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二体斜向摩擦碰撞恢复能量系数

平面二体斜向摩擦碰撞恢复能量系数

一、Energetic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for a Planar Two-Body Oblique Collision with Friction(论文文献综述)

潘从建[1](2021)在《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1990年代,美国研发了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结构体系(PRESSS),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了部分工程实践。该体系的框架节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局部无粘结耗能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构造,具有施工效率高、地震损伤轻、延性好、自复位的特点。PRESSS框架节点的干式连接构造,导致连接界面抗扭性能薄弱,而现有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未考虑梁端扭矩影响;同时,针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少,全装配楼板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行了考虑初始扭矩作用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相关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系统分析了梁-柱、板-梁、柱-柱、柱-基础等相关节点构造;研究了全装配楼盖对协调多层规则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结构顶部楼层(结构高度80%以上)设置刚性楼板的措施。(2)完成了2组共8个不同配筋率、不同初始扭矩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极限位移角下,高配筋率较中配筋率的框架梁端混凝土受拉和受压损伤增加,但损伤仍较轻;随着受弯位移角增加,界面受压区高度减小、耗能钢筋屈服,界面抗扭性能随之变弱;界面抗扭失效可发生于位移角加载和卸载状态,卸载状态下更易抗扭失效;界面抗扭失效后的扭转变形随着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角增加而累积且不可复位;小扭弯比时,极限位移角下节点的扭转变形小,对梁端受弯滞回性能不利影响微小,大扭弯比时与之相反;提高配筋率,可使节点的抗扭性能有一定改善。(3)基于初始扭矩下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界面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受压界面在弯-剪-扭耦合作用下的抗扭失效特征及受力机理,提出了梁端界面的弯-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方法。(4)进行了1/2缩尺的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在各级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损伤情况等。结果表明,框架柱柱脚损伤轻,框架柱端损伤位置与节点“强柱弱梁”分布规律一致;框架梁端损伤微小且可自复位;大震下,试验模型呈现混合铰屈服机制,有较好的自复位性能和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楼板构造能够适应梁端转动变形的需求,且无明显残余滑移;采用顶部设置刚性楼板的全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侧向变形协调性能。(5)基于OpenSees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逐级地震动加载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初始频率与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及结构损伤分布特征与试验结果规律较一致,结构动力弹塑性模拟分析方法较合理;各框架节点均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有限元模型,呈现框架梁端先产生塑性铰的抗震屈服机制和框架柱地震损伤更轻的抗震性能。(6)基于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相关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贾东洲[2](2021)在《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文中认为微量润滑是一种清洁、高效、低耗、低碳的冷却润滑剂供给新方法,避免了传统浇注式润滑大量使用矿物性切削液的高成本、威胁自然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的技术难题,已在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领域广泛应用。尽管微量润滑方式实现了润滑剂的减量化供给,然而依然存在以下技术瓶颈:微量润滑剂依靠高压气体雾化,其液滴粒径、分布及输运随气流场扰动难以精准可控,常伴有PM10和PM2.5可吸入细小液滴生成,不但降低了润滑剂有效利用率,而且依然对环境和人员健康存在一定威胁,无法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难加工材料磨削。基于以上迫切需求和技术瓶颈,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EMQL)新工艺。新工艺采用静电场和气流场协同雾化、可有效降低雾化液滴平均粒径和分布跨度,并提高其沉积和渗透性能。在学位论文工作开展前,静电雾化的优势已经通过加工验证性实验证实。然而,对于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静电喷嘴雾化机理、雾化液滴输运及界面撞击动力学机制、切削区多场协同冷却润滑机理等科学本质尚未揭示,无法实现微量润滑剂参数化精确可控供给。针对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喷嘴雾化特性及磨削区作用机理等科学本源问题,论文开展了静电喷嘴多能场驱动作用下环状液膜撕裂破碎雾化和小液团破碎雾化理论研究工作。研究了荷电液滴界面撞击动力学行为,揭示了电场强化换热机理,探索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磨削区冷却润滑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静电喷嘴环状液膜撕裂雾化和小液团破碎雾化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磨削加工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荷电喷嘴环形液膜破碎初次雾化机理,揭示了电场参数与气流场参数对喷嘴出口处环形液膜厚度、横向波长及纵向波长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荷电工况下环状液膜K-H波动和R-T波动规律,建立了环膜撕裂雾化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得到了电场参数和流场参数对液滴平均粒径、粒径分布跨度R.S值和PM10/PM2.5百分比浓度的影响规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2)基于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喷嘴在不同喷雾截距上的液滴粒径测定实验,分析了气场参数、电场参数对雾化体积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包含气体初始速度、喷嘴电压、射流距离等影响因素的小液团破碎雾化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研究了静电雾化过程中气体动能损失、液体表面张力势能变化及电场力做功变化规律,依此建立了静电雾化系统能量分配比例模型。(3)建立了不同气压和电压条件下微液滴速度演变模型,得到了液滴撞击液膜前的初始速度和粒径;构建了荷电液滴撞击液膜动态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回弹、铺展及飞溅破碎三类液滴撞击液膜行为,揭示了外加电场对液滴撞击液膜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了荷电液滴与液膜撞击过程中速度场、压力场及空间电荷密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液冠形成机理及液滴发生回弹、铺展及飞溅破碎行为的动力学机制。(4)研究了针板式电极结构空气介质条件下电晕放电过程,分析了正电晕放电和负电晕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运动及碰撞规律,结合高电压作用下微观粒子间电离、复合、吸附等电化学反应,建立了空气介质电晕放电简化模型;结合静电雾化磨削区换热边界条件,依据静电场控制方程、两相流场控制方程以及多物理场耦合方程,构建了基于EHD电场强化换热效应的温度场数学模型,并研究了模型换热空间电场、速度及压力分布特性。(5)开展了干磨削、浇注式、气动微量润滑和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四种工况下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i-6Al-4V平面磨削加工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润滑工况下的磨削力、摩擦系数、磨削比能及工件表面形貌,揭示了外加电场在磨削区的润滑机理。结合正交实验法和信噪比分析,进行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射流参数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供气压力、喷嘴电压和喷嘴角度,对微量润滑剂破碎雾化过程及荷电液滴与液膜撞击行为进行了验证。(6)开展了基于生物活性剂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增益磨削钛合金实验研究,分析了卵磷脂添加项对大豆油表面张力,动力粘度、电导率以及荷质比的影响机制;研究了不同卵磷脂掺混比例混合油液磨削工况下的工件表面形貌和面粗糙度,揭示了卵磷脂磨削区润滑增益机制。进行了干磨削、浇注式、微量润滑和静电雾化微量润滑不同工况下钛合金磨削实验,并利用热电偶法测量了磨削区温度,分析了外加电场对磨削区冷却机制。

马靖博[3](2021)在《十字轴材料表面离子注入层制备及耐磨耐蚀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字轴是联结火箭箭体与发动机的传力组件,控制火箭在空中的飞行姿态,其常用材料是TC4钛合金和M50钢。由于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差,而M50钢耐腐蚀性能较差,两种材料在服役环境下分别容易发生磨损失效和腐蚀失效。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分别对TC4钛合金和M50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系统研究离子注入改性层的组织结构,评估改性层的摩擦磨损及电化学腐蚀性能,旨在提高钛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及M50钢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为进一步提高十字轴的使用寿命和航天火箭火箭发动机技术打下基础。针对两种十字轴材料,首先采用SRIM离子注入模拟仿真软件进行注入模拟计算,确定离子注入工艺参数,然后根据优化后的工艺进行离子注入。注入后采用XRD、SEM结合EDS观察分析离子注入层的相组成及显微组织结构;采用表面轮廓仪观察分析离子注入层的表面粗糙度;采用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力学系统测试离子注入层的硬度分布;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注入层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注入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对TC4钛合金进行离子注入改性处理后,表面形貌显示离子注入对试样表面缺陷有一定修复作用,造成表面粗糙度降低。XRD分析结果显示,离子注入造成材料表面大量晶格损伤,非晶化趋势增强并引起残余压应力的增加。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离子注入后的试样表面的显微硬度、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在注入层未被破坏前摩擦系数都能保持在0.1~0.2较低的范围内,离子注入后伴随着表面硬度的提升,使合金表面的抗粘着和抗磨粒磨损能力大大提高。综上研究表明,离子注入有效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能。对M50钢进行离子注入改性处理后,表面形貌显示,离子注入后的试样表面划痕减少且变浅,表面粗糙度降低。XRD分析结果显示,离子注入造成材料表面大量晶格损伤,表面晶粒细化和非晶化趋势增强,注N试样表面出现Cr2N和Fe3N新相,起第二相粒子弥散强化作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离子注入后的试样表面的显微硬度、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由于N离子间隙固溶强化造成的晶格畸变大于Cr离子,使得注N试样相比于注Cr试样在提升材料表面硬度方面效果更加显着。摩擦磨损性能测试表明,离子注入后试样在高应力作用下仍能保持较低的摩擦系数。动态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M50钢基体的自腐蚀电位为-0.496V,自腐蚀电流密度5.519×10-6A/cm2,注Cr试样和注N试样自腐蚀电位分别为为-0.403V和-0.450V,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4.403×10-6A/cm2、4.862×10-6A/cm2,与M50钢基体相比,注入层的自腐蚀电位显着正移,注入层的电化学腐蚀倾向显着降低,表明离子注入有效提高了M50钢的耐腐蚀性能。

万佳[4](2021)在《足尺宋式单跨木构架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木结构是华夏文明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而地震是引起传统木结构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木结构抗震性能的探究迫在眉睫。本文对宋式单跨木构架的抗震性能展开了试验与理论探究。对典型的宋式单跨木构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木构架在水平循环荷载下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宋式木构架在水平循环荷载下表现出的恢复性,进行量化评估;在试验中观测到的结构变形、受力特征基础之上,建立宋式传统木构架的动力理论分析模型,探究水平加速度作用下宋式单跨木构架的初始动力响应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摇摆木构架理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水平与竖向加速度共同作用下摇摆木构架的初始运动状态。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依《营造法式》设计的宋式单跨木构架的拟静力试验,得到了宋式单跨木构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和粘滞阻尼系数,结果表明:木构架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层间位移角达1/23),然而其刚度和耗能能力较弱。同时,考察单跨木构架的位移恢复系数、初始刚度和层间位移集中系数。位移恢复系数介于0.85和1之间,木构架具有良好的位移恢复能力。初始刚度退化仅在水平位移小于屈服位移时,较为显着。层间位移集中系数在1.22和1.68之间全部大于1,即柱架层是木构架在水平荷载下变形集中的区域。(2)建立能够表征宋式单跨木构架摇摆特征的动力理论分析模型,得到了其在水平加速度下初始运动状态的分布规律并讨论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柱底摩擦系数(介于0.3至0.9之间),高径比(介于6至20间)和质量比(介于0至112之间)。初始运动状态有四类,分别是:相对静止、相对滑移、摇摆和滑移摇摆。同时,进行了121组有限元模型的时间历程分析,得到121组模型的初始运动状态数值分布,其结果与初始运动状态的理论分布一致。(3)在本文宋式单跨木构架理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同时施加水平与竖向加速度,得到了水平与竖向加速度耦合作用下木构架的初始动力响应分布。通过与水平加速度作用下初始运动状态的比较,发现了竖向加速度对木构架初始运动状态的影响显着,以水平与竖向加速度构成的组合系数,讨论了摇摆木构架的初始动力响应,以柱子质量、半径和质量比为循环组探讨了初始运动状态的无量纲化分布。并通过588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验证这一理论模型的有效性。(4)本文所提出的木构架摇摆动力分析理论与数值模型,能够刻画宋式单跨木构架在水平与竖向加速度作用下初始运动状态的分布,可作为宋式摇摆木构架动力响应相似性探究的理论依据,能够为宋式摇摆木构架动力试验方案的设计及其动力特性的深入探究提供参考。

赖莉莹[5](2021)在《立式搅拌釜内多相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搅拌釜是化工、石油、食品、制药等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的突出地位,搅拌釜中的混合一直是研究焦点。但由于流场的复杂性,搅拌釜内的混合机理并未完全被理解。计算流体力学(CFD)不仅能直观成像还能显示流场信息,非常适用于研究立式搅拌釜在湍流状态下的混合特性。本文将主要采用CFD-DEM耦合技术,结合VOF模型,利用多重参考系(MRF)模型进行交界面上的数据交换,研究搅拌釜中气液混合、固液混合及气液-固混合特性,为搅拌作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了更好的验证仿真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以及确定相关参数的准确性,首先采用有机玻璃自制了可视的搅拌反应釜以进行实验研究;其次对颗粒的质量、密度、碰撞恢复系数进行了测量;接着采用正交实验法选出了受桨径之比、离底高度、叶片数目等参数影响的最佳组合,根据混合度的结果表明其中桨径之比为0.5、离底高度为48 mm、叶片数目为4、叶片倾斜角为45°。关于气液两相流,在采用仿真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转速以及液面高度所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流场流型、液面形态、湍流动能分布、液面切向速度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了釜内气液两相流的运动机理以及相关参数对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越大,临界半径越大,初始液面越低,临界半径越大,但均小于桨叶半径。对于固液两相流,先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验证后的模型研究了不同颗粒密度、颗粒尺寸、搅拌转速、液面高度等物料参数和操作作数等对颗粒混合特性的影响。同时通过流场速度分布、湍动能分布、颗粒混合度和空间体积分布等的分析研究不同参数对颗粒混合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颗粒的密度对混合度影响最大,密度为1200kg/m3时,混合性能最好,颗粒尺寸和液面高度基本影响不大。从速度分量中均表明在含挡板的搅拌釜中,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的值变化较剧烈。搅拌釜内湍动能呈对称分布,桨叶附近湍流程度最高。颗粒悬浮性能的提升会使循环中心出现下移现象。最后对搅拌釜内气固液三相的混合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颗粒运动状态、液体速度分布、气体体积分布等方面的分析初步揭示了釜内三相混合的运动情况。

王海翼[6](2021)在《山地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商品粮作物,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长期以来都稳居世界首位。云、贵、川、渝西南四省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和鲜薯产量均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但西南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程度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总机收率仅为1.84%,与全国平均水平29.77%相差巨大,西南地区综合机械化率约为20.9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西南马铃薯种植区多分布于干旱少雨、土质黏重板结的丘陵和山地,是天然的马铃薯优势种植区,但目前平原地区广泛使用的中小型收获机械难以适应丘陵地形和黏重土壤差异下特殊的种植农艺,致使收获时分离效果差、伤薯率高、漏挖埋薯多、输送分离时机械损伤严重等问题明显。本论文依托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山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资源统计。实地调研云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马铃薯产区种植农艺,测定土壤相关物理参数。测定马铃薯块茎基本物理参数和基本力学特性,为后续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提出整机设计方案。根据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种植农艺确定整机为单垄600mm联合收获,并计算确定整机和各关键部件功耗,计算得出牵引功率为43.21k W。(3)完成仿形垄上压力调整装置和偏心微振动碎土装置的设计。对二者进行功能分析,并确定相关技术参数。(4)完成挖掘装置的设计。基于仿生学原理设计了多功能曲面铲,并对曲面铲进行工作状态和工作机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方案并完成数值模拟和土槽试验,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当机具作业速度为1.2 m/s、挖掘入土深度为200 mm、入土角为15°时,仿生曲面铲受到的阻力最小,阻力值为398N;实际土槽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具作业速度为0.8 m/s、挖掘入土深度为150 mm、仿生曲面铲入土角为15°时仿生曲面铲受到的阻力最小,为326N。(5)完成薯杂分离装置的设计。针对西南丘陵土壤黏重板结的问题,基于辅助拨离、多级分离抛撒破碎的多重分离机制设计多级薯杂分离装置。建立抛送分离阶段薯杂运动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剖析薯杂混合物与筛面的碰撞特性,确定相关结构参数和分离筛工作参数。(6)完成薯秧分离装置、立式环形分离装置和清选除杂装置的设计。对薯秧分离装置进行功能设计和工作原理分析阐述;确定立式环形分离装置主体结构为一个带有多个提升仓的鼠笼式环形旋转盘,并通过草纹除杂筛将剩余的残茬、秧蔓和碎土清理到田间,确定立式环形分离装置经锥齿轮换向后由齿轮齿条驱动,根据力学和运动学特性确定相关结构参数;结合立式环形分离装置的结构特性完成清选除杂装置的设计和功能分析。(7)试制样机,并完成联合收获机分离筛工作参数确定试验及整机田间试验。分离筛工作参数确定试验以各级分离筛线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和土壤覆盖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借助高速摄像、补光系统和三轴姿态传感器,实时采集运动过程中分离筛面上土块的分布姿态和抛散规律。结果表明当斜扒拨指式辅助筛线速度为1.85m/s、一级分离筛线速度为1.42m/s、二级分离筛线速度为2.20m/s时,相应的含杂率和土壤覆盖度分别为1.81%、77.92%。田间试验为4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前进速度为5km/h、挖掘入土深度为160mm、浮动除秧档位为Ⅰ档、立式环形分离装置转速为40r/min时,明薯率为96.68%、破皮率为2.83%、伤薯率为1.91%,测定各项性能指标参数均满足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谷通顺[7](2021)在《刚柔耦合柔性机械臂碰撞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发射成本和运载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在太空中空间机械臂是由细长轻质的杆件组成的一种柔性机器人,这种结构的机械臂相对于工业机器人,结构的柔性变形不可忽略。在作大范围运动过程中柔性机械臂会发生振动现象,并且在捕获目标物的时候,柔性机械臂会受碰撞力和本身柔性变形的影响,其动力学特性会发生改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柔性机械臂的建模理论、碰撞动力学的建模方法,并将相关理论运用到多杆柔性机械臂碰撞动力学建模中。本文首先对柔性机械臂进行动力学建模,建立一次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和一次简化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动力学行为没有差异。以一次简化模型为基础,建立柔性机械臂正向碰撞动力学模型。对冲量-动量法、连续接触法、接触约束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发现柔性机械臂的不同碰撞建模方法的区别和动力学特性差异。并进一步研究FGM柔性机械臂的材料分布指数对碰撞动力学特性影响。其次,以正向碰撞动力学建模理论为基础,基于试错判断的条件,针对三种正向碰撞建模方法的不同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含摩擦的建模处理方法。在冲量-动量法中引入黏滞和滑动冲量势概念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摩擦系数影响进行对比。在连续接触法中根据运动学条件求解切向黏滞摩擦力,通过状态判断计算对应摩擦力,并和光滑化的修正模型进行动力学特性对比发现该方法可以相对准确描述摩擦力变化。在接触约束法中,根据初始条件时间Δt→0,提出了一种考虑发生滑动和黏滞两种初始条件的冲量-动量法求解方法,并在黏滞时建立了考虑最大静摩擦的一种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证明描述黏滞摩擦力相对准确。然后,对于接触约束法理论含摩擦建模方法进一步研究,建立了两种关于LuGre模型的碰撞动力学方程,并和接触约束法的Coulomb摩擦模型动力学特性进行对比,证明通过LuGre模型可以建立统一的动力学模型并且和试错法相互验证对黏滞时摩擦力描述的准确。对于接触约束法的互补算法建模研究中,建立了采用步进冲量法的互补算法求解初始速度,在连续碰撞力和摩擦力计算中根据相关理论建立考虑最大静摩擦的一种互补算法模型,并通过与试错法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最后,根据含摩擦的碰撞动力学建模理论,通过结合D-H法的递推思想建立一种高次刚柔耦合的通用的多杆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方程,并对多杆柔性机械臂含摩擦碰撞问题进行建模仿真。

肖威[8](2021)在《可压缩气固两相湍流边界层/射流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声速燃烧冲压式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Scramjet)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核心组件,在国防、航空航天领域具有着十分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基于固体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solid fuel scramjet,SFSCRJ)因其安全性好、操作简便、反应快速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各国持续深入研究。在SFSCRJ中包含可压缩湍流-壁面-横向射流-激波-颗粒群相互作用的复杂多尺度、多物理耦合可压缩两相流动问题。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加深对SFSCRJ的理解认识,进而提高发动机稳定性和效率。因此,本文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可压缩两相湍流的直接数值模拟平台,并对可压缩两相湍流边界层、可压缩两相横向射流和激波-全尺度颗粒群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SFSCRJ内的可压缩湍流-壁面-横向射流-激波-颗粒群间相互作用机理,希望可以为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首先采用拉格朗日点源方法对可压缩两相平板湍流边界层中的颗粒弥散、运动特性和选择性富集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颗粒在近壁面喷射作用的影响下富集于低流向速度区域并形成了颗粒条带结构。颗粒的平均数密度在近壁面区域存在一个极小值,当采用这一极小值进行归一化后可以得到颗粒数密度的自相似分布规律。大颗粒更容易受到湍泳力作用的影响,且有更强烈的优先富集趋势,进而导致更多大颗粒富集于近壁面区域,同时大颗粒的滑移速度要明显大于小颗粒。受壁面影响,颗粒在缓冲层中富集于高涡量区域中,这不同于非壁湍流中的现象。进一步发现一种新的基于局部流场密度的颗粒选择性富集机理:大颗粒在边界层内层富集于低密度区域、外层富集于高密度区域;而小颗粒在内层和外层均富集于低密度区域。通过这一发现,分析颗粒涨压方程并揭示了其选择性富集的机理。接着,本文继续对可压缩两相横向射流中的颗粒弥散和湍流调制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颗粒主要分布于射流中心线迎风侧的大尺度剪切层结构的周围,而小颗粒能沿径向输运至前、后回流区,并广泛分布于剪切层和边界层结构内,且易受到流向涡的影响。颗粒使得展向中心平面附近射流下游的边界层厚度恢复延迟,增加了壁面摩擦阻力系数的震荡,提高了边界层厚度和最大壁面摩擦阻力系数。射流轨迹受大颗粒影响被降低,而被小颗粒抬升。展向中心平面上,颗粒还增加了射流下游近壁面流体平均法向速度,降低了远离壁面处的平均流向和法向速度。颗粒对激波锋面附近的湍流脉动影响较为显着,降低了迎风面桶形激波和弓形激波的湍流脉动,增强了背风面桶形激波的湍流脉动且提高了弓形激波的法向高度。在激波锋面以外的位置,小颗粒增强了流体的雷诺应力,而大颗粒则削弱了流体的湍动能。最后,本文研究了平面激波与含有300个全尺度颗粒的颗粒群的相互作用,其中颗粒相的捕捉基于虚拟点内嵌边界方法。我们对四种入射激波马赫数下的激波结构、颗粒瞬时与峰值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与流场脉动等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颗粒反射激波会汇聚成平面激波,其传播速度随入射激波马赫数上升而下降;穿透激波传播速度同理,且激波锋面随马赫数升高而更加弯折。颗粒群内的单个颗粒峰值阻力系数沿流向线性减小,其与线性拟合公式结果之差可由高斯分布描述。单个颗粒升力系数会发生剧烈震荡,且随着马赫数的升高,升力系数能够达到与阻力系数同一数量级,因此研究高马赫数、高体积分数的激波-颗粒群相互作用时,颗粒横向受力不可忽略。入射激波马赫数的提高还会增加流体湍动能占平均动能的比例。通过对比NS求解器和欧拉求解器得到的主要结果,发现模拟时间较长时欧拉求解器会由于缺乏粘性耗散而增大颗粒受力脉动、提高流场湍动能,因此采用NS求解器是必要的。

殷鹏飞[9](2020)在《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页岩气是继煤层气、致密砂岩气之后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具有开采寿命长、生产周期长、烃类运移距离较短及含气面积大等特点,是目前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方向。水力压裂是将页岩气从页岩中开采出来的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为了实现天然气在页岩基质中的高效运移,需要采用水力压裂在页岩中形成复杂裂缝网络,这需要对复杂裂缝形成的机理,包括页岩的岩性、物性、力学性质、脆性特征以及水力裂缝扩展延伸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四川盆地南缘长宁页岩气产区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页岩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脆性评价、渗透特性以及水力裂缝扩展机理等相关课题展开了具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采集于四川长宁页岩气产区的黑色页岩进行了物理及微观特性分析,通过对不同层理倾角页岩开展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巴西劈裂试验、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和卸围压试验,分析了页岩在不同应力加载路径下的强度变形特征,揭示了页岩各向异性破坏行为机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层状岩石巴西劈裂破坏行为的准则,该破坏准则能很好地描述含层理结构岩石在不同加载倾角下的破坏特征。(2)基于页岩试样室内试验结果,采用多种脆性评价方法对页岩试样的脆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两种新的分别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峰后特征和能量平衡特征的脆性评价指数,新指数能清晰地反映页岩试样在不同层理倾角和不同围压下的脆性变化规律,并以此揭示了页岩脆性程度与其破坏模式之间的定性关系。(3)对不同层理倾角的完整页岩试样和含裂隙面的页岩试样进行了渗透率试验研究,得到的两组页岩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大呈指数函数减小。进一步地,基于理论分析描述了流体在含层理或夹层结构层状岩石中的流动规律,揭示了影响页岩等效渗透率的主控因素,以此建立了能描述岩石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的理论模型,推导了能描述含裂隙面页岩等效渗透率与裂隙面渗透率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分别建立了含裂隙面页岩等效渗透率和裂隙面渗透率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4)基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PFC2D细观参数分析和标定,建立了页岩数值模型,开展了页岩各向异性力学特性的模拟研究,从细观层面揭示了页岩在不同应力加载路径下的变形破坏机理。进一步地,基于改进的PFC2D流-固耦合算法,开展了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与分段压裂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层理倾角、层理面强度、地应力水平对水力裂缝扩展特征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不同侧压力系数和不同层理倾角下页岩试样中水力裂缝与层理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得到了水平井分段压裂中水力裂缝网络在垂直面和水平面内的分布形态,由此提出了设计射孔最优间距的参考方法。该论文有图165幅,表34个,参考文献381篇。

毛宇祥[10](2020)在《拟建线路工程昌都段崩塌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滚石运动过程研究》文中认为拟建线路工程沿线地形高陡、地质构造发育、河谷深切、气候环境恶劣,崩塌灾害十分发育,严重威胁工程的建设及运营安全。开展崩塌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滚石运动过程研究,对于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分析方法将坡面假设为刚性下垫面,从而计算滚石运动距离。但是实际情况并非都为刚性,滚石运动坡面表层往往上覆松散堆积层、往坡体内部的刚度逐渐增大,表层非刚性垫面会导致滚石能量耗散而影响其运动状态。对于滚石运动过程,由于受到滚石特征及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分析计算的难度较大,这也是国内外地质工程领域研究热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在资料收集和多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无人机摄影测量、地质测绘与复核验证、数值模拟、理论推导等手段方法,分析了工程沿线崩塌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失稳破坏模式,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滚石在非刚性坡面上的碰撞恢复系数,研究探讨了滚石运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通过遥感解译、无人机摄影测量和现场调查验证,查明了拟建线路工程昌都段沿线第一坡度带内的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工程沿线发育崩塌882处、滑坡27处、泥石流29处。崩塌最发育,工程线路两端最为发育,中部相对较少,是影响拟建工程安全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二)通过现场地质测绘和无人机摄影测量解译,分析揭示了工程沿线崩塌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失稳运动模式。在地层岩性上,崩塌在花岗岩区域最发育、最密集;在海拔上,崩塌在3400~3600m海拔内最发育。3900m海拔以上,崩塌数量随海拔增加而减少;在坡度上,30°~40°坡度范围内崩塌最发育;在坡向上,坡向朝向河流上游崩塌发育密度比朝向下游更大;在0~2km范围内,崩塌发育与距断层距离呈负相关;在坡体结构上,危岩底部结构面与坡面的倾向、倾角越接近,危岩两侧结构面的倾角越相近,斜坡危岩越发育。研究区存在3种典型的滚石运动模式:滑落式、滚落式、坠落式。(三)提出了非刚性坡面滚石碰撞的法向和切向恢复系数的计算方法。考虑滚石下落高度、滚石形状、松散土层厚度、斜坡坡度及滚石大小5种影响因素,采用ABAQUS软件模拟分析了其对滚石碰撞回弹的影响。在5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1)将滚石与非刚性坡面的碰撞过程分为自由落体、松散土层压密、滚石回弹3个阶段。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结合已有最大冲击力计算公式,推导了滚石在非刚性坡面上碰撞恢复系数的计算公式。(2)在ABAQUS模拟分析时,滚石碰撞恢复系数对不同影响因素有不同的响应。碰撞恢复系数不受滚石下落高度改变的影响;在滚石形状上,棱柱体、球体、立方体滚石碰撞恢复系数依次减小;碰撞恢复系数随松散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法向碰撞恢复系数不受坡度变化的影响,切向碰撞恢复系数随斜坡坡度的增加而增大;法向碰撞系数与滚石大小无明显的线性关系。(3)对新的碰撞恢复系数计算方法、已有计算方法及数值模拟3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结果显示新的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对于已有方法与数值模拟结果更吻合,与实际情况更契合。(四)根据滚石运动的三种模式:滑落、滚落和坠落,分析推导了基于新的碰撞恢复系数的滚石运动距离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应用及误差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所计算的运动距离与滚石实际运动距离的误差相比假设为刚性坡面的误差更小,较为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二、Energetic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for a Planar Two-Body Oblique Collision with Fric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nergetic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for a Planar Two-Body Oblique Collision with Fric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2.2 钢筋混凝土连接界面抗剪要素与受剪承载力计算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分析
    2.1 框架结构体系和节点构造
        2.1.1 结构体系
        2.1.2 节点构造
    2.2 顶部楼层刚性隔板对多层框架结构抗侧变形协调影响的分析
        2.2.1 基本原理
        2.2.2 模型对比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3.1 框架梁端的扭矩及抗扭要素
        3.1.1 框架梁端扭矩水平
        3.1.2 梁端界面抗扭要素
    3.2 试验设计
        3.2.1 试件研究参数与分组
        3.2.2 试件加工
        3.2.3 试验装置
        3.2.4 试验加载机制
        3.2.5 试验测试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现象及分析
        3.3.2 梁端界面裂缝宽度-位移角曲线
        3.3.3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位移角曲线
        3.3.4 梁端梁顶和梁底混凝土应变-位移角曲线
        3.3.5 梁端扭转变形-位移角曲线
        3.3.6 预应力钢绞线轴力-位移角曲线
        3.3.7 竖向力-位移角曲线
        3.3.8 刚度退化曲线
        3.3.9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位移角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
    4.1 摩擦抗剪和摩擦抗扭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2 耗能钢筋销栓抗剪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3 基于Abaqus的节点试件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信息
        4.3.2 模拟分析结果
    4.4 基于OpenSees的节点试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信息
        4.4.2 模拟分析结果
    4.5 界面在剪力和扭矩下的剪应力计算
        4.5.1 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2 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3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4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6 梁端界面弯-剪-扭相互影响的机理
        4.6.1 初始扭矩下梁端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的界面受力过程机理
        4.6.2 相关因素对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下受力性能的影响
    4.7 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4.7.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7.2 框架梁端界面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5.1 试验研究内容
    5.2 试验设计
        5.2.1 原型概况
        5.2.2 模型设计
        5.2.3 试验地震波
        5.2.4 试验工况
        5.2.5 试验测试方案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试验现象及损伤分析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Open Sees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6.1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6.1.1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
        6.1.2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6.2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7.1 楼盖体系与构造设计
    7.2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设计方法
        7.2.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2.2 极限位移状态梁端界面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7.2.3 框架梁端界面抗扭设计建议
    7.3 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始扭矩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试件加工详图
    附录2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加工详图
    附录3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测点布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注释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传统磨削加工冷却方式及其危害
        1.1.2 绿色磨削加工冷却方式及优劣性能评价
    1.2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切削研究现状
    1.3 液体雾化概述
        1.3.1 雾化分类
        1.3.2 雾化质量评价
    1.4 液体雾化过程分析
        1.4.1 连续相破碎雾化
        1.4.2 小液团破碎雾化
    1.5 课题来源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论文框架结构
        1.7.1 课题研究意义
        1.7.2 论文框架结构
第2章 静电喷嘴环膜破碎微液滴粒径数学模型及其雾化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喷嘴环状液膜不稳定性波动研究现状
    2.3 静电雾化喷嘴环状液膜PIV观测实验
        2.3.1 PIV图像数据采集系统
        2.3.2 气压对液膜不稳定性影响分析
        2.3.3 电压对液膜不稳定性影响分析
    2.4 荷电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
        2.4.1 液膜厚度数学模型
        2.4.2 纵向波长数学模型
        2.4.3 横向波长数学模型
    2.5 荷电液滴平均粒径数学模型计算及误差分析
        2.5.1 模型输入参数确定
        2.5.2 数学模型计算结果
        2.5.3 验证性试验及模型误差分析
    2.6 静电雾化液滴粒径分布特性
        2.6.1 粒径分布跨度R.S分析
        2.6.2 PM10 与PM2.5 百分比浓度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荷电射流主段破碎微液滴粒径与能量分配比例模型及实验验证
    3.1 引言
    3.2 荷电小液团破碎雾化实验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方案
        3.2.3 粒径测量结果与分析
        3.2.4 喷嘴远端液滴粒径分布跨度分析
        3.2.5 喷嘴远端PM10 与PM2.5 百分比浓度分析
    3.3 小液团破碎雾化液滴粒径数学模型
        3.3.1 破碎雾化粒径数学模型建立
        3.3.2 液滴粒径模型验证
    3.4 雾化系统能量分配比例模型
        3.4.1 雾化系统表面张力势能变化
        3.4.2 雾化系统动能变化
        3.4.3 雾化系统电势能变化
    3.5 能量分配比例模型结果及分析
        3.5.1 模型输入参数确定
        3.5.2 模型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荷电微液滴撞击平面液膜动力学机理
    4.1 引言
    4.2 荷电微液滴撞击平面液膜动力学分析
        4.2.1 荷电液滴撞击行为理论建模
        4.2.2 荷电液滴撞击行为物理建模
        4.2.3 模型计算结果
    4.3 荷电液滴撞击液膜行为
        4.3.1 液滴回弹动力学行为分析
        4.3.2 液滴飞溅破碎动力学分析
    4.4 多角度液滴撞击液膜行为
        4.4.1 非荷电液滴多角度撞击液膜
        4.4.2 荷电液滴多角度撞击液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场强化植物油基微量润滑油膜换热机理与温度场动态模型
    5.1 引言
    5.2 针板式电极放电机理
        5.2.1 针板式电极电晕放电过程
        5.2.2 电晕放电粒子间反应及理论模型
        5.2.3 电晕放电阀值电压计算
    5.3 电场强化油膜换热理论模型
        5.3.1 电场强化换热理论建模
        5.3.2 电场强化换热物理建模
    5.4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动力学分析
        5.4.1 空间电场特性分析
        5.4.2 空间速度场分析
        5.4.3 空间压力场分析
    5.5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研究
        5.5.1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对比分析
        5.5.2 电压对空间换热强度的影响规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钛合金磨削机理及表面完整性评价
    6.1 引言
    6.2 实验装置及材料
    6.3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润滑机制与实验验证
        6.3.1 实验方案
        6.3.2 实验结果
        6.3.3 电场作用下的润滑机制分析
    6.4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参数优化正交实验
        6.4.1 实验方案
        6.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3 验证性实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物活性剂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磨削增益机制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装置及材料
    7.3 实验方案
    7.4 生物活性剂对基础油物理属性的影响机制
        7.4.1 生物活性剂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7.4.2 生物活性剂对运动粘度的影响
        7.4.3 生物活性剂对电导率的影响
        7.4.4 生物活性剂对荷质比的影响
    7.5 表面形貌评价及生物活性剂润滑增益机制分析
        7.5.1 工件表面完整性评价
        7.5.2 生物活性剂磨削区润滑增益机制
    7.6 磨削区温度评价及热量分配比例系数
        7.6.1 磨削区温度评价
        7.6.2 磨削区热量分配比例系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3)十字轴材料表面离子注入层制备及耐磨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十字轴常用表面改性技术
        1.2.1 热处理技术
        1.2.2 气相沉积技术
        1.2.3 电镀、化学镀技术
        1.2.4 离子注入技术
    1.3 离子注入技术在十字轴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1.3.1 离子注入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的研究现状
        1.3.2 离子注入技术在M50钢表面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2 十字轴材料离子注入模拟仿真
    2.1 SRIM简介
    2.2 注入参数的设置
    2.3 不同注入参数下的模拟
        2.3.1 不同注入参数下的浓度-深度模拟
        2.3.2 不同注入参数下的损伤模拟
        2.3.3 不同注入参数下溅射模拟
    2.4 注入工艺参数的优化分析
    2.5 特定工艺参数下的模拟分析
        2.5.1 TC4合金注入层模拟
        2.5.2 M50钢注入层模拟
    2.6 本章小结
3 试样制备及测试方法
    3.1 实验材料及其制备
    3.2 离子注入设备
    3.3 离子注入方案
    3.4 表面特征检测分析
        3.4.1 表面形貌及成分测试
        3.4.2 粗糙度测试
        3.4.3 相结构测试
    3.5 表面性能检测分析
        3.5.1 力学性能测试
        3.5.2 耐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3.5.3 耐腐蚀性能测试
    3.6 本章小结
4 离子注入对十字轴材料表面特征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4.1 离子注入对TC4 合金表面特征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4.1.1 离子注入对TC4合金表面形貌及成分的影响
        4.1.2 离子注入对TC4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1.3 离子注入对TC4合金表面晶体结构的影响
    4.2 离子注入对M50钢表面特征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4.2.1 离子注入对M50钢表面形貌及成分的影响
        4.2.2 离子注入对M50钢表面粗糙度的影
        4.2.3 离子注入对M50钢晶体结构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离子注入对十字轴材料性能的影响
    5.1 离子注入对TC4合金性能的影响
        5.1.1 离子注入对TC4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5.1.2 离子注入对TC4合金耐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5.2 离子注入对M50钢性能的影响
        5.2.1 离子注入对M5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5.2.2 离子注入对M50钢耐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5.2.3 离子注入对M50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足尺宋式单跨木构架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木构架的结构特征
        1.2.2 摇摆结构
        1.2.3 初始运动状态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宋式足尺单跨木构架的拟静力试验
    2.1 试验准备
        2.1.1 樟子松材性试验
        2.1.2 试验对象
        2.1.3 竖向加载
        2.1.4 水平加载
        2.1.5 测量装置
        2.1.6 安全防护系统
    2.2 试验过程和现象
        2.2.1 竖向加载
        2.2.2 水平加载
        2.2.3 试验现象
    2.3 试验结果的分析
        2.3.1 滞回曲线
        2.3.2 骨架曲线
        2.3.3 刚度退化
        2.3.4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2.3.5 分析指标的限制
    2.4 木构架恢复性的量化
        2.4.1 位移恢复系数
        2.4.2 初始刚度的稳定性
        2.4.3 层间位移集中系数
    2.5 不同竖向荷载下的恢复性
        2.5.1 三级竖向荷载的位移恢复系数
        2.5.2 三级竖向荷载的初始刚度
        2.5.3 三级竖向荷载的层间位移集中系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平加速度作用下摇摆木构架的初始运动状态
    3.1 初始运动状态的理论分析
        3.1.1 木构架的结构特征
        3.1.2 动力分析模型
        3.1.3 相对静止
        3.1.4 相对滑移
        3.1.5 摇摆
        3.1.6 滑移摇摆
        3.1.7 理论分布
    3.2 初始运动状态的影响因素
        3.2.1 无因次组
        3.2.2 柱的高径比ΠH
        3.2.3 屋架层与柱的质量比Π_M
        3.2.4 转动惯量ΠICE
        3.2.5 柱底摩擦系数Πμs
    3.3 初始运动状态的有限元分析
        3.3.1 基本参数
        3.3.2 参数分析ΠAg,Πμs
        3.3.3 计算结果
        3.3.4 柱底滑移
        3.3.5 柱的转动
        3.3.6 运动状态的一致性
        3.3.7 数值分布与理论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平与竖向加速度作用下摇摆木构架的初始运动状态
    4.1 理论分析
        4.1.1 平衡方程
        4.1.2 相对静止
        4.1.3 相对滑移
        4.1.4 摇摆
        4.1.5 滑移摇摆
        4.1.6 理论分布
    4.2 初始运动状态的理论分布
        4.2.1 初始运动状态在A_X、A_Y和μ_S中的分布
        4.2.2 组合系数k= AX/(1+AY)
        4.2.3 AY与其它影响因素
        4.2.4 重力加速度g的讨论
    4.3 有限元变参数模拟
        4.3.1 模型基本信息
        4.3.2 结果分析
        4.3.3 运动状态的一致性
        4.3.4 柱底滑移
        4.3.5 柱的转动
        4.3.6 特殊摩擦系数的分析
        4.3.7 数值分布与理论分布
    4.4 初始运动状态的无因次化
        4.4.1 无因次化
        4.4.2 适用场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论文创新点
    5.2 结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立式搅拌釜内多相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搅拌釜简介
    1.3 多相流混合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自由液面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固液混合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
第二章 数值模型的简介
    2.1 流体流动控制方程
    2.2 湍流模型
    2.3 VOF模型
    2.4 CFD-DEM耦合模型
    2.5 网格的划分及桨叶的处理方式
        2.5.1 网格的划分
        2.5.2 桨叶的处理方式
第三章 实验装置及测量方法
    3.1 概论
    3.2 搅拌设备
    3.3 颗粒参数的测量
        3.3.1 颗粒尺寸
        3.3.2 颗粒百粒重
        3.3.3 颗粒密度
        3.3.4 碰撞恢复系数
    3.4 颗粒混合评价方式
    3.5 搅拌釜最佳构型的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立式搅拌釜中自由液面波动的流场特性研究
    4.1 概论
    4.2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4.3 边界条件与数值求解设置
    4.4 网格无关性验证
    4.5 自由液面的水模实验及数值模型验证
        4.5.1 实验准备与数据处理
        4.5.2 实验结果分析
        4.5.3 数值模型验证
    4.6 搅拌转速对流场的影响
        4.6.1 流场流型与自由液面的形态
        4.6.2 湍流动能的分布
        4.6.3 切向速度的分布
    4.7 初始液面高度对流场的影响
        4.7.1 流场流型与自由液面的形态
        4.7.2 湍流动能的分布
        4.7.3 切向速度的分布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式搅拌釜中固液混合特性的研究
    5.1 概论
    5.2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5.3 边界条件与参数设置
    5.4 颗粒混合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型验证
        5.4.1 实验准备与实验过程
        5.4.2 实验结果分析
        5.4.3 数值模型验证
    5.5 颗粒密度对流场及颗粒混合特性的影响
        5.5.1 速度场
        5.5.2 湍动能分布
        5.5.3 颗粒的混合度
        5.5.4 颗粒的空间体积分布
    5.6 颗粒尺寸对流场及颗粒混合特性的影响
        5.6.1 速度场
        5.6.2 湍动能分布
        5.6.3 颗粒的混合度
        5.6.4 颗粒的空间体积分布
    5.7 搅拌转速对流场及颗粒混合特性的影响
        5.7.1 速度场
        5.7.2 湍动能分布
        5.7.3 颗粒的混合度
        5.7.4 颗粒的空间体积分布
    5.8 初始液面高度对流场及颗粒混合特性的影响
        5.8.1 速度场
        5.8.2 湍动能分布
        5.8.3 颗粒的混合度
        5.8.4 颗粒的空间体积分布
    5.9 釜底形状对流场及颗粒混合特性的研究
        5.9.1 速度场
        5.9.2 湍动能分布
        5.9.3 颗粒的混合度
        5.9.4 颗粒的空间体积分布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立式搅拌釜中气固液混合特性的研究
    6.1 概论
    6.2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6.3 边界条件与参数设置
    6.4 颗粒的运动状态
    6.5 液体速度的分布
    6.6 气体体积的分布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山地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研究进展与现状
        1.3.2 国内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研究进展和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马铃薯基本物理参数和力学特性
    2.1 马铃薯种植农艺
        2.1.1 马铃薯种植区划
        2.1.2 马铃薯种植模式及参数
    2.2 土壤物理特性
        2.2.1 土壤容重
        2.2.2 土壤含水率
        2.2.3 土壤坚实度
    2.3 马铃薯基本物理特性
        2.3.1 马铃薯基本物理参数
        2.3.2 马铃薯碰撞恢复系数测定方法
        2.3.3 马铃薯碰撞恢复系数测定原理
        2.3.4 马铃薯基本力学特性测定方法
        2.3.5 马铃薯碰撞恢复系数测定结果及分析
        2.3.6 马铃薯静摩擦系数测定结果与分析
        2.3.7 马铃薯摩擦角测定
        2.3.8 马铃薯动摩擦系数测定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总体设计方案
    3.1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要求
    3.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总体设计方案
    3.3 工作原理
    3.4 整机工作速度范围确定
    3.5 整机及各关键部件功耗计算
        3.5.1 整机功率分配
        3.5.2 挖掘装置消耗功率计算
        3.5.3 一级分离装置功率计算
        3.5.4 二级分离装置功率计算
        3.5.5 立式环形分离装置功率计算
        3.5.6 除秧装置功率计算
        3.5.7 行走装置功率计算
    3.6 主要技术参数
    3.7 动力传输系统相关参数确定
        3.7.1 变速箱传动比的确定
        3.7.2 分离装置传动系统的设计
        3.7.3 张紧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
    3.8 本章小结
4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及参数确定
    4.1 仿形垄上压力调整装置的设计
    4.2 挖掘装置的设计
        4.2.1 挖掘装置的功能与技术要求
        4.2.2 多功能曲面铲的设计
        4.2.3 仿生曲面铲工作状态分析
        4.2.4 仿生曲面铲工作机理分析
        4.2.5 土壤本构模型
        4.2.6 数值模拟试验
        4.2.7 土槽试验
        4.2.8 试验结果分析
    4.3 偏心微振动碎土装置的设计
        4.3.1 偏心微振动碎土装置结构和参数确定
        4.3.2 碎土装置运动分析
    4.4 薯杂分离装置的设计
        4.4.1 薯杂分离装置的类型
        4.4.2 薯杂分离装置的设计要求
        4.4.3 薯杂分离装置选取和基本参数确定
        4.4.4 马铃薯筛面滑动状态分析
        4.4.5 土块与分离筛碰撞过程分析
    4.5 薯秧分离装置设计与分析
        4.5.1 总体结构特征
        4.5.2 工作原理
    4.6 立式环形分离装置设计与分析
        4.6.1 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4.6.2 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
    4.7 清土除杂装置设计与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样机试制与试验
    5.1 样机的试制与装配
    5.2 样机试验
        5.2.1 试验的条件与目的
        5.2.2 试验指标
        5.2.3 分离筛工作参数确定试验
        5.2.4 田间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B:田间试验原始数据

(7)刚柔耦合柔性机械臂碰撞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研究现状
        1.2.2 柔性机械臂正向碰撞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柔性机械臂含摩擦斜碰撞动力学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柔性机械臂正向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2.1 柔性机械臂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2.1.1 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
        2.1.2 柔性机械臂的一次耦合动力学模型
        2.1.3 柔性机械臂一次简化耦合动力学模型
        2.1.4 动力学仿真分析
    2.2 柔性机械臂正向碰撞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2.2.1 冲量-动量法建模
        2.2.2 连续接触法建模
        2.2.3 接触约束法建模
        2.2.4 碰撞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
    2.3 FGM梁机械臂撞动力学建模
        2.3.1 系统力学模型
        2.3.2 无碰撞时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
        2.3.3 碰撞时系统动力学方程
        2.3.4 动力学仿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柔性机械臂含摩擦的斜向碰撞动力学方法研究
    3.1 冲量-动量法斜向碰撞研究
        3.1.1 冲量-动量法建模
        3.1.2 动力学仿真
    3.2 连续接触法斜向碰撞研究
        3.2.1 滑动状态时碰撞动力学建模
        3.2.2 黏滞状态时碰撞动力学建模
        3.2.3 动力学仿真
    3.3 接触约束法斜向碰撞研究
        3.3.1 滑动状态时碰撞动力学建模
        3.3.2 黏滞状态时碰撞动力学建模
        3.3.3 碰撞的初始条件求解
        3.3.4 动力学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接触约束法的LuGre摩擦模型和LCP算法研究
    4.1 基于接触约束法的动态摩擦模型斜碰撞研究
        4.1.1 无摩擦碰撞动力学方程
        4.1.2 碰撞的初始条件求解
        4.1.3 含摩擦的碰撞动力学方程
        4.1.4 动力学仿真
    4.2 基于接触约束法的LCP算法研究
        4.2.1 碰撞初始条件互补算法建模
        4.2.2 碰撞力互补算法建模
        4.2.3 动力学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杆柔性机械臂碰撞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5.1 多杆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
        5.1.1 柔性机械臂运动学描述
        5.1.2 柔性机械臂变形和运动描述
        5.1.3 系统的动能
        5.1.4 系统的势能
        5.1.5 动力学方程
    5.2 多杆柔性机械臂碰撞动力学建模
    5.3 双杆柔性机械臂碰撞动力学仿真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可压缩气固两相湍流边界层/射流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背景
        1.1.1 超燃冲压发动机简介
        1.1.2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
    1.2 可压缩两相边界层
        1.2.1 可压缩边界层研究概述
        1.2.2 两相边界层研究概述
    1.3 可压缩两相横射流
        1.3.1 可压缩横向射流研究概述
        1.3.2 两相横射流研究概述
    1.4 可压缩流体中的颗粒阻力研究
        1.4.1 激波-颗粒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1.4.2 激波-全尺度颗粒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2 数学模型与数值算法
    2.1 可压缩气固两相湍流的控制方程
        2.1.1 气相控制方程
        2.1.2 颗粒相控制方程
        2.1.3 无量纲控制方程
    2.2 数值算法
        2.2.1 高精度激波捕捉格式
        2.2.2 八阶中心差分格式
        2.2.3 三步三阶TVD-RK时间步进
        2.2.4 非均匀网格的离散算法
    2.3 虚拟点内嵌边界方法
        2.3.1 反距离插值算法
        2.3.2 边界条件的施加
        2.3.3 算法施加流程总结
    2.4 数值算法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可压缩两相湍流边界层的直接数值模拟
    3.1 模拟设置与参数
    3.2 转捩边界层的预模拟及验证
        3.2.1 预模拟计算设置
        3.2.2 预模拟统计结果
        3.2.3 湍流入口验证
    3.3 颗粒弥散分布特性
        3.3.1 选择性富集
        3.3.2 颗粒自相似分布特性
    3.4 颗粒运动特性
    3.5 涡结构对颗粒速度影响分析
    3.6 颗粒于低流体密度区域的选择性富集机理分析
    3.7 本章小节
4 可压缩两相横向射流的直接数值模拟
    4.1 模拟设置与参数
    4.2 单相横向射流湍流验证
        4.2.1 瞬态结构
        4.2.2 时均结构
    4.3 颗粒弥散特性
    4.4 颗粒对平均流的影响
        4.4.1 边界层厚度与摩擦阻力
        4.4.2 射流与颗粒轨迹
    4.5 颗粒的湍流调制
    4.6 本章小节
5 激波与全尺度颗粒群相互作用的微观尺度直接数值模拟研究
    5.1 计算设置
        5.1.1 流场与颗粒初始化设置
        5.1.2 量纲分析
        5.1.3 网格无关性检验
    5.2 激波马赫数对激波结构的影响
    5.3 激波马赫数对颗粒阻力的影响
        5.3.1 瞬时阻力系数
        5.3.2 峰值阻力系数
    5.4 激波马赫数对颗粒升力的影响
    5.5 激波马赫数对流场湍流脉动的影响
    5.6 欧拉求解器与Navier-Stokes求解器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5.7 颗粒位置随机初始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5.8 本章小节
6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页岩的物理及微观特性研究
    2.1 页岩取样
    2.2 试验测试系统
    2.3 页岩物理及微观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页岩的强度、变形及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3.1 页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3.2 页岩巴西劈裂试验研究
    3.3 页岩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
    3.4 页岩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室内试验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研究
    4.1 页岩脆性评价的方法
    4.2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页岩脆性特征分析
    4.3 页岩脆性特征与破坏模式的关系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完整和含裂隙页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5.1 试验原理和程序
    5.2 完整页岩渗透特性分析
    5.3 裂隙页岩渗透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页岩的强度、变形及破坏机理离散元模拟研究
    6.1 PFC2D程序简介
    6.2 页岩数值模型的建立及细观参数标定
    6.3 页岩常规三轴压缩模拟结果分析
    6.4 页岩循环加卸载模拟结果分析
    6.5 页岩卸围压模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页岩水力裂缝扩展机理及应用研究
    7.1 PFC2D中流-固耦合的实现
    7.2 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7.3 页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应用研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拟建线路工程昌都段崩塌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滚石运动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崩塌的成因机制与分类研究
        1.2.2 滚石运动过程与力学机制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创新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气象水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与地震
第3章 拟建线路工程昌都段崩塌发育分布特征及失稳运动模式分析
    3.1 拟建线路工程昌都段沿线地质灾害解译
        3.1.1 数据获取及分析方案
        3.1.2 地质灾害解译方法及解译标志
        3.1.3 解译结果及复核验证分析
    3.2 拟建线路工程昌都段沿线崩塌发育分布特征
    3.3 典型斜坡危岩成因、失稳模式及发育特征
        3.3.1 典型斜坡危岩成因及失稳破坏模式
        3.3.2 典型斜坡危岩的发育分布特征
    3.4 滚石运动模式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滚石在非刚性坡面上的碰撞恢复系数研究
    4.1 滚石碰撞恢复系数简介及研究思路
    4.2 滚石在非刚性坡面上的碰撞恢复系数推导
        4.2.1 法向碰撞恢复系数的理论推导
        4.2.2 切向碰撞恢复系数的理论推导
    4.3 滚石在非刚性坡面上碰撞的数值模拟试验
        4.3.1 ABAQUS软件简介
        4.3.2 分析模型设计
        4.3.3 模拟结果分析
    4.4 比较分析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滚石运动距离的分析计算
    5.1 滚石运动距离理论推导思路
    5.2 滚石运动距离的计算
        5.2.1 滑落式滚石运动距离的计算
        5.2.2 滚落式滚石运动距离的计算
        5.2.3 坠落式滚石运动距离的计算
    5.3 工程案例分析及误差评价
        5.3.1 斜坡工程地质条件
        5.3.2 滚石运动距离的计算
        5.3.3 误差分析评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四、Energetic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for a Planar Two-Body Oblique Collision with Fric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潘从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2]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D]. 贾东洲.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十字轴材料表面离子注入层制备及耐磨耐蚀性能研究[D]. 马靖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足尺宋式单跨木构架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 万佳.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5]立式搅拌釜内多相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 赖莉莹.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6]山地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D]. 王海翼.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7]刚柔耦合柔性机械臂碰撞动力学研究[D]. 谷通顺.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8]可压缩气固两相湍流边界层/射流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D]. 肖威. 浙江大学, 2021
  • [9]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D]. 殷鹏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10]拟建线路工程昌都段崩塌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滚石运动过程研究[D]. 毛宇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平面二体斜向摩擦碰撞恢复能量系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