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黄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黄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一、残茬和秸秆覆盖对黄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祝元丽[1](2021)在《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提出东北低山丘陵区是我国黑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着的农业利用优势,对保障新形势下我国的粮食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建国以来,黑土区大规模、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以及开垦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缺失导致该地区成为我国土壤侵蚀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低山丘陵区,因其漫川漫岗的地形条件,成为土壤侵蚀发生的重灾区,严重影响了耕地生产力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提高土壤侵蚀表征指标的精度、揭示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是遏制黑土退化,实现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目前,区域土壤侵蚀格局的研究多围绕土壤侵蚀模型展开,其中土壤可蚀性这一关键因子的量化主要依赖于低密度点状土壤信息数据,难以准确表征其空间连续分布特征,从而使土壤侵蚀强度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的精度大大降低。同时,黑土退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加剧区域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的研究局限于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不足以全面揭示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针对以上问题,建立高时效、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壤可蚀性量化与空间表征方法,在对土壤侵蚀格局进行高精度空间表征和侵蚀热点区识别的基础上,揭示土地利用对耕地土壤侵蚀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是探讨黑土退化机理,制定黑土区耕地利用与保护政策的基础,可以为国家黑土地保护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本文选择东北低山丘陵区的长春市九台区为研究区,旨在从县域尺度开展土壤侵蚀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关系的研究。通过建立以多时相哨兵二(Sentinel-2)遥感为核心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高精度反演方法,为土壤可蚀性因子高精度量化和高分辨率空间表征提供数据支撑;并将基于高光谱遥感反演的土壤可蚀性因子数据引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实现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测算和空间格局分析,识别侵蚀热点区;最后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探究土壤侵蚀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因子的关系,分析土地利用强度和耕地景观破碎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区域水土保持措施的精准落位和宏观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基于高光谱遥感反演的土壤可蚀性因子空间表征SOC含量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具有极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常被作为核心指标进行RUSLE方程中土壤可蚀性因子的计算。但受限于研究区高分辨率SOC数据的缺失,以及传统湿式化学方法进行大尺度、多频次SOC量化的高成本,目前尚缺乏土壤可蚀性因子高效测算和空间精细表征的方法体系。针对此瓶颈,本文立足于哨兵二卫星遥感反演地表土壤参数的最新研究进展,建立以多时相哨兵二图谱特征为核心的SOC高精度量化和高分辨率空间制图方法,为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可视化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哨兵二裸土像元提取与多时相合成、偏最小二乘法SOC反演模型构建、预测值不确定性分析等核心手段,实现了基于多时相哨兵二裸土图谱特征的SOC含量预测(R2=0.62,RMSE=0.17),生成了研究区10米分辨率的耕地表土SOC分布图。与单一日期遥感反演相比,多时相裸土像元光谱数据集可以提供鲁棒性更强、耕地覆盖范围更大、精度更高的SOC预测模型;与基于近地高光谱数据的SOC预测模型对比发现,星陆双基SOC高光谱反演预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波段呈高度一致性(均为短波红外波段),进一步印证了以哨兵二数据进行SOC含量预测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以像元级SOC分布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建立了土壤可蚀性因子测算和高分辨率空间表征新方法,生成了研究区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分布图,为RUSLE模型的深化应用和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2)研究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及侵蚀热点区坡面土壤有机碳迁移-再分布规律高精度、高时效的土壤侵蚀格局空间表征和侵蚀热点区识别对于查明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和范围以及区域水土保持措施的精准落位至关重要。本文以RUSLE模型框架为基础,在高分辨率土壤可蚀性因子的数据支撑下,开展研究区土壤侵蚀量的估算和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把不同侵蚀强度理解为各种侵蚀强度镶嵌而成的侵蚀景观,进行了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的分析。并在土壤侵蚀热点区,进行了坡面尺度下土壤侵蚀驱动的SOC空间迁移、再分布和转化规律研究。研究发现:2019年研究区耕地土壤总体侵蚀状况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受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影响的耕地范围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土壤侵蚀模数的平均值为7.09t·hm-2·a-1。综合土壤侵蚀空间聚集性和热点分析结果来分析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发现:研究区耕地土壤侵蚀强度较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于东南部以及东北部的坡耕地。随着海拔高度和地形坡度的增加,微度和轻度侵蚀地区所占比例逐渐减小,而极强度和剧烈侵蚀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这与地势复杂区水力和耕作侵蚀互作引发的SOC时空迁移和流失导致的土壤可蚀性升高密切相关。微度和轻度土壤侵蚀类型的分布较为集中,但是形状比较复杂,极强度和剧烈侵蚀的分布零散,并且景观形状较为简单。为进一步探究土壤侵蚀与土壤团聚结构、SOC稳定性的耦合作用机理,本文在土壤侵蚀热点区选取典型坡耕地,从坡面尺度对土壤侵蚀-沉积过程驱动的SOC迁移和再分布规律进行探索。通过对坡面不同位置(即稳定区、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团聚体粒级、各粒级SOC含量和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进行测定,发现侵蚀引起的沿下坡方向细颗粒土壤物质的优先迁移导致沉积区的粘土+粉土颗粒百分比升高,以及各粒级SOC含量升高和“年轻”不稳定SOC含量(以δ13C指征)的同步增加。该研究结果说明精准农田管理背景下的坡耕地土壤管理与保护需要考虑侵蚀强度和土壤碳库的高度空间异质性,采取因地制宜的土壤固碳和水土保持措施。(3)土地利用强度和耕地景观破碎度变化的耕地土壤侵蚀空间响应本文在分析研究区1996-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GWR模型从土地利用强度和景观破碎度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低山丘陵区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发现:九台区在1996-2019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1996-2009年,耕地的流失与补充交替进行,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而生态用地则逐渐减少。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耕地的变化频率最高,并且由林地转化而来的耕地具有最大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利用GWR模型分析外部因素对耕地土壤侵蚀强度和空间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最显着,具有很强的正效应;土地利用强度与耕地景观破碎度的增加均对耕地土壤侵蚀状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研究区坡耕地的主要分布区(沐石河街道、波泥河街道、上河湾镇、城子街道、胡家回族乡、土们岭街道),这与此区域大量林地被占用转换为坡耕地,造成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边缘耕地逐渐破碎化这一现象密切相关。最后,根据研究区土壤侵蚀格局现状和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东北低山丘陵区耕地土壤侵蚀防治的措施建议,为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白鑫,廖劲杨,胡红,刘祥,许乙山,鄢祺迅,黄铄[2](2020)在《保护性耕作对水土保持的影响》文中认为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降低了土壤生产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保护性耕作被引入中国,并相继建立了长期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该文综述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水土保持影响的研究结果,通过平均值方法对黄土高原、东北黑土区和北方沙土区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免耕秸秆覆盖、深松和传统耕作对土壤含水率、土壤水蚀、土壤风蚀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在黄土高原地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13.6%和31.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26和3.82 kg/(hm2·mm)。在东北黑土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4.8%和7.1%、10.8%和8.4%及10.8%和8.4%,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的土壤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少了32.8%和23.5%。在西北沙土区,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显着降低土壤风蚀速率,当风速为10 m/s时,土壤风蚀速率分别降低了90.2%和85.0%。

彭小瑜[3](2020)在《施用生物炭对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生物炭是一种稳定的碳源,在土壤中可以保存几百年到几千年时间,不断与土壤发生相互作用,对土壤稳定性和土壤有机碳、氮、磷等元素的化学循环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研究。为研究施用生物炭对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以施用0、7.5、15和30 t/ha(0~1.36 wt.%)生物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水槽冲刷试验和实验室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团聚体特性、径流冲刷条件下的土壤分离过程、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运移过程的影响,阐明了生物炭的黄土坡耕地的适宜施用量和地形条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生物炭在防治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上的应用前景,为生物炭在黄土坡耕地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对照和生物炭处理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定团聚体的组成和养分分布的分析发现,添加生物炭有利于土壤中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稳定性团聚体含量(R0.25)、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平均质量直径(MWD)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大,分形维数(D)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加而减小。添加生物炭使土壤有机碳(SOC)分别在<0.25 mm机械稳定性微团聚体和>2 mm水稳性团聚体中富集;同时,添加15和30 t/ha(0.68 wt.%和1.36 wt.%)生物炭增加了小粒径土壤颗粒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多,大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对于土壤养分的贡献率逐步升高。(2)通过对对照和生物炭处理在5个水流剪切力下(5.66、8.31、12.21、15.55、和19.15 Pa)土壤分离过程的分析发现,添加生物炭降低了土壤分离能力和细沟可蚀性。当生物炭添加量由0增至30 t/ha(1.36 wt.%)时,土壤分离能力和土壤细沟可蚀性分别下降了48%和46%。细沟可蚀性对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大而减小,当生物炭添加量大于15 t/ha(0.68 wt.%)后,细沟可蚀性不再显着变化。土壤分离能力是以水流剪切力及生物炭添加量为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而相对细沟可蚀性与生物炭添加量呈二次函数关系。(3)通过对对照和生物炭处理坡面在3个降雨强度(60、90和120 mm/h)、5个坡度(5°、10°、15°、20°和25°)条件下土壤侵蚀过程的分析发现,试验设计的3个因素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程度的顺序为降雨强度>坡度>生物炭添加量;雨强和坡度是影响坡面产流时间、产流速率的主要因素,生物炭添加量对二者无显着性影响。添加生物炭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降雨过程中的产沙速率和泥沙含量,其影响程度随坡度增加而减小,在≤15°的缓坡条件下,生物炭对于降低了侵蚀模数和平均泥沙含量的效果最为显着。(4)添加生物炭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速效磷(Olsen-P)含量与生物炭添加量正相关。湿润锋深度内NH4+-N、NO3--N和Olsen-P含量分布主要受取样深度影响,与生物炭添加量、坡度和坡面位置无显着性相关。添加15和30 t/ha(0.68 wt.%和1.36 wt.%)生物炭对NO3--N和Olsen-P的运移产生了滞留效应,延缓了NO3--N和Olsen-P向土壤深层运移;NO3--N更易于随水分向下运移,而NH4+-N不易随入渗水向下层迁移,对照和生物炭处理表层土壤NH4+-N略高于下层土壤。添加生物炭对于降雨后耕作层中NH4+-N的再分配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了NO3--N和Olsen-P峰值深度以上累计养分储量。(5)通过对对照和生物炭处理在3个降雨强度和5个坡度条件下坡面养分随土壤侵蚀的流失特征的分析发现,可溶性养分(NH4+-N、NO3--N和PO43--P)浓度与降雨时间和产流速率显着负相关,与产沙速率和泥沙含量显着正相关;通过泥沙含量可以估算径流中可溶性养分的浓度。当泥沙含量分别高于48.58 g/L、38.00 g/L和46.38 g/L时,生物炭处理的NH4+-N、NO3--N和PO43--P浓度高于对照处理。在缓坡坡面(≤15°)或中低雨强下(60和90 mm/h),添加生物炭降低了坡面径流中可溶性养分平均流失速率。吸附态养分(SOC、TN和TP)是坡面养分流失的主要形式,添加生物炭提高了坡面流失泥沙中SOC、TN和TP的含量。另外,添加生物炭也降低了径流对坡面SOC和TN的“选择性”侵蚀,表现为ERSOC和ERTN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添加生物炭提高了60 mm/h-5°~25°以及90 mm/h-5°条件下坡面泥沙ERTP,却降低了强降雨条件下的ERTP。添加生物炭降低了<15°坡面的SOC、TN和TP流失速率和相对养分流失率。影响养分流失速率以及相对养分流失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雨强、坡度、生物炭含量,分别建立了可溶性和吸附态养分流失速率与雨强、坡度和生物炭含量3个因子之间的多元非线性方程,R2介于0.904~0.957之间,用以预测平整坡面养分流失速率。施用生物炭通过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了土壤稳定性和团聚体养分分布,增强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从而影响到侵蚀过程中可溶性和吸附态养分的浓度以及流失量。综合考虑了生物炭在改善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上发挥的作用以及对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威胁,研究表明施用30 t/ha(1.36 wt.%)生物炭对于减轻坡耕地土壤侵蚀、增强养分固持和减少养分流失的效果最显着;生物炭的积极影响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生物炭更适宜应用于小于15°的坡耕地土壤改良。

林青涛[4](2020)在《黄土坡耕地地表状况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坡耕地是一种重要的耕地资源,尤其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坡耕地。与普通耕地相比,坡耕地通常具有坡度大、土地瘠薄、难以灌溉和管理等缺点,且极易受到土壤侵蚀的威胁。地表状况是影响坡耕地土壤侵蚀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田间作物种类、有无土壤结皮、地表高低起伏等均属于地表状况的范畴。目前人们对田间作物、土壤结皮、地表糙度等地表状况单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已经很清楚,但是对地表状况单因子的不同组合(复合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常见的夏季作物玉米和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径流小区进行不同的坡面处理及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坡度、雨强、地表糙度、土壤结皮、作物(不同生育期)等地表状况单因子及复合因子(单因子的不同组合)对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坡度和雨强的增加会缩短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并增加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坡度的增加还会减少降雨初损量,但是雨强的增加会增加降雨初损量。坡面开始产流时间、降雨初损量、产流量和产沙量与坡度和雨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示。雨强的增加还会减小开始产生细沟侵蚀的临界坡度。此外,坡面细沟长度、细沟密度、细沟侵蚀量和细沟侵蚀百分比均随着坡度和雨强的增加而增加。(2)土壤结皮能够减少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地表糙度能够增加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结皮的存在会削弱地表糙度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的增加作用。土壤结皮在所有测试坡度上均具有增加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作用。地表糙度对产流量作用的临界坡度是20°,小于20°时,地表糙度能减少坡面产流量,大于20°时,地表糙度能增加坡面产流量。地表糙度对产沙量作用的临界坡度是15°,小于15°时,地表糙度具有减小坡面产沙量的作用,大于15°时,地表糙度具有增加坡面产沙量的作用。“结皮+糙度”对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作用的临界坡度在10°~15°之间,小于临界坡度时,具有减少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作用,大于临界坡度时,“结皮+糙度”具有增加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作用。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均能降低开始产生细沟侵蚀的临界坡度。与裸地相比,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均能增加坡面细沟长度、细沟密度、细沟侵蚀量和细沟侵蚀百分比。“结皮+糙度”对细沟长度、细沟密度、细沟侵蚀量和细沟侵蚀百分比的增加作用要明显大于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3)玉米和大豆均具有延长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增加降雨初损量、减少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作用,这些作用会随着玉米和大豆的生长逐渐提升,但坡度和雨强的增加会削弱玉米和大豆的这些作用。与坡度和雨强相比,植被覆盖度是影响玉米和大豆延长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并增加降雨初损量、减流和减沙作用的主要因素。玉米和大豆的减流作用均明显的小于它们的减沙作用。大豆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的增加作用及其对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减少作用均明显大于玉米。在80 mm/h雨强下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能够延长或增加109%的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并减少30%的坡面产流量和49%的坡面产沙量。在80 mm/h雨强下大豆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能够延长或增加176%的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并减少39%的坡面产流量和57%的坡面产沙量。(4)结皮的存在会削弱作物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的增加作用和对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减少作用,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打破结皮措施能够有效消除结皮的负面作用,在打破结皮的基础上增加地表糙度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作物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的增加作用和对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减少作用。在3°、5°、10°、15°和20°坡面上,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打破结皮并增加地表糙度措施均是增加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并减少坡面产流量的最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在3°、5°、10°和15°坡面上,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打破结皮并增加地表糙度措施也是减少坡面产沙量的最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但在20°坡面上,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打破结皮措施是减少坡面产沙量的最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5)现有的作物C因子计算模型中缺少能够体现地表糙度和土壤结皮状况的参数,因此无法对地表糙度和土壤结皮变化作出响应。在C因子计算模型中引入地表糙度和土壤结皮参数,对于提高C因子计算模型的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植被覆盖度、植株高度、糙度指数和结皮厚度与C因子具有显着相关关系。依据C因子与植被覆盖度、植株高度、糙度指数和结皮厚度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函数关系,我们构建了4种类型的C因子计算模型:线性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和“幂函数+指数函数”模型。其中,指数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报精度最好。

刘丽[5](2020)在《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多种多样,包括人工造林种草、修筑梯田、建设坝系、生态工程等。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入黄泥沙量由上世纪的16亿t减少到近年的3亿多t,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在已有的对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研究中,往往将工程措施(治坡、治沟、治沙、水利工程)、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和耕作措施一并讨论,而现实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往往是政府进行投入(如修建谷坊、退耕还林等),农户参与;耕作措施的实施中,农户是主体,可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要进行选择,农户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做出的技术选择和采用行为,政府主要负责技术推广服务。农户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显着减少了径流冲刷,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农业产量。随着农村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农户在经济、资源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这些差异导致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的改变,进而影响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学者更多关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如何?农户资源禀赋如何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技术采用意愿、技术采用决策(包括技术采用强度)、技术效果等动态技术采用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在国内外研究中还没有得到重视。解决以上问题是提高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进行梳理,推导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机理;基于2019年1月-3月对山西、陕西和甘肃三省的1237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熵值法、多元线性回归、Logit模型、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有序Probit模型等多种实证分析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采用意愿、采用决策及效果的影响,旨在把握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特征和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在所调查的1237个样本中,农户对技术本身的认知水平较高,70%的农户都听说过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农户对三项技术的便利性认知和技术风险认知水平不高。仅有25.22%的农户愿意采用等高耕作技术;深松耕技术采用愿意最高,61.68%的农户愿意采用;56.35%的农户愿意采用秸秆还田技术。33.39%的农户没有采用任何一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9.64%的农户采用了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32.09%的农户采用了两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4.88%的农户采用了三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提高作物产量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74.11%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71.08%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控制水土流失方面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8.2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85.0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仅有39.3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2)构建衡量农户资源禀赋的指标体系,分别从资源禀赋水平和资源禀赋结构两个角度测度。资源禀赋水平中,经济资源禀赋主要是从农户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角度进行衡量,包括农户家庭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收入来源途径。自然资源禀赋主要是耕地规模和耕地质量,包括实际耕种面积、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社会资源禀赋主要考察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等社会资本情况。资源禀赋结构方面,运用熵值法测度,将样本农户划分为经济占优型、自然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经济占优型农户有413户,占总样本的33.4%;自然占优型农户有366户,占总样本的29.6%;社会占优型农户有458户,占总样本的37%。(3)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有显着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认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正向影响。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中,不同禀赋类型的农户存在明显差异。(4)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灌溉条件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意愿中发挥中介效应,对于等高耕作技术,技术认知在实际耕种面积对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对于深松耕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耕地细碎化程度影响技术采用意愿的为部分中介;对于秸秆还田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实际耕种面积、耕地细碎化、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影响技术采用意愿中为部分中介。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明显差异。(5)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参与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技术采用意愿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中发挥中介效应。其中,在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实际耕种面积和社会参与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完全中介;技术采用意愿在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部分中介。在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影响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有明显差异。(6)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声望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明显差异。(7)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负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明显差异。

黄方园[6](2020)在《覆盖模式对不同旱作区农田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旱作农业生产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降水的稀缺和较大的时空变异性严重威胁旱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田覆盖技术,特别是塑料薄膜覆盖已被广泛用于旱地作物生产,但不同旱作区的光温水热资源差异较大,农田覆盖技术的增产效果也将受到地域间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依据区域特点进行适当的农田覆盖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促进旱作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连续多年在中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宁夏彭阳)和半湿润区(陕西杨凌)设置不同覆盖处理:(1)垄膜沟播种植(R)、(2)平作塑料薄膜全覆盖(P)、(3)平作降解膜全覆盖(B)、(4)平作秸秆全覆盖(S)和(5)传统平作种植(CK),研究了不同农田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SM)、土壤温度(ST)、土壤碳氮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作物生产力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农田覆盖模式对土壤水温状况的影响不同覆盖模式显着影响了玉米农田土壤温度,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覆盖处理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在半干旱区,三个覆膜处理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温效果,大小表现为P>B>R。在半湿润区,P和R处理整个生育期0-25 cm平均土壤温度较CK平均提高3.1?C和0.6?C。两个试验区的S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均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并在半干旱区对土壤的降温效果更为明显。不同覆盖模式在休闲期均具有一定的保墒效果,但受不同区域和降水年型的影响,两个试验区均以P覆盖的休闲期储水效果最好。此外,两个试验区的覆膜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生育前期的土壤含水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由于生物量和作物蒸腾作用的增加,覆膜处理促进了生育中期作物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而在生育后期表层土壤含水量又有所回升,生育期农田耗水量呈现“前低—中高—后低”的规律。S处理在整个生育期较CK一直保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此外,在半干旱区以P处理下的农田耗水量(ET)最高,其平均ET分别比R、B、S和CK高44.5 mm、44.1 mm、65.5 mm和59.9 mm,在半湿润区各处理的ET大小顺序为P>S>R>CK。(2)连续覆盖对土壤碳氮养分的影响连续覆盖对不同覆盖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同。与试验前相比,两个试验区表层(0-20 cm)土壤全氮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均以塑料薄膜覆盖(R和P)和降解膜覆盖(B)处理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下降速率最大,其次S处理和CK。然而,半干旱区R、P和S覆盖下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试验前略有上升,B和CK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则分别降低了0.03和0.04 g kg-1,但均与试验前差异不显着。在半湿润区,除S处理外,其他处理两个土层(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碳均有所下降。土壤可溶性碳氮(DOC和DON)在表层(0-20 cm)土壤中的含量最高,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两个试验区表层土壤的DOC含量均以S处理最高,覆膜处理则较CK降低了表层土壤的可溶性碳氮含量。各处理间的可溶性碳氮含量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基本无明显差异。硝态氮在0-100 cm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情况受不同降雨年份的影响,玉米生育后期降雨少,各处理硝态氮剖面峰值及差异集中在上层土壤(0-40 cm);玉米生育后期降雨较多会导致收获期硝态氮的淋溶,使深层(60-100 cm)土壤硝态氮的含量较高。两个试验区的覆膜(R、P和B)处理促进了作物对氮素的吸收,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在深层土壤的积累,S处理的硝态氮分布与CK间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土壤铵态氮的含量较硝态氮低,分布规律与硝态氮类似。(3)连续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连续覆盖导致两个试验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并进一步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其他覆盖处理相比,半干旱区的P处理和半湿润区的R处理均同时提高了土壤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可以解释半干旱区(彭阳)80%以上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和半湿润区(杨凌)超过90%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异;其中在半干旱区细菌群落变化主要受SM的影响,真菌群落变化主要取决于土壤养分(硝态氮NO3-N、土壤全氮TN)和ST;而SM和ST是影响半湿润区不同覆盖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最主要的因素。(4)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覆膜(R、P和B)处理明显缩短了玉米的生育期,显着提高了玉米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进而显着提高了生物量及穗干重占总干物质量的比重,在半干旱区表现为P>R>B,而在半湿润区的R和P处理收获期生物量较CK平均提高了19.2%和20.7%。S处理在两个区域均延缓了玉米的生育进程,但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不同降雨年份表现不同,在平水年,其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较CK均有所降低,而在干旱年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覆盖模式对干物质转运与分配的影响在不同试验区域表现不同。在半旱区,与对照相比,各覆膜(R、P和B)处理显着提高了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2017年除外),S处理下干物质转运与分配的变化受降雨年份的影响。在半湿润区,不同试验年份R和P处理吐丝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分别较CK平均提高了20.9%和21.1%,S处理仅在2016年显着提高了吐丝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但各覆盖处理对吐丝后同化物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没有显着影响。(5)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三个覆膜处理通过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显着提高了玉米的籽粒产量,在半干旱区,R、P和B处理较CK平均增产2971 kg ha-1、6831 kg ha-1和1600 kg ha-1,其中R和P处理的净收益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B处理由于覆盖材料成本过高,净收益有所降低;此外,半干旱区以P处理下的WUE最高,其次是R、B、S和CK处理。在半湿润区,R和P处理的增产幅度为5.7%~24.8%和8.5%~20.4%,经济效益较CK平均增加1156元ha-1和857元ha-1;而R处理的WUE分别较P、S和CK处理平均提高7.4%、18.0%和15.2%。S处理的产量和WUE受降雨年型的显着影响,平水年由于百粒重的降低而使玉米籽粒产量下降,并降低了WUE,干旱年的产量和WUE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其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经济效益较CK分别降低了524元ha-1和977元ha-1。总体而言,P覆盖下的玉米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半干旱区的表现明显优于半湿润区,而半湿润区以R覆盖获得WUE和经济效益最大,S处理对半干旱区玉米产量和WUE的影响较大。不同区域农田覆盖条件下玉米生产力的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半干旱区,播前土壤储水量(SWSS)、ST、蒸散量(ET)、TN和土壤有机碳(SOC)与籽粒产量、WUE和经济效益均显着相关;半湿润区的产量、WUE和经济效益主要受ET和TN的影响,表明协调土壤水温与土壤养分有助于改善半干旱区的作物产量,但在半湿润区SWSS和ST却不是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此外,土壤细菌多样性与两个区域的作物籽粒产量显着正相关,而真菌群落主要影响WUE。综上所述,农田覆盖模式对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产力的影响受不同旱作区气候条件的显着影响,在不同区域依据主要限制因子筛选适宜的覆盖模式,是维持旱地农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塑料薄膜全覆盖(P)在半干旱区可以持续提高玉米产量,而其在半湿润区对作物产量的提高程度较小,因此更适合冷凉的半干旱区。降解膜全覆盖(B)在半干旱区的增产效果不可持续,且弱于塑料薄膜全覆盖。垄膜沟播种植(R)在半湿润区能够持续提高玉米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而其在半干旱区增加了玉米产量的年际变化。虽然秸秆覆盖(S)的增产效果不如塑料薄膜覆盖处理,但其在干旱年的表现优于不覆盖处理。考虑到秸秆的土壤培肥效应和塑料薄膜全覆盖对土壤养分的消耗,薄膜覆盖与秸秆的结合可以在提高作物生产力的同时平衡地力。

王淑兰[7](2020)在《基于长期保护性轮耕的黄土旱塬春玉米田土壤蓄水培肥增产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旱作农业在中国的粮食生产、能源和经济发展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土旱塬属于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域,但由于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密集农业活动,使得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水分保蓄能力下降、土壤养分损失严重。并且该区域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导致区域土地生产力下降,作物产量表现出低而不稳的状态。提高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和土壤养分水平是该区域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保护性耕作被认为是提高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和养分水平的有效措施。免耕具有防止水土流失以及节省人力物力的优点,但长期实施免耕容易发生土壤紧实、耕层上移和养分层化等问题。深松和翻耕能够加深耕层、降低土壤硬度、改善土壤孔隙结构和含水量,但长期使用翻耕使得土壤表面裸露,不利于土壤水分的保蓄,而且过多的扰动土壤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降低了抗风蚀能力。连年的使用深松增加了生产成本,却没有达到增产的目标。因此,如何通建立合理的耕作措施以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耕地生产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土壤轮耕通过将不同的耕作方式轮换使用,能扬长避短,有效克服单一耕作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因此可设想为解决单一耕作措施弊病的有效方法。但黄土旱塬的轮耕实践是缺乏的,多年轮耕的土壤水分保蓄效应、养分提升效应和产量效应是未知的。鉴于此,为探究多年轮耕的土壤水分保蓄效应、养分提升效应和产量效应,为旱作农业生产耕作措施的选择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自2008年起,在合阳县甘井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试验站建立了保护系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期12年),以春玉米连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9种耕作模式,分别为:连续免耕处理(NT)、连续深松处理(ST)、连续翻耕处理(PT)、以及由免耕、深松和翻耕组合的两年轮换模式,免耕-深松轮耕(NS)、深松-翻耕轮耕(SP)、翻耕-免耕轮耕(PN),以及三年轮换模式,免耕-免耕-深松轮耕(NNS)、免耕-翻耕-深松轮耕(NPS)和翻耕-翻耕-深松轮耕模式(PPS),测定并分析土壤水分动态、土壤结构特性、养分累积、多年耕作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产量、水肥利用及经济收益,旨在为半干旱区域旱作农田耕地生产力提升、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轮耕模式的实施能显着增加休闲期降雨的入渗,较PT增加休闲期土壤水分的补给,进而提高土壤墒情,缓解春旱。从2008年收获到2019年播前,共计11个休闲期中,土壤水分补给量平均值表现为:NPS>NT>SP>PN>ST>PT>NS>NNS>PPS。NS轮耕模式在干旱年休闲末期土壤含水量最高,较PT显着(P<0.05)增加9.0%;在平水年份以PPS轮耕模式最好,较PT显着(P<0.05)增加5.2%;而丰水年份则以NNS土壤墒情较好,较PT显着(P<0.05)增加5.2%。降水年型和耕作对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均有显着影响。在干旱年份,NNS和NS轮耕模式较PT显着(P<0.05)增加抽雄期土壤蓄水量14.5%和13.9%,NPS轮耕模式在灌浆期土壤蓄水量较PT显着(P<0.05)增加4.4%。在平水年,NNS和NPS轮耕模式较PT显着(P<0.05)增加抽雄期土壤蓄水量7.3%和4.9%,NNS、NPS、NS和ST灌浆期土壤蓄水量较PT显着(P<0.05)增加8.1~11.9%。可缓解由于降雨不足而引起的水分胁迫,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以保证产量的形成。在丰水年,NT处理抽雄和灌浆期土壤蓄水量分别较PT显着(P<0.05)增加6.5%和4.6%。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干旱年以NNS、NPS和PPS三种轮耕处理0~2m土壤蓄水量最高,平水年以NNS和NPS两种轮耕处理0~2m土壤蓄水量最高。丰水年以NNS轮耕处理0~2m土壤蓄水量最高。在经过12个生产年度后,各轮耕模式土壤水分的消耗主要发生在200~400 cm,且以ST处理土壤水分消耗最为严重,水分亏缺度最大。2)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水分亏缺度呈现出波动性的变化趋势。在0~60 cm土层,各轮耕模式间平均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差异不大。NPS、PPS、PN和ST处理田间持水量较PT增加0.8~3.5%(P>0.05);NPS、PPS、PN和NT处理土壤水分亏缺度较PT依次显着(P<0.05)增加6.6%、5.7%、7.8%和5.3%,但SP轮耕模式显着降低10.0%。在9种轮耕模式中,以NNS轮耕模式力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最高,较其它处理增加2.7~11.5%和3.8~21.1%;NT具有最高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最低的团聚体破坏率。3)经过多年试验之后,各轮耕模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均较试验前增加,以ST模式最为明显,较其它处理分别显着(P<0.05)增加6.2~21.7%和12.8~21.3%。但土壤全氮含量和储量以PN轮耕处理增加最明显,较其它处理显着(P<0.05)增加3.4~19.6%和2.6~14.9%。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以NPS轮耕模式最高;全钾含量以NT处理最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以SP轮耕模式最高。轮耕模式显着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且以NPS轮耕模式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NPS轮耕模式OUT数量较其它处理增加1.0~9.1%,Chao1指数增加4.9~27.8%,Shannon指数增加0.6~3.1%。本研究进一步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速效磷是决定土壤细菌结构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其次为全氮、全钾和有机碳,全磷对土壤细菌结构组成的影响程度最小。而且,寡营养型的物种,例如芽单胞菌门与土壤养分呈负相关关系。富营养型的物种,如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则是与土壤养分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耕作通过秸秆残茬还田,使得土壤出现差异化的性质,最终驱动产生了差异的物种。4)降水年性对产量的影响显着高于耕作,在干旱年以ST处理增产效应最好,较其它处理增加1.8~13.4%;在平水年,ST、NPS和NS轮耕模产量较NNS、PPS、SP、PN、NT和PT产量依次增加3.1~18.9%、2.5~18.3%和2.5~18.3%;而在丰水年则是NPS轮耕模式产量最高,较其它处理增加2.4~15.2%。从12年平均来看,NPS轮耕模式产量、经济收益、降水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偏生产力最高;产量和降水利用效率较其它处理增加2.3~15.3%;经济收益较其它处理增加2.6~25.7%;氮、磷肥偏生产力依次较其它处理增加3.0~16.2%和2.4~15.4%。水分利用效率以ST处理最高,较其它处理增加0.4~11.4%。综上所述,以免耕为基础的保护性轮耕模式改善了耕层土壤结构,维持了较高的土壤养分含量,提升了土壤水分保蓄和供应能力,促进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有效吸收,提升了产量、经济收益和水肥利用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碳足迹。不同降水年型下的优势轮耕处理不同,但总体上以NPS轮耕处理提升效果最好。因此,NPS轮耕模式可推荐为黄土旱塬和类似半干旱区域农田应用的轮耕模式。

邱野[8](2019)在《北方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产流产沙及土壤水分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北方坡耕地分布较广,北方降雨月份较为集中且降雨量大,加之人为扰动破坏和不科学的耕作方式等综合影响,致使坡耕地土壤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坡面水土流失现象频发,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紊乱,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等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不同耕作模式坡面的保水保土效果,及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北方10°坡耕地大豆田为研究对象,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监测了传统耕作(CT)、免耕(ZT)、免耕秸秆覆盖(NT)和横垄耕作(CR)4种处理坡面的产流产沙量和大豆各生育期内坡面0100cm(步长为10cm)土壤含水量。分析了不同耕作模式坡面的减水、减沙效果及流失土壤颗粒的机械组成特征,总结了不同耕作模式坡面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了适合北方坡耕地的最优耕作模式。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耕作模式,坡面次降雨产流、产沙量均表现为:CT>CR>ZT>NT;产流量的影响因素表现为:降雨量>植被覆盖度>风速>25cm深土层温度,产沙量的影响因素表现为:径流量>降雨量>植被覆盖度>风速;不同耕作模式对坡面不同粒级土颗粒的保护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对粗沙粒、细砂粒、粉粒和黏粒占比保护性最好的分别为NT、ZT、CT和CT,最差的分别为CT、CT、ZT和NT。(2)不同耕作模式流失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大小关系表现为:NT>ZT>CR>CT,这间接表明了各耕作模式对坡面土壤结构稳定性的保护效果;流失泥沙颗粒分形维数与粉粒和黏粒的含量呈正比,与粗砂粒和细砂粒的含量成反比,其中黏粒和粗砂粒的含量对其影响较大;用矩法理论、级配曲线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对流失泥沙颗粒机械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其结论与分形维数评价相似。(3)不同耕作模式试验小区坡面土壤含水量在垂直方向上040cm深度均表现为:NT>ZT>CR>CT,当土层深度大于40cm时,土壤水分含量的大小关系开始发生波动变化,水平方向上,CT和ZT处理坡位间土壤水分含量的大小关系受大豆生育期内总降雨量的影响较小,分别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和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而NT和CR处理坡位间土壤水分含量的大小随着大豆生育期内降雨总量的不同而产生微变。(4)不同耕作模式剖面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下湿上干的特点,但各处理相对湿润和干燥土壤区域的空间分布范围和位置各不相同,在所考虑的三个因素中,对土壤水分含量影响作用的大小为:耕作模式>剖面深度>坡位;与CT相比,CR、ZT和NT处理均能显着增加大豆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产量分别平均增加8.77%、15.68%、26.7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平均提高6.32%、11.6%、20.61%;得出“免耕秸秆覆盖(NT)”为最优耕作模式。(5)以最小SDRD值作为评定指标,不同耕作模式坡面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的差异关系表现为:NT≈ZT>CR≈CT;对于坡耕地而言,土壤水分时间稳定状况不同评价指标的估计值准确效果表现为:SDRD值最小测点校正值>SDRD值最小测点=ITS值最小测点>MABE值最小测点>MED最接近于0的测点;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各小区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的大小关系表现为NT>ZT>CT>CR。(6)CT和NT处理在0100cm范围内的各土层中,土壤的极端干湿状况在时间上稳定性更好;而ZT和CR处理,当土壤剖面深度分别大于80cm和90cm时,土壤极端干湿状态的相对位置点会发生变化;在0100cm深度范围内,除ZT外其他耕作模式不同深度土层间,土壤含水量均值代表点的位置均位于坡面中部,而ZT则倾向于坡面的中下部,各小区均值点对各土层土壤水分平均值的估计效果会随着剖面深度的加深而变得更加精准;在不同深度范围内,各处理间土壤水分稳定性各不相同,其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的相似性总体表现为:NT>ZT>CT>CR。(7)整个试验区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深度范围内的变异系数总体上介于6%19%之间,其中上层(050cm)土壤水分属于中等强度变异,而下层(50100cm)土壤水分属于弱强度变异;与随机性因素相比,结构性因素对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更大;坡面土壤含水量空间自相关距离的变化范围为12.74866.300m,下层土壤变程平均数大于上层,土壤含水量半方差拟合模型以高斯模型为主。

申聪颖[9](2019)在《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不同坡度暗棕壤水土保持效应的影响》文中认为黑土区暗棕壤绝大多数分布在坡耕地上,土壤侵蚀问题严重,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严重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论文以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杏木水土保持基地为供试区域,通过三年(2013年2015年)的野外径流小区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试验,探讨横垄轮作(玉米/大豆)和横坡草带(苜蓿)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物理、化学和蓄水保土性质方面的影响,揭示了暗棕壤坡耕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空间变异性,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解析各指标对暗棕壤性质的贡献率,综合评价了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不同坡度暗棕壤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为日后深入研究黑土区暗棕壤坡耕地作物科学种植模式、改善该区域土壤性状和防治水土流失奠定了理论基础,对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坡度横垄轮作和横坡草带各试验小区土壤容重低于自然坡面小区,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高于自然坡面小区。暗棕壤坡耕地土壤颗粒和微团聚体中大粒级含量较高,<0.002mm的粘粒或微团聚体含量较少,土壤肥力偏低。不同坡度横垄轮作和横坡草带各试验小区土壤CEC浓度、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高于自然坡面。(2)横垄轮作和横坡草带对不同坡度暗棕壤坡耕地土壤颗粒和养分迁移和流失有阻控作用。暗棕壤坡耕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存在空间变异性。不同坡度不同种植方式的暗棕壤坡耕地土壤颗粒沿坡面向下迁移主要以细颗粒为主,土壤自坡顶向下有明显的砂化现象。各小区土壤中磷素的流失是随细粉粒级(0.002-0.02mm)微团聚体或<0.002mm的单粒的迁移为主。(3)坡度为5°的横垄轮作小区土壤入渗性能最好,坡度为10°的自然坡面小区入渗性能最差。不同种植方式之间,横垄轮作的小区入渗性能最好,横坡草带次之,自然坡面小区的入渗性能最差。不同坡度横垄轮作和横坡草带小区的产流产沙量明显少于自然坡面。对各试验小区土壤流失的泥沙中机械组成进行分析,自然坡面小区泥沙中大粒级含量较高,而横垄轮作和横坡草带小区泥沙中的粘粒和细粉粒含量较高,砂粒含量较少,进一步说明横垄轮作和横坡草带这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坡暗棕壤坡耕地有拦蓄径流泥沙的作用。(4)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不同坡度暗棕壤水土保持的效应,结果表明,横垄轮作对不同坡度暗棕壤的水土保持效应最好,横坡草带对不同坡度暗棕壤的水土保持效应次之。

王帅兵[10](2019)在《等高反坡阶对滇中红壤坡耕地土壤水分运动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土壤水分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其对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运移以及作物的生存与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坡耕地是云南省的主要耕地类型,尤以红壤坡耕地为主,而降雨是坡耕地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在红壤坡耕地中,由于坡度的存在,降雨入渗减少,导致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水文型干旱表现突出。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水分入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防治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和提高坡耕地生产力的关键。等高反坡阶是一项针对坡耕地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其不但减沙效益显着,而且能够拦截地表径流,将其转化为作物生长亟需的土壤水,从而改善坡耕地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坡耕地水分的利用率。本文以滇中红壤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在坡耕地中布设等高反坡阶和原状坡耕地进行对照,使用TDR测定坡耕地不同位置和深度的土壤水分,用标准径流小区测定坡耕地土壤产流情况,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地表径流、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土壤贮水量和水量平衡、作物生长和产量等的影响以及对于作物生长促进作用和保土保肥作用,并模拟了原状坡耕地和等高反坡阶处理坡耕地的降雨产流和土壤水分运动,以完善等高反坡阶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坡耕地土壤水分状况的机理研究,指导滇中地区坡耕地农业生产。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等高反坡阶对于自然降雨下坡耕地地表径流影响显着,但是在不同的降雨类型和前期含水量情况下其减流效果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在:等高反坡阶的减流效益在中低雨量、中低雨强下最为显着,并且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大而逐渐减小。(2)在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可以推迟起始产流时间,延长降雨后停止产流时间,同时可以显着减少整个降雨产流过程中的径流量,并显着增加坡耕地土壤入渗量。一般雨强越大,前期含水量越大,坡耕地产流时间越提前,单位时间产流量越大,雨后停止产流时间越晚。前期含水量对降雨产流过程的影响在不同雨强下呈现出不同的差异:雨强越小,前期含水量对产流过程的影响越大。等高反坡阶的布设,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前期含水量对降雨过程的影响。(3)等高反坡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土壤水分的均有显着改善作用。首先在年尺度上,等高反坡阶其对土壤水分的增加作用在枯水年更为明显。月尺度上,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后,各个时段各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有了显着的提高,尤其是在5月土壤补水期和11月土壤失水期对土壤水分的增加效果更加显着。试验期间年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5cm、20cm、40cm、60cm、80cm、100cm处土壤逐日增墒率分别为4.95%~24.66%、4.21%~26.61、10.14%~21.88%、10.53%~20.49%、13.28%~20.22%和13.07%~20,18%,总体上等高反坡阶对深层土壤的增墒率略大于浅层土壤,并且越靠近表层增熵率变化幅度越大。通过坡耕地耕作层干湿时段划分发现,等高反坡阶能够显着增加坡耕地各个时期的土壤含水量,延长了湿润期,减少了干旱期,使坡耕地土壤水分长期处于较为湿润的水平。(4)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土壤水分剖面垂直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根据变异系数法对坡耕地土壤水分剖面变异情况划分了四个层次,其中原状坡耕地中,0~30cm为速变层,30~70cm为活跃层,70~90cm为次活跃层,90cm以上为相对稳定层;而在布设等高反坡阶坡耕地中,速变层变为0~30cm,而活跃层深度为30~50cm,次活跃层为50~90cm,90cm以上为相对稳定层。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后,减少了 0~90cm 土层土壤水分的变异程度,而增大了 90cm以上土层的变异程度。另外,布设等高反坡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湿润锋的向下运移速度。(5)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后,2016年和2017年坡耕地土壤贮水量相较原状坡耕地均有了明显提高,坡耕地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了 12.00%和14.22%,而土壤贮水量年变异系数较原状坡耕地则有所减少,这表明等高反坡阶不但可以显着提高坡耕地土壤贮水量,而且具有一定的调控土壤贮水量的效果。通过水量平衡计算,2016年和2017年原状坡耕地土壤贮水量分别补给了 10.55mm和1.43mm,而布设等高反坡阶后,土壤贮水量分别补给了 73.34mm和42.78mm,表明等高反坡阶能够使土壤储存更多的水分。(6)采用运动波模型和Green-Ampt模型相结合,用隐式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试验期32场典型降雨的产流量进行模拟。从模拟结果来看,32场降雨模拟原状坡耕地总产流量与实际产流量之间的相对误差仅-5.4%,而等高反坡阶处理坡耕地总产流量与实际产流量之间的相对误差仅-0.54%,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采用Richards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对土壤水分垂直运动进行模拟,模型求解采用有限差分法。从拟合结果来看,实测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仅为4.56%。(7)等高反坡阶不但能显着改善坡耕地土壤水分状况,而且在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以及培肥地力方面均有显着的效益。针对我国山区坡耕地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肥能力差的状况,在坡耕地大面积推广等高反坡阶是十分必要的。

二、残茬和秸秆覆盖对黄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残茬和秸秆覆盖对黄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概述
        1.2.2 土壤侵蚀模拟与定量研究进展
        1.2.3 基于高光谱反演的土壤可蚀性因子量化研究进展
        1.2.4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
        2.1.2 理论基础
    2.2 研究方法
        2.2.1 星陆双基土壤参数高光谱反演
        2.2.2 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2.2.3 碳稳定同位素示踪
        2.2.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东北低山丘陵区面临的土壤侵蚀问题
    3.2 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3.2.1 土地利用数据
        3.2.2 野外土壤样品采集及理化性质测定
        3.2.3 土壤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数据
        3.2.4 哨兵二遥感光谱数据集
        3.2.5 其他数据的获取
第4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反演的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表征
    4.1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相关性
    4.2 基于单日期哨兵二遥感影像数据的土壤有机碳预测模型
        4.2.1 建模与验证过程
        4.2.2 预测模型验证结果
    4.3 基于多时相哨兵二遥感影像复合土壤像素的土壤有机碳反演
        4.3.1 裸地范围的划定
        4.3.2 生成空间连续的多时相裸土像元数据集
        4.3.3 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结果
    4.4 基于近地土壤高光谱传感的土壤有机碳预测验证
        4.4.1 基于实验室高光谱数据的土壤有机碳反演结果
        4.4.2 对比验证
    4.5 土壤可蚀性因子空间表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低山丘陵区典型县域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5.1 土壤侵蚀模型的选取
    5.2 土壤侵蚀因子的计算
        5.2.1 降雨侵蚀力因子
        5.2.2 地形因子
        5.2.3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
        5.2.4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5.3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5.3.1 土壤侵蚀总体现状分析
        5.3.2 地形/土壤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5.3.3 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特征
        5.3.4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特征
    5.4 侵蚀热点区典型坡面土壤有机碳空间迁移-再分布机制研究
        5.4.1 坡面不同位置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和土壤质地变化
        5.4.2 基于碳稳定同位素示踪的SOC稳定性对土壤侵蚀的响应
        5.4.3 面向土壤侵蚀防治的坡耕地土壤固碳和保护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空间响应
    6.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6.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特征
        6.1.2 土地利用转换分析
        6.1.3 耕地土壤侵蚀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
    6.2 基于格网的土地利用强度与耕地景观指数时空分异分析
        6.2.1 网格单元的划分
        6.2.2 土地利用强度与耕地利用景观指数时空分异分析
    6.3 基于GWR模型耕地土壤侵蚀的土地利用因子分析
        6.3.1 GWR模型解释变量的选择与数据处理
        6.3.2 GWR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6.4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保护性耕作对水土保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含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2.2 水侵蚀
    2.3 土壤肥力
    2.4 风力侵蚀
3 结论

(3)施用生物炭对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生物炭特性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生物炭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2.3 生物炭对养分淋溶的影响
        1.2.4 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中的养分运移
    1.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效应分析
        2.2.2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
        2.2.3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运移的作用
    2.3 研究方法
        2.3.1 供试材料
        2.3.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2.3.3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2.3.4 土壤抗冲刷能力
        2.3.5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2.3.6 坡面湿润锋深度内土壤养分分布
        2.3.7 土壤养分流失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养分分布的影响
    3.1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3.1.1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3.1.2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分形维数的影响
    3.2 土壤团聚体的养分分布特征
        3.2.1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的影响
        3.2.2 土壤团聚体对土壤养分含量的贡献率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
    4.1 土壤分离能力
    4.2 土壤细沟可蚀性及临界剪切力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对降雨条件下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5.1 生物炭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5.1.1 降雨过程中坡面产流速率变化过程
        5.1.2 降雨过程中坡面产沙速率变化过程
        5.1.3 降雨过程中坡面泥沙含量变化过程
    5.2 生物炭对产流时间和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5.3 土壤侵蚀特征参数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生物炭对坡面速效养分垂直运移特征的影响
    6.1 土壤湿润峰深度内速效养分的垂直变化
        6.1.1 土壤湿润峰深度内铵态氮的垂直变化
        6.1.2 土壤湿润峰深度内硝态氮的垂直变化
        6.1.3 土壤湿润峰深度内速效磷的垂直变化
        6.1.4 土壤湿润峰深度内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因素
    6.2 生物炭对耕作层土壤速效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生物炭对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
    7.1 径流中可溶性养分流失特征
        7.1.1 径流中可溶性氮浓度的变化
        7.1.2 径流中可溶性磷浓度的变化
        7.1.3 径流中可溶性养分流失的影响因素
    7.2 泥沙中吸附态养分流失特征
        7.2.1 泥沙中有机碳的流失特征
        7.2.2 泥沙中全氮的流失特征
        7.2.3 泥沙中全磷的流失特征
        7.2.4 泥沙中吸附态养分流失的影响因素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生物炭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大粒径团聚体养分贡献率
        8.1.2 生物炭降低土壤分离能力
        8.1.3 生物炭对降雨条件下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8.1.4 生物炭对坡面速效养分垂直运移特征的影响
        8.1.5 生物炭对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黄土坡耕地地表状况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田间作物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1.2.2 土壤结皮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1.2.3 地表糙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1.2.4 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C因子)研究
    1.3 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地表状况单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2.2.2 地表状况复合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2.2.3 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C因子)建模分析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装置
        2.3.2 试验方案
        2.3.3 指标测量和计算
    2.4 数据处理和分析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坡度和雨强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3.1 坡度和雨强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3.1.1 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
        3.1.2 产流速率、产沙速率、径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3.1.3 平均产流速率、平均产沙速率、径流平均含沙量
        3.1.4 产流速率、产沙速率和径流含沙量之间的关系
    3.2 坡度和雨强对坡面产流产沙结果的影响
        3.2.1 坡度和雨强对坡面产流量的影响
        3.2.2 坡度和雨强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
    3.3 坡度和雨强对坡面入渗影响
        3.3.1 坡度和雨强对坡面入渗过程的影响
        3.3.2 坡度和雨强对坡面入渗速率的影响
        3.3.3 坡度和雨强对坡面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3.4 坡度和雨强对细沟侵蚀的影响
        3.4.1 细沟长度和细沟密度
        3.4.2 细沟侵蚀量和细沟侵蚀百分比
    3.5 本章小结
        3.5.1 讨论
        3.5.2 结论
第四章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1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4.1.1 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
        4.1.2 产流速率、产沙速率、径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4.1.3 平均产流速率、平均产沙速率、径流平均含沙量
        4.1.4 产流速率、产沙速率和径流含沙量之间的关系
    4.2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坡面产流产沙结果的影响
        4.2.1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坡面产流量的影响
        4.2.2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
    4.3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坡面入渗的影响
        4.3.1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坡面入渗过程的影响
        4.3.2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坡面入渗速率的影响
        4.3.3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坡面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4.4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
        4.4.1 细沟长度和细沟密度
        4.4.2 细沟侵蚀量和细沟侵蚀百分比
    4.5 本章小结
        4.5.1 讨论
        4.5.2 结论
第五章 作物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5.1 作物覆盖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的影响
        5.1.1 玉米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的影响
        5.1.2 大豆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的影响
        5.1.3 玉米和大豆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作用系数对比
    5.2 作物覆盖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5.3 作物覆盖对坡面产流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
        5.3.1 玉米对坡面产流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
        5.3.2 大豆对坡面产流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
        5.3.3 玉米和大豆对坡面产流量作用系数对比
    5.4 作物覆盖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
        5.4.1 玉米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
        5.4.2 大豆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
        5.4.3 玉米和大豆对坡面产沙量作用系数对比
    5.5 本章小结
        5.5.1 讨论
        5.5.2 结论
第六章 地表状况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综合分析
    6.1 地表状况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的影响
        6.1.1 玉米、结皮和糙度组合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的影响
        6.1.2 大豆、结皮和糙度组合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和降雨初损量的影响
    6.2 地表状况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6.2.1 玉米、结皮和糙度组合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6.2.2 大豆、结皮和糙度组合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6.3 地表状况对坡面产流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
        6.3.1 玉米、结皮和糙度组合对坡面产流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
        6.3.2 大豆、结皮和糙度组合对坡面产流量和径流系数的影响
    6.4 地表状况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
        6.4.1 玉米、结皮和糙度组合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
        6.4.2 大豆、结皮和糙度组合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6.5.1 讨论
        6.5.2 结论
第七章 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C因子)建模分析
    7.1 田间作物生长指标变化
    7.2 地表糙度和土壤结皮指标变化
        7.2.1 地表糙度在作物不同生长期变化
        7.2.2 土壤结皮厚度在作物不同生长期变化
    7.3 土壤流失比率变化
    7.4 C因子计算模型构建与评价
        7.4.1 现有的作物C因子计算模型验证
        7.4.2 相关关系分析
        7.4.3 C因子计算模型构建
        7.4.4 C因子计算模型评价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
    8.1 主要结论
        8.1.1 坡度和雨强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8.1.2 土壤结皮和地表糙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8.1.3 田间作物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8.1.4 田间管理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8.1.5 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C因子)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户技术采用研究
        1.3.2 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研究
        1.3.3 农户资源禀赋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禀赋
        2.1.2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2.1.3 农户技术采用
    2.2 相关理论
        2.2.1 计划行为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集体行动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
        2.3.1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2.3.2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2.3.3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决策的影响
        2.3.4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效果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现状及特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1.1 数据来源
        3.1.2 样本描述性统计
    3.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情况
        3.2.1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情况分析
        3.2.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情况分析
        3.2.3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情况分析
        3.2.4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果分析
    3.3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中存在的问题
        3.3.1 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水平不高
        3.3.2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低
        3.3.3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实际采用率偏低
        3.3.4 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评价不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资源禀赋测度
    4.1 资源禀赋测度体系
        4.1.1 数据说明
        4.1.2 指标设计原则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资源禀赋测度过程
        4.2.1 资源禀赋水平测度方法
        4.2.2 资源禀赋水平因子分析结果
        4.2.3 资源禀赋结构测度方法
        4.2.4 资源禀赋分析结果
    4.3 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3.1 经济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3.2 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3.3 社会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5.3.1 统计推断
        5.3.2 模型设定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资源禀赋水平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5.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6.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6.3.1 统计推断
        6.3.2 模型构建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资源禀赋和技术认知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6.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7.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7.3.1 统计推断
        7.3.2 模型构建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资源禀赋和采用意愿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7.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效果的影响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8.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8.3.1 统计推断
        8.3.2 模型构建
    8.4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的影响
        8.4.1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的影响
        8.4.2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生态效果的影响
    8.5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分析
        8.5.1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分析
        8.5.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覆盖模式对不同旱作区农田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表覆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2.2 地表覆盖对土壤水温的影响
        1.2.3 地表覆盖对土壤碳氮养分的影响
        1.2.4 地表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2.5 地表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中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1.2 试验区2015-2017年的降水和气温分布
    2.2 试验设计
        2.2.1 半干旱区不同覆盖种植模式试验
        2.2.2 半湿润区不同覆盖种植模式试验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水分
        2.3.2 休闲期降水储存率
        2.3.3 土壤温度
        2.3.4 土壤碳氮及其组分
        2.3.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2.3.6 玉米产量与生物量
        2.3.7 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分析
        2.4.1 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生长指标的数据分析
        2.4.2 土壤微生物的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覆盖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温的影响
    3.1 土壤温度
        3.1.1 生育期0-25cm平均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3.1.2 生育前期0-25cm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3.1.3 生育期0-25cm土壤积温
    3.2 休闲期保墒效应
        3.2.1 休闲期前后0-2m土壤含水量剖面图
        3.2.2 休闲期0-2m土壤储水量和降水储存率
    3.3 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
        3.3.1 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
        3.3.2 生育期0-2m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
        3.3.3 生育期玉米农田总耗水量
    3.4 讨论
        3.4.1 土壤温度
        3.4.2 土壤水分
    3.5 小结
第四章 连续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碳氮变化
    4.1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C/N的变化
        4.1.1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动态变化
        4.1.2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变化
        4.1.3 土壤碳氮比的变化
    4.2 土壤可溶性碳氮组分的变化
        4.2.1 可溶性有机碳
        4.2.2 可溶性有机氮
    4.3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变化
        4.3.1 硝态氮
        4.3.2 铵态氮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连续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5.1.1 细菌多样性
        5.1.2 真菌多样性
    5.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5.2.1 细菌群落组成及结构
        5.2.2 真菌群落组成及结构
    5.3 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5.3.1 细菌群落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5.3.2 真菌群落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5.4 讨论
        5.4.1 农田覆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显着影响
        5.4.2 农田覆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6.1 生育进程
    6.2 株高与茎粗
    6.3 叶面积指数
    6.4 干物质积累
        6.4.1 玉米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6.4.2 农田覆盖对干物质转运与分配的影响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1 产量及相关性状
        7.1.1 秃尖长、穗长和穗粗
        7.1.2 百粒重、穗粒数和空秆率
        7.1.3 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
    7.2 水分利用效率
    7.3 经济效益
    7.4 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与土壤特性的相关分析
        7.4.1 产量等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7.4.2 产量等指标与土壤微生物性状的相关性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长期保护性轮耕的黄土旱塬春玉米田土壤蓄水培肥增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1.2.1 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与发展
        1.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1.2.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1.2.5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耕作处理及田间管理
    2.4 研究内容
        2.4.1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2.4.2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结构改良的影响
        2.4.3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4.4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产量、碳足迹和经济收益的影响
    2.5 技术路线
    2.6 测定项目与方法
        2.6.1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2.6.1.1 土壤水分测定
        2.6.1.2 生育期耗水量计算(ET)
        2.6.1.3 土壤水分补给量和补给系数
        2.6.1.4 降水年型的划分
        2.6.1.5 土壤团聚体样品采集与测定
        2.6.1.6 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及土壤水分亏缺度测定
        2.6.2 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测定
        2.6.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6.2.2 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测定
        2.6.2.3 土壤细菌多样性测定
        2.6.3 产量测定
        2.6.3.1 产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指数计算
        2.6.3.2 降水年型的划分
        2.6.3.3 水分、降水利用效率、肥料氮偏生产力和肥料磷偏生产力计算
        2.6.4 农业碳足迹的计算
        2.6.5 经济收益的计算
    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休闲期土壤水分特征
        3.1.1 休闲期降雨对土壤水分补给的影响
        3.1.2 休闲末期土壤水分恢复剖面特征
    3.2 不同轮耕模式生育期土壤水分特征
        3.2.1 不同轮耕模式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变化特征
        3.2.1.1 三年轮耕模式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变化特
        3.2.1.2 两年轮耕模式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变化特征
        3.2.2 不同轮耕模式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3.2.2.1 三年轮耕模式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3.2.2.2 两年轮耕模式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3.3 生育期耗水特征
    3.4 土壤水分平衡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结构改良的影响
    4.1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1.1 三年轮耕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1.2 两年轮耕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2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4.2.1 三年轮耕模式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4.2.2 两年轮耕模式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4.3 不同轮耕模式对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4.3.1 三年轮耕模式对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4.3.2 两年轮耕模式对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4.4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水分亏缺度的影响
        4.4.1 三年轮耕模式对土壤水分亏缺度的影响
        4.4.2 两年轮耕模式对土壤水分亏缺度的影响
    4.5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4.5.1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4.5.2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4.6 讨论
        4.6.1 长期轮耕模式对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影响
        4.6.2 长期轮耕模式对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水分亏缺度的影响
        4.6.3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长期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5.1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变化
    5.2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全氮含量和储量变化
    5.3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
    5.4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
    5.5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全钾含量的变化
    5.6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5.7 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变化
        5.7.1 土壤细菌 α 多样性
        5.7.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5.7.3 土壤化学特性和细菌群落之间的相关关系
    5.8 讨论
        5.8.1 长期轮耕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5.8.2 耕作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5.8.3 耕作对土壤磷和钾含量的影响
        5.8.4 长期轮耕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
    5.9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产量、碳足迹和经济收益的影响
    6.1 长期轮耕模式的产量效应
        6.1.1 三年轮耕模式下春玉米产量效应
        6.1.2 两年轮耕模式的产量效应
    6.2 不同降水年型下轮耕模式的产量效应
        6.2.1 不同降水年型下三年轮耕模式春玉米产量效应
        6.2.2 不同降水年型下两年轮耕模式春玉米产量效应
    6.3 不同轮耕周期下轮耕模式的产量效应
        6.3.1 不同轮耕周期下三年轮耕模式春玉米产量效应
        6.3.2 不同轮耕周期下两年轮耕模式春玉米产量效应
    6.4 不同轮耕模式下春玉米产量稳定性
    6.5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田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6.6 长期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碳足迹的影响
    6.7 长期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经济收益的影响
    6.8 土壤特性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6.9 讨论
    6.10 小结
第七章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北方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产流产沙及土壤水分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研究意义
        1.1.2 坡耕地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坡面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
        1.2.2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2.3 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土壤含水率测定
        2.3.2 气象资料和产流产沙量
        2.3.3 土壤颗粒机械组成、植被覆盖度和地温
        2.3.4 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贮水量
        2.3.5 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2.4 分析方法
        2.4.1 灰色关联分析
        2.4.2 富集率和分形维数
        2.4.3 矩阵法分选系数σ、偏倚系数CS和峰凸系数CE
        2.4.4 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
        2.4.5 Pearson相关系数
        2.4.6 时间稳定性研究方法
        2.4.7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2.4.8 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
        2.4.9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耕作模式产流产沙量研究
    3.1 不同耕作模式坡面产流、产沙量分析
    3.2 产流产沙量影响因子分析
    3.3 坡面流失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及富集率分析
    3.4 坡面流失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3.5 坡面流失土壤颗粒其他评价指标
    3.6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水分分布研究
    4.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垂直方向变化的影响
    4.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含量水平方向变化的影响
    4.3 土壤水分剖面、坡面二维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4.4 大豆产量、农艺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5.1 降雨量与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特征
    5.2 不同指标对土壤水分时间稳性评价
    5.3 代表性测点估计效果检验
    5.4 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
    5.5 不同剖面深度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5.5.1 不同剖面深度观测点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5.5.2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5.6 不同深度和测定时间土壤水分二维分布特征
    5.7 不同耕作模式剖面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变异特征
    5.8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耕作模式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6.1 土壤含水量经典统计学分析
    6.2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结构特征
    6.3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空间格局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主要研究成果
        7.1.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9)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不同坡度暗棕壤水土保持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
        1.3.2 水土流失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1.3.3 种植方式对水土保持效应的影响
        1.3.4 水土保持效应评价
        1.3.5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4.2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4.3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蓄水保土性质的影响
        1.4.4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水土保持效应的综合评价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1.4 植被与土壤
        2.1.5 土地利用状况
        2.1.6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布设及样品采集
        2.2.2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定方法
        2.2.3 土壤入渗特征计算方法
        2.2.4 土壤比表面积与结构系数计算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3.1.1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容重的影响
        3.1.2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孔隙度的影响
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3.2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3.3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结构特征的影响
        3.3.1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3.3.2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微团聚体的影响
        3.3.3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结构系数的影响
    3.4 暗棕壤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性
        3.4.1 暗棕壤坡耕地土壤机械组成的空间变异性
        3.4.2 暗棕壤坡耕地土壤微团聚体的空间变异性
        3.4.3 暗棕壤坡耕地土壤结构系数的空间变异性
    3.5 小结
第四章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1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化学指标特征影响分析
        4.1.1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4.1.2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有机质的影响
        4.1.3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比表面积的影响
        4.1.4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氮素的影响
        4.1.5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磷素的影响
    4.2 暗棕壤坡耕地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变异性
        4.2.1 暗棕壤坡耕地土壤比表面积的空间变异性
        4.2.2 暗棕壤坡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
    4.3 小结
第五章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蓄水保土性质的影响
    5.1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入渗特征的影响
        5.1.1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入渗过程的影响
        5.1.2 暗棕壤坡耕地土壤入渗模型拟合
        5.1.3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水分入渗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产流产沙量的影响
        5.2.1 降水特征分析
        5.2.2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产流产沙量的影响
        5.2.3 暗棕壤坡耕地产流产沙量与降雨特征相关分析
        5.2.4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坡耕地流失的泥沙机械组成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水土保持效应的综合评价
    6.1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水土保持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标
    6.2 基于主成分分析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水土保持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标
    6.3 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暗棕壤水土保持效应的综合评价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等高反坡阶对滇中红壤坡耕地土壤水分运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降雨产流基本理论
        1.2.2 土壤水分运动研究现状
        1.2.3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进展
        1.2.4 等高反坡阶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2 试验布设及土壤基本参数的确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布设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校正
    2.2 研究结果
        2.2.1 土壤背景值
        2.2.2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
    2.3 本章小结
3 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地表径流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布设
        3.1.2 数据采集与取样
        3.1.3 指标计算及分析方法
    3.2 研究结果
        3.2.1 自然降雨条件下等高反坡阶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3.2.2 室内模拟降雨下等高反坡阶对地表径流和入渗的影响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布设
        4.1.2 指标计算及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的影响
        4.2.2 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土壤贮水量和水量平衡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指标计算及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等高反坡阶对坡面不同深度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5.2.2 等高反坡阶对坡面不同位置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5.2.3 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水量平衡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坡耕地产流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
    6.1 坡耕地产流过程数值模拟
        6.1.1 模型建立
        6.1.2 坡耕地产流过程的数值模拟
        6.1.3 坡耕地产流过程的数值模拟
    6.2 坡耕地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
        6.2.1 模型建立
        6.2.2 数值模拟
        6.2.3 模型求解
        6.2.4 模型的评价方法
        6.2.5 数值横拟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等高反坡阶综合效用分析评价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布设
        7.1.2 指标计算及分析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等高反坡阶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7.2.2 等高反坡阶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2.3 等高反坡阶保肥效用分析
        7.2.4 等高反坡阶保肥效用分析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四、残茬和秸秆覆盖对黄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D]. 祝元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2]保护性耕作对水土保持的影响[J]. 白鑫,廖劲杨,胡红,刘祥,许乙山,鄢祺迅,黄铄. 农业工程, 2020(08)
  • [3]施用生物炭对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D]. 彭小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黄土坡耕地地表状况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D]. 林青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D]. 刘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覆盖模式对不同旱作区农田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D]. 黄方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长期保护性轮耕的黄土旱塬春玉米田土壤蓄水培肥增产效应研究[D]. 王淑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北方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产流产沙及土壤水分分布研究[D]. 邱野.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9]两种粮草种植方式对不同坡度暗棕壤水土保持效应的影响[D]. 申聪颖.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等高反坡阶对滇中红壤坡耕地土壤水分运动影响研究[D]. 王帅兵.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  

秸秆还田对黄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