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的疗效分析

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的疗效分析

一、内镜下微波治疗胃粘膜脱垂的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唯[1](2019)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疗效评价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是为了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散剂干预慢性胃炎伴糜烂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获得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散剂干预慢性胃炎伴糜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证据。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炎性因子IL-6、TNF-α、IL-10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初步探索中药在治疗CEG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昆山市中医医院、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6家医院脾胃科门诊及住院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其中西药组68例,中药组142例。西药组给予铝镁加混悬液,每次一袋,每日三次,餐后1h服;中药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中药散剂治疗,汤剂每日一剂,分三次餐后服;散剂每次3g,每日两次,餐前及晚餐前口服。疗程均为4周。2.西药组给予铝镁加混悬液,每次一袋,每日三次,餐后1h服;中药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中药散剂治疗,汤剂每日一剂,分三次餐后服;散剂为三七粉,每次3g,每日两次,餐前及晚餐前口服。疗程均为4周。3.疗程结束后,从主要疗效指标:胃镜下胃粘膜糜烂的改善情况、胃粘膜组织病理学评分和次要疗效指标:临床症状评分和PRO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事件评价中医辨证论治联合散剂干预CEG的有效性与安全性。4.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西药组与中药组IL-6、TNF-α与IL-10用药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使用US ImageJ V1.8.0版软件分析系统,在统一放大倍数下,选择结构和染色清楚,无折叠、重叠及变异的切片来检测,每测定200个以上细胞数,测定IL-6、TNF-α、IL-10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平均光密度均值。5.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软件应用SAS统计分析软件8.2版,疗效指标采用差异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对于人口学资料,受试者基本数据进行两组可比性比较,采用FAS数据集,统计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统计方法,中药组和西药组疗效比较。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差异性检验。其他计量资料采用考虑中心效应的方差分析、非参数统计方法。结果:1.实际共收入患者210例,中药组142例,西药组68例,男性114例,女性96例,中药组男女比例为79:63,西药组男女比例为35:33;中药组平均年龄为54.15±9.82岁,西药组平均年龄为53.81±8.65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观察指标基线分析,中药组与西药组在基线期,胃粘膜糜烂评分、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各类型评分总分、临床症状评分、PRO量表评分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前后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改善胃粘膜糜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胃粘膜糜烂愈合率为19.72%,显效率为21.13%,有效率为30.28%,总有效率为71.13%,西药组胃粘膜糜烂愈合率为11.76%,显效率为22.06%,有效率为35.29%,总有效率为69.12%,胃粘膜糜烂改善有效率中药组高于西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胃粘膜组织病理学评分方面,治疗前后比较,西药组在改善急性炎症、慢性炎症、萎缩、肠化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改善慢性炎症、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在胃粘膜组织病理疗效有效率为急性炎症23.94%、慢性炎症28.17%、萎缩54.23%、肠化38.73%、异型增生8.45%,西药组为急性炎症29.41%、慢性炎症23.84%、萎缩55.88%、肠化42.65%、异型增生5.88%。5.在临床症状方面,各组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上腹痛、上腹胀等临床主症和总症状方面中药组高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早饱感、餐后饱胀不适、上腹部烧灼感等次要症状证方面中药组略高于西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PRO量表评分情况,治疗前后比较,各组各维度评分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中药组在反流、消化不良、排便及总评分方面下降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身情况、心理、社会比较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7.IL-6、TNF-α与IL-10在治疗前患者胃粘膜组织中呈阳性表达,治疗前后比较,各治疗组IL-6、TNF-α与IL-10表达水平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本研究共完成210例,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治疗后中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西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散剂在治疗CEG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2.促炎因子IL-6、TNF-α和抑炎因子IL-10在CEG患者的胃粘膜细胞中均呈异常表达,炎性因子异常表达可能是CEG的发病因素。3.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散剂治疗CEG的临床疗效可能是通过调节IL-6、TNF-α和IL-10的表达实现的。

游达礼,王志荣[2](2017)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例临床效果报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窦黏膜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胃镜下所见的典型胃窦黏膜脱垂表现的患者,超声胃镜确认病变在黏膜层,排除肿瘤等疾病。经过质子泵抑制剂(PPI)连续治疗3个月,症状无明显好转,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行ESD。术后3个月门诊复诊,复查胃镜。结果 10例接受ESD术的胃窦黏膜脱垂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内镜下未见胃窦黏膜脱垂。结论 ESD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是有效和安全的。

缪春润,冯欣,雷耀晨[3](2015)在《胃黏膜脱垂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近年来,中西医治疗胃黏膜脱垂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医临床多采用辨证分型论治、基础方加减治疗及中成药治疗;西医采用内镜下微波治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射频治疗、经内镜高频电圈套法以及手术治疗,西医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内镜下治疗风险大,并发症多,患者依从性差,限制了临床应用,而中医药副作用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缺少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今后应加强胃粘膜脱垂症的病因病机及大样本临床研究,并建议统一的中医诊治标准,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陈剑[4](2014)在《内镜下微波点灼与片灼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陕西省澄城县医院收治的胃黏膜脱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微波点灼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微波片灼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4%,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率80.6%,总有效率97.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显着低于对照组(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安全有效,其中点灼法安全性更佳。

曹凯峰,刘乾[5](2014)在《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12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采用内镜下微波治疗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收治的共122例胃黏膜脱垂症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消化道内镜检在出胃黏膜脱垂症患者,分别对每组61例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微波点灼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微波片灼法进行治疗,对两种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4%,症状体征消失率分别为86.7%和84.6%,病变消失率分别为91.9%和93.4%,以上三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情况,观察组0例,而对照组出现3例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电灼法和片灼法的治疗效果相同,但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更加安全,且并发症少。

吕晓芳,马瑞丽,方立峰,窦胜昔,郑权[6](2013)在《胃黏膜脱垂症内镜下治疗体会》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内镜下射频联合药物治疗胃黏膜脱垂疗效,为胃黏膜脱垂的治疗寻找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l2月经过胃镜、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胃黏膜脱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采取内镜下对脱垂的胃黏膜进行射频点灼治疗,然后服用雷贝拉唑10mg,每天2次,连续28d,铝镁加混悬液15ml,每天3次,连续28d;对照组:不予射频治疗,服药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27.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5%(字2=5.7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2.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55%(字2=7.04,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1例复发(2.5%),对照组有8例复发(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1,P<0.05)。结论:内镜下射频联合雷贝拉唑、铝镁加混悬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易于推广。

金爱龙[7](2011)在《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178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内镜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实用性、安全性。方法:对178例胃黏膜脱垂症患者行内镜下微波点灼治疗。结果:178例中临床症状消失119例,症状明显减轻43例,有效率为91.0%。术中、术后均无出血、穿孔等,术后4周胃镜复查。结论: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宋文先,王海军,陈涛,廖智慧,段军[8](2011)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40例胃黏膜脱垂症患者,按治疗方式随机分为两组:APC组69例,微波治疗组7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并发症、治疗疗程及费用。结果 (1)APC组和微波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显效率分别为89.8%、83.1%,差异无显着性(P>0.05)。(2)1个月后胃镜复查病变消失率APC组和微波治疗组分别为93.8%、84.5%,差异有显着性(P<0.05)。(3)APC组治疗期间有7例出现轻度的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后消失;微波治疗组有5例出现浅表溃疡,4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对症治疗后痊愈。(4)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波治疗组住院费用高于APC组(P<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惠娟[9](2010)在《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综合干预胃息肉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综合干预胃息肉的临床疗效,探讨健脾祛瘀合剂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证实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所在。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胃息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先行胃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试验组术后给予中药健脾祛瘀合剂和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术后只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胃镜像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等指标,并对胃镜下息肉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复查胃镜,观察远期复发率。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试验组治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及胃脘胀满、疲乏无力、纳呆食少、大便稀溏的单项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后舌象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0.05),脉象改善情况,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创面愈合情况比较,试验组治愈率+显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胃镜像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的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理积分比较,试验组炎症积分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HP根除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后复发率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损,痰瘀互结是胃息肉的基本病机,健脾化湿,祛瘀化痰散结是其重要治法,中药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切除术是治疗胃息肉的有效方法,中药健脾祛瘀合剂能显着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术后粘膜修复、改善胃镜像、缓解慢性炎症、根除HP,并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远期复发率,进一步证实了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所在。

武亮亮[10](2010)在《益气升陷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益气升陷汤汤治疗胃黏膜脱垂症(prolapse of gastric mucosa, GMP),中医辨证为中气下陷型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探讨益气升陷汤治疗中气下陷型GMP的机制。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GMP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益气升陷汤,对照组(20例)给予补中益气丸,两组均以10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远期疗效。结果: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及远期抗复发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脘腹痞满、纳呆食少、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和眩晕等症状,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升陷汤是治疗中气下陷型GMP的有效方剂,其机理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自由基损伤、增强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胃肠运动、改善微循环等有关。

二、内镜下微波治疗胃粘膜脱垂的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镜下微波治疗胃粘膜脱垂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疗效评价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设计类型
        3.2 多中心
        3.3 随机
        3.4 对照
        3.5 样本量
    4 方法
        4.1 治疗方案
        4.2 观察项目
        4.3 疗效标准
        4.4 统计放法
    5 研究结果
        5.1 人口学资料
        5.2 疗效评定结果
    6 讨论
        6.1 CEG的中医发病机制
        6.2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散剂干预CEG临床疗效评价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慢性胃炎伴糜烂与炎性因子IL-6、TNF-a、IL-10相关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历资料
        2.2 材料及试剂
        2.3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IL-6治疗前后表达情况比较
        3.2 TNF-α情况
        3.3 IL-10情况
    4 讨论
        4.1 炎性因子与CEG的发病机制
        4.2 IL-6IL6与CEG
        4.3 TNF-α与CEG
        4.4 IL10与CEG
        4.5 不足与展望
    5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例临床效果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仪器型号
    1.3 方法
        1.3.1 术前检查
        1.3.2 具体手术步骤
    1.4 手术评价
        1.4.1 疗效
        1.4.2安全性
2 结果
3 讨论

(3)胃黏膜脱垂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病名探讨
2病因病机认识
3中医药治疗
4西医治疗
5展望

(4)内镜下微波点灼与片灼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治疗结果比较
    2.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5)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12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准备: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判定: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总疗效分析: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对比:
    2.3 两组内镜下病变对比:
    2.4 两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对比:
3 讨论

(6)胃黏膜脱垂症内镜下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复发率
3 讨论

(7)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17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器械胃镜:
        1.2.2 术前准备
        1.2.3 操作过程
        1.2.4 术后处理及随访
    1.3 疗效评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9)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综合干预胃息肉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三) 病例纳入标准
        (四) 病例排除标准
        (五)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二、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分组
        (三) 一般资料分析
    三、治疗方法
        (一) 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法
        (二) 术后药物治疗
    四、观察指标及方法
        (一) 安全性观察指标
        (二) 疗效性观察指标
    五、疗效评定标准
        (一) 综合疗效标准
        (二) 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三) 主要症状的疗效评价
        (四) HP根除标准
        (五) 胃镜及病理疗效标准
        (六) 随访远期疗效标准
    六、统计学处理方法
    七、治疗结果
        (一) 综合疗效比较
        (二) 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三) 舌象改善情况比较
        (四) 脉象改善情况比较
        (五) 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六) 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疗效比较
        (七) 胃镜像改善情况疗效比较
        (八) 病理积分比较
        (九) HP根除率比较
        (十) 远期复发率比较
        (十一)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胃息肉的认识
        (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 胃息肉的分类
        (三) 关于胃息肉癌变的研究
        (四) 关于治疗
    二、历代医家对胃息肉的认识
    三、病因病机
        (一) 脾胃虚损为病之本
        (二) 痰瘀互结为病之标
    四、治则治法
    五、方药分析
        (一) 健脾祛瘀合剂的药物组成
        (二) 中药古籍各家论述
        (三) 方义分析
    六、现代药理研究
    七、健脾祛瘀合剂治疗胃息肉作用机制探讨
        (一) 免疫调节作用
        (二) 改善胃粘膜微循环
        (三) 增强粘膜屏障功能
        (四) 抗菌抑酸
        (五) 抗肿瘤作用
        (六) 抗氧自由基损伤
    八、临床疗效分析
        (一) 组方紧扣病机,症候改善显着
        (二) 辨证与辨病结合,胃镜、病理疗效显着
        (三) HP根除率的疗效分析
        (四) 远期息肉复发率的疗效分析
    九、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胃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一) 对中医学治未病学术思想的探讨
        (二)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本病治疗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10)益气升陷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诊断标准
        (三) 病例选择标准
        (四) 病例一般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一) X线钡餐检查
        (二) 胃镜检查
        (三) 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
        (四) 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检查
        (五) 胃黏膜脱垂的远期疗效
        (六) 监测三大常规、心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四、疗效评定标准
        (一)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二)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三) 主要症状的疗效评价
        (四) 根除HP疗效判断
    五、统计学处理方法
    六、治疗结果
        (一) 治疗后症状的变化
        (二) 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三)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四) 治疗前后胃镜黏膜的变化
        (五) HP清除率疗效对比
        (六) 胃黏膜脱垂远期疗效对比
        (七) 不良反应及心、肝、肾功能观察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胃黏膜脱垂症的认识
        (一) GMP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
        (二) GMP的诊断
        (三) GMP的治疗
    二、中医学对胃黏膜脱垂症的认识
        (一) 中医归属及发展沿革
        (二) 病机述要
        (三) 治则治法
    三、益气升陷汤方药分析
        (一) 方解
        (二) 现代药理研究
    四、益气升陷汤治疗胃黏膜脱垂症作用机制探讨
        (一)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 抗氧自由基损伤
        (三) 增强黏膜屏障功能
        (四) 调节胃肠运动
        (五) 改善微循环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四、内镜下微波治疗胃粘膜脱垂的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疗效评价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D]. 马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例临床效果报道[J]. 游达礼,王志荣. 中国内镜杂志, 2017(02)
  • [3]胃黏膜脱垂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缪春润,冯欣,雷耀晨.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05)
  • [4]内镜下微波点灼与片灼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比较分析[J]. 陈剑. 当代医学, 2014(32)
  • [5]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122例临床分析[J]. 曹凯峰,刘乾. 吉林医学, 2014(04)
  • [6]胃黏膜脱垂症内镜下治疗体会[J]. 吕晓芳,马瑞丽,方立峰,窦胜昔,郑权. 中国医学创新, 2013(20)
  • [7]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症178例临床分析[J]. 金爱龙. 中国当代医药, 2011(35)
  • [8]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研究[J]. 宋文先,王海军,陈涛,廖智慧,段军.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1(04)
  • [9]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综合干预胃息肉的临床研究[D]. 王惠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 [10]益气升陷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研究[D]. 武亮亮.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内镜下微波治疗胃黏膜脱垂的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