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化腓骨移植远期疗效报告

血管化腓骨移植远期疗效报告

一、带血管腓骨移植的远期疗效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曾祥洪[1](2021)在《髋关节镜病灶清理+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髋关节镜下病灶清除联合髓芯减压及自体髂骨混合同种异体骨条植骨术与单纯髓芯减压及自体髂骨混合同种异体骨条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为保髋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玉林红十字会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选取44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在所有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的前提下,将44例患者分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组:采用髋关节镜下病灶清除+髓芯减压及自体髂骨混合同种异体骨条植骨术,对照组:传统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混合同种异体骨条植骨术。两组术前基本资料分别为: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7例,I期6例、II期11例、IIIA期5例,酒精性6例、激素性5例、外伤性5例、特发性6例,平均年龄40.59±7.25岁,术前BMI指数、Harris评分分别为22.75±2.75(kg/m2)、59.18±6.29分,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1例,I期8例、II期8例、IIIA期6例,酒精性7例、激素性5例、外伤性5例、特发性5例,平均年龄40.95±7.61岁,术前BMI指数、Harris评分分别为22.92±2.62(kg/m2)、57.81±6.65分。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末次随访,共随访时长24月至5年9个月,平均46.50±1.97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前基础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长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harris、术后保头成功率(复查影像学改变股骨头坏死情况好转或分期无进展)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长为140.81±13.13min,对照组为94.22±5.88min,时长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多因素方差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从术前到术后3个月至术后12个月均出现了显着的改善,随后12月、24月及末次随访时,未出现显着差异。在术前及术后3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rris评分无显着差异。但是到术后12个月至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保头率比对照组更优(P=0.03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期的保头率两组均为100%;II期保头率比较(P=0.262>0.05);IIIA期保头率比较(P=0.080>0.05)。尽管观察组II期与IIIA期的保头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1.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保髋治疗中,髋关节镜下病灶清除+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术和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2.与单纯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术相比,髋关节镜下病灶清除+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术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保髋治疗中,临床疗效更佳。

顾长源,杜斌,孙光权,刘锌,吕排云[2](2020)在《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常用术式的利与弊》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保留髋关节治疗方法众多,临床治疗中多以各类坏死分期作为术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以往的相关文献对各类术式有效性的分析较多,但对于失败原因或风险评估介绍较少。目的:探讨除了坏死分期之外,对于术式本身是否有其他内、外源因素也同时影响了保髋成功率。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10至2019年Pub Med、Web of Science、Medline、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词为"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core decompression,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ing,vascularized free bone grafting,porous tantalum rod implantation,osteotomy,biological agents,cytotherapy,保留髋关节手术,保髋术,髓芯减压术,不带血管的骨移植术,带血管的骨移植术,多孔钽棒置入术,截骨术,生物制剂,细胞疗法"。共检索到214篇文献,查阅全文,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0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1)各保髋术式均有利弊,须评估利弊风险;(2)髓芯减压虽操作简单,却不宜单独使用;非血管化骨移植在死骨清理时应适当保留外侧柱,以应对力学减弱;带血管的骨移植转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失血较多、骨折风险较高;钽棒置入易造成应力集中,临床应用较少;(3)截骨术作为一种创伤较大的保髋手术除了考虑坏死分期外,对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坏死范围等均应做详细术前规划;(4)无论哪种术式,都应长远考虑转为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风险;(5)各术式联合应用,结合生物制剂或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谭磊,邢志利,姬涛,郭卫[3](2019)在《带血运腓骨移植修复下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带血运腓骨移植修复下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1月—2018年7月,收治15例下肢恶性肿瘤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9~21岁,平均12.3岁。骨肉瘤11例,尤文肉瘤4例。肿瘤部位:股骨中段8例,股骨下段4例,胫骨中段3例。病程2~6个月,平均3.2个月。手术彻底切除肿瘤,遗留骨缺损长度为8~23 cm,平均17.7 cm。以带血运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其中8例股骨缺损者联合瘤体骨灭活后回植。结果手术时间180~390 min,平均280 min;出血量200~480 mL,平均310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4.5个月。影像学复查示,除1例随访2个月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9~18个月,平均12.3个月。术后3个月,移植腓骨均有活跃代谢,患侧骨代谢值为111~257,平均184;健侧为127~259,平均193;健患侧无显着差异。末次随访时,下肢功能Enneking评分为20~30分,平均24.6分。随访期间无供区踝关节不稳、疼痛及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发生。结论带血运腓骨移植修复下肢恶性肿瘤术后骨缺损,可显着降低骨不愈合率,恢复良好下肢功能。

殷吉旻[4](2019)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长期随访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合并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连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在这次研究中,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了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合并内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患者长期随访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次研究中,手术失败的标准被定义为患者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或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0。本次研究分析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股骨颈短缩率(pre-NSR)、内固定方法和术后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后股骨颈短缩率(post-NSR)、颈干角(NSA)和髋关节功能。结果:在这次研究中,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9.8±3.5年(517年),手术成功率为76.5%(75/98)。成功组与失败组在年龄、固定方法、初次固定与翻修手术间隔、术后颈干角(NSA)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研究发现,成功组的股骨颈短缩率(post-NSR)相较失败组明显更高,术前股骨颈短缩率(pre-NSR)77.8%对62.4%,P<0.001;术后股骨颈短缩率(post-NSR)87.6%对78.4%,P=0.001。受试者曲线(ROC)分析显示,60%的术前股骨颈短缩率(pre-NSR)为可预测结果最佳截止点。对于术前股骨颈短缩率(preNSR)>60%的患者,成功率为90.7%(68/75)。结论: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合并内固定术为股骨颈不连患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术前无严重缩短和颈部吸收,即术前股骨颈短缩率(pre-NSR)>60%的年轻患者。

马欣[5](2018)在《带血管腓骨移植对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及步态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带血管腓骨移植对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及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0例(24髋关节),均行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和步态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0例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 50%;Ⅱ期、Ⅲ期患者术前、术后7 d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Ⅱ期、Ⅲ期患者术后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 <0. 05);Ⅱ期、Ⅲ期患者术前步态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Ⅱ期、Ⅲ期患者术后6个月的步态功能评分显着高于术前(P <0. 05)。结论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明显,步态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III期患者疼痛及步态功能受损更严重。因此,带血管腓骨移植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步态功能。

丁佐佑,陈增淦[6](2018)在《股骨头坏死保头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股骨头坏死是多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未经有效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约80%在发病4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病程制定,早中期患者多可通过保头手术预防或延缓病情进展。保头手术主要包括髓芯减压术、植骨术、多孔钽棒置入术、截骨术、细胞因子或干细胞移植术。本文就上述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维震,高顺红,白俊清[7](2018)在《Ilizarov骨搬运与游离腓骨段移植治疗大段胫骨骨缺损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Ilizarov骨搬运技术与游离腓骨段移植技术治疗大段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2—2015-07诊治的28例大段胫骨骨缺损,其中采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15例(骨搬运组),采用游离腓骨段移植技术治疗13例(腓骨移植组)。比较2组外固定时间、外固定指数、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指数及末次随访时Puno功能评分。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2(2341)个月。骨搬运组外固定时间长于腓骨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外固定指数、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指数及末次随访时Puno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缺损长度<11 cm时,骨搬运组Puno功能评分高于腓骨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缺损长度≥11 cm时,腓骨移植组在外固定时间、外固定指数、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方面优于骨搬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izarov骨搬运技术和游离腓骨段移植技术都是大段胫骨缺损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骨缺损长度<11 cm时可优先采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骨缺损长度≥11 cm时可由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采用游离腓骨段移植技术。

苏来提·肖合热提[8](2017)在《腓骨部分切除后对踝关节影响之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带血管腓骨移植术后两年以上的患者进行在体生物力学检测,探讨腓骨中上段切除对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的影响。研究内容和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募集20名股骨头坏死术后两年以上患者;排除肌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行走障碍者。测试前问诊病史,测量身高、体重、BMI、优势侧、双侧下肢全长、大腿长度及周径、足周径;标记下肢主要骨骼运动肌。采用运动捕捉系统检测患者步态测试,分别以0.39m/s–1.50m/s(递增量0.222m/s),6个不同速度进行步态测试,并记录患者时间空间参数、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下肢肌电图;并记录0.61m/s、1.06m/s、1.50m/s,3个不同速度的步态疼痛VAS评分。研究结果:术后2年以上患者的时间-空间变化参数中,平均步长变异值仅在0.39m/s时患侧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参数无显着差异。术后2年以上患者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在患侧与健侧中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以上患者的动图肌电图及静态肌电图在患侧与健侧中大致保持一致。结论中上段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两年的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其中运动学、动力学及肌电图参数已达到正常水平。

赵德伟,程亮亮[9](2017)在《国内股骨头坏死保留髋关节手术治疗的十年回顾》文中研究表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因人工关节假体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且髋关节翻修术的手术难度高、风险高、并发症多,所以保留髋关节的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保留髋关节的手术方法众多,但疗效不确切。髓芯减压术与打压植骨术方法简单,可减轻股骨头内压力、缓解疼痛,但无法彻底清除坏死骨,因此仅应用于早期ONFH。血管化骨移植术的应用填补了前者的缺陷,不但能够彻底清除坏死骨,还可以为股骨头提供有滋养血管的移植骨,有利于股骨头内骨结构的重建。钽棒的应用为股骨头提供了力学支撑,具有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作用。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出现为ONFH的保留髋关节手术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技术常配合其他术式,利用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强的特点促进骨细胞再生,辅助股骨头修复。近十年来,保留髋关节手术开展越来越多,临床疗效也不断得到改善,多种术式相互结合为ONFH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无论选择何种术式,保留髋关节手术的理念始终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手术创伤小、方法简单、对髋关节骨结构损伤不大的手术方案。

李远辉,杨运发,胡汉生,张光明,余升华,曾勉东,范震波[10](2015)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愈合》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研究表明,带血管腓骨移植是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分析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病例中选择非恶性肿瘤、随访20个月以上病例28例,清除病灶后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对于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同时用腓骨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覆盖。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随访20个月至6年,移植腓骨后3-8个月与受区骨达到骨愈合,术后10-22个月移植腓骨直径增粗致接近受区骨直径。Enneking系统评价肢体功能:胫骨大段骨缺损平均24.2分,肢体功能恢复81%,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达94%;股骨骨缺损平均26.3分,肢体功能恢复88%,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100%;桡尺骨远端骨缺损平均21.75分,肢体功能恢复72%,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100%。结果表明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缺损愈合,降低致残、感染及截肢率,治疗后患者对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二、带血管腓骨移植的远期疗效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血管腓骨移植的远期疗效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髋关节镜病灶清理+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新策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2)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常用术式的利与弊(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1.3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
2 结果Results
    2.1 髓芯减压
    2.2 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
    2.3 带血管的骨移植
    2.4 多孔钽棒置入
    2.5 截骨
    2.6 生物制剂的联合应用
3 小结Conclusions

(4)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长期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文献综述
        1.2.1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
        1.2.2 转子间接骨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
        1.2.3 自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
        1.2.4 非吻合血管的腓骨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
        1.2.5 带血管的髂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
        1.2.6 肌瓣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纳入分析的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排除分析标准
        2.2.5 终点事件
    2.3 手术过程
        2.3.1 带血管的腓骨的切取过程
        2.3.2 腓骨的预处理过程
        2.3.3 髋部手术过程
    2.4 预后评价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一般信息
    3.2 患者年龄
    3.3 术后颈干角(NSA)
    3.4 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3.5 术前和术后的股骨颈短缩率(NSR)
    3.6 股骨头坏死
    3.7 供区并发症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5)带血管腓骨移植对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及步态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6个月后治疗效果
    2.2 不同时间疼痛情况
    2.3 不同时间步态功能分析
3 讨论

(6)股骨头坏死保头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髓芯减压术
2 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术
    2.1 非血管化骨移植
    2.2 血管化骨移植
3 多孔钽棒置入术
4 截骨术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疗法
6 细胞因子疗法
7 小结与展望

(7)Ilizarov骨搬运与游离腓骨段移植治疗大段胫骨骨缺损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腓骨部分切除后对踝关节影响之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背景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所用主要设备和器材
        2.1.2 实验对象
        2.1.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前准备及设备调试
        2.2.2 步态实验
        2.2.3 最大肌力实验
        2.2.4 统计方法
3.实验结果
    3.1 时间-空间测试结果
        3.1.1 步幅时间
        3.1.2 步长
        3.1.3 支撑期
    3.2 踝关节步态特征
        3.2.1 踝关节矢状面运动学参数
        3.2.2 踝关节矢状面角度变化曲线比较
        3.2.3 踝关节矢状面动力学参数
        3.2.4 下肢肌电图表现
4.讨论
    4.1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时间-空间参数
    4.2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踝关节运动学参数
    4.3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踝关节动力学参数
    4.4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的肌电图表现
    4.5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的定性分析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局限性与展望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10)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愈合(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对象和方法Subjectsandmethods
2结果Results
3讨论Discussion

四、带血管腓骨移植的远期疗效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髋关节镜病灶清理+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回顾性研究[D]. 曾祥洪.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2]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常用术式的利与弊[J]. 顾长源,杜斌,孙光权,刘锌,吕排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1)
  • [3]带血运腓骨移植修复下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疗效分析[J]. 谭磊,邢志利,姬涛,郭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9(07)
  • [4]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长期随访研究[D]. 殷吉旻.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带血管腓骨移植对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及步态功能的影响[J]. 马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22)
  • [6]股骨头坏死保头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丁佐佑,陈增淦. 中国临床医学, 2018(05)
  • [7]Ilizarov骨搬运与游离腓骨段移植治疗大段胫骨骨缺损的比较[J]. 杨维震,高顺红,白俊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06)
  • [8]腓骨部分切除后对踝关节影响之生物力学研究[D]. 苏来提·肖合热提.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9]国内股骨头坏死保留髋关节手术治疗的十年回顾[J]. 赵德伟,程亮亮. 中华骨科杂志, 2017(03)
  • [10]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愈合[J]. 李远辉,杨运发,胡汉生,张光明,余升华,曾勉东,范震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11)

标签:;  ;  ;  ;  ;  

血管化腓骨移植远期疗效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