方法
    4.2 合成条件讨论
    4.3 化合物6 和7 的表征
        4.3.1 元素分析
        4.3.2 粉末X-射线分析
        4.3.3 红外光谱分析
        4.3.4 热重分析
        4.3.5 磁性性质研究
    4.4 化合物6 和7 的结构测定及分析
    4.5 化合物8 的结构分析
    4.6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基于Ge7簇构筑锗酸盐的合成、结构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孔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1.1.1 微孔分子筛材料的简介
        1.1.2 微孔分子筛材料的发展历程
        1.1.2.1 传统的硅铝酸盐沸石分子筛
        1.1.2.2 磷酸盐分子筛的合成
    1.2 微孔分子筛合成的前沿与热点
        1.2.1 大孔和超大孔分子筛
        1.2.2 手性分子筛
        1.2.3 其它开放骨架结构化合物
    1.3 模板剂在微孔化合物合成中的模板效应或导向作用
        1.3.1 金属有机配合物
        1.3.2 氢键构筑的水的聚集体
    1.4 微孔分子筛材料的应用
    1.5 锗酸盐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1.5.1 锗酸盐分子筛的特点
        1.5.2 锗酸盐分子筛的发展历程
        1.5.3 锗酸盐的分类
    1.6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意义和主要结果
        1.6.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本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7 本文所用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金属配合物为模板剂的锗氟化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晶体结构测定
        2.3.2 结构与分析
    2.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属配合物模板的由Ge_7簇构筑的锗酸盐
    3.1 引言
    3.2 一维管状锗酸盐JLG-4 的合成与表征
        3.2.1 实验部分
        3.2.1.1 试剂与仪器
        3.2.1.2 实验过程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晶体结构测定
        3.2.2.2 结构分析
    3.3 一维链状锗酸盐JLG-7 的合成与表征
        3.3.1 实验部分
        3.3.1.1 试剂与仪器
        3.3.1.2 实验过程
        3.3.2 结果与讨论
        3.3.2.1 晶体结构测定
        3.3.2.2 结构分析
    3.4 二维层状锗酸盐JLG-3 的合成与表征
        3.4.1 实验部分
        3.4.1.1 试剂与仪器
        3.4.1.2 实验过程
        3.4.2 结果与讨论
        3.4.2.1 晶体结构测定
        3.4.2.2 结构分析
    3.5 二维层状锗酸盐JLG-6 的合成与表征
        3.5.1 实验部分
        3.5.1.1 试剂与仪器
        3.5.1.2 实验过程
        3.5.2 结果与讨论
        3.5.2.1 晶体结构测定
        3.5.2.2 结构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包含由Ge_7簇构筑的6~812~6笼的一维管状锗酸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晶体结构测定
        4.3.2 结构分析
    4.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Ge_7簇结构基元锗酸盐的构筑规律和结构设计
    5.1 引言
    5.2 Ge_7 簇的概述和结构分类
        5.2.1 Ge_7 簇的概述
        5.2.2 Ge_7 簇的连接方式
    5.3 Ge_7 簇构筑的结构单元及其结构设计
        5.3.1 Ge_7 簇构筑的结构单元
        5.3.2 Ge_7 簇构筑的结构分析及其结构设计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附录

四、微孔化合物生成中的结构导向与模板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亚磷酸盐微孔化合物研究进展[J]. 马红微,左萌萌,黄亮亮. 科技导报, 2015(07)
  • [2]新型分子筛结构导向剂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 陈飞剑. 南京大学, 2014(05)
  • [3]以手性二胺(铵)为结构导向剂的开放骨架金属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D]. 田涛. 吉林大学, 2011(05)
  • [4]magadiite的合成及其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研究[D]. 王瑜.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5)
  • [5]新型金属磷酸盐/亚磷酸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 李莉. 吉林大学, 2010(08)
  • [6]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D]. 宋晓伟. 吉林大学, 2009(08)
  • [7]以四甲基胍为模板的磷酸铝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 王婧媛. 吉林大学, 2008(07)
  • [8]离子热合成磷酸铝分子筛及其表征[D]. 李翠霞. 江南大学, 2008(03)
  • [9]具有开放骨架过渡金属亚磷酸盐的水热/溶剂热合成及性质研究[D]. 李改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10]基于Ge7簇构筑锗酸盐的合成、结构与表征[D]. 潘勤鹤. 吉林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微孔化合物生成中的结构取向和模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