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骨干愈伤组织延长愈合及成骨途径的实验研究

长骨干愈伤组织延长愈合及成骨途径的实验研究

一、长骨干骨痂延长骨愈合成骨方式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爽[1](2019)在《不同穿针构型的环形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借助生物力学实验,比较固定胫骨干骨折的环形支架不同穿针方式五种构型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以直径3cm的直型聚乙烯塑料棒(PE棒)制作胫骨中段不稳定骨折模型,选取相同厂家同批次的聚乙烯塑料棒15根,将其随机均分为5组。截取长度51cm,两端各做6.5cm深度牙托粉塑模包埋,以适合机械安装,自中央部分横型截除2cm,形成每段18cm游离段。应用内径155mm的泰勒全环和螺纹杆安装四环结构环形支架,两端组环外径各8cm,中间两环间内径16cm,其中中间骨段上下各7cm,缺损骨段长度2cm。外固定架两端环外缘距相邻牙托粉塑模边缘各3cm。5组构型的穿针分别应用2.0mm克氏针及5.0mm半针或混合应用,每个环两枚固定针交叉90°固定。具体构型分为:每个环的穿骨元件均为交叉成90°的拉张克氏针组即全克氏针组(A组)、每个环均由2枚5.0mm螺纹半针相交叉成90°固定即全半针组(B组)、两端的两个环均由交叉成90°的拉张克氏针固定同时中间两环各以1枚拉张克氏针及1枚半针成90°交叉固定,且两枚半针平行(C组)、每个环均以一枚拉张克氏针结合1枚半针成90°交叉固定,且两端环组间克氏针及半针分别垂直(D组)、每个环均以1枚拉张克氏针结合1枚半针成90°交叉固定,每个环的半针及克氏针分别平行组(E组)。应用拉张器给以克氏针1200N的恒定张力,螺栓扭矩限定在14Nm。将上述5组模型分别安装至实验机器,进行扭转及轴向压缩实验。通过对轴向负荷的断端位移和不同扭矩下的扭转角度的测定并计算相对应的刚度值,进行统计分析,比较5种不同穿针方式的环形支架的生物力学差异。并以经典的“理想状态”下的全克氏针Ilizarov支架(A组)做参照标准,分别比较各组环形外固定架构型在500N轴向压缩力及5Nm旋转扭矩时生物力学稳定性大小。结果:显示随着轴向负荷及旋转扭矩的增大,不同构型的外固定架轴向位移及旋转幅度均相应增大。比较500N轴向负荷下5组不同穿针方式的环形外固定架构型的轴向负荷实验提示:B组和其他各组相比轴向压缩位移最小(P<0.05),轴向刚度最大(P<0.05);此时C组、D组、E组的轴向位移和轴向刚度分别和标准参照组A组比较,提示两项指标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扭转实验5NM扭矩下上述5组构型两两比较时:B组在扭转角度上数值最小(P<0.05)和扭转刚度最大(P<0.05)。C组和E组在上述两项指标中比较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2>0.05),而在扭转刚度上弱于全克氏针组Ilizarov支架(A组)(P<0.05)。D组和A组在扭转角度和扭转刚度上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2,P=0.981)。结论:随着轴向负荷及旋转扭矩的增大,不同构型的环形外固定架轴向位移及扭转角度均相应增大。1、轴向压缩负荷实验:在轴向压力为500N时5组构型中全半针组环形支架(B组)具有最好的轴向抗压缩能力,此时C组、D组、E组的轴向抗压缩能力和A组相当。2、扭转负荷实验:在扭矩为5Nm时,5组构型中全半针组环形支架(B组)显示了更好的抗扭转能力,此时D组的抗扭能力和A组相当,C组和E组抗扭转能力相当,但二者均相较A组在抗扭转能力上为弱。

曾东杰[2](2019)在《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创伤后大段骨缺损、感染性骨不连及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一种临床可行性治疗手段。方法:通过设定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将56例符合标准的于2016年11月至2019年01月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显微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予Ilizarov骨搬移手术、术后予消炎止痛、休息配合功能锻炼方式、常规伤口换药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开始服用补肾活血方,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结束后,记录外固定时间、外固定指数、骨搬移时间、Paley评分、并发症情况等并进行疗效评价及对比。结果:本研究纳入的56例患者均进行了骨搬移手术,所有患者均获得了随访。两组患者外固定时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外固定指数对比,治疗组外固定指数为1.537±0.766月/cm;对照组外固定指数为1.706±0.702月/cm,两组患者外固定指数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搬移时间比较,治疗组的骨搬移时间为58.714±4.362天;对照组的骨搬移时间为62.000±4.562天,两组患者骨搬移时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外固定支架拆除后根据Paley评分标准,治疗组:优11例,良10例,可7例,差0例;对照组:优15例,良7例,可6例,差0例。两组Paley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治疗组疼痛28例,针道感染10例,针道松动4例,轴向偏移3例,;对照组疼痛28例,针道感染20例,针道松动9例,轴向偏移5例,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再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患者针道感染并发症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并发症情况(疼痛、针道松动、轴向偏移、骨折不愈合、再骨折、神经血管损伤)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具有加快促进骨搬移过程中骨生长的速度,促进骨的再生及愈合,减少外固定架固定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的生活质量。

夏招[3](2017)在《应用“手风琴”技术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建立萎缩性骨不连模型;分析“手风琴”技术幅度参数和间歇期参数,探寻有利于萎缩性骨不连愈合的参数组合,为“手风琴”技术临床治疗骨不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处死3只做胫骨解剖,其余均经胫骨中段截骨、刮除髓腔、环切外骨膜、复位安装可延长外固定器,保留3mm骨间隙来建立萎缩性骨不连模型。10周后,通过X线和CT确认萎缩性骨不连模型成功建立,并且随机选取2只骨不连模型,处死后获取标本进行切片染色,观察骨不连的组织形态学。随后将实验兔随机分为单纯加压组和“手风琴”技术组,后者依据幅度参数4mm、8mm和间歇期参数0天、6天随机组合分为4组,依次是A1B1组(0天,4mm),A1B2组(0天,8mm),A2B1组(6天,4mm),A2B2组(6天,8mm)。而后以0.34mm/次,每天2次的速度和频率进行单纯加压和“手风琴”技术,在各自治疗模式结束后6周分别处死,并且利用X线和组织学HE染色评估骨不连的愈合状态;利用Micro-CT量化分析“手风琴”技术和单纯加压技术治疗骨不连的骨含量指数(TMCD)、骨密度指数(TMDD)、骨体积分数指数(BVFD)来评估骨不连愈合的效率。整个实验流程中因各种原因剔除实验兔11只。所得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新西兰兔胫骨正侧位X线片、CT、组织学HE染色显示骨端成萎缩性改变;2骨不连愈合状态的组织学和X线评估:结果显示单纯加压与“手风琴”技术之间、四组“手风琴”技术模式之间的变化存在差异;3骨不连愈合效率的Micro-CT量化指标评估:“手风琴”技术组的指标TMCD、TMDD、BVFD均高于单纯加压技术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骨不连愈合效率的Micro-CT量化指标评估:比较不同幅度和间歇期组合下的“手风琴”技术模式治疗骨不连的TMCD、TMDD、BVFD的差异,结果显示A1B2组指标最高,A2B1组指标最低;间歇期参数作为变量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幅度参数作为变量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间歇期和幅度之间是否相互影响时,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成功建立了兔萎缩性骨不连模型。2“手风琴”技术能够有效治疗兔萎缩性骨不连。3增加“手风琴”技术牵拉幅度,缩短间歇期有利于骨不连愈合,本次实验的指数指标TMCD、TMDD、BVFD均显示间歇期为0d、幅度为8mm的“手风琴”技术模式具备最高的骨不连愈合效率。4“手风琴”技术的间歇期和牵拉幅度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

蔡立雄[4](2014)在《骨延长临床应用与淫羊藿苷促进牵拉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临床研究——骨延长的临床应用:探索骨延长技术对感染性骨不连与缺损性骨不连临床治疗价值,分析其治疗效果并总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动物造模实验——家兔股骨大段骨缺损动物造模的构建:通过摸索构建家兔股骨大段骨缺损动物造模,为后期实验研究提供基础。动物实验——淫羊藿苷促进家兔股骨牵拉成骨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观察淫羊藿苷对家兔股骨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影响。方法:临床研究——骨延长技术的临床应用: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010年11月至2014年3月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骨不连患者,使用骨延长技术修复骨缺损治疗,利用影像学资料定性分析,观察牵拉成骨新骨生长速度、骨缺损愈合时间及总结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按照Paley分类记录出现的并发症,探索骨延长技术临床使用价值。动物造模实验——家兔股骨大段骨缺损动物造模的构建:将42只雌雄不限新西兰清洁级家兔,通过单侧股骨骨干截骨,人为造成长约12mmm骨缺损,安装改良设计的单边外固定支架,待静息期5天后,以lmm/d的速度牵引,每天2次,连续牵引12天。每天记录造模后动物精神状态、食欲,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及检查外固定架的稳定性,将牵拉前、牵拉结束后家兔行单侧股骨X线检测,确认造模的可行性与可重复性。动物实验——淫羊藿苷促进家兔股骨牵拉成骨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将造模成功后的32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牵拉结束后(矿化期)的第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在牵拉区局部注射淫羊藿苷和rhBMP-2,注射剂量为100μg/kg,直至取材完成。通过比较两组标本大体观、X线影像检查、micro-CT骨扫描检测、生物力学检测、HE染色、扫描电镜检查等指标,分析淫羊藿苷和rhBMP-2对牵拉成骨矿化期新骨形成速率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骨延长技术的临床应用:通过骨延长技术治疗骨不连致骨缺损33例临床病例中,31例基本达到理想修复缺损目的,其中1例因轴线偏离行小切口截骨复位后,定期随访中;1例因术前骨肉瘤已发生肺部转移,在术后7个月死亡而失访。所有病例中3例出现重度骨质疏松症,10例出现轻至中度骨质疏松症,患侧踝、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有一定程度下降,6例出现针道感染,经加强换药及护理后针眼感染痊愈。动物造模实验——家兔股骨大段骨缺损动物造模的构建:42只家兔全部进行手术造模,其中1只术前腹泻死亡;1只因损伤坐骨神经而致下肢瘫痪;1只因术后食欲明显下降后逐渐消瘦死亡;3只因术中截骨时骨质破碎而失败;2只因术后克氏针固定不稳妥、克氏针滑脱造模失败;1只因股骨干轴向成角而剔除;1只因术后活动支架卡压饲养笼致固定失败。其余均能满足实验要求,造模成功者共32只。动物实验——淫羊藿苷促进家兔股骨牵拉成骨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实验组在标本大体观、X线、HE染色与扫描电镜检查上,见矿化期第14天、28天成骨速率与质量优于对照组;micro-CT骨扫描通过比较分析两组矿化期第28天时骨体积(BV)、骨矿密度(BMD)、矿化组织密度(TMD)、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隙(Tb.Sp)、骨痂总体积(TV)、BV/TV和结构模型指数(SMI),经统计比较分析,除BV、TV和BV/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显示,实验组皆优于对照组(P<0.05);micro-CT骨扫描图通过MIMICS软件重建后显示,实验组成骨速率与质量优于对照组;通过比较最大扭矩、最大挠度、最大载荷、扭转刚度、弹性应力、最大应力、失效角度、失效能量等生物力学性能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除扭转刚度、失效角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显示,实验组生物力学性能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研究——骨延长技术的临床应用:通过骨延长技术治疗感染性、缺损性骨不连临床疗效确切,但治疗周期长,尤其是矿化期越长,并发症越多。动物造模实验——家兔股骨大段骨缺损动物造模的构建:通过安装改良设计的外固定支架,不断改进手术造模过程,所造家兔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稳定性好,成功率高,具有可重复性,值得在动物实验中推广。动物实验——淫羊藿苷促进家兔股骨牵拉成骨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淫羊藿苷能促进牵拉成骨矿化期新骨生成的速率和提高新骨生成的质量。

邢国飞[5](2014)在《新伤续断汤促进骨搬移骨痂牵拉区成骨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应用新伤续断汤促进骨搬移骨痂牵拉区成骨作用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应用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外伤性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大段胫骨骨缺损的病例,按患者意愿选择服用新伤续断汤与否,其中31例选择服用,另外31例未选择服用,分别设置为新伤续断汤组和空白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对伤肢进行一期急症清创,修复缺损的血管、神经及皮肤肌肉等软组织。手术方式依据损伤类型大致分为三类,所有病例均于骨膜下低能量截骨术后2周骨搬移,新伤续断汤组于骨搬移开始前1周应用新伤续断汤,连续6周;空白对照组未行新伤续断汤干预。测量并计算第4周、第8周、第12周骨痂牵拉区骨痂直径率(CDR);骨搬移结束后观察3个月,若原骨断端无明显骨痂或接触面积较小,应积极行髂骨植骨术;X线检查显示骨断端骨痂模糊、骨痂密度、骨痂牵拉区骨质密度与正常骨质密度接近及CDR值≥85﹪时为骨愈合,此时可去除外固定架。结果:所有移植组织全部成活,原骨断端均完全愈合,其中直接愈合53例,9例行髂骨植骨术后愈合;在去除外固定架后,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二次骨折或畸形愈合。新伤续断汤组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时,其CDR平均值均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两组植骨例数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骨愈合时间上,新伤续断汤组的平均值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结论:新伤续断汤能明显促进骨痂牵拉区早、中期的成骨作用,为其在临床中应用提供了又一佐证。

冯作国[6](2014)在《“骨愈合剂”促进兔糖尿病患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中药熏蒸治疗古已有之,是利用加热药物溶液所产生的蒸气熏洗患处,以治疗疾病的目的。热疗属物理范畴,熏蒸过程的热药蒸气以传导和对流的方式直接作用于患处。而药疗效应是由熏洗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作用于人体,透过皮肤作用于骨关节,通过激动组织细胞的受体或参与调节新陈代谢等生化过程发挥药疗作用,使骨折断端间及关节周围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强营养关节,加强骨折端的瘀血吸收,减轻软组织水肿压迫及其导致的血液循环减慢等不利骨折愈合的因素。研究“骨愈合剂”中药熏蒸促进伴糖尿病骨折愈合及其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等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通过本研究,找到较好解决促进糖尿病骨折愈合、减少和降低糖尿病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有效治疗办法。[材料与方法]选取SPF级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随机抽取20只用四氧嘧啶诱导兔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四组,A、B组为非糖尿病模型组,C、D组为糖尿病模型组。无菌操作下切开显露左胫骨下段,造成胫骨斜形骨折,钢板固定,术后3天,连续给予青霉素20万单位肌肉注射抗感染。A组为非糖尿病药物熏蒸组(8只);B组为非糖尿病对照组(8只);C组为糖尿病模型药物熏蒸组(8只);D组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8只)。术后2、4、6、8周A、B、C、D每组随机抽取2只采血,做BMP2、TGFβ1、bFGF、IGF和PDGF含量测定,A、B、C、D组进行方差分析。分别于术后2、4、6、8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动物左胫骨行X线片检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骨痂出现的时间及骨痂量的差异、骨折线的变化、骨性愈合及髓腔再通的情况。于术后4、8周取兔胫骨标本,做组织切片学检查。[结果]术后四组实验动物状况良好。对生长因子表达影响,在术后4周前后C组BMP2浓度最高,与A、D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术后4周前后C组TGF-β浓度最高,与D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术后第4周前后C组IGF浓度最高,与A、D差异性显着,P<0.05。在第4、6周,C组浓度达到2个浓度高峰,与A、D组差异性显着,P<0.05。术后2周时,A、C浓度最高,且C组与A、D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A、C两组骨痂出现时间及量均优于B、D组。4周之前A组优于C组,4周之后A、C组差异不明显。骨折线消失时间A与C组早于B与D组。髓腔再通时间A与C提前于B与D组。术后第4周,血肿机化出现时间、软骨骨痴出现时间及量,A、C与B、D组比较,A、C骨痂出现的早,且量多。A、C组成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增生明显。A、C组骨小梁出现时间早且骨化提前。骨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1.“骨愈合剂”可使糖尿病伴骨折愈合中晚期骨痂产生,减少骨不愈合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2.“骨愈合剂”可以调节外周血中骨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促进BMP2、TGF-β、IGF、FGF、 PDGF的表达。3.“骨愈合剂”可使骨痂提前出现,提高骨折愈合质量,缩短愈合时间,促进骨折愈合。4.虽然“骨愈合剂”可促进糖尿病伴骨折愈合,但是我们仍然要积极控制血糖,以减少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孙丙银[7](2013)在《骨碎补总黄酮促进股骨缺损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牵张成骨技术已经在临床应用几十年,多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双下肢肢体不等长畸形,如创伤性骨缺损、骨骺损伤、骨肿瘤和骨感染等导致的骨缺损、脊髓灰质炎后遗肢短畸形,以及先天性肢短畸性和肢体肥大症等。牵张成骨术以其独有的成骨方式和其他技术无可比拟的临床效果,一直备受医学界的青睐。近年来,随着牵张器不断在改进,手术设计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临床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胫骨,文献已有较多报道。这主要是因为胫骨延长技术相对简单,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对患者只能实施股骨延长术,文献已有报道股骨延长病例,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但是治疗过程也同样存在不足,如病程长,骨形成不良等。本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用于家兔股骨的牵张支架,建立家兔股骨缺损牵张成骨模型,在牵张成骨过程中应用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可以促进股骨骨缺损牵张成骨(DO)过程中新骨的形成、矿化及塑型改建,加速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速度以及成骨质量,从而可以缩短牵张成骨的治疗周期,从而为临床上运用股骨延长术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促进成骨的治疗方法。方法:一、自行设计牵张支架系统,建立家兔股骨缺损牵张成骨模型。取兔股骨标本,肉眼观察牵张间隙内新生骨痂生长情况及进行X线观察。二、将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模型组、治疗组(骨碎补总黄酮)、对照组(rhBMP-2)三组。所有动物行双侧股骨手术截骨,截骨长度为1.4cm,每组14只兔(N=14),28个股骨标本(n=28)。分别在固定第14天、28天取材,标本通过:1、一般情况及大体观察;2、X线观察;3、MICRO-CT定量骨扫描;4、生物力学测试;5、RT-QPCR检测目的基因BMP-2mRNA水平;6、组织学光镜观察;7、扫描电镜观察等指标进行评价新骨形成速度及质量。结果:一、牵张成骨模型大体标本观察随着时间推移,肉眼可分辨牵张间隙内骨痂生长由少到多,逐渐钙化;固定第7天:牵张间隙处新生骨组织颜色鲜红,与正常骨两端界限非常清晰,两端骨痂生长较多,中间尚未生长;固定第14天:牵张间隙内新生骨组织颜色变浅,较前致密、匀称,呈圆柱状贯通骨折两端,与正常骨两端界限较前模糊;固定第28天:牵张间隙内可见新生骨组织表面与正常骨颜色、纹理相同,肉眼较难以分清正常骨组织和牵张间隙新生骨区的界限,骨密度明显增高。二、牵张成骨模型X线观察术后当天即刻行X光检查,牵张支架固定稳定,骨折两端对位对线可;牵张结束行X光:牵张间隙远端可见有云雾状阴影;固定第7天:牵张间隙远端云雾状阴影较前加深,范围扩大;固定第14天:牵张间隙内可见连接正常骨两端的云雾状阴影,密度进一步增高;固定第21天:牵张间隙内已有明显的新生骨组织连接正常骨两端;固定第28天:新生骨组织钙化完全,骨皮质完全形成,髓腔畅通。三、治疗后大体标本观察固定第14天:肉眼观察下三组新生骨组织从质量或者硬度上由高到低排列为:对照组>治疗组>模型组。固定第28天:肉眼观察下可初步判断,成骨质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对照组>治疗组>模型组。四、治疗后X片观察结果各组手术当天X光侧位片显示牵张支架固定稳定,骨折端对位对线可。牵张结束当天:模型组牵张间隙无明显阴影;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新骨及类骨质形成。固定第7天:模型组牵张间隙远端可见较明显的云雾状阴影;治疗组牵张间隙内云雾状阴影较前加深,贯穿股骨两骨折端;对照组牵张间隙内圆柱状阴影较前加深,近端部分皮质密度增高,部分钙化。固定第14天:对照组牵张间隙内阴影明显加深,并出现骨皮质阴影;但治疗组及模型组新生骨骨密度较对照组低。固定第21天:新生骨密度由低到高为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固定第28天:对照组及治疗组新生骨骨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五、治疗后Micro-CT测试结果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在固定第14天和28时取材进行MICRO-CT图像比较和定量骨扫描。MICRO-CT的扫描图像上看,固定第14天:对照组的成骨与骨塑型均明显强于模型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的成骨与骨塑型稍好于模型组;固定第28天: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成骨与骨塑型均强于模型组,对照组的成骨与骨塑性稍好于治疗组。BMC、TMC、BMD、TMD、Tb.N、Tb.Pf等指标,固定第14天: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同模型组及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第28天: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BV/TV在固定第14天: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第28天: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Tb.Sp、Tb.Th、SMI其中固定第14天: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第28天: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治疗后力学测试结果截面惯性矩、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模量、弹性应力、最大应变等指标,固定第14天: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同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第28天: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载荷、刚性系数、弹性应变等指标,固定第14天: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第28天: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挠度,固定第14天: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第28天: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应力,固定第14天: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第28天: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治疗后RT-QPCR检测目的基因BMP-2mRNA水平固定第14天:对照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同模型组及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第28天: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治疗后组织学光镜观察结果固定第14天:牵张间隙内有大量成骨细胞分布,对照组延长区见少量纤维组织,新生骨小梁延牵张方向生长。治疗组及模型组延长区可见大量纤维组织,新生骨小梁较少。固定第28天:在牵张间隙内可见有大量新骨形成,治疗组及对照组牵张间隙内基本被延牵张方向排列的新生骨小梁充填,排列密集,散在分布纤维区带;模型组牵张间隙内新生骨小梁排列相对稀疏,纤维组织较多。九、治疗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固定第14天:对照组可见大量沿牵张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其间可见很多新生类骨质开始形成;模型组及治疗组见到大量沿牵张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束,新生类骨质则较少。固定第28天:对照组及治疗组可见骨表面光滑平整,骨小梁较为致密,钙化较完全,基本接近正常骨表面;模型组骨小梁较纤细,没有前两组骨小梁成熟,胶原纤维束含量较多,骨表面尚不平整钙化不完全。结论:1、通过进行动物实验证明自行设计的单臂式牵张支架其结构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等特点。2、将牵张支架应用于兔股骨牵张成骨实验,通过设计合理的手术步骤以及规范的术后牵张成骨操作,能够顺利建立兔股骨牵张成骨模型。3、应用骨碎补总黄酮在牵张成骨中能够起到加快新生骨组织的塑形与重建的作用,且用药方便,为临床缩短骨牵张疗程提供了一种方便、经济的方法。

侯洋[8](2013)在《P15蛋白促进骨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一、研究背景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对于细胞骨架结构、生长和分化的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细胞的存活依赖于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其它细胞以及血清中的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这些相互作用被阻遏,正常细胞会经历凋亡,这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生理过程。细胞凋亡在维持细胞数目和组织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调控机制十分复杂。其中某些细胞-基质的作用是通过整合素蛋白进行调节。这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家族。大多数整合素蛋白通过基质蛋白调节细胞的贴附,这些基质蛋白包括胶原、纤连蛋白和玻连蛋白。整合素可以产生细胞外信号来调节细胞的贴附、形态、分化、增殖和凋亡。整合素可以和数种细胞基质外分子相互作用,包括纤维连接蛋白,骨桥蛋白,骨唾液蛋白,I型, II型和X型胶原。由于这些蛋白包含着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多种类型的整联蛋白α和β亚基形成非共价的异二聚体以适应每个不同的结合位点来调控细胞应答。P15蛋白(序列GTPGPQGIAGQRGVV)是I型胶原α1链中15个连续的氨基酸。在本研究中,我们用P15蛋白共价结合钛合金表面,并研究P15蛋白是否能够增强成骨细胞的贴附,增殖和分化。此外,我们还探索了整联蛋白的激活是否也参与其中,从而评价P15蛋白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活性分子应用于骨组织再生工程可行性。骨形成是细胞和基质进行三维组合的复杂过程。正常骨的形成包括以下两种机制: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膜内成骨主要是通过内在的骨膜成骨板成骨,并且不经过软骨形成的阶段。软骨内成骨是在骨骺和骺板软骨形成并且延长以成骨之后,在矿化的软骨支架上进行骨合成,其机制依赖于修复中应力环境。这些机制同样在骨折和截骨后修复发挥作用。通过膜内成骨,间充质干细胞从成骨前体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而软骨内成骨的特征是软骨的合成在先,而之后骨形成是按照软骨内成骨的顺序进行的。本研究探索了外源添加的P15蛋白对于软骨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水平,软骨基因的改变以及蛋白表达的作用来研究软骨内成骨是否参与了P15蛋白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机制。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骨移植材料中的“金标准”,能够增强骨再生和修复骨缺损,但是取自体骨会带来相关的供体区并发症,进而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此外,应用异体骨同样也存在不足之处,包括高成本,消毒和存储的问题,并且最重要的是潜在的宿主对外来组织的免疫源性反应和传染病输入的风险。总体上,骨移植材料的需求最近几年一直在增加,原因主要是因为需要骨移植的手术数量增加了,例如脊柱融合手术,关节置换翻修,继发于创伤的保肢手术,肿瘤或者骨畸形。未来的研究主要是克服前述提到的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物的缺点,进而发展出新的可以作为传统骨移植物的替代品或辅助品的“原生物”材料,从而满足临床治疗对于骨再生的要求。无机牛源性羟基磷灰石(Anorganic bovine-derived hydroxyapatite, ABM)是一种天然的微孔羟基磷灰石复合物(HA),ABM已经用于修补牙周缺损。HA具有很好地生物相容性。其多孔的结构可以用于制作支架和促进骨的生长。然而,HA具有惰性并且骨传导性较差。为了增强骨的生长和诱导新骨的形成,我们将P15蛋白和HA相结合。P15蛋白主要参与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的贴附。P15蛋白被证明可以促进细胞间贴附,并且可以支持细胞在HA表面的贴附。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小鼠皮下模型和山羊脊柱缺损模型分析评价了ABM/P15作为骨移植替代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二、研究目的(一)探索外源添加的P15蛋白对于软骨细胞的形态、碱性磷酸酶水平以及软骨基因的改变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二)研究P15蛋白对于特定整联蛋白的激活作用。(三)通过体外小鼠皮下软骨内成骨模型评价P15蛋白对于MSC诱导,软骨细胞分化、和之后的骨化和矿化作用的影响。(四)探索P15蛋白共价结合的钛合金表面对于成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贴附、增殖和成熟的影响。(五)P15/ABM复合物骨修复效果的评价及P15蛋白的细胞毒性分析。三、内容和方法(一)成软骨细胞微团培养和染色用于观察P15蛋白对于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二)双免疫荧光法检测P15蛋白和α5整联蛋白共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含有P15蛋白培养基培养的鼠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基因的表达。(三)将含有P15蛋白的生物基质胶注射于小鼠皮下,之后通过微型CT扫描、苏木精伊红/阿辛蓝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P15蛋白对于骨形成作用的影响。(四)乳酸脱氢酶和MTT实验检测P15蛋白共价连接的钛合金表面的细胞毒性。实时定量qPCR、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检测被用于评价培养细胞的成骨基因表达和分化。(五) P15蛋白在骨形成中的作用通过山羊脊柱缺损模型进行评价。此外,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检测被用于评价P15蛋白对于人关节软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LDH和MTT实验被用于研究P15蛋白的细胞毒性。四、研究结果(一)P15蛋白组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较对照组明显加快。(二)P15蛋白和α5整联蛋白在P15蛋白组细胞中共表达,P15蛋白组的软骨分化基因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三)小鼠皮下软骨骨化模型表明P15蛋白组的骨形成体积显着高于对照组,有更多的软骨生成,并且成软骨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四)接种于P15蛋白共价连接的钛合金表面的细胞LDH和MTT结果与对照组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且可以增强培养细胞的成骨基因表达水平。(五)P15/ABM组山羊脊柱缺损区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新骨形成,并且未观察到炎性反应的发生。P15蛋白组的成纤维细胞LDH和MTT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细胞凋亡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五、实验结论(一)P15蛋白可以促进MSC细胞的增殖、生长和成软骨分化。(二)P15蛋白可以通过软骨内成骨促进骨的生长。(三)P15蛋白共价连接的钛金属表面对于MSC细胞无毒性,并且可以使细胞成骨分化的基因表达升高。(四)P15/ABM能够促进脊柱骨缺损的修复,并且不会产生免疫应答。P15蛋白对于成纤维细胞无毒性并且不会诱导细胞凋亡。

包锡瑞[9](2012)在《两种骨延长术式对股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建立兔股骨骨缺损模型,观察并对比研究两种骨延长手术方式修复骨缺损后的疗效,以选择最佳手术方案,达到缩短骨延长治疗时间的目的,进一步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股骨骨缺损的手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选择41只新西兰大白兔,兔龄均在3~5个月,体重均在2.25~3.25kg,均由济南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雌雄不限。随机抽取5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长度为15mm股骨骨缺损模型。术后12周后经大体观察及影像学检查,证实兔的股骨骨缺损15mm未能自行修复。证实模型制作成功后,取1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骨延长预实验,摸索实验经验。再选择30只3~5个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入组,随机分成两组,记为A组、B组,(A组为股骨原位延长修复术,B组为股骨近端截骨骨延长修复术),每组15只,组内编号。术后7天,骨缺损断端开始延长,A、B两组各每天牵引1mm,其延长时间为15天。术后观察并记录所有实验动物的一般情况及患肢缺损愈合情况。将所有实验动物在相同条件下饲养,预防感染并定期换药。观察伤口生长情况并及时作出处理。A、B两组于术后0天、15天、8周、12周行X线检查,观察X线下股骨骨缺损愈合情况,术后2周、8周、12周分别取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及骨密度检测,术后12周并进行生物力学有关检查,分析并比较各组骨缺损修复情况。并对各组所得数据用SPSS16.0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结果B组术后15天、8周、12周的影像学结果显示骨痂生长情况优于A组(P<0.05)。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两组骨密度值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B组均高于A组(P<0.05)。生物力学结果显示B组骨缺损区的三点弯曲静刚度、最大载荷以及扭转静刚度均高于A组(P<0.05)。组织学观察结果示术后2周、6周、12周B组骨组织较A组成熟。结论1、成功建立兔股骨骨缺损模型,12周内15mm的兔股骨骨缺损无法自行修复。2、原位骨延长修复术与近端截骨骨延长修复术均是治疗股骨缺损的手术方法,近端骨延长术在治疗大段骨缺损方面优于原位骨延长术。

杜全红[10](2011)在《骨伤复原汤促进骨缺损骨痂牵拉区成骨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应用骨伤复原汤促进骨缺损骨痂牵拉区成骨的确切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胫骨大段骨缺损病例,其中20例给予了骨伤复原汤服用,20例未进行药物服用,分别设置为骨伤复原汤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对伤肢行一期清创,修复损伤的血管、神经,手术方式分三类:Ⅰ类:清创固定+组织移植+截骨+骨搬运,适用于GustiloⅢB型创伤;Ⅱ类:清创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组织移植+截骨+骨搬运,适用于GustiloⅢC型损伤;Ⅲ类:清创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组织移植+二期截骨,适用于受区没有可供吻合的血管而采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所有病例均于截骨术后14天开始骨搬运,每天1mm,分4次完成。骨伤复原汤组于骨搬运开始的前1周开始服用骨伤复原汤,连续应用6周;对照组未进行药物干预。所有病例于骨搬运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拍摄X线正位片,测量并计算骨痂直径率(callus diameters ratios, CDR);牵拉完成后观察3个月,如果骨断端无明显骨痂生长或两断端接触面积小,应积极进行植骨术。X线检查结果示骨痂模糊并可见皮质骨及CDR值≥85%时为骨愈合,此时可去除外固定架。结果:所有病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其中有3例皮瓣远端皮缘坏死,给予换药后痊愈,4例发生钉道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以控制;骨搬运断端均完全愈合,其中29例为直接愈合,因骨运输远端骨端出现纤维连接而行植骨术11例,外固定支架除去后,未见二次骨折及成角畸形发生。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骨伤复原汤组的CDR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并且有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植骨病例有显着性差异。骨伤复原汤组的骨愈合时间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并且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骨伤复原汤分别应用于骨搬运的早中期能明显促进骨痂牵拉区的成骨,缩短了治疗周期,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

二、长骨干骨痂延长骨愈合成骨方式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骨干骨痂延长骨愈合成骨方式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穿针构型的环形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实验对象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1.1.1 主要实验材料和外固定架组件
        1.1.2 主要实验工具
        1.1.3 实验仪器
        1.1.4 实验场所
        1.1.5 应用统计软件
    1.2 实验方法
        1.2.1 标本分组
        1.2.2 制备胫骨骨折模型
        1.2.3 安装外固定支架
        1.2.4 骨折的生物力学模拟实验
        1.2.5 数据的整理及统计软件分析
2.结果
    2.1 轴向压缩实验
        2.1.1 轴向位移
        2.1.2 轴向刚度
    2.2 模型扭转实验
        2.2.1 扭转角度
        2.2.2 外架扭转刚度
3.讨论
    3.1 骨折的修复愈合机制
    3.2 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
    3.3 骨折的治疗
        3.3.1 骨折的早期非手术治疗(夹板、石膏)
        3.3.2 骨折治疗内固定理念
        3.3.3 骨折外固定治疗的优、缺点以及Ilizarov外固定架的应用
    3.4 Ilizarov支架各组件对整体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
    3.5 胫骨骨折常用手术固定方式及其生物力学比较
        3.5.1 胫骨骨折常用手术固定方式
        3.5.2 胫骨骨折常见固定方式的一些生物力学特性比较
    3.6 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影响因素及常见骨不连情况的处置
    3.7 实验设计思路及相关评价
    3.8 数据分析
    3.9 本次实验的优点和局限性
        3.9.1 本次实验的优点
        3.9.2 本次实验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Ilizarov外固定支架的发展和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骨搬移的近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骨搬移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1.1.2 骨搬移治疗的应用
        1.1.3 骨搬移及牵拉成骨的基础研究
        1.1.4 骨搬移技术的主要并发症
    1.2 补肾活血方的中医研究概况
        1.2.1 补肾活血方的组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1.2.2 补肾活血方基础研究
        1.2.3 补肾活血方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研究资料及方法
        2.1.1 病例来源
        2.1.2 样本量估算
        2.1.3 诊断标准
        2.1.4 病例选择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剔除、中止、脱落标准
    2.2 研究方案
    2.3 临床观察指标
        2.3.1 外固定时间(mon)
        2.3.2 外固定指数(month/cm)
        2.3.3 骨搬移时间
        2.3.4 骨缺损疗效评定
        2.3.5 并发症情况
    2.4 统计学分析
    2.5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2.5.1 纳入情况
        2.5.2 一般情况
        2.5.3 两组患者外固定时间比较
        2.5.4 两组患者外固定指数对比
        2.5.5 两组患者骨搬移时间比较
        2.5.6 两组患者骨的情况比较
        2.5.7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2.6 讨论
        2.6.1 胫骨骨缺损治疗现状分析
        2.6.2 骨搬移技术原理
        2.6.3 中医对骨搬移术后骨愈合的认识与发展
        2.6.4 补肾活血方药分析及疗效分析
        2.6.5 补肾活血方药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应用“手风琴”技术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实验准备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器材
        1.1.3 实验用品及试剂
        1.1.4 实验方法
        1.1.5 结果评估方法
        1.1.6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兔子胫骨解剖
        1.2.2 大体观察
        1.2.3 骨不连模型
        1.2.4 “手风琴”技术和单纯加压技术治疗骨不连的结果对比
        1.2.5 “手风琴”技术(AT)治疗骨不连的结果
    1.3 讨论
        1.3.1 骨不连机制
        1.3.2 骨不连治疗
        1.3.3 “手风琴”技术(AT)治疗骨不连
    1.4 结论
        1.4.1 本实验研究结论
        1.4.2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特殊的骨不连——Docking Site不愈合的现状
    2.1 背景
    2.2 DS简介
    2.3 DS不愈合的流行病学
    2.4 DS病理学
    2.5 影响DS不愈合的因素
    2.6 促使DS愈合的临床策略
        2.6.1 单纯加压
        2.6.2 “手风琴”技术(AT)
        2.6.3 DS切开手术治疗
        2.6.4 缩短DS形成时间
        2.6.5 更改DS固定方式
        2.6.6 DS辅助治疗
        2.6.7 DS治疗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骨延长临床应用与淫羊藿苷促进牵拉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Ilizarov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1.1 Ilizarov技术起源与概念
        1.1.2 Ilizarov基本技术介绍
        1.1.3 Ilizarov技术原理
        1.1.4 牵拉成骨的成骨方式
        1.1.5 Ilizarov技术的分期、操作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1.1.6 Ilizarov技术临床应用范畴
        1.1.7 Ilizarov技术临床应用中优点
        1.1.8 Ilizarov技术临床应用不足处
        1.1.9 Ilizarov技术常见并发症的克服方法
    1.2 影响牵拉成骨新骨形成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1.2.1 全身治疗
        1.2.2 局部治疗
第二章 运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的回顾性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观察指标
        2.1.5 治疗方法
    2.2 结果
        2.2.1 临床病例资料分析
        2.2.2 典型病例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淫羊藿苷促进家兔股骨牵拉成骨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标本大体观察结果
        3.2.2 X线影像检查结果
        3.2.3 micro-CT骨扫描检测结果
        3.2.4 生物力学检查结果
        3.2.5 HE染色观察结果
        3.2.6 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3.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详细摘要

(5)新伤续断汤促进骨搬移骨痂牵拉区成骨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病例资料
    1 病例资料来源
    2 病例诊断标准
    4 病例排除标准
    5 病例一般资料分析
第二章 治疗方法
    1 术前准备
    2 手术过程
        2.1 清创术
        2.2 骨折固定
        2.3 组织移植
        2.4 截骨部位的选择
    3 术后药物的应用
        3.1 新伤续断汤组
        3.2 空白对照组
    4 骨搬移操作方法
    5 疗效评价指标
        5.1 骨痂直径率
        5.2 植骨例数
        5.3 骨愈合的时间
    6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三章 治疗结果
    1 骨痂直径率 CDR 的比较
    2 植骨例数的比较
    3 两组骨愈合时间的比较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1 小腿损伤概述
    2 中医骨折三期用药理论与骨痂牵拉区成骨的关系
    3 新伤续断汤的组方含义及相关药物的现代研究
    4 Ilizarov(伊利扎洛夫)技术
    5 关于“Bone Transport”中文命名
    6 骨搬移骨痂牵拉区的成骨原理
    7 牵拉性骨再生与引导性骨再生
    8 骨搬移中的哈尔滨现象
    9 骨搬移骨缺损部位的处理
    10 骨搬移术后管理
    11 骨搬移促进骨痂牵拉区成骨的研究
    12 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骨愈合剂”促进兔糖尿病患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一. 影响骨折愈合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骨愈合的方式及机理
        2、骨不愈合评定
        3、骨愈合的影响因素
        4、促进骨折愈合的治疗
        参考文献
    二. 生长因子影响糖尿病伴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
        1、BMP
        2、TGF-β
        3、FGF
        4、IGF
        5、PDGF
        6、生长因子的协同运用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骨愈合剂”促进兔糖尿病患骨折愈合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试剂配制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标本取材
        2.5 观察指标
        2.6 图像采集分析
        2.7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情况
        1.1 兔糖尿病造模结果
        1.2 兔麻醉效果结果
        1.3 生长因子结果比较
        1.3.1 “骨愈合剂”对血BMP2浓度的影响(X±s)及分析
        1.3.2 “骨愈合剂”对血TGF-β1浓度的影响(X±s)及分析
        1.3.3 “骨愈合剂”对血IGF浓度的影响(X±s)及分析
        1.3.4 “骨愈合剂”对血bFGF浓度的影响(X±s)及分析
        1.3.5 “骨愈合剂”对血PDGF浓度的影响(X±s)及分析
        1.4 放射学检查结果
        1.5 组织学观察结果
第三部分:讨论
    1. 立方依据
    2. “骨愈合剂”对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1 对BMP2的影响
        2.2 对TGF-β的影响
        2.3 对IGF的影响
        2.4 对bFGF的影响
        2.5 对PDGF的影响
    3. 促进骨折修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骨碎补总黄酮促进股骨缺损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牵张成骨术的文献研究
        1.1.1 牵张成骨术的历史
        1.1.2 牵张成骨术的概念及意义
        1.1.3 牵张成骨技术治疗方式
        1.1.4 影响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因素
        1.1.5 促进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研究进展
    1.2 中医药在牵张成骨中的应用
        1.2.1 中医药治疗骨折的理论基础
        1.2.2 中医药促进骨愈合作用机理
        1.2.3 中医药在牵张成骨中的应用
        1.2.4 骨碎补总黄酮研究进展
    1.3 总结和展望
第二章 家兔股骨牵张成骨实验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2.1 牵张支架的设计
        2.1.1 设计原则
        2.1.2 牵张支架系统构造
    2.2 家兔股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手术步骤
        2.2.3 术后观察
    2.3 结果
        2.3.1 大体标本观察结果
        2.3.2 X线观察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骨碎补总黄酮对牵张成骨新骨形成质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3.1.2 主要试剂、药品
        3.1.3 主要实验仪器
        3.1.4 观察及检测方法
    3.2 结果
        3.2.1 大体标本观察
        3.2.2 X片观察结果
        3.2.3 MICRO-CT定量骨扫描结果
        3.2.4 力学测试结果
        3.2.5 RT-Q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
        3.2.6 组织学光镜观察结果
        3.2.7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3 讨论
        3.3.1 骨缺损的修复方法
        3.3.2 牵张成骨技术常见并发症
        3.3.3 骨膜的处理对牵张成骨的作用
        3.3.4 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3.3.5 中药对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P15蛋白促进骨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绪论
    一、骨基质排列
    二、成骨细胞
    三、骨形成的主体阶段
    四、骨骼的血运
    五、陷窝微管系统和缝隙结合部在骨骼中细胞间通讯中的作用
    六、骨骼生长,维持和修复过程中的生物物理效应
    七、骨生长和骨折修复的分子生物学
    八、骨修复
    九、讨论骨生长和修复中特定的结构特征
    十、坚固稳定环境中骨修复的术语(原发的和直接的)
    十一、其它可能通过纤维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P15蛋白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体内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共价连接P15蛋白的钛合金表面对细胞贴附、扩散和成骨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P15蛋白复合去无机质骨骨修复效果的评价及P15蛋白的细胞毒性分析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骨移植物替代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附图
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活动
致谢

(9)两种骨延长术式对股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兔股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骨延长术式对股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骨伤复原汤促进骨缺损骨痂牵拉区成骨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
治疗方法
治疗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长骨干骨痂延长骨愈合成骨方式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穿针构型的环形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D]. 王爽.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2]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观察[D]. 曾东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应用“手风琴”技术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D]. 夏招. 华北理工大学, 2017(03)
  • [4]骨延长临床应用与淫羊藿苷促进牵拉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D]. 蔡立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5]新伤续断汤促进骨搬移骨痂牵拉区成骨的临床观察[D]. 邢国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12)
  • [6]“骨愈合剂”促进兔糖尿病患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 冯作国.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
  • [7]骨碎补总黄酮促进股骨缺损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D]. 孙丙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8]P15蛋白促进骨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 侯洋. 第二军医大学, 2013(05)
  • [9]两种骨延长术式对股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D]. 包锡瑞. 泰山医学院, 2012(07)
  • [10]骨伤复原汤促进骨缺损骨痂牵拉区成骨的临床观察[D]. 杜全红.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1(04)

标签:;  ;  ;  ;  

长骨干愈伤组织延长愈合及成骨途径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