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社区老年上腹部不适患者初诊病例讨论结果

上期社区老年上腹部不适患者初诊病例讨论结果

一、上期社区上腹部不适老年初诊病例讨论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1](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指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张瑞明[2](2020)在《柴平汤加味联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及评定柴平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用于RE肝胃郁热证的服药效果,深入认识柴平汤加味的治病机制,循证研析其临床用药的安全高效性,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RE有价值、有特色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成果。方法:1.本课题严格按照标准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和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2.治疗组患者服用柴平汤加味、同时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对照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两组治疗持续8个星期,临床研究期间不得服用其它药品。随访是在治疗结束以后4个星期进行的。临床研究始末填写RDQ量表(反流性疾病问卷,即耐信量表)、中医症状分值、中医证候得分和内镜结果分值,将所得分值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同时实验室检查以保障安全,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部透视等项目。在随访期完成RDQ量表,在服药前后、同组间、不同组间进行得分比对分析。3.全部数据资料选用SPSS22.0统计软件检验对比。结果:1.研究结果比对:(1)两组间总有效率比对:治疗组97.06%,对照组83.33%,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RDQ得分服药前后比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中医证候服药后总有效比例各自是治疗组100%,对照组66.67%,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服药前后治疗组内中医症状相比,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后对照组减轻胀腹感、多怒症状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症状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前后组间比较,缓解胃灼热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及对照组内镜结果有效率各自是94.12%和77.78%,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停止服药4星期后两组随访复发比例为8.82%和34.29%,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服药研究阶段两组都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服药前后监测安全指标都符合安全要求,证明参加研究两组药物治疗RE安全。结论:柴平汤加味联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用于治疗RE肝胃郁热证患者疗效显着,在缓解症状,促进食管炎症愈合方面,特别是在明显减轻中医症状方面,高效且很少复发,并有较好的远期效果,证明柴平汤加味联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RE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酸治疗同时,显着改善胃肠动力,降低了回流,在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指数高。因此,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我的导师任顺平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将RE患者的病机因素与中医辨证辨病的辨证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柴平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RE肝胃郁热证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

高玉霞[3](2011)在《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药学干预对于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及用药偏差等指标的影响,并评价住院期间的药学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影响,以此考察药学干预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药学路径,将药学服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针对住院患者的药学服务,第二阶段为针对出院患者的药学随访。规定临床药师的工作方案与具体药学服务方法,根据住院患者的不同阶段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形成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的药学服务程序,作为对于临床路径有益的、必要的互补,为药学路径在全国的推广提供可参照的模板。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药学随访计划,进行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可作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服务参考。设计一项随机、对照实验,对于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提供规范化药学服务,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随机分至药学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实验考察的主要指标设为病人的用药依从性,次要指标包括: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ADE)、病人满意度和病人用药偏差。在患者出院1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考察病人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ADE发生率、复诊(或再入院)率、满意度、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期间药学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着增高(P<0.05);可预防的和全部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显着差异(P<0.05);病人对于一般医疗过程的满意度和用药指导过程的满意度均显着提高(P<0.01);病人的用药偏差显着降低(P<0.001)。2.与对照组相比,出院后药学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着增高(P<0.05);全部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可预防的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显着差异(P<0.05);用药偏差有显着性差异(P<0.05);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有显着差异(P<O.05);复诊(或再入院)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满意度有极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实验首次设计了临床药师的规范化服务模式,建立了2型糖尿病药学路径和随访计划,在临床工作中获得医患的好评。这种药学服务模式有望在其它慢性病治疗中推广应用。同时,药师积累了若干针对不同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经验。遵循药学服务路径对于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全程化的药学干预,可显着改善病人的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降低用药偏差。并可改善病人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降低可预防的ADE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对于病人复诊(或再入院)率无显着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规范化药学服务可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开展规范化的药学服务工作,对于慢性病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赖莎[4](2010)在《我国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临床药学概念在我国正式提出以来,临床药学工作作为医院药学的重要内容,其开展的必要性已得到医药领域的肯定。为了保证并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临床药师的培养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研究以及专家咨询调查等方法,对国内外临床药学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临床药学教育的一些先进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并通过对广东省三级医院临床药学开展状况以及临床药师对药学教育的看法进行调查研究,最终提出初步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也为我校2009年开始开设的5年制临床药学专业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达到培养优秀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适应未来医院药学快速发展的临床药学毕业生的目的。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系统回顾了国内外临床药学及其教育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了解到我国临床药学及其教育较美、英等发达国家发展得晚;目前,我国的临床药学教育大多仍处在从化学模式向化学-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虽然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了更多临床医学及临床药学课程,但在总课程中所占比例仍偏少,药学实践的时间较少,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在美、英等发达国家,临床药学教育已经接近生物医学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践时间也普遍较长,且较早穿插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实践方向多种多样。因此,借鉴国外临床药学教育中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可为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其次,本文以临床实践中的1例典型复杂病例分析为例,详细分析了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以及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与贡献,并由此反映出临床实践中需要临床药师掌握的内容,从实际出发指导了我国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建设。病例分析显示,在临床药物治疗中,临床药师直接监护患者,注重患者的用药指导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干预,全程参与用药方案制定及药物配置和应用方法的指导等。为了保证临床药学实践工作能顺利进行,患者能得到有效、合理、经济的治疗,临床药师必须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用药信息、常见疾病的医学基础知识、临床辅助检查指标的意义以及药物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另外,本文还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综述了国外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发现国外临床药学已向纵深方向发展,呈现专科化趋势,临床药师作为各专科的药学专家,深入临床开展实践及科研工作。最后,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广东省三级医院及大型综合医院临床药师工作的状况,以及一线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学教育的看法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并总结出医院对临床药学教育的要求。最终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策略,即临床药学课程设置方面应加重生物医学、临床药学方面的比例,并将医学内容与药学内容有机结合,药学实践方面延长实践时间,合理设计实践方案等。

张立颖[5](2009)在《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国内15所护理院系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开设情况,以及对南方医科大学120名2005年级护理本科生护理科研知识掌握情况及态度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护理研究教育的态度及知识掌握程度,为护理科研教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针对目前护理科研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在本科生教育中创建以科研课题为中心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护理教育模式。应用该护理教育模式,以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理论为指导,指导本科生在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现状系统综述的基础上,研制调查问卷,展开多中心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并研制南方健康教育网站,为实施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腹部手术病人个性化健康教育服务奠定理论及实践基础。方法第一章第一部分:采用Email问卷调查法,对国内15所护理院系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6个维度:《护理科研》、《文献检索》、《护理科技论文写作》(以下简称“《写作》”)、《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其他护理科研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其中每一个维度中如果有开设上述课程,分别对学时数、开课时间、教材、师资队伍(包括数量、学历、职称、年龄、任教时间5个方面)4个方面进行开放式题目问答;第二部分:对南方医科大学120名2005年级护理本科生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内容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护理科研知识试题,包括22道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护理科研态度,包括4道单项选择题;第二章以第一章调查数据为依据,设计教学计划及目标,对2个学习小组开展本研究PBL护理教育模式研究。采用小组讨论会、时时电子联络等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包括教师将研究课题分成2个方向,确定若干问题,介绍课题研究背景,指导科研思路,检索外文文献,筛选出难易适中的文献进行分类;确定教学目标及方法;制定分阶段考核目标;联系教学场地;进行经费预算。每个学生选择1个问题查阅文献,撰写总结报告,其中新进展部分撰写综述;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研制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腹部手术病人健康需求调查问卷并组织实施;师生共同设计与建设南方健康教育网站;第三章第一部分:以EBN理论为指导,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多中心调研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咨询心理学、统计学专家各1名,护理学专家3名,并参照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及修订调查问卷。问卷分成3个部分:包括一般情况、健康教育需求以及健康教育方式需求。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类型、劳动者类型、患病时间、诊断、并发症数量。其中,文化程度包括高中及以上、中专及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个层次;劳动者类型分为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2种;医疗费用支出分为公费、自费2种。健康教育需求部分包括8个维度:一般糖尿病知识需求情况、营养、运动、健康教育、自我监测、并发症、药物及出院指导健康教育需求。其中第1个维度包括10个条目,第2个维度包括6个条目,第3个维度包括3个条目,第4、6个维度各包括2个条目,第5个维度包括3个条目,第7个维度包括6个条目,第9个维度包括1个条目。每一条目分成非常需要、需要、无所谓、不是很需要及不需要5个等级,采用单项选择法。健康教育需求方式调查包括14个条目,每一条目分成是和否2个选项,采用多项选择法。在国内首先以广东省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研究生课程班教育形式培养CNS,作为本调查员培训的师资。以南方医科大学糖尿病护理学选修课形式培养调查员。8名调查员分成4组,统一术语,讲解调查表内容及要求,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没有文化者由调查员通过访谈记录调查结果,当场回收调查表。统计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及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问卷信效度检验、频数分布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使用等级Logistic全变量回归分析,二分类资料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为Wilcoxon两相关样本符号秩检验,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为Friedman检验。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糖尿病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及针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研制糖尿病网络健康教育形式,开发糖尿病网络门诊;第二部分:以EBN理论为指导,在系统综述国内外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目前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多中心调研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咨询心理学、统计学各1名,护理学专家3名,并参照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及修订调查问卷。问卷分成6个部分:包括一般情况、腹部手术前、手术后、出院指导健康教育需求、病人喜欢的出院指导方式及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需求。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类型、劳动者类型、术后时间、麻醉方式、疼痛等级。其中,文化程度包括高中及以上、中专及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个层次;劳动者类型分为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2种;医疗费用支出分为公费、自费2种;麻醉方式分为全麻和局麻2种;疼痛等级分为0~7级。第2部分包括11个条目,第3部分包括3个条目,第4部分包括1个条目。每一条目分成非常需要、需要、无所谓、不是很需要及不需要5个等级,采用单项选择法。第5部分包括9个条目,第6部分包括8个条目,采用多项选择法。12名调查员分成6组,统一术语,讲解调查表内容及要求,对腹部手术后病人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行动不便、没有家属陪伴或没有文化者由调查员通过访谈记录调查结果,当场回收调查表。统计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及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问卷信效度检验、频数分布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等级Logistic全变量回归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为Wilcoxon两相关样本符号秩检验,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为Friedman检验。在系统综述国内外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研制我国首个腹部手术专题护理网站,与糖尿病专科护理网站合二为一为南方健康教育网站。网站开发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动画、图形、声音的多媒体功能,研制过程介绍了网站的开发、应用环境、资料来源、设计思想及结构内容。结果第一章第一部分:15所护理院系中有13所开设了《护理科研》课程。学时数从30~64学时不等,平均(38.92±11.36)学时。师资以研究生学历水平为主,有独立的教材,而年龄梯队和职称等反映师资科研和教学经验的指标还不尽如人意。护理师资力量还不能独立胜任护理科研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与本科生护理科研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文献检索》课程,开设情况并不乐观。相比之下《医学统计学》更受到重视。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显得混乱,具体该开设多少学时适合护理本科生教育,每个学校都不尽相同;第二部分:认为护理科研工作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占大多数,学生对护理科研工作比较重视。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科研课程安排得一般或不好,对自己掌握护理科研知识程度也认为一般或不好。学生认为掌握护理科研方法的教育途径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为课堂讲授、参加研究团队、临床实践、申报课题、自学。22道题目中只有7道题正确率超过了60%,其余15道题正确率均在60%以下。最低分5分,最高分16分,平均(10.48±2.50)分,实际得分不足总分的一半。与学生的自评结果一致。护理科研中概念性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还没搞明白;第二章:PBL护理教育模式中学生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分阶段理论及实践考核的形式:包括论文撰写数量达标率、网站内容合格率及调查问卷合格率,这三部分各占总评分数(100分)的1/3。经过2年多的学习和研究,4名学生的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20名学生已完成网站内容资料的汇总与录入,完成调查问卷1450份,网站内容合格率92.06%及调查问卷合格率为88.07%,均获得南方医科大学创新学分,本研究最后总结出以申报科研课题的方式提出问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弥补课堂教学形式的不足,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PBL护理教育模式;第三章PBL护理教育模式在本科生健康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第一部分: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971,x2=109.858,P=0.000)及结构效度均较好。一般健康教育需求中,病人最希望了解的是糖尿病治疗方案和糖尿病的危害,其次是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护理方案,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预防,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相关术语,临床分型(P=0.000);病人最希望了解的糖尿病营养健康教育需求内容是饮食治疗的意义,其次是食物选择方法,营养素分配与餐次,食物交换份法,热量计算方法,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ucose index,GI)的概念(P=0.000);病人最希望了解的运动健康教育需求是运动疗法的意义,其次是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最后是运动处方的内容(P=0.000);病人最希望了解的自我监测教育需求内容是了解血糖的监测方法、次数,其次是了解尿糖的监测方法,最后是了解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的监测意义及方法(P=0.000);病人最希望了解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需求是了解低血糖反应的防治,其次是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了解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方法,了解胰岛素(insulin,INS)的使用方法,了解INS使用的注意事项,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P=0.000)。与护士比较,病人更希望由医生提供健康教育(P=0.023)。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一般健康教育中“了解糖尿病相关术语”(P=0.010,R2=0.037)、“了解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P=0.040,R2=0.031)、“了解糖尿病的诊断标准”(P=0.003,R2=0.043)、“了解糖尿病的临床分型”(P=0.006,R2=0.039)、“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案”(P=0.037,R2=0.033),营养健康教育中“了解GI的概念”(P=0.013,R2=0.036)、“了解食物选择方法”(P=0.005,R2=0.042)、运动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运动疗法的意义”(P=0.049,R2=0.031)、“了解运动处方的内容”(P=0.019,R2=0.035)及“了解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P=0.035,R2=0.032),健康教育者需求中“由护士提供健康教育”(P=0.030,R2=0.033),自我监测健康教育中“了解血糖(P=0.018,R2=0.036)、尿糖(P=0.038,R2=0.031)、HbAlc的监测方法、次数(P=0.021,R2=0.033)”,并发症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P=0.007,R2=0.041)、“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P=0.002,R2=0.046),药物治疗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P=0.003,R2=0.045)、使用方法(P=0.038,R2=0.032)及副作用(P=0.022,R2=0.035)”、“了解低血糖反应的防治”(P=0.033,R2=0.033)及“出院指导”(P=0.006,R2=0.041)健康教育需求均与文化程度(P<0.05)相关,高学历病人需求明显;一般需求中“了解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P=0.040,R2=0.031)与年龄(P=0.045)相关,年龄越小需求越明显;一般需求中“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案”(P=0.037,R2=0.033)及药物治疗需求中“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P=0.022,R2=0.035)与民族(P=0.014,P=0.011)相关,汉族病人需求更明显;营养需求中“了解食物选择方法”(P=0.005,R2=0.042),运动需求中“了解运动疗法的意义”(P=0.049,R2=0.031),健康教育者需求中“由医生提供健康教育”(P=0.024,R2=0.035),药物治疗需求中“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P=0.003,R2=0.045)、使用方法(P=0.038,R2=0.032)及副作用(P=0.022,R2=0.035)”、“了解低血糖反应的防治”(P=0.033,R2=0.033)均与患病时间(P<0.05)相关,除了“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是患病时间越长需求越明显,其余6种需求都是患病时间短病人需求更明显;自我监测健康教育中“了解血糖(P=0.018,R2=0.036)、尿糖的监测方法、次数(P=0.038,R2=0.031)”均与劳动者类型(P=0.005,P=0.032)相关,脑力劳动者需求明显。其他健康教育需求回归方程均P>0.05。病人最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是返院糖尿病医生门诊咨询,其次是报纸、杂志,电话咨询,医院邮寄健康宣传册、图书,返院糖尿病护理门诊咨询,返院听专题讲座,医护人员上门服务,上网,返院参加定期组织的护患交流会,宣传栏,手机短信,观看录像带,光盘教育资料,最后是其他教育方式(P=0.000)。电话咨询方式(P=0.014,R2=0.045)与年龄(P=0.013)、性别(P=0.029)相关,年龄小,男病人需求高;手机短信方式(P=0.022,R2=0.062)与患病时间(P=0.007)相关,患病时间越短需求越高;上网方式(P=0.000,R2=0.213)与年龄(P=0.000)、劳动者类型(P=0.008)及并发症数量(P=0.000)相关,年龄越小、并发症越少病人需求高,脑力劳动者病人需求高;医院邮寄健康宣传册(P=0.000,R2=0.071)、图书方式与医疗费用类型(P=0.049)、劳动者类型(P=0.011)相关,公费、脑力劳动者需求高;观看录像带方式(P=0.022,R2=0.062)与并发症数量(P=0.009)相关,并发症数量越多需求越高;光盘教育资料(P=0.000,R2=0.109)、报纸、杂志方式(P=0.008,R2=0.046)均与文化程度(P=0.014,P=0.000)及并发症数量(P=0.001,P=0.026)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并发症数量越多需求越高;返院糖尿病医生门诊咨询方式(P=0.034,R2=0.035)与患病时间(P=0.015)、并发症数量(P=0.049)相关,患病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需求越高;返院听专题讲座方式(P=0.002,R2=0.063)与性别(P=0.034)、年龄(P=0.012)及文化程度(P=0.051)相关,女病人需求高,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病人需求越高;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方式(P=0.003,R2=0.060)与劳动者类型(P=0.000)相关,体力劳动病人需求高;其他健康教育方式回归方程均P>0.05;第二部分:腹部手术病人在院各阶段(入院、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健康需求程度均较高。比较责任护士,病人更希望了解主管医生的姓名、职称及技术水平(P=0.000);与麻醉师相比,病人更希望了解主管医生的姓名、职称及技术水平(P=0.000);病人希望了解责任护士及麻醉师姓名、职称及技术水平两者之间差异没有显着性(P=0.124)。腹部手术前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主管医生姓名、职称、技术水平”(P=0.026,R2=0.056)、“了解麻醉师姓名、职称、技术水平”(P=0.000,R2=0.124)、“了解医院有关规章制度”(P=0.001,R2=0.072)、“了解术前检查的必要性”(P=0.005,R2=0.066)、“了解术前准备的重要意义”(P=0.000,R2=0.082)、“告知手术术式及程序”(P=0.000,R2=0.096)均与性别(P<0.03)相关,女病人需求明显;术前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主管医生姓名、职称、技术水平”(P=0.026,R2=0.056)、“了解麻醉师姓名、职称、技术水平”(P=0.000,R2=0.124)、“了解医院有关规章制度”(P=0.001,R2=0.072)、术后健康教育需求中“告知手术是否成功”(P=0.030,R2=0.065)均与文化程度(P<0.04)相关,高学历病人术前3个健康教育需求明显,低学历病人术后健康教育需求高;术前健康教育需求中“护士手术前对您的健康需求给予指导”(P=0.000,R2=0.083)、“告知手术名称”(P=0.029,R2=0.053)、术后健康教育需求中“告知手术是否成功”(P=0.030,R2=0.065)以及“出院指导”(P=0.001,R2=0.081)均与医疗费用类型(P<0.05)相关,公费病人需求明显;术前健康教育需求中“了解医院有关规章制度”(P=0.001,R2=0.072)、“了解术前准备的重要意义”(P=0.000,R2=0.082)均与麻醉方式(P<0.05)相关,全麻病人需求明显;术前健康教育需求中“介绍手术室环境”(P=0.000,R2=0.119)与民族(P=0.043)相关,少数民族更关注。其他健康教育需求回归方程均P>0.05。病人喜欢的出院指导方式中“出院时医生直接给予出院指导”[313(50.3%)]最受病人欢迎,“电话咨询”[230(37.0%)]方式排在第二位。在病人获取健康信息方式中,“护士专门介绍”[307(49.4%)]位列第一,提示病人更喜欢和护士面对面的交流。病人喜欢的出院指导方式中电话咨询方式(P=0.000,R2=0.097)与性别(P=0.008)、年龄(P=0.045)、疼痛程度(P=0.046)及麻醉方式(P=0.000)相关,采用局麻方式、疼痛越轻、年龄越小的女病人需求越明显;出院时医生给予指导(P=0.000,R2=0.071)与疼痛程度(P=0.000)及年龄(P=0.006)相关,疼痛越重、年龄越大需求越明显;病人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中护士专门介绍(P=0.000,R2=0.108)与医疗费用类型(P=0.015)、性别(P=0.041)及疼痛程度(P=0.000)相关,疼痛轻、男性及自费病人需求明显;观看录像带方式(P=0.001,R2=0.139)与性别(P=0.029)、麻醉方式(P=0.020)相关,全麻方式及女性病人需求明显;宣传栏方式(P=0.006,R2=0.068)与性别(P=0.028)及劳动者类型(P=0.027)相关,女病人及脑力劳动病人需求明显;上网方式(P=0.000,R2=0.085)与文化程度(P=0.011)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病人需求越明显。南方健康教育网站网络运行结果显示,在WindowsXP操作系统、IE6.0浏览器上运行稳定,未出现程序运行出错或死机现象,未出现字符错误显示等问题。在网上发布,网站交互性显示良好,与相关网站链接未见出错。结论第一章第一部分:护理教育者应不断完善《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教育,加强《护理科研》师资培养;开展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教学研究。第二部分: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改革;注重基础知识教育,丰富护理科研实践经历;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历练护理科研及教学能力;第二章:本研究PBL护理教育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习个性化;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强调学习互动;设计成果目标,强调言传身教;构建多样化平台,强调信息共享;考核形式多元化,强调综合能力培养;第三章第一部分:问卷内容逻辑性强,题目数量合适,可用于不同类型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病人认为健康教育需求重要性排序是从易到难的,也就是说,容易理解的排在前面,而相对较难理解的排在后面。糖尿病健康教育中需要病人了解的重要术语及相关知识,很多病人还不清楚,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服务还不深入。在教育前CNS应充分评估病人病人掌握的专业知识情况及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类型、劳动者类型、患病时间、诊断、并发症数量等影响因素,对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病人应该有针对性的给予教育服务,并应加强开放式教育方式(如看录像带、光盘教育资料、报纸、杂志、上网)病人管理研究,提高其依从性。健康教育形式以返院糖尿病医生门诊咨询最受病人欢迎,虽然糖尿病护理教育还不普及,但随着国内糖尿病专科护理教育不断发展,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国内没有糖尿病专科护理网站。国外有糖尿病专科护理杂志及学会的网站,但网站中没有糖尿病护理门诊服务。本研究的糖尿病专科护理网络门诊是以广东省培养的全国首批糖尿病CNS为门诊护理专家,在广东省形成糖尿病专科护理网络,定期出诊为有健康教育需求的人群服务;第二部分:腹部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较高,护士应发挥其专业优势,健康教育前充分评估病人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类型、劳动者类型、疼痛程度、麻醉方式等影响因素,探索个性化的、全程的、优质的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才能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健康教育形式以能和医护人员直接交流的指导、电话咨询形式最受欢迎。护士应注重研制网络、光盘及录像等多媒体教育方式,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由于腹部手术涉及知识范围广泛,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独立的护理专题网站。腹部手术病人上网方式需求与文化程度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病人需求越明显。开发研制腹部手术护理专题网站以满足文化程度高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其他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方式也将是本研究的方向,本研究将根据循证结果及病人需求研制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

王劲[6](2004)在《社区上腹部不适老年初诊病人病例讨论》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对一位消化系统有问题的老年病人进行正确评估。2.学会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消化不良病人 ,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全科医生在初诊中进一步检查病情。3.明确老年性消化不良的基础诊断。4.制订老年性消化不良病人最适宜的治疗方法 ,避免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

二、上期社区上腹部不适老年初诊病例讨论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期社区上腹部不适老年初诊病例讨论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2)柴平汤加味联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原则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治疗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3.观测指标
    3.1 病人自身情况
    3.2 一般体格检查
    3.3 疗效性观察
4.疗效判定
    4.1 总体效果判定原则(耐信表得分)
    4.2 中医症状得分判定原则
    4.3 中医证候效果判定原则
    4.4 胃镜检查得分原则
    4.5 停药4星期后复发判定标准(附表耐信评分)
    4.6 安全性评定准则
5.统计分析
    5.1 统计软件
    5.2 统计描述
    5.3 统计推断
6.结果
7.讨论
8.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B 反流性疾病问卷(耐信量表)
致谢
作者简介

(3)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实验方法
    1 工作方案的制订
        1.1 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药学服务路径的建立
        1.1.1 药学服务路径建立的可行性
        1.1.2 药学路径的制订及流程
        1.1.3 2型糖尿病药学路径表单
        1.2 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药学随访计划的制订
    2 病人入组条件与分组方法
    3 药学干预内容
        3.1 审核医嘱
        3.2 药学监护
        3.3 用药教育
        3.3.1 目的和意义
        3.3.2 用药教育形式
        3.3.3 根据入院不同阶段制订用药教育计划
    4 用药教育的内容
        4.1 个体化治疗
        4.2 正确应用药物
        4.2.1 用药时间
        4.2.2 给药间隔
        4.2.3 用药剂量
        4.2.4 需要特殊注意的药物剂型
        4.2.5 胰岛素制剂的注射时间和贮存条件
        4.3 预防药物不良事件
        4.3.1 低血糖及低血糖反应
        4.3.2 胃肠道反应
        4.3.3 肝功能损伤
        4.3.4 肾功能改变
        4.3.5 过敏现象
        4.3.6 严重不良反应
        4.3.7 其它典型不良反应
        4.4 药物-药物及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5 考察指标
        5.1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响
        5.1.1 用药依从性
        5.1.2 可预防的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5.1.3 病人满意度
        5.1.4 其他用药偏差
        5.2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的影响
        5.2.1 用药依从性
        5.2.2 可预防的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5.2.3 病人满意度
        5.2.4 用药偏差
        5.2.5 复诊(或再入院)率
        5.2.6 糖化血红蛋白
    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1 病人分组情况
    2 实验内容
    3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响
        3.1 住院患者的资料
        3.2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影响结果
        3.2.1 用药依从性
        3.2.2 用药偏差
        3.2.3 药物不良事件
        3.2.4 满意度
    4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的影响
        4.1 出院患者的资料
        4.2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影响结果
        4.2.1 用药依从性
        4.2.2 用药偏差
        4.2.3 药物不良事件
        4.2.4 满意度
        4.2.5 复诊率(再入院)
        4.2.6 糖化血红蛋白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1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1.1 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
        1.2 药学干预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2 药学干预对患者用药偏差的影响
        2.1 出现用药偏差的原因
        2.2 药学干预对用药偏差的影响结果
    3 药学干预对患者药物不良事件的影响
        3.1 药物不良事件分析
        3.2 药学干预对药物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
    4 药学干预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5 药师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教育的经验
全文结论
    1 本文的特色及主要创新点
    2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具有积极影响
    3 药学影响的后续效应
    4 社会效益
    5 实验存在的问题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我国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解析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与临床药学课程设置现状
    一、国内外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
        1 美国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
        2 英国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
        3 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
    二、国内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情况
        1 方法
        1.1 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1.2 信息分析
        2 结果
        2.1 学位与学制
        2.2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2.3 药学实践
        3 讨论
    三、国外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情况
        1 方法
        1.1 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1.2 信息分析
        2 结果
        2.1 美国临床药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情况
        2.2 英国临床药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情况
        3 讨论
    四、小结
第二章 临床药师的具体工作内容
    一、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1 病例摘要
        2 患者用药情况
        2.1 术前主要用药
        2.2 术中预防感染用药
        2.3 术后主要用药
        3 药学监护
        3.1 入院首次药学监护
        3.2 病程药学监护
        4 讨论
        4.1 我国临床药师的具体工作
        4.2 国外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
    二、小结
第三章 临床药学开展现状及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学教育看法
    一、广东省临床药学工作及临床药学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1 调查问卷的设计
        2 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方法
        3 问卷回收情况
        4 结果
        4.1 医院及临床药学人员基本情况
        4.2 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情况
        4.3 药师对临床药学及其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4.4 临床药学实践基地的遴选
        5 讨论
    二、我国的临床药学培养模式的初步建设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5)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护理科研教育实施情况调研
    第一节 国内15所护理院系开设护理科研及相关课程现状调查
        1. 资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生护理科研知识掌握情况及态度调查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
    1 资料及方法
    2 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
    3 教学实施
    4 教学评价
    5 PBL教学模式总结
    6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护理教育模式的应用
    第一节 EBN理论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成果
        2.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3. 糖尿病网络健康教育形式的研制
        小结
    第二节 EBN理论在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 腹部手术及其健康教育现状
        2. 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3. 腹部手术网络健康教育形式的研制
        4.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在职博士期间的学术任职、研究课题、成果及教学工作量
致谢

四、上期社区上腹部不适老年初诊病例讨论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2]柴平汤加味联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D]. 张瑞明.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3]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D]. 高玉霞. 山东大学, 2011(04)
  • [4]我国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研究[D]. 赖莎. 广东药学院, 2010(06)
  • [5]以科研课题为中心PBL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应用[D]. 张立颖. 南方医科大学, 2009(04)
  • [6]社区上腹部不适老年初诊病人病例讨论[J]. 王劲.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4(03)

标签:;  ;  ;  ;  ;  

上期社区老年上腹部不适患者初诊病例讨论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