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分类施肥有很多好处

蔬菜分类施肥有很多好处

一、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静[1](2021)在《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生产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然而当前,绿色生产面临着产品“优质不优价”、消费者信任关系缺失、制度激励不足等现实困境,使得农户进行绿色生产的动力不足,也成为限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物流体系的完善,农村电商变成了绿色消费的重要引擎,实现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有效衔接,提升了绿色农产品的贸易效率。与此同时,来自消费端的绿色需求和农产品质量信息,通过数据共享机制,反馈到生产端,不仅为农户提供了新的盈利点,而且会推动农户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但就现实而言,农村电商依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电子商务渗透到农村地区仍需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且受电商意识不足、销售经验匮乏等因素的制约,农户参与电商难度较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能否通过农村电商传递给生产者,进而影响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已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何种因素影响了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参与电商是否会影响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是否会促进猕猴桃种植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进而推动其绿色生产转型?其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又是什么?此外,参与电商是否能进一步提升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生产绩效?上述问题的回答,对政府出台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吸引猕猴桃种植户积极参与电商销售,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提高猕猴桃产品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农户行为、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农业技术采纳等理论为指导,基于陕西省、四川省1036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对样本区域内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及绿色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BFG两步法、内生转换模型、中介效应模型、Tobit模型及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等多种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方法,考察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绿色生产转型、绿色生产绩效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驱动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样本区域中,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有398户,未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有638户。在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中,有70户参与平台电商模式,有328户参与社交电商模式,在638个未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中,有494户猕猴桃种植户希望能够通过参与电商渠道销售猕猴桃,可见猕猴桃种植户普遍参与电商销售的意愿较高,但实际参与电商销售行为的总体水平较低。不同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技术认知存在明显差异,且政府对推动种植户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此外,有机肥施用技术、套袋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技术在猕猴桃种植户样本中均得到了较高程度的采纳,但物理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种植户采纳率较低。从参与电商决策、参与电商模式及参与电商程度三个维度挖掘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的内在动力。研究结果显示加入合作社、接受农技培训次数较多、家中有村干部、互联网获取信息频繁能够促进猕猴桃种植户参与平台电商模式;户主年龄越小、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家中劳动力人数越多、经营规模越小、种植专业化程度越高、人情往来支出较大、亲戚好友数量较多、对电商政策感知高、有网购经历、村庄有快递点能够促进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社交电商模式。(2)从绿色农产品价格感知、销量感知、消费者认可感知、政府支持感知、风险感知五个维度分析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电商决策能够提升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且五个分维度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从参与电商模式来看,平台电商模式和社交电商模式均能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而分维度中部分变量不显着;在398户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中,随着参与电商程度的加深,猕猴桃种植户对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有所提升,从分维度看,参与电商程度越高,猕猴桃种植户对销量、消费者认可、政府支持的信心均有所增强。(3)实证检验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发现,对猕猴桃种植户而言,绿色生产技术的重要性依次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套袋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技术>有机肥施用技术。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有显着促进作用,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倘若未参与电商,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为62.07%;参与电商后,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增加到65.99%,增长率为6.32%。不同参与电商模式的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有差异,采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交电商模式>平台电商模式>传统销售模式。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也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机理分析看,参与电商通过经济激励、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品标准化、消费者正向激励四条传导机制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另外,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信息资本等资源禀赋均在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4)根据猕猴桃种植户的生产指标特性,可以将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划分为绿色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两类,绿色生产方式的有机肥施用率、生物农药使用率、节水灌溉设备使用率、物理防治技术投入、包装物回收率均显着高于传统生产方式。就参与电商促进猕猴桃种植户转变生产方式而言,参与平台电商模式的转变概率大于参与社交电商模式的转变概率,且两者均大于参与传统销售模式的转变概率。参与电商程度对不同生产方式下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5)通过检验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发现,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益和绿色生产效率均有显着提升作用。就绿色生产效益而言,在控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异质性后,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家庭年收入、猕猴桃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每亩猕猴桃收入均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平台电商模式的收入效应大于社交电商模式的收入效应,且两者均大于传统销售模式的收入效应。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与猕猴桃种植户收入之间发挥重要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介于9.62%~11.18%之间,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与猕猴桃总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大。就绿色生产效率而言,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率普遍偏低,平均值仅为63.92%,参与电商会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效率,且平台电商模式下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更高。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与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绿色生产转型;增强电商政策宣传,提高电商参与意识;适度引导电商参与,注重电商多元发展;优化平台监督机制,打通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绿色生产管理,优化产品交易环境;增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市场竞争能力。

赵畅[2](2020)在《典型农村厕所粪污肥效特性及利用对策》文中认为厕所粪污含有丰富的氮磷钾植物营养元素,我国农村传统的粪污处理方式就是还田资源化利用。但是,随着农村生活模式城镇化,现代农民喜化肥、憎粪肥的心态越来越明显,厕所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受阻,农村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我国农村地域广阔、环境条件差异大,农村人群居住分散,以厕所为单位的粪污产生量小、收集难度大,户主的意愿决定了粪尿的处理及利用方式,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全凭自身“经验”,方式方法粗犷。随着农村改厕工作的推进,农村厕所形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不同类型厕所的粪污收集方式、贮存过程和处理方式差异较大,致使粪肥产品类型多样、肥性差异大,进一步影响了粪肥资源化利用。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农村“厕所革命”为背景,以农村改厕推荐厕所为对象,重点研究不同类型厕所粪污的资源特性,结合农作物需肥特性,从生态利用有效性和生态环境安全角度,研究粪肥的土地消纳能力,在生态环境约束情况下明确厕所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对策。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尿液和粪便的产生量、植物营养元素、致病微生物等的含量差异极大,影响了它们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成年人尿液和粪便的年均产生量分别为500 L和50 L。尿液中氮磷钾元素的浓度分别为5476 mg/L、622 mg/L、1726 mg/L,相较粪便而言,尿液中致病微生物极少,微生物也多为环境中极为普遍的微生物,储存几天稀释后即可资源化利用。鲜基粪便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0 g/kg、2.19 g/kg、3.07 g/kg,粪便成分复杂,含有较多的致病微生物,需经过无害化处理和充分腐熟后才能资源化利用。(2)厕所类型不同、粪污收集方式以及进入贮粪池的污废水类型不同,影响了厕所粪污的稀释程度,致使不同类型厕所黑水浓度差异显着。其中,附建式水冲厕所将粪污和生活污水混集,体积较原粪尿量膨胀了62.5倍,黑水中总氮(TN)、总磷(TP)和总钾(TK)的浓度分别为95.81 mg/L、12.71 mg/L、30.06 mg/L,仅为初始浓度的1.6%,这类厕所废水不宜作为肥料进行资源化利用,需经水处理达标排放;独立式水冲厕所、微水冲厕所及无水冲厕所,杜绝了淋浴、洗涤等生活污水的混集,尽管存在冲厕水的稀释作用,但水量少,粪污养分浓度高,宜后续处理后施肥农用,以三格化粪池厕所为例,稀释倍数为6倍,化粪池中TN、TP和TK的浓度分别为870.93 mg/L、115.51 mg/L、273.27mg/L,为初始浓度的14%。(3)厕所类型不同,粪污处理方式不同,粪肥产品类型和肥效也不一样。其中粪尿分集式厕所采用源分离技术,可收集到TN、TP、TK浓度分别为4928.4 mg/L、622 mg/L、1726 mg/L的尿液,尿液中养分多以作物可吸收利用的形态存在,可以作为速效氮肥进行资源化利用。三格化粪池厕所、双翁漏斗式厕所、三联通沼气池厕所(沼液部分)采用粪尿混合收集模式,富含有机质以及粪便微生物,粪尿液经过发酵处理,最终形成液态粪尿肥资源化产品,以双翁漏斗式厕所产生的液态粪尿肥为例,其TN、TP、TK浓度分别为1911.21 mg/L、190.07 mg/L、637.08 mg/L,肥效显着。无水冲厕所如双坑交替式厕所、阁楼堆肥式厕所的粪污经堆肥化处理后转化为有机堆肥,其中阁楼堆肥式厕所处理得到的粪污浓度养分最高,TN、TP、TK浓度分别为7.211 g/kg、1.164 g/kg、3.419 g/kg,为初始浓度的131%、160%和198%。(4)基于不同厕所类型可农业利用粪肥资源特性、农作物的需肥特性,从生态利用的有效性角度,不同厕所类型产生粪肥类型使用途径不同。其中,尿液氮素含量多,肥效迅速,可作为速效氮肥施用,常用作作物追肥、跟外追肥和优质浸种液使用。液态粪肥养分全面,肥效释放快速,可看作速效氮肥,作为追肥施用。有机堆肥养分全面、富含腐殖质,肥效持久缓慢,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和培肥地力的双重作用,可用作基肥或果类作物的采果前后肥施用。(5)基于人均粪尿年产生量、厕所类型粪肥形式及浓度、土地消纳能力,核定了人均不同粪肥产品的土地消纳能力;从生态环境安全角度,核定了消纳人均粪污的平均、最大土地需要量。研究结果表明,尿液可被0.06亩蔬菜完全消纳;液态粪尿肥可被0.38亩大田作物或0.07亩蔬菜或10棵果树完全消纳;有机堆肥可被0.17亩大田作物或0.05亩蔬菜或6棵果树完全消纳;人均粪污的平均土地消纳能力为0.27亩大田作物或0.06亩蔬菜或8棵果树;人均粪污的最大土地消纳能力为0.45亩大田作物或0.11亩蔬菜或13棵果树。(6)基于生态环境约束,不同类型的粪污资源可采取不同的资源化利用对策。针对分散处理产生的粪肥资源,可在最大土地消纳量范围内根据粪肥产品类型的特性就近还田,实现土地消纳;针对集中堆肥产生的粪肥资源可通过产品化方式制成优质商品有机肥。

于艳丽[3](2020)在《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以茶农施药环节绿色生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农的绿色生产行为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标的主要实现路径。绿色生产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打造“绿水青山”,在“优质优价”市场体系完善的条件下,还可以有效提高绿色生产的茶叶价格,实现农户收入的“金山银山”。而且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将农产品质量导向放在首位的时代,而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是缓解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恶化风险的关键途径之一,严格控制农户施药行为成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生态产品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尤其是茶叶等经济作物尤为突出,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对农药的消费量仍居世界首位,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是发达国家的一倍以上,农药利用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50%~65%的平均水平。如何有效推进农户施药减量化、确保在安全间隔期内采茶及采取物理防治措施,使绿色生产成为农户的自觉行动,实现政府以最低监管成本达到最优监管效果的目标,是理论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地理标志保护区地方政府、社区等基层组织对小规模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监督管理更为规范,因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声誉主要来源于原产地,为了维护共有的品牌效应,农户必须要严格按照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规范进行生产,也为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要求和品牌价值,社区等基层组织必须更加重视对生产者生产行为的监督。因此,利用地理标志保护来提升茶农的绿色生产行为,在提升绿色生产行为的同时提高茶农的收入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地理标志保护视角,利用陕西、四川、浙江及安徽四个省份的818户农户数据、45份村级数据、8份茶叶产业管理部门数据、98个合作社数据及131份茶厂数据,考察了地理标志保护主体对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并提出推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及提升农户绿色生产收入效应的对策建议。由此,本文的重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对不同地区其绿色生产行为的集聚状况不同,陕西省农户的减量施药行为概率集聚比较明显,而安徽省和浙江省的农户在减量施药行为方面的集聚效应不明显;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方面,安徽省与浙江省的集聚现状较为明显,而陕西省的茶农未能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的行为集聚较多;安徽省农户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的概率较多一点,而浙江省茶农未能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的行为集聚最明显。(2)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对农户绿色生产认知影响实证分析可知:在没有其他地理标志保护主体参与的情境下,政府保护力度有力地提升了茶农的绿色生产认知;当有社区保护加入时,政府保护力度无显着影响,而社区保护力度则会有力提升茶农的绿色生产认知;收购商保护力度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负向显着影响。农户收入分化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显着负向影响,而职业分化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正向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具有兼业化的农户一般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因此兼业化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正向影响,但因兼业带来的茶农绿色生产素养差异不大,因此影响不显着。(3)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对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地理标志保护中的社区保护力度能显着促进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水平,社区保护力度对农户减少施药量、保证在安全间隔期内采茶均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合作社保护力度对农户物理防治措施的采纳有显着促进作用;绿色生产认知能显着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尤其是安全风险认知能显着促进农户减量施药行为、在安全间隔期内采茶及提高农户物理防治措施采纳率;而绿色生产标准认知对农户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有显着抑制作用,但对减量施药行为有显着促进作用;绿色生产认知在政府保护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中有显着的中介效应。(4)地理标志保护对农户非绿色生产中的无知与无良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如下:有过量施药行为的茶农中,69%的茶农是一种无良行为,无知行为仅占31%,但未按安全间隔期采茶的茶农中,65%的茶农是一种无知行为,无良行为占35%;而且不同地区茶农非绿色生产中的无知与无良行为存在差异化的空间聚集现象;依据政府、社区及收购商保护力度对无知与无良行为的差异化影响程度,针对不同的无知与无良行为分布,在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的地理标志保护策略。(5)本文通过对茶农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实证分析可得以下结论:茶叶种植户不同安全间隔期内采茶行为决策对茶叶收入产出效应影响显着,减量施药组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低于未减量施药组的茶农收入水平,但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或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组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均高于未能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或未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组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

杨俊开,吴同书,缪晨,米莉[4](2006)在《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文中研究指明蔬菜种类繁多,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对营养要求也不同,因而不同类蔬菜应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1蔬菜的生长特性和施肥方法1.1蔬菜一般为短期营养作物,可复播多茬不少种类的蔬菜,如大白菜、萝卜、冬瓜、黄瓜等667m2产量常高达5000kg以上,因而需肥量大。一些速生蔬菜,如小白菜、四季萝卜、苋菜等,生长期短,单位时间内吸收的养分反而比生长期较长、单产高的蔬菜多得多。因此,栽培时应多施速效肥。

薛勇[5](2004)在《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文中认为蔬菜种类繁多,生物学特性不同,对营养要求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类蔬菜应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 一、蔬菜的生长特性和施肥方法 1、蔬菜一般为短期营养作物,可复播多茬。 不少种类的蔬菜如大白菜、萝卜、冬瓜、黄瓜等亩产常高达5000公斤以上,因而需肥量大。一些速生蔬菜如小白菜、四季萝卜、苋菜等,由于生长

范学凤[6](2004)在《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文中研究说明

甘香[7](2003)在《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文中研究表明 蔬菜种类繁多,生物学特性不同,对营养要求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类蔬菜应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 一、蔬菜的生长特性和施肥方法 1.蔬菜一般为短期营养作物,可复播多茬。不少种类的蔬菜如大白菜、萝卜、冬瓜等亩产常达5000公斤以上,因此需肥量大。一些速生蔬菜如

吕炎[8](2003)在《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文中认为

闫迪[9](2021)在《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以蔬菜种植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产效率是衡量农村资源配置、生产管理水平及生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变化的重要标志。因此,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改善农民福祉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重视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通讯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推动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依托的精细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推动数字技术和传统要素的相互融合,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变革,进而优化农业要素配置。另一方面,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正在逐渐消除由于区位、交通等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完全局面,使农户更容易获取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进而不断提高农户的技术采纳水平。而且,农户在使用现代通讯技术过程中获取的市场信息能够不断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不透明的问题,减少农户市场决策的滞后性和盲目性,从而提高农户市场参与的程度。综合以上分析,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优化要素配置、提高技术水平、减少盲目行为决策及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等,但现有关于现代通讯技术对农户生产效率的研究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系统分析,而且关于现代通讯技术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路径分析也并不多见。在此现实背景下,做了以下研究: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如何?通过何种路径影响?不同路径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如何?均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投入、产出、市场的视角,研究现代通讯技术使用通过要素配置、技术采纳和市场参与的中间路径影响农户生产效率,结果可得:农户能够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优化要素配置、促进技术采纳和提高农户市场参与程度,这对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村信息化的背景下,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理论和生产效率理论等多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山东省寿光754个蔬菜种植户为样本,归纳总结了样本区农户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测度了农户生产效率,分析了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生产效率差异,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回归调整法、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探讨了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及其通过要素配置、技术采纳和市场参与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机理及路径。以期为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户技术采纳、增强农户市场参与程度来提升农户生产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样本区智能手机使用率较高,电脑使用率较低,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更多的是为了休闲娱乐,而不是学习或查询农业信息。样本区农户信息意识相对较高,近一半农户认为使用现代通讯技术能够提高知识获取,优化蔬菜生产以及提高社会交往,但也有近四成农户认为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并不会增加蔬菜收入。据分析,现代通讯技术发展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样本区农户的资本投入中,短期资本投入远高于长期资本投入比例,而长期资本投入不足,必然会导致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影响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另外,农业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比例较高,技术投入比例较低。可见样本区经济发展仍是依靠要素投入拉动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实现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一段时间。(2)利用SFA模型测算农户生产效率,可得样本区80%以上的农户生产效率处于0.2-0.8之间,则农户生产效率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此外,利用T检验对比分析可得: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与不使用农户的生产效率存在显着差异,且前者高于后者。实证分析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可得: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着。此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年蔬菜收入、非农收入占比、蔬菜种植规模和技术投入均对农户生产效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知识和技术素养、优化农业要素配置、鼓励规模化经营等措施提高农户生产效率。(3)根据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要素配置和农户生产效率三者之间的分析可得:现代通讯技术使用通过提高资本服务水平、增加高素质人才储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进而提高农户生产效率。相较于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生产效率比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高4.79%。农户的要素配置是由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组成,其对生产效率的贡献率显着。长期资本投入贡献率为38.036%,短期资本投入贡献率为21.324%。土地投入贡献率为18.024%,劳动力投入贡献率为9.268%。(4)根据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技术采纳和农户生产效率三者之间的分析可得: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显着提高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采纳水平。相较于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的节水灌溉技术投入、深耕深松技术投入、测土配方技术投入和绿色防控技术投入分别增加387.721元、87.261元、59.169元和143.612元。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通过节水灌溉技术、深耕深松技术及绿色防控技术影响农户生产效率,且它们的中介效应属于部分中介,中介效应分别为13.46%、9.62%和7.69%。但是,测土配方技术在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影响农户生产效率路径上不显着。(5)根据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市场参与和农户生产效率三者之间的分析可得:从深度和广度的视角选取农户议价能力和销售渠道选择来衡量农户市场参与。实证结果显示: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着正向影响农户议价能力和销售渠道选择。现代通讯技术使用不仅能直接影响农户生产效率,且能通过议价能力和销售渠道选择的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生产效率。其部分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0.24%和17.63%。根据相关实证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农户信息能力;充分发挥现代通讯技术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信息化与要素资源融合,优化农业要素配置;加速农业技术采用率,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市场化,提高农户市场参与程度。

樊宏锟[10](2020)在《秸秆有机肥部分替代尿素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秸秆是农业主要废弃物之一,处理不好会导致各种问题,同时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营养元素,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提高作物产量。本试验以发酵温度作为筛选条件,研制玉米秸秆有机肥,筛选出最佳发酵剂,氮源以及最佳加水量。以秸秆有机肥部分替代尿素进行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秸秆有机肥制作的影响因素,筛选确定最佳发酵剂为有机物料发酵剂,最佳氮源为豆粕,最佳加水量为5 L。三因素三水平的多因素正交试验表明,每25 kg秸秆有机肥,有机物料发酵剂的最佳用量为5 m L,豆粕最佳用量为60 g,最佳加水量为5 L。2.以秸秆有机肥部分替代尿素,进行玉米田间施肥试验,以秸秆有机肥从0%到100%替代尿素,以不施肥作为对照组,在施肥总量不变条件下,按照底肥一次性施肥,底肥和苗期两次施肥,底肥、苗期和拔节期三次施肥进行处理。然后在玉米的苗期、拔节期以及抽雄吐丝期分别测定玉米株高和展开叶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的比例增加,株高和展开叶数逐渐增加,当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80%(240 g+1.2 g)时,玉米的株高与展开叶数均达到最大值。3.以秸秆有机肥部分替代尿素,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玉米成熟后分类收获,对玉米的穗长、穗粗、穗重、行粒数、行数、百粒重、总粒重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的比例增加,上述产量相关指标不断增加,当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比例为80%(240 g+1.2 g)时,上述指标达到最大值,玉米产量最高。4.使用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80%(240 g+1.2 g)时,玉米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说明,有机肥替代尿素,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还可提高玉米籽粒的蛋白质营养价值。5.当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80%(240 g+1.2 g)时,作为底肥一次性全部施入,对玉米株高、展开叶、产量相关指标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促进效果最好,均优于分两次和三次施肥。上述各项指标,浇水处理组均优于不浇水处理组,水分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玉米生长,也可促进秸秆有机肥在土壤中的持续发酵,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因此,将玉米秸秆制作有机肥,并以秸秆有机肥部分替代尿素返回农田,既可以有效处理玉米秸秆,又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论文提纲范文)

(1)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涉农电商的相关研究
        1.3.2 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研究
        1.3.3 农户绿色生产转型的研究
        1.3.4 农户绿色生产绩效的研究
        1.3.5 农村电商对农户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
        1.3.6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影响机理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生鲜农产品
        2.1.2 猕猴桃种植户
        2.1.3 涉农电商
        2.1.4 农产品电商模式
        2.1.5 绿色生产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理论
    2.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2.3.1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分析
        2.3.2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2.3.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2.3.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样本区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分析
        3.1.1 世界及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3.1.2 中国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商的发展历程分析
        3.1.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1.4 样本区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
        3.1.5 参与电商与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相关关系推断
    3.2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2.2 计量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3.2.3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决策的影响因素
        3.2.4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模式的影响因素
        3.2.5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程度的影响因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4.2.1 计量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4.3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分析
    4.4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差异分析
    4.5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5.2.1 计量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5.3 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度量
    5.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分析
        5.4.1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
        5.4.2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
        5.4.3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
    5.5 作用机制检验:中介效应分析
    5.6 异质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2.1 计量模型设定
        6.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6.3 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判定
        6.3.1 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数目的确定
        6.3.2 样本属于潜在类别的概率分析
        6.3.3 两类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的特征分析
    6.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6.4.1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6.4.2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6.4.3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6.5 内生性检验
        6.5.1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影响的内生性检验
        6.5.2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影响的内生性检验
        6.5.3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影响的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1.1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益的影响
        7.1.2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7.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7.2.1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7.2.2 模型设定
    7.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益的影响
        7.3.1 参与电商决策、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收入的影响
        7.3.2 参与电商模式、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收入的影响
        7.3.3 参与电商程度、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收入的影响
        7.3.4 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影响收入中的中介作用
    7.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7.4.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
        7.4.2 参与电商决策对生产效率影响中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
        7.4.3 参与电商模式对生产效率影响中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
        7.4.4 参与电商程度对生产效率影响中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猕猴桃种植户基本特征
        8.1.2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
        8.1.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8.1.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
        8.1.5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绿色生产转型
        8.2.2 加强电商政策宣传,提高电商参与意识
        8.2.3 适度引导电商参与,注重电商多元发展
        8.2.4 优化平台监督机制,打通信息披露机制
        8.2.5 完善绿色生产监管,优化产品交易环境
        8.2.6 增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市场竞争能力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典型农村厕所粪污肥效特性及利用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厕所系统的演进
        1.2.2 现行农村厕所主要模式及处理技术
        1.2.3 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处理技术
        1.2.4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本文创新点
        1.3.5 课题来源
2 代表性农村厕所类型及粪污肥效特性
    2.1 人粪尿产生量及组成特性
        2.1.1 人粪尿产生量
        2.1.2 人粪尿组成及主要污染物产生量
    2.2 农村厕所类型及化粪池黑水的初始浓度
        2.2.1 水冲厕所系统
        2.2.2 微水冲厕所系统
        2.2.3 无水冲厕所系统
        2.2.4 不同农村厕所的化粪池黑水初始浓度汇总
    2.3 贮存、处理方式对粪污肥效特性的影响
        2.3.1 水冲厕所处理系统
        2.3.2 微水冲厕所处理系统
        2.3.3 无水冲厕所处理系统
        2.3.4 不同农村厕所处理后得到的粪肥资源浓度汇总
    2.4 本章小结
3 土壤肥力及农作物需肥特征
    3.1 土壤类型及肥力特征
        3.1.1 土壤质地
        3.1.2 土壤养分
        3.1.3 我国土壤的分布与肥力特征
    3.2 典型农作物需肥特性
        3.2.1 大田作物
        3.2.2 蔬菜作物
        3.2.3 果类作物
    3.3 肥料类型及粪肥施用方式
        3.3.1 肥料的主要类型
        3.3.2 典型肥料的作用
        3.3.3 粪肥的主要作用和施用方式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环境约束的粪肥资源化利用对策
    4.1 厕所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过程的潜在生态环境问题
        4.1.1 贮存过程
        4.1.2 处理过程
        4.1.3 资源化利用过程
    4.2 单位农作物对粪肥资源的需求量
        4.2.1 农作物对有机堆肥的需求量
        4.2.2 农作物对液态粪尿肥的需求量
        4.2.3 农作物对尿液的需求量
    4.3 粪肥资源的土地消纳能力
        4.3.1 有机堆肥的土地消纳能力
        4.3.2 液态粪尿肥的土地消纳能力
        4.3.3 不同粪肥资源的土地消纳能力汇总
    4.4 基于生态环境约束的粪肥资源化利用对策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以茶农施药环节绿色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地理标志保护研究
        1.3.2 多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1.3.3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1.3.4 绿色生产收入效应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地理标志保护
        2.1.2 茶农绿色生产认知
        2.1.3 茶农绿色生产行为
        2.1.4 绿色生产收入效应
        2.1.5 无知与无良行为
    2.2 理论分析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
        2.2.3 经济地理学理论
        2.2.4 计划行为理论
    2.3 理论框架构建
        2.3.1 地理标志保护对农户绿色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2.3.2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效应的作用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理标志保护区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现状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2 茶农基本特征
    3.3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现状
        3.3.1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认知现状
        3.3.2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现状
        3.3.3 不同地理标志品牌下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状况
        3.3.4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空间分布状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的测度及解析
    4.1 地理标志保护指标体系建立
        4.1.1 数据说明
        4.1.2 各类指标设计原则
    4.2 地理标志保护的测度过程
        4.2.1 测度方法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因子分析结果
    4.3 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的特征分析
        4.3.1 各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原始表征指标的分析
        4.3.2 各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理标志保护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的影响分析
    5.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5.2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绿色防控认知测度
        5.2.3 不同特征农户样本描述性统计
        5.2.4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
    5.3 计量经济模型与实证分析结果
        5.3.1 计量经济模型
        5.3.2 实证分析结果
        5.3.3 农户分化的调节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理标志保护对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
    6.1 理论基础及模型设立
        6.1.1 理论基础
        6.1.2 模型建立
    6.2 数据来源、样本描述性统计
        6.2.1 样本选择来源及数据来源
        6.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6.3 估计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估计结果
        6.3.2 中介效应检验
        6.3.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分析
    7.1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对茶叶收入效应影响机理分析
    7.2 茶叶收入效应计量模型设定
        7.2.1 计量模型设定
        7.2.2 平均处理效应估计
    7.3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7.4 绿色生产行为效应估计结果
        7.4.1 减量施药行为效应的估计结果分析
        7.4.2 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效应的估计结果分析
        7.4.3 采用物理防治措施效应的估计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完善路径分析
    8.1 数据来源
    8.2 农户无知与无良视角下的地理标志保护完善路径
        8.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8.2.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8.2.3 “无知”与“无良”概率空间分布
        8.2.4 “无知”与“无良”行为的实证分析
    8.3 优质优价视角下的地理标志保护完善路径
        8.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8.3.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8.3.3 实证分析结果
    8.4 地理标志保护主体下绿色生产完善路径
        8.4.1 理论机理
        8.4.2 地理标志保护实现路径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完善现有制度环境,提高茶农绿色生产水平
        9.2.2 多方主体普及茶叶绿色生产知识,提高茶农绿色生产认知
        9.2.3 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提升茶农绿色生产行为水平
        9.2.4 制定因地制宜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有效规制非绿色生产行为
        9.2.5 完善“优质优价”市场体制,提升茶农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致谢
个人简历

(9)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以蔬菜种植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
        1.3.2 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3.3 现代通讯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效果研究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区域概况
        1.5.2 数据来源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农户生产效率
        2.1.2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
        2.1.3 要素配置
        2.1.4 农业技术采纳
        2.1.5 市场参与
    2.2 相关理论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技术选择理论
        2.2.4 信息经济理论
        2.2.5 生产效率理论
    2.3 理论框架
        2.3.1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要素配置与农户生产效率
        2.3.2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技术采纳与农户生产效率
        2.3.3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市场参与与农户生产效率
第三章 农户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及相关行为分析
    3.1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现状分析
        3.1.1 农户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现状
        3.1.2 样本区农户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状况
    3.2 农户要素投入行为
        3.2.1 资本投入
        3.2.2 劳动力投入
        3.2.3 土地投入
    3.3 农户技术采纳行为
    3.4 农户市场参与行为
        3.4.1 议价能力
        3.4.2 销售渠道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蔬菜种植户生产效率的测算及分析
    4.1 蔬菜种植户生产效率测度
        4.1.1 测度方法
        4.1.2 指标说明与特征分析
        4.1.3 测度结果与分析
    4.2 农户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2.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模型构建
        4.2.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要素配置与农户生产效率
    5.1 理论机制分析
        5.1.1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资本投入与农户生产效率
        5.1.2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劳动力投入与农户生产效率
        5.1.3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土地投入与农户生产效率
    5.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取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决策方程估计
        5.3.2 倾向得分估计与共同支撑域条件
        5.3.3 平衡性检验
        5.3.4 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生产效率测算
    5.4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5.5 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生产效率分解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技术采纳与农户生产效率
    6.1 理论分析
    6.2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
        6.2.1 变量说明与模型构建
        6.2.2 实证结果分析
    6.3 技术采纳的中介效应分析
        6.3.1 变量选取
        6.3.2 模型设定
        6.3.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市场参与和农户生产效率
    7.1 理论分析
    7.2 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7.2.1 市场参与的概念界定
        7.2.2 研究假设
        7.2.3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7.3 结论与分析
        7.3.1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市场参与行为的影响
        7.3.2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市场参与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
        7.3.3 内生性及弱工具变量检验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农户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及相关行为分析
        8.1.2 蔬菜种植户生产效率的测算及分析
        8.1.3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要素配置与农户生产效率
        8.1.4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技术采纳与农户生产效率
        8.1.5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市场参与和农户生产效率
    8.2 政策建议
        8.2.1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农户信息能力
        8.2.2 充分发挥现代通讯技术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8.2.3 促进信息化与要素资源融合,优化农业要素配置
        8.2.4 加速农业技术采用率,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8.2.5 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市场化,提高农户市场参与程度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秸秆有机肥部分替代尿素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秸秆还田
        1.1.1 废弃秸秆现状
        1.1.2 秸秆还田现状
        1.1.3 还田增产
        1.1.4 增产机理
    1.2 秸秆有机肥
        1.2.1 秸秆有机肥分类
        1.2.2 秸秆有机肥原理
        1.2.3 有机肥研制条件
        1.2.4 有机肥对土壤改造
    1.3 秸秆有机肥发酵物料
        1.3.1 豆粕
        1.3.2 有机肥物料发酵剂
        1.3.3 鸡粪
        1.3.4 尿素
        1.3.5 硝化细菌片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不同物料对秸秆有机肥制作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发酵剂对秸秆有机肥制作的影响
        2.2.2 不同氮源对秸秆有机肥制作的影响
        2.2.3 不同加水量对秸秆有机肥制作的影响
        2.2.4 多因素正交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施加秸秆有机肥部分替代尿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田间试验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3.2 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对玉米展开叶数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秸秆有机肥部分替代尿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对玉米穗长的影响
        4.2.2 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对玉米穗重的影响
        4.2.3 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对玉米穗粗的影响
        4.2.4 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对玉米行粒数的影响
        4.2.5 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对玉米行数的影响
        4.2.6 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添玉米百粒重的影响
        4.2.7 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对玉米总粒重的影响
        4.2.8 秸秆有机肥替代尿素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论文参考文献)

  • [1]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李晓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典型农村厕所粪污肥效特性及利用对策[D]. 赵畅. 重庆大学, 2020
  • [3]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以茶农施药环节绿色生产为例[D]. 于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J]. 杨俊开,吴同书,缪晨,米莉. 上海蔬菜, 2006(04)
  • [5]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J]. 薛勇. 中国供销商情, 2004(12)
  • [6]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J]. 范学凤.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4(08)
  • [7]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J]. 甘香. 农村天地, 2003(05)
  • [8]蔬菜分类施肥好处多[J]. 吕炎. 北京农业, 2003(03)
  • [9]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以蔬菜种植户为例[D]. 闫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秸秆有机肥部分替代尿素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樊宏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标签:;  ;  ;  ;  

蔬菜分类施肥有很多好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