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肌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鲈鱼肌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一、鲈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锐[1](2021)在《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品质变化影响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罗非鱼(Oreochroms niloticus),是我国南方主要养殖的淡水鱼类,因其营养丰富,价格实惠,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我国罗非鱼主要以冻罗非鱼片与冻全鱼等产品形式出口,罗非鱼精深加工产业滞后,经济效益较低。淡水鱼以熟食为主,常见的热加工方式主要有水煮、汽蒸、油炸等,现微波加热、空气炸等较为新型的方式也逐渐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由于传热介质以及加热温度的不同,不同的热加工处理方式对鱼肉品质的影响具有差异。因此,探究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为罗非鱼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罗非鱼为原料,探究汽蒸、水煮和空气炸3种加工方式对其品质变化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了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加工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影响较大,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热加工处理后鱼肉表面颜色发生变化,L*值、b*值都升高,a*值则是汽蒸、空气炸处理升高,水煮降低;质构方面汽蒸、水煮、空气炸处理后硬度分别由对照组的285.83 g降低至81.50、62.75、148.75 g,咀嚼性由对照组的5.19 m J降低至1.63、1.02、3.87m J,胶着性由对照组的117.42 g降低至23.39、30.03、88.72 g,内聚性由对照组的0.32提高至0.44、0.51、0.63,空气炸处理后样品弹性由对照组的4.17 mm增加至4.33mm,汽蒸和水煮处理弹性分别降低至3.54、3.61 mm。经汽蒸、水煮、空气炸处理后,加工损失率分别为11.51%、9.14%、26.73%;相较于对照组汽蒸、水煮处理p H值分别增加了0.22、0.44,空气炸处理降低了0.51;由于经热处理后水分损失含量降低,导致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相对含量增加。热加工处理后鱼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增加,水煮含量最高为38.1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减少,汽蒸含量最低为29.2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增加,汽蒸含量高为32.53%。经气质联用(GC-MS)分析,在对照、汽蒸、水煮、空气炸处理的鱼肉中分别检测出38、44、44、4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醛类、醇类和烷烃类物质组成。2、探究了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脂肪氧化以及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加工对罗非鱼片脂肪氧化和蛋白理化性质影响较大,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热加工过程脂肪发生氧化,以TBARS值判断其氧化程度为:水煮(0.68 mg MDA/kg)>汽蒸(0.58 mg MDA/kg)>空气炸(0.20 mg MDA/kg)(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热加工引起罗非鱼蛋白质发生氧化与热变性,经汽蒸、水煮、空气炸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由对照组的107.62 mg/g分别降低至4.16、3.88、4.64mg/g,二级结构由有序转变为无序(α螺旋结构含量由对照组的30.07%分别降低为25.05%、24.73%、14.05%,无规则卷曲结构含量由对照组的25.32%分别升高至38.80%、35.29%、29.84%),羰基值由对照组的1.30 nmol/mgprot升高至3.38、5.00、6.85nmol/mgprot,巯基值由10.22 umol/g降低至4.74、4.05、4.52 umol/g;SDS-PAGE图谱表明鱼肉肌肉蛋白分子量集中在16~220 k Da,主要条带为肌球蛋白重链、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轻链,热加工处理后罗非鱼肉肌球蛋白重链条带变浅上移,肌原纤维蛋白SDS-PAGE图谱出现分子量为37~52 k Da的小分子蛋白聚集。3、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二级质谱(UHPLC-Q-TOFMS/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汽蒸、水煮和空气炸3种不同热加工方式引起的罗非鱼小分子代谢物变化进行了鉴定与分析。从罗非鱼样品中一共鉴定到249种代谢物,其中分别在汽蒸/生样、水煮/生样、空气炸/生样中分别检测到24、29、24种差异代谢物,研究了差异代谢物质和罗非鱼片呈味和营养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汽蒸、水煮和空气炸3种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代谢物组成影响不同,其中汽蒸和水煮处理影响结果相似。差异代谢物中磷脂类代谢物和核苷酸类的贡献率较大,有望成为判定汽蒸、水煮和空气炸处理罗非鱼肌肉特征风味和营养特性的重要指标。同时对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谷氨酰胺(Glutamine,Gln)进行了定量分析,与代谢组学分析表达趋势相同。代谢组学为水产品热加工品质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为代谢组学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张文娣[2](2021)在《基于物化特性、空间效应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海鲈鱼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鱼类产品的一般特点是含水量高,容易变质。鱼类产品在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在自身酶解作用和微生物作用下容易腐烂,导致鱼类产品质量下降。随着海鲈鱼产量的增加,活鱼的销售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延长保质期,避免因距离和季节造成的短缺,海鲈鱼被冷冻出售。解冻是一个冰晶融化的过程,融化后的食物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新鲜状态。因此,人们致力于研究新的解冻方法,以更好地解决冷冻食品在解冻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本文研究磁性纳米材料联合射频解冻(RT-Mag)或微波解冻(MT-Mag)对海鲈鱼解冻后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其解冻方式对海鲈鱼肌球蛋白重链构象的变化,可以替代传统的分析技术进一步了解在电场和外加磁场作用下蛋白质分子的物理运动行为,为解冻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四种解冻方式:磁性纳米联合射频解冻(RT-Mag)或微波解冻(MT-Mag),微波解冻(MT)和射频解冻(RT)对海鲈鱼新鲜度、水分迁移和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其中电导率用来研究鱼肉的新鲜度,扫描电镜、低场核磁用来评价鱼肉的组织结构及水分状态,XRD探究对鱼肉蛋白质晶体结构的影响,DSC、动态流变学分析鱼肉解冻后蛋白质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RT-mag和射频解冻(RT)降低了固定水和不易流动水的流动性和损失,具有最紧密和有序的网络结构。在解冻过程中除RT-Mag外解冻处理组Tmax和焓值均有所降低。处理组RT-Mag和MT-Mag处理组能提高鱼肉的新鲜度,减少对样品肌原纤维的损伤,提高解冻后样品的持水性。从而证明了RT-Mag这种处理在解冻方面的应用潜力。2.采用磁纳米联合微波解冻(MT-mag)、磁纳米联合射频解冻(RT-mag)、射频解冻(RT)和微波解冻(MT)四种不同的解冻方法对海鲈鱼肌原纤维蛋白(MP)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了其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蛋白质谱和蛋白聚集的变化。结果表明,磁性纳米联合射频解冻(RT-Mag)和磁性纳米联合微波解冻(MT-Mag)均能提高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而RT-Mag对二级蛋白结构的影响最小。SDS-PAGE蛋白聚合带的出现表明RT-Mag和MT-Mag发生了轻度氧化。此外,zeta电位和粒径的变化表明,经RT-Mag和MT-Mag处理的MP具有更少的聚集和降解。紫外二阶导结果显示RT-Mag处理的效果更接近新鲜样品,更好的改善蛋白质聚集和氧化。RT-Mag处理组蛋白氧化、聚集程度较弱,蛋白降解程度较低,RT-Mag这种新型的解冻方式可作为改善MP性能和肉品质的替代方法。3.采用磁纳米联合微波解冻(MT-mag)、磁纳米联合射频解冻(RT-mag)、射频解冻(RT)和微波解冻(MT)四种不同的解冻方法改变肌球蛋白重链(MHC)的构象。结果表明:与FS相比,RT-mag组和RT组的氢键数和旋转半径减小较小;STRIDE分析表明,RT-Mag和MT-Mag组α螺旋含量较高。偶极矩、均方根波动和亲水性受外加电场和磁场的影响。这些结论为理解蛋白在解冻过程中的构象转变并实现量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在不损失营养特性的前提下选择更好的解冻条件提供了指导。

陈守峰[3](2021)在《鱼类和贝类脯氨酰内肽酶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脯氨酰内肽酶(Prolyl endopeptidase,PEP,EC3.4.21.26)是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一类特殊的蛋白酶,通过特异性分解长度小于33个氨基酸并含有脯氨酸残基的寡肽参与学习和记忆,细胞增殖和分化,葡萄糖代谢等许多生物过程。然而,相较于哺乳动物PEP,对水产动物PEP的研究相对较少,PEP在水产动物中的功能尚不明确,不同水产动物PEP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也有待研究。本研究以海水鱼日本真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淡水鱼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贝类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鱼类和贝类中PEP的性质和结构差异。前期研究中,发现鲈鱼和鲢鱼肌肉中存在PEP,但贝类PEP的研究尚未报道。试验发现,皱纹盘鲍PEP在性腺中的酶活力最高。因此,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以及连续柱层析方法,从鲈鱼肌肉、鲢鱼肌肉和皱纹盘鲍性腺分离纯化PEP,分子量分别为84 k Da、80 k Da和82 k Da,表明PEP的分子量在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酶学性质研究发现,鲈鱼和鲢鱼PEP的最适温度为35°C,而皱纹盘鲍PEP为25°C,三种PEP的最适p H均为6.0,表明PEP是一种低温偏酸性的酶。底物特异性和蛋白酶抑制剂对PEP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EP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一类特殊的蛋白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EP在鱼类脑组织中和皱纹盘鲍性腺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进一步分析PEP在皱纹盘鲍雌雄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水平,PEP在雌性性腺成熟后期的表达量最高,在雄性性腺发育的生长中期表达量达到最大值。PEP在皱纹盘鲍性腺发育不同时期表达量的差异,表明PEP可能参与到皱纹盘鲍性腺发育过程。为了进一步比较三种PEP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本研究克隆得到鲢鱼PEP的开放阅读框,全长2223 bp,共编码741个氨基酸残基。与前期已报道的鲈鱼、皱纹盘鲍PEP序列综合比较分析发现,鲈鱼和鲢鱼PEP在N端比皱纹盘鲍多编码了35个氨基酸残基。鲈鱼与皱纹盘鲍PEP的同源性为58.7%,鲢鱼与皱纹盘鲍PEP的同源性为58.97%,鲈鱼与鲢鱼PEP的同源性则高达98.65%。经预测,鲈鱼PEP的理论分子量84.1 k Da,等电点5.91,包含91个带负电氨基酸和76个带正电氨基酸。鲢鱼PEP的理论分子量84.2 k Da,等电点5.93,开放阅读框全长中包含99个带负电氨基酸,77个带正电氨基酸。皱纹盘鲍PEP的理论分子量80.3 k Da,等电点5.55,包含95个带负电氨基酸和75个带正电氨基酸。同源建模结果表明,鲈鱼和鲢鱼PEP在结构上与皱纹盘鲍PEP晶体结构(PDB:6JYM)相似,包括一个典型的催化三联体结构,具有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典型特征。PEP蛋白结构呈现典型的α/β蛋白酶特征,由催化结构域和β-螺旋桨两个结构组成。为研究PEP内源性抑制剂对PEP性质和结构的影响,采用热处理、硫酸铵盐析和连续柱层析方法,从皱纹盘鲍性腺中得到PEP的内源性抑制剂(Prolyl endopeptidase Inhibitor,PEPI)。SDS-PAGE和PAS染色结果表明,PEPI是分子量为12 k Da的糖蛋白。PEPI属于可逆的竞争性抑制剂,在40-90°C和p H 5-12的范围内能够保持80%的抑制活性,对热和p H稳定性强。在PEPI存在下,混合后蛋白的(α+β)结构总含量较PEP下降了2.7%,PEP的热变性温度由52°C提高至65°C,表明PEP与抑制剂混合之后,PEP-PEPI复合物在热变性过程中构象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本研究较为详细地比较了鲈鱼、鲢鱼和皱纹盘鲍PEP的酶学性质,克隆得到鲢鱼PEP的ORF序列,比较了三种PEP氨基酸序列、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PEP在鲈鱼和皱纹盘鲍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为深入探究PEP在水产动物中的功能性差异建立理论基础。PEP与PEPI作用机理的研究,为今后探究水产动物PEPI对PEP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赵洪雷,冯媛,徐永霞,仪淑敏,李学鹏,步营,谢晶,郭晓华,励建荣[4](2021)在《海鲈鱼肉蒸制过程中品质及风味特性的变化》文中认为以海鲈鱼背部肌肉为原料,对不同蒸制时间鱼肉的质量损失率、色泽、水分分布状态和质构特性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游离氨基酸分析、电子舌和电子鼻评价鱼肉的滋味和气味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海鲈鱼肉的质量损失率显着上升(P<0.05),鱼肉中的不易流动水逐渐向自由水转化并流失,而结合水含量变化不明显;鱼肉的硬度和咀嚼度先下降后又显着增大,而弹性先升高后降低;蒸制后鱼肉的L*值和b*值显着升高(P<0.05),a*值显着降低(P<0.05)。经蒸制后鱼肉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先增大后降低,在蒸制10 min达到最高值,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和谷氨酸是海鲈鱼肉中主要的呈味氨基酸;电子舌和电子鼻均能有效区分不同蒸制时间鱼肉的滋味和气味特征。综上,限定规格的海鲈鱼块在蒸制8~10 min的品质及风味较好。

李向[5](2020)在《小肽和维生素D3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肝脏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1.饲料中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和健康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小肽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和健康的影响。SP0+组(正对照组)为满足大口黑鲈营养需求的基础饲料,SP0-组(负对照组)为在SP0+基础上等比例降低蛋白源用量,使其粗蛋白含量比正对照组下降30g/kg饲料,SP2组为在SP0-基础上添加2%的小肽,但未达到SP0+组粗蛋白水平,SP6.5组为在SP0-组基础上添加6.5%的小肽从而使饲料粗蛋白水平达到SP0+组水平,以此为依据制备四组实验饲料,用这四种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均重在(11.04±0.05g)的大口黑鲈9周。实验结果显示:与负对照(SP0-)相比,添加2%的小肽没有对大口黑鲈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添加6.5%的小肽可以显着提高大口的黑鲈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使得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均达到正对照组水平。无论添加2%小肽还是添加6.5%小肽都可以显着提高大口黑鲈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添加2%或6.5%的小肽可显着增加肌肉中半胱氨酸、脯氨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特别是ARA,EPA和DHA的含量(P<0.05)。在饲料中添加2%或6.5%的小肽可以增强大口黑鲈胃和肠道蛋白酶活性,同时提升肝脏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肝脏中的丙二醛含量。在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的同时,肝脏中转氨酶增强,血清中转氨酶减少,肝功能和肌肉质量都有改善。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小肽可以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改善机体健康。2.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第一章中由于降低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的不同造成的大口黑鲈生长、消化和健康等差异性结果是否与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物发生改变有关,基于GS/MC代谢组学技术对肝脏代谢物进行检测。利用代谢组学分析得出,在SP0+、SP0-、SP2和SP6.5四组之间鉴定出共有差异代谢物15种,SP0-、SP2和SP6.5三组之间共有16种差异代谢物。代谢物主要是醇、胺、有机酸、烷、脂肪酸以及糖等大类。受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影响最为显着的代谢通路分别为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柠檬酸循环(TCA循环)、丁酸代谢通路、β-丙氨酸代谢通路和嘌呤代谢通路。上述结果表明降低饲料蛋白水平和在饲料中添加小肽都会显着影响大口黑鲈蛋白代谢、脂肪代谢和糖类代谢(P<0.05),通过影响大口黑鲈三大营养的代谢途径来改变机体的生长和健康。3.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从肠道菌群结构角度探究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生长和健康的影响。通过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SP0+、SP0-、SP2和SP6.5四组大口黑鲈肠道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SP0+组相比,SP0-组降低饲料蛋白会增加大口黑鲈肠道丰富度,SP2组或SP6.5组都会因为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和小肽的添加使得大口黑鲈肠道菌群丰富度有所增加。与SP0+组相比SP0-组降低饲料蛋白水平使得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多样性显着降低,SP2组和SP6.5组的肠道菌群多样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最终达到SP0+组水平。在门水平上,SP0+、SP0-、SP2和SP6.5四组大口黑鲈肠道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为未分类c柔膜菌属(unclassified-c-Mollicutes)支原体属(Mycoplasma)、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和太阳杆菌属(Eubacterium)。其中,支原体属是SP0+、SP0-和SP6.5三组的绝对优势菌群,而未分类c柔膜菌属是SP2组的绝对优势菌群。对属水平差异菌属进行研究分析发现,SP0+、SP0-、SP2和SP6.5四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差异显着的菌落,SP2组和SP6.5组红假细胞菌(Rhodopseudomonas)的丰度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SP2组有害菌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优杆菌属(Eubacterium)丰度显着低于SP0+组和SP0-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提高饲料蛋白水平和在饲料中添加小肽可以通过增加大口黑鲈肠道有益菌的丰度和减少肠道中有害菌群的丰度来改善大口黑鲈的肠道健康从而改善大口黑鲈的机体健康。4.基于大口黑鲈生长、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探求饲料中维生素D3的最适需求量为了探寻在大口黑鲈的饲料中添加多少维生素D3的最为合适,实验一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5、30、45和60IU/kg的维生素D3,设置5种维生素D3含量分别为1370、1385、1400、1415和1430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14.19±0.05)g的大口黑鲈九周,实验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0、2000、3000和4000IU/kg的维生素D3,设置5种维生素D3含量分别为514、1514、2514、3514和4514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24.01±0.07)g的大口黑鲈九周。结果表明:(1)饲料中不同含量的维生素D3显着影响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P<0.05),对大口黑鲈的存活率、肥满度以及脏体比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可以显着降低大口黑鲈的肝体比以及肝脏的脂肪含量(P<0.05);饲料中不同的维生素D3含量对大口黑鲈的肌肉、脊椎骨和血清中钙和磷的含量产生了显着的影响(P<0.05),实验一随着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升高,大口黑鲈脊椎骨中粗灰分、钙和磷的含量以及血清中钙离子含量呈增加趋势(P<0.05),但不会对大口黑鲈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以及水分的含量产生显着影响(P>0.05)。实验二中大口黑鲈肌肉、脊椎骨以及血清钙的含量随着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增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肌肉和血清钙含量在VD3000组达到最大值,脊椎骨钙含量在VD2000组达到最大值;肌肉以及血清里磷的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脊椎骨中磷含量在VD3000组达到最大值。但是肌肉中粗脂肪含量随着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且在VD2000组达到最大值的结果(P<0.05)。(2)实验一中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升高将显着提高大口黑鲈肝脏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使得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力显着降低(P<0.05);机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也会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升高而增强(P<0.05)。实验二中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升高可以使得大口黑鲈肝脏和血清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着提高(P<0.05);同时显着降低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结果(P<0.05)。另一方面,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可以显着影响血清白蛋白的含量(P<0.05),血清白蛋白的含量表现出随着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并在VD2000组达到最大值的结果。以大口黑鲈的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得到大口黑鲈获得最大的生长时配合饲料维生素D3的最适含量为3033IU/kg饲料。以大口黑鲈脊椎骨钙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得到大口黑鲈获得最大脊椎骨钙累积量时的配合饲料维生素D3最适含量为3550IU/kg饲料。5.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是否会通过影响大口黑鲈肠道菌群来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和健康。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第四章实验二中VD0、VD2000和VD4000三组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大口黑鲈肠道Ace和Chao指数先升高后降低,这说明维生素D3的缺乏(514IU/kg饲料)与过量(4514IU/kg饲料)都会影响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的丰富度,而添加适量的维生素D3(2514IU/kg饲料)可以增加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在门水平上,VD0、VD2000和VD4000三组大口黑鲈肠道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门水平上,大口黑鲈肠道中无壁菌门和厚壁菌门物种丰度与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呈正相关,螺旋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物种丰度与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呈负相关。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对VD0组和VD4000组样本群落分布相对影响较大,对VD2000组样本群落分布相对影响较小。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为支原体属(Mycoplasma)、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其中,支原体属和邻单胞菌属是VD0、VD2000和VD4000三组的优势菌群。VD2000组稳杆菌属(Empedobacter)的丰度显着高于VD0组(0.001<P≤0.01),VD2000组气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金黄杆菌属(Chyseobacterium)和稳杆菌属丰度显着高于VD4000组(P<0.05)。6.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对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的影响为了研究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和健康是否与肝脏代谢有关,基于GS/MC代谢组学技术对第四章实验二的肝脏代谢物进行检测。代谢组学分析得到,在VD2000和VD0组筛选出95种差异代谢物,包含氨基酸5种,碳水化合物类21种,脂肪酸两种,核苷类5种,醇类5种。在VD4000和VD0组筛选出114种差异代谢物包含氨基酸17种,碳水化合物类14种,脂肪酸1种,核苷类7种,醇类5种。在VD4000和VD2000组筛选出6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氨基酸7种,碳水化合物5种,脂肪酸及其结合物5种。显着影响的代谢通路包括:固醇生物合成通路、磷酸戊糖代谢通路、半乳糖代谢通路、胰岛素信号通、Fox O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ABC转运通路、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嘧啶代谢和咖啡因代谢通路。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对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物和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代谢通路可以产生显着影响。增加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可以显着加强大口黑鲈三大营养物质相关代谢通路,维生素D3缺乏会对大口黑鲈代谢通路造成抑制。第四章以生长和脊椎骨钙含量为评价指标得到的最适需求量并不适用于本章,VD4000组4514IU/kg饲料的维生素D3含量不但未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通路造成显着的抑制作用,对糖代谢通路而言,反而有增强效应。

张海燕[6](2019)在《冷鲜调理海鲈鱼片加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as),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鱼类之一,也是广东省养殖产量最高的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海鲈鱼肉质洁白,骨刺较少,富含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脂肪的理想食材。海鲈目前以鲜活销售和冷冻粗加工为主,不能满足海鲈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针对现代人对调理食品的消费需求,本研究旨在开发海鲈鱼冷鲜调理食品的加工技术。本研究以海鲈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海鲈鱼的腥味特点,研究以天然食用植物和微生物提取物进行海鲈鱼片脱腥的技术,建立海鲈鱼片最佳脱腥工艺,分析脱腥处理对海鲈鱼片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适用于海鲈鱼片的无磷保鲜剂,并分析该保鲜剂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调理椰汁海鲈鱼片加工技术,确定最佳配方工艺;并分析不同包装贮藏方式对该调理椰汁海鲈鱼片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研究建立海鲈鱼片最佳脱腥工艺:在比较分析了薄荷香精和酵母提取物对海鲈鱼片腥味有明显去除效果之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脱腥液脱腥的最佳工艺:薄荷香精体积分数为0.01%,酵母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0 g/L,浸泡时间为42 min。处理后鱼片无腥味,且对鱼片的色泽、质地、新鲜度均无影响。(2)海鲈鱼脱腥前后风味分析:经GC-MS分析得出经薄荷精和酵母提取物的复合脱腥后,海鲈鱼的腥味明显减少。其中己醛,庚醛和1-辛烯-3-醇分别减少了41.97%,19.66%和2.84%,2,3-戊二酮,糠醛和2-己烯被完全去除;增加了L-薄荷醇,薄荷醇和左旋丙酮三种物质。脱腥后海鲈鱼DHA和EPA的相对百分比分别增加了6.4%和9.6%,SFA的相对百分比下降了6.0%,MUFA和PUFA的相对百分比分别上升了4.5%和0.7%。脱腥后的海鲈鱼鲜味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仅降低了3.6~4.2%,EAA/TAA和DAA/TAA的相对百分比分别降低了0.19%和0.44%,EAA/NEAA的相对百分比提高了0.66%。因此,薄荷香精和酵母提取物复合脱腥液可有效脱除海鲈鱼片腥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损失,且对海鲈鱼片的风味品质并未造成很大影响。(3)研究聚赖氨酸与魔芋葡甘聚糖复配对海鲈鱼片的保鲜效果:将0.4%的ε-聚赖氨酸与0.3%的魔芋葡甘聚糖复配,处理海鲈鱼片,然后在4±1℃下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海鲈鱼片的p H值、汁液流失率、硬度、硫代巴比妥酸值、挥发性盐基氮值、菌落总数和感官品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与魔芋葡甘聚糖组成的复配液能明显抑制海鲈鱼片在贮藏期间的氧化变性与微生物的繁殖速率,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抗氧化的保鲜效果。(4)研发调理椰汁海鲈鱼片加工技术: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椰子粉添加量、盐添加量和白砂糖添加量对海鲈鱼片的感官品质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法对椰汁海鲈鱼片调理配方进行优化,得出最佳调理配方:椰子粉添加量为30%,盐添加量为7%,白砂糖添加量为1%。(5)研究不同包装贮藏方式对调理椰汁海鲈鱼片品质的影响:调理椰汁海鲈鱼片在4℃或-3℃贮藏过程中,经不同处理采用两种包装方式后,汁液流失率、TVB-N值、TBA值和菌落总数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3℃贮藏过程中增长较缓慢;p H值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而升高的趋势;感官评分值在整个贮藏周期一直呈降低趋势。气调包装的调理鲈鱼片品质优于采用真空包装的,货架期在4℃贮藏可达15 d,比真空包装延长5~6 d;经魔芋葡甘聚糖膜处理后的海鲈鱼相比未使用的可延长货架期至3~6 d经魔芋葡甘聚糖膜处理后的海鲈鱼在-3℃微冻下气调包装货架期可达66 d,较相同处理条件下真空包装延长10 d。

王玉林[7](2019)在《淡水鱼鱼糜凝胶特性及凝胶形成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淡水鱼养殖产量高,淡水鱼因其优质营养素含量高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淡水鱼鱼糜制品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淡水鱼研究所涉及品种种类较少,淡水鱼养殖品种僵化、现有养殖品种鱼病问题层出不穷等。本研究将30种淡水鱼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开发利用淡水鱼新品种提供基础资料,从而为人群提供更为优质的淡水鱼膳食来源。本研究选取了5个不同目中30种淡水鱼,包含鲤形目(Cypriniformes)中12种,鲈形目(Perciformes)中11种,鲶形目(Siluriformes)中4种,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中2种,鲡鳗目(Anguilla rostrata)中1种。30种淡水鱼分别为鲤形目(Cypriniformes)中的鲤鱼(Cyprinus carpio)、鲫鱼(Carassius auratus)、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脆肉鲩(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缩骨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鲈形目(Perciformes)中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太阳鱼(Lepomis gibbosus)、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罗非鱼(Oreochromis spp)、宝石鲈(Scortum barcoo)、河鲈(Perca fluviatilis)、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澳洲淡水银鳕(Macculochella peeli)、花斑鱼(Epinephelussp)、斑鳢(Channa maculata),鲶形目(Siluriformes)中的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钳鱼(Ietalurus Punetaus)、鲇鱼(Silurus aso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中的匙吻鲟(Polyodonspathala)、鲟龙鱼(Polyodon spathula)以及鳗鲡目(Anguilla rostrata)中的白鳝(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分别取30种淡水鱼去皮后,测鱼肉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水分、灰分、脂肪含量。分别对不同目淡水鱼肌肉基本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再对同一目不同种属淡水鱼肌肉基本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系统聚类的分析方法对30种淡水鱼肌肉基本营养成分进行系统评价。取30种淡水鱼肌肉经过盐洗、水洗、擂溃、低温凝胶、高温凝胶、凝胶成型等过程制成鱼糜制品。分析30种淡水鱼鱼糜凝胶强度的差异性。结合30种淡水鱼鱼糜凝胶特性、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等选取7种淡水鱼,分别为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罗非鱼(Oreochromis spp)、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分析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7种淡水鱼鱼糜凝胶特性变化,主要为指标为凝胶强度、质构、弹性、硬度、咀嚼性、白度、持水性,分析鱼糜制备处理过程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分别提取7种淡水鱼鱼肉、漂洗后、擂溃后、低温凝胶后、高温凝胶后的肌原纤维蛋白,测凝胶形成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中二硫键及疏水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如下:(1)5个不同目淡水鱼肌肉之间的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个不同目淡水鱼之间的水分含量与脂肪含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鲈形目、鳗鲡目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鲟形目、鲶形目、鲤形目。鲤形目的灰分含量要高于鲈形目、鲶形目、鳗鲡目。鲤形目与鲟形目之间的灰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鲤形目中12种淡水鱼肌肉蛋白质、水分、灰分、脂肪含量分别为16.6520.26g/100g、73.2978.67g/100g、0.083.597g/100g、1.196.08g/100g。鲈形目中11种淡水鱼肌肉蛋白质、水分、灰分、脂肪含量分别为17.2520.31g/100g、65.4775.95g/100g、0.771.65g/100g、0.1013.02g/100g。鲶形目中4种淡水鱼肌肉蛋白质、水分、灰分、脂肪含量分别为15.8019.39g/100g、67.6077.89g/100g、1.061.329g/100g、1.665.94g/100g。鲟形目中2种淡水鱼肌肉蛋白质、水分、灰分、脂肪含量分别为17.7717.80g/100g、67.2677.13g/100g、1.051.40g/100g、3.673.70g/100g。不同淡水鱼基本营养成分之间存在差异。系统聚类分析将30种淡水鱼聚为三类,其中第一类为罗非鱼、梭鲈、鲟龙鱼、黄颡鱼、鲤鱼、武昌鱼、长吻鮰、草鱼、翘嘴鲌、青鱼、白鳝、斑鳢、鲫鱼、鳙鱼、脆肉皖、鲈鱼、太阳鱼、河鲈、缩骨鳙鱼、鲮鱼、钳鱼、鲢鱼、乌鳢、胭脂鱼、鳜鱼,第二类为鲇鱼、匙吻鲟、宝石鲈、花斑鱼,第三类为澳洲淡水银鳕。其中每一类淡水鱼肌肉之间蛋白质、水分、灰分、脂肪的含量与比例相接近,不同类淡水鱼肌肉之间蛋白质、水分、灰分、脂肪的含量与比例差异较大。(2)对不同淡水鱼采用相同的工艺所制成的鱼糜制品,其中30种淡水鱼鱼糜凝胶强度在882.476513.35g.mm之间。本实验中脆肉鲩、钳鱼、鳜鱼凝胶强度较其它淡水鱼好,黄颡鱼凝胶强度最小。其中鱼糜凝胶强度大于4000g.mm的有鳜鱼、钳鱼、脆肉鲩、缩骨鳙鱼和罗非鱼。鱼糜凝胶强度在30004000g.mm之间的有乌鳢、匙吻鲟、青鱼、宝石鲈和白鳝不同目不同种属的淡水鱼鱼糜凝胶强度之间存在差异。(3)7种淡水鱼经过低温凝胶再经过高温凝胶与只经过低温凝胶相比,凝胶强度、硬度、咀嚼性、白度显着提高。低温凝胶阶段、高温凝胶阶段罗非鱼鱼糜凝胶强度、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均较草鱼、鲮鱼、鳙鱼、黄颡鱼、鲢鱼、鲈鱼鱼糜高。草鱼白度最高。7种淡水鱼鱼糜2个阶段过程中,凝胶强度、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上述指标,在上述7种淡水鱼中,罗非鱼鱼糜综合最为优质。(4)7种淡水鱼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疏水作用力在低温凝胶阶段、高温凝胶阶段增加显着,不同淡水鱼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疏水作用力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疏水作用力大往往鱼糜凝胶性能更好。7种淡水鱼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二硫键增加,在低温凝胶和高温凝胶阶段均增加明显。

邹剑敏[8](2019)在《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鲈鱼(Micropterussalmoides)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我国优质的水产品,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占据重要的地位。鲈鱼和中华绒螯蟹在养殖过程中仍采用以饲喂冰鲜杂鱼和传统池塘养殖为主的传统养殖方式。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传统养殖方式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潜力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传统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人们需要新的养殖方式来替代传统养殖方式。配合饲料成本低廉、质量稳定相较于冰鲜饵料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效的配合饲料完全能够满足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需求。循环水养殖模式在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优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以循环水养殖模式为代表的池塘工程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和中华绒螯蟹的营养价值造成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脂肪酸和氨基酸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究了不同饵料及不同养殖模式对营养价值的影响。本研究广泛采集了江浙地区的不同养殖方式的鲈鱼,并对鲈鱼的脂肪酸和氨基酸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养殖方式下的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本文还采集了江苏阳澄湖镇的不同饵料养殖的中华绒螯蟹,并对中华绒螯蟹的脂肪酸进行检测,研究结果如下:1.鲈鱼共检出的 32 种脂肪酸,C14:0、C16:0、C18:1n9c、C18:2n6c、C20:5n3、C22:6n3等6种脂肪酸为主要脂肪酸,占总含量的75%左右;鲈鱼脂肪酸组成与饵料脂肪酸组成有显着的相关性。不同饵料喂养的鲈鱼脂肪酸组成差异显着,对鲈鱼样品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DHA等17种脂肪酸在不同饵料组之间差异极显着(P<0.01),7种脂肪酸有显着差异(P<0.05);本文还对不同养殖方式的养殖水体进行了检测,测定了养殖水体的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使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显着低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生态价值较高;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的鲈鱼脂肪酸差异相对不显着。2.蟹黄样品共检出 34 种脂肪酸,C16:0、C18:1n9c、C18:2n6c、C20:4n6、C20:5n3、C22:6n3等7种脂肪酸为主要脂肪酸,占绝对含量的82.03%左右;蟹肉样品共检出26种脂肪酸,C16:0、C18:1n9c、C18:2n6c、C20:4n6、C20:5n3、C22:6n3 等 7 种脂肪酸为主要脂肪酸,占绝对含量的86.17%左右。不同饵料对中华绒螯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显着,中华绒螯蟹的脂肪酸组成与饵料具有显着相关性。3.在不同养殖模式之间,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12种氨基酸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循环水养殖模式总氨基酸含量低于池塘养殖模式。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模式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赖氨酸,循环水养殖模式评分低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不同饵料组之间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4种氨基酸存在显着差异(P<0.05)。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不同饵料组的,配合饲料组的鲈鱼的氨基酸评分略低于冰鲜饵料组。本文对不同养殖方式的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不同饵料养殖的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差异显着,配合饲料饲喂的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低于冰鲜饵料,循环水养殖模式的鲈鱼营养价值略低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

耿子蔚,张鑫宇,郑汉宇,徐思伊,李想,唐雪[9](2018)在《池塘工业化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对大口黑鲈肌肉品质特性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比较两种养殖模式下大口黑鲈肌肉的品质差异,以期为池塘工业化养殖模式的改进与推广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选取2月龄幼鱼(体长约5 cm)随机分为静水养殖组和流水养殖组,分别采用传统池塘养殖和流水槽养殖(流速为3 cm/s)。培养12个月后,采集各组鱼体背部轴上肌,采用常规方法对鱼肉营养成分组成及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肌肉脂肪酸、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静水养殖组比较,流水养殖的鲈鱼肌肉蛋白质含量显着提高(p <0.05),羟脯氨酸、胶原和胶原蛋白含量极显着提高(p <0.01),脂肪含量显着降低(p <0.05),流水养殖组肌肉的质构分析显示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显着提高(p <0.05)。此外,流水养殖显着提高了鱼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ω-6脂肪酸以及油酸、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同时,必需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谷氨酸(Glu)、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含量均有显着性提高(p <0.05)。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池塘养殖,池塘工业化养殖模式可提升鲈鱼营养价值,使肉质更加紧实富有嚼劲。

王煜坤[10](2018)在《两种鱼的营养特征及鲈鱼贮藏期品质变化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价值更高的养殖鱼类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重视。鱼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鱼油的EPA、DHA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等功效。目前对于鱼类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储运期间品质指标的变化方面,但是对不同养殖季节、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鱼肉的营养价值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资料还比较少见。而不同种类的鱼在营养特征上有无差别,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以不同的季节采集的养殖鲟鱼和鲈鱼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各类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等基本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脂肪酸、7种常见矿物元素的含量,分析不同养殖季节、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鱼肉营养成分的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以鲈鱼肉为代表,分析了冰藏鱼肉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如下:(1)不同季节采集的鲟鱼营养成分差异显着。春季采集的鲟鱼脂肪、脂肪酸的含量较低,蛋白质、氨基酸、7种矿物质的含量较高,而夏季采集的鲟鱼脂肪酸的含量在4个季节中最高。鲟鱼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有明显的差异,腹部脂肪的含量较高,背部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而尾部脂肪酸的含量普遍高于背部和腹部。3种鲟鱼中俄罗斯鲟的脂肪、脂肪酸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两种鲟鱼,其氨基酸评分也高于其他两种鲟鱼。俄罗斯鲟和西伯利亚鲟的7种矿物质含量普遍高于杂交鲟。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鲈鱼肉营养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秋季海鲈鱼的氨基酸、脂肪酸以及多种矿物质的含量均高于春季。鲈鱼不同部位的营养特征也存在差异:腹部脂肪酸的含量较高。与海鲈相比,大口黑鲈的蛋白质、灰分含量较高,脂肪酸含量较低,但背部的氨基酸含量较低,而矿物质含量基本一致。(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鲟鱼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分别提取了两个主成分,对鲈鱼的脂肪酸提取了3个主成分,氨基酸提取了两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均达90%以上。通过对脂肪酸和氨基酸主成分分析得分作图,加上聚类分析结果,可将4个季节,3个部位的杂交鲟,以及俄罗斯鲟和西伯利亚鲟共18个样品分为3类:高氨基酸、低脂肪酸型,高脂肪酸型和低氨基酸型。在两个季节(秋季、春季)采集的海鲈鱼和大口黑鲈的3个部位共9个样品中,4个样品的营养品质较高,包括秋季采集的海鲈鱼腹部样品(SB-aut-A)、海鲈鱼背部样品(SB-aut-B)、大口黑鲈尾部样品(LB-aut-T)各1份和1份春季采集的海鲈鱼腹部样品(SB-spr-A)。(3)对冰藏鲈鱼品质评价的结果显示,在贮藏期间pH值、TBA、TVB-N、K值、菌落总数逐渐上升,硬度、色泽逐渐下降,12 d后均超过限值,感官评分也低于可接受界限,感官变得不可接受。因此可以确定12 d为冰藏鲈鱼的货架期终点。

二、鲈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鲈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品质变化影响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罗非鱼及其在我国的加工研究现状
        1.1.1 罗非鱼简介
        1.1.2 我国罗非鱼加工现状
    1.2 热加工对鱼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1.2.1 热加工概况
        1.2.2 鱼肉品质概况
        1.2.3 热加工对鱼肉品质的影响
    1.3 代谢组学在水产品品质与安全中的研究进展
        1.3.1 代谢组学概述
        1.3.2 代谢组学技术
        1.3.3 代谢组学技术在水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4.1 目的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样品
        2.2.2 主要化学试剂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处理
        2.3.2 加工损失率的测定
        2.3.3 色差的测定
        2.3.4 质构的测定
        2.3.5 pH 值的测定
        2.3.6 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2.3.7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2.3.8 挥发性香气成分测定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分析
        2.5.1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加工损失的影响
        2.5.2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色差影响
        2.5.3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
        2.5.4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p H值的影响
        2.5.5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
        2.5.6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脂肪酸组成含量的影响
        2.5.7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2.6 小结
第3章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脂肪氧化和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样品
        3.2.2 主要化学试剂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处理
        3.3.2 TBARS值的测定
        3.3.3 全蛋白质提取与测定
        3.3.4 肌原纤维蛋白提取与测定
        3.3.5 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测定
        3.3.6 羰基、巯基含量测定
        3.3.7 SDS-PAGE电泳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脂肪氧化(TBARS值)的影响
        3.5.2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的影响
        3.5.3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3.5.4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羰基含量的影响
        3.5.5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巯基含量的影响
        3.5.6 SDS-PAGE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品质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样品
        4.2.2 主要化学试剂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处理
        4.3.2 代谢物提取
        4.3.3 色谱质谱分析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不同热加工方式处理罗非鱼片代谢物鉴定概况
        4.5.2 不同热加工处理方式罗非鱼片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CA)
        4.5.3 不同热加工处理方式罗非鱼片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4.5.4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4.5.5 不同热加工处理罗非鱼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4.5.6 不同热加工处理罗非鱼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4.5.7 与罗非鱼热加工品质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分析
    4.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基于物化特性、空间效应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海鲈鱼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立题背景
    1.2 新型解冻方式
        1.2.1 超高压解冻(HVEF)
        1.2.2 脉冲电场解冻(PEF)
        1.2.3 微波解冻
        1.2.4 超声波解冻
        1.2.5 射频解冻
    1.3 磁性纳米颗粒在解冻中的研究进展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在蛋白质结构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不同解冻方式对海鲈鱼品质特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原料预处理
        2.3.2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MP)
        2.3.3 解冻方式
        2.3.4 电导率的测定(EC)
        2.3.5 扫描电镜的测定(SEM)
        2.3.6 低场核磁的测定(LF-NMR)
        2.3.7 X-射线粉末衍射的测定(XRD)
        2.3.8 差示扫描热量的测定(DSC)
        2.3.9 动态流变学的测定
        2.3.10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电导率分析
        2.4.2 扫描电镜分析
        2.4.3 低场核磁分析
        2.4.4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4.5 差示扫描热量分析
        2.4.6 动态流变学分析
    2.5 结论
第三章 不同解冻方式对海鲈鱼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3 方法
        3.3.1 解冻方式
        3.3.2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
        3.3.3 拉曼光谱的测定
        3.3.4 荧光光谱的测定
        3.3.5 紫外光谱的测定
        3.3.6 电位的测定
        3.3.7 粒径的测定
        3.3.8 凝胶电泳的测定
        3.3.9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测定
        3.3.10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拉曼光谱分析
        3.4.2 荧光光谱分析
        3.4.3 紫外光谱分析
        3.4.4 电位分析
        3.4.5 粒径分析
        3.4.6 凝胶电泳分析
        3.4.7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不同解冻方式对鱼肉蛋白构象的影响
    4.1 引言
    4.2 方法
        4.2.1 分子模拟
        4.2.2 磁性纳米粒子的建模
        4.2.3 模拟系统
        4.2.4 预平衡模拟
        4.2.5 模拟轨迹分析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均方根偏差分析(RMSD)
        4.3.2 溶剂及可及表面积分析(SASA)
        4.3.3 回转半径分析(Rg)
        4.3.4 均方根波动分析(RMSF)
        4.3.5 氢键相互作用分析
        4.3.6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4.3.7 偶极矩
        4.3.8 肌球蛋白重链表面分子快照
    4.4 结论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总结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鱼类和贝类脯氨酰内肽酶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
第1章 引言
    1.1 蛋白酶简介
    1.2 脯氨酰内肽酶(PEP)及其研究进展
        1.2.1 PEP的特性
        1.2.2 哺乳动物中PEP的研究
        1.2.3 水产动物中PEP的研究
        1.2.4 植物中PEP的研究
        1.2.5 真菌中PEP的研究
        1.2.6 PEP晶体结构的研究
    1.3 PEP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1.4 鲈鱼、鲢鱼和皱纹盘鲍简介
        1.4.1 鲈鱼
        1.4.2 鲢鱼
        1.4.3 皱纹盘鲍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2.3.1 常用缓冲液母液
        2.3.2 分离纯化缓冲液
        2.3.3 酶活力测定缓冲液
        2.3.4 SDS-PAGE,Western blot缓冲液
        2.3.5 不同p H值缓冲液
        2.3.6 分子克隆相关溶液
    2.4 实验方法
        2.4.1 蛋白浓度的测定
        2.4.2 PEP活性测定方法
        2.4.3 鲈鱼、鲢鱼和皱纹盘鲍PEP的分离纯化
        2.4.4 鲈鱼、鲢鱼和皱纹盘鲍PEP的性质分析
        2.4.5 鲢鱼PEP开放阅读框的基因克隆
        2.4.6 鲈鱼、鲢鱼和皱纹盘鲍PE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4.7 鲈鱼和皱纹盘鲍PEP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2.4.8 PEP在皱纹盘鲍性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
        2.4.9 PEP内源性抑制剂(PEPI)的分离纯化
        2.4.10 PEPI活性的测定
        2.4.11 PEPI的性质分析
        2.4.12 数据分析及图像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皱纹盘鲍PEP的分离纯化
    3.2 鲈鱼、鲢鱼和皱纹盘鲍PEP的酶学性质比较
        3.2.1 PEP的分子量分析
        3.2.2 PEP的最适温度分析
        3.2.3 PEP的热稳定性分析
        3.2.4 PEP的最适p H分析
        3.2.5 PEP的p H稳定性分析
        3.2.6 PEP的底物特异性分析
        3.2.7 蛋白酶抑制剂对PEP酶活力的影响
        3.2.8 PEP的圆二色谱分析
    3.3 鲈鱼、鲢鱼和皱纹盘鲍PE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1 鲢鱼PEP的基因克隆
        3.3.2 鲢鱼PEP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
        3.3.3 PEP的理化性质分析
        3.3.4 PEP的二级结构含量分析
        3.3.5 PEP的二级结构差异性分析
        3.3.6 PEP的三级结构分析
    3.4 PEP在鲈鱼和皱纹盘鲍的组织分布
    3.5 PEP在皱纹盘鲍性腺发育表达水平的分析
    3.6 PEP内源性抑制剂(PEPI)的分离纯化
        3.6.1 皱纹盘鲍PEPI的初步分离
        3.6.2 皱纹盘鲍PEPI的高度纯化
        3.6.3 皱纹盘鲍PEPI的分子量鉴定
    3.7 皱纹盘鲍PEPI的性质分析
        3.7.1 PAS染色
        3.7.2 热稳定性分析
        3.7.3 pH稳定性分析
    3.8 皱纹盘鲍PEPI对 PEP的抑制作用
        3.8.1 PEPI浓度对PEP活力的影响
        3.8.2 PEPI对 PEP的抑制机理
        3.8.3 PEPI对 PEP二级结构影响分析
        3.8.4 PEPI对 PEP热变性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鲈鱼、鲢鱼和皱纹盘鲍PEP的酶学性质分析
    4.2 鲈鱼、鲢鱼和皱纹盘鲍PE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PEP在鲈鱼和皱纹盘鲍组织中的分布研究
    4.4 皱纹盘鲍PEPI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4)海鲈鱼肉蒸制过程中品质及风味特性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样品预处理
        1.3.2 质量损失率的测定
        1.3.3 色度的测定
        1.3.4 水分分布状态的测定
        1.3.5 质构特性的测定
        1.3.6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1.3.7 电子舌检测
        1.3.8 电子鼻检测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质量损失率的变化
    2.2 水分分布的变化
    2.3 质构特性的变化
    2.4 色度的变化
    2.5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分析
    2.6 电子舌分析结果
    2.7 电子鼻分析结果
3结论

(5)小肽和维生素D3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肝脏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功能性添加剂-小肽概述
        1.1 小肽的结构与性质
        1.2 小肽的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
        1.3 小肽的营养作用
    2.维生素D概述
        2.1 维生素D的来源
        2.2 维生素D的吸收与代谢
        2.3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3.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饲料中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及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管理
        1.3 样品的采集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指标的计算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2.3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大口黑鲈消化酶活性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4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大口黑鲈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讨论
        3.1 饲料中添加小肽可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价值
        3.2 饲料中添加小肽可以改变大口黑鲈的消化酶活性
        3.3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小结
第二章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的配制
        1.2 试验对象与养殖
        1.3 样品的采集
        1.4 基于GC/MS对大口黑鲈肝脏进行代谢组学分析
    2.结果
        2.1 主成分分析
        2.2 差异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途径分析
    3.讨论
    4.小结
第三章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的配制
        1.2 试验对象与养殖
        1.3 样品采集及试验方法
    2.结果
        2.1 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2.2 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分析
        2.3 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物种差异分析(属水平)
        2.4 PCOA聚类分析
    3.讨论
    4.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大口黑鲈生长、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探求饲料中维生素D_3最适需求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
        1.3 样品的采集和抗感染实验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1.4.2 生化指标的测定
        1.5 指标的计算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结果
        2.1 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存活率及饲料系数的影响
        2.2 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肌肉成分的影响
        2.3 维生素D_3对大口黑鲈脊椎骨粗灰分和钙磷含量的影响
        2.4 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肝脏功能的影响
        2.5 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液中钙磷含量的影响
        2.6 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抗感染能力的影响
        2.7 运用二次曲线模型分析大口黑鲈对饲料中维生素D_3的最适需求量
    3.讨论
        3.1 维生素D_3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维生素D_3对大口黑鲈健康的影响
        3.3 维生素D_3对大口黑鲈肝脏脂肪含量及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4.小结
第五章 饲料中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的配制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
        1.3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结果
        2.1 OTU聚类分析和大口黑鲈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2.2 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分析
        2.3 肠道菌群物种差异分析(属水平)
        2.4 样品的NMDS分析
        2.5 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和菌群结构的关联分析
    3.讨论
    4.小结
第六章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饲料中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的配制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
        1.3 样品采集
        1.4 基于GC/MS代谢组学分析
    2.结果
        2.1 主成分分析
        2.2 单变量统计分析
        2.3 差异代谢产物的筛选
        2.4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3.讨论
    4.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冷鲜调理海鲈鱼片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鲈鱼简介
    1.2 鲈鱼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1.2.1 鲈鱼低温保鲜技术
        1.2.2 鲈鱼超高压保鲜技术
        1.2.3 鲈鱼辐照保鲜技术
        1.2.4 鲈鱼生物复合保鲜技术
        1.2.5 其他保鲜技术
    1.3 鲈鱼加工技术现状
        1.3.1 鲈鱼腌制加工技术
        1.3.2 鲈鱼烟熏技术
        1.3.3 鲈鱼预调理食品加工技术
    1.4 鲈鱼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现状
        1.4.1 鲈鱼鱼油制备技术
        1.4.2 鲈鱼鱼骨加工技术
        1.4.3 鲈鱼胶原蛋白加工技术
    1.5 鲈鱼脱腥技术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2 响应面法优化海鲈鱼片脱腥工艺技术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原料和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料液比对海鲈鱼片脱腥效果的影响
        2.3.2 酵母提取物质量浓度对海鲈鱼片腥味的影响
        2.3.3 薄荷香精体积分数对海鲈鱼肉腥味的影响
        2.3.4 浸泡时间对海鲈鱼片腥味的影响
        2.3.5 复合脱腥液响应面优化实验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脱腥处理对海鲈鱼风味品质的影响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原料和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海鲈鱼脱腥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GC-MS分析结果
        3.3.2 脱腥前后海鲈鱼主要风味物质成分
        3.3.3 脱腥前后对海鲈鱼主要风味物质的影响
        3.3.4 脱腥处理对海鲈鱼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3.3.5 脱腥处理对海鲈鱼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聚赖氨酸与魔芋葡甘聚糖复配对海鲈鱼片保鲜效果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原料和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3.1 样品处理
        4.2.4 数据处理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浓度保鲜剂处理海鲈鱼在冷藏期间品质的变化
        4.3.2 复合保鲜剂处理海鲈鱼在冷藏期间品质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调理椰汁海鲈鱼片工艺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原料和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椰子粉添加量对感官分值的影响
        5.3.2 盐添加量对感官分值的影响
        5.3.3 白砂糖添加量对感官分值的影响
        5.3.4 调理椰汁海鲈鱼片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不同包装贮藏方式对调理椰汁海鲈鱼片品质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原料和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2.4 数据处理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贮藏中汁液流失率的变化分析
        6.3.2 贮藏中感官评分的变化分析
        6.3.3 贮藏中pH值的变化
        6.3.4 贮藏中TBA值的变化
        6.3.5 贮藏中TVB-N值的变化
        6.3.6 贮藏中菌落总数的变化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淡水鱼鱼糜凝胶特性及凝胶形成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淡水鱼研究现状
        1.1.1 淡水鱼资源现状
        1.1.2 淡水鱼资源的流通
        1.1.3 淡水鱼的营养价值
        1.1.4 淡水鱼及淡水鱼食品摄入现状
        1.1.5 淡水鱼加工利用现状
    1.2 淡水鱼鱼糜凝胶特性研究现状
        1.2.1 鱼种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
        1.2.2 加工方式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
        1.2.3 鱼糜凝胶机制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30种淡水鱼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的处理
        2.2.2 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本营养成分结果
        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0种淡水鱼鱼糜凝胶强度分析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鱼糜制品的制备
        3.2.2 凝胶强度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鱼糜凝胶强度
        3.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七种淡水鱼鱼糜制品制备的变化过程
    4.1 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鱼糜制品的制备
        4.2.2 凝胶强度的测定
        4.2.3 白度的测定
        4.2.4 质构的测定
        4.2.5 鱼糜成型后持水性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鱼糜凝胶强度
        4.3.2 白度
        4.3.3 质构
        4.3.4 凝胶成型后持水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7种淡水鱼鱼糜形成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变化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鱼糜制品的制备
        5.2.2 肌原纤维蛋白的制备
        5.2.3 疏水作用力的测定
        5.2.4 二硫键含量的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疏水作用力
        5.3.2 二硫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淡水水产品养殖现状
    2.面临养殖方式转换的几种淡水水产品
    3.营养价值具体评价指标
    4.不同养殖方式对主要淡水鱼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5.研究展望
    6.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6.2 研究内容
        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2 实验材料
        2.3 脂肪酸分析
        2.4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鲈鱼肌肉中脂肪酸描述
        3.2 不同饵料造成的脂肪酸差异
        3.3 不同饵料养殖的鲈鱼脂肪酸差异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3.4 不同养殖方式养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4.讨论
        4.1 鲈鱼脂肪酸的营养价值
        4.2 饵料对鲈鱼脂肪酸的影响
        4.3 不同饵料喂养的鲈鱼营养价值比较
        4.4 循环水养殖模式对鲈鱼脂肪酸的影响
    5.结论
第三章 不同饵料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2 实验材料
        2.3 脂肪酸分析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中华绒螯蟹中脂肪酸描述
        3.2 不同饵料造成的脂肪酸差异
        3.3 不同饵料养殖的中华绒螯蟹脂肪酸差异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4.讨论
        4.1 饵料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酸的影响
        4.2 不同饵料喂养的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比较
    5.结论
第四章 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蛋白质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2 实验材料
        2.3 氨基酸分析
        2.4 粗蛋白测定
        2.5 粗脂肪的测定
        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3.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养殖方式下鲈鱼粗脂肪和组蛋白含量的比较
        3.2 鲈鱼在养殖方式转换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
        3.3 不同养殖方式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4.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情况

(9)池塘工业化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对大口黑鲈肌肉品质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加州鲈养殖
        1.2.2 采样
        1.2.3 指标的测定
        1.2.3. 1 肌肉理化特性的测定
        1.2.3. 2 肌肉质构参数的测定
        1.2.3. 3 肌肉脂肪酸的测定
        1.2.3. 4 肌肉中氨基酸的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模式对肌肉理化特性的影响
    2.2 养殖模式对肌肉质构参数的影响
    2.3 养殖模式对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2.4 养殖模式对肌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3 结论

(10)两种鱼的营养特征及鲈鱼贮藏期品质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鱼肉营养品质概述
        1.1.1 蛋白质和氨基酸
        1.1.2 脂肪酸
        1.1.3 矿物质
    1.2 鱼类鲜度的评价
        1.2.1 感官评价指标
        1.2.2 微生物评价指标
        1.2.3 化学评价指标
        1.2.4 物理评价指标
    1.3 研究的两种鱼简介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鲟鱼和鲈鱼肉营养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本营养成分
        2.2.2 氨基酸
        2.2.3 营养价值评价
        2.2.4 脂肪酸
        2.2.5 矿物元素
    2.3 小结
        2.3.1 鲟鱼
        2.3.2 鲈鱼
第三章 营养成分多元分析及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主成分分析
        3.2.2 聚类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冰藏期间鲈鱼品质的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感官评价指标
        4.2.2 化学评价指标
        4.2.3 物理指标评价
        4.2.4 微生物评价指标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鲈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品质变化影响作用研究[D]. 李锐. 烟台大学, 2021
  • [2]基于物化特性、空间效应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海鲈鱼品质的影响[D]. 张文娣. 渤海大学, 2021(09)
  • [3]鱼类和贝类脯氨酰内肽酶的比较分析[D]. 陈守峰. 集美大学, 2021
  • [4]海鲈鱼肉蒸制过程中品质及风味特性的变化[J]. 赵洪雷,冯媛,徐永霞,仪淑敏,李学鹏,步营,谢晶,郭晓华,励建荣. 食品科学, 2021(20)
  • [5]小肽和维生素D3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肝脏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 李向.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6]冷鲜调理海鲈鱼片加工技术研究[D]. 张海燕.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7]淡水鱼鱼糜凝胶特性及凝胶形成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变化的研究[D]. 王玉林.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8]不同养殖方式对鲈鱼和中华绒螯蟹营养价值的影响[D]. 邹剑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池塘工业化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对大口黑鲈肌肉品质特性的比较研究[J]. 耿子蔚,张鑫宇,郑汉宇,徐思伊,李想,唐雪. 食品工业科技, 2018(23)
  • [10]两种鱼的营养特征及鲈鱼贮藏期品质变化分析[D]. 王煜坤. 广东药科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鲈鱼肌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