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种子植物野生蔬菜资源调查开发利用

湘西种子植物野生蔬菜资源调查开发利用

一、湘西种子植物野菜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蒋能,郭启言,朱纯纯,潘梦洁,周雨缘,刘世彪,彭小列[1](2020)在《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文中提出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共有68科162属273种,包括被子植物60科254属264种,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和食用真菌类各2科2属2种,藻类植物1科1属1种。其中的优势科蔷薇科(44种)、菊科(28种)和豆科(17种),优势属为悬钩子属(20种)。这些野生食用植物可归并为野生蔬菜类(148种)、野生果实类(114种)、野生淀粉植物类(7种)和其他类型(13种)。简要介绍了50种野生食用植物,并对该区野生食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李伟[2](2019)在《奕川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现状分析》文中认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和相关研究是国家和地区摸清资源家底,开展林业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栾川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栾川县林木种质资源全面详细的调查,探究栾川县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并对野生林木资源按其用途和价值进行归类总结,最后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栾川县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的相关结果如下:(1)栾川县共调查到栽培利用树种(品种)67科151属332种132品种,栽培资源可分为城镇绿化树种、非“城镇四旁”树种、造林树种、集中栽培树种,其中城镇绿化树种61科121属229种22品种,非城镇四旁树种64科138属288种118品种,以栾树、香椿、臭椿、柿树、山茱萸等乡土树种为主。栾川县分布较广的造林树种有日本落叶松、油松、华北落叶松等,日本落叶松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油松飞播林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集中栽培树种多以经济林树种为主,计27科36属43种24品种。(2)古树名木种类、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栾川县有古树名木31科、53属、83种,共计1124 株(不含古树群),其中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186 株)、胡桃Juglans regia(173株)、柿Diosprosk aki(26株)、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82株)、槐Sophora japonica(44株)、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 81株)、槲栎 Quercus 54 株)、橿子栎Quercus baronii(29 株)、油松 Pinus tabuliformis(27株)、旱柳Salix matsudana(26株)。分布有古树群落1 8处,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3)栾川县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18种,Ⅱ1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种,Ⅲ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28种。(4)栾川县野生木本植物67科169属529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6属9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5.97%、3.55%、1.7%。被子植物63科163属520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94.03%、96.45%、98.3%。区系中的优势科为蔷薇科、忍冬科、豆科、虎耳草科等9科,含61属277种,占总种数的52.36%。优势属有菝葜属、小檗属、鹅耳枥属、绣线菊属等20属,含221种,占总种数的41.78%。(5)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科的地理分布型包含10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分布区变型,属的地理分布包括13个分布区类型,8个分布区变型,科的R/T值为1.27,属的R/T值为0.44,既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与热带地区的联系,也表明该区系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的特点。同时,栾川县野生木本植物生活型以落叶树种为主,也表明了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6)植物区系成分古老,具有特有性。该区区系成分中分布有许多如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桦木科 Betulaceae、椴树科 Tiliaceae、杨柳科 Salicaceae、鼠李科 Rhamnaceae、松属Pinus、铁杉属Tsugca、侧柏属Platycladus、红豆杉属Taxus等起源古老的科属,其中杜仲科Eucommiaceae、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是区系中重要的单型科。古老科属在区系中的广泛分布表明了该区系的古老性特征,同时该地区区系中分布有特有科1科,特有属1 1属,特有种37种。(7)栾川县具有开发潜力的野生木本植物资源众多。野生油料木本植物72种,隶属于29科,糖料植物19种,野生果树116种,药用植物45种,野菜植物70种。另外,还有农药植物资源、芳香植物资源、鞣质植物资源。

王冰清[3](2019)在《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调查评价与猕猴桃亚麻酸油微胶囊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查阅文献资源、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进行整体分析;通过建立亚麻酸资源植物评价标准,筛选出适合湘西地区开发的亚麻酸资源植物,并针对亚麻酸产业发展中代表企业存在的技术瓶颈,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就亚麻酸产业开发进行展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调查,了解到湘西地区共有亚麻酸资源植物371种(含油量≥1且亚麻酸含量≥1),隶属于87科,240属。其中,豆科(24种),十字花科(19种),蔷薇科(19种),芸香科(18种),大戟科(15种),樟科(12种),卫矛科(11种),唇形科(10种)共拥有亚麻酸资源植物128种,是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数量优势科,芸薹属(14种)、花椒属(9种)、荚蒾属(8种)、南蛇藤属(6种)、槭属(6种)、山茶属(6种)共拥有亚麻酸资源植物49种,是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数量优势属;生活型中,木本植物有270种,草本植物有101种;水平分布上,各物种在湘西地区的水平分布不均匀,各县市的分布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中北部的县市较为密集,南部较为稀疏,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于海拔3001000m范围内的中低山地与丘陵地区;亚麻酸含量上,高含量亚麻酸植物有90种,为湘西地区富含亚麻酸资源植物,这一大类群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2)90种富含亚麻酸资源植物中,通过层次分析法从物种的生长特性、油脂特性、开发利用潜能三个方面10个评价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将其分为4个开发利用等级,筛选出11种Ⅰ级开发的亚麻酸资源植物,分别为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香薷Elsholtzia ciliata、藿香Agastache rugosa、刺壳花椒Zanthoxylum echinocarpum、杜仲Eucommia ulmoides、青葙Celosia argentea、紫苏Perilla frutescens、路边青Geum aleppicum、回回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crispa、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其中以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杜仲、紫苏为适合在湘西地区开发利用的优选、首选物种。(3)从亚麻酸微胶囊的角度出发,以猕猴桃籽油为例,采用分子络合法,以β-环糊精为包埋壁材,猕猴桃籽油为包埋芯材,制备亚麻酸微胶囊,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正交实验,对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油比为4:1,包埋时间为90 min,包埋温度为3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所得的猕猴桃微胶囊包埋率为74.52%,产率为79.33%,包埋效果良好。通过对微胶囊的品质进行评价,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呈现浅黄色,为粉末状固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微观上呈圆球形,形状、大小较为均一,猕猴桃籽油由液态变为固态,方便了运输。通过对微胶囊的贮藏氧化性实验表明,微胶囊化处理有效避免了猕猴桃籽油与外界的环境接触,防止其被氧化,延长了猕猴桃籽油的贮存期,解决了猕猴桃籽油不易储存的问题。

高远[4](2019)在《铁岭市柴河水库森林景区区系分析及植物资源调查》文中指出森林景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开展森林旅游业、建设绿色美好家园,推动人类绿色文明的强大动力。其中水库森林景区在城市及城郊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且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森林植物资源,在植物地理的研究上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水库的防洪、发电等基础或经济功能。本文将以辽宁省铁岭市柴河水库森林景区为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柴河水库森林景区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进行区系分析以及资源功能分类。结果表明:柴河水库地区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景区内维管植物共332种,分属于69科,215属。其中蕨类植物共有3科3属3种,占所有种数的0.9%;裸子植物共1科2属4种,占所有种数的1.2%;被子植物共有66科,210属,325种,占所有数的99.09%。按照科的大小级来分析,少种科优势较为明显。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跨度较广,其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共有134属,196种,占景区植物的一半以上。生活型组成差异大,草本、木本植物占优势。通过对柴河水库植物资源功能分类,发现有观赏植物92种,包括观花类59种、观叶类37种、观果类12种;食用植物98种;工业用植物273种;环境改造植物13种;饲用植物58种。外来植物8种;有毒植物13种;珍稀濒危植物5种。柴河水库中以工业用资源植物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红松(Pinus koraiensis)、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食用资源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薤白(Allium macrostemon)等、观赏类的山葡萄(Vitis amurensis.)、渥丹(Lilium concolor)等应用价值较高。建议柴河水库森林景区应采取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包括建立红松、黄檗等物种的核心保护区域,建立濒危植物科普区。建立观赏花卉区、观叶、观果游览区,药用、食用等功能植物示范区等。

张洒洒,王昊,朱燕云,郭岩彬[5](2018)在《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野生蔬菜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生物多样性丰富,不仅孕育了栽培蔬菜,还具有栽培蔬菜无可比拟的营养价值、药用功效和保健功能等多功能性。通过对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蔬菜资源调查报告进行整理,归纳出野生蔬菜共595种,分布在124个科,并分析了野生蔬菜作为天然营养菜品、中药材以及保健食品等的多重开发价值,为野生蔬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陈晓婉[6](2016)在《辽东地区刺五加和辽东楤木生长状况与林缘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对辽东地区山野菜刺五加和辽东楤木的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不同年龄、栽植密度、坡向、坡度、林分状况和郁闭度等环境条件对刺五加和辽东楤木生长的影响,并调查辽东地区现有林缘的辽东楤木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对刺五加和辽东楤木的生长状况有显着影响:刺五加和辽东楤木的生物量随年龄的增长呈增大的趋势。栽植密度对两者的生长影响较大,刺五加的栽植密度为6600株/hm2时生长较好,其栽植密度不宜过疏或过密,应结合生产实际适当安排栽植密度;辽东楤木的栽植密度为1600株/hmm2和6100株/hm2时生长较好,在栽植中应适当紧密,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刺五加在南坡或平地的生长好于东北坡;辽东楤木在平地的生长好于南坡和东南坡。刺五加和辽东楤木在坡度较平缓时生长较好。刺五加在落叶松林下与红松混交的林分中生长状况较好。刺五加在裸地或郁闭度为0.5左右的林下生长较好;辽东楤木在裸地或郁闭度在0.25以下的林分中生长较好。另调查辽东楤木在落叶松林林缘0~6m内的分布情况,发现辽东楤木在距林缘O~1m、5~6m内分布较多,纵向分布总体较为均匀;辽东楤木在距林缘距离近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远距离较为分散,生长状况有一定差异,总体生长状况较好。

黄琼玉,曹丽敏,邹彬彬[7](2015)在《湘南地区维管植物野菜资源调查》文中指出通过对湘南地区维管植物野菜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发现该地区共有野菜植物87科191属302种,其中种子植物83科187属297种,蕨类4科4属5种。湘南地区野菜植物资源蕴藏量较大,种类丰富,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尚海,肖元广,刘兴锋,何功秀[8](2015)在《湘西退耕还林地区发展森林蔬菜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从湘西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桤木人工林的林分经营现状、湘西地区森林蔬菜资源特征、退耕还林地发展森林蔬菜存在的问题出发,就湘西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桤木人工林发展森林蔬菜的可行性作一些探讨。结果表明:只要合理的林分抚育,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强化管理,并且加大宣传和加强产学研合作,在退耕还林桤木人工林发展森林蔬菜是可行的,能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为林农和地区政府创造收益。

马庆华,霍宏亮,陈新,赵天田,梁维坚,王贵禧[9](2014)在《川榛遗传资源分类、分布及其研究利用现状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检索工具,通过对包含"川榛"字段的各类书籍、文献的整理,对川榛遗传资源的分类地位、分布范围及其研究利用现状等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通过对川榛分布区代表样点气象数据的统计,对其适生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川榛(贵榛、黔榛)主要分布于中国102°06’121°26’E,26°29’36°58’N之间,年均温6.119.3℃的广大区域,覆盖全国15个行政省区、直辖市,自然分布以山坡地为主,跨越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分布范围、生态习性、植物学性状、孢粉学和遗传关系等方面的资料表明,川榛与平榛存在明显的差别,两者应为独立的种;川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但其开发利用进展缓慢;川榛遗传资源的调查与保护、种群多样性及杂交利用等研究工作亟待开展。此研究可为今后开展川榛遗传资源的调查、收集和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苏亚拉图[10](2013)在《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给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植物区系分析、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植物珍稀濒危等级评定、民族植物学调查和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对该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点、野生植物资的基本组成和类型、野生植物的区域性珍稀濒危等级和优先关注级别、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牧民命名和利用当地野生植物的民间知识、当地牧民对自然保护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在植物多样性方面(1)共查明该区有维管束植物70科、222属、373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67科219属367种及种下分类等级。本区植物以菊科种类最多,有65种,其次是禾本科,有44种;含有15种以上的有6个科,所含种数占总植物种数的51.74%;只含有1种的有30个科;最大的属为蒿属,有植物14种,其次为蓼属、委陵菜属、黄芪属,种数前四属所含种数占总植物种数的10.72%;只含1种属有143个属。(2)本区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植物属的15分布区类型中的14个;植物种的分布类型有13个,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与东亚植物区系和泛地中海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本区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区系相似性系数最高,其次为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乌拉山自然保护区。本区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共有217种,占总植物种数的58.18%;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以典型的中生草本植物为主,共有163种,占总植物种数的43.70%。(3)按照《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方法,将该区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9个群系。(4)区域性珍稀濒危等级的判定包括区域性极危种1种,濒危种11种,易危种21种,近危种27种,安全种313种。区域性优先关注级别的排序包括一类优先关注11种,二类优先关注18种,三类优先关注54个种,普通关注290种。2.野生植物资源方面(1)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可分为14个类型,包括野生饮食用植物131种,野生饲用植物324种,野生药用植物250种,野生观赏植物84种,野生纤维植物41种,野生鞣料植物26种,野生油脂植物44种,环境改良野生植物46种,野生木材植物15种,野生绿肥植物20种,野生农药植物54种,野生染料植物19种,野生芳香植物38种以及珍稀保护植物32种。(2)鉴于饲用植物是目前当地牧民所利用的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保护区内饲用植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共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优等饲用植物41种、良等饲用植物91种、中等饲用植物101种、低等饲用植物75种、劣等饲用植物16种。优等饲用植物主要由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组成。(3)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 AHP)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保护区野生蔬菜用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蔬菜用植物有Ⅰ级8种,Ⅱ级20种,Ⅲ级21种,Ⅳ级7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有Ⅰ级105种,Ⅱ级80种,Ⅲ级44种,Ⅳ级21种。3.在民族植物学方面(1)从当地蒙古族民间共记录到民间植物名146条。根据标本鉴定结果,它们与植物分类学上的111种、1亚种、7变种和1变型对应,隶属42科88属。民间植物名与学名的对应关系包括一对一、二或三对一以及一对二或三。在结构上,民间植物名可分为原始名、衍生名和借用名。(2)保护区内的内蒙古族牧民利用野生植物作食物、药物、饲料、建筑与工艺材料以及传统精神文化。民间饮食用野生植物有32种,涉及野生粮食、蔬菜、水果、茶用、调料和食用油。民间药用植物26种,兽药用植物11种。当地牧民所认为的重要牧草和饲料用植物共有46种。建筑与工艺用植物包括建筑用植物16种,材用植物17种,纤维用植物16种。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还涉及到当地蒙古族牧民的宗教信仰、节日习俗、自然崇拜等传统精神文化生活领域。4.在KAP方面对保护区内居民KAP调查分析结果对有关该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相互作用关系的处理提供了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居民对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法律和条例都有所了解。绝大多数居民认为“放牧地及牧草”是保护区内最有用的资源。75%的居民认为自然保护对他们有好处,但还有46.4%的居民认为没有必要建立保护区。64.3%的居民认为设立保护区后收入大大降低。70.2%的居民对保护区内禁牧政策有意见,有65.5%的居民认为禁牧时间太长。83.8%的居民希望政府发放补贴以弥补牧民的损失。83.3%的居民表示不愿意从保护区搬出。有51.2%的居民表示未参加过培训或相关活动。42.9%的居民表示能够制止破坏自然环境的他人行为,有81%的居民表示平时能够告知其他村民不要进入保护区搞破坏活动。86.9%的居民表示能够对自己的孩子做有关自然保护的教育。

二、湘西种子植物野菜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西种子植物野菜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和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食用植物的科属组成
    2.2 野生食用植物的资源类型
    2.3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常见野生食用植物
3 讨论与建议

(2)奕川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种质资源的研究
        1.1.1 种质资源的相关概念
        1.1.2 国外关于种质资源的研究
        1.1.3 国内关于种质资源的研究
    1.2 植物区系的相关研究
        1.2.1 植物区系概念
        1.2.2 植物区系地理学含义及内容
        1.2.3 国内外关于植物区系的历史和现状
    1.3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1.3.1 植物资源特征
        1.3.2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1.3.3 国外关于植物开发研究
        1.3.4 我国关于植物开发研究
2 引言
    2.1 选题依据
    2.2 研究背景及意义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自然条件
        3.2.1 气候条件
        3.2.2 地形地貌、水文
        3.2.3 土壤
        3.2.4 森林资源
    3.3 社会经济概况
        3.3.1 行政区划
        3.3.2 经济发展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2.1 调查方法
        4.2.2 木本植物区系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栾川县林木资源现状
        5.1.1 野生林木资源现状
        5.1.2 栽培利用林木资源现状
        5.1.3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5.1.4 珍稀濒危林木资源
    5.2 栾川县常见森林植被类型
        5.2.1 常见针叶林
        5.2.2 针阔叶混交林
        5.2.3 常见阔叶林
    5.3 野生木本植物区系分析
        5.3.1 植物区系科的统计分析
        5.3.2 植物区系属的统计分析
        5.3.3 特有种的分析
        5.3.4 野生木本植物生活型
    5.4 栾川县野生林木资源开发利用
        5.4.1 栾川县观赏绿化木本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4.2 栾川县药用木本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4.3 栾川县淀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5.4.4 栾川县具有开发潜力的野生木本植物资源
    5.5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5.5.1 存在问题
        5.5.2 解决对策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3)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调查评价与猕猴桃亚麻酸油微胶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亚麻酸资源植物研究进展
        1.2.1 国外亚麻酸资源植物研究利用现状
        1.2.2 国内亚麻酸资源植物研究与利用现状
    1.3 亚麻酸产业开发现状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湘西亚麻酸资源植物调查与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2.1.2 调查前准备
        2.1.3 野外调查
        2.1.4 室内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亚麻酸资源植物类群统计
        2.2.2 亚麻酸资源植物生活习性分析
        2.2.3 亚麻酸资源植物分布格局
        2.2.4 亚麻酸资源植物亚麻酸含量分析
        2.2.5 富含亚麻酸资源植物的其它用途
    2.3 小结
第3章 湘西亚麻酸资源植物综合评价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综合评价对象的确定
        3.1.2 综合评价体系的选择
        3.1.3 评价指标的选择
        3.1.4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建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综合评价各指标总权重确定
        3.2.2 亚麻酸资源植物综合评分确定
    3.3 小结
第4章 湘西地区亚麻酸植物资源产业技术瓶颈与微胶囊技术研究——以老爹公司猕猴桃亚麻酸为例
    4.1 亚麻酸资源植物产业开发现状——以老爹公司猕猴桃产业为例
        4.1.1 产业发展概况
        4.1.2 产业开发中的技术瓶颈
        4.1.3 可能解决的方法
    4.2 亚麻酸产业开发新技术——微胶囊技术
        4.2.1 微胶囊技术的概念及原理
        4.2.2 微胶囊的功能特点
        4.2.3 微胶囊的应用领域
    4.3 亚麻酸微胶囊的制备与品质检测——以猕猴桃籽油为例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4 亚麻酸产业开发前景展望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的特征
        5.1.2 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优选物种
        5.1.3 猕猴桃亚麻酸微胶囊化关键技术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一览表

(4)铁岭市柴河水库森林景区区系分析及植物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森林景区现状
        1.2.2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3 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2 调查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的主要思路
        2.1.1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自然概况
        2.1.2 技术路线
    2.2 调查方法
    2.3 分析方法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植物区系的组成
        3.1.1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维管植物种类组成和占比
        3.1.2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维管植物科的等级组成
        3.1.3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维管植物属的等级组成
        3.1.4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维管植物生活型组成
    3.2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
        3.2.1 柴河水库维管植物属分布区类型
        3.2.2 柴河水库维管植物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植物资源及其分类
        3.3.1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植物资源概况
        3.3.2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植物资源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与建议
        4.2.1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植物区系的组成
        4.2.2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
        4.2.3 柴河水库森林景区植物资源功能分析
        4.2.4 开发利用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野生蔬菜的资源多样性
    1.1 资源概况
    1.2 主要种类
        1.2.1 野生蔬菜种类最丰富的12个科
        1.2.2 其它科
2 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潜力
    2.1 营养价值
        2.1.1 膳食纤维
        2.1.2 蛋白质
        2.1.3 胡萝卜素
        2.1.4 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2.1.5 维生素C
    2.2 药用功效
        2.2.1 药用野生蔬菜
        2.2.2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野生蔬菜
    2.3 保健功能
    2.4 其它功能
3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建议
    3.1 完善野生蔬菜的种质资源调查
    3.2 加强野生蔬菜的营养评价
    3.3 推进野生蔬菜的精深加工
    3.4 协调野生蔬菜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

(6)辽东地区刺五加和辽东楤木生长状况与林缘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刺五加的研究现状
        1.2.1 刺五加的习性与分布
        1.2.2 刺五加食用药用价值与安全性调查
    1.3 辽东楤木的研究现状
        1.3.1 辽东楤木的习性与分布
        1.3.2 辽东楤木的营养成分与药用保健价值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
    2.2 研究材料及方法
第三章 刺五加生长状况影响因子分析
    3.1 刺五加生长状况综合影响因子分析
    3.2 刺五加生长状况影响因子单因素分析
        3.2.1 年龄对刺五加生长状况的影响
        3.2.2 栽植密度对刺五加生长状况的影响
        3.2.3 郁闭度对刺五加生长状况的影响
        3.2.4 坡向对刺五加生长状况的影响
        3.2.5 坡度对刺五加生长状况的影响
        3.2.6 林分状况对刺五加生长状况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辽东楤木生长状况影响因子分析
    4.1 辽东楤木生长状况综合影响因子分析
    4.2 辽东楤木生长状况影响因子单因素分析
        4.2.1 年龄对辽东楤木生长状况的影响
        4.2.2 栽植密度对辽东楤木生长状况的影响
        4.2.3 郁闭度对辽东楤木生长状况的影响
        4.2.4 坡向对辽东楤木生长状况的影响
        4.2.5 坡度对辽东楤木生长状况的影响
    4.3 辽东楤木林缘分布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湘南地区维管植物野菜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湘南地区维管植物野菜资源概况
    2.2 湘南地区野菜植物的分类状况
    2.3 湘南地区野菜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
3 进一步开发利用湘南地区野菜植物资源的建议
    3.1 充分发掘野菜资源
    3.2 加大对野菜的科研力度,开展人工栽培
    3.3 促进野菜商品化

(8)湘西退耕还林地区发展森林蔬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湘西退耕还林地状况
    1.1 湘西退耕还林面积
    1.2 退耕还林主要造林树种
    1.3 退耕还林地区桤木人工林特征
2 退耕还林地发展森林蔬菜的前景模式
    2.1 退耕还林地发展森林蔬菜的前景
    2.2 退耕还林地发展森林蔬菜的模式
3 退耕还林地发展森林蔬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种源选择与产品采收的问题。
        3.1.2现有林分密度过大。
        3.1.3 森林蔬菜加工落后。
    3.2 发展措施建议
        3.2.1 林分疏伐和整理。
        3.2.2 科学规划,强化管理。
        3.2.3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产品品质。

(9)川榛遗传资源分类、分布及其研究利用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川榛遗传资源的分类地位
    2.2 川榛遗传资源在中国的分布
        2.2.1 按行政区划分
        2.2.2 按山脉划分
    2.3 川榛遗传资源分布的生态条件和局域生境
    2.4 川榛遗传资源的科研和开发利用现状
3 讨论

(10)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1.2 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3 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1.4 自然保护区与民族植物学研究
    1.5 研究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状况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保护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水文
        2.1.6 植被
    2.2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2.1 社会经济结构
        2.2.2 土地利用结构
        2.2.3 管理现状
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
        3.1.2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3.1.3 民族植物学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方法
        3.2.1.1 调查点和调查线路的确定
        3.2.1.2 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方法
        3.2.1.3 植被群落类型的研究方法
        3.2.1.4 植物物种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级别的研究方法
        3.2.2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方法
        3.2.2.1 野外考察法
        3.2.2.2 文献研究法
        3.2.2.3 植物资源评价法
        3.2.3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3.2.3.1 文献研究
        3.2.3.2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3.2.3.3 社区居民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的研究方法
        3.2.3.4 调查点及路线
        3.2.4 技术路线
4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
    4.1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1.1 植物分类群组成
        4.1.1.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1.1.2 科、属的统计分析
        4.1.2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4.1.2.1 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4.1.2.2 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4.1.2.3 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
        4.1.3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4.1.3.1 生活型分析
        4.1.3.2 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4.1.4 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的比较分析
        4.1.5 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
    4.2 植被分类及其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
        4.2.1 植被分类
        4.2.1.1 植被的分类原则
        4.2.1.2 分类单位及命名
        4.2.1.3 植被分类的结果
        4.2.2 主要植被类型特征
        4.2.2.1 灌丛
        4.2.2.2 草原植被
        4.2.2.3 草甸植被
        4.2.2.4 沼泽和水生植被
    4.3 植物区域性濒危程度评价和优先关注级别的评定
        4.3.1 植物区域性濒危程度评价
        4.3.1.1 植物濒危指标的确定
        4.3.1.2 濒危系数计算
        4.3.1.3 植物濒危程度评定
        4.3.2 植物物种优先保护类别评价
        4.3.2.1 遗传损失系数的计算
        4.3.2.2 优先保护值的计算
        4.3.2.3 优先保护类别的分级
        4.3.3 植物优先保护措施和建议
    4.4 小结
5 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
    5.1 植物资源与植物多样性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组成
        5.2.1 野生植物资源分类群的组成
        5.2.1.1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
        5.2.1.2 野生资源植物大属
        5.2.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5.2.2.1 野生饮食用植物
        5.2.2.2 野生饲用植物
        5.2.2.3 野生药用植物
        5.2.2.4 野生观赏植物
        5.2.2.5 野生纤维植物
        5.2.2.6 野生鞣料植物
        5.2.2.7 野生油脂植物
        5.2.2.8 野生环境改良植物
        5.2.2.9 野生木材植物
        5.2.2.10 野生绿肥植物
        5.2.2.11 野生植物性农药
        5.2.2.12 野生染料植物
        5.2.2.13 野生芳香植物
        5.2.2.14 野生珍稀植物资源
        5.2.3 野生资源植物用途多样性
    5.3 重点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
        5.3.1 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5.3.2 野生蔬菜资源评价
        5.3.3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5.4 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5.5 小结
6 民族植物学研究
    6.1 阿鲁科尔沁蒙古族及其文化特征
    6.2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蒙古族民间植物命名传统知识
        6.2.1 民间植物名与植物分类学植物名的对应关系
        6.2.2 民间命名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6.2.2.1 由蒙古语单词构成的民间植物名
        6.2.2.2 由蒙古语词组构成的民间植物名
        6.2.2.3 借用名
        6.2.3 民间植物名的含义和命名依据
        6.2.3.1 简单原始名的含义和命名依据
        6.2.3.2 复合原始名的含义和命名依据
    6.3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蒙古族民间植物利用
        6.3.1 野生饮食用植物利用
        6.3.1.1 野生粮用植物
        6.3.1.2 野生蔬菜用植物
        6.3.1.3 野生水果用植物
        6.3.1.4 野生食用油料用植物
        6.3.1.5 野生茶用植物
        6.3.1.6 野生调料用植物的传统利用
        6.3.1.7 野生糖料用植物的传统利用
        6.3.2 野生药用植物
        6.3.3 野生兽药用植物
        6.3.4 牧草和饲料用野生植物
        6.3.4.1 牧草与饲料用野生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编目
        6.3.4.2 牧草与饲料用野生植物的传统利用知识
        6.3.5 建筑与工艺用植物
        6.3.5.1 建筑用植物
        6.3.5.2 技术与工艺用植物
        6.3.6 文化与生态利用植物
        6.3.6.1 节日习俗与野生植物的关系
        6.3.6.2 自然崇拜与野生植物的关系
    6.4 小结
7 对保护区居民自然保护和保护区知识、态度及行为(KAP)调查
    7.1 知识部分
    7.2 态度部分
    7.3 社区居民的行为部分
    7.4 小结
8 结论
9 本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名录
附录Ⅱ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名录
附录Ⅲ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饲用植物资源编目
附录Ⅳ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Ⅰ级野生药用植物
附录Ⅴ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民族植物学调查主要信息报告人
附录Ⅵ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KAP 调查表
附图
作者简介

四、湘西种子植物野菜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J]. 蒋能,郭启言,朱纯纯,潘梦洁,周雨缘,刘世彪,彭小列. 中国林副特产, 2020(03)
  • [2]奕川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现状分析[D]. 李伟.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3]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调查评价与猕猴桃亚麻酸油微胶囊技术研究[D]. 王冰清. 吉首大学, 2019(02)
  • [4]铁岭市柴河水库森林景区区系分析及植物资源调查[D]. 高远.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5]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研究[J]. 张洒洒,王昊,朱燕云,郭岩彬. 北方园艺, 2018(16)
  • [6]辽东地区刺五加和辽东楤木生长状况与林缘分布研究[D]. 陈晓婉.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7]湘南地区维管植物野菜资源调查[J]. 黄琼玉,曹丽敏,邹彬彬.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8]湘西退耕还林地区发展森林蔬菜的探讨[J]. 尚海,肖元广,刘兴锋,何功秀.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5)
  • [9]川榛遗传资源分类、分布及其研究利用现状分析[J]. 马庆华,霍宏亮,陈新,赵天田,梁维坚,王贵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06)
  • [10]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D]. 苏亚拉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9)

标签:;  ;  ;  ;  

湘西种子植物野生蔬菜资源调查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