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8例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8例

一、中药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108例(论文文献综述)

文斌[1](2021)在《电针联合清热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价电针联合清热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有效的AGA中医外治法,以期为中医外治法联合应用治疗AGA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针灸科住院部就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7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加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加电针联合清热止痛膏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评分、VAS疼痛评分、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测定,包括肾功能(BUA、BU、Scr)及炎症指标(CRP、ESR),并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电针联合清热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1.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值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BUA值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BUA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BUA值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BUA值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CRP值、ESR值比较:两组治疗后CRP值、ESR值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CRP值、ESR值之间不具有显着差异(P>0.05)。5.Scr值、BU值比较:治疗前后两组Scr、BU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cr值、BU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6.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电针联合清热止痛膏外敷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在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疼痛及炎症反应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但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电针联合清热止痛膏外敷较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作用显着,且电针联合清热止痛膏外敷具有降低尿酸水平的作用,安全性良好。因此,电针联合清热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总体效果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静[2](2021)在《当归拈痛汤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当归拈痛汤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血沉、血尿酸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经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当归拈痛汤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对照组予塞来昔布治疗;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d、第7d的C反应蛋白、血沉、血尿酸、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即刻止痛效果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即刻显效率83.78%,对照组即刻显效率6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前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3d、7d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C反应蛋白、血沉、血尿酸水平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第7d下降水平比第3d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第3d、7d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C反应蛋白、血沉、血尿酸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第3d、7d均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归拈痛汤联合刺络放血法能有效改善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血沉、血尿酸水平,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庄熔璞(Jungpu Chuang)[3](2020)在《火针围刺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火针结合围刺法对本病的治疗机理。方法:本研究总计纳组66例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的痛风患者给予火针结合围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别嘌醇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天,治疗结束后统计数据,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包括VAS评分量表、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及血清尿酸值、血清IL-1B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和指标统计分析,从而评价不同疗法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1)根据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血尿酸水平、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外周血IL-1B含量、疗效评定比较数据统计可知两组在以上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各组VAS评分(治疗组为22.53±5.30,对照组为34.27±5.76)与治疗前对比均显着下降(P<0.01)。而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说明火针结合围刺法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具有更好的止痛作用。(2)血尿酸水平:两组患者经治疗干预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治疗组340.50±21.07,对照组330.61±22.3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火针结合围刺法与药物对比,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尿酸的效果。外周血IL-1β水平:两组患者经治疗干预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血清IL-1 β浓度(治疗组57.93±13.66,对照组68.23±16.7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火针结合围刺法具有一定的抗炎反应作用。(3)中医症状积分:各组进行治疗干预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5.21±2.13,对照组8.43±3.2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缓解。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说明火针结合围刺法在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计32例患者痊愈23例,显效6例,临床愈显率90.62%;对照组总计32例患者痊愈21例,显效4例,愈显率78.12%。结论:本研究通过火针结合围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此综合疗法具有明显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及IL-1 β水平。火针结合围刺法治疗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思想,为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

吕静[4](2020)在《二青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对中药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RCT进行Meta分析,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中药外治法治疗痛风的疗效与安全性,为研究二的临床研究提供循证支持。2.比较二青散联合依托考昔与单用依托考昔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一: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Pub Med数据库中符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设定为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12月11日。检索词为:“痛风”、“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中药”、“gou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以及相关词汇。研究二: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且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证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依托考昔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二青散外敷,且两组均予以饮食、作息等指导,疗程1周。观察两组患者每日疼痛评分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ESR、CRP、UA等检查,治疗结束后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一:纳入17篇文献,共127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42例,对照组631例。所有研究治疗组为中药外治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且各研究干预措施均有控制饮食等生活指导。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结果如下:(1)临床总有效率:OR=3.30,Z=6.69(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2)关节疼痛评分:合并发现存在高度异质性,未进行合并。8个研究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个研究报告两组无明显差异。(3)SUA:MD=-48.09,Z=6.25(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4)ESR:按照疗程分亚组,结果疗程14天、10天及7天时,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CRP:按疗程分亚组,治疗14天后,两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0天、7天后,两组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方面,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皮疹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二:治疗组脱落1例,未纳入统计分析。各研究结果如下:(1)疾病疗效:试验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两组疾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NRS评分:治疗第2~7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治疗第2~4天分别与前一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7天分别与前一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2~7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第1~7天分别与前一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第1~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6天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两组疼痛NR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肿胀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疼痛、关节压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伸不利及皮温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内比较,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屈伸不利及皮温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组内比较,在关节疼痛、压痛、屈伸不利及皮温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肿胀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指标:SUA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RP方面,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两组各出现1例出现白细胞升高,试验组出现1例肾功能异常、1例皮疹。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c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一:本次研究初步证实中药外治法联合西药在急性痛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有效率、SUA及安全性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研究二:二青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联合西药起到了增效作用,尤其在关节肿胀、压痛方面方面优势明显,在改善患者CRP及SUA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疗效。

徐方琼[5](2020)在《湿热痹通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湿热痹通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Doll’s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秋水仙碱;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湿热痹通膏外敷。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关节症状改善情况(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关节疼痛VAS评分、患处皮温)、白细胞介素-6、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评价湿热痹通膏外敷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结果:1、湿热痹通膏外敷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的关节症状改善有较好的效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关节活动度评分、关节肿胀度评分、VAS评分、患处皮温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天的VAS评分及患处皮温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疼痛缓解及降低患处皮温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采用t检验,t=0.628,P=0.532>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7天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7天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组间对比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疗效对比,经秩和检验Z=-2.329,P=0.02<0.05,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不相同,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0%,对照组为83.33%。5、两组受试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各项安全指标无明显异常。结论:本研究表明湿热痹通膏外敷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胀、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患处皮肤温度,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并且湿热痹通膏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携带方便,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王鹤亭[6](2020)在《水晶丹外敷对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抗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此次实验选择正常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Coderre造模方法,根据文献资料配制一定浓度的MSU溶液,选择大鼠右后踝关节并向其中注射MS U溶液来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模拟痛风急性发作的过程,并外敷水晶丹进行治疗,比较各组间大鼠踝关节周径、皮温、关节滑膜病理变化,检测踝关节滑液及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探讨中药制剂水晶丹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各组均以普通饲料喂养,自适应喂养2周后开始造模。实验组和模型组予以右侧踝关节注射MSU溶液,造模成功后予以每日水晶丹外敷8小时,空白对照组予以右侧踝关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观察各组0h、12h、24h、48h、72h大鼠一般情况,测量右踝周径、皮温,检测24h、48h、72h时右踝关节滑液及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观察72h大鼠关节滑膜的炎症变化。结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水晶丹能改善SD痛风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度和皮温,有效的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降低血清TNF-α,IL-1β水平,改善SD大鼠滑关节滑膜病理变化。结论:水晶丹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炎症因子,改善MSU诱导的SD大鼠的症状。

杨瑞丽[7](2020)在《痛风发作部位与经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观察痛风(Gout)的发作部位、发作时间,总结发作部位与经络,发作时间与子午流注时辰变化规律的关系,为临床循经论治痛风提供理论依据;2.调查痛风的影响因素,对影响痛风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为痛风患者的饮食起居、生活方式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方法: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痛风患者。对纳入的痛风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痛风发作部位、发作经络、发作时间、影响因素(如饮食、饮酒、肥胖、劳累、外伤、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调查数据通过使用Epi Data3.1建立包含所有调查项目的数据表,并在该软件中录入相应数据,最后从录好的数据表中导出所有数据用Excel 2016和SPSS25.0处理和分析数据。结果:1.发作时辰:12时辰中最常发病时辰前5位依次为辰时(7-9时)74例,无定时66例,子时(23-1时)42例,卯时(5-7时)28例,申时(15-17时)26例。2.发作部位:发作部位前5位的依次为第一跖趾关节的有144例,膝关节96例,足外踝关节92例,足内踝关节86例,足背50例。3.发作经络:足太阴脾经144例,足阳明胃经124例,足太阳膀胱经98例,足少阴肾经88例,手太阳小肠经32例,手阳明大肠经28例。4.诱因:高嘌呤饮食、运动(长时间运动)为诱发足阳明胃经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程、体重指数(BMI)、发病前感冒、文化程度为诱发足太阴脾经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BMI、发病前劳累、发病前感冒为诱发足太阳膀胱经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外伤为诱发手阳明大肠经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SUA)、高嘌呤饮食、熬夜为诱发手太阳小肠经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痛风患者全天均可发病,但发病时间多在一日的早晨或夜晚,主要为十二时辰的辰时(7-9时)、子时(23-1时)、卯时(5-7时)。2.痛风的发作部位多集中于第一跖趾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其次为足背、掌指关节和肘关节等。3.痛风的发作经络多位于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4.痛风的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高嘌呤饮食、饮酒、劳累、熬夜、外伤史等有关。其中,高嘌呤饮食、运动(长时间运动)、体重指数、血尿酸、病程、发病前感冒、文化程度、发病前劳累、熬夜为诱发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广瀚,刘健,龙琰,鲍丙溪,张颖[8](2019)在《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现行治疗方案中,中医逐渐成为治疗痛风的重要部分。就现阶段运用单纯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综述,按照中药内服复方和中药内外合治进行分类整理,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痛风性关节炎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孙辉[9](2017)在《基于近30年中医期刊文献的痛风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梳理痛风文献发展演变脉络,挖掘临床常见证型与常用药物的证治规律,以期为痛风的临床治疗开拓新途径。方法:运用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梳理痛风病名源流、症状和体征与病因病机。建立近30年(1985-2015年)中医期刊文献痛风方药治疗数据库,运用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整理分析和探寻治疗痛风的临床证治规律。结果:通过对痛风方药治疗数据库统计分析发现,七类药物在痛风治疗中最为常用: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与解表药。清热药用药频次最高,其中清热解毒列首位,次之为清热燥湿与清热凉血。说明现在临床诊疗痛风多从热毒炽盛入手,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燥湿、凉血,并灵活随症加减。现代中医临床痛风证型分类多而芜杂,证型不统一。通过对痛风证候、症状、体征等信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证候以热、湿、瘀、痰、虚为主,与药物分析相合。结论:通过整理归纳近30年痛风治疗期刊文献,厘清“痛风”病名源流,提出以虚实分症辨治痛风,将痛风划分为湿热痹阻、肝肾阴虚、风寒湿阻、血瘀阻络、阴虚血热、痰热郁络、瘀热互结、脾肾阳虚八类。治法则以疏泄经络实邪,补益阴阳亏虚为主,同时注意脏腑气血的调护。

张磊,刘维,吴沅皞,刘晴,张伯礼[10](2015)在《中医药治疗痛风近况》文中研究说明痛风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痛风发病率逐年提高,而中医药对痛风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众医家对痛风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近5年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二、中药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10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108例(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联合清热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试验
    1.临床资料
        1.1 试验对象的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伦理学要求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的计算
        2.2 分组
        2.3 治疗方案
    3.疗效评估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判定标准
        3.3 安全性评估
    4.统计学处理
    5.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研究指标
        5.3 安全性评估
讨论
    1.祖国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1.1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证候分型及辨证论治
    2.西医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2.1 临床特点
        2.2 发病机制
        2.3 诱因
        2.4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3.试验方案讨论
        3.1 电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
        3.2 穴位选择依据
        3.3 清热止痛膏处方组成及其组方机理分析
        3.4 口服药物的选择
        3.5 观察指标的确立依据
    4.结果分析
        4.1 基线资料比较
        4.2 VAS疼痛评分比较
        4.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4.4 BUA值比较
        4.5 CRP值、ESR值比较
        4.6 Scr值、BU值比较
        4.7 疗效比较
    5.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附录3
致谢

(2)当归拈痛汤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西医对痛风的认识
        1.1 痛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痛风的发病机制
        1.3 西医治疗
    2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2.1 病名的认识
        2.2 病因病机
        2.3 治则治法
        2.4 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2.6 数据统计方法
        2.7 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研究收集病例情况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3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3.1 两组患者血浆CRP对比
        3.2 两组患者血浆ESR对比
        3.3 两组患者血浆UA对比
        3.4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3.5 两组治疗前后即刻止痛效果评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中医主症评分对比
        3.7 两组患者中医次症评分对比
        3.8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3.9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第四部分 讨论
    1 湿热蕴结证型的选择
    2 塞来昔布的选择
    3 当归拈痛汤选方依据及配伍
    4 当归拈痛汤方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5 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
    6 临床疗效分析
    7 安全性评估
    8 病例脱落剔出情况
    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附录
缩略词表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火针围刺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西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一、概念及命名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三、西医发病机制
        四、诊断标准
        五、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二、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三、中药治疗
        四、针灸治疗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研究资料
        二、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三章 统计结果
    第一节 临床数据对照比较分析
        一、基线资料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4)二青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中药外治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
        1.5 质量评价
        1.6 数据提取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特征
        2.3 质量评价结果
        2.4 疗效评价
        2.5 发表偏倚
    3 小结
研究二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试验设计
        1.3 诊断标准
        1.4 不良事件观察与记录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用药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入组情况
        3.2 基线比较
        3.3 结果比较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 中药外治法
    2 针灸治疗
    3 其他疗法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湿热痹通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1.2.1 病例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剔除标准、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1.2.5 伦理审查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及一般资料
        2.2 治疗方法
        2.2.1 健康教育
        2.2.2 对照组
        2.2.3 治疗组
        2.2.4 注意事项
        2.2.5 疗程
    3 观察指标
        3.1 安全性指标
        3.2 疗效性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4.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4.2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4.3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4.4 安全性评判标准及处理
    5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1.1 治疗前后CRP比较
        1.2 治疗前后ESR比较
        1.3 治疗前后IL-6比较
        1.4 治疗前后BUA的比较
        1.5 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1.6 治疗前后关节肿胀度的比较
        1.7 治疗前和治疗第4天VAS评分的比较
        1.8 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1.9 治疗前和治疗第4天患处皮温的比较
        1.10 治疗前后患处皮温的比较
        1.11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1.12 治疗前后两组尼莫地平值的比较
        1.13 综合疗效比较
    2 安全性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西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2 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2.1 对病名的认识
        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对湿热痹阻证的认识
        2.4 对治疗的认识
        2.5 湿热痹通膏的组方特点
        2.6 现代药理研究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中医证候积分值
        3.2 关节症状评分值
        3.3 BUA、IL-6、ESR、CRP比较
        3.4 综合疗效比较
        3.5 安全性比较
    4 问题和改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附表7
附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水晶丹外敷对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抗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词汇缩略表
引言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饲料
        1.3 实验环境
        1.4 实验药品
        1.5 实验仪器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标记及造模方法
        2.1.1 分组
        2.1.2 标记
        2.1.3 造模
        2.2 给药方法
        2.3 标本采集及处理
        2.3.1 周径及皮温测定
        2.3.2 关节滑液及血清采集
        2.3.3 大鼠关节组织采集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步骤
        2.4.1 一般情况
        2.4.2 ELISA法检测大鼠模型TNF-α、IL-1β血清水平和关节滑液水平
        2.4.3 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2.5 统计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大鼠一般情况
        3.2 大鼠右后踝皮温
        3.3 大鼠右踝周径比较
        3.4 大鼠血清、滑液IL-1β水平(分别比较24、48、72h)
        3.5 大鼠血清、滑液TNF-α水平(分别比较24、48、72h)
        3.6 大鼠踝关节滑膜HE染色观察(分别比较3组大鼠72h)
    4 小结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1、痛风病名
        2、祖国医学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认识
        2.1 痛风的病因认识
        2.2 痛风的病机认识
        3、祖国医学关于痛风辩证论治
    二、现代医学对痛风相关研究
        1、痛风流行病学
        2、痛风发作的危险因素
        3、痛风临床症状
        4、痛风的发病机制
        4.1 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通路
        4.2 NALP3炎性体通路
        4.3 白细胞介素类细胞因子
        4.4 脂联素
        4.5 ATP-P2X7R信号通路
        5、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机制
        5.1 炎症进程影响因素
        5.2 中性粒细胞向胞外释出核内物质形成胞外诱捕网(NETs)
        5.3 TGF-β1产生和凋亡白细胞的清除
        5.4 其它因素
        6、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相关研究
        6.1 高尿酸血症最新遗传学研究
        6.2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6.3 高尿酸症与痛风发作联系
    三、中药外治治疗GA现状
    四、GA模型选择
        1、GA动物模型研究
        2、GA模型的机理
        3、本次实验模型选择依据
    五、水晶丹方义及作用机制探讨
        1、水晶丹组成药物研究及方义
        2、水晶丹作用机制探讨
    六、水晶丹外敷对AGA模型大鼠抗炎机制探讨
        1、水晶丹大鼠一般情况、精神、关节功能影响
        2、水晶丹外敷对大鼠右踝周径影响
        3、水晶丹外敷对大鼠右踝皮温影响
        4、水晶丹外敷对大鼠右踝关节血清、滑液TNF-α水平影响
        5、水晶丹外敷对大鼠右踝关节血清、滑液IL-1β水平影响
        6、水晶丹具有清热解毒、化瘀除湿之功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生成,改善机体炎症病理状态,进而减轻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
结论
参考文献
问题与展望
致谢
综述 近年中西医治疗痛风药物的概述
    一、现代医学治疗痛风药物
        1、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
        2、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
    二、传统中药提取物
    三、中药治疗
        1、中药内服
        2、中药外敷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五、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7)痛风发作部位与经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背景及方案
    1 研究目的
    2 任务背景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对象
        3.2 受试者的选择及退出标准
        3.3 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结果
    1 一般情况
        1.1 性别分布情况
        1.2 年龄分布情况
        1.3 不同性别患者年龄、病程情况
        1.4 血尿酸分布情况
        1.5 痛风分期
    2 痛风发作部位、时辰及经络
        2.1 痛风发作部位
        2.2 痛风发作时辰
        2.3 痛风发作经络
    3.痛风的影响因素
        3.1 痛风与高嘌呤饮食
        3.2 痛风与饮酒
        3.3 痛风与体重指数
        3.4 痛风与运动
        3.5 痛风与劳累、外伤、感冒、感染
        3.6 痛风与文化程度
        3.7 痛风与熬夜
        3.8 痛风与职业
    4.痛风影响因素单因素回归分析
    5.痛风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基本情况
        1.1 性别
        1.2 年龄
        1.3 病程
    2 子午流注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
        2.1 理论基础
        2.2 临床应用
        2.3 小结
    3 子午流注理论对痛风性关节炎防治意义探讨
        3.1 发作时辰
        3.2 发作部位、经络
        3.3 意义探讨
    4 循经论治理论及临床应用
        4.1 痛风与经络
        4.2 循经论治理论
        4.3 循经论治的临床应用
    5 痛风的影响因素
        5.1 高嘌呤饮食
        5.2 运动情况
        5.3 体重指数
        5.4 发病前感冒
        5.5 发病前劳累
        5.6 血尿酸
        5.7 熬夜
        5.8 文化程度
        5.9 外伤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中医历史沿革
    2.病因病机
    3.痛风发作部位与经络的关系
    4.痛风的影响因素
    5.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纯中药复方内服法的临床运用
    1.1 经典名方的加减运用
    1.2 临床自拟方的运用
2 中医外治法的临床运用
3 中医内外合治法的临床运用
4 小结

(9)基于近30年中医期刊文献的痛风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痛风文献梳理
    1 痛风的源流
    2 痛风的病因病机
        2.1 病因分析
        2.2 病机探讨
    3 痛风的分型
    4 鉴别诊断
        4.1 痛风与风痹
        4.2 痛风与热痹
        4.3 痛风与脚气
第二部分 痛风的证治规律研究
    1 研究材料
    2 数理统计方法
        2.1 数据预处理
        2.2 数据库建立
        2.3 挖掘方法
    3 痛风的临床证治规律分析
        3.1 高频症状体征的聚类分析
        3.2 痛风的证候类型分析
        3.3 痛风的临床用药分析
        3.4 痛风高频药物关联分析
        3.5 痛风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痛风的病名
    2 痛风证型分类
        2.1 实证
        2.2 虚证
    3 治则治法
        3.1 治疗原则
        3.2 具体治法
        3.3 预防与护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10)中医药治疗痛风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治疗
2问题与展望

四、中药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10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联合清热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 文斌.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2]当归拈痛汤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马静.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火针围刺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庄熔璞(Jungpu Chua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二青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D]. 吕静.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5]湿热痹通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观察[D]. 徐方琼.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水晶丹外敷对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抗炎机制研究[D]. 王鹤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痛风发作部位与经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杨瑞丽.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孙广瀚,刘健,龙琰,鲍丙溪,张颖.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08)
  • [9]基于近30年中医期刊文献的痛风证治规律研究[D]. 孙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3)
  • [10]中医药治疗痛风近况[J]. 张磊,刘维,吴沅皞,刘晴,张伯礼. 世界中医药, 2015(10)

标签:;  ;  ;  ;  ;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