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环节的功能转型与形成:航运一体化对港口的影响

物流环节的功能转型与形成:航运一体化对港口的影响

一、功能转变及物流联系的形成——航运一体化对港口的影响<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谢雨蓉[1](2020)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手段,经济全球化涉及很多维度,其中一些因素对国际物流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应抓住主要维度、聚焦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在推进进程中,参与主体、推进机制、表现形式等不断变化,与之相伴的是国际物流的空间拓展、方式变革与形态演化等。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调整变化,既有的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等都在重塑之中,必将引发国际物流的巨大变革。在全球化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骤然改变,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也在悄然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合作新平台。国际物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也受到这一全球化新模式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变化,做出积极应对,调整国际物流发展策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也为中国积极融入和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技术创新与扩散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维度,建立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全球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每个维度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总结历史规律,并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在明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是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对每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在各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建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以大航海为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分三个发展阶段,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第一阶段全球化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依靠暴力与资本推进,形成了根植于殖民地经济的国际生产贸易网络,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地理大发现,这一阶段全球化建立了资本推动、暴力维护的海洋运输体系,大航海将国际航线网络由地中海拓展至全球;第二阶段全球化至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建立了发达国家主导、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垂直化、专门化国际分工,在全球形成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在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掌控着全球物流资源与市场,集装箱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国际物流中心伴随全球产业转移,在太平洋沿岸兴起;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仍在推进之中,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化迈入多元共治与互利共赢时代,大规模的多边贸易合作转向以巨型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国际物流格局加快调整,资源重配、市场重构、区域内需求快速增长、业态模式多元化发展将推动建立新的规则体系,也为后发国家参与规则制定创造了机遇。第三,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新阶段下的新范式,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作为倡议的发出者,主动推动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带动欧亚大陆中间欠发达地区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将形成海陆双向发展格局。在海运物流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应着力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构建陆路物流大通道,统一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之一。第四,提出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发展。在四维分析框架下,梳理了影响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识别了关键因素、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研究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围绕关键因素的竞争博弈,并从加快技术与模式创新,统一规则与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中欧班列的发展思路。第五,围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稳步推进海运发展、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应对策略,从中欧班列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和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在:(1)从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四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拓展了研究国际物流问题的时空视角:时间上,在经济全球化500年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系统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空间上,将对国际物流的研究从传统海运领域拓展到海陆两个方向、两大空间。(3)运用四维分析框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综合实力为支撑,在稳步推动海运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一带一路”陆路物流突破的应对策略。(4)提出围绕中欧班列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识别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的博弈行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王珊珊[2](2020)在《环渤海港口整合后的港口物流市场边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门户,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港口作为一个区域发展的带动因素,越来越多的政策向着港口发展。“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势必带来更高的经济发展。在现阶段,港口资源的整合越来越广泛,环渤海地区主要由辽宁港口群、京津冀港口群、山东港口群组成,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再与单一港口的发展模式相同,如果大幅度增加自己的腹地,企图增加港口的经济,可能不仅仅损坏的是港口群本身,更多的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环渤海港口群整合后的合理发展,对港口群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为港口整合方法提供支撑。首先本文通过对市场边界的研究,进行拓展,从而应用到港口中,提出了港口物流市场边界的概念,并确定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其次根据影响港口的物流市场边界因素,提出评价指标,建立改进TOPSIS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再次根据环渤海港口的特点,结合港口市场边界划分方法,建立场强模型,根据互联网地图服务的时间测距法进行计算;再次寻找到相应的数据,借助求解软件SPSS,对改进TOPSIS分析法的评价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港口群的发展特点,同时将场强模型导入到ARCGIS软件中,求出港口群的物流市场边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港口整合发展的模式,以及未来港口资源整合的方法,给出港口的发展建议。通过对模型以及数据的计算,本文得出环渤海港口整合,必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但要明确港口的定位,以及港口的发展优势,扬长避短,避免因为整合导致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行政区域的划分将不再成为港口合作的隔阂,而是港口之间合作越来越密切,促进港口以及物流市场边界的发展。

魏德[3](2020)在《港口建设项目DBFOT融资结构研究 ——以大连市太平湾港区为例》文中认为太平湾港区是大连市海运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接“一带一路”和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随着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太平湾港区建设项目已进入变革的关键时期。重组后的辽宁港口集团对太平湾港区项目进行了政企合作模式(PPP)上的积极探索,通过紧密结合港区的发展现状,对临港产业和融资困境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谋篇。目前,太平湾港区的融资方案改革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但针对其融资结构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故有必要梳理融资要素,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构建合理的融资结构,以提升项目运作效率和实现各方最佳价值。首先,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总结了太平湾港区建设项目融资模式选择的研究背景和问题现状,归纳出太平湾港区建设项目的资产特征和融资需求。进而通过理论分析,梳理出PPP模式下的港口融资应重点考虑的框架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系统动力学工具对港区经营进行经济测算,进而引入经济附加值(EVA)概念对太平湾港区的项目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其次,论文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了太平湾港区宏观层面和行业层面的项目外部环境。根据现有数据和资料对建港综合条件、港区功能规划和发展困境进行了全面梳理,同时重点指出融资模式受限、融资结构不合理、权责分配机制缺失等现存融资问题。这些结论为后续研究太平湾港区项目融资模式选择和融资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之后,论文重点研究了“融资模式选择”和“融资结构设计”两方面内容: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本案例的融资要素进行分析,推导出DBFOT模式适合港区现阶段的建设需求,并指出项目资产特征、发起人构成、各方权责归属、股债结构安排和项目回报机制等方面是融资结构设计的重点;基于整理出的融资结构设计思路,对太平湾港区发起人构成、权责归属、股债结构安排和回报机制进行合理调整和设计。最后,论文基于财务分析理论,将项目盈利因素划分为成本、收入、资本费用和环境影响四类,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了涵盖项目全周期的经济测算模型。借助Vensim PLE软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计算分析,验证了太平湾港区项目在DBFOT模式下的经济可行性和融资结构合理性,为案例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吉理[4](2020)在《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旨在通过建设一批示范性物流枢纽,共同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全国性物流网络体系,促进物流资源集聚和产业发展要素融合,解决传统物流节点集散功能薄弱、产业支撑能力不强、规模经济作用有限等问题。通过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和建设,一方面提升了物流总体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区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经济价值的提升创造了机遇,通过不断培育和发展高价值的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能。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发展态势强劲的港口型物流枢纽作为分析对象,研究以港口型物流枢纽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规划中枢纽产业和枢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向。首先,构建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体系,对研究涉及的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和经济圈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本文研究背景下的“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典型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为基础,结合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机理,深入探讨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并参考传统经济圈的产业圈层结构,分析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演化特征、划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类别,还对港口型物流枢纽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进行了剖析。再次,结合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以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期、发展期和涌现期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为依据,总结提炼出“枢纽+物流”“枢纽+服务”“枢纽+平台”三种阶段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不同发展模式下结合典型性案例提出特色化的发展手段;基于以上分析,应用“蘑菇云”模式探索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演进规律,并构建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最后,以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对其枢纽发展基础和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选择“枢纽+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提出运用“服务+大宗商品交易”及“服务+跨境贸易”这两种特色手段进行针对性发展。

陈飞[5](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姚桃桃[6](2019)在《港口与城市关联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港口的发展与港口所在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的港口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世界级的经济、政治、文化巨头,如美国沿海城市纽约、芝加哥等,英国的伦敦、荷兰的鹿特丹等,还有我国的上海、天津等。港口和城市的发展关系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因此,研究港口和城市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必要的。在地理位置方面,青岛是环渤海湾三大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并且东临日本和韩国,是中国北方对外联系的重要国际门户。经济方面,青岛市是北方乃至全国的区域经济中心之一、首批14个沿海开放通商口岸之一和山东省的经济带头兵,与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具有规模化产业链条和多个着名的制造业企业。青岛港是青岛市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青岛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也是世界第七大港口。所以,青岛市和青岛港的发展关系对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青岛的港口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关系作为研究目标,首先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港口经济和城市环境在20132017年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得出两者之间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然后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扩大研究范围,将青岛市20022016年间的社会、经济、环境指标都涵盖进来,全面研究与港口吞吐量指标的关联程度,并将其关联性与上海、宁波等市的港城关联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港口生产力指标和城市经济指标的关联度基本保持在0.6以上,港口和城市之间普遍存在较强的关联性;(2)从时间维度上看,各港口和城市的关联度在2009年之前上升,之后则逐渐下降,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符合港城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规律;(3)青岛市生态环境和港口经济之间的关联度较高,但是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

杨理智[7](2018)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型合作机制,旨在促进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加强政治合作,具有重大意义。然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时间长、范围广,涉及海域广泛、国家众多,其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面临重大的安全挑战。因此,本文针对“海丝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风险评估、海上战略支点和港口基地优选决策等重大战略问题和前沿技术开展了创新探索和系统研究,构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自然要素强度-频率的风险分级标准,发展了基于定性语言描述的知识提取和基于不完备样本的评估建模技术。文章开展了在信息不完备、知识不确定条件下的评估建模研究,并针对定性语言描述的专家经验开展了特征提取和量化表达等创新性研究探索,定义了语义测度、构建了相应的语义云测度函数,并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方法如贝叶斯网络、云模型理论引入了风险评估领域,创新发展了云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及犹豫云模型。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一)系统分析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并提出了语义测度定义、构建了语义云测度函数,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海丝路”国家的人文环境互联互通情况及海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进行了量化聚类分析。(二)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定义、分类,开展了“海丝路”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风险影响因子分析及风险辨识研究,构建了“海丝路”安全风险概念模型。(三)研究构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风险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的详细定义,研究了指标的风险机制,总结了指标的数据来源。(四)开展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量化评估,构建了同时考虑自然要素强度和发生频率的风险分级方法,并引入不同未来气候情景,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海丝路”自然环境风险的影响。(五)开展了信息不完备、知识不确定条件下评估建模研究,提出了犹豫云模型理论、云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理论,对信息不完备、知识不确定的“海丝路”人文环境风险进行了量化评估。(六)开展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优选决策建模研究,基于“海丝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入DEA模型的思想,选用超效率区间DEA模型,实现“海丝路”沿线港口优选。

姜莫愁[8](2017)在《上海“港产城”系统时空格局演进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和日益深化的国际贸易,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及空间上的组织效率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港口作为各类生产要素流通的枢纽,不仅强烈地吸引着人口、资源、信息和资金的集聚,还有效促进中外产业的合作。而富有战略意义的港口城市,凭借发达的市场一体化机制、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物流运输服务以及区域的协同发展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关港口城市下的产业、城市空间和港口运输的协调发展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上海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以及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依长江和黄浦江而建,并与东海相邻,可谓通江达海,其独特且极具优势的区位条件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港口城市。其城市、港口与产业的发展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新海上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打造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作为推动实施国家战略的“桥头堡”,上海提出,至2040年,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以及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在此目标下,为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针对其港口、产业、城市的协调发展研究是极具意义的。本文首先对港口、产业及城市相关概念进行辨析,通过研读大量已有研究成果,对港口城市“港产城”系统的含义、内外部环境以及系统特征进行梳理;并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以及系统和耦合理论等相关理论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上海“港产城”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史实归纳,进而总结“港产城”系统的作用机理和演化路径。随后的实证研究通过运用系统综合发展度模型、双系统耦合度模型、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上海“港产城”系统在2001-2015十五年间从单个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到“港产”、“产城”以及“港城”三个双系统再至“港产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算,发现:上海“港产城”系统的综合发展与耦合协调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整体由轻度失调快速步入优质协调发展状态。同时,本文采用系统动态耦合演化模型以及剪刀差方法对“港产城”系统的动态耦合演化过程进行测量,发现:在研究时段内,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主要以相互促进、彼此带动、彼此融合等作用为主,而上海港口与产业间的剪刀差和港口与城市间的剪刀差变化趋势类似,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后升的“W”型波动过程,并在后期有发展差异逐渐增大的趋势,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则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状态。后文针对实证结果,从城市用地、港口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系统内部的融合发展等角度,总结上海“港产城”系统逐渐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状态的原因;并从港口的滞后性和“港产”、“港城”融合发展的不足等方面,对制约上海“港产城”系统未来优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浅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上海“港产城”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鹿特丹、香港等发达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经验,进一步从夯实航运枢纽根基、加快“港产”、“港城”融合等方面提出促进上海“港产城”优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和路径选择。

许言庆[9](2016)在《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国际航运网络化和船舶大型化背景下,现代港口呈现出多功能化、系统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影响港口综合实力的因素也更为复杂。欧美国家一些港口发展历程表明,沿海港口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离不开内陆经济腹地的支持,腹地的范围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活力等是港口物流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港口与腹地之间是一个复杂地理空间系统,涉及到多个部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有港口内部各种条件,也有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如何对各种因素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是港口腹地空间范围测度的前提。为更好地体现港口与…….复杂空间关系,突出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可行性,减少评价中的主观性,本研究结合因子分析法,运用拓展的哈夫概率模型(Huff‘s Model),从运输时间距离、港口内部条件与能力、外部城市支持、外贸背景、竞争港口等多层影响因素,来考察沿海20个港口,2001年,2006年,2010年和2014年的腹地空间变化情况。论文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分析我国港口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对经济地理和港口经济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包括港口区位理论、港口体系、腹地空间关系、港口物流效率与贸易、港口竞争与合作等,对相关文献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综述。探讨港口-腹地空间关系主要内容,分析在腹地划分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为分析港口腹地空间演变做好理论和方法准备。(2)探讨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结合相关理论对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对港口与城市之间基本关系进行梳理,分析腹地对外经济开放与港口物流之间的关系。并以宁波-舟山港为对象,分别进行港口与城市,港口物流与直接腹地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港口和腹地之间是多维的复杂关系,受港口城市、对外开放政策、地理区位与交通运输多种因素的影响。港口与城市关系密切,相互作用。对外开放政策对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影响明显,沿海港口腹地竞争的地理范围也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拓展呈现出由东到西,由点及面的梯度特征。(3)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港口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在研究港口综合实力内涵和影响因素基础上,分析港口市场竞争结构和态势,确定港口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20个港口的城市支持度和外贸背景因素进行评价,并把分析结果作为影响港口综合实力的外部因素,对沿海20港口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得到综合规模、码头效率(码头设施)、外贸与外部物流条件等公因子。比较4年情况,发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港口因子贡献有较大差异,影响港口综合实力得分。根据得分结果,沿海20个港口可以分成4个层次与类型。(4)沿海港口的腹地空间演变实证研究。首先确定港口腹地的划分方法、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并结合前文港口综合实力研究结果,分析沿海港口的腹地在不同外贸背景下的演变,包括入世前的腹地、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腹地、金融危机恢复后的腹地、“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腹地等。结果表明,伴随着外贸环境的变化,港口的综合实力也发生变化,港口的腹地空间因此而变,并呈现出港口类型差异和地域布局差异等特征。影响港口-腹地空间变化的因素很多,港口地理区位因素、港口与城市综合规模、外贸背景、港口基础设施与效率等影响明显。(5)依据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与研究的不足,对港口腹地研究进行展望。中国对外贸易进入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经济转型引发的工业货流供需规模也趋平稳。长期看,港口货流需求规模不会有大幅度爆发式提升,所以沿海港口对有限的货源竞争必然越发激烈。沿海港口要探索竞争合作的新模式。在一体化背景下,航运公司战略与选择、多式联运承运人运营网络、码头运营商全球整合策略等方面将成为港口竞争的新焦点,也是港口腹地空间关系研究的新方向。

胡凤乔[10](2016)在《世界自由港演化与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由港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贸易促进工具,是世界自由区的初始形态。自由港的产生与演化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演进过程中的阶段性表现,是国际关系体系和国家经济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对自由港的关注,并不断尝试吸纳和借鉴自由港制度中的理念和规则,满足不同时期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启动,引发了关于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园区研究的新高潮。本文在总览以往对自由港及其制度的研究后发现,现有研究从不同侧面对以自由港为代表的各类自由区的功能特征、运作模式、管理制度和经济作用进行了现状描述和分析,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但仍存在以下不足:①对以自由港为代表的自由区的整体认识较为模糊,甚至存在混淆和误判。②对自由港制度的理解不全面,且制度研究层次比较单一。③对自由港及其制度的演化趋势缺乏系统性的、动态性的把握。针对上述不足,本文以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国际公共物品理论、非传统安全理论为指导,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较分析和整体分析相结合、现状描述和历史追溯相结合,围绕自由港概念、功能、形态和制度的演化展开研究。本文将以自由港为代表的自由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辨析各种自由区的概念、功能、类型入手,搭建自由区概念体系,点明自由港功能演化的路径,提出以港口发展形态为基础的“海、陆、空”三型自由港分类方法,总结自由港的代际演化规律,以此形成对世界自由区的整体认识。在对自由港制度的研究中,本文分析了自由港制度的内涵、属性和构成,创新性地采用国际公共物品理论辨析自由港制度的属性;将自由港的演化视为一种整体性的制度变迁,在国际体系下研究影响自由港制度变迁的因素。最后,本文讨论了自由港制度的外溢效应,从“国际公共物品”视角分析了自由港制度外溢效益的形成原理、作用机理;从“非传统安全”视角分析了自由港制度的风险及其外溢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自由港制度外溢效应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建设的启示。

二、功能转变及物流联系的形成——航运一体化对港口的影响<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转变及物流联系的形成——航运一体化对港口的影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密切联系
        1.1.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格局的改变
        1.1.3 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物流秩序的重塑
        1.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变革的推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逻辑框架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2.1.2 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
        2.1.3 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2.1.4 其他相关学科与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经济全球化相关研究
        2.2.2 国际物流的相关研究
    2.3 既有文献对本文的贡献
    2.4 本章小结
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3.1 基本概念
        3.1.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3.1.2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
    3.2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3.2.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3.2.2 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主要维度
    3.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
        3.3.1 治理结构维度的影响
        3.3.2 空间格局维度的影响
        3.3.3 科学技术维度的影响
        3.3.4 规则体系维度的影响
        3.3.5 四个维度的交叉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4.1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4.1.1 治理结构——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瓜分与掠夺
        4.1.2 空间格局——殖民经济与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4.1.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大幅提升西方生产力与军事力量
        4.1.4 规则体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4.2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4.2.1 治理结构——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争夺海上战略通道
        4.2.2 空间格局——地中海贸易区扩张与两洋港口的兴衰
        4.2.3 科学技术——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等技术的发展
        4.2.4 规则体系——西方海权论思想与物流现代市场运行模式初现
    4.3 本章小结
5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5.1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5.1.1 治理结构——大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
        5.1.2 空间格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的形成
        5.1.3 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垂直专业化产业分工
        5.1.4 规则体系——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
    5.2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5.2.1 治理结构——国际资本深度参与国际通道、枢纽之间的竞争
        5.2.2 空间格局——亚太物流市场扩张与国际航运中心崛起
        5.2.3 科学技术——集装箱运输建立全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
        5.2.4 规则体系——统一的国际海运规则不断发展完善
    5.3 本章小结
6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6.1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6.1.1 治理结构——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
        6.1.2 空间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三大生产网络独立性提高
        6.1.3 科学技术——工业4.0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6.1.4 规则体系——新型经贸规则正在构建之中
    6.2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6.2.1 治理结构——国际物流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与市场重构
        6.2.2 空间格局——国际物流需求在部分区域内较快增长
        6.2.3 科学技术——现代科技推动国际物流多元化与创新发展
        6.2.4 规则体系——适应区域物流发展的国际规则亟待建立完善
    6.3 本章小结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7.1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7.1.1 治理结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1.2 空间格局——中国为主体的东亚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
        7.1.3 科学技术——5G与新技术相互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7.1.4 规则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引领区域经贸规则建立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7.2.1 治理结构——市场为主体、综合实力为支撑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7.2.2 空间格局——构建海陆双向物流大通道
        7.2.3 科学技术——智慧物流与跨境电商市场广阔
        7.2.4 规则体系——推动陆路物流规则统一与完善
    7.3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7.3.1 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7.3.2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寻求陆向突破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策略
    8.1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8.1.1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8.1.2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陆路物流中的骨干作用
        8.1.3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载体作用
    8.2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8.2.1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8.2.2 中欧班列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8.2.3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类分析
        8.2.4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8.3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
        8.3.1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作互补
        8.3.2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竞争博弈
    8.4 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创新
    8.5 中欧班列国际规则的统一与完善
    8.6 本章小结
9 中国在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9.1 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9.2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9.3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10.1.1 完成的主要工作
        10.1.2 主要结论
    10.2 本文贡献与创新之处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欧班列到发欧洲国家的主要线路情况
附录 B 中欧班列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 C 中欧班列问卷调查受访专家情况
附录 D 班列企业与班轮公司运价及政府最优补贴决策求解过程
附录 E 正文中专有名词简称、译文及缩写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环渤海港口整合后的港口物流市场边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港口物流的相关研究
        1.3.2 物流市场边界相关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概述
    2.1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简介
        2.1.1 港口物流的定义
        2.1.2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
    2.2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的影响因素
    2.3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划分存在的问题
        2.3.1 我国港口整合后物流市场现状
        2.3.2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问题确定
    2.4 本章小结
3 环渤海港口整合后的港口物流市场发展分析
    3.1 环渤海港口的发展现状
        3.1.1 辽宁港口群的发展现状
        3.1.2 京津冀港口群的发展现状
        3.1.3 山东港口群的发展现状
    3.2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评价体系
        3.2.1 评价体系的设立原则
        3.2.2 影响港口物流市场边界的主要因素
        3.2.3 物流市场边界评价指标
    3.3 改进TOPSIS分析法的港口物流评价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环渤海港口的物流市场边界划分
    4.1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划分方法
    4.2 基于场强模型的港口物流市场边界划分方法
        4.2.1 环渤海港口群的相关数据
        4.2.2 考虑吸引力指数的港口市场边界
        4.2.3 采用地图服务的距离测算
        4.2.4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划分的场强模型
    4.3 ARCGIS的港口物流市场边界划分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分析
    5.1 环渤海港口物流市场边界评价
        5.1.1 数据来源
        5.1.2 基于改进TOPSIS分析法评价结果
    5.2 环渤海港口的物流市场边界
        5.2.1 港口吸引力指数
        5.2.2 港口物流市场边界的海向腹地
        5.2.3 ARCGIS实现港口市场边界划分
    5.3 环渤海港口整合前后的发展建议
        5.3.1 促进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5.3.2 优化港区管理体制,提升多地互动行政效率
        5.3.3 临港产业错位发展,战略整合需要加强
        5.3.4 促进“智慧港口”建设,高质量提高港口能级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港口建设项目DBFOT融资结构研究 ——以大连市太平湾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港口PPP模式的概念与类型
        2.1.1 基本概念
        2.1.2 基本类型
    2.2 理论基础概述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项目融资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3 太平湾港区项目背景介绍
    3.1 项目基本概况
        3.1.1 项目发展定位
        3.1.2 建港综合条件
        3.1.3 功能规划概况
    3.2 项目外部环境
        3.2.1 宏观层面
        3.2.2 行业层面
    3.3 项目现存融资问题
        3.3.1 融资模式单一
        3.3.2 股债结构不合理
        3.3.3 权责分配机制缺失
4 太平湾港区融资模式分析和融资结构设计
    4.1 融资模式分析
        4.1.1 适用模式分析
        4.1.2 融资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4.2 融资结构设计
        4.2.1 项目发起人构成
        4.2.2 各方权责归属
        4.2.3 股债结构安排
        4.2.4 项目回报机制
5 太平湾港区项目经济测算与评价分析
    5.1 项目盈利因素分析
        5.1.1 项目成本子系统
        5.1.2 项目收入子系统
        5.1.3 资本费用子系统
        5.1.4 环境影响子系统
    5.2 经济测算变量分析和函数构建
        5.2.1 变量分析
        5.2.2 函数构建
    5.3 经济测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5.3.1 经济测算过程
        5.3.2 经济测算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局限
    6.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太平湾港区项目Vensim PLE模拟仿真示意图
附录B 太平湾港区项目模型变量及经济测算表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物流枢纽研究
        1.2.2 产业集群经典理论研究
        1.2.3 港口领域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1.2.4 枢纽经济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港口型物流枢纽概述
        2.1.1 物流枢纽的定义及分类
        2.1.2 港口型物流枢纽的定义
        2.1.3 港口型物流枢纽的构成要素
        2.1.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的特征
    2.2 产业集群概述
        2.2.1 产业集群的定义
        2.2.2 产业集群的基本类型
        2.2.3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
    2.3 经济圈理论
        2.3.1 经济圈的概念
        2.3.2 经济圈理论在枢纽领域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
    3.1 典型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3.1.1 南京港口型物流枢纽(龙潭国家物流枢纽)
        3.1.2 上海港口型物流枢纽(上海港)
        3.1.3 鹿特丹港口型物流枢纽(鹿特丹港)
        3.1.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总结
    3.2 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机理
        3.2.1 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过程
        3.2.2 港口型物流枢纽功能层次
    3.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
        3.3.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3.3.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演化过程
        3.3.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4.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内涵
        4.1.1 模式基本概念
        4.1.2 模式提炼思路
    4.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提出
        4.2.1 产业集群形成期——“枢纽+物流”模式
        4.2.2 产业集群发展期——“枢纽+服务”模式
        4.2.3 产业集群涌现期——“枢纽+平台”模式
    4.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演进
        4.3.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总结
        4.3.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演进规律
    4.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
        4.4.1 建模思路
        4.4.2 港口型物流枢纽发展基础分析
        4.4.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5.1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发展基础分析
        5.1.1 枢纽发展概况
        5.1.2 枢纽构成要素分析
        5.1.3 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5.2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
        5.2.1 产业集聚度分析
        5.2.2 产业关联性分析
        5.2.3 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分析
        5.2.4 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判断
    5.3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1.2.2 相关概念辨析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2.2.2 码头布置
        2.2.3 港口发展
        2.2.4 海港物流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3.1 日本
        3.1.1 发展历程
        3.1.2 斐然成绩
        3.1.3 案例甄选
    3.2 韩国
        3.2.1 发展历程
        3.2.2 典型案例
        3.2.3 案例甄选
    3.3 新加坡
        3.3.1 发展历程
        3.3.2 空间演进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3.5.1 产业发展战略
        3.5.2 海洋开发政策
        3.5.3 航运发展支撑
        3.5.4 财政政策支撑
    3.6 本章小结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4.1 日本模式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4.2 韩国模式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4.3 新加坡模式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4.5.1 造陆模式比较
        4.5.2 临海效率分析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4.6.1 公司城模式
        4.6.2 政企共建模式
        4.6.3 国家开发模式
    4.7 本章小结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5.1.1 发展历程
        5.1.2 早期实践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5.3.1 时空分布
        5.3.2 地域差异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5.6 本章小结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1 用地布局模式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2.1 用地布局模式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3.1 用地布局模式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4.1 用地布局模式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5.1 用地布局模式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6.7 本章小结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7.1 总体发展思路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4 规划提升策略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港口与城市关联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港口经济与城市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
        1.2.2 港城发展关联效应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结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港城系统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港口系统基本概念
        2.1.1 港口
        2.1.2 港口的功能
        2.1.3 港口的发展阶段
    2.2 港口城市系统基本概念
        2.2.1 港口城市
        2.2.2 港口城市的特征
    2.3 港城系统相关理论基础
        2.3.1 港城关系的生长周期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港口经济与城市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
        3.2.1 模型符号描述
        3.2.2 模型计算步骤
    3.3 实证分析
        3.3.1 数据收集
        3.3.2 计算结果
第四章 港城发展关联效应研究
    4.1 模型构建过程
        4.1.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选择
    4.2 港城关系实证分析
        4.2.1 各城市经济指标与港口的均值关联度分析
        4.2.2 城市和港口指标综合关联度分析
        4.2.3 青岛市港城环境关联度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7 发展总态势
        1.1.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带来新的机遇
        1.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面临的挑战
        1.1.4 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与不足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
第二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分析
    2.1 地形地貌
    2.2 风场
    2.3 海浪
    2.4 海温
    2.5 海平面高度
    2.6 海流
    2.7 热带气旋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分析及区划
    3.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分析
    3.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互联互通现状
    3.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聚类模型
        3.3.1 云模型理论的基本概念
        3.3.2 语义云距离测度
        3.3.3 基于语义云距离测度的K均值聚类模型
    3.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指数区划
        3.4.1 指标体系
        3.4.2 仿真实验及聚类结果
    3.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非传统安全问题聚类分析
        3.5.1 数据分析及处理
        3.5.2 基于语义云、直觉模糊数距离测度的K均值聚类模型
        3.5.3 聚类结果及海盗分布特点分析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概念模型
    4.1 风险定义及形成机制
    4.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定义及分类
    4.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影响因子分析
        4.3.1 自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4.3.2 人文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4.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辨识
    4.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概念模型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5.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指标体系
    5.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风险指标体系
        5.2.1 传统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5.2.2 非传统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评估
    6.1 数据来源及处理
    6.2 自然环境要素风险等级划分
    6.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气候态自然环境风险评估实验
    6.4 气候变化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的影响评估
        6.4.1 RCP2.6 情景下自然环境风险预估
        6.4.2 RCP8.5 情景下自然环境风险预估
        6.4.3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风险评估
    7.1 数据资料与特征分析
    7.2 人文环境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7.2.1 犹豫云模型理论
        7.2.2 云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
    7.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政治环境风险评估
        7.3.1仿真实验
        7.3.2 风险区划及结果分析
    7.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环境风险评估
        7.4.1仿真实验
        7.4.2 风险区划及结果分析
    7.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社会环境风险评估
        7.5.1 仿真实验
        7.5.2 风险区划及结果分析
    7.6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盗及恐怖主义风险评估
        7.6.1 海盗风险理论体系
        7.6.2仿真实验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优选决策
    8.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战略支点价值评估
        8.1.2 仿真实验
    8.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优选决策模型
        8.2.1 传统DEA模型
        8.2.2 区间DEA模型
        8.2.3 超效率区间DEA模型
    8.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优选决策仿真实验
        8.3.1 基于超效率区间DEA的效率值计算
        8.3.2 港口效率值排序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内容
        9.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特征分析
        9.1.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概念模型及评估指标体系
        9.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评估
        9.1.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环境风险评估
        9.1.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决策优选
    9.2 特色与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IMO报告南海海域部分海盗袭击事件(2010 年)海盗特征信息提取
附录B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治环境风险指标数据资料与来源
附录C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环境风险指标数据资料及来源
附录D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社会环境风险指标数据资料及来源
附录E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治环境风险云图
附录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环境风险云图
附录G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社会环境风险云图
附录H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支点价值指标数据

(8)上海“港产城”系统时空格局演进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港口、产业、城市
        1.2.2 “港产城”系统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1.2 产业经济理论
        2.1.3 系统及耦合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港产”、“产城”及“港城”互动关系
        2.2.2 “港产城”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港产城”系统时空格局演进
    3.1 “港产城”系统发展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
        3.1.1 产、城“依港而起”共生期(建国前)
        3.1.2 港、城“依产而兴”拓展期(建国后至1980年代)
    3.2 “港产城”系统发展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
        3.2.1 “港产城”共荣渐入期(改革开放至1990年代)
        3.2.2 “港产城”共荣发展期(1990年代至今)
    3.3 “港产城”系统协调发展机理
        3.3.1 “港产城”系统作用机理
        3.3.2 “港产城”系统演化路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分析
    4.1 港口、产业、城市发展现状
    4.2 评价指标及数据处理
        4.2.1 基本原则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2.3 指标数据处理
    4.3 “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测算模型
        4.3.1 系统综合发展模型
        4.3.2 双系统耦合度模型
        4.3.3 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4.3.4 系统动态耦合演化模型
    4.4 “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计算结果及分析
        4.4.1 “港产城”系统综合发展度时序分析
        4.4.2 “港产城”双系统耦合度时序分析
        4.4.3 “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
        4.4.4 “港产城”系统动态耦合演化时序分析
    4.5 “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原因分析及滞后因素
        4.5.1 “港产城”系统协调发展原因分析
        4.5.2 “港产城”系统协调发展滞后因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港产城”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建议
    5.1 发达沿海港口城市经验借鉴
        5.1.1 发达沿海港口城市发展历程及现状
        5.1.2 发达沿海港口城市经验梳理
    5.2 上海“港产城”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建议
        5.2.1 夯实航运枢纽根基,创新完善功能体系
        5.2.2 加快“港产”互动发展,着力提升发展能级
        5.2.3 加强“港城”深度融合,迈向全球卓越城市
        5.2.4 提升“港产城”系统耦合发展能力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学习期间科研工作及成果
后记

(9)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的开放机遇和国际挑战
    1.1.2 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
1.2 研究对象发展概况
    1.2.1 港口与港口功能类型
    1.2.2 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 2 港口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与港口经济相关的基础理论分析
    2.1.2 港口区位论综述
2.2 港口体系研究
    2.2.1 港口体系及影响因素
    2.2.2 港口体系形成演变
    2.2.3 研究述评
2.3 港口与腹地空间作用研究
    2.3.1 港口经济研究之缘起
    2.3.2 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研究的演进过程
    2.3.3 国内港口与腹地关系研究的进展
    2.3.4 港口腹地研究方法与相关研究
    2.3.5 研究述评
2.4 港口物流效率与贸易研究
    2.4.1 港口物流与贸易成本研究
    2.4.2 港口物流绩效研究
    2.4.3 研究述评
2.5 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2.5.1 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2.5.2 关于港口竞争力的研究方法概述
    2.5.3 港口合作研究
    2.5.4 研究评述
2.6 本章小结 3 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研究
3.1 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的作用机制
    3.1.1 物流运输是基本载体
    3.1.2 地理区位与交通网络是作用通道
    3.1.3 产业关联是内在动力
    3.1.4 港口城市是外部支撑力
    3.1.5 对外开放政策是外部环境因素
    3.1.6 竞争港口是外部阻力
3.2 港口与城市关系
    3.2.1 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形成
    3.2.2 港口演变与城市发展
    3.2.3 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区域差异
    3.2.4 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发展趋势
    3.2.5 港口物流运输与港口城市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3.3 腹地对外经济开放与港口互动发展研究
    3.3.1 对外经济开放内涵与途径
    3.3.2 我国开放经济历程及其特点
    3.3.3 腹地贸易开放与港口互动发展
    3.3.4 腹地对外贸易与港口物流发展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因子分析的沿海港口综合实力研究
4.1 港口综合实力内涵与影响因素
    4.1.1 综合实力内涵
    4.1.2 影响港口综合实力的因素
4.2 港口市场竞争结构和态势
    4.2.1 港口市场竞争结构
    4.2.2 港口竞争态势
4.3 港口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因子分析与港口综合实力评价
    4.3.2 港口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4.4 沿海港口综合实力的实证分析
    4.4.1 研究对象范围及数据来源
    4.4.2 港口城市支持度评价
    4.4.3 外贸背景因素评价
    4.4.4 港口综合实力评价
    4.4.5 分区域港口综合实力与层次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沿海主要港口经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
5.1 港口腹地划分方法
    5.1.1 腹地划分方法综述
    5.1.2 模型选取
5.2 沿海港口腹地空间演变实证
    5.2.1 研究对象范围与数据来源及分析结果
    5.2.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的腹地
    5.2.3 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腹地
    5.2.4 金融危机过后的腹地
    5.2.5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的腹地
5.3 沿海主要港口腹地演变特征
    5.3.1 干线大港腹地范围广,集中度趋高
    5.3.2 港口合并发展后综合实力提升,腹地空间扩展
    5.3.3 港口本省内直接腹地变化不够明显,省外间接腹地变化明显
    5.3.4 腹地空间逐年变化,但港口区域竞争格局基本稳定
    5.3.5 东部沿海地区腹地较稳定,内陆沿交通主干线区域变化明显
5.4 港口腹地空间演变的原因
    5.4.1 地理区位
    5.4.2 港口与城市的综合规模
    5.4.3 外贸背景
    5.4.4 港口基础设施与效率
5.5 小结 6.结 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政策启示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获得学术成果

(10)世界自由港演化与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学者对自由港的奠基性研究综述
    1.3.2 国内学者自由港研究的焦点变迁与评述
    1.3.3 关于自由港演化及其制度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视角与方法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自由港概念演化及自由区概念体系构建
2.1 自由港相关概念综述:演化与辨析
    2.1.1 自由港研究术语演化概述
    2.1.2 自由港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2 自由港分类研究:综述与补充视角
    2.2.1 自由港(区)分类研究综述
    2.2.2 自由港(区)分类视角的补充——基于港口发展形态
2.3 自由区概念体系构建:理论基础与步骤
    2.3.1 构建自由区概念体系的术语学理论简介
    2.3.2 构建自由区概念体系的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自由港功能概述及基于功能的代际演化研究
3.1 自由港功能研究:内涵、演化及定位
    3.1.1 自由港(区)功能的理论内涵
    3.1.2 自由港(区)的功能演化
    3.1.3 自由港(区)的功能定位
3.2 自由港代际演化研究:规律与展望
    3.2.1 港口代际划分理论概述
    3.2.2 自由港代际演化阶段性特征分析
    3.2.3 第四代自由港演化趋势与中国机遇展望
3.3 本章小结 4 自由港制度的理论诠释:属性与构成
4.1 经济自由与经济制度双重视角下的自由港制度
    4.1.1 自由经济思想对自由贸易的阐释及其局限性
    4.1.2 制度经济学对自由贸易制度的理论解释
    4.1.3 自由港制度内涵解析——制度约束下的自由贸易
    4.1.4 自由港制度的构成分析
4.2 国际公共物品视角下的自由港制度
    4.2.1 国际公共物品理论概述
    4.2.2 自由港制度的国际公共物品属性辨析
4.3 本章小结 5 国际体系中的自由港制度变迁
5.1 自由港制度的变迁:分析框架与影响因素
    5.1.1 制度变迁理论概述与分析框架
    5.1.2 自由港制度变迁影响因素探析——以汉堡港为例
5.2 自由港制度变迁与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互动研究——以欧洲海关关税制度为例
    5.2.1 古代欧洲——海关关税和自由港的起源
    5.2.2 中世纪欧洲——贸易关税特权与商业自由市的发展
    5.2.3 近代欧洲——海关制度变革与自由港的诞生和发展
    5.2.4 现代欧洲——关税一体化与自由港的转型和消失
    5.2.5 欧洲海关体系与自由港的互动关系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自由港制度的外溢:效益与风险
6.1 制度外溢的原理和途径
    6.1.1 制度外溢的原理
    6.1.2 制度外溢的途径
6.2 自由港制度的效益及其外溢途径
    6.2.1 自由港制度的综合效益
    6.2.2 自由港制度效益的外溢
6.3 自由港制度的风险及其外溢特征——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
    6.3.1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制度风险
    6.3.2 自由港制度的缺陷与风险
    6.3.3 自由港制度风险外溢的非传统安全特征
6.4 自由港制度外溢对中国自贸区制度建设的启示
    6.4.1 中国自贸区制度建设的初步成果
    6.4.2 中国自贸区制度建设的改进空间和优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
7.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功能转变及物流联系的形成——航运一体化对港口的影响<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 谢雨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环渤海港口整合后的港口物流市场边界研究[D]. 王珊珊.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港口建设项目DBFOT融资结构研究 ——以大连市太平湾港区为例[D]. 魏德.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D]. 吉理. 东南大学, 2020(01)
  • [5]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港口与城市关联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姚桃桃. 青岛大学, 2019(02)
  • [7]“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估技术研究[D]. 杨理智.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8]上海“港产城”系统时空格局演进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姜莫愁.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
  • [9]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D]. 许言庆.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
  • [10]世界自由港演化与制度研究[D]. 胡凤乔. 浙江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物流环节的功能转型与形成:航运一体化对港口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