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手术治疗前牙咬合不正的疗效观察

正畸手术治疗前牙咬合不正的疗效观察

一、牙外科正畸术矫治前牙错牙合畸形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雅[1](2021)在《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回顾性分析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儿童的病历资料,了解就诊儿童的口腔疾病发病情况,为儿童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制定和临床工作提供数据参考。2.结合五例不同类型的病例,探讨常见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操作要点。方法:1.选取2019年5-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216名儿童的病历资料,对患儿的年龄、性别、主诉、诊断、患病牙位、程度等信息进行Excel录入整理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2.结合第一章的研究结果,选取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外伤、错畸形这几种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的典型病例进行展示,结合临床操作指南及相关研究进展,对治疗计划的制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操作要点和治疗效果的评价进行深入探讨。结果:1.2019年5-12月共收集初诊病例3216例,其中男1707例,女1509例,年龄为1-15岁,中位数为6岁,平均年龄为(6.58±2.25)岁。主要就诊需求分布情况:龋病1414例(44.00%),牙齿发育异常621例(19.31%),预防检查538例(16.73%),牙髓根尖周病437例(13.59%),牙外伤111例(3.45%),错畸形69例(2.15%),其他26例(0.81%)。在3-5岁年龄段,因龋病和牙髓根尖周病就诊的患者占该年龄段就诊总人数的76.60%(802/1047)。乳牙龋病和牙髓根尖周病从就诊年龄分布上来看高峰期均位于4-6岁。2.通过短期随访,五例病例患儿均预后良好。结论:1.龋病是儿童口腔门诊工作的主要内容,且整体呈现低龄化的特征,需进一步加强低龄儿童龋的防治工作。2.儿童口腔科是按年龄划分的综合性科室,儿童口腔疾病复杂多样,涉及到口内、口外、修复、正畸各个领域以及乳牙列、混合牙列、恒牙列各个时期,儿童口腔医生应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结合临床指南规范化诊治。

查治安[2](2020)在《下颌骨矢状劈开术对偏突颌患者咽腔及语音影响的相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颌骨畸形是指由于遗传、疾病、不良习惯等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的颌骨形态体积的发育异常,为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偏突颌畸形在其中占据很大比重,在亚洲人群中该病发病率约14%[1]。偏突颌畸形治疗一般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式,下颌骨矢状劈开术是正颌外科常见术式,该术式通过调整下颌骨与颅颌面软硬组织、咽腔气道等解剖位置关系从而纠正患者面部偏斜、咬(?)紊乱等问题。下颌骨矢状劈开术纠正偏突颌畸形的同时会造成咽腔气道周围组织解剖位置关系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否会对咽腔容积产生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具有长期效应,这种影响与下颌骨后退距离是否具有相关性,关于以上方面研究较少。人类语音产生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由发音器官产生振动后通过机体空腔共鸣以及介质传导从而完成语音产生传递,下颌骨矢状劈开术纠正偏突颌畸形的同时会对舌骨、口腔、咽腔共振间隙等发音器官的解剖位置关系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否会造成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改变以及这种改变是否与咽腔容积改变具有相关性,关于此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分析下颌骨矢状劈开术纠正偏突颌畸形的同时是否会对咽腔容积以及语音功能产生影响,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分析上述俩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期为指导偏突颌患者术后语音锻炼、预防医源性OSAHS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既往研究选取患者20例,纳入标准:(1)骨性Ⅲ类偏突颌患者(ANB<-2°,POG-N的垂线>5mm,投影测量下颌均处于偏斜状态,颏下点偏移≥4mm),上颌SNA角、UI/SN角、鼻唇角基本正常,仅实施下颌骨矢状劈开即可达到手术目的与效果(2)生长发育均已停止,单纯发育畸形,排除外伤、唇腭裂等先天畸形。(3)需进行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手术方法为双侧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截骨术且术前已完成正畸去代偿治疗(4)病例资料完全(5)术前及术后6个月体重变化不超过5Kg。患者术前正畸治疗结束后,术前2天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检查并以DICOM格式储存,术后6月、1年重新拍摄锥形束CT,将DICOM影像资料导入MIMICS17.0,进行模拟重建咽腔,测量术前术后口咽段及下咽腔段咽腔容积并记录下颌骨后退量。采用SPSS 21软件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方差齐性检验,若满足以上条件则进行方差分析检验(ANOVA),不满足则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对咽腔容积变化量与下颌骨后退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研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语音方面研究参照既往研究,采用北京阳宸电子技术公司研发的VS-99计算机语音工作站3.0版以及配套录音话筒等相关设备收集患者术前2天,术后6个月的元音语音信息,测量元音/a/、/i/、/u/术前术后的前三个共振峰频率值(F1,F2,F3,)采用SPSS 21软件对数据进行Kolomogorov-Smirno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性的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 t test),不符合的采用配对资料的符号秩检验(signed rank test)。最后利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对患者口咽段及下咽段容积改变以及元音/a/、/i/、/u/术前术后的前三个共振峰频率值(F1,F2,F3)改变是否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偏突颌患者行下颌骨矢状劈开术,术前、术后咽腔容积数据符合正态性但方差非齐性故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回示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咽腔口咽段、下咽段容积变化存在组间差异,比较均值发现术后6个月咽腔口咽段、下咽段容积较术前减小,术后1年咽腔口咽段、下咽段容积较术后6个月增加但仍小于术前水平(P<0.05)。2、偏突颌患者行下颌骨矢状劈开术,术后咽腔容积减小量与下颌骨后退量呈正相关(r口咽=0.9 r下咽=0.72 r总容积=0.84),下颌骨后退量平均为(9.2± 1.2)mm。3,偏突颌患者行下颌骨矢状劈开术,术后6个月元音/a/的共振峰频率F1以及元音/u/共振峰频率F3改变非正态分布需进行配对资料的符号秩检验(signed rank test),秩检验结果回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数据中位数均减小,表明元音/a/共振峰频率F1以及元音/u/共振峰频率F3术后降低,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元音/i/的F1、F2共振峰频率以及元音/u/的共振峰频率F2符合正态性分布,行配对样本t检验,回示共振峰频率值降低且P<0.05,频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4、利用SAS9.4软件相关性分析结果回示:口咽段容积改变与元音/i/共振峰频率F2改变相关(P=0.04<0.05 r=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偏突颌患者行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术后口咽段、下咽段咽腔容积减小,减小量与下颌骨后退距离呈正相关,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通气功能,这种影响存在逐渐恢复趋势。2,偏突颌患者行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可以改善患者元音语音发音,咽腔口咽段容积改变与部分元音改变成密切相关性。

王玲,饶明聪,黄敏方[3](2020)在《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掩饰性矫治的极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口腔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美的追求亦日益提高,因美观意识不断提高,寻求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也越来越多。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该类错牙合往往还伴有深覆盖、深覆牙合、前牙闭锁牙合、开唇露齿、露龈笑等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及身心健康[1],患者常以"龅牙"要求改善面容美观为主诉[2]。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主要分为功能矫治器矫治、固定矫治器的掩饰性矫治、外科正畸治疗等三种治疗方法,

马静[4](2020)在《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运用CBCT对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磨牙后间隙进行三维测量及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中此类患者正畸治疗方案的设计制定提供参考及指导。研究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兰州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并拍摄CBCT影像的患者中筛选符合实验组纳入标准的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60例(平均年龄25.48±3.43y),符合对照组纳入标准的骨性Ⅰ类患者60例(平均年龄26.07±1.80y)。根据垂直骨型分类标准将实验组及对照组各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将CBCT影像通过Invivo dental 5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测量方法对图像进行校准、定点后对各组上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RL/mm)、宽度(RW/mm)、高度(RH/mm)及上颌骨长度(ML/mm)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分析采用统计学t检验及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涉及到两两比较时采用LSD检验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果:1.实验组进行组内比较得出,低角组上颌磨牙后间隙的宽度大于高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长度及高度无统计学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高角及低角患者的上颌磨牙后间隙宽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角各测量项目均值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对不同性别患者测量数值进行独立样本分析,男性患者磨牙后间隙宽度及上颌骨长度均大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磨牙后间隙长度及高度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4.将有第三磨牙与第三磨牙缺失侧进行分组,分析得出有第三磨牙组的所有测量项目均值均大于第三磨牙缺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骨性I类与骨性II类低角组患者其上颌磨牙后间隙宽度均大于高角组,为临床中低角患者更适宜推磨牙向远中提供了参考;2.骨性I类患者与骨性II类患者其上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高度均无显着性差异,其宽度骨性II类患者小于骨性I类患者,所以骨性II类患者在上颌推磨牙向远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磨牙后区骨开窗及骨开裂情况的发生;3.性别对上颌磨牙后间隙的宽度及上颌骨的长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女性磨牙后间隙的宽度较男性小,因此在女性患者上颌推磨牙向远中的过程中也要防止磨牙后区骨开窗及骨开裂情况的发生;4.第三磨牙对磨牙后间隙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可采取上颌推磨牙向远中的方案设计的患者,不可忽视第三磨牙对此间隙的影响。

毛昼琦[5](2019)在《117例埋伏牙患者诊治策略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埋伏牙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制定出最佳的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117名埋伏牙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研究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通过归纳,统计和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埋伏牙在口腔颌面外科收治入院的患者比例为2.66%,男性大于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广泛,从6岁至76岁均可见,其中以青少年患者居多。117名患者包含了161颗埋伏牙。埋伏牙主要发生在上颌尖牙,其次依次是上颌切牙,下颌尖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上颌侧切牙等。萌出道的受阻是埋伏牙的最主要病因。50.31%的埋伏牙由外科拔除,31.68%的埋伏牙外科开窗导萌正畸牵引,牵引成功率较高。结论:埋伏牙阻生是牙列畸形矫治中较为复杂的情况,需通过外科正畸联合导萌治疗,以恢复完整牙列的美学形态和咬合功能等。埋伏阻生牙治疗计划应由正畸医师和口外医生共同制定,选择合理适应证,应用正畸技术结合外科手术,可有效矫治上颌埋伏牙。

杨广媛[6](2018)在《成人骨性Ⅲ类偏颌伴尖牙阻生的正畸正颌治疗》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成人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的颅面颌形态特点,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成人骨性Ⅲ类偏颌伴尖牙阻生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讨论正畸-正颌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及面部改善状况。方法:病例选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门诊,2015年9月收治,成人骨性Ⅲ类偏颌伴尖牙阻生的患者。女性,年龄22岁,自述从初中开始发觉面部偏斜且逐年加重,存在偏侧咀嚼以及口呼吸不良习惯。对患者进行口内外检查、功能性检查、模型、头影测量以及面相分析,该患者恒牙列,右侧尖牙、磨牙近中关系,左侧磨牙远中关系;上颌Ⅲ°拥挤伴左侧尖牙阻生,下颌Ⅰ°拥挤;上颌中线偏右2mm,下颌中线偏左6mm;前牙及左侧后牙反牙合,牙齿代偿明显;面部不对称,颏部明显偏左,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及压痛,开闭口过程中下颌始终偏向左侧,上下颌骨非对称率较高,诊断为骨性Ⅲ类伴严重偏颌畸形;制定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案。术前正畸采用拔牙矫治方案,拔除14,24,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排齐整平后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助萌阻生尖牙。口外模型模拟咬合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无明显牙合干扰后行正颌手术(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颏成形术)。术后进行正畸建牙合牵引和个别牙齿精细调整,稳定颌骨及咬合关系。对比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的资料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共计22个月。治疗后,(1)口内情况:全口牙列排列整齐;左右侧磨牙、尖牙完全远中关系,上下牙弓对称,宽度正常;上下颌中线一致;前后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助萌阻生尖牙至正常位置,无明显牙龈萎缩。(2)软组织面型:面部基本对称,瞳孔连线与口角连线基本平行,下颌前突明显改善,颏唇角变小,侧貌呈直面型。(3)X线片:(1)曲面断层片:上下颌牙根相对平行,无牙根及牙槽骨的明显吸收。(2)头颅侧位片:SNA增加3.23°,SNB减少0.27,反映上下颌骨相对颅底位置关系得到改善。ANB增加3.54°,Wits值增加6.28°,APDI减少6.69°,AB-NP减少4.81°,反映上下颌骨不调明显改善。U1-NA降低8.27°,U1-SN降低3.71°,L1-NB增加4.64°,反映前牙代偿去除。Total Chin/Upper Lip变为1,Z角增加12.32°,反映上下颌软组织明显改建,分布均匀,侧貌明显改善。(3)头颅正位片:牙合平面偏斜明显改善,颌骨非对称率明显降低,偏斜颏部得到纠正。(4)功能性检查: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及压痛,开口型、开口度无异常,无咬合干扰。对于口颌功能和颜面部的改善,患者非常满意。结论:由于成人骨性Ⅲ类偏颌畸形病因以及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单纯的正畸或者正颌手术不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对于Ⅲ类骨面型上颌发育不足造成尖牙阻生,更需要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导萌阻生尖牙,以保证牙列完整以及面部轮廓的饱满与协调。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面貌以及口颌系统功能改善明显,兼顾容貌美观与协调稳定的咬合关系,同时也对颞下颌关节产生积极的影响。

程磊[7](2017)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矫治骨性Ⅱ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时间和最终疗效的影响,并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骨皮质切开术对术区牙根长度及牙槽骨厚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取需拔除上颂第一恒磨牙矫治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20例,分成每组10例的手术组和对照组,手术组除常规通过种植支抗内收上前牙外,同时配合上前牙区的骨皮质切开术。所有患者拍摄矫治前(T1)、上颌拔牙间隙关闭后(T3)及矫治后(T4)CBCT,比较两组矫治时间的差异,并通过Dolphin imaging 11.9三维成像后测量并比较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及T1和T3两时间点上前牙牙根长度和上切牙区牙槽骨厚度变化。[结果]1、手术组组关闭上颌间隙时间[(5.79± 1.27)月]和矫治疗程[(24.9±5.13)月]较对照组[分别为(9.94±1.09)月和(30.8±4.6)月]均明显缩短(P<0.05)。2、手术组上中切牙切缘、根尖、上齿槽缘、上唇矢状向上内收的距离及鼻唇角的增大值均较对照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第一恒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及近中倾斜角度较对照组均小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上颌间隙关闭后,手术组上前牙牙根长度减少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手术组上切牙区牙槽骨厚度在S2水平较对照组均有增加(P<0.05),手术组上中切牙在S1水平较对照组均有增加(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可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上前牙的整体内收,改善侧貌突度,保护后牙支抗,且骨皮质切开术可减少术区牙根吸收的量,增加术区牙槽骨厚度。

席理[8](2018)在《骨性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测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基于手术优先治疗模式,对需要正颌外科治疗的骨性Anglelll类错矜畸形[1]患者进行分类,针对各型分类选择适宜手术方案,术后行快速正畸。对治疗前后颌而部硬组织矢状方向角度、线距变化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该类畸形患者治疗效果。为临床诊疗分类、选择手术方案、评价疗效提供方法和数据依据。研究方法收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外科中心采用手术优先模式下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Anglelll类错矜畸形治疗结束的患者X线头颅定位正侧位片。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4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5例。年龄16-37岁,平均21.55±3.53岁。将患者术前(T0)、术后7天(T1)、术后6个月或6个月以上(T2)的头颅定位侧位片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相关硬组织的标志点进行测量分析及比较,客观评价手术疗效及术后稳定性、复发倾向。临床分类及适宜术式:Ⅰ型:Ia.骨性下颌前突的完全性AnglellI类错(牙合)畸形;Ib.骨性下颌前突偏斜的完全性Anglelll类错(牙合)畸形。采用口内进路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intrao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矫治。Ⅱ型:Ila.伴有上颁后缩、下颌前突(排除唇腭裂上颌后缩患者)骨性Anglelll类错(牙合)畸形。行Lefortl型截骨前移加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Ilb.假性下颌前突(单纯上颌后缩)的Anglelll类错矜畸形,行LefortI型截骨前移。Ⅲ型:下领牙槽性前突(排除功能性),基骨骨性关系良好,经正畸治疗无效的轻度骨性Anglelll类错(牙合)畸形且前牙反(牙合),颏部前突不明显。采用AMSO(antcrior mandibular subapicalosteotomy,AMSO)下(牙合)前份根尖下截骨后退。结果:Ⅰ型治疗前后硬组织矢状向标志点线距变化术后即刻∠SNB、∠ANB、∠SND分别减小4.41,、4.78。、4.06°(p<0.001),Li、B、D、Pog、Me在矢状向上卜分别后退7.77mm、7.76mm、10.55mm、8.28mm、8.59mm(p<0.001)。术后骨性Ⅲ类面型得以即刻改善,并趋近于国人正常范围。覆盖由-1.14mm变为5.80mm。因预留去代偿间隙,显得覆盖稍大。术后稳定性统计分析(T2-T1)术后6个月及以上随访中∠SNB∠ANB、∠SND分别复发17.9%、23.4%、21.6%(p<0.001),Li、B、D、Pog、Me在矢状向上分别复发26.13%、19.07%、16.21%、23.07%、24.10%(p<0.001)。平均复发量介于1.72.07mm,处在可接受范围内。Ⅱ型治疗前后硬组织矢状向标志点线距变化术后即刻∠SNB、∠ANB、分别减小5.02°、10.2°,∠SNA增加5.01。(p<0.001),A前移4.78mm(p<0.001);Li、B、Pog、Me在矢状向上分后退6.19mm、6.15mm、6.81mm、9.07mm(p<0.001)。覆盖山-5.96mm变为6.01mm。双颌同期进行手术时,单颌骨移动量适宜,即刻获得更为理想的美学效果及稳定牙列尖窝关系。因预留去代偿间隙,显得覆盖稍大。术后稳定性统计分析(T2-T1)术后6个月及以上随访中∠SNB、∠ANB、分别复发20.3%、18.3%,∠SNA减小7.5%(p>0.05),Li、B、Pog在矢状向上分别复发20.7%、14.95%、18.9%(p<0.05),Me在矢状上复发22.16%(p>0.05)。平均复发量介于0.922.01mm,处在可接受范围内。覆盖由6.01mm变为2.88mm。上颌骨截骨术后稳定性良好,颌骨位移量小,复发线距相对较小,手术效果稳定。Ⅲ型治疗前后硬组织矢状向标志点线距变化术后即刻∠SNB、ZANB分别减小4.02°、3.7°(p<0.05),Li、B在矢状向分别后退7.49mm、7.69mm(p<0.05)。术后稳定性统计分析(T2-T1)术后6个月及以上随访中∠SNB、∠ANB分别增加18.7%、12.4%,LI、B分别前移为0.93mm、1.10 mm,复发程度小于2mm。覆盖由-1.07mm变为4.07mm,趋向正常。本组病例效果肯定,有效改善面型及矫正前牙反矜。因手术未改变磨牙关系,磨牙关系较稳定,受下颌旋转复发趋势影响较小,故术后稳定性较Ⅰ、Ⅱ型理想。结论手术优先模式下针对不同畸形分类采用适宜的术式进行矫治,有效矫治骨性Anglelll类错胎畸形,使上下颌骨相对位置趋向正常,正侧貌获得明显改善。(1)治疗后牙颌畸形硬组织测量结果接近正常,容貌满意;(2)手术优先模式下正畸治疗时间缩短且术后快速正畸达到良好尖窝关系;(3)针对骨性Anglelll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亚型分类并选择适宜术式,且有助于达到稳定的手术效果;(4)手术优先模式矫治效果稳定,复发率较传统模式接近。SFA治疗效果有待于远期随访、观察。根据稳定性划分以及三组术后稳定性相关数据统计,基于手术优先模式下其稳定性:AMSO>Lefort I+BSSRO>BSSRO。

苏秋梅[9](2016)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文中提出

彭利文,谭跃展,殷宪华,高伟[10](2007)在《606例外科正牙术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外科正牙术矫治成年人牙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6例牙源性错畸形患者,采用外科正牙术矫治。【结果】术后13年的观察,总体有效率93%。【结论】外科正牙术对成年人牙畸形的矫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者操作的熟练程序,决定了手术的成败。

二、牙外科正畸术矫治前牙错牙合畸形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牙外科正畸术矫治前牙错牙合畸形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
    第一部分 乳牙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
        病例一 严重低龄儿童龋序列治疗一例
        讨论
        体会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年轻恒牙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
        病例二 左下后牙深龋行部分活髓切断术+超瓷嵌体修复一例
        讨论
        体会
        参考文献
        病例三 右下后牙慢性根尖周炎行牙髓血运重建术一例
        讨论
        体会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牙外伤的临床治疗
        病例 四左上前牙简单冠折合并右上前牙复杂冠折一例
        讨论
        体会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
        病例五 活动矫治器矫正乳牙列期前牙反(牙合)一例
        讨论
        体会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激光在儿童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下颌骨矢状劈开术对偏突颌患者咽腔及语音影响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下颌骨矢状劈开对偏突颌患者术后咽腔容积影响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
        1.2 治疗步骤
        1.2.1 术前正畸治疗
        1.2.2 术前模型设计及影像收集
        1.2.3 实施手术,术后6月、1年复查
        1.3 具体步骤
        1.4 统计分析
    2 讨论
        2.1 骨性Ⅲ类偏突颌畸形病因分析
        2.2 骨性Ⅲ类偏突颌畸形临床表现
        2.3 骨性Ⅲ类偏突颌畸形的治疗设计
    3 实验结果与结论意义
研究二 下颌骨矢状劈开对骨性Ⅲ类偏突颌患者术后语音影响的研究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的收集
        1.2 治疗步骤
        1.3 统计分析数据
        1.4. 结果
    2 讨论
        2.1 实验设计
        2.2 研究标准设定
        2.3 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语音特点
        2.4 语音测量分析可视化建模发展过程及设备研究的演变过程
        2.4.1 基于HMM的语音生成模型
        2.4.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映射模型(ANN)
        2.5 语音测量设备的演变发展
        2.5.1 电磁发音仪EMA
        2.5.2 超声采集系统
        2.6 发音可视化以及分析研究进展
        2.6.1 发音器官与发音可视化
        2.6.2 发音器官以及语音贡献
        2.6.3 线性预测系数LPC
        2.7 实验结果意义
    3 结论
研究三 偏突颌患者术后咽腔容积改变与语音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综述 正颌外科纠正颌骨畸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掩饰性矫治的极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成人正畸特点
2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掩饰性矫治
3 掩饰性矫治极限的研究进展
    3.1 颌骨硬组织掩饰性矫治的极限
    3.2 软组织掩饰性矫治的变化
    3.3 上切牙内收极限
    3.4 下切牙代偿极限
4 小结

(4)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
        1.1.1 拔牙矫治
        1.1.2 非拔牙矫治
    1.2 磨牙后间隙的相关研究
        1.2.1 磨牙后间隙的测量
        1.2.2 磨牙后间隙与第三磨牙的关系
    1.3 CBCT在正畸临床中的其他应用
第二章 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仪器
    2.3 影像资料处理
    2.4 测量项目
    2.5 统计学分析
    2.6 结果
    2.7 讨论
        2.7.1 影响磨牙后间隙的相关因素
        2.7.2 正畸临床中对磨牙后间隙的利用
        2.7.3 推磨牙向远中技术的发展
第三章 结论
    3.1 主要结论
    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病例报告

(5)117例埋伏牙患者诊治策略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3.1 埋伏牙的性别分布
    3.2 埋伏牙的年龄分布
    3.3 埋伏牙的牙位分布
    3.4 埋伏牙的颗数
    3.5 埋伏牙的病因分布
    3.6 埋伏牙的颌骨内埋伏的位置分布
    3.7 埋伏牙的治疗方式
    3.8 导萌牵引术后情况
4 讨论
    4.1 埋伏牙的分布
    4.2 埋伏牙的位置与定位
    4.3 埋伏牙的治疗
5 结论
6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成人骨性Ⅲ类偏颌伴尖牙阻生的正畸正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病例来源
    2.临床资料
        2.1 病例基本信息
        2.2 临床检查
        2.3 模型分析
        2.4 X线头影测量分析
    3.诊断结果
    4.鉴别诊断
        4.1 牙源性、骨性以及功能性反牙合的区别
        4.2 牙源性、功能性、骨性以及肌源性下颌偏斜的区别…
    5.问题列表
    6.治疗目标
    7.治疗计划
    8.正畸材料
    9.治疗过程
        9.1 术前正畸
        9.2 正颌手术
        9.3 术后正畸
(三)结果
    1.临床检查
    2.模型分析
    3.X线头影测量分析
(四)讨论
    1.病因
    2.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3.术前正畸
    4.正颌手术
    5.术后正畸
    6.术后治疗效果分析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矫治骨性Ⅱ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病例汇报
致谢

(8)骨性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测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骨性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测量分析研究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相应矫治术式选择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9)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病例一 上颌前方牵引双期矫治低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畸
    第一部分 矫治前
    第二部分 矫治过程
    第三部分 矫治结束
    参考文献
病例二 前方牵引联合片段弓技术矫治上颌发育不足
    第一部分 矫治前
    第二部分 矫治过程
    第三部分 矫治结束
    参考文献
病例三 正畸-正颌联合矫治成人骨性Ⅲ类伴偏牙合畸形
    第一部分 矫治前
    第二部分 矫治过程
    第三部分 矫治结束
    参考文献
综述 张口呼吸的临床形态特征和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10)606例外科正牙术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疗效标准
2结果
3讨论

四、牙外科正畸术矫治前牙错牙合畸形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D]. 王文雅.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下颌骨矢状劈开术对偏突颌患者咽腔及语音影响的相关分析[D]. 查治安. 郑州大学, 2020(02)
  • [3]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掩饰性矫治的极限研究进展[J]. 王玲,饶明聪,黄敏方. 右江医学, 2020(02)
  • [4]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磨牙后间隙的CBCT研究[D]. 马静. 兰州大学, 2020(01)
  • [5]117例埋伏牙患者诊治策略的回顾性分析[D]. 毛昼琦. 浙江大学, 2019(03)
  • [6]成人骨性Ⅲ类偏颌伴尖牙阻生的正畸正颌治疗[D]. 杨广媛.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7]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矫治骨性Ⅱ类的临床研究[D]. 程磊.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8]骨性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测量分析研究[D]. 席理.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9]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D]. 苏秋梅.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7)
  • [10]606例外科正牙术的疗效观察[J]. 彭利文,谭跃展,殷宪华,高伟. 医学临床研究, 2007(07)

标签:;  ;  ;  ;  ;  

正畸手术治疗前牙咬合不正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