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南部悬浮物和沉积物的来源和运输:来自稳定碳同位素的证据

黄海南部悬浮物和沉积物的来源和运输:来自稳定碳同位素的证据

一、Sources and transportation of suspended matter and sediment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Evidence from stable carbon isotopes(论文文献综述)

谷玉,刘喜停,吴晓,王爱美,毕乃双,王厚杰[1](2022)在《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发育多个全新世泥质区,是研究古海洋和古气候的理想区域。本研究从现代沉积过程和全新世沉积记录的视角,对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的前人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梳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位于山东半岛沿岸,主要是来自黄河的沉积物在沿岸流、上升流、潮汐等相互作用下沉积而成,呈现独特的"Ω"形沉积模式。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形成于全新世,物质来源主要是黄河,近岸侵蚀和当地小河流也贡献一定的物质来源。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的形成和演化与古海洋条件、海平面升降、内陆古气候演变等多种因素有关,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沉积能够快速记录东亚季风的演变,其较高的沉积速率为研究黄河流域的古气候和古生态演化提供高分辨率的材料,可为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虽然前人对现代沉积过程进行了大量工作,但仍需加强现代观测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工作,为更好地重建研究区的沉积动力过程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此外,该区在长时间尺度上的沉积物和有机质的沉积过程对古海洋和古气候的响应机制也亟待开展研究。

李仪[2](2021)在《抚仙湖沉积物中黑碳和多环芳烃的沉积记录及来源研究》文中指出

黄玉[3](2021)在《西洞庭湖小流域百年来生态环境演变及其沉积记录》文中提出

丁冰岚[4](2021)在《山东半岛大沽河溶解性碳的时空分布及源识别》文中认为

张则东[5](2021)在《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文中研究指明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近年来的发展重心东移,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环境理论作为参考依据,因此对北京东部平原区的古环境进行研究,将对该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以及气候地层学方法,辅以北京平原区已有的地层研究结果,首先对研究区目标钻孔ZK4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建立钻孔年代地层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钻孔沉积物进行孢粉、粒度、磁化率分析,重建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历史。其研究成果如下:(1)北京ZK4钻孔地层层序综合划分出5个单元,从下至上依次是:上新统天竺组(N2t)(400.5-308m);下更新统泥河湾组(Q1n)(308-116.6m);中更新统周口店组(Q2z)(116.6-72m);上更新统马兰组(Q3m)(72-22.6m);全新统(Q4)(22.6-0m)。(2)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植被重建从早到晚共划分出8个阶段:其中植被演替过程为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洼地→针叶林-草原→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对应的气候变化规律为寒冷干旱→温暖较湿→温凉偏湿→寒冷较干夹温暖偏湿→温凉湿润→寒冷偏干→温和略湿→温暖湿润。(3)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研究点的沉积环境变迁大致划分出12个主要的演变过程:从早到晚分别是河道→泛滥平原(夹河道)→河道(夹湖沼相与泛滥平原)→河道→泛滥平原→河道(夹泛滥平原与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湖沼相)→河道→泛滥平原→河道→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河道)。(4)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磁学特征共划分出9个阶段:从早到晚磁化率指示的古气候历程为主体温暖湿润,晚期突变为冷干→冷干与暖湿交替→温凉偏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早期暖湿,晚期冷干→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再过渡为冷干气候→早期由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晚期冷干与暖湿交替→冷干突变为温和偏湿→温和偏干,局部较湿。本文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地层学手段对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并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确定了各地层单元之间的界线,发现各种手段下的划分结果彼此间都具有很好的比对性,并且在多重地层比对分析的时候识别了磁性地层中布莱克极性亚时的存在。在此年代框架下,本文以孢粉反映的古气候为主,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为辅,对比发现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历程和孢粉反演的古气候演变规律基本一致,再结合粒度指示的沉积环境特征,定性描述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过程。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对比资料,更丰富了第四纪以来对于北京东部平原区中长时间尺度下的古环境研究,并促使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成果在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还可为北京东部平原区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环境的建设发展作出需求导向,并为该地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以及提出比较合理的发展建议。

郑力文[6](2021)在《解析渤黄海开阔海域的海源氮》文中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海水富营养化问题凸显,其导致的有毒藻华和缺氧现象在全球蔓延,日趋严重。中国海域也深受富营养化现象所困扰,然而,中国海域的富营养化现象在2011~2019年间有所缓解,原因不明。海水富营养化与活性氮(N)浓度的增多紧密相关,对于边缘海系统N加富过程的机制仍然了解不全。主流观点认为,河流入海N排放的增加是海水富营养化演变的主因,在此基础上地下水输入、大气沉降、废水排放和水产养殖进一步加重了海水环境的富营养化。这一框架很好地解释了受河流冲淡水影响近岸海域频繁发生的藻华和缺氧现象,但对远离河流冲淡水的近海开阔海域,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无法解释。例如,当河流入渤海N排放在本世纪的头十年趋于稳定,但渤海中部的富营养化程度却进一步加重。同样,黄海接受的河水N输入十分有限,然而近些年来却频繁出现赤潮、绿潮、金潮等现象。对于这些海域的富营养化现象的理解需要另外一个视角。本研究针对海水富营养化这一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以最近40年来呈现出明显富营养化趋势的渤黄海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常规营养盐的大面调查,分析渤黄海营养盐结构的时空变异及其主控因素,明确渤黄海水体的主要N源,解析海源N的变异对渤黄海富营养化的贡献;基于渤海开阔海域的营养盐收支,结合黄河径流量、大气N沉降和北黄海N改变等方面的历史资料,探讨了渤海中部在1990~2018年间富营养化演变的主因;进而通过对比2016年和2019年渤海中部N收支状况,探讨大气环境污染改善对于渤海中部富营养化缓解的重要贡献。本研究主要基于导师课题组在渤黄海开展的8次季节性调查,这些调查覆盖4个自然季节。调查发现,超额氮(即,N*=DIN-16 × DIP)浓度高于5μmol kg-1的水样仅收集自黄河口、长江口,以及江苏沿岸海域,这些区域在冬春季也出现远大于16的DIN:DIP值。在这些河口、近岸海域以外,多数海水样品中的N*值在-2~2 μmol kg-1范围内波动,在盐度介于31.0~33.0之间的海水样品中,部分呈现出低于-2.0 μmol kg-1的N*,最低的N*值为-6.0 μmol kg-1。结合历史资料,本研究发现渤黄海N*的航次平均值在1990~2010年间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最近10年间渤海和北黄海N*的航次平均值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期南黄海N*也不再快速增加,而稳定在0 μmol kg-1上下。基于2011~2018年的6航次调查数据,本研究构建了渤黄海N收支,并通过溶解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盐度和水深等参数对所采集水样中的海源N含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71%的样品中海源N含量与现场检测的DIN一致。通过水样中海源N和非海源N的解析,发现受非海源N影响的水样多出现在盐度小于31.0的区域,主要在黄河口、长江口、莱州湾和江苏沿岸海域。而在这些河口、近岸海域以外,海源N则是水体中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的主要成分。在我们的航次调查中,渤黄海DIN中海源N的占比在渤海和黄海分别为(51±38)%和(67±37)%。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洋流输运N*的增加和大气N沉降的累积主导了渤黄海开阔海域的N*增加。在1990~2010年间,黄海开阔海域的N*增加中黑潮N*的增加和大气N沉降信号的累积分别贡献了 29%和71%,而渤海开阔海域的N*增加则有61%源自黄海N*的增加,剩余39%源自大气N沉降。最近10年,大气N排放在中国明显减少,黑潮上层N*的航次平均值也趋于稳定,因而渤黄海N*波动上升的趋势也随之停止。2011~2016年,渤海中部频繁发生“褐潮”和夏季底层低氧等富营养化现象。为了明确渤海中部开阔海域的营养盐环境,本研究对渤海的营养盐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季节和区域性分析,结果显示,渤海营养盐水平大都呈现出季节性循环的变动格局,而营养盐结构则呈现出区域性差异显着的特征。在黄河口外近岸海域,受黄河冲淡水影响,DIN:DIP远高于16,存在“氮磷比失衡”。但在渤海中部,秋、冬季航次调查测得的DIN:DIP分别为16.9±3.4和16.1±3.0,基本符合Redfield比(16左右),为藻类春夏季生长提供了充足的DIP,导致2011~2016年间渤海中部频发的藻华。为解决渤海中部营养盐的源解析问题,本研究将冬季发生的黄海营养盐输入与夏季发生的河流输入统一到年尺度上,并与年平均的大气N沉降统计在一起,核算为“冬季营养盐收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夏季生物活动的复杂影响。营养盐收支结果表明,渤海中部DIN只有17%经由与近岸浅湾水体的营养盐交换来自夏季淡水(河水和地下水)排放,55%是北黄海输入,另外还有28%左右来自渤海中部的大气N沉降;而渤海中部99%的DIP来自北黄海的冬季入侵。海水和冲淡水在渤海中部开阔海域的混合造成冬季水体相对平衡的营养盐结构。此外,1990~2010年间的渤海中部DIN:DIP升高也主要是由黄海N增加主导的,黄海N增加导致了渤海中部DIN:DIP增幅的71%。最近10年,我国大气环境逐步改善,大气N排放和沉降都明显下降,相应地,渤海表层叶绿素a水平也波动下降,赤潮等富营养化现象则自2014年开始明显趋缓。本研究2019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渤海中部DIN:DIP航次均值现已降至11左右,接近本世纪初的情况。对收集水样的海源N计算发现,2019年航次调查中渤海中部DIN均为海源N,非海源N的信号消失。对比2016年和2019年渤海中部冬季营养盐收支表明,洋流输入和大气沉降的N通量减少贡献了渤海中部DIN:DIP年际下降的(65±35)%。综上所述,不同于河流冲淡水影响海域,渤黄海开阔海域的DIN以海源N为主,而海源N的变异主导了渤黄海的富营养化进程。海源N的变异,一方面由于外海营养盐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区域内大气N沉降的加强。在渤黄海开阔海域的富营养化进程中,入海河水、污水等点源排放影响有限。此外,黄海海域内的大气N沉降部分(43%)导致了渤海的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揭示出大气N沉降不仅影响沉降的局地,通过洋流输运还有显着的远程效应。全球多数近海系统受入海河流影响较小,水文化学环境受洋流所主导,因而本研究成果对认识近海系统的富营养化问题及其营养盐动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林怡辰[7](2021)在《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海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人类的优质动物蛋白来源。但随着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海环境受到污染,海产品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全国多地已经出现多种海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重金属可以在水环境中稳定存在,继而在生物体内富集,其污染具有高毒性、环境持久性、隐蔽性、生物蓄积性等特征,被认为是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本论文旨在研究海产品中重金属的分布、富集、健康风险及在食物链中传递行为与影响因素,主要分为“综合调查-因素分析-机制探索”三个步骤进行。首先,通过洲际尺度的多种类(双壳类、甲壳类、鱼类)海产品中8种常见重金属(Cu、Pb、Zn、Cd、Cr、Hg、As和Ni)综合调研分析全国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预测宏观政策的实施对海产品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效果。其次,选取代表性双壳类和鱼类作为实验生物,探究影响海产品重金属富集的环境因素、物种因素的作用原理和贝类全养殖周期中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从食物链传递和重金属可脱除形态角度探究不同重金属在海产品中的污染特征和富集规律,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和海产品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全国范围内大尺度且多种类的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我国近岸海产品重金属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和种间差异,重金属浓度排序为双壳类>甲壳类>鱼类,其中,双壳类中扇贝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最严重,鱼类中野生鱼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养殖鱼类。我国沿海人群重金属平均每日估计摄入量均小于联合国农粮组织设定的每日最大摄入量阈值,且超过97%的海产品中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低于限制值,说明通常情况下消费者适量摄入海产品不会引起健康风险,但部分海产品存在较高潜在食用健康风险。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铅同位素的重金属源解析表明,海产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可能是化石能源(煤炭燃烧和汽车尾气)、海水和冶金粉尘。利用海岸带水-食品-能源系统综合分析表明,宏观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海产品质量。(2)针对综合调查发现的野生鱼肌肉组织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养殖鱼的结果,采集养殖和野生状态的同种鱼类样品的进一步对比证实。结果表明对于大小体重相似的同种鱼类,野生鱼重金属污染程度显着高于养殖鱼。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同种鱼类的野生样品肌肉中稳定同位素比值均大于养殖鱼,表明野生状态下的鱼营养级层次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养殖和野生鱼样品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值与鱼类营养级和食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故证明鱼类体内重金属污染水平与鱼类营养级和食性关系极大。因此,养殖环境和自然生境中鱼类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受到营养级、食性和生长速率的影响,在近海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人工可控条件下的工厂化养殖是控制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手段。(3)针对综合调查发现的扇贝重金属污染状况严重的结论,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证实。对黄渤海常见的3种养殖扇贝体内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表明,扇贝是Cd的强富集生物,样品Cd超标率为96%。扇贝重金属浓度种间差异较大,栉孔扇贝较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更易积累重金属。不同组织由于生理特征和功能的不同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消化腺>鳃>闭壳肌,消化腺是其主要重金属储存器官。空间区域对比发现,扇贝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渤海>南黄海>北黄海。Cd等痕量有害重金属的积累造成在养殖容许(国家海水质量二类标准)环境中的海产品仍潜在健康风险。因此,物种差异影响海产品重金属富集可以归因于典型物种的特异重金属强富集性和不同亚种间生长速率差异。(4)为了分析扇贝中高浓度Cd的来源与积累过程,选定养殖范围广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海湾扇贝(Argopectehs irradias)作为移植实验的研究对象,跟踪整个养殖过程中扇贝体内重金属浓度变化,分析各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实验结果表明,移植到近海养殖场后,扇贝体内Cd含量迅速上升并居高不下,扇贝中重金属积累是一个快速富集平衡的过程。在全养殖周期中,扇贝重金属浓度主要受周围环境重金属(海水和海洋悬浮物)浓度变化影响,与生长发育状体无显着相关关系。扇贝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为周围海水环境(35.7%)和作为食物的海洋悬浮物(50.7%)。所以,在贝类养殖过程中环境的变化是影响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因素,贝类通过迅速调节平衡以适应周围环境变化。(5)典型近海经济性海产品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中,无脊椎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鱼类差异较大,鱼类中主要的污染重金属是As,而无脊椎动物中主要存在重金属Cd含量超标。鱼类样品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值与营养级呈显着正相关,说明鱼类重金属富集能力受营养级影响较大。在整条食物链上,生物体内Cr和Hg呈现生物放大现象,Ni呈现食物链稀释现象,Cu/Zn/As因为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种间差异呈现的传递规律出现偏差,但As在无脊椎动物呈现了明显的生物放大现象,Zn在鱼类中呈现出生物放大现象。(6)人工海水暂养对整体扇贝软组织中重金属脱除率分别为Hg(55%)>Ni(52%)>Cr(46%)>Cu(45%)>As(44%)>Pb(38%)>Zn(27%)>Cd(20%),其中Cd的脱除率最低,说明Cd与扇贝机体结合较紧密,进而验证了扇贝是Cd的强富集生物的结论。海水暂养和食用前冲洗均对扇贝中重金属的净化能力有限,尤其是无法有效排出扇贝肌肉组织中的重金属。所以,海产品中的重金属脱除难度较大,污染源控制是提升海产品质量的关键。本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综合评估大空间尺度范围内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利用“水-食品-能源(Water-Food-Energy NEXUS)系统”量化宏观政策在海产品重金属污染控制方面的实施效果,证实“碳中和”策略对于改善近海海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进行笼养扇贝的全养殖周期跟踪调查,实现了扇贝完整生长过程中体内重金属富集特征的探索,并应用DGT技术探究海水中生物有效性重金属浓度与贝类重金属积累的关系。(3)从典型物种的强富集特性和痕量重金属的食物链放大效应角度,揭示了海产品在养殖容许环境下仍存在典型重金属高富集风险,为海产品食用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阈值制定提供依据。

董悦[8](2021)在《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蛇尾纲生物是重要的棘皮动物类群,广泛分布于不同海洋环境,是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黄海蛇尾纲生物主要有两种食性,一种为腐食食性,如浅水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 vadicola)和司氏盖蛇尾(Stegophiura sladeni);另一种为悬浮物食性,如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但目前上述不同食性蛇尾纲生物的食物来源与重金属累积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蛇尾纲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等黄海优势物种为研究对象,基于胃含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预测、碳氮稳定同位素、脂肪酸组成与生物标志物分析了食物来源及其差异,同时揭示了重金属在不同食性蛇尾的累积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基于胃含物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司氏盖蛇尾、紫蛇尾、浅水萨氏真蛇尾与金氏真蛇尾的胃含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胃含微生物群落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鉴定到56个门、569个属。胃含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沉积物环境微生物差异显着,生物多样性较高。蛇尾胃含微生物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不同食性蛇尾(腐食性司氏盖蛇尾与悬浮物食性紫蛇尾)胃含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两种远岸腐食食性蛇尾(司氏盖蛇尾与浅水萨氏真蛇尾)相似性较高。胃含微生物功能预测结果表明,近岸与远岸司氏盖蛇尾胃含微生物在环境相关代谢通路中存在显着差异,不同食性蛇尾胃含微生物功能在脂质(Lipid metabolism)、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metabolism)等代谢通路存在显着差异。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司氏盖蛇尾胃含微生物均存在高丰度的共生菌Canditatus Hepatoplasma属,其可能具有促进蛇尾营养代谢、提高生存率的作用。(2)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与脂肪酸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表明,黄海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营养级水平相似。紫蛇尾δ13C值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与其悬浮物食性有关。獐子岛海域的蛇尾及其他生物的潜在食物来源贡献率存在差异。紫蛇尾中,磷虾(33.35%)占比最高,其次为POM(25.98%)和SOM(22.84%),菲律宾蛤仔(17.83%)占比最低;浅水萨氏真蛇尾中,POM(28.26%)、磷虾(27.88%)和SOM(26.31%)三种占比相似;司氏盖蛇尾中,磷虾(37.17%)和菲律宾蛤仔(29.29%)占比高于POM(17.14%)和SOM(16.40%)。此外磷虾在虾夷扇贝、香螺和脉红螺中的比例均超过40%;菲律宾蛤仔在虾夷扇贝、鸡爪海星和香螺中的占比也超过30%。脂肪酸结果表明,该海域蛇尾与同域分布的滤食性贝类虾夷扇贝脂肪酸组成存在差异。表征陆地植物来源的脂肪酸在悬浮物食性的紫蛇尾中的含量高于腐食食性蛇尾;表征肉食性的脂肪酸在浅水萨氏真蛇尾和司氏盖蛇尾中含量较高;表征硅藻来源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在四种生物中含量均较高,在司氏盖蛇尾中含量最低。(3)重金属和甲基汞在不同蛇尾中的累积作用重金属与甲基汞结果显示,北黄海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中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且与悬浮物、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不同。Zn和Cr为三种蛇尾中含量最高的重金属,Cd和Hg含量最低。紫蛇尾与悬浮物Cu含量较高,表明紫蛇尾对于重金属Cu的累积与其悬浮物食性有关。重金属含量与蛇尾的δ13C值、δ15N值和盘径存在相关性。重金属Pb、As在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中与δ13C值的累积作用不同,其余五种重金属的累积作用与食性无关;重金属Pb、As、Hg在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中与δ15N值的累积作用存在差异,Cd、Zn、Cr、Cu的累积作用与食性无关;重金属Zn、Cr、Cu与个体大小的相关性在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中不同,Cd、Pb、As、Hg在两种蛇尾中均与个体大小呈正相关。甲基汞与Hg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汞含量与Hg含量在紫蛇尾中显着正相关(p<0.05);甲基汞含量与浅水萨氏真蛇尾的盘径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紫蛇尾的δ15N值和δ13C值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

仇一凡[9](2021)在《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早期云梦山组“铁建造”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铁建造(Iron Formation,IF)是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以Fe(含量大于15%)和Si为主要成分的化学沉积岩。IF可以直接反映古海洋的物质组成和氧化还原状态,是研究前寒武纪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组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岩石记录。IF在前寒武纪的规模、数量和成因机制与当时大地构造、火山活动以及表层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GOE)后,由于地球表生环境发生突变,导致IF数量和规模急剧减少,最终在18-7.5亿年间几乎完全消失。与深海相IF的沉积记录在18-7.5亿年间的消失相反,中元古代早期的沉积岩中零星发育一类形成于海岸带浅水环境中的新型“铁建造”。在华北克拉通,其被称为黛眉寨式铁矿(或云梦山组“铁建造”)和“宣龙式”铁矿(或串岭沟组铁岩)。该类新型“铁建造”富含核形石、鲕粒,常见交错层理、局部发育叠层石;以赤铁矿为主要矿物,硅酸盐含量较少,不含黄铁矿和磁铁矿。此类新型“铁建造”的出现与IF的消失,表明18~7.5亿地球表生环境氧化还原状态和化学条件发生了突变。而对于这一环境突变事件的成因及其突变后地球表生环境的氧还原状态,一直存在争议。赋存于中元古代早期汝阳群底部云梦山组中的云梦山组“铁建造”作为古元古代至中元古代过渡时期沉积的少数富铁沉积岩之一,对云梦山组“铁建造”的Fe来源、Fe(Ⅱ)(二价铁,Fe2+)的氧化机制、表生环境氧化还原状态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恢复前寒武纪关键时期地球表生环境氧化还原状态。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电子探针分析、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技术,对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早期浅水沉积的云梦山组“铁建造”,综合开展了沉积学、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对黛眉山剖面云梦山组“铁建造”的沉积学研究表明,云梦山组“铁建造”沉积于潮间带-潮下带上部的浅水环境,为典型的海陆过渡相沉积岩。2)云梦山组“铁建造”全岩主微量元素和Fe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全岩Si元素含量较低;所有样品均未显示Eu异常:Eu/Eu*=0.94~1.11,均值1.06。铁同位素δ56Fe值显示明显负漂:δ56Fe=-0.09‰~-0.46‰,均值-0.28‰。根据以上结果,本文认为云梦山组“铁建造”中的Fe主要源自近岸富铁岩石风化释放的Fe(Ⅱ)。3)云梦山组“铁建造”的形态特征、矿物组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前寒武纪深海沉积的铁建造与显生宙浅海环境形成的铁岩之间,说明云梦山组“铁建造”为前寒武纪铁建造和显生宙铁岩之间的过渡类型。4)云梦山组“铁建造”δ53Crauth极高的正异常特征说明:~17亿年,地球出现一次脉冲式增氧事件,导致大气中O2含量快速攀升,达到1%-10%PAL(Present Atmospheric Level,现今大气氧水平)。同时,较高的O2含量使得该时期氧化风化作用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Fe(II)源源不断地从岩石中释放,使得输入地表的Fe(II)通量不断增加,为Fe OB代谢和增值提供了物质基础。5)云梦山组“铁建造”微量元素、Fe-Cr同位素特征表明:“铁建造”沉积时的水环境O2浓度极低,约为2.8~28.2μM。较低的O2浓度使得Fe(Ⅱ)的化学氧化速率大大降低,甚至停滞。而以Gallionella sp.为代表的嗜中性微需氧铁氧化菌可以在此O2浓度下通过自身新陈代谢作用,快速氧化Fe(Ⅱ)并生成Fe(Ⅲ)(三价铁,Fe3+)。因此,嗜中性微需氧铁氧化菌的生物氧化过程是云梦山组“铁建造”Fe(Ⅱ)氧化的主要机制。云梦山组“铁建造”记录了微需氧铁氧化菌在地质历史时期已知的最早繁盛。

何杰[10](2021)在《珠江及华南河流现代沉积物特征、风化及物源示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流作为陆地和海洋的媒介,将陆源碎屑物质搬运到海洋中,对全球范围内的地球化学循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珠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最终流入中国南海。珠江的演化与中国南部的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以及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所造成的地形的变化息息相关。同时,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记录了亚洲季风系统的演化历史。作为连接亚洲季风气候系统和青藏高原隆升的纽带,珠江沉积物记录了其流域内的构造单元和地貌体系的演化信息。此外,作为南海北部盆地重要的沉积物来源,珠江的演化对于南海北部盆地中的优质储层的预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珠江的演化与过程,一直以来是地貌学家和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珠江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组成以及物源示踪研究对于分析河流沉积物的剥蚀和搬运机制,恢复珠江地质历史演化等相关问题,厘清现代整个亚洲地貌格局的演化,以及揭示河流的演变对季风气候演化的响应与构造地貌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对珠江沉积物进行了物源分析,且得到了一些重要的认识。但是前人的物源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包括传统几种重矿物分析和主要干流的锆石年代学分析,并没有结合沉积物全岩组成以及全面的重矿物分析,前人的取样点多集中在干流,缺乏整个珠江,包括主要干流和支流沉积物的物源信息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学者利用河流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组成对华南地区的风化作用进行研究。鉴于珠江流域沉积物的组成和源汇过程比较复杂,本论文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对河流沉积物的全岩、重矿物、黏土矿物、碎屑锆石U-Pb定年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华南东南部沿岸小河流、长江南部支流以及台湾河流沉积物的矿物学、碎屑锆石U-Pb锆石定年和地球化学分析,对珠江流域的沉积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物源研究,揭示了珠江沉积物物源和风化的控制因素,并结合南海北部盆地中的岩心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进一步对珠江的演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珠江沉积物物源示踪体系,厘清物源和风化作用对于沉积物组成的控制作用,为研究其他河流的演化和重塑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参考的依据。结果表明,伴随着南海的运动和青藏高原的隆升造成的华南地貌的变化,珠江的发育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a)在白垩世早期,此时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华南沿岸地区在俯冲作用下形成了安第斯型岩浆带,此时华南东部的地势高于西部的地势。在此时期华南地区的与岛弧相关的花岗岩向珠江口盆地输送物源主要通过一条小型的沿岸河流,这条小河流被认为可能是古东江;(b)到了白垩纪晚期,此时南海地区的弧后伸展作用开始,南海北部的裂谷盆地开始形成,此时华南东部的地貌继续增加。当时古北江也开始发育,并与古东江贯通;(c)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由于南海裂谷的演化,华南东部的地势增长的速度减慢,此时东部的地势仍然高于西部,华南东部的隆起区为珠江口盆地供源,此时珠江的流域范围仍然局限在古东江和古北江流域,此时古东江和古北江的流域范围也在变大;(d)到了渐新世,南海海底扩张开始,与此同时,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开始快速隆升,华南东部地区的地势逐渐降低,珠江的规模较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没有太大的改变,珠江口盆地的物源仍然来自于华南东部地区的古北江和古东江;(e)渐新世晚期,南海北部地区进入裂陷后期,青藏高原板块的东南部加速隆升,此时华南板块的东部和西部的地势较先前发生反转,西部的地势高于东部,地势的调整使得古珠江迅速向西扩展,与上游的主要支流相贯通;(f)中新世早期至中期,此时珠江已经发育到与现今相近的规模,源源不断的为珠江口盆地供源。气候风化和母岩岩性对珠江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珠江流域的西部到东部,气候从干燥逐渐变得湿润,可移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也在不断亏损。珠江河流沉积物中亏损最为严重的元素为Na和Ca,中国东南部沿岸小河流砂中的低的Ca和Mg含量指示了源于华夏板块的长英质的母岩。在珠江流域风化作用向东逐渐增强,越往东高岭石的含量越高,由于富石英硅质碎屑岩源岩的广泛再旋回,石英的加入使河流砂的风化作用变得模糊。通过研究发现,从沉积物和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组成推断气候条件时应该注意,沉积物和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受多种地质因素的控制,包括母岩的长英质与镁铁质特征以及源区广泛的碳酸盐或硅质碎屑岩覆盖层。在本研究中,最能反应气候条件的参数为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的比值以及Na、Ca、Mg和Sr元素的αAl值,这些参数随着沿海地区向东的季风降水的增加而增加。在珠江和长江南部支流流域,河流沉积物的主要岩性为源于扬子板块的沉积岩和基性岩母岩形成的石英岩屑沉积碎屑砂和源于华夏板块的花岗岩和沉积岩母岩的长石石英河流砂。流经东南海岸岩浆带的福建和浙江省的沿岸小河流河流砂的成分为长石岩屑石英火山岩碎屑河流砂。经计算,珠江流域的河流沉积物中的35—40%来自于扬子板块,60-65%的河流沉积物来自于华夏板块。在中国南方广泛发育喀斯特地貌,主要分为峰丛和峰林喀斯特地貌,在峰丛喀斯特地貌中,被碳酸和硫酸侵蚀的碳酸盐碎屑部分保存下来,而在东边更湿润地区发育的峰林喀斯特地貌中,碳酸盐颗粒几乎被全部溶解。从西部干燥的青藏高原到季风肆虐的沿海地区的强烈气候梯度明显的反映在富含伊利石和富含高岭石的矿物组合中,但在河流砂中,风化作用较难与源岩岩性和再循环的主导作用分离开来。构造硅酸盐的不同耐久性(石英>微斜长石>正长石>斜长石)和重矿物表面的侵蚀程度可以作为风化强度的补充信息,并不能作为风化强度的有效参数。砂生成指数SGI被证明是对华南地区不同的风化状态追踪最有效的参数。通过矿物学和锆石的年代学数据对比,发现暴露于台湾西部的新近系砂岩主要来自于古长江的沉积物。“构造-风化-沉积”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构造和风化作用控制了沉积物的产生和组成,通过对沉积物开展研究可以追溯源区的构造历史以及搬运过程中所经历风化作用的强弱。基于“将今论古”原则,对现代沉积物开展研究既可以为过去沉积环境演化提供有力依据,又能对沉积物未来演化进行趋势预测。

二、Sources and transportation of suspended matter and sediment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Evidence from stable carbon isotop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ources and transportation of suspended matter and sediment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Evidence from stable carbon isotopes(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2 现代沉积动力过程
    2.1 海洋锋面
    2.2 风场
3 沉积物物源示踪
    3.1 矿物学
        3.1.1 黏土矿物
        3.1.2 重矿物
    3.2 地球化学
        3.2.1 主量和微量元素
        3.2.2 稀土元素
4 沉积环境
5 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冬季风演化
6 总结与展望

(5)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1.2.2 第四纪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现状
        1.2.3 北京平原区第四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质构造特征
        2.2.2 第四纪地层特征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ZK4钻孔样品采集
    3.2 样品实验与分析方法
        3.2.1 古地磁测试及分析
        3.2.2 孢粉鉴定及分析
        3.2.3 粒度测试及分析
        3.2.4 磁化率测试及分析
第四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地层特征及年代序列
    4.1 岩石地层
        4.1.1 岩芯描述
        4.1.2 岩石地层综合划分
    4.2 磁性地层
        4.2.1 古地磁测试结果
        4.2.2 磁性地层综合划分
    4.3 ZK4钻孔年代地层综合分析
第五章 孢粉分析与古气候重建
    5.1 ZK4钻孔孢粉分析结果
    5.2 孢粉组合带划分及其特征
    5.3 中更新世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规律
        5.3.1 中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5.3.2 晚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5.3.3 全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5.4 孢粉反映的古气候及其指示的气候地层
第六章 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6.1 ZK4钻孔粒度分析
        6.1.1 粒径组成特征
        6.1.2 粒度参数特征
        6.1.3 频率分布曲线特征
        6.1.4 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6.2 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6.2.1 中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6.2.2 晚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6.2.3 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第七章 磁化率特征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
    7.1 磁化率测试结果及其特征
    7.2 磁化率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第八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8.1 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8.2 区域资料对比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6)解析渤黄海开阔海域的海源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水营养盐结构与富营养化现象
    1.2. 近岸富营养化和近海富营养化
    1.3. 中国海域的富营养化现象
    1.4. 对中国海域富营养化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化
    1.5. 近海开阔海域的氮源与汇
    1.6. 边缘海营养盐的系统内循环
    1.7. 大空间尺度的区域氮环境变异
    1.8. 渤海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1.9.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营养盐分析仪器与方法
    2.3. 名词解释及营养盐单位换算
    2.4. 调查航次情况
    2.5. 文献数据概况
第3章 基于超额氮浓度解析洋流输运的营养盐对渤黄海富营养化的贡献率
    3.1. 渤黄海超额氮的空间分布
    3.2. 影响超额氮浓度的主要因素
    3.3. 渤黄海的海源氮贡献分析
    3.4. 渤黄海超额氮浓度的29年变化趋势
    3.5. 渤黄海1990~2010年间超额氮浓度增加的源解析
    3.6. 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渤海中部营养盐结构及其调控机制
    4.1. 渤海不同区域的营养盐环境
    4.2. 夏季渤海的营养盐来源
    4.3. 渤海中部海域(Zone 4)冬季平衡的营养盐结构
    4.4. 渤海开阔海域冬季营养盐水平和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其生态影响
    4.5. 渤海中部开阔海域DIP的供应
    4.6. 对于渤海中部富营养化成因的新认识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渤海的富营养化缓解与大气污染治理之间的遥相关
    5.1. 2019年秋冬季渤海营养盐
    5.2. 基于超额氮收支的渤海中部氮源解析
    5.3. 渤海中部近年来持续下降的氮磷比及其生态效应
    5.4. 渤海中部2019年冬季的营养盐收支现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重要结果
    6.2. 主要结论
    6.3. 本研究工作对近海富营养化进程的启示
    6.4. 本研究工作对全球海洋氮循环的启示
    6.5. 创新点
    6.6.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洋渔业规模近况
        1.1.1 世界与中国海洋渔业基本状况
        1.1.2 海洋鱼类养殖和捕捞概况
        1.1.3 扇贝养殖概况
    1.2 国内外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
        1.2.1 国内外海产品重金属含量标准
        1.2.2 国内海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1.2.3 国外海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1.3 重金属的来源与危害
    1.4 海产品重金属污染溯源分析方法
        1.4.1 铅同位素法进行重金属污染溯源
        1.4.2 多元统计分析法进行重金属污染分析和溯源
        1.4.3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进行重金属溯源
        1.4.4 其他生物体重金属污染溯源方法
    1.5 海产品重金属污染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1.5.1 生物富集、生物放大与生物积累
        1.5.2 海产品中金属污染评价
        1.5.3 海产品摄食健康风险评价
    1.6 碳氮稳定同位素在重金属富集机制研究的应用
    1.7 影响海产品中重金属积累的因素
        1.7.1 客观因素影响重金属浓度和分布
        1.7.2 生物动力学因素
        1.7.3 重金属形态影响
    1.8 科学问题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1 科学问题与意义
        1.8.2 研究内容
        1.8.3 技术路线
第2章 我国近海海产品重金属分布、溯源与风险调控
    2.1 引言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1 采样区域介绍
        2.2.2 样品采样
        2.2.3 样品处理
    2.3 材料与方法
        2.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2.3.2 重金属每日估计摄入量计算
        2.3.3 健康风险评价
        2.3.4 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Pb同位素重金属溯源
        2.3.5 宏观政策实施下的污染控制
        2.3.6 质量控制
        2.3.7 数据统计与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大尺度范围的海产品重金属分布特征
        2.4.2 重金属每日摄入量--通过食用海产品的途径
        2.4.3 海产品摄食健康风险
        2.4.4 海产品重金属溯源
        2.4.5 “化石能源消耗控制”和“近岸水污染防治行动”政策实施有助于降低海产品重金属健康风险
    2.5 小结
第3章 养殖鱼类与野生鱼类重金属积累差异
    3.1 引言
    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3 材料与方法
        3.3.1 鱼肉及其他组织内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
        3.3.2 鱼肉样品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3.3.3 鱼肉食用风险评价与推荐最大食用量计算
        3.3.4 利用稳定同位素确定鱼类食性与营养级方法
        3.3.5 质量控制
        3.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养殖/野生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布差异
        3.4.2 养殖/野生鱼不同组织中重金属积累差异
        3.4.3 养殖/野生鱼摄食健康风险与最大推荐食用量
        3.4.4 鱼类肌肉组织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较
        3.4.5 营养级和食性的计算
        3.4.6 养殖/野生鱼营养级和食性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3.4.7 鱼类养殖周期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黄渤海养殖扇贝中重金属空间-种间分布差异及健康风险
    4.1 引言
    4.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1 采样区域介绍
        4.2.2 样品采集
        4.2.3 样品处理
    4.3 材料与方法
        4.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4.3.2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4.3.3 质量控制
        4.3.4 数据统计与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黄渤海三种养殖扇贝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4.2 扇贝不同组织中重金属含量变化
        4.4.3 扇贝中重金属的生物富集
        4.4.4 扇贝中重金属的摄食健康风险
        4.4.5 最大安全摄入量推荐
    4.5 小结
第5章 笼养扇贝在全养殖周期中重金属来源与富集规律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与方法
        5.2.1 扇贝生长实验方法及采样
        5.2.2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的使用
        5.2.3 重金属检测方法
        5.2.4 重金属评价指数
        5.2.5 稳定同位素测定
        5.2.6 主成分分析方法
        5.2.7 质量控制
        5.2.8 数据统计与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海水水质指标与重金属浓度变化
        5.3.2 扇贝生长发育指标及体内稳定同位素含量变化
        5.3.3 全养殖周期中扇贝体内重金属浓度变化
        5.3.4 影响扇贝中重金属积累的主要因素探究
        5.3.5 扇贝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探究
        5.3.6 利用稳态模型分析扇贝中多源重金属的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
    5.4 小结
第6章 典型近海经济性海产品中重金属在食物链间的传递及放大
    6.1 引言
    6.2 样品采集与处理
    6.3 材料与方法
        6.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6.3.2 样品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6.3.3 碳稳定同位素法计算生物营养级
        6.3.4 重金属在食物链上营养级放大系数
        6.3.5 质量控制
        6.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中稳定同位素比值
        6.4.2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营养层次
        6.4.3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体内重金属含量
        6.4.4 海产品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其食性/营养级的关系
        6.4.5 食物链上重金属的积累和生物放大
    6.5 小结
第7章 海产品中重金属的人工干预净化
    7.1 引言
    7.2 实验设计与方法
        7.2.1 对比实验设计
        7.2.2 室内培养实验方法
        7.2.3 样品收集及处理
        7.2.4 重金属检测方法
        7.2.5 质量控制
        7.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扇贝整体软组织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2 扇贝闭壳肌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3 扇贝鳃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4 扇贝消化腺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5 死亡扇贝重金属净化效果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蛇尾纲生物摄食生态研究进展
    1.2 食物来源分析方法
        1.2.1 胃肠微生物表征食物来源及差异
        1.2.2 稳定同位素指示生物营养级及食物来源
        1.2.3 脂肪酸指示物表征食物来源及差异
        1.2.4 基于营养级的重金属累积作用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基于胃含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预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鉴定
        2.2.2 胃含物总DNA提取及16S rRNA基因测序
        2.2.3 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2.4 系统发育分析
        2.2.5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胃含物分析
        2.3.2 ASV分析
        2.3.3 蛇尾胃含微生物组成
        2.3.4 α多样性分析
        2.3.5 蛇尾胃含微生物和沉积物微生物多样统计分析
        2.3.6 蛇尾胃含微生物功能特征分析
        2.3.7 Ca.Hepatoplasma系统发育:司氏盖蛇尾共生菌
    2.4 讨论
        2.4.1 蛇尾胃含微生物组成
        2.4.2 蛇尾胃含微生物的潜在功能分析
        2.4.3 Ca.Hepatoplasma:潜在的共生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与脂肪酸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稳定同位素分析
        3.2.3 脂肪酸测定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碳氮同位素分析
        3.3.2 脂肪酸分析
    3.4 讨论
        3.4.1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黄海食物网特征
        3.4.2 脂肪酸组成
        3.4.3 脂肪酸生物标志物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海蛇尾纲生物中重金属的累积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重金属测定
        4.2.3 甲基汞测定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重金属的累积
        4.3.2 甲基汞的累积
    4.4 讨论
        4.4.1 重金属的累积作用
        4.4.2 甲基汞在水生生物中的转化累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蛇尾的原始序列、有效序列长度及扩增序列变体表
    附录2 蛇尾胃含微生物与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附录3 司氏盖蛇尾、紫蛇尾和金氏真蛇尾胃含微生物群落相似性百分比分析
    附录4 蛇尾胃含微生物LDA Effect Size组间群落差异分析
    附录5 基于Tax4Fun分析的KEGG二级通路水平KOs热图
    附录6 基于PICRUSt分析的KEGG二级通路水平KOs热图
    附录7 基于Tax4Fun的近岸环境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胃含微生物群落KEGG二级通路水平差异分析
    附录8 基于Tax4Fun的远岸环境司氏盖蛇尾和浅水萨氏真蛇尾胃含微生物群落KEGG二级通路水平差异分析
80%及E-value为1e~(-20)的同源序列的基因库编号和参考文献'>附录9 图2-11中BLASTn结果相似度>80%及E-value为1e~(-20)的同源序列的基因库编号和参考文献
    附录10 不同宿主的分类、来源、基因库编号和序列参考文献
    附录11 黄海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碳氮同位素值
    附录12 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脂肪酸组成
    附录13 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中特征脂肪酸含量
硕士期间已取得成果
致谢

(9)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早期云梦山组“铁建造”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建造研究现状
        1.2.2 铁氧化菌研究现状
        1.2.3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至中元古代过渡时期富铁沉积岩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完成的工作量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华北克拉通南缘地层分布概况
    2.2 渑池-确山地层小区汝阳群地质特征
    2.3 汝阳群的沉积年代
第3章 实验方法
    3.1 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处理
    3.2 显微观察
    3.3 XRD粉晶衍射
    3.4 穆斯堡尔谱测试
    3.5 电子探针分析
    3.6 主量元素测试
    3.7 微量元素测试
    3.8 Fe同位素测试
    3.9 Cr同位素测试
第4章 分析测试结果
    4.1 云梦山组“铁建造”剖面概述
    4.2 云梦山组“铁建造”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4.2.1 “铁建造”的宏观和显微特征
        4.2.2 主要矿物组成
        4.2.3 矿物的超微组构特征
    4.3 主量元素特征
    4.4 微量元素特征
        4.4.1 稀土元素特征
        4.4.2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特征
    4.5 Fe同位素特征
    4.6 Cr同位素特征
第5章 云梦山组“铁建造”的成因及中元古代早期表生环境状态
    5.1 云梦山组“铁建造”中Fe的来源
        5.1.1 沉积环境的证据
        5.1.2 矿物学的证据
        5.1.3 微量元素的证据
        5.1.4 Fe同位素的证据
    5.2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早期表生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
        5.2.1 微量元素的制约
        5.2.2 Fe同位素的制约
        5.2.3 Cr同位素的制约
    5.3 云梦山组“铁建造”的成因机制
        5.3.1 矿物的微观形貌
        5.3.2 Fe-Cr同位素
    5.4 对太古宙到中元古代表生环境中Fe(Ⅱ)氧化过程的启示
第6章 主要结论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6.1 主要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据表
附录2 图版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珠江及华南河流现代沉积物特征、风化及物源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珠江研究现状
        1.2.2 矿物学示踪方法研究
        1.2.3 碎屑锆石U-Pb定年
        1.2.4 地球化学元素示踪研究
        1.2.5 沉积物化学风化作用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选题的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资料使用情况
        1.4.2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珠江
    2.2 中国东南部沿岸河流
    2.3 长江南部支流
    2.4 台湾西部河流
    2.5 研究方法
        2.5.1 取样点
        2.5.2 实验方法与分析
第三章 珠江流域现代河流沉积物及南海北部盆地古老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定年
    3.1 珠江流域现代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3.1.1 红水河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3.1.2 柳江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3.1.3 郁江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3.1.4 桂江、贺江、北江和东江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3.1.5 西江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3.2 盆地岩心沉积物U-Pb锆石定年
    3.3 U-Pb锆石定年数据的物源指示意义
        3.3.1 珠江河流砂
        3.3.2 珠江口盆地
        3.3.3 北部湾盆地
    3.4 基于U-Pb锆石定年数据推断古珠江演化
        3.4.1 早白垩世——古东江发育
        3.4.2 晚白垩世——古北江发育
        3.4.3 古新世—始新世——古东江和古北江继承性发育
        3.4.4 早渐新世——古东江和古北江向西扩展
        3.4.5 晚渐新世——古珠江向西侵蚀到西部上游支流
        3.4.6 早—中中新世——古珠江发育到现今规模
    3.5 主要认识
第四章 珠江流域及华南现代河流沉积物黏土矿物及地球化学元素研究
    4.1 粉砂和黏土矿物组成
    4.2 河流泥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4.3 河流砂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4.4 从地球化学数据中提取风化信号
        4.4.1 水力分选作用的影响
        4.4.2 物源的影响
    4.5 风化作用对沉积物组成的控制作用
        4.5.1 风化作用对黏土矿物组合特征的影响
        4.5.2 风化作用对河流泥地球化学组成的控制
        4.5.3 风化作用对河流砂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的控制
    4.6 主要认识
第五章 珠江流域及华南现代河流沉积物全岩和重矿物研究
    5.1 珠江流域及华南河流沉积物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5.1.1 珠江源头支流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5.1.2 珠江下游支流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5.1.3 珠江干流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5.1.4 中国东南部沿岸河流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5.1.5 长江南部支流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5.1.6 台湾现代河流砂及新近纪砂岩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5.2 物源对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组成的控制
        5.2.1 扬子板块对河流砂物源的贡献
        5.2.2 华夏板块对河流砂物源的贡献
        5.2.3 珠江流域沉积物通量及侵蚀速率
        5.2.4 河流沉积物的再旋回作用
        5.2.5 台湾砂岩的物源
    5.3 风化作用对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组成的控制
        5.3.1 扬子地块风化:碳酸盐岩颗粒风化示踪
        5.3.2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
        5.3.3 不同喀斯特地貌中碳酸盐颗粒的化学分解
        5.3.4 砂生成指数作为风化指标
        5.3.5 华夏板块的风化:硅酸盐颗粒作为风化指标
        5.3.6 重矿物来示踪风化作用
    5.4 主要认识
第六章 华南及南海北部地区演化历史—构造、沉积、风化剥蚀综合研究
    6.1 早—晚白垩纪边界时期(~100Ma)的构造转换时期
        6.1.1 华南板块东南部的构造运动
        6.1.2 大型左行超压剪切带
        6.1.3 早晚白垩世边界板块挤压事件的地球动力学成因
    6.2 晚白垩世早期弧后伸展:古太平洋板块的高角度俯冲(~100Ma到~72Ma)
    6.3 白垩世晚期俯冲后挤压事件(~72Ma到~66Ma)
        6.3.1 俯冲后挤压事件的一种可能的地球动力学解释:古南海海底扩张产生的脊推力
        6.3.2 脊推挤压:是晚白垩世伸展期和新生代裂陷期之间的明显分隔
    6.4 早期季风作用的重建
    6.5 “构造—风化—沉积”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6.5.1 构造与沉积之间的关系
        6.5.2 沉积与风化之间的关系
        6.5.3 构造与风化之间的关系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Sources and transportation of suspended matter and sediment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Evidence from stable carbon isotopes(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J]. 谷玉,刘喜停,吴晓,王爱美,毕乃双,王厚杰. 古地理学报, 2022
  • [2]抚仙湖沉积物中黑碳和多环芳烃的沉积记录及来源研究[D]. 李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西洞庭湖小流域百年来生态环境演变及其沉积记录[D]. 黄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山东半岛大沽河溶解性碳的时空分布及源识别[D]. 丁冰岚.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5]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D]. 张则东.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6]解析渤黄海开阔海域的海源氮[D]. 郑力文. 山东大学, 2021(11)
  • [7]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林怡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8]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D]. 董悦.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
  • [9]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早期云梦山组“铁建造”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D]. 仇一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10]珠江及华南河流现代沉积物特征、风化及物源示踪研究[D]. 何杰.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标签:;  ;  ;  ;  

黄海南部悬浮物和沉积物的来源和运输:来自稳定碳同位素的证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