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后戒烟仍可改善冠状动脉状况

心肌梗塞后戒烟仍可改善冠状动脉状况

一、心肌梗塞后戒烟仍可改善冠状动脉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戴玲丽[1](2021)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不同动脉僵硬度的中老年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进行以运动训练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肺功能、血脂和动脉僵硬度的变化,探讨运动训练对不同动脉僵硬度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名中老年SCAD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冠脉CTA或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按照动脉僵硬度分为两组,每组30人,cfPWV<10m/s列入非动脉僵硬组,cfPWV>10m/s列入动脉僵硬组。两组患者接受同样的治疗,包括常规药物治疗、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为无氧阈水平的有氧训练和中高强度的抗阻训练(60%10RM),每周3次,每次30min,共12周,有氧训练包括踏车或平板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肺运动测试(CPET)、血脂、心脏超声、动脉僵硬度检测。动脉僵硬度指标为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心脏超声观察指标为LVEF(左室射血分数),血脂指标为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心肺运动测试观察患者的心肺功能,观察指标为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氧脉搏(VO2/HR)、最大运动负荷(MWL)、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FCV%(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MVV(最大分钟通气量)、VE/VCO2@AT(AT时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 slop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 max(每分钟静息通气量)。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程、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VO2peak、AT、VO2/HR、MWL、VE max、LVEF、HDL-C 均较前上升(P<0.05),两组患者的 VE/VCO2 slope、TC、TG、LDL-C 均较前下降(P<0.05)。3.治疗前两组间对比,两组患者VO2/HR、MWL、MVV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僵硬组VO2/HR、MWL、MVV小于非动脉僵硬组。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间对比,非动脉僵硬组AT、VO2peak高于动脉僵硬组(P<0.05)。5.经治疗,动脉僵硬组baPWV下降幅度大于非动脉僵硬组(P<0.01),baPWV下降率与患者基线baPWV水平相关(r=0.567,P=0.000)。结论:1.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治疗可能具有改善患者动脉僵硬度、心肺功能、血脂的综合作用。2.基线动脉僵硬度高的冠心病患者,经治疗后动脉僵硬度下降更大,并且动脉僵硬度下降幅度与患者基线PWV水平成正比。3.动脉僵硬度较高的冠心病患者,其基础心肺功能可能相对较差,并且经运动训练后心肺功能提高可能低于动脉僵硬度正常的患者。

董萍[2](2020)在《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和门球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的影响—单中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FMC(First Medical contact time,FMC)和D-to-B(Door-to-ballon time,D-to-B)对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及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减少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MACE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CCU行PCI介入治疗的30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STEMI患者临床情况调查表,建立临床资料Excel数据库。首先,所有患者根据FMC分成A1组(<3h)、A2组(3-12h),A3组(>12h)3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史、心梗部位、血管病变、罪犯血管等发病情况,分析FMC对STEMI患者住院MACE及并发症的影响;其次,所有纳入患者根据D-to-B分成B1(<60min),B2(60-90min),B3(>90min)3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史、心梗部位、血管病变、罪犯血管等发病情况,分析D-to-B对STEMI患者住院MACE及并发症的影响。最后对产生阳性结果的相关因素和有可能对STEMI患者MACE事件和并发症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中影响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和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根据FMC分组对比后发现:Tn I值在A1组(1.61±3.14 ng/m L)、A2组(4.03±1.65 ng/m L)、A3组(8.05±2.03 ng/m L)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MC分组中并发症的发生率A1组(8.5%)、A2组(14.5%)、A3组(18.9%)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MACE事件的发生率A1组(23.7%)、A2组(46.4%)、A3组(57.4%)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MC时间越长,STEMI患者MACE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越高。2.根据D-to-B分组对比后发现:Tn I值在B1组(1.17±1.8ng/m L)、B2组(1.53±2.6ng/m L)、B3组(7.57±31.9,ng/m L)三组组间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NT-pro-BNP在B1组(354.9±565.1pg/m L)、B2组(541.36±1164.5 pg/m L)、B3组(1239.8±2348.4,pg/m L)组间比较中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中并发症的发生率B1组(3.0%)、B2组(11.6%)、B3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MACE的发生率B1组(23.5.0%)、B2组(33.7%)、B3组(53.3%)在组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D-to-B时间越长,Tn I逐渐升高,NT-pro-BNP水平也增加;STEMI患者MACE及并发症发生率越高。3.在STEMI患者MACE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NT-pro-BNP、广泛前壁(前壁)心肌梗死、FMC时间>12小时、D-to-B时间>90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4.在STEMI患者并发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广泛前壁(前壁)心肌梗死、FMC时间>12小时、D-to-B时间>90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STEMI患者住院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缩短FMC时间及D-to-B时间能减少STEMI患者住院MACE及并发症的发生。2.NT-pro-BNP、广泛前壁(前壁)心肌梗死、FMC时间>12小时、D-to-B时间>90分钟是STEMI患者住院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3.广泛前壁(前壁)心肌梗死、FMC时间>12小时、D-to-B时间>90分钟是STEM患者住院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穗吉[3](2017)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DK CRUSH-Ⅶ]研究目标:本研究着重讨论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血流储备分数(FFR)预测1-3年靶血管失败(TVF)的能力及其界值。研究背景: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即刻FFR与临床事件有关,但其预测的界值仍然未知。研究方法:从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来自9个研究中心共有1476名术前FFR<0.8且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入选。术后即刻再次测量FFR。主要研究终点是术后1年的靶血管失败。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药物支架术后FFR预测靶血管失败的界值,然后根据该界值将病人分为2组并随访3年。研究结果:在1年的随访中共88例(6.0%)的患者出现靶血管失败。药物支架术后FFR≤0.88与靶血管失败有关。前降支病变、支架长度及支架直径是预测药物支架植入术后FFR偏低的3个预测因素,而药物支架术后FFR≤0.88为靶血管失败的唯一预测因素。靶血管失败主要由靶血管血运重建(3.8%,8.8%;p=0.005)和心源性死亡(0.2%,1.3%;p=0.017)构成。3年后随访两组靶血管失败仍有差异(p=0.002)。对于前降支病变,药物支架术后FFR≤0.905预测了一年的靶血管失败。研究结论:药物支架术后FFR与靶血管失败关系密切。其机制及术后FFR受损的如何处理应进一步研究。第二章前降支血管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DK Ⅶ(ChiCTR-PRCH-12001976)的亚组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讨论前降支(LAD)血管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研究背景目前对于在LAD植入DES术后的FFR的预测作用尚不清楚。研究方法本研究入选3个中国临床中心共计435例LAD病变植入DES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12±1月的MACE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LAD病变DES植入术后FFR预测MACE的界值。单变量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确定MACE事件的预测因子。研究结果ROC分析确定在LAD病变中,DES植入术后即刻FFR预测MACE事件的界值为0.87,在435例LAD病变中,共有155例患者术后即刻FFR≤0.87。1年随访后,3.2%的高FFR组的患者和10.3%的低FFR组的患者有MACE事件(p<0.001),主要由TVR驱动(2.9%VS 9.7%;p=0.002)。Cox多变量回归确定FFR≤0.87为MACE事件有效预测因子(风险比(HR)2.734,95%可信区间(Cl)1.16-6.446,p=0.022)。左室射血分数<50%(HR:5.892,95%Cl:2.143-16.2,p=0.001)及糖尿病(HR:2.734,95%Cl:1.18-6.334,p=0.019)也是MACE事件的预测因子。ROC曲线确定在LAD病变中,DES植入术后即刻FFR预测TVR(曲线下面积(AUC)0.713,敏感性0.609,特异性0.735,p<0.001)和TLR(AUC 0.676,敏感性0.55,特异性0.73,p=0.008)的界值均为 0.87。研究结论术后即刻FFR是预测LAD病变DES植入后的临床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孙卉丽[4](2016)在《软坚通脉汤对PCI术后Ⅲ期康复患者心脏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对目前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摸底,结合《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重点调查PCI术后患者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控制及生活质量情况,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2.初步观察软坚通脉汤对冠心病PCI术后Ⅲ期心脏康复患者的疗效,并从炎症及纤维化角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探索在现有条件下,采取家庭为基础的心脏康复配合中药处方作为PCI术后心脏康复形式的可行性。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住院的PCI术后患者进行调查,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控制等情况,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问卷(CQQC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PCI术后Ⅲ期心脏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有充分循证证据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软坚通脉汤,两组均给予家庭康复,疗程8周。观察软坚通脉汤对PCI术后Ⅲ期心脏康复患者中医症状、生活质量的改善;对炎症指标IL-6、NF-α、hs-CRP,心衰标志物Gal-3的影响。结果:1.问卷调查部分:(1)共纳入患者132例(Ⅰ期27例,Ⅱ期17例,Ⅲ期88例),其中男性91例(68.9%),平均年龄61.02±8.89岁,女性41例(31.1%),平均年龄66.51+8.24岁,男性年龄明显小于女性(t=-3.353,P=0.001),男女比例2.2:1。(2)心脏康复的知晓率极低:88.6%的患者表示从未听说过心脏康复,9.8%的患者听说过心脏康复,但不知道具体的涵义,132名患者中只有2名听过并且知道心脏康复的内容。(3)药物使用:阿司匹林、p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89.4%、76.5%、58.3%和94.7%。用药依从性Morisky问卷得分4分的患者仅占48.57%,一半以上的患者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能规律服药的问题。(4)多重危险因素控制情况:①血压:按照130/80mmHg的标准,达标率为52.1%,按照140/90mmHg的标准,达标率为61.0%;②血糖:达标率为55.2%;③血脂(LDL-C):高危人群(70/132,53.0%)的达标率为82.9%,极高危人群(62/132,47.0%)的达标率为38.7%;④吸烟:有吸烟史的患者年龄非常显着的小于无吸烟史的患者(60.0±8.9岁vs66.3+7.9岁;t=-4.2,P<0.001),戒烟率62.2%(46/74),仍在吸烟者占比21.2%(28/132);⑤体质量:BMI的总达标率为23.5%,男性达标率19.8%,女性达标率31.7%;腰围的总达标率为50.0%,男性达标率37.4%,女性达标率为78.0%;⑥运动:Ⅱ、Ⅲ期康复患者的运动频率调查显示,60.0%的患者3-5次/周,9.5%的患者1-2次/周,3.8%的患者<1次/周,26.7%的患者没有运动,近八成的患者运动形式局限于散步,运动的时间多集中在30~60分钟。(5)中医证候的调查结果发现,PCI术后患者中血瘀证、气虚证和痰浊证的比例分别为89.4%、60.6%、70.5%,其中气虚证患者在Ⅰ期(29.6%)、Ⅱ期(58.8%)、Ⅲ期(70.5%)患者中的比例逐渐升高。(6)生活质量:①PCI术后患者CQQC问卷得分为66.86+18.06分,其中男性平均得分70.16+18.34分,女性平均得分59.51+15.19,男性生活质量显着高于女性(t=3.249,P=0.001).②CQQC问卷得分与年龄呈显着的负相关(r=-0.348,P<0.001)。(7)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关系:①CQQC问卷得分与气虚证积分呈负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0.317,P<0.001;Spearman相关系数=-0.425,P<0.001);②CQQC问卷得分与痰浊证积分也呈负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0.208,P=0.001;Spearman相关系数=-0.284,P=0.001);③气虚证患者CQQC问卷得分明显低于非气虚证患者(62.31±17.85vs73.85±16.18:t=.3.762,P<0.001).2.随机对照试验:(1)试验共纳入患者62例,失访3例,随访期间服用其他中药患者1例,主动退出试验2例,最后纳入分析5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2)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6.4%。(3)炎症因子:①组内比较,治疗后hs-CRP水平无论在治疗组(P=0.004<0.01)还是对照组(P=0.016<0.05)均较治疗前出现了降低,但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5>0.05);②与hs-CRP结果一致,组内比较,治疗后IL-6水平无论在治疗组(P=0.001<0.01)还是对照组(P=0.007<0.01)都较治疗前出现了降低,但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1>0.05);③TNF-α水平在两组治疗前后均没有出现显着差异。(4)心衰指标:治疗组在治疗后出现了GaL-3水平显着的下降,由3.93±0.29ng/ml下降到3.66±0.33ng/ml (P=0.004<0.01),而对照组则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203>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0>0.05)。(5)生活质量:①治疗前后CQQC问卷得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以从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和社会心理状况四个维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②治疗前后CQQC问卷得分差值比较,治疗组对于患者体力状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6<0.01),因而更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0.007<0.01);③经过治疗,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11/56)生活质量虽然有改善趋势,但无论治疗组(P=0.217>0.05)还是对照组(P=0.246>0.05)治疗前后CQQC问卷得分并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结论:1.PCI术后患者普遍缺乏系统和全面的健康管理,对于心脏康复的知晓度极低,在用药规范性和依从性方面有待提高,在戒烟、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的达标率等方面亦不令人满意,气虚证和痰浊证的程度的加重显着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经过康复教育、规范的循证用药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强化管理措施后,PCI术后Ⅲ期康复患者在中医症状、生活质量、部分炎性因子(hs-CRP、IL-6)等方面均得到改善;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加用中药软坚通脉汤后,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明显,提示在PCI术后Ⅲ期康复方案中加用中药软坚通脉汤可以提高康复疗效。3. 软坚通脉汤可能通过下调GaL-3的表达而在早期延缓心衰的进展,值得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行进一步研究。

王培濯[5](2009)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和肌酸激酶峰值,从而归纳出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资料和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自2000年6月至2008年10月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15例。根据年龄≥60岁分为两组:老年组587例,其中男性387例,女性200例;非老年组428例,其中男性377例,女性51例。分组比较两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肌酸激酶峰值的差异,从而总结出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1危险因素: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性别和吸烟史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样具有以上三种高危因素的人群中,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典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心功能KILLP分级(KillipⅠ级、KillipⅡ级、Killip≥Ⅲ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房早、房颤、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早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室速室颤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分布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肌酸激酶峰值(CK>上限2倍、CK>1000U/L、CK>2000U/L)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女性患者相比非老年组明显增多,但是男性患者仍是人群的大部分。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机率与非老年组无差异,但是和拥有同样危险因素的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相对严重的血管病变。(2)老年人梗死前心绞痛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无差别,但是典型心绞痛的发生率低,即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老年人心肌梗死后,心功能较差。(3)老年人心肌梗死后房早、房颤、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早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4)老年人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分布与非老年无差异,但是相比之下,老年人血管病变较重。(5)老年人和非老年人肌酸激酶峰值无差异。

刘云[6](2008)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正确的健康相关行为是确保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但是有研究显示:很多患者即使经历了手术的打击,也往往难以摒弃危害健康的行为并建立促进健康的行为,主要原因是患者缺乏有效的指导。国外的研究多在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均进行干预,以保证护理干预的连贯性,而国内的研究主要为住院期间的干预,连续性护理干预开展较少。且护理干预对所占比例最大的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效果还没有研究描述。目的:描述两组患者从出院前到出院后4周、出院后4周到出院后8周、出院后8周到出院后12周健康相关行为的变化。比较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接受连续性护理干预同时接受常规护理和只接受常规护理后健康相关行为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便利选取北京市某心血管专科医院的首次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80例,按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除此之外,还由研究者在患者出院前1~2天采取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健康相关行为宣教,宣教结束后发放《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健康相关行为手册》,在患者出院后第2、4、8周根据《干预组患者电话随访提纲》进行电话随访。研究者分别在患者出院后第4、8、12周电话收集健康相关行为资料,包括营养、运动、压力应对、药物管理、并发症管理、吸烟六部分。结果:共对73例患者完成全部资料的收集,其中干预组36例,对照组37例。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除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2周的营养行为较出院后8周、出院后4周的运动行为较出院前变差外,两组患者营养、运动、压力应对、药物管理、并发症管理、吸烟行为在三个时段内均得以改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连续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出院后8周、12周的营养行为(P=0.017;P=0.000),改善患者出院后4周、8周、12周的运动(P=0.002;P=0.003;P=0.003)、药物管理(P=0.000;P=0.001;P=0.001)、并发症管理(P=0.000;P=0.000;P=0.000)行为,但是不能改善患者的压力应对和吸烟行为。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运动、药物管理、并发症管理行为,但对压力应对、吸烟行为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柳骥[7](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江生[8](2006)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文中研究指明此文系作者为陈在嘉,高润霖主编的《冠心病》(2002年出版)的"第五十一章心脏康复",卓大宏主编的《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的"第七十八章冠心病患者康复"的2006年修改稿。

刘江生,陈晓春,杨菊贤[9](2006)在《中国心肌梗塞康复程序参考方案(第四版试行稿)》文中研究说明急性心肌梗塞(AMI)传统疗法的卧床休息时间、住院时间过长。目前我国多数医院AMI的严格卧床休息时间仍为1~2周。Wenger于本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系统的康复程序,主张早活动、早下床、早出院。随后接受AMI康复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由4周逐步缩短至2周,甚至有的无合并症患者已缩短至7天,而合并症并无增加;脑力劳动者于AMI发病后7周可恢复工作。患者早期回归家庭、社会,减轻了家庭、社会的负担,无疑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冷建春[10](2006)在《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小结及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人参山楂饮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影响。 方法 (1)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应用人参山楂饮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6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并与该院同期收治的单纯应用西医方法治疗的病例60例进行对照(西医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显效率、总有效率、病死率;并(2)采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将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治疗组(卡维地络组)、中药治疗组(人参山楂饮组)4组,分别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360分钟后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血管紧张素(AngⅡ)、内皮素(ET)水平(值)的变化。 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人参山楂饮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9.35%、95.16%、3.23%,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的58.33%、80%、11.67%(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缺血性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0.01);实验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360分钟,与模型组比较,人参山楂饮组和卡维地络组血清一氧化氮(NO)均有提高,丙二醛(MDA)、血管紧张素(AngⅡ)、内皮素(ET)浓度均有下降,但人参山楂饮组优于卡维地络组(P<0.05或0.01)。 结论 采用人参山楂饮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着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中药人参山楂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提示人参山楂饮有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二、心肌梗塞后戒烟仍可改善冠状动脉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肌梗塞后戒烟仍可改善冠状动脉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及心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1.1 CHD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2.2 动脉僵硬度
        2.2.1 概念及原理
        2.2.2 测量方法与标准值
        2.2.3 临床意义
        2.2.4 影响因素
        2.2.5 治疗方法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诊断标准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脱落、剔除及终止标准
        3.1.5 样本量说明
        3.1.6 分组情况
    3.2 评估方法及观察指标
        3.2.1 一般资料
        3.2.2 心肺功能相关指标
        3.2.3 动脉僵硬度指标
        3.2.4 血清学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
    3.3 干预方法
        3.3.1 常规药物治疗
        3.3.2 运动处方
        3.3.3 戒烟、饮食指导
    3.4 统计学方法
第四章 结果
    4.1 招募者情况
    4.2 患者基线一般情况分析
    4.3 动脉僵硬度指标比较
    4.4 心肺功能比较
    4.5 血脂比较
第五章 讨论
    5.1 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5.2 运动改善血脂
    5.3 运动改善动脉僵硬度
    5.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和门球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的影响—单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的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STEMI患者根据FMC分组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STEMI患者根据D-to-B分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2.3 STEMI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FMC时间
    3.2 D-to-B时间
    3.3 多因素对STEMI患者的影响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
    1. 引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血流储备分数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及随访时应用的观察
    1. 引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软坚通脉汤对PCI术后Ⅲ期康复患者心脏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冠心病心脏康复的概况
    1 心脏康复的历史
    2 心脏康复的涵义和内容
    3 心脏康复的分期
    4 心脏康复的参与率、依从性和安全性
    5 心脏康复的形式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在冠心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1 药物处方
    2 戒烟处方
    3 运动处方
    4 营养处方
    5 心理处方
    6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一 PCI术后心脏康复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1 人口学资料
        2 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
        3 PCI术前情况
        4 心脏康复知晓度
        5 循证用药情况
        6 冠心病多重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7 情绪管理与睡眠管理
        8 运动情况
        9 中医证候分型
        10 生活质量
    讨论
        1 人群特征及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2 PCI术后的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
        3 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软坚通脉汤对PCI术后Ⅲ期康复患者心脏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1 基本资料
        2 中医疗效比较
        3 生化指标对比
        4 生活质量前后对比
    讨论
        1 软坚通脉汤对支架术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2 软坚通脉汤对延缓支架术后患者心衰进展的探讨
        3 软坚通脉汤对支架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 软坚通脉汤应用于支架术后Ⅲ期康复方案中的理论依据
        5 康复方案实施小结
    结语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介入术后冠心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试行)
附录二 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
附表三 对自我理解的用力程度进行计分的Borg评分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6)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假设
    四、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一、文献回顾
        (一)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现状
        (二) 健康相关行为
        (三)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性研究
    二、理论框架—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研究对象
    三、抽样和分组方法
    四、样本量的计算
    五、干预内容及方法
        (一) 对照组
        (二) 干预组
    六、指标、工具及测量
        (一) 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
        (二) 健康相关行为
    七、资料收集方法和步骤
    八、质量控制
    九、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
    二、干预组和对照组营养行为状况
        (一) 干预组和对照组营养行为在三个时段的变化
        (二)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点上营养行为的比较
    三、干预组和对照组运动行为状况
        (一) 干预组和对照组运动行为在三个时段的变化
        (二)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点上运动行为的比较
    四、干预组和对照组压力应对行为状况
        (一) 干预组和对照组压力应对行为在三个时段的变化
        (二)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点上压力应对行为的比较
    五、干预组和对照组药物管理行为状况
        (一) 干预组和对照组药物管理行为在三个时段的变化
        (二)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点上药物管理行为的比较
    六、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管理行为状况
        (一) 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管理行为在三个时段的变化
        (二)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点上并发症管理行为的比较
    七、干预组和对照组吸烟状况
第五章 讨论
    一、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分析
    二、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营养行为的影响
        (一) 两组患者营养行为在三个时段的变化
        (二)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营养行为的影响
    三、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运动行为的影响
        (一) 两组患者运动行为在三个时段的变化
        (二)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运动行为的影响
    四、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压力应对行为的影响
        (一) 两组患者压力应对行为在三个时段的变化
        (二)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压力应对行为的影响
    五、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药物管理行为的影响
        (一) 两组患者药物管理行为在三个时段的变化
        (二)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药物管理行为的影响
    六、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并发症管理行为的影响
        (一) 两组患者并发症管理行为在三个时段的变化
        (二)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并发症管理行为的影响
    七、连续性护理干预对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吸烟行为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局限性
    四、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附件一:知情同意书
    附件二: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
    附件三:50~70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
    附件四:健康相关行为问卷
    附件五: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健康相关行为日记
    附件六:干预组患者电话随访提纲
    附件七
致谢

(7)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1 病名萌芽期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1.2.1.1 心痛
        1.2.1.2 胸痛与膈痛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1.2.2.1 胸痹与心痹
        1.2.2.2 胸痹心痛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1.2.3.1 厥心痛
        1.2.3.2 真心痛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1.2.4.1 卒心痛
        1.2.4.2 久心痛
        1.2.5 九种心痛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1.2.7 病名之辨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2.1 病因认识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2.2 病机分析
        2.2.1 心痛发作机理
        2.2.1.1 不通则痛
        2.2.1.2 牵引作痛
        2.2.1.3 不荣则痛
        2.2.2 疾病产生机理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3.2.1.1 胸痹之辨证
        3.2.1.2 心痛之辨证
        3.2.2 病因辨证
        3.2.3 八纲辨证
        3.2.3.1 寒热辨证
        3.2.3.2 虚实辨证
        3.2.4 气血辨证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4.1 治则概述
        4.1.1 辨证治则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4.2 治法概述
        4.2.1 药物疗法
        4.2.1.1 祛邪诸法
        4.2.1.2 扶正诸法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4.2.1.4 心病专药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4.2.2.1 针灸
        4.2.2.2 按摩
        4.2.2.3 导引
        4.2.3 其他疗法
        4.2.3.1 外治法
        4.2.3.2 食疗药膳
        4.2.3.3 心理疗法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5.1 心绞痛的预防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5.2 心绞痛的调摄
        5.2.1 精神
        5.2.2 饮食
        5.2.3 运动
        5.2.4 禁忌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6.1.2.1 汉唐时期
        6.1.2.2 宋元时期
        6.1.2.3 明清时期
        6.1.3 讨论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6.2.1.1 研究意义
        6.2.1.2 入选标准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6.2.3.2 证治规律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7.1.2 现代应用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7.1.2.2 临床研究
        7.1.3 意义探讨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7.2.2.1 心阳虚
        7.2.2.2 肺阳虚
        7.2.2.3 脾阳虚
        7.2.2.4 肾阳虚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7.2.4.1 温阳散寒
        7.2.4.2 补气助阳
        7.2.4.3 通阳宣痹
        7.2.4.4 回阳救逆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7.4 热证心痛辨析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7.4.3 评述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1.1 概述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4.1 心绞痛的诊断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1.5 心绞痛的治疗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2.1.1 心绞痛的病因
        2.1.2 心绞痛的病机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2.2.1 宏观辨证
        2.2.2 微观辨证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2.2.2.2 心功能方面
        2.2.2.3 微循环方面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2.2.2.9 激素方面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2.2.2.11 其他方面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3.1 辨证分型治疗
        3.1.1 分3 型治疗
        3.1.2 分4 型治疗
        3.1.3 分5 型治疗
        3.1.4 分6 型治疗
        3.1.5 分7 型治疗
        3.1.6 分8 型治疗
        3.1.7 分10 型治疗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3.2.1 从八纲论治
        3.2.1.1 从虚实论治
        3.2.2 从病邪论治
        3.2.2.1 从痰湿论治
        3.2.2.2 从瘀血论治
        3.2.2.3 从痰瘀论治
        3.2.2.4 从火邪论治
        3.2.2.5 从毒论治
        3.2.2.6 从郁论治
        3.2.3 从脏腑论治
        3.2.3.1 从肾论治
        3.2.3.2 从脾论治
        3.2.3.3 从肝论治
        3.2.3.4 从肺论治
        3.2.3.5 从胆论治
        3.2.3.6 从胃论治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3.2.4 其他
        3.2.4.1 从阴虚论治
        3.2.4.2 从络论治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4.7.1 病机认识
        4.7.2 治疗大法
        4.7.3 临床用药特点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5.1.1 祛邪诸法
        5.1.1.1 活血化瘀法
        5.1.1.2 疏肝行气法
        5.1.1.3 温阳散寒法
        5.1.1.4 行气活血法
        5.1.1.5 通阳活血法
        5.1.1.6 消积化滞法
        5.1.1.7 软坚破结法
        5.1.1.8 化痰祛瘀法
        5.1.1.9 化痰通阳法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5.1.2 扶正诸法
        5.1.2.1 益气温阳法
        5.1.2.2 益气养阴法
        5.1.2.3 益气养心法
        5.1.2.4 温通心阳法
        5.1.2.5 益气健脾法
        5.1.2.6 益气补肺法
        5.1.2.7 补肾法
        5.1.2.8 调补心肾法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5.1.3 扶正祛邪诸法
        5.1.3.1 益气活血法
        5.1.3.2 滋阴活血法
        5.1.3.3 温阳活血法
        5.1.3.4 通络益气法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5.1.3.10 补肾涤痰法
        5.1.3.11 补肾活血法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5.1.3.13 补脾和胃法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5.2 中成药治疗
        5.2.1 丸剂
        5.2.1.1 滴丸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5.2.2 散剂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5.2.4 片剂
        5.2.5 胶囊剂
        5.2.6 合剂(口服液)
        5.2.7 颗粒剂(冲剂)
        5.2.8 注射剂
        5.2.9 气雾剂、喷雾剂
        5.2.10 软膏剂
        5.2.11 膏药
        5.2.12 其他剂型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6.1 根类
        6.1.1 三七
        6.1.2 丹参
        6.1.3 西洋参
        6.1.4 当归
        6.1.5 麦冬
        6.1.6 刺五加
        6.1.7 黄芪
        6.1.8 葛根
        6.1.9 缬草
        6.2 根茎类
        6.2.1 大蒜
        6.2.2 川芎
        6.3 果实类
        6.3.1 山楂
        6.3.2 刺蒺藜
        6.4 花类
        6.4.1 红花
        6.4.2 鸡冠花
        6.4.3 蒲黄
        6.5 叶类
        6.5.1 茶叶
        6.5.2 银杏叶
        6.6 茎藤类
        6.6.1 桑寄生
        6.7 全草类
        6.7.1 长白瑞香
        6.7.2 回心草
        6.7.3 灯盏细辛
        6.7.4 红景天
        6.7.5 苦碟子
        6.7.6 香青兰
        6.7.7 穿心莲
        6.7.8 绞股蓝
        6.7.9 益母草
        6.7.10 淫羊藿
        6.8 动物类
        6.8.1 水蛭
        6.8.2 地龙
        6.8.3 熊胆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7.1 针灸疗法
        7.1.1 体针疗法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7.1.2 耳针疗法
        7.1.2.1 耳穴电针法
        7.1.2.2 耳穴贴压法
        7.1.3 头针疗法
        7.1.4 腕踝针疗法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7.1.6 温针疗法
        7.1.7 电针疗法
        7.1.8 灸法
        7.1.8.1 艾条灸法
        7.1.8.2 隔物灸法
        7.1.9 刺血疗法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7.1.11 综合疗法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7.2 穴位疗法
        7.2.1 穴位注射法
        7.2.1.1 西药注射
        7.2.1.2 中药注射
        7.2.2 穴位埋植法
        7.2.2.1 穴位埋线法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7.2.3 穴位贴压法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7.2.4 其他穴位疗法
        7.3 推拿疗法
        7.3.1 压痛点推拿
        7.3.2 心区局部推拿
        7.3.3 足反射区推拿
        7.3.4 全身推拿
        7.4 气功疗法
        7.4.1 治疗原理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7.4.4 临床应用
        7.4.4.1 内气疗法
        7.4.4.2 外气疗法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9.1.2 临床应用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9.2.1.1 环境安排
        9.2.1.2 起居护理
        9.2.1.3 情志护理
        9.2.1.4 服药护理
        9.2.1.5 饮食护理
        9.2.1.6 排泄护理
        9.2.2 疾病护理
        9.2.2.1 危重期护理
        9.2.2.2 缓解期护理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10.1 针灸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0.2 中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8)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二、发展简史
        (一)欧美的心脏康复医学史[4]
        (二)我国的心脏康复医学史[4]
第二节运动疗法
    一、运动生理
        (一)心血管系统
        (二)呼吸系统
        (三)肌肉系统
    二、运动试验
        (一)心脏负荷运动试验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
        (二)运动试验在心血管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三)气体代谢运动试验
    三、运动处方[4]
        (一)热身期
        (二)锻炼期
        (三)恢复期
第三节饮食调节
    一、饮食对血脂、冠心病的影响
        (一)动物试验
        (二)流行病学调查
        (三)脂肪酸及其有关的研究
    二、饮食调节(干预)的效果
    三、饮食调节原则
        (一)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
        (二)保健饮食营养素推荐标准
    第四节心理康复[4]
        一、心理行为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一)A型行为与冠心病
        (二)心理因素与心血管事件
        (三)心理因素与康复
        二、心理调整
    第五节戒烟
        一、吸烟的流行病学研[21]
        二、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致病的机理
        (一)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
        (二)吸烟增加冠心病危险的可能机理
        三、吸烟的评估
        (一)病人吸烟上瘾的水平
        (二)戒烟史
        (三)家人对戒烟的支持
        (四)心理社会状况
        (五)饮酒史
        四、戒烟的实施
        (一)教育、咨询
        (二)充分利用医院的环境动员戒烟
        (三)帮助制定戒烟方法
        (四)增加和戒烟者的接触
        (五)尼古丁替代治疗
        (六)运动
        (七)防止复发措施
第六节冠心病康复疗法的实施
    一、调脂治疗
        (一)血脂评价
        (二)开始饮食、药物治疗的血脂及其治疗目标水平
        (三)调脂治疗步骤
    二、高血压的干预
        (一)高血压的评价
        (二)高血压干预的实施
    二、运动疗法[24]
        (一)运动疗法的效果
        (二)运动疗法的安全性、监护和合并症的预防
        (三)适应证
        (四)绝对禁忌证
    (五)运动处方
    四、减肥
        (一)流行病学调查[26]
        (二)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
        (三)减肥前的评估
        (四)减肥的实施
    五、综合康复疗法[4]
    六、恢复工作
        (一)影响恢复工作的因素
        (二)复工时间
        (三)复工率
第七节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
    一、康复疗法的意义和作用机制
        (一)急性心肌梗塞康复疗法的作用
        (二)急性心肌梗塞康复疗法的作用机制
    二、急性心肌梗塞后病人预后危险分级[29]
        1.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性分层表
        2.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性分层表的补充说明
    三、心脏康复程序和临床流程
        (一)心脏康复程序
        (二)临床流程
        (三)急性心血管事件恢复期的划分
        (四)康复程序分类
        (五)心脏康复工作人员
        (六)心脏康复设施和设备
    四、住院和过渡性设施中的心脏康复
        (一)住院康复
        (二)过渡性康复程序
    五、门诊康复程序
        (一)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评价
        (二)教育、咨询
        (三)运动
第八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康复
    一、概况
        (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医疗的作用
        (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应证
        (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期死亡率和合并症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康复医疗
        (一)住院心脏康复
        (二)过渡性心脏康复及门诊心脏康复
第九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康复
    一、概况
        (一)定义
        (二)简史
        (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四)合并症及冠状动脉再狭窄
    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康复疗法
第十节心血管病人性功能障碍的康复[48,49]
    一、性功能障碍
        (一)男性性功能障碍
        (二)女性性功能障碍
    二、心血管病人性活动的机体反应
    三、心血管病患者性活动危险性分层
    四、心血管病人恢复性活动的指征
    五、降低性生活危险性的治疗
        (一)咨询
        (二)运动疗法的效果
        (三)药物
六、恢复性功能
    (一)矫正危险因素
    (二)心理及药物治疗(一线治疗)

(9)中国心肌梗塞康复程序参考方案(第四版试行稿)(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AMI康复的意义和机制[4]
    一、AMI康复的意义
    二、AMI康复的主要机制
        (一)防止身体不活动的衰弱效应
        (二)改善功能贮量,提高生活质量
        (三)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四)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增强心功能
        (五)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六)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复发
第二章运动试验
    一、AMI病人运动试验的作用
    二、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一)运动试验绝对禁忌证
        (二)运动试验相对禁忌证(取决于受益与危险的衡量)
        1.病情重,有危险[5,6]
        2.易引起与缺血型ST下移相似改变,难鉴别者
    三、AMI患者出院前运动试验等检查的选择
    四、气体代谢指标
        (一)最大耗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
        (二)VO2对运动强度的表达
        (三)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
    五、自感劳累分级法(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
    六、运动试验终点[5,6]
    七、心脏分级运动试验结果判定标准[7]
    八、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分层法(试行稿)[8]
第三章康复程序
    一、概况
    二、AMI康复分期
        (一)第一期(住院期inpatient period)
        (二)第二期(院外恢复初期immediate outpatient period[2]或院外恢复早期early outpatient phase[8])
        (三)第三期(院外恢复中期intermediat outpatient period[2]或院外恢复后期late outpatient phase[8])
        (四)第四期(维持期maintenance outpatient period)
    三、AMI康复工作人员
    四、设施和设备
        (一)监护设备
        (二)急救设备、药品
        (三)训练器材、场地
        (四)教育器材
        (五)通讯设备
第四章住院期的康复
    一、康复程序
    二、合并心衰者的康复
        (一)作用机制
        (二)注意事项
第五章院外恢复初期(第二期)的康复
    一、运动禁忌证
    二、运动程序
        (一)运动类型
        (二)运动强度
        (三)运动频率和持续时间
        (四)热身和恢复期运动
        (五)运动进展的速度
    三、运动监护
        (一)持续心电图监测的指征
        (二)临床监护内容
    四、日常生活
第六章院外恢复中期(第三期)的康复
    一、运动类型
    二、动态运动
        (一)运动强度
        (二)运动时间
        (三)运动频率
    三、阻力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
        (一)禁忌证
        (二)运动前评价
        (三)运动处方
        (四)注意事项
第七章维持期(第四期)心脏康复
第八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康复程序
第九章运动疗法的安全性,合并症的预防和急救
    一、安全性
    二、急救
        (一)警告性症状和体征
        (二)运动时病人的自我监护和处理
        (三)紧急处理
第十章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和患者的教育
    一、血脂异常
        (一)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基本危险因素
        (二)冠心病调脂的二级预防意义
        (三)调脂治疗
    二、减肥
    三、高血压的干预(hypertension intervention)
        (一)高血压的评价
        (二)高血压干预的实施
    四、戒烟
        (一)吸烟的流行病学研究[26]
        (二)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致病的机理
        (三)吸烟的评估
        (四)戒烟[3]的实施
    五、糖尿病
    六、A型性格
第十一章AMI后心理问题及其处理[4]
    一、AMI后心理问题
    二、心理咨询与松弛训练的效果
    三、心理问题的对策
第十二章工作回归
    一、工作回归的意义
    二、工作回归的可行性
    三、复工时间
    四、工作回归的影响因素
    五、工作评价
    六、回归工作的确定[29]
    附录
        一、河北省医院AMI 2周康复程序
        二、河北省医院1984年AMI康复医疗程序(3周程序):
        三、福建省老年医院AMI 4周康复程序

(10)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小结及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小结
    1.临床资料
        1.1 病例
        1.2 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辩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观察项目
    2.治疗方法
        2.1 基本治疗
        2.2 中医治疗
    3.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4.统计学方法
    5.治疗效果
        5.1 两组患者总疗效的比较
        5.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心电图(ST段)及心肌酶学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的比较
        5.3 两组患者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6.讨论
    7.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造模方法
        1.3 分组与给药
        1.4 血清指标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人参山楂饮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清CK-MB、LDH、NO及MDA的影响
        2.2 人参山楂饮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ET)的影响
    3.讨论
    4.参考文献
第三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1.中医学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因病机的研究
    2.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2.1 辫证治疗的研究
        2.2 基本方加减治疗的研究
    3.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机理研究
        3.1.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循环机制
        3.2 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非循环机制
    4.结语
    5.参考文献
第4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进展
    1.有关冠心病概念的改变以及病理生理学意义
    2.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分类
    3.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4.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4.1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
        4.2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的危险性分层及处理
    5.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6.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附件2

四、心肌梗塞后戒烟仍可改善冠状动脉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及心肺功能的影响[D]. 戴玲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和门球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的影响—单中心研究[D]. 董萍.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流储备分数预测临床事件的研究[D]. 李穗吉.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4]软坚通脉汤对PCI术后Ⅲ期康复患者心脏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研究[D]. 孙卉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王培濯. 天津医科大学, 2009(12)
  • [6]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效果研究[D]. 刘云.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 [7]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8]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J]. 刘江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6(S1)
  • [9]中国心肌梗塞康复程序参考方案(第四版试行稿)[J]. 刘江生,陈晓春,杨菊贤.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6(S1)
  • [10]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小结及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D]. 冷建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心肌梗塞后戒烟仍可改善冠状动脉状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