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断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一、断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廖文毫,陈冬霞,曾溅辉,姜文亚,刘子驿,朱传真,王艺帆[1](2021)在《歧口凹陷埕北断阶区断砂组合样式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文中认为在陆相断陷盆地中,断裂与砂体是构成油气运移输导网络的主要要素。为了探究断砂组合输导条件控制下的油气运聚规律,本文对歧口凹陷埕北断阶区的断砂组合样式进行了划分,并通过断裂、砂体输导性的定量评价分析了不同样式断砂组合对油气运移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依据断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同,划分了油源断裂与多套砂体上下叠置组合、输导断裂与砂体顺向或反向阶梯式组合、调节断裂与砂体"Y"字型组合,共3类4种断砂组合样式,在空间上形成了"接力式"的成藏模式。断砂组合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控制了油气藏的类型;油源断裂与多套砂体上下叠置组合主要控制形成岩性-构造、断块类油气藏,输导断裂与砂体顺向或反向阶梯式组合控制形成断块、断鼻和复合类油气藏,调节断裂与砂体"Y"字型组合控制形成断块类油气藏。(2)控制了油气的运移过程;油源断裂根部与大面积砂体组合沟通深层烃源,在油源断裂活动时,油气先沿断裂运移至浅层,并远距离运移至断阶区高部位富集,输导断裂与砂体顺向或反向阶梯式组合为油气提供阶梯式垂向-侧向运移通道,调节断裂与砂体组合则对油气富集起再调节分配作用。(3)控制了油气的聚集部位;当断裂输导概率f>50%,砂地比>0.50时,断砂组合起完全输导作用。在中浅层,油气沿输导断裂运移,输导断裂封堵性控制成藏;在中深层,油气富集程度则与砂地比值成正相关。

赵子龙[2](2020)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油气作为流体矿产,其运聚作用反映其时、空演化的地质过程,是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目标优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渤中凹陷深层油气勘探效果突出,但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研究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渤中凹陷多次洼差异性烃源条件下的油气来源,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成藏过程的研究,旨在探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以及勘探和目标区优选。立足30余口深层探井、评价井的基础地质资料,选取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藏作为主要解剖区。通过岩心观察、显微薄片、油/气物性、有机/无机地化等翔实的资料,研究油气来源和深部流体示踪、输导格架发育特征、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以及优势运移指向,借助流体驱替物理实验和Petro Mod?数值模拟等正演手段,分析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主要来自富烃深次洼中的主洼、南洼和西南洼烃源岩,层位上以沙河街烃源贡献为主,东营组次之。热膨胀与底辟作用下的构造背景,岩相学组合和有机/无机地化特征,反映深部流体主要源于上地幔深部,略受壳源物质混染,借助深大断裂-裂缝体系,在喜马拉雅期发生以中心式和裂隙式区域喷发活动。渤中凹陷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有高渗岩体、断层、不整合面和裂缝。多期形成的北北东和近南北向的正平移断裂、北西和北东向共轭走滑断裂,在新构造运动期间得以活化和再发育,为深层流体提供优势运移通道。裂缝主要包括近垂直缝、斜交缝和水平缝。水平缝形成时间要早于近垂直缝,近垂直缝早于斜交缝。多期次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增压耦合均有助于裂缝网络的形成。超压成因主要有沉积型超压、生烃增压和断裂引起的压力传递,其中沉积型超压和生烃增压是渤中凹陷超压的主要贡献者。流体动力演化整体表现为油势梯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约5.3Ma以来油势梯度达到最大。渤中凹陷深层油气经历了早油、晚气的混合运移过程,约5.3Ma以来天然气发生规模运聚过程。在流体势梯度驱动下,油气沿着断层-裂缝-高渗岩层-不整合面发生垂向和侧向长距离运聚,形成了“多源汇聚供烃-早油晚气-长距离垂、侧向差异运聚”的油气成藏模式。

梁霄[3](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马珍珍[4](2020)在《沧东凹陷孔二段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沧东凹陷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其中孔二段是主要的油气来源。由于构造及沉积条件不同,使得凹陷内不同构造带的成藏条件存在差异,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也有待深入地系统研究。本文基于地震、钻井、测井、录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利用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盆地模拟技术等,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沧东凹陷成藏条件,对油气输导体系及运移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搞清了油气生成时间、运移、聚集规律及成藏期次的基础上,对典型油气藏进行分析,并总结油气成藏模式,最后梳理油气富集规律,提炼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沧东凹陷孔二段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在不同构造带存在差异:孔西斜坡及南皮斜坡低部位烃源岩条件最好;南皮斜坡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研究区北部以断块构造圈闭为主,整体上圈闭的闭合面积较小,南部发育构造-岩性及岩性圈闭。输导体系主要包括断裂、砂体及其组合,构造反转区主要为断砂组合的复合输导体系,南皮斜坡主要为砂体的侧向输导。油气运移受到不同动力的影响,研究区超压不发育,仅在斜坡低部位部分区域发育较小的超压,页岩油分布区域以源储压差为油气运移动力,常规油藏分布区的运移动力主要为浮力。结合油气来源、输导体系、运移特征、成藏期次及对典型油藏的深度解剖,建立三大类油气成藏模式:构造反转区的“中低部位浮力和压力驱动-断砂组合控藏、高部位源储压差驱动-源储一体”的常规及页岩油成藏模式、南皮斜坡的“低部位源储压差驱动-源储一体、中部位浮力驱动-砂体输导-泥岩遮盖控藏”的常规和页岩油成藏模式、舍女寺断鼻区的“断砂输导-浮力驱动-泥岩遮盖”的油气成藏模式。孔二段油气主要分布在构造凸起区。孔二段油气分布与孔一段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油气成藏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构造特征影响了油气的分布格局;沉积相及与生排烃中心影响了油气的分布规模;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的运移聚集。

廖文毫[5](2020)在《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区断砂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认为在陆相断陷盆地中,断裂与砂体是构成油气运移输导网络的主要要素。为了探究断砂组合输导条件控制下的埕北断阶区油气运聚规律,本文综合地震剖面精细解释、砂体反演剖面、钻井、测井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运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法、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和Trinity油气运移路径模拟等技术方法,对区内断砂组合(样式划分、断砂组合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和典型油气藏静态、动态要素(基本地质特征、流体温压及成藏期次)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断阶区各层位油气的主要运移路径,综合分析了断砂组合与油气藏类型、油气运移过程与油气聚集与分布的关系,总结了断砂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并建立了断阶区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显示:(1)依据断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作用不同,断裂可以分为3类:油源断裂、输导断裂和调节断裂,在此基础上将断砂组合样式划分为3类:油源断裂与多套砂体上下叠置组合、输导断裂与砂体顺向或反向阶梯式组合及调节断裂与砂体“Y”字型组合。(2)来源于歧口主凹方向的油气主要富集在张东构造及海4井断裂附近,来自歧南次凹的油气富集在赵北中断阶及羊二庄高斜坡部位。(3)断砂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体现在3个方面:(1)控制了油气藏的类型:油源断裂与多套砂体上下叠置组合主要控制形成岩性-构造、断块类油气藏,输导断裂与砂体顺向或反向阶梯式组合控制形成断块、断鼻及复合类油气藏,调节断裂与砂体“Y”字型组合控制形成断块类油气藏;(2)控制了油气的运移过程:油源断裂根部与大面积砂体组合沟通深层烃源,当油源断裂活动时,油气沿断裂运移至浅层,并做远距离运移至断阶区高部位富集,输导断裂与砂体顺向或反向阶梯式组合为油气提供阶梯式垂向-侧向运移通道,调节断裂与砂体“Y”字型组合则对油气富集起调节再分配作用;(3)控制了油气的运聚部位:当断裂输导概率f>50%、砂地比>0.5时,断砂组合起完全输导作用。在浅层,油气从深层沿油源断裂运移至浅层,并可远距离运移至高部位;在中浅层,油气沿输导断裂运移,输导断层封堵性控制成藏;在中深层,油气富集程度与砂地比值成正相关。3种样式断砂组合自南向北依次组合,构成了埕北断阶区断砂组合“接力式”控运、控藏的特征。

田光荣,白亚东,裴明利,李红哲,孙秀建,马峰[6](2020)在《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供烃区位于南部的侏罗系生烃凹陷,源储距离较远,断裂和不整合是该区主要的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具有控制作用。断层输导性评价表明,近南北向断裂是该区主要的油源断裂,主要控制油气垂向运移,在成藏关键时期油源断层输导性控制油气差异成藏。"TR"不整合是该区最重要的区域角度不整合,可分为基岩不整合和侏罗系不整合2种类型,均发育3层结构,包括底砾岩层、风化残积层和半风化层,其中基岩风化残积层和半风化层具有较强的输导能力,主要控制油气的长距离横向运移。断裂和不整合配置关系可分为2种组合类型、3种组合样式,组合类型决定成藏模式,组合样式控制优势运移通道和油气富集。

岳勇,罗少辉[7](2019)在《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构造特征及对奥陶系成藏输导体系的控制》文中研究说明玉北地区经历了加里东期-喜山期多旋回构造叠加影响,多期构造特征使得玉北地区断裂差异活动。除玉北1断裂后期叠加基底卷入断裂外,其余均以盖层滑脱断裂为主,中西部则以高角度基底卷入断裂为主,具有东早西晚、由东向西迁移的演化特征。多旋回演化导致寒武系盐下烃源岩多期生烃,玉北奥陶系油气赋存沥青、中-重质油及轻质油-天然气,中-重质油区含烃盐水包裹体PVTX的模拟等容线方程模拟出捕获时的温度、压力更为贴近实际,主成藏期为海西晚期、喜山期。主成藏期断裂控制油气输导体系较为复杂,主要为断裂型、不整合面、输导层型及其组合。区域盖层巴楚泥岩之下,NE、EW向基底卷入"穿盐"断裂及其控制输导层和不整合面叠置是油气垂向、侧向运移的关键,其构造脊线决定了油气优势运移的方向和路径,中西部NE、EW向"穿盐"断裂控制输导层及NE向构造脊等是晚期油气主要成藏单元。

王云献[8](2019)在《辽中凹陷北部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辽中凹陷是渤海油田三大富生烃凹陷之一,其北部地区生烃量大,成藏条件优越,但是已发现的油气分布很不均衡,在不同的构造带,以及同一构造带的不同构造之间,油气富集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为了揭示该地区油气成藏的差异,明确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油气聚集区,开展了典型油气藏及失利井解剖,查明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总结了研究区的成藏模式,并指出了有利目标区带和勘探评价目标。辽中凹陷北部油气横向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分布特征,油气主要沿3个带分布,从西向东依次为西部凸起带、中部凹陷带和东部陡坡带,纵向可划分为深层、中层、浅层3个聚集层,分别对应沙二-沙三段、东二段、馆陶-明化镇组。油气聚集的构造部位主要有洼中走滑拱升带、凸起带、陡坡带和缓坡带。从典型油气藏解剖看,已发现的油气藏均具有良好的生、储、盖、圈、运、保等成藏条件;根据失利井和失利构造分析,认为输导体系差是导致研究区圈闭不能成藏的主要原因。在成藏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中凹陷北部4种油气成藏模式:洼中拱升带-多层油气成藏模式、叠瓦扇型转换带-中层油气成藏模式、双重走滑转换带-浅层油气成藏模式、陡坡带-深层油气成藏模式。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仍在活动的张性、张扭性断层,是油气纵向运移的有效通道,砂地比向增大方向“凹陷”的部位是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有效输导路径与排烃强度图相结合,指明具有油气充注条件的输导通道,预测有利圈闭分布:辽中北洼东部辽中2号断层陡坡带和辽中北洼西部陡坡带沙二段。

李贝贝[9](2019)在《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文中指出为深入探讨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区带的烃源岩、输导体、输导系统、成藏特征,揭示了盆地不同区带烃源的差异性、输导体的差异性、输导系统及成藏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的油气富集受源-汇输导系统控制。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不同区带气藏的天然气组分、碳氧同位素、氢同位素及憜性气体同位素等的研究成果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不同区带气藏气源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四段气藏主要来源于须家河组的烃源岩和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川西北中坝雷三气藏气源主要来自二叠系及其下伏的地层烃源岩,川西孝泉-新场地区雷口坡组气藏气源来源于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川中磨溪雷一气藏气源来自二叠系龙潭组烃源岩。西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发育有四类输导体:断层及其破碎带输导体、雷口坡组优质内幕储层输导体、风化壳输导体、褶皱伴生缝输导体。不同输导体互相组合构建起自烃源至圈闭(汇)的输导系统,即源-汇输导系统。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发育五类源-汇输导系统:雷口坡组断层及破碎带-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断层及破碎带-褶皱、断层伴生缝层楼式外源源-汇输导系统。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决定了雷口坡组油气藏模式并控制了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的油气富集。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因源-汇输导系统不同而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油气富集区:隐伏构造带下伏外源断层及破碎带-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上覆外源风化壳-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下伏外源断层破碎带-伴生缝源-汇油气聚集区,斜坡带内源伴生缝-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

陈余陇卓[10](2019)在《大港探区典型潜山油气输导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从断层、储集体、不整合三方面对黄骅坳陷大港探区典型潜山的输导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潜山输导要素组合类型,进而结合油气来源、油气成藏期等,对比分析了潜山输导体系时空有效性,建立了典型潜山输导体系控藏模式。研究区潜山输导要素包括断层、储集体、不整合,其中断层主要发育在坳陷中的正向构造带,形成于燕山期和喜山期,多呈“Y”字形组合形式。储集体类型多样,其中王官屯、埕海潜山的石炭-二叠系、中生界砂岩较为发育,乌马营、岐北潜山的石炭-二叠系砂岩和奥陶系碳酸盐岩较发育,北大港潜山发育奥陶系碳酸盐岩。研究区奥陶系顶部不整合在全区广泛发育。根据输导要素组合特征,研究区典型潜山输导体系主要为断层-砂体型和不整合型。通过研究区典型潜山输导体系时空有效性的综合分析,认为王官屯潜山的孔东断层对油气具有输导作用,断层两侧地层对置关系沿走向上的差异是该潜山油气分布差异的主控因素;而乌马营、歧北潜山的断层主要对油气起到侧向遮挡作用,且乌马营潜山的背斜型构造圈闭及歧北潜山断阶构造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根据油气输导方式的差异,可将研究区潜山的源储配置关系划分为源储侧向对接型和源岩上覆型,其中侧向对接型又可分为单侧向对接型、断阶型和双侧向对接型。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典型潜山主要存在三类输导体系控藏模式:(1)王官屯模式:孔二段烃源岩在古近纪末期大量生烃,油气通过孔东断层侧向输导,进入中-古生界砂岩储层聚集成藏;(2)乌马营模式: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主要在古近纪末期大量生成天然气,通过奥陶系顶不整合运移至下伏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并在背斜构造圈闭处聚集成藏;(3)歧北模式: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主要在古近纪末期大量生成天然气,经断层、裂缝等输导通道运移至断块型构造圈闭聚集成藏。

二、断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断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歧口凹陷埕北断阶区断砂组合样式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断砂组合样式划分及分布
    2.1 断砂组合样式划分
        2.1.1 油源断裂与多套砂体上下叠置组合
        2.1.2 输导断裂与砂体阶梯式组合
        2.1.3 调节断裂与砂体“Y”字型组合
    2.2 断砂组合分布规律
3 断砂组合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控制作用
    3.1 断砂组合控制了油气藏的类型
    3.2 断砂组合控制了油气运移过程
    3.3 断砂组合控制油气聚集部位
        3.3.1 断裂输导概率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3.3.2 断砂组合输导性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3.4 断砂组合输导条件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模式
4 结论

(2)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题目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
        1.2.2 输导体系
        1.2.3 流体动力
        1.2.4 成藏模式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油气地质特征
        2.3.1 烃源岩
        2.3.2 储集层
        2.3.3 盖层
        2.3.4 分布层位与油气藏类型
    2.4 小结
第三章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示踪
    3.1 油气来源
        3.1.1 油气组分与热成熟度
        3.1.2 天然气成因
        3.1.3 不同构造油源对比
    3.2 深部流体示踪
        3.2.1 岩相组合特征
        3.2.2 地球化学特征
        3.2.3 深部流体活动模式
    3.3 小结
第四章 输导体系发育特征
    4.1 输导体系
        4.1.1 高渗岩体
        4.1.2 断层
        4.1.3 不整合面
    4.2 断裂演化与形成机制
        4.2.1 断裂演化
        4.2.2 形成机制
    4.3 裂缝类型与形成机制
        4.3.1 裂缝类型
        4.3.2 发育期次
        4.3.3 形成机制
    4.4 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特征
    5.1 现今温压特征与超压成因
        5.1.1 温度特征
        5.1.2 压力特征
        5.1.3 超压成因
    5.2 古压力场恢复
        5.2.1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5.2.2 盆地模拟参数准备与选取
        5.2.3 模拟结果有效性验证
    5.3 流体动力场演化
        5.3.1 垂向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5.3.2 平面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5.4 流体动力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5.4.1 泥岩压实计算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5.4.2 数值模拟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油气运聚过程与成藏机理
    6.1 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控制下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6.1.1 充注时间
        6.1.2 运移方向
        6.1.3 优势运聚区域
    6.2 地化指标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2.1 饱和烃生标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2.2 原油含氮化合物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2.3 油包裹体定量荧光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3 深层油气成藏过程
        6.3.1 油气充注历史
        6.3.2 流体驱替实验
        6.3.3 油气成藏模式
    6.4 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2.1.1 前寒武纪
        2.1.2 寒武纪-志留纪
        2.1.3 泥盆纪-石炭纪
        2.1.4 二叠纪
        2.1.5 三叠纪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3.3.2 断裂系统特征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沧东凹陷孔二段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勘探开发及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与成果认识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沧东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特征及演化
        2.1.1 研究区位置及内部构造单元
        2.1.2 构造特征及演化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1 地层特征
        2.2.2 沉积体系
第3章 沧东凹陷孔二段油气成藏条件
    3.1 烃源岩条件
        3.1.1 烃源岩分布
        3.1.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1.4 烃源岩生排烃史
        3.1.5 不同构造单元烃源岩条件对比
    3.2 储盖条件
        3.2.1 储集条件
        3.2.2 盖层条件
        3.2.3 储盖组合
    3.3 圈闭条件
第4章 沧东凹陷孔二段油气成藏特征
    4.1 原油物性及成因
        4.1.1 原油物性特征
        4.1.2 原油成因
    4.2 油气输导体系及其输导性
        4.2.1 断裂输导体及其输导性
        4.2.2 砂岩输导体及其输导性
        4.2.3 复合输导体系及其输导性
    4.3 油气运移动阻力
        4.3.1 油气运移动力分析
        4.3.2 油气运移阻力分析
        4.3.3 油气运移方式
    4.4 油气成藏期次
    4.5 典型油藏分析
    4.6 油气成藏模式
第5章 沧东凹陷孔二段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5.1 油气分布规律
        5.1.1 不同构造带的油气分布规律
        5.1.2 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分布规律
        5.1.3 不同沉积相中的油气分布规律
        5.1.4 孔二段与孔一段油气分布的关系
        5.1.5 孔二段常规油气与页岩油的分布
    5.2 油藏充满度大小及其特征
        5.2.1 油藏充满度的统计方法
        5.2.2 油藏充满度大小
        5.2.3 油藏充满度影响因素
    5.3 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5.3.1 构造特征和演化与油气成藏
        5.3.2 沉积相和生烃中心与油气成藏
        5.3.3 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区断砂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和勘探现状
    2.2 沉积地层特征
    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断砂组合样式与特征
    3.1 断裂特征
        3.1.1 断裂产状
        3.1.2 断裂组合样式
        3.1.3 断裂活动性评价
        3.1.4 断裂封闭性评价
    3.2 砂岩输导层特征
        3.2.1 砂体成因类型
        3.2.2 砂岩输导层物性
        3.2.3 砂体连通性分析
    3.3 断砂组合样式划分及其特征
        3.3.1 断砂组合样式分类
        3.3.2 不同样式断砂组合特征及分布
第4章 油气分布特征及典型油气藏剖析
    4.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4.1.1 油气藏类型
        4.1.2 油气藏分布特征
    4.2 典型油气藏剖析
        4.2.1 张东构造张参1 区块油气藏剖析
        4.2.2 赵东构造C-4 区块油气藏剖析
        4.2.3 关家堡构造庄海8 区块油气藏剖析
第5章 油气运移路径与示踪
    5.1 油气运移路径模拟
        5.1.1 方法选择
        5.1.2 模拟结果
    5.2 油气运移路径示踪
第6章 断砂组合控藏作用研究
    6.1 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1.1 断裂对油气成藏的双重控制作用
        6.1.2 断裂活动性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6.2 砂体性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2.1 砂体物性对油气富集控制
        6.2.2 砂体连通性对油气富集的控制
    6.3 断砂组合与油气成藏模式
        6.3.1 断砂组合输导性评价
        6.3.2 断砂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3.3 断砂组合输导条件控制下的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输导体系表征
    2.1 断层输导体系
        2.1.1 断层发育特征
        2.1.2 断层输导性
    2.2 不整合输导体系
        2.2.1 不整合结构
        2.2.2 不整合输导性
        (1)底砾岩层。
        (2)风化残积层。
        (3)半风化层。
3 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3.1 油源断层输导性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3.2 输导要素配置关系与控藏作用
        3.2.1 输导要素配置关系
        3.2.2 输导要素组合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1)断层和不整合组合类型控制成藏模式。
        (2)断层和不整合组合样式控制优势运移路径和油气富集。
4 结论

(7)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构造特征及对奥陶系成藏输导体系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玉北地区构造演化及断裂特征
    2.1 玉北地区形成演化过程
    2.2 玉北地区断裂特征及分期差异活动
        (1)断裂几何特征
        (2)断裂活动特征
3 油气成藏输导系统
    3.1 油气输导系统的构成
        (1)断裂型
        (2)不整合面型
        (3)输导层型
        (4)复合型
    3.2 油气充注期次及时期
        (1)油气赋存的状态及充注期次
        (2)油气充注时期
4 讨 论
    4.1 断裂活动对油气输导体系的控制
    4.2 输导体系时空演化与油气成藏
        (1)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
        (2)海西晚期
        (3)喜山期
5 结论及认识

(8)辽中凹陷北部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辽中凹陷北部油气分布规律与成藏特征
    2.1 油气分布规律
        2.1.1 油气横向分布
        2.1.2 油气纵向分布
        2.1.3 油气聚集构造位置及类型
    2.2 油气成藏特征
        2.2.1 油源供给
        2.2.2 储盖组合
        2.2.3 圈闭类型
        2.2.4 输导体系
        2.2.5 保存条件
    2.3 油气聚集区带划分
第三章 辽中凹陷北部油气成藏模式建立
    3.1 典型油气藏解剖及成藏主控因素
        3.1.1 锦州21-1
        3.1.2 锦州23-2
        3.1.3 锦州20-2N
        3.1.4 金县1-1
        3.1.5 锦州25-1S
    3.2 典型失利构造及失利井剖析
    3.3 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
        3.3.1 洼中拱升带-多层油气成藏模式
        3.3.2 叠瓦扇型转换带-中层油气成藏模式
        3.3.3 双重走滑转换带-浅层油气成藏模式
        3.3.4 陡坡带-深层油气成藏模式
第四章 有利区带目标预测
    4.1 主要目的层输导体系分布
    4.2 有利油气勘探区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导系统的分类
        1.2.2 输导系统的影响因素
        1.2.3 输导系统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三叠系雷口坡组沉积概况
第3章 四川盆地烃源岩特征
    3.1 震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
    3.2 上二叠统烃源岩
    3.3 上三叠统烃源岩
第4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气源研究
    4.1 天然气组分成分
    4.2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
第5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输导体和输导系统
    5.1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输导体
    5.2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源-汇输导系统
        5.2.1 断层及破碎带-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2.2 断层及破碎带-褶皱、断层伴生缝层楼式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2.3 褶皱、断层伴生裂缝-优质(内幕)储层层内源源-汇输导系统
        5.2.4 雷口坡组风化壳-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2.5 断层及破碎带-雷口坡组风化壳长距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3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源-汇输导系统对比
第6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
    6.1 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油气成藏特征
        6.1.1 隐伏构造带下的外源断层破碎带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6.1.2 斜坡带内源伴生缝-优储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油气成藏
        6.1.3 上覆外源风化壳-优储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6.1.4 下伏外源断层破碎带-伴生缝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6.2 源-汇输导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大港探区典型潜山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导要素及其输导方式
        1.2.2 输导体系类型划分及特征
        1.2.3 输导体系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工区位置及构造特征
    2.2 地层及沉积发育特征
    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输导要素特征
    3.1 断层发育特征
        3.1.1 断层分布及特征
        3.1.2 断层活动性
    3.2 储集体发育特征
        3.2.1 中生界
        3.2.2 石炭-二叠系
        3.2.3 奥陶系
    3.3 不整合发育特征
        3.3.1 中生界及上古生界顶部不整合
        3.3.2 下古生界顶部不整合
第四章 典型潜山输导体系及时空有效性
    4.1 输导要素发育特征及其组合形式
        4.1.1 王官屯潜山
        4.1.2 乌马营潜山
        4.1.3 歧北潜山
    4.2 输导体系时空有效性
        4.2.1 王官屯潜山
        4.2.2 乌马营潜山
        4.2.3 歧北潜山
第五章 典型潜山输导体系控藏模式
    5.1 油气输导方式
    5.2 输导体系控藏模式
        5.2.1 王官屯潜山
        5.2.2 乌马营潜山
        5.2.3 歧北潜山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断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歧口凹陷埕北断阶区断砂组合样式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J]. 廖文毫,陈冬霞,曾溅辉,姜文亚,刘子驿,朱传真,王艺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02)
  • [2]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D]. 赵子龙. 西北大学, 2020(12)
  •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沧东凹陷孔二段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D]. 马珍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区断砂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廖文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J]. 田光荣,白亚东,裴明利,李红哲,孙秀建,马峰.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03)
  • [7]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构造特征及对奥陶系成藏输导体系的控制[J]. 岳勇,罗少辉.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5)
  • [8]辽中凹陷北部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王云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D]. 李贝贝.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大港探区典型潜山油气输导体系研究[D]. 陈余陇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标签:;  ;  

断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