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亚麻田除草效果试验及应用技术

南方亚麻田除草效果试验及应用技术

一、南方亚麻田杂草防治药效试验及应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扬[1](2021)在《东北地区大豆田化学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北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大豆在东北地区更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豆田中的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制约着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生产上为有效防除田间杂草,除草剂用量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农药残留问题和药害问题时常发生,令人们担忧不已。为了减少高毒、高残留除草剂的使用,减少除草剂对作物、环境和生物等造成的危害,同时要在减少除草剂使用量的前提下保证大豆的品质与产量。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法,通过大豆田中不同土壤处理除草剂混用、茎叶喷雾处理除草剂与桶混助剂混用两种措施,探究了东北地区大豆田除草剂减量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温室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法分别评价了混配组方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其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通过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后的联合作用评价可知二者以1:20的质量比混用时对马唐、稗草和苘麻均具有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应该采用唑嘧磺草胺和乙草胺的推荐混配比例为1:20,其推荐剂量为1260 g a.i./hm2,施药液量450 L/公顷;与常用除草剂40%扑·乙合剂相比,在用药量减少30%的基础上,鲜重防效提高了6.6%;通过温室盆栽法筛选得到的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组方可有效控制大豆田中杂草的为害,且对大豆安全。2.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法从四种助剂中筛选出对乙羧氟草醚防除阔叶杂草具有增效作用的助剂GY-T1602,并在田间进行验证其防效和对大豆的安全性。通过盆栽试验发现添加0.3%桶混助剂GY-T1602后可显着提高乙羧氟草醚对苘麻的鲜重防效,其EC90值由121.38 mg/L降至55.29 mg/L,增效比为54.45%;田间喷雾时添加0.3%桶混助剂GY-T1602可极大提高乙羧氟草醚对苘麻等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减少乙羧氟草醚用量40%以上;在茎叶喷雾处理除草剂烯草酮、精喹禾灵中加入桶混助剂GY-T1602后对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无明显差异,在用量上减少了30%,防效没有降低,反而会提高;添加0.3%桶混助剂GY-T1602后对田间大豆安全,不会产生药害,田间作物的株高和叶龄均无明显变化,产量会提高。综上所述,土壤喷雾处理除草剂唑嘧磺草胺和乙草胺适宜配比为1:20,推荐田间用量为1260 g a.i./hm2,每公顷施药液量450 L,在播后苗前可有效防除大豆田一年生杂草,与农户常用40%扑乙合剂相比,可减少40%的用药量;在茎叶喷雾除草剂乙羧氟草醚、烯草酮、精喹禾灵中加入0.3%桶混助剂GY-T1602,可在减量30%以上的基础上,极大提高对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

梁德祺[2](2021)在《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对玉米田杂草最低有效控制剂量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针对玉米田常用的两种除草剂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对杂草的最低有效控制剂量进行研究,两种药剂分别设置了5种不同处理剂量进行田间施药,通过对杂草的调查及计算得到两种药剂的防效,同时采集不同生长时期的玉米,采用残留检测的分析方法得到两种除草剂的最终残留量和消解数据,进一步得到两种除草剂的残留消解规律,并在玉米成熟后对试验田进行测产。最终,以两种除草剂的最佳田间防效为主要选定标准,通过两种除草剂在玉米中的残留量加以验证,使其在达到最佳防效的同时也达到国内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依此筛选出两种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最低有效控制剂量,研究结果如下:1、15%硝磺草酮悬浮剂的最低有效控制剂量为146.3 g a.i./hm2。不同处理剂量的田间防除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在146.3 g a.i./hm2处理剂量下,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在施药后30 d对杂草总株防效为88.8%,总鲜重防效为89.6%,防除效果最佳。并在此处理剂量下靶区残留量表明:在146.3 g a.i./hm2处理剂量下上部叶片及下部叶片残留量较高,中部叶片次之,根部残留量最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留量逐渐减少,3 d消解率都达到90%以上,3 d之后残留量低于最低检测浓度,残留量达到国内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同时在146.3 g a.i./hm2处理剂量下增产量及增产率最高,每公顷增产250kg,增产率为4.6%。146.3 g a.i./hm2即为15%硝磺草酮悬浮剂的最低有效控制剂量。2、60 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最低有效控制剂量为59.4 g a.i./hm2。不同剂量处理下对玉米田杂草的田间防除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在59.4 g a.i./hm2处理剂量下,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在药后30 d对杂草总株防效为88.5%,总鲜重防效为88.3%,防治效果最佳。并在此浓度下靶区残留量表明:在59.4 g a.i./hm2处理浓度下上部叶片及下部叶片残留量较高,中部叶片次之,根部残留量最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留量逐渐减少,3 d消解率都达到90%以上,3 d之后残留量低于最低检测浓度,残留量达到国内农药残留限定标准,同时在59.4 g a.i./hm2处理剂量下增产量及增产率最高,增产量为每公顷240kg,增产率为4.7%。59.4 g a.i./hm2即为60 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最低有效控制剂量。

周燕芝[3](2020)在《不同杂草防除策略下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征及籼稻产量形成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征及其对籼型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明确直播田杂草防除时期和适宜化学除草剂选型,开展了直播方式、杂草防除等早晚稻试验。早稻试验设置旱直播(DDS)、湿直播(WDS)和水直播(FDS)3种直播方式和播后2叶1心前除草(C1)、2叶1心至3叶1心除草(C2)、全生育期除草(C3)及全生育期不除草(CK)4个除草时期进行盆栽试验;晚稻试验以美香占2号和泰优871为供试材料,设置化学除草剂(36%苄嘧·磺草胺、25 g/L五氟磺草胺和10%氰氟草酯+10%双草醚复配制剂)除草(CW)和不除草(NW)2个除草方式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直播方式及杂草防除时期对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和直播稻产量的影响,以及除草剂喷施对水稻生育期、株型、光合特性、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直播方式与杂草防除时期对稻田杂草发生和早籼稻产量的影响直播早稻土壤中稗草、水莎草、鸭舌草和千金子等杂草发生严重,其种群密度占杂草群落的95%以上。与FDS、WDS相比,DDS的田间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发生相对严重,而FDS、WDS的水莎草、鸭舌草等水生性杂草发生严重;在播后3-29d左右,DDS下杂草发生相对严重,但在播后43 d后杂草发生量显着降低;从水稻全生育期来看,DDS杂草密度和杂草生物量总体低于FDS、DDS。相关分析表明,杂草生物量与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其中播后15-22 d杂草的发生影响显着。与CK相比,各杂草防除处理均显着提高早籼稻产量,表现为C3>C1>C2>CK,增产17.91%~31.21%,但C1是杂草防除的最佳时期,其中DDS增产效应最高,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有效穗数增加。总体来说,旱直播有利于降低直播田杂草发生量,且在水稻播后至2叶1心期前是杂草防除关键期。2.除草剂喷施对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及晚籼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直播晚稻田各生育期杂草群体特征各异,杂草群落密度在水稻分蘖期最大,以鸭舌草、稗草和千金子等杂草为主,其群体数量占田间杂草的62.15%~85.21%。36%苄嘧·丙草胺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效率最高,达95.30%~97.45%,比25 g/L五氟磺草胺和10%氰氟草酯+10%双草醚复配制剂高14.04%~20.54%。杂草与水稻竞争导致晚稻产量显着下降,降幅为40.40%~45.96%,与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下降有关。此外,杂草与水稻共生下,导致水稻播抽历期和全生育期分别延长2.0 d和5.5 d,株高、基部节间长度、剑叶叶长及上三叶叶基角和开张角显着提高,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降低,同时,导致稻米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下降,不利于稻米食味品质的改善。说明直播晚稻田杂草竞争导致水稻生育期、株叶形态、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等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不利于水稻优质高产。

邬腊梅,杨浩娜,柏连阳[4](2020)在《溴苯腈与精喹禾灵混用对亚麻的安全性及控草效果》文中指出为筛选防控亚麻田杂草的安全高效药剂,采用喷雾法,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测定了溴苯腈和精喹禾灵混用对亚麻的安全性和对亚麻田杂草的防效,并研究了除草剂混用对亚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溴苯腈与精喹禾灵按有效成分含量375~450 g/hm2混用,施药后21 d,亚麻无药害症状,当用量增至675 g/hm2时,亚麻苗失绿症状明显,有烧叶现象,呈中度药害中毒症状;二者混用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的选择性系数均为1.42,高于对照药剂2甲4氯钠(其对稗草和反枝苋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0.53和0.85),表明该混用药剂在亚麻田应用存在潜在的药害风险,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前提下,须严格控制其用量;该混用药剂以有效成分371.25 g/hm2在田间应用时,药后35 d对亚麻田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85%以上,亚麻株高平均增加42.33 cm,高于对照药剂溴苯腈(株高增加40.93 cm)、精喹禾灵(株高增加41.80 cm)和空白对照(株高增加39.07 cm),且平均鲜重比单用溴苯腈和精喹禾灵分别提高2.7%和4.6%,比空白对照提高8.3%。表明溴苯腈与精喹禾灵混用可以用于防治亚麻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但为了防止药害的发生,应严格控制用量,并使用防护罩喷头进行定向喷雾。

黄义召[5](2018)在《苯唑氟草酮除草活性及对玉米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玉米种植面积大,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田杂草种类繁多,严重危害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苯唑氟草酮由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研制开发,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型吡唑酮类化合物,尚未推广应用,该化合物对玉米田常见杂草除草活性以及对不同玉米品种安全性尚未有研究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温室盆栽法、酶活力测定法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苯唑氟草酮杀草谱、除草活性和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以及安全剂对苯唑氟草酮在玉米上的解毒效果和解毒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另外也对影响苯唑氟草酮药效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降雨和杂草叶龄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苯唑氟草酮的玉米田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温室盆栽法对苯唑氟草酮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苯唑氟草酮对多数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对稗草、狗尾草、马唐、苘麻、反枝苋的IC50分别为3.35、2.71、2.63、2.54、1.15g a.i.ha-1,对照药剂硝磺草酮对这5种杂草的IC50分别为12.53、182.40、5.02、0.85、1.83g a.i.ha-1。苯唑氟草酮对玉米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使用剂量下,苯唑氟草酮对22种玉米品种安全性较高,未出现白化症状,但不同玉米品种鲜重抑制率之间存在差异。在90 g a.i.ha-1茎叶喷雾剂量下,佳昌339、辽单127等10个玉米品种鲜重抑制率高于5%,但低于10%;郑单958、先玉335等12个玉米品种鲜重抑制率低于5%。苯唑氟草酮在先玉335与稗草、狗尾草、马唐、苘麻、反枝苋之间的选择系数分别为21.81、15.32、3.00、6.71、30.18,苯唑氟草酮在登海605与稗草、狗尾草、马唐、苘麻、反枝苋之间的选择系数分别为40.83、28.68、5.61、12.56、56.50,苯唑氟草酮在蠡玉31与稗草、狗尾草、马唐、苘麻、反枝苋之间的选择系数分别为40.24、28.27、5.53、12.38、55.69。除苘麻外,苯唑氟草酮选择系数均高于硝磺草酮。环境因素及杂草叶龄对苯唑氟草酮药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535℃,苯唑氟草酮药效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夜间温度/白天温度为15℃/20℃,20℃/25℃,25℃/30℃和30℃/35℃时,苯唑氟草酮对稗草的IC50值分别为69.3031,7.5471,4.0014,2.7770 g a.i.ha-1;施药后模拟降雨测定显示,随施药与降雨间的间隔时间增大,苯唑氟草酮对稗草药效不断升高,在施药后0h、0.5h、1h、2h、4h、8h、12h、24h降雨,苯唑氟草酮稗草的IC50值分别为4.798、3.8949、2.4273、2.1735、2.0788、1.9644、1.9471、1.7104 g a.i.ha-1;在稗草叶龄1-6叶期,苯唑氟草酮药效随叶龄的增加而降低,苯唑氟草酮对稗草的IC50值分别为0.0480、0.0157、0.1251、0.9542、3.4379、3.5418g a.i.ha-1,在稗草0叶期即土壤处理,苯唑氟草酮对稗草的IC50值为1.3651g a.i.ha-1。安全剂对苯唑氟草酮解毒效果试验表明,环丙磺酰胺与苯唑氟草酮在1:12、1:24、1:48三个比例下,对玉米的株高保护率分别为117.3%、133.4%、131.1%,鲜重保护率分别为240.9%、269.0%、251.9%。双苯恶唑酸与苯唑氟草酮在1:12、1:24、1:48三个比例下,对玉米的株高保护率分别为116.6%、127.4%、125.6%,鲜重保护率分别为155.8%、191.3%、206.3%,与双苯恶唑酸相比,环丙磺酰胺对苯唑氟草酮在玉米上的解毒效果更好。环丙磺酰胺对苯唑氟草酮解毒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和仅施用苯唑氟草酮处理组玉米相比,添加环丙磺酰胺的处理组玉米体内GSTs活性增大,说明环丙磺酰胺通过提高玉米体内的GSTs活性增加代谢能力是提高苯唑氟草酮对玉米安全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苯唑氟草酮对玉米田杂草狗尾草、马唐、铁苋菜、反枝苋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试验玉米登海618安全,6%苯唑氟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45g a.i.ha-1、67.5g a.i.ha-1、90g a.i.ha-1、135g a.i.ha-1对玉米田杂草的总体鲜重防效分别为87.5%、89.6%、91.4%、93.4%。6%苯唑氟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67.5g a.i.ha-1与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1140g a.i.ha-1、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20g a.i.ha-1、40克/升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45g a.i.ha-1混用对玉米田杂草总体鲜重防效分别为88.6%,94.0%,94.4%,对比组合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20g a.i.ha-1和40克/升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45g a.i.ha-1混用对玉米田杂草总体鲜重防效为93.7%。研究结果表明,苯唑氟草酮对玉米田常见的杂草均有较高的防除效果,且对玉米安全性高,在玉米田应用前景广阔。

邬腊梅,周小毛,李祖任,黄勤勤,柏连阳[6](2016)在《二甲四氯钠与烯草酮混用对亚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文中研究指明在新疆伊犁进行了二甲四氯钠与烯草酮混用防除亚麻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 d,二甲四氯钠与烯草酮混用对亚麻田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8%以上,明显高于二者单用时的防效,且持效期长,一次施药能控制亚麻田生育期大多数杂草,对亚麻安全,两者混用是有效控制亚麻田杂草的理想措施。

朱炫,陈晓艳,何建群,罗永喜,格茸,王学明,羊国安,叶坚达,刘锦春,高寿梅[7](2016)在《几种芽前除草剂对冬季亚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筛选对冬季亚麻苗期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除草药剂,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化学除草剂及其不同用量对亚麻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并以人工除草和不除草方法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除草方法的投入和产出情况。结果表明,90%异丙甲草胺乳油2250 ml/hm2处理对冬季亚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对亚麻生长安全,能显着降低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投入,提高亚麻种植效益,可以作为冬季亚麻田芽前化学除草方法推广应用。

刘冰[8](2016)在《除草剂对油用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油用亚麻是一种主要的油料作物,但油用亚麻田的化学除草技术远未配套。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就2甲4氯钠盐、乙草胺乳油、速收、绿磺隆、氟乐灵乳油等除草剂进行了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这些除草剂对油用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模拟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如下:1.本研究供试的不同除草剂的不同的浓度对油用亚麻的出苗率、株高、茎重、分枝数、株果数、千粒重等形态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大体上表现为随除草剂处理浓度的增加,各测定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对模拟杂草油菜和谷子的各项形态指标的影响也表现出相近的趋势。2.不同除草剂处理浓度对油用亚麻叶绿素、硝酸还原酶、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尽相同,不同生理指标变化趋势随不同。随除草剂处理浓度的增大,油用亚麻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呈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这些变化趋势反映了除草剂浓度加大时油用亚麻的受损情况,同时也反映了油用亚麻在受到逆境胁迫时的抗逆能力。3.本试验可得初步结果:在氟乐灵(2250ml/h m2)、2甲4氯(1.125kg/h m2)、乙草胺(900ml/h m2)、速收(0.180kg/h m2)用量下,可在保证油用亚麻安全的情况下,达到相对良好的除草效果。4.本试验由于时间及条件所限,尚未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慎重起见,本文试验结论只作大田试验的参考,在大田的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还需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孟桂元,邬腊梅,周静,柏连阳[9](2011)在《麻类作物田杂草种类与防除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杂草常伴随麻类作物滋生,与其争光争肥争水,严重影响其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有效防除麻田杂草尤为必要。文章概述了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现状,主要麻类作物田杂草危害、杂草种类及防除技术。

邬腊梅,柏连阳,周小毛[10](2011)在《南方亚麻田杂草防除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南方亚麻田杂草防除的现状以及采用的新技术,概括了南方亚麻田杂草防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探讨了麻田除草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南方亚麻田杂草防治药效试验及应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方亚麻田杂草防治药效试验及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大豆田化学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大豆田杂草现状及化学防除
        1.1.1 大豆田杂草的特点及危害
        1.1.2 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除
        1.1.3 大豆田除草剂引发的问题
    1.2 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进展
        1.2.1 除草剂减量的背景
        1.2.2 除草剂复配的研究进展
        1.2.3 桶混助剂的研究进展
    1.3 试验药剂概述
        1.3.1 乙草胺
        1.3.2 唑嘧磺草胺
        1.3.3 乙羧氟草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药剂
        2.1.2 供试杂草和作物
        2.1.3 试验材料
        2.1.4 试验仪器
        2.1.5 施药器械
        2.1.6 试验地基本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种子催芽
        2.2.2 温室盆栽法
        2.2.3 田间药效试验
        2.2.4 施药方法
        2.2.5 除草剂混用的联合作用评价方法
    2.3 试验设计
        2.3.1 土壤封闭除草剂混用配方的筛选
        2.3.2 对茎叶喷雾除草剂具有增效作用的桶混助剂筛选
    2.4 调查及统计方法
        2.4.1 杂草防效调查方法
        2.4.2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2.4.3 作物安全性和产量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混用配方的筛选
        3.1.1 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混用的联合作用测定
        3.1.2 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对大豆田杂草的防效
        3.1.3 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对大豆安全性和产量调查
        3.1.4 土壤处理减量配方与常规处理的对比分析
        3.1.5 小结
    3.2 对茎叶喷雾除草剂具有增效作用桶混助剂的筛选
        3.2.1 四种助剂对乙羧氟草醚防除苘麻的防效
        3.2.2 四种助剂对乙羧氟草醚防除苘麻的增效比
        3.2.3 桶混助剂GY-T1602对乙羧氟草醚防除阔叶杂草的增效作用
        3.2.4 桶混助剂GY-T1602对茎叶喷雾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的增效作用
        3.2.5 桶混助剂GY-T1602与茎叶喷雾除草剂混用对大豆安全性和产量调查
        3.2.6 小结
    3.3 减量技术用药与常规处理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2)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对玉米田杂草最低有效控制剂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硝磺草酮、烟嘧磺隆及玉米田杂草研究现状
    1.1 硝磺草酮的使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1.2 烟嘧磺隆的使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1.3 玉米田杂草除草研究现状
    1.4 农药减量控害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15%硝磺草酮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的最低有效控制剂量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15%硝磺草酮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2.2.2 15%硝磺草酮悬浮剂在玉米不同部位的残留试验结果
    2.3 小结
第三章 60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的.最低有效控制剂量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60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
        3.2.2 60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玉米不同部位的残留试验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15%硝磺草酮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的最低有效控制剂量的结论
        4.1.2 60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最低有效控制剂量的结论
        4.1.3 建议施药剂量及时期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不同杂草防除策略下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征及籼稻产量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直播稻研究现状
        1.2.1 直播稻发展现状
        1.2.2 直播稻产量影响因素
        1.2.3 直播稻生长发育特性
    1.3 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性
        1.3.1 杂草发生规律
        1.3.2 杂草发生差异性
        1.3.3 杂草与水稻的竞争关系
    1.4 直播田杂草防除途径
    1.5 直播田杂草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直播方式与杂草防除时期对稻田杂草发生及早籼稻产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直播稻田主要杂草种类
        2.3.2 直播稻田杂草变化规律
        2.3.3 不同直播方式对杂草防除各时期杂草生物量的影响
        2.3.4 不同直播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4 结论与讨论
        2.4.1 不同直播方式对早稻田间杂草发生动态的影响
        2.4.2 不同直播方式下杂草防除时期对早籼稻产量的影响
        2.4.3 直播稻杂草防除途径
第三章 除草剂喷施对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及晚籼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直播晚稻田杂草发生规律
        3.3.2 不同除草剂喷施下杂草防除效率
        3.3.3 除草剂喷施对直播晚稻生育期的影响
        3.3.4 除草剂喷施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3.3.5 除草剂喷施对水稻株型的影响
        3.3.6 除草剂喷施对直播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3.3.7 除草剂喷施对直播稻光合速率与SPAD值的影响
        3.3.8 除草剂喷施对直播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3.4 结论与讨论
        3.4.1 除草剂喷施对直播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3.4.2 除草剂喷施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4.3 直播晚稻田杂草防除技术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本研究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苯唑氟草酮除草活性及对玉米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种植区域概况
    1.2 玉米杂草概述
        1.2.1 玉米田杂草发生现状
        1.2.2 玉米田杂草的危害
    1.3 玉米田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1.3.1 玉米田除草剂应用现状
        1.3.2 苯唑氟草酮概况
    1.4 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
        1.4.1 温度
        1.4.2 湿度
        1.4.3 光照
        1.4.4 风
        1.4.5 降雨
        1.4.6 杂草叶龄
    1.5 除草剂安全剂研究进展
        1.5.1 除草剂安全剂发展
        1.5.2 除草剂安全剂作用机制
        1.5.2.1 结构活性理论
        1.5.2.2 CytP450 催化的羟基化理论
        1.5.2.3 谷胱甘肽轭合理论
        1.5.3 安全剂的选择
        1.5.3.1 双苯恶唑酸
        1.5.3.2 环丙磺酰胺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药剂
        2.1.2 主要化学、生化试剂
        2.1.3 供试杂草及玉米品种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试材培养
        2.2.2 药剂配置
        2.2.3 施药方法
        2.2.4 调查与统计方法
        2.2.5 苯唑氟草酮室内生测试验
        2.2.5.1 苯唑氟草酮杀草谱试验
        2.2.5.2 苯唑氟草酮对22 种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差异研究
        2.2.5.3 苯唑氟草酮的除草活性及对玉米选择系数测定
        2.2.5.4 不同因素对苯唑氟草酮药效影响
        2.2.5.4.1 温度对苯唑氟草酮药效影响
        2.2.5.4.2 施药后降雨间隔时间对苯唑氟草酮药效影响
        2.2.5.4.3 杂草叶龄对苯唑氟草酮药效的影响
        2.2.6 安全剂对苯唑氟草酮解毒效果研究
        2.2.6.1 安全剂种类筛选
        2.2.6.2 安全剂对苯唑氟草酮解毒作用研究
        2.2.6.2.1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2.6.2.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测定
        2.2.7 苯唑氟草酮田间药效试验
        2.2.7.1 苯唑氟草酮单剂田间药效试验
        2.2.7.2 苯唑氟草酮与多种除草剂混用田间药效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苯唑氟草酮室内生测试验
        3.1.1 苯唑氟草酮杀草谱试验
        3.1.2 苯唑氟草酮对5 种玉米田杂草的生物活性测定
        3.1.3 苯唑氟草酮对玉米安全性
        3.1.3.1 苯唑氟草酮对22 种玉米品种苗期生长影响
        3.1.3.2 苯唑氟草酮在玉米和杂草之间选择系数测定
        3.1.4 不同因素对苯唑氟草酮药效影响
        3.1.4.1 温度对苯唑氟草酮药效影响
        3.1.4.2 施药后降雨间隔时间对苯唑氟草酮药效影响
        3.1.4.3 杂草叶龄对苯唑氟草酮药效影响
    3.2 安全剂解毒效果研究
        3.2.1 安全剂种类筛选
        3.2.2 安全剂解毒作用研究
        3.2.2.1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绘制
        3.2.2.2 安全剂对玉米GSTs活力的影响
    3.3 苯唑氟草酮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3.1 苯唑氟草酮单剂田间药效试验
        3.3.1.1 苯唑氟草酮对田间杂草防治效果
        3.3.1.2 苯唑氟草酮对玉米产量影响
        3.3.2 苯唑氟草酮与多种除草剂混用田间药效试验
        3.3.2.1 苯唑氟草酮与多种除草剂混用对田间杂草防治效果
        3.3.2.2 苯唑氟草酮与多种除草剂混用对玉米产量影响
4 讨论
    4.1 苯唑氟草酮室内生测试验
    4.2 安全剂对苯唑氟草酮解毒效果
    4.3 苯唑氟草酮田间药效试验
5 结论
6 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
7 论文特点及创新之处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二甲四氯钠与烯草酮混用对亚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亚麻品种
        1.1.2 除草剂种类及用量
        1.1.3 实验设计
        1.1.4 田间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草中毒症状调查
    2.2 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调查
        2.2.1 药后15 d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株防效调查
        2.2.2 药后30 d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株防效调查
        2.2.3 总草株防效和鲜重调查
        2.2.4 除草剂混用对亚麻的安全性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7)几种芽前除草剂对冬季亚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概况
    1.4 调查方法和内容
        1.4.1 安全性调查
        1.4.2 除草效果和含草率调查
        1.4.3 人工除草用工调查
        1.4.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田间杂草种类调查
    2.2 不同除草剂对亚麻生长的安全性评价
    2.3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亚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2.3.1 药后20 d和40 d除草效果
        2.3.2 药后60 d和90 d除草效果
        2.3.3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鲜重防效
    2.4 不同除草处理对亚麻成株率、含草率的影响
    2.5 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效益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8)除草剂对油用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 杂草的定义、危害及防治历史
    2. 亚麻田化学除草技术发展概况
    3.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品种
        1.3 供试药剂
    2. 试验设计
        2.1 除草剂对油用亚麻安全性的研究
        2.2 除草剂对油用亚麻田杂草的药效研究
    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 出苗率
        3.2 形态指标
        3.3 生理指标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除草剂对油用亚麻田安全性研究
        1.1 不同除草剂对油用亚麻安全性研究
    2 除草剂对油用亚麻田杂草药效研究
        2.1 不同浓度除草剂对油用亚麻田杂草药效研究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9)麻类作物田杂草种类与防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现状
2 杂草在麻类作物田的危害
3 麻类作物田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3.1 主要麻类作物田杂草种类
        3.1.1 苎麻田主要杂草种类
        3.1.2 亚麻田主要杂草种类
        3.1.3 红麻黄麻田主要杂草种类
    3.2 主要麻类作物田杂草防除技术
        3.2.1 苎麻田杂草防除技术要点
        3.2.2 亚麻田杂草防除技术要点
        3.2.3 红麻和黄麻田杂草防除技术要点
4 问题与展望
    4.1 重点防除禾本科杂草
    4.2 筛选安全有效麻田除草剂
    4.3 加强麻类作物田杂草防除研究, 建立防除标准

四、南方亚麻田杂草防治药效试验及应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大豆田化学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D]. 陈扬.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2]硝磺草酮和烟嘧磺隆对玉米田杂草最低有效控制剂量的研究[D]. 梁德祺.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3]不同杂草防除策略下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征及籼稻产量形成研究[D]. 周燕芝.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4]溴苯腈与精喹禾灵混用对亚麻的安全性及控草效果[J]. 邬腊梅,杨浩娜,柏连阳. 农药学学报, 2020(04)
  • [5]苯唑氟草酮除草活性及对玉米安全性研究[D]. 黄义召.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1)
  • [6]二甲四氯钠与烯草酮混用对亚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J]. 邬腊梅,周小毛,李祖任,黄勤勤,柏连阳. 中国麻业科学, 2016(06)
  • [7]几种芽前除草剂对冬季亚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J]. 朱炫,陈晓艳,何建群,罗永喜,格茸,王学明,羊国安,叶坚达,刘锦春,高寿梅. 中国麻业科学, 2016(06)
  • [8]除草剂对油用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D]. 刘冰.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9]麻类作物田杂草种类与防除技术[J]. 孟桂元,邬腊梅,周静,柏连阳. 杂草科学, 2011(04)
  • [10]南方亚麻田杂草防除技术研究进展[A]. 邬腊梅,柏连阳,周小毛. 农田杂草与防控, 2011

标签:;  ;  ;  ;  ;  

南方亚麻田除草效果试验及应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