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纵隔子宫单侧双胎妊娠1例

B超诊断纵隔子宫单侧双胎妊娠1例

一、B超诊断纵膈子宫单侧双胎妊娠1例(论文文献综述)

谢美霞[1](2021)在《胎膜早破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ROM)在产科较为常见,PROM的发生会引起母体、新生儿感染,还会造成早产、脐带脱垂与受压、胎儿缺氧等不良妊娠结局。因其影响因素较多,目前仍在研究中,如何减少其发生仍然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目的通过研究PROM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围产结局,分析PROM剩余羊水量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旨在提高认识,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加强健康宣教,对高危孕妇,定期产检,尽早治疗,从而降低PROM的发生。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9年10月在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7052例患者中(早产1565例,足月产5487例)发生PROM的51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胎膜早破时孕周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 mbranes PPROM)组(77例)和足月胎膜早破(PROM of term TPROM)组(439例),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选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PPRO M的潜在危险因素;依据PROM后残余羊水量分为羊水量正常组(369例)和羊水量异常组(147例),对其围产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院PROM孕妇危险因素主要为多次宫腔操作史占(25.65%)、高龄产妇占(19.86%)、胎位异常占(13.55%)、生殖道感染占(8.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ROM的潜在危险因素有:宫腔操作史、生殖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胎位异常、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羊水过多等(P<0.05)。(2)PPROM组与TPROM组孕产妇的平均年龄和产次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而PPROM组双胎分布率显着高于TPROM组(P<0.05)。PPROM组与TPROM组孕产妇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PPROM组中破膜至终止妊娠时间≥24h的孕妇数量及发生羊水污染的孕妇数量占比显着高于TPR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ROM组与TPROM组分娩方式及孕产妇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羊水量异常组剖宫产分娩占比及产后子宫感染发生率显着高于羊水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ROM组中羊水量异常组产后子宫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胎儿窘迫、新生儿转NICU等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均较羊水量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ROM羊水量异常组新生儿转NICU发生率显着高于羊水量正常组(P<0.05);TPROM羊水量异常组及羊水量正常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多次宫腔操作史、孕妇高龄、胎位异常及生殖道感染是PROM的主要危险因素。(2)多次宫腔操作史、生殖道感染、胎位异常、宫腔内压力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是PPROM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3)双胎妊娠较单胎妊娠更易发生PPROM。(4)羊水量异常使剖宫产率增加,产后子宫感染发生率增高;PPROM期待治疗增加发生羊水异常的机会,使羊水污染发生率增加;羊水量异常PPROM新生儿不良结局增加。

林佳[2](2020)在《辅助生生殖技术中临床热点问题研究 ——单胚胎移植系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在过去40多年时间里飞速发展,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也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并发症是多胎妊娠。根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数据上系统统计,2016年我国生殖医学的多胎妊娠率超过30%,甚至有的生殖中心多胎妊娠率高达40%。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起的多胎妊娠往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前置胎盘、择期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极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产科并发症息息相关。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目的是单胎、足月、健康的婴儿出生。单胚胎移植是降低多胎妊娠风险的最有效方法。随着囊胚培养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和玻璃化冷冻技术的推进,通过培养囊胚和冻融胚胎移植,单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可提高到50-70%,同时显着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课题组之前的临床试验表明,对于预后良好的妇女,单囊胚移植冷冻周期比新鲜周期更能实现单胎活产。然而,冷冻单囊胚移植与子痫前期的高风险相关。子宫内膜准备是冷冻胚胎移植周期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最常用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法包括激素替代治疗周期和自然周期。围产期的并发症是否是由于冷冻周期中使用的内膜准备方案不同造成的,目前还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单胚胎移植和双胚胎移植的累积活产率无显着差别,但双胚胎移植的胚胎种植率低于单胚胎移植,考虑在胚胎着床时存在“胚胎竞争”的可能。如果双胚胎移植时,不仅增加了多胎率,同时降低了单个胚胎种植率,对胚胎的利用度造成损失,也会降低累积妊娠率。然而目前尚无有力的循证研究证据证实,单胚胎移植可提高胚胎种植率,提高单个胚胎的利用度。当患者有剩余的囊胚需要冷冻时,是单独冷冻保存,还是两个囊胚一起冷冻,不同组合的双囊胚移植是否对胚胎种植产生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去证实,以指导临床决策和胚胎实验室的冷冻策略。目前移植策略主要分为卵裂期胚胎移植或囊胚移植两种方式。卵裂期移植通常是指将受精后第2-3天的胚胎进行移植,适用于所有人群,单胚胎移植妊娠成功率大约为30%-35%左右。囊胚移植是通过胚胎在体外培养延长2-3天,只有高质量、具有植入潜力的胚胎才能进入囊胚阶段,与卵裂期胚胎移植相比,囊胚移植的妊娠率和分娩率显着提高。然而临床中通常移植2个卵裂期胚胎来提高妊娠率,但多胎风险也增加至20-30%。目前尚缺乏单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等方面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基于以上的思考,本论文将围绕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临床热点问题——单胚胎移植进行系列研究,评估单囊胚冷冻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准备方案是否与产科及新生儿并发症的结局相关,再从胚胎种植率的角度对单囊胚移植和双囊胚移植进行比较,最后通过临床试验分析单囊胚移植与单卵裂期胚胎移植在累积活产率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推进单胚胎移植策略提供依据。第一部分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对冻融单囊胚移植后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在单囊胚玻璃化冷冻-解冻周期中应用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进行子宫内膜准备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临床试验数据再分析,二次分析一项比较新鲜和冷冻单囊胚移植后活产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Frefro-blastocyst)。该临床试验将月经正常的妇女随机分为新鲜胚胎移植组和冷冻胚胎移植组。冷冻组取卵后行全部囊胚予冷冻保存,并在随后的周期中进行单囊胚移植,内膜准备方案有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方案。在自然周期方案中,通过超声监测确定排卵日,在排卵后5天,移植一个冻融囊胚,从排卵日当天开始行黄体支持。在激素替代周期方案中,月经周期第1-3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当子宫内膜厚度达到或超过7mm时,予孕激素进行内膜转化,孕酮启动后5天移植冻融囊胚。如果妊娠成功,黄体支持持续至妊娠10周后减量至停用。所有孕妇在分娩前后都进行了随访。结果:共有513例自然周期方案和287例激素替代周期方案不孕患者被纳入研究。孕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及出生体重在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方案中未显示显着性差别。对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病、子痫前期、早产、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等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种方案中差异仍不显着。自然周期方案的总活产率(59.45%vs.50.17%,P=0.001,校正优势比(AOR)1.366,95%可信区间(CI)0.975-1.913,校正后P=0.07),临床妊娠率(68.23%vs.58.89%,P=0.008,AOR 1.406,95%CI 0.992-1.991,校正后P=0.055)和持续妊娠率(62.18%vs.52.61%,P=0.008,AOR 1.387,95%CI 0.988-1.948,校正后P=0.059),均未显着高于激素替代周期方案。然而,与自然周期相比,激素替代周期与生化妊娠流产风险显着增高(6.86%vs.18.18%,P<0.001,AOR 0.328,95%CI,0.176-0.611,校正后 P<0.001)。结论: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两种方案在冷冻单囊胚移植中应用,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无显着性影响。但自然周期冷冻单囊胚移植可降低生化妊娠流产率。第二部分单囊胚是否比双囊胚移植提高胚胎种植率研究目的:从胚胎种植率的角度,探讨单囊胚移植与双囊胚移植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改善助孕结局并降低助孕风险提供更好参考,为进一步推进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策略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冷冻囊胚移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纳入标准:首次或第二次行胚胎移植,行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获得的胚胎,经玻璃化冷冻后的冻融囊胚移植周期。排除标准:子宫畸形(如纵膈子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严重的宫腔粘连、输卵管积水、反复种植失败、复发性流产者;同个周期同时移植卵裂期胚胎和囊胚者;囊胚复苏失败该周期取消者。共纳入研究分析5730例,其中单囊胚移植2262例,双囊胚移植3468例。通过比较单囊胚移植和双囊胚移植的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早产率等临床结果,分析影响胚胎种植相关因素。再对临床中常用的五种移植策略进行分组:单优胚组、单非优胚胎组、双优胚组、优胚+非优胚组、双非优胚组。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对年龄<38岁、≥38岁和第5天(D5)、第6天(D6)冷冻日进行分层分析,主要研究指标:胚胎种植率。次要研究指标:活产率、多胎妊娠率。研究结果:(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双囊胚移植与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活产率、多胎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和早产率升高相关,与生化妊娠流产率和早期流产率降低相关。D6冷冻日、高龄均与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活产率负相关,而有优质胚胎移植与之正相关,因此推测影响胚胎种植的因素包括移植个数、移植胚胎质量、年龄、胚胎冷冻日。(2)当D5囊胚移植时,对于年龄<38岁的女性而言,单优胚组的种植率为53.45%,显着高于单非优胚组(40.03%)、优胚+非优胚组(46.71%)和双非优胚组(42.22%)(P<0.01),且有高于双优胚组的趋势(50.46%)(P>0.01)。非优质胚胎无论双胚胎还是单胚胎移植,种植率无差异。活产率在各移植策略组中显示:双优胚组(56.64%)、优胚+非优胚组(55.33%)、双非优胚组(51.05%)>单优胚组(42.76%)>单非优胚(30.74%)。而多胎妊娠率在各移植策略组中显示:双优胚组(50.19%)>优胚+非优胚组(42.31%)、双非优胚组(37.04%)>单优胚组(1.48%)、单非优胚组(1.72%)。对于≥38岁的女性而言,单优胚组种植率为39.77%,显着高于优胚+非优胚组的种植率(21.25%)(P<0.01);单非优胚组种植率(25.58%)高于优胚+非优胚组的种植率(P>0.01);活产率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多胎率在双优胚组最高57.69%,优胚+非优胚组为21.43%,双非优胚组为29.17%,而单胚胎组均无多胎发生。(3)当D6囊胚移植时,对于年龄<38岁的女性而言,单优胚组种植率与其余组无显着差异(P>0.01),单非优胚组种植率显着低于双优胚组、优胚+非优胚组(P<0.01),与双非优胚组无差别(P<0.01)。活产率在各移植策略组中显示:双优胚组(52.28%)>双非优胚组(34.33%)>单非优胚组(21.09%);优胚+非优胚组(43.03%)>单优胚组(28.04%)、单非优胚组。多胎妊娠率在各移植策略组中显示:双优胚组(37.29%)、优胚+非优胚组(33.33%)、双非优胚组(28.57%)>单优胚组(1.01%)、单非优胚组(0)。在≥38岁女性中,各组胚胎种植率、活产率、多胎妊娠率未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为了提高活产率,同时有D5囊胚和D6囊胚时优先移植D5囊胚,同时有优质胚胎和非优质胚时,优先移植优质胚胎。为了提高胚胎利用度,降低多胎率,推荐单胚胎移植,尤其是有D5囊胚形成时,优质胚胎应单独移植,以提高胚胎着床率,避免对胚胎造成浪费。年龄≥38岁女性通过双胚胎移植并未获得比单胚胎移植更高的临床活产率,反而增加多胎妊娠风险,因此不推荐双囊胚移植。第三部分单囊胚移植与单卵裂期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比较研究目的:探讨单胚胎移植时囊胚移植和卵裂期胚胎移植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指导临床更合理地利用胚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达到理想的健康活产目的,为患者做出最佳的诊疗决策。研究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IVF/ICSI的不孕女性,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组和囊胚期单胚胎移植组。纳入标准:年龄≥20岁,且≤40岁;拟行第1或第2周期IVF或ICSI;卵裂期可移植胚胎≥3枚。排除标准:宫腔形态异常、黏膜下子宫肌瘤或宫腔粘连;拟行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B超下可见的输卵管积水;有复发性流产病史的患者;拟行全胚冷冻-冷冻移植;在在辅助生殖技术及妊娠的禁忌症、或患有对妊娠有明确影响的疾病。以首次活产为研究终点,鲜胚周期未活产则进入第一次冻胚移植,如未活产继续进入第二次冻胚移植,如未活产,继续进入第三次冻胚移植,直到胚胎移植完结束。通过比较两组连续1年内至少3次连续单胚胎移植后的累积活产率。研究结果:共有122例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其中卵裂期组61例,囊胚期组61例。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月经规律比例、继发性不孕比例、不孕原因、体重指数、窦卵泡数、基础内分泌、抗缪勒管激素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鲜胚周期中卵裂期组和囊胚期组在促排卵方案、促性腺激素用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水平、获卵数、受精方式、双原核(2PN)受精数、2PN卵裂数、第3天(D3)可移植胚胎数、D3优质胚胎数、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卵裂期组冷冻胚胎数(5.77±2.47)个,显着多于囊胚期组的冻胚数(3.66±2.3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期组新鲜胚胎移植49例,新鲜周期移植率80.33%,囊胚期组新鲜胚胎植44例,新鲜周期移植率72.13%,两组无明显差别。鲜胚移植日两组内膜厚度无显着差异。卵裂期组活产率42.86%(21/49),稍高于囊胚期组的活产率34.08%(15/44),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一例双胎妊娠。两组在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方面无显着差别。除囊胚期组一例患者无可移植胚胎外,其余在新鲜周期未获得活产的患者,以及新鲜周期未移植的患者,均进行了第一次冷冻胚胎移植。卵裂期组共移植40例,囊胚期组共移植41例。两组患者内膜准备方案和移植前子宫内膜厚度无差异。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无显着性差别。活产率在囊胚组达到53.54%(22/41),高于在卵裂期组的37.50%(15/40),而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冻胚移植中卵裂期组和囊胚期组的活产率分别为21.05%(5/11)、33.33%(1/3),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三次冻胚移植周期中,卵裂期组11例,活产3例,活产率27.27%,囊胚期组3例,活产1例,活产率33.33%,两组仍未显示出差异。第四冻胚移植中,卵裂期组1例,获得继续妊娠,囊胚期组有2例,均已活产。通过意向性分析(ITT)数据集计算目前两组的累积活产率均为70.49%(43/61)。排除方案违背病例后的合格病例分析数据集(PP)显示,两组累计活产率分别为76.47%(39/51)、70.49%(43/61),未显示出明显差异。两组出生婴儿早产发生率、出生体重、剖宫产率及性别比例均为明显差别。结论:临床试验随机分组后的1年随访中,卵裂期和囊胚期单胚胎移植的累积活产率无显着性差别。

支秀芳[3](2020)在《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2008年3月17日至2017年3月24日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复习国内外中英文相关文献,分析总结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过程、预后等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008年3月17日至2017年3月24日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的病历资料,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中文报道病例、通过检索Pub Med数据库收集英文报道病例,回顾从199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国内外中、英文报道的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汇总并总结该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病例中,4例患者为男性,1例为女性。2例寄生于腹部,2例寄生于脊柱,1例为胎中胎。5例患者中其中1例为弃婴,其余4例中,仅1例(胎中胎)于母亲孕25周时于产前超声检查中诊断,余均于生后发现。5例患者均接受了分离手术,手术时患儿年龄为9天-6月,5例患儿均通过一期手术成功分离寄生胎。5例患者切除寄生胎全部送检病理,病理结果均证实为非对称性联体双胎。术后恢复中,除1例伤口发生感染积极对症处理后恢复外,其余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均恢复顺利,情况良好。非对称性联体双胎分为外生性寄生胎和内生性寄生胎,中文外生性寄生胎的报道病例共18例,加上本文报道的外生性寄生胎4例,共22例,英文外生性寄生胎共83例,中英文报道的外生性寄生胎合计105例。中文内生性寄生胎的报道病例共73例,加上本文报道的内生性寄生胎1例,共74例,英文内生性寄生胎报道病例共126例,中英文报道的内生性寄生胎合计200例。文献复习中,非对称性联体双胎国外报道病例最多的国家是印度。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中男性较女性占优势,外生性寄生胎寄生部位最常见的是腹部和脊柱,寄生胎最常见的血液供应来源于镰状韧带血管,最常见的主胎合并畸形为腹壁相关畸形,尤其是脐膨出。外生性寄生胎中寄生胎最常见结构为肢体,其次为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绝大部分接受分离手术治疗,17例术后恢复不畅,12例随访中遗留不同程度的畸形或异常。内生性寄生胎最常见寄生部位为腹膜后,寄生胎最常见的血液供应来源于主动脉和肠系膜血管,主胎合并畸形较少见。寄生胎数量多为1个,最常见结构为肢体。内生性寄生胎大多数接受手术治疗,1例术中死亡,13例术后恢复不畅,4例随访中遗留不同程度畸形。结论1.非对称性联体双胎非常罕见,分为外生性寄生胎和内生性寄生胎,男性占优势,内生性寄生胎较外生性寄生胎多见。2.孕期超声检查无创、安全、可重复操作,是目前诊断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主要方法,早期发现双胎畸形对优生优育及孕母健康非常重要,临床要提高对孕早期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不同类型超声表现的认识。3.术前完善CT、MRI等检查辅助了解联体双胎之间连接部位的局部解剖并提示两者之间的血管沟通情况,对手术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4.较对称性联体双胎而言,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主胎合并畸形较少,双胎间器官融合较少见且更轻微。最常见合并畸形为包括脐膨出在内的腹壁发育畸形,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畸形。5.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一经发现必须手术分离寄生胎,最佳分离时间为生后1周到1岁。若出现危及主胎生命的情况,如主胎呼吸窘迫、肠坏死、寄生胎活动性出血等,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寄生胎最常见的结构为肢体,其血供来源方面,外生性寄生胎最常见的为镰状韧带血管,内生性寄生胎为主动脉。6.非对称性联体双胎预后与双胎之间连接范围、器官融合程度、主胎并发畸形有关,一般成功施行分离手术后,预后良好。但亦有术后恶性复发病例报道,仍需定期随访。7.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治疗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知识,需要组建多学科团队共同诊疗。

梁云泰,剧亚茹,倪安妮[4](2020)在《宫颈环扎术对晚期流产和早产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晚期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因素,探讨宫颈环扎术对其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就诊的宫颈机能不全接受宫颈环扎术治疗的患者61例,设为A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宫颈机能不全接受宫颈环扎术患者69例,设为B组。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研究影响宫颈环扎术的有效因素。结果 2组比较,其中年龄、产次、手术方式、二次环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胎次、妊娠结局、早产、合并症、足月、促排卵、试管婴儿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辅助生育治疗孕产妇、经产妇在不断增加,要求二次环扎孕产妇在增加,所以治疗性宫颈环扎术,紧急环扎术也在增多,晚期流产和早产风险构成因素发生了变化,我们治疗意识也应该紧跟变化,推进个体化治疗。

杨萌萌[5](2019)在《女性盆腔脓肿127例手术治疗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盆腔脓肿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盆腔脓肿患者最佳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127例盆腔脓肿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盆腔脓肿。根据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及开腹手术组,其中开腹手术42例,腹腔镜手术85例,将术前抗生素应用时间≤3天的患者分为A1组(腹腔镜组)55例、B1组(开腹组)21例,术前抗生素应用时间>3天的患者分为A2组(腹腔镜组)30例、B2组(开腹组)21例。比较患者年龄、盆腔包块大小、临床症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总体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手术中将所有患者术中吸取脓液进行分泌物培养,发烧超过38.5度的患者抽取血培养送检,以判断病原菌感染的类型,并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采取不同的抗生素治疗。本文采取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1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优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优于B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与B2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根治盆腔脓肿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相结合。2.一旦发现盆腔脓肿患者,在应积极行抗炎治疗的同时,积极手术。3.盆腔脓肿患者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手术。对于术中发现盆腔粘连较重无法继续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可考虑中转开腹治疗。

林珊珊[6](2019)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54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HP)的临床资料,探讨HP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经IVF-ET术后HP患者54例,统计分析其一般特征、高危因素、临床症状、超声特点、治疗方式及妊娠结局等情况。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54例HP患者,31例(57.4%)有输卵管手术史。23例无输卵管手术史,其中16例(69.6%)有输卵管梗阻或积水病史。(2)54例HP患者,43例(79.6%)出现阴道流血、腹痛,其中7例伴有休克症状。11例(20.4%)无临床症状,通过经阴道多普勒超声(TVS)发现。46例(85.2%)患者EP位点在输卵管,以壶腹部最常见(30/46,65.2%)。(3)54例HP患者均通过TVS获得初步诊断,平均确诊孕周为6.73±1.13周。32例(59.3%)首次超声诊断HP,孕周为6.11±0.56周,22例(40.7%)首次超声未诊断HP,孕周为5.80±0.70周,两者间首次超声孕周无显着差异(P>0.05)。(4)46例HP患者经评估可保留IUP。44例(95.7%)行手术治疗,其中39例行腹腔镜手术,5例行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方式的存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EP部位及不同术式对其妊娠结局无显着影响(P>0.05)。2例行介入治疗。治疗后IUP的总存活率为71.7%(33/46)。(5)非休克患者治疗后流产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组治疗时孕周小于非流产组(P<0.05)。结论:(1)输卵管功能及结构的异常、输卵管手术史是HP的高危因素,辅助生殖技术显着增加了HP的发病率。(2)TVS是诊断HP最重要的手段,但仍有较高漏诊概率。建议在妊娠6-8周行TVS检查,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多次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3)手术治疗是HP最主要的治疗方式,HP经治疗后有较好的妊娠结局。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建议妊娠6-8周再行治疗可能增加活产的概率。

热国芬,徐琳[7](2019)在《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残端双胎妊娠1例及文献复习》文中提出1病例资料患者,35岁,G3P0,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后30d,右下腹隐痛6h"于2017年11月6日入院,平素月规律,13岁初潮,经期5~6天,周期28~30天,经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2017-09-14。30天前于外院行IVF-ET,移植新鲜胚胎2枚,移植后常规支持治疗,无明显的早孕反应,无阴道流血

徐美容[8](2018)在《100例死胎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引起死胎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7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100例死胎病例资料,统计死胎的发生率、原因、终止妊娠方法、产后出血量等。结果死胎的发生率为0. 78%。死胎的发生原因:孕妇因素54例,脐带因素39例,胎盘因素13例,胎儿因素11例,不明原因26例,其中多因素同时存在者33例。阴道分娩73例,剖宫产21例,6例未分娩。发生产后大出血6例。结论早期诊治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与管理、强调自数胎动的重要性、重视胎儿多普勒血流参数预测死胎的价值和早期筛查严重遗传病及胎儿畸形应加强双胎妊娠和不良妊娠史的管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李晓洲[9](2018)在《13852例妊娠妇女无创产前检测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13 852例妊娠妇女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临床有效性及有用性数据分析,分析未开展和已开展NIPT的产前诊断结果,评价NIPT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临床筛查效能及适用范围,为规范应用NIPT提供临床实验数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产前诊断中心13 852例妊娠妇女,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NIPT检测。高风险病例行产前诊断,追踪至妊娠结局,观察胎儿表型;低风险病例追踪至产后1年。按照年龄、受孕方式、血清学筛查结果、超声软指标异常情况、妊娠合并症及是否双胎妊娠、是否有流产史分组,比较不同组别NIPT检测成功率(Success Rate,SR)、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Detection Rate,DR)、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tive Predictive Value,NPV)。选取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未开展NIPT组)产前诊断样本2 269例和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已开展NIPT组)356例,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两组产前诊断效能。结果:1.13 852 NIPT检测样本中13 834例检测成功,SR为99.87%,其中单胎妊娠SR为99.90%(13 364/13 377),高于双胎妊娠的99.07%(428/432);自然受孕为99.92%(13 236/13 247),高于IVF受孕的98.84%(598/605);无妊娠合并症为99.90%(13 814/13 828),高于有妊娠合并症的83.33%(20/2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龄妊娠NIPT检测SR为99.87%(3 236/3 240),低龄妊娠为99.86%(10 598/10 612);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为99.71%(696/698),临界风险为100%(753/753),低风险为99.78%(901/903);有自然流产史者为99.90%(2 014/2 016),无自然流产史为99.86%(11 820/11 836);合并有超声软指标异常为100%(245/245),无超声软指标异常为99.87%(13 589/14 60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期使用抗凝剂、接受免疫治疗、异体输血和孕期合并恶性肿瘤检测SR均为100%。2.13 834例NIPT检测样本中,检出T21高风险54例,49例染色体异常,5例正常,DR为100%、PPV为90.74%、NPV为100%、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FPR)为0.36‰、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96%;T18高风险22例,15例染色体异常,7例正常,1例假阴性,DR为93.75%、PPV为68.18%、NPV为99.99%、FPR为0.43‰、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9.94%;T13高风险12例,7例染色体异常,5例正常,DR为100%、PPV为58.33%、NPV为100%、FPR为0.36‰、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96%。3.13 834例NIPT检测样本中,3 236例高龄妊娠妇女高风险46例,41例染色体异常,5例正常,PPV为89.13%,低龄妊娠10 598例,42例高风险,30例染色体异常,12例正常,PPV为71.43%,有统计学差异(p﹤0.05)。245例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NIPT检测高风险21例,20例染色体异常,1例正常,PPV为95.24%;12 589例未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检测高风险67例,52例染色体异常,15例正常,PPV为76.12%,有统计学差异(p﹤0.05)。698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NIPT检测11例高风险,8例染色体异常,3例正常,PPV为72.73%%;753例临界风险检测4例高风险,2例染色体异常,2例正常,PPV为50%,无统计学差异。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NIPT检测PPV分别为100%和80.23%;IVF-ET受孕和自然受孕PPV分别为50%和81.40%;有自然流产史和无自然流产史的PPV分别为87.5%和80%,无统计学差异。妊娠合并症及合并恶性肿瘤、孕期使用抗凝剂、接受免疫治疗、异体输血人群均无NIPT高风险和染色体异常病例检出。4.13 834例样本NIPT检出性染色体异常(Sex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SCA)66例,26例X染色体重复、37例X染色体缺失和3例Y染色体重复。35例进行产前诊断,10例胎儿SCA(10/35,28.57%),11例母体SCA但胎儿染色体正常(11/35,31.43%),性染色体重复病例PPV为50%,性染色体缺失病例PPV为14.29%,有统计学差异(p=0.02)。5.未开展NIPT组,2 275例产前诊断胎儿,检出73例染色体异常,异常率为3.21%,T21 29例、T18 7例、无T13检出、SCA 1例;已开展NIPT组,357例,检出183例染色体异常,异常率为51.26%,T21 102例、T18 22例、T13 3例、SCA 39例。已开展NIPT组较未开展组,羊穿例数下降了84.31%,羊水染色体异常DR增加了14.97倍,T21和T18 DR分别增加了2.52倍和2.14倍。结论:1、NIPT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SR、PPV、灵敏度、特异度和较低的FPR,明显提高了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筛查效率。2、NIPT检测的开展,降低了羊膜腔穿刺例数及其因羊膜腔穿刺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的DR明显增加。使胎儿SCA的DR明显增加。NIPT的开展提高了产前诊断的效能。3、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及高龄等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妊娠妇女,在知情选择前提下,可首先选择NIPT检测,若结果高风险再进行产前诊断;双胎妊娠、IVF受孕、妊娠合并症及合并肿瘤、自然流产史、孕期使用抗凝剂、接受免疫治疗、接受异体输血人群,在知情选择前提下,可以首选NIPT检测而不做血清学筛查。

肖彩霞[10](2018)在《孕前两种不同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孕前改良Shirodkar法宫颈环扎术与孕前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探讨孕前改良Shirodkar法宫颈环扎术在宫颈机能不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16年06月因子宫颈机能不全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1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孕前改良Shirodkar法宫颈环扎术组(VCC组)28例,孕前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组(LCC组)33例,从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总住院天数、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存活或死亡)等方面评价两种术式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白细胞计数、既往中晚孕期流产次数及产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LCC组1例患者有轻微膀胱损伤,予手术缝合,术后无不适;VCC组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出现手术切口渗血1例,经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妊娠结局比较:VCC组术后28例患者均自然受孕(单胎),术后妊娠率100%,LCC组术后32例自然受孕(单胎),1例因备孕时间短及随访时间不够长尚未受孕,术后妊娠率97.0%,经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流产、手术成功、术后早产、足月妊娠、总妊娠天数、新生儿存活及新生儿体重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C组4例(14.3%)因胎位异常剖宫产分娩,LCC组32例(100%)均经剖宫产分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孕前改良Shirodkar法宫颈环扎术与孕前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相似,但改良Shirodkar法宫颈环扎术环扎带拆除较易、医疗费用低及手术后可经阴道分娩,故改良Shirodkar法宫颈环扎术更具优势;2、孕前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具有安全可靠性,手术技能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B超诊断纵膈子宫单侧双胎妊娠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诊断纵膈子宫单侧双胎妊娠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胎膜早破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胎膜早破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辅助生生殖技术中临床热点问题研究 ——单胚胎移植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对冻融单囊胚移植后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附录
第二部分 单囊胚是否比双囊胚移植提高胚胎种植率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附录
第三部分 单囊胚移植与单卵裂期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比较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3)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2 方法
    1.2 结果
        1.2.1 报道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
        1.2.2 外生性寄生胎
        1.2.3 内生性寄生胎
    1.3 讨论
        1.3.1 概述
        1.3.2 病因和发病机制
        1.3.3 临床特征
        1.3.4 术前诊断
        1.3.5 鉴别诊断
        1.3.6 治疗
        1.3.7 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宫颈环扎术对晚期流产和早产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1.3.2 手术方法:
        1.3.3 术后处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2.2 2组临床资料比较
    2.3 2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2.4 2组患者环扎变化趋势
3 讨论
    3.1 宫颈机能不全再评估和宫颈环扎术再认识
    3.2 双胎和多胎妊娠
    3.3 宫缩抑制剂的应用
    3.4 宫颈环扎术拓展性应用和管理

(5)女性盆腔脓肿127例手术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资料收集
    3.分组及研究方法
    4.手术方法
    5.观察指标
    6.临床治愈标准
    7.统计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
    2.术前抗生素应用时间不同组间比较
    3.手术方式不同组间比较
    4.四组病例手术方式比较
    5.特殊病例
第三章 讨论
    1.盆腔脓肿的高危因素及其病原学相关因素
    2.CA125 与盆腔脓肿
    3.盆腔脓肿治疗方式的选择
    4.盆腔脓肿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5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特征
    2.2 既往病史
    2.3 临床表现
    2.4 异位妊娠位点
    2.5 超声表现及诊断
    2.6 不保留IUP的处理方式
    2.7 保留IUP的处理方式及妊娠结局
    2.8 非休克HP患者治疗后IUP流产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3.1 发病率
    3.2 高危因素
    3.3 诊断
    3.4 治疗与预后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残端双胎妊娠1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3 结论

(8)100例死胎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死胎的发生情况
    2.2 死胎的原因
    2.3 终止妊娠方法
    2.4 产后出血量
3 讨论
    3.1 孕妇因素
    3.2脐带因素
    3.3 胎盘因素
    3.4 胎儿因素
    3.5 不明原因

(9)13852例妊娠妇女无创产前检测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实验材料
    1.1.3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2.2 NIPT检测的SR
    1.2.3 NIPT临床结果
    1.2.4 NIPT检测SCA分析
    1.2.5 开展NIPT前产前诊断情况及结果
    1.2.6 开展NIPT后产前诊断情况及结果
    1.2.7 NIPT开展前与NIPT开展后产前诊断情况比较
1.3 讨论
    1.3.1 产前筛查在胎儿非整倍体检测中的意义
    1.3.2 母血中胎儿DNA来源
    1.3.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NIPT中的应用
    1.3.4 NIPT技术原理
    1.3.5 高龄对NIPT的影响
    1.3.6 辅助生殖技术对NIPT的影响
    1.3.7 双胎妊娠妇女NIPT
    1.3.8 有流产史妊娠妇女的NIPT
    1.3.9 超声软指标异常者NIPT
    1.3.10 妊娠期合并症对NIPT检测的影响
    1.3.11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NIPT检测
    1.3.12 产前诊断指征
    1.3.13 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下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
    1.3.14 特殊病例分析
    1.3.15 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策略展望
1.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综述 NIPT的研究进展(题目)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孕前两种不同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或定义
    1.3 宫颈环扎术指征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收集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仪器设备
    2.3 手术方法
        2.3.1 手术时间
        2.3.2 麻醉方法
        2.3.3 手术步骤
    2.4 围手术期处理
    2.5 环扎带拆除时机及方法
    2.6 术后随访
    2.7 观察指标
        2.7.1 术中术后指标
        2.7.2 宫颈环扎术与妊娠结局
    2.8 伦理学问题
    2.9 质量控制
    2.10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两种不同宫颈环扎术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3.2 两组不同宫颈环扎术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3.3 两组妊娠结局的比较
4 讨论
    4.1 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
    4.2 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
    4.3 宫颈机能不全的治疗
        4.3.1 非手术治疗
        4.3.2 手术治疗
    4.4 宫颈环扎术手术并发症
    4.5 宫颈环扎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4.5.1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与经腹宫颈环扎术比较
        4.5.2 孕前宫颈环扎术与孕期宫颈环扎术疗效比较
    4.6 结果分析
    4.7 改良Shirodkar法宫颈环扎术
        4.7.1 改良Shirodkar法宫颈环扎术的创新性
    4.8 两种不同宫颈环扎术的比较
展望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治进展
    1 宫颈机能不全病因病机
        1.1 先天因素
        1.2 后天损伤
        1.3 其他因素
    2 宫颈机能不全诊断
    3 宫颈机能不全的治疗
        3.1 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时机
        3.2 宫颈环扎术指征及禁忌症
        3.2.1 宫颈环扎术指征
        3.2.2 宫颈环扎术禁忌症
        3.3 环扎材料
        3.4 宫颈环扎术的演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B超诊断纵膈子宫单侧双胎妊娠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胎膜早破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的回顾性分析[D]. 谢美霞.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2]辅助生生殖技术中临床热点问题研究 ——单胚胎移植系列研究[D]. 林佳. 山东大学, 2020(04)
  • [3]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 支秀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宫颈环扎术对晚期流产和早产的效果[J]. 梁云泰,剧亚茹,倪安妮. 河北医药, 2020(03)
  • [5]女性盆腔脓肿127例手术治疗分析[D]. 杨萌萌. 青岛大学, 2019(02)
  • [6]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54例临床分析[D]. 林珊珊.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7]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残端双胎妊娠1例及文献复习[J]. 热国芬,徐琳.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04)
  • [8]100例死胎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徐美容. 中国妇幼保健, 2018(21)
  • [9]13852例妊娠妇女无创产前检测临床应用的研究[D]. 李晓洲. 天津医科大学, 2018(11)
  • [10]孕前两种不同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D]. 肖彩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B超诊断纵隔子宫单侧双胎妊娠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