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胆碱细胞膜仿生药物缓释包衣材料的研究

磷酸胆碱细胞膜仿生药物缓释包衣材料的研究

一、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缓释涂层材料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淑兰[1](2020)在《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文中指出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Labiatae)、黄芩属(Scutellaria)、一年或多年生药用植物,具有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黄芩在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黄芩苷(Baicalin,C2iH18o11)是一种存在于黄芩植物根茎叶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识别和杀伤,攻击和清除肿瘤细胞。因此,黄芩苷在肿瘤化疗与免疫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黄芩苷为难溶性药物,溶出速率慢,导致机体吸收差、生物利用率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了增加药用植物资源临床应用,改变药物应用方式是一种理想的解决办法目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实现药物高效利用的有效方法,通过仿生修饰和靶向设计等可延长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并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药物用量,提高药物利用率。因此,本研究拟构建一种共载黄芩苷联合免疫增强剂的多功能聚合物纳米粒,充分发挥黄芩苷肿瘤杀伤化疗及免疫治疗双重功效,提高黄芩苷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靶向肿瘤部位的载黄芩苷纳米粒,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并借助黄芩苷的细胞毒性作用,在体内外形成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联合抗肿瘤效应,为提高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利用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分述如下:1、通过优化参数条件构建了一种载黄芩苷的小粒径PLGA纳米粒(PLGA-B)。制备的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呈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在120 nm左右,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和良好的多分散性(PDI:0.103)。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黄芩苷和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可激活树突状细胞(DCs),增加DCs表面标志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此外,黄芩苷和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可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在G2/M期,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这些结果表明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具有激活免疫细胞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双重功效。2、为了增强PLGA-B纳米粒的免疫激活能力,在PLGA-B纳米粒的基础上,构建了共包埋黄芩苷和肿瘤抗原(Hgp 10025-33,Hgp)、且表面偶联免疫增强剂(CpG)的PLGA纳米颗粒,在纳米粒表面进一步包裹半乳糖插入的红细胞膜,赋予纳米粒仿生长循环和靶向肿瘤部位的能力。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小粒径仿生纳米粒增加了体外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促进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型逆转。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与载黄芩苷的PLGA-NPs(B@NPs)相比,半乳糖插入的红细胞膜修饰的仿生纳米粒NPs@RBC-Gala有效靶向肿瘤部位,并被高表达半乳糖凝集素的M2-TAMs摄取,显着逆转了体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表型,由促肿瘤M2型向抗肿瘤M1型转变;研究也发现,在仿生纳米粒诱导下,抗肿瘤免疫细胞CD4+T和CD8+T淋巴细胞向肿瘤部位的浸润明显增加,显示免疫激活效应和T细胞反应显着增强,有效抑制了黑色素瘤在体内的生长,抑瘤率达到了65.7%。这些结果表明靶向肿瘤部位的仿生PLGA纳米颗粒可以靶向肿瘤部位,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实现抗肿瘤效应的提升。3、为了进一步研究共加载黄芩苷、CpG和黑色素瘤抗原肽片段Hgp25-33的复合纳米粒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在其表面成功偶联修饰了 M2-TAMs的靶向肽(M2pep和α-pep肽),构建了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标记为B/H@NPs@CpG-αmp。靶向M2-TAMs 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具有很好的粒径分布和PBS储存稳定性,其粒径为123.6 nm,小粒径有利于细胞摄取;在酸性环境下黄芩苷、Hgp和CpG可从复合纳米粒中持续释放7天,释放率均大于80%;细胞实验表明,M2pep和α-pep肽增强了复合纳米粒对肿瘤微环境中M2-TAMs的靶向能力,体外有效诱导M2型巨噬细胞表型逆转;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与巨噬细胞联合应用显示了比较好的的体外抗肿瘤效果,肿瘤细胞凋亡比例最高为69.72%,这为体内动物抗肿瘤实验奠定了基础。4、为了检测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是否有效靶向肿瘤微环境中M2-TAMs,刺激M2-TAMs表型逆转,改善肿瘤微环境,进一步研究了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的体内抗肿瘤机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双重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体内有效靶向M2-TAMs,在酸性溶酶体环境中可引起纳米粒表面聚多巴胺的裂解,复合纳米粒中黄芩苷等细胞毒素和免疫调节剂缓慢释放。黄芩苷和CpG的释放逆转了 TAMs表型,由促肿瘤M2型到抗肿瘤M1型,诱导M1型TAMs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表达量提升至38.42%,M2型TAMs共刺激分子CD206的表达量大大降低(仅为6.03%),促进了 TAMs释放应激细胞因子IL-12、IL-2和IFN-γ,活化的TAMs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进一步刺激了 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反应;此外,黄芩苷释放对局部黑素瘤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同时还改善了肿瘤微环境,促进T细胞、NK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肿瘤冷冻切片中显示Th1细胞、CTL和NK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分别达到了 21.2%、24.93%和25.38%,黄芩苷还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转移;靶向M2-TAMs修饰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表现出很强的抗肿瘤作用,体内肿瘤抑制率达到73.5%。这些结果表明靶向M2-TAMs修饰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改变了肿瘤微环境,由促肿瘤发生发展微环境重塑为抗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综上所述,本论文成功构建了共携载肿瘤抗原和免疫刺激剂的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纳米粒有效靶向肿瘤部位,并有效逆转TAMs表型,通过招募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传递化学活性药物,实现双重协同作用,重塑抗肿瘤微环境,达到高效抗肿瘤的目的。体内肿瘤治疗结果表明,构建的新型载低剂量黄芩苷复合纳米粒递送系统发挥了良好的增强抗肿瘤化疗与免疫治疗效应,提高了黄芩苷的抗肿瘤应用效率,提升了黄芩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价值,也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抗肿瘤递送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李萌婷[2](2019)在《钛表面控释系统调节免疫成骨行为和增强抗菌性》文中提出理想的骨科植入材料应具有适度的免疫调节、抗菌和促进骨组织修复的能力。钛及其合金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牙科和骨科等硬组织替代材料领域。但是由于钛是生物惰性材料,没有生物活性,材料植入后不能与周围组织形成有效的骨性键合,会引起植入体周围组织的炎症响应。此外,钛种植体不具有抑菌能力,植入后存在感染的风险。因此,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钛植入体进行表面改性以实现炎症调节、抗感染从而促进骨组织修复,提高材料植入的成功率。本论文选用凝胶层作为药物缓释载体修饰氧化钛纳米管表面,装载抑炎因子白介素4(IL-4)、RGD多肽和同时装载上述两种因子调控巨噬细胞的炎症表达。并探究了在材料表面巨噬细胞炎症调节作用下的成骨能力。此外,在多孔钛中装载抗菌剂银,提高其缓释性,增强多孔钛的长效抗菌能力。本工作基于促进组织修复,从炎症调节、免疫成骨和抗菌三个方面开展钛表面改性研究,为功能化钛植入体的产品研发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首先通过阳极氧化方法在钛表面构建二氧化钛纳米管,再在氧化钛纳米管上制备双层凝胶层。内层凝胶层相比于外层凝胶层具有易溶胀、降解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内层凝胶层被用于装载抑炎因子IL-4,外层凝胶层用于延缓内层凝胶层中IL-4的释放。释放行为表明,当没有外层凝胶时,IL-4在前三天有明显的突释,释放量达到了72.5%。当加载了外层致密凝胶层后,前三天的药物突释明显地被抑制,前三天释放量控制在了12.5%。随后的释放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由此,基于凝胶的理化性能与IL-4的空间分布,实现了IL-4的程序化释放。在仿生理条件下评价含IL-4的双层凝胶层中,IL-4的阶段性释放行为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能力。在前3天的培养基中添加脂多糖(LPS)和干扰素-γ(IFN-γ)促炎因子,形成炎性微环境。研究了巨噬细胞在该材料上的形貌变化及表型变化,发现巨噬细胞在所有材料表面都有一定的激活,在含有IL-4的材料表面的巨噬细胞部分转变为多核异物巨细胞。通过细胞流式(FACS)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相关炎性基因表达检测(PCR)表明,3天时,在炎性微环境,M1型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分泌量显着性地增加,实现了巨噬细胞由M0型向M1型的诱导。7天后,抑炎因子的表达量在含有IL-4的材料上显着升高。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在载药双层凝胶改性表面,表现出由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方向极化的特点。说明通过双层凝胶层控制释放的IL-4,能够调节巨噬细胞的表型变化,从而实现微环境由促炎状态向抑炎状态的转化。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双层凝胶层,在钛表面设计了分层装载IL-4和RGD双因子,优化材料设计后通过多巴胺修饰氧化钛纳米管,用于固定IL-4,而后通过凝胶层装载RGD多肽。体外实验结果表明,RGD和IL-4均有助于巨噬细胞的极化,在RGD的作用下巨噬细胞会形成丝状伪足,IL-4的作用下巨噬细胞会形成板状伪足,RGD和IL-4的共同作用下细胞既有板状伪足也有丝状伪足。巨噬细胞的形貌和它的极化状态与其功能有直接的联系。结合基因表达分析表明,接种在装载了IL-4和RGD样品上的细胞在M2型巨噬细胞的特征基因上有显着性的高表达。由此说明在具有特定空间分布的RGD和IL-4共同作用下,巨噬细胞更容易向促修复的M2型巨噬细胞方向极化。通过间接式接触共培养模型,探究氧化钛纳米管上,分层装载双因子(IL-4和RGD)后对免疫成骨能力的调节。首先考察了巨噬细胞在材料的作用下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噬细胞接种在含有双因子的材料表面,形成了有助于MSCs成骨分化的骨免疫微环境;通过材料诱导干细胞的研究结果表明,装载RGD的材料表面,更有利于干细胞的粘附和成骨方向的分化;在双因子(IL-4和RGD)的叠加作用下,协同增强了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并且,通过成骨相关基因分析表明,在分布双重因子的材料表面,MSCs通过BMP/SMAD/RUNX2的信号通路促进其向成骨方向分化。为了提高多孔钛的抗菌能力,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孔径范围在10-400μm之间的多孔钛,再通过微弧氧化法构建微纳结构层,以提高其表面活性。选用明胶微球装载抗菌剂银并载入多孔钛中,随着明胶微球的溶胀、降解和离子的扩散作用,银逐渐从明胶微球中释放,从而实现多孔钛的长效抗菌能力。结果表明含银明胶微球中,银以单质形式不仅存在于明胶微球的表面,而且也分布于明胶微球内部。体外研究证实,以明胶微球装载银的且具有微纳结构的多孔钛支架,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

张瑞[3](2019)在《模拟光合作用PSⅡ系统构筑叶绿素/TiO2复合材料及其捕光释氧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光合作用是指生物利用叶绿体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其中,光系统Ⅱ(PSⅡ)在这个复杂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吸收光能、分离电荷以及转移电子等过程的作用单位。受到自然界光系统Ⅱ的捕光释氧原理启发,国内外科研工作者设计了各种捕光催化材料。例如,色素-半导体复合材料和色素-蛋白质组装的超分子等。但是上述复合物体系的构建多需层层组装来实现,存在体系设计复杂、材料制备繁琐等问题,制备过程尚有待优化。因此,在大量国内外研究报道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筑捕光释氧材料的新思路,制备了两种不同的叶绿素/TiO2复合物,并研究了材料的捕光释氧性能。本工作主要内容具体如下:(1)基于离体叶绿体与二氧化钛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制备叶绿体/TiO2复合涂层材料,并且研究了材料的捕光释氧性能。借助SEM、TEM测试技术表示提取的离体叶绿体结构完整、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复合涂层的EDS元素分布图表明TiO2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于叶绿体表面,说明二者之间达到良好的复合效果;Zeta电位仪分析表明复合体系中叶绿体与Ti02纳米粒子具有弱相互作用;UV-vis光谱分析和光纤氧含量传感器监测的结果证实了复合材料具备一定的捕光释氧性能。(2)利用协同组装法制备叶绿素-有机钛复合脂质体,并研究了组装机理和材料的捕光释氧性能。首先,疏水性有机钛源TBOT限域到磷脂双层疏水区,继而将叶绿素分子嵌入磷脂膜中,结合溶胶-凝胶法原位沉积得到Ti-O-Ti壳层,从而实现材料中三组分的有效复合。SEM、TEM、DLS表征方法显示复合脂质体结构完整、呈现椭球状,大小均一且分散性较好;借助EDS、TGA、XRD以及表面张力仪等技术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证实了复合脂质体中Ti02壳层的生成。借助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叶绿素在不同极性介质中的最大发射峰位置,推断出叶绿素分子嵌入到磷脂双分子层中。采用分子膜压分析叶绿素/TBOT/磷脂单分子层,以及循环伏安法分析叶绿素/TBOT/磷脂双分子层,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复合脂质体在形成过程中,叶绿素分子与磷脂分子协同组装在双层膜上,TBOT在脂质/水界面进行水解-缩合形成TiO2壳层。分析不同组分复合脂质体的电化学性质得出复合体系中叶绿素分子的组装会增加磷脂双层的流动性,Ti-O-Ti网格的生成则会增加膜的刚性,降低分子侧向流动性。UV-vis光谱分析和Clark氧电极测试的结果表明复合脂质体具有一定的捕光释氧性能。

黄啸,郑曦,徐娅娟,杜良庆,许佐娟[4](2017)在《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的研究概况》文中提出细胞膜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是细胞进行生化反应的重要场所。因此,对生物材料表面进行仿细胞膜磷脂化改性成为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反应活性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介绍了用于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的几种主要磷脂分子并分析其改性效果,简要阐述了几种常用的仿生磷脂化改性方法。同时,对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的应用做了展望。

姜品良[5](2017)在《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DNA功能化膜层的构筑及生物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钛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机械力学性能而被广泛用作人工骨、关节、牙种植体等硬组织替换材料。然而,机械加工而成的金属钛表面呈生物惰性,不能与骨组织形成良好骨性结合,植入体内后容易被纤维组织包裹而引起植入失效。因此,需对钛表面结构和组分进行改性和修饰,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耐腐蚀性等综合性能。自然骨是由纳米、微米和宏观大尺度结构组装而成的具有多组分和多级结构的复合体,基于仿生学的观点,在钛表面构建具有微米和纳米的复合多级结构可更好的模拟自然骨和细胞外基质的多级结构,进而充分调节干细胞或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分化和矿化等各项细胞活动。一些研究者已尝试在钛表面制备微/纳米结构,但一些结构在调节细胞的增殖和早期分化等功能仍不尽人意,因此有必要系统考察和优化材料的表面结构、组分、晶型、浸润性等性质,以提高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生物活性。此外,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其具有高度的识别和组装性能,因而在钛表面修饰DNA分子可通过碱基互补方式实现载药纳米凝胶的动态捕获和释放,从而实时调节细胞功能。而DNA核酸适配体还能高亲和性和高特异性的结合生长因子,将核酸适配体修饰到钛或小鼠骨头表面,有望实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生长因子的缓慢释放,进而提高骨替换材料的促进血管生成和骨生成的性能。本论文基于仿生学观点,在钛表面构筑微/纳米TiO2结构,通过电沉积和旋转涂布等方式沉积磷酸八钙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形成钙磷盐修饰的微/纳米复合结构,详细考察材料表面结构、组分、浸润性及晶型等性质对前成骨细胞(MC3T3-E1)生长状态的影响。此外,基于DNA分子的功能,在钛表面实现载药纳米凝胶和阿霉素(Dox)的重复组装和释放以调节平滑肌细胞的生长状态;基于生长因子的核酸适配体性质,在钛和小鼠骨头表面制备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水凝胶膜层,调节VEGF生长因子的释放行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使用酸刻蚀、电化学阳极氧化和高温煅烧方法在Ti表面制备锐钛矿晶型的微米坑/纳米海绵状TiO2结构,并通过电沉积在其表面构建含磷酸八钙(OCP)薄膜的微/纳米复合结构。耐蚀性和模拟体液浸泡测试表明,该结构表面比空白钛和无OCP修饰的微/纳米结构试样具有增强的耐腐蚀性能和诱导类骨磷灰石沉积的能力。MC3T3-E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OCP修饰的微/纳米复合结构明显促进细胞的粘附、铺展、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和矿化。2.结合使用酸刻蚀和电化学阳极氧化在钛表面制备无定型的微米坑/纳米海绵状TiO2结构,并在不同温度(450 ℃或550 ℃)下进行高温煅烧获得锐钛矿、锐钛矿/金红石混晶的TiO2膜层,然后采用旋转涂布的方法在不同晶型的微/纳米结构表面沉积纳米羟基磷灰石(HA),形成HA修饰的微/纳米结构。系统表征和考察了微/纳米TiO2结构的晶型、HA组分对表面浸润性、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浸润性测试表明,所有的试样均呈现超亲水和超亲油的超双亲性质。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锐钛矿/金红石混晶比锐钛矿和无定型具有更好的促进细胞增殖能力,而无定型则不利于细胞增殖;HA的沉积并不影响细胞在不同晶型表面的细胞增殖趋势,但明显促进细胞在不同晶型表面的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矿化。综合细胞的各项功能表达结果,HA修饰的锐钛矿/金红石混晶的微/纳米复合结构具有最佳的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矿化的性能。3.采用自由基聚合方式在钛表面构建含DNA单链(经化学改性的cODN1)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膜层,利用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水凝胶膜层表面组装结合有DNA互补链(ODN1)的纳米凝胶。在含5%FBS的溶液中,纳米凝胶能随着血清降解ODN1而从水凝胶膜层表面释放离开,而水凝胶膜层中保存完好的cODN1可实现纳米凝胶的再次组装和释放。当纳米凝胶吸附阿霉素(Dox)药物嵌入到其表面的另一对DNA互补双链(ODN2和cODN2)中时,该系统能实现Dox药物的重复释放,进而实时调节平滑肌细胞的生长状态。4.利用PMMA微球作致孔剂在钛表面制备含明胶和聚乙二醇的微多孔水凝胶薄膜,该膜层有利于内皮细胞(HUVECs)和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粘附和增殖。为实现VEGF的控制释放,在上述水凝胶膜层中掺入VEGF核酸适配体。装载VEGF后的释放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微多孔水凝胶膜层存在明显的VEGF突释行为。基于上述的VEGF释放现象,采用发泡法在小鼠骨头表面制备含核酸适配体的超多孔水凝胶膜层,VEGF装载和释放结果表明,掺杂适量核酸适配体的超多孔水凝胶显着降低VEGF的突释行为。将该超多孔水凝胶膜层包裹的骨头放入含10%FBS的溶液中进行释放测试,结果显示血清并不明显影响VEGF的短期释放动力学,表明该方法修饰的骨头有望提高异体骨移植材料的生物活性。

陆帅帅[6](2017)在《磷铵两性离子改性聚乳酸膜/脱细胞支架血管补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血管组织工程是指利用血管壁的正常细胞和生物可降解材料来制备、重建和再生血管替代材料的科学,也称为“再生医学”。是一种利用生物体自身活性物质,经体内、外培养或构建的方法,再造或修复器官及组织的技术。组织工程研究的核心是支架材料,应用于临床的血管支架材料需具备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无毒副作用。脱细胞支架材料完全由天然的细胞外基质构成,可以用来维持血管的力学特性,但因其结构缺陷,脱细胞支架无法直接作为血管支架材料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对脱细胞支架进行聚合物覆膜处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聚乳酸(Polylactic acid,简称PLA)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高分子材料,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已作为人造血管、人工心脏等多种材料活跃于医药领域。但是,聚乳酸自身的血液相容性依然不能满足医用材料的标准,因此,人们致力于聚乳酸表面改性使其在作用于人体以后具备更好的抗凝血性和生物相容性。磷铵两性离子(Zwitterions ofphosphorycholine,简称ZPC)属于磷酰胆碱类化合物,其疏水部分是长碳链非极性烃基,亲水部分为磷酸胆碱基团,上述结构使经磷铵两性离子改性的材料拥有更佳的血液相容性。因此,磷铵两性离子常作为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物质,用于提高医用材料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本文首先以三氯化磷和乙二醇为起始原料,制备磷铵两性离子,并以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合成的磷铵两性离子进行结构表征。本文还利用化学法通过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协同作用,在尽可能保持支架材料的原始结构,减少对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损伤的同时,成功制备了脱细胞支架,并通过溶剂覆膜法将聚乳酸修饰到脱细胞支架表面,获得聚乳酸/脱细胞支架人造血管支架。进而,通过化学接枝法将已制备的磷铵两性离子对聚乳酸/脱细胞支架进行表面改性,提高其血液相容性。本文还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热重分析测试(TGA)、静态接触角(SCA)、拉伸性能测试等研究手段对合成的磷铵两性离子/聚乳酸/脱细胞支架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溶血实验、覆盖实验、体外凝血时间、动态凝血实验、血小板粘附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内皮祖细胞黏附生长实验等手段对其血液和细胞相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将上述血管补片进行动物体内植入实验。B超实验结果显示,在不使用抗凝血药的情况下,血液在血管补片植入部位可以顺利流动。

唐靖[7](2017)在《紫杉醇/壳聚糖共组装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文中提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而支架植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已被证明有突出的疗效,因此对心血管支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在裸金属支架的基础上,表面覆盖可以释放防止再狭窄药物的涂层,其效果显着,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DES研究遇到的主要问题为:制备方法复杂、载药量低、载体生物相容性不好等,因此本文旨在研发一种制备方法简单、载药量高、载体生物相容性良好的DES涂层材料。本文以紫杉醇(Paclitaxel,PTX)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原料,通过分子间协同共组装方法制备得到载药纳米纤维(nanofibers,NFs)。表征结果表明PTX和CS能在一定条件下共组装为纳米纤维,且组装体的直径为纳米级(20-400nm之间),长度达到毫米级,PTX/CS NFs是核壳结构且共组装纤维的形成是源于非共价键(π-π堆积、氢键、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等)协同作用。进一步地实验研究证明了通过共组装方法获得的PTX/CS NFs具有高载药量(>40 wt.%)、可控的药物缓释、低细胞毒性(NIH/3T3)和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柔顺的纳米纤维使其易于在不规则基体(如血管支架)表面均匀成膜,在裸支架表面易于制备的药物洗脱支架涂层,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不易开裂和脱落,具有药物缓释性能以及具有抗血小板粘附性能。在原有纳米纤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我们通过在PTX/CS NFs表面引入磷酰胆碱亲水基团来提高血液相容性、减少膜表面蛋白和血小板黏附,从而有效地降低血栓的形成。同时通过层层静电组装(layer by layer,LBL)方法优化其性能。为此我们首先利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含磷酰胆碱基团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二元共聚物(poly(MPC-co-MA),PMA),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出PMA修饰的PTX/CS NFs仿细胞膜结构膜。实验研究表明这种仿细胞膜结构膜相比于单一的膜有更低的细胞毒性和更好的血液相容性,具有抗蛋白和血小板粘附性能,在药物洗脱支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慧清[8](2017)在《磷脂/特异性多肽仿生多功能涂层的构建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期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等并发症是心血管支架临床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心血管植入材料表面仿生改性并使材料表面性能趋于天然血管内膜,以达到抗凝血及内皮化功能的理念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心血管支架材料表面修饰的功能分子种类很多,从表面不同功能的设计出发选择不同功能的生物分子构建仿生表面。本研究选择了具有非特异性阻抗作用仿细胞膜结构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及对内皮祖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与捕获的多肽(TPSLEQRTVYAK-GGGC-K,PT)作为目标分子,在钛(Ti)基材表面构建了单层型和多聚赖氨酸(PLL)、纤连蛋白(Fn)介导的复合型两类具有抗凝血、抗增生和快速内皮化的磷脂/内皮祖细胞识别肽多功能涂层,并对涂层表面进行了理化性质、血液、细胞及动物体内评价。论文首先通过传统自由基聚合反应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与甲基丙烯酸(MA)聚合,得到含羧基(-COOH)的类磷脂聚合物PMMPC。利用(-COOH)与氨基(-NH2)间发生酰胺缩合反应引入多巴胺(DA),得到类磷脂聚合物PMMDA。含羧基(-COOH)的PMMDA与含-NH2的内皮祖细胞识别肽分子(PT)作用,得到含磷脂、PT及多巴胺(DA)的新型仿细胞膜结构的类磷脂多功能聚合物PMMDP。PMMDA和PMMDP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成类磷脂聚合物POMMDA和POMMDP。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及紫外光谱等检测方法证明了系列类磷脂聚合物的成功合成。利用新型磷脂聚合物PMMDP中的儿茶酚基团与钛基底材料的鳌合作用,在Ti表面成功构建Ti@PMMDP仿生涂层。运用FTIR、XPS、SEM、AFM、水接触角、QCM-D等方法对该涂层进行定性与定量表征。将样品浸没于PBS溶液中37℃恒温摇床震荡22天后对涂层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涂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发现新型磷脂聚合物PMMDP涂层中的磷脂基团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粘附与激活、纤维蛋白原的粘附与变性,并能有效地抑制SMCs的过度增生,对ECs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Ti@PMMDP涂层中的特异性识别肽PT对EPCs细胞的粘附、归巢与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磷脂胆碱基团和特异性识别肽PT在功能表面的表达量,选择多聚赖氨酸(PLL)和纤连蛋白(Fn)介导构建了多层含MPC和PT的自组装体系。通过鳌合作用将PMMDA固定于Ti表面,分子间再通过静电吸附、共价结合、氢键作用、迈克尔加成和西佛碱反应依次组装PLL/Fn、POMMDA/POMMDP、PT分子。体外血液及细胞相容性评价和相关机理分析表明,含有磷脂基团的表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凝血性能,同时对平滑肌细胞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内皮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PT分子对内皮祖细胞的归巢和增殖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PT的表达量与促进增殖能力正性相关。通过全面的生物学性能比较发现,以PLL介导的Ti@PCDLOPTPT表面具有相对更好的抗凝血、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促进内皮祖细胞归巢和增殖的性能。动物体内埋植15天和30天结果显示,该表面能有效地抗血栓和抑制内膜过度增生,并通过识别和捕获循环血液中成熟的EPCs加快内皮化速率。综上所述,本论文着眼于心血管植入材料抗凝促内皮的特殊要求,选择了 MPC及PT构建多功能表面,论证了在心血管材料表面构建抗凝促内皮化多功能表面的可行性,该认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理论指导意义。

党媛[9](2015)在《基材通用型细胞膜和贻贝粘附双仿生抗生物污染涂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蛋白质、血小板、细菌等生物污染物在生物医用材料表面的吸/粘附,严重制约了材料的临床应用,甚至会威胁到人体的生命安全。目前,最常用且简单易行的实现抗生物污染的方法主要是以亲水性聚合物涂层为表面改性剂,将其涂覆固定于基底材料表面,通过控制界面来实现抗生物污染效果。但是此类聚合物都具有高度的水溶性,要将其固定到基材表面就需要在聚合物结构和/或基底材料表面引入一些具有特定相互作用基团,这就限定了可改性材料的类型只能是少数几种,也限制了改性方法的推广应用。因此,发展一种简单且对基材通用的功能界面的构建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受贻贝类生物万能粘附作用的启发,邻苯二酚基团作为一种不受基材限制的万能粘附分子活跃于表面改性的领域,可靠其自粘附作用将其结合的分子固定于各类基材表面,为亲水、疏水甚至含氟材料表面的改性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共性方法。本文从贻贝仿生粘附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了不同类型的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建立了简单方便、不同基材通用的表面改性方法,并对改性涂层的抗生物污染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首先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对多巴胺自聚形成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涂层的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考察了多巴胺初始浓度、溶液pH、涂层形成时间等对涂层性能的影响,为得到厚度可控的PDA涂层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研究了不同厚度的PDA涂层上蛋白质、血小板、细胞、细菌等生物污染物的吸/粘附量,发现生物污染物在PDA涂层表面呈现出一定的厚度依赖性,随厚度的增加吸/粘附量也相应增加,这与其表面相应增加的反应活性官能团有关。进而对PDA涂层进行FeCl3络合、NaIO4氧化和空气相中高温加热等简单的处理,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处理之后的PDA涂层中,反应活性基团数量明显降低,相应的蛋白质吸附量、血小板、细胞和细菌粘附量也大幅度降低。但由于PDA自身的苯环、π-π共轭等结构不可被完全消除,故通过改变表面官能团含量的方式来提高其抗生物污染的效果有限。(2)采用自由基引发共聚合成了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对硝基苯氧甲酰甲基丙烯酸乙酯二元随机共聚物(poly(MPC-co-NPECMA),PMEN)。先以浸涂法在玻璃、硅片、不锈钢、聚碳酸酯、聚丙烯、金膜和聚四氟乙烯基材表面形成PDA介导层,之后通过简单的浸涂或旋涂法在PDA介导层上涂覆PMEN聚合物。聚合物侧链的对硝基苯氧甲酰活性酯基团与PDA介导层中的氨基发生酰胺偶联反应,从而将PMEN聚合物固定于表面,自动形成仿细胞外层膜结构的涂层,即PDA/PMEN涂层。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附、L929成纤维细胞粘附和三种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粘附结果表明,PDA/PMEN涂层能显着降低这些生物污染物在改性表面的吸/粘附量。(3)以多臂PEG为主体分子,在其臂末端引入不同含量的磷酰胆碱(PC)和邻苯二酚(c)基团,合成了三种比例的磷酰胆碱和/或邻苯二酚双仿生改性多臂PEG(PEG-2c-23PC、PEG-6c-23PC和PEG-8c)。通过邻苯二酚基团的自粘附作用,在滴涂条件下将三种双仿生改性多臂PEG固定于亲水的玻璃片基和疏水的聚碳酸酯片基表面。动态接触角、XPS、ATR-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提供了涂层表面的亲疏水性、化学基团、元素组成及形貌信息,证实了磷酰胆碱和/或邻苯二酚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成功固定于基材表面。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附和MTT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自粘附得到的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但由于双仿生改性多臂PEG中邻苯二酚粘附基团数量有限,且聚合物是高度水溶性的,致使得到的涂层厚度较薄,故这种双仿生多臂PEG涂层的构建方法及相应的生物性能还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4)采用PDA介导的方法对磷酰胆碱和/或邻苯二酚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构建方法进行了优化,分别在玻璃、不锈钢、聚碳酸酯、金膜、聚四氟乙烯表面构建了 PDA介导的磷酰胆碱和/或邻苯二酚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静态接触角、XPS和AFM表面形貌及厚度表征信息证实了涂层的构建是成功的。各个表面的SPR蛋白质吸附曲线、血小板粘附SEM图、细胞及细菌粘附荧光图等结果表明,PDA介导的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表现出优异的抗生物污染效果;吸/粘附量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引入磷酰胆碱基团的PDA/PEG-2c-23PC和PDA/PEG-6c-23PC涂层对蛋白质、血小板、细胞和细菌的抑制吸/粘附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纯的多臂PEG涂层(PDA/PEG-8c)。此外,在聚合物结构中磷酰胆碱基团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邻苯二酚含量更低的PDA/PEG-2c-23PC涂层抗生物污染效果更好,这与邻苯二酚基团会促进蛋白质、血小板、细胞和细菌等的结合有关。

高娜[10](2014)在《稳定仿生亲水表面的构筑及防污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和力学加工性能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但是当其与人体血液或组织接触时,人体会发生凝血,炎症以及排异等现象,这成为目前高分子材料在临床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磷酰胆碱(PC)是常见的一种生物相容性优异的两性离子,可以抑制非特异性蛋白的吸附和血小板的粘附。物理涂覆和表面光接枝是两种最为方便、快捷的两种表面改性方式,但是用MPC共聚物经简单浸涂得到的改性表面在空气中久置或经高温处理后,疏水基团易在材料表面富集,致使生物相容性和抗生物污染性能急剧下降,因此,如何提高涂层的抗污性能及界面稳定性是科学家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本文采用溶胀-锚定法和光化学固定法对材料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希望提高材料表面的抗生物污染性能以及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稳定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含胆固醇刚性疏水为侧基的磷酰胆碱二元无规共聚物PMC,并以含十二烷基酯柔性疏水为侧基的磷酰胆碱二元无规共聚物PML为对照聚合物。采用溶胀-锚定法对疏水基材聚碳酸酯表面进行亲水改性,以水接触角为考察指标对浸涂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在丙酮中溶胀5 s后,迅速在质量分数为0.2 wt%PMC73聚合物溶液中浸涂2 h,所得磷酰胆碱两性离子聚合物涂层s-PMC-PC的亲水性最佳,XPS测试结果表明,表面N和P含量分别为2.50%和2.72%。该涂层经过100 ℃加热2 h和空气中放置2个月处理,接触角基本不变,说明涂层表面稳定性优异;但是,经过75%乙醇中浸泡6 h,1%SDS超声15 min处理,接触角虽然有所升高,但仍远低于对照聚合物涂层,说明该涂层界面附着力有所提高。s-PMC-PC涂层表面抵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性能优异,Fg和BSA蛋白吸附量可分别降低91.5%和90.8%;(2)设计并合成了两种侧基含磷酰胆碱(PC)亲水基团、芳香叠氮(AZ)光活性基团或者含有胆固醇(CholMA)疏水基团的光反应活性两性离子聚合物(PMA和PMCA),用其对聚丙烯(PP)表面进行亲水改性,并研究了聚合物结构对涂层稳定性和抗生物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光反应型磷酰胆碱基无规共聚物PMA和PMCA均在270 nm左右有吸收波。且当PMCA聚合物涂层厚度为200 nm、光照时间为240 s时所得涂层表面亲水性和稳定性较好,尤其含叠氮量高的涂层经过100°加热、75%乙醇浸泡、1%SDS超声和长期放置两个月等不同条件的处理后,涂层的亲水性能基本没有改变,为长期血液接触性生物医用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的改善奠定了基础。而且改性后涂层与未改性PP表面相比,光交联两性离子聚合物涂层改性后表面生物相容性良好,Fg和BSA蛋白吸附量可分别降低96%和91%。(3)设计合成既含有抗菌功能的磷酰胆碱(PC)基团又含有杀菌功能的季铵阳离子基团的感光共聚物(PMCChA),用其对聚丙烯(PP)表面进行亲水改性,并研究聚合物结构对涂层抗生物污染性能的影响。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磷酰胆碱含量高的聚合物涂层的抗污性能好,而磷酰胆碱含量少或者不含磷酰胆碱基团的聚合物涂层有蛋白质吸附和血小板粘附现象发生。

二、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缓释涂层材料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缓释涂层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黄芩的概述
        1.2.1 黄芩的形态学特征
        1.2.2 黄芩的资源分布
        1.2.3 黄芩中的活性成分
    1.3 黄芩苷的概述
        1.3.1 黄芩苷的药理活性
        1.3.2 黄芩苷的物理性质
        1.3.3 难溶药物增溶策略
    1.4 难溶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研究概述
        1.4.1 聚合物纳米粒
        1.4.2 脂质体纳米粒
        1.4.3 胶束颗粒
    1.5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抗肿瘤研究
        1.5.1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化学治疗
        1.5.2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免疫治疗
    1.6 肿瘤免疫治疗的复合纳米制剂概述
        1.6.1 肿瘤免疫
        1.6.2 基于纳米制剂的免疫抗肿瘤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制备与佐剂效应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1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制备
        2.3.2 纳米粒的形貌表征
        2.3.3 纳米粒对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的活化水平评价
        2.3.4 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载黄芩苷纳米粒制备条件优化
        2.4.2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2.4.3 黄芩苷和PLGA-B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2.4.4 载黄芩苷纳米粒免疫细胞激活
        2.4.5 载黄芩苷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效果
    2.5 本章小结
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构建及效应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制备
        3.3.2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表征
        3.3.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细胞水平评价
        3.3.4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动物水平评价
        3.3.5 数据统计和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3.4.2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
        3.4.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对TAMs的体外刺激作用
        3.4.4 NPs@RBC-Gala有效靶向体内肿瘤部位
        3.4.5 体内TAMs表型分析
        3.4.6 肿瘤部位的T淋巴浸润
        3.4.7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3.5 本章小结
4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构建及体外抗肿瘤效应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4.3.2 复合纳米粒的表征
        4.3.3 复合纳米粒细胞水平评价
        4.3.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4.4.2 复合纳米粒体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
        4.4.3 体外抗肿瘤活性
    4.5 本章小结
5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1 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5.3.2 复合纳米粒的表征
        5.3.3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5.3.4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靶向能力
        5.3.5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抑瘤效应
        5.3.6 实验动物
        5.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复合纳米粒的生物安全性
        5.4.2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能有效靶向M2-TAMs
        5.4.3 复合纳米粒治疗后体内TAMs表型逆转
        5.4.4 复合纳米粒增加了TAMs细胞因子分泌
        5.4.5 复合纳米粒诱导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
        5.4.6 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5.4.7 复合纳米粒抑制肿瘤部位的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5.4.8 复合纳米粒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5.4.9 复合纳米粒的预防抗肿瘤效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钛表面控释系统调节免疫成骨行为和增强抗菌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植入手术后引起的宿主反应
        1.1.1 植入材料相关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1.1.2 植入材料的相关特异性免疫反应
    1.2 巨噬细胞在骨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1.2.1 巨噬细胞的极化对炎症调节的影响
        1.2.2 巨噬细胞的极化对骨愈合的影响
    1.3 生物材料的抗菌性能
        1.3.1 种植体植入体内后的感染问题
        1.3.2 钛植入体抗菌涂层的研究进展
        1.3.3 银抗菌剂
    1.4 钛基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
        1.4.1 钛基材料表面改性概述
        1.4.2 电化学改性法
        1.4.3 生物化学改性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第2章 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双层凝胶控制IL-4 释放
    2.1 引言
    2.2 材料及其改性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钛表面预处理
        2.2.3 TiO_2 纳米管阵列的制备
        2.2.4 内层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层的制备及装载IL-4 抑炎因子
        2.2.5 外层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层的制备
    2.3 材料表征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3 溶胀率的测定
        2.3.4 体外降解分析
        2.3.5 体外释放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双层凝胶层在氧化钛纳米管上的表面形貌
        2.4.2 凝胶层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机理
        2.4.3 双层凝胶的溶胀和降解行为
        2.4.4 抑炎因子IL-4 的体外释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双层凝胶控释IL-4 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细胞培养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细胞获取及培养
    3.3 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检测
        3.3.1 细胞接种及培养
        3.3.2 Alamar Blue检测
        3.3.3 AO/PI细胞染色
    3.4 材料对细胞形貌及表型的影响
        3.4.1 细胞接种及培养
        3.4.2 DAPI/phalloidin染色
        3.4.3 细胞流式的检测
        3.4.4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3.4.5 PCR检测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3.5.2 炎性环境对巨噬细胞形貌的影响
        3.5.3 炎性环境材料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钛纳米管上分层装载IL-4和RGD诱导巨噬细胞极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
        4.2.3 多巴胺修饰氧化钛纳米管
        4.2.4 在多巴胺修饰的氧化钛纳米管中装载IL-
        4.2.5 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层的制备以及装载RGD多肽
        4.2.6 细胞获取及培养
        4.2.7 观察不同样品对巨噬细胞形貌及表型的影响
    4.3 材料表征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
        4.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4.3.3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
    4.4 材料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4.4.1 DAPI/phalloidin染色
        4.4.2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
        4.4.3 PCR检测
    4.5 统计学分析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1 材料表面形貌特征
        4.6.2 纳米管内部结构
        4.6.3 材料表面元素及含量
        4.6.4 材料装载抑炎因子后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
        4.6.5 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层的表征
        4.6.6 装载双因子材料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材料的免疫调节和诱导下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细胞培养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细胞的获取和培养
        5.2.3 间接接触共培养模型I
        5.2.4 干细胞的接种与培养
        5.2.5 间接接触共培养模型II
    5.3 巨噬细胞表型的检测
        5.3.1 抑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5.4 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评价
        5.4.1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
        5.4.2 DAPI/phalloidin/ALP染色
        5.4.3 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及信号通路分析
    5.5 统计学分析
    5.6 实验结果与讨论
        5.6.1 间接式共培养模型I下,巨噬细胞在材料上的免疫反应与间充质干细胞行为的相互影响
        5.6.2 材料对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作用
        5.6.3 间接式共培养模型II下,材料上的巨噬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的相互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孔钛支架微弧氧化后装载含银明胶微球实现抗菌
    6.1 引言
    6.2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制备方法
    6.3 材料检测与表征
        6.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
        6.3.2 孔隙率和开孔率的测定
        6.3.3 X射线衍射分析
        6.3.4 微球粒度分析
        6.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3.6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6.3.7 原子吸收检测
    6.4 材料细胞相容性的检测
        6.4.1 细胞的培养和接种
        6.4.2 Alamar Blue检测
        6.4.3 DAPI染色
    6.5 材料抗菌能力的评价
        6.5.1 细菌的培养
        6.5.2 细菌的接种
        6.5.3 菌液浓度测定
    6.6 实验结果与讨论
        6.6.1 微弧氧化处理后的多孔钛
        6.6.2 明胶微球
        6.6.3 含银的明胶微球
        6.6.4 多孔钛支架装载含银明胶微球
        6.6.5 银离子释放动力学研究
        6.6.6 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6.6.7 材料的抗菌性能的评价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简缩语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表专利
    参加的学术会议

(3)模拟光合作用PSⅡ系统构筑叶绿素/TiO2复合材料及其捕光释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自然光合作用
        1.1.1 叶绿体
        1.1.2 光合作用
    1.2 人工光合作用
        1.2.1 离体细胞复合材料
        1.2.2 无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1.2.3 色素/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
    1.3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1.3.1 二氧化钛简介及其溶胶-凝胶反应
        1.3.2 二氧化钛颗粒光催化作用
    1.4 脂质体
        1.4.1 脂质体简介
        1.4.2 脂质体的制备
        1.4.3 脂质体的修饰
    1.5 复合脂质体研究现状
        1.5.1 叶绿素复合脂质体
        1.5.2 二氧化钛复合脂质体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基于叶绿体与二氧化钛表面弱相互作用制备捕光释氧仿生涂层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步骤
        2.3.1 提取离体叶绿体
        2.3.2 基于弱相互作用制备复合涂层材料
    2.4 样品表征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4.3 Zeta电位仪
        2.4.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4.5 释氧量的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样品形貌分析
        2.5.2 EDS能谱分析
        2.5.3 Zeta电位分析
        2.5.4 复合体系中TiO_2分散液用量条件优化
        2.5.5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5.6 释氧量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协同组装法制备捕光释氧仿生类囊体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步骤
        3.3.1 协同组装法制备叶绿素复合脂质体
        3.3.2 协同组装法制备有机钛复合脂质体
        3.3.3 协同组装法制备叶绿素-有机钛复合脂质体
        3.3.4 磷脂单分子层与Chla、TBOT分子相互作用的π-A曲线研究
        3.3.5 磷脂双分子层与Chla、TBOT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3.3.6 复合脂质体释氧性能测试
    3.4 样品表征
        3.4.1 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3.4.2 透射电子显微镜
        3.4.3 激光粒度仪
        3.4.4 表面张力仪
        3.4.5 X-射线衍射仪
        3.4.6 热重分析
        3.4.7 红外光谱仪
        3.4.8 荧光分光光度计
        3.4.9 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
        3.4.10 L-B膜分析仪
        3.4.11 电化学工作站
        3.4.1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样品形貌分析
        3.5.2 表面张力分析
        3.5.3 EDS能谱分析
        3.5.4 热重分析
        3.5.5 X射线衍射仪分析
        3.5.6 红外光谱分析
        3.5.7 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
        3.5.8 拉曼光谱分析
        3.5.9 π-A曲线分析
        3.5.10 电化学行为分析
        3.5.11 捕光释氧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类细胞膜仿生改性磷脂聚合物
    2.1 磷脂酰乙醇胺类磷脂
    2.2 磷酸胆碱类磷脂
    2.3 其他种类的磷脂
3 仿生磷脂化改性方法
    3.1 表面涂覆法
    3.2 共混改性
    3.3 LB膜法
    3.4 自组装成膜法
    3.5 基团接枝或聚合法
4 结语与展望

(5)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DNA功能化膜层的构筑及生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材料与生物相容性
        1.1.1 生物材料的定义
        1.1.2 生物相容性
        1.1.3 生物材料的分类
    1.2 钛金属的基本性质
        1.2.1 组成和分类
        1.2.2 机械性能
        1.2.3 耐腐蚀性能
        1.2.4 生物相容性
    1.3 钛金属的表面改性技术
        1.3.1 机械方法
        1.3.2 物理方法
        1.3.3 化学方法
    1.4 仿自然骨特征的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
        1.4.1 自然骨的结构和功能
        1.4.2 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
    1.5 DNA功能化的仿生智能材料
        1.5.1 刺激响应性界面
        1.5.2 DNA纳米技术
        1.5.3 DNA功能化的生物材料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设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仪器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1.1 常规化学试剂
        2.1.2 细胞实验相关试剂
        2.1.3 材料
    2.2 材料表面结构的制备
        2.2.1 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制备
        2.2.2 钛表面磷酸八钙膜层的制备
        2.2.3 钛表面羟基磷灰石膜层的制备
        2.2.4 纳米凝胶的制备和DNA的共价连接
        2.2.5 钛表面水凝胶膜层的制备
        2.2.6 钛表面纳米凝胶的组装
        2.2.7 钛表面微多孔水凝胶膜层的制备
        2.2.8 小鼠骨头包裹超多孔水凝胶膜层
    2.3 材料表面理化性质的表征
        2.3.1 样品形貌表征
        2.3.2 结构组成表征
        2.3.3 材料表面浸润性和表面能计算
        2.3.4 钛试样的耐腐蚀性测试
    2.4 DNA的稳定性
        2.4.1 自由状态DNA的稳定性
        2.4.2 水凝胶膜层中DNA的稳定性
    2.5 纳米凝胶和药物的释放动力学
        2.5.1 纳米凝胶的释放动力学
        2.5.2 Dox的装载与释放
        2.5.3 水凝胶表面的Dox释放动力学
    2.6 生长因子的释放动力学
    2.7 生物活性评价
        2.7.1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
        2.7.2 蛋白吸附
        2.7.3 MC3T3-E1细胞实验
        2.7.4 平滑肌细胞实验
        2.7.5 内皮细胞实验
    2.8 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磷酸八钙修饰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3.1 引言
    3.2 磷酸八钙修饰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和物相表征
        3.2.1 钙磷盐沉积时间的影响
        3.2.2 钛试样的表面形貌
        3.2.3 XRD表征
    3.3 接触角与表面能
    3.4 耐腐蚀性测试
    3.5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
    3.6 蛋白吸附
    3.7 MC3T3-E1细胞实验
        3.7.1 细胞粘附
        3.7.2 细胞形貌
        3.7.3 乳酸脱氢酶活性
        3.7.4 细胞增殖
        3.7.5 碱性磷酸酶活性
        3.7.6 细胞胶原分泌
        3.7.7 细胞外基质矿化
    3.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晶型微/纳米结构TiO_2表面羟基磷灰石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4.2.1 高温煅烧处理对微/纳米结构的影响
        4.2.2 HA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4.2.3 XRD表征
        4.2.4 拉曼光谱分析
        4.2.5 XPS表征
        4.2.6 材料表面的浸润性
    4.3 蛋白吸附
    4.4 MC3T3-E1细胞实验
        4.4.1 乳酸脱氢酶活性
        4.4.2 细胞粘附形貌
        4.4.3 细胞增殖
        4.4.4 碱性磷酸酶活性
        4.4.5 细胞胶原分泌
        4.4.6 细胞外基质矿化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医用钛表面载药纳米凝胶的装载/控释及其细胞活性调节功能
    5.1 引言
    5.2 DNA功能化的纳米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5.3 纳米凝胶的药物装载与释放
    5.4 钛表面水凝胶膜层的制备
    5.5 水凝胶表面纳米凝胶的吸附
    5.6 水凝胶表面纳米凝胶的重复组装和释放
    5.7 水凝胶表面Dox的累积释放
    5.8 平滑肌细胞实验
    5.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医用钛表面核酸适配体修饰的多孔水凝胶膜层的构筑
    6.1 引言
    6.2 钛表面微多孔水凝胶膜层的制备
    6.3 内皮细胞的粘附和增殖
    6.4 成骨细胞的增殖
    6.5 钛表面核酸适配体的检测
    6.6 钛表面生长因子的释放动力学
    6.7 小鼠骨头表面超多孔水凝胶膜层的制备
    6.8 小鼠骨头表面生长因子的释放动力学
    6.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交流的论文
致谢

(6)磷铵两性离子改性聚乳酸膜/脱细胞支架血管补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组织工程及血管补片的概述
        1.1.1 组织工程研究
        1.1.2 血管补片研究
        1.1.2.1 血管补片的组织相容性
        1.1.2.2 血管补片的材料
        1.1.2.3 组织工程血管支架(血管补片)的基本要求
    1.2 脱细胞支架
        1.2.1 脱细胞支架的概述
        1.2.2 脱细胞支架的选择
        1.2.3 脱细胞支架的改性
    1.3 医用聚乳酸材料
        1.3.1 聚乳酸的结构及应用
        1.3.2 聚乳酸的改性
    1.4 磷铵两性离子概述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磷铵两性离子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2 溶剂的纯化
        2.2.3 磷铵两性离子合成
        2.2.3.1 合成2-氯-1,3-二氧磷杂环戊烷1(CDP)
        2.2.3.2 合成2-氯-2-氧-1,3-二氧磷杂环戊烷2(COP)
        2.2.3.3 合成2-(6-羟基)己氧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戊烷(3a)(HOP)
        2.2.3.4 合成(6-羟基)己基-2-(N-二甲基异丙胺基)乙基磷酸盐(4a)
        2.2.3.5 合成含双键的磷酸盐(5a)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H NMR)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聚乳酸/脱细胞支架血管补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2 脱细胞支架的制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2.3.1 苏木精伊红(HE)染色实验
        3.2.3.2 免疫组化实验
        3.2.3.3 聚乳酸/脱细胞支架的制备
        3.2.3.4 DCS和PLA/DCS扫描电镜测试(SEM)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犬动脉大体观察
        3.3.2 HE染色分析
        3.3.3 免疫组化分析
        3.3.4 DCS和PLA/DCS SEM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磷铵两性离子/聚乳酸/脱细胞支架血管补片的制备、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2 磷铵两性离子/聚乳酸/脱细胞支架血管补片的制备
        4.2.3 ZPC/PLA/DCS血管补片的测试表征
        4.2.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4.2.3.2 热重分析测试(TGA)
        4.2.3.3 静态接触角(SCA)
        4.2.3.4 拉伸性能测试
        4.2.4 ZPC/PLA/DCS血管补片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4.2.4.1 溶血实验
        4.2.4.2 复钙实验
        4.2.4.3 体外凝血时间
        4.2.4.4 动态凝血实验
        4.2.4.5 血小板粘附实验
        4.2.4.6 红细胞实验
        4.2.5 ZPC/PLA/DCS血管补片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4.2.5.1 细胞毒性实验(MTT法)
        4.2.5.2 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生长实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ZPC/PLA/DCS血管补片的测试表征分析
        4.3.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4.3.1.2 热重分析测试(TGA)
        4.3.1.3 静态接触角(SCA)
        4.3.1.4 拉伸性能测试
        4.3.2 ZPC/PLA/DCS血管补片的血液相容性分析
        4.3.2.1 溶血实验
        4.3.2.2 复钙实验
        4.3.2.3 体外凝血时间
        4.3.2.4 动态凝血实验
        4.3.2.5 血小板粘附实验
        4.3.2.6 红细胞形貌实验
        4.3.3 ZPC/PLA/DCS血管补片的细胞相容性分析
        4.3.3.1 细胞毒性实验(MTT法)
        4.3.3.2 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增殖实验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动物实验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5.2.2 动物实验流程
    5.3 测试与表征
        5.3.1 B超测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B超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7)紫杉醇/壳聚糖共组装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分子自组装技术
        1.1.1 分子自组装定义及内涵
        1.1.2 用于分子自组装的主要方法
        1.1.3 分子自组装的应用
    1.2 药物洗脱支架
        1.2.1 支架的发展
        1.2.2 药物
        1.2.3 载体材料
    1.3 壳聚糖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1.3.1 药物输送(Drug delivery)
        1.3.2 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
        1.3.3 伤口敷料(Wound dressing)
        1.3.4 肿瘤诊断(cancer diagnosis)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和药品
    2.2 实验耗材及设备
        2.2.1 实验耗材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仪器设备及方法
        2.3.1 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2.3.4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
        2.3.5 Zeta电位测试(Zeta potential)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2.3.7 纳米红外成像表征(Nanoscale infrared (Nano IR) imaging)
        2.3.8 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2.3.9 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UV-Vis)
        2.3.10 接触角测试(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2.3.11 酶标仪(enzyme-labeled instrument)
第三章 紫杉醇/壳聚糖共组装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
    3.1 实验方法
        3.1.1 紫杉醇聚集体的制备
        3.1.2 一定浓度紫杉醇乙醇溶液与不同浓度壳聚糖溶液组装
        3.1.3 不同浓度紫杉醇乙醇溶液与一定浓度壳聚糖溶液组装
        3.1.4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壳聚糖制备
        3.1.5 壳聚糖上异硫氰酸荧光素的标记率的测定
        3.1.6 紫杉醇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壳聚糖组装
    3.2 最佳投料比研究
    3.3 组装体形貌研究
    3.4 组装体结构研究
        3.4.1 Zeta电位测试
        3.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3.4.3 纳米红外成像表征
    3.5 紫杉醇和壳聚糖组装机理探究
    3.6 紫杉醇/壳聚糖核壳结构纳米纤维性能表征
        3.6.1 载药量与药物缓释测定
        3.6.2 亲疏水性评估
        3.6.3 组装体的体外细胞毒性(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
        3.6.4 组装体的血液相容性
    3.7 紫杉醇/壳聚糖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用于药物洗脱支架评价
        3.7.1 紫杉醇/壳聚糖核壳结构纳米纤维膜药物洗脱支架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3.7.2 体外细胞毒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细胞)
        3.7.3 血小板粘附测定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拟细胞膜结构的紫杉醇/壳聚糖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聚合物PMA的合成
        4.1.2 模拟细胞膜结构的紫杉醇/壳聚糖纤维膜的制备
    4.2 合成产物表征
    4.3 模拟细胞膜结构的紫杉醇/壳聚糖纤维膜的表征
        4.3.1 形貌表征
        4.3.2 膜结构表征
        4.3.3 细胞毒性表征
        4.3.4 血液相容性表征
        4.3.5 蛋白吸附含量表征
        4.3.6 血小板粘附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磷脂/特异性多肽仿生多功能涂层的构建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血管支架及其表面功能化修饰
        1.2.1 血管支架的发展历程
        1.2.2 血管支架材料表面功能化修饰
    1.3 诱导体内成熟内皮祖细胞(EPCs)内皮化
        1.3.1 EPCs的来源及其功能
        1.3.2 材料表面生物修饰诱导体内内皮化
    1.4 仿细胞膜结构的类磷酸胆碱(MPC)
        1.4.1 MPC在心血管材料表面的应用及抗凝血机理
        1.4.2 MPC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 本课题的来源
第2章 仿生类磷脂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和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MPC与甲基丙烯酸(MA)共聚物(PMMPC)的合成
        2.2.3 多巴胺(DA)修饰的磷酸胆碱聚合物(PMMDA)的合成
        2.2.4 EPCs-识别肽(PT)与多巴胺修饰的磷脂聚合物(PMMDP)的合成
        2.2.5 氧化态磷脂聚合物POMMDA70及POMMDP的制备
        2.2.6 磷脂聚合物PMMPC、PMMDA及PMMDP的检测
        2.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MMPC聚合物的表征分析
        2.3.2 PMMDA聚合物的表征分析
        2.3.3 三种PMMDA体外血液相容性优化结果分析
        2.3.4 PMMDP聚合物的表征分析
        2.3.5 磷脂聚合物POMMDA与POMMDP的表征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I表面PMMDP仿生涂层的构建、表征及生物学行为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仿生涂层的构建
        3.2.2 仿生涂层的材料学表征
        3.2.3 涂层稳定性检测
        3.2.4 仿生涂层的生物学评价
        3.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涂层表面的理化性质
        3.3.2 涂层稳定性检测
        3.3.3 涂层表面的血液相容性
        3.3.4 涂层表面的细胞相容性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聚赖氨酸、纤连蛋白介导的磷脂/多肽聚合物多功能涂层的构建与优化
    4.1 引言
    4.2 PLL介导的功能涂层组装工艺、表征及生物学评价
        4.2.1 PLL介导的层层自组装工艺
        4.2.2 PLL介导的功能涂层的表征
        4.2.3 PLL介导的功能涂层生物学评价与工艺筛选
    4.3 纤连蛋白FN介导的功能涂层组装工艺及生物学评价
        4.3.1 Fn介导的层层自组装工艺
        4.3.3 Fn介导的功能涂层生物学评价及工艺筛选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MMDP、PLL与FN的仿生多功能涂层的性能比较及体内评价
    5.1 引言
    5.2 血液相容性评价
        5.2.1 体外血小板粘附与激活
        5.2.2 体外动态全血实验
    5.3 细胞相容性评价
        5.3.1 内皮祖细胞生长及增殖能力检测及结果
        5.3.2 平滑肌细胞生长及增殖能力检测及结果
        5.3.3 内皮细胞生长及增殖能力检测及结果
    5.4 TI@PCDLOPTPT仿生多功能涂层的内皮祖细胞动态捕获
    5.5 动物体内植入实验
        5.5.1 实验方法
        5.5.2 结果及分析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基材通用型细胞膜和贻贝粘附双仿生抗生物污染涂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表面改性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
        1.1.1 表面改性在血液净化方面的应用
        1.1.2 表面改性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
        1.1.3 表面改性在纳米载体方面的应用
    1.2 仿生抗生物污染涂层的构建
        1.2.1 抗生物污染涂层
        1.2.2 抗生物污染涂层构建中涉及的仿生技术
    1.3 多臂PEG在抗污涂层构建中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聚多巴胺涂层形成及其抗生物污染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仪器
        2.2.2 聚多巴胺(PDA)涂层的构建及改性
        2.2.3 不同条件得到的PDA涂层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2.2.4 不同条件得到的PDA涂层的抗生物污染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DA涂层的形成
        2.3.2 PDA涂层对生物污染物的粘附性能
        2.3.3 PDA涂层的改性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聚多巴胺介导的仿细胞外层膜结构涂层构建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仪器
        3.2.2 反应活性磷酰胆碱聚合物的合成
        3.2.3 聚多巴胺介导仿细胞膜结构涂层的构建及理化性能表征
        3.2.4 聚多巴胺介导仿细胞膜结构涂层的生物相容性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MEN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3.2 PDA/PMEN涂层的构建及理化性能表征
        3.3.3 PDA/PMEN涂层的生物相容性表征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磷酰胆碱和邻苯二酚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及仪器
        4.2.2 邻苯二酚和磷酰胆碱双仿生多臂PEG的合成
        4.2.3 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构建及其理化性能表征
        4.2.4 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生物相容性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磷酰胆碱和/或邻苯二酚双仿生改性多臂PEG的合成及表征
        4.3.2 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构建及其理化性能表征
        4.3.3 磷酰胆碱和/或邻苯二酚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初步表征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抗污性能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及仪器
        5.2.2 聚多巴胺(PDA)介导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构建
        5.2.3 聚多巴胺介导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理化性能表征
        5.2.4 聚多巴胺介导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生物相容性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DA介导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构建及理化性能表征
        5.3.2 PDA介导双仿生改性多臂PEG涂层的生物相容性表征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稳定仿生亲水表面的构筑及防污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章综述
    1.1 生物医用材料
        1.1.1 生物医用材料的定义
        1.1.2 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趋势
    1.2 仿细胞膜结构在材料表面改性的应用
        1.2.1 磷酰胆碱
        1.2.2 胆固醇
    1.3 材料表面构筑稳定仿细胞膜结构的方法
        1.3.1 物理方法
        1.3.2 化学方法
    1.4 课题提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磷酰胆碱基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刚性侧基对涂层稳定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
        2.2.2 试剂
        2.2.3 单体及MPC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2.2.4 溶胀-锚定法构筑仿细胞外层膜结构抗生物污染涂层
        2.2.5 表面性质表征
        2.2.6 聚合物涂层稳定性研究
        2.2.7 抗生物污染性能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体及MPC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2.3.2 溶胀-浸渍法构筑仿细胞外层膜结构抗生物污染涂层
        2.3.3 表面性质
        2.3.4 涂层的稳定性能
        2.3.5 抗生物污染性能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光反应活性两性离子聚合物结构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
        3.2.2 试剂
        3.2.3 光反应活性单体及磷酰胆碱基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3.2.4 光活性磷酰胆碱聚合物涂层表面的构筑及表征
        3.2.5 表面性质表征
        3.2.6 聚合物涂层稳定性研究
        3.2.7 抗生物污染性能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活性单体及PMCA共聚物的表征
        3.3.2 涂层的条件优化
        3.3.3 XPS分析
        3.3.4 EDS能谱分析
        3.3.5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3.3.6 静态接触角分析
        3.3.7 聚合物涂层稳定性研究
        3.3.8 抗生物性能性能研究
    3.4 聚合物PMCA523改性不同片基
        3.4.1 聚合物PMCA523改性不同片基稳定性研究
        3.4.2 聚合物PMCA523改性不同片基生物相容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光固定法构筑同时具有稳定杀菌和抗污功能的涂层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
        4.2.2 试剂
        4.2.3 含有杀菌功能的四元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4.2.4 光固定法构筑同时具有抗菌和杀菌功能的仿细胞外层膜结构涂层
        4.2.5 表面性质表征
        4.2.6 抗生物污染性能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活性单体及PMCA共聚物的表征
        4.3.2 XPS分析
        4.3.3 静态接触角分析
        4.3.4 抗生物性能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及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缓释涂层材料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D]. 韩淑兰.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2]钛表面控释系统调节免疫成骨行为和增强抗菌性[D]. 李萌婷.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3]模拟光合作用PSⅡ系统构筑叶绿素/TiO2复合材料及其捕光释氧性能研究[D]. 张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4]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的研究概况[J]. 黄啸,郑曦,徐娅娟,杜良庆,许佐娟.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7(04)
  • [5]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DNA功能化膜层的构筑及生物性能研究[D]. 姜品良. 厦门大学, 2017(01)
  • [6]磷铵两性离子改性聚乳酸膜/脱细胞支架血管补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陆帅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7]紫杉醇/壳聚糖共组装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D]. 唐靖.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3)
  • [8]磷脂/特异性多肽仿生多功能涂层的构建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 陈慧清.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9]基材通用型细胞膜和贻贝粘附双仿生抗生物污染涂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 党媛. 西北大学, 2015(12)
  • [10]稳定仿生亲水表面的构筑及防污性能研究[D]. 高娜. 西北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磷酸胆碱细胞膜仿生药物缓释包衣材料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