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椎间盘手术相关下腰椎解剖参数的研究

内镜下椎间盘手术相关下腰椎解剖参数的研究

一、与椎间盘镜手术有关的下腰椎解剖学参数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天亮[1](2021)在《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L1-L5 OLIF手术窗的应用解剖及L4-5间隙腰大肌形态关系MRI研究目的: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通道虽然是人体自然间隙通道,但仍然有很多复杂结构,对手术造成很多陷阱,任何新的外科技术的成长都是基于它的局部解剖研究,而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需对局部解剖结构有清晰的认识。研究国人L1-L5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椎间操作区的应用解剖学参数,以及L4-5间隙平面腰大肌的形态,探讨手术操作通道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118例成年人腰椎磁共振资料,观测椎间隙正中冠状面上L1-2、L2-3、L3-4和L4-5 OLIF椎间操作区解剖参数:血管窗(AB)、安全窗(BC)、腰大肌肌窗(CD)、椎间盘长度(HD)、以及左侧腰大肌的宽度(DF)、厚度(GE)、腰大肌横截面积(PCSA),分析L4-5间隙平面腰大肌的形态特点。结果:男性的L2-3、L3-4、L4-5安全窗均大于女性,安全窗在L3-4距离最大为14.69±4.84,依次为 L2-3:14.34±4.62;L1-2 为 13.91±4.15,最小为 L4-5 为10.99±5.56,血管窗间隙大小在L4-5处最大,其次为L3-4、L2-3及L1-2。L4-5椎间隙正中冠状面上左侧腰大肌的宽度最大,其次为L3-4、L2-3及L1-2。安全窗与血管窗、腰大肌肌窗、以及左侧腰大肌的宽度、厚度、横截面积之间呈负相关,且L4-5椎间隙存在Type Ⅳ腰大肌(high-rising psoas)。对于椎间盘长度,男性 L1-2、L2-3 平均为 50mm,L3-4、L4-5 平均为 55mm,女性 L1-2、L2-3 平均为 50mm,L3-4、L4-5 平均为 55mm。结论:与以往研究相比,中国人的手术安全范围普遍小于白种人。腹膜后安全窗的大小是限制通道的重要因素,术前评估椎体参数,尤其是安全窗结构,对术前计划保障手术安全至关重要。第二部分腰椎节段动脉走行特点及与OLIF手术窗的安全关系研究目的: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术中血管损伤文献报道最多为腰椎节段动脉损伤,局部解剖结构与手术操作区域密切相关,为手术造成一定困难,因而,利用腹部血管造影(CTA)与腰骶椎三维重建技术观察腰椎节段动脉走形特点,以及评估OLIF手术视野与腰椎节段动脉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来自50例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观察节段动脉走行特点,在正中矢状位面中,椎体的前四分之一处测量节段动脉到椎体上缘和下缘的距离,并对节段动脉根据其穿过椎体的不同区域走行不同,被分为Ⅰ-Ⅳ型。结果:L1-L3处的节段动脉走行呈锐角(θ<90°),L4-L5处的钝角(θ>90°)。节段动脉在椎体前四分之一位置到椎体上缘和下缘的平均距离为:La1.2>Lb1.2和Lb3.4.5>La3.4.5。对于L1-L2的椎间盘平面,Lb1<La2;L2-L3的椎间盘平面,Lb2<La3;L3-L4的椎间盘平面,Lb3>La4;L4-L5的椎间盘平面,Lb4>La5在Ⅰ区,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是L1的Ⅳ型(n=41;85.4%)和L2(n=42;84.0%),L3 的 Ⅲ 型(n=20;40.0%)和 L4(n=36;80.0%)和 L5(n=5;83.3%)的Ⅱ型。在Ⅱ区中,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是Ⅲ型,分别为L1(n=38;79.2%),L2(n=39;78.0%),L3(n=43;86.0%)和L4(n=28;62.2%),而Ⅱ型是L5时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n=5;83.3%)。在Ⅲ区,Ⅲ型是L1-L4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在Ⅳ区,Ⅳ型是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分别为L3(n=44;88.0%),L4(n=42;93.3%)和 L5(n=6;100%)。结论:当将融合器放在Ⅱ区和Ⅲ区时,在OLIF术中操作时发生节段动脉损伤的风险最小。在L3-L5 OLIF操作的Ⅳ区时,需要特别小心。固定钉应固定在L1-L2和L2-L3的下椎体的上缘,以及L3-L4和L4-L5的上椎体的下缘。第三部分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在不同骨密度患者模型中的有限元分析研究目的:骨密度多少是单纯OLIF临床应用的关键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比较不同骨密度模型之间的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通过三维扫描重建了四个模型:完整模型(M0),正常骨密度Stand-Alone OLIF模型(M1),骨量减少Stand-Alone OLIF模型(M2)和骨质疏松Stand-Alone OLIF模型(M3)。对L3-S1正常腰椎模型的L3椎体表面均匀加载竖直载荷500 N(相当于75kg体重的2/3,模拟人体直立状态自身体重对腰椎的轴压载荷),并在L3椎体上表面施加运动力矩10 N·M,来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等计算工况下的腰椎生物力学特性。评估了 L4-5节段的运动范围(ROM)、骨性终板的峰值应力,融合器和相邻的椎间盘应力情况。结果:不同生理运动过程中的ROM与以前的研究人员报道的验证标准相似。与M0相比,M1,M2和M3模型的L4-5节段ROM均减少,但M3模型中的ROM减少最多。在M1和M2中,骨性终板中的应力分布增加了 7.8%,而在M3中,应力增加了 16.2%。M1和M2的Cage应力增加在8.1%以内,而M3的Cage应力增加高达25.3%,尤其是后伸和右旋转状态明显。与M0相比,其它模型中,L3-4和L5-S1椎间盘应力均随骨量减少而增加,分别达到69.8%和98.3%。结论:不建议在M3模型患者中使用Stand-Alone OLIF技术,因为存在融合器下沉的风险,而对于在各种腰椎运动状态下,M1和M2模型的测试结果相似。L4-5在所有方向上的活动性降低,刚度增加,限制了融合器的位移,对于骨密度T值>-2.5患者行Stand-Alone OLIF可以改善生物力学稳定性,并可应用于临床。第四部分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目的:探究单纯OLIF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疗效。评估单纯OLIF对腰椎管狭窄的间接减压疗效,以及对成人退变性侧弯(ADS)患者腰椎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151例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脊柱研究中心行单纯OLIF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其中腰椎管狭窄77例,ADS 3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BMI、BMD(T-score)、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融合器的长度和高度、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术前与术后随访时采用VAS和ODI对所有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价。腰椎管狭窄患者测量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椎间盘高度(discheight,DH)、椎间孔高度(foraminal height,FH)、椎间孔面积(foraminal area,FA)、椎管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spinal canal,CSAC)、冠状位椎管直径(axial spinal canal diameter,ASCD)、矢状位椎管直径(sagittal spinal canal diameter,SSCD);ADS患者测量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腰椎Cobb角、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及LL、DH,末次随访评估冠状位、矢状位平衡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7例腰椎管狭窄及30例ADS患者,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最短随访时间为一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男32例,女45例,平均年龄64.1±10.8(45-85 岁),平均 BMI 为(24.15±2.52)kg/m2,平均 BMD(T-score)为-1.21±1.51,所有患者均未输血,平均手术时间为(77.25±14.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9.35±15.13)ml,平均住院时间为(8.32±1.33)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3.44±1.43)天,手术节段共计97个,单节段57例、双节段20例。L3-4节段23个、L4-5节段73个、L5-S1节段1个。融合器高度8mm:10mm:12mm:14mm分别为1:24:55:17;融合器长度45mm:50mm:55mm分别为9:60:28。ADS患者: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5±10.2(43-86岁),平均BMI为(25.27±2.52)kg/m2,平均 BMD(T-score)为-1.51±1.21,所有患者均未输血,平均手术时间为(80.45±14.1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5.25±17.23)ml,平均住院时间为(9.42±1.53)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3.84±1.63)天,手术节段共计48个,单节段12例、双节段18例。L2-3节段1个、L3-4节段17个、L4-5节段30个。融合器高度8mm:10mm:12mm:14mm分别为3:17:24:4;融合器长度45mm:50mm:55mm分别为3:35:10。各项观察指标术后与术前相比,术后均明显改善,除DH及FH末次随访较术后一周稍丢失。术中并发症9例,术后23例,1例术中发生节段动脉损伤,1 1例术后发生融合器沉降,对症处理后未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单纯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可行且具有良好的手术疗效。其间接减压的疗效也十分显着,改善ADS患者症状以及恢复脊柱的失衡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提供了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脊柱微创新的治疗方案,但其大样本、前瞻性远期随访还需继续研究。

吴思贤[2](2021)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术疗效与小关节角度差值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腰椎小关节角度差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手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02月在我骨科住院并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接受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78例患者,将最终纳入的病例按手术节段是否存在小关节不对称(Facet Tropism,FT)分为两组:非FT组(小关节角度差值<10°)52例,FT组(小关节角度差值≥10°)2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突出节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重体力工作者人数,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腰椎活动程度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3月、术后6月,采用问卷调查和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两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Nakai评分以评价手术疗效的总体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共78例,其中男性有47例,女性31例,年龄分布范围在19-64岁,症状持续时间分布范围在1-17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BMI、吸烟史、重体力劳动人数、糖尿病病史、突出节段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术后腰椎活动度评分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指标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天腰痛VAS评分,术前、术后1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腿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在术前与术后1天、术后1天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优良率分别为90.38%、8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并发症少。但角度差值大于10°,即小关节角度不对称可能会影响术后腰痛的缓解,但并不影响下肢痛、功能活动以及总体疗效。应重视对患者小关节对称情况的评估,术后重视保护腰椎、佩戴腰围,适当腰背肌功能锻炼,以提高手术的疗效,促进功能康复。

高森[3](2021)在《基于有限元法探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腰椎应力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构建人体正常全腰椎节段(L1-5)与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腰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Finite element model,FEM),分析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的作用下两种腰椎模型的应力变化差异,阐述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术后腰椎操作时的安全性与危险性,分析该手法的力学作用及对正常腰椎与术后腰椎的操作差异。方法:采集1名健康青年志愿者脊腰段CT影像学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 stoudio、Solidwork等软件对图像进行蒙版提取、光顺修整、逆向构建、网格切割等步骤处理建立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建立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腰椎模型,分解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操作步骤,分别在Ansys软件中对两模型进行工况加载,模拟向右侧旋转的手法操作。分析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操作中两种有限元模型各结构应力和位移情况。结果:(1)建立了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腰椎模型的有效性。(2)参考文献并结合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形态在正常腰椎模型基础上建立髓核摘除术后模型。(3)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时,(1)腰椎上下椎板外缘应力大于椎板内部应力。(2)正常及术后L4-L5节段的主要应力分布于后部结构,术后L4后部结构最大应力值最大,最大应力达27.1Mpa。(3)正常与术后模型小关节接触面主要位于手法加载时的旋转侧,术后L4-5节段小关节位移距离小于正常L4-5节段,术后小关节关节突应力大于正常L4-5节段。(4)术后椎间盘与正常椎间盘位移趋势相似,主要向右前方滑动移位,位移距离小于正常椎间盘。术后髓核及椎间盘应力较正常椎间盘升高,且分布局部分布不均。结论:(1)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时,椎间盘或椎间孔与神经根出现相对位移是主要治疗机制,并且该手法能够调节小关节相对位置,松解小关节粘连,纠正小关节紊乱(2)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时,术后腰椎小关节应力增高,提示术者手法操作时应认识到髓核摘除将导致腰椎承载力减弱及小关节负荷增加,严格控制操作力度避免小关节损伤。(3)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在两种模型椎弓根与L4棘突处应力集中,其最大应力均处于安全数值范围内,不能使关节突关节、椎弓根、棘突受手法集中应力发生骨折,因此我们认为该手法具有安全性,但对于峡部裂的患者不宜使用。(4)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对髓核摘除术后复发患者治疗效果减退,应根据临床情况对手法操作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加重临床症状或出现并发症。

王一丹[4](2021)在《13~18岁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面三维数字化测量及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观察13~18岁正常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的关节突关节骨性结构的相关指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参考。2.观察不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Facet Tropism,FT)标准下,建立ALDH与正常人腰椎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总结其生物力学变化特点,为其病因分析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回顾性收集内蒙古地区32例13~18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CT影像学资料(分别经2名影像科及2名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以上确诊,排除其他脊柱畸形等疾患),选择同期健康检查(同年龄段无脊柱疾患)者62例为对照组,将CT连续扫描的腰椎影像资料以DICOM格式存盘,导入Mimics 21.0进行测量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面相关指标,包括关节突关节面高、关节突关节面宽、关节突厚、关节突关节面间距、关节突关节厚、关节突关节面横截面积、关节突关节角、关节突关节冠状位角、关节突关节横断角。ALDH组与对照组分别测量左右两侧观测指标,左右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对照组按“3岁一组”年龄段分成两组,记为13~15岁组、16~18岁组,对不同性别间观测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ALDH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联合应用软件MIMICS 21.0、3-Matic Medical 13.0、Geomagic Wrap、HYPERMESH和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下腰椎正常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维有限元模型,按照不同的下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标准,包括对称模型FT 0°模型、不对称模型FT 5°模型、不对称模型FT 10°模型,收集13~18岁正常青少年和L4-5节段突出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各3例,共计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6.67±2.07)周岁,分成对照组与ALDH组,分析比较施加不同力矩载荷下(中立位、侧屈、旋转工况)椎间盘应力大小。结果1.(1)关节突关节面高:对照组中13~15岁组L5S1节段男女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15.57±1.71)mm小于女性(16.81±2.62)mm;L4-5节段与L5S1节段存在组内差异(P<0.05),L5S1数值最大为(16.27±2.27)mm。(2)关节突关节面宽:L3-4、L4-5、L5S1椎序间两两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随椎序增加而增大。(3)关节突厚:上关节突厚随椎序增加而减小,下关节突厚随椎序增加而增大。(4)关节突关节面间距:随椎序增加而减小。(5)关节突关节厚:男性(1.63±0.32)mm与女性(1.38±0.25)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3-4、L4-5、L5S1椎序间关节突关节厚两两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L3-L5随椎序先增加后减小,L4-5最大(1.6±0.31)mm,L5S1最小(1.37±0.38)mm。(6)关节突关节面横截面积:对照组中16-18岁组男女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22.1±3.04)mm2大于女性(18.92±3.71)mm2。L3-4分别与L4-5、L5S1节段两两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L3-4节段最小为(21.61±4.01)mm2。(7)关节突关节角:对照组L3-L5自上而下分别为(39.67±8.49)°、(48.55±8.89)°、(51.64±8.83)°;ALDH组L3-L5自上而下分别为(44.09±8.48)°、(50.25±7.63)°、(54.2±10.14)°;L3-L5随椎序变化呈现递增趋势。L3-4、L5S1节段对照组小于ALDH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关节突关节冠状位角、关节突关节横断角:L3-4与L4-5节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L5S1节段最大,分别为(171.84±4.76)°、(81.84±4.76)°。(9)对照组与ALDH组对比,L3-4关节突关节角(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4-5节段关节突关节面高、下关节突厚、关节突关节厚(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5下关节突厚、L5S1关节突关节厚、关节突关节角(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根据卡方检验,ALDH组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在FT10°时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建立6例男性正常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L3-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得中立位、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工况正常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力、位移云图;(2)正常青少年关节突关节角左右对称在中立位时,L4-5纤维环后侧应力增大;(3)不同工况下,椎间盘应力纤维环均大于髓核,纤维环应力前屈>中立位>后伸。(4)ALDH组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左侧大于右侧10°模型,后伸工况L4-5节段纤维环后侧应力明显增大。侧屈工况下,左侧屈纤维环左侧应力与右侧屈纤维环右侧应力(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侧屈纤维环右侧应力大于左侧屈纤维环左侧应力。旋转工况下,纤维环左右两侧应力>后侧应力。结论1.ALDH发生在L5S1节段时,关节突关节角侧别间数值大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对照组中,L3-L5节段男女性关节突关节厚、关节突关节面横截面积对比存在差异,男性普遍大于女性。2.关节突关节面高度偏大、下关节突偏大、关节突关节厚偏小能够提示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可认为是ALDH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3.对照组与ALDH组对比,不同姿态下,椎间盘应力均增大,可能导致椎间盘剪切力负荷增加,加剧椎间盘退变的进程。4.对照组与ALDH组对比,不同姿态下,椎间盘应力均增大,可能导致椎间盘剪切力负荷增加,产生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5.在关节突关节左右不对称度数大于10°时,度数小的一侧应力大。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会导致椎体、椎间盘负荷过重,导致脊柱失稳。6.后伸时椎间盘应力小于中立位、前屈时的应力,后伸动作可以缓解椎间盘压力,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恢复起到辅助作用。

蔡鑫义[5](2021)在《腰椎间盘退变与侧前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给无数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成为各国沉重的社会负担。腰椎椎体间融合(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方法,同时侧前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作为一项微创手术被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在近几年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欢迎。因此对腰椎退行性病变及OLIF手术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探究了L4-L5节段椎间盘退变对下腰椎的生物力学影响。椎间盘退变是一种渐进性的状态,它改变了椎间盘的几何形态和生物力学行为,最终影响其传递和分配载荷的能力。因此了解腰椎间盘退变的潜在生物力学机制对于分析脊柱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或开发新的手术设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部分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椎间盘退变的综合模拟探究L4-L5节段椎间盘退变对下腰椎的生物力学影响。为此建立了腰椎正常有限元模型,然后对正常模型的几何形态和组织材料性质进行修改以建立三种不同退变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的腰椎退变模型。然后计算了腰椎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椎间盘内压力(Intradiscal Pressure,IDP)、小关节力(Facet Joint Force,FJF)、纤维环上的最大Mises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力。结果表明,退变的椎间盘引起了退变节段和邻近正常节段的运动和加载模式的变化。退变模型中的异常载荷和运动有加速相邻正常节段退变的危险。(2)其次,探究了OLIF手术是否会加速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邻近节段退变。近些年来OLIF的手术数量继续增加,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相邻节段退变是椎体融合后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其确切机制尚不确定,但相邻节段退变在OLIF中已逐渐变得更加普遍。因此,这部分分析了椎间盘退变和OLIF之间的关系,以探讨OLIF是否会促进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相邻节段退变。为此建立了由双侧椎弓螺钉固定的OLIF手术有限元模型。然后计算了L4-L5节段的邻近节段的相关生物力学参数(ROM、IDP、FJF、纤维环上的平均Mises应力、纤维环上的平均剪切应力以及平均终板应力),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退变的椎间盘和OLIF手术均改变了L4-L5节段的相邻节段(L3-L4节段和L5-S1节段)的运动模式和负荷分布。在OLIF手术模型中,手术节段的相邻节段的相关生物力学参数的增加比退变模型更加明显。总的来说,OLIF有加速手术节段的邻近节段退变的风险。(3)最后,探究了OLIF手术在不同固定系统下的生物力学差异。OLIF后内固定器械的选择对保持脊柱稳定性和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而生物力学在腰椎生理、病理以及手术修复效果评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OLIF在不同内固定器械下的生物力学差异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分析和理解。因此,建立了5种OLIF手术模型(无固定系统、侧方钢板固定、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和经椎板小关节固定+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去探究OLIF在不同内固定器械下的生物力学差异。计算了相关的生物力学参数(ROM、固定器械上的最大Mises应力、融合器上的最大Mises应力、最大终板应力和平均松质骨应力),并对上述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LIF+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具有最佳的稳定性。同时该模型在抵抗融合器沉降和维持椎间盘高度方面也是最优的。而OLIF+侧方钢板固定模型中某些重要组件的应力过大,这将不利于患者后期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总的来说,我们建议患者在进行OLIF手术时使用双侧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而不建议使用椎体侧方钢板作为单独的固定系统。

章仁杰[6](2020)在《皮质骨通道螺钉和传统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钉道骨密度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椎弓根通道(traditional trajectory TT)螺钉固定技术发展迅速,是当前脊柱后路融合手术的主要手段,广泛用于各种脊柱疾病的治疗。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功效主要取决于在椎弓根及椎体内的松质骨,而不是真正的皮质骨。因此在骨质疏松的椎体中难以获得足够的把持力,而螺钉把持力不足会导致内固定松动拔出。此外,螺钉的固定强度不足也可能会导致固定节段的不融合或椎间隙塌陷,以及继发局部后凸畸形,而这些失败往往需要翻修。许多学者开展了多项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方法。然而,这些不同的翻修策略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螺钉固定,同时可能带来各种并发症。皮质骨通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螺钉技术应运而生,其方向为在横断面沿着椎弓根由内侧到外侧,在矢状面由尾侧到头侧,通过致密的螺纹与椎体及椎弓根的皮质骨集中区域最大化的接触,有希望成为腰椎TT螺钉的替代固定方法。生物力学研究表明,无论在正常亦或骨质疏松的骨质中,CBT螺钉均可提供更高的拔出强度,插入扭矩和疲劳性能。然而一些研究发现,与CBT螺钉相比,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具有更好的疲劳性能。因此,CBT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性能仍存在争议。此外,有学者在正常骨质尸体腰椎中进行了CBT螺钉和TT螺钉互为翻修的研究。那么,在骨质疏松的椎体中,是否也可以通过另一种不同通道的螺钉来翻修松动的螺钉,其可行性如何?另外翻修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又如何?目前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证实。因此,我们选择骨质疏松的人类尸体腰椎标本,进行扭矩测量,抗拔出实验及疲劳实验,一方面明确骨质疏松性腰椎中CBT螺钉的生物力学固定性能;更重要的是,来评估CBT螺钉翻修松动的TT螺钉,TT螺钉翻修松动的CBT螺钉的可行性及翻修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不同通道螺钉间是否能互为翻修提供理论依据。螺钉的固定强度与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明确相关,尤其是钉道的BMD。目前,椎体BMD的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和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然而,DEXA和QCT测量的都是椎体BMD而不是螺钉钉道的BMD。许多研究建议可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图像中测量的CT值(hounsfield unit HU)来进行BMD评估和骨强度估计。此外,相关研究已证实CT的HU值与DEXA的BMD之间存在正相关。而且,CT的HU也被用于局部的BMD的评估,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显示局部的HU与内植物的扭矩和稳定性密切相关。因此,用CT测量的钉道HU值代表钉道骨密度是可行的。然而,椎体BMD与钉道骨密度(CBT和TT的HU值)之间是否也存在关联?目前尚未得到研究。由于腰椎CT是需行腰椎手术患者的常规术前检查,故可以在不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CT图像,选择螺钉钉道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来测量该钉道的HU值。同时也可避免了DEXA和QCT的检查。因此,本研究从影像学的角度出发,以人尸体椎骨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和评估CBT和TT的骨密度(HU值)是否与用DEXA和QCT测量的BMD存在相关性。同时,我们以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T测量CBT和TT的HU值来代表它们各自的钉道骨密度,从影像学学角度分析不同钉道骨密度的差异,旨在确定应用CBT螺钉的理想患者和合适的腰椎节段。目的:研究一:以骨质疏松的腰椎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评估CBT螺钉在骨质疏松性腰椎中的生物力学性能。更重要的是,来评估CBT螺钉翻修松动的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翻修松动的CBT螺钉的可行性及翻修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二:以尸体胸腰椎为研究对象,探讨CBT螺钉与TT螺钉的钉道HU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三:以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T测量CBT和TT螺钉轨迹(TT)的HU值来代表它们的钉道骨密度,从影像学学角度分析不同钉道骨密度的差异,旨在确定应用CBT螺钉的理想患者和合适的腰椎节段。方法:研究一:对17具尸体进行解剖分离出腰椎共42个。行QCT及DEXA测量椎体骨密度,选择骨质疏松的腰椎椎体。随机选择腰椎一侧椎弓根置入CBT螺钉,另一个置入传统椎弓根螺钉。然后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包括螺钉拧入扭矩,轴向拔出实验,以及周期疲劳实验。确保每个样本中的螺钉松动后,再用对侧的螺钉进行翻修(即原CBT螺钉侧置入TT螺钉,原TT螺钉侧置入CBT螺钉)。然后对翻修的螺钉进行相同的生物力学实验,并记录结果。同时对TT和CBT螺钉进行重复的轴向拔出实验。研究二:选取40具尸体的脊柱,并将其分离成240个单个椎体,节段为T9-L5。所有标本均进行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在CT上确定CBT及TT螺钉置钉钉道,选择各自钉道感兴趣区ROI(CBT 4.0 mm×30 mm,TT 6.0 mm×40 mm),测量钉道的HU以代表钉道骨密度。然后利用双能X线及QCT分别测量椎体的骨密度。研究三:根据年龄段(平均10年)和性别分组,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接受胸部、腹部和骨盆CT扫描的健康患者,共240名。每个患者的椎体被切割成两个平面:一个为传统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断面,代表TT平面,另一个为皮质骨螺钉置入的断面(头倾的断面),代表CBT平面。在每个钉道的区域内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区域(ROI)。然后测量ROI的CT值(HU)以表示骨密度。结果:研究一:1.与TT螺钉相比,CBT螺钉表现出更高的拧入扭矩(0.35Nm vs.0.21Nm,t=3.64,p=0.002)和更高的轴向拔出强度(396N vs.244N,t=7.84,p=0.000)。同时,CBT螺钉需要更多的周期使位移达到5mm,表现出更好的周期疲劳性能(6161个周期vs.3639个周期,t=5.62,p=0.000),及更强的失效载荷(443N vs.317N,t=5.75,p=0.000)。2.当CBT螺钉翻修松动的TT螺钉时,其扭矩提高50%,拔出力为原来的81%,疲劳性能与原始TT螺钉相当,但明显强于松动的TT螺钉(松动TT螺钉/原始TT螺钉的拔出力为33%)。当TT螺钉翻修松动的CBT螺钉时,TT螺钉保留51%的原始扭矩和54%的原始拔出强度,50%疲劳性能,但这仍然比松动的CBT螺钉强(翻修CBT螺钉拔出力/原始CBT螺钉为12%)。与原始CBT螺钉相比,翻修CBT螺钉的拔出强度与疲劳性能显着降低,但TT翻修螺钉和TT原始螺钉的拔出强度与疲劳性能变化不大。研究二:CBT的HU值(286.74±120.80)几乎是是TT的HU值(165.61±92.38)的2倍;经DEXA测量椎体骨密度为0.540±0.193g/cm2;经QCT测量皮质骨密度为245.63±80.09 mg/ml,松质骨密度为88.24±61.78mg/ml;正常骨质为52个,椎体密度为172.594 mg/ml;骨量减少的为60个,椎体密度为93.715 mg/ml;CBT与TT的HU值与DEXA和QCT测定的BMD为显着正相关。CBT与TT的HU比值与DEXA测量的BMD和QCT测量的松质骨BMD显着负相关,与节段(T9-L5)成显着正相关,与QCT测量的皮质骨BMD无相关性。研究三:各年龄组CBT的ROI值均明显高于TT螺钉,CBT HU与TT HU的比值为1.92。男性与女性的CBT HU和TT HU均有显着差异。男性的CBT HU和TT HU值均普遍高于女性(男性:CBT/TT 1.89±0.45;女性:CBT/TT 1.95±0.47)。随年龄增长(P=0.000)和腰椎越往远端(P=0.000),男性和女性的CBT HU与TT HU的比值也随之显着增加。结论:研究一:1.在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的固定中,CBT螺钉表现出比TT螺钉更佳的生物力学性能。2.CBT和TT螺钉可作为骨质疏松椎体螺钉松动后互为翻修的方法。当两种螺钉用于骨质疏松性腰椎互为翻修时,它们能保持足够的扭矩、拔出强度和疲劳性能。3.原始TT螺钉的钉道对翻修CBT螺钉的钉道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原始CBT螺钉的钉道对TT翻修螺钉的钉道影响甚微。因此应考虑TT螺钉的钉道与CBT螺钉钉道存在部分重叠。研究二:随着椎体BMD的下降,CBT和TT的HU值也随之下降,但CBT HU值的下降程度小于TT HU值,特别是在低BMD椎体及远端腰椎。研究三:应用HU值来代表钉道骨密度是可行的方法。CBT HU值明显高于TT HU值,尤其是老年患者和远端腰椎。

陈飞飞[7](2020)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我们往往会采取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临床实践表明,腰椎融合固定术可有效改善脊柱的失平衡状态,维持手术节段的稳定性,促进椎间隙的融合。但是,坚强的内固定会使病变节段原有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代偿性增加运动幅度,进而引起相邻节段椎间盘、小关节应力分布异常,加速相邻节段退变。与此同时存在的创伤大、出血多、花费高、恢复时间长、术后残留下腰痛等缺点,不容小视。当今,脊柱手术整体向微创方向发展,从最开始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到目前从韩国引进的大热的UBE技术,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脊柱微创的发展,同样也存在“假微创、真开放”、“大通道、多通道”、“多切口、大切口”、“减压、融合与固定独立分开、各自为战”、“需要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方式”、“术中需要变换手术体位”、“开放大cage,不能撑开、不能固定”等特点。针对目前脊柱微创领域的技术现状,我们课题组设想能否根据胸椎根外固定的思路、启示,借助于目前的脊柱微创内镜技术,借鉴颈椎零切迹钢板、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灵感,发明一种手术技术或者匹配的脊柱微创器械,在目前常规椎间孔镜单一 7.5mm通道下通过安全三角(kambin’s triangle),完成腰椎间减压、融合、固定三大任务的一站式完成,减少手术创伤,实现真正意义的微创技术。目的:1、受到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启示,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通过影像解剖、神经影像学的测量、评估,评价其解剖可行性及神经安全性。2、为下一步研发新技术相关的脊柱微创器械(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提供解剖学参数,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1、早期对45具胸椎干骨标本进行测量,重点测量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即测量横突中线与椎体的解剖对应关系、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以及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得到启发,是否可寻找腰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新方法,即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2、为证实该技术的解剖可行性,分别收集山东省立医院60名(男性22人,女性38人)进行腰椎CT扫描的志愿者,将扫描信息传至GEAW4.4工作站。测量腰椎体后角(P点)到对侧前角相应靶点(A:对侧前中1/3中点;B:对侧前中点;C:对侧中中点;D:对侧前中1/3上点;E:对侧前上点;F:对侧中上点)的距离及各径线分别在矢状位、横断位与相应椎体终板平行线的夹角(a1、a2、a3、b1、b2、b3、c1、c2、c3),并做统计学分析。3、该技术的入路是经由安全三角来实现的,安全三角区域能否为该技术提供技术可行性,不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出口神经根产生损害。对60名志愿者(男性27人,女性33人)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腰椎MR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数据上传至飞利浦(Achieva 1.5 T MR)工作站。预设三个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工作靶点(P1、P2、P3),分别测量它们在冠状位、矢状位上到达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上下终板平面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并做统计学分析。4、新技术的实现对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提出了迫切需求。我们根据新技术特点设计了一款可在单一常规7.5mm套筒下实现减压、融合与固定一站式完成的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同时对此款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进行有限元分析,间接评估其临床效用。结果:1、男女标本解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中线位于椎弓根上、下边界的范围内。横突中线在T6[(1.36±1.20)mm]和T7[(0.82±1.01)mm]处更接近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在T11[(4.96±0.89)mm]和T12[(5.09±0.99)mm]处远离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上缘的距离由T1[(4.32±1.28)mm]逐渐增大至T12[(12.31±1.03)mm]。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下缘的距离由T1[(-6.60±1.02)mm]逐渐减小至T12[(-1.87±1.02)mm]。横突中线位于T1至T9椎弓根下缘上方约4mm处。横突中线位于T10到T12椎弓根下缘约1-2 mm。为了研究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肋骨在胸横突的前外侧从T1到T8重叠。但是肋骨在T9到T12的横突中有一小部分重叠。横突与肋间重叠高度由T1[(5.32±1.08)mm]到 T12[(0.31 ±0.66)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0.92±1.22)mm]处达到最大值。对于横突与椎体的相对位置,横突中线对应于椎体上1/3或中1/3的下半部分。横突中线至椎体上缘的距离由T1[(4.99±0.65)mm]逐渐增大至T12[(10.11±1.43)mm]。横突中线到椎体下缘的距离由 T1[(10.17±1.36)mm]到 T12[(9.18±0.93)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1.96±0.91)mm]处达到最大值。椎体横突中线到椎体中线的距离变化不大,在2mm-4mm之间波动。在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上,椎弓根在前外侧T1-T6之间完全重叠,在T7-T9之间大部分重叠(约4/5)。但从T10到T12,肋骨部分重叠(约3/4)。椎弓根与肋骨重叠高度由T1[(6.12± 1.18)mm]到T12[(3.90± 1.04)mm]先升高后降低,在T5[(11.12±1.22)mm]时达到最大值。2、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过程中各路径可分为两组,中份组中,PC路径最短,PA路径和PB路径差距不大(P=0.123),无统计学意义。全长组中,PF路径最短,PD路径和PE路径差距不大(P=0.177),无统计学意义。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从L1到S1整体呈现依次增大趋势,其中以PA路径、PD路径最明显,PB路径、PE路径次之;PC路径、PF路径先增大后减小。PE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最理想的路径,其上行路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L3处到达最高;其下行路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L5处下降最低。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在矢状位上的夹角a1、a2、a3、b1、b2、b3以及横断位上的夹角c1、c2、c3差异较大(P=0.000),有统计学意义;即 a1>a2>a3、b1>b2>b3、c1<c2<c3。矢状位下行路径的角度中b1、b2、b3变化明显且一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均在L3处最小,S1处最大;矢状位上行路径的角度中a1、a2变化一致,呈现增大趋势,a3先减小后增大,在L4处最小,L5处最大。横断位路径角度中c1、c2、c3变化一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cl、c2在L2处最大,c3在L3处最大,均在S1处最小。3、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到同侧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c1、c2、c3、c4、c5、c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各靶点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c1、c2、c3、c4、c5、c6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自L1/2逐渐增大,L4/5最大,后L5/S1稍减小。随着靶点P1,P2,P3沿着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向外侧移动,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逐渐增大、到出口根的距离逐渐减小。靶点P1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大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靶点P3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小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而靶点P2到出口根的距离和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各节段相差不大,均数相差均在1mm以内。上、下终板平面水平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d1、d2均逐渐增大(P<0.0001),且下终板平面数值均大于上终板平面(P<0.05)。各节段分别在上下终板平面左右两侧数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切面水平上、下位椎体后下、上角投影点到出口神经根的距离s1、s2、s3、s4、s5、s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矢状位上,随着靶点(P1,P2,P3)切面的外移,s1,s3,s5逐渐减小,即s1>s3>s5;s2,s4,s6逐渐减小,即s2>s4>s6;在各个节段,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L1/2节段最小,L5/S1节段最大。4、我们根据新技术对于脊柱微创器械的迫切需求,早期设计了四项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一种自导向撑开镜下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一种自导向四面可撑开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一种可自控保护神经血管的腰椎间孔镜工作套筒、一种自导向可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5、建立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 6.14-4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Model A(8mm融合器)共有223281个节点551584个单元,ModelB(10mm融合器)共有223413个节点552141个单元,Model C(12mm融合器)共有223507个节点552497个单元。约束L5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为0,在L4椎体上表面向终板施加负荷为400N的垂直于水平面压力模拟正常人腰椎承载重力,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方向上分别施加7.5Nm的纯扭矩,分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左右侧曲等6种运动状态加载。记录不同手术模型中椎体、固定螺钉、融合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值。结论:1、胸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是一个三维解剖结构。椎弓根、横突、肋骨不在同一平面上,在不同节段中相对位置不同。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可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有效补充。2、经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即PET0FPC技术)具有解剖可行性,同时为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解剖学参数。3、Kambin’s三角可作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工作区域,但实际安全区域比理论上的范围要小。椎弓根中内1/3纵垂线与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的交点(P2)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最优“靶点”。实现脊柱内镜下单一通道彻底减压、融合固定一站式完成,具有神经安全性。4、以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为代表的一系列相应的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被设计研发出来,其中四项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他专利正在积极申报过程中。5、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从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中表明,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人体腰椎活动的负荷,并且不会破坏邻近终板造成融合器沉降,能够很好的实现椎间融合。

汪桂珍[8](2020)在《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手法对退变腰椎间盘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观察脊柱手法床模拟南少林倒盖金被法在不同顶推高度时对L4-5退变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影响,为临床针对腰椎间盘退变运用脊柱手法床模拟南少林倒盖金被法提供一定的客观生物力学理论依据。方法1.顶推高度参数的选取:利用DR摄片机分别拍摄倒盖金被手法同时顶推L4和L5棘突作用前后的腰椎侧切片,测量得出L4和L5都发生了约10cm位移变化,故选取顶推高度为010cm。2.腰椎CT图像和MRI图像的获取:选择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志愿者,通过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机对志愿者T12-S1节段进行CT扫描以获取全腰椎CT图像;再通过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3.0T MRI机对志愿者全腰椎节段进行MRI扫描以获取全腰椎MRI图像。3.正常腰椎模型的构建:基于志愿者腰椎CT图像和MRI图像,通过Mimics 16.0、Geomagic Studio 2014、Hypermesh 13.0、MSC.Patran 2012等软件建立正常全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4.腰椎模型有效性的验证:选择全腰椎模型L1椎体上表面,对其施加400N大小的垂直载荷,设置扭矩为10N.m,以模拟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等几种工况,并对这几种工况下的腰椎活动度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出的数据与前人发表的文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建立的腰椎有限元模型进行准确性和有效性验证。5.L4-5退变椎间盘模型的构建:根据前人关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基于建立的正常全腰椎模型,对L4-5椎间盘的椎间盘高度值和髓核面积大小进行调整,分别得到L4-5椎间盘轻度、中度、重度退变的全腰椎模型。6.L4-5椎间盘生物力学分析:根据脊柱手法床模拟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的操作特点,对建立好的正常全腰椎模型和L4-5椎间盘轻度、中度、重度退变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选择L4、L5棘突为作用点,在腰椎模型上垂直于L4、L5棘突同时施加大小为100N的载荷,以模拟脊柱手法床11种顶推高度(0cm、1cm、2cm、3cm…10cm),并利用MSC.Nastran 2012软件计算不同顶推高度下L4-5椎间盘应力大小和分布及对应生物力学条件下L4-5椎间孔大小。结果本课题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根据正常腰椎CT和MRI图像建立正常全腰椎模型和L4-5椎间盘轻度、中度、重度退变腰椎模型并计算分析了在不同顶推高度下L4-5椎间盘的应力峰值大小和分布及对应生物力学条件下L4-5椎间孔大小变化,结果如下:1.L4-5正常椎间盘及L4-5轻度、中度退变椎间盘应力峰值在0-8cm顶推高度下呈现不断增长的状态,在8-10cm顶推高度下呈现缓慢稳定状态;而L4-5重度退变椎间盘应力峰值在0-10cm顶推高度下呈现持续性增长的状态。2.在顶推高度为0-10cm的顶推过程中,L4-5椎间盘应力峰值变化情况为:L4-5正常椎间盘的应力值为0.85Mpa6.82Mpa,较L4-5正常椎间盘应力,L4-5轻度退变椎间盘应力增大0.856.82%,L4-5中度退变椎间盘应力增大16.07%30.32%,L4-5重度退变椎间盘应力增大31.10%41.06%。3.在不同顶推高度下,对L4-5椎间盘提取纤维环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及髓核的应力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L4-5正常椎间盘纤维环前侧应力为0.82MPa3.88MPa;L4-5轻度、中度、重度退变椎间盘纤维环前侧应力分别为0.74MPa3.52MPa、0.97MPa4.31MPa、1.08MPa5.39MPa;(2)L4-5正常椎间盘纤维环后侧应力为0.22MPa1.19MPa;L4-5轻度、中度、重度退变椎间盘纤维环后侧应力分别为0.23MPa0.97MPa、0.23MPa0.79MPa、0.45MPa2.25MPa;(3)L4-5正常椎间盘纤维环左侧应力为0.35MPa1.49MPa;L4-5轻度、中度、重度退变椎间盘纤维环左侧应力分别为0.45MPa1.93MPa、0.53MPa1.95MPa、0.72MPa2.71MPa;(4)L4-5正常椎间盘纤维环右侧应力为0.41MPa1.78MPa;L4-5轻度、中度、重度退变椎间盘纤维环右侧应力分别为0.51MPa1.94MPa、0.60MPa1.95MPa、0.63MPa2.24MPa;(5)L4-5正常椎间盘髓核应力为0.65MPa1.18MPa;L4-5轻度、中度、重度退变椎间盘髓核应力分别为0.68MPa1.30MPa、0.68MPa1.18MPa、0.54MPa1.35MPa。4.对顶推过程中L4-5椎间孔大小从椎间孔高度和面积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1)对于正常腰椎、L4-5椎间盘轻度退变的腰椎、L4-5椎间盘中度退变的腰椎,L4-5椎间孔高度分别为20.1mm25.9mm、18.4mm24.9mm、14.5mm20.2mm,L4-5椎间孔面积分别为235.2mm2341.9mm2、199.9mm2313.3mm2、166.8mm2253.6mm2,且在顶推高度0-8cm的顶推过程中,L4-5椎间孔高度和面积不断增大,在顶推高度达到8cm之后L4-5椎间孔高度和面积逐渐趋于稳定;(2)对于L4-5椎间盘重度退变的腰椎,L4-5椎间孔高度为9.1mm10.2mm,L4-5椎间孔面积为121.6mm2154.1mm2,在顶推过程中,L4-5椎间孔高度和面积都稍有增大但增幅不明显。结论对于身高为170cm左右的受试者,本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1.对于L4-5椎间盘轻度、中度退变的腰椎,脊柱手法床的最佳顶推高度为8cm;对于L4-5椎间盘重度退变的腰椎,顶推高度尚不明确;2.经顶推后,L4-5轻度、中度退变椎间盘的纤维环前侧应力明显大于后侧应力;3.脊柱手法床顶推刺激L4、L5棘突后,L4-5椎间盘轻度、中度退变腰椎的L4-5椎间孔大小较顶推前明显增大;L4-5椎间盘重度退变腰椎的L4-5椎间孔大小变化不明显。

杨树忠[9](2016)在《俯卧0度位和30度位下腰椎后柱结构的CT测量研究—对脊柱内镜手术的提示》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开放性手术或者微创内镜治疗,内镜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变疾病,出现的并发症有:硬膜囊损伤和神经根损伤,原因就是由于腰椎后方骨性结构复杂不规则,自然孔道小,空间小而且周围是硬膜囊和脊神经,器械孔道安放过程中伤害硬膜囊和脊神经可能性较大,一旦损伤带来的伤害是巨大不可逆的,故此项技术的操作是存在难度的,造成微创技术发展上的瓶颈,需要医生在牢固掌握解剖结构的同时探讨手术的经验,包括体位的变化都是我们在实践中所需要考虑和摸索的。目的:模拟腰椎退变疾病手术俯卧位,分别在俯卧0度位和30度位时对于腰椎后柱结构进行CT三维测量,分别测量和微创内镜下手术相关的数据:冠状位椎板间最大距离,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纵径),矢状位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尖部和上位椎体后下缘距离,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观察和研究腰椎退变患者俯卧位0度和30度位腰椎后路结构的变化,尤其和微创内镜下手术相关的数据,寻找不同体位下腰椎侧路和后路置管适合入路的客观依据,对于不同俯卧位的腰椎后柱结构位置的变化,可以为临床腰椎退变疾病微创内镜手术选择合理的术式、合适的置管入路,为新型内镜配套器械设计、研制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从而提高微创脊柱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方法:采用50名腰椎退变患者(自愿者),根据腰痛为主和下肢痛为主的症状主诉分成两组,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行L3-S1平扫,先对所有参加CT检查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所有患者先进行俯卧0度位CT扫描,然后俯卧30度位进行CT扫描,将采集的DICOM数据导入宝葫芦数字医学影像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分别测量:冠状位椎板间最大距离、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矢状位上关节突尖部到上位椎体后下缘最下缘距离、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将所得数据分别填入相关表格,统计数据,分别列入腰痛组和下肢痛组、男女组、俯卧0度位和俯卧30度位置组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应用SPSS13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冠状位椎板间最大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有显着性差异;2.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纵径),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亦有显着性差异;3.矢状位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尖部和上位椎体后下缘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存在显着性差异;4.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也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5.上述四个参数经过分析,在性别(男女)组和症状组(腰痛和下肢痛组)无显着性差异;6.椎板间隙的宽度,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纵径)测量表明:俯卧0度小于俯卧30度,差异显着,所以无论是后路全内镜手术还是是MED手术,都可以在俯卧30度位加大椎板间隙,快速有效进入椎管开展手术,所以俯卧30度体位的摆放对于脊柱后路镜的进入作业十分有效和帮助减少手术操作的困难。7.矢状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部和上位椎体后下缘距离,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距离,测量表明:俯卧0度小于俯卧30度,差异显着,这为我们在穿刺和置入工作套管时要十分注意进入深度,防止过深进入会导致穿刺针和套管进入到椎体前方损伤椎体前方的血管,导致危险和意外的发生。说明脊柱微创手术椎间孔入路时,利用术前三维CT测量规划,有利于指导椎间孔镜入路操作(去除部分关节突和控制置管深度),防止出口神经根和走行神经根的损伤。根据测得的数据,我们应用椎间盘镜手术不同体位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观察手术疗效,共观察22例,结论:椎间盘镜下治疗腰间盘突出症采用俯卧30度位对比采用俯卧0度位更有利于操作,安全,缩短置管进入椎管内时间,降低并发症,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和术后第三天JOA评分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测量结果表明:1.冠状位椎板间最大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有显着性差异;2.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纵径),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亦有显着性差异;3.矢状位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尖部和上位椎体后下缘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存在显着性差异;4.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L34、L45、L5S1各部位俯卧位0度和30度也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5.上述四个参数经过分析,在性别(男女)组和症状组(腰痛和下肢痛组)无显着性差异;6.应用测得的数据进一步行临床观察和验证,对22例采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俯卧30度的患者在置管进入椎管时间,手术切口大小,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着低于俯卧0度位的患者。7.对于脊柱微创手术,无论椎板间路还是椎间孔入路俯卧30度均有利于内镜套管的置入,减少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损伤机会。8.脊柱微创手术椎间孔入路时,利用术前三维CT测量规划,有利于指导椎间孔镜入路操作(去除部分关节突和控制置管深度),防止出口神经根和走行神经根的损伤。

王兵站[10](2016)在《腰椎间盘退变与其关节结构变化和矢状位失衡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躯干矢状面平衡主要是由脊柱和骨盆的排列决定,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研究是制定手术方案、评价手术矫形是否达到力学要求、预测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下腰椎包括L3,4、L4,5、L5,S1三个椎间隙,脊柱为人体主要承重结构,脊椎小关节与椎间盘所构成的三关节复合体组成了脊柱的运动节段,使各椎体得以衔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椎间盘及下腰椎小关节退变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相关性已有学者进行证明,但三者之间的生物力学关系较为复杂,其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相关性,尚无明确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引起患者严重的腰腿痛症状和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学者对下腰痛的原因进行研究,但下腰椎前凸角度、三关节复合体与下腰痛的生物力学关系尚有争议。腰椎充分的神经减压和内固定植骨融合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原则。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逐渐发现融合率的提高与临床症状尤其是下腰痛症状的缓解并不成正比。影像学上虽获得良好的融合,但下腰痛症状恢复并不满意。本研究拟分析下腰椎矢状面平衡与三关节复合体退变的关系,下腰椎前凸角度及三关节复合体与下腰痛关系,下腰椎脊柱骨盆参数和下腰椎PLIF手术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以期对下腰椎PLIF手术对腰椎生理曲度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对120例志愿者及59例下腰椎单节段行髓核摘除、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PLIF手术)患者,分正常组、下腰痛组及PLIF术后组三组进行观察,分析下腰椎矢状面平衡与三关节复合体退变的关系。二、对120例志愿者,分正常组、下腰痛组两组进行观察,分析下腰椎前凸角度及三关节复合体与下腰痛关系。三、本研究随访腰椎PLIF手术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9例,观察分析下腰椎脊柱骨盆参数和下腰椎PLIF手术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以期对下腰椎PLIF手术对腰椎生理曲度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临床提供帮助。资料和方法一、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志愿者120例及下腰椎单节段融合固定(PLIF)手术59例,共179例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河南开封地区人)。正常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20岁60岁,平均年龄41.6岁;腰痛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20岁60岁,平均年龄43.3岁;腰痛病程3个月84个月,平均15.7个月。术后组:病变节段:L3,4 8例、L4,5 28例、L5,S1 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13例,退行性腰椎滑脱11例(均为单节段滑脱且Meyerding分度为Ⅰ度)。年龄20岁60岁,平均年龄48.2岁;术后6个月4年,平均3.2年。统计分析正常组、下腰痛组及PLIF术后三组各参数测量范围、各参数平均值、标准差,Pfirrmann分级平均值、标准差;PI对正常组、下腰痛组L3,4、L4,5及L5S1小关节退变程度的影响,PI和正常组、下腰痛组小关节退变0Ⅰ级及ⅡⅢ级两组的关系。二、对120例志愿者,分正常组、下腰痛组两组进行观察,分析下腰椎前凸角度及三关节复合体与下腰痛关系。分析正常组男女各30例、正常组不同年龄段及两组志愿者不同节段Pfirrmann分级、Pathria分级及LL均值,下腰痛组前凸角度与下腰痛VAS评分的关系。三、随访接受腰椎PLIF手术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9例,回顾性分析下腰椎脊柱骨盆参数和下腰椎PLIF手术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别对比分析8例、28例、23例的L34、L45、L5S1椎间盘PLIF手术不同时间点LL、ULL及LLL平均值,59例下腰椎PLIF手术术前、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时下腰痛JOA评分对比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SPSS公司,美国)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及重复资料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ric Test);检验水准α值取双侧0.05。结果一、⑴SVA平均值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组与正常组、术后组与下腰痛组相比,PI、LL、PT及SS均值增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⑵根据测得PI正常范围,将正常组和下腰痛组分别分为A、B、C三组。正常组A、B、C数量分别为:9例、41例、10例;下腰痛组A、B、C数量分别为:12例、42例、6例;PLIF术后组无A组病例。因PLIF术后组椎间盘已经被融合,仅L3,4、L4,5及L5,S1各51个、21个及26个间盘分B、C两组观察。发现正常组和下腰痛组L4,5椎间盘退变等级高于L3,4及L5,S1;A组椎间盘退变等级明显高于B、C两组。PLIF术后组间盘退变等级低于下腰痛组。⑶PLIF术后组因钉棒系统对关节突关节的破坏,不易评估。观察PI角度大小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关系,将正常组和下腰痛组合并观察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测得PI正常范围分为A、B、C三组。其中A:21例;B:83例;C:16例。发现A组L4,5及L5,S1ⅡⅢ级关节突退变分级均值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B、C两组。二、⑴正常组男女各30例,分别测量Pfirrmann分级、Pathria分级及腰椎LL均值。Pfirrmann分级均值:男性为3.15;女性为2.91。Pathria分级均值:男性为2.34;女性为2.01。椎间盘及关节突退变分级男性均高于女性,但是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LL均值:男性为50.15,女性为54.64,男性小于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⑵60例正常组按20岁30岁、30岁40岁、40岁50岁、50岁60岁分为四组,分别测量Pfirrmann分级、Pathria分级及腰椎LL均值。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Pfirrmann分级、Pathria分级均值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增大趋势,但两两对比无统计学意义。⑶对比60例正常组及60例下腰痛组Pfirrmann分级、Pathria分级及腰椎LL均值。下腰痛组L3,4节段Pfirrmann分级、Pathria分级均高于正常组,但两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下腰痛组L4,5、L5,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均值,L4,5关节突关节Pathria分级均值明显大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下腰痛组腰椎LL小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⑷下腰痛组前凸角度和下腰痛VAS的关系,正常下腰椎前凸角度的均值52.0°±12.1°,分为≥39.9°(28例)、<39.9°(31例)两组;结果显示:≥39.9°组的VAS评分均值为3.94,<39.9°的VAS评分均值为4.69,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⑴L3,4、L4,5及L5,S1分别行单节段PLIF手术8例、28例及23例。测量术前、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时LL、ULL及LLL均值±标准差。L3,4、L4,5测得LL、ULL及LLL术后3月复诊时较术前均值明显增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月LL、ULL及LLL度数均值减小,两者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L5,S1测得LL、ULL及LLL术前均值和术后3月复诊时均值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⑵59例下腰椎PLIF手术分别评估术前、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所有病例术后3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有较大提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月无明显提高,两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⑶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术后6个月4年。仅L5,S1有1例术后9月出现1枚螺钉断钉,未发现融合器松动,椎间融合良好,术后12月将钉棒系统取出。下腰椎腰椎后路PLIF手术术中曲度矫正临床效果良好,明显恢复腰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恢复,降低钉棒系统断裂的发生率,患者下腰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1.研究下腰痛组和腰椎术后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L4、5、L5,S1较L3,4更易出现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程度与PI值呈负相关,PI值较小时更易出现椎间盘的退变。L4,5关节突关节较L3、4及L5、S1更易出现退变;PI值较小时出现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的等级更高,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程度与PI值呈负相关。关节突关节可能继发于椎间盘退变之后。2.发现女性腰椎前凸角度明显大于男性,三关节复合体退变程度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腰椎前凸角度、三关节复合体退变无明显差异,但随年龄增长,有整体退变加重的趋势,符合自然规律。下腰痛组腰椎前凸角度明显小于正常组,L4,5三关节复合体退变等级高于正常组,L5,S1椎间盘退变等级高于正常组,关节突关节退变无明显差异。腰椎前凸角度越小下腰痛症状越明显。3.PLIF术后L3,4、L4,5腰椎前凸角度较术前均值明显增大;L5,S1腰椎前凸角度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JOA评分显着增高,下腰痛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二、与椎间盘镜手术有关的下腰椎解剖学参数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椎间盘镜手术有关的下腰椎解剖学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L1-L5 OLIF手术窗的应用解剖及L4-5间隙腰大肌形态关系MRI研究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腰椎节段动脉走行特点及与OLIF手术窗的安全关系研究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在不同骨密度患者模型中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2)经皮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术疗效与小关节角度差值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
    1.1 流行病学研究
    1.2 LDH的病理学改变
    1.3 LDH的临床表现与体征
    1.4 LDH的影像学检查
    1.5 LDH的微创外科治疗
    1.6 中医学对LDH的认识
    1.7 关节突关节的相关研究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资料的纳入
    2.3 小关节角度差值的测量
    2.4 手术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对比
    3.2 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3.3 腰痛VAS评分比较
    3.4 腿痛VAS评分比较
    3.5 ODI评分比较
    3.6 两组JOA评分对比
    3.7 疗效评定
4.讨论
    4.1 FT与LDH的相关性
    4.2 PELD治疗LDH的优势与不足
    4.3 PELD处理小关节的体会
    4.4 研究结果分析
    4.5 局限性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PELD治疗LDH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有限元法探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腰椎应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腰椎定点旋转法时腰椎应力和位移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准备
        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3 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1.4 手法模拟与加载
    2 结果
        2.1 模拟手法作用时正常腰椎应力及位移情况
        2.2 模拟手法作用时正常椎间盘应力与位移情况
    3 讨论
        3.1 有限元分析在脊柱生物力学方面的应用
        3.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3.3 中医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认识
        3.4 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的作用机制
第二部分 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时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腰椎的应力和位移的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2 手法模拟和加载
    2.结果
        2.1 模拟手法作用时髓核摘除术后腰椎应力及位移情况
        2.2 模拟手法作用时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应力与位移情况
    3.讨论
        3.1 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技术分析
        3.2 术后模型重建的节段选择
        3.3 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术后腰椎的有效性
        3.4 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的安全性
本研究的意义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有限元分析法在腰椎生物力学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13~18岁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面三维数字化测量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13~18 岁正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面三维数字化测量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青少年正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突关节有限元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5)腰椎间盘退变与侧前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脊柱简介
        1.2.1 椎骨
        1.2.2 椎间盘
    1.3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简介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腰椎退变的研究
        1.4.2 侧前方入路腰椎融合术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
        1.4.3 侧前方入路腰椎融合术在不同内固定系统下的研究
    1.5 有限元法
    1.6 本研究的主要特点与创新点
    1.7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在Mimics中的处理CT图像
        2.1.1 阈值分割
        2.1.2 区域增长
        2.1.3 三维重建
    2.2 在3-Matic中处理从Mimics导出几何实体模型
    2.3 在 Geomagic 中对腰椎几何实体模型进行优化
        2.3.1 探测、编辑轮廓线和构建曲面片
        2.3.2 制造栅格和拟合曲面
    2.4 在Hypermesh中建立腰椎有限元模型
        2.4.1 腰椎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前的准备
        2.4.2 前部椎体和后部结构的网格建立
        2.4.3 腰椎间盘的网格建立
        2.4.4 腰椎小关节、韧带的建立
    2.5 正常腰椎模型的校准和验证
    2.6 随动载荷的施加
第三章 L4-L5 节段椎间盘退变对下腰椎的生物力学影响
    3.1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1 腰椎正常模型的建立
        3.1.2 腰椎退变模型的建立
        3.1.3 载荷与边界条件
        3.1.4 校准与验证
        3.1.5 细化网格进行精度分析
    3.2 结果
        3.2.1 运动范围
        3.2.2 椎间盘内压力
        3.2.3 纤维环的最大Mises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力
        3.2.4 小关节力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侧前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
    4.1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1.1 腰椎正常模型和腰椎退变模型的建立
        4.1.2 腰椎手术模型的建立
        4.1.3 载荷与边界条件
        4.1.4 校准与验证
    4.2 结果
        4.2.1 运动范围、椎间盘内压力和小关节力
        4.2.2 纤维环上的平均Mises应力、纤维环上的平均剪切应力和平均终板应力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侧前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在不同内固定系统下的生物力学差异
    5.1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1.1 腰椎正常模型的建立
        5.1.2 腰椎手术模型的建立
        5.1.3 载荷与边界条件
        5.1.4 校准与验证
    5.2 结果
        5.2.1 运动范围
        5.2.2 固定器械上的最大Mises应力
        5.2.3 融合器上的最大Mises应力
        5.2.4 最大终板应力
        5.2.5 平均松质骨应力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皮质骨通道螺钉和传统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钉道骨密度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一 皮质骨通道螺钉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互相对比及互为翻修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标本的解剖学处理,编号及储存
        2.2 DEXA和 QCT对骨密度的测量
        2.3 标本CT扫描及数据测量
        2.3.1 CT扫描
        2.3.2 椎弓根峡部高度和椎弓根峡部宽度的测量
        2.4 标本置钉
        2.4.1 置钉相关配套器械
        2.4.2 置钉方法及操作步骤
        2.5 生物力学测试
        2.5.1 拧入扭矩的测量
        2.5.2 轴向拔出实验
        2.5.3 周期疲劳实验
        2.5.4 重复轴向拔出实验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BMD,PIH和 PIW
        3.2 拧入扭矩
        3.3 最大轴向拔出力
        3.4 周期疲劳实验
        3.5 重复轴向拔出实验
    4 讨论
        4.1 CBT螺钉与TT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
        4.2 CBT螺钉与TT螺钉互为翻修后的生物力学性能
    5 结论
研究二 钉道骨密度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皮质骨螺钉钉道与传统椎弓根螺钉钉道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标本的制备
        2.2 标本CT扫描
        2.3 钉道感兴趣区(ROI)的确定及HU值测量
        2.4 DEXA和 QCT对骨密度的测量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三 不同钉道骨密度在正常人群中变化规律的影像学研究:腰椎皮质骨钉道和传统椎弓根螺钉钉道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本的选择
        2.2 CT扫描
        2.3 感兴趣区(ROI)的确定及HU值测量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腰椎皮质骨螺钉固定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7)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解剖关系研究及启示
    前言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1.5 启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附图表
    REFERENCES
第三部分 经Kambin's三角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神经影像学评估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附图表
    References
第四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相应的一系列脊柱微创器械的研发
    前言
    专利简介
第五部分 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经Kambin's三角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综述: 腰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课题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8)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手法对退变腰椎间盘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脊柱手法床简介
        2.1 脊柱手法床的结构及作用方式
        2.2 运用脊柱手法床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3 医源性损害
        2.4 防范措施
    3 研究方法及步骤
        3.1 研究对象
        3.2 确定顶推高度值
        3.3 确定顶推时长
        3.4 正常全腰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3.5 退变腰椎间盘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3.6 加载力学参数
研究结果
    1 不同顶推高度L4-5 正常及退变椎间盘应力云图
        1.1 L4-5 正常椎间盘在不同顶推高度时的Von Mises应力云图
        1.2 L4-5 轻度退变腰椎间盘在顶推不同高度时的Von Mises应力云图
        1.3 L4-5 中度退变腰椎间盘在不同顶推高度时的Von Mises应力云图
        1.4 L4-5 重度退变腰椎间盘在不同顶推高度时的Von Mises应力云图
    2 L4-5 椎间盘不同位置应力值
    3 L4-5 椎间孔大小的测量与计算
讨论
    1 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法的作用机制
        1.1 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法的中医作用机制
        1.2 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法的现代医学机制
        1.3 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法的优越性
    2 退变椎间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中医治疗手法的有限元分析
        2.1 退变椎间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 有限元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3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椎间盘生物力学研究中的优势
    3 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法作用于L4-5 退变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分析
        3.1 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法对L4-5 退变椎间盘Von Mises应力峰值的影响
        3.2 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法对L4-5 退变椎间盘各区域应力的影响
        3.3 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法对L4-5 椎间孔大小的影响
    4 本研究临床意义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俯卧0度位和30度位下腰椎后柱结构的CT测量研究—对脊柱内镜手术的提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腰椎退变性疾病微创技术发展概况)
        1.3.1 微创入路
        1.3.2 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演变
        1.3.3 脊柱内镜的微创化治疗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第2章 俯卧0度位和俯卧30度位下腰椎后柱结构的CT测量研究及对脊柱内镜手术的提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检查设备及扫描前准备
        2.1.3 螺旋CT平扫
        2.1.4 采集螺旋CT数据
        2.1.5 观测项目及方法
        2.1.6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冠状位椎板间最大距离
        2.2.2 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纵径)
        2.2.3 矢状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部和上位椎体后下缘距离
        2.2.4 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
    2.3 讨论
        2.3.1 脊柱后方结构相关解剖
        2.3.2 不同体位下冠状位椎板间隙CT测量变化的特点
        2.3.3 不同体位下矢状位椎间孔长径(纵径)CT测量变化的特点 ..54
        2.3.4 不同体位下矢状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部和上位椎体后下缘距离和横轴位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和上位椎体后下缘中点距离CT测量变化的特点
    2.4 小结
第3章 俯卧0度位和30度位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方法
        3.1.3 手术体位
        3.1.4 手术过程
        3.1.5 收集资料
        3.1.6 疗效评价指标
    3.2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一般资料
        3.3.2 手术时间
        3.3.3 切口大小
        3.3.4 手术出血量
        3.3.5 手术并发症
    3.4 讨论
        3.4.1 不同体位下冠状位椎板间隙的CT的变化的特点
        3.4.2 应用MED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方面方面进展迅速
        3.4.3 体位方面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博士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10)腰椎间盘退变与其关节结构变化和矢状位失衡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三关节复合体退变与下腰椎矢状面平衡的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下腰椎退变及前凸角度与下腰痛关系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下腰椎PLIF手术和腰椎矢状面曲度关系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创新点
综述一 下腰椎三关节复合体退变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下腰痛及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与椎间盘镜手术有关的下腰椎解剖学参数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研究[D]. 吴天亮. 山东大学, 2021(11)
  • [2]经皮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术疗效与小关节角度差值关系的临床研究[D]. 吴思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有限元法探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腰椎应力的影响[D]. 高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13~18岁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面三维数字化测量及有限元分析[D]. 王一丹.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 [5]腰椎间盘退变与侧前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D]. 蔡鑫义.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6]皮质骨通道螺钉和传统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腰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钉道骨密度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D]. 章仁杰.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7]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D]. 陈飞飞. 山东大学, 2020(11)
  • [8]脊柱手法床模拟倒盖金被手法对退变腰椎间盘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 汪桂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俯卧0度位和30度位下腰椎后柱结构的CT测量研究—对脊柱内镜手术的提示[D]. 杨树忠. 吉林大学, 2016(03)
  • [10]腰椎间盘退变与其关节结构变化和矢状位失衡的关系[D]. 王兵站. 郑州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内镜下椎间盘手术相关下腰椎解剖参数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