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籽胶和亚麻籽蛋白在低温产品中的应用

亚麻籽胶和亚麻籽蛋白在低温产品中的应用

一、亚麻籽胶和亚麻籽蛋白在低温制品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聪[1](2021)在《全苦荞挂面的研制及其品质改良》文中认为苦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作物,其中富含生物类黄酮、膳食纤维、抗性淀粉等营养和功能性成分,然而苦荞中面筋蛋白的缺乏限制了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主食的需求,开发具有足够生理功效的全苦荞挂面,本文对苦荞全粉进行挤压膨化预处理并将挤压苦荞粉与苦荞生粉混合制作全苦荞挂面,探究挤压预处理对苦荞粉理化性质及其对全苦荞挂面品质的影响,并采用不同的品质改良剂对全苦荞挂面的品质进行改良,以期为高含量苦荞挂面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首先,对苦荞全粉进行蒸烤和挤压预糊化处理,并比较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苦荞全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蒸烤后,苦荞粉中的淀粉呈A+V型结晶,重均分子量下降了13.65~28.81%,吸水性指数(WAI)由2.23显着增加至2.54~3.48(p<0.05),水溶性指数(WSI)及冷糊粘度无显着变化(p>0.05);经过挤压处理,苦荞粉中淀粉的结晶结构由A型结晶转变为V型结晶;苦荞粉中淀粉的重均分子量降低了80.23~88.7%;WAI由2.23显着增加至4.52~7.12(p<0.05),WSI由0.08显着增加至0.15~0.45(p<0.05),苦荞粉的冷糊粘度由11.68 Pa·s增加至最高654.77 Pa·s,经过挤压处理的苦荞粉可以在冷水中形成凝胶,而经过蒸烤的苦荞粉在冷水中分层。在180oC,22%加水量下挤压得到的苦荞粉凝胶强度最高,为12.61 g,随着挤压过程中加水量的增加或温度的降低,挤压苦荞粉的凝胶强度逐渐增加。其次,添加挤压处理苦荞粉可以使苦荞面带更好地赋形,探究挤压处理苦荞粉不同添加量及和面加水量对全苦荞挂面加工适应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和面加水量一定,挤压处理苦荞粉的添加量由30%逐渐增加至40%,面带的表面粘附力和抗拉伸力均显着增加(p<0.05),蒸煮后面条的硬度、咀嚼性增大,蒸煮损失率增加了20%以上;当挤压苦荞粉的添加量分别为30%、35%、40%,和面加水量由34%逐渐增加至37%后,面带表面粘附力分别增加了111.01%、74.48%、71.37%,抗拉伸力分别降低了22.87%、18.12%、11.46%,蒸煮损失率分别增加了12.56%、20.20%和21.0%(p<0.05)。当挤压苦荞粉的添加量为30%,和面加水量为34%时制成的苦荞面带表面黏附能力最低,抗拉伸力适中,制作的全苦荞挂面蒸煮损失率最小。然后,将挤压处理的苦荞粉与未处理苦荞生粉按照30:70的比例混合制作全苦荞挂面,研究添加挤压处理所得的具有不同凝胶强度的苦荞粉对全苦荞挂面面团、面带及面条品质的影响。随着苦荞粉凝胶强度的增加,面团的黏弹性越好;面团的应力松弛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苦荞粉凝胶强度的增加,平衡弹性系数(E0)、衰变弹性系数(E1)、阻尼粘滞系数(η)越大,面团的内部结合力增强。挤压处理苦荞粉的冷糊粘度与面带的表面黏附能力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凝胶强度与挂面的蒸煮损失率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面带的抗拉伸力、蒸煮后面条的硬度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使用凝胶强度为12.61 g,冷糊粘度为501.43 Pa·s的E3苦荞粉制作的全苦荞挂面面带表面黏附力最小,抗拉伸能力最好,面条蒸煮损失率和断条率最低。最后分别研究了亲水胶体、外源蛋白及酶制剂对全苦荞挂面质构和蒸煮品质的影响。亲水胶体的添加均增强了苦荞面团的黏弹性,其中ASKG对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的提升效果最好,添加1.0%的Gluten-Free亲水胶体使全苦荞挂面的蒸煮损失从19.27%显着降低至17.28%(p<0.05),并显着增加了全苦荞挂面的硬度和抗拉伸力(p<0.05),在三种亲水胶体中添加1.0%GF亲水胶体对全苦荞挂面的品质改善效果最好;添加5%的全蛋液使全苦荞挂面的硬度增加了16.34%,咀嚼性提高了20.13%,抗拉伸力增加了42.74%,拉伸距离提高了16.57%,蒸煮损失率由19.26%显着降低至13.90%(p<0.05),对全苦荞挂面的改善效果优于大豆分离蛋白和蛋清液;添加0.3%TG酶显着增加了全苦荞挂面的硬度、咀嚼性和抗拉伸力(p<0.05),并显着降低了全苦荞挂面的蒸煮损失率(p<0.05)。将1%GF亲水胶体、5%全蛋液和0.3%TG酶复配使用使全苦荞挂面的蒸煮损失显着降低了39.2%(p<0.05)并提高了感官评价总分。

白英,王昕,张琳璐[2](2020)在《亚麻籽胶的提取及特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麻籽胶是一种近年流行起来的,从亚麻籽中提取得到的新型天然多功能植物胶,其具有流变性、乳化性、胶凝性、稳定性等特性,在食品、医药、美容护肤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条件的控制是生产亚麻籽胶的前提,成分、结构的分析是探究亚麻籽胶特性的核心,功能特性的深入研究是开发利用亚麻籽胶的关键。文章主要对亚麻籽胶的提取工艺(原料状态、提取方法、浸提条件、胶液的后期处理)、化学组成(蛋白质、多糖、糖醛酸)和结构特性(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等进行分析论述,以期为亚麻籽胶的加工和利用提供高值化的理论参考。

吴兴雨[3](2020)在《亚麻蛋白的酶法提取、功能性质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亚麻籽经过榨油后残留的物质称为亚麻籽饼粕。亚麻籽饼粕中蛋白质含量达30%,我国亚麻籽饼粕主要做为动物饲料成分,亚麻籽饼粕未得到充分利用。利用亚麻籽饼粕研制新食品,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所以开发利用亚麻籽饼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亚麻籽饼粕为原料,采用双酶复合法提取亚麻籽饼粕中的亚麻蛋白,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方法优化亚麻蛋白提取工艺;并将双酶复合法与碱溶酸沉法提取亚麻蛋白的功能性质进行比较;对纯化后亚麻蛋白分子量及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将亚麻蛋白应用在冰淇淋产品中。具体试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在提取工艺研究中,分别采用细胞破壁酶类和蛋白酶类辅助提取亚麻蛋白。筛选出最佳单一酶分别为α-淀粉酶和碱性蛋白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缩小条件范围,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得到α-淀粉酶提取亚麻蛋白最佳工艺参数:加酶量为2.5%、温度为60℃、p H为6和时间为4 h,提取率为64.15%。碱性蛋白酶提取亚麻蛋白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为1%、温度为47.50℃、p H为10.1和时间为3 h,提取率为72.16%。先后采用α-淀粉酶和碱性蛋白酶提取亚麻蛋白,在各自优化工艺条件下进行提取,得到双酶复合法提取亚麻蛋白的提取率为86.61%。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制备大量亚麻蛋白提取液,过滤,除去大分子杂质,用超滤管进一步浓缩,葡聚糖凝胶层析法(G100)除去残留的小分子物质。将纯化后的亚麻蛋白提取液采用壳聚糖沉淀,真空冷冻干燥,经测定计算,亚麻蛋白质纯度为86.25%。分别测定双酶复合法和碱溶酸沉法提取亚麻蛋白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双酶复合法提取亚麻蛋白氨基酸含量略高于碱溶酸沉法提取亚麻蛋白氨基酸含量。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亚麻蛋白分子量,结果显示,碱溶酸沉法提取亚麻蛋白的条带更清晰,双酶复合法和碱溶酸沉法提取亚麻蛋白的分子量范围相同,均集中在17-20 k Da和35-48 k Da。为将亚麻蛋白更好地应用于食品中,对双酶复合法和碱溶酸沉法提取亚麻蛋白的功能性质进行比较。分别测定双酶复合法和碱溶酸沉法提取亚麻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粘度、持水性、持油性和溶解度。结果表明:双酶复合法提取亚麻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溶解度、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多数条件下优于碱溶酸沉法;碱溶酸沉法提取亚麻蛋白的持水性在多数条件下优于双酶复合法;可见双酶复合法提取亚麻蛋白的功能性质有所改善。将亚麻蛋白应用于冰淇淋生产中,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亚麻蛋白冰淇淋的配方。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亚麻蛋白3%、脱脂奶粉13%、奶油15%、蔗糖16%。在此条件下制作的冰淇淋产品色泽均匀,呈淡棕色,具有淡淡的牛乳香气,口感细腻。采用双酶复合法提取亚麻蛋白是一种高效的提取方法,且得到亚麻蛋白的功能性质较碱溶酸沉法有所改善,可以很好的应用于食品中。

吴峰党[4](2020)在《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麻籽富含亚麻酸、亚油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目前,国内亚麻籽商业利用多以压榨提取亚麻籽油为主,亚麻籽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植物蛋白饮料具有热量低、脂肪低、无胆固醇等特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受原料种类少和乳液体系不稳定等因素影响,植物蛋白饮料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需要寻求新的原料扩充植物蛋白饮料种类。鉴此,为了充分利用亚麻籽的种质资源,进一步提高亚麻籽的附加值及其利用率,本文以亚麻籽仁为原料,研制出一款植物蛋白饮料。首先,测定了亚麻籽仁的基本成分,如下:亚麻蛋白21.6%,水分2.4%,脂肪55.4%,铬0.57 mg/kg,砷0.018 mg/kg,铅、总汞未检出,氰化物未检出;其蛋白含量与杏仁、花生蛋白含量接近,重金属离子铬和砷含量远低于国标规定的限量。另外铅、总汞未检出,氰化物未检出,说明本次研究使用的亚麻籽仁是蛋白饮料制备的优质原料。其次,以亚麻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经单因素、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试验得到最佳的亚麻籽仁原浆制备工艺参数:打浆温度60℃,打浆时间26 min,料液比1:10。此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亚麻籽仁原浆蛋白提取率为70.6%。在此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的风味配方为亚麻籽仁原浆40%,蔗糖4%,β-环糊精0.4%,饮料综合评分为86.7,此配方调配出来的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香甜可口,颜色乳白、口感细腻,品评人员接受度较高。再次,研究了乳化剂、增稠剂和品质改良剂以及均质和杀菌工艺对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开展Box-Behnken设计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单干酯:硬酯酰乳酸钠=3:1)0.2%,阿拉伯胶0.1%,三聚磷酸钠0.02%,此条件下亚麻籽仁饮料的稳定系数为70.87%;均质和杀菌工艺探究结果表明:均质压力35 Mpa,均质温度为60℃,均质次数为2次时,饮料的粒径较小,稳定系数较高,色泽光亮;饮料在杀菌条件121℃,5 min时,效果较好。最后,采用加速破坏试验,测定不同储藏条件下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的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感官评分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结果表明: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感官评分值下降是因为粘度上升导致口感降低和稳定性变差导致,贮藏温度越高,产品劣变速率越快,同时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室温贮藏感官评分变化预测出此次制备的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货架期≥90天。

魏超昆[5](2020)在《亚麻籽源肉味美拉德反应产物的风味形成机理及安全评价》文中认为本论文以亚麻籽饼粕为原料,研究了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制备的酶解工艺和美拉德反应工艺对风味形成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同时,在毒理学试验基础上,研究了MRPs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影响,并针对MRPs中潜在的不利于健康的成分采取控制措施。本论文的结果对充分理解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合理利用其产生的风味、并确保其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以美拉德反应为核心的肉味调味料的开发具有理论意义。亚麻籽蛋白的固定化酶解及其MRPs的感官特性。固定化酶在重复使用4次后保留了50%以上的活力。在4℃下储存5周后,固定化酶的活力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使用连续酶解生产亚麻籽蛋白酶解物的最佳条件如下:底物浓度8%(w/v),在60℃和p H 8.0条件下,使用3000 U/g碱性蛋白酶处理2 h后,在50℃和p H 6.5条件下,使用风味蛋白酶处理2 h。所得分子量(MW)高于1000 Da的肽可以提高鲜味汤的满口感和连续性;而MW为128~1000 Da的肽主要有助于产生类似肉味的风味成分,并对鲜味和苦味有显着影响。因此,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亚麻籽蛋白酶解物可作为制备亚麻籽源MRPs的高品质原料。亚麻籽源MRPs关键反应前体肽的i BAQ质谱法检测和风味成分分析。通过G-15凝胶色谱分别收集亚麻籽蛋白酶解物的肽和氨基酸。滋味稀释分析(TDA)表明,肽-MRPs具有较高的鲜味、满口感和连续性。液质联用(HPLC-MS/MS)鉴定出亚麻籽蛋白酶解物在美拉德反应后消耗了最多的41种肽。DLSFIP和ELPGSP分别占总消耗量的42.22%和20.41%。气味稀释分析(AEDA)表明,含硫风味物质的形成取决于半胱氨酸;而对于含氮杂环化合物,肽的反应性比氨基酸高。另一方面,亚麻籽源MRPs中鉴定出11种稀释因子(FD)≥64的风味化合物。因此,亚麻籽源MRPs中肽具有比游离氨基酸更高的反应活性,而肉味的形成主要来自半胱氨酸的美拉德反应。半胱氨酸、初始p H和热处理对亚麻籽源MRPs颜色和风味的影响。较高的半胱氨酸浓度和较低的初始p H,使MRPs的褐变和颜色受到抑制。较高的半胱氨酸浓度或初始p H抑制了128~1000 Da肽的交联,并加速了具有较高分子量(MW>1000 Da)肽的降解。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导致美拉德反应体系中风味的形成显着增加。MRPs的挥发性化合物、MW和氨基酸组成对MRPs的感官特性有显着影响。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长的加热时间下观察到鲜味,满口感和连续性的产生。低分子量肽(<1000 Da)生成的含硫和含氮化合物可能会产生肉味。美拉德反应早期阶段,通过中间体2-木糖基噻唑烷-4-羧酸(TTCA)和半胱氨酸-Amadori重排产物(Cys-Amadori)发现,美拉德反应工艺1.0 g亚麻籽蛋白酶解物,0.3 g木糖,0.15 g半胱氨酸(初始p H为7.5)在120℃下热处理120 min有利于Cys-Amadori的积累。因此,最佳工艺制备的亚麻籽源MRPs可用作肉味调味基料,其工艺参数有利于在反应早期积累更多的Cys-Amadori,而持续的热反应可以裂解Cys-Amadori,释放出更多的肉味挥发性成分。固定化脂氧合酶(LOX)氧化鸡脂对亚麻籽源MRPs风味的影响。重复使用5次或储存5周后,固定化LOX的活性>50%。通过加热、游离LOX和固定化LOX处理制备氧化鸡脂。添加鸡脂后,美拉德反应产生更多的脂肪族醛类和醇类,从而使反应明显增强,但含硫化合物的含量明显下降,并且含硫化合物的结构易形成烷基侧链。然而,处理后的不同氧化鸡脂之间的感官和风味没有显着差异,这可能与其氧化程度有关。因此,鸡肉特征风味来源于添加鸡脂后美拉德反应产生的脂肪族醛类和醇类。肉味成分中硫元素来源于半胱氨酸Strecker降解产生的H2S,而在美拉德反应期间产生了能够催化Strecker降解的二羰基化合物。亚麻籽源MRPs的急性、遗传和亚慢性毒性。急性毒性表明,MRPs对SD大鼠的半致死量(LD50)>15.0 g/kg BW;而半致效量(ED50)为12.3 g/kg BW。Ames试验表明,MRPs的回复突变菌落是阴性,表明MRPs无体外致突变性。各组间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没有显着差异。亚慢性毒性表明低于0.75 g MRPs/kg BW的摄入量不会影响体重、进食量、死亡率、组织病理学、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因此,亚麻籽源MRPs在0.75 g MRPs/kg BW的剂量下具有的食品安全性。亚慢性毒性测试中SD大鼠饲喂MRPs对肠道细菌和代谢产物的影响。MRPs促进胃蛋白酶的消化,但不利于胰蛋白酶的消化。摄入MRPs增加肠道中丙酸含量,但不引起短链脂肪酸(SCFAs)和支链脂肪酸(BCFAs)变化,但导致肠道内乳杆菌属的增加。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中部分氨基酸和单糖代谢的基因丰度增加,而脂质代谢的基因丰度下降。因此,机体吸收MRPs的能力低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每天摄入2.25 g/kg BW会减少体重,产生类似于膳食纤维的作用。色氨酸在美拉德反应中改善产物潜在体外致癌性。通过分离筛选出色氨酸参与的MRPs中一种抑制癌细胞活性的物质3,3’-二吲哚甲烷(DIM),以同位素标记确定其形成过程。DIM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DIM促进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而PI3K/AKT信号通路和内质网通路在这一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色氨酸参的热反应有望成为在美拉德反应中改善产物潜在体外致癌性的有效方式,并为其他热反应加工的食品提供参考。

张蓉银,王晶,玉山江[6](2019)在《天然亲水复合稳定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乳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实验旨在为亚麻籽胶在肉制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亚麻籽胶为主要成分,同黄原胶、卡拉胶、瓜儿豆胶、分离蛋白、淀粉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制成亲水复合稳定剂,研究其乳化物状态,不同温度对亲水复合稳定剂乳化性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亲水胶体复合稳定剂的粘度和凝胶强度均增加,表面无油、水分离现象,低温时出油情况低于高温时,高温时凝胶强度高于低温时,弹性和凝胶强度均较单一成分的凝胶小,小单体之间有差异。亚麻籽胶的浓度与乳化物的弹性呈正相关;复合稳定剂的浓度与乳化物的粘稠度呈正相关;复合后各亲水胶体有协同作用,化学键的缔合加强水的作用,同时也有其自身特征影响乳化物状态。

李赫,张文敏,应知伟,赵迪,高思薇,刘新旗[7](2019)在《亚麻籽蛋白及其活性肽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亚麻籽蛋白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模式与大豆蛋白相当,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本文综述了亚麻籽蛋白及其活性肽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亚麻籽蛋白的功能特性以及活性肽的生理活性,并对亚麻籽蛋白及其活性肽的提取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

王丽[8](2017)在《木瓜籽油的提取及其籽粕多糖结构和应用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其果实含有丰富的多糖、酚酸、黄酮、有机酸和生物活性三萜类化合物等。研究表明光皮木瓜果实提取物具有抗溃疡、抗炎抑菌、抗肿瘤、抗病毒、抗糖尿病和抗氧化等活性。人们通常将光皮木瓜果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籽作为废料丢弃,然而光皮木瓜籽含有丰富的油脂、多糖和蛋白等。本文通过对光皮木瓜籽全面的分析研究,为光皮木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亚临界提取技术在获得高质量油脂的同时,也保证了脱脂蛋白粕的活性。本章节采用响应面方法对亚临界流体提取光皮木瓜籽油得率进行优化,将获得的光皮木瓜籽油及籽粕与超临界二氧化碳、传统正己烷提取方法获得的油脂及籽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56.18℃、40.20 min和12.57 m L/g,光皮木瓜籽油最优得率为27.78%。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方法和传统正己烷提取方法获得光皮木瓜籽油相比,亚临界流体提取方法获得的光皮木瓜籽油拥有相对高的不饱和脂肪酸(86.37%-86.75%),相对高的α-生育酚含量(576.0-847.6mg/kg),相对低的酸值(3.97 mg/g)和过氧化值(0.01 mmol/kg)。亚临界流体提取方法获得的光皮木瓜籽脱脂粕的氮溶解指数(49.64%)和蛋白质分散指数(50.80%)最高,该方法提取条件温和,溶剂环保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脱脂粕的质量。2.为实现光皮木瓜籽粕的废弃物再利用,针对提油后剩余的脱脂粕进行了多糖提取,并对其结构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本章节从光皮木瓜籽粕中提取和纯化出了三组多糖片段QSMP-1、QSMP-2和QSMP-3。通过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的方法鉴定三组分的结构,同时进行抗氧化性分析。结果表明QSMP-1骨架主要由→4)-Glcp-(1→,→6)-Glcp-(1→,→6)-Galp-(1→,→2,3,4)-Xylp-(1→组成,侧链由→4)-Arap-(1→,→3,4)-Arap-(1→,→2)-Galp-(1→,→4)-Manp-(1→,→3)-Galp-(1→,→3,6)-Glcp-(1→组成,非还原性末端为Glcp和Galp。QSMP-1呈现出了剂量依赖型的亚铁离子螯合活性和超氧自由基清除活性。本章节有关光皮木瓜籽粕多糖的报道,为光皮木瓜籽油的加工副产物利用(作为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的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3.从光皮木瓜籽粕中提取出来的粗多糖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有开发成具有一定功能性的天然产物的潜力。通过不同程度的脱蛋白处理,探究其原样与处理组的吸水、吸油性、起泡性、粒径等的不同。在光皮木瓜籽粗多糖的提取过程中,温度从60℃增加到100℃,蛋白质含量、样品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随之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随之升高,吸水性和吸油性也随之增加。随着CQSP60、CQSP80、CQSP100粗多糖脱蛋白次数的增加,吸水性降低、吸油性升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大。在所有被测样品中,CQSP60-3和CQSP80-3拥有较高的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在100℃条件下提取的粗多糖及相应脱蛋白组分的乳化结果表明样品溶液的浓度、脱蛋白次数、储藏时间对乳化液内部平均粒径影响并不明显。乳化液粒径大小并不是影响乳化液乳化性及稳定性的唯一因素。CQSP60浓度为0.2%和0.6%,CQSP60-2浓度为0.2%和0.4%,CQSP60-3浓度为0.2%时;CQSP80和CQSP80-3浓度为0.2%时;CQSP100浓度为0.2%和0.6%,CQSP100-1浓度为0.2%、0.4%和0.6%,CQSP100-2浓度为0.2%,CQSP100-3浓度为0.2%和0.4%时,乳化液的乳化性及稳定性都较好。CQSP60、CQSP60-2、CQSP60-3、CQSP80、CQSP80-3以及CQSP100和不同脱蛋白组分,都可以作为乳化剂运用于食品或非食品工业中。人们可以依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不同温度条件、不同脱蛋白次数、不同浓度的配比方式所获得干样品或者样品溶液,以满足食品工业或者非食品工业等的要求。4.光皮木瓜籽胶是潜在的拥有良好储藏稳定性的增稠剂和稳定剂。本章节从光皮木瓜籽表面提取光皮木瓜籽胶,并且经过DEAE-Sepharose Fast-Flow和Sephacryl S-400 HR层析柱分离纯化,获得三组多糖片段分别为CQSG-1、-2和-3。单糖组成、甲基化、一维和二维核磁分析鉴定主要片段CQSG-2的结构。结果表明CQSG-2的单糖组成包括阿拉伯糖、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摩尔比分别为4.0:0.3:15.2:4.2:3.8。CQSG-2是高度分支的杂木聚糖,由→4)-β-D-Xylp-(1→和2,4)-β-D-Xylp-(1→作为主链,摩尔比5.9:4.5;Arap-1→、α-D-GalpA-1→、→2-α-D-GlcpA-1→、→4-β-D-Glcp-1→和→2,3,5-L-Araf-1→作为侧链。另外从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来看,高分子量的CQSG-2(1.4×106 Da)分子凝聚现象相比于CQSG-1和CQSG-3来说更强。本章节首次系统阐明了光皮木瓜籽胶的结构,为光皮木瓜籽胶开发应用于食品和药品等工业提供了理论依据。5.在食品生产中鉴定光皮木瓜籽胶的流变学特性对于优化产品设计和保证产品稳定性方面来讲至关重要。本章节进行了光皮木瓜籽胶溶液不同浓度(0.1%、0.3%、0.5%、1%、2%和3%)、不同温度(5℃、20℃、35℃、50℃、65℃和80℃)、不同pH值(3、5、7、9和11)、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盐离子(KCl、NaCl、MgCl2和CaCl2)条件下的静态和动态剪切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光皮木瓜籽胶溶液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呈现牛顿平坦区和随后的剪切变稀区域。光皮木瓜籽胶溶液表观粘度在0.01-100 s-1剪切速率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光皮木瓜籽胶溶液的表观粘度随着盐离子的加入/温度的升高,或者在过酸过碱条件下(pH值为3或者11)呈逐渐降低趋势。利用Arrhenius模型考察温度对零剪切粘度的影响,随着光皮木瓜籽胶溶液浓度的增加活化能减少。此外高浓度的光皮木瓜籽胶溶液拥有较强的触变性行为且具有类固体结构典型的弹性特征。应力扫描和频率扫描测试呈现出独特的现象,随着光皮木瓜籽胶溶液浓度的增大,频率交点向更高值转换。当光皮木瓜籽胶溶液浓度为3%时,溶液处于凝胶状态,分子结构的变形主要为弹性且在无外力破坏的前提下具有可恢复性。这些结果为光皮木瓜籽胶产品的开发和质量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樊丽岩,曹琪,高鹏飞,张悦,董同力嘎,孙文秀[9](2017)在《亚麻籽粉粕和食用胶对猪肉灌肠质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考察亚麻籽粉粕和食用胶对猪肉灌肠质构的影响,探究亚麻籽粉粕代替常用食用胶加入猪肉灌肠中的可行性。以不添加亚麻籽粉粕和食用胶的样品为空白组,添加10%(质量分数,下同)淀粉的样品为对照组,重点考察不同添加量的卡拉胶、魔芋胶、黄原胶和瓜尔豆胶对猪肉灌肠质构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不同添加量下亚麻籽粉粕对上述常见食用胶的等效代替情况。结果表明:卡拉胶添加量为0.30%时,猪肉灌肠的质构特性优于添加其他食用胶的样品;亚麻籽粉粕的添加量为0.5%时,样品的弹性和内聚性优于添加0.30%卡拉胶的样品,亚麻籽粉粕可以等效代替食用胶加入到猪肉灌肠中,并具有改善猪肉灌肠质构的能力。

邱国亮[10](2016)在《亚麻籽粉在速冻水饺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水饺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因其高营养、食用简便、味美价廉等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而水饺肉馅和水饺皮品质又是决定水饺品质好坏的关键因素。亚麻籽粉不仅营养丰富,且有助于改善食品的品质,在国内外烘焙食品已有相关研究,但有关其在水饺中的应用却鲜有报道。因此,对亚麻籽在水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于改善水饺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亚麻籽粉在水饺肉馅和水饺皮中的应用,首先考察了亚麻籽粉添加量对水饺肉馅持水性、质构和感官方面的影响,确定水饺肉馅中亚麻籽粉的最适添加量。对于亚麻籽粉在水饺皮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考察亚麻籽粉添加量、加水量、和面时间以及醒面时间4个因素对水饺皮速冻失水率、汤透率、质构以及感官方面的影响,确定了水饺皮中亚麻籽粉的最适添加量及其最佳加工工艺。最后本研究将亚麻籽粉与水饺中常使用的两种抗氧化剂BHA和BHT进行对比,对亚麻籽粉在速冻水饺中的抗氧化作用进行评价。其主要结果如下:(1)亚麻籽粉对速冻水饺肉馅的影响:持水性方面,在水饺肉馅中添加亚麻籽粉能够显着抑制水饺在冷藏后的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的下降,且添加量越多,效果越明显。质构方面,在水饺肉馅中添加亚麻籽粉能够显着抑制水饺肉馅在冷藏过程中粘聚性和咀嚼性的下降,保证水饺肉馅品质在冷藏过程中的稳定性。最后综合感官评定,优选7.5%作为亚麻籽粉的添加量。(2)亚麻籽粉对速冻水饺皮品质的影响:在探讨亚麻籽粉添加量对水饺皮的影响中,亚麻籽粉对水饺皮的速冻前后失水率、透光率和硬度的影响极显着,对咀嚼性的影响显着。结合感官评定,亚麻籽粉添加量在1.5%时,水饺皮品质较佳。在探讨加水量对水饺皮的影响中,加水量对水饺皮的速冻前后失水率、硬度和咀嚼性的影响极显着,对弹性的影响显着。结合感官评定,加水量在46%时,水饺皮品质较佳。在探讨和面时间对速冻水饺皮的影响中,和面时间对水饺皮的速冻前后失水率、硬度的影响极显着。结合感官评定,和面时间在11 min时,水饺皮品质较佳。在探讨醒面时间对水饺皮的影响中,醒面时间对水饺皮的速冻前后失水率和透光率的影响极显着。结合感官评定,醒面时间在10 min时,水饺皮品质较佳。(3)对亚麻籽粉在速冻水饺中抗氧化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水饺肉馅中添加亚麻籽粉能够显着抑制水饺肉馅中脂肪的氧化,且抗氧化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而越明显。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亚麻籽粉的抗氧化效果相比BHA和BHT要好。

二、亚麻籽胶和亚麻籽蛋白在低温制品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麻籽胶和亚麻籽蛋白在低温制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全苦荞挂面的研制及其品质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1 绪论
    1.1 荞麦概述
    1.2 荞麦的开发和应用
    1.3 荞麦挂面的研究现状
        1.3.1 荞麦挂面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2 品质改良剂的应用
    1.4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原料基本成分测定
        2.3.2 苦荞粉的预糊化处理
        2.3.3 苦荞粉结晶结构的测定
        2.3.4 苦荞粉中淀粉分子量大小的测定
        2.3.5 苦荞粉水合特性的测定
        2.3.6 苦荞粉及苦荞挂面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2.3.7 苦荞粉凝胶强度的测定
        2.3.8 苦荞粉冷糊粘度的测定
        2.3.9 苦荞粉静态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2.3.10 全苦荞挂面的制备
        2.3.11 苦荞粉及苦荞挂面微观结构观察
        2.3.12 面带水分结合状态的测定
        2.3.13 面带表面黏附力及抗拉伸力的测定
        2.3.14 苦荞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2.3.15 苦荞面团内部应力的测定
        2.3.16 苦荞挂面的感官评价测试
        2.3.17 全苦荞挂面蒸煮特性的测试
        2.3.18 全苦荞挂面质构特性的测定
        2.3.19 全苦荞挂面SDS蛋白质可萃取率(SDSEP)的测定
        2.3.20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2.3.21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预糊化处理对苦荞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3.1.1 预糊化处理对苦荞粉结晶结构的影响
        3.1.2 预糊化处理对苦荞粉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3.1.3 预糊化处理对苦荞粉分子量大小的影响
        3.1.4 预糊化处理对苦荞粉水合特性的影响
        3.1.5 预糊化处理对苦荞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3.1.6 预糊化处理对苦荞粉冷糊黏度的影响
        3.1.7 预糊化处理对苦荞粉凝胶特性的影响
        3.1.8 预糊化处理对苦荞粉静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3.1.9 预糊化处理对苦荞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3.2 添加预糊化苦荞粉对全苦荞挂面面带、面团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3.2.1 添加预糊化苦荞粉对全苦荞挂面压延特性的影响
        3.2.2 挤压苦荞粉添加量及加水量对生面带质构品质的影响
        3.2.3 挤压苦荞粉添加量及加水量对生面带水分结合状态的影响
        3.2.4 挤压苦荞粉添加量及加水量对全苦荞挂面糊化特性的影响
        3.2.5 挤压苦荞粉添加量及加水量对全苦荞挂面蒸煮特性的影响
        3.2.6 添加挤压处理苦荞粉对苦荞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
        3.2.7 添加挤压处理苦荞粉对苦荞面团应力松弛的影响
        3.2.8 添加挤压处理苦荞粉对生面带质构品质的影响
        3.2.9 添加挤压处理苦荞粉对全苦荞挂面蒸煮特性的影响
        3.2.10 添加挤压处理苦荞粉对全苦荞挂面质构特性的影响
        3.2.11 挤压处理苦荞粉与全苦荞挂面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3.3 品质改良剂对全苦荞挂面的品质改良作用
        3.3.1 亲水胶体对苦荞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
        3.3.2 亲水胶体对全苦荞挂面膨胀势的影响
        3.3.3 亲水胶体对全苦荞挂面蒸煮特性的改良作用
        3.3.4 亲水胶体对全苦荞挂面质构特性的改良作用
        3.3.5 外源蛋白对全苦荞挂面蒸煮特性的改良作用
        3.3.6 外源蛋白对全苦荞挂面质构特性的改良作用
        3.3.7 酶制剂对全苦荞挂面蒸煮特性的改良作用
        3.3.8 酶制剂对全苦荞挂面质构特性的改良作用
        3.3.9 外源蛋白及酶制剂对全苦荞挂面SDS蛋白质可萃取率的影响
        3.3.10 外源蛋白及酶制剂对全苦荞挂面蛋白亚基结构的影响
        3.3.11 品质改良剂对全苦荞挂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3.3.12 复配改良剂对全苦荞挂面蒸煮和质构特性的改良作用
        3.3.13 复配改良剂对全苦荞挂面感官评价的改良效果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亚麻籽胶的提取及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亚麻籽胶的提取工艺
    1.1 原料性质对提取率的影响
    1.2 浸提方法对提取率的影响
        1.2.1 溶剂浸提法
        1.2.2 物理辅助提取法
        1.2.3 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的控制
    1.3 胶液的后期处理
2 亚麻籽胶的结构
3 亚麻籽胶功能特性
    3.1 黏度和流变性
    3.2 胶凝性
    3.3 乳化性
4 亚麻籽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4.1 亚麻籽胶与蛋白质
    4.2 亚麻籽胶与淀粉及多酚
5 亚麻籽胶在食品中的应用
    5.1 亚麻籽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5.2 亚麻籽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
    5.3 亚麻籽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6 结论

(3)亚麻蛋白的酶法提取、功能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亚麻籽饼粕基本成分的测定
    3.2 酶法提取亚麻蛋白研究结果
    3.3 亚麻蛋白纯化结果
    3.4 亚麻蛋白氨基酸测定结果
    3.5 分子量测定结果
    3.6 亚麻蛋白功能性质的测定结果
    3.7 亚麻蛋白冰淇淋的研制结果
4 讨论
    4.1 亚麻籽饼粕基本成分
    4.2 最佳酶制剂的筛选
    4.3 提取亚麻蛋白工艺
    4.4 蛋白质的纯化、氨基酸组成及分子量
    4.5 亚麻蛋白功能性质
    4.6 亚麻蛋白冰淇淋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亚麻蛋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亚麻籽概述
        1.1.1 亚麻籽种质资源
        1.1.2 亚麻籽营养价值
        1.1.3 亚麻籽安全性
        1.1.4 亚麻籽应用现状
    1.2 植物蛋白饮料概述
        1.2.1 植物蛋白饮料种类
        1.2.2 植物蛋白饮料营养价值
        1.2.3 植物蛋白饮料市场现状
    1.3 影响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3.1 乳化剂对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1.3.2 增稠剂对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1.3.3 品质改良剂对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1.3.4 均质条件对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1.3.5 杀菌条件对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亚麻籽仁成分检测及原浆制备工艺优化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脱皮亚麻籽仁基本成分检测
        2.3.2 亚麻籽仁饮料原浆制备操作要点
        2.3.3 亚麻仁饮料原浆蛋白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亚麻籽仁的基本成分
        2.4.2 小苏打浸泡用量对亚麻籽仁饮料原浆制备的影响
        2.4.3 打浆时间对亚麻籽仁饮料原浆制备工艺的影响
        2.4.4 浸泡时间对亚麻籽仁饮料原浆制备的影响
        2.4.5 打浆温度对亚麻籽仁饮料原浆制备的影响
        2.4.6 料液比对亚麻籽仁饮料原浆制备的影响
        2.4.7 Plackett-Burman筛选亚麻籽仁饮料原浆制备关键工艺因素
        2.4.8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仁饮料原浆制备工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主要风味配方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风味配方研究操作要点
        3.3.2 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模糊综合感官评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原浆添加量对亚麻仁植物蛋白饮料风味的影响
        3.4.2 蔗糖添加量对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风味的影响
        3.4.3 β-环糊精添加量对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风味的影响
        3.4.4 正交实验优化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风味配方工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与方法
        4.3.1 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稳定剂配方及工艺条件探究要点
        4.3.2 离心沉淀率(SR)的测定
        4.3.3 稳定系数(R)的测定
        4.3.4 粘度的测定
        4.3.5 色泽的测定
        4.3.6 粒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乳化剂对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4.4.2 增稠剂对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4.4.3 品质改良剂对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4.4.4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仁饮料稳定剂配方
        4.4.5 均质条件对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4.4.6 杀菌条件对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贮藏期间产品的品质变化及其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与方法
        5.3.1 贮藏试验操作要点
        5.3.2 表观粘度的测定
        5.3.3 稳定系数的测定
        5.3.4 p H值测定
        5.3.5 综合感官评价
        5.3.6 RHDC(逆“隐性强迫选择”)产品感官评价试验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贮藏期间亚麻仁植物蛋白饮料的品质变化结果
        5.4.2 RHDC检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和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5)亚麻籽源肉味美拉德反应产物的风味形成机理及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亚麻籽
        1.1.1 亚麻籽概述
        1.1.2 亚麻籽油的提取与副产物的产生
        1.1.3 副产物利用的不足之处与新思路
    1.2 美拉德反应
        1.2.1 美拉德反应概述
        1.2.2 美拉德反应的机理
        1.2.3 半胱氨酸在美拉德反应中的作用
    1.3 蛋白酶解-脂肪氧化-美拉德反应体系
        1.3.1 蛋白质的酶解
        1.3.2 食品蛋白源的MRPs
        1.3.3 脂肪的氧化与美-脂互作反应
        1.3.4 MRPs的风味
    1.4 美拉德反应对食品的负面作用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亚麻籽蛋白的固定化酶解及其MRPs的感官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固定化
        2.1.3 酶活力的测定
        2.1.4 亚麻籽蛋白酶解物的制备
        2.1.5 MRPs的制备
        2.1.6 成分分析
        2.1.7 水解度(DH)和蛋白质回收率(PR)的测定
        2.1.8 感官评价
        2.1.9 分子量分布
        2.1.10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2.1.11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脱脂亚麻籽饼粕的基本成分
        2.2.2 固定化蛋白酶的特性
        2.2.3 碱性蛋白酶活力和水解时间对DH和PR的影响
        2.2.4 连续酶解对DH,PR和 MRPs感官评价的影响
        2.2.5 底物浓度对DH,PR和 MRPs感官评价的影响
        2.2.6 连续酶解和底物浓度对MW分布的影响
        2.2.7 连续酶水解和底物浓度对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2.2.8 MW,游离氨基酸和MRPs感官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亚麻籽源MRPs关键反应前体肽的i BAQ质谱法检测和风味成分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原料与试剂
        3.1.2 亚麻籽饼粕蛋白的提取
        3.1.3 亚麻籽饼粕蛋白的酶解
        3.1.4 凝胶色谱分离
        3.1.5 分子量分布测定
        3.1.6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3.1.7 MRPs的制备
        3.1.8 滋味稀释分析
        3.1.9 肽组成分析
        3.1.10 气质联用(GC-MS)分析
        3.1.11 GC-O/AEDA分析
        3.1.12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亚麻籽蛋白酶解物的分离
        3.2.2 分子量分布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3.2.3 滋味稀释分析
        3.2.4 肽组成分析
        3.2.5 风味成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半胱氨酸、初始p H和热处理对亚麻籽源MRPs色泽和风味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原料与试剂
        4.1.2 MRPs的制备
        4.1.3 成分分析
        4.1.4 褐变度测定
        4.1.5 色差测定
        4.1.6 感官评价
        4.1.7 挥发性成分测定
        4.1.8 分子量分布测定
        4.1.9 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4.1.10 美拉德反应初期中间物的制备和鉴定
        4.1.11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亚麻籽蛋白酶解物的基本成分
        4.2.2 对MRPs褐变度的影响
        4.2.3 对MRPs色差的影响
        4.2.4 对MRPs感官评价的影响
        4.2.5 对MRPs挥发性成分形成的影响
        4.2.6 对MRPs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4.2.7 对MRPs氨基酸的影响
        4.2.8 褐变度、色差、挥发性成分、分子量分布、氨基酸和MRPs感官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4.2.9 通过美拉德反应初期中间物分析含硫挥发性成分的形成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定化脂氧合酶氧化鸡脂对亚麻籽源MRPs风味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原料与试剂
        5.1.2 LOX的固定化
        5.1.3 LOX酶活的测定
        5.1.4 鸡脂的氧化
        5.1.5 酸价(AV)、PV、丙二醛(MDA)和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5.1.6 MRPs的制备
        5.1.7 感官评价
        5.1.8 反应进程分析
        5.1.9 GC-MS分析
        5.1.10 GC-O分析
        5.1.11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固定化LOX的性质
        5.2.2 氧化方式对AV、PV、MDA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2.3 氧化方式对反应进程的影响
        5.2.4 氧化方式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5.2.5 脂肪氧化降解对风味的影响
        5.2.6 美拉德反应或美拉德反应与脂肪氧化降解相互作用对风味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亚麻籽源MRPs的急性、遗传和亚慢性毒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原料与试剂
        6.1.2 MRPs的制备
        6.1.3 实验动物
        6.1.4 急性经口毒性测试
        6.1.5 遗传毒性测试
        6.1.6 亚慢性毒性测试
        6.1.7 饲料消耗
        6.1.8 血常规和血生化测试
        6.1.9 器官重量,尸检和组织病理学分析
        6.1.10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MRPs和动物饲料的成分
        6.2.2 急性毒性经口测试
        6.2.3 遗传毒性测试
        6.2.4 亚慢性毒性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亚慢性毒性测试中SD大鼠饲喂MRPs对肠道细菌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原料与试剂
        7.1.2 MRPs的制备
        7.1.3 MRPs的化学性质
        7.1.4 MRPs的体外消化性质
        7.1.5 实验动物
        7.1.6 亚慢性毒性测试和样品收集
        7.1.7 SCFAs和 BCFAs分析
        7.1.8 氨浓度分析
        7.1.9 结肠组织形态学和炎症标志物分析
        7.1.10 细菌DNA提取,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7.1.11 生物信息学分析
        7.1.12 功能预测分析
        7.1.13 统计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MRPs的化学性质
        7.2.2 MRPs的体外消化性质
        7.2.3 盲肠及其内容物的重量
        7.2.4 SCFAs、BCFAs和氨浓度分析
        7.2.5 结肠组织形态学和炎症标志物
        7.2.6 肠道细菌群落的组成
        7.2.7 微生物组与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
        7.2.8 肠道细菌群落功能的改变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色氨酸参与的美拉德反应改善产物潜在体外致癌性
    8.1 材料与方法
        8.1.1 原料与试剂
        8.1.2 含色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设计
        8.1.3 含色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中抗癌组分分离与鉴定
        8.1.4 色氨酸-木糖美拉德反应体系设计
        8.1.5 细胞培养
        8.1.6 HepG2 增殖和IC_(50) 测定
        8.1.7 细胞周期测定
        8.1.8 荧光显微测定
        8.1.9 细胞凋亡测定
        8.1.10 RT-qPCR
        8.1.11 Westen blot测定
        8.1.12 统计分析
    8.2 结果
        8.2.1 含色氨酸MRPs对 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
        8.2.2 含色氨酸美拉德反应体系中抗癌组分的分离与鉴定
        8.2.3 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关键成分的形成原理
        8.2.4 DIM对 HepG2 细胞增殖的抑制
        8.2.5 DIM对 HepG2 细胞周期的影响
        8.2.6 DIM对 HepG2 细胞凋亡的影响
        8.2.7 DIM对 HepG2 细胞增殖抑制的验证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6)天然亲水复合稳定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亲水复合稳定剂的制备
    1.4 亲水复合稳定剂乳化物的制备
    1.5 不同温度对不同比例的亲水复合稳定剂乳化性感官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7)亚麻籽蛋白及其活性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亚麻籽蛋白的研究进展
    1.1 亚麻籽蛋白的提取及纯化
    1.2 亚麻籽蛋白的功能特性
        1.2.1 热变性
        1.2.2 乳化能力
        1.2.3 发泡性和保水性
        1.2.4 可溶性
    1.3 亚麻籽蛋白及其产品的开发应用
2 亚麻籽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2.1 亚麻籽活性肽的制备及分离纯化
    2.2 亚麻籽活性肽的生理活性
        2.2.1 抗氧化活性
        2.2.2 降胆固醇以及血糖活性
        2.2.3 降低高血压活性
        2.2.4 抑制微生物活性
        2.2.5 免疫抑制作用
3 结论

(8)木瓜籽油的提取及其籽粕多糖结构和应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木瓜简介
        1.1.1 木瓜属植物
        1.1.2 皱皮木瓜与光皮木瓜
        1.1.3 光皮木瓜籽的营养成分
    1.2 光皮木瓜籽油
        1.2.1 光皮木瓜籽油研究现状
        1.2.2 光皮木瓜籽油提取方法
    1.3 油脂提取副产物
        1.3.1 多糖
        1.3.2 蛋白
        1.3.3 其他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本研究主要内容
        1.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亚临界法提取光皮木瓜籽油优化及油性质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油脂提取实验设计
        2.2.3 油脂鉴定
        2.2.4 脱脂粕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最优得率
        2.3.2 理化特性
        2.3.3 蛋白活性及氨基酸分析
        2.3.4 三种提取方法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皮木瓜籽粕多糖的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提取和纯化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粗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3.3.2 分子量
        3.3.3 单糖组成分析
        3.3.4 红外光谱分析
        3.3.5 甲基化分析
        3.3.6 核磁谱分析
        3.3.7 形态学特征
        3.3.8 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皮木瓜籽粕粗多糖的应用特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光皮木瓜籽粕粗多糖的提取
        4.2.3 脱蛋白
        4.2.4 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含量
        4.2.5 乳化液的制备
        4.2.6 吸水性和吸油性
        4.2.7 起泡性及稳定性
        4.2.8 粒径和 ζ-电位分析
        4.2.9 乳化稳定性
    4.3 结果和分析
        4.3.1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
        4.3.2 吸水性和吸油性
        4.3.3 起泡性及稳定性
        4.3.4 粒径和 ζ-电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皮木瓜籽胶的结构鉴定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和试剂
        5.2.2 提取和初步纯化
        5.2.3 进一步纯化
        5.2.4 表观粘度和储藏稳定性
        5.2.5 结构鉴定
        5.2.6 高级结构鉴定
        5.2.7 热重分析
    5.3 结果和讨论
        5.3.1 表观粘度和储藏稳定性
        5.3.2 得率和单糖组成
        5.3.3 红外分析
        5.3.4 甲基化分析
        5.3.5 核磁分析
        5.3.6 扫描电子和原子力显微镜
        5.3.7 TG/DTG/DSC与CQSG-2 结构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光皮木瓜籽胶的流变性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光皮木瓜籽胶提取与初步纯化
        6.2.3 单糖组成
        6.2.4 流变特性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光皮木瓜籽胶的化学组成
        6.3.2 定剪切
        6.3.3 浓度影响
        6.3.4 pH和离子强度影响
        6.3.5 温度影响
        6.3.6 应力扫描
        6.3.7 频率扫描
        6.3.8 复合粘度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9)亚麻籽粉粕和食用胶对猪肉灌肠质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猪肉灌肠质构测定
        1.3.2 猪肉灌肠基础配方
        1.3.3 实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用胶对猪肉灌肠硬度的影响
    2.2 食用胶对猪肉灌肠弹性的影响
    2.3 食用胶对猪肉灌肠内聚性的影响
    2.4 食用胶对猪肉灌肠咀嚼性的影响
    2.5 食用胶对猪肉灌肠胶黏性的影响
    2.6 食用胶对猪肉灌肠黏着性的影响
    2.7 亚麻籽粉粕对猪肉灌肠质构的影响
3 结论

(10)亚麻籽粉在速冻水饺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亚麻和亚麻籽简介
    1.2 亚麻籽的营养成分及功能
        1.2.1 亚麻籽油
        1.2.2 亚麻胶
        1.2.3 亚麻籽蛋白质
        1.2.4 木酚素
    1.3 亚麻籽粉的国内外生产现状
    1.4 亚麻籽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5 速冻水饺简介
    1.6 影响速冻水饺品质的因素
        1.6.1 面粉品质的影响
        1.6.2 食品添加剂的影响
        1.6.3 加工工艺的影响
    1.7 质构仪的发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1.8 本研究立题背景和意义
    1.9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9.1 主要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仪器
    2.3 速冻水饺肉馅的调配
    2.4 冷藏过程中亚麻籽肉馅持水性的测定
    2.5 亚麻籽肉馅质构的测定
    2.6 亚麻籽肉馅感官评价
    2.7 速冻水饺皮制作方法
    2.8 水饺皮品质单因素变量
        2.8.1 亚麻籽粉添加量
        2.8.2 加水量
        2.8.3 和面时间
        2.8.4 醒面时间
    2.9 水饺皮品质评价标准
        2.9.1 水饺皮速冻前后失水率测定
        2.9.2 水饺皮汤透光率测定
        2.9.3 煮熟水饺皮质构测定
        2.9.4 煮熟水饺皮感官评定
    2.10 亚麻籽粉在水饺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亚麻籽粉对水饺肉馅冻藏过程中持水性的影响
        3.1.1 亚麻籽粉对水饺肉馅解冻损失的影响
        3.1.2 亚麻籽粉对水饺肉馅蒸煮损失的影响
    3.2 亚麻籽粉对水饺肉馅质构的影响
    3.3 亚麻籽粉对水饺肉馅感官指标的影响
    3.4 亚麻籽粉添加量对速冻水饺皮品质的影响
        3.4.1 亚麻籽粉添加量对水饺皮速冻前后失水率的影响
        3.4.2 亚麻籽粉添加量对水饺皮汤透光率的影响
        3.4.3 亚麻籽粉添加量对煮熟水饺皮质构的影响
        3.4.4 亚麻籽粉添加量对煮熟水饺皮感官评定的影响
    3.5 加水量对速冻水饺皮品质的影响
        3.5.1 加水量对水饺皮速冻前后失水率的影响
        3.5.2 加水量对水饺皮汤透光率的影响
        3.5.3 加水量对煮熟水饺皮质构的影响
        3.5.4 加水量对煮熟水饺皮感官评定的影响
    3.6 和面时间对速冻水饺皮品质的影响
        3.6.1 和面时间对水饺皮速冻前后失水率的影响
        3.6.2 和面时间对水饺皮汤透光率的影响
        3.6.3 和面时间对煮熟水饺皮质构的影响
        3.6.4 和面时间对煮熟水饺皮感官评定的影响
    3.7 醒面时间对速冻水饺皮品质的影响
        3.7.1 醒面时间对水饺皮速冻前后失水率的影响
        3.7.2 醒面时间对水饺皮汤透光率的影响
        3.7.3 醒面时间对煮熟水饺皮质构的影响
        3.7.4 醒面时间对煮熟水饺皮感官评定的影响
    3.8 亚麻籽粉在水饺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4 结论
5 讨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亚麻籽胶和亚麻籽蛋白在低温制品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苦荞挂面的研制及其品质改良[D]. 韩聪. 江南大学, 2021(01)
  • [2]亚麻籽胶的提取及特性研究进展[J]. 白英,王昕,张琳璐. 食品科技, 2020(11)
  • [3]亚麻蛋白的酶法提取、功能性质及应用研究[D]. 吴兴雨.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亚麻籽仁植物蛋白饮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D]. 吴峰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5]亚麻籽源肉味美拉德反应产物的风味形成机理及安全评价[D]. 魏超昆.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6]天然亲水复合稳定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乳性能研究[J]. 张蓉银,王晶,玉山江. 草食家畜, 2019(01)
  • [7]亚麻籽蛋白及其活性肽的研究进展[J]. 李赫,张文敏,应知伟,赵迪,高思薇,刘新旗.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6)
  • [8]木瓜籽油的提取及其籽粕多糖结构和应用特性研究[D]. 王丽. 郑州大学, 2017(05)
  • [9]亚麻籽粉粕和食用胶对猪肉灌肠质构的影响[J]. 樊丽岩,曹琪,高鹏飞,张悦,董同力嘎,孙文秀. 肉类研究, 2017(05)
  • [10]亚麻籽粉在速冻水饺中应用的研究[D]. 邱国亮.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亚麻籽胶和亚麻籽蛋白在低温产品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