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截肢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

新截肢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

一、截肢新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血管外科学会,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和世界血管学会联盟全球血管指南编写小组[4](2021)在《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治疗的全球血管指南(全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与死亡率、截肢事件的发生以及生活质量受损密切相关。该全球血管指南(GVG)着重于CLTI的定义、评估和管理,以此来改进循证的护理方法和强调关键性研究的亟需。CLTI相比严重肢体缺血一词更为可取,因为后者意味着灌注受损取决于单一阈值,而不是连续数值。CLTI是一种周围动脉疾病(PAD)伴静息痛、坏疽或下肢溃疡(持续时间>2周)的临床综合征,排除静脉性、外伤性、栓塞性和非动脉硬化性病因。所有疑似CLTI的患者应立即转诊至血管专科。对肢体威胁的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分期是基本措施,目前采用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基于伤口分级、缺血分级和足部感染(WIfI)的威胁性肢体分类系统。此外评估CLTI需要进行客观的血流动力学检查,首选测量足趾压力。循证的血运重建(EBR)取决于三条相互独立的轴:病患风险、肢体的严重程度和解剖的复杂性(PLAN)。而确定一般风险和高风险患者要根据程序评估和2年全因死亡率来定义。GVG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球肢体解剖分期系统(GLASS),该系统涉及如何确定首选的目标动脉路径以及评估肢体通畅性,并将治疗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最优的血管重建策略取决于开放性旁路手术中自体静脉的可利用性。推荐EBR是基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一期临床试验得到的最佳有效数据。对于有进展性肢体威胁和高度复杂疾病的一般风险患者,静脉搭桥可能是首选方法,而解剖结构不复杂、肢体威胁中等或高病患风险的患者可能更适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于每一位CLTI患者都应该提供最优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血栓、降脂、降压和调节血糖的药物,以及给予戒烟、饮食、运动和预防性足部护理等方面的指导。此外EBR建议进行长期的肢体监测。非血运重建治疗方法(如脊柱刺激、气动加压、前列腺素类药物和高压氧)的有效性尚未明确。用于CLTI的再生医学方法(如细胞、基因疗法)仅限于严格执行的随机临床试验。GVG促进CLTI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终点的标准化,并且强调一项关键的卫生系统倡议:重视多学科小组和优质的保肢中心的重要性。

黄燕[5](2020)在《基于Markov模型的糖尿病足MDT模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目的回顾性调查352例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DF)患者资料,探讨DF患者住院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探寻其费用规律,对比分析MDT和非MDT模式下DF患者住院经济负担,并基于Markov模型进行DF疾病预测和MDT模式成本-效用分析,探寻有效合理的针对DF的诊疗服务。二、研究对象及统计学方法1、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确诊合并DF的T2DM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DM病程、DF病程、职业状况、医疗付费方式、Wagner分级、既往DF史、合并症/并发症、实验室指标以及住院费用等资料。最终入组有效病例352例。2、统计学方法:采用R语言3.5.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与构成比n(%)描述。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描述。率与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中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One-way ANOVA,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正偏态数据采用对数变换。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分析。采用Markov模型进行队列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研究结果1、DF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住院经济负担情况本研究DF患者男性193例(54.83%),女性159例(45.17%),平均年龄64.57岁,DM平均病程10年,DF平均病程3个月,无职业288例(81.82%),医保患者比例占69.03%,平均住院日为15.59 d。并发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AD)181例(51.4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257例(73.01%),糖尿病肾病(DKD)155例(44.0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80例(51.14%),合并血脂异常79例(22.44%),心力衰竭42例(11.93%),足以外的其他感染41例(11.65%),脑血管病变55例(15.62%),慢性肾病20例(5.68%),冠心病37例(10.51%),高血压病197例(55.97%),合并其他疾病305例(86.65%)。DF住院患者最高住院费用为196707.13元,平均住院总费用为人民币28825.79元,其中综合医疗服务费2525.02元(8.8%),诊疗费10312.07元(35.80%),药费为5245.33元(18.10%),耗材 6962.92 元(24.20%),康复费 51.39 元(0.20%),其他类费用 3729.05 元(12.90%)。2、DF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DF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状况、医保类型、既往DF史等)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agner分级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Wagner分级越高住院费用越高(P<0.001)。有无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心力衰竭、高血压病、足以外的其他感染、血脂异常、慢性肾病和其他合并症等住院费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TC、HDL-C、LDL-C、PCT、ALB、BNP、ABI与住院费用存在直线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弱。多因素回归结果表明,Wagner3级、Wagner4~5级、糖尿病肾病、C-RP、ABI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agner3级患者的住院费用是Wagner1~2级的1.726倍,Wagner 4~5级患者的住院费用是Wagner1~2 级的 2.014 倍。3、MDT和非MDT模式下DF患者住院负担对比分析两组相比,患者职业状况、年龄分组、既往DF史、医疗付费方式、DM病程、DF病程在是否参与MDT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MDT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43952.22元,较未参与MDT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12258.75元高30693.47元(P<0.001),参与MDT组患者的各项费用均高于非MDT组患者的费用,两组中诊疗费、药费、其他类费用占比均较高。参与MDT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8.99 d,较未参与MDT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8.05 d高10.94d(P<0.001)。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在是否参与MD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年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是否参与MDT与Wagner分级对住院费用主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01)。随着Wagner分级的增高,参与MDT组的住院费用均较非MDT组的增加(P<0.001),而且无论是否参加MDT组,其住院费用均随Wagner分级的增高而增加。4、基于Markov模型的DF疾病预测和MDT模式的成本-效用分析队列分析结果显示,MDT与非MDT两组初始状态为Wagner1~2级的1000人疾病状态分布中,5年后非MDT组949例(94.9%)被截肢,而MDT组仅有707人(70.7%)被截肢,两组相比,MDT模式下患者截肢率下降了 24.2%。成本-效用分析结果显示其增量成本-效用比(ICER)为46063元,根据调研结果可知,WTP值为50000元,ICER<WTP值,因此MDT模式下的诊疗相较于非MDT模式诊疗的成本-效用比是具有经济性的。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MDT模式下Wagner1~2级的治疗成本引起的ICER变化较为显着。四、小结1、DF流行形势严峻,患者疾病负担沉重。加强DF全程管理和早期干预,可以延缓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降低DF的治疗费用。2、从短期看,MDT的实施带给患者一定的经济负担。MDT模式下会诊、诊疗流程、人力资源耗费和诊疗项目多,因而参与MDT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各项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均较未参与MDT组高。3、Markov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参加MDT与未参加MDT相比,5年后MDT诊疗模式可降低24.2%截肢率,其增量成本-效用比显示,MDT模式是具有经济性的。4、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更好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的角度上看,建议完善和规范MDT的建设,实现DF患者的闭环式管理。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6](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提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黄莹[7](2020)在《基于运动知觉理论的康复体验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和飞速发展,康复医疗的“体验性”逐渐凸显出来,康复是一项必须在运动中与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且恢复行为能力的过程,因此本课题是基于运动知觉理论对康复体验进行的设计研究与设计探讨,打破了传统静态单向的康复设计思路,通过将康复的动觉体验作为本课题的设计研究对象,目的是形成一个动态的、主动的连续性康复状态,促进患者与环境互动的持续性满足与成长,从而获得愉悦的康复经历。运动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运动知觉是人类辨认与识别运动信息并对此作出相应运动反应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是多种接收器与大脑协同工作的结果,对患者的康复发展及生命延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课题首先对知觉加工及运动知觉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再对近几年来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概念的范式转变进行了逻辑梳理,具体分析了体验设计EEI模型的体验层次及核心要素,针对其中期许、事件、影响三个体验层面对康复运动进行体验层次构建,从而进一步探索运动感知在体验设计中的潜在价值。康复体验层次构建是基于患者运动的动机与目标、条件与组成、障碍与实现、认知与情感反应、意义与重要性等内容进行的问题探索,为后续的调研提供思路并明确目标。本课题实地调研是在无锡市同仁国际康复医院展开的,采用了定性访谈、一日生活追踪、非参与式观察等调研方法,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调查,一是通过访谈整理患者的认知障碍和运动知觉特征,二是总结分析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时与产品之间的运动关系,三是绘制患者一日康复流程并得出患者运动状态与情感反应的结果,四是从整体的康复情境中体会空间的运动感知和运动限制。本研究在设计策略的提出上,基于运动知觉理论,以提高患者主动运动意识、引导流畅持续运动状态、加强情境空间运动感知为康复体验目标,选用EEI模型中期许、事件、影响三个体验层面以及产品、服务、空间三大体验范畴对具体的康复体验策略进行落实与细化,该策略要求研究者具备综合交叉的学科能力,是一次在康复设计领域的创新学术探索,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思路与方向。

黄怡未[8](2020)在《317名慢性创面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慢性创面近二十年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了解慢性创面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慢性创面患者正确、合理、有效地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资料和文卷调查资料结合的描述性研究。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出院的317例慢性创面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患者的人口学、病因学、合并症、溃疡局部特征、理化检查、治疗方式、细菌病原学、溃疡治疗结果、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卫生经济学等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慢性创伤患者317例,其中男性190例,女性127例;年龄最小为3岁,最大为99岁,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61-80岁(47.0%)。退休人员患者占比最高(39.1%),其次为无业患者(25.9%)和体力劳动患者(24.0%)。患者多为中学学历(47.0%)和小学学历(35.5%)。2.在创面形成的原因中,压力(26.5%)和糖尿病(24.3%)占多数,其次是创伤(18.0%)和感染(16.1%)。压力性溃疡主要为院外压疮(70.2%),男性患者患压力性溃疡的人数高于女性,差异有显着性(p<0.05)。伤口主要分布在下肢(62.3%),其次是骶尾部(18.1%)。多数患者有一处伤口(83.0%),其次是两处伤口(13.6%)。11例患者有三处及三处以上的伤口,其中男性占10例,女性占1例。3.既往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共132人,其中空腹血糖指数处于正常值的仅35人。66名糖尿病史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高于正常,其中27名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9.0%。36名既往未确诊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共有138名患者进行创面病原微生物检查,其中117名患者的结果为阳性。创面感染多由革兰阴性菌引起(50.9%),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290名患者使用抗菌素治疗,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率最高(246/317,77.6%),其次是青霉素类(25.2%)、硝基咪唑类(24.3%)和喹诺酮类(24.0%)。4.经过住院治疗后,135例患者伤口基本愈合(42.6%),49例创面无明显好转(15.5%),23例患者接受了截肢手术(7.3%),另有30例最终死亡(9.5%)。感染性创面和创伤性创面的完全愈合率高达74.5%和61.4%。共有23名压力性创面患者最终死亡,糖尿病性创面患者截肢率为19.5%。203名患者行负压吸引治疗术(64.0%),其创面愈合率远高于未使用负压吸引治疗术的患者(p<0.01)。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7.71天,平均住院费用为98148.1元。使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住院费用的患者占多数(216,68.1%),自费住院治疗的患者有77人(24.3%)。平均而言,治疗费占总费用的61.0%,药品费占20.5%,其余7.8%用于实验室分析和检查,6.5%用于手术,2.4%用于护理。结论1.2018年广东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因慢性创面住院的患者以男性居多,61-80岁为高发年龄段;中学学历患者占多数;创面发生原因主要为压力性创面和糖尿病性创面,其中院外形成的压力性创面患者占多数,痛风造成的慢性创面是广东省慢性创面的一个区域特点;创面好发部位为双下肢及骶尾部。2.糖尿病患者多数未有效控制自己的血糖,且部分患者直到入院才确诊糖尿病。创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抗生素药物广泛应用于慢性创面的治疗中。3.不同病因和是否使用负压吸引治疗,创面预后情况也不同,使用负压吸引治疗能显着提高创面的愈合程度。创伤、感染导致的慢性创面愈合情况最好,压力性创面患者的死亡率最高,糖尿病性创面患者的截肢率最高。4.住院费用主要由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其次为自费。其中,治疗费用占比最高,其次为药物占比,护理费占比最少。慢性创面导致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提高。

江澜[9](2020)在《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以大脑双侧性重塑为切入点,探究中风偏瘫患者损伤及针刺疗程介导的康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功能及结构的变化,阐释针刺促进脑重塑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纳入梗死灶位于单侧运动通路的中风病偏瘫患者21例,并匹配健康受试者23例。予中风偏瘫患者“手足十二针”的规范化疗程干预,于单次针刺治疗后进行针感评价,于针刺疗程前后采集影像学数据并评价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应用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感兴趣区功能连接(ROI-FC)及脑白质图谱分析方法(ABA),计算脑功能及脑结构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中风偏瘫组与健康对照组及偏瘫针刺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及临床评价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临床量表评价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运动评价的相关性。结果:1.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脑功能变化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患者双侧大脑同伦功能被破坏,主要在双侧小脑扁桃体、小脑下半月小叶、小脑蚓锥体、小脑山坡、海马附近区域、基底节区、丘脑、扣带回及中央旁小叶呈现减弱的镜像同伦功能连接。针刺治疗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改善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VMHC变化最为相关。2.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后顶叶皮层、双侧扣带回及左侧的中央前回。针刺治疗后,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扣带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存在于运动相关的单侧皮质区域及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颞上回及颞中回及双侧脑岛。针刺治疗后,主要存在于双侧广泛的运动相关的皮质区域及左侧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扣带回、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脑岛及顶上小叶,新出现了与处理视觉、听觉信息相关的双侧脑区。通过减少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减弱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并增加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增强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针刺治疗可能通过改善其他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连接模式,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重建。3.中风偏瘫患者脑白质纤维的损伤与变化针刺治疗前及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病灶侧半球)镜像对称白质脑区较健侧半球(病灶对侧半球)或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白质脑区均为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放射冠前部、上部、下部、丘脑后放射冠、矢状束、外囊、扣带束、上行纵束、额枕上束及绒毡层(P<0.05或0.01)。中风偏瘫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居中性白质脑区主要在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P<0.05或0.01)。白质纤维的继发性损伤广泛存在于运动系统及非运动系统,患侧半球及健侧半球。针刺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大脑患侧、健侧镜像对称脑白质纤维及居中性脑白质纤维FA值组内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部分呈现上升趋势,大多数白质纤维的FA值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4.中风偏瘫患者皮质脊髓束不同层面的结构变化在皮质脊髓束(CST)走行区域的不同层面,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CST病灶层面的FA 比值(rFA)始终最低,大小关系依次是内囊后肢rFA<大脑脚rFA<放射冠上部rFA<放射冠下部rFA<放射冠前部rFA。在远离梗死灶的大脑脚层面及放射冠层面,患侧CST均出现了继发性的损伤。针刺治疗后,CST在内囊后肢、大脑脚及放射冠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放射冠上部rFA在治疗后表现为轻微上升趋势,其余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结论:中风偏瘫后,患者大脑功能及结构的损伤均呈现双侧性泛化。脑功能与脑结构的变化均表现为损伤与重塑并行的特点,但脑功能重组发生迅速且对运动功能的重建起主要的代偿作用,脑结构重塑发生缓慢,整体以继发性损伤为主、少数纤维修复为辅。针刺能够调节双侧半球的同伦功能,可能以双侧小脑扁桃体为锚点,整合运动的准备、执行与控制,并调控躯体感觉、认知、视觉、听觉及情绪相关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的功能连接,促进偏瘫的运动康复。

夏晨[10](2020)在《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研究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针灸局部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从国内外数据库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1.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进行统计描述、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针灸处方215首,涉及上肢穴位65个,取穴频次1363次;选穴频次最多的为肩髃、合谷、外关、曲池、手三里,且多互相配伍作为主穴;配穴多为内关、极泉、尺泽、大陵;所取穴位多归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且以特定穴为主,依次为合穴、八脉交会穴、原穴和络穴。研究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上肢瘫痪总体思路体现了“重取阳明”及“阴可柔痉”的宗旨,取穴上多以特定穴及非痉挛侧腧穴为主,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毫火针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偏瘫侧痉挛程度、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旨在评估毫火针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中的临床疗效,并探究疗效与疗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共119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毫火针组37例、普通针刺组39例、常规康复组43例。除常规治疗外,毫火针组取偏瘫侧肩髃、合谷、外关、曲池、手三里、内关、极泉、尺泽、肩髎,隔日治疗一次,2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0次;普通针刺组取穴同毫火针组,每10天治疗8次,2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6次;常规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频次同普通针刺组。在治疗前、治疗10天、20天后分别对患者运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E)、Barthel指数量表(BI)、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HISS)、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定。疗程结束后20天进行随访,并评定上述量表。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133例,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共脱落14例,最终完成119例,其中毫火针组37例、普通针刺组39例、常规康复组43例。三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和各评价指标间互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MAS、FMA-UE、BI、NHISS和MRS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基于MAS疗效评价,在第10天毫火针组疗效要优于其他两组,在第20天毫火针组要优于常规康复组,而随访三组疗效无明显差异。(4)基于FMA-UE,在第10天三组FMA-UE评分变化量无明显差异,而在第20天及随访,毫火针组的FMA-UE评分变化量大于其他两组。(5)基于BI,在第10天毫火针组BI评分变化量大于常规康复组,而在第20天及随访,毫火针组的BI评分变化量大于其他两组。(6)基于NHISS,在第10天,第20天及随访第42天,三组的NHISS评分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基于MRS,在第10天,第20天及随访第42天,三组的MRS分级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毫火针疗法、针刺疗法和康复疗法均能缓解脑卒中患者的上肢痉挛状态,提高痉挛侧肢体的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并能有效修复神经缺损;(2)从短期效果看,毫火针疗法在缓解脑卒中患者的上肢痉挛状态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上有优势;(3)从长期效果看,毫火针疗法在提高痉挛侧肢体的运动能力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上有优势;(4)毫火针疗法在改善卒中后痉挛性患者的预后和神经缺损的上对比针刺疗法和康复疗法无明显优势。

二、截肢新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截肢新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5)基于Markov模型的糖尿病足MDT模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2.1 分析研究DF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住院经济负担情况
        1.2.2 分析DF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
        1.2.3 对比分析MDT和非MDT模式下DF患者住院经济负担
        1.2.4 基于Markov模型的DF疾病预测和MDT模式的成本-效用分析
        1.3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结果
    第一节 DF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住院经济负担情况
        1.1 DF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
        1.2 DF住院患者的合并症与并发症情况
        1.3 DF住院患者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分布情况
        1.4 DF患者的住院经济负担情况
    第二节 DF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DF患者住院费用的单因素分析
        2.2 住院费用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第三节 MDT和非MDT模式下DF患者住院负担的对比分析
        3.1 MDT和非MDT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
        3.2 MDT和非MDT组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对比
        3.3 MDT组和非MDT组不同年龄别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对比
        3.4 MDT组和非MDT组不同Wagner分级、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对比
    第四节 基于Markov模型的DF疾病预测和MDT模式的成本-效用分析
        4.1 关于Markov模型的构成要素及相关概念
        4.2 Markov模型的构成原理
        4.3 DF疾病进展状态的划分
        4.4 Markov模型各参数的确定
        4.5 MDT与非MDT两种模式下各级疾病状态转移示意图
        4.6 队列分析结果
        4.7 成本-效用分析结果
        4.8 敏感性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DF患者的住院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MDT和非MDT模式下DF患者住院负担对比分析
    第三节 基于Markov模型的DF疾病预测和MDT模式的成本-效用分析
第四章 小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略缩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7)基于运动知觉理论的康复体验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康复医疗的需求将持续扩大
        1.1.2 运动康复在认知层面的关注度低
        1.1.3 体验经济带动健康医疗体验设计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运动知觉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
        1.2.2 运动康复评定的相关研究现状
        1.2.3 用户体验介入康复服务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外延-Neutral Equilibrium理论的研究启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思路及框架
第二章:运动知觉及体验设计的相关理论探究
    2.1 运动知觉相关理论探究
        2.1.1 物理刺激与知觉之间的关系
        2.1.2 知觉组织原则与知觉特征
        2.1.3 运动知觉与选择性注意
        2.1.4 运动知觉的应用研究
    2.2 体验设计相关理论探究
        2.2.1 “体验”的多重定义
        2.2.2 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的转变
        2.2.3 体验EEI模型的核心要素及特点
    2.3 运动知觉在体验设计中的价值分析
        2.3.1 将运动事件作为设计研究对象
        2.3.2 在运动中创造独特性自主经历
        2.3.3 从技术层面上搭建体验新舞台
        2.3.4 营造动态平衡的社会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康复运动的体验要素层次构建
    3.1 康复运动期许体验层次探究
        3.1.1 康复患者的动机因素分析
        3.1.2 康复治疗的目标要素分析
        3.1.3 康复期望值对激励的影响
    3.2 康复运动事件体验层次探究
        3.2.1 康复运动的条件要素分析
        3.2.2 康复体验的进程要素分析
        3.2.3 康复进程中运动知觉分析
        3.2.4 康复运动进程的自我创造
    3.3 康复运动影响体验层次探究
        3.3.1 运动体验对康复治疗的意义
        3.3.2 运动体验对康复发展的重要性
        3.3.3 康复体验带来的长久记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康复体验运动感知的调研与分析
    4.1 调研内容及方法
        4.1.1 调研地址与目标人群的选取
        4.1.2 内容及方法汇总
    4.2 康复患者知觉特征的调研分析
        4.2.1 调研内容及方法
        4.2.2 调研过程
        4.2.3 调研结果
    4.3 康复产品运动模式的调研分析
        4.3.1 调研内容及方法
        4.3.2 调研过程
        4.3.3 调研结果
    4.4 康复服务运动状态的调研分析
        4.4.1 调研内容及方法
        4.4.2 调研过程
        4.4.3 调研结果
    4.5 康复空间运动感知的调研分析
        4.5.1 调研内容及方法
        4.5.2 调研过程
        4.5.3 调研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基于运动知觉的康复体验设计策略
    5.1 构建主动运动的产品体验设计策略
        5.1.1 康复产品体验设计原则的提出
        5.1.2 感官刺激-诱发患者的运动期许
        5.1.3 产品功能-调节患者的动态进程
        5.1.4 产品技术-促进社会角色的转变
    5.2 引导流畅自如的服务体验设计策略
        5.2.1 康复服务体验设计原则的提出
        5.2.2 情感反应-做好运动预期的心理铺垫
        5.2.3 协同创新-导向动态平衡的服务进程
        5.2.4 服务延伸-加快康复运动的社会融合
    5.3 营造运动无阻的空间体验设计策略
        5.3.1 康复空间体验设计原则的提出
        5.3.2 空间节奏-突破静态的空间体验概念
        5.3.3 空间导视-降低康复运动的错误决策
        5.3.4 过渡空间-引导运动无障碍的社会观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片及表格来源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317名慢性创面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数据整理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人口学统计
    3.2 病因学统计
    3.3 创面分布
    3.4 化验及特殊检查结果
    3.5 病原微生物分布
    3.6 治疗方法选择
    3.7 出院状况
    3.8 卫生经济学
第四章 讨论
    4.1 与国外慢性创面患病率不同的原因
    4.2 慢性创面患者的人口分布特点
    4.3 慢性创面患者的就医特点
    4.4 慢性创面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4.5 慢性创面的病因学分布及广东省区域特点
    4.6 慢性创面的体表分布
    4.7 慢性创面的病原微生物学分布
    4.8 慢性创面患者的卫生经济学特点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性
    5.3 研究的局限性和启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
附录
    附1 中国第三次体表难愈合创面流行病学研究项目邀请函
    附2 体表难愈合创面疾病相关诊断名称及ICD-10编码
    附3 慢性创面流行病学调查表
综述 慢性创面中医与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现状
        1. 中西康复医学对脑梗死偏瘫的认识
        2. 脑梗死偏瘫康复现状研究
        3. 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技术的新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概述
        1.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历史源流
        2.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诊疗特点及取穴规律
        3.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理论流派、临床应用及其机制探索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脑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
        2. 磁共振图像数据的分析方法
        3.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研究设计
        3. 神经影像采集方案
        4. 针刺疗程方案
        5. 临床信息采集
        6. 质量控制
        7. 不良事件及处理
        8. 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信息统计结果
        3. 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静息态fMRI结果
        4. 基于脑白质图谱分析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DTI研究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1. 核磁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选择与解读
        2. 研究的立论点与优势
        3. 脑梗死偏瘫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4. 脑梗死偏瘫脑白质纤维变化的结构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5. 脑梗死偏瘫神经重塑中脑结构及脑功能变化的对比分析
第三部分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10)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局部取穴规律的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小结
第二部分 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一、病例采集
    二、病例选择
    三、研究方法
    四、观察指标
    五、数据管理
    六、研究结果
    七、讨论与小结
全文总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二、研究创新点
    三、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量表
    附录二:简化Fug1-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
    附录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附录四: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附录五:改良Rankin Scale量表
    附录六:异常情况观察表
文献综述 古刺法在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中的研究现状
    一、中西医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认识
    二、传统古刺法
    三、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四、截肢新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4]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治疗的全球血管指南(全译)[J]. 血管外科学会,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和世界血管学会联盟全球血管指南编写小组.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1(Z1)
  • [5]基于Markov模型的糖尿病足MDT模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D]. 黄燕.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6]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7]基于运动知觉理论的康复体验设计方法研究[D]. 黄莹. 江南大学, 2020(01)
  • [8]317名慢性创面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D]. 黄怡未. 暨南大学, 2020(03)
  • [9]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D]. 江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夏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新截肢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