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逻辑及其应用的一点改进

对李逻辑及其应用的一点改进

一、对Li逻辑的一点改进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万晨旭[1](2021)在《基于多分辨率分析和注入模型的全色锐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遥感技术兴起于20世纪中期,该技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背景,在空间探测领域快速发展。事实证明,遥感系统是地方、区域乃至全球规模监测地球表面和大气的有力工具,它可以提供重要覆盖范围的测绘和分类,其范围包括植被、土壤、水源和森林等土地覆盖特征。随着卫星传感器的迅速发展,遥感图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传感器技术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现有的遥感传感器无法得到同时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较高光谱分辨率的图像。由于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日益增长,研究者提出大量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全色锐化技术是通过融合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图像和低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得到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的一门技术。在保留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和提升其空间信息的基础上,不造成光谱和空间失真是全色锐化方法的关键。随着全色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主流方向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组件替换、多分辨率分析、变分优化和深度学习。其中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由于其在光谱和空间上良好的效果而受到研究员们的重视。在该类方法中注入高频和注入系数是技术的关键,只有通过合适的注入系数将合适的高频细节注入上采样后的多光谱图像中才能得到好的全色锐化结果。为此,本文基于注入模型和多分辨率分析,针对全色锐化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两种新的基于多分辨率分析和注入模型的全色锐化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注入细节优化的全色锐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得更精确的高频细节来进行全色锐化。提出的方法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本文设计了一个低秩模糊融合模型来融合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的高频细节。该模型将全色图像和上采样多光谱图像的高频分解为低秩分量和稀疏分量,并根据其特征设计相应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然后逆变换得到融合高频。由于全色图像的部分细节被多光谱图像的细节取代,直接使用它们作为注入细节可能会导致信息冗余或空间失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第二部分中,本文构造了一个自适应的细节补充模型来进一步优化细节。基于融合高频与全色图像原始高频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对融合高频细节进行补充,得到最终的注入细节。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保持光谱信息和改善空间细节这两方面均优于目前先进的方法。2)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光谱图像锐化和注入系数优化的全色锐化方法。在多光谱图像中存在一些重要的细节,但由于多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较低,直接使用其高频分量会导致最终锐化结果的空间信息较差。针对该问题,本文对多光谱图像进行多级锐化操作,通过分级的思想分步提升多光谱图像的空间信息。然后,分别提取锐化图像和全色图像的高频分量。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其高频分量也具有这样的特性。本文根据两者高频分量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设计自适应加权系数进行融合,得到理想的注入高频。在注入系数方面,基于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的空间和光谱关系,计算边缘矩阵和光谱比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频注入系数计算方法。在退化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实验,主观和客观结果都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其他先进的全色锐化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起文斌[2](2021)在《固态电解质界面和固态电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交通运输网以及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等,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储能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继续投入大量的时间去解决锂离子电池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负极与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之间较差的界面稳定性和兼容性便是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负极材料具有高反应活性,当与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接触时,界面会发生持续的副反应,从而生成固态电解质界面(SEI)。SEI膜的生长对电池的电化学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自发生长的SEI膜往往具有以下两个缺点:(1)稳定性较差,容易在循环过程中破裂并再生长;(2)动力学性能较差,阻碍离子在界面的输运。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负极与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问题,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方法去构建具有良好动力学性能且稳定的SEI膜。所以在本论文中我们也首先着重研究了负极与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之间SEI膜的调控方法,具体研究涉及LiNO3和LiI的应用。首先考虑到LiNO3在低压下能够分解为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Li3N和LiNxOy,我们将其应用到了石墨负极表面SEI膜的构建当中。直接借助浆料涂布过程中的溶解和析出原理将LiNO3均匀分散到石墨负极内,后续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硝酸锂的添加使石墨负极的倍率性能显着提升。当电流从68 m A g-1增加到680m A g-1时,添加有硝酸锂的石墨负极的充电比容量从340.0 m Ah g-1降到280.0m Ah g-1,保持率为82.4%;而未添加硝酸锂的石墨负极则从330.0 m Ah g-1直接降到了75.0 m Ah g-1,保持率仅为22.7%。后续我们接着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XRD)验证了LiNO3的成功分解,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在负极表面探测到了大量的Li3N和LiNxOy,表明了SEI中富含该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成分。通过循环伏安测试也表明添加硝酸锂后,负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显着提升,从8.55×10-9 cm2 s-1提高到了2.33×10-8 cm2 s-1,对应的界面阻抗也明显降低。因此,从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通过硝酸锂的原位分解的确可以在石墨负极表面构建出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SEI膜,从而有效提高倍率性能。紧接着,考虑到虽然一般的含F添加剂由于能够构建出富含Li F的SEI膜使硅基负极的界面稳定性得到改善,但是高含量的Li F同时也会降低SEI膜的动力学特性,由此我们继续用LiNO3改性了硅基负极的SEI膜。将LiNO3加入到SiOx/graphite负极中后,采用含氟化碳酸乙烯酯(FEC)添加剂的电解液进行充放电测试,我们发现倍率性能显着提升。在40 m A g-1电流进行循环时,经过改性的负极和原始负极都表现出接近450 m Ah g-1的比容量,当电流连续升到200、600和800 m A g-1后,经过硝酸锂改性的负极分别表现出92.8%、72.5%以及60.1%的容量保持率;而原始负极的容量保持率仅有76.1%、32.6%以及22.2%。后续的原位和非原位XRD测试结果以及XPS测试结果也表明,LiNO3的确也得到了成功分解;XPS测试结果还进一步指出,SEI膜中除了含有大量Li F外,还含有高离子电导率的Li3N和LiNxOy成分,进一步稳定了界面,同时提高了界面动力学,界面阻抗测试也验证了这一点。总之,通过该简单方法能够为负极表面构筑出稳定且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SEI膜,有效提高锂离子在界面的传输效率,有望为负极的界面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包括传统液态电池体系以及固态电池体系。除了LiNO3,我们同时对LiI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锂金属负极同PEO电解质之间存在界面反应,不仅会造成活性材料的损失,同时严重破坏界面的稳定性,导致锂沉积的不均匀。而考虑到LiI具有电子绝缘且可导锂离子的特性,我们将其应用到了PEO基固态锂金属电池中,为锂金属负极构建均匀且稳定的钝化膜。在具体实验过程里,我们借助浆料涂布过程将少量的LiI直接均匀添加到了磷酸铁锂(LFP)正极中,操作方法简单。而电化学测试表明,经过LiI改性后,锂金属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提升。经过改性后,160周循环(0.2 C)的平均库伦效率达到99.92%,而未改性电池仅为99.26%。此外,经过改性的电池在0.2 C倍率循环500周后的容量保持在150.7 m Ah g-1,保持率为93.1%;在1 C倍率循环1000周后容量保持在135.5 m Ah g-1,保持率为87.8%。而未改性电池在0.2 C倍率循环500周后容量只保持在103.3 m Ah g-1,保持率仅为64.5%;在1 C倍率循环1000周后容量只保持100.8 m Ah g-1,保持率仅为65.5%。与此同时,未改性的固态电池中观察到了明显的库伦效率和循环容量波动的现象;而经过碘化锂修饰后的电池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性能波动。紧接着,我们对锂金属表面的形貌进行了表征,未作改性的电池中,锂金属表面观察到了大量的白色还原产物,并且没有平整的界面;而经过改性后,锂金属表面观察到了如叶脉般纵横交错的均匀形貌,说明锂金属实现了较均匀的沉积。通过XPS测试,我们发现锂金属表面含有大量的LiI,说明正极中加入的LiI成功转移到了负极表面并参与了SEI膜的构建。此外,经过改性的锂金属负极表面探测到了更多比例的Li F,所以LiI的存在可能促进了界面处Li F的产生,富含LiI和Li F的SEI膜促进了锂的均匀沉积,提高了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考虑到LiI在PEO基电池中的成功运用,我们继续将其应用到了硫化物电解质基全固态电池中。锂金属负极的高反应活性注定了其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之间也将发生剧烈的界面反应,不仅损失活性材料,同时产生大量低离子电导率的副产物。我们研究发现,当把Li7P3S11与锂金属紧密接触后,界面生成大量的Li2S和P-S-Lix,其中低离子电导率的Li2S含量非常高,在S 2p谱图中的峰面积占比达到了81.9%,说明界面的固态电解质几乎被还原。而掺杂了LiI后,电解质Li7P3S11-LiI与锂金属的界面变得更稳定,生成的Li2S明显减少,同时未观测到明显的P-S-Lix成分。此外,LiI相对于Li2S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所以相比于未改性电解质,经过改性后界面处的大量LiI也会促进锂离子在界面的有效输运。总之,通过研究表明,不管在PEO基固态电池体系还是无机硫化物电解质基固态电池体系,LiI应该都能够对锂金属界面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抑制界面的恶化,同时促进锂离子在界面的均匀沉积和输运。紧接着,考虑到LiI作为催化剂在锂空电池中有过报道,而Li2S正极由于活性较低,往往充放电极化非常大,尤其是在固态电池体系中,很难将容量释放出来。而在全固态电池体系,锂硫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受到了广泛关注,被一致认为是未来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储能器件。我们于是将LiI用作Li2S正极的催化剂,并以Li10GeP2S12(LGPS)和经过LiI修饰的Li7P3S11-LiI为电解质研究了全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研究表明,LiI对Li2S的电化学分解起到了良好的催化效果,经过碳纳米管(CNT)和Super-P构建良好的电子传输网络,LGPS构建锂离子传输通道后,全固态电池在20 m A g-1(60℃)电流下的放电容量达到1070.2 m Ah g-1,同时高于2.2 V的比容量占总容量的78.8%。而在相同的制备条件及测试条件下,不含LiI的Li2S正极只展现出低于200 m Ah g-1的比容量,并且放电电压平台远低于2.2 V。此外,通过调节合适的导电添加剂和电解质添加剂含量后,我们实现了40和100 m A g-1电流下771.0和522.7 m Ah g-1的比容量,同时在20 m A g-1电流下实现了20周的稳定循环,循环容量超过900 m Ah g-1。因此,经过LiI催化剂的使用后,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容量得到充分的释放,能量密度得到提升。总之,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开展了对LiNO3和LiI的探索。这两种添加剂都有望对负极界面实现良好的改性,LiNO3有助于构建富含Li3N和LiNxOy的SEI膜,提高界面的动力学性能以及稳定性;LiI能够有效钝化锂金属界面,抑制锂金属同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反应,实现锂的均匀沉积,同时LiI具有输运锂离子的能力,不会恶化界面的动力学性能。此外,LiI在全固态锂硫电池中对Li2S和S之间的电化学转化能够起到良好的催化效果,有望成为未来全固态锂硫电池中重要的成分之一。

纪昊男[3](2021)在《林区高精路网地图构建研究》文中指出数字化和精准化是新时期林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林区高精路网地图必将成为林业管理中的“新基建”。然而,高精地图的生产制作是一个资金和技术要求很高的产业,当前各地图生产巨头主要聚焦于交通主干道上,对于林区用于满足行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的特定的林区高精路网地图的制作尚未见报道。林区道路具有地形起伏大、道路弯曲程度大、路面不规则、断头、多叉,以及遮挡物浓密高大、有生命力并具季节变化等特点。因此有必要探寻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林区高精路网地图构建方法,为森林监测、管理、防火、旅游等活动提供精准的基础地图保障。研究中使用大疆Phantom 4 RTK无人机,以低空倾斜摄影拍摄为主,结合林下近景摄影测量进行补拍,分别获取林区高分辨率影像与密集点云,采用迭代最邻近点配准法(即ICP算法)和人工配准相结合的方法将两种点云数据进行融合;利用ContextCapture三维建模软件生成精细的林区三维实景模型;利用PSG 3D三维测绘系统软件加载构建的林区精细三维实景模型,从三维实景模型上采集高精度地理信息数据,例如道路边线、中线、路沿等道路附属设施,严格控制每一条线落在白色喷漆线的中心处,在植被和建筑物影响采集时,可以对模型进行切割显示,切割后可以清晰的绘制道路,并在采集过程中严格把好质量关,进而完成林区高精路网地图的构建。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从多视角采集低空影像,获取丰富的地物顶部及侧视的高分辨率影像,构建的三维实景模型感官真实性强。但无法获取林冠下的林区道路信息,无法保证道路模型的完整性。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虽然不能获取路网的完整信息,但是它能获得完整准确的林冠遮挡下的路网信息。将两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降低了林区精细三维实景模型构建的成本,提高了高精路网地图构建的精度。(2)采用ICP算法与人工配准相结合的方法,将林上林下两种高密度点云配准融合,构建了林区精细三维实景模型,其细节轮廓清晰,近地面目标结构清晰,显示特征直观反映了地物的真实结构状态,有效地解决了林冠下道路模型漏洞和局部拉花问题,模型效果得到极大优化。(3)以孟公山林场为例,构建了林区精细三维实景模型,并且构建的高精路网地图,实际点位与地图上点位中误差为0.076m,高程中误差为0.122m;平面最大误差为0.170m,高程最大误差为0.214m;平面最小误差为0.020m,高程最小误差为0.005m。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综合误差在5cm至20cm,构建的高精路网地图精度符合自动驾驶L4级别的精度要求。(4)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结合近景摄影测量+精细三维实景模型构建+人机交互式构建林区高精路网地图”的模式,为林区高精路网地图构建,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能更好地为森林经营活动和将来林区自动驾驶的应用提供高精度的地图数据。实验中构建的林区高精路网地图在精度和数据维度方面达到了服务于自动驾驶的高精地图标准,但在地图更新的时效性上具有一定缺陷,只能作为静态林区高精路网地图,不能作为实时动态林区高精路网地图,这也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周风宜[4](2021)在《金属修饰正极材料的设计及其固硫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硫电池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和比容量,是极具潜力的二次电池之一。然而,多硫化锂(Li2Sx)向电解液的穿梭,导电性差且难溶Li2S的沉积等问题导致电池循环寿命降低,动力学性能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构建具有优异导电性,固硫和催化性能的正极材料是改善电池性能的关键。近年来,金属修饰材料能够提供强极性金属原子和催化活性中心等优势在能量存储和转换中极具研究前景。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具有连接单元易调控,易实现杂原子功能基团修饰的优点。因此,本文以金属修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为载硫宿主正极材料,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材料抑制多硫化锂穿梭的机理、对难溶Li2S的催化性能以及溶剂对材料抑制穿梭效应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设计具有M-N4配位结构的金属修饰共价有价框架材料(MPc-COF,M=Ti,V,Mn,Cu,Zn)做正极。以Li2Sx(x=1,4,6,8)为研究对象,研究材料抑制多硫化锂穿梭的机理,评估材料固硫性能。通过稳定吸附方式筛选,差分电荷密度,Bader电荷以及态密度分析等证明了材料表面的M-N4结构对多硫化锂中的S和Li原子存在协同吸附作用(N-Li,M-S)。进一步研究发现MPc-COF孔道中的N和O原子与Li原子存在化学吸附作用,对多硫化锂有很好的固硫性能。在难溶Li2S的催化解离性能研究中发现Mn Pc-COF表面M-N活性中心对Li2S的催化解离能垒较低,催化效果好。固硫性能与催化机理研究均表明Mn原子修饰的Mn-COF是有潜力的正极材料。(2)设计含有不饱和M-N3配位的金属修饰共价三嗪框架材料,并将其与石墨烯复合(M-CTF/G,M=Li,Ti~Zn)做正极。研究表明M-CTF/G复合材料可以稳定存在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以Li2S4为研究对象,发现M-N3配位方式对Li2S4存在协同吸附能力(N-Li,M-S),其中含有Ti和Mn原子的M-CTF/G复合材料吸附能力最强。进一步研究在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溶剂中,溶剂的结构及极性对M-CTF/G复合材料固硫性能的影响。具体通过研究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二甲基亚砜(DMSO)和四甲基脲(TMU)溶剂对M-CTF/G(M=Li,Cu,Zn)固硫性能的影响,发现Li-CTF/G不足以抑制Li2S4向溶剂的溶解,Cu-CTF/G和Zn-CTF/G可以有效抑制Li2S4向DOL和DME的溶解,而在TMU和DMSO中表现不佳。最终建立Li2S4在M-CTF/G材料表面的吸附能与其溶解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在简化计算模型的情况下M-CTF/G材料对Li2S4吸附能的标准,为筛选高性能的正极材料提供有效地理论指导。

李玉淋[5](2021)在《机载LiDAR矿区沉陷变形监测研究》文中提出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会严重影响沉陷区生态环境,掌握沉陷规律可靠的手段是沉陷监测,但传统沉陷监测方法只能获取工作面走向和倾向主断面线上少量离散点沉降数据,不能充分反映整个工作面的沉陷变形。近年来,三维扫描、In SAR、无人机摄影测量等技术被用于沉陷监测,受地形、植被等因素影响,以上手段存在缺陷。本文采用无人机机载LiDAR技术进行沉陷变形监测。根据山西某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布设观测线,采用水准测量获取主断面观测线和若干检查点的沉降数据;采用机载LiDAR技术进行监测,获取两期雷达点云数据,使用多种滤波和插值算法处理点云得到两期DEM叠加获取沉陷变形盆地;对比分析概率积分法预计、无人机摄影测量和机载雷达沉降数据,获取准确的全盆地开采沉陷特征,通过以上研究,获取了如下结论:(1)通过对比多种滤波算法和插值算法,结合滤波效果图、沉陷盆地效果图和误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方法和局部多项式插值算法更适用于该矿区地表有植被的山区机载LiDAR点云数据。(2)机载雷达沉陷监测精度可达到48mm,相较于在矿区工作面采用摄影测量(载荷为相机)技术进行矿区沉陷监测的精度,机载LiDAR沉陷监测精度可提高约50%。(3)机载LiDAR与地面观测站精度对比,高程中误差为54mm,可知,机载雷达沉陷监测在小变形区的精度有限,低于In SAR精度,因此煤炭开采沉陷中可行的监测方法是大变形区采用机载雷达技术,小变形区采用In SAR。(4)机载LiDAR实测下沉盆地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在不同位置出现了面积和下沉差值不同的若干局部盆地,与预计盆地下沉差最大可达1米以上,如此大的差值远远大于雷达测量精度,造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应是上覆岩层结构与岩性和地貌的复杂性;机载LiDAR实测下沉大于预计下沉的空间体积(填方)和小于预计下沉的空间体积(挖方)之差是总下沉盆地体积的33%。以上研究对准确获取沉陷盆地全貌特征、完善沉陷预计方法、合理设计工作面布设方案、保护沉陷区地表建筑物具有重要意义。

梁天鹏[6](2021)在《低损耗可光刻玻璃及通孔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转接板(Interposer)是三维集成微系统中高密度互联和集成无源元件的载体,是实现三维集成的核心材料,具有摩尔时代硅基板相当的意义。可光刻玻璃作为转接板相对硅和陶瓷具有热膨胀可调、工艺复杂度低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由于可光刻玻璃的损耗和集成度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推广。如何降低可光刻玻璃的损耗(提高微波性能)和减小孔径(提高集成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研究:选择Li-Al-Si体系的可光刻玻璃,根据多离子耦合效应设计了基础配方,探索了中和碱效应、压制效应、稳定效应、给氧能力在可光刻玻璃降低损耗中的机理和方法;通过优化光敏性能,制备了低损耗、小孔径的可光刻玻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添加光敏剂(Ce2O3)、成核剂(Ag2O)、还原剂(Sb2O5)以达到可光刻的性能。在此过程中通过优化光敏剂和还原剂的含量增强了光敏性,通过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的优化抑制了在熔制过程中Li2SiO3的析出制备了具有优异可光刻性能的光敏玻璃,并建立了玻璃从熔制到晶圆精加工到通孔成型的工艺平台。其次,探索了网络修饰体、网络中间体、网络形成体在可光刻玻璃中的压制效应、稳定效应、给氧能力和介电损耗之间的内在联系。适量的碱土金属网络修饰体一方面阻碍离子迁移降低阳离子在交变电场下引起的热极化和位移极化,另一方面通过连接由一价阳离子产生的非桥氧键以达到结构的稳定和平衡,从而降低可光刻玻璃的介电损耗。发现当Ca O的含量为2%时,介电损耗有最小值0.003,同时机械强度达到90 MPa。适量的网络中间体(Al2O3)通过形成[AlO4]四面体,和原来的玻璃网络中的[SiO4]相连,形成环状结构,[AlO4]会吸引一价阳离子保证电价平衡;同时由于Al3+离子半径比Si4+离子半径大,会引起相邻O2-的球形变形,在交变电场下介电损耗会有所降低。研究发现当Al2O3的含量为4%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为5.0和0.0025。当网络形成体(B2O3)和碱金属阳离子之比小于1时,在玻璃网络中会以[BO4]为主导,由于两个[BO4]不能直接相连,因此需要[BO3]或者[SiO4]或者阳离子与之结合,使得玻璃的网络结构连接更紧密,限制了碱金属阳离子的迁移,从而降低介电损耗。研究发现,当B含量为2%时,介电损耗进一步降低为0.0015。最后,通过对影响可光刻玻璃集成度的因素(包括曝光能量、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刻蚀时间)进行研究,得出通孔最佳条件:曝光能量为5 J/cm2、退火温度为565℃、退火时间为45 min、刻蚀时间为12 min,通孔最小可达20μm,孔密度最高可达10000/cm2。同时对经过处理后的可光刻玻璃样品进行通孔金属化验证,通过气相沉积制备种子层、电镀完善孔内金属化、机械抛光进行面铜的去除,最终得到孔内金属实心填充的转接板,为高性能三维集成微系统的研制奠定了材料基础。

董红强[7](2021)在《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提出超分子化学被定义为“超越分子的化学”,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由非共价键维系在一起的功能化分子体系。在超分子化学的研究中,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主客体化学是研究的基础。而主客体化学的构建与大环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新大环的诞生为超分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8年,Ogoshi报道了一类新的大环芳烃化合物-柱[n]芳烃,独特的结构赋予了它特殊的性质,这也为新型荧光功能传感的研究提供了契机。2001年,唐本忠团队首次发现了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这一发现解决了传统分子在聚集态下导致荧光降低或猝灭这一困扰很久的问题。因此,如何将聚集诱导发光和超分子化学研究结合,构建新型荧光传感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对基于大环构建的荧光传感器在识别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超分子化学和荧光传感器的简短发展历史,也介绍了离子检测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从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柱芳烃这五代大环在离子与分子检测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对每代大环主体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介。(2)设计制备了基于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传感器分子PX,该传感器PX在DMF/H2O(7:3,v:v)的混合溶剂中表现出很强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荧光量子产率高达35.0%。将PX应用于离子检测,发现可以对Fe3+、Ba2+、H2PO4-和CN-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67×10-7M、5.89×10-8M、1.50×10-7 M和6.20×10-7 M。与此同时,也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上述机理进行了验证。此外,也制备了基于PX的检测试纸及逻辑门,用于方便、快速的检测离子。(3)在第二部分的研究基础下,设计了一种双边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传感器分子DPX,同样,DPX在DMF/H2O(8:2,v:v)的混合体系中也展现出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荧光量子产率达38.0%。将其作为离子传感,发现可以专一性对Fe3+、H2PO4-进行序列识别,同时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检测Vc,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9×10-7 M、6.1×10-7 M、3.5×10-7M。与PX相比较,在体系中引入更多的π体系,可以显着提高量子产率及提前达到荧光发射最大值,并且DPX在离子检测方面表现出更加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为进一步拓展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制备了检测薄膜,便于检测Fe3+。

安琪[8](2021)在《新型低维半导体材料电子性质调控及量子输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一个或多个维度被限制在纳米尺度下的新型低维材料逐渐成为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与传统的三维块体材料相比,低维材料由于量子限制、表面和界面等效应,具有独特的电子、光学和力学等性质。因此,低维材料在工业技术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尤其是为纳米电子器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提供了拥有极多可能性的新的基础科学研究方向。与此同时,理论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进步也是日新月异,这促使了很多量子计算方法的产生。其中,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使得我们可以用数值方法求解复杂体系的薛定谔方程,进而获得与实验测量结果相近的材料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对低维材料的理论计算研究,可以预测材料体系的未知性质,为实验制备、测量和应用等提供参考,从而节省资源并提高实验效率。因此,本论文的主题是为了突破当前电子器件发展瓶颈,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结合实验体系,对一些新型低维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调控、表面和界面效应、量子输运以及潜在应用进行研究。围绕这一主题,我们有两个切入点:利用低维材料设计新型逻辑器件,并且对新型低维半导体材料性质进行理论计算研究。贯穿本论文的研究有三条主线:(1)结合实验体系开展理论计算预测;(2)从一维(1D)体系到二维(2D)体系;(3)从使用传统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中小体系进行模拟计算到使用新开发的计算程序RESCU突破大体系计算瓶颈对大体系进行包含自旋轨道耦合的复杂计算。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依据实验材料体系设计构建了 S i(10 0)-2 ×1:H表面悬挂键纳米线(dangling bond wire,DBW)自旋量子输运器件模型,并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的第一性原理量子输运理论对其自旋相关量子输运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透射系数和散射态密度,发现了位于DBW附近的单个自旋极化的悬挂键(dangling bond center,DBC)可以对DBW中自旋输运产生强烈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以通过透射系数图谱中的尖锐的下降表现出来。研究表明,这种DBW和DBC之间依赖于自旋的调控作用的有效距离可以达到1.5纳米;透射图谱中位于尖锐的下降的能量所对应的散射态密度则集中分布在DBC周围,而非向电极方向传播。这些发现可以通过一个清晰的物理图像很好的解释,即,当DBW和DBC具有相同的自旋极化态并处于相近的能级上时,两者之间会产生很强的杂化等相互作用。DBW中这种现象可以产生高达100%的自旋过滤效应。(2)近来,实验室成功制备出二维五族锑砷合金材料,为新兴五族二维材料的研究的增添了新的自由度,然而,目前实验上对此类二维材料的具体电子性质等的测量较难实现。因此,本论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不同组分浓度和原子排布方式对锑砷合金单层膜电子结构的影响;并且对锑砷合金单层膜在包括Ge(1 11)、Si(1 11)、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在内四种常用基底上的生长机制和界面作用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揭示了通过调控锑砷合金单层膜中不同元素原子的位置排布可以导致材料从间接半导体到直接半导体的转变,并且解释了这种现象是由轨道态密度分布的转变所引起的。此外,研究表明在Ge和Si基底上制备的锑砷合金单层膜的半导体性质因较强的界面处相互作用受到了抑制;而由于较弱的范德瓦尔兹相互作用,在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基底上制备的锑砷合金单层膜则保留了完好的半导体电子结构性质。(3)二维层状材料范德瓦尔兹异质结结构的层间相对扭转可以形成莫列条纹(moire pattern),并且通过控制扭转角度θ可以构建出具有不同尺度大小的周期性莫列超晶格(moire superlattice,MSL)。莫列超晶格结构可以对异质结的原子和电子结构性质进行周期性平面内调控,从而产生如原子位置重构以及超平能带(ultra-flat bands)等新的有趣物理现象。在本研究工作中,我们使用新开发的大体系第一性原理计算程序RESCU对双层扭转锑烯莫列超晶格的原子结构重构现象以及电子结构演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我们发现在结构优化过程中,其莫列条纹结构会通过漩涡重构(vortex-like reconstruction)形成具有明显边界的高对称堆叠区块分布。当扭转角度θ减小至≤ 6.01 °时,原子结构重构对电子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强并导致边缘价带处平能带(flatbands)结构的出现。与双层扭转石墨烯不同的是,这些平能带结构的形成不需要一个特殊“魔法角度”。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均匀的层间杂化作用以及局域应力是造成平能带结构的原因,并且通过局域应力可以改变双层扭转锑烯MSL的实空间波函数分布,从而实现能带结构调控。

王芬[9](2020)在《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计算机、POS定位定姿、高精度GPS实时动态差分以及激光扫描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一种全新技术,为快速高效的获取目标物体三维空间信息和全真彩色影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通过该技术能够采集目标物体表面每个测量点的三维空间坐标,这些坐标组成的海量离散点集合,即为“点云”。点云数据广泛应用于测绘、灾害评估、医疗、考古文物修复、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但是因为采集设备自身的精度、使用者经验、机械振动以及环境因素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点云数据经常会出现噪声、孔洞、扫描不完整等问题,因此点云数据处理成为了当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发展进程中关键的技术问题。本论文依托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中的子课题五机载双频激光雷达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根据该课题的实际需求,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和运行流程进行了设计,对LiDAR点云数据处理工作流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技术算法进行研究。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自主研发了一套通用性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点云滤波、点云分割与分类、点云配准、点云平滑及重采样、曲面重建等功能。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点云数据基础和相关技术,包括点云数据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存储格式、空间索引结构、法向量估计;对开发过程中调用的相关开源算法库进行研究,包括PCL点云库、QT和其它涉及到的相关技术等。2.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并对软件的整体框架和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研究设计。3.结合LiDAR点云数据处理过程,对涉及到的核心技术进行探究。其中,点云滤波方面,论述了三种滤波算法,分别是统计分析滤波、半径滤波以及体素化网格滤波;点云分割方面,对欧式聚类提取和基于改进的区域生长的分割两种分割方式进行探究,并对选取区域生长的初始种子点算法进行了改进;点云分类方面,研究了布料模拟滤波算法和基于渐进式形态学滤波的地面分类算法;点云配准方面,在传统的迭代最近点算法的基础上融合了SAC-IA算法;利用基于移动最小二乘算法的点云平滑和重采样算法,在进行点云曲面重建之前对点云数据进行盲区修补;采用贪婪投影三角剖分算法逆向构建点云的数字化模型。4.根据实际课题需要以及对系统的需求分析,使用C++开发语言,基于QT图形用户界面的框架,并调用PCL点云库、lib LAS库以及其它相关开源算法库,设计并开发了一套通用性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点云数据处理中各个功能模块,并选取实验数据对各功能进行测试。

高爽[10](2020)在《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也关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在国家力量所主导的国家转型过程中,政治身份在微观层面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集中反映。而政治身份获得经济收益对经济改革的积极作用被肯定的同时,也备受诟病,其中被讨论最多的便是“盲目跟风入党”、“公考热”、“捞取政治资本”等社会现象,政治身份的个人收益到底是个人能力的正当回报?还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诱因?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客观的认识政治身份的价值,无论是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进程中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以往相关研究主要从社会学视角,将政治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国家转型过程中家庭层面的政治资本对社会分层的影响。从经济学视角展开的政治资本的个人收益问题的探讨仍主要集中在经验分析上,尽管已有研究中,部分学者指出了政治资本具有人力资本性质,指出政治资本收益是个人不可观测的能力的回报,但仍缺乏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层面的阐释,对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借鉴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代际收入流动理论和身份经济学理论,从经济学视角从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对政治资本的收入效应进行重新审视,并对其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文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系统梳理政治资本个人收入效应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并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代际收入流动理论和身份经济学视角对政治资本投资过程和回报进行了系统的重新审视,指出代内和代际层面的政治资本发挥作用的机制途径;第二,从代内视角探析政治资本的个人收益问题,采用2010年CFPS数据,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考察政治资本对平均收入和不同收入层次的影响,并考察政治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机制进行验证。在解决内生性和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误问题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以此得到了较为稳健的分析结果;第三,从代际的视角,考察父代政治资本对子代的个人收入的影响,利用CFPS2010数据,采用OLS回归、logit和probit回归方法、Blinder-Oaxaca分解等方法对其影响机制进行验证;第四,从时间维度上考察政治资本的收入效应在市场转型期的变迁。基于CHIP和CGSS两个数据库结合而成的1988-2015年纵向调查数据,利用OLS回归、时间效应比较模型对政治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市场转型期不同时期的回报变化进行验证和对比,并从市场化对就业和录用标准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分割两个角度对政治资本收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政治身份的收入效应是个人不可观测的个人能力的投资回报。政治身份的差异性反映政治资本的强弱,更强的政治身份可以为个人带来更高的收入溢价。个人持有政治资本会增加个人创业和进入体制内工作并选拔为政治精英的概率,促进个人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并通过扩大社会关系网络,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进而带来收入溢价。但是,政治资本并不是个人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诱因。第二,从代际传递角度来看,父代的政治资本是能力和关系的双重承载体,父代的政治资本通过遗传和代际传递给子女,或直接影响子女的就业、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关系网络来影响子女收入。具有政治资本父亲的子女更倾向于选择相对清闲但福利、职业发展较好的体制内工作,父亲对子女教育期望更高、教育投资也更多和多样化,子女可利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更大,质量更高,这些都增加了子女获得收入溢价的可能,而直接动用政治关系的寻租途径变得越来越隐蔽。第三,长期来看,政治资本的个人收益受到国家力量所主导的市场化、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的变迁的综合影响,呈现出一定的与市场化方向不一致的波动性,先下降后又逐步上升。以教育、专业技能和“个性气质”能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单纯政治因素的作用不再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成为政党为提升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而选拔和储备人才的一种途径。相对于同类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首次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出发,结合代际收入流动理论和身份经济学对政治资本的个人收入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2)数据方面的深入。本文将数据时间维度向前推进,并采用个人时间配置的相关数据,更细致和深入地从个人日常活动时间配置上剖析政治资本的投资过程和方式。(3)分析方法的改进。本研究借鉴工资差异分解方法、PSM、FY方法和分位数回归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验证,使结论更加可靠且具有推广性;(4)按照政治资本的结构性分类分别考察政治资本的收入效应,更好的区分和比较不同政治身份的经济作用。

二、对Li逻辑的一点改进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Li逻辑的一点改进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分辨率分析和注入模型的全色锐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全色锐化数据集及评价指标
        1.3.1 遥感数据集
        1.3.2 评价指标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注入细节优化的全色锐化方法
    2.1 引言
    2.2 相关理论
        2.2.1 低秩分解
        2.2.2 模糊逻辑
    2.3 提出的全色锐化方法
        2.3.1 总体框架
        2.3.2 高频信息的低秩模糊融合
        2.3.3 细节补充模型
    2.4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2.4.1 实验数据集和比较方法
        2.4.2 质量评价指标
        2.4.3 退化数据实验
        2.4.4 真实数据实验
        2.4.5 有效性讨论
        2.4.6 计算效率分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级细节增强和注入系数优化的全色锐化方法
    3.1 引言
    3.2 提出的的全色锐化方法
        3.2.1 多级锐化
        3.2.2 基于相似性和差异的高频融合
        3.2.3 基于光谱和空间的注入系数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实验数据集
        3.3.2 实验对比方法
        3.3.3 质量评价指标
        3.3.4 退化评估
        3.3.5 真实评估
        3.3.6 计算效率分析
        3.3.7 多级锐化参数分析
        3.3.8 剥离实验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论文工作总结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固态电解质界面和固态电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人类对储能电池的需求
    1.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关键材料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1.2.2 正极材料
        1.2.3 负极材料
        1.2.4 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
    1.3 固态电解质界面(SEI)的生长及其特征
        1.3.1 SEI膜的生长机理
        1.3.2 SEI膜的形貌结构特征
        1.3.3 SEI膜的化学组分
        1.3.4 SEI膜对电池的影响及理想的SEI膜
    1.4 SEI膜的调控
        1.4.1 电解液添加剂
        1.4.2 构建人工SEI膜
    1.5 目前SEI膜存在的问题
    1.6 固态电池的机遇和挑战
        1.6.1 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1.6.2 锂负极界面问题
        1.6.3 固态正极的设计
    1.7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墨负极表面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过程
        2.2.1 极片的制备
        2.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2.2.3 结构和形貌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电化学性能研究
        2.3.2 硝酸锂的分解研究
        2.3.3 界面成分分析
        2.3.4 循环伏安及界面阻抗的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硅碳负极表面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构建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极片的制备
        3.2.2 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3.2.3 极片的结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化学性能研究
        3.3.2 硝酸锂的分解研究
        3.3.3 界面结构及形貌分析
        3.3.4 界面膜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EO基固态电池中锂金属负极的界面设计
    4.1 引言
    4.2 PEO基电解质片的制备及表征
        4.2.1 电解质片的制备
        4.2.2 电解质片的离子电导率测试
    4.3 LFP正极片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4.3.1 正极片的制备
        4.3.2 正极片的结构表征
    4.4 固态电池的装配以及电化学测试
        4.4.1 实验方法
        4.4.2 电化学性能分析
    4.5 电化学反应界面研究
        4.5.1 界面结构表征
        4.5.2 界面成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硫化物电解质与锂金属界面及全固态电池的研究
    5.1 引言
    5.2 锂金属与电解质的界面稳定性研究
        5.2.1 研究方法
        5.2.2 结果分析
        5.2.2.1 Li_7P_3S_(11)/锂金属界面分析
        5.2.2.2 Li_7P_3S_(11)-LiI/锂金属界面分析
    5.3 Li_2S-LiI复合正极的研究
        5.3.1 实验方法
        5.3.1.1 材料的制备
        5.3.1.2 结构和形貌表征
        5.3.1.3 固态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5.3.2 结构和形貌分析
        5.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5.3.3.1 不同催化剂的对比研究
        5.3.3.2 电解质和导电碳含量的影响
        5.3.3.3 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全文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林区高精路网地图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网提取研究现状
        1.2.2 高精地图构建研究现状
    1.3 林区高精路网地图的应用价值
        1.3.1 辅助林区经营活动
        1.3.2 辅助林区自动驾驶的发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采集
        2.2.1 数据采集设备
        2.2.2 无人机影像数据
        2.2.3 阴影及林冠遮挡部分的影像获取
        2.2.4 像控点、检查点采集
    2.3 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2.3.1 倾斜影像质量控制
        2.3.2 近景影像质量控制
        2.3.3 坐标点质量控制
    2.4 本章小结
3 林区精细三维实景模型构建
    3.1 倾斜摄影测量与近景摄影测量概述
        3.1.1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及其特点
        3.1.2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及其特点
    3.2 林区精细三维实景模型构建技术流程设计
    3.3 生成点云
        3.3.1 倾斜影像生成密集点云
        3.3.2 近景摄影测量生成点云
    3.4 两种点云配准融合
    3.5 林区三维实景模型构建
        3.5.1 ContextCapture Center软件介绍
        3.5.2 三维实景模型构建流程
    3.6 三维实景模型质量控制
    3.7 本章小结
4 林区高精路网地图构建
    4.1 高精地图的定义
    4.2 林区高精路网地图的特点
    4.3 林区高精路网地图构建
    4.4 构建林区高精路网数据结构
    4.5 林区高精路网地图的格式规范与数据存储
        4.5.1 地图编译及格式规范
        4.5.2 地图数据存储
    4.6 林区高精路网地图的地图引擎与发布及服务形式
        4.6.1 地图引擎与发布
        4.6.2 地图服务形式
    4.7 林区高精路网地图构建的质量控制
    4.8 本章小结
5 林区高精路网地图数据质量总控流程及精度评价
    5.1 地图数据质量总控流程与质量标准
        5.1.1 数据质量总控流程
        5.1.2 数据质量标准
    5.2 林区高精路网地图精度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金属修饰正极材料的设计及其固硫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锂硫电池介绍
        1.1.1 锂硫电池工作原理
        1.1.2 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 二维材料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1.2.1 有机框架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1.2.2 含金属二维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1.2.3 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1.3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2 理论计算
    2.1 密度泛函理论
        2.1.1 Thomas-Fermi模型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2.1.3 Kohn-Sham方程
        2.1.4 交换关联泛函
        2.1.5 范德华力(vd W)修正
    2.2 计算软件介绍
3 金属修饰2D COFs抑制多硫化锂穿梭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c-COFs材料结构的构建
        3.3.2 单金属原子修饰后Pc-COFs材料的能带结构
        3.3.3 Pc-COFs材料表面结构的固硫机理
        3.3.4 Pc-COFs材料孔道结构的固硫机理
        3.3.5 Pc-COFs材料的Li_2S催化解离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金属修饰CTF/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溶剂中的固硫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CTF/G复合材料结构的构建
        4.3.2 M-CTF/G材料的性能
        4.3.3 M-CTF/G材料表面结构对Li_2S_4的吸附性能
        4.3.4 不同溶剂对M-CTF/G材料固硫机理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机载LiDAR矿区沉陷变形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沉陷监测技术
        1.2.2 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
        1.2.3 差分干涉测量监测技术
        1.2.4 无人机摄影测量监测技术
        1.2.5 无人机载LiDAR监测技术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线状观测站监测与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工作面概况
        2.1.2 地形、地貌条件
    2.2 线状观测站设计
        2.2.1 观测站布设形式
        2.2.2 观测线设计
        2.2.3 测点密度与埋设
        2.2.4 观测线实际布设
    2.3 线状观测站监测
        2.3.1 连接测量
        2.3.2 全面观测
        2.3.3 日常观测
    2.4 数据处理分析
        2.4.1 观测成果的检查和计算
        2.4.2 控制点数据
        2.4.3 工作面线状观测数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载LiDAR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3.1 机载LiDAR测量系统
        3.1.1 机载LiDAR测量系统组成
        3.1.2 机载LiDAR测量系统工作原理
        3.1.3 机载LiDAR点云精度主要影响因素
        3.1.4 机载LiDAR数据测量平台
    3.2 机载LiDAR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3.2.1 航飞范围确定
        3.2.2 点云密度要求
        3.2.3 测区航飞方案设计
        3.2.4 检查点选择
        3.2.5 求参点选取
    3.3 机载LiDAR航飞
    3.4 机载LiDAR数据预处理
        3.4.1 点云数据预处理流程
        3.4.2 差分解算
        3.4.3 点云解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沉陷盆地构建
    4.1 点云降噪
    4.2 地面点分类
        4.2.1 基于高程阈值算法滤波
        4.2.2 移动曲面拟合算法滤波
        4.2.3 基于坡度阈值算法滤波
        4.2.4 渐进形态学算法滤波
        4.2.5 基于布料模拟算法滤波
        4.2.6 改进的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
        4.2.7 实验数据滤波结果
        4.2.8 滤波效果评价
    4.3 常用插值算法
        4.3.1 反距离权重插值算法
        4.3.2 自然邻域插值算法
        4.3.3 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
        4.3.4 谢别德插值算法
        4.3.5 克里金插值算法
        4.3.6 局部多项式插值算法
    4.4 插值结果分析
        4.4.1 DEM精度评定方法
        4.4.2 实验数据插值结果
        4.4.3 沉陷盆地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载LiDAR沉陷盆地特征与精度分析
    5.1 沉陷预计
        5.1.1 预计主要参数
        5.1.2 概率积分法沉陷动态预计模型
    5.2 机载LiDAR沉陷盆地精度分析
        5.2.1 机载LiDAR与地面观测站精度分析
        5.2.2 机载LiDAR沉陷盆地下沉趋势分析
        5.2.3 机载LiDAR沉陷盆地精度分析
    5.3 沉陷盆地监测比较分析
        5.3.1 面状沉陷监测方法比较分析
        5.3.2 预计下沉盆地与机载LiDAR沉陷盆地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6)低损耗可光刻玻璃及通孔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转接板是后摩尔时代三维集成的核心材料
        1.1.2 玻璃是射频微系统转接板的最佳解决方案
        1.1.3 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可光刻玻璃损耗机理研究现状
        1.2.4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可光刻玻璃的熔制和冷加工
    2.1 可光刻玻璃成型的基本理论
    2.2 实验所用药品和设备以及性能表征和测试方法
        2.2.1 实验所用试剂和设备
        2.2.2 性能表征和测试方法
    2.3 可光刻玻璃成型工艺研究
        2.3.1 高温一次成型
        2.3.2 高温二次成型
    2.4 高温浇筑成型工艺
    2.5 升降炉搅拌成型工艺
    2.6 玻璃的冷加工
        2.6.1 切割
        2.6.2 研磨
        2.6.3 抛光
    2.7 光敏性验证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修饰体对可光刻玻璃性能的影响
    3.1 氧化钙对于可光刻玻璃性能的影响
        3.1.1 玻璃转变温度分析
        3.1.2 XRD测试验证析晶相
        3.1.3 介电性能分析
        3.1.4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
        3.1.5 拉曼测试结果
        3.1.6 抗弯强度测试结果
        3.1.7 刻蚀结果验证
    3.2 不同碱土金属对可光刻玻璃性能影响的系列化研究
        3.2.1 XRD测试结果分析
        3.2.2 介电性能分析
        3.2.3 DSC测试分析
        3.2.4 耐压强度分析
        3.2.5 拉曼光谱对结构进行分析
    3.3 可光刻玻璃的陶瓷化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中间体对可光刻玻璃性能的影响
    4.1 原子组成和玻璃网络形成
    4.2 性能测试和理论分析
        4.2.1 XRD结果分析
        4.2.2 介电性能测试分析
        4.2.3 红外和拉曼分析
        4.2.4 击穿电压分析
        4.2.5 刻蚀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形成体对可光刻玻璃性能的影响
    5.1 B在玻璃网络中的位置分析
    5.2 性能测试和理论分析
        5.2.1 X射线衍射分析
        5.2.2 介电性能分析
        5.2.3 热力学性能分析
        5.2.4 拉曼谱分析
        5.2.5 环境考核试验
    5.3 陶瓷化后的分析
    5.4 刻蚀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光刻玻璃的通孔技术及其应用
    6.1 退火温度对可光刻玻璃的影响
        6.1.1 DSC测试结果分析
        6.1.2 不同退火温度处理结果
        6.1.3 不同温度下物相分析
        6.1.4 退火后SEM结果分析
        6.1.5 优化退火结果
    6.2 影响通孔直径的因素
        6.2.1 通孔形成的五个阶段
        6.2.2 曝光能量对于可光刻玻璃的影响
        6.2.3 退火时间对于可光刻玻璃的影响
    6.3 特殊图形的制备研究
        6.3.1 槽型结构的制备研究
        6.3.2 柱状结构的制备研究
        6.3.3 多个异形的研究
    6.4 转接板的制备
        6.4.1 种子层的制备
        6.4.2 孔内金属填充
        6.4.3 面铜的去除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7)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基于超分子大环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基于冠醚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2.1 基于冠醚衍生物对离子的识别
        1.2.2 基于冠醚衍生物对分子的识别
    1.3 基于环糊精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3.1 基于环糊精对离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3.2 基于环糊精对分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4 基于杯芳烃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4.1 基于杯芳烃对离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4.2 基于杯芳烃对分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5 基于葫芦脲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5.1 基于葫芦脲对离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5.2 基于葫芦脲对分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6 基于柱芳烃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6.1 基于柱芳烃对离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6.2 基于柱芳烃对分子识别的研究进展
    1.7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化学传感器对多底物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化合物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化合物PX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
        2.3.2 聚集诱导发光自组装机理的研究
        2.3.3 超分子荧光传感器PX对多底物的检测
        2.3.4 超分子荧光传感器PX对多底物的检测机理的讨论
        2.3.5 超分子荧光传感器PX对多底物的半定量检测
        2.3.6 逻辑门
    2.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双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化学传感器对Fe~(3+)、H_2PO_4~-和Vc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化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合物DPX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
        3.3.2 聚集诱导发光自组装机理的研究
        3.3.3 超分子传感器DPX对离子的检测性能研究
        3.3.4 DPX对 Fe~(3+)的定性检测
        3.3.5 超分子传感器DPX对 Fe~(3+)、H_2PO_4~-和Vc的检测机制研究
    3.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新型低维半导体材料电子性质调控及量子输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计量单位清单
缩写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基于硅表面量子点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2.2 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2.2.1 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
        2.2.2 镓与铟的硫属化物
        2.2.3 主族元素二维材料
    2.3 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在器件领域的应用
        2.3.1 电子和传感器件
        2.3.2 光子和光电器件
        2.3.3 新能源材料
3 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与方法
    3.1 求解多粒子的薛定谔方程
        3.1.1 玻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BO)绝热近似
        3.1.2 Hartree-Fock近似
    3.2 密度泛函理论(DFT)
        3.2.1 Hohenberg-Kohn(HK)定理
        3.2.2 Kohn-Sham(KS)方程
        3.2.3 交换关联泛函
        3.2.4 自旋密度泛函理论
        3.2.5 小结
    3.3 赝势近似
    3.4 Kohn-Sham方程求解
        3.4.1 基函数
        3.4.2 平面波基组
        3.4.3 LCAO基组
        3.4.4 自洽求解Kohn-Sham方程
    3.5 非平衡格林函数法(NEGF)
        3.5.1 屏蔽近似
        3.5.2 NEGF方法计算电荷密度
        3.5.3 物理量计算
    3.6 相关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程序介绍
        3.6.1 VASP
        3.6.2 NanoDcal
        3.6.3 RESCU
4 自旋极化硅悬挂键纳米线的第一性原理量子输运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BWs的自旋极化构型和能带结构
        4.3.2 量子输运性质
    4.4 总结
5 V族锑砷合金新型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以及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5.1 锑砷合金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调控
        5.1.1 引言
        5.1.2 构建材料结构及其优化
        5.1.3 交换关联泛函选取
        5.1.4 锑砷合金单层膜能带结构的调控
        5.1.5 小结
    5.2 锑砷合金单层膜在不同衬底上生长机制的研究
        5.2.1 引言
        5.2.2 构建As_3Sb_5/衬底异质结结构及其优化
        5.2.3 As_3Sb_5/衬底异质结界面特性的研究
        5.2.4 小结
6 双层锑烯莫列波纹晶格结构和电子性质演变的研究
    6.1 引言
    6.2 双层扭转锑烯莫列超晶格建模及计算方法
    6.3 双层扭转锑烯莫列超晶格结构优化中的漩涡重构现象
    6.4 双层锑烯莫列波纹随扭转角度的平能带演变及物理机制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自旋极化硅悬挂键纳米线-补充材料
附录B As_3Sb_5/衬底异质结界面特性的研究-补充材料
附录C 双层扭转锑烯莫列波纹的研究-补充材料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点云基础和相关技术研究
    2.1 点云数据格式
        2.1.1 LAS文件
        2.1.2 PCD文件
    2.2 点云数据空间索引
        2.2.1 Kd-tree
        2.2.2 八叉树
    2.3 点云法向量估计
    2.4 PCL点云库
    2.5 Qt
    2.6 其他相关技术
        2.6.1 VTK
        2.6.2 Boost
        2.6.3 Qhull
        2.6.4 FLANN
        2.6.5 Eigen
        2.6.6 Open NI2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系统架构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3.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2 功能模块设计
        3.2.1 基础模块
        3.2.2 数据处理模块
        3.2.3 曲面重建模块
    3.3 处理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点云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4.1 点云滤波
        4.1.1 统计滤波器
        4.1.2 半径滤波器
        4.1.3 体素网格滤波器
    4.2 点云分割
        4.2.1 欧式聚类提取
        4.2.2 基于改进的区域生长分割
    4.3 点云分类
        4.3.1 渐进式形态学滤波
        4.3.2 布料模拟滤波
    4.4 点云配准
    4.5 点云平滑及重采样
    4.6 曲面重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系统功能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点云基础模块
        5.2.1 点云系统主界面
        5.2.2 点云数据读取及编辑
        5.2.3 点云数据存储
        5.2.4 可视化功能
    5.3 点云滤波模块
        5.3.1 统计滤波器
        5.3.2 半径滤波器
        5.3.3 体素网格滤波器
    5.4 点云分割模块
        5.4.1 欧式聚类提取
        5.4.2 基于改进的区域生长分割
    5.5 点云分类模块
        5.5.1 渐进式形态学滤波
        5.5.2 布料模拟滤波
    5.6 点云配准模块
    5.7 点云平滑及重采样
    5.8 曲面重建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创新和意义
        1.4.1 主要创新
        1.4.2 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政治资本概念与衡量
    2.2 个人政治资本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及机制
    2.3 父代政治资本对子女收入的影响及机制
    2.4 政治资本个人收益的变化趋势
    2.5 文献述评
第3章 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基于经济理论的再审视
    3.1 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对比
        3.1.1 人力资本与政治资本的内涵
        3.1.2 人力资本投资与政治资本投资过程
    3.2 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理论解释
        3.2.1 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代内层面
        3.2.2 政治资本与代际收入流动——代际层面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治资本影响个人收入的实证分析
    4.1 个人政治资本对收入的影响
        4.1.1 数据来源
        4.1.2 变量选取与统计性描述
        4.1.3 模型选取与建立
        4.1.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4.1.5 稳健性检验和选择性偏误
    4.2 个人政治资本影响收入的机制分析
        4.2.1 政治资本与个人就业选择
        4.2.2 政治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
        4.2.3 政治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父代政治资本影响子女收入的实证分析
    5.1 父代政治资本对子女收入的影响
        5.1.1 数据说明和统计性描述
        5.1.2 模型与识别策略
        5.1.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2 父代政治资本影响子女收入的机制分析
        5.2.1 政治资本的代际传递
        5.2.2 父代政治资本、教育支出与子女人力资本积累
        5.2.3 父代政治资本、子女就业偏好与职业发展
        5.2.4 父代政治资本与子女社会关系网络的“质”与“量”
        5.2.5 父代政治资本、寻租和子女收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市场转型期间政治资本个人收益的变迁
    6.1 研究设计
        6.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6.1.2 模型建立
        6.1.3 变量说明与统计性描述
    6.2 实证结果与讨论
        6.2.1 政治资本个人收益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6.2.2 长期变化趋势可能的作用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7.2.1 仍缺乏完善的理论分析体系
        7.2.2 收入指标本身存在的局限
        7.2.3 政治资本个人收益在代内和代际的影响机制之谜
        7.2.4 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对Li逻辑的一点改进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分辨率分析和注入模型的全色锐化方法研究[D]. 万晨旭.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固态电解质界面和固态电池的研究[D]. 起文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02)
  • [3]林区高精路网地图构建研究[D]. 纪昊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金属修饰正极材料的设计及其固硫机理研究[D]. 周风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机载LiDAR矿区沉陷变形监测研究[D]. 李玉淋.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6]低损耗可光刻玻璃及通孔技术研究[D]. 梁天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香豆素功能化柱[5]芳烃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D]. 董红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新型低维半导体材料电子性质调控及量子输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 安琪.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9]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 王芬.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10]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研究[D]. 高爽. 辽宁大学, 2020(07)

标签:;  ;  ;  

对李逻辑及其应用的一点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