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杨树无性系引种评价及苗期试验

8个杨树无性系引种评价及苗期试验

一、杨树8个无性系引种苗期试验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俞永玮[1](2021)在《十个优良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文中指出干旱是全球环境治理中高度重视的议题之一,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范围大,三北防护林工程在此初见成效,但仍需更进一步加强建设,在规划建设期内打造出完整稳固的西北生态屏障。杨树作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能无性繁殖保证了其优良性状不会变异,显着的三大效益保证了其林木栽培中的生产地位。引进和选育抗旱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再通过区域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应西北地区环境且抗逆性良好的无性系加以推广,既可进一步满足我国杨木生产加工的原料需求,另一方面亦能为三北防护林建设提供大量的种质资源。本文采用了人工盆栽控水方法,以意大利引进的5个黑杨供试无性系La、Pa、Ta、Ti、Qg为材,中林46和107杨为对照;白杨派无性系5个——A23、A39、A46、A50、A54,84K和I-101为对照。设定正常水分供应(田间持水量的100%)、轻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60%)和重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30%)3种梯度,测定了各无性系幼苗在3种水分梯度下其生长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不同胁迫梯度对各供试无性系的影响,构建抗旱性综合评价体系,对所有供试无性系抗旱能力强弱进行排序。以便后期合理选择杂交育种亲本组合,也为不同立地条件引种栽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黑杨各供试无性系在胁迫影响下,Ti单叶面积和根干重在两种胁迫梯度下均为最小,根系发育受抑制最为明显;107杨在重度胁迫下单叶面积最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同等胁迫梯度下均最低,光合作用受抑制最为明显;中林46杨在两种梯度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最高,细胞膜透性受损相对最为严重;Ta无性系地径生长量同梯度下均最低;Pa无性系在两种梯度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最低,叶片持水力相对最差。白杨各供试无性系在胁迫影响下,84K杨株高、地径、单叶面积、地上生物量、根干重在同等胁迫下,较其他供试无性系均最低,生物量累积受到明显抑制;在轻度胁迫下,84K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其余无性系均为最低。A23相对电导率在两种胁迫梯度下均最高,说明A23细胞膜透性受损最为明显;在重度胁迫下,A23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较其余无性系均最低。对各供试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抗旱系数法结果表明,14个供试无性系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I-101>107杨>Qg>A54>A23>A39>Pa>84K>A46>A50>Ti>中林46>Ta>La。

何利明[2](2021)在《水曲柳杂种优势分析及抗寒优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M),作为我国东北重要的大径级用材的白蜡树属树种,应用场景广泛。针对水曲柳生产中优良种质缺乏、幼年苗木易受寒害和虫害的问题,开展了以水曲柳为母本,同属的大叶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inn.,A)、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 Torr.,V)、小叶白蜡(Fraxinus sogdiana Bunge.,S)和水曲柳为父本的种间(MA、MV和MS)、种内(MM)杂交育种。本研究在前人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种子与苗木的基础上,开展了 100个杂交组合涉及15个母本和17个父本的种内杂交。在系统地完成了杂交结实效果分析、杂种子一代(F1)的种子性状和苗木的多性状(寒冷适应性、生长和抗虫性)优势分析和优良多性状杂种种质的选育后,对杂种F1诸多杂种优势中影响成材的抗寒性优势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杂交结实的效果分析:通过采种和育苗获得了 24165粒种内杂交的种子和55个杂交组合的F1苗木。高压静电场处理(20 KV、间距10 cm、30 min)下种间杂交结实有了显着性提高(种子和苗木数提高了 22.4~517.5%和190.3~927.8%),并由此提出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的促进种间杂交结实技术。2、F1的多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杂种F1的种子性状表现出杂种优势(种间千粒重母本杂种优势(HFPs)达到10.5~14.2%)。连续多年的子代测定的结果显示,种间F1均可以在东北地区正常越冬,并表现出显着的生存率和生长杂种优势(生存率和材积最高HFPs可达35.6%和29.6%);MS的抗虫性HFPs为9.7%。表明种间杂交的育种策略在水曲柳抗性遗传改良中是可行的且效果显着。同时,通过14种曲线方程的回归分析与方程适应性检测,建立了杂种F1的树高生长和种间F1的杂种优势估计模型。3、杂种优良多性状的选育:选育了优良多性状(结实数和千粒重(良种推广中代表性繁殖性状)与苗木的适应性、生长、抗虫和抗寒)的杂种种质,并评价了其选育效果。1)结实数和千粒重选育:亲本分别超出总均值的45.6~98.8%和11.6~26.3%;34个杂交组合分别超出总均值的43.1~167.8%和11.6~26.6%。2)适应性、生长和抗虫性选育:选育了优良适应性的亲本和杂交组合,亲本生存率最高超均值27.0%(MV);25个杂交组合HFPs最高为85.2%(MV)。选育了优良生长和抗虫性的亲本、杂交组合和单株,亲本的材积遗传增益最高为16.8%(MV)、抗虫性遗传增益为2.1%(MS);25个杂交组合的材积HFPs最高为164.7%(MV)、抗虫性HFPs为43.3%(MS)和15.9%(MM)。优良通直度27个MM单株的材积最高超均值167.5%;抗虫性优良27个MM和8个MS单株的抗虫性超均值181.7%和67.1%。3)抗寒杂交组合选育:基于生存率,综合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选育了 4个优良抗寒的种内杂交组合(2×8、2×90,6×1、1×1)。从多个方面评价了高抗寒代表组合2×8的抗寒性优势,其中:3年生生存率HFPs达到了62.6%;帽儿山越冬后的3年生的典型单株无明显分枝,而对照分枝较多;嫁接无性系的新生枝以及叶片同样表现抗寒优势。4、基于DNA序列差异(核遗传)的杂种F1抗寒性杂种优势形成机制解析:从抗寒F1(2×8)与母本(2ck)间多个水平上的差异解析了种内F1的抗寒杂种优势机制:1)适应性和生长差异:2×8实生苗的适应性和生长性状上均存在显着的杂种优势(6年生生存率和材积、5年生通直度的HFPs为63.1%、66.5%和7.7%)。2)生理生化指标抗寒系数差异:2×8的渗透系统(可溶性糖HFPs为292.0%)、膜系统(相对电导率的 HFPs 为 13.7%)、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系统(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HFPs为155.6%)和ABA(脱落酸)含量(HFPs为67.9%)上均有显着杂种优势体现。3)基因表达差异:寒冷处理后的基因表达中,2×8的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依赖途径(节律基因 FmLHY(LATE ELONGATED HYPOCOTYL)、FmCBF1和 FmCOR413(Cold-regulated 413)的 HFPs 为 160%、109%和 495%)、ABA 途径(FmPYR1(Pyracbactin Resistance 1)的 HFPs 为 109%)、ROS 相关基因(FmPOD(POD 合成酶基因)HFPs为155%)和6个抗寒响应WRKYs中(FmWRKY21和FmWRKY40的HFPs为289%和240%),均表现出显着杂种优势。4)抗寒转录因子DNA序列差异:2×8的FmCBF1、FmWRKY40和FmWRKY7基因的 CDS 区域内分别有一个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T-A)、18 bp 片段缺失和58 bp片段插入;FmWRKY7基因启动子中有一个SNP(G-A)。由此,解析杂种F1抗寒杂种优势具体机制为:杂交重组了不同杂交亲本的基因资源,跟母本对照相比,在DNA重组过程中,引起了某些重要的抗寒转录因子,如FmCBF1、FmWRKY40和FmWRKY7的基因或者上游启动子的DNA序列产生了变异(如缺失,插入或点突变)。而这些变异,调节了这些在水曲柳幼苗中关键转录因子如FmCBF1、FmWRKY40和FmWRKY7等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效率。同时,在“分子大开关”节律基因的共同调控下,CBF途径中关键基因(如FmCIHK、FmICE1等)、寒冷胁迫响应基因CORs(FmCOR413等基因)、ROS和ABA相关基因的高表达,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生理指标(渗透系统、膜系统和ROS系统)以及内源激素(ABA等)的含量的上调来应对寒冷胁迫,从而形成抗寒性杂种优势。本研究根据水曲柳杂交结实效果提出了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促进种间杂交高效结实技术;F1的多性状杂种优势分析确认了通过引进花粉的种间杂交育种策略在克服其他三种白蜡树属树种在东北地区难以存活的引种瓶颈、同时引进它们的优良性状来进行水曲柳遗传改良的可行性:优良多性状的水曲柳杂种种质的选育为国家和黑龙江省的大径级用材林建设提供了优良材料和选育策略;通过抗寒关键基因序列变异、基因表达和生理生化分析解析了杂种F1的抗寒机理,并在亲子代间的关键转录因子DNA序列差异上有所突破,为水曲柳抗寒性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机制的进一步揭示奠定基础。

刘迪[3](2020)在《花楸引种北京高平原和低山地区的耐热性研究》文中提出花楸是分布在我国山区海拔5002200 m的重要乡土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为了逐步实现花楸在北京等华北平原和高平原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引种应用,需要收集和筛选优良的花楸种质资源进行引种驯化。限制花楸向低海拔地区成功引种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高温,在低海拔平原地区的酷夏,花楸树幼苗会发生日灼现象,严重的会整株死亡。因此,引种的海拔梯度差距越大,花楸的引种驯化栽培难度就越大。因此,通过比较自然高温下不同种源花楸无性系的田间耐热性,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花楸耐热性评价体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对比了不同区域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Sorbus alnifolia、Sorbus folgneri、Sorbus tapashana)引种北京延庆高平原耐热性,拟初步筛选出适合北京高平原地区的优良耐热性花楸无性系,并探究了不同海拔梯度对花楸树越夏能力的影响,为花楸的引种和园林绿化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以来自5个种源的14个无性系花楸的2年生嫁接苗为材料,在北京延庆海拔500m的田间条件下,对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的活性进行测定;利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分析法对14个无性系花楸幼苗的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各单项指标值在4个月之间的差异显着,且在不同无性系之间的差异也显着;WL1、WL2、SH1和SH2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表现显着优于其他无性系;TB1和TB2的MDA含量从5月到6月升高最显着,耐热性表现差。FN2和WL2的MDA含量从5月到6月反而下降,优于其他无性系;WL2、FN1和FN2的两种保护酶活性高,优于其他无性系;FN1和FN2的叶绿素含量受高温的影响下降最少,优于其他无性系;SS1、SS2、SS3和SS4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高,优于其他无性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两两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地径增长量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10个单项指标经过主成分分析后,得到4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经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各无性系幼苗的田间耐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WL2、WL1、FN1、SH2、SH1、FN2、SS2、HS2、SS4、SS3、SS1、HS1、TB2、TB1。WL2、WL1、FN1、SH2、SH1、FN2六个无性系是较为适合北京延庆高平原地区的优良花楸无性系。(2)以北京西山林场海拔200 m、300 m、460 m的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幼苗的叶片丙二醛(MDA)含量、SOD和POD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究不同海拔梯度的花楸树越夏能力差异。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活性氧代谢稳定性排序从大到小为:X-460、X-300、X-200。花楸树的越夏活性氧代谢稳定性受海拔梯度的影响,随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增强。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光合能力排序从大到小为:X-460、X-300、X-200。花楸树的越夏光合能力受海拔梯度影响,随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增强。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越夏渗透调节能力排序从大到小为:X-300、X-460、X-200。较高海拔梯度的花楸树具有更高的越夏能力。

李秀宇[4](2020)在《四倍体刺槐苗期表型生理特性及再生能力的评价》文中提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是荒山造林和水土保持先锋树种,而且还具有观赏、材用、蜜源和饲用等价值。与二倍体刺槐相比,四倍体刺槐品种在叶片产量、营养物质含量、遗传适应性和抗逆性方面优于二倍体,而且变异范围较大,具有很大的良种选育潜力。本研究以四倍体刺槐为材料(二倍体刺槐作为对照),在组培和盆栽两种生长环境下对比了不同无性系植株的生长特性差异,从形态和生理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对苗期的优良无性系进行初步筛选,丰富了四倍体刺槐种质资源。并探索了无性系种类、培养条件和处理方法对刺槐组培苗叶片再生能力的影响,筛选出再生能力强的优良无性系及最佳试验处理组合,优化并建立其高效再生体系,为遗传转化、诱变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生长特性优于二倍体刺槐组培苗。对于形态指标,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主根长度、侧根数量、小叶面积及叶厚的均值分别为二倍体的1.61倍、1.28倍、1.51倍和1.11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中,无性系9的主根长最大,达8.92cm,无性系3的侧根数最多,达74.22条,无性系10的小叶面积最大,达7956.44dmm2。对于生理指标,四倍体刺槐组培苗叶片可溶性总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二倍体的1.49倍、1.42和0.98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的最大值分别为二倍体的1.53倍、1.50倍和1.50倍,抗逆性强的无性系为四倍体21、20和27,光合能力强的为四倍体33。根据对上述指标的综合评价,表现优良的无性系为四倍体10、13、17、27、和9。(2)不同四倍体无性系盆栽苗之间的形态及生理指标也存在显着差异。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当移栽成活90d时,与移栽成活30d和60d相比,各无性系的生长状态达到最好,且抗逆性和光合能力达到最强。当移栽成活90d时,四倍体7的株高最大,达32.87cm,四倍体16的小叶面积最大,达184751.67dmm2。根据对生理指标的分析,抗逆性强的无性系有四倍体14、3和16,光合能力强的无性系有四倍体3。总体来看,四倍体刺槐在形态和生理指标的表现都优于二倍体,其中优良的无性系有四倍体16、6、3、13和33。(3)以刺槐组培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无性系种类、茎段培养时间、小叶在复叶上的生长位置、光照条件、叶片在培养基上的放置方式和叶片剪切伤口数量对叶片再生能力的影响。经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出叶片再生能力强的最适条件为:茎段培养时间35d、小叶在复叶上的生长位置为上叶、光照条件为有光、叶片在培养基上放置方式为远轴面接触培养基、叶片伤口数量为6个。再生能力强的无性系为四倍体12、15、9、13和20,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100.00%、97.22%、100.00%、100.00%和97.22%,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为75.00%、69.44%、63.89%、86.11%和75.00%,愈伤组织生长指数分别为4.36、5.25、4.86、5.64和4.19,再生不定芽数量分别为7.44、6.56、3.97、3.81、2.83。(4)综上,综合评价生长特性及再生能力的相关指标,四倍体无性系13为长势良好、抗逆性强且再生能力强的无性系。

张海燕[5](2020)在《杨树无性系抗寒性测定及指纹图谱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杨树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用材、经济绿化树种。杨树资源的高效培育和利用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新引自意大利的3个银白杨无性系、5个欧美杨无性系和其西北地区近亲缘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抗寒性测定分析,测定-15℃--35℃温度梯度下各杨树无性系SOD、POD、CAT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方法和聚类分析对无性系的抗寒性差异进行比较和排序,为杨树抗寒性研究和新品系的选育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以STR荧光检测技术进行杨树无性系的12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检测,为各杨树无性系构建指纹图谱,以期为杨树的遗传资源鉴定、选择等奠定基础。对包含新引进杨树无性系在内的白杨派、黑杨派无性系研究表明:1)参照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对杨树无性系抗寒性排序为:白杨派中A50>秦白杨1号>84K>新疆杨>A46>I-101>毛白杨>A39;黑杨派中Qg>Ta>Pa>Ti>La>中林46>I-10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强抗寒类型的杨树无性系包括银白杨A50、秦白杨1号、84K、欧美杨Qg、Ta。2)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前人研究结果。6项抗寒性指标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依据6项指标建立供试杨树抗寒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3)18份杨树无性系的SSR引物平均多态性位点为7.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4个,平均Shannon指数(I)为1.8015,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7948,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549-0.978,表明供试杨树无性系在SSR序列上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4)采用12对SSR多态性引物构建出18个杨树无性系的指纹图谱,为其制定独特身份信息。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杨树遗传差异性分析中具有可行性,可为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孙佩[6](2020)在《丹红杨×通辽1号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经济性状QTLs解析》文中研究说明杨树(Populus)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当前,大量杨树栽培种已经在不同杨树适生区推广种植,而准确鉴定不同杨树栽培种和解析杨树重要性状遗传与分子基础是杨树生产实践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对课题组前期收集的91份国内外杨树栽培种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构建指纹鉴定图谱并进行倍性检测,从中选取美洲黑杨丹红杨(Populus deltoides‘Danhong’)作为母本,天然种质小叶杨通辽1号杨(Populus simonii‘Tongliao1’)作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获得派间F1杂交群体,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发的SNP(Single nucletiode polymorphism,SNP)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测定丹红杨×通辽1号杨F1群体叶片、不定根及抗旱性状,进行QTLs定位分析,解析其遗传基础,挖掘目的性状相关联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通过对杨树主体栽培种的指纹图谱构建、丹红杨×通辽1号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为杨树栽培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杨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重要性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使用18对多态性SSR标记构建91份来自杨属4大派[黑杨派(57)、青杨派(11)、白杨派(5)、胡杨派(2)及派间、派内杂种(16)]的指纹图谱。总计扩增222个多样性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扩增12.3个多样性等位基因,平均标记多态性信息含量和区分系数值分别为0.706和0.813。5对SSR标记(ORPM_103、ORPM_247、GCPM_1048、GCPM_1255和LG_X_19)筛选为参试栽培种核心引物组合。流式细胞分析发现11个栽培种为三倍体,其中7个栽培种在多个标记位点扩增出3个等位基因,表明SSR标记可以辅助倍性检测。2.以起源于北美洲的美洲黑杨种内杂种丹红杨(母本)和我国天然种质小叶杨优树通辽1号杨(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建立F1群体,随机选择500个杂交子代个体,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发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分别构建母本、父本和整合3张高密度遗传图谱。母本遗传图谱含有3 474个SNP标记,分布于19个连锁群,覆盖遗传距离为2 686.63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77 c M;父本遗传图谱含有2 831个标记,分布于19个连锁群,覆盖遗传距离为2 388.21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4 c M;整合图谱包含5 796个SNP标记,分布于19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遗传距离为2 683.80 c M,标记间平均间距为0.46 c M。共线性和热图分析表明遗传图谱构建质量较高。3.测定丹红杨×通辽1号杨亲本及422个F1子代的13个叶面积、叶周长、净光合作用速率等叶片形态和生理性状,亲本间差异显着,F1群体中均为正态分布且同一类型叶片性状间相关性要高于不同类型间性状。定位分析发现调控叶片形态性状的109个QTL位点分布于18个连锁群,55个调控叶片生理性状QTL位点分布于14个连锁群。叶片性状QTL位点区域包含180个候选基因,共表达和GO富集分析证明这些候选基因参与叶片光合作用。定量PCR表明基因CYCLIN(Potri.015G112200)和RED CHLOROPHYLL REDUCTASE(Potri.007G043600)在亲本间显着差异表达,表明这两个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叶片发育。4.对丹红杨×通辽1号杨亲本及435个F1子代进行水培试验,测定不定根数量、最大根长和叶片数等12个不定根和茎相关表型性状,在F1群体中广泛分离,受到高度遗传调控,性状间显着相关。150个QTLs位点调控不定根性状,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1-6.1%,83个QTLs位点调控茎性状,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1-19.8%。存在25个QTLs一因多效位点和40个QTLs重组热点,其中10个QTLs一因多效位点共同调控不定根和茎生长。对亲本及强弱生根能力各3个基因型个体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1 017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43个基因是QTL区域重叠基因。K-means聚类和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表明编码氨基酸膜转运蛋白的基因Pt AAAP19(Potri.004G111400)与不定根性状显着相关,亲本间序列比较分析发现通辽1号杨缺失一段153bp编码区序列,导致其编码蛋白质缺少一个转膜结构域,可能引起不定根生根能力变化。5.在正常水分和中等程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丹红杨×通辽1号杨146个F1子代的株高、基径、落叶数等5个抗旱性状,在F1群体中呈正态分布,受到不同程度的遗传调控。抗旱性状存在区组与环境间互作效应,其中株高相对生长量和比叶面积具有显着的基因型和不同水分梯度间互作效应。定位分析发现208个QTL位点,在正常水分条件、中等程度干旱胁迫及抗旱系数条件下分别发现92、63和53个QTL位点,有26个共同QTLs位点,182个特异QTLs位点以及2个一因多效位点,初步开发了一个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共同QTL位点q DLRWC-LG10-1相关联的抗旱性分子鉴定标记np2841。抗旱性特异QTLs位点区域挖掘出187个候选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基因Potri.003G171300和Potri.012G123900参与干旱胁迫响应。本文以适生于中国的杨树栽培种及丹红杨×通辽1号杨F1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指纹图谱和高密度遗传图谱、解析重要性状遗传基础和挖掘关键候选基因,为准确区分不同杨树栽培种、解析杨树重要性状的遗传与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对杨树新品种保护、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晓艳[7](2020)在《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综合评价》文中指出杨树材色浅、弹性大、重量轻且加工性能好,是我国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首选树种之一。杨树材性性状和叶片性状遗传变异以及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的研究,不仅为杨树无性系综合选择提供依据,也对工业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13个国外引种黑杨派无性系在北京昌平和河北廊坊分别营建无性系对比试验林,选用2根1干、规格一致的苗木,株行距分别为3 m×4 m和3 m×5 m,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连年生长季结束后测定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第6个生长季结束后各无性系在每个区组中分别选取1株标准木,标出南北向后进行砍伐,伐倒取胸径处圆盘,然后向上截取2 m木段,利用圆盘和木段分别测定14个木材解剖学性状和18个木材物理力学性状。河北廊坊试验林第3个生长季各无性系各区组选2株平均木,按各平均木树冠自然分枝轮序,将树冠由上至下分为上、中、下三个冠层,在各冠层南面方向上各取1个代表性一级分枝,选取其成熟叶片测定3个叶片解剖学性状和2个气孔性状。对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学性状、木材物理力学性状以及不同冠层叶片性状,进行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北京昌平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河北廊坊,而广义遗传力和重复力均小于河北廊坊,且其5年生和6年生树高的广义遗传力(0.03)和重复力(0.24)均为最小值,而两地点其它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重复力分别大于0.32和0.82。各生长性状两地点间差异、地点与无性系互作效应显着。(2)木材解剖学性状遗传变异:除木纤维长度和木射线性状外,同一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重复力和遗传变异系数的大小排序均为:北京昌平>河北廊坊,其中,微纤丝角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46和0.08,重复力分别为0.89和0.54,管孔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49~0.65和0.20~0.31,重复力分别为0.90~0.94和0.77~0.85。无性系间、地点间木材解剖性状差异均为极显着;各性状地点与无性系互作效应显着。两地点各无性系木纤维壁率和双壁厚随年轮增大均呈下降趋势,木射线直径随年轮增大均呈平缓上升趋势,其它木材纤维性状、微纤丝角、管孔性状和木射线比量随年轮增大趋势相反。Ti杨的木纤维壁率、La杨的双壁厚、107杨、Br杨和Me杨的管孔弦向直径、Por杨的木射线比量在早、晚材间差异显着。(3)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变异:两试验林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28~0.99和0.05~0.98,重复力分别为0.88~0.97和0.41~0.93。除径干系数、含水率和冲击韧性外,北京昌平木材物理力学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重复力均大于河北廊坊。除河北廊坊气弦干率外,各性状无性系间差异均显着或极显着。除全径干率外,各性状地点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除冲击韧性外,各性状地点与无性系间互作效应均极显着。(4)叶片性状遗传变异:叶片解剖性状和气孔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10.09%~22.36%和3.11%~31.68%,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01~0.18和0.06~0.51,重复力分别为0.15~0.74和0.29~0.93。叶片性状无性系间和冠层间差异均显着。(5)多性状相关关系:生长性状与性状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胸径与管孔性状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微纤丝角、纤维比量、径面硬度和弦面硬度显着负相关;材积与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冲击韧性均显着正相关,与木材硬度负相关;纤维长度与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木纤维壁率与冲击韧性呈正相关;冲击韧性与管孔性状负相关;木材基本密度与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均负相关;胸径和材积与叶片表皮气孔密度均为负相关。(6)综合评价:以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建立了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性状、木材物理力学性状以及3个冠层叶片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进行分组和排序,107杨、Por杨、108杨等生长量、木材管孔性状、纤维长度、硬度、抗压强度、冲击韧性、抗弯强度和叶片厚度较大,而木纤维比量较小。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两地点气候条件和土壤质地相似,但栽植密度不同,黑杨派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变异产生了显着影响,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以及不同冠层叶片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体系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进行了分组和排序,筛选出了生长和材性性状优良的品种。

王长海[8](2019)在《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变异分析》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可用于杨树造林的土地多是干旱、寒冷和盐碱等困难用地,选育速生、优质、抗旱、抗寒等杨树新品种,是满足我国杨树人工林发展节本增效需求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选用内蒙古通辽林科院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基因库内3个优良无性系(‘1-XY’、‘XY-5’、‘ZL3’)为母本,意大利杨树研究所亲本选择育种所得6个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 L.)优良无性系(‘N188’、‘N020’、‘N139’、‘N151’、‘N429’、‘N430’)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杂交获得F1代,存活8个杂交组合共计1910株子代,对二年生苗木地径性状,以及扦插扩繁后的一年生苗木叶片数量性状(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叶柄长)进行测定,统计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增益、配合力等参数,分析8个杂交组合子代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对杂交子代叶部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统计8个杂交组合子代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较8个杂交组合间子代病害发生情况的差异。同时,利用Leaf Analyser软件构建了8个杂交组合子代叶片标志点轮廓模型,并对杂交子代叶形态变异进行主成分分析,探究影响叶形态变异的叶片数量性状及形态表现。通过Morpho J软件基于叠印法构建了叶片的形态特征模型,分析了影响叶形态变异的主要形态特征,确定了不同形态特征在叶形态变异中的占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径性状的遗传变异:8个杂交组合子代二年生地径性状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2.71cm~3.60cm,子代地径均值较大的杂交组合为‘1-XY×N188’、‘ZL-3×N188’、‘ZL-3×N429’,特殊配合力最大的杂交组合是‘1-XY×N188’。杂交子代地径性状变异系数的范围是42.85%~52.38%,8个杂交组合子代的地径性状均存在很大幅度的变异。8个杂交组合子代地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0.81,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可以为苗期选择的依据。杂交组合的遗传增益均在50%以上,均有较好的性状表现。(2)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杂交组合‘ZL-3×N430’子代的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叶柄长均值最大。子代最大叶片出现在杂交组合‘ZL-3×N188’中。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叶柄长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5.47%~39.29%、13.93%~21.72%、11.34%~18.56%、13.62%~20.95%、15.09%~26.83%,变异幅度均较大。杂交子代叶片性状在杂交组合间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杂交子代的叶片性状均值接近父本。杂交子代叶面积、周长、叶长、叶宽、叶柄长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8、0.91、0.89、0.86、0.97,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3)叶部病害发生情况:杂交子代叶部病害当年只有黑斑病[Marssonina.Brunnea(Ell.et Ev.)Sacc.]出现大面积发病,症状明显,8个杂交组合发病率均在50%以上。8个杂交组合子代的黑斑病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子代发病率较高的杂交组合为‘XY-5×N188’、‘ZL-3×N430’、‘1-XY×N139’,较低的杂交组合有‘1-XY×N151’、‘1-XY×N188’、‘ZL-3×N429’。杂交组合‘XY-5×N188’的子代黑斑病发病率为85.72%,病情指数达到54.37%,发病最为严重。而杂交组合‘1-XY×N151’、‘1-XY×N188’和‘ZL-3×N429’的子代发病率为53.11%、53.21%和55.37%,病情指数为28.82%、28.33%和30.76%,发病较轻。(4)叶形态变异分析:基于Leaf Analyser软件的叶形变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是影响8个杂交组合子代叶形态变异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均在60%以上。杂交子代叶形态变异的第一主成分图像显示,叶面积越大的子代,其叶片形态特征与父本欧洲黑杨的相似度较高,而叶面积越小的子代,其叶片形态特征与母本小叶杨的相似度较高。影响叶形变异的主要因素还有叶长宽比、叶尖和叶基的形态、叶片对称性等性状。基于Morpho J软件对杂交子代叶片形态变异分析结果表明,8个杂交组合的子代叶形态变异主要来源为叶片阔圆形、叶片三角形、叶片菱形、叶片倒卵形等形态特征,占叶形态变异的70%以上。

宁坤[9](2019)在《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生长相关性状的多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杨树是我国主要人工林造林树种,具有适生范围广、早期速生性强的特性,广泛用于纸浆用材林,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已成为各地纸浆林建设的主力军。理想株型为选择育种和分子育种的目标与定律,林木中的相关研究进度缓慢。林木生长周期长,早期选择一直是育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研究组获得的成龄期高密度栽植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基础上,本研究在更为可控一致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回溯性研究。分析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植株生长、分枝、叶片、气孔、光合生理及物候特性;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模拟密度试验(遮荫处理)下叶片相关性状参数,进行表型与基因表达联合分析;对不同龄期的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及联合分析;研究从生长、光合生理、表型组、转录组多个层面对高产理想株型生长相关性状进行分析探究,为深入认识及开展杨树理想株型尽早且可靠地早期选择提供支持,对杨树优质高产育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无性系的生长、表型性状及光合生理等存在较大差异,高密度下植株的株高、胸径、分枝数、分枝角、叶片数、叶片长度、宽度、叶柄长度、单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气孔长度、宽度、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小于低密度下的指标值,密度通过影响各性状指标最终影响了产量。综合考虑基于欧美杨早期生长模型分析,最终选取株高、胸径、叶片数、分枝角、单叶面积、比叶重和水分利用效率7个指标作为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的早期间接选择指标。高产理想株型优良无性系97、111和171,具有株高、胸径和地径生长快速,叶片及分枝数目较多,单叶面积大,叶柄长度长,叶片总保留期长的相对特性。(2)密度模拟试验的遮荫处理下植株表现出细高生长状态,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在遮荫处理下有所增加。基于生长性状和叶绿素相对含量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筛选出耐荫性较强的无性系171和97。三维扫描成像测得叶片相关性状,分析发现低度遮荫适度增大了叶片长度、宽度和单叶面积,但遮荫程度加剧其相应指标值降低,叶柄长度、节间距和天顶角伴随遮荫程度加剧而增大。三种遮荫处理与对照组对比下的两个无性系中分别找到50、268和124个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转录、DNA模板、黄酮类生物合成过程、细胞核、ATP与DNA结合、金属离子结合等功能。同时,转录组测序筛选出20个参与避荫反应相关的DEGs。通过三维扫描获得的叶片表型性状,与基因表达进行联合分析构建了欧美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发现Midnightblue模块与天顶角和节间距的相关性均较高,筛选出该模块内连通性排名前10的基因,作为模块内的核心节点基因,其可能是参与性状调控的重要候选基因,为解析复杂的农艺性状相关调控网络提供了新的线索与参考。(3)两个幼龄期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无性系的转录组测序,不同密度及部位对比中找到大量DEGs,其在高产理想株型的早期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密度和低密度的不同部位对比中分别找到6547个和7471个共同存在的DEGs,高密度与低密度对比的植株上部和下部分别找到27个和21个共有的DEGs。GO分析显示同一密度的上下部位对比中差异基因主要涉及膜的内在组成、质膜、对非生物刺激的反应、小分子代谢过程、催化活性、转移酶活性等功能条目;同一部位的高密度与低密度对比中多涉及转录DNA模板、细胞核和转录因子活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功能。KEGG分析发现两种密度下受不同部位共同影响的显着通路为脂肪酸、氨基糖、核苷酸糖、淀粉和蔗糖代谢等。转录组测序筛选出12个与叶片衰老相关的DEGs,可为解释高密度栽植条件下植株下部叶片提早脱落的衰老现象提供重要依据。在两个无性系不同密度的上下部位对比中找到5个同时存在的捕光复合物I和II叶绿素a/b结合蛋白,其可作为欧美杨高光效筛选的重要参考基因。(4)成龄期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转录组测序,不同密度及部位对比中发现大量DEGs,其对高产理想株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高密度不同部位间存在4929个上调表达基因,4082个下调表达基因;低密度不同部位间存在1488个上调表达基因,2199个下调表达基因;同一部位不同密度间存在1885个上调表达基因,2119个下调表达基因。GO分析发现同一密度不同部位对比的差异基因多数为与细胞壁相关的功能条目,而同一部位不同密度对比的植株上部多与物质代谢过程相关,中部多与生物过程相关,下部多与物质反应相关。KEGG分析显示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为两种密度下受不同部位共同影响的显着通路,同一部位不同密度对比间的DEGs则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找到5个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一系列对光刺激反应的DEGs,这些DEGs可作为理想株型高光效筛选的参考基因。(5)不同龄期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基因表达联合分析,在不同龄期的密度与部位对比中共找出14987个DEGs,其在高产理想株型的不同发育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GO分析显示高密度的上部和下部差异基因主要为一些与生物合成及代谢过程相关的功能条目;低密度植株上部主要为与酶活性及细胞成分内物质相关的功能条目,而下部主要为与外界响应及代谢过程相关的功能条目。KEGG分析发现不同龄期对比下显着富集的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转录组联合分析找到一系列与理想株型分枝发育相关的DEGs,主要包含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脚金内酯生物合成与信号转导过程中的相关基因,构建了欧美杨分枝发育激素调控的基因网络,可为后续研究杨树理想株型形态建成提供重要参考。转录组联合分析找到一系列富集到光合作用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的DEGs,鉴定获得的这些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可为后续进行欧美杨高光效选育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不同龄期的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为研究对象,回溯性研究筛选出高产理想株型的早期间接选择指标;密度模拟试验的遮荫处理下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获取植株叶片性状参数,转录组测序找到叶片耐荫性相关基因,建立基因共表达网络挖掘到参与生长特定性状调控的关键候选基因;不同龄期转录组测序及其联合分析中挖掘出一系列与高产理想株型生长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从多组学层面开展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生长相关性状的探索性研究,为杨树优质高产育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与依据。

刘成功[10](2018)在《欧美杨高光效无性系筛选及其生长生理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杨树(Populus spp.)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阔叶树种之一,具有多种抗逆性和速生性的生长特性。但以往对于杨树的遗传改良及其大面积推广过程中均以考虑其材性和产量为目的,有关不同气候区光周期的差异是否影响了杨树品种的适应性推广的研究尚少有报道。本文以29个欧美杨无性系幼苗为试验研究对象,无外源光条件下,以人工控制光照时间为方法(LED全光谱植物生长灯),分别进行每日光照11 h、12 h、13 h、14 h和15 h的5个不同光照时间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光照时间下29个无性系幼苗的总生物量,采用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法进行以生物量为对象的高光效无性系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无性系进行苗高地径、叶长和叶宽、叶周长和叶面积、叶柄长、叶形指数与比叶面积、叶片数目和相对含水量、叶片上下表面气孔长宽和密度、根冠比、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片光合响应曲线和光合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特性、成活率、封顶期和落叶期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初步揭示了其高光效的的生理机理,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杨树对光照时间适应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光照11 h下,欧美杨无性系11-28-11的总生物量(35.51 g)显着高于其它无性系,光照15 h下,无性系11-20-2和无性系11-26-7的总生物量分别达117.58 g和118.32g,且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苗期总生物量整体上呈递增趋势,变异系数均大于35.60%。不同光照时间下总生物量的积累均近似于正态分布,无性系间分化明显,表明不同杨树基因型对光照条件的响应具有很大差异,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明显。2、不同光照时间处理下,欧美杨无性系11-28-11、11-20-2和11-26-7所处的总生物量分布区间得分较高,而无性系11-36-23、11-45-6和11-40-2的总得分相对较低,且从各无性系在不同光照时间的得分规律发现,无性系11-28-11在短光照下生物量的积累相对较好,无性系11-26-7在长光照下相对较好。通过上述研究,本研究初步筛选出了具有优良总生物量积累以及基因与光照时间互作良好的欧美杨无性系3个(11-28-11、11-20-2和11-26-7),同时筛选出3个总生物量积累较差的无性系(11-36-23、11-45-6和11-40-2)。3、不同光照时间处理下,欧美杨无性系幼苗的成活率均在80%,延长光照时间可使幼苗的封顶期和落叶期推迟,苗高和地径得到提高,以光照15 h下的无性系11-28-11、11-20-2和11-26-7最为明显。根冠比小于1,光合产物优先供给地上部分。相关性分析表明,苗高相对增长率与叶片长度和宽度、叶周长和单叶面积、叶柄长及叶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地径相对增长率和总生物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呈显着负相关;地径相对增长率与叶片数和苗高相对增长率呈显着正相关;总生物量与苗高相对增长率和叶片数呈显着正相关,与叶长和叶周长呈显着负相关。4、在11 h光照处理下,无性系11-26-7的SPAD值最大,光照时间大于14 h后,无性系11-26-7、11-20-2和11-28-11的SPAD值增加较明显。光照11 h下,无性系11-26-7的Pmax最大,无性系11-40-2的LSP、Gs、Ci和Tr最大,无性系11-28-11的LCP和Rd最小,无性系11-36-23的WUE最大;光照12 h下,无性系11-20-2的Pmax、Gs、Ci和Tr最大,无性系11-28-11的LSP最大,无性系11-36-23的LCP和Rd最小,WUE最大;光照13 h下,11-28-11的Pmax、LSP,无性系11-36-23的LCP、Rd最小,无性系11-20-2的WUE最大,无性系11-40-2的Gs、Ci和Tr最大;光照14 h下,无性系11-28-11的Pmax、Gs、Tr和WUE最大,无性系11-36-23的LCP最小,无性系11-20-2 LSP和Gs最大,无性系11-45-6的Ci最大,Rd最小;光照15 h下,无性系11-26-7的Pmax、LSP和Ci最大,无性系11-40-2的WUE最大,LCP和Rd最小,无性系11-28-11的Gs和Tr最大。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无性系的Fv/Fm的波动范围均在0.790.85之间,表明5个光照时间均未造成欧美杨无性系光合机构的破坏。

二、杨树8个无性系引种苗期试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树8个无性系引种苗期试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个优良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杨树资源特征及分布
        1.1.1 杨树特性和特性
        1.1.2 杨属分布概况
        1.1.3 利用价值
    1.2 杨树育种研究进展
        1.2.1 引种
        1.2.2 杂交育种
        1.2.3 倍性育种
        1.2.4 基因工程育种
    1.3 抗旱性研究综述
        1.3.1 植物抗旱机理
        1.3.2 抗旱性研究方法
        1.3.3 抗旱性研究指标
        1.3.4 抗旱性评价数量分析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不同干旱胁迫梯度对各无性系生长指标的影响
        1.5.2 不同干旱胁迫梯度对各无性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1.5.3 各无性系抗旱性强弱的综合评价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测定指标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对各无性系生物量的影响
        3.1.1 对株高的影响
        3.1.2 对地径的影响
        3.1.3 对单叶面积的影响
        3.1.4 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1.5 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3.2 对各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2 对气孔导度的影响
        3.2.3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对各无性系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3.4 对各无性系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5 对各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6 各无性系抗旱性综合评价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植株形态变化与抗旱性
        4.1.2 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抗旱性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水曲柳杂种优势分析及抗寒优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林木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1.2.1 林木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1.2.2 杂种优势的机理
    1.3 水曲柳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1.3.1 白蜡树属树种简介
        1.3.2 水曲柳育种的研究进展
        1.3.3 水曲柳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植物抗寒研究进展
        1.4.1 寒冷胁迫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1.4.2 植物抗寒途径及抗寒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1.4.3 植物抗寒性测定和评价方法
    1.5 本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与目的意义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目的意义
2 水曲柳杂交的结实和种子性状分析与良种选育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水曲柳杂交
        2.1.2 水曲柳杂交的结实、种子性状和苗木数量统计
        2.1.3 水曲柳杂交结实与千粒重优良的杂种选育
        2.1.4 数据分析与作图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间杂交的结实和种子性状分析与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的影响
        2.2.2 水曲柳种内杂交的结实与种子性状分析
        2.2.3 基于结实和种子千粒重性状的优良亲本的选育
        2.2.4 基于结实和种子千粒重性状的F1杂交组合选育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水曲柳杂种F1苗木的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设计
        3.1.2 统计分析
        3.1.3 数据处理与作图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种F1适应性的优势分析
        3.2.2 杂种F1的生长性状优势分析
        3.2.3 杂种F1的抗虫性优势分析
        3.2.4 F1树高生长模型的建立及杂种优势预测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水曲柳适应性、生长和抗虫性的杂交良种选育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水曲柳杂交良种选育的材料
        4.1.2 水曲柳杂交良种的选育方法
        4.1.3 杂种F1的生长与抗虫性状遗传参数和优良亲本遗传增益估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曲柳适应性分析及良种选育
        4.2.2 水曲柳杂种生长性状分析及良种选育
        4.2.3 水曲柳抗虫性分析及良种选育
    4.3 本章小结
5 水曲柳种内F1抗寒良种选育及优势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种内F1杂交组合的抗寒相关指标测定
        5.1.2 种内F1的抗寒性评价和优良选育
        5.1.3 种内抗寒F1的优势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于生存率的F1分析和多性状综合优良抗寒杂交组合选育
        5.2.2 种内F1抗寒性的评价和优良选育
        5.2.3 基于实生单株生长与生存率的F1分析和优良杂交组合评价
        5.2.4 基于F1无性系的新生枝和叶片抗寒性分析和优良杂交组合评价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水曲柳种内抗寒F1的生长、生理优势分析
    6.1 材料方法
        6.1.1 F1杂交组合实生苗的适应性和生长特征调查
        6.1.2 F1杂交组合的嫁接无性系的新生枝生长和叶片性状调查
        6.1.3 寒冷处理下F1杂交组合的生理指标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适应性和生长特性优势分析
        6.2.2 渗透系统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6.2.3 膜系统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6.2.4 ROS系统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6.2.5 内源ABA含量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水曲柳抗寒F1的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核遗传)机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抗寒基因的筛选和基因表达检测
        7.1.2 FmCBF1和Fm WRKYs基因与启动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1.3 FmCBF1和Fm WRKYs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7.1.4 FmCBF1和Fm WRKYs基因与启动子序列的差异分析
        7.1.5 实验试剂
        7.1.6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CBF依赖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优势分析
        7.2.2 ABA途径基因的表达分析
        7.2.3 ROS系统中POD和GSH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7.2.4 抗寒相关转录因子WRKYs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
        7.2.5 水曲柳WRKY7、21、26和45的克隆、全长鉴定及同源蛋白比对
        7.2.6 水曲柳WRKY7、21、26和45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2.7 水曲柳WRKY7、21和CBF1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
        7.2.8 水曲柳CBF1和抗寒相关转录因子WRKYs表达模式分析
        7.2.9 抗寒F1与母本间的CBF1和WRKYs基因与启动子序列差异分析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创新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花楸引种北京高平原和低山地区的耐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植物耐热性研究进展
        1.2.1 植物热害及其症状表现
        1.2.2 植物耐热性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1.2.2.1 光合作用与耐热性
        1.2.2.2 活性氧代谢稳定性
        1.2.2.3 细胞膜系统与渗透调节
        1.2.3 植物耐热性分子机制研究
        1.2.4 植物耐热性的鉴定方法
        1.2.5 植物耐热性的评价方法
        1.2.6 花楸引种适应性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不同产地花楸无性系苗期田间耐热性评价
        2.1.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越夏生理响应差异
    2.2 试验地概况
    2.3 采样时间
        2.3.1 不同产地花楸无性系苗期田间耐热性评价
        2.3.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越夏生理响应差异
    2.4 试验方法
        2.4.1 幼苗生长指标的测定
        2.4.2 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
        2.4.3 数据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地花楸无性系苗期田间耐热性评价
        3.1.1 不同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差异
        3.1.2 不同无性系幼苗的MDA含量变化
        3.1.3 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3.1.4 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3.1.5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3.1.6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1.7 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3.1.8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3.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越夏生理响应差异
        3.2.1 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的MDA含量变化差异
        3.2.2 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的POD酶活性变化差异
        3.2.3 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的SOD酶活性变化差异
        3.2.4 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
        3.2.5 不同海拔梯度下花楸树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差异
4 讨论
    4.1 不同产地花楸无性系苗期田间耐热性评价
        4.1.1 无性系幼苗的生长表现
        4.1.2 耐热性与活性氧代谢稳定性
        4.1.3 耐热性与光合能力
        4.1.4 耐热性与渗透调节能力
        4.1.5 耐热性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
    4.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越夏生理响应差异
        4.2.1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的越夏能力与活性氧代谢稳定性
        4.2.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越夏光合能力
        4.2.3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越夏能力与渗透调节
5 结论
    5.1 不同产地花楸无性系苗期田间耐热性评价
    5.2 不同海拔梯度花楸树越夏生理响应差异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四倍体刺槐苗期表型生理特性及再生能力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四倍体刺槐研究概况
        1.1.1 四倍体刺槐的引种栽培
        1.1.2 四倍体刺槐的优良性状与应用价值
        1.1.3 四倍体刺槐的形态指标研究
        1.1.4 四倍体刺槐的生理指标研究
    1.2 植物再生体系研究
        1.2.1 间接器官再生体系
        1.2.2 影响植物再生的因素
        1.2.2.1 基因型对植物再生的影响
        1.2.2.2 外植体类型对植物再生的影响
        1.2.2.3 外植体成熟度对植物再生的影响
        1.2.2.4 外植体的处理方法对植物再生的影响
        1.2.2.5 培养基的种类和浓度对植物再生的影响
        1.2.2.6 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植物再生的影响
        1.2.2.7 培养条件对植物再生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4 技术路线图
2 四倍体刺槐组培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形态指标的测定
        2.1.2.2 生理指标的测定
        2.1.3 数据整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指标的分析
        2.2.2 生理指标的分析
    2.3 小结
3 四倍体刺槐盆栽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
        3.1.2.2 形态及生理指标的测定
        3.1.3 数据整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炼苗及移栽成活率的分析
        3.2.2 形态指标的分析
        3.2.3 生理指标的分析
    3.3 小结
4 四倍体刺槐组培苗再生能力的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培养条件
        4.1.3 试验方法
        4.1.3.1 愈伤组织生长量评价方法
        4.1.3.2 茎段培养时间的选择
        4.1.3.3 小叶在复叶上生长位置的选择
        4.1.3.4 四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
    4.2 数据整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茎段培养时间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4.3.2 小叶在复叶上生长位置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4.3.3 四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4.3.3.1 四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对叶片愈伤组织生长指数的影响
        4.3.3.2 四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对再生不定芽数量的影响
        4.3.3.3 四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
        4.3.3.4 四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对叶片愈伤组织生长指数、生长状态的影响
    4.4 小结
5 讨论与结论
    5.1 四倍体刺槐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评价
    5.2 四倍体刺槐组培苗再生能力的评价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学术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图版

(5)杨树无性系抗寒性测定及指纹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杨树研究概况
        1.1.1 杨树的生产与利用
        1.1.2 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2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2.1 分子标记的应用
        1.2.2 分子标记与杨树的遗传研究
    1.3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1.3.1 植物抗寒性机制
        1.3.2 植物抗寒性评价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杨树抗寒性测定与评价
    2.1 试验材料与测定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测定指标
        2.1.4 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无性系半致死温度
        2.2.2 生理生化指标
    2.3 综合分析与评价
        2.3.1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抗寒性排序
        2.3.2 杨树无性系抗寒性聚类分析
        2.3.3 抗寒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杨树SSR指纹图谱构建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SSR扩增结果
        3.2.2 杨树指纹图谱构建
        3.2.3 杨树无性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杨树抗寒性研究
        4.1.2 SSR指纹图谱构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丹红杨×通辽1号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经济性状QTLs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杨树传统育种研究进展
        1.2.2 分子标记在杨树中的应用
        1.2.3 杨树重要性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关键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2 杨树栽培种SSR指纹图谱构建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质量
        2.2.2 多态性SSR标记
        2.2.3 杨树栽培种遗传关系
        2.2.4 指纹图谱构建
        2.2.5 SSR标记和流式细胞分析倍性
    2.3 讨论
    2.4 小结
3 丹红杨×通辽1 号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3.1 材料和方法
        3.1.1 F_1群体构建
        3.1.2 F_1群体基因组DNA提取
        3.1.3 建库测序及数据过滤
        3.1.4 SNP位点识别和分型
        3.1.5 遗传图谱构建
    3.2 结果分析
        3.2.1 重测序及标记分型
        3.2.2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3.2.3 遗传图谱质量评估
    3.3 讨论
    3.4 小结
4 杨树叶片形态和生理性状QTLs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叶片形态与生理性状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1.4 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4.1.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F_1群体叶片性状分析
        4.2.2 叶片形态与生理性状QTLs
        4.2.3 QTL区域候选基因
        4.2.4 共表达调控网络和功能富集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杨树插穗不定根和茎相关性状QTLs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不定根和茎相关性状测定
        5.1.3 数据分析
        5.1.4 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5.1.5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5.1.6 差异表达基因和K-means聚类分析
        5.1.7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5.1.8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1.9 基因克隆和蛋白结构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F_1群体不定根和茎相关性状分析
        5.2.2 不定根与茎相关性状QTL位点
        5.2.3 一因多效位点和重组热点
        5.2.4 测序数据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2.5 不同样本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5.2.6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5.2.7 不定根和茎相关性状候选基因
    5.3 讨论
    5.4 小结
6 杨树抗旱性状QTLs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F_1群体抗旱性状测定
        6.1.3 数据分析
        6.1.4 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富集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抗旱性状表型变异
        6.2.2 QTL 定位分析
        6.2.3 干旱处理下QTL区域候选基因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杨树育种现状
        1.2.2 杨树材性性状研究进展
        1.2.3 杨树叶片性状研究进展
        1.2.4 多性状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自然概况
    2.3 田间试验设计
    2.4 性状测定
        2.4.1 生长性状
        2.4.2 木材解剖性状
        2.4.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
        2.4.4 廊坊试验林叶片性状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杨派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3.1.1 生长性状遗传参数
        3.1.2 生长性状无性系间变异和地点与无性系间互作效应
        3.1.3 生长性状地点间变异
    3.2 黑杨派无性系木材解剖性状遗传变异
        3.2.1 木材解剖性状遗传参数
        3.2.2 木材解剖性状无性系间、单株间、年轮间和早晚材间变异
        3.2.3 木材解剖性状地点间变异
        3.2.4 木材解剖性状径向变异
        3.2.5 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性状相关关系
    3.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变异
        3.3.1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参数
        3.3.2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无性系间和地点与无性系互作间变异
        3.3.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地点间变异
        3.3.4 生长性状与木材物理力学性状相关关系
    3.4 木材解剖性状与物理性状相关性
        3.4.1 木材解剖性状与物理性状表型相关性
        3.4.2 木材解剖性状与物理性状遗传相关性
    3.5 叶片性状遗传变异
        3.5.1 叶片性状遗传参数
        3.5.2 叶片性状冠层间和无性系间变异
        3.5.3 生长性状与叶片性状相关关系
    3.6 黑杨派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
        3.6.1 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性状综合评价
        3.6.2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综合评价
        3.6.3 生长性状与叶片性状综合评价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与讨论
        4.1.1 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4.1.2 木材解剖性状遗传变异
        4.1.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变异
        4.1.4 叶片性状遗传变异
        4.1.5 性状间相关关系
        4.1.6 综合评价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杨树育种现状
        1.3.2 杨树表型性状选择研究进展
        1.3.3 叶片性状的相关研究进展
        1.3.4 图像法研究叶片性状的进展
        1.3.5 杨树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自然概况
        2.2.1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通州试验基地
        2.2.2 河北省唐山市中国林科院丰南基地
    2.3 试验方法
        2.3.1 生长性状测定
        2.3.2 叶片采集
        2.3.3 叶片性状测定
        2.3.4 叶形标志点确定
        2.3.5 叶部病害调查
    2.4 数据处理
        2.4.1 参数计算
        2.4.2 利用LeafAnalyser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2.4.3 利用Morphoj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3.1 杂交子代苗期性状测定和分析
        3.1.1 杂交子代苗木地径性状变异分析
        3.1.2 扦插成活率统计分析
        3.1.3 叶片数量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3.1.4 黑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3.1.5 小结
    3.2 基于LeafAnlyser软件和MorphoJ软件的杂交子代叶形态变异分析
        3.2.1 基于LeafAnalyser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3.2.2 基于MorphoJ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3.2.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生长相关性状的多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概述
        1.2.1 农作物理想株型研究状况
        1.2.2 林木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1.2.3 林木早期选择研究进展
        1.2.4 多组学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关键科学问题
    1.4 创新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栽植密度对幼龄期欧美杨生长、光合生理的影响及综合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自然条件和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生长差异
        2.2.2 不同栽植密度下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叶片性状差异
        2.2.3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气孔性状差异
        2.2.4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光合生理差异
        2.2.5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落叶期与封顶期差异
        2.2.6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各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2.7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株高和胸径生长模型分析
        2.2.8 欧美杨高生长量无性系早期评价
        2.2.9 不同栽植密度下两年生欧美杨生长分析
    2.3 小结和讨论
第三章 密度模拟的遮荫处理下欧美杨生长性状及其基因表达差异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遮荫处理下欧美杨生长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差异
        3.2.2 不同遮荫处理下欧美杨叶片性状差异
        3.2.3 不同遮荫处理下欧美杨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2.4 遮荫处理下欧美杨参与避荫反应相关基因
        3.2.5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3.3 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幼龄期基因表达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
        4.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2.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4.2.4 叶片衰老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4.2.5 光响应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4.3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成龄期基因表达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
        5.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2.3 qRT-PCR验证RNA-Seq数据准确性
        5.2.4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5.2.5 密度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5.2.6 光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5.3 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不同龄期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基因表达联合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龄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6.2.2 不同龄期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6.2.3 欧美杨分枝发育激素调控基因网络
        6.2.4 欧美杨光能利用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6.3 小结和讨论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欧美杨高光效无性系筛选及其生长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杨树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2.2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无性系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生物量的影响
        2.2.2 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无性系生物量分类
        2.2.3 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无性系生物量分级评价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无性系生长与气孔性状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苗期生长量的影响
        3.2.2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苗期叶片形态的影响
        3.2.3 不同光照时间对气孔长度、宽度及气孔密度的影响
        3.2.4 不同光照时间对根冠比的影响
        3.2.5 不同光照时间对成活率、封顶期和落叶期的影响
        3.2.6 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各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无性系叶片SPAD值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光照时间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4.2.2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4.2.3 不同光照时间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杨树8个无性系引种苗期试验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个优良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D]. 俞永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水曲柳杂种优势分析及抗寒优势机制研究[D]. 何利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花楸引种北京高平原和低山地区的耐热性研究[D]. 刘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四倍体刺槐苗期表型生理特性及再生能力的评价[D]. 李秀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杨树无性系抗寒性测定及指纹图谱构建[D]. 张海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丹红杨×通辽1号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经济性状QTLs解析[D]. 孙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2)
  • [7]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综合评价[D]. 张晓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变异分析[D]. 王长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9]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生长相关性状的多组学研究[D]. 宁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10]欧美杨高光效无性系筛选及其生长生理特性研究[D]. 刘成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标签:;  ;  ;  ;  

8个杨树无性系引种评价及苗期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