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保藏系统中多食种质的检测与选育

家蚕保藏系统中多食种质的检测与选育

一、家蚕保存系统广食性种质的检出与培育(论文文献综述)

钱荷英,张潇,叶夏裕,赵国栋,李刚,刘明珠,徐安英[1](2020)在《中国家蚕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世界养蚕业的发祥地和家蚕的起源与分化中心,养蚕历史悠久,蚕区分布辽阔,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自然淘汰,家蚕品种分化复杂多样,因此蚕种质资源丰富。整理、汇总了中国蚕种质资源研究现状,目前,我国拥有蚕种质资源4 500多份,保存在27个省(市、区)的32家科研教学机构中,主要包括地方品种、改良种、国外引进品种、多化性品种、种质创新材料及基础材料、基因突变系统、测交系、近等基因系等几大类。这些种质资源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我国蚕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家蚕遗传育种最主要的亲本来源,也是遗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国家蚕品种选育也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70年主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取得卓着成绩,1949—2010年合计育成家蚕新品种204个,包括春用品种和春秋兼用品种103个,夏秋用品种85个,特殊用途品种16个。中国多数蚕区因地制宜地推广上述品种,完成了4次家蚕品种的更新换代,今后家蚕新品种选育将呈现更加多样化的格局,满足蚕桑产业集约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罗暕煜,贾晓虎,李永斌,郑梦娇,李应菊,刘万巧,胡丹[2](2020)在《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集成进展》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桑生产国,蚕桑产业在传统农业中极具代表性。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紧缺、产业转型发展困难等现实问题。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蚕桑科学家着手研究人工饲料养蚕技术[1]。近年来,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明显加快,特别是2008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成立[2],并结合小蚕共育模式集成推广,

贾晓虎[3](2020)在《稚蚕摄食人工饲料的家蚕种质资源筛选及实用品种选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养蚕大国,传统蚕桑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养蚕产茧。家蚕传统的饲养方式是添食新鲜桑叶。小蚕共育是在家蚕的稚蚕期进行集中饲养,根据小蚕的生理特性,用科学的方法从收蚁一直饲养到三龄饷食(或四龄饷食)后第二次给桑,然后再分发给各家各户饲养。在传统桑蚕养殖地区的农户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养好小蚕一半收”。由此说明家蚕稚蚕期的饲养是十分重要的。而采用小蚕共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确保养好小蚕,相比于分散收蚁饲养小蚕,小蚕共育能够节约桑叶,节省劳力,节省能源,减少投资,确保小蚕的发育整齐、蚕头数足、蚕体质强健。这些因素都是蚕茧高产、稳产和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有效保证。人工饲料养蚕是现代蚕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到目前为止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受到局限;而在稚蚕期进行人工饲料育,是可行的方式。但是目前普通桑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大多数不理想,并导致发育不齐、弱小蚕多、饲育成绩差。品种不匹配,严重影响了人工饲料的实用化进程。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对307份家蚕品种资源进行了稚蚕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并从中筛选出摄食性较好的基础品种进行了进一步的选育。获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调查了144份苏稽蚕种蚕长期保存的地方家蚕品种、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76份家蚕品种以及其他87份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情况,从中分别检测出20个、8个和4个品种的蚁蚕对人工饲料具有良好摄食性。2.根据不同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并综合考虑其各项指标,从中筛选出优良育种素材,具体为眉改和3011(B4新2)两个中系,碧和凌6B两个日系。这4个家蚕品种具有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良好且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特点。结合对川南推广品种进行人工饲料适应性改良的目标,综合各项指标成绩,最终确定3011(B4新2)和凌6B作为育种基础品种。3.为了能够获得适应川南地区气候与地理条件的稚蚕期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对3011(B4新2)和凌6B,采取杂交育种方法进行了经济性状改良。以苏稽蚕种场新育成的适宜川南地区推广的实用蚕品种“峨眉×风光”的亲本(简称眉、风)与3011(B4新2)和凌6B进行杂交和回交选择,其中3011(B4新2)×眉的选育材料编号为GS303,凌6B×风的选育材料编号为GS304。每代进行稚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和其他育种指标的调查选择,培育出了各项经济性状优良且人工饲料摄食性好的品系。4.在品系选育基础上,进行了GS303×GS304的杂交鉴定试验。比较该杂交组合的稚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与全龄桑叶育,以及该杂交组合稚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与夏秋品种审定指定对照家蚕品种781×7532全龄桑叶育在生命力、茧质、丝质等方面的差异。通过2020夏季和秋季的饲养,结果表明,GS303×GS304杂交种不仅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表现良好,且强健性较全龄桑叶育更优,而经济性状二者相当;与对照品种781×7532全龄桑叶饲育相比,稚蚕期人工饲料育的GS303×GS304在生命力、茧质、丝质等指标上也更有优势。这些结果表明,GS303×GS304具有良好推广潜力。

程洋,林小兵,夏冬梅,曹宁宁,袁桂阳,何君,肖慧,王豫川,陈永波[4](2019)在《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及适应性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40年来,我国蚕业界在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人工饲料配套养蚕技术、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试验和研究。本文概述我国在家蚕人工饲料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就,介绍了近几年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加工工艺、适应性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我国蚕业生产的应用前景及今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李度福,王洪江,孙则宁,兰凤杰,崔为正,张升祥[5](2018)在《现行家蚕品种与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小蚕颗粒饲料育成绩比较》文中研究指明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养形式进行试验,比较了3个现行家蚕品种与5个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经选育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R菁松×R皓月、中广×日广、R菁松×日广03、新中×(日广03·日广04)及新中×(R皓月A·R皓月B)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于现行对照品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多数高于现行对照品种。综合性状以R菁松×R皓月为最好,其他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也具有较高的培育价值。

钱秋杰,陈伟国[6](2016)在《家蚕人工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提出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采用人工饲料养蚕,具有劳动效率高、农药中毒风险小等优点,有利于规模化、工厂化养蚕。本文对近年来家蚕人工饲料配方、遗传选育和应用实践等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整理总结,以促进人工饲料的推广。

程洋,王洪江,吴亚群,宋鑫,陈永波,刘庆信,崔为正,张升祥[7](2016)在《家蚕8对杂交组合小蚕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及经济性状饲养鉴定》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国内缺乏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是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山东农业大学蚕学系家蚕生理研究室利用选育创新、引进的多个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的育种材料组配成广食一号、优食一号、优食二号、932×日广03·日广04、新中·菁松B×日广03·日广04、新中·菁松B×R皓月A·R皓月B、新中·中广04×日广03·日广04、新中·中广04×R皓月A·R皓月B等8对杂交组合,以菁松×皓月为对照,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养型式,对其进行了饲养和丝质鉴定。结果表明,新中·中广04×日广03·日广04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最强(人工饲料综合适应性得分99.00分),且死笼率最低(3.0%),洁净最高(94.70分),发育较快,全茧量(1.88 g)、茧层率(0.415 g)较高,除解舒率表现一般外,其它丝质成绩均优于对照种,可以作为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进行鉴定、推广。另外,优食二号除解舒率最差外,其余多项指标均表现较好,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桂征,张雨丽,苏红梅,黄玲莉,韦博尤,黄文功,蒙艺英,闭立辉,崔为正[8](2014)在《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累代定向系统选育》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以24h疏毛率、各龄起蚕率及存活率等为选育指标,用饲料、实用型颗粒饲料及桑叶多种饲料结合,以个体选育和蛾区选育为重点对其原原种932、芙蓉、7532、湘晖进行累代定向系统选育。以未经人工饲料选育的932、芙蓉、7532、湘晖为对照,以各品种进行12龄饲料育,35龄桑叶育及全龄桑叶育,调查累代人工饲料选育对参选品种人工饲料摄食性和适应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累代选育明显提高了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选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中系品种经过多代选育后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均达到较好水平,日系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适应性虽有提高,但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仍然一般。多数选育品种死笼率有下降的趋势,表明选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蛹期的抗性;累代选育对品种的茧质(全茧量和茧层率)影响不明显;累代选育没有降低饲料育对蚕发育延缓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结果来看,人工饲料累代定向系统选育可明显提高家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望选出适宜人工饲料育的新品系。

张桂征,张雨丽,苏红梅,黄玲莉,韦博尤,黄文功,蒙艺英,闭立辉,崔为正[9](2013)在《两广二号亲本累代人工饲料选育对一代杂交种饲养成绩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广西现行品种两广二号的4个亲本932、芙蓉、7532、湘晖为对象,探索累代人工饲料选育效果,经9代连续选育后重新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命名为GS9,并以两广二号为对照品种,调查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对一代杂交种饲养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时,亲本经连续9代选育后提高了一代杂交种饲料育的发育整齐度和存活率,促进了幼虫后期的蚕体生长;且对5龄经过、全龄经过和茧质影响不明显。对两广二号的亲本进行多代人工饲料选育,提高了一代杂交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表明这种选育方法是有效的;但GS9尚未达到实用化程度,应继续选育提高,以期育成适宜人工饲料育的家蚕品种。

徐欣,郭晓琪,刘庆信,张升祥,王彦文,刘卫修,崔为正[10](2013)在《广食性蚕品种“广食一号”对不同人工饲料和不同龄期饲养的适应性及主要经济性状鉴定初报》文中认为广食一号夏蚕期分别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12龄M10粉体人工饲料育、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种饲育形式,广食一号秋蚕期以及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均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调查了广食一号在不同季节及不同饲养形式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广食一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良,疏毛率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仿,但在同样饲养条件下,其3龄起蚕率、蚕体质量以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广食一号对M10粉体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低于颗粒人工饲料,但发育整齐度仍然较高,蚕体质量、生命率、产茧量和茧质均明显高于颗粒人工饲料育。广食一号14龄颗粒饲育,全龄经过及虫蛹生命率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无明显差异,结茧率和茧层率稍高于12龄饲料育,但蚕体质量、产茧量、全茧量和茧层量均明显降低,说明这种颗粒人工饲料不能满足广食一号34龄期的营养要求。茧质调查及缫丝鉴定结果表明,相同饲料饲育条件下,广食一号的小区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茧丝质主要指标优于菁松×皓月。

二、家蚕保存系统广食性种质的检出与培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蚕保存系统广食性种质的检出与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家蚕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家蚕种质资源研究
    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蚕种质资源研究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蚕种质资源研究
        1.2.1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蚕种质资源研究
        1.2.2 浙江省蚕种质资源研究
        1.2.3 西南大学蚕种质资源研究
2 我国家蚕实用品种选育概况及主要发展阶段
    2.1 引进品种和地方品种的分离、选拔及利用阶段(1949—1980)
    2.2 品种自主创新,加快培育经济性状优良蚕品种并应用于生产阶段(1981—1995)
    2.3 育成蚕品种适合省力化、多样化需要的阶段(1996—2019年)
    2.4 国家蚕品种鉴定、审定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3 一些经典家蚕实用品种
    3.1 优质高产多丝量春用品种“菁松×皓月”
    3.2 耐氟夏秋用品种秋丰×白玉
    3.3 夏秋用蚕品种两广2号(932·芙蓉×7532·湘晖)
    3.4 雄蚕品种“秋·华×平30”
    3.5 抗血液型脓病品种华康系列品种(华康1号、华康2号、华康3号)
4 小结与展望

(2)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集成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家蚕人工饲料的研发与适应性蚕品种选育
    1.1 低成本人工饲料的研发
    1.2 适应人工饲料的家蚕新品种选育
2 人工饲料小蚕共育
    2.1 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模式的探索
    2.2 人工饲料小蚕共育配套技术
3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发展建议
    3.1 不断加强人工饲料配方工厂生产标准化
    3.2 因地制宜进行家蚕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模式推广
    3.3 加大科研力度、培养专业人才

(3)稚蚕摄食人工饲料的家蚕种质资源筛选及实用品种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家蚕
    1.2 我国蚕桑产业的现状
    1.3 家蚕的食性及研究进展
        1.3.1 家蚕的食性
        1.3.2 家蚕食性的研究进展
    1.4 家蚕的人工饲料育研究概况
        1.4.1 家蚕人工饲料育
        1.4.2 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
        1.4.3 家蚕人工饲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4.4 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家蚕品种的选育研究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不同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调查及其优良基础品种筛选
    3.1 材料与准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人工饲料育试验所需物品
    3.2 试验方法与步骤
        3.2.1 蚕种催青
        3.2.2 饲料前处理及加水调制
        3.2.3 收蚁
        3.2.4 饲养密度、给饵次数与给饵量
        3.2.5 饲养条件的调控
        3.2.6 调查方法、数据收集及整理
    3.3 试验调查结果及分析
        3.3.1 144份地方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率调查
        3.3.2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76份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疏毛率调查
        3.3.3 其他87份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率调查
        3.3.4 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家蚕品系的选择
    3.4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适宜稚蚕人工饲料育的家蚕实用品种选育
    4.1 材料与准备
        4.1.1 供试家蚕品种
        4.1.2 人工饲料及试验所需物品准备
    4.2 试验方法与步骤
        4.2.1 催青
        4.2.2 收蚁
        4.2.3 调查项目与方法
        4.2.4 饲养条件的调控
        4.2.5 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系选育经过
        4.2.6 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杂交组合室内鉴定方法
    4.3 试验注意事项
        4.3.1 饲养期间的消毒防病及饲料防腐
        4.3.2 饲料的配制
        4.3.3 小蚕期管理
        4.3.4 三龄转变为桑叶育的处理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对眉、风进行人工饲料适应性改良
        4.4.2 杂交组合GS303×GS304的室内鉴定成绩
    4.5 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综合与结论
    5.1 家蚕种质资源稚蚕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
    5.2 稚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基础品种筛选
    5.3 稚蚕适宜人工饲料育的家蚕实用品种选育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及适应性品种选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饲料养蚕的优势
2 低成本人工饲料的研发
3 家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
4 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选育
5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及适应性品种选育研究的方向及对策
    5.1 进一步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5.2 继续选育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提高发育整齐度和饲育成绩
    5.3 加大研发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5.4 逐级推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工饲料饲育标准和技术体系

(5)现行家蚕品种与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小蚕颗粒饲料育成绩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家蚕品种 (杂交组合) 及人工饲料
    1.2 饲养处理与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对不同家蚕品种 (杂交组合) 疏毛率和起蚕率的影响
    2.2 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对不同家蚕品种 (杂交组合) 发育经过的影响
    2.3 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对不同家蚕品种 (杂交组合) 各龄期眠蚕体质量的影响
    2.4 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对不同家蚕品种 (杂交组合) 产茧量和茧质的影响
    2.5 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对不同家蚕品种 (杂交组合) 结茧和生命率的影响
3 讨论

(6)家蚕人工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饲料配方研究
    1.1 摄食性
    1.2 营养性
    1.3 安全性
    1.4 经济性
2 人工饲料蚕品种选育
    2.1 遗传特点
    2.2 品种选育
3 应用实践
4 发展前景和制约

(7)家蚕8对杂交组合小蚕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及经济性状饲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3调查项目与方法
    1.4家蚕对人工饲料的综合适应性评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杂交组合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摄食性和起蚕率
    2.2不同杂交组合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发育经过
    2.3不同杂交组合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蚕体质量
    2.4不同杂交组合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主要经济性状
    2.5不同杂交组合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丝质成绩
3讨论

(8)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累代定向系统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人工饲料选育方法
    1.3 试验分区及饲养方法
    1.4 调查指标
2 结果分析
    2.1 累代人工饲料定向系统选育对蚕品种人工饲料摄食性和适应性的影响
    2.2 累代人工饲料定向系统选育对品种抗性和茧质的影响
    2.3 累代人工饲料选育对1~2龄人工饲料育发育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9)两广二号亲本累代人工饲料选育对一代杂交种饲养成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GS9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
    2.2 GS9的龄期经过与幼虫期体质量情况
    2.3 GS9的茧质情况
3 讨论
    3.1 以现行品种选育适宜人工饲料育的家蚕品种
    3.2 亲本多代人工饲料选育提高了其一代杂交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
    3.3 以蛾区为基本单位设区调查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

四、家蚕保存系统广食性种质的检出与培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家蚕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 钱荷英,张潇,叶夏裕,赵国栋,李刚,刘明珠,徐安英. 江苏农业科学, 2020(24)
  • [2]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集成进展[J]. 罗暕煜,贾晓虎,李永斌,郑梦娇,李应菊,刘万巧,胡丹. 四川蚕业, 2020(04)
  • [3]稚蚕摄食人工饲料的家蚕种质资源筛选及实用品种选育[D]. 贾晓虎. 西南大学, 2020(05)
  • [4]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及适应性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 程洋,林小兵,夏冬梅,曹宁宁,袁桂阳,何君,肖慧,王豫川,陈永波. 四川蚕业, 2019(02)
  • [5]现行家蚕品种与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小蚕颗粒饲料育成绩比较[J]. 李度福,王洪江,孙则宁,兰凤杰,崔为正,张升祥. 北方蚕业, 2018(03)
  • [6]家蚕人工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J]. 钱秋杰,陈伟国. 蚕桑通报, 2016(02)
  • [7]家蚕8对杂交组合小蚕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及经济性状饲养鉴定[J]. 程洋,王洪江,吴亚群,宋鑫,陈永波,刘庆信,崔为正,张升祥. 中国蚕业, 2016(02)
  • [8]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累代定向系统选育[J]. 张桂征,张雨丽,苏红梅,黄玲莉,韦博尤,黄文功,蒙艺英,闭立辉,崔为正. 广西蚕业, 2014(03)
  • [9]两广二号亲本累代人工饲料选育对一代杂交种饲养成绩的影响[J]. 张桂征,张雨丽,苏红梅,黄玲莉,韦博尤,黄文功,蒙艺英,闭立辉,崔为正. 中国蚕业, 2013(04)
  • [10]广食性蚕品种“广食一号”对不同人工饲料和不同龄期饲养的适应性及主要经济性状鉴定初报[A]. 徐欣,郭晓琪,刘庆信,张升祥,王彦文,刘卫修,崔为正. 首届国际热带亚热带蚕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

标签:;  ;  

家蚕保藏系统中多食种质的检测与选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