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法测定AST线粒体同工酶活性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

免疫抑制法测定AST线粒体同工酶活性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

一、免疫抑制法测定AST线粒体同工酶活性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会娟[1](2017)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进展的相关性研究及潜在机制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估计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住院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及其早期发病的警示因素,从而为尽早控制NAFLD的进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确诊的T2DM住院患者262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单纯组和T2DM合并NAFLD组。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记录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钙(Ca2+)、血清磷(P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肽(C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空腹胰岛素(FINS)、尿素氮(BUN)、尿酸(UA)、胰岛功能(HOMA-β)。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INS×FPG)/22.5。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62例T2DM患者中,合并NAFLD者158例,NAFLD发病率为60.31%。(2)T2DM合并NAFLD组BMI、FINS、CP、HOMA-IR、HOMA-β、TG、NT-pro BNP、UA、ALT、AST和GGT均显着高于T2DM单纯组(P<0.05或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CP(OR=3.522,P=0.020)、TG(OR=2.025,P=0.024)、ALT(OR=4.158,P=0.011)、AST(OR=3.452,P=0.022)和GGT(OR=1.993,P=0.043)与T2DM合并NAFLD发病明显正相关。结论(1)NAFLD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发病率为60.31%。(2)临床上对于T2DM患者,CP、TG、ALT、AST和GGT水平升高应考虑合并NAFLD的可能。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确诊的T2DM住院患者262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单纯组和T2DM合并NAFLD组。所有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计算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记录二尖瓣尖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二尖瓣尖部舒张晚期峰速度(A)、间隔侧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间隔侧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侧壁侧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侧壁侧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获得:Emean=(E’+Em)/2、E/A、E’/A’、Em/Am、E/E’、E/Em、E/Emean。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射血时间(ET)。LVM=0.8×{1.04×[(IVSTd+LVEDD+LVPWTd)3-LVEDD3]+0.6}。同时行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1)T2DM合并NAFLD组的心室舒张功能明显低于T2DM单纯组,尽管两组的患者心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E/A<1)。与T2DM单纯组相比,T2DM合并NAFLD组二尖瓣舒张早期E波峰速度(E)、间隔侧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E/A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左室质量(LVM)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差异。(2)T2DM单纯组左室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25.00%(26例)和59.62%(62例),T2DM合并NAFLD组左室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48.10%(76例)和81.65%(129例)。与T2DM单纯组相比,T2DM合并NAFLD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58例T2DM合并NAFLD住院患者中,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290 db/m者94例(59.49%),CAP≥290 db/m者64例(40.51%)。(4)CAP≥290 db/m患者BMI、FINS、CP、HOMA-IR、TG、NT-pro BNP、UA、ALT、AST和GGT均显着高于CAP<290 db/m患者(P<0.05或P<0.01)。(5)与CAP<290 db/m患者相比,CAP≥290 db/m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峰速度(E)、E/A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左室质量(LVM)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6)对比CAP<290 db/m患者和CAP≥290 db/m患者出现左室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比例,CAP<290 db/m患者左室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42.55%(40例)和73.40%(69例),CAP≥290 db/m患者左室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56.25%(36例)和93.75%(60例)。与CAP<290 db/m患者相比,CAP≥290 db/m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2DMNAFLD可能会加剧T2DM患者的心肌肥厚及舒张功能受损。(2)T2DM并发NAFLD患者,需要注意心脏肥大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早期干预NAFLD对心脏重构和功能的影响。(3)T2DM患者脂肪肝越严重,心肌肥厚及舒张功能受损越严重。目的探讨T2DM合并NAFLD导致心血管疾病(CVD)的潜在机制,从而为心血管疾病(CV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Endo-PAT2000无创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内皮功能,检测血液中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五项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血内皮素-l(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用美国GE公司LOGIQ-500彩色超声和7.0线阵探头进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检测。结果(1)与T2DM单纯组比较,T2DM合并NAFLD组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上升,TT3、TT4、FT3、FT4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CKMB峰值和c Tn I峰值被用来评估心肌损害程度,取对数值以获得正态分布,分别表示为Log[CKMB]和log[c Tn I]。在校正了常见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吸烟、血压、血糖、胆固醇)后,TT3、TT4、FT3均与Log[CKMB]、Log[c Tn I]和hs-CRP存在明显负相关。FT4和TSH与上述指标无相关性。(3)与T2DM单纯组比较,T2DM合并NAFLD组s ICAM-1和ET-1上升,内皮功能评估指数(RHI)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1)T2DM合并NAFLD组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升高,而甲状腺激素水平较单纯组低;(2)T2DM合并NAFL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心肌损害严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可能参与了CVD的发生发展过程。

梁国庆[2](2017)在《脐带血血清NT-proBNP和心肌酶检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脐带血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及心肌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评估其对新生儿HIE临床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足月、无围产期窒息高危因素和生后窒息史的健康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将胎龄为(37-42)周,有围产期窒息高危因素的6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HIE及HIE的病情分度分为非HIE组(6例)、轻度HIE组(10例)、中度HIE组(36例)和重度HIE组(8例)。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心脏超声的结果;于分娩后立即抽取脐静脉血4ml,分别检测脐带血清NT-pro BNP、心肌酶水平,计算脐带血血清NT-pro BNP和心肌酶诊断HIE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重、身长、分娩方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观察组HIE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组心血管表现、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HIE组及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IE组心肌酶(CK-MB、CK、LDH、AST)水平明显高于非HIE组及对照组(P<0.05),非HIE组及对照组CK-MB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HIE组血清NT-pro BNP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r=0.537,P<0.05),二者水平与HIE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1=0.608,r2=0.438,P均<0.05)。血清NT-pro BNP水平诊断HI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最佳诊断界点>1034.83 pg/ml。血清CK-MB水平诊断HI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5,最佳诊断界点>42.99 U/L。二者联合检测诊断HI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特异度为88.5%,灵敏度为96.3%,联合检测诊断价值优于CK-MB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T-pro BNP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IE组新生儿脐带血血清NT-pro BNP、CK-MB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脐带血血清NT-pro BNP、CK-MB水平可以早期反映HIE病情严重程度;早期联合检测脐带血血清NT-pro BNP、CK-MB可以早期预测HIE的发生和有效评估其严重程度,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胡利双[3](2017)在《低氧对鲢生理生化指标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认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年总产量居我国淡水养殖产量的第二位。在养殖和运输过程中容易遭受低氧胁迫,引起浮头、窒息、泛塘等缺氧现象,极易造成死亡,导致经济损失。因此,研究低氧对鲢机体的生理胁迫及其损伤机理,将为鲢生产和运输技术的改进提供基础资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将实验鱼置于密闭水箱,通过鱼体自发耗氧进行低氧处理(H组),分别在低氧处理后2、6、10h(轻、中度低氧)和18h(严重低氧)时取样。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鲢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探讨低氧对鲢心脏、脑、肝胰脏和肾脏的生理功能和组织损伤的影响。随后,再次采取密封处理至鲢严重浮头以后进行复氧处理(R组),在恢复充氧0、1、2、4、8h时取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分析鲢组织器官在复氧之后的健康状况。由于Ca2+与细胞死亡密切相关,能够参与到细胞凋亡途径中,与凋亡调控因子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凋亡。本研究设置了急性严重低氧胁迫处理,进一步研究低氧对鲢心肌细胞凋亡和钙稳态调节的影响,检测了心肌Na+/K+-ATPase、Ca2+-ATPase活性变化;通过TUNEL法检测了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结合qPCR技术分析了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 mRNA和钙稳态相关基因calm(钙结合蛋白)、LETM1(亮氨酸拉链-EF-手型跨膜蛋白1)mRNA的表达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低氧与复氧对鲢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着低氧处理时间的延长,心肌酶CK和肾功能相关指标UREA、UA逐渐升高,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ALP和代谢相关指标TP、TG、TC先呈下降趋势再升高。复氧以后,ALT、AST、ALP、UREA、TP、TC逐渐升高,CK、UA逐渐下降。复氧8h时,CK、ALT、AST显着高于NC组(常氧对照组),TG显着低于NC组,其余指标与NC组无显着差异。溶解氧变化对TBIL、CREA、Cl-、Ca2+影响不显着。(2)低氧与复氧对鲢心脏、脑、肝胰脏和肾脏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1)低氧处理后,鲢心脏SOD和MDA逐渐增多,CAT逐渐减少,H10组SOD、GSH、MDA均达到最高值;脑SOD和GSH显着性上升再下降,MDA显着下降,H18组CAT达到最高;肝胰脏SOD、CAT和MDA在2h时显着升高,随后SOD、CAT和GSH均降低再逐渐升高,MDA逐渐下降;肾脏SOD和CAT显着升高,H18组虽有下降,仍然显着高于H0组。(2)中度低氧后再复氧处理条件下,心脏SOD显着下降,CAT显着升高;脑SOD、CAT和GSH均表现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R4组所有指标达最高值;肝胰脏SOD、CAT和GSH呈波动性变化,MDA逐渐升高;肾脏SOD和CAT显着下降,GSH与MDA呈现显着性波动性变化。复氧8h时,肝胰脏、肾脏及心脏和脑的其他氧化应激指标与NC组无显着性差异,心脏CAT显着低于NC组,MDA显着高于NC组,脑CAT和MDA显着低于NC组,GSH显着高于NC组。(3)低氧诱导鲢心肌细胞凋亡。TUNEL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表明低氧会诱导鲢心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随着氧浓度的降低而增加,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为7.69±2.96、浮头组为47.94±1.87、死亡组为85.39±2.61,各组间差异极显着(P<0.01)。qPCR结果显示心脏bax mRNA逐渐上调,死亡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浮头组;bcl-2 mRNA逐渐下调,死亡组和浮头组显着低于对照组。(4)低氧对鲢心肌细胞钙稳态调节的影响。在氧浓度下降过程中,Na+/K+-ATPase和Ca2+-ATPase酶活力先降低后升高,calm mRNA先下调再上调,LETM1 mRNA逐渐升高,死亡组四个指标均显着高于浮头组。结果表明,轻、中度低氧处理引起鲢心脏、脑、肝胰脏和肾脏部分生理功能障碍及氧化应激反应;严重低氧胁迫可能会引起鲢组织器官不可逆损伤和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缺氧后再复氧,肝脏和肾脏生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脑和心脏的部分氧化应激指标不能恢复,提示缺氧对脑和心脏损伤更严重。鲢从缺氧浮头到死亡的过程中,心肌细胞钙稳态调节失衡,刺激机体通过升高Na+/K+-ATPase、Ca2+-ATPase活性和上调calm、LETM1 mRNA的表达,抵御细胞钙超载和线粒体钙超载的发生,同时心肌细胞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上调和抗凋亡基因bcl-2 mRNA的表达下调,加速了心肌细胞凋亡进程。结果提示,心肌细胞大量凋亡和心脏不可逆损伤可能是持续严重低氧导致鲢死亡的主要原因。

陈炎,王红,李海凤,杜宗孝,丁红梅[4](2015)在《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中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m-AST)治疗前后变化规律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m-AST、m-AST/AST比值和谷氨酰氨基转肽酶(GGT),比较治疗前后血清m-AST变化。结果不同肝病患者血清ALT、AST、m-AST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肝血清m-AST水平在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重症肝炎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m-AST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李君,谢劲松,臧桂珍[5](2013)在《酶抑制法测定m-AST试剂性能评价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文中提出目的评价酶抑制法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线粒体同工酶(m-AST)活性的性能,并探讨m-AST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抑制法检测m-AST活性[即采用蛋白酶完全抑制AST细胞质同工酶(c-AST)的活性,然后用速率法进行检测],并与免疫抑制法比较。采用酶抑制法检测259例肝病患者(包括急性肝炎4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95例、肝衰竭20例、重型肝炎11例、肝硬化代偿期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9例、原发性肝癌41例)及22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m-AST活性,并与AST比较。结果酶抑制法批内变异系数(CV)为0.59%2.23%,批间CV为5.24%6.23%;回收率为101.6%108.0%,平均为104.97%;线性方程Y=0.997X-1.51,r=0.999 9,m-AST活性在450 U/L内线性良好;可完全抑制1 500 U/L的c-AST活性;与免疫抑制法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99 8);溶血对m-AST检测结果干扰较大;以95%可信区间(x珋±1.96s)初步确定m-AST参考区间男性为3.19.5 U/L,女性为2.58.7 U/L。肝病患者m-AST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与AST呈正相关。正常对照组m-AST/AST比值为0.30±0.07,肝病患者m-AST/AST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变化不如m-AST活性明显。结论酶抑制法测定m-AST活性自动化程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m-AST活性能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肝脏疾病的临床分类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龙林会,王东[6](2013)在《血清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检测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早期诊治对挽救濒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的检测十分重要。本文就血清心肌酶谱与心肌肌钙蛋白(cTn)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成晓涛[7](2013)在《运动干预对40-49岁男性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12周运动干预(快走或跑步)的方式,研究不同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组合对心肌酶活性影响,以此来确定最适合改善40-49岁男性心脏健康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组合方式。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小量中强度组(1200kcal/wk,40-55%V02max, n=11),小量大强度组(1200kcal/wk,65-80%V02max,n=大量大强度组(2000kcal/wk,65-80%V02max, n=进行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一次递增负荷运动测试,每次运动测试前、后抽取受试者肘静脉血,测定受试者血清CK-MB、LDH、LDH1以及AST活性,分析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递增负荷运动测试会造成40-49岁男性血清心肌酶某些指标的活性显着升高。2、干预后,大量大强度组的LDH安静值高于小量大强度组以及小量中强度组,呈显着性差异(P<0.05);大量大强度组的LDH1安静值高于小量中强度组,呈显着性差异(P<0.05)。3、干预后小量大强度组血清CK-MB安静值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大量大强度组血清CK-MB以及LDH1安静值均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4、第二次运动测试后,大量大强度组血清LDH活性高于小量中强度组,呈显着性差异(P<0.05),LDH1舌性高于小量中强度组,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5、第二次运动测试后,大量大强度组血清CK-MB活性显着高于第一次运动测试后的值(P<0.05),LDH1活性也高于第一次运动测试后的值,且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6、第二次运动测试前、后心肌酶活性的差值,与第一次运动测试相比,小量中强度组CK-MB以及LDH1的差值均呈减小的趋势。结论:1、一次性递增负荷运动会引起40-49岁男性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血清心肌酶活性显着升高。2、当运动干预的强度一定时,影响40-49岁男性血清LDH安静值的敏感因素是运动量。3、40-49岁男性人群,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要选择小量中强度,即运动量为1200kcal/wk、运动强度为40%-55%VO2max。

陈成塔,张邻川[8](2012)在《AST、CK、CK-MB、α-HBDH、LDH检测对高血压诊断的敏感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心肌酶谱AST、CK、CK-MB、α-HBDH、LDH在高血压不同分级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高血压及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共698例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后进行分组,共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苹果酸脱氢酶法测定AST,速率法测定CK、α-HBDH和LDH。结果高血压组SBP、DBP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H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ST、CK、CK-MB、α-HBDH、LDH在正常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中逐渐增高,CK、CK-MB、α-HBDH、LDH在正常组和高血压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在任何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高血压的危险分级上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H水平亦逐渐上升,心肌酶谱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诊断性评估的补充手段。

于海波,郭其峰[9](2010)在《肝病患者血清m-AST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抑制法测定136例肝病患者m-AST活性,其中40例急性肝炎,38例慢性肝炎,32例肝硬化代偿期和26例肝癌患者。并与65例正常对照组m-AST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刚入院时136例肝病患者与65例正常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重新测定各组m-AST,结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其中急性肝炎患者m-AST明显下降(P<0.05),其他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AST活力测定,有助于评估肝细胞坏死程度,鉴别急性肝脏疾病与其他肝病有重要意义。

郑晓丰[10](2009)在《m-AST、RBP、PA、ADA和FN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纤维结合蛋白(FN)、腺苷脱氨酶(ADA)5项指标在肝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使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32例急性肝炎、16例重型肝炎、32例肝硬化、35例酒精性肝炎、68例慢性肝炎和9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AST、RBP、PA、FN、ADA水平。绘制5项指标在不同肝病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急性肝炎组和重型肝炎组m-AST、ADA显着增高,RBP、FN、PA显着降低;m-AST的异常比例最高(均为100%);m-AST、RBP、PA的AUC较高,分别为0.94、0.90、0.85和0.96、0.92、0.87。肝硬化组ADA升高,m-AST轻度升高,RBP、PA、FN降低;FN的异常比例最高(100%);FN的AUC为0.88,ADA为0.66,其他3项仅为0.460.47。酒精性肝炎组m-AST轻度升高,FN显着下降,其余项目均变化不大,m-AST、FN异常比例较高(98%、81%);m-AST的AUC为0.86,其他4项的AUC均较低。慢性肝炎组中以m-AST升高最为明显,5项指标的异常比例均≤60%,各指标的AUC也较低。结论急性肝炎中m-AST、RBP、ADA、PA、FN均有应用价值;重型肝炎中m-AST、RBP、PA应用价值较大;肝硬化中FN、ADA有应用价值;酒精性肝炎m-AST轻度升高,能区别于慢性肝炎。

二、免疫抑制法测定AST线粒体同工酶活性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免疫抑制法测定AST线粒体同工酶活性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进展的相关性研究及潜在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及其早期发病预警因素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依据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T2DM患者NAFLD发病率
        3.2 T2DM患者发生NAFLD预警因素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重构和功能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依据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脏超声参数比较
        2.2 左心室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
        2.3 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
        2.4 不同受控衰减参数(CAP值)NAFLD患者一般临床数据比较
        2.5 不同受控衰减参数(CAP值)NAFLD患者心脏超声参数比较
        2.6 不同受控衰减参数(CAP值)NAFLD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
    3 讨论
        3.1 T2DM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2 T2DM合并NAFLD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3 NAFLD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机制的探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依据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小板P-选择素及甲状腺功能五项比较
        2.2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肌损害、炎症反应以及心功能的相关性
        2.3 内皮功能比较
    3 讨论
        3.1 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与CVD
        3.2 甲状腺激素与CVD
        3.3 血管内皮功能与CVD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文章
缩略词表
致谢

(2)脐带血血清NT-proBNP和心肌酶检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观察组
        1.1.2 对照组
    1.2 诊断及分组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资料收集
        1.3.2 标本采集
        1.3.3 标本检测
        1.3.4 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数据处理
    2.1 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新生儿高危因素的比较
    2.3 两组新生儿心血管表现、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异常结果的比较
    2.4 两组新生儿血清NT-pro BNP和心肌酶结果的比较
    2.5 血清NT-pro BNP、CK-MB与HIE三者之间相关性分析
    2.6 血清NT-pro BNP、CK-MB对HIE心脏损伤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
    2.7 血清NT-pro BNP、CK-MB对HIE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 文献
综述
    综述的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低氧对鲢生理生化指标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水体溶解氧及影响因素
    1.2 鱼类低氧胁迫的研究现状
        1.2.1 低氧胁迫对鱼类行为的影响
        1.2.2 低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1.2.3 低氧对鱼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2.4 低氧对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2.5 低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3 低氧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1.3.1 细胞凋亡及检测方式
        1.3.2 低氧介导的细胞凋亡
    1.4 细胞内钙稳态与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
        1.4.1 钙稳态与钙超载
        1.4.2 线粒体钙稳态
        1.4.3 钙离子与细胞凋亡
第2章 引言
    2.1 实验背景和目的意义
    2.2 实验设计和技术路线
第3章 低氧与复氧对鲢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鱼和实验处理
        3.1.2 样品采集与制备
        3.1.3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3.1.4 实验方法
        3.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低氧处理后鲢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3.2.2 低氧处理后鲢心脏、脑、肝胰脏和肾脏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3.2.3 低氧后再复氧鲢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3.2.4 低氧后再复氧鲢心脏、脑、肝胰脏和肾脏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3.3 讨论与小结
        3.3.1 低氧与复氧对鲢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2 低氧与复氧对鲢心脏、脑、肝胰脏和肾脏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3.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氧胁迫对鲢心肌细胞凋亡和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鱼和实验处理
        4.1.2 样本采集和保存
        4.1.3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4.1.4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总RNA的提取
        4.2.2 鲢bax和bcl-2基因部分cDNA克隆和序列比对
        4.2.3 TUNEL法检测低氧胁迫后鲢心肌细胞的凋亡
        4.2.4 低氧胁迫下心肌bax和bcl-2基因表达变化
    4.3 讨论与小结
        4.3.1 TUNEL法检测低氧对鲢心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4.3.2 基于qPCR检测低氧对鲢细胞凋亡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4.3.3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氧胁迫下鲢心肌细胞钙稳态的调节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鱼和实验处理
        5.1.2 样品采集和制备
        5.1.3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5.1.4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低氧处理后鲢心肌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变化
        5.2.2 鲢calm和LETM1部分cDNA克隆和序列比对
        5.2.3 低氧胁迫下鲢心脏calm和LETM1基因表达的变化
    5.3 讨论与小结
        5.3.1 低氧胁迫对心脏钠钾泵和钙泵的影响
        5.3.2 低氧胁迫对calm和LETM1基因表达的影响
        5.3.3 低氧介导的钙稳态与细胞凋亡的互作
        5.3.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标本采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型肝病患者血清ALT、AST、m-AST、GGT、m-AST/AST检测结果比较:
    2.2 治疗前后肝病患者血清m-AST变化比较:
3 讨论

(5)酶抑制法测定m-AST试剂性能评价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
    三、标本收集
    四、试剂与仪器
    五、方法学评价
        1. 精密度试验
        2. 回收试验
        3. 线性试验
        4. c-AST抑制试验
        5. 比对试验
        6. 溶血干扰试验
        7. 试剂稳定性
    五、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精密度试验
    二、回收试验
    三、线性试验
    四、c-AST抑制试验
    五、比对试验
    六、溶血干扰试验
    七、试剂稳定性
    八、参考区间
    九、不同类型肝病患者m-AST浓度变化
讨论

(6)血清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检测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生物学特性
2 心肌酶与cTn检测方法
3 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3.1 心肌酶、cTn与AMI
    3.2 心肌酶、cTn与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3.3 心肌酶、cTn与小儿疾病
    3.4 心肌酶、cTn与其他疾病
    3.5 CK、CK-MB与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

(7)运动干预对40-49岁男性心肌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对心肌组织的影响
        2.1.1 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心肌组织产生良好的影响
        2.1.2 一次性力竭运动和长期大强度运动对心肌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2.2 心肌酶概述
        2.2.1 AST及其同工酶
        2.2.2 CK及其同工酶
        2.2.3 LDH及其同工酶
    2.3 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2.3.1 AST及其同工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2.3.2 CK及其同工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2.3.3 LDH及其同工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2.4 运动引起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的机制
    2.5 运动对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2.5.1 运动对AST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2.5.2 运动对CK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2.5.3 运动对LDH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3 选题依据
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4.1.1 运动干预研究对象的条件
        4.1.2 运动干预完成情况
    4.2 研究方法
        4.2.1 运动干预前递增负荷运动测试
        4.2.2 运动干预
        4.2.3 运动干预后递增负荷运动测试
        4.2.4 指标测定方法
    4.3 数据统计
5 研究结果
    5.1 不同组别运动干预统计
    5.2 运动干预对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5.2.1 第一次运动测试对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5.2.2 干预后,不同组别心肌酶安静值对比
        5.2.3 干预前、后,心肌酶安静值对比
        5.2.4 第二次运动测试后,不同组别的心肌酶活性对比
        5.2.5 干顶前、后,两次运动测试后的心肌酶活性对比
        5.2.6 干预对运动测试前、后血清心肌酶活性差值的影响
6 分析与讨论
    6.1 运动干预对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6.1.1 递增负荷运动测试对40-49岁男性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6.1.2 运动干预对血清心肌酶安静值的影响分析
        6.1.3 运动干预对运动测试后心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6.1.4 运动干预对运动测试前、后血清心肌酶活性差值的影响分析
    6.2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6.2.1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适宜的运动量
        6.2.2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适宜的运动强度
    6.3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宜采用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组合方式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AST、CK、CK-MB、α-HBDH、LDH检测对高血压诊断的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检查
        1.2.2 血液学指标测定
        1.2.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10)m-AST、RBP、PA、ADA和FN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
        1.仪器
        2.试剂
        3.正常参考值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讨 论

四、免疫抑制法测定AST线粒体同工酶活性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进展的相关性研究及潜在机制的探讨[D]. 李会娟. 苏州大学, 2017(04)
  • [2]脐带血血清NT-proBNP和心肌酶检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D]. 梁国庆. 青岛大学, 2017(02)
  • [3]低氧对鲢生理生化指标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D]. 胡利双. 西南大学, 2017(02)
  • [4]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 陈炎,王红,李海凤,杜宗孝,丁红梅. 宁夏医学杂志, 2015(09)
  • [5]酶抑制法测定m-AST试剂性能评价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J]. 李君,谢劲松,臧桂珍. 检验医学, 2013(12)
  • [6]血清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检测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 龙林会,王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2)
  • [7]运动干预对40-49岁男性心肌酶活性的影响[D]. 成晓涛. 北京体育大学, 2013(S1)
  • [8]AST、CK、CK-MB、α-HBDH、LDH检测对高血压诊断的敏感性分析[J]. 陈成塔,张邻川. 中国卫生产业, 2012(13)
  • [9]肝病患者血清m-AST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J]. 于海波,郭其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17)
  • [10]m-AST、RBP、PA、ADA和FN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评价[J]. 郑晓丰. 检验医学, 2009(12)

标签:;  ;  ;  ;  ;  

免疫抑制法测定AST线粒体同工酶活性及其在肝病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