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单接收站的正确安装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卫星单接收站的正确安装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卫星单收站的正确安装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程效[1](2017)在《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天线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卫星通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移动卫星通信,即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这项技术目前广泛运用在汽车、火车、飞机和舰船等各类移动载体上,在未来还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其中的关键技术就是在载体移动的情况下保持系统的稳定以及对目标卫星的追踪,这种技术可以简称为“动中通”(以下均用简称)。“动中通”的关键就是需要在卫星和其对应的地面站之间建立充分的联系,在地面站实现对卫星的自动跟踪。这种系统就称为天线稳定跟踪系统,也是本文要重点探讨和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天线跟踪的方式和平台的稳定方式进行讨论。首先简述了关于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这一技术的总体框架结构进行了说明,具体包含了天线稳定跟踪系统的组成,天线稳定的基本原理和天线跟踪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地对整个天线系统稳定的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中包括分析了“三轴稳定”的控制策略,选择了一种基于PID的系统控制方法、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数据融合算法进行姿态角的测量,并进行了仿真。接着对天线的跟踪技术进行了讨论。从坐标系入手,介绍了常用的初始对准技术以及跟踪技术,并总结了他们的优缺点;介绍了 SDP4/SGP4模型,并分析了将其应用在系统中的可能性;结合常用的跟踪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的跟踪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ARM9为核心板,在嵌入式平台上搭建了一套卫星天线跟踪系统。本文提出的梯度跟踪算法将以往复杂的接收装置变的简单,且对比步进跟踪有着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精度。使用的SDP4/SGP4模型使得天线在对准方面速度和精度都大大提升。在硬件的设计上还加入了专门控制电机的下位机,降低了电机速度变化产生的噪声,完成了系统性能的优化。

陈安[2](2013)在《基于DMGIS+ASP.NET的益阳气象信息共享及决策服务系统》文中提出湖南是季风气候特征最为显着的地区之一,各种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服务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在经济建设、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等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需求。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日趋严重,须不断提高天气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的精细化和准确性,气象信息及时共享,以满足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决策的需求。本系统使用基于DMGIS平台进行开发,采用基于SQL2005数据库的多层C/S和B/S相结合的模式实现的益阳气象信息共享及决策服务系统。本系统划分为应用模块和管理模块两大模块。应用模块是为整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各个模块综合,包括天气预报、天气实况、雷达图云图、雷电信息、森林火险、地质灾害和交通气象七类服务功能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用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反馈等。这个系统主要用于湖南省益阳市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及共享、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分析、预警信息发布与决策,以及针对其产品下游的预警发布。通过构建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信息服务共享与决策平台,实现气象数据与气象灾害信息的实时查询、自动分析与预测预警,为自然灾害防治分级管理决策服务,科学地预警自然灾害,并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提高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增强抢险救灾快速反应能力,达到气象信息共享及减灾防灾决策的目的。经测试,本系统能够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在2012年5月12日和6月26日安化县两次特大暴雨来临前预报将出现Ⅴ级山洪地质灾害,市防指根据决策服务产品命令灾害可能区域人员安全转移2.3万人,保障了大灾面前无人员伤亡。

张荣建[3](2012)在《关于卫星广播通信中常见干扰问题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卫星广播通信中常见干扰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可能的应对方法,以期对从业人员在地球站建设运行维护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借鉴。

黄颖[4](2012)在《气象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为了满足中尺度、短时效的精细化天气预报的需求,我国气象自动站观测系统的建设日趋完善,气象自动站观测资料成了中尺度、短时效天气预报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源之一。但其资料在数值预报系统中还没有得到充分使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观测资料的特殊性及数值预报系统缺少有效针对气象自动站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QC)方案。因此,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就越显得重要。自动气象站的数据质量控制问题一直备受资料使用者的关注。本文论述的气象自动站质量控制方案是根据自动站的特点和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对地面资料应用的要求,采用了多种控制技术解决目前自动站观测资料的质量问题,归纳总结了:1、基于传统方法的气象自动站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着重数据采集与台站两级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介绍了气象自动站采样、界限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人工质量控制等质量控制步骤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并使用一些实测自动气象站数据对于自动气象站采集部分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取得较好效果。目前,气象自动站部分的质量控制方法已经在自动气候站设计中得到应用。2、根据气象自动站测量序列在不同时段,不同尺度条件下的不同特性,基于混沌理论、GIS技术以及雷达测量动态数据处理等方法对不同时间尺度条件下的观测序列提出了气象自动观测站测量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气象自动站数据质量控制对于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的防治、精细化天气预报制作和区域气候分析以等等应用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数据质量控制方案的建立,能够实时反映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也反映出了数据的缺测和及时性也存在一些问题。

章佑[5](2011)在《西南空管气象设备集中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西南民航事业也在蓬勃快速发展,区内主要机场单日飞机起降架次屡创新高,增量大幅提升。在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西南民航空管局航空安全保障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主要表现在管制运行风险、设备保障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这三大风险压力。随着“十二五”规划各种空管项目的开展和建设,西南空管局气象项目也将陆续在西南地区建设和投入应用。如何防范气象设备保障风险、如何满足气象保障工作更好的为民航安全服务,也成了当前西南空管局气象保障部门研究的主要课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的满足民航气象事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解决气象设备的保障风险,研究和设计西南空管气象设备集中监控系统,将为气象保障部门带来更多的便利并且能够大大减少气象设备对航空飞行安全的影响。本文基于西南空管局气象设备保障对于气象设备集中监控系统的迫切需求,研究了气象设备集中监控系统设计的可行性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案,搭建了相应的模型并通过软件实现西南空管气象设备集中监控系统。在该系统中,搭建了西南空管气象设备管理数据库,完善了气象网络运行平台,实现了气象雷达、自动观测系统、气象卫星以及UPS等若干气象设备的集中监控,更好的为民航气象工作人员提供支持。系统依据西南空管气象设备现状以及未来气象设备应用,根据用户需求,网络构架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技术,以气象信息的矢量图形化为基础,可以在服务器上解析民航西南空管局各类气象设备状态数据,实现了对遥感气象卫星、DVB-S系统、自动观测系统、多普勒气象雷达系统、UPS系统、数据库机房等的状态监控,同时可以在各个监控终端中进行监控显示。整个系统的设计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可以直观的显示各类气象设备状态信息,有效的为航空气象服务。该系统已开始应用于西南空管局业务工作当中,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林仲[6](2011)在《福建省电网气象防灾预警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重要的海洋省份之一。福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双重天气系统的频繁影响,还受台湾海峡独特地形产生的狭管效应的影响,是海洋气象灾害的高发省份,灾害种类多,强度大。一年四季都可能有冰雹、龙卷、飑线等强对流天气发生。上述灾害性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有很大影响。本项目希望通过对灾害性天气的研究得出未来天气对电网的灾害指数,由此可以定量地分析未来天气对电网的危害程度,使电网调度部门根据预测的未来危害程度,结合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关键线路潮流控制、运行方式调整策略。并且可以利用气象信息帮助查找事故原因(如倒杆、跳闸等),为调度部门事故处理及事故分析提供依据,提高福建省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课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介绍了基于Web的应用技术框架及系统运用的开发技术。包括B/S模式、Web的应用技术框架、ASP.NET以及Web Service;并对预警系统建模方法研究;还介绍了预警系统数据库技术,并通过对现阶段主要的集中数据挖掘算法的对比分析,选择了本课题所采用的方法,最后分析了福建省主要气象灾害中的三种气象灾害(大风、雷暴、降水)及电网气象灾害的气候特征。2)设计了福建省电网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数学模型。根据大风电网气象灾害预警指标、雷暴电网气象灾害预警指标以及降水电网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分析了现有技术中所用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特点,本文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数据挖掘算法来增加对灾害预警的准确性。3)设计了福建省电网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分析大风、雷暴及降水造成的电网气象灾害。分别对历史电网事故气象灾害检索子系统、实时气象灾害监测子系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子系统以及负荷预测服务子系统进行设计;并完成整体数据库设计工作;最后介绍了系统采用的备份容灾技术。

孙梅梅[7](2008)在《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卫星通信以其迅速、方便、灵活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卫星通信已深入到军事、政治、科学研究、Internet传输、广播电视、大型企业信息网、民用通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技术手段。卫星通信正向数字化、高功率、大容量、高可靠性方向发展,这就对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地面接收站的天线必须严格对准卫星。由于卫星天线控制室大都设在高山上或城郊高楼顶层,工作环境恶劣,电磁辐射较大,严重影响值机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研制具有远程操控功能的高可靠性的卫星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对保护值机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卫星通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所研制的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是将天线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利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卫星天线控制器,以Eb/No所对应的信号质量指示信号为跟踪信号,自动搜索寻星,实现天线自动准确对星,主要分为单片机端和PC机端两部分。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器定时进行天线角度信号和接收卫星信号强度的采集,传输给PC机进行记录和存储,通过计算对应不同接收站点接收不同卫星时的天线的俯仰角、方位角,记录并寻找不同卫星的漂移规律并存储起来,然后根据存储数据,经运算处理产生控制信号,再传送给单片机驱动电机适时地自适应控制天线实现快速准确对星;为了便于直观控制,在系统PC端还可以实时显示卫星天线相对卫星的指向,并利用局域网技术实现多终端操控。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控制功能、PC机的海量存储和高速运算能力以及网络通信能力,在PC端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既可实现对卫星天线的精确控制,又可进行远程操控。本研究充分利用了现代通信理论、卫星天线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和数据库有关知识,开发了一套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功能完整的远程操控型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器。本文在分析研究数字卫星天线远程操控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该系统PC机操控平台的开发、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及数据库的设计。本系统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调整天线费时费力的弊端,具有对星速度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价格比高和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特点,可满足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需要。该研究可直接服务于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卫星天线的测试控制实验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科学勘探等需要准确快速对星的场合,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赵宁[8](2008)在《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器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必须加快发展交互式多媒体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卫星电视广播在远程教育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卫星电视广播系统便显得尤为重要。卫星通信的迅速、方便、灵活及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随着电视广播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对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接收数字信号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天线对准卫星,保证信号接收的快速性和可靠性,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卫星天线控制室大都设在高山上或城郊高楼顶层,工作环境恶劣,电磁辐射较大,严重影响值机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研制具有远程操控功能的高可靠性的卫星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对保护值机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卫星通信质量意义重大。目前国内的卫星接收天线控制器大部分是按极值跟踪原理设计的,这种控制器需根据系统接收到的载波信号大小控制天线反复转动,才能对准卫星。这对接收模拟信号的系统还能满足要求,但对接收数字信号的系统却不能满足要求,需进行相应的改进。本文所要研制的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是采用数字卫星接收机的信号质量指示电压转换成天线控制的基准信号,从而使天线准确对星,并且可以找出卫星的漂移规律存储起来,然后根据存储数据适时地自适应控制天线实现快速准确对星。本文阐述了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器的设计思想、主要功能、主要技术、具体的实现方法和使用方法。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工作的安排。第二章,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整体方案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设计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第三章,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重要部件的选取,硬件电路设计以及硬件安全设计。第四章,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给出了51单片机程序的设计思想,具体程序设计,串行通信软件设计以及软件抗干扰措施。第五章,无线操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对无线传输模块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详细论述了模块的结构和功能,介绍了手持终端控制器的硬件系统架构,阐述了无线通信协议的具体设计以及CRC校验在无线数据传输中的应用。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对整个系统设计作了简单总结,并初步探讨系统需进一步完善改进的方面。本文根据卫星天线知识、自动控制理论、现代通信理论,分析研究了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跟踪控制的方法,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本系统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调整天线费时费力的弊端,具有对星速度快、精度高、操作简单快捷、抗干扰能力强、性能价格比高和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特点,适合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符合现代卫星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该研究可直接服务于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卫星天线的测试控制实验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军事情报、科学勘探等需要准确快速对星的场合,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对于推动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着。

南翔宇[9](2008)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农村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国外发达国家早已经开始,发达国家借助各种传播媒体,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农村远程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得到很大的发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Internet技术和卫星宽带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农村远程教育虽然起步稍晚,但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农村居民越来越多地利用远程手段获取教育信息和享受教育资源,乃至通过远程手段接受教育。但目前我国农村远程教育一直沿用单一的“广电模式”,正在开展的其他形式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时间不长,在远程教育体制轨制、远程教育技术支撑手段、以及远程教育质量与效率改进等方面还需要完善和深化。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农村远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客观评价我国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状况,运用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从改进我国农村远程教育体系的运行效率、扩大农村远程教育的辐射密度和提高农村远程教育的服务质量等方面,研究强化我国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和改进其服务体系的重点领域。论文规划为五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在综述和评价共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案,即将研究目的确定为:总结归纳国内构建农村远程教育平台方面和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为各地建设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将研究思路与方法确定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国内外农村远程教育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农村远程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建立农村教育模式发展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建立的农村教育模式实施的政策建议,将研究的创新点确定为:通过归纳整理提出了可供选择的符合实际的五种平台搭建的模式,提出了不同农村远程教育建设服务体系时可以参照的一般模式。第二章为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现状及评价。在介绍目前在农村中小学、农村党员干部、广播电视学校、农村广播电视学校以及农科教联盟系统正在开展的农村远程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这几种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投资渠道单一,使用效率低天网与地网脱节、远程教育资源的缺乏与浪费、远程教学、服务队伍的组织不健全,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第三章为农村远程教育的平台建设模式。围绕平台建设问题,分了功能、要求、模式建设和资源建设四个部分,认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为建设重点,提出卫星接收系统+投影设备(电视机)、卫星接收系统+局域网、卫星接收系统+多媒体电脑教学系统、卫星接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卫星双向接收发射系统(交互式)五种平台建设模式。第四章为农村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分析。围绕服务体系模式建设问题,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目前五种正在开展的农村远程教育模式,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第五章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提出制定农村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建设统一的农村远程教育宽带网络传输公共平台、开办省级农业电视频道、注重整合设备资源发挥设备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对策和建议。

马骐[10](2007)在《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的实践与研究》文中提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是推动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和保障。随着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师培训已成为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推动项目实施地区教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核心。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水平已成为项目培训单位的重点工作。作为陕西省远教工程教师培训的管理组织者和设计者,本文作者通过对近几年项目培训工作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构建了我省远教工程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以及相应的培训管理模式和培训策略,并在工作实践中对这些体系和模式进行了完善和修订。本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通过实践研究,构建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训体系、模式和策略。第二章是理论探索,阐述了教师培训的背景、教师身份和教师培训中的教学方法。第三章是研究过程,阐述了培训指导思想的建立,培训前期现状分析,培训方法的形成和培训过程的完善。第四章是实践和研究结果。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了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训管理模式;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训策略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第五章是可持续发展的远教培训策略。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如何持续有效地开展培训是以后工作的重要坏节,在此本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策略。第六章是总结和后续问题分析。通过实践和修订,本文所提出的培训体系、模式和策略得到了广泛认同,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同时,作者提出了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卫星单收站的正确安装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单收站的正确安装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天线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2.1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2.2 天线稳定原理
        2.2.1 天线辐射方向图介绍
        2.2.2 三轴稳定平台方案选择
        2.2.3 稳定方式的分类与选择
        2.2.4 天线稳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 天线跟踪原理
        2.3.1 移动卫星通信天线跟踪原理
        2.3.2 天线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3 姿态测量原件
    2.4 圆锥扫描基本原理
        2.4.1 基本理论
        2.4.2 圆锥扫描对接收机的要求
    2.5 卫星系统总体结构
        2.5.1 天线座机械结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稳定相关算法的研究
    3.1 跟踪过程中的动态搜索研究
        3.1.1 进行动态搜索研究的必要性
        3.1.2 动态搜索控制算法
    3.2 系统三轴稳定控制算法的设计
        3.2.1 天线系统稳定的控制策略
        3.2.2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应用
        3.2.3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仿真
    3.3 测姿系统的相关算法
        3.3.1 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本原理
        3.3.2 数据融合算法
        3.3.3 姿态角求解算法
        3.3.4 姿态系统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线跟踪技术的研究
    4.1 天线初始对准技术
        4.1.1 坐标系
        4.1.2 粗对准方法
        4.1.3 精对准方法
        4.1.4 圆锥扫描控制方法
    4.2 SDP4/SGP4模型
    4.3 常用跟踪方式
        4.3.1 步进跟踪
        4.3.2 圆锥扫描
        4.3.3 单脉冲跟踪
        4.3.4 程序跟踪
    4.4 梯度跟踪方法
        4.4.1 梯度跟踪原理
        4.4.2 梯度跟踪实现
        4.4.3 算法流程
        4.4.4 算法仿真
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硬件设计
        5.1.1 天线(天线基础和辐射方向性图)
        5.1.2 伺服系统
        5.1.3 控制系统
    5.2 系统软件设计
        5.2.1 运行环境的搭建
        5.2.2 硬件驱动软件编写
        5.2.3 CGI编写
        5.2.4 RPC命令
        5.2.5 解算模块软件设计
        5.2.6 浏览器端设计
    5.3 实验结果
    5.4 系统性能的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基于DMGIS+ASP.NET的益阳气象信息共享及决策服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分析
    2.1 系统主要技术
        2.1.1 ASP.NET 简介
        2.1.2 SQL Server 2005 简介
        2.1.3 DMGIS 简介
    2.2 系统运行环境分析
        2.2.1 网络环境
        2.2.2 硬件环境
        2.2.3 软件环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功能需求分析
    3.2 非功能需求分析
    3.3 可行性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概要设计
    4.2 系统的整体设计
    4.3 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4.4 系统数据库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天气预报与服务功能模块
        5.1.1 功能分析
        5.1.2 功能实现流程图
        5.1.3 功能模块实现
    5.2 天气实况与服务功能模块
        5.2.1 功能分析
        5.2.2 功能实现流程图
        5.2.3 功能模块实现
    5.3 雷达图云图与服务功能模块
        5.3.1 等效雷达的技术
        5.3.2 卫星云图技术
    5.4 雷电信息与服务功能模块
        5.4.1 功能分析
        5.4.2 功能实现流程图
    5.5 森林火险预报与服务功能模块
        5.5.1 功能分析
        5.5.2 功能实现流程图
        5.5.3 功能模块实现
    5.6 地质灾害与服务功能模块
        5.6.1 功能分析
        5.6.2 功能实现流程图
        5.6.3 功能模块实现
    5.7 交通气象功能模块
        5.7.1 功能分析
        5.7.2 功能实现流程图
        5.7.3 功能模块实现
    5.8 安全管理功能模块
    5.9 信息反馈功能模块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功能测试
    6.2 性能测试
    6.3 模块测试
    6.4 系统测试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3)关于卫星广播通信中常见干扰问题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干扰的种类和原因及危害程度
    1. 地面干扰
    2. 空间段各类自然噪声干扰
    3. 空间不明无意干扰
    4、空间恶意干扰
三、干扰的分析及可能采取的处理措施
四、干扰信号的可能检测方法

(4)气象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1 气象观测与技术保障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气象自动站数据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1.5 本课题内容及体系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分析
    2.1 系统开发环境及主要技术路线
        2.1.1 GIS 技术
        2.1.2 .net 技术与 C#
        2.1.3 Delphi 语言
        2.1.4 系统的技术特点
    2.2 系统运行环境分析
        2.2.1 网络环境
        2.2.2 硬件环境
        2.2.3 软件环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气象自动站现状描述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3.2 气象数据管理需求
        3.2.1 规范气象数据,更好的促进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
        3.2.2 充分发挥新型探测资料在气象业务发展中的作用需求
        3.2.3 提高气象数据对社会各行业的服务效率的需求
    3.3 性能需求
        3.3.1 安全性需求
        3.3.2 其他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象数据质量控制总体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1.2 系统平台数据处理流程图
        4.1.3 系统平台的架构层次图
    4.2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4.2.1 数据预处理功能
        4.2.2 界限值检查功能
        4.2.3 时间一致性检查功能
        4.2.4 空间一致性检查功能
        4.2.5 数据库管理功能
    4.3 数据库总体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象数据质量控制新方法设计与研究
    5.1 基于 GIS 的质量控制数据处理
        5.1.1 基于雷达和气象自动站的数据修正(降水序列为例)
        5.1.2 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简介
        5.1.3 气象地面自动站雨量观测特点
        5.1.4 GIS 空间插值法
        5.1.5 基于雷达数据的气象自动站降水估计
    5.2 基于混沌理论的质量控制数据分析
        5.2.1 混沌理论基本含义
        5.2.2 混沌理论基本特征和相关概念
        5.2.3 混沌特性常用算法
        5.2.4 多尺度条件下气象要素序列混沌特性及其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象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关键模块的实现
    6.1 气象数据接收功能模块实现
    6.2 气象数据质量控制功能模块实现
        6.2.1 对气象自动站数据质量控制码的规定:
        6.2.2 气象自动站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实现:
    6.3 系统具体代码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测试
    7.1 系统测试简介
        7.1.1 web 网站测试
        7.1.2 性能测试
        7.1.3 压力测试
    7.2 系统测试结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5)西南空管气象设备集中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西南空管气象设备集中监控系统设计目标
    1.3 本论文特点及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西南空管气象监控设备
        2.1.1 气象自动观测系统
        2.1.2 天气雷达系统
    2.2 系统需求分析
        2.2.1 系统总体需求
        2.2.2 具体需求分析
    2.3 系统设计难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3.1 系统设计原则
    3.2 系统构架选择
        3.2.1 系统构架
    3.3 系统设计方案
        3.3.1 系统网络设计
        3.3.2 系统软件设计
    3.4 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
    4.2 数据接口
        4.2.1 自动观测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
        4.2.2 气象雷达数据采集与定义
        4.2.3 其他设备信息
    4.3 系统软件模块实现
        4.3.1 运行监控子系统
        4.3.2 设备维护维修子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测试
    5.1 软件测试环境
    5.2 系统软件测试
        5.2.1 软件功能测试
        5.2.2 软件性能测试
        5.2.3 软件可用性测试
        5.2.4 软件客户端兼容性测试
        5.2.5 软件安全性测试
    5.3 系统软件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福建省电网气象防灾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设计应用技术
    2.1 基于 WEB 的应用技术框架及系统运用的开发技术
        2.1.1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2.1.2 Web 的应用技术框架
        2.1.3 ASP.NET
        2.1.4 Web Service
    2.2 预警系统模块设计
    2.3 预警系统数据库技术的介绍及优缺点分析
        2.3.1 数据挖掘技术的特征
        2.3.2 主要挖掘算法及其对比分析
        2.3.3 挖掘算法的选择及所选算法的优缺点分析
    2.4 福建省主要气象灾害及电网气象灾害的气候特征
        2.4.1 福建省主要气象灾害
        2.4.2 电网气象灾害的气候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建省电网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数学模型
    3.1 电网气象灾害预警指标
        3.1.1 大风
        3.1.2 雷暴
        3.1.3 降水
    3.2 现有建模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3.2.1 建模方法
        3.2.2 存在的问题
    3.3 基于神经网络的灾害预警方法研究
    3.4 基于神经网络跳闸事故历史拟合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建省电网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设计
    4.1 福建省电网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框架设计
        4.1.1 历史电网事故气象灾害检索子系统设计
        4.1.2 实时气象灾害监测子系统设计
        4.1.3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子系统设计
        4.1.4 负荷预测服务子系统设计
    4.2 数据库设计
    4.3 系统容灾备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7)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卫星电视广播与现代远程教育
        1.1.1 现代远程教育
        1.1.2 卫星电视广播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1.1.3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
    1.2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1.2.1 PC 机自动控制理论及控制方法
        1.2.2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2.3 人工调整卫星天线对星的基本过程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1.3.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1.3.2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2.1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2.1.1 卫星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2.1.2 同步卫星的漂移
        2.1.3 系统跟踪信号的选取
    2.2 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总体结构设计
        2.2.1 系统的需求分析
        2.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2.3 系统性能指标
    2.3 系统PC 端开发工具与网络计算模式的选择
        2.3.1 系统PC 端开发工具的选择
        2.3.2 计算机网络计算模式
    2.4 系统单片机部分设计概述
第三章 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模块设计
    3.1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3.1.1 主界面及登陆窗体设计
        3.1.2 串口设置窗体
        3.1.3 密码修改窗体
    3.2 卫星参数资料模块设计
        3.2.1 计算接收站点参数资料
        3.2.2 卫星参数修改
    3.3 数据库管理模块
        3.3.1 周期设置与分析
        3.3.2 数据浏览查询打印模块
    3.4 寻星操作模块
        3.4.1 实时角度采集
        3.4.2 自动控制功能
    3.5 系统后台数据库
        3.5.1 Delphi 访问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3.5.2 系统后台数据库的设计
        3.5.3 系统数据库的有关操作
第四章 系统通信
    4.1 串行通信
        4.1.1 通信技术概述
        4.1.2 系统PC 端通信接口程序设计
        4.1.3 系统PC 端串行通信窗体设计
    4.2 系统计算机端网络通信
        4.2.1 局域网的网络建设
        4.2.2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4.2.3 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 服务器
        4.2.4 配置Windows XP 客户机
    4.3 系统PC 端平台操控软件的制作与安装
        4.3.1 系统PC 端平台操控软件的制作
        4.3.2 系统PC 端平台操控软件的安装
第五章系统特点及今后工作展望
    5.1 系统的特点
    5.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的安排
第二章 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2.1 系统设计理论基础
        2.1.1 卫星漂移规律性
        2.1.2 卫星天线基础
    2.2 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2.2.1 数据采集技术
        2.2.2 串行通信技术
        2.2.3 单片机网络通信技术
        2.2.4 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1 系统控制原理
        2.3.2 系统组成
        2.3.3 系统总体程序模块设计
        2.3.4 系统主要技术要求和性能特点
第三章 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的硬件组成
    3.2 系统重要部件的选取
        3.2.1 主控芯片
        3.2.2 A/D 转换器
        3.2.3 传感器
        3.2.4 驱动电路
    3.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3.1 电路设计软件的选择
        3.3.2 系统电路原理图
        3.3.3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3.4 系统硬件安全设计
第四章 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主机软件整体设计
        4.1.1 单片机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4.1.2 系统程序总框图
        4.1.3 系统监控软件设计
        4.1.4 通道选择
    4.2 系统主要功能的具体实现
        4.2.1 搜索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4.2.2 跟踪控制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4.3 串行通信软件设计
        4.3.1 串行通信协议设计
        4.3.2 单片机串行发送程序
        4.3.3 单片机串行接收程序
    4.4 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
        4.4.1 数字滤波
        4.4.2 指令冗余
        4.4.3 软件陷阱
        4.4.4 “看门狗”技术
第五章 无线操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1 无线操控模块的功能与结构
    5.2 无线传输模块简介
        5.2.1 nRF401
        5.2.2 无线通信数传模块PTR2000
    5.3 无线遥控终端的硬件系统架构
        5.3.1 高性能单片微控制器的选择
        5.3.2 AT89C2051 单片机和PTR2000 的连接
        5.3.3 键盘显示电路
    5.4 无线通信协议的设计
        5.4.1 无线通信的任务及协议
        5.4.2 无线通信的基本流程图
    5.5 CRC 校验在无线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5.5.1 CRC 校验的原理
        5.5.2 CRC 校验的硬件实现
        5.5.3 CRC 校验的软件实现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I 系统主电路图
附录II 无线遥控模块电路图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现状及评价
    2.1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阶段分析
        2.1.1 以教育部推广的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三种模式”为主的初级阶段
        2.1.2 是综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设的高级阶段
    2.2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就与特征分析
    2.3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农村远程教育的平台建设模式
    3.1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的主要服务功能
    3.2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的要求
        3.2.1 宽带网络传输平台建设与整合
        3.2.2 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
        3.2.3 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系统运营
    3.3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的模式
        3.3.1 卫星接收系统+ 投影设备(电视机)
        3.3.2 卫星接收系统+ 局域网
        3.3.3 卫星接收系统+ 多媒体电脑教学系统
        3.3.4 卫星接收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3.3.5 卫星双向接收发射系统(交互式)
    3.4 平台建设的后台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
        3.4.1 数据库建设各部分功能描述
        3.4.2 农业数据库一种新的实施形式
第四章 农村远程教育的服务体系模式
    4.1 五种服务体系模式分析
        4.1.1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模式
        4.1.2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模式
        4.1.3 农广校系统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模式
        4.1.4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模式
        4.1.5 农科教联盟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模式
    4.2 农村远程服务体系一般模式研究
第五章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二)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目的和任务
        (三) “三种模式”概述
        (四) 我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情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建设
        (二) 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三) 确保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取得成效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调查法
        (三) 行动研究法
        (四) 叙事研究法
        (五) 数据统计分析法
第二章 理论探索
    一、教师培训的背景研究
        (一) 校本培训模式的完善
        (二) 信息技术的影响
    二、教师身份的研究
    三、教师培训中的教学法研究
第三章 研究过程
    一、培训指导思想的建立
    二、培训前期现状分析
        (一) 电教队伍建设
        (二) 受训学员现状
        (三) 教师基本能力调查
    三、培训方法的形成
    四、培训过程的完善
第四章 实践和研究成果
    一、构建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
        (一) 省级培训
        (二) 市、县级培训
        (三) 校本培训
    二、管理模式
        (一) 强化管理措施
        (二) 明确工作职责
        (三) 加强基地建设
    三、培训策略
        (一) 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二) 设定科学目标,提出分层分类要求
        (三) 确保培训质量,严抓考核和评价
        (四) 加强队伍建设,细化学员选拔标准
        (五) 引导教学实践,实现教学改革与远程工程有机结合
        (六) 发挥优势力量,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四、成效分析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远教培训策略
    一、抓好校本培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机制
    二、发挥网络优势,构建教师培训的互动平台
    三、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四、重视资源建设,促进远教培训应用实践
    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远教培训深入发展
    六、建立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远教培训效果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卫星单收站的正确安装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天线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程效.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3)
  • [2]基于DMGIS+ASP.NET的益阳气象信息共享及决策服务系统[D]. 陈安.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7)
  • [3]关于卫星广播通信中常见干扰问题的分析研究[J]. 张荣建. 卫星与网络, 2012(11)
  • [4]气象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黄颖.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2)
  • [5]西南空管气象设备集中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章佑.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6]福建省电网气象防灾预警系统研究[D]. 林仲. 福州大学, 2011(06)
  • [7]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平台开发[D]. 孙梅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8]远程操控数字卫星天线控制器的研制[D]. 赵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9]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研究[D]. 南翔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10]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的实践与研究[D]. 马骐.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

标签:;  ;  ;  

卫星单接收站的正确安装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