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荚和叶片形态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大豆豆荚和叶片形态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一、大豆豆荚与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1)在《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文中指出重离子束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可以诱导更高的突变率和更广的突变谱,在诱变育种中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以不同剂量(100 Gy、120 Gy和140 Gy)的碳离子束辐照处理大豆品种“东生28”的种子,构建突变体库以筛选特异性突变体,并在表型水平、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讨了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在后代群体中,鉴定到多种类型的可遗传的变异,包括株高、生育期、不育株、高产、抗倒伏、卷叶短叶柄、品质性状、子粒大小和每荚粒数的变异等。综合M1代和M2代出苗率和成活率以及生理参数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认为120Gy是碳离子束辐照大豆育种比较合适的剂量。辐照导致生理损伤,相关生理参数在M1代均发生了较宽范围的变异。除了140 Gy对叶绿素a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以外,辐照处理对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的积累均具有促进作用。相比于对照,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发生了范围较宽的变异。但是在M2代,辐照处理的叶绿素浓度和MDA浓度相比于M1代变异幅度明显变窄,而SOD和POD的活性保持了较宽范围的变异。对M2代和M3代群体91个株系的子粒蛋白质、脂肪、蔗糖、可溶性糖、Fe、Mn、Zn、Cu、大豆黄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11项品质指标的遗传变异的分析表明,群体中所有指标均发生了丰富的变异,且基本呈正态分布。除蔗糖和可溶性糖以外,其它指标从M2代到M3代仍处于分离中。在更高的世代中进行筛选,获得稳定遗传的突变体的概率更高。较高的辐照剂量对异黄酮和锰(Mn)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但对其它品质指标却具有促进效应。子粒大小和每荚粒数的改变在碳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中比较普遍。对典型突变体motp1研究表明,相比于WT,在子粒生长时期,突变体叶片、荚皮和茎秆中淀粉的浓度更高,这可能是大粒形成的物质基础。R6.5时期,是大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前期储存的淀粉在该时期更多的向子粒进行转化。因此,此期突变体子粒蔗糖和可溶性糖的浓度均明显高于WT。而一粒荚、二粒荚的增多,增加了荚皮的库强,为大粒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中获得的卷叶短叶柄突变体(rlsp1),在大豆中属于首次报道。相比于WT,该突变体叶柄中IAA浓度较低,叶片中IAA浓度差异不显着,叶片和叶柄中ZR浓度较低,ABA和GA3浓度较高;叶片中叶绿素和蔗糖浓度较低,但茎中蔗糖含量较高;突变体对外源IAA的响应也与WT存在不同;突变体rlsp1的叶柄韧皮部不发达,叶片细胞数量少,但是细胞间隙较大。通过转录组分析,分别在叶片和叶柄中鉴定出7946个和5402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突变体rlsp1的生长素和碳水化合物的信号转导途径被抑制,但微管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被促进。在Seq-BSA分析中,筛选了3、6、8、13和17号染色体上的10个区域作为目标基因的候选区域,总共6.47Mb,共计790个基因,其中包括81个含有有效突变位点的有效基因。拟南芥BOP基因的直系同源基因Glyma.03G128600,可能是该突变体形成的重要候选基因。

李娟[2](2021)在《活化水灌溉对大豆生长特征及其土壤性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活化水指将农业灌溉水进行活化技术处理,提高了水分子活性和生物利用效率,在节约水资源方面有巨大潜力。本文以土壤添加木本泥炭种植大豆与基质培养大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活化水灌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p H和电导率的影响,干旱条件下活化水灌溉对大豆生长特征的影响,土壤添加木本泥炭条件下活化水灌溉对大豆生长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得出如下结论:(1)磁化水和增氧水灌溉一个生长期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自来水灌溉分别提高了5.9%和8.7%,土壤p H分别降低了2.8%和1.9%,土壤中的电导率分别增加了21.8%和5.4%;但对于添加木本泥炭的土壤,磁化水和增氧水灌溉一个生长期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自来水灌溉分别降低了6.0%和11.4%,土壤p H分别增加了0.9%和0.6%,但土壤电导率磁化水灌溉提高了10.6%,增氧水灌溉降低了17.6%。结果表明活化水灌溉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大豆对木本泥炭中有机质的利用。(2)在重度干旱条件下,磁化水灌溉大豆的总生物量、叶面积、根冠比和根长分别增加了67.6%、23.5%、84.6%和122.8%,磁化增氧水灌溉分别增加了70.8%、24.0%、61.9%和162.3%,但是对叶绿素没有显着影响,而增氧水灌溉大豆总生物量和根长比自来水增加了29.6%和84.4%,对根冠比影响不显着。以上结果说明,磁化水灌溉使大豆在干旱条件下保持了较好的根系生长能力,改变了大豆的物质分配,促进物质向根系转移,可以提高大豆在干旱条件下的抗逆性,缓解了干旱胁迫带来的物质积累降低。(3)大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在土壤中添加木本泥炭,磁化水和增氧水灌溉均促进大豆叶生物量和叶面积提高,但未添加木本泥炭时活化水灌溉对大豆的株高、茎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添加木本泥炭处理磁化水和增氧水灌溉大豆株高分别比未添加处理增加2.9%和6.0%,茎粗分别增加4.5%和2.0%,活化水灌溉处理缓解了添加木本泥炭造成的对大豆株高茎粗的负面效果。土壤添加木本泥炭处理大豆净光合速率显着降低,但磁化水和增氧水灌溉与自来水相比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10.1%和12.3%。添加木本泥炭的处理中,磁化水和增氧水灌溉处理比自来水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提高25.5%和31.4%。以上结果表明,活化水灌溉可以促进大豆叶片生长,缓解木本泥添加造成的光合速率下降,与木本泥炭共同作用可以缓解活化水对大豆株高和茎粗的负面作用,两者交互作用显着提高了大豆水分利用效率。

王娜[3](2021)在《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绿豆抗旱耐贫瘠、生育期短、适应性强,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籽粒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药食同源的特点,是现代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重要资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的形成影响,本试验以绿豆品种“冀0816毛-3”和“安绿7号”为材料,在始花期(R1)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和胺鲜酯(DTA-6),比较分析了绿豆叶片、荚壳和籽粒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植株干物质积累状况,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生育性状、同化物积累、源库器官生理代谢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S3307处理降低了绿豆植株株高,DTA-6处理增加了绿豆植株株高,两者均可缩短主茎节间长,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S3307和DTA-6处理促进了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提高了各器官干物质转运能力,干物质向主茎叶片的分配比例增加,向分枝叶片和茎秆的分配比例下降,后期干物质向荚壳和籽粒的分配比例增大。(2)S3307和DTA-6处理显着增加了绿豆叶片叶绿素含量,S3307对叶绿素的调控效果优于DTA-6。与不喷调节剂的对照相比,调节剂处理的绿豆叶片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鼓粒中期有所降低,鼓粒后期有所升高。调节剂处理的安绿7号叶片淀粉和总糖含量增加,而调节剂处理的冀0816毛-3叶片淀粉和总糖含量在鼓粒前期降低,后期升高。调节剂处理后两品种叶片总氮含量均高于对照。S3307和DTA-6处理增加了绿豆鼓粒后期荚壳叶绿素含量,增加了荚壳蔗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调节剂处理后绿豆荚壳可溶性糖、淀粉和总糖含量在鼓粒中期低于对照,后期高于对照。(3)S3307处理增加了绿豆多数测定时期籽粒蔗糖含量,DTA-6处理增加了鼓粒后期籽粒蔗糖含量,降低了中期蔗糖含量。S3307和DTA-6处理增加了籽粒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总氮含量,降低了鼓粒中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增加了冀0816毛-3还原糖含量,降低了安绿7号籽粒还原糖含量。(4)S3307和DTA-6处理提高了绿豆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各处理单株荚数均显着高于对照。在两年试验中,S3307和DTA-6处理后绿豆产量均较对照显着增加,2019年DTA-6的增产效果优于S3307,2020年S3307的增产效果优于DTA-6。S3307和DTA-6提高了籽粒粗蛋白含量,降低了籽粒粗脂肪含量,提高了籽粒功能营养成分黄酮和总酚含量,其中S3307处理的籽粒粗蛋白含量与对照差异显着,各处理籽粒粗脂肪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DTA-6对绿豆籽粒功能营养成分的调控效果优于S3307。综合分析表明,始花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改善绿豆株型,缩短节间长,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强干物质运输和分配能力。S3307处理显着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增加叶片同化物生产能力,扩大了“源”;DTA-6处理显着增加了单株荚数和荚粒数,扩大了“库”容,提高了库活力。可见,植株生长调节剂通过扩源增库,增强源库间的物质运输与分配,进而实现增产提质。

马扬旸[4](2021)在《叶施铁基纳米材料对大豆光合作用及碳同化产物运移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的营养元素,在调节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大豆作为全球大范围种植的经济作物,铁在其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壤存在缺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大豆的生长及产量。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是,铁基NMs相对于传统铁肥对作物生长的调控是否更优?其内在机制如何?目前尚不明确。为探究叶面喷施铁基纳米材料(Iron-based NMs)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本研究中通过土培实验,分析了Fe3O4 NMs和Fe-EDTA对大豆三个不同阶段(苗期、花期、成熟期)生长的影响。先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1、10、50 mg·L-1)的Fe3O4 NMs,确定最佳施用浓度(10 mg·L-1),再在最佳施用浓度下,比较Fe3O4NMs与Fe-EDTA对大豆生长、光合和光合产物转运的作用效果及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叶面喷施不同浓度Fe3O4 NMs对苗期大豆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根长、根尖数、根体积均有促进作用,且促进效果随着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10mg·L-1为Fe3O4 NMs促进大豆生长的最佳浓度,且促进效果Fe3O4 NMs大于螯合铁肥(相同含铁量的Fe-EDTA)。在Fe3O4 NMs处理下苗期大豆净光合速率增加了22.7%,同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促进效果也明显高于Fe-EDTA;Fe3O4NMs通过上调叶片、根系中蔗糖转运基因(Gm SWEET 6、Gm SWEET 15、Gm SUT 2),提高了蔗糖向根部(苗期库端)的运输,增加了大豆苗期的库源比,促进根系营养物质的吸收。(2)叶面喷施不同浓度Fe3O4 NMs对花期大豆地上部鲜重、根冠比、花鲜重等指标中有显着促进作用,综合各项指标10 mg·L-1同样为Fe3O4 NMs处理组的最佳促生浓度,且作用效果Fe3O4 NMs大于螯合铁肥(相同含铁量的Fe-EDTA)。在Fe3O4 NMs处理下花期大豆净光合速率比Fe-EDTA处理组增加了45.5%,光合作用的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合成,同时Fe3O4 NMs通过上调叶片、根系、花朵中蔗糖转运基因(Gm SWEET 6、Gm SWEET 15、Gm SUT 2),提高了蔗糖向根系和花朵(花期库端)中转运的效率,增大了大豆花期库源比,促进大豆的生长繁殖。(3)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Fe3O4 NMs对成熟期大豆株高、地上部鲜重、单株籽粒鲜重均能起到显着促进作用,且10 mg·L-1Fe3O4 NMs浓度为最佳喷施浓度,作用效果优于Fe-EDTA。成熟期大豆植株不同部位(叶片、根系、籽粒)铁含量在10 mg·L-1Fe3O4 NMs处理下均得到显着提升,且处理效果分别为Fe-EDTA的1.14、1.19、1.36倍;Fe3O4 NMs同样能促进大豆成熟期净光合速率的上调,上调了叶片、籽粒中蔗糖转运基因(Gm SWEET 6、Gm SWEET 15、Gm SUT 2),提高了蔗糖向籽粒(成熟期库端)中的转运效率,增大了成熟期大豆库源比,提高了成熟期大豆单株籽粒数量。(4)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Fe3O4 NMs提高了大豆籽粒的维生素C、矿物元素以及总蛋白含量,提高了大豆籽粒的营养品质。综上所示,叶面喷施Fe3O4 NMs能够提高大豆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的合成,促进不同时期光合产物向目标库端的转运效率,更有针对性的促进大豆生长,提高大豆籽粒的营养品质。

张帅[5](2021)在《京津冀地区植物臭氧伤害调查及大豆对臭氧响应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环境臭氧(O3)已成为中国空气质量优化的一大障碍。在中国大部分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大气O3浓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环境监测网络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国控点)的O3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京津冀地区环境O3的时空分布特征。依据野外O3伤害鉴定手册及“森林健康专家咨询系统”提供的O3导致植物叶片可见伤害特征的标准,选取51个国控点周边的植被开展O3伤害调查,鉴定受害植物种类并记录叶片伤害症状。同时对典型受害植物及调查点土壤取样,对典型受害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的相关生理指标及土壤的基础理化因子和重金属离子进行实验研究。对受O3伤害的植物物种数及受伤害物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比例与京津冀地区的O3暴露剂量和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探讨O3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大豆Glycine max为对象开展OTC熏蒸实验,研究了不同O3浓度下间歇熏蒸处理对大豆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叶片可见伤害症状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研究所取得的结果如下:(1)京津冀地区环境O3污染严重,AOT40、SUM06及W126等指标均显着高于欧美等国家提出的植物伤害标准。京津冀地区空气O3污染总体呈现出南部城市高于北部城市的特征。2018-2019年京津冀地区6月份O3污染最为严重。2019年,衡水市、秦皇岛市、天津市、石家庄市、邯郸市等城市O3污染加重,其余城市空气O3污染相较于2018年整体减轻。京津冀地区AOT40、W126的最高超标倍数在2019年分别高达8.76倍、9.33倍,相较于2018年超标倍数(9.34倍、9.77倍)有所下降。京津冀13个城市2019年4-8月O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超过二级标准的总天数为698.63 d,比2018年减少50.26 d。2018、2019年京津冀地区1月、2月、12月未出现O3超标。(2)研究发现,在京津冀地区环境O3浓度、土壤全氮含量较高的条件下,受害物种数及受伤害物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比例均较高,O3浓度、全氮含量与受伤害植物物种数及受伤害物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植物受伤害的情况。受害植物物种数及受伤害物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比例与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钾含量等土壤环境指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着。土壤重金属Cr、Zn、As含量与受伤害植物物种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u、Pb含量与受伤害植物物种数存在负相关关系;受伤害植物物种数随着Cd、Ni含量的升高无明显变化。土壤重金属Cr、Zn含量与受伤害物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Cu、Pb、Cd含量与受伤害物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比例存在负相关关系;受伤害植物物种数及受伤害物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比例,随着Ni、As含量的升高无明显变化。受伤害植物物种数及受伤害物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比例与重金属含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显着。(3)在京津冀城市公园共调查到344种植物,发现有87种植物出现了O3可见伤害症状,占调查物种总数的25.29%,其中乔木植物最多。叶片上表面呈现出叶脉之间均匀散布白色斑点、浅黄色斑点、黄色斑点、棕色及褐色斑点特征的受伤害植物物种主要包括:白蜡、臭椿、大叶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水杉Metasequoia Miki、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刚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木槿Hibiscus syriacu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等。叶脉间出现大面积的条状和不规则浅色斑块、红色斑块、棕色斑块、褐色斑块的受伤害物种主要包括:泡桐Paulowinia fortunei、七叶树、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火炬树Rhus typhina、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锦带花Weigela florida、核桃Juglans regia、鸡树条荚蒾Viburnum opulus var.calvescens f.calvescens、桃树Amygdalus persica、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红瑞木Swida alba等。茼麻Abutilon theophrasti、色木槭Acer pictum、木槿、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植物在环境O3污染较严重的条件下出现叶脉间大面积褪绿和黄化。(4)在京津冀地区,伴随着环境O3浓度的升高:白蜡的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与暴露剂量AOT40、SUM06相关性显着,与W126相关性不显着,臭椿、栾树、油松的叶绿素无明显变化;臭椿、白蜡的抗坏血酸含量下降,油松、栾树的抗坏血酸含量升高,相关性不显着;栾树的丙二醛含量显着增加,与暴露剂量AOT40相关性显着,与W126、SUM06相关性不显着,油松的丙二醛含量显着降低,与暴露剂量AOT40、SUM06相关性显着,与W126相关性不显着,白蜡、臭椿的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白蜡、臭椿、栾树、油松的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不同植物的某一生理指标在受到O3胁迫时,其响应机制不同。当O3胁迫加重或降低时,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不同。(5)通过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环境O3敏感植物共有10种,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油松、桃树、大叶黄杨、白蜡、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丁香Syringa oblata、萝藦、榆树Ulmus pumila、白皮松Pinus bungeana。除去以上评估为敏感的物种,在相对敏感植物中,五叶地锦最为敏感,敏感范围AOT40为30~40μmol·mol-1·h,SUM06为39~49μmol·mol-1·h,W126为32~42μmol·mol-1·h。相对敏感植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的前20种植物中,以AOT40为评价标准,乔木植物9种,占比最多;以SUM06为评价标准,灌木植物10种,占比最多;以W126为评价标准,乔木、灌木植物各8种。灌木、草本、藤本植物以AOT40为评价标准,在30~40μmol·mol-1·h之间物种相对集中;以SUM06为评价标准,在50~60μmol·mol-1·h之间,物种相对较集中;以W126为评价标准,物种相对较集中在50~60μmol·mol-1·h之间。乔木、灌木植物,以AOT40为评价标准,物种相对较集中在40~60μmol·mol-1·h之间;以SUM06为评价标准,在54~64μmol·mol-1·h之间物种相对较集中;以W126为评价标准,在50~70μmol·mol-1·h之间物种相对较集中。(6)OTC熏蒸实验表明,O3浓度的升高显着降低了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使各熏蒸组的叶绿素含量均降低。熏蒸组(12-12),在O3熏蒸处理的第12 d到第24 d,叶绿素含量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表明在前期熏蒸中断后,植物叶绿素含量有恢复的迹象。O3浓度升高能够抑制大豆的光合作用,随着O3浓度的升高大豆叶片可见伤害症状逐渐加重。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大豆叶绿素含量、根、茎生物量均降低,叶生物量升高;大豆籽粒生物量、籽粒数量、豆荚生物量、豆荚数量均降低,表明O3对大豆造成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O3对大豆营养器官及生殖器官的生物量具有抑制作用。

修立群[6](2020)在《生物炭对钾的固持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生物炭(Biochar),是生物质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经热裂解反应过程而获得的稳定富碳产物,具有含碳量高、孔隙丰富、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和含有一定养分元素等理化特性。由于生物炭具有诸多优良理化特性,使其在农业、环境等领域可发挥很多正向、积极作用。钾是生物炭中所含最多的养分元素,其速效钾含量非常丰富,施入土壤后可增加土壤有效钾含量,促进植物对钾的吸收利用。生物炭所含有的钾及其对土壤与作物钾的调控,为扩大钾素来源,合理、高效利用钾素,提高钾素利用率提供了新途径。目前现有研究中缺少钾素在生物质炭化过程中的形成、转化以及生物炭中的钾在土壤中的分布、转化等相关研究。为此,本研究从钾元素利用角度出发,采用室内和盆栽试验方法,将“生物质-生物炭-土壤-作物”有效结合,研究不同来源生物质中的钾在炭化过程中的形成、转化,生物炭中的钾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生物炭对不同土壤的钾素有效性以及作物对钾的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丰富生物炭的农业应用,提高生物炭中钾元素及作物对钾的吸收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研究的室内试验:采用玉米秸秆、玉米芯、水稻秸秆、水稻壳、大豆秸秆、大豆荚皮、花生壳、椰壳、竹子、松木等10种不同生物质,分别在300℃、500℃、700℃、900℃条件下制备不同来源生物炭,研究不同生物质在炭化后的钾素有效性及钾在“生物质-生物炭”中的转化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其对钾的吸附-解吸规律。在盆栽试验中采用不同土壤(白浆土、风沙土、棕壤),设置不同施炭量(10、20、30 g/kg),研究生物炭中的钾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生物炭对不同土壤的钾素有效性,以及大豆对钾的吸收利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炭化温度条件下生物炭中不同形态钾的变化。不同材质生物质在700℃炭化后,全钾含量高于其他炭化温度;不同材质生物质(除玉米秸秆外)在炭化后,其水溶性钾含量随炭化温度提高而增加;除玉米秸秆和大豆荚皮外的其他生物质,在500℃炭化后的交换性钾含量高于其他炭化温度;不同材质生物质(除竹子、玉米秸秆外)随炭化温度提高,其难溶性钾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当炭化温度为900℃时,生物炭中的难溶性钾含量低于其他炭化温度。2.不同炭化温度条件下生物质中钾的转化。除玉米秸秆和大豆荚皮外,其他所有材质生物质中的钾在不同炭化温度条件下转化为水溶性钾的比例基本不变或有所增加;随着炭化温度升高,不同材质生物质中的交换性与非交换性钾之和减少,与交换性和非交换性钾转化为水溶性钾和难溶性钾有关,其转化量因材料而不同;随着炭化温度升高,不同材质生物质中的难溶性钾逐渐减少或消失,与炭化过程造成的损失有关。3.生物炭中的有效钾(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可以为植物利用。当炭化温度在300-700℃时,不同材质生物炭中的有效钾随炭化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炭化温度为300℃时,不同材质生物质(除水稻秸秆外)中的钾转化为有效钾的含量和效率最高。4.不同生物炭对钾的等温吸附曲线分析表明,十种不同原材料制备的生物炭对钾离子的吸附均为多层吸附。其中,在不同炭化温度条件下,竹子生物炭的单层饱和吸附量均高于其他材料。而在解吸过程中,在不同炭化温度条件下制备的不同材质生物炭,其在第1、第5次的解吸量高于其他。随着炭化温度升高,不同材质生物炭的总解吸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900℃时总解吸量最低。不同材质中,壳类生物质和松木制炭后对钾的解吸量低于其他生物质。5.生物炭的施入可提高不同土壤的水溶性、交换性和非交换性钾的含量,且对不同土壤中不同形态钾的作用途径不同。生物炭存在条件下,风沙土中的不同形态钾与饱和含水量、交换性钾正相关,白浆土中的不同形态钾和土壤热容、p H和饱和含水量存在正相关或极显着正相关,棕壤中的不同形态钾与土壤热容、饱和含水量呈正相关或者极显着正相关。6.生物炭可促进大豆植株对钾的吸收利用,因土壤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在白浆土中,施炭可促进大豆全株(根、茎、叶、荚)对钾的吸收,在风沙土中可促进大豆根、茎、叶对钾的吸收,而在棕壤中施炭可促进大豆茎、叶对钾的吸收;外源钾(钾肥)投入条件下,施炭可促进不同土壤中大豆地上部植株不同器官的钾吸收,但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并不一致,在白浆土中仅在最高施炭量对大豆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在风沙土中大豆干物质积累有所降低,而在棕壤中施炭则可促进大豆生长。7.生物炭可提高土壤有效钾库,提高其速效钾占比,但生物炭的有效钾并非全部进入土壤有效钾库,部分有效钾进入土壤非有效钾库。在不同土壤中,生物炭有效钾进入土壤有效钾库的比例不同,在棕壤、风沙土、白浆土中生物炭有效钾库进入土壤有效钾库的平均转化率为72.94%、41.79%、17.02%。8.生物炭中的有效钾在不同土壤中转化为速效钾的转化率不同,表现为风沙土>棕壤>白浆土,其平均转化率分别为43.87%、19.26%、15.35%;生物炭中的有效钾在不同土壤中转化为缓效钾的转化率表现为棕壤>白浆土>风沙土,在棕壤、白浆土中生物炭的平均转化率分别为53.68%、1.66%,而在风沙土中没有转化;在外源钾投入(钾肥)条件下,生物炭的有效钾在白浆土、风沙土中转化为速效钾的转化率降低,而在棕壤中表现提高。但在不同土壤中,生物炭的有效钾转化为缓效钾的转化率均有提高。

胡博[7](2020)在《不同双亲遗传群体中大豆生育期基因的效应及互作的遗传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豆类作物,其营养丰富,是植物蛋白和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之一。大豆的生育期(即开花期和成熟期)与大豆的产量,品质和适宜的种植区域紧密相关。大豆的生育期是光周期反应的重要生态指标。但由于大豆对光周期的敏感性,优良品种只能种植在一定的生态区域或地理纬度内,限制其不能被大面积推广应用。迄今虽有近十个调控生育期的重要基因被克隆,尤其是对生育期影响最大的E1基因,这为解析大豆开花途径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光周期调控大豆开花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仍存在许多未知的位点有待解析。另外,开花基因之间是如何相互协调发挥作用,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功能差异,不同基因组合对生育期的影响,这些都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开花调控网络还需不断补充与完善。1.在前期调查基础上,选择不同基因型组合,不同来源地,生育期具有明显差异的大豆品种组配F2代遗传群体。利用基因芯片对3个群体(Z4,Z28,Y23)进行基因型的高通量鉴定,对3个群体(Y159,Y133,Y32)进行了简化基因组(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测序,开发了覆盖整个基因组的高密度分子标记,结合表型数据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检测到始花期QTL 20个;株高QTL 14个;分枝数QTL6个;主茎节数QTL 10个;总荚数QTL 7个。多个群体都在6号和10号染色体检测到始花期QTL,还有一些新检测到的QTL位点。鉴于多个群体在6号,10号染色体E1和E2附近定位到QTL位点,且父母本在E1和E2位点基因型不同,对群体中个体进行基因型分型,结合开花期数据进行关联分析。Z28和Y133群体在6号染色体检测到开花期QTL,Y159群体在10号染色体开花期QTL位点与E2基因位置相近,Z4和Y32群体在6号和10号染色体均定位到始花期QTL。关联分析表明Z4,Y159,Y133,Y32群体基因型与表型数据现在相关,推测可能即为E1或E2基因在发挥作用。而在Z28群体中E1基因与开花期未达到显着关联,可能是E1附近新位点。大豆及菜豆突变体的叶绿素代谢研究具有丰富性状变异的突变体库是科学研究和遗传育种的重要资源来源。本研究在黑河13突变体中筛选得到一个叶片荧光黄化的突变体(Glycine max fluorescent yellow leaf 1,Gmfyl1),并对其生理生化,表型变化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突变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表达分析。菜豆是重要的食用豆类,菜豆黄金勾肉厚,纤维素,营养丰富,是深受欢迎的优良菜豆品种。黄金勾豆荚为黄色,但在其突变体库中发现许多绿色豆荚突变株系,本研究以不同时期的豆荚为材料,进行了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2.本研究在极早熟品种黑河13的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一个稳定遗传的叶片颜色呈荧光黄化的突变体Gmfyl1。通过精细表型鉴定,突变体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光合速率小于野生型,始花期差异较小,但突变体成熟晚于野生型。通过基因芯片和RNA混池转录组测序(bulk segregant RNA-seq,BSR-Seq)将候选基因锚定在12号染色体上,通过加密分子标记,对群体个体进行基因型分型,进一步缩小定位区间至37654886-38375362 bp范围内。对定位区间内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变异分析,将编码区有1 bp缺失的叶绿素合成通路基因原叶绿素酸酯氧化还原酶(POR)(Glyma.12G222200)定为候选基因。对突变体候选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突变体中候选基因在编码区发生1 bp缺失,导致翻译移码而提前终止,在野生型中可编码399个氨基酸,而突变后只能编码83个氨基酸。翻译提前终止导致SDR superfamilyhe和LPOR等功能结构域丧失。该候选基因在大豆基因组中还存在两个同源基因Glyma.06G247100和Glyma.12G150400。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在豆科中候选基因与菜豆和豇豆亲缘关系较近。以突变体自身为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法进行遗传转化,目前已得到T0代植物20株。对候选基因及其同源基因进行了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候选基因在真叶和完成展开三出复叶中表达量最高。随着叶片的发育,候选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在大豆的营养生长期V3前,候选基因表达量逐渐增加,而后降低。3.菜豆黄金勾纤维少且营养丰富。课题组构建了黄金勾突变体库,得到一系列变异类型,其中绿荚突变株系比例很高。为了研究黄金勾豆荚褪绿及类黄酮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了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序。随着豆荚的发育,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在野生型黄金勾中下降速率更快。对叶绿素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叶绿素降解基因红色叶绿素降解产物还原酶(RCCR)在黄金勾小豆荚中高表达,但在绿荚突变体中其表达量极低。绿色豆荚突变体纤维素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且与野生型相比,叶纤维素合成基因表达量上调。代谢组结果表明,随着豆荚发育,大多数类黄酮物质含量降低。综上,本研究主要构建了6个遗传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定位了始花期,株高,分枝数等重要性状QTL位点。通过大豆叶片黄化突变体和菜豆黄金勾绿色豆荚突变体对叶绿素代谢进行研究,在大豆突变体中定位到一个调控叶绿素含量的基因POR,并进行了详细的表型鉴定,功能验证和表达分析。对菜豆黄金勾及其绿色豆荚突变体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发现RCCR基因在叶绿素降解途径发挥重要作用。

宋丽君[8](2020)在《长江流域饲料作物周年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畜禽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饲料周年种植模式,是促进南方畜牧业发展的有效保证。本文以夏季饲料玉米为核心,研究其与4种冬季饲料作物复种模式的生产效益。选用黑麦草、毛苕子、油菜、紫云英4种冬季饲料作物,设置3个播期,4个密度,进行大田试验,以确定4种冬季饲料作物的最佳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复种模式下周年饲料产量差异形成的机理。玉米间作大豆是解决饲料玉米粗蛋白含量偏低的有效途径,但大豆耐荫性是间作整体效益的限制条件。本文为简化间作下饲料大豆耐荫性筛选程序,利用遮阳网遮光筛选耐荫大豆基因型,2年分别选取8个和12个不同基因型大豆,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大豆和玉米间作、大豆单作、苗期遮光、分枝期遮光、开花结荚期遮光5个处理,建立了大豆耐荫性评价体系、筛选出了可用来评大豆耐荫性的鉴定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季饲料作物产量有显着影响。在本试验中,在9月下旬播种,黑麦草播种量为20.25 kg/hm2、毛苕子播种量为37.50 kg/hm2、饲料油菜种植密度为6.00×105株/hm2、紫云英播种量为40.50 kg/hm2时,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干重),分别为21.21 t/hm2、7.59 t/hm2、21.30 t/hm2、4.94 t/hm2。此时毛苕子粗蛋白含量最高,油菜和紫云英粗蛋白含量相近,约为毛苕子的40%,但比黑麦草高出约30%。2. 冬季饲料作物收获后,各高产小区(黑麦草:P1D1;毛苕子:P1D3;油菜:P1D4;紫云英:P1D4)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显着差异。种植黑麦草后5~3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较高,种植油菜后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种植毛苕子后拟杆菌门(本试验区优势菌门)较高。种植黑麦草后,土壤中的全氮、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均显着降低;种植毛苕子和紫云英后,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而种植油菜后,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高。3. 不同前茬作物对夏季饲料玉米生长有显着影响,前茬为黑麦草的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茎秆伤流量、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前茬为毛苕子、油菜、紫云英的处理。不同前茬作物对夏季饲料玉米养分吸收有显着影响,前茬为毛苕子、紫云英时,有利于后茬玉米对N的吸收,不利于P的吸收;前茬为黑麦草时,有利于后茬玉米对P的的吸收,不利于N的吸收;前茬作物为油菜时,则有利于玉米对P、N的吸收;不同前茬对后茬玉米K的吸收无明显差异。毛苕子-玉米复种模式下,玉米生物量最高。4. 不同复种模式间周年饲料作物产量、蛋白质产量有显着差异。毛苕子-玉米、油菜-玉米复种模式下,收获的粗蛋白产量高,分别为3.47 t/hm2、3.38 t/hm2;黑麦草-玉米、油菜-玉米复种模式下收获的饲料产量高,分别为35.12 t/hm2、36.97 t/hm2。综合考虑饲料产量及粗蛋白产量,油菜-玉米复种模式优于其他三种复种模式。5. 饲料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下,不同基因型大豆的耐荫性存在明显差异,各大豆材料的耐荫性与大豆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的耐荫性呈显着正相关,可利用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来简便快速筛选适宜于与玉米间作的饲料大豆材料;根据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的耐荫性综合评价,将供试材料聚类为3类,结果与玉米间作大豆的耐荫性高度吻合;利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供试材料的耐荫性进行预测,结果与综合评价值(D)高度一致,说明利用花结荚期遮光处理后少数几个单项指标耐荫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玉米间作大豆模式下耐荫材料的快速评价与筛选。

马飞[9](2020)在《不同氮素形态下大豆对磷的吸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由于作物较高的经济价值以及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农民盲目施用氮肥、磷肥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针对当前肥料过量和不合理施肥带来的肥料利用率低与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文围绕红壤区土壤养分管理以及不同土壤类型下大豆的肥料利用率为主要目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pH、磷素状况及环境风险通过考虑土壤磷的农学意义和环境意义两个方面,对南方红壤水田、旱地的土壤酸化状况以及磷素丰缺情况以及磷素流失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南方红壤磷素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余江县水田、旱地大部分土壤仍为酸性,但其酸化程度有所缓解,水田土壤的缺磷点位比例较高,高磷点位较少,旱地土壤则与之相反。土壤磷素流失风险表明所有调查点位中水田土壤的有效磷均未超过磷流失突变点,磷流失风险低,而旱地土壤中有效磷超过磷流失突变点的点位较多,磷流失风险高。2.不同pH土壤下大豆肥料利用率通过盆栽种植大豆,研究了不同pH土壤下施用氮肥、磷肥对大豆生物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pH4.32的土壤中,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用硝态氮肥和磷肥均提高大豆根、茎、叶、豆荚的生物量;施用磷肥后,大豆各部位的P、K含量均提高,C、N含量均降低,对应的C/N值则增加,各处理均显示大豆各部位中豆荚的C、N、P含量最高,叶的K含量最高;大豆氮肥利用率在30.72%51.14%,磷肥利用率在3.10%7.21%。在江苏pH6.52的土壤,磷肥的施用提高了大豆根、茎、叶、豆荚的生物量,显着提高了大豆各部位C、N、P的含量,施铵处理大豆部位C、N、P、K的含量高于施硝处理;大豆氮肥利用率在20.31%31.84%,磷肥利用率在11.82%13.37%。在内蒙古pH8.02的土壤,氮肥的施用提高大豆根、茎、叶、豆荚的生物量,硝态氮肥效果大于铵态氮肥;施磷显着提高了大豆各部位P、K的含量;相比未施氮肥处理,施硝降低了各部位P、K含量,提高了C含量,施铵处理的N、P、K含量均高于施硝处理;大豆氮肥利用率在20.73%64.99%,磷肥利用率在19.34%28.48%。3.不同氮素下控制磷肥施用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通过大豆对不同氮肥的喜好以及配施磷肥对大豆的促进作用,对大豆茎叶和果实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硝态氮肥大豆茎叶和果实生物量最高,大豆更偏好硝态氮肥;配施磷肥后,除尿素处理,大豆茎叶和果实生物量均提高。

涂冰洁[10](2020)在《大豆炸荚特性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说明炸荚也称为裂荚,是指作物收获之前,荚果沿着腹缝线和背缝线裂开,使种子散播的现象。抗炸荚性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生理生化反应共同发生的过程,荚皮腹缝线及其解剖结构与炸荚的发生密切相关。菜用大豆在制种时炸荚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菜用大豆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两年的大田试验,对94份普通大豆品种、30份菜用大豆品种和16份小粒大豆品种进行了炸荚表型鉴定和分类,探究了易炸荚大豆品种的表型综合征。并根据田间试验的结果,对筛选出的5份重度炸荚的菜用大豆品种和5份高抗炸荚的普通大豆品种,分别在始粒期(R5)、满粒期(R6)和完熟期(R8)取样,采用微观形态学的观察和测量方法,制备半薄和超薄切片,剖析荚皮腹缝线解剖学特征,比较荚皮营养元素含量、腹缝线中细胞壁水解酶、内源激素以及转录组学的差异,解析大豆炸荚特性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94份普通大豆中,83%为高抗炸荚和抗炸荚的品种;30份菜用大豆中,93%为重度炸荚品种,小粒豆为中间的过度型。(2)重度炸荚的菜用大豆表型综合征表现为株高矮,底荚高度矮,有效分支多,主茎节数少的开放式伞形结构,一粒荚和二粒荚占单株总荚数的比例高,荚长、荚宽、豆荚表面积和百粒重大、叶子为圆形,白花多,非黄色籽粒多。(3)重度炸荚的菜用大豆荚皮始粒期(R5)和满粒期(R6)荚皮中含水量、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比高抗炸荚的普通大豆高,但是完熟期(R8)却比普通大豆含量低,差异显着。(4)重度炸荚的菜用大豆荚皮中蔗糖从满粒期(R6)到完熟期(R8)的转运速率平均比普通大豆高24.9%,而且荚皮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高,荚皮保水性能差,导致豆荚失水时产生较大的物理张力。荚皮中氮(N)、铁(Fe)、镁(Mg)、锰(Mn)营养元素很可能会影响菜用大豆炸荚。(5)重度炸荚的菜用大豆荚皮腹缝线横切面中,维管束的面积(VBA)较大,是普通大豆维管束面积的1.3倍。而且,荚皮腹缝线维管束包帽区(BC)面积也较大,且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基质较少,纤维帽细胞顶端到两片瓣膜连接点的距离(RFCV)较短,仅是高抗炸荚的普通大豆RFCV距离的29.4%,且呈直线,是弱化两片大豆瓣膜之间粘结力,引发菜用大豆炸荚的重要因素。(6)重度炸荚的菜用大豆荚皮腹缝线中纤维素酶、果胶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较高,腹缝线中低含量的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的协同作用提高开裂区水解酶的活性,导致炸荚的发生。(7)在重度炸荚的菜用大豆和高抗炸荚的普通大豆荚皮腹缝线中发现了252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上调的有1641个,下调的有879个,对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代谢通路的富集分析发现编码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相关的糖基转移酶和查耳酮合酶基因、与编码苯丙烷代谢相关的消化蛋白基因极显着富集。12个编码生长素(IAA)的基因在菜用大豆种质中均显示下调、2个编码内切葡聚糖酶的基因和2个编码果胶酶的基因在菜用大豆种质中显示上调。

二、大豆豆荚与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豆荚与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重离子辐照技术及应用
        1.2.2 大豆辐照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1.2.3 大豆辐照诱变后代主要变异类型
        1.2.4 大豆辐照诱变后代选育方法研究
        1.2.5 卷叶和短叶柄性状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表型和生理的诱变效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实验材料与辐照处理
        2.1.3 试验设计
        2.1.4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出苗率和成活率的影响
        2.2.2 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表型分析
        2.2.3 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对叶绿素浓度的影响
        2.2.4 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对SOD和 POD活性以及MDA浓度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后代子粒品质性状的诱变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对大豆后代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3.2.2 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后代子粒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3.2.3 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子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2.4 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后代子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3.2.5 碳离子束辐照M_2代和M_3代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荚粒数和子粒大小突变体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分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突变体motp1的表型鉴定分析
        4.2.2 motp1和WT干物质积累动态
        4.2.3 motp1和WT叶片、叶柄和茎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积累动态
        4.2.4 motp1和WT子粒和荚皮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积累动态
        4.2.5 motp1和WT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积累量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卷叶短叶柄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基于RNA-Seq和BSA-Seq的基因定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和样品采集
        5.1.2 rlsp1叶片和叶柄石蜡切片的制备
        5.1.3 BSA-Seq分析
        5.1.4 转录组学分析
        5.1.5 叶片和叶柄内源激素(IAA、GA_3、ZR、ABA)的测定
        5.1.6 外源激素对rlsp1和WT根系生长的影响
        5.1.7 rlsp1和WT叶绿素浓度,蔗糖浓度和钙离子浓度的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rlsp1的表型鉴定与解剖学分析
        5.2.2 通过Seq-BSA分析定位rlsp1候选区域
        5.2.3 rlsp1和WT的转录组学分析
        5.2.4 rlsp1和WT叶片和叶柄内源激素浓度的比较
        5.2.5 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rlsp1和WT根系的影响
        5.2.6 rlsp1和WT之间其他生理参数的比较
    5.3 讨论
        5.3.1 韧皮部发育与rlsp1
        5.3.2 生长素相关基因与rlsp1
        5.3.3 叶片中微管相关基因的上调与卷叶形成
        5.3.4 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的下调与rlsp1的形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活化水灌溉对大豆生长特征及其土壤性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活化水理化性质
        1.2.2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2.3 活化水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4 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1.2.5 土壤添加木本泥炭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实验设计
        2.2.1 基质培养试验
        2.2.1.1 处理
        2.2.1.2 试验用水
        2.2.1.3 种植管理方法
        2.2.2 土培实验
        2.2.2.1 土培试验处理
        2.2.2.2 试验用水
        2.2.2.3 土壤
        2.2.2.4 种植管理
    2.3 主要测定项目
        2.3.1 基质培养试验
        2.3.1.1 大豆地上部特征
        2.3.1.2 根系形态数据
        2.3.2 土培实验
        2.3.2.1 土壤理化性质
        2.3.2.2 大豆生长指标
        2.3.2.3 大豆生理特征
        2.3.2.4 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土壤有机质含量
    3.2 土壤pH
    3.3 土壤电导率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旱胁迫下活化水灌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4.1 大豆生物量
    4.2 大豆株高
    4.3 大豆叶面积
    4.4 大豆叶绿素
    4.5 大豆根系
    4.6 讨论
        4.6.1 磁化水灌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4.6.2 增氧水灌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4.6.3 磁化加增氧水灌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添加木本泥炭对活化水灌溉大豆生长的影响
    5.1 大豆生长指标
        5.1.1 大豆生物量
        5.1.2 大豆叶面积
        5.1.3 大豆株高
        5.1.4 大豆茎粗
    5.2 大豆生理指标
        5.2.1 大豆净光合速率
        5.2.2 大豆气孔导度
        5.2.3 大豆胞间CO_2浓度
        5.2.4 大豆蒸腾速率
        5.2.5 大豆叶绿素
    5.3 讨论
        5.3.1 大豆生长指标
        5.3.2 大豆生理指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添加木本泥炭对活化水灌溉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1 耗水量
    6.2 大豆单株产量
    6.3 大豆水分利用效率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作物源库关系研究
        1.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源的调控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的调控
        1.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
        2.1.3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田间调查项目
        2.3.2 干物质测定
        2.3.3 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2.3.4 籽粒品质测定
    2.4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及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植株株高
        3.1.2 主茎茎粗
        3.1.3 其他农艺性状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2.1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3.3.2 茎秆干物质积累
        3.2.3 叶片干物质积累
        3.2.4 荚壳干物质积累
        3.2.5 籽粒干物质积累
        3.2.6 干物质分配规律
        3.2.7 干物质转运规律
    3.3 小结
第四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源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4.1.1 叶片叶绿素含量
        4.1.2 叶片蔗糖含量
        4.1.3 叶片还原糖含量
        4.1.4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4.1.5 叶片淀粉含量
        4.1.6 叶片总糖含量
        4.1.7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
        4.1.8 叶片总氮含量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荚壳生理特性的影响
        4.2.1 荚壳叶绿素含量
        4.2.2 荚壳蔗糖含量
        4.2.3 荚壳还原糖含量
        4.2.4 荚壳可溶性糖含量
        4.2.5 荚壳淀粉含量
        4.2.6 荚壳总糖含量
        4.2.7 荚壳可溶性蛋白含量
        4.2.8 荚壳总氮含量
    4.3 小结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库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籽粒蔗糖含量
    5.2 籽粒还原糖含量
    5.3 籽粒可溶性糖含量
    5.4 籽粒淀粉含量
    5.5 籽粒总糖含量
    5.6 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
    5.7 籽粒总氮含量
    5.8 小结
第六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1 产量
    6.2 籽粒品质
    6.3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及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7.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源库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7.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叶施铁基纳米材料对大豆光合作用及碳同化产物运移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缺铁现状及现有治理措施
        1.1.1 植物缺铁现状
        1.1.2 现有缓解植物铁缺乏的措施
    1.2 铁元素的作用
    1.3 纳米材料(NMs)
        1.3.1 NMs的定义及特点
        1.3.2 铁基纳米材料的合成
        1.3.3 铁基纳米材料的应用
    1.4 NMs的植物效应
        1.4.1 不同NMs对植物的作用
        1.4.2 铁基NMs对植物的作用
    1.5 叶面喷施的作用
        1.5.1 叶面喷施的优势
        1.5.2 叶面喷施纳米材料对植物生长的积极作用
    1.6 源-库关系
        1.6.1 光合同化产物的转运
        1.6.2 源-库交流的重要性
        1.6.3 光合产物的分配
        1.6.4 糖转运蛋白
        1.6.5 豆科植物的糖转运蛋白
    1.7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苗期生长、光合、碳同化产物运移的影响及潜在机理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2.2.2 供试植物的培养与喷施
        2.2.3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2.2.4 蔗糖含量的测定
        2.2.5 基因的测定方法
        2.2.6 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2.2.7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Ms的表征
        2.3.2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苗期大豆生长的影响
        2.3.3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苗期光合产物分配、转运的影响
        2.3.4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苗期元素含量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花期生长、光合、碳同化产物运移的影响及潜在机理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2.2 供试植物的培养与喷施
        3.2.3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3.2.4 蔗糖含量的测定
        3.2.5 基因的测定方法
        3.2.6 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3.2.7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花期大豆生长的影响
        3.3.2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花期光合产物分配、转运的影响
        3.3.3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花期元素含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成熟期生长、光合、碳同化产物运移的影响及潜在机理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植物的培养与喷施
        4.2.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4.2.3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4.2.4 蔗糖含量的测定
        4.2.5 基因的测定方法
        4.2.6 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成熟期大豆生长的影响
        4.3.2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成熟期大豆光合产物及其转运基因的影响
        4.3.3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成熟期元素含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大豆元素含量测定方法
        5.2.2 大豆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
        5.2.3 大豆总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5.2.4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籽粒中元素含量的影响
        5.3.2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籽粒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5.3.3 叶面喷施Fe_3O_4 NMs对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京津冀地区植物臭氧伤害调查及大豆对臭氧响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O_3污染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1.2.1.2 中国研究现状
        1.2.2 环境O3 的生态危害
        1.2.3 O_3对植物的生物学影响
        1.2.3.1 O_3对植物伤害的阈值
        1.2.3.2 O_3对气孔导度的影响
        1.2.3.3 O_3对膜系统的影响
        1.2.3.4 O_3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2.3.5 O_3对叶片造成的可见伤害
        1.2.3.6 O_3对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
        1.2.3.7 O_3 对产量的影响
        1.2.4 存在问题和研究热点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3 O_3污染对植物危害风险评价
        2.3.1 O_3 监测资料来源
        2.3.2 O_3暴露剂量估算方法
        2.3.3 O_3污染对植物危害风险评价方法
    2.4 O_3 导致的植物伤害调查
        2.4.1 调查点选定
        2.4.2 野外调查采样方法
        2.4.3 实验室分析方法
        2.4.3.1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4.3.2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2.4.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4.3.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4.3.5 土壤样品处理和测定
        2.4.4 数据分析
    2.5 O_3对大豆生物量影响模拟实验
        2.5.1 实验设计和实验装置
        2.5.2 观测和采样方法
        2.5.3 实验室分析方法
        2.5.4 数据分析
3 京津冀地区城市O_3污染及其对植物的危害
    3.1 京津冀地区环境O_3的分布特征
        3.1.1 O_3 污染的现状
        3.1.2 O_3 的时间变化特征
        3.1.3 O_3 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讨论
    3.3 小结
4 京津冀城市植物叶片O_3伤害状况
    4.1 京津冀地区植物受害情况与叶片O_3伤害特征
        4.1.1 植物O_3可见伤害症状
        4.1.2 受O3 伤害植物统计
        4.1.3 植物伤害物种数与O_3暴露剂量的关系
        4.1.4 O_3对植物危害风险的空间分布
    4.2 城市公园土壤环境因子与受害植物种数的分析
        4.2.1 土壤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土壤含水量与受害植物种数的关系
        4.2.3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与受害植物种数的关系
        4.2.4 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受害植物种数的关系
    4.3 O_3敏感植物及其相对敏感植物评价
    4.4 典型植物叶片生理特征
        4.4.1 O_3暴露剂量与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关系
        4.4.2 O_3暴露剂量与植物抗坏血酸含量的关系
        4.4.3 O_3暴露剂量与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4.4.4 O_3暴露剂量与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4.5 讨论
    4.6 小结
5 O_3熏蒸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5.1 大豆叶片伤害特征
    5.2 O_3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5.2.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2 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5.3 O_3 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5.3.1 对叶生物量的影响
        5.3.2 对根生物量的影响
        5.3.3 对茎生物量的影响
    5.4 O_3 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5.4.1 对籽粒生物量的影响
        5.4.2 对豆荚生物量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6 研究结果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6)生物炭对钾的固持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炭的定义及其理化特性
        1.1.1 生物炭的定义
        1.1.2 生物炭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1.3 生物炭中元素及其影响因素
        1.1.4 生物炭的主要性质
    1.2 生物炭的供钾能力及其对钾的吸附性能
        1.2.1 生物炭的供钾能力
        1.2.2 生物炭对钾的吸附特性
    1.3 生物炭对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1.3.1 土壤中的钾素不同形态
        1.3.2 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3.3 生物炭对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1.4 生物炭中的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4.1 直接作用
        1.4.2 间接作用
第二章 不同来源生物炭的钾形态及其有效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2.1.4 不同材质生物质的钾含量及生物炭中不同钾形态的测定
        2.1.5 生物质炭化过程中不同形态钾的分布
        2.1.6 生物质炭化过程中有效钾的转化效率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物质在不同炭化温度下的不同钾形态含量
        2.2.2 生物质中钾元素在炭化后的不同形态钾分配比例
        2.2.3 生物质在不同炭化温度下的有效钾转化率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生物炭对钾的吸附和解吸能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生物炭对钾的吸附
        3.1.3 生物炭对钾的解吸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制炭温度下生物炭对钾的吸附曲线
        3.2.2 不同制炭温度下生物炭对钾的吸附特征
        3.2.3 不同制炭温度下生物炭对钾的解吸特性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对不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物炭对不同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4.2.2 生物炭对白浆土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4.2.3 生物炭对风沙土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4.2.4 生物炭对棕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4.2.5 生物炭调控的土壤特性变化与土壤钾素有效性的相关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对大豆生长发育及钾吸收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设计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炭对白浆土大豆钾含量的影响
        5.2.2 生物炭对风沙土大豆钾含量的影响
        5.2.3 生物炭对棕壤大豆钾含量的影响
        5.2.4 生物炭对不同土壤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2.5 生物炭对大豆不同部位钾吸收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生物炭有效钾库对土壤有效钾库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6.1.4 土壤有效钾库的组成
        6.1.5 土壤有效钾库的转化率
        6.1.6 生物炭中的钾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率
        6.1.7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生物炭对白浆土土壤有效钾库及其供钾效率的影响
        6.2.2 生物炭对风沙土土壤有效钾库及其供钾效率的影响
        6.2.3 生物炭对棕壤土壤有效钾库及其供钾效率的影响
        6.2.4 生物炭中的钾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率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7)不同双亲遗传群体中大豆生育期基因的效应及互作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光周期现象
        1.2.2 植物光周期途径调控开花的分子机制
        1.2.3 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原理
        1.2.4 大豆的光周期反应及重要生育期基因研究进展
        1.2.5 大豆叶片黄化突变体研究进展
        1.2.6 叶绿素合成途径中POR基因研究进展
第2章 利用基因芯片和SLAF-seq技术定位大豆始花期QTL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芯片和SLAF-seq技术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2.2.2 生育期及重要性状QTL定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始花期QTL的验证与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植物材料
        3.1.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3.1.2 实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QTL位点统计与分析
        3.2.3 始花期QTL位点验证
        3.2.4 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组合对始花期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豆叶片荧光黄突变体Gmfyl1 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大豆突变体Gmfyl1 表型观察与统计
        4.2.2 大豆突变体Gmfyl1 的基因定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Gmfyl1 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基因序列的获得及氨基酸的组成
        5.2.2 候选基因蛋白质结构预测
        5.2.3 候选基因功能结构域和跨膜区预测
        5.2.4 候选基因同源基因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Gmfyl1 突变体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试验结果
        6.2.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6.2.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
        6.2.3 阳性转化植株筛选与鉴定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豆Gmfyl1 突变体候选基因表达分析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2 试验结果
        7.2.1 候选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
        7.2.2 候选基因在叶片尖端和基部表达分析
        7.2.3 候选基因在叶片生长过程中表达分析
        7.2.4 候选基因在植株不同生长时期叶片中的表达分析
        7.2.5 光照对POR基因表达的影响
        7.2.6 叶绿素代谢通路基因的表达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菜豆黄金勾豆荚叶绿素代谢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材料
        8.1.2 实验方法
    8.2 试验结果与分析
        8.2.1 绿荚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结构变化
        8.2.2 转录测测序
        8.2.3 转录组测序揭示叶绿素代谢通路基因表达差异
        8.2.4 纤维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8.2.5 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8.2.6 类黄酮途径的代谢组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讨论与结论
    9.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9.2 大豆生育期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
    9.3 大豆叶片黄化突变体研究
    9.4 叶绿素合成通路基因POR功能研究与表达特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长江流域饲料作物周年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南方饲料生产基本情况
    1.2 饲料作物周年高效生产
        1.2.1 饲料作物周年高效生产的必要性
        1.2.2 饲料作物周年高效生产技术
        1.2.3 复种增产的机理研究
    1.3 玉米间作大豆系统中大豆耐荫性评价
        1.3.1 间作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1.3.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饲料周年生产模式研究
        2.1.1 试验地点、土壤状况
        2.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大豆耐荫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地点、土壤状况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周年作物生产模式
        3.1.1 冬季饲料作物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
        3.1.2 不同冬季饲料作物对土壤的影响
        3.1.3 不同前茬作物对夏季饲料玉米花期生长的影响
        3.1.4 不同复种模式饲料产量及品质比较
    3.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3.2.1 间作玉米冠层透光率
        3.2.2 各处理下各单项耐荫系数分析
        3.2.3 间作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4 苗期遮光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5 分枝期遮光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6 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7 各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的联系
        3.2.8 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间作耐荫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4 讨论
    4.1 长江中下游饲料复种模式研究
        4.1.1 播种时期和密度对冬季饲料作物生物量的影响
        4.1.2 不同冬季饲料作物对土壤的影响
        4.1.3 不同复种模式下玉米产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4.1.4 不同复种模式间比较
    4.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
        4.2.1 间作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
        4.2.2 间作大豆耐荫性与各生育时期耐荫性间的联系
        4.2.3 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间作耐荫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5 结论
    5.1 长江中下游地区饲料周年复种模式
    5.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不同氮素形态下大豆对磷的吸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酸性土壤概况
        1.1.2 氮磷的现状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土壤磷素流失的研究状况
        1.2.2 大豆氮磷营养的研究
        1.2.3 氮磷的利用效率研究状况
        1.2.4 同位素示踪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pH、磷素状况及其环境风险
        2.1.1 江西省余江县样品采集
        2.1.2 江西省进贤县样品采集
        2.1.3 样品分析方法
        2.1.4 土壤肥力分级标准
    2.2 不同pH土壤下氮磷交互作用
        2.2.1 供试土壤
        2.2.2 试验方法
        2.2.3 采样及测定
    2.3 不同氮磷施用下大豆的生长
        2.3.1 供试地
        2.3.2 试验方法
        2.3.3 采样及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pH、磷素状况及其环境风险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余江县土壤pH状况
        3.1.2 余江县土壤磷素状况
        3.1.3 余江县土壤pH与各种磷之间的关系
        3.1.4 余江县土壤磷的环境风险分析
        3.1.5 进贤县长期施肥对水田田面水pH和总磷的影响
    3.2 讨论
        3.2.1 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酸化情况
        3.2.2 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磷丰缺情况
        3.2.3 红壤区旱地和水田磷流失风险分析
    3.3 小结
4 不同pH土壤下氮磷肥利用率
    4.1 大豆叶绿素含量及其生长状况
        4.1.1 大豆叶绿素含量
        4.1.2 大豆生长状况
        4.1.3 大豆生物量
    4.2 收样后供试土壤养分状况
        4.2.1 土壤pH状况
        4.2.2 土壤有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状况
        4.2.3 土壤活性铝、有效锰含量
        4.2.4 土壤碳氮比
    4.3 大豆植株碳氮比
        4.3.1 氮素吸收含量
        4.3.2 碳含量
        4.3.3 碳氮比
    4.4 大豆植株P、K含量
        4.4.1 磷素吸收含量
        4.4.2 钾元素吸收含量
    4.5 大豆植株其它元素吸收含量
        4.5.1 中量元素吸收含量
        4.5.2 微量元素吸收含量
        4.5.3 Al含量
    4.6 不同pH土壤下大豆肥料利用率
        4.6.1 植物吸收来自肥料的氮
        4.6.2 土壤残留来自肥料的氮
        4.6.3 损失肥料的氮
        4.6.4 大豆氮肥利用率
        4.6.5 大豆磷肥利用率
    4.7 讨论与小结
5 不同氮素形态以及控制磷肥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对大豆茎叶生物重的影响
        5.1.2 对大豆果实干重的影响
    5.2 讨论
    5.3 小结
结论
    全文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大豆炸荚特性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荚的形态
        1.2.2 影响炸荚的主要因素
        1.2.3 炸荚的生理学研究
        1.2.4 炸荚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大豆炸荚表型特征分析及典型材料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炸荚的表型鉴定与分类
        2.2.2 大豆表型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与炸荚率的分析
        2.2.3 易炸荚和抗炸荚材料的形态特点与典型材料筛选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重度炸荚的菜用大豆和高抗炸荚的普通大豆荚皮生理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材料
        3.1.4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时期荚皮含水量和豆荚表面形态分析
        3.2.2 不同时期大豆荚皮细胞壁组分和营养元素的分析
        3.2.3 不同时期大豆荚皮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3.2.4 不同时期供试品种炸荚率与荚皮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大豆荚皮腹缝线解剖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大豆荚皮腹缝线开裂区形态与参数测量
        4.2.2 大豆荚皮腹缝线开裂区参数主成分分析
        4.2.3 大豆荚皮腹缝线开裂区维管束超微结构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大豆荚皮腹缝线关键酶和转录组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区概况
        5.1.2 试验材料
        5.1.3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大豆荚皮腹缝线纤维素酶、果胶酶、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内源激素活性分析
        5.2.2 大豆荚皮腹缝线转录组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大豆豆荚与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D]. 王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2]活化水灌溉对大豆生长特征及其土壤性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D]. 李娟. 西北大学, 2021(12)
  • [3]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王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叶施铁基纳米材料对大豆光合作用及碳同化产物运移的调控机制研究[D]. 马扬旸. 江南大学, 2021(01)
  • [5]京津冀地区植物臭氧伤害调查及大豆对臭氧响应实验研究[D]. 张帅.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6]生物炭对钾的固持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D]. 修立群.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7]不同双亲遗传群体中大豆生育期基因的效应及互作的遗传解析[D]. 胡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2)
  • [8]长江流域饲料作物周年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宋丽君.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9]不同氮素形态下大豆对磷的吸收[D]. 马飞.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10]大豆炸荚特性形成机理[D]. 涂冰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

标签:;  ;  ;  ;  ;  

大豆豆荚和叶片形态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