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内注射Aβ_(1-40)对海马NAPOR基因表达的影响

脑室内注射Aβ_(1-40)对海马NAPOR基因表达的影响

一、脑室注射Aβ_(1-40)对海马NAPOR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高炎[1](2021)在《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阿尔兹海默病(Alzeimer disease,AD)以起病隐匿、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属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给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目前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加,AD的患病人数也逐年上升,药物治疗可改善AD患者临床症状,但不能彻底阻断其病程发展,服药疗程较长。既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对AD具有治疗作用,在实验研究方面,黄连解毒汤对AD模型小鼠具有抑制AD特征性病理改变,下调炎性因子表达等作用效应。本研究采用单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对照、非劣效性设计,以多奈哌齐为对照药物,通过整体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中医证候方面综合评价黄连解毒汤对AD的疗效,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点疗效以及不同时间段的疗效维持效应,分析黄连解毒汤治疗AD的时效特征。通过分析中医证候要素与整体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从现代医学角度理解AD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意义。为中医诊疗AD及应用黄连解毒汤治疗AD提供研究依据。本研究从学习记忆能力、Aβ及相关炎性因子、组织病理表现、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多层面观察黄连解毒汤对AD模型小鼠的作用效应,探讨黄连解毒汤干预AD的可能性机制。方法:1.临床观察:本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AD患者,研究过程包含筛选AD患者、基线评价、随机分组、治疗阶段(12周)、随访阶段(12周)。经筛选后的A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基线评价,评估可比性。在治疗阶段,对照组用多奈哌齐治疗,试验组用黄连解毒汤治疗。在随访阶段,停用黄连解毒汤和多奈哌齐。在疗效评价的指标方面,主要观察指标为MMSE量表与ADAS-Cog量表的评分以评价整体认知功能,ADL量表评分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QOL-AD量表评分评价生活质量,次要观察指标为PES-D/11量表评分评价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程度。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入组第4、8、12、16、20、24周)与治疗前的差异,并分析同一时间点两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的组间差异。分析两组患者于入组第12周至第16周、入组第16周至第20周、入组第20周至第24周的主要观察指标差异率,进而比较两组疗效维持效应的差异。通过分析PES-D/11量表评分与MMSE、ADAS-Cog、ADL、QOL-AD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探讨中医证候要素与整体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次要观察指标于入组第12周的组间差异,观察黄连解毒汤与多奈哌齐对中医证候的影响并分析疗效差异。最后对两组服药的安全性以及依从性进行评价。2.实验研究:本实验以9月龄Tau/APP/PS1三转基因的AD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LJDT)大剂量组、黄连解毒汤中剂量组、黄连解毒汤小剂量组。模型组予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多奈哌齐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片溶液,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予以865mg·kg-1·d-1、433mg·kg-1·d-1、216mg·kg-1·d-1不同浓度的黄连解毒汤提取物溶液,均灌胃给药3个月。实验一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五组小鼠的学习能力与记忆能力。实验二通过ELISA法检测五组小鼠海马组织中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的Aβ 1-40及Aβ 1-42、IL-1 β、IL-18的表达水平。实验三运用HE染色法观察五组小鼠海马CA1区的组织形态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五组小鼠海马CA1区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及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实验四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五组小鼠海马组织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 p20的蛋白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五组小鼠海马组织NLRP3、ASC、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观察(1)患者招募情况本研究纳入AD患者50例,脱落8例,最终完成研究患者42例,试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2)基线资料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在一般资料、痴呆评价相关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证候程度、神经影像学评分方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各时间点疗效指标比较在MMSE量表评分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于入组第4、8、20、24周的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于入组第12、16周的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入组第4、8、12、16、20、2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ADAS-Cog量表评分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于入组第4、8、20、24周的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于入组第12、16周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入组第4、8、12、16、20、2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ADL量表评分方面,试验组于入组第4、8、20、24周的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于入组第4、8、16、20、24周的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于入组第12、16周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于入组第12周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入组第4、8、12、16、20、2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QOL-AD量表评分方面,试验组于入组第4、20、24周的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于入组第4、8、20、24周的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于入组第8、12、16周的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升高(P<0.05),对照组于入组第12、16周的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升高(P<0.05),入组第4、8、12、16、20、2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影响两组患者的MMSE、ADAS-Cog、ADL、QOL-AD评分。两组MMSE、QOL-AD评分在时间与组别间不存在交互效应,两组ADAS-Cog、ADL评分在时间与组别间存在交互效应。在MMSE、ADAS-Cog、ADL、QOL-AD评分方面,作为主体内差异因素的各时间点,其评分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作为主体间差异因素的两治疗方法,其评分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MSE、QOL-AD评分随两组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均在入组第12周升至最高水平。ADAS-cog、ADL评分随两组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均在入组第12周降至最低水平。疗程结束后两组MMSE、QOL-AD评分出现降低,ADAS-cog、ADL评分出现升高。(4)疗效的维持效应入组第12周至第16周试验组与对照组ADL、QOL-AD评分差异率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试验组的疗效维持效应优于对照组,而同时间段MMSE、ADAS-cog评分差异率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第16周至第20周以及入组第20周至第2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MMSE、ADAS-cog、ADL、QOL-AD评分差异率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髓减、毒盛积分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31,P=0.04;r=-0.33,P=0.03),肾虚、毒盛积分与 ADAS-Cog评分呈正相关(r=0.39,P=0.01;r=0.31,P=0.04)。髓减、毒盛积分与ADL 评分呈正相关(r=0.35,P=0.02;r=0.32,P=0.04)。肾虚、痰浊、毒盛积分与QOL-AD评分呈负相关(r=-0.35,P=0.03;r=-0.36,P=0.02;r=-0.32,P=0.04)。(6)黄连解毒汤对中医证候要素的影响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结束后(入组第12周)阳亢证、火毒证、痰浊证的积分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入组第12周)肾虚证、气虚证、血虚证、髓减证、血瘀证、阳亢证、痰浊证、火毒证的积分均无显着改变(P>0.05)。于两组治疗结束后(入组第12周),试验组阳亢证、火毒证的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两组肾虚证、气虚证、血虚证、髓减证、痰浊证、血瘀证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7)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于入组、治疗、随访期间的安全性相关实验室指标均未发生异常。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恶心1例,试验组腹胀2例,均为轻度。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8)依从性观察试验组服药依从率为85.71%(18/21),对照组为80.95%(17/21),两组服药依从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研究(1)黄连解毒汤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在前4天训练期以及第5天的定位航行实验中,5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游泳总路程逐渐缩短。第5天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HLJDT大剂量组、HLJDT中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均显着减少(P<0.01),HLJDT小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也较模型组减少(P<0.05),多奈哌齐组与HLJDT大、中、小剂量组的游泳总路程均较模型组减少(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多奈哌齐组、HLJDT大剂量组及中剂量组的穿越平台次数与目标象限时间比均较模型组显着增加(P<0.01),第一次抵达原平台时间均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1)。HLJDT小剂量组的穿越平台次数与目标象限时间比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HLJDT小剂量组的第一次抵达平台时间较模型组减少(P<0.05)。(2)黄连解毒汤对AD模型小鼠海马Aβ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在小鼠海马的A β 1-40及Aβ 1-42表达水平方面,与模型组相比,HLJDT大、中、小剂量组的可溶性与不可溶性Aβ 1-40、可溶性与不可溶性Aβ 1-42、总A β 1-40、总Aβ 1-42均显着降低(P<0.01),多奈哌齐组的不可溶性A β 1-40表达降低(P<0.05),多奈哌齐组的可溶性与不可溶性Aβ 1-42、可溶性A β 1-40、总Aβ 1-40、总Aβ 1-42的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与多奈哌齐组相比,HLJDT大剂量组的可溶性与不可溶性A β 1-40、可溶性与不可溶性A β 1-42、总A β 1-42表达量均降低(P<0.05),HLJDT大剂量组的总A β 1-40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HLJDT中剂量组的可溶性与不可溶性A β 1-40、可溶性与不可溶性Aβ 1-42、总Aβ 1-40、总A β 1-42表达量均较多奈哌齐组降低(P<0.05);与HLJDT小剂量组相比,HLJDT大剂量组的可溶性A β 1-40和总A β 1-40表达量降低(P<0.05,P<0.01),HLJDT中剂量组的可溶性A β 1-40和总Aβ 1-40表达量降低(P<0.05)。在小鼠海马IL-1 β表达量方面,HLJDT大、中、小剂量组与多奈哌齐组的表达量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在小鼠海马IL-18表达量方面,HLJDT大、中、小剂量组与多奈哌齐组的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HLJDT大剂量组、HLJDT中剂量组的表达量均较多奈哌齐组降低(P<0.05),HLJDT大剂量组、HLJDT中剂量组的表达量均较HLJDT小剂量组降低(P<0.05)。(3)黄连解毒汤对AD模型小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的影响海马CA1区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层次减少,组织结构松散,排列紊乱,轮廓不清,神经细胞肿胀,部分细胞有空泡变性或固缩坏死。多奈哌齐组、HLJDT大剂量组、HLJDT中剂量组、HLJDT小剂量组的海马CA1区形态学表现较模型组改善,椎体细胞排列较整齐,组织结构更清晰,空泡变性或固缩坏死的细胞更少。在海马CA1区神经元总数目方面,HLJDT大剂量组、HLJDT中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增加(P<0.01),多奈哌齐组、HLJDT小剂量组较模型组增加(P<0.05)。海马CA1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胶质细胞为活化状态,呈阿米巴状。多奈哌齐组、HLJDT大、中、小剂量组均较模型组的小胶质细胞体积小,染色浅,细胞突起长,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在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方面,HLJDT大剂量组、HLJDT中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1),多奈哌齐组、HLJDT小剂量组较模型组减少(P<0.05),HLJDT大剂量组、HLJDT中剂量组较多奈哌齐组减少(P<0.05)。(4)黄连解毒汤对海马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多奈哌齐组及HLJDT大、中、小剂量组海马NALRP3、ASC、Caspase-1 p20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多奈哌齐组、HLJDT大剂量组、HLJDT中剂量组海马NALRP3、ASC、Caspase-1 p20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HLJDT小剂量组降低(P<0.05);五组海马Pro-caspase-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多奈哌齐组与HLJDT大、中、小剂量组海马NLRP3、ASC、Caspase-1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其余组间NLRP3、ASC、Caspase-1的mRNA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经临床观察认为,黄连解毒汤治疗AD患者可改善整体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与多奈哌齐相比,黄连解毒汤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起效时间更早,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疗效维持效应方面优于多奈哌齐。AD患者肾虚、髓减、毒盛与整体认知功能,髓减、毒盛与日常生活能力,毒盛、痰浊与生活质量均存在相关性。黄连解毒汤可有效减轻AD患者阳亢证、火毒证、痰浊证的严重程度,对阳亢证、火毒证的改善作用优于多奈哌齐。黄连解毒汤在服药安全性与患者依从性方面表现良好。2.实验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对Tau/APP/PS1三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可下调海马可溶性与不可溶性Aβ 1-40、总Aβ 1-40、可溶性与不可溶性A β 1-42、总A β 1-42以及IL-18、IL-1 β的表达水平,可减轻海马的组织病理损害,对海马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具有抑制作用,可下调海马 NLRP3、ASC、Caspase-1 p20 蛋白以及 NLRP3、ASC、Caspase-1 mRNA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剂量黄连解毒汤的作用差异方面,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对海马可溶性A β 1-40、总Aβ 1-40、IL-18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海马NLRP3、ASC、Caspase-1 p20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均优于小剂量。上述实验结果提示黄连解毒汤改善Tau/APP/PS1三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抑制海马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抑制神经炎症、保护神经元的作用有关。

邹珊珊[2](2021)在《阿魏酸钠通过Notch1/Hes信号通路对抗Aβ1-42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引起的炎症反应及海马神经元损伤和丢失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学习记忆障碍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由于发病机制不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我们之前的离体和在体实验证明,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可对抗Aβ所致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但其机制尚未阐明,Notch1是促进大脑神经元突触发育的重要传导通路,近年来也发现该通路是成年脑内对抗Aβ损伤的重要通路,我们已在离体实验中证明SF可通过Notch1通路对抗Aβ1-42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大鼠脑室注射Ab1-42建立AD动物模型,进一步观察其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SF抗AD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b1-42模型组,SF治疗组,SF+DAPT(Notch1信号通路阻断剂)组。SF连续灌胃给药3周(100 mg·kg-1),对照组和Ab1-42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SF+DAPT组连续腹腔注射DAPT(100mg·kg-1)7天。通过左侧脑室内注射Ab1-42(5μL,2mmol·L-1)制备大鼠AD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二天开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前5天进行定位航行实验,第6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训练期间继续给药。水迷宫实验结束后,一部分大鼠进行脑灌流固定,分别进行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另一部分大鼠快速取海马CA1,Western blot检测GFAP、Notch1、NICD及Hes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空间探索实验中Ab1-42组大鼠第4、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定位航行实验中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Nissl染色显示海马CA1区尼氏体碎裂,锥体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5)。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染色增强,胞体增大,突起增多并延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注射Ab1-42后,与对照组相比,海马CA1区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Notch1、NICD和Hes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Ab1-42模型组相比,SF给药3周能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减轻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的损伤程度,抑制星型胶质细胞的激活,海马CA1区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otch1、NICD及Hes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应用Notch1/Hes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后,与SF组相比,DAPT部分对抗了SF对海马神经的保护作用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与SF组相比,DAPT下调了NICD及Hes1蛋白表达有关(P<0.05)。结论SF可抑制Aβ1-42所致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对Aβ1-42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Notch1/Hes信号通路的有关。

赵晓芹[3](2020)在《七圣丸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七圣丸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基于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Aβ1-42双侧脑室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模型。分别灌胃多奈哌齐(0.46mg/kg/d),低(5.6g/kg/d)、中(11.2g/kg/d)、高(22.4g/kg/d)剂量的七圣丸水煎液28天。给药过程中,每周记录一次大鼠体重;给药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平台潜伏期、平台穿越次数、目标象限穿越次数以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水迷宫实验结束后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的病理学改变;用相关试剂盒测定大鼠海马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2)、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测定大鼠结肠组织中IL-6、TNF-α的含量;结合肠道菌群16S片段高通量测序对大鼠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包括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分析以及不同水平下菌群的相对丰度分析。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大鼠平台潜伏期、平台穿越次数、目标象限穿越次数以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组大鼠平台潜伏期、平台穿越次数、目标象限穿越次数以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2.从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可知,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最重,假手术组和各给药组则介于模型组和正常组之间。其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损伤程度与假手术组类似,仅次于正常组;中剂量组、阳性药组损伤程度略高于假手术组。3.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可知,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内TNF-α、IL-6、NF-κB、Aβ1-42,结肠组织中TNF-α、IL-6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海马内TNF-α、IL-6、NF-κB、Aβ1-42,结肠组织中TNF-α、IL-6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4.通过用16S片段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A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测序分析发现,模型组肠道菌群的群落组成、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与正常组均有明显区别,而七圣丸各剂量组能逆转这些差异,其中低剂量最为明显(P<0.05)。结论七圣丸水煎液能显着增强AD大鼠的空间认知和记忆能力,改善其海马的病理损伤,具有良好的抗AD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七圣丸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减轻结肠组织及海马的炎症反应,降低中枢Aβ1-42含量有关。

陈星星[4](2020)在《白藜芦醇对海马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AD小鼠学习记忆缺陷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随病情进展,可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继而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乃至丧失。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类主要存在于花生和虎杖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护心脏、抗肿瘤、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RES可通过抗氧化、干扰β淀粉样蛋白聚集、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等多种途径参与多种疾病状态下的异常神经精神行为调节。本研究拟通过双侧海马定位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构建小鼠AD模型,采用多种行为学方法观察RES对AD模型小鼠的感觉、运动、情感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检测胰岛素及nesfatin-1血清浓度,同时观察海马胶质细胞激活及海马和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突触可塑性调节相关分子的表达改变,以期探索RES对AD的潜在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目的通过双侧海马定位注射STZ构建AD小鼠模型,观察神经精神行为的变化,检测胰岛素及nesfatin-1血清浓度、观察海马胶质细胞激活以及海马和PFC突触可塑性调节相关分子的表达改变,在此基础上探索RES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建立AD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的神经精神行为改变,检测胰岛素及nesfatin-1血清浓度、观察海马胶质细胞激活以及海马和PFC突触可塑性调节相关分子的表达改变2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双侧海马定位注射STZ溶液(3 mg/kg)建立AD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周测量体重一次,两周后采用转棒试验(rotarod test,RT)、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糖水偏爱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悬尾试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新物体识别试验(novel object recognition test,NOR)、空间恐惧记忆实验(contextual fear conditioning test,CFC)和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 water maze,MWM)来评估神经精神行为。末次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立即采集脑组织和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脑组织切片进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钙离子结合调节因子(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Iba-1),双皮质激素(doublecortin,DCX)及CD68的免疫组化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WB)观察海马和PFC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A(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2A),NMDAR2B,突触Ras-GTP酶激活蛋白(Synaptic Ras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yn GAP),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PSD9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β-连环素(β-catenin),p-β-catenin,p-GSK-3β(ser9),Cyclin D1,Synaptotagmin-1及Synaptophysin的蛋白表达。2.RES对AD小鼠胰岛素代谢紊乱和神经精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取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ES组(25 mg/kg)、阳性药西格列汀组(15 mg/kg)和多奈哌齐组(1.5 mg/kg),每组13只。每周测量体重一次。按照第一部分方法建立模型后,连续给药5周。给药一周后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RT,OFT,SPT,TST,NOR,CFC及MWM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及Nesfatin-1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海马及PFC中Nesfatin-1 m RNA的含量,WB法检测小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中Syn GAP,PSD95,Synaspin-1,Synaptophysin,BDNF,p-GSK-3β(ser9)及GSK-3β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双侧海马STZ注射的模型组小鼠表现出体重增加减缓、血清胰岛素浓度升高;海马组织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呈注射部位聚集性分布,且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提示模型组小鼠神经免疫系统的激活;行为学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在OFT中的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域探索时间及运动距离均显着下降,在NOR中新物体识别指数显着下降,同时在MWM定位航行实验中逃生潜伏期延长,空间搜索实验中运动至原平台总距离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进入频率均减少,提示模型组小鼠存在探究性活动降低、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等精神神经行为异常。WB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海马及PFC中NMDAR2A,NMDAR-2B,Syn GAP,PSD95,BDNF及p-β-catenin/β-catenin的相对蛋白表达量降低,而p-GSK-3β(ser9)/GSK-3β的相对表达量仅在海马中下调。2.与AD小鼠比较,RES(25 mg/kg)灌胃给药可加快AD小鼠的体重增长但对整体体重并无显着影响,显着降低小鼠血清胰岛素浓度。行为学结果表明,RES(25 mg/kg)灌胃给药可明显缩短AD小鼠在OFT中的中央区运动时间,增加在NOR中的新物体识别指数,缩短AD小鼠在MWM定位航行实验中的逃生潜伏期。WB结果表明,RES(25 mg/kg)灌胃给药可上调小鼠海马中Nesfatin-1、Syn GAP、PSD95的蛋白表达及GSK-3β的磷酸化。结论1.小鼠双侧海马定位注射STZ可成功诱导AD模型,具体表现为探索性行为减少及学习认知记忆能力减退。其机制可能与血清胰岛素浓度上升,脑内炎症反应激活有关,并且海马和PFC中涉及突触可塑性调节的NMDAR2A,NMDAR2B,Syn GAP,PSD95和BDNF蛋白表达下调及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失衡可能参与其中。2.RES可改善海马定位注射STZ诱导的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外周胰岛素代谢、调节海马中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 GAP和PSD95表达、调节Wnt通路中GSK-3β的磷酸化以及Nesfatin-1的丰度有关。

梁克山[5](2019)在《P38MAPK抑制剂、雌二醇和TPX2对痴呆鼠模型海马神经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痴呆是以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的综合征,是一种渐进的、退化的脑部疾病,导致认知和情感功能的丧失,最常见于记忆,而其他功能如语言、行为以及最显着的执行功能也常常受损。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400万人患有痴呆症,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3至4倍。大约60%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10%~20%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分别占痴呆的第一、二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AD特征性病理改变为颞叶海马出现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VaD是由于缺血、出血、低灌注、栓塞、小血管病等血管因素及事件致认知领域损害。在影像学方面,AD是以海马、颞、顶叶皮质萎缩为主的弥漫性萎缩,VaD表现为认知相关区(额叶、颞叶、海马、顶叶、角回、丘脑等)的血管事件(梗死、出血、脑白质病变、腔隙性梗死)。除家族史和一些躯体疾病外,导致痴呆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较低教育、经济水平等。两者在临床表现上各有特点。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常难以鉴别。有证据表明,相当部分的AD具有脑血管方面的病理改变,这可能是老龄化的表现之一,也有可能是AD与VaD混合状态的表现之一。同样地,VaD患者脑组织病理检查可以发现诸如老年斑之类AD改变,这可能是混合性痴呆的结果,与正常的老年化进程有关。这就导致人们对这两种疾病的关系和鉴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对痴呆发生的病理机制有更加深人的了解,对临床干预策略的制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海马是神经系统中与人类的学习与记忆关系密切的重要功能区,大脑的海马体不但是老年痴呆最早最重要的病变区域,而且也是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受损部位,以往的研究表明,海马神经元凋亡在AD和VaD的发病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缺血低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易感性。阿尔茨海默氏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最终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以及各种智力缺陷,包括认知和记忆。AD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症状主要包括躯体、认知、情绪功能的障碍,以及长期的认知和感觉功能退化,这些均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已有大量有关AD发生和发展方面的研究,并已取得显着成绩,但是这些研究仍然无法提供有效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这种紧迫的需求激发了神经科学界及医疗行业对AD治疗方法发展的兴趣。根据经典的淀粉样蛋白假说,相对于其他各种淀粉衍生物,Aβ1-42在A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β1-42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裂解产生的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Aβ蛋白过量导致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和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包括炎性级联反应的激活启动,tau蛋白磷酸化的推广,氧化应激的增加,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管制,突触可塑性的损伤及诱导神经元的凋亡和细胞死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二醇可能既促进又会损害记忆相关的过程,因此,雌激素在AD病理过程中所扮演的确切的角色仍然是难以捉摸的。目前,通过向脑内立体定向注射Aβ1-42建立AD小鼠模型。切除小鼠双侧卵巢来观察17β-雌二醇(E2)对AD不同阶段的治疗(早期和晚期)的影响,国内外少见报道,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证据表明,妇女绝经后循环系统中雌激素水平会突然下降,造成氧化应激风险加大和神经退行过程加快,尤其是那些AD的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实验研究表明,雌性动物(OVX)切除卵巢后的雌激素治疗可改善其学习和记忆过程,提高其在旋臂迷宫和对象识别中的认知能力。在临床情况下,绝经后5年内保持较高雌二醇水平的女性与保持稳定低雌二醇水平的女性相比,前者表现出更优的行为能力。此外,具有较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的绝经后妇女在斯特鲁普任务和空间工作记忆,延迟回忆和数字排序测试方面的能力更为出色。同样,正在服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在非空间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有更好的反应。然而,也有报道指出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认知能力的负面影响。旨在了解这些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若提前应用雌二醇,暴露于Aβ蛋白的神经元所受损伤会显着减少,而若同时或于暴露Aβ蛋白5天后应用雌二醇,神经元则无法获得雌二醇所带来的保护,甚至所受损伤会转而加剧。总之,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中雌激素起着微妙又重要的作用,可在不同阶段施加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本实验通过研究AD不同病理阶段的17β-雌二醇(E2)治疗(早期和晚期),全面了解E2在AD病理过程中的角色和评估E2作为预防药物的意义。海马是神经系统中与人类的学习与记忆关系密切的重要功能区,大脑的海马体不但是老年痴呆最先最重要的病变区域,而且也是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受损部位,以往的研究表明,海马神经元凋亡在AD和VaD的发病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SB202190和SB203580对海马神经元凋亡因子表达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却少有报道,特别是SB202190和SB203580对海马神经元凋亡和Bcl-2、Caspase-3表达影响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有报道。为了探讨海马神经元凋亡在AD和VaD中的致病机制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历时6年课题组做了以下3项课题:1.应用雌二醇对AD痴呆小鼠模型海马神经细胞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和认知功能影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利用切除双侧卵巢的小鼠,经侧脑室内注射Aβ1-42的方法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并给予雌二醇(E2)治疗,研究Aβ1-42诱导的海马神经毒性及分子机制,评价E2拮抗Aβ1-42诱导的海马神经毒性的效果和分子机制。2.应用p38MAPK抑制剂对VaD痴呆大鼠模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和认知功能影响进行了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 SB203580、SB202190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观察了 p38 MAPK抑制剂对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借助海马依赖性水迷宫试验检测了大鼠的空间参考学习和记忆能力。3.应用TPX2研究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借助海马依赖性水迷宫试验检测了大鼠的空间参考学习和记忆能力。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H E染色观察各组脑组织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RK和p38 MAPK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MAPK、ERK和p21中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了 TPX2对经β1-42处理脑组织的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进一步通过抑制MAPK、ERK和p38蛋白的表达而探讨了其作用机理。总之,课题组通过以上3项研究,旨在进一步阐明p38MAPK抑制剂和雌二醇对痴呆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以及对痴呆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第一部分 雌二醇治疗对小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海马神经元发生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保护作用目的:本研究利用切除双侧卵巢的小鼠,经侧脑室内注射Aβ1-442的方法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并给予雌二醇(E2)治疗。检测Aβ1-42诱导的神经毒性及分子机制;评价E2拮抗Aβ1-42诱导的神经毒性的效果和分子机制。方法:1.双侧卵巢切除术:所有小鼠双侧卵巢切除并立即皮下植入药物,可以持续释放药物60天,内含有E2 0.18毫克。2.动物模型的制备:AD模型组小鼠Aβ1-42(4μg/mouse),缓慢注射(0.5μl/min);安慰剂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μg/mouse)。3.BrdU注射:BrdU连续3次腹腔注射,间隔6小时,给药剂量为50mg/kg。4.雌二醇治疗:(1)早期E2治疗:注射BrdU后第7天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后给予7天雌二醇皮下注射,3 μg/day。(2)后期E2治疗:注射BrdU后第7天双侧海马注射Aβ1-42,7天后再给予7天雌二醇皮下注射,3 μ g/day。5.Morris水迷宫实验:计算每组小鼠平均游泳速度、延迟时间。在实验的第8天,撤去隐蔽的水面下平台,观察并记录小鼠的游泳速度及登台潜伏期。6.免疫染色:采用NeuN和BrdU免疫染色检测海马神经的生成。7.ELISA检测:检测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激素(Estrogen)、孕酮(Progesterone)血清水平。8.RT-PCR:从大脑样本中取出海马组织,在冰上用剪刀将其剪碎。总mRNA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和RNA反转录与PrimeScriptTMRT试剂盒。9.Western blotting检测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从大脑样本中取出海马组织,在冰上用剪刀将其剪碎。蛋白样品的提取采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缓冲液。10.cAMP浓度测定:海马组织,在冰上用剪刀将其剪碎。组织颗粒在裂解缓冲液中裂解10分钟,在4℃、14000 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并用LANCETM cAMP 384试剂盒测定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11.透射电子显微镜:腹腔麻醉后小鼠,经心脏用2.5%戊二醛灌注并取出海马组织,海马组织继续用2.5%戊二醛固定过夜,在4℃,四氧化锇固定2小时后制作超薄切片(60 nm),用丙酮脱水和醋酸铀染色。结果:1.小鼠海马注射Aβ1-42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估认知功能,特别是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图1A)。在培训第1-2天,接受Aβ1-42注射的“老年”鼠在发现可见平台的游泳速度或时间延迟上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这表明空间学习能力不是在Aβ1-42注射后立即受到影响(P>0.05,n=10;见图1A)。相反,改为隐藏平台培训的第3-7天,Aβ1-42小鼠比对照组小鼠时间延迟更长,这些差异在5-7天显着,这表明记忆功能是在Aβ1-42注射后5天开始明显受损(P<0.01,n=10;见图 1A)。从迷宫中去掉平台后,观察小鼠在每个象限停留的时间比例(图1B)。Aβ1-42小鼠在象限虚拟平台的位置所花费的时间百分比明显减少。在本研究中,通过NeuN和BrdU染色标记海马神经元(图1C),染色结果显示Aβ1-42模型组小鼠BrdU注射后21到28天,NeuN、BrdU 阳性细胞数量均显着减少(P<0.01,n=10;图1D)。这些结果表明,小鼠海马神经元在接受Aβ1-42注射后发生严重损害。2.为评估E2对AD小鼠病理过程中早期阶段的影响,在造模后立即给予E2治疗(图2C)。与单纯对照组相比,接受E2治疗的对照组海马神经元再生无明显变化,而Aβ1-42小鼠接受E2治疗与未接受E2治疗比较,NeuN和BrdU 阳性细胞显着增加(P<0.01,n=3;图2D)。此外,给予E2治疗后,AD小鼠找到隐藏平台的潜伏期显着降低(P<0.01,n=10;图2A),在撤出平台的象限所停留的时间比例明显升高(P<0.01,n=10;图2B)。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Aβ1-42小鼠AD病理过程的早期阶段,雌激素治疗增加海马元神经再生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3.为评估E2对AD小鼠病理过程中后期阶段的影响,在造模后第7天开始给予E2治疗(图2C)。无论是对照组还是模型组,E2治疗均没有改善海马神经元再生,NeuN和BrdU阳性细胞没有明显变化(P>0.05,n=3;见图3D)。此外,给予E2治疗,并没有降低AD小鼠找到隐藏平台的潜伏期(P>0.05,n=10;见图3A)。在撤出平台的象限停留时间比例没有明显升高(P>0.05,n=10;见图3B)。4.通过测定LH、FSH、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血清水平,确认E2的效果。在E2治疗前FSH,LH,雌激素或孕激素水平没有显着差异(P>0.05,n=6;图4A-D),但在E2治疗后LH、FSH、雌激素水平显着增加,而孕酮水平明显下降(P<0.01,n=6;图 4A-D)。在早期给与雌二醇的Aβ1-42小鼠,TrkB、BDNF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着上调,而P75NTR表达水平减少(P<0.01,n=3;图4E,F)。这些结果表明,E2诱导的神经发生,至少部分通过BDNF/TrkB通路。对这一途径的下游因子进行了检测(图4E,F)和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STAT3/CREB/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明显增加(P<0.01,n=3;图4E,F)。本研究还对cAMP水平进行评估,以确认BDNF/TrkB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图4D)。5.与后期E2治疗及未给予E2治疗比较,在早期给与雌二醇的A β 1-42小鼠,NO和ROS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n=3;图5A)。相应的细胞死亡相关的Cytochrome-c/Bax/Bcl-2/acspase-3 信号通路因子活化下调(P<0.01,n=3;图5B-C)。这些结果表明,E2降低AD病理过程早期阶段海马区的细胞的氧化应激及死亡通路相关因子的活化,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6.与后期E2治疗及未给予E2治疗比较,在早期给与雌二醇的Aβ1-42小鼠,胶质细胞增生显着降低(P<0.01,n=3:图6A,B)。E2介导的炎症反应,上调抗炎信号通路的因子活化(CD206,FIZZ1,1、TGFβ)并下调促炎信号通路因子的活化(IL-1β,TNF 和 IL-6。P<0.01,n=3;图 6C-E)。7.在本研究中,使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后期E2治疗及未给与E2治疗比较,发现在早期给与雌二醇的Aβ1-42小鼠,突触的数量显着增加(P<0.01,n=3;图7A)。为了进一步探讨E2对不同类型突触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对海马NMDA受体和AMPAR受体水平进行分析。NMDA受体(GluN1和GluN2)水平没有明显影响,而AMPAR受体水平(GluA1 GluA2)明显增加(P<0.01,n=3;图7B,C)。此外,还有重要的突触后蛋白Hevin和SPARC表达明显增加(P<0.01,n=3;图7B,C),这两种蛋白在突触的生成及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结论:1.Aβ1-42小鼠认知功能减退与海马区神经元发生有关。小鼠海马神经元在接受Aβ1-42注射后发生严重损害,海马神经元损害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2.AD早期阶段E2可增加海马神经元再生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而后期阶段E2治疗对的海马神经元再生及认知功能无改善。3.AD早期阶段E2治疗上调Aβ1-42小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相关信号通路。4.AD早期阶段E2治疗可减少氧化应激、下调细胞死亡相关的信号通路活性。5.AD早期阶段E2治疗抑制Aβ1-42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过度增生。6.AD早期阶段E2治疗可增加海马神经元突触受体数量。第二部分 P38MAPK抑制剂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目的:本研究利用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法)制作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模型,经侧脑室内注射SB202190和SB203580的方法对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进行研究,观察p38MAPK抑制剂对VaD大鼠海马依赖的Morris水迷宫的认知功能所起的作用,并通过研究海马神经元凋亡、海马区P38MAPK磷酸化变化及Bcl-2和Caspase-3表达,研究SB202190和SB203580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的神经保护机制,探讨海马神经元凋亡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利用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法)制作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SB202190治疗组、SB203580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只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并不对其结扎,作为两血管法VaD模型的正常对比。治疗组采用侧脑室注射给药方式分别给予P38MAPK抑制剂SB202190、SB203580,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采用侧脑室注射给药方式给予等量二甲基亚矾(DMSO),注射药物2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注射药物后应用TUNEL法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38MAPK磷酸化变化,免疫荧光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区Bcl-2和Caspase-3表达,以探讨SB202190和SB203580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的神经保护机制。结果:1.本研究对平台逃避潜伏期、空间学习、大鼠的SB203580或SB202190治疗效果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B203580和SB202190治疗组平台逃避潜伏期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说明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得以提高。2.给予SB203580和SB202190治疗5天后我们还观察到海马磷酸化激活P38 MAPK表达水平在各治疗组间差异显着(**P<0.01,SB203580治疗组或SB202190组治疗VS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SB203580或SB202190治疗后p38MAPK的表达显着降低。SB203580和SB202190治疗组间无显着差异。3.SB203580和SB202190有助于海马神经元抵抗慢性缺血诱导的细胞凋亡。为了探索SB203580和SB202190是否对血管性痴呆大鼠体外海马细胞凋亡和学习记忆能力有效,本实验用HT22细胞测试SB203580和SB202190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用SB203580或SB202190治疗后实验组海马神经元凋亡减少。实验也证实了在体内SB203580、SB202190对海马细胞凋亡和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是有疗效的。侧脑室注射SB203580和SB202190治疗五天后,处死大鼠,与对照组、SB203580和SB202190组相比,假手术组TUNEL阳性细胞数(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绿色荧光)显着下降(**P<0.01)。然而,SB203580和SB202190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TUNEL阳性细胞数目显着降低;而且SB203580组与SB202190组相比,前者TUNEL 阳性细胞较少。总之,SB203580和SB202190有助于海马神经元抵抗慢性缺血诱导的细胞凋亡。4.本实验研究了 SB203580和SB202190对VaD大鼠海马区施加的抗凋亡能力。脑室注射五天后,处死大鼠获取VaD大鼠海马标本。SB203580或SB202190培养48小时后,进行实验计算实验组凋亡细胞的数量(n=3)。P38MAKA培养后,HT22细胞出现皱缩,碎裂成膜结合凋亡小体,很快被邻近细胞吞噬。P38MAKA能够减少HT22细胞的凋亡。而SB203580或SB202190治疗组凋亡的HT22细胞数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5.在VaD大鼠模型的海马标本上进行了 P38 MAKA和凋亡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研究。我们对P38MAKA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AX和Bcl-2在VaD大鼠海马经SB203580 或 SB202190 治疗后表达增加。caspase-8、caspase-3 和 caspase-9 的表达在SB202190或SB203580治疗组比对照组均显着降低。但SB202190治疗组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比SB203580组略高,这表明SB202190可通过抑制P38 MAKA的活性而减少细胞凋亡,依赖线粒体的凋亡途径可以由慢性缺血激活。6.大鼠经SB203580和SB202190治疗存活时间延长 实验组其余VaD大鼠模型继续存活以观察治疗的远期疗效。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大鼠在第30天处死。相反,约30%SB202190组和60%SB203580组的动物最后需要处死(**P<0.01)。这说明与SB203580相比,SB202190治疗可进一步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其中,相对于SB203580,SB202190较好的治疗效果体现在VaD大鼠显着的生存优势(**P<0.05)结论1.P38MAPK抑制剂SB202190和SB203580,能提高或改善V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2.本研究给予VaD大鼠P38MAPK抑制剂治疗后p38MAPK的表达显着降低,有效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记忆障碍重建,且耐受性良好。3.SB203580和SB202190通过抑制P38 MAKA的活性而减少细胞凋亡,有助于海马神经元抵抗慢性缺血诱导的细胞凋亡,依赖线粒体的凋亡途径可以由慢性缺血激活。4.大鼠经SB203580和SB202190治疗存活时间延长,与SB203580相比,SB202190治疗可进一步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第三部分 TPX2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研究TPX2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30只。在药物治疗组和空白组大鼠用1 0%水合氯醛麻醉(0.5ml/100g剂量),在大鼠双侧海马区域的准确位置注入Aβ1-425ul(浓度1μg/ul)建立模型。将配置的TPX2抑制剂制成溶液。模型建立后,各组大鼠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药物组大鼠将TPX2-siRNA溶液连接10μl微量注射器给予侧脑室注射10μl,对照组大鼠给予侧脑室注射等量1%DMSO溶液。空白组为正常健康组,本组大鼠未作任何手术或药物治疗。大鼠脑组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制成约5um厚度的切片。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各组脑组织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RK、MAPK和p38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MAPK、ERK和p38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一周后,TUNEL染色显示在药物组脑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TPX2抑制剂后,药物组TPX2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检测MAPK和p38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药物组MAPK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灰度值比较中发现,MAPK和p38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药物组中,MAPK、p3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空白组MAPK灰度值则明显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TPX2通过抑制MAPK、ERK和p38蛋白的表达抑制经Aβ1-42处理的脑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对其有保护作用。

郭少珍[6](2019)在《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病同病异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PI3K/AKT/GSK3β信号转导通路在AD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同病异证的发病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的复制(1)AD疾病模型复制:于该实验的第34天时间在大鼠侧脑室定位注射Aβ1-42毒性片段5μL。(2)AD肾精亏虚证模型复制:大鼠腹腔注射D-gal,每日50mg/kg,持续48天,同时于该实验的第34天在大鼠侧脑室注射Aβ1-42毒性片段5μL。(3)AD痰浊阻窍证模型复制:大鼠腹腔注射D-gal,每日50mg/kg,持续48天,并予高脂饲料喂养,于该实验的第34天在大鼠侧脑室定位注射Aβ1-42毒性片段5μL。(4)AD瘀血阻络证模型复制:大鼠腹腔注射D-gal,每日50mg/kg,持续48天,并予第22天开始对其进行低温冷冻(每日持续2小时,冷冻持续时间28天),于该实验的第34天在大鼠侧脑室定位注射Aβ1-42毒性片段5μL。2.病证结合模型的验证。Morris水迷宫及海马组织尼氏染色法从行为学和组织形态学验证AD疾病模型;检测各组大鼠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的改变,以验证肾精亏虚证候模型;检测血脂水平的变化,以验证痰浊阻窍证候模型;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验证瘀血阻络证候模型。3.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D上述三种典型证候在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表达差异。结果:1.证候模型的验证(1)AD疾病模型:运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显示,除假手术组外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所下降,其海马区神经元也有不同程度的凋亡(P<0.05)。(2)AD肾精亏虚证模型:与假手术组比,AD肾精亏虚证模型、AD痰浊阻窍证模型、AD瘀血阻络证模型大鼠皮层、海马抗氧化能力降低(P<0.05),丙二醛含量增多(P<0.05)。(3)AD痰浊阻窍证模型:与假手术组比,该模型组大鼠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增高(P<0.05)。(4)AD瘀血阻络证模型:与假手术组比,该模型组大鼠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所增多(P<0.05),全血低切还原粘度降低(P<0.01)。2.疾病模型的验证: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显示AD组以及不同证候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区神经元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1)AD疾病模型、AD肾精亏虚证模型、AD痰浊阻窍证模型、AD瘀血阻络证模型在tau蛋白磷酸化位点Thr181、Thr23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高(P<0.05),且AD痰浊阻窍证模型增加最为显着;(2)AD疾病模型、AD肾精亏虚证模型、AD痰浊阻窍证模型、AD瘀血阻络证模型在GSK3β的表达增加(P<0.05),且AD痰浊阻窍证模型增加最为显着;(3)AD疾病模型、AD肾精亏虚证模型、AD痰浊阻窍证模型、AD瘀血阻络证模型在p-AKT表达降低(P<0.05),且AD痰浊阻窍证模型增加最为显着;(4)AD疾病模型、AD肾精亏虚证模型、AD痰浊阻窍证模型、AD瘀血阻络证模型在PI3K表达降低(P<0.05),且AD痰浊阻窍证模型增加最为显着。结论:1.AD三典型证候在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共性的发病机制,即上调PI3K/AKT对其可能具有抑制作用,激活GSK3β对其可能具有促进作用;2.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三典型证候调控程度存在差异。即上调PI3K/AKT对AD痰浊阻窍证模型抑制作用最为显着,AD肾精亏虚证模型其次,而AD瘀血阻络证模型最小。激活GSK3β对AD痰浊阻窍证模型促进作用最为显着,AD肾精亏虚证模型其次,而AD瘀血阻络证模型最小。

王丽莎[7](2019)在《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脑计划已经将AD列为重要关注的三大神经和精神疾病之一。AD发病的危险因素多样化,机制复杂化,尚不明确,为其治疗带来巨大困难。目前AD临床治疗药物仅能减轻症状,不能延缓或终止病理进程,并且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AD的新药研发迫在眉睫。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药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研究显示有多种芪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AD作用。木豆素(cajaninstilbeneacid,CSA)是从木豆[Cajanusc cajan(L.)Millsp.]叶中提取的一种活性芪类化合物,具有神经保护等作用。因此推测CSA有可能成为治疗AD的候选药物。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可以对候选药物的动力学特征进行早期评价,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降低成本和风险,获得最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国内外没有关于CSA改善学习记忆的研究报道,其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仅有两篇文献研究。因此,本研究拟采用不同的动物模型对CSA在学习记忆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评价,然后从多个层面揭示其作用机制,最后在整体动物以及细胞水平探讨其体内动力学过程和吸收转运机制。完成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研究首先建立Aβ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模型,然后采用建立的Aβ寡聚体脑内注射模型以及慢性睡眠剥夺模型,通过空场、物体位置识别、水迷宫和避暗行为学检测方法评价CSA对模型动物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海马CA1区双侧注射Aβ1-42寡聚体(100pmol/只)可以成功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在Aβ寡聚体脑内注射模型和慢性睡眠剥夺模型中,灌胃给予CSA(7.5、15和30mg/kg)不影响模型小鼠的自主活动,可以改善模型小鼠对物体位置的短期辨别记忆能力,提高水迷宫实验中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模型小鼠在避暗实验中获得和保持被动回避能力。2.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首先建立测定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及其代谢产物(犬尿氨酸、犬尿喹啉酸、3-羟基犬尿氨酸、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谷氨酸(glutamicacid,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然后从多个层面研究CSA改善Aβ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主要包括:采用尼氏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监测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状态以及海马内Aβ的含量;采用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Trp及其代谢产物、Glu和GABA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GluN1和GluN2B受体以及下游PKA/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灵敏度和稳定性,可用于比较不同实验组动物体内各待测物含量的差异;CSA改善Aβ1-42寡聚体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可能是通过清除海马中Aβ,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维持Trp代谢的正常水平,逆转Glu和GABA水平失调,抑制GluN2B过度表达和上调PKA/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3.木豆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首先鉴定大鼠体内CSA的主要代谢产物并建立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然后采用建立的分析方法研究CSA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排泄途径,最后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CSA的肠道吸收转运机制。结果表明,血浆、胆汁和尿液中主要存在五种CSA代谢产物(M1-M5),分别为CSA-3-O-glucuronide、CSA-2-COO-glucuronide、6,12-dihydroxy CSA、3-hydroxy-5-methoxystilbene-3-O-glucuronide和6-hydroxy CSA-3-O-glucuronide,说明葡萄糖醛酸化和氧化反应是其主要代谢途径;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可用于CSA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CSA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为44.36%,首过效应使CSA转化成大量的CSA-3-O-glucuronide限制其吸收,CSA的肝肠循环、组织分布和肾脏重吸收等药代动力学特性延缓其体内消除过程,延长作用时间;CSA及其代谢产物M1-M5以胆汁排泄为主,总排泄量约占给药量的78%,CSA以原型形式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的总量约占给药量的0.6%,而M1-M5的总排泄率为81%,说明CSA在体内被广泛代谢,生成大量的代谢产物;CSA在Caco-2细胞模型中以跨细胞膜途径的被动扩散方式进行转运,吸收良好。综上所述,CSA在不同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海马中Aβ,抑制胶质细胞活化,维持Trp代谢正常水平,逆转Glu和GABA水平失调,抑制GluN2B过度表达和上调PKA/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等有关;CSA 口服时以被动扩散方式迅速吸收,缓慢消除,存在首过效应、肝肠循环、组织分布和肾脏重吸收等药代动力学特性,主要代谢途径为葡萄糖醛酸化和氧化反应,以胆汁排泄为主。本研究有助于了解CSA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为其在治疗AD方面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并为甚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许哲郝[8](2018)在《基于JAK2/STAT3通路探讨三七皂苷R1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凋亡和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JAK2/STAT3通路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凋亡和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以及三七皂苷R1的干预作用。方法:1.体外实验-以大鼠神经瘤细胞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Aβ25-35片段建立PC12细胞的AD细胞模型,用AG490和NGR1干预后,采用CCK-8法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JAK2和STAT3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K2和STAT3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2.体内实验-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Aβ25-35组、Aβ25-35+AG490组、Aβ25-35+NGR1高剂量组、Aβ25-35+NGR1低剂量组、Aβ25-35+AG490+NGR1高剂量组及Aβ25-35+AG490+NGR1低剂量组。采用侧脑室注射方法给予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小鼠注射Aβ25-35片段。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AG490组及AG490+NGR1组在建立模型前12h及造模后每隔1天按1mg/kg剂量腹腔注射JAK抑制剂AG490。NGR1高剂量组按50mg/kg剂量灌胃,NGR1低剂量组按25mg/kg剂量灌胃,连续灌胃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行为能力;HE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态;RT-PCR法检测JAK2、STAT3以及JAK2/STAT3通路下游凋亡基因BL-2、survivin和P53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JAK2、STAT3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1.体内实验结果:1.1 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25-35组可明显抑制PC12细胞的活性(P<0.05);与Aβ25-35组比较,Aβ25-35+AG490组可明显提高PC12细胞的活性(P<0.05)。1.2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25-35组可PC1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Aβ25-35组比较,Aβ25-35+AG490组和Aβ25-35+NGR1组PC1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Aβ25-35+NGR1组比较,Aβ25-35+AG490+NGR1组PC12细胞的凋亡率显着降低(P<0.05)。1.3 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25-35组PC12细胞的JAK2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β25-35组比较,Aβ25-35+AG490组和Aβ25-35+NGR1组PC12细胞的JAK2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Aβ25-35+NGR1组比较,Aβ25-35+AG490+NGR1组PC12细胞的JAK2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1.4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25-35组PC12细胞的JAK2和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β25-35组比较,Aβ25-35+AG490组和Aβ25-35+NGR1组PC12细胞的JAK2和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Aβ25-35+NGR1组比较,Aβ25-35+AG490+NGR1组PC12细胞的JAK2和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2.体外实验结果:2.1 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25-35组的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着降低(P<0.05);与Aβ25-35比较,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和Aβ25-35+AG490组的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与Aβ25-35+NGR1高剂量组比较,Aβ25-35+AG490+NGR1高剂量组AD小鼠的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着增加(P<0.05)。2.2 HE染色结果显示:Aβ25-35组海马区结构异常,神经元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形态以及排列改变比较明显,排列疏松紊乱,可见胞核固缩,染色加深,胞浆、胞核界限不明显;与Aβ25-35组相比较,Aβ25-35+AG490组和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以及Aβ25-35+AG490+NGR1高、低剂量组海马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海马区神经元结构异常有所改善,细胞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神经元数目和锥体细胞数量有所增加。2.3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比较,Aβ25-35组JAK2和STAT3 mRNA的表达升高(P<0.05),且BCL-2和survivin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P53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Aβ25-35组相比,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的JAK2和高剂量组的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而BCL-2和survivin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此外,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的P53 mRNA表达与Aβ25-35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与相应的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比较,Aβ25-35+AG490+NGR1高、低剂量组的JAK2 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但Aβ25-35+AG490+NGR1高、低剂量组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与相应的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此外,与相应的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比较,Aβ25-35+AG490+NGR1高、低剂量组的BCL-2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Aβ25-35+AG490+NGR1高剂量组的survivin mRNA表达升高(P<0.05),Aβ25-35+AG490+NGR1高、低剂量组的P53 mRNA表达降低(P>0.05)。2.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β25-35组小鼠海马区的p-JAK2和p-STAT3免疫阳性细胞数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Aβ25-35组相比,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的p-JAK2和p-STAT3免疫阳性细胞数百分比显着下降(P<0.05);与相应的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相比,Aβ25-35+NGR1+AG490高、低剂量组的p-JAK2和p-STAT3免疫阳性细胞数百分比显着降低(P<0.05)。2.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β25-35组小鼠脑组织的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Aβ25-35组相比,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的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相应的Aβ25-35+NGR1高、低剂量组比,Aβ25-35+NGR1+AG490高、低剂量组的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结论:1.1.JAK2/STAT3通路可促进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NGR1可通过抑制该通路活性而抑制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2.抑制JAK2/STAT3通路可显着提高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NGR1可以通过抑制该通路从而改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

乔森[9](2017)在《加味开心散对AD模型小鼠突触改善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阿尔兹海默病带来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现代医学关于阿尔兹海默病的病因尚在研究探索当中,至今尚无针对性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特效药物。所以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方法仍需要不断研究。中医药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中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其中老年性痴呆的相关诊疗经验,是现代医学认识和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重要依据,是研究阿尔兹海默病的宝贵财富。由于“阿尔兹海默病”和“老年性痴呆”是现代医学病名,在中医古籍中并无此记载。但是中医医籍记载中“健忘、癫症、痴呆、呆病”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痴呆有许多类似之处。中医学“健忘、癫症、痴呆、呆病”等疾病包含了现代医学老年性痴呆疾病的内涵。纵观中医医史,不同医家对老年性痴呆中医病因病机也具有不同认识。但主要病因不离痰、虚、瘀等方面。其中肾虚精亏被近代许多数医家认为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改变。本课题组根据多年中医临床观察,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提出气虚、痰凝、血瘀是贯穿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肾虚精亏等只是“虚、痰、瘀”的一个终末期体现,而且随着疾病的发展,不仅是肾脏,五脏功能均会虚损。本文通过系统回顾老年性痴呆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并挖掘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病因病机,从理论上系统阐释中医痰、虚、瘀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首次提出以气虚、痰凝、血瘀三者概括阿尔兹海默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而且本课题组前期实验也证实,在此理论指导下,益气化痰行瘀法对AD模型小鼠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开心散是《备急千金要方》中治疗好忘的基础方,后世有许多衍生方。开心散由人参、远志、茯苓、石菖蒲四味药组成,主要体现了益气、化痰的治疗思路。现代研究发现,开心散对阿尔兹海默病、抑郁症等神经精神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课题组根据上述对老年性痴呆的理论认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开心散原方进行加味,加入了活血化瘀之丹参、川芎,温阳补气的巴戟天。使全方以益气化痰行瘀法统方,更贴合老年性痴呆的复杂病机。由于老年性痴呆以学习记忆进行性减退为最主要的临床症状,而突触与学习记忆关系密切,突触传递是学习记忆的基础。既往研究发现,开心散可以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开心散可以调节突触可塑性,还能显着上调抑郁小鼠突触相关蛋白如突触结合蛋白(synaptotagmin)、突触后致密蛋白(post synaptic density protein)的表达,说明了开心散对突触的有效作用。于是本实验以突触功能为研究内容,研究了加味开心散及其原方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及对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并研究了加味药中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对小鼠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及丹参素对A β1-42孵育的离体脑片突触可塑性的保护作用,从实验层面支持益气化痰行瘀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良好的治疗方法。目的:益气、化痰、行瘀是中医学的基本治法,在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回顾历代文献,总结历代医家对老年性痴呆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气虚、痰凝、血瘀是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基本病机,老年性痴呆病属虚实夹杂的病症。从益气化痰行瘀的角度理论阐释老年性痴呆发病的病机及其治疗的可行性。实验部分,本课题组选取侧脑室注射A β 的AD小鼠模型作为老年性痴呆的动物模型,观察益气化痰行瘀辨证思路组方的加味开心散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水平、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选取了加味开心散中主要药物——丹参中的主要有效单体丹参素为研究对象,观察丹参素对小鼠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以及对急性孵育寡聚化A β1-42离体脑片LTP的作用,旨在为益气化痰行瘀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方法:1.理论探讨:整理与中医痴呆、健忘,益气化痰行瘀法有关的古今文献,分析益气化痰行瘀法的概念、内涵,提炼益气化痰行瘀治法的理论基础,及其防治老年性痴呆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2.以侧脑室注射Aβ1-42为老年性痴呆的小鼠模型,以突触功能为研究靶点,研究益气化痰行瘀法对老年性痴呆的作用及其机制。观察小鼠自主活动情况、旷场运动,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小鼠学习记忆的能力;用神经电生理的方法以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小鼠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mEPSC、sEPSC、sIPSC,以及场电位记录的方法记录小鼠Schaffer通路上fEPSP、LTP等指标。结果:1.理论研究通过研究历代医家认识治疗健忘、痴呆的着作,发现气虚、痰凝、血瘀和老年性痴呆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痴呆的发生。以益气化痰行瘀为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理论上可行。2.加味开心散给药组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空白组及各给药组小鼠潜伏期随训练天数逐步缩短,模型组潜伏期变化不明显(P<0.01)。空间探索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开心散各组相对于模型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加,且呈递增趋势,以开心散加味高剂量最为显着。与模型组相比,开心散高剂量穿越次数显着增加(P<0.05),与多奈哌齐组相比,开心散高剂量也显示出明显增高趋势。(P<0.05)。空间探索实验里,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开心散加味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长,以开心散加味高剂量组为显着。与模型组、多奈哌齐、开心散原方比较,开心散加味高剂量组目标停留时间明显延长,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LTP实验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LTP的维持明显抑制(P<0.01),而灌胃给予开心散、开心散加味高剂量后各组LTP维持得到明显改善(P<0.01),开心散组及加味开心散组相比,加味开心散对LTP的维持作用更加显着(P<0.01)。4.丹参素对突触传递的影响与给药前比较,100uM的丹参素没有改变小鼠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sEPSC的幅度和频率,但是能显着降低其slPSC的频率(P<0.01)。200uM丹参素能显着提小鼠高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mEPSC的频率(P<0.01),但对其幅度无影响(P>0.05)。5.丹参素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急性孵育Aβ1-42后,小鼠海马Schaffer通路LTP产生明显抑制(P<0.05),在提前给予脑片预孵育200uM丹参素30min,LTP的抑制作用得到改善(P<0.01)。结论:1.气虚痰瘀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中医病机,益气化痰行瘀法防治老年性痴呆有其可行性。2.益气化痰行瘀法对侧脑注射A β 的AD小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开心散加味后对AD模型小鼠突触长时程增强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较原方更优,加味开心散改善AD模型小鼠突触可塑性可能是其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3.一定浓度的丹参素能通过增强突触前谷氨酸量子化释放增加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丹参素能改善急性孵育A β1-42造成的离体脑片LTP抑制,其可能是丹参素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的机制之一。

池恒[10](2016)在《Orexin-A对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Orexin-A对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观察在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Orexin-A结合其受体后,能够增加还是减少细胞凋亡,即对细胞起到损害作用还是保护作用。究竟是通过过OX1R/OX2R-Gq-PLCβ-1细胞信号通路还是OX1R/OX2R-Gq-PLCβ-4信号通路,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方法1、海马神经细胞的培养取36只24h内出生的Wistar大鼠,消毒,断头,急性分离海马组织。剔脑膜和血管,剪碎,胰蛋白酶消化,终止消化,吹打,过滤,离心,种植。细胞计数。2、siRNA设计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大鼠PLCβ-1、PLCβ-4的mRNA序列,设计针对PLCβ-1、PLCβ-4基因的siRNA模板序列。3、慢病毒转染取培养3天的神经细胞,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空病毒组(LV-control-siRNA),siRNA1,siRNA2以及siRNA3组。待95%的神经细胞汇合时,分别加入LV-control-siRNA,LV-PLCβ-1-siRNAl,LV-PLCβ-1-siRNA2,LV-PLCβ-1-siRNA3;LV-control-siRNA,LV-PLCβ-4-siRNAl,LV-PLCβ-4-siRNA2,LV-PLCβ-4-siRNA3。转染倍数(MOI)为5。3天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4、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LCβ-1RNA、PLCβ-4RNA干扰效率检测各组PLCβ-1mRNA、PLCβ-4mRNA的表达,分别选择一种沉默效率最高的siRNA,进行后续的正式实验。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去除基因组DNA,逆转录反应,聚合酶链反应PCR。5、Orexin-A干预慢病毒转染3天后,每组平均分成未加入Orexin-A组(n=6只)及加入Orexin-A(n=6只)两个亚组,共六个亚组。加入Orexin-A终浓度为100nmol/L。6、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率Orexin-A干预48h后,进行细胞凋亡率检测。7、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表达取Orexin-A干预48h后的神经细胞,提取总蛋白,BCA试剂盒检测蛋白浓度。制备聚丙烯酞胺凝胶(SDS-PAGE),转膜,洗膜,封闭,洗膜,一抗孵育,洗膜,二抗孵育,洗膜,增强化学发光ECL,比较蛋白表达量。结果1、海马神经细胞的培养和转染:三组细胞的海马神经细胞纯度均>90%,三组细胞转染效率均>90%。2、rt-PCR显示:PLCβ-1、PLCβ-4的siRNAl,siRNA2和siRNA3均可达到抑制基因表达的标准。其中,PLCβ-1中的siRNAl、PLCβ-4中的siRNA3,其抑制基因表达效率最高,用这两个来进行后续实验中的转染。3、流式细胞术显示:空病毒组内加入Orexin-A亚组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未加Orexin-A亚组(P<0.001);PLCβ-1组内加入Orexin-A亚组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与未加Orexin-A亚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LCβ-4组加入Orexin-A亚组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低于未加Orexin-A亚组(P<0.01)。4、Western blot显示:空病毒组内加入Orexin-A亚组的ERK1/2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加Orexin-A亚组(P<0.001);PLCβ-1组内加入Orexin-A亚组的ERK1/2的表达与未加Orexin-A亚组无明显差异(P>0.05);PLCβ-4组加入Orexin-A亚组的ERK1/2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加Orexin-A组(P<0.001)。结论1、Orexin-A在100nmol/L浓度下能够减少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对海马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Orexin-A能够显着激活海马神经细胞的ERK1/2的磷酸化。Orexin-A对海马神经细胞的作用主要依赖于OX1R/OX2R-Gq-PLCβ-1信号途径,而OX1R/OX2R-GqPLCβ-4信号途径不是主要途径。阻滞OX1R/OX2R-Gq-PLCβ-1信号途径,将影响Orexin-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未来可以通过干预该信号途径,影响Orexin-A的作用,为失眠和发作性睡病等睡眠障及学习记忆损害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二、脑室注射Aβ_(1-40)对海马NAPOR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室注射Aβ_(1-40)对海马NAPOR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
    1.现代医学对AD的认识
        1.1 AD的临床诊断
        1.2 A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AD的临床药物治疗与新药研发
    2.中医学对AD的认识
        2.1 AD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AD的毒损脑络理论
        2.3 AD的中药治疗方案
    3.黄连解毒汤治疗AD
        3.1 黄连解毒汤对AD的临床疗效
        3.2 黄连解毒汤治疗AD的可能性机制
第二部分 黄连解毒汤治疗AD的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试验标准
    2.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方法和评价指标
        2.3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患者招募完成情况
        3.2 基线资料
        3.3 两组各时间点疗效指标比较
        3.4 两组疗效的维持效应
        3.5 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3.6 黄连解毒汤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3.7 安全性观察
        3.8 依从性观察
    4.讨论
        4.1 黄连解毒汤治疗AD的临床依据
        4.2 黄连解毒汤的临床疗效分析
        4.3 中医证候与整体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4.4 黄连解毒汤对AD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影响
        4.5 黄连解毒汤的安全性评价及依从性评价
    5.小结
第三部分 黄连解毒汤干预AD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黄连解毒汤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
        1.2 实验主要药物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定位航行实验结果
        2.2 空间探索实验结果
        3.讨论
        3.1 动物模型与水迷宫检测选择依据
        3.2 黄连解毒汤对Tau/APP/PS1三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4.小结
    实验二 黄连解毒汤对AD模型小鼠海马组织Aβ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主要仪器
        1.2 实验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黄连解毒汤对AD小鼠海马组织Aβ1-40及Aβ1-42 水平的影响
        2.2 黄连解毒汤对AD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18表达的影响
        3.讨论
        3.1 黄连解毒汤对AD小鼠海马组织Aβ水平的影响
        3.2 黄连解毒汤对AD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18 的影响
        4.小结
    实验三 黄连解毒汤对AD模型小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仪器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实验动物、分组、干预方法
        1.4 标本制备
        1.5 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主要操作步骤
        1.6 免疫组化(IHC)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
        1.7 统计分析方法
        2.实验结果
        2.1 HE染色观察五组小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
        2.2 免疫组化观察五组小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
        3.讨论
        3.1 黄连解毒汤对AD小鼠海马组织形态的保护作用
        3.2 黄连解毒汤对AD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
        4.小结
    实验四 黄连解毒汤对AD模型小鼠海马NLRP3 炎性小体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实验动物、分组、干预方法
        1.4 标本制备
        1.5 指标检测
        1.6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黄连解毒汤对AD小鼠海马组织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 p20蛋白表达的影响
        2.2 黄连解毒汤对AD小鼠海马组织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的影响
        3.讨论
        3.1 NLRP3/ASC/Caspase-1在AD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3.2 黄连解毒汤对Tau/APP/PS1小鼠海马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4.小结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小胶质细胞与NLRP3炎性小体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阿魏酸钠通过Notch1/Hes信号通路对抗Aβ1-42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1)综述 星形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3)致谢
    (4)个人简历

(3)七圣丸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七圣丸及其研究概况
    1.2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概况
        1.2.1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1.2.2 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究
        1.2.3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1.3 肠道菌群研究概况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七圣丸对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病理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药物及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3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药物与试剂的制备
        2.2.2 动物分组
        2.2.3 AD大鼠模型的制备
        2.2.4 动物给药
        2.2.5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
        2.2.6 大鼠海马组织切片的制作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2.4.2 定位航行实验结果
        2.4.3 空间探索实验结果
        2.4.4 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2.5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七圣丸对AD模型大鼠海马及结肠中蛋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药物及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1.3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药物与试剂的制备
        3.2.2 动物分组
        3.2.3 AD大鼠模型的制备
        3.2.4 动物给药
        3.2.5 检测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对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影响
        3.4.2 对海马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
        3.4.3 对海马组织和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
        3.4.4 对海马组织和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
    3.5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七圣丸对A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药物
        4.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1.3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药物与试剂的制备
        4.2.2 动物分组
        4.2.3 AD大鼠模型的制备
        4.2.4 动物给药
        4.2.5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
        4.2.6 粪便采集
        4.2.7 肠道菌群16S片段高通量测序
        4.2.8 肠道菌群16S片段高通量测序信息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生物信息分析
        4.3.2 群落组成分析
        4.3.3 Alpha多样性
        4.3.4 Beta多样性
        4.3.5 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与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白藜芦醇对海马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AD小鼠学习记忆缺陷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海马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AD模型小鼠神经精神行为变化及相关分子变化
    1.前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常用仪器
        2.3 常用试剂及耗材
        2.4 常用试剂的配制
    3.实验方法
        3.1 模型建立
        3.2 体重及一般状态观察
        3.3 行为学实验
        3.4 采集小鼠血清及ELISA试剂盒检测Inslin
        3.5 脑组织切片制备
        3.6 免疫组化
        3.7 小鼠脑组织取材
        3.8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和PFC中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
        3.9 统计学检测
    4.实验结果
        4.1 海马内定位注射STZ对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
        4.2 海马内定位注射STZ对小鼠神经精神行为的影响
        4.3 海马内定位注射STZ对小鼠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影响
        4.4 海马内定位注射STZ对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4.5 海马内定位注射STZ对小鼠海马和PFC中突触可塑性调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6 海马内定位注射STZ对小鼠海马和PFC中 Wnt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第二部分 白藜芦醇对STZ诱导的AD模型小鼠记忆缺陷的保护作用
    1.前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常用仪器
        2.3 常用试剂及耗材
        2.4 常用试剂配制
    3.实验方法
        3.1 动物分组建模并给药
        3.2 体重及一般状态观察
        3.3 神经行为学实验
        3.4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nslin和 Nesfatin-1 含量
        3.5 小鼠海马及前额叶皮层组织的取材
        3.6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海马及PFC中 Nesfatin-1 mRNA表达水平
        3.7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和PFC中相关蛋白分子表达
        3.8 统计学
    4.实验结果
        4.1 RES对AD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4.2 RES对AD模型小鼠的神经精神行为的影响
        4.3 RES对AD模型小鼠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影响
        4.4 RES对 AD模型小鼠中枢及外周Nesfatin-1 表达的影响
        4.5 RES对 AD模型小鼠海马和PFC中突触可塑性调节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Copine-6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P38MAPK抑制剂、雌二醇和TPX2对痴呆鼠模型海马神经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中文部分
    第一部分 雌二醇治疗对小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海马神经元发生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保护作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38MAPK抑制剂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TPX2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部分
    Chronic estradiol administration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rescues adult hippocampalneurogenesis and ameliorates cognitive deficits in Ap"2 mice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Summary
        Reference
        Figure legends
    The Effect of P38MAPK Inhibitors on Hippocampus Apoptosisand Learning Memory Ability in Vascular Dementia Rat
        1. Introduction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3. Results
        4. Discussion
        Conflict of Interests
        Authors, Contribution
        Reference
        Figure legend
    Protective Effects and Mechanism Researches of TPX2 onNeurocytes Apoptosis of Ra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

(6)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病同病异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1 中医学对AD的认识
        1.1 中医古代文献关于AD疾病与症状的记载
        1.2 中医古代文献对AD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现代临床对AD疾病的证候分型概述
    2 西医学对AD的认识
        2.1 Aβ级联假说
        2.2 tau蛋白假说
    3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与AD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A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备及验证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试剂配制
        2.3 各组模型的复制方法
        2.4 阳性对照组
        2.5 脑立体定位方法
        2.6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
        2.7 样本采集
        2.8 样本检测
        2.9 海马区神经元的存活率
        3 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行为学检测结果
        4.2 尼氏染色结果
        4.3 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
        4.4 血脂检测结果
        4.5 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四项检测结果
        5 讨论
        5.1 AD疾病模型的验证
        5.2 三典型证候模型的验证
    实验二 AD同病异证在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构建AD病证结合模型
        2.3 配制试剂
        2.4 待测样本的收集与检测
        2.5 Western Blot
        3 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
        3.1 免疫组化染色
        3.2 图像采集和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tau蛋白Thr181 位点的磷酸化改变
        4.2 tau蛋白Thr231 位点的磷酸化改变
        4.3 GSK3β在Western blot表达与免疫组化改变
        4.4 PI3K/AKT的 Western blot表达
        5 讨论
        5.1 AD疾病发生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5.2 AD证型与PI3K/AKT/GSK3β
实验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1 AD的分类
        2 AD发病的危险因素
        2.1 遗传和基因突变
        2.2 年龄
        2.3 性别
        2.4 睡眠障碍
        2.5 血管因素
        2.6 其他因素
        3 AD的发病机制
        3.1 Aβ假说
        3.2 Tau蛋白假说
        3.3 胆碱能假说
        3.4 神经炎症假说
        3.5 犬尿氨酸通路假说
        3.6 兴奋性毒性假说
        4 AD的治疗
        4.1 临床用药
        4.2 临床治疗新希望
        4.3 芪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第二节 木豆素的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1 CSA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1 抗菌作用
        1.2 抗炎作用
        1.3 抗氧化作用
        1.4 抗骨质疏松作用
        1.5 神经保护作用
        2 CSA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2.1 体内吸收与分布
        2.2 药物相互作用
    第三节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研究
    第一节 Aβ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可溶性Aβ_(1-42)寡聚体的制备和表征
        2.2 动物分组
        2.3 手术造模
        2.4 行为学检测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Aβ_(1-42)寡聚体的形态
        3.2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3.3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3.4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辨别指数的影响
        3.5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避暗成绩的影响
        3.6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水迷宫成绩的影响
        4 讨论
        4.1 Aβ种类的选择
        4.2 Aβ寡聚体体外制备方法的选择
        4.3 Aβ寡聚体注射剂量的选择
        4.4 Aβ寡聚体脑内注射部位的比较
        4.5 空场和避暗实验的调整改进
    第二节 CSA改善Aβ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CSA的制备
        2.2 药物配制
        2.3 可溶性Aβ_(1-42)寡聚体的制备
        2.4 分组、造模及给药
        2.5 行为学检测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CSA对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3.2 CSA对模型小鼠辨别指数的影响
        3.3 CSA对模型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3.4 CSA对模型小鼠水迷宫成绩的影响
        3.5 CSA对模型小鼠避暗成绩的影响
        4 讨论
        4.1 Aβ_(1-42)寡聚体脑内注射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4.2 CSA对Aβ_(1-42)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第三节 CSA改善慢性睡眠剥夺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药物配制
        2.2 动物分组
        2.3 慢性睡眠剥夺实验
        2.4 给药
        2.5 行为学检测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CSA对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3.2 CSA对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3.3 CSA对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小鼠辨别指数的影响
        3.4 CSA对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小鼠水迷宫成绩的影响
        3.5 CSA对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小鼠避暗成绩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色氨酸代谢产物及相关神经递质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生物样品采集
        2.2 标准溶液和质控样品的配制
        2.3 样品的处理
        2.4 LC-MS/MS分析
        2.5 方法学验证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专属性
        3.2 线性、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3.3 精密度
        3.4 稳定性
        4 讨论
        4.1 质谱条件的优化
        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4.3 样品处理方法的优化
        4.4 方法学验证
    第二节 木豆素改善Aβ寡聚体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动物实验及样品采集
        2.2 冰冻切片
        2.3 尼氏染色
        2.4 免疫荧光
        2.5 LC-MS/MS分析
        2.6 Western blot检测
        2.7 图像分析
        2.8 数据统计
        3 结果
        3.1 CSA对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3.2 CSA对海马区胶质细胞的影响
        3.3 CSA对海马区Aβ的影响
        3.4 CSA对Trp及其代谢产物、Glu和GABA的影响
        3.5 CSA对海马区GluN2B和GluN1受体的影响
        3.6 CSA对海马区PKA/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
        4 讨论
        4.1 CSA对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4.2 CSA对海马区Aβ和胶质细胞的影响
        4.3 CSA对Trp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4.4 CSA对海马区Glu和GABA的影响
        4.5 CSA对海马区NMDARs及下游PKA/CREB/BDNF/TrkB通路的影响
第四章 木豆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大鼠体内CSA主要代谢产物的鉴定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颈静脉和胆管插管手术
        2.2 给药和样品采集
        2.3 样品处理
        2.4 HPLC-DAD-MS/MS分析
        2.5 UPLC-Q-TOF分析
        3 结果
        3.1 CSA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
        3.2 代谢物M1和M2的鉴定
        3.3 代谢物M3的鉴定
        3.4 代谢物M4的鉴定
        3.5 代谢物M5的鉴定
        4 讨论
    第二节 大鼠生物样品中CSA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 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的配制
        2.3 生物样品的处理
        2.4 HPLC-UV分析
        2.5 方法学验证
        3 结果
        3.1 专属性
        3.2 线性、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3.3 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
        3.4 稳定性
        4 讨论
        4.1 内标的选择
        4.2 HPLC-UV检测条件的确定
        4.3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的优化
        4.4 方法学验证
    第三节 CSA及M1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颈静脉插管手术
        2.2 给药和样品采集
        2.3 样品处理
        2.4 HPLC-UV分析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给予CSA后血浆样品中CSA和M1的HPLC-UV分析
        3.2 静脉给药后CSA和M1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3.3 口服给药后CSA和M1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4 讨论
        4.1 首过效应
        4.2 肝肠循环
        4.3 组织分布
    第四节 CSA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排泄途径的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颈静脉和胆管插管手术
        2.2 给药和样品采集
        2.3 样品处理
        2.4 HPLC-UV分析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CSA及其代谢产物M1-M5在大鼠胆汁中的排泄率
        3.2 CSA及其代谢产物M1-M5在大鼠尿液中的排泄
        4 讨论
    第五节 CSA肠道吸收转运机制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CSA对Caco-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3 Caco-2单层细胞模型的制备
        2.4 药物转运实验
        2.5 Caco-2细胞模型的验证
        2.6 CSA在Caco-2细胞模型上转运机制研究
        2.7 数据计算与处理
        3 结果
        3.1 CSA对Caco-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3.2 细胞模型的建立
        3.3 CSA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机制
        4 讨论
        4.1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
        4.2 CSA样品的检测和处理方法
        4.3 接收液的选择
        4.4 转运时间的选择
        4.5 CSA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吸收特性
        4.6 CSA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JAK2/STAT3通路探讨三七皂苷R1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凋亡和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JAK2/STAT3 通路三七皂苷R_1对Aβ_(25-35) 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药品
        1.4 细胞株
    2 方法
        2.1 主要药品的配置
        2.1.1 Aβ_(25-35) 寡聚体的制备
        2.1.2 AG490 储存液的配置
        2.1.3 NGR_1 储存液的配置
        2.2 细胞培养
        2.2.1 细胞复苏与传代
        2.3 实验分组
        2.4 CCK-8 法检测PC12 细胞存活率
        2.5 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
        2.6 real-time PCR检测细胞的JAK2、STAT3 水平的表达
        2.6.1 RNA提取
        2.6.2 逆转录为c DNA
        2.6.3 扩增
        2.7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JAK2和STAT3 蛋白表达水平
        2.7.1 细胞蛋白样本的制备
        2.7.2 测定蛋白浓度
        2.7.2.1 绘制标准曲线
        2.7.3 样本的制备
        2.7.4 SDS-PAGE电泳
        2.8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AG490 和三七皂苷R_1 实验剂量确定
        3.2 Aβ_(25-35)对PC12 细胞JAK2/STAT3 通路的影响
        3.3 JAK2/STAT3 通路在Aβ_(25-35) 诱导的PC12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3.4 三七总皂苷R_1对Aβ_(25-35) 诱导的PC12 细胞JAK2/STAT3 通路的影响
        3.4.1 RT-PCR检测PC12 细胞的JAK2和STAT3 mRNA的表达
        3.4.2 Western blot检测PC12 细胞的JAK2和STAT3 蛋白磷酸化水平
        3.5 NGR_1对Aβ_(25-35) 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的影响及JAK2/STAT3 通路的作用
    4 讨论
        4.1 JAK2/STAT3 通路在Aβ_(25-35) 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的影响
        4.2 NGR_1对Aβ_(25-35) 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的影响
第二部分 基于JAK2/STAT3 通路三七皂苷R_1对AD小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药品
        1.4 实验动物
    2 方法
        2.1 药品的制备
        2.1.1 剂量设计GR
        2.2 动物分组和给药
        2.3 样品的制备
    3 实验方法
        3.1 侧脑室注射Aβ_(25-35) 建立模型
        3.2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
        3.2.1 定位航行实验(place navigation)
        3.2.2 空间探索实验(spatial probe)
        3.3 脑组织灌注采集
        3.4 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AD小鼠海马的形态变化
        3.5 免疫组化法检测AD小鼠大脑组织中JAK2和STAT3 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
        3.6 RT-PCR法测定AD小鼠大脑海马组织JAK2、STAT3、BCL-2、survivn和P53 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
        3.6.1 脑组织的RNA的提取
        3.6.2 逆转录c DNA
        3.6.3 扩增
        3.7 Western blot检测AD鼠脑内的JAK2和STAT3 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
        3.7.1 脑组织蛋白样本的制备
        3.7.2 测定蛋白浓度
        3.7.3 样本制备
        3.7.4 SDS-PAGE电泳
        3.8 数据分析
    4 结果
        4.1 NGR_1及JAK2/STAT3 通路对AD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4.2 NGR_1及JAK2/STAT3 通路对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4.3 NGR_1对JAK2和STAT3 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Western blot测定p-JAK2和p-STAT3 蛋白的表达结果
        4.5 免疫组织化学法化测定p-JAK2和p-STAT3 蛋白的表达影响
        4.6 RT-PCR检测BCL-2、survivin和 P53 mRNA的基因表达影响
    5 讨论
        5.1 NGR_1改善Aβ_(25-35) 建立的AD小鼠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5.2 NGR_1对Aβ_(25-35) 诱导的AD小鼠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5.3 NGR_1对 JAK2/STAT3 通路表达、活性及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加味开心散对AD模型小鼠突触改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理论研究
    1.1 中医理论研究
        1.1.1 中医学对痴呆的认识
        1.1.2 中医对健忘的认识
        1.1.3 痰理论与痴呆
        1.1.4 瘀血与痴呆的关系
        1.1.5 气虚与痴呆的关系
        1.1.6 老年性痴呆与痰虚瘀体质关系
        1.1.7 气虚痰瘀相互作用及益气化痰行瘀防治老年性痴呆的理论探讨
    1.2 阿尔兹海默病研究概况
        1.2.1 阿尔兹海默病现状及其病理特征
        1.2.2 AD的病理机制研究现状及Aβ级联假说的重要性
        1.2.3 Aβ的产生及相关机制研究
        1.2.4 Aβ对突触结构功能的损伤及在AD病理机制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2.5 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
    1.3 复方开心散组方分析
        1.3.1 开心散原方方义分析及现代研究进展
        1.3.2 开心散加味组方分析及加味药现代药理研究
第2章 加味开心散改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1.4 实验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实验结果
        2.2.1 旷场实验结果
        2.2.2 小鼠自主活动影响
        2.2.3 小鼠Morris水迷宫
        2.2.4 开心散加味对突触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2.3 讨论
第3章 丹参素对小鼠海马突触传递的影响及丹参素对Aβ 1-42抑制LTP的改善作用研究
    3.1 丹参及丹参素简介
        3.1.1 丹参素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3.1.2 丹参素抗肿瘤的作用
        3.1.3 丹参素的中枢作用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2.5 数据处理分析
        3.2.6 实验结果
        3.2.7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致谢

(10)Orexin-A对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脑室注射Aβ_(1-40)对海马NAPOR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D]. 高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阿魏酸钠通过Notch1/Hes信号通路对抗Aβ1-42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研究[D]. 邹珊珊.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3]七圣丸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赵晓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白藜芦醇对海马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AD小鼠学习记忆缺陷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D]. 陈星星.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P38MAPK抑制剂、雌二醇和TPX2对痴呆鼠模型海马神经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D]. 梁克山. 山东大学, 2019(02)
  • [6]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病同病异证机制研究[D]. 郭少珍.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木豆素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 王丽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基于JAK2/STAT3通路探讨三七皂苷R1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凋亡和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D]. 许哲郝.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8)
  • [9]加味开心散对AD模型小鼠突触改善作用的研究[D]. 乔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10]Orexin-A对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 池恒. 泰山医学院, 2016(06)

标签:;  ;  ;  ;  ;  

脑室内注射Aβ_(1-40)对海马NAPOR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