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型共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

诱导型共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

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杰,李爱平,张伟,刘伶俏,陈亚辉,石旦,陈贤永,何韧[1](2021)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中CD200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CD200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蛋白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在AITL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及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9年12月39例AITL患者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诊断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及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患者各10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200、ICOS、CD10、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bcl-6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D200、ICOS蛋白与AIT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及二者在AITL与PTCL-NOS、CHL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39例AITL患者中CD200、ICOS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79%(28/39)、61.54%(24/39);10例CHL患者中CD200弱至中等阳性7例,ICOS蛋白均为阴性;10例PTCL-NOS患者中,CD200阳性4例,ICOS蛋白阳性1例;AITL患者与CHL、PTCL-NOS患者间ICOS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ITL患者与CHL、PTCL-NOS患者间CD200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11;χ2=3.551,P=0.060)。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3~4分的AITL患者CD200阳性率高于相应的LDH正常和IPI评分0~2分患者(均P<0.05);LDH升高及PD-1阳性AITL患者ICOS阳性率高于相应的LDH正常和PD-1阴性患者(均P<0.05)。CD200阳性与阴性AITL患者3年总生存(OS)率(4.2%比66.7%)和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5.3%比77.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COS蛋白阳性与阴性AITL患者3年OS率(15.3%比3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两组间3年PFS率(18.6%比4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200(HR=0.076,95%CI 1.555~79.497,P=0.001)、结外是否受累(HR=11.117,95%CI 1.555~79.497,P=0.016)、LDH(HR=2.147,95%CI 0.844~5.459,P=0.109)是AITL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CD200(HR=0.075,95%CI 0.016~0.357,P=0.001)、LDH(HR=2.335,95%CI 0.929~5.870,P=0.071)是AITL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D200和ICOS可以作为AITL辅助诊断的指标,ICOS蛋白有助于AITL与CHL、PTCL-NOS的鉴别。CD200可以作为判断AITL患者预后和病情恶化的指标。

宁唤唤[2](2021)在《结核分枝杆菌ESAT-6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是目前唯一批准使用的结核病疫苗,但对成人结核病的保护效果不完善,可能与BCG在减毒传代过程中丢失了一些编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序列有关,例如:差异编码区1(region difference,RD1)。因此,新型疫苗的研发有助于更好地防控结核病。6k Da早期分泌靶抗原(6 k Da 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ESAT-6)是Mtb与BCG的差异抗原。研究发现,ESAT-6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Mtb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被广泛用于结核病疫苗研究。目前,包含ESAT-6及其他抗原的四种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此外,ESAT-6作为毒力因子与Mtb的致病性有关,且参与调控Mtb感染宿主的免疫应答。因此,ESAT-6是结核病疫苗研究中有潜能的候选抗原之一。然而,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ESAT-6抗原诱导的机体免疫应答水平不高。研究发现,细菌信号分子环二腺苷酸(c-di-AMP)不仅调控细菌生理功能,还能诱导宿主固有免疫应答,且作为黏膜佐剂能够增强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ESAT-6的免疫学特性,评价ESAT-6亚单位疫苗及以c-di-AMP为佐剂黏膜接种对Mtb感染的保护作用,为ESAT-6用于结核病黏膜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研究目的探究Mtb ESAT-6同系物Ms ESAT-6在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调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探究Mtb的重组ESAT-6蛋白对巨噬细胞固有免疫的调控作用;明确基于Mtb ESAT-6的亚单位疫苗以c-di-AMP为佐剂经黏膜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特点,评价ESAT-6为基础的亚单位疫苗抗Mtb感染的保护效率。方法与结果(1)耻垢分枝杆菌ESAT-6敲除株的免疫学特性1)Ms ESAT-6是Mtb ESAT-6在Ms中的同系物,二者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72%。采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Ms ESAT-6敲除株MsΔE6(ΔE6),并构建了互补菌株ΔE6 C。生长及染色特性结果显示,敲除ESAT-6对细菌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细菌抗酸染色特性。2)建立Ms体外感染巨噬细胞模型,发现ESAT-6在Ms感染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因子、诱导炎症小体活化以及自噬中发挥作用,但影响水平有限。3)细菌胞内存活结果显示,敲除ESAT-6的菌株在巨噬细胞内复制减少,说明ESAT-6与Ms在巨噬细胞内存活有关。(2)ESAT-6在调节巨噬细胞固有免疫中的作用1)建立巨噬细胞体外刺激模型,发现c-di-AMP促进了Mtb ESAT-6重组蛋白诱导的I型IFN应答;ESAT-6和c-di-AMP在处理早期可诱导巨噬细胞自噬起始,二者长时间处理主要表现为抑制自噬降解,该过程受m TOR调控但不依赖于IL-17。2)ESAT-6可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应答,且c-di-AMP促进了ESAT-6诱导的炎症因子应答。3)Mtb胞内存活结果显示,在感染早期ESAT-6和c-di-AMP以协同的方式限制了Mtb的复制;随着感染时间延长,抑制Mtb生长的作用逐渐不明显。(3)ESAT-6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学特性1)以ESAT-6、ESAT-6+c-di-AMP经鼻黏膜接种小鼠,体液免疫应答检测结果显示,ESAT-6可诱导机体系统性和黏膜局部特异性抗体产生,c-di-AMP为黏膜佐剂增强了ESAT-6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2)细胞免疫应答检测结果显示,c-di-AMP为佐剂促进了ESAT-6诱导的系统性Th1/Th2/Th17型以及炎症因子应答;同时促进了黏膜局部的Th17型和炎症因子应答。3)肺组织免疫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显示,ESAT-6、ESAT-6+c-di-AMP接种导致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减少;同时,c-di-AMP为黏膜佐剂促进了ESAT-6诱导的固有淋巴样细胞ILC1和NK细胞的分化。(4)ESAT-6亚单位疫苗对Mtb感染的免疫保护效率1)ESAT-6免疫小鼠Mtb感染后黏膜免疫应答增强,且c-di-AMP促进了ESAT-6诱导的黏膜免疫应答。2)ESAT-6、ESAT-6+c-di-AMP免疫小鼠Mtb感染后,Th1型(IFN-γ)、Th2(IL-10)、Th17(IL-17)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产生均减少。3)ESAT-6、ESAT-6+c-di-AMP经黏膜接种小鼠提供了抗Mtb感染的保护作用,且c-di-AMP为佐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ESAT-6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结论Ms ESAT-6在Ms感染诱导的宿主固有免疫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影响细菌胞内存活,整体上作用有限。Mtb ESAT-6与免疫调节子c-di-AMP协同激活I型IFN,调控细胞自噬,诱导炎症应答,促进了巨噬细胞清除Mtb感染。ESAT-6经黏膜接种,可诱导体液免疫应答,c-di-AMP为佐剂促进了ESAT-6诱导的黏膜免疫应答以及Th1/Th2/Th17型细胞免疫应答。ESAT-6经黏膜免疫可提供对Mtb感染的保护力,且c-di-AMP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ESAT-6的免疫保护效率。

罗娜,李亚妤[3](2021)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耐受性丧失和免疫细胞过度活跃,共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中自身抗体的产生和抗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其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与T细胞活化、B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异常密不可分[1-2]。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不同信号,其中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二信号[3]。CD28/B7家族是最基础的共刺激信号。

仲梓溶[4](2020)在《ICOSL/ICOS调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HSCs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文中指出血吸虫病是主要由血吸虫尾蚴感染宿主引起的一种重大的传染性寄生虫疾病,而其致病机制主要是虫卵沉积肝脏引起虫卵肉芽肿及继发肝纤维化,导致血吸虫性肝硬化。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作为肝脏的非实质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是主要的效应细胞,控制肝纤维化的方法之一为促进活化的HSCs发生凋亡,而线粒体依赖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Fas/FasL途径、TNFR途径、TRAIL途径)是目前发现的参与HSCs凋亡的重要途径。已有很多深入的研究涉及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活化的信号转导通路,而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HSCs凋亡发生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尚未阐明。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ICOS转基因(ICOS-Tg)小鼠的肝纤维化水平以及HSCs活化水平显着高于野生型对照FVB-WT,本课题应用该小鼠血吸虫病实验模型,观察血吸虫病进展过程HSCs凋亡的表达动态,并探索共刺激ICOSL/ICOS信号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介导HSCs凋亡的机制以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深入探讨肝纤维化的病理机制以及寻找利用细胞凋亡逆转肝纤维化的新途径。一、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慢性致病过程中原代HSCs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动态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疾病模型HSCs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动态。方法:1、显微镜下计数5♂+7-10♀条血吸虫尾蚴贴于剪毛的小鼠腹部,感染15min建立疾病模型,收集固定感染前(0周)、感染急性病变期(6周、9周)、感染慢性期(12周)、感染晚期(16周)的小鼠肝组织,应用HE染色方法观察肝脏切片中虫卵肉芽肿的面积变化。2、通过原位肝脏门静脉胶原酶灌注消化肝脏,研磨后梯度离心提取HSCs。提取周期分别为感染前(0周)、感染急性病变期(6周、9周)、感染慢性期(12周),应用荧光显微镜及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3、应用TUNEL方法检测肝脏切片中HSCs凋亡情况。小鼠原代HSCs用Annexin V-FITC/PI双染孵育,然后用流式检测凋亡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培养 7 天后原代HSCs中与凋亡相关分子基因的表达,并用分析其在血吸虫尾蚴慢性致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前(0周)肝小叶结构完整,无纤维化产生,肝细胞形态完好,未有炎性浸润,而感染后可见,小叶结构被破坏,可见虫卵肉芽肿沉积,急性期肉芽肿面积达到最大[6周(7.14±0.74)×104μm2,(P<0.0001)],炎性细胞浸润在肉芽肿周围,胶原纤维沉积,随着感染时间增加,肉芽肿面积缓慢下降[9周(5.58±0.77)×104μm2(P<0.001),12周(4.78±0.45)×104μm2(P<0.01),16周(4.31±0.42)×104μm2],胶原沉积逐渐增加。2.、分离原代HSCs,新鲜分离的细胞呈圆形,由于内储存有维生素A脂滴具有折光性,并且脂滴在328nm的紫外激发光下能够观察到蓝绿色荧光,GFAP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培养3天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浆中可以观察到红色荧光,提取的细胞纯度为90%以上。3、TUNEL结果显示,肝脏虫卵肉芽肿周围凋亡的HSCs自感染后升高,6周后到达峰值(19.5±2.53,P<0.0001),9周、12周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9周(10.7±0.895),P<0.01,12 周(9.3±0.7895),16 周(9.2±1.04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原代HSCs的凋亡率自感染6周[(45.19±0.7463)%,P<0.0001]后到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9周[(31.93±2.292)%,P<0.01],在慢性期(12周)开始下降至较低水平[(13.61±1.407)%,P<0.01]但仍高于正常水平(5.907±0.8856)%。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死亡受体信号通路中Dr5及其配体Trail的表达均在6周达到最高,9 周、12 周下调:[Trail6 周(7.7±1.3,gene/GAPDH),P<0.05,9 周(1.5±0.2,gene/GAPDH),P<0.05,Dr5 6 周(2.29±0.09,gene/GAPDH),P<0.01、9 周(2.015±0.065,gene/GAPDH)、12 周(1.055 ± 0.005,gene/GAPDH,P<0.01)],Fas的表达在感染后处于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FasL表达在感染后持续增加,并且在9周达到最高(2.873±0.5113,gene/GAPDH)然后开始下降[12周(1.04±0.01528,gene/GAPDH),P<0.05]。线粒体信号通路中促凋亡基因Bax表达量感染后6周最高,然后表达量降低,抗凋亡基因Bcl-2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Bax 6 周(2.247±0.3047,gene/GAPDH),P<0.05]、9 周(1.43±0.1572,gene/GAPDH)、12 周(1.31±0.07371,gene/GAPDH),Bcl-2 6 周显着升高[(9.023±0.7823,gene/GAPDH),P<0.0001]、9 周降低[(3.253±0.508,gene/GAPDH),P<0.01]、12 周持续降低[(1.553±0.1713,gene/GAPDH),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慢性致病过程中HSCs的凋亡在感染急性病变期到达峰值,在慢性期(12周)开始下降至较低水平,但仍高于正常水平。与HSCs活化增殖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趋势相同。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中促凋亡基因Bax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量感染后6周最高,与HSCs凋亡关系更为密切。二、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对HSCs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动态的影响目的:探讨上调ICOSL/ICOS对于血吸虫肝纤维化疾病模型HSCs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1、收集固定感染前,感染后6周、9周、12周肝组织应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ICOS-Tg小鼠与WT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2、应用TUNEL检测ICOS-Tg小鼠与WT小鼠肝脏切片中HSCs凋亡情况。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分离ICOS-Tg小鼠与WT小鼠的原代HSCs凋亡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方法检测ICOS-Tg小鼠与WT小鼠原代HSCs中与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相关基因在血吸虫致病过程中的动态表达。结果:1.、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感染后ICOS-Tg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较WT 小鼠高[6 周:(10.44±1.30)×104μm2 vs(7.14±0.74)×104μm2,P<0.5]。2.、TUNEL结果分析发现,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周围凋亡的 HSCs ICOS-Tg 较 WT 型高[6 周 38±3.486 vs 19.5±2.535,P<0.0001;9 周15.6±1.024vs10.7±0.895,P<0.05],并具有统计学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ICOS-Tg原代HSCs凋亡率较同期 WT高[6周(57.76±3.707)%vs(45.19±0.7463)%,P<0.01、9 周(44.43±2.328)%vs(31.93±2.292)%,P<0.01]。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表明,ICOS-Tg与WT小鼠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凋亡相关基因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 ICOS-Tg 均高于同期 WT 基因表达水平[Trail:6 周,(24.59±0.34)vs(7.7±1.3),P<0.0001;9 周,(7.775±0.565)vs(1.5±0.2),P<0.0001];[dr5:0 周,(2.275±0.025)vs(1±0),P<0.01;6 周,(4.7±0.47)vs(2.29±0.09),P<0.0001;9 周(4.725±0.165)vs(2.015±0.065),P<0.0001;12 周,(2.355±0.125)vs(1.055±0.005),P<0.01];[Fas:12 周,(3.03±0.46)vs(1.735±0.323),P<0.05];[FasL:6 周,(3.543±0.5368)vs(1.593±0.3185),P<0.01];[Bax:9 周,(2.463±0.006667)vs(1.43±0.1572),P<0.01];[Bcl-2:6周,(6.06±0.4499)vs(9.023±0.7823),P<0.001];[Caspase-3:6 周,(2.923±0.1868)vs(1.627±0.07688),P<0.0001;12 周,(1.65±0.1501)vs(1.163±0.06333),P<0.05]。结论:共刺激信号ICOSL/ICOS的上调,使得ICOS-Tg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较WT增加。上调共刺激信号ICOSL/ICOS,也增加了 HSCs的凋亡,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也较同期WT表达水平高。ICOSL/ICOS上调后,HSCs的凋亡与HSCs的激活都较WT增加,而HSCs凋亡是缓解肝纤维化的手段,ICOS-Tg小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表现为加重推测可能机制为HSCs被激活细胞数高于凋亡率的增加,最终表现为纤维化程度加重。感染后期虽然HSCs的凋亡率与HSCs被激活率均下降,但HSCs被激活率依然高于凋亡率使得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三、共刺激信号ICOSL/ICOS调控HSCs凋亡介导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目的:初步探讨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病程中调控HSCs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TGF-β与IL-13重组蛋白刺激HSCs细胞系JS1,收集细胞后用Annexin V-FITC/PI孵育后并用流式刺激前后细胞凋亡情况,应用Giemsa染色细胞爬片观察正常细胞与典型凋亡细胞在镜下的形态并比较不同之处。结果:流式结果显示,TGF-β重组蛋白作用于HSCs细胞系JS1后,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加[5ng/ml:control 组(13.38±0.135)vs TGF-β 组(20.02±1.4),P<0.5;10ng/ml:control 组(13.38±0.135)vs TGF-β 组(21.65±2.235),P<0.5],具有统计学意义。IL-13刺激后,凋亡率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Giemsa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细胞细胞核呈深蓝色,凋亡细胞核深染,细胞质浓缩,可见凋亡小体。结论: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在ICOS-Tg小鼠疾病模型中上调ICOSL/ICOS信号过表达Th2型细胞因子TGF-β,能够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为ICOS-Tg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疾病进程中凋亡率高于WT型小鼠的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ICOSL/ICOS信号在调控小鼠肝纤维化进展中可影响HSCs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为上调共刺激ICOSL/ICOS信号过表达Th2型细胞因子TGF-β。

姜苏芩[5](2020)在《ICOSL/ICOS通路调控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疾病,它引起肝纤维化主要致病的机理是,虫卵沉积导致肝脏虫卵肉芽肿以及继发性的肝纤维化形成。由于宿主对虫卵抗原持续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使静止期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被异常激活,HSCs开始增殖,转变成为肌成纤维细胞,并表达α-平滑肌动蛋白以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过量的ECM无法被降解,沉积在肝脏内,导致了肝纤维化的发生。近年来,不具备编码蛋白功能的lncRNA逐渐被人们认识,在众多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了细胞增殖、活化以及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进程的调控。最近一些肝纤维化的研究发现,lncRNA可以通过调节HSCs的激活,来影响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目前,人们对lncRNA-p21、GAS5、MALAT1、PVT1、lncRNA-H19在肝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研究的比较多。但这些lncRNA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致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ICOS信号的下调,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肝纤维化和减轻HSCs的活化。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应用了 ICOSL-KO小鼠及其野生型对照C57BL/6J小鼠,建立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探索ICOSL/ICOS信号在肝纤维化进程中对lncRNA的调控作用以及lncRNA对HSCs活化的影响,寻找抑制HSCs活化和治疗肝纤维化疾病的新途径。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培养目的:提取纯度较高的小鼠原代HSCs,在体外培养7天,用来模拟HSCs在小鼠体内活化的状态,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方法:(1)挑取5♂+7♀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分别感染ICOS-KO小鼠,和野生型对照C57/BL6J小鼠,来建立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使用原位肝脏酶灌注的方法和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来获取,未感染、感染后4周、7周、9周、12周五个不同病期小鼠体内的原代HSCs,其中7周是感染急性病变期,12周是感染晚期。通过台盼蓝染色法鉴定原代HSCs的存活率。(2)活细胞工作站观察拍摄,在波长为328nm的紫外激发光下,HSCs自发的蓝绿色荧光并计数,鉴定细胞的纯度。(3)对HSCs进行GFAP免疫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鉴定细胞的纯度。结果:(1)新鲜提取的小鼠原代细胞在培养的过程中,生长状态良好,活化变形明显。每只小鼠所获取到的细胞数量平均为(1.95±0.2)x 106个/鼠,存活率能达到90%以上。(2)在活细胞工作站下,能够观察到新鲜分离的细胞培养过夜后,在328nm的紫外激发光下自发的蓝绿色荧光。(3)将HSCs培养3天后,进行GFAP免疫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胞浆中的红色荧光,通过计数得出细胞的纯度为90%以上。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建立的实验动物模型,所获取原代HSCs的存活率及纯度都在90%以上,符合了后续实验的要求。第二部分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慢性致病过程中肝组织免疫病理及HSCs相关lncRNA的动态表达目的:检测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C57BL/6J小鼠慢性致病的过程中肝脏免疫病理及相关lncRNA的动态表达。方法:(1)对肝脏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不同感染病期小鼠的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2)分离未感染、感染后4周、7周、9周、12周的原代HSCs,在培养7d后,TRIzol Reagent抽提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PCR)法检测 C57BL/6J 小鼠原代 HSCs 中lncRNA-P21、lncRNA-H19、lncRNA-GAS5、lncRNA-MALAT1、lncRNA-PVT1 的表达水平,分析比较各个基因在血吸虫病过程中的动态表达。结果:(1)HE染色的结果:在未经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肝脏组织切片中,观察到肝小叶结构完好,肝细胞的形态良好,未出现损伤;而感染后的小鼠肝脏组织切片,肝小叶的正常结构被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在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并且伴随着纤维化的发生,随着感染周期的增加,肉芽肿的面积在感染7周(12.1±0.92)x 104um2时最大,在9周、12周面积缩小,而胶原的沉积逐渐增加。(2)日本血吸虫在感染C57BL/6J小鼠后,随着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lncRNA-PVT1、lncRNA-GAS5在HSCs中表达,自感染4周后lncRNA的表达开始上升,感染 7 周(PVT1,5.184±0.7346,gene/GAPDH,P<0.01;GAS5,5.849±0.2907,gene/GAPDH,P<0.0001)后表达达到了峰值,而在感染后9周、12周表达持续下降。lncRNA-H19的表达自感染后4周显着升高,但在感染后7周、9周、12周表达逐渐下降。lncRNA-P21的表达在4周开始显着下调,到7周、9周后有所回调,12周表达继续下调低于未感染组。lncRNA-MALAT1的表达从感染4周后开始上升,到7周(6.666±0.08177,gene/GAPDH,P<0.0001)达到峰值,9周略微下降,仍保持在较高水平,12周后显着下调。结论:在日本血吸虫的致病过程中,HSCs是持续呈活化状态,lncRNA-P21、lncRNA-H19在HSCs的表达较低,lncRNA-P21的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表达均呈现下调的趋势;lncRNA-H19的分子表达在感染后7周,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下调。lncRNA-PVT1、lncRNA-GAS5、lncRNA-MALAT1 的表达水平比较高,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上调,研究结果提示上述lncRNA可能作为潜在的靶点调控肝纤维化的进程。第三部分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免疫病理形成及HSCs相关lncRNA动态表达的影响目的:ICOS-KO小鼠建立日本血吸虫模型,探讨下调共刺激信号对肝脏病理变化及对相关lnc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采用HE染色的检测方法,处理ICOSL-KO小鼠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五个感染周期的肝脏标本。(2)收集五个感染周期的原代HSCs,在体外培养7d后,通过TRIzol Reagent抽提细胞总RNA,再逆转录成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PCR)分别检测ICOS-KO 小鼠和 C57BL/6J 小鼠的原代HSCs 中 lncRNA-P21、lncRNA-H19、lncRNA-GAS5、lncRNA-MALAT1、lncRNA-PVT1的表达水平,分析比较它们的表达变化。结果:ICOS-KO 小鼠原代 HSCs 中,检测到 lncRNA-P21、lncRNA-GAS5 的表达高于同时期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表达(lncRNA-P21,9w,2.071±0.1717 vs 0.9556±0.07206,P<0.0001,gene/GAPDH)(lncRNA-GAS5,7w,14.08±1.626 vs 5.849±0.2907,P<0.0001,gene/GAPDH)。而 lncRNA-PVT1(7w,3.721±0.2404 vs 5.184±0.7346,P<0.05,gene/GAPDH)、lncRNA-H19(9w,1.71±0.4134 vs 6.235±0.1149,P<0.0001,gene/GAPDH)、lncRNA-MALAT1(9w,1.71±0.4134 vs 6.235±0.1149,P<0.0001,gene/GAPDH)的表达水平低于同时期C57BL/6J小鼠的表达。结论:在日本血吸虫致纤维化疾病中,相比野生型对照小鼠,ICOS-KO小鼠的肝纤维化显着减轻,表明ICOSL/ICOS信号的下调减轻了 HSCs的活化,lncRNA的表达也受到了影响,其中具有抑制纤维化作用的lncRNA-P21、lncRNA-GAS5表达上调,而促纤维化作用的lncRNA-PVT1、lncRNA-H19、lncRNA-MALAT1表达则受到抑制。研究结果提示在日本血吸虫致肝纤维化的病程中,ICOS信号对的lncRNA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并可影响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第四部分体外干扰5种lncRNA的表达对HSCs活化的影响目的:观察小鼠肝星状细胞系JS-1转染siRNA对lncRNA介导HSCs活化的影响。方法:肝星状细胞系JS-1传代培养稳定之后,转染siRNA,培养48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Cs中α-SAM和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干扰了 lncRNA-P21、lncRNA-GAS5 后可增加 HSCs 中α-SAM 和 I 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而干扰lncRNA-PVT1、lncRNA-H19、lncRNA-MALAT1后则可减少HSCs中α-SAM和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致纤维化的疾病中,lncRNA-P21、lncRNA-GAS5 可抑制 HSCs 的活化,而 lncRNA-PVT1、lncRNA-H19、lncRNA-MALAT1则促进了 HSCs的活化。LncRNA有望作为调节HSCs的活化控制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张小凡[6](2020)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家畜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主要寄生部位为肝脏和肺脏。包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为我国重点防治的重大疾病。由细粒棘球蚴寄生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受危胁人口数、患病数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类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有效启动初次免疫应答,在寄生虫感染时决定机体免疫应答方向。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cells,MDSC)和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是两群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两者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感染小鼠的外周血、腹腔和脾脏中明显富集。DC和MDSC可诱导Treg的产生,且DC可由MDSC分化产生。研究发现,寄生虫可释放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的外泌体,参与寄生虫-寄生虫的信息交流,寄生虫-宿主的相互作用,在寄生虫感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寄生虫源外泌体含有大量的miRNAs,可被宿主细胞摄取,进而调控宿主的免疫应答。然而,DC和抑制性细胞群(MDSC和Treg)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的原发感染病灶肝脏的动态变化情况尚不清楚;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在细粒棘球蚴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感染早、中、晚期(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DC、MDSC和Treg的比例动态变化情况。采用超速离心获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样囊泡(protoscoleces derived exosome like vesicles,PSC-ELVs)和囊液源外泌体样囊泡(hydatid fluid derived exosome like vesicles,HF-ELVs),进行高通量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PSC-ELVs和HF-ELVs的ncRNAs(包括 miRNAs、lncRNAs 和 circRNAs)表达谱,对 PSC-ELVs 中含量前20的miRNAs进行筛选和鉴定,分析预测其潜在的靶基因,构建lncRNA-mRNA-miRNA调控网络,初步探索PSC-ELVs中最为丰富的miRNAs可能参与宿主的免疫调控和发病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种ELVs中miRNAs在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免疫调控功能提供理论基础。细粒棘球绦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ion-secretion antigens,ES)可调控DC的成熟和功能,影响炎症因子释放,调节Th1/Th2型免疫应答。外泌体是ES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核酸运输,细胞间物质交换和抗原递呈等。本研究通过将原头节源外泌体与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共培养,分析其对BMDC表面MHCII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索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对DC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为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参与宿主免疫应答的作用提供理论及分子基础,也为包虫病临床诊断和基因治疗等研究提供新思路。一、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群比例动态变化研究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Balb/c小鼠模型,每只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2 000个原头节,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感染早、中、晚期)收集肝脏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白细胞中DC、MDSC及其亚型M-MDSC、PMN-MDSC与Treg细胞的比例;动态分析感染小鼠肝脏DC和免疫抑制细胞群(MDSC和Treg)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DC细胞比例分别为(5.27±0.55)%、(6.87±0.32)%和(18.5±0.64)%,对照组分别为(5.92±0.43)%、(5.99±0.12)%和(13.73±0.22)%,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MDSC 比例分别为(1.61±0.36)%、(5.68±0.69)%和(16.18±0.69)%,对照组分别为(2.19±0.42)%、(0.99 ±0.07)%和(4.18±0.84)%,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M-MDSC 比例分别为(0.69±0.27)%、(5.30±0.72)%和(10.75±0.29)%,对照组分别为(0.42± 0.24)%、(0.69±0.02)%和(2.12±0.13)%,感染后 6 和 12 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PMN-MDSC 比例分别为(0.93 ± 0.23)%、(0.32±0.02)%和(5.14±1.03)%,对照组分别为(1.77±0.26)%、(0.28±0.05)%和(1.99±0.90)%,感染后3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3.35 ± 0.14)%、(6.24±0.38)%和(3.41±0.07)%,对照组分别为(3.48±0.46)%、(3.65±0.45)%和(3.12±0.12)%,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原头节6和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DC、MDSC与Treg细胞比例增加;其中MDSC比例变化更明显,以M-MDSC为主;同时可由M-MDSC分化形成的DC也明显升高,提示M-MDSC可能在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中后期发挥主要免疫抑制作用,且可能促进DC的产生。二、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protoscoleces,PSCs)的培养液和绵羊可育囊的囊液(hydatid fluid,HF)进行超速离心获得PSC-ELVs和HF-ELV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对分离获得的两种外泌体进行鉴定,其大小,形态与外泌体一致,且含有特定的外泌体标记物。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两种ELVs的ncRNAs(包括miRNAs、lncRNAs和circRNAs)表达谱,并利用GO和Pathway对PSC-ELVs中含量前20的miRNAs功能进行预测。在PSC-ELVs和HF-ELVs中,分别鉴定出1 18和58个miRNAs,两者共表达的miRNAs共有53个,其中PSC-ELVs特异表达65个,HF-ELVs特异表达5个。在PSC-ELVs和HF-ELVs分别鉴定出2 361和1 254个lncRNAs,其中两者共表达的lncRNAs共有1 004个,PSC-ELVs特异表达1 357个,HF-ELVs特异表达250个。PSC-ELVs中含量前20的miRNAs和circRNAs的表达量高于HF-ELVs中相应的miRNAs和circRNAs,而lncRNAs的表达量则低于HF-ELVs。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对miRNAs测序结果进行验证。此外,从PSC-ELVs含量前20的miRNAs中筛选出与宿主免疫应答有关的miRNAs,及其调控的lncRNAs 和 mRNAs,并构建了一个包含 5 个 miRNAs,41 个 lncRNAs 和 23 个mRNAs的ceRNA调控网络。PSC-ELVs含量前20的miRNAs的靶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炎症反应、MAPK级联反应和胶原分解代谢过程。此外,egr-miR-4989-3p 为 PSC-ELVs 和 HF-ELVs 中含量最高的 miRNA,与 egr-miR-277a-3p同属一个miRNA家族,具有相同的种子序列。本研究为首次鉴定获得PSC-ELVs和HF-ELVs中的ncRNAs谱,可能与宿主免疫应答和发病机理有关。这两种外泌体中含量丰富的miRNAs可能介导相关信号通路或与靶基因相互作用方式,在外泌体参与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三、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miRNA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通过将PSC-ELVs与BMDC共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SC-ELVs可被BMDC内化摄取,qRT-PCR检测发现PSC-ELVs能将携带的miRNAs转运至BMDC中。通过q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处理后的BMDC细胞因子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表面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发现PSC-ELVs可有效诱导BMDC产生促炎性因子IL-6、IL-12、TNF-α、IL-β、IFN-γ和抑炎性因子IL-10,且大多数与LPS存在协同作用,上调细胞表面MHC 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PDL1和PDL2的表达,这一结果提示PSC-ELVs可能携带某些毒力分子诱导BMDC成熟且往刺激型DC极化,呈现明显的促炎特性,可能产生Th1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有助于杀伤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而保护机体。将miR-277a-3p和miR-4989-3p的mimic 和 inhibitor 转染 BMDC 后,qRT-PCR 检测发现,miR-277a-3p 和 miR-4989-3p诱导BMDC促炎性因子IL-6、IL-12和TNF-α的mRNA水平显着增加,抑炎性因子IL-10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提示miR-277a-3p和miR-4989-3p可诱导BMDC产生炎性因子,往刺激型DC极化。miR-277a-3p和miR-4989-3pmimic诱导BMDC IGF1和NF-κB1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着增加,并增加其磷酸化水平,提示IGF1和NF-κB1是miR-277a-3p和miR-4989-3p潜在的靶基因,可能通过活化NF-κB P65并使其磷酸化,进而诱导促炎性因子产生。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调控宿主免疫应答机制及包虫病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分子基础。

张曦文[7](2020)在《肺瘤平膏及其有效组分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逆转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肿瘤,患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够有效激活T淋巴细胞免疫,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调控关键。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Tumor-associated dendritic cells,TDCs)中脂质过氧化激活内质网应激,引起未折叠蛋白反(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激活下游 IRE1α-XBP1 通路,产生的剪切型XBP1-s通过靶向多个脂质合成基因,诱导TDCs内脂质的异常积累,表现出未成熟表型和功能障碍,抑制了抗肿瘤免疫。有研究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途径在脂质代谢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能够通过调节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脂质合成,XBP1过表达会导致PI3K/mTOR表达的上调,敲除XBP1后,PI3K/mTOR表达下调,还有研究表明,抑制mTOR2可以下调脂质的生成。“脂浊”既为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多归属于中医学“痰浊”的病理范畴。肺瘤平膏是由“全国名中医”朴炳奎教授研制的临床治疗肺癌具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复方,具有益气养阴、化痰散结、解毒活血的功效,可通过多作用靶点发挥抗肿瘤作用。前期研究表明,肺瘤平膏(FLP)能够明显提高DCs功能,通过调节DCs的抗原递呈功能发挥抗肿瘤效应,并且在调控PI3K/mTOR通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作为肺瘤平膏中化痰类代表药物桔梗的主要有效组分,研究表明,桔梗皂苷D(PlatycodinD,PD)具有明确的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脂和抗氧化等功能,并且具有抑制ROS聚集、调节PI3K/mTOR信号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PD可能是FLP调控脂质代谢逆转TDCs功能的有效组分之一,可能通过抑制TDCs脂质异常堆积逆转TDCs功能,并希望对其效应机制进行初探。目的:(1)构建TDCs共培养体系,探究肺瘤平膏在毒胡萝卜素(TG)诱导ERS剪切XBP1s后,对TDCs中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2)初探PD对TDCs的免疫调节功能,及探究TG激活ERS剪切XBP1s后,对TDCs中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效应机制。方法:(1)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建立体外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共培养模型。(2)模拟肿瘤微环境,通过FLP含药血清干预TDCs模型后,流式细胞术观察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CK8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增殖、流式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Luminex技术检测TDCs细胞因子分泌。(3)毒胡萝卜素干预TDCs模型,观察TG激活ERS,对IRE1α-XBP1通路的影响,及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4)FLP含药血清,作用TG干预后的ERS激活后的TDCs模型,观察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5)通过 Western blot、qPCR 技术,检测 FLP 含药血清对 BiP-IRE1α-XBPI、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6)通过LDH、CCK8检测技术,观察PD对DCs毒性和Lewis肺癌细胞的杀伤能力。(7)模拟肿瘤微环境,通过PD干预TDCs模型后,观察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8)通过构建TG激活ERS后的TDCs模型,观察PD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9)通过 Western blot、qPCR 技术,检测 PD 对 BiP-IRE1α-XBPI、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流式检测诱导后DCs表面分子CD1 1c+阳性表达比例为76.5%,并与肺癌细胞培养上清共培养,冻融抗原刺激,构建TDCs共培养模型。(2)在模拟的肿瘤微环境中,FLP含药血清干预后,降低TDCs胞内脂质含量(P<0.01),提高TDCs表面分子的表达,其中以提高CD80、CD86的表达最为明显(P<0.05),FLP刺激共培养淋巴细胞增殖(P<0.05),明显提高T细胞中Th、CTL细胞亚群比例(P<0.05),降低Tregs细胞的表达(P<0.05),提高细胞因子 IL-12p70、IFN-γ 的分泌(P<0.05)。(3)TG作用后,在TDCs培养模型中,BiP-IRE1α-XBP1(t/u/s)通路mRNA、蛋白表达增加(P<0.05),脂质含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影响TDCs表面分子的表达,MCH-Ⅱ、CD80、CD86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抑制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降低Th、CTL细胞亚群的表达(P<0.05),提高Tregs亚群的表达(P<0.05),同时抑制细胞因子IL-12、IFN-γ的分泌(P<0.05)。(4)FLP含药血清作用于TG干预后的TDCs,脂质含量明显下降(P<0.05),恢复TDCs表面分子的表达,其中以提高CD80、CD86表达水平较为明显(P<0.05),提高TG干预后的混合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提高Th、CTL细胞亚群比例(P<0.05)、降低Tregs细胞的亚群表达(P<0.05),促进TG作用后 TDCs 细胞因子 IL-12p70、IFN-γ 的分泌(P<0.05)。(5)qPCR、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对于 TG 激活 ERS 后,BiP-IRE1 α-XBP 1、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FLP含药血清干预TG作用后的TDCs,FLP+TG组能够显着降低BiP-IRE1α-XBP1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对重要脂质调节转录因子XBP1-s,具有降低其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同时,肺瘤平膏含药血清作用后,TG激活的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并且明显降低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6)LDH结果显示,30uM以下的PD浓度,对DCs无明显损伤,或影响DCs细胞LDH的释放;CCK-8实验结果显示,PD能够有效杀伤Lewis肺癌细胞,其IC50值在13uM左右。(7)在TDCs共培养体系中,PD高中低浓度均能够有效降低TDCs中的脂质含量(P<0.01),提高TDCs表面MCH-Ⅱ的表达(P<0.05),提高CD80(PDH、PDM,P<0.05)、CD86(PDM、PDL,P<0.05)的表达;PDH较强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PD高中低组均能提高Th、CTL细胞的亚群表达率(P<0.05),抑制 Tregs 亚群表达(PDH,P<0.05);提高 IL-12p70(PDH、PDM,P<0.05)IFN-γ(PDH,P<0.05)细胞因子的分泌。(8)TG干预诱导RES后,PD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TG干预后TDCs中脂质含量(P<0.01);PDH能够提高表面MCH-Ⅱ的表达(P<0.05),各剂量组均能提高CD80及CD86的表达(P<0.05),PDH具有提高淋巴混合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PDH、PDM能够明显提高Th、CTL细胞亚群的表达(P<0.05),PD各剂量组均能降低Tregs细胞亚群的表达(P<0.05),并能促进 TDCs 分泌 IL-12p70(PDH,P<0.05)、IFN-γ(PDH、PDM,P<0.05)细胞因子。(9)q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激活ERS后,PD+TG组能够显着降低BiP-IRE1α-XBP1(t/u/s)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同时,PD+TG组作用后,TG激活的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降低p-AKT磷酸化蛋白表达(P<0.05)水平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基于本实验条件下,我们推测:(1)TG诱导ERS,激活IRE1α-XBP1通路,产生XBP1-s剪切形式,可造成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TDCs的功能障碍。(2)FLP含药血清能够逆转TG激活ERS诱导XBP1剪切造成的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抗原呈递功能障碍。(3)PD可能是FLP发挥改善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抗原呈递功能的有效组分之一。(4)FLP含药血清及其有效组分PD调节改善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抗原呈递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iP-IRE1α-XBP1 和 PI3K-AKT-mTOR 通路实现的。

张雪琰[8](2020)在《ICOS及ICOS-L在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及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nducible costimulitor-ligand,ICOS-L)在不同分型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在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收集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s,CRSw NP)并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29例患者的鼻息肉组织,收集8例视神经减压、眼眶内异物、脑脊液鼻漏患者的筛窦黏膜组织(鼻窦黏膜正常),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使用Lund-Mackay方法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2.苏木精-伊红染色鼻息肉组织,按照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多少将息肉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组(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group,ECRS grou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组(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group,non-ECRS group)。3.对29例鼻息肉组织和8例对照组筛窦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检测ICOS、ICOS-L在鼻息肉组织及正常筛窦黏膜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4.用RT-PCR检测三组组织中ICOS m RNA、ICOS-L mRNA的表达量,用△Ct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Ct与mRNA的表达量成反比,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组织ICOS、ICOS-L mRNA相对量及每高倍镜视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5.本研究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ECRS组、non-ECRS组每高倍镜视野中平均嗜酸粒细胞数分别为:59.93±23.79个/10HPF,3.93±2.60个/10HPF。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COS、ICOS-L在ECRS组、non-ECRS组、对照组筛窦黏膜组织中均有表达,ICOS、ICOS-L表达阳性的细胞表面可见棕黄色、棕褐色或淡黄色颗粒。对照组和non-ECRS组组织中,ICOS、ICOS-L虽有表达,但表达水平较低,而在ECRS组中,ICOS、ICOS-L的染色强度和表达数目增加。ECRS组中,ICOS、ICOS-L H-score的平均分分别为113.26±25.92、122.84±17.18,non-ECRS组中,ICOS、ICOS-L的H-score的平均分分别为分别为52.09±26.01、73.77±26.82,对照组中,ICOS、ICOS-LL的H-score的平均分分别为分别为43.80±8.49、63.78±26.01。ICOS、ICOS-L在ECRS组中较其它两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COS、ICOS-L在non-ECRS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3.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显示:ICOS在ECRS组、non-ECRS组、对照组的蛋白灰度比值分别为1.48±0.22、1.02±0.08和0.96±0.10。ECRS组中ICOS-L蛋白灰度比值为1.54±0.25、non-ECRS组中ICOS-L蛋白灰度比值为1.19±0.23,对照组中ICOS-L蛋白灰度比值为1.05±0.21,ECRS组中的ICOS、ICOS-L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n-ECRS组中ICOS、ICOS-L的表达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对三组组织进行RT-qPCR方法检测,其中,ICOS mRNA在ECRS组、nonECRS组、对照组中的△Ct值依次为1.99±0.85、1.12±0.62、1±0.56。ICOS-LmRNA在三组的的△Ct值依次为2.25±1.11、1.09±0.58、1±0.51。ECRS组ICOSmRNA、ICOS-LmRNA的表达高于non-ECRS组、对照组;两者的表达均升高,与non-ECRS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CRS组的共刺激信号ICOS和ICOS-L表达相对于non-ECRS组升高,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提示ICOS和ICOS-L可能在ECRS的免疫反应中发挥潜在的作用。

兰晶[9](2020)在《共刺激分子OX40、PD-1分子在乳腺癌T细胞与B细胞相互调控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意义》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OX40、PD-1、CXCR5分子的表达及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目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OX40、PD-1、CXCR5分子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还不明确,通过研究OX40、PD-1、CXCR5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明确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OX40、PD-1、CXCR5分子的表达和TFH、TFR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局部组织以及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OX40、PD-1、CXCR5分子的表达及其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并分析这些分子及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OX40信号激发与TFH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TRAF6敲基因小鼠分析OX40信号阻断后,TFH细胞相关分子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局部组织PD-1分子与CD4+T细胞密度显着高于原位癌及纤维腺瘤,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z=-5.548;P=0.001,z=-4.418);(2)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以及临床分期的增加,肿瘤周围浸润淋巴细胞中PD-1蛋白阳性表达也随之升高,其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9,z=-2.792;P=0.017,z=-1.151);且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PD-1蛋白阳性表达与CD4+T细胞存在共表达(P=0.014,kappa=0.19);(3)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检测结果显示随着TNM临床分期的升高,PD-1+CD4+T细胞、TFH细胞的百分率也随之上升(P=0.03,P=0.01);同时,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外周血中TFH、TFR细胞的百分率也明显升高,差距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3);(4)随着TNM临床分期的升高和肿瘤直径的增加,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其表面OX40分子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XCR5与TFH细胞(r=0.37,P<0.01)、OX40与 TFH 细胞(r=0.26,P=0.01)、PD-1 与 TFH 细胞(r=0.55,P<0.01)、CXCR5 与TFR细胞(r=0.42,P<0.01)、PD-1与TFR细胞(r=0.48,P<0.01)均存在显着正相关性。(6)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OX40信号的激发可上调小鼠CXCR5、IL-21、IL-9、Tnfrsf4等相关基因的表达;(7)OX40信号激发下,相对野生型,TRAF6基因敲除后,小鼠TFH细胞的百分率以及细胞因子IL-21的分泌显着下降(P=0.001;P=0.001)。结论: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以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分子的表达、TFH细胞的百分率均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且OX40信号的激发可影响TFH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以及细胞因子IL-21的分泌。第二部分 乳腺癌外周血中TFH细胞和TFR细胞与B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意义目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FH、TFR与B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意义尚不明确,通过研究B细胞亚群及TFH、TFR细胞亚群和细胞表面OX40的分布,了解TFH、TFR与B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成熟B细胞、记忆性B细胞、浆细胞、浆母细胞及长寿命浆细胞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并分析这些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成熟B细胞、记忆性B细胞、浆细胞、浆母细胞、长寿命浆细胞显着高于健康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临床Ⅰ期和Ⅳ期、ER阴性、PR阴性以及三阴性乳腺癌中,患者外周血中成熟B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并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8;P<0.001;P<0.001;P<0.001);(3)随着TNM分期增加,记忆性B细胞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在HER2亚型和TNBC组中有较高记忆性B细胞(P=0.006),且记忆性B细胞与HER2阳性表达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07);(4)浆母细胞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5)长寿命浆细胞的百分率在TNM分期的Ⅱ期和Ⅳ期明显低于Ⅰ期和Ⅲ期,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记忆性B细胞与成熟B细胞(r=0.58,P<0.01)、浆细胞(r=0.41,P<0.01)、浆母细胞(r=0.40,P<0.01)、长寿命浆细胞(r=0.81,P<0.01)均成正相关;成熟B细胞与浆母细胞(r=0.43,P<0.01)、长寿命浆细胞(r=0.69,P<0.01)、浆细胞(r=0.46,P<0.01)均成正相关;长寿命浆细胞与浆母细胞(r=0.65,P<0.01)、浆细胞与浆母细胞(r=0.78,P<0.01)、浆细胞与长寿命浆细胞成(r=0.66,P<0.01,)均成正相关;(7)OX40+TFH细胞分别与浆母细胞(r=0.26,P=0.03)、长寿命浆细胞(r=0.32,P=0.01)、浆细胞(r=0.26,P=0.04)成正相关。结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成熟B细胞、记忆性B细胞、浆细胞、浆母细胞以及长寿命浆细胞且彼此成正相关,且TFH细胞表面OX40分子与浆细胞的活化过程存在相关性。这提示体液免疫也是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免疫中一种形式,且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密切相关。第三部分 乳腺癌外周血中B细胞亚群对T细胞亚群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目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亚群对T细胞亚群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尚不明确,通过检测CD4+T细胞与CD19+B细胞及各自亚群的分布情况及相关性,观察其表面CD24、CD38和PD-L1分子的表达,并分析这些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了解B细胞亚群对T细胞亚群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与CD19+B细胞及各自亚群的分布情况及相关性,观察其表面CD24、CD38和PD-L1分子的表达,并分析这些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s细胞显着高于纤维腺瘤患者和健康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4+CD25+CD127low/-Tregs低表达PD-1分子,而CD4+CD25+CD127+效应性T细胞则高表达PD-1分子(P<0.05);(2)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CD38+Bregs的百分率显着高于良性患者和健康人(P<0.05),且分泌高水平的IL-10(P=0.046);(3)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相对于non-Bregs,无论是PD-L1lo还是PD-L1hi都高表达于 CD19+CD24+CD38+Bregs(P<0.001),且随着 TNM 分期升高,CD19+CD24+CD38+PD-L1+Bregs的百分率也随之升高(P=0.011);(4)通过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各细胞亚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CD4+T细胞和CD19+B细胞(r=0.397,P<0.001)、CD4+CD25+CD127low/-Tregs 和 CD19+CD24+CD38+Bregs(r=0.316,P=0.001)、PD-L1+Bregs 和 CD19+CD24+CD38+Bregs(r=0.267,P=0.007)、PD-L1+Bregs 和 CD4+CD25+CD127low/-Tregs(r=0.299,P=0.003)均存在正相关;而 PD-L1+Bregs 与 PD-1hi CD4+CD25+CD127+效应 T 细胞则存在着负相关(r=-0.22,P=0.031)。结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水平CD4+CD25+CD127low/-Tregs和分泌 IL-10 的 CD19+CD24+CD38+Bregs,其中 CD19+CD24+CD38+Bregs 高表达 PD-L1分子并与CD4+CD25+CD127low/-Tregs呈正相关,与PD-1hi效应性T细胞呈负相关,提示PD-1/PD-L1信号可能介导效应性T细胞的凋亡。

詹升华[10](2020)在《负性共刺激分子B7-H3对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日趋迅猛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三位最常见的癌症。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及死亡病例数均居全球第一位,其中发病病例数占全世界发病总例数的18.6%,死亡病例数占全世界死亡总例数的20.1%。近年来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使得结直肠癌五年的总体生存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大量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很差。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探讨肿瘤免疫调控的机制,寻找新的干预靶点分子,业已成为该研究领域重要课题方向。B7-H3是B7家族负性共刺激分子成员之一,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并与患者预后不良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B7-H3被认为是肿瘤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的指标以及临床治疗的靶点分子。B7-H3还被认为是“肿瘤相关抗原”,通过非免疫学途径介导肿瘤的恶性进展。因此B7-H3分子在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是领域中的前沿课题。由于B7-H3的受体或相互作用分子目前尚未确定,B7-H3分子如何发挥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尚待研究。自噬(Autophagy)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溶酶体依赖的自身降解途径,对于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自噬广泛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对细胞生存及死亡起“双重作用”。自噬通过清除细胞内受损变性的蛋白质或细胞器,降解物被重新利用,维持细胞存活;然而过度激活自噬会导致自噬性细胞死亡和组织器官功能损伤。业已表明,肿瘤失控性生长和肿瘤细胞自噬活性的改变密切相关,多种分子参与了肿瘤细胞自噬的调控,发掘其关键分子和阐明其作用机制可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本课题以B7-H3为靶分子,围绕B7-H3对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这个主线,通过细胞、分子和体内外不同层面的实验研究,同时结合临床标本分析,深入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B7-H3调控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为探索应用B7-H3阻断性抗体与自噬诱导剂联合治疗肿瘤方案打下初步实验基础。第一部分结直肠癌细胞B7-H3的表达与肿瘤细胞自噬的相关性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细胞自噬发生时B7-H3的表达变化以及B7-H3的表达改变对结直肠癌细胞自噬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1)采用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经si RNA干扰沉默B7-H3的表达后,进行m RNA sequence得到一系列差异表达基因以及通路涉及分子,并对自噬相关基因进行分析;(2)以饥饿诱导细胞自噬的体外培养方法,在两种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480中,给予营养缺乏培养基EBSS诱导自噬发生,并在不同时间点:0h,1h,2h,4h,2h+medium 2h,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的表达改变;在此基础上,通过转染LC3-GFP慢病毒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噬颗粒来确认细胞自噬的发生;(3)在实验(2)的基础上通过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B7-H3在以上各个时间点的表达水平;(4)采用慢病毒构建干扰B7-H3(sh B7-H3)和过表达B7-H3(LVB7-H3)的HCT116稳转细胞株,分别在正常培养状态下和给予EBSS刺激2 h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LC3B的表达改变;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7-H3干扰后的HCT116,SW480细胞中LC3B和B7-H3荧光颗粒的变化。结果:B7-H3干扰后m RNA sequence结果分析显示多个自噬相关基因(ATG13、ATG12、ATG16L1、ATG14、ATG2A、LC3B、ULK1、FIP200、p150)表达均显着上调。在HCT116和SW480中加入EBSS诱导2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LC3-GFP自噬颗粒增加。进一步在EBSS处理0h、1h、2h、4h,Western blot检测LC3B II/I,发现LC3B II/I在加入EBSS 1h、2h、4 h后逐渐增加,提示细胞自噬诱导发生,而在加入EBSS 2h再恢复有血清培养2h后,LC3B II/I又恢复到0 h的水平,提示细胞自噬水平恢复。与此同时,利用Western blot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上述各实验组中细胞B7-H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7-H3的表达水平与细胞自噬水平正好相反:当自噬诱导发生时,B7-H3表达下调;而加入正常培养基自噬恢复正常状态时,B7-H3的表达也恢复。在正常状态下以及自噬诱导发生时,分别检测干扰以及过表达B7-H3,HCT116细胞的LC3B表达。结果发现,干扰B7-H3后,LC3B则显着增加;过表达B7-H3后,LC3B则显着降低。同样,LC3B的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干扰下调HCT116和SW480细胞中B7-H3表达后,胞浆中的LC3B荧光颗粒显着增加。结论:结直肠癌细胞经干扰B7-H3后,多个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均显着上调。结直肠癌细胞自噬发生时B7-H3表达下调,自噬恢复正常状态时B7-H3的表达也恢复。干扰B7-H3后细胞自噬水平增加,而过表达B7-H3后细胞自噬水平减低。总之,结直肠癌细胞中B7-H3的表达能抑制肿瘤细胞自噬。第二部分B7-H3通过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自噬调控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和代谢目的:观察干扰B7-H3的HCT116细胞自噬状态改变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增殖、脂质代谢、能量代谢以及体内成瘤的影响,进而探讨B7-H3对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B7-H3通过调控自噬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方法:(1)以干扰B7-H3的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分别通过迁移实验、增殖实验,检测并比较各组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增殖能力改变,同时检测比较各组细胞的甘油三酯和ATP水平变化;(2)利用过表达B7-H3的HTC116细胞接种裸鼠,待其皮下成瘤后,加入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监测比较各实验组瘤体大小变化并统计学分析。结果:(1)肿瘤细胞经B7-H3干扰后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着减弱,而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可以逆转由该干扰所介导的作用;(2)B7-H3可以通过抑制自噬调控甘油三脂代谢,以及通过抑制自噬调控ATP能量代谢;(3)小鼠成瘤实验显示,B7-H3通过抑制自噬促进结直肠癌细胞体内成瘤能力,加入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后,皮下成瘤缩小能力显着性受到抑制(P=0.0248)。结论:体内外功能试验表明,B7-H3可通过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自噬调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改变,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第三部分B7-H3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目的: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B7-H3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可能分子机制和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方法:(1)通过Real time PCR验证m RNA Sequence筛选出的自噬相关差异基因m RNA水平的表达变化;(2)以干扰B7-H3的HCT116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Western blot及Co-IP实验逐一验证B7-H3通过Akt/m TOR抑制下游的ULK1-ATG13-FIP200自噬起始复合体的形成,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自噬发生。结果:(1)通过再次分析B7-H3干扰后的测序芯片数据,发现多个自噬相关基因发生了变化,其中重要的自噬诱导复合体ULK1-ATG13-FIP200的基因表达增加最为显着,m RNA水平检测结果与之前芯片数据一致;(2)Co-IP证实B7-H3干扰后结合FIP200的ULK1和ATG13蛋白均显着增加。进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B7-H3通过m TOR信号来调控Ser757p-ULK1抑制ULK1-ATG13-FIP200复合体的形成;(3)B7-H3干扰后自噬抑制分子p-m TOR、p-Akt表达均下调,进一步Akt激活实验证明B7-H3对m TOR的活化是受到Akt调控的。结论:分子机制研究表明B7-H3对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抑制调控作用是通过激活Akt/m TO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ULK1-ATG13-FIP200复合体的形成来实现的。第四部分B7-H3与自噬相关蛋白LC3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分析B7-H3与自噬相关蛋白LC3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而探讨二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患者预后的关系,揭示B7-H3与LC3B共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预测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7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B7-H3和LC3B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生存时间,采用统计软件SPSS23.0和log-rank检验分析B7-H3与LC3B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结直肠癌临床组织中B7-H3高表达者占60.4%,B7-H3低表达者占39.6%;LC3B高表达者占26.9%,LC3B低表达者占73.1%。进而统计分析显示:B7-H3高表达与临床预后显着性相关(P<0.001),而LC3B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2)进一步分析发现,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的B7-H3与LC3B的表达呈显着性负相关(r=﹣0.16P=0.025)。(3)生存数据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B7-H3同时低表达LC3B(B7-H3highLC3Blow)组患者预后最差,而B7-H3低表达同时LC3B高表达(B7-H3lowLC3Bhigh)组患者预后最好(P=0.001)。结论:B7-H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显着性相关。LC3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LC3B与B7-H3的表达之间呈显着性负相关。B7-H3与LC3B联合检测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现象-功能-机制-临床资料等多方面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B7-H3对结直肠癌细胞自噬水平调控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从而揭示了B7-H3通过抑制自噬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新机制。本研究不仅为B7-H3在结直肠肿瘤组织高表达导致病人预后不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也将为下一步B7-H3阻断性抗体联合自噬诱导剂的治疗肿瘤方案奠定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撑。

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结核分枝杆菌ESAT-6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结核病新疫苗研究进展
        1.1.1 进入临床试验的结核病疫苗
        1.1.2 结核病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1.2 ESAT-6 蛋白研究进展
        1.2.1 ESAT-6 蛋白概述
        1.2.2 ESAT-6在Mtb致病性中的作用
        1.2.3 ESAT-6 调控宿主固有免疫应答
        1.2.4 ESAT-6 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
    1.3 亚单位疫苗的佐剂研究
    1.4 细菌信号分子c-di-AMP在感染与免疫中的作用
        1.4.1 c-di-AMP调节细菌的生理
        1.4.2 c-di-AMP调节宿主固有免疫应答
        1.4.3 c-di-AMP在疫苗佐剂中的应用
    1.5 黏膜免疫
        1.5.1 sIgA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5.2 黏膜局部的细胞免疫应答
    1.6 本研究设想
第二章 耻垢分枝杆菌ESAT-6 敲除株的免疫学特性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细胞系
        2.1.3 培养基及缓冲液
        2.1.4 试剂
        2.1.5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sg RNA敲除质粒的构建
        2.2.2 Ms的培养、计数与感受态制备
        2.2.3 MsΔE6 敲除株的构建与鉴定
        2.2.4 MsΔE6 互补株的构建与鉴定
        2.2.5 r Ms生长及抗酸特性检测
        2.2.6 r Ms感染巨噬细胞模型建立
        2.2.7 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2.2.8 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2.2.9 r Ms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
        2.2.10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Ms ESAT-6与Mtb ESAT-6 氨基酸序列分析
        2.3.2 MsΔE6 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
        2.3.3 MsΔE6 互补株的构建与鉴定
        2.3.4 rMs的生长及抗酸特性
        2.3.5 rMs感染巨噬细胞诱导炎症因子的转录水平
        2.3.6 rMs感染巨噬细胞诱导i NOS的转录水平
        2.3.7 rMs感染巨噬细胞激活炎症小体
        2.3.8 rMs感染诱导巨噬细胞自噬
        2.3.9 rMs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ESAT-6 在调节巨噬细胞固有免疫中的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与细胞系
        3.1.2 实验动物
        3.1.3 培养基
        3.1.4 试剂
        3.1.5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ESAT-6 蛋白纯化
        3.2.2 BMDM的分离与诱导
        3.2.3 Mtb培养与计数
        3.2.4 巨噬细胞体外刺激
        3.2.5 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3.2.6 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3.2.7 免疫荧光分析
        3.2.8 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
        3.2.9 Mtb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
        3.2.10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ESAT-6 蛋白的纯化
        3.3.2 ESAT-6 诱导巨噬细胞I型 IFN应答
        3.3.3 ESAT-6 调控巨噬细胞自噬
        3.3.4 m TOR在 ESAT-6 调控自噬中的作用
        3.3.5 IL-17在ESAT-6 通过m TOR调控自噬中的作用
        3.3.6 ESAT-6 促进MH-S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
        3.3.7 ESAT-6 抑制Mtb在 MH-S细胞内存活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ESAT-6 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学特性
    4.1 实验材料
        4.1.1 临床样本信息
        4.1.2 伦理声明
        4.1.3 实验动物
        4.1.4 细胞培养基
        4.1.5 试剂
        4.1.6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0 亚单位疫苗的制备
        4.2.1 动物免疫策略
        4.2.2 抗体水平检测
        4.2.3 肺组织免疫细胞亚群分析
        4.2.4 脾淋巴细胞分离
        4.2.5 脾淋巴细胞增殖检测
        4.2.6 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
        4.2.7 组织总RNA提取
        4.2.8 呼吸道菌群分析
        4.2.9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结核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
        4.3.2 亚单位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4.3.3 亚单位疫苗诱导的脾脏细胞免疫应答
        4.3.4 亚单位疫苗诱导的肺部细胞免疫应答
        4.3.5 亚单位疫苗黏膜免疫对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ESAT-6 亚单位疫苗对Mtb感染的免疫保护效率
    5.1 实验材料
        5.1.1 菌株与实验动物
        5.1.2 培养基
        5.1.3 试剂
        5.1.4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小鼠Mtb感染模型的建立
        5.2.2 抗体水平检测
        5.2.3 脾淋巴细胞增殖检测
        5.2.4 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
        5.2.5 脏器荷菌数
        5.2.6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免疫小鼠Mtb感染后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5.3.2 免疫小鼠Mtb感染后脾淋巴细胞增殖
        5.3.3 免疫小鼠Mtb感染后诱导的脾细胞因子分泌水平
        5.3.4 免疫小鼠Mtb感染后脏器荷菌数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展望
本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ICOS/ICOSL的生物学特征
2 ICOS/ICOSL与SLE的发生发展
3 ICOS/ICOSL与SLE的治疗
4 ICOS/ICOSL在LN中的作用

(4)ICOSL/ICOS调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HSCs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一、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慢性致病过程中原代HSCs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动态
    (一) 试剂与材料
        1. 主要试剂与耗材
        2. 实验仪器
    (二) 实验方法
        1. 动物模型的建立
        2. 制备肝脏石蜡切片
        3. 组织切片HE染色
        4. 肝星状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
        5. Annexin V-FITC/PI联合标记检测HSCs凋亡率
        6. TUNEL观察肝脏HSCs凋亡
        7. RNA的抽提、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8. 统计学分析
    (三) 实验结果
        1. 血吸虫尾蚴性别鉴定
        2.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不同病期肝单个虫卵肉芽肿面积的动态变化
        3. 肝星状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
        4. 日本血吸虫感染慢性致病过程Annexin V-FITC/PI联合标记检测HSCs凋亡率的动态变化
        5. TUNEL观察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病期肝脏组织中HSCs凋亡
        6. 日本血吸虫感染不同病期HSCs中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基因的动态表达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二、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对HSCs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动态
    (一) 试剂与材料
        1. 主要试剂与耗材
        2. 实验仪器
    (二) 实验方法
        1. ICOS-Tg小鼠筛选及繁育
        2. ICOS-Tg小鼠基因型鉴定
        3. 动物模型的建立
        4. 小鼠肝脏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及HE染色
        5. 肝星状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
        6. Annexin V-FITC/PI联合标记检测HSCs凋亡率
        7. TUNEL观察肝脏HSCs凋亡
        8. RNA的抽提、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9. 统计学分析
    (三) 实验结果
        1. ICOS-Tg小鼠基因型鉴定
        2. 日本血吸虫感染ICOS-Tg小鼠疾病模型中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面积高于ICOS-WT小鼠
        3. 日本血吸虫感染ICOS-Tg小鼠疾病模型中原代HSCs凋亡率升高
        4. 日本血吸虫感染ICOS-Tg小鼠疾病模型肝中肉芽肿周围HSCs凋亡率升高
        5. 日本血吸虫感染不同病期原代HSCs中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基因的动态表达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三、共刺激信号ICOSL/ICOS调控HSCs凋亡介导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一) 试剂与材料
        1. 主要试剂与耗材
        2. 实验仪器
    (二) 实验方法
        1. JS1小鼠肝星状细胞系培养
        2. 细胞因子作用JS1
        3. 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
        4. 吉姆萨染色细胞
    (三) 实验结果
        1. TGF-β促进了肝星状细胞系JS1凋亡
        2. 吉姆萨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
        3. IL-13对于肝星状细胞系JS1凋亡无影响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英文缩写词表
综述 肝星状细胞凋亡与自噬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硕士学习期间参与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基金项目
致谢

(5)ICOSL/ICOS通路调控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培养
    (一) 实验所需的实验试剂与器材
        1. 所需的实验试剂与耗材
        2. 所需的实验器材
    (二) 实验方法
        1.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2. 尾蚴的雌雄鉴定
        3.小鼠原代HSCs的提取
        4. 提取的原代HSCs的鉴定
        5. 肝星状细胞的培养
    (三) 实验结果
        1. 日本血吸虫尾蚴的雌雄鉴定结果
        2. 测定原代HSCs的得率和存活率
        3. 观察原代HSCs的自发荧光
        4. HSCs的GFAP免疫荧光染色
        5. 小鼠原代HSCs的形态观察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慢性致病过程中肝组织免疫病理及HSCs相关lncRNA的动态表达
    (一) 实验所需的试剂与材料
        1. 所需的实验试剂与耗材
        2. 所需的实验器材
    (二) 实验方法
        1. 建立动物模型
        2. 制备组织石蜡切片
        3. HE染色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5. 统计学分析
    (三) 实验结果
        1. 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慢性致病过程中不同病期肝脏免疫病理
        2. C57BL/6J小鼠在不同病期HSCs中相关lncRNA的动态表达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免疫病理及HSCs相关lncRNA动态表达的影响
    (一) 实验所需试剂与材料
        1. 所需的实验试剂与耗材
        2. 所需的实验器材
    (二) 实验方法
        1. ICOS-KO小鼠的鉴定及繁育
        2. 建立动物模型
        3. 小鼠原代HSCs的分离
        4. 制备组织石蜡切片及HE染色
        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6. 统计学分析
    (三) 实验结果
        1.ICOSL-KO和C57BL/6J-WT小鼠基因型鉴定
        2. 日本血吸虫感染ICOSL-KO小鼠的肝脏免疫病理
        3. 感染后ICOSL-KO小鼠和C57BL/6J小鼠的HSCs中相关lncRNA的动态表达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体外干扰5种lncRNA的表达对HSCs活化的影响
    (一) 实验所需试剂与器材
        1. 所需的实验试剂与耗材
        2. 主要的实验器材
    (二) 实验方法
        1. JS-1细胞的传代与培养
        2. siRNA干扰实验
        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4. 统计学分析
    (三) 实验结果
        1. 小鼠肝星状细胞系JS-1的培养
        2.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英文缩写词表
综述: 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s对肝纤维化的调控
    参考文献
硕士学习期间参与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基金项目
致谢

(6)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群比例动态变化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建立细粒棘球蚴小鼠感染模型
        2.4.2 肝脏白细胞悬液制备
        2.4.3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DC细胞比例
        2.4.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MDSC及其亚型比例
        2.4.5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Treg细胞比例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DC细胞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3.2 MDSC及其亚群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3.3 Treg细胞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4 讨论
第二部分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本来源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分离
        2.4.2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体外培养
        2.4.3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源外泌体分离和纯化
        2.4.4 透射电镜分析(TEM)
        2.4.5 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
        2.4.6 Western blotting
        2.4.7 外泌体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2.4.8 外泌体总RNA浓度和纯度测定
        2.4.9 miRNA文库构建及测序
        2.4.10 全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及测序分析
        2.4.11 ceRNA调控网络构建
        2.4.12 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源外泌体的分离鉴定
        3.1.1 透射电镜分析(TEM)
        3.1.2 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
        3.1.3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特有蛋白标志物
        3.2 外泌体源miRNAs测序结果分析
        3.2.1 样本测序结果基本情况
        3.2.2 PSC-ELVs和HF-ELVs中保守miRNAs鉴定
        3.2.3 PSC-ELVs和HF-ELVs中miRNAs数量和表达水平分析
        3.2.4 靶基因预测及其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分析
        3.2.5 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
        3.3 外泌体源lncRNAs和circRNAs表达谱分析鉴定
        3.4 mRNA-miRNA-lncRNA相互作用网络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miRNA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的分离鉴定:同第二章内容
        2.4.2 原头节源外泌体总蛋白浓度测定
        2.4.3 小鼠骨髓来源的DC体外培养
        2.4.4 外泌体内化实验
        2.4.5 miRNA功能获得性和缺失性研究
        2.4.6 BMDC总蛋白制备
        2.4.7 Western blotting
        2.4.8 ELISA
        2.4.9 BMDC总RNA提取
        2.4.10 荧光定量PCR (qRT-PCR)
        2.4.11 流式细胞术检测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PSC-ELVs总蛋白含量
        3.2 BMDC纯度鉴定
        3.3 BMDC摄取原头节源外泌体
        3.4 原头节源外泌体转运miRNAs至BMDC
        3.5 转录水平原头节源外泌体活化BMDC
        3.6 原头节源外泌体诱导BMDC产生炎性因子
        3.7 原头节源外泌体诱导BM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改变
        3.8 原头节外泌体源miR-277a-3p和miR-4989-3p诱导BMDC上调炎性因子表达
        3.9 miR-277a-3p和miR-4989-3p潜在靶基因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附件

(7)肺瘤平膏及其有效组分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逆转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应答防治肿瘤的研究进展
        1 先天性免疫调节
        2 适应性免疫调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1 树突状细胞亚群分类
        2 肿瘤免疫中树突状细胞功能
        3 肿瘤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4 肿瘤治疗中的树突状细胞功能
        5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疗法
        6 抗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桔梗皂苷D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调控肿瘤细胞凋亡途径
        2 调控肿瘤细胞自噬
        3 调控肿瘤细胞增殖
        4 抑制血管生成
        5 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6 体内抗肿瘤调控
        7 免疫调节及降脂活性
        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肺瘤平膏含药血清对肿瘤相关树突状脂质及功能的调节作用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毒胡萝卜素激活内质网应激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中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肺瘤平膏含药血清逆转毒胡萝卜素激活内质网应激对TDCs脂质及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五: 肺瘤平膏含药血清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BiP-IRE1α-XBP1通路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六: 桔梗皂苷D对树突状细胞毒性和肿瘤细胞杀伤能力的研究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七: 桔梗皂苷D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脂质含量及功能的调节作用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八: 桔梗皂苷D逆转毒胡萝卜素激活内质网应激对TDCs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九: 桔梗皂苷D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BiP-IRE1α-XBP1通路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附件

(8)ICOS及ICOS-L在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标准
        1.2 入选病例的剔除标准
        1.3 标本采集与处理
    2 仪器和试剂
    3 实验方法
        3.1 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
        3.2 免疫组化染色
        3.3 Western Blot
        3.4 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链反应
    4 数据分析和图片处理
结果
    1 临床资料
    2 实验组标本HE染色结果
    3 免疫组化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ICOS、ICOS-L的阳性表达情况
    4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ICOS及 ICOS-L的表达
    5 RT-q PCR方法检测各组组织ICOS、ICOS-L m RNA的表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9)共刺激分子OX40、PD-1分子在乳腺癌T细胞与B细胞相互调控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浸润性乳腺癌
    二、免疫分子与肿瘤
    三、免疫细胞与肿瘤
    四、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OX40、PD-1、CXCR5分子的表达及与TFH、TFR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1. 资料和方法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癌外周血中TFH细胞和TFR细胞与B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乳腺癌外周血中B细胞亚群对T细胞亚群的调控及其生物学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TFH细胞分化、表型以及功能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课题获得的基金资助
致谢

(10)负性共刺激分子B7-H3对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1、结直肠癌
    2、负性共刺激分子B7-H3
    3、自噬
    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结直肠癌细胞B7-H3的表达与肿瘤细胞自噬的相关性
    1、试剂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B7-H3通过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自噬调控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和代谢
    1、试剂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B7-H3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1、试剂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B7-H3与自噬相关蛋白LC3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材料和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研究所获的资助
致谢

四、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中CD200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意义[J]. 李晓杰,李爱平,张伟,刘伶俏,陈亚辉,石旦,陈贤永,何韧. 白血病·淋巴瘤, 2021(07)
  • [2]结核分枝杆菌ESAT-6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D]. 宁唤唤. 西北大学, 2021(12)
  • [3]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J]. 罗娜,李亚妤.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2)
  • [4]ICOSL/ICOS调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HSCs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D]. 仲梓溶. 苏州大学, 2020
  • [5]ICOSL/ICOS通路调控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D]. 姜苏芩. 苏州大学, 2020
  • [6]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 张小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 [7]肺瘤平膏及其有效组分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逆转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D]. 张曦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ICOS及ICOS-L在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张雪琰. 青岛大学, 2020(01)
  • [9]共刺激分子OX40、PD-1分子在乳腺癌T细胞与B细胞相互调控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意义[D]. 兰晶. 苏州大学, 2020
  • [10]负性共刺激分子B7-H3对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机制[D]. 詹升华. 苏州大学, 2020

标签:;  ;  ;  

诱导型共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