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中药材市场部分中药材市场走势

中国十大中药材市场部分中药材市场走势

一、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部分中药材市场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刁莉,宋思琪[1](2021)在《近代汉口的中药材贸易(1872—1919)》文中指出1872—1919年汉口的中药材贸易,以埠际贸易为主,转口贸易占有重要地位。1904年之前汉口的中药材贸易以麝香为主,后以五倍子为主。近代中药材贸易增长趋势明显,汉口的中药材贸易在全国的地位仅次于上海。以中药材名目为基础,从市场腹地、贸易路线以及与各口岸间的进出口贸易出发,对近代汉口中药材的贸易体系分类考察发现,1872—1919年虽然有变动,但自清以来汉口形成的中药材传统商业网络以及市场机制基本未受到太大的冲击,依然保持原有活力。这主要得益于近代汉口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和中药材商品的特性以及中国近代发达的国内市场贸易联动体系。

李鹏英,尚兴朴,曾燕,王浩,王继永[2](2021)在《中药材产业扶贫现状经验探讨及可持续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说明中药材产业扶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重要扶贫举措。通过梳理各地中药材产业扶贫政策及现状、总结主要扶贫模式,发现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脱贫攻坚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产业扶贫成功案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科技支撑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同时也应看到,中药材产业扶贫还存在中药材种植规模迅速扩大、风险来源多、脱贫的可持续性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建议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更加注重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的科学规划和全面布局、规范药材种植、提升药材品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和人才扶持,增强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

邹聿兵[3](2020)在《广誉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世界医药模式和疾病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对化学药、生物药和天然植物药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当今时代,国际药品市场中最受欢迎的一种药物就是天然植物药,该产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自古以来,中药被视为“国粹”,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极具国际比较优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随着天然植物药的热度高涨,中药也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不仅仅在中国本土,许多外国民众也逐渐加深对于重要的认识和认可。《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于2002年11月正式发布,此纲要是国务院本着实现“中药国际化”的重要发展目标颁布实施的。但是,中药产业并没有因此而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受历史因素的限制,整个行业仍处于较弱的发展水平。发展至2018年年底,已有将近1000家中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整体经济规模将近2万亿元,尽管如此,由于中药行业不够集中,规模较小,并且存在同质化生产和营销政策良莠不齐等问题,所以该行业的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享有“清代四大药店之一”之称的山西广誉远历史悠久,已有47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我国中药企业届的鼻祖,在中华老字号企业中拥有最长的历史。公司是一家主营业务为精品中药、传统中药及养生酒的生产销售企业,目前公司拥有共104种中药古方及独特的炮制工艺,6个独家品种,2个国家保密品种(龟龄集和定坤丹),3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广誉远早在1996年就已在上交所上市,目前市值已达近90亿,近五年的营业收入也逐年递增,但与市值和品牌知名度相比,营业收入增长比较缓慢,这和公司的营销战略有很大关系。本文通过对重要理论基础的回顾,如营销理论以及市场营销分析工具,分析广誉远公司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和内部环境。通过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的研究,制定广誉远公司的营销战略,构建营销组织架构体系。同时从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以及推广策略等几个方面整体分析广誉远公司的营销策略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优化研究,并对营销战略的实施与保障问题进行研究,以此为中药企业有关市场营销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补充和指引。

陈力[4](2020)在《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明的结晶。陇西县是甘肃省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排头兵和桥头堡。但是其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支持上暴露出与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医药产业及中医药产业政策相关研究,通过在陇西县实地调研和访谈,全面总结分析了该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以层次分析和态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该县应采用积极的开拓型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结合中医药产业政策和政策工具分类,初步分析了陇西县中医药产业政策框架和政策效果。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本文得出陇西县应利用自身优势、把握机遇,实现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在优化政策体系上,把握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政策制定原则、实现政策合力、正确引导资源配置、建立政策评估反馈机制;在产业发展上,突出自身发展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强化人才科技支撑、提升中医药文化实力、提高投资引导力度。

杨一丰[5](2020)在《大数据视阙下大宗中药材种植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中药材资源大国,也是中药材贸易大国。中药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作为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药材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药材种植不仅影响其质量,同时也影响整个产业的正常发展。种植作为中药材产业的最前端,需要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纵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上存在着大量的中药材产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存在源头多、数据杂、采集难的问题,缺乏合理的梳理归类;即便是统计数据,各系统之间也相互独立,形成―数据孤岛‖,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利用Scrapy爬虫技术,对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种植相关的数据,如:种植年份、地域、面积、产量、交易价格等方面的多源异构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数据的交互,采用Django Web网络开发框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构架的大宗中药材种植可视化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大量规律分析,实现了快速寻找这些大数据背后的规律,为中药材种植产业服务。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对系统进行了功能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的5大功能需求:数据采集需求、数据处理需求、数据存储需求、数据可视化需求以及系统管理需求,并对各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2)对常用大宗中药材近10年种植的地域分布、种植面积、产量、交易价格等数据资源的采集。利用Scrapy网络爬虫技术和框架,设计了针对中药材天地网、康美药业、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国家统计局等国内中药材信息网站的定向网络爬虫,实现了所需相关数据资源的抓取。(3)功能系统所需数据资源的ETL加工处理。依据数据可视化的需要和不同数据集的特点,通过对多源异构的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规则检查、加载等处理,建立了基于Python的MySQL数据库设计,为本研究的可视化系统提供数据资源。(4)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功能展示分析。采用Django Web网络开发框架,利用ECharts可视化工具,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构架的常用大宗中药材近10年种植的地域分布、种植面积、产量、交易价格等多维度的可视化系统,利用该系统,分析了常用大宗中药材种植全国分布状态,并以黄连为例,分析了黄连在全国的分布状态,近10年种植面积、产量、交易价格的逐年变化规律。

肖金京[6](2019)在《白芍、木瓜炮制和煎煮过程中常用杀虫剂残留行为与膳食暴露评估》文中研究指明中药材种植过程中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大,目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是,中药材属于小宗作物,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中药材质量安全。开展我国中药材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的安全使用研究、科学评价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以白芍、木瓜分别代表根茎类、果实类中药材,建立了可同时测定白芍、木瓜中28种杀虫剂的QuEChERS-U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调查了 2种药材中农药残留分布状况,研究了炮制和煎煮过程中6种常用杀虫剂的残留行为及其影响因子,评价了木瓜中6种杀虫剂的生物可给性及影响因子,结合煎煮加工因子开展了 2种药材中供试杀虫剂的膳食暴露评估,并研究了供试杀虫剂在2种药材种植过程中的残留消解规律,提出白芍、木瓜生产中2种杀虫剂安全使用的建议。研究结果对于制订中药材上供试杀虫剂合理使用准则,加强中药材农药残留污染的源头控制,以及丰富中药材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芍和木瓜饮片中28种杀虫剂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分布状况建立了一套能够同时快速准确测定白芍、木瓜中28种杀虫剂的QuEChERS-U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在1-400μg·kg-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891-0.9984;方法的检出限(LODs)和最低定量限(LOQs)分别为0.01-2.02μg·kg-1 和 0.03-6.17μg·kg-1;在 10、50、200μg·kg-1 的添加浓度下,白芍中28种杀虫剂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63.47-113.51%,相对标准偏差为2.08-13.46%;木瓜中28种杀虫剂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65.52-113.50%,相对标准偏差为1.57-11.73%。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以及灵敏度均可满足2种药材中农药多残留分析的要求。供试农药在白芍、木瓜饮片样品中均表现为中等至强基质效应,因此在实际样品的检测过程中,需要补偿基质效应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用建立的QuEChERS-UPLC-MS/MS方法,对采集的白芍、木瓜饮片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白芍、木瓜饮片中分别检出辛硫磷、毒死蜱、甲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新烟碱类杀虫剂等农药8种和6种,同时检出≥2种杀虫剂的样品占比分别达100%、79.82%,可见白芍、木瓜中农药多残留情况较严重。其中,辛硫磷在白芍、木瓜中检出率(41.75%、68.81%)和检出浓度(25.22-1199.84μg·kg-1、4.91-913.10 μg·kg-1)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白芍、木瓜饮片中均检出高风险杀虫剂毒死蜱、涕灭威,检出率分别为44.95-58.25%、7.34-20.39%,检出浓度平均值分别为 21.82-40.32 μg·kg-1、0.72-0.81 μg·kg-1。2、白芍和木瓜中常用杀虫剂在炮制过程的残留行为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以及供试药材在中药饮片企业中的相关炮制技术参数,研究不同炮制处理对白芍、木瓜中辛硫磷、毒死蜱、甲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虫嗪、吡虫啉等6种常用杀虫剂残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芍、木瓜中供试杀虫剂的炮制加工因子分别为0.0002-0.0115和0.0092-0.0644,可见中药炮制过程对白芍、木瓜中6种杀虫剂残留量的影响显着,农药消解率达93%以上。不同类型农药的消解差异主要与其理化性质有关,水溶性低、Log Kow高的农药相对容易消解。3、白芍和木瓜中常用杀虫剂在煎煮过程的残留消解行为参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规定,研究不同煎煮时间对白芍、木瓜中辛硫磷、毒死蜱、甲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虫嗪、吡虫啉等6种常用杀虫剂残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芍、木瓜中供试杀虫剂的煎煮加工因子分别为0.0058-0.0836和0.0304-0.0567,可见中药煎煮过程对白芍、木瓜中6种杀虫剂残留量的影响显着,农药消解率达91%以上;同时,中药煎煮过程会使毒死蜱、噻虫嗪分别代谢转化为3,5,6-三氯-2-吡啶醇(TCP)和噻虫胺,煎煮液中2种代谢物的残留量随煎煮时间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4、木瓜中6种杀虫剂在人体胃肠环境中的行为及其生物可给性研究木瓜中辛硫磷、毒死蜱、甲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虫嗪、吡虫啉等6种常用杀虫剂在模拟胃肠消化液中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在不同消化阶段的生物可给性表现为胃阶段>肠阶段>口腔阶段,且不同类型农药的生物可给性差异较大;吡虫啉、噻虫嗪等水溶性高、LogKow低的农药生物可给性相对较高,2种杀虫剂在胃阶段生物可给性分别为85.22%、67.68%。消化酶显着影响木瓜中农药残留在人体胃肠环境中的行为,木瓜中6种杀虫剂生物可给性总体上随α-淀粉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胃蛋白酶和胆盐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与胰蛋白酶添加量呈负相关性。5、基于加工因子评价白芍和木瓜中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基于实际样品残留监测数据,应用点评估模型开展白芍和木瓜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白芍饮片中8种杀虫剂的慢性暴露危害商数(HQc)为 4.52×10-7-1.30×10-2,急性暴露危害商数(HQa)为 3.40×10-6-3.30×10-4,累积暴露风险危害指数(HI)为1.38×10-2;木瓜中6种杀虫剂HQc值为7.62×10-7-2.54×10-3,HQa值为3.19×10-6-1.87×10-4,HI值为4.12×10-3,可见白芍、木瓜中检出的杀虫剂膳食暴露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中,辛硫磷的膳食暴露风险相对较高,在白芍中杀虫剂的累积危害指数占比最高,达94.3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木瓜中杀虫剂的累积危害指数占比最高,达61.60%。应用加工因子修正供试药材残留分布数据,进一步评价木瓜、白芍中常用杀虫剂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纳入煎煮加工因子后,毒死蜱、辛硫磷、吡虫啉、噻虫嗪、甲氰菊酯和甲维盐的风险指数明显降低10倍以上。因此,若不考虑加工因子对农药残留的影响而直接进行膳食暴露评估,会高估白芍、木瓜中农药残留的暴露风险。6、辛硫磷、甲氰菊酯、甲维盐在白芍和木瓜上的残留消解规律与安全使用建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白芍根中辛硫磷、甲氰菊酯的残留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8.24d、11.18 d,末次施药21d后,白芍中辛硫磷和甲氰菊酯在2倍高施药剂量下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41.13μg·kg-1、10.32 μg·kg-1,低于其在其它根类作物上的MRLs;木瓜中甲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05 d、3.69 d,末次施药14 d后,木瓜中甲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2倍推荐施药剂量下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63.27 μg·kg-1、24.01 μg·kg-1,均低于其在其它果实类作物上的MRLs。比较收获期3种杀虫剂实验组和对照组样品中白芍、木瓜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1200 mL/667 m2施药剂量的40%辛硫磷乳油实验组与对照组样品中芍药苷含量无显着性差异;20g/667m2施药剂量的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实验组与对照组样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总量无显着性差异。因此,建议白芍、木瓜种植过程中主要虫害防治可以使用辛硫磷和甲维盐。

周彦伶[7](2019)在《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为研究主体,从百色市中药材的品种资源、生产种植、中药材市场三个角度分析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已具备的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法与市场调查法等方法分析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现状。其次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出发,利用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自身限制。再者本文根据上述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遇到的问题,最后本文综合上述问题,尝试性的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和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理清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近年发展情况。近几年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与产量不断上升,主要种植的品种为金银花、八角等多年生品种,然而销售金额总体呈下滑趋势,一是因为中药材种植品种结构多元化有所欠缺,二是因为部分高收益中药材品种市场价格波动性较强。在中药材种植从业人员方面,总量虽稳步提升,但高技术人才引进仍显乏力。2、分析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采用PEST模型与SWOT分析法从宏观、微观两个维度分析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宏观因素方面分析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有经济形势下行、科研队伍水平低、高端技术人才增长乏力等三个方面;在微观上制约因素有区域内中药材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中药材种植业企业缺乏外部资金支持等两个方面。3、总结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本研究总结了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种植水平低、品牌效应低、种植规模小、人才匮乏、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扩大种植规模、加强品牌建设、引进与培养人才、加强政府引导作用等发展对策。

舒贝[8](2019)在《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广西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推动了广西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广西地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本文在对广西地区81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地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目前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目前,广西地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的特点表现为:近年合作社新增数量呈现下滑;合作社组建模式多样;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合作社生产效益一般;地处资源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政府相关部门高重视。在发展成效上主要表现为:有利于推动农业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创新;有利于提高农户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并增强市场地位;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并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数量;有利于推动中药材产品的品质化、品牌化建设;促进了中药材产业链的延长,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助力攻坚脱贫,改善了农村发展面貌。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成员文化素质不高,合作意识较差;内部组织管理松散,合作社发展缺乏规范性;药材品牌不响,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生产经营范围有限;自身建设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缺乏科技与人才助力合作社的科学发展;政府创造的法制与政策环境有欠缺。影响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农民接受的思想启发与教育培训程度不够;合作社组织结构不完整,管理制度不完善;合作社药材质量控制不严,且营销手段落后;合作社内部资金使用不合理,外来资金引入不顺畅;合作社生产经营惯用老思路,缺乏创新力助发展;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实际落实工作不彻底。针对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为:第一,紧抓对合作社成员的培育,提升合作社实力;第二,完善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健全合作社的管理制度;第二,推动合作社药材的标准化生产,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第四,加强合作社内部资金管理,拓宽渠道集聚外来资金;第五,走联合之路,降低合作社的发展风险;第六,积极引用科学技术,合理引进专业人才;第七,政府优化扶持方式,并加大扶持力度。

张莞[9](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杨勇[10](2019)在《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安徽省中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中医药诞生于原始社会,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医药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中医药及其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与日俱增。作为中医药产品生产、需求的传统大省,安徽省不论是中医药企业数量还是中药材产品销量在全国都处于靠前的位置,省内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诚然,安徽省中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强劲,但依然存在着制约因素阻碍了中药产业的发展。其中产品标准不规范、科技附加值较低、中医药企业分布不均、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严重掣肘了安徽省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及高效率的卫生人才培养机构,安徽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暗藏危机、前景堪忧。本文通过观察近年来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产业竞争力相关的研究模型和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指标,对安徽省中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首先对安徽省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对当前阶段安徽省中药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中药产业发展方向给出自己的见解。之后,建立波特钻石模型,根据指标体系的系列化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对安徽省中药产业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药材种植面积、中药产业从业人员数、中药产业生产总值、中药销售总值、医药工业总产值作为解释变量,中药产业贸易专业化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各个因素的作用大小。最后针对以上分析,对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出部分建议。

二、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部分中药材市场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部分中药材市场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2)中药材产业扶贫现状经验探讨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材产业扶贫现状及成效
    1.1 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扶贫支持力度逐步增大
        1.1.1 政策保障方面
        1.1.2 项目支持方面
        1.1.3 技术支撑方面
    1.2 各地多举措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
    1.3 中药材产业扶贫取得一定成效
2 中药材产业主要扶贫模式
    2.1 以中药材种子生产为主的扶贫模式(一产)
        2.1.1 免费发放种子,保价回收药材
        2.1.2 稳定种子质量,推广药材新品种
        2.1.3 繁育种子种苗,建设良种基地
    2.2 以中药材农业种植为主的扶贫模式(一产)
        2.2.1 出台鼓励政策,配套扶持方案
        2.2.2 “三变”改革,组建专业合作社
        2.2.3 龙头企业带动,打造优势品牌
        2.2.4 发展“定制药园”,推动可持续脱贫
    2.3 以中药材工业加工为主的扶贫模式(二产)
    2.4 以中药材相关服务业为主的扶贫模式(三产)
    2.5 以中药材科技为主的扶贫模式(四产)
3 中药材产业扶贫经验及突出问题
    3.1 中药材产业扶贫经验
        3.1.1 政府及相关部门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3.1.2 产业扶贫成功案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1.3 各环节融合发展起到良好的协同带动作用
        3.1.4 多途径科技服务起到完善的技术保障作用
    3.2 中药材产业扶贫存在的突出问题
        3.2.1 产业扶贫多集中在药材种植环节
        3.2.2 种植规模迅速扩大,需高度关注药材质量
        3.2.3 抗风险能力弱,脱贫的可持续性有待加强
4 中药材产业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4.1 强化科学规划和全面布局
    4.2 规范药材种植,提升药材品质
    4.3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降低返贫风险
    4.4 加强科技和人才扶持

(3)广誉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4P营销理论
    2.2 STP营销理论
    2.3 五力模型理论
第三章 广誉远营销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中药行业竞争分析
    3.3 中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3.4 内部优劣势分析
        3.4.1 内部优势分析
        3.4.2 内部劣势分析
第四章 广誉远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广誉远发展历程及经营现状介绍
        4.1.1 广誉远发展历程
        4.1.2 广誉远经营现状
    4.2 广誉远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4.2.1 营销情况分析
        4.2.2 营销产品策略分析
        4.2.3 定价及成本分析
        4.2.4 销售渠道分析
        4.2.5 产能及推广分析
    4.3 广誉远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4.3.1 市场细分存在的问题
        4.3.2 市场目标选择及定位问题
        4.3.3 产品及定价存在的问题
        4.3.4 渠道及推广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广誉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5.1 STP策略优化
    5.2 价格策略优化
    5.3 产品策略优化
    5.4 渠道策略优化
    5.5 推广策略优化
第六章 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建设良好的营销团队
        6.1.1 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6.1.2 提升团队执行力
    6.2 加强营销风险控制
    6.3 加强产品及品牌管理
    6.4 提升创新管理意识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相关概念
        2.1.2 战略管理理论
        2.1.3 政策工具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中医药产业研究现状
        2.2.2 中医药政策研究现状
        2.2.3 国外中医药研究现状
第三章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思路与布局
    3.1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中药材种植比较优势突出
        3.1.2 中药材基地建设不断加大
        3.1.3 园区建设集聚产业发展要素
        3.1.4 中药材流通贸易现代化
        3.1.5 产业监管体系日趋成型
    3.2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SWOT矩阵
        3.2.1 内部优势
        3.2.2 内部劣势
        3.2.3 外部机遇
        3.2.4 外部挑战
    3.3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层次模型构建
        3.3.1 计算AHP评价指标的特征向量
        3.3.2 AHP评价指标相对权重一致性检验
        3.3.3 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计算和排序
        3.3.4 四维坐标系量化分析
    3.4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及政策导向
        3.4.1 战略布局
        3.4.2 政策导向
第四章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政策框架与效果
    4.1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沿革与框架
        4.1.1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的沿革路径
        4.1.2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框架
    4.2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效果评价
        4.2.1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总体效果
        4.2.2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具体效果
第五章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改进建议
    5.1 基于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政策建议
        5.1.1 突出自身发展优势
        5.1.2 发展大健康产业
        5.1.3 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5.1.4 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
        5.1.5 提高投资引导力度
    5.2 基于产业政策框架优化路径
        5.2.1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工具设计
        5.2.2 陇西县中医药产业政策框架优化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关于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C 关于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比较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5)大数据视阙下大宗中药材种植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大宗中药材发展的现状
    1.2 大宗中药材存在的问题
    1.3 可视化与数据可视化
        1.3.1 数据可视化定义
        1.3.2 数据可视化的类型与特征
        1.3.3 数据可视化发展趋势
    1.4 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主要研究内容
    2.4 设计方法与技术流程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总体需求
    3.2 数据采集需求
    3.3 数据处理需求
    3.4 数据存储需求
    3.5 数据可视化需求
    3.6 系统管理需求
第4章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4.1 使用Scrapy创建项目
    4.2 settings文件修改
    4.3 目标网站的页面内容分析
    4.4 数据格式化
    4.5 设置pipelines文件
第5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5.1 数据库总体设计
        5.1.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5.1.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1.3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5.2 数据库的建立与网页站点开发
        5.2.1 数据库的建立
        5.2.2 网页设计与站点开发
第6章 中药材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系统结构设计
    6.2 系统功能界面展示
    6.3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实现
        6.3.1 种类分布功能实现
        6.3.2 产地分布功能实现
        6.3.3 面积查询功能实现
        6.3.4 产量查询功能实现
        6.3.5 价格查询功能实现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性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6)白芍、木瓜炮制和煎煮过程中常用杀虫剂残留行为与膳食暴露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注释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道地药材及其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研究
        1.1.1. 白芍及其主要害虫防治
        1.1.2. 木瓜及其主要害虫防治
        1.1.3. 中药材农药安全使用研究进展
    1.2. 中药材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
        1.2.1. 中药材农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1.2.2. 中药材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
        1.2.3. 中药材农药残留行为的研究进展
    1.3. 中药材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3.1. 农药残留膳食摄入评估与方法
        1.3.2. 农药残留加工因子及其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1.3.3. 农药残留生物可给性及其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1.3.4. 中药材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研究进展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技术路线
        1.4.1. 立项依据
        1.4.2. 研究内容和意义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芍和木瓜中杀虫剂残留的分析方法和分布状况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1.3. 白芍和木瓜实际样品的采集
    2.2. 白芍和木瓜中杀虫剂多残留分析方法
        2.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2.2.2. UPLC-MS/MS检测条件
        2.2.3. 标准曲线与稳定性测定
        2.2.4.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2.2.5. 基质效应评价
        2.2.6. 添加回收实验
    2.3. 实际样品的检测
    2.4. 数据分析
    2.5. 结果与分析
        2.5.1. 方法的标准曲线与灵敏度
        2.5.2. 两种前处理方法的农药提取效率比较
        2.5.3. QuEChERS-UPLC-MS/MS测定白芍和木瓜中杀虫剂残留的基质效应
        2.5.4. 白芍和木瓜中杀虫剂的添加回收试验结果
        2.5.5. 白芍和木瓜饮片中杀虫剂残留分布结果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白芍和木瓜中常用杀虫剂在炮制过程的残留行为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药材
        3.1.2. 农药标准品
        3.1.3. 主要试剂与药品
        3.1.4.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供试杀虫剂的添加与样品制备
        3.2.2. 炮制加工试验
        3.2.3. 不同炮制样品中杀虫剂残留的检测方法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炮制样品中杀虫剂残留分析方法的确证
        3.4.2. 白芍炮制过程中常用杀虫剂残留行为的研究
        3.4.3. 木瓜炮制过程中常用杀虫剂残留行为的研究
        3.4.4. 白芍和木瓜炮制过程中常用杀虫剂残留的加工因子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白芍和木瓜中常用杀虫剂在煎煮过程的残留行为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药材饮片
        4.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4.1.3.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供试杀虫剂的添加与制备
        4.2.2. 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与煎煮液制备
        4.2.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
        4.2.4. 白芍和木瓜煎煮液中有效成分的检测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白芍饮片在煎煮过程中常用杀虫剂的残留行为研究
        4.4.2. 木瓜饮片煎煮过程中常用杀虫剂的残留行为研究
        4.4.3. 白芍和木瓜中常用杀虫剂的煎煮加工因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木瓜中杀虫剂在模拟胃肠环境中的生物可给性评价
    5.1. 实验材料
        5.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5.1.2. 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样品制备与处理
        5.2.2. SHIME体外胃肠模拟方法
        5.2.3. 模拟胃肠液中杀虫剂残留的提取测定方法
        5.2.4. 胃肠环境因子及消化液成分的影响研究
    5.3.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木瓜中6种杀虫剂在模拟消化液中添加回收结果
        5.4.2. 生物可给性体外测定方法的影响因子研究
        5.4.3. 木瓜中6种杀虫剂生物可给性的测定
        5.4.4. α-淀粉酶对木瓜中杀虫剂残留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5.4.5. 胃蛋白酶对木瓜中杀虫剂残留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5.4.6. 胆盐对木瓜中杀虫剂残留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5.4.7. 胰蛋白酶对木瓜中杀虫剂残留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白芍和木瓜中杀虫剂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6.1. 膳食暴露点评估方法
        6.1.1. 慢性膳食暴露评估
        6.1.2. 急性膳食暴露评估
        6.1.3. 膳食暴露累积风险
    6.2. 白芍和木瓜中杀虫剂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6.2.1. 白芍和木瓜中杀虫剂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分析
        6.2.2. 白芍和木瓜中杀虫剂的急性膳食暴露风险分析
        6.2.3. 白芍和木瓜中农药残留的累积暴露风险分析
        6.2.4. 应用煎煮加工因子评估2种药材中6种常用杀虫剂的膳食暴露风险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2种杀虫剂在白芍、木瓜种植过程的残留消解规律与安全使用
    7.1. 实验材料
        7.1.1. 仪器与试剂
        7.1.2. 田间施药GAP的确定
        7.1.3. 田间残留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试验设计
        7.1.4. 白芍和木瓜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
        7.1.5. 白芍和木瓜田间样品中杀虫剂的残留分析方法
    7.2.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白芍和木瓜样品中2种杀虫剂的添加回收结果
        7.3.2. 白芍和木瓜中2种杀虫剂的田间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量
        7.3.3. 白芍和木瓜中2种杀虫剂的最终残留量
        7.3.4. 安全采收期的确定与MRL值的推荐
        7.3.5. 收获期实验组与对照组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7.4.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1.1. 白芍和木瓜饮片中辛硫磷、毒死蜱、甲氰菊酯检出率均在40%以上
        8.1.2. 白芍和木瓜中6种常用杀虫剂残留量在炮制过程中减少93%以上
        8.1.3. 白芍和木瓜中毒死蜱、噻虫嗪在煎煮过程中会发生代谢转化
        8.1.4. 噻虫嗪、吡虫啉等高水溶性、低Log K_(ow)农药残留生物可给性相对较高
        8.1.5. 基于加工因子的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指数显着降低10倍以上
        8.1.6. 白芍和木瓜种植过程中主要虫害防治可以使用辛硫磷和甲维盐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数据分析法
        1.3.2 SWOT分析法
        1.3.3 文献分析法
        1.3.4 市场调查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种植业产业化理论研究综述
    2.2 中药材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2.2.1 中药材产业现状分析研究综述
        2.2.2 中药材产业问题分析研究综述
        2.2.3 中药材产业对策建议分析研究综述
3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现状分析
    3.1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总体现状
    3.2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种类结构现状分析
    3.3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基地现状分析
    3.4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人员构成分析
    3.5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4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宏观因素分析
    4.1 政治环境
    4.2 经济环境
    4.3 社会环境
    4.4 技术环境
5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SWOT分析
    5.1 内部优势因素分析
        5.1.1 人工种植基地初具规模优势
        5.1.2 中药材种植业规模快速增长
        5.1.3 中药材种植业人才和从业人数不断扩张
    5.2 内部劣势因素分析
        5.2.1 区域内中药材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5.2.2 区域中药材种植业产业缺乏外部资金支持
    5.3 外部机遇因素分析
        5.3.1 百色市政策机遇
        5.3.2 百色市区位发展机遇
        5.3.3 区域中药材交易批发市场发展机遇
        5.3.4 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发展机遇
        5.3.5 打造西江经济带和资源富集区机遇
        5.3.6 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国家战略机遇
    5.4 外部威胁因素分析
        5.4.1 自治区区域间竞争威胁
        5.4.2 国家宏观政策威胁
        5.4.3 国外竞争威胁
6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问题分析
    6.1 中药材种植方式落后,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低
    6.2 中药材种植缺乏优质品种,品牌效应缺失
    6.3 中药材种植规模小,过度开发野生资源
    6.4 中药材种植业产业人才匮乏
    6.5 中药材缺乏规划盲目种植,市场信息不对称
7 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与建议
    7.1 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7.2 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7.3 加强百色市中药材品牌建设,打造拳头产品
    7.4 加强中药材种植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7.5 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规范市场行为
8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独创或新颖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药材种植业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2.1.3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2.2 国内外合作社理论研究概述
        2.2.1 国外合作社的理论研究
        2.2.2 我国合作社的理论研究
3 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3.1 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近况
    3.2 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原因
    3.3 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特点分析
        3.3.1 近年合作社新增数量呈现下滑
        3.3.2 合作社组建模式多样
        3.3.3 合作社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3.3.4 大多数合作社生产效益一般
        3.3.5 合作社地处资源优势明显
        3.3.6 合作社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3.3.7 政府相关部门高重视
    3.4 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效
        3.4.1 有利于推动农业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创新
        3.4.2 有利于提高农户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并增强市场地位
        3.4.3 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3.4.4 有利于推动中药材产品的品质化、品牌化建设
        3.4.5 促进了中药材产业链的延长,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
        3.4.6 助力攻坚脱贫,改善了农村发展面貌
    3.5 典型案例分析
4 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合作社成员文化素质不高,合作意识较差
        4.1.2 合作社内部组织管理松散,合作社发展缺乏规范性
        4.1.3 合作社药材品牌不响,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
        4.1.4 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生产经营范围有限
        4.1.5 合作社自身建设不足,合作社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4.1.6 缺乏科技与人才助力合作社的科学发展
        4.1.7 政府创造的法制与政策环境有欠缺
    4.2 影响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原因
        4.2.1 农民接受的思想启发与教育培训程度不够
        4.2.2 合作社组织结构不完整,管理制度不完善
        4.2.3 合作社药材质量控制不严,且营销手段落后
        4.2.4 合作社内部资金使用不合理,外来资金引入不顺畅
        4.2.5 合作社生产经营惯用老思路,缺乏创新力助发展
        4.2.6 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实际落实工作不彻底
5 促进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5.1 加强合作社内部建设,注入新力量
        5.1.1 紧抓对合作社成员的培育,提升合作社实力
        5.1.2 完善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健全合作社的管理制度
        5.1.3 推动合作社药材的标准化生产,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5.1.4 加强合作社内部资金管理,拓宽渠道集聚外来资金
    5.2 借助外部力量,促进合作社发展
        5.2.1 走联合之路,降低合作社的发展风险
        5.2.2 积极引用科学技术,合理引进专业人才
        5.2.3 政府优化扶持方式,并加大扶持力度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10)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安徽省中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理论选择
    2.2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3 产业竞争力研究
    3.1 产业竞争力研究历程
    3.2 国内研究现状
    3.3 国外研究现状
4 安徽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安徽省中药产业的优势分析
        4.1.1 政策优势
        4.1.2 经济优势
        4.1.3 社会因素优势
        4.1.4 技术因素优势
    4.2 安徽省中药产业的劣势分析
        4.2.1 政策劣势
        4.2.2 经济劣势
        4.2.3 社会因素劣势
        4.2.4 技术因素劣势
    4.3 安徽省中药产业的机遇分析
        4.3.1 政策机遇
        4.3.2 经济机遇
        4.3.3 社会因素机遇
        4.3.4 技术因素机遇
    4.4 安徽省中药产业的威胁分析
        4.4.1 政策威胁
        4.4.2 经济威胁
        4.4.3 社会因素威胁
        4.4.4 技术因素威胁
    4.5 构建安徽省中药产业的SWOT-PEST矩阵
    4.6 结论
5 中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5.1 资源要素
        5.1.1 中药材种植面积
        5.1.2 从业人员情况
        5.1.3 中药材种植种类
        5.1.4 产品结构
    5.2 需求条件
        5.2.1 国内需求
        5.2.2 国外需求
    5.3 辅助行业
    5.4 企业战略
    5.5 其他因素
6 中药产业竞争力评价
    6.1 安徽省中药材净出口额
    6.2 贸易竞争力指数
7 中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1 变量选取
        7.1.1 生产要素:中药材种植面积、中药产业从业人数
        7.1.2 需求条件:中医药出口交货值
        7.1.3 辅助行业:医药制造业资产、医药制造业销售值
        7.1.4 企业发展战略、机遇以及政府政策
        7.1.5 中药产业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
    7.2 数据来源
    7.3 模型选择
    7.4 数据的预处理
        7.4.1 出口交货值的单位根检验
        7.4.2 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单位根检验
        7.4.3 中药种植面积的单位根检验
        7.4.4 从业人数的单位根检验
        7.4.5 医药制造业销售值的单位根检验
        7.4.6 医药制造业资产值的单位根检验
    7.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5.1 多元线性回归的一般形式
        7.5.2 回归方程的误差
        7.5.3 实证分析
        7.5.4 模型预测
    7.6 结果分析
8 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扩大中药产品创新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
        8.2.2 加强中药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8.2.3 优化中药产业结构,提升中药产业规模
        8.2.4 完善支持产业建设,推动中药产业发展
        8.2.5 加强医药企业交流互进,推动产业平衡发展
9.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9.1 创新点
    9.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部分中药材市场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汉口的中药材贸易(1872—1919)[J]. 刁莉,宋思琪. 近代史研究, 2021(04)
  • [2]中药材产业扶贫现状经验探讨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 李鹏英,尚兴朴,曾燕,王浩,王继永. 中国现代中药, 2021(03)
  • [3]广誉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邹聿兵.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 陈力. 兰州大学, 2020(01)
  • [5]大数据视阙下大宗中药材种植可视化研究[D]. 杨一丰. 西南大学, 2020(01)
  • [6]白芍、木瓜炮制和煎煮过程中常用杀虫剂残留行为与膳食暴露评估[D]. 肖金京.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3)
  • [7]百色市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周彦伶. 广西大学, 2019(01)
  • [8]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舒贝. 广西大学, 2019(01)
  •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安徽省中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 杨勇.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中国十大中药材市场部分中药材市场走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