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

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1](2020)在《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背景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是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不少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进而延长康复时间,因此降低OPCABG患者的心肌损伤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临床发现其能够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少儿茶酚等应激激素的释放量,来保护心肌。有研究发现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OPCABG中同样能够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但是相关研究资料较少,可信度低,对于右美托咪定用于OPCABG中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及作用效果并不清楚。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OPCABG中是否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并分析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关系,为右美托咪定在OPCABG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定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择期行OPCABG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自麻醉诱导前15min,至拔出气管插管后即刻,予以试验组全程静脉泵注0.5μg·kg-1·h-1右美托咪定,予以对照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丙泊酚使用量、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T0)、切皮后即刻(T1)、劈胸后即刻(T2)、搭桥前(T3)、搭桥后(T4)、术后4小时(T5)、术后24小时(T6)的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10,并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症因子指标的相关性,综合评价右美托咪定在OPCABG中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1.试验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T0T6时刻的HR、MAP、SpO2水平均未发生明显变化,T0T6时刻各项指标与T0时刻无显着差异(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异常改变,T2、T3时刻HR水平明显低于T0时刻(P<0.05),T2T4时刻的MAP、SpO2水平明显低于T0时刻(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T2、T3时刻的HR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2T4时刻的MAP、SpO2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T0T5时刻,两组患者cTnI水平升高,T6时刻两组患者cTnI水平下降。组内比较,两组患者T1T6任何时刻的cTnI水平均显着高于T0时刻(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T1T6时刻的cTnI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T0T3时刻,两组患者CK-MB水平均无明显变化,T4T6时刻,两组患者CK-MB水平升高。组内比较,两组患者T4T6时刻的CK-MB水平均显着高于T0时刻(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T4T6时刻的CK-MB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TNF-α、IL-1β、IL-6均于T0T3时刻上升,T4T6时刻下降,组内比较,两组患者T1T6任何时刻的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着高于T0时刻(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TT6时刻的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6.T0T6时刻,两组患者的IL-10水平持续上升。组内比较,两组患者T1T6任何时刻的IL-10水平均显着高于T0时刻(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T1T6时刻的IL-10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OPCABG中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李艳琼[2](2019)在《HTK液对长时间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HTK心脏停搏液(康斯特液)对老年(年龄≥65岁)患者在长时间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时间≥2小时)下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159例接受心脏直视手术的病例,所有病例最低年龄为65岁,体外循环时间≥120分钟,按照不同心脏停搏液种类随机分组为H(HTK液)组与T(含血St.Thomas液)组,因为两组患者基线数据的差异,经倾向性配比(PSM),成功匹配47对病例(n=47),PSM后两组患者基本临床数据如年龄、性别比例、体重、心胸比、术前左室EF值、慢性合并症发病率、房颤发病率、体外循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总时间、手术方法都没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H组采用HTK液灌注心肌诱导停跳;而T组采用传统含血St.Thomas心脏停搏液(晶血比例1:4)灌注诱导心肌停跳。在三个不同的时间点(术前、术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三天)测定并记录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所有两组患者记录体外循环总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辅助时间(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时间)、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心脏除颤复跳情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左室EF值、术后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支持时间、术后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术后心脏衰竭、呼吸衰竭及肾脏衰竭发生率,统计对比分析记录结果。结果:未经配比的两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左室EF值、术后心脏衰竭、肾脏衰竭、呼吸衰竭发生率的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血管活性药使用天数、呼吸机辅助支持天数、ICU停留时间上比较H组均明显短于T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在心脏复跳情况上H组比T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除颤率明显低,但辅助循环时间更长,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PSM后的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均衡匹配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EF值、术后心脏衰竭、肾脏衰竭、呼吸衰竭发生率方面及辅助循环时间方面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在术后血管活性药使用天数、呼吸机辅助支持天数、ICU停留时间上H组确实是明显少于T组,差异仍然具有显着性(P<0.05);经配比后在心脏复跳情况上H组仍旧比T组表现要好,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除颤复跳率明显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PSM前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共三个时间段血清CKMB指标及cTnI指标可知,两组未配比分析情况下,术前两组CKMB指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TnI血清值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术后第一天血清CKMB及cTnI指标均有上升且显着高于术前,但第一天心肌酶升高H组明显低于T组(P<0.05)。术后第三天两组CKMB值已回落至术前水平,但H组显着低于T组指标(P<0.05),术后第三天两组血清cTnI值虽未回落至术前水平,但H组指标显着低于T组(P<0.05),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M后术前两组患者术前在血清CKMB指标及cTnI指标对比基本一致(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血清CKMB及cTnI值都明显升高,但H组升高的值明显小于T组,差异具有显着性,术后第三天,两组血清心肌酶都有所回落,H组血清CKMB指标显着低于T组(P<0.05),而术后第三天H组的cTnI指标显着低于T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TK液对老年、长时间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相比传统含血St.Thomas停跳液,HTK液能够更好的降低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所造成的心肌受损,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王宾宾[3](2019)在《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期行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统计我科一年多来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及手术的相关资料,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同期行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搭桥的围术期注意事项、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等,总结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期望对以后此类病人的治疗起到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8.12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患者共25例,对手术方式方法、术中各项资料、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对手术前后的心功能分级情况(NYHA分级)及心脏彩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评估手术疗效,统计围手术期患者的死亡率及各项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影响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25例手术患者中,治愈出院22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死亡率为12%,术后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全部病例中术后出现低心排患者3例,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肺部感染5例,其中重症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经充分切开引流及长期换药后痊愈出院,二次开胸止血1例,心包腔积液2例,其中1例积液量较大,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引流后痊愈。通过对手术前后患者心动彩超各项指标的对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手术前后差异明显(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心功能状况、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等因素会对患者的早期预后产生影响。结论:1.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目前最有效的手术方式是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多数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2.术前较低的左室射血分数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程序、精准的手术操作、良好的心肌保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王涛[4](2019)在《左胸前壁小切口冠脉搭桥术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文中认为背景:冠心病俨然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心脑血管病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显着增高。随着治疗冠心病的手段和方法日益增多,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介入治疗成为很多冠心病患者的首选。但在复杂多支血管病变中外科方式治疗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首先,再狭窄率一直是介入治疗的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在支架内狭窄处再次放入普通支架,半年的再狭窄率为30%左右,即便放置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率也在5%左右[1]。而且不是所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全都适合行介入支架治疗,比如狭窄发生在血管的分叉处,或者单根血管具有两处及两处以上的狭窄,或者整条冠状动脉血管完全闭塞等情况放支架就较为困难,而且风险巨大。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复杂多支血管病变,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仍是最佳治疗选择。此前心脏外科医生对血管条件较差、病变广泛弥漫的患者常规采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优势在于术野清晰,操作精确,吻合口通畅率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手术器械的发展,近年来运用非体外循环下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在逐年上升[2]。微创手术的方法众多,但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微创仍有一些争论。每种手术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外科医生的难点是为不同的患者确定合适的手术方法。因此,本课题研究主要为高危患者多支血管再血管化提供理想的手术方法,并总结相关经验体会。研究一:左胸小切口的获取乳内动脉的应用解剖学基础目的通过对胸前外侧壁、胸壁内的乳内动脉解剖和观测,为左胸小切口心内直视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41例常规防腐尸体标本,观察胸前外侧壁内神经血管分布和行程,解剖乳内动脉,测量其长度、管径、分支以及旁开胸骨缘的距离。结果(1)左胸第4或第5肋间隙有胸大肌覆盖,组织结构层次少,神经血管分布少。(2)左乳内动脉长度12.04±1.68 cm,在第1肋间隙、第2肋、第2肋间隙、第3肋、第3肋间隙、第4肋、第4肋间隙、第5肋和第5肋间隙处其旁开胸骨左缘距离分别是1.07±0.37cm、1.11±0.37cm、1.09±0.33cm、1.19±0.34cm、1.20±0.38cm、1.58±0.33cm、1.14±0.29cm、1.22±0.36cm、1.07±0.34cm,管径分别为0.24±0.06cm、0.21±0.07cm、0.22±0.06cm、0.21±0.05cm、0.23±0.06cm、0.20±0.07cm、0.19±0.06cm、0.20±0.08cm、0.17±0.07cm,分支数量分别为1±0.78、0.63±0.77、1.68±1.19、0.78±0.69、1.49±1.23、0.73±0.81、1.29±1.01、0.78±0.48;右乳内动脉长度12.06±1.32cm,在第1肋间隙、第2肋、第2肋间隙、第3肋、第3肋间隙、第4肋、第4肋间隙、第5肋和第5肋间隙处其旁开胸骨右缘距离分别是0.84±0.36cm、1.20±0.52cm、1.20±0.45cm、1.26±0.48cm、1.36±0.46cm、1.25±0.42cm、1.42±0.41cm、1.15±0.41cm、1.11±0.42cm,管径分别是0.24±0.06cm、0.28±0.10cm、0.26±0.10cm、0.27±0.20cm、0.23±0.05cm、0.23±0.06cm、0.22±0.08cm、0.20±0.08cm、0.23±0.11cm,分支数量分别为1.1±0.72、0.92±0.70、1.9±1.14、0.65±0.67、1.85±1.08、0.61±0.67、1.07±0.69、0.85±0.69、0.56±0.78。结论左胸小切口损伤少,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乳内动脉管径与冠状动脉基本一致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的移植血管。研究二:左胸小切口直视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目的分析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与左前外侧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两种冠状动脉搭桥术式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治疗效果,为高危患者多支血管的再血管化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9年0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18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做分两组。其中77例是采用左前外侧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观察组),另外106例患者治疗方案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照组)。以手术时间、吻合口数量、即时血流量、搏动指数、手术切口长度、呼吸机辅助时间、平均ICU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术后输血浆量、术后输RBC量、不同节点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并发症发生情况(低氧血症、肺部感染、房颤、恶性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胸骨愈合不良)等作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差异性。结果(1)两组患者在术前一般资料统计上,在性别、年龄、营养情况、吸烟史、左心射血分数、基础性疾病、左主干病变情况、血管病变数量等指标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2)获取双侧乳内动脉时间方面,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26±9.29min,对照组为69.32±9.89min,提示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桥血管通畅率方面,观察组即时血流测量28.64±6.20ml/min,对照组即时血流测量27.5±4.98ml/min。观察组平均搏动指数2.62±0.54,对照组2.26±0.58,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手术切口长度方面,观察组6.64±2.77cm,对照组12.95±2.97cm,提示两组手术在切口长度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观察组在切口大小及美容方面优势明显(<0.05)。(5)在远端吻合口个数上进行对比,观察组2.75±0.46支,明显少于对照组3.04±0.44支。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6)在手术相关时间指标对比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3.60±29.24min,显着大于对照组的319.58±33.12min,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299.40±43.01min,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72.82±47.40min,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ICU时间为43.30±9.01h,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3.11±16.32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到出院时间为10.26±2.15d,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4.55±2.26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在引流量等指标的对比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为589.78±34.24ml,显着低于对照组的854.41±79.2m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输血浆量为345.45±111.86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1.70±101.42m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输RBC量为3.22±1.11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1±1.08 U,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引流量为244.06±218.40ml,显着低于对照组的465.73±39.94m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不同时点患者白细胞介素-8水平上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在T1与T5时点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处于72μg/L左右与81μg/L左右,两组对比并无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T2、T3、T4时点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为115.21±9.51μg/L、411.82±42.06μg/L、267.30±23.48μg/L,而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为238.98±218.73μg/L、775.81±35.57μg/L、439.31±20.09μg/L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0.05)。(9)在不同时点的C-反应蛋白水平上进行对比,在T1、T2、T3三个时段上,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处于3.1 mg/L左右、4.4mg/L左右、5.1 mg/L左右,两组对比并无显着差异(P>0.05)。在T4与T5时段,观察组患者的平均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6.62±0.82 mg/L、12.18±1.82 mg/L,而对照组此时段的平均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8.59±1.61 mg/L、14.50±1.74mg/L,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0.05)。(10)在不同时间点的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上对比,在T1时间段上两组患者的c TNT水平处于0.08μg/L左右,两组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2、T3、T4与T5时段,观察组患者的c TNT水平分别为0.68±0.40μg/L、0.56±0.20μg/L、0.45±0.20μg/L与0.24±0.09μg/L,而对照组此时段的c TNT水平分别为2.91±0.75μg/L、1.71±0.52μg/L、1.02±0.30μg/L与0.56±0.17μg/L,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0.05)。(11)在不同时间点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上对比,在T1时间段上两组患者的CK-MB水平处于15.4ng/ml左右,两组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2、T3、T4与T5时段,观察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别为20.85±3.87ng/ml、21.40±3.52ng/ml、13.09±2.90ng/ml与9.55±2.96ng/ml,而对照组此时段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别为76.89±6.21ng/ml、45.08±8.28ng/ml、38.07±5.80ng/ml与35.40±3.75ng/ml,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0.05)。(12)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为3.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0.8%,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5%,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0.8%,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房颤发生率为3.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5.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骨愈合不良发生率为0.0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恶性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上对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采取左前外侧胸部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有助于实现术后快速康复,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杨帆,孙战文,王争君,魏光夏,徐亚欢[5](2019)在《停跳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对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患者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停跳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对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对照组采取停跳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2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彩色超声结果、术后情况、心功能情况、并发症等,结果术前,2组患者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9. 074,P=0. 000)。术前,2组患者cTnI水平比较无显着差异(t=1.519,P=0. 134);术后各时点,观察组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F=6.403,P=0. 000)。术前,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EDD)、左房舒张末前后径(LAEDD)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LVEDD、LAEDD显着低于对照组(t=2.669、3. 653,P均=0. 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ICU留住时间、住院时间、24 h引流量显着少于对照组(t=19. 261、21.894、16.147、20.238,P均=0. 000)。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χ2=17.426,P=0.001)。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者1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1例。结论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患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能有效保护患者心肌功能,临床疗效良好。

魏淮东[6](2018)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共有40例,均是从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接收的冠心病合并瓣膜的患者中选出的。确诊患者所患疾病为冠心病且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干预治疗。结果在本次研究选取的40例患者当中,有18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搭桥一支,8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搭桥两支,8例患者搭桥三支,6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搭桥超过三支。在手术过程中,40例患者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区间在21115 min,平均为(49.46±24.14)min,体外循环时间区间为91263 min,平均时间为(156.13±44.66)min。此外,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术后7 d,与治疗前相对比,患者的LVEDD与LAEDD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但是治疗后7 d患者的LVEF并未发现明显变化,也就是治疗前后差异并不具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当中,将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术应用在其中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的。使用此类心肌保护方法,患者的心肌得到了有效保护。且这一保护方法的操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且应用价值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封赞祥[7](2018)在《主动灌注在急性心肌缺血中心肌保护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比主动灌注与传统分流拴(shunt)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猪30头,完全随机分为5组:sham(假手术组)组、A1(shunt组55%狭窄)组、A2组(shunt组75%狭窄)、B1组(主动灌注组55%狭窄)、B2组(主动灌注组75%狭窄),(n=6)。实验组缝扎前降支近端部分管腔,分别造成横截面积55%、75%冠脉狭窄模型。测量主动脉压力与狭窄后冠脉灌注压(P0、P1),计算出冠脉有效灌注压(P1/P0);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TNF-α、cTnI、Mb、CK-MB、IL-6、IL-1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Caspase-3蛋白水平的表达;TUNEL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凋亡率。结果: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部分缝扎法成功建立了冠状动脉狭窄横截面积55%、75%的心肌缺血模型。与sham相比,55%、75%狭窄组的有效灌注压(P1/P0)显着下降(P<0.01),TNF-α、cTnI、Mb、CK-MB、IL-6、IL-10、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以及心肌组织凋亡率显着上升(P<0.01),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模型建立成功(ST段抬高1mm)30分钟后,与A组相比,B组的有效灌注压(P1/P0)显着增加(P<0.01),TNF-α、cTnI、Mb、CK-MB、IL-6、IL-10、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以及心肌组织凋亡率显着降低(P<0.01),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1)。结论:B组与A组相比,可以更好的维持心肌灌注,减轻心肌缺血损伤。

陈林,程可洛,吴家园,蔡小碧,梁柱,林立尧[8](2017)在《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的应用。方法以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心胸外科进行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心功能评级、彩超结果对比以及出院情况,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前后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前后径和左房舒张末前后径术后7 d显着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发现,Ⅰ级和Ⅱ级心功能显着增加29例,3个月后的心脏功能分级(NYHA)显着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1例纵隔感染和1例切口愈合不佳,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不停跳心肌保护技术能够在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对整体手术过程起到重要的支持,能够保证手术疗效。

谭威,李儒正,邢杰,谢霆[9](2017)在《心脏瓣膜病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1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施行心脏瓣膜病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116例,分析术后相关心脏功能状态指标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同期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46例;二尖瓣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3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30例;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9例,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结果显示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10例,2次开胸止血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脑梗死5例: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3例,因突发脑出血死亡1例。结论对高危老年心脏瓣膜病合并严重冠心病(冠状动脉血管超过50%以上狭窄)的患者,应该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积极治疗改善心肺功能,术中合理的心肌保护,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以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高国栋,胡强,胡金晓,段欣,黑飞龙,于坤,龙村[10](2015)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不同停跳液灌注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文中指出背景: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远期效果优于常温冠状动脉搭桥。对于严重冠脉狭窄患者,单纯经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肌保护效果欠佳,如何取得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成为影响搭桥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应用不同停跳液灌注方法对冠状动脉移植搭桥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3例冠状动脉移植搭桥患者,根据停跳液灌注方法的不同分为主动脉根部灌注组;主动脉根部灌注+冠状动脉桥灌注组;主动脉根部灌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组。分别于搭桥前、体外循环30 min、升主动脉开放后5 min、2 h、6 h、24 h取血标本测量血清肌钙蛋白Ⅰ、磷酸肌酸激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记录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情况、搭桥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等临床监测指标。结果与结论:肌钙蛋白Ⅰ复灌后2-24 h;CK复灌后5 min到24 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复灌后6,24 h,主动脉根部灌注+冠脉桥灌注组与主动脉根部灌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组明显低于主动脉根部灌注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及多巴胺应用等临床监测指标3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结果表明,应用心脏停跳液进行冠状动脉顺行性灌注的同时结合冠状动脉桥灌注或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对心脏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搭桥可取得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1)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右美托咪定的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1:英文缩略词表
附表 2:实验室检测指标正常参考值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HTK液对长时间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分组
    2.2 两组患者资料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
    2.3 方法
        2.3.1 术前处理
        2.3.2 麻醉及体外循环方法
        2.3.3 手术及心肌保护方法
        2.3.4 观测指标
        2.3.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未行PSM两组患者临床观察结果比较
    3.2 未行PSM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CKMB指标及cTnI指标情况对比
    3.3 PSM后两组患者临床观察结果比较
    3.4 PSM后不同时间段CKMB指标及cTnI指标情况对比
4. 讨论
    4.1 临床心肌保护方法的病理分析探讨
    4.2 常见心肌保护液临床对比研究分析
    4.3 HTK液心肌保护机制分析
    4.4 HTK液临床使用特点
    4.5 总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3)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期行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B 个人简历
附录C 综述
    参考文献

(4)左胸前壁小切口冠脉搭桥术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左胸小切口的获取乳内动脉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章:左胸小切口直视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5)停跳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对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选择标准
    1.3 心肌保护技术
        1.3.1 观察组:
        1.3.2 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CK-MB、cTnI水平比较
    2.2 心脏彩色超声结果比较
        2.2.1 LVEF、LVEDD、LATDD比较:
        2.2.2 心功能分级比较:
    2.3 术后情况比较
    2.4 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6)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主动灌注在急性心肌缺血中心肌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新型量化冠脉狭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主动灌注在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中心肌保护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综述
参考文献
附照片
附表
附图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彩超对比
    2.2 患者手术后随访3个月心功能变化
    2.3 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9)心脏瓣膜病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1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不同停跳液灌注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 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设计
    时间及地点
    对象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材料
        设备
    方法
        麻醉和体外循环方法
        停跳液灌注方法
        指标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参与者数量分析
    2.2患者基线资料3组比较
    2.3复灌后心肌损伤指标
    2.4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自动复跳、搭桥后24 h多巴胺量、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
    2.5不良反应
3 讨论Discussion
作者贡献
利益冲突
伦理要求
学术术语
作者声明

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 [1]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D]. 王欣.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2]HTK液对长时间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 李艳琼. 苏州大学, 2019(04)
  • [3]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期行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D]. 王宾宾.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4]左胸前壁小切口冠脉搭桥术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D]. 王涛.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5]停跳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对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患者的疗效分析[J]. 杨帆,孙战文,王争君,魏光夏,徐亚欢. 疑难病杂志, 2019(01)
  • [6]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的应用[J]. 魏淮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7)
  • [7]主动灌注在急性心肌缺血中心肌保护的研究[D]. 封赞祥. 武汉大学, 2018(12)
  • [8]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的应用[J]. 陈林,程可洛,吴家园,蔡小碧,梁柱,林立尧.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11)
  • [9]心脏瓣膜病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16例临床分析[J]. 谭威,李儒正,邢杰,谢霆. 疑难病杂志, 2017(09)
  • [10]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不同停跳液灌注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J]. 高国栋,胡强,胡金晓,段欣,黑飞龙,于坤,龙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07)

标签:;  ;  ;  ;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