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藻提取物可能有助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蓝绿藻提取物可能有助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一、蓝绿藻提取物有助于治疗神经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魏双艳,蔡春尔,何培民,贾睿[1](2021)在《藻类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化妆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天然温和、绿色安全的环境友好型化妆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诉求。消费者更青睐于以天然产物为基础的化妆品,而不是合成化学品。随着天然产物化学和海洋生物资源技术的迅速发展,藻类(包括大型藻和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藻类活性物质具有保湿补水、抗氧化、抗衰老、美白抗皱、抗菌消炎和日光防护等功效。因此,从藻类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妆品行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此,本文将从藻类活性物质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藻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和绿色生物提取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藻类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妆品行业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孙伯菊[2](2021)在《积雪草及其主要三萜成份干预肥胖小鼠体重增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积雪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草药。据报道积雪草对肥胖有积极作用,并且尚未有人从下丘脑-交感神经-BAT轴的角度阐明积雪草抑制体重增加的具体机制。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基于转录组学技术评估了积雪草对肥胖糖尿病小鼠下丘脑-交感神经-BA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积雪草的主要三萜成份-羟基积雪草苷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6周龄SPF级雄性db/db小鼠16只,待动物适应一周后,测随机血糖,将随机血糖>11.1 mmol/L的小鼠随机抽取8只为模型组(db/db group),8只为积雪草组(db/db+C group),10只正常组(db/m group)雄性小鼠选择野生型db/db小鼠。所有小鼠均正常饲料饮食,它们可以随时自由摄食水,仅在实验过程中才取出食物。正常组给予小鼠去离子水灌胃,积雪草组小鼠的灌胃剂量为100mg/kg/day,每周灌胃6天,每天测定体重。干预6周后,对所有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异氟烷将小鼠麻醉后,通过腹主动脉取血处死所有小鼠,并迅速分离小鼠的肝脏,棕色脂肪组织,附睾脂肪,称重,计算相应的脏器重量指数。快速收集小鼠的下丘脑组织,放入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以备后续分析。分离后的血清检测血清中的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酸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水平。对肝脏进行油红O染色和HE染色,对棕色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通过转录组学技术分析db/db小鼠各组之间的下丘脑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索积雪草抑制db/db小鼠体重增加的作用机制。2.16只体重为35~40g的雄性KKay/TaJcl雄性糖尿病肥胖小鼠适应性喂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羟基积雪草苷组8只,其中模型组每日以去离子水灌胃,羟基积雪草苷组以40mg/kg/天的剂量灌胃,持续干预8周后结束。在第8周结束时,对所有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然后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BIA)(ImpediVET,ImprdiMed Ltd.,布里斯班,澳大利亚)测量每只小鼠的体重指数(BMI)。用异氟烷麻醉小鼠,并通过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小鼠,随即分离小鼠组织(附睾脂肪,肠系膜脂肪,褐色脂肪,腹部脂肪,脑,心脏等)并称重,将其置于RNALaterTM溶液中,保存于在-80℃下进行下一步分析。分离后的血清检测血清中的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酸酯(TG),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水平。结果:1.6周干预实验结果显示:与db/db组相比,积雪草水提物可以有效降低db/db小鼠的体重,降低小鼠棕色脂肪组织、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的重量,明显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也具有积极意义,对肝脏功能无明显损伤作用。小鼠的脂肪组织形态结果表明积雪草对db/db小鼠的附睾脂肪和肠系膜脂肪无明显影响,但是可以有效改善小鼠的棕色脂肪组织形态。上述结果说明积雪草对db/db小鼠的脂肪代谢具有积极意义,可能是通过影响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起作用,对糖代谢无明显积极影响。2.积雪草可以显着促进db/db+C组小鼠棕色脂肪特异性功能基因和线粒体标记基因(如UCP-1,Cidea,Cox8b,Cox7a和PPARα)的表达,并且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显着高于db/db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db/db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和TH蛋白的表达显着低于db/m组,但是在积雪草干预6周后,db/db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和TH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转录组学结果显示积雪草干预6周后,db/db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的转录组结果发生了明显变化。与db/db组小鼠相比,db/db+C组小鼠的差异基因中上调111个,下调431个。这些差异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积雪草可以显着调节代谢相关功能。这些结果表明积雪草抑制db/db小鼠体重增加的机制可能和增加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功能相关,并且可能是通过激活代谢相关信号传导途径进而促进棕色脂肪组织功能增加的途径。3.下丘脑组织的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积雪草干预6周后,与db/db组小鼠相比,下丘脑组织中有131个转录因子上调,有51个转录因子下调。并且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均与代谢性疾病的生物学过程相关。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下丘脑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在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疾病信号通路,脂质代谢信号通路和能量代谢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中富集,差异基因的气泡图结果显示,它们主要富集分布于多巴胺能突触的代谢途径。这些结果表明积雪草对下丘脑中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具有明显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下丘脑中激素相关信号传递途径起作用的,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研究。4.下丘脑和棕色脂肪组织转录组学的联合分析显示,积雪草可以显着影响下丘脑组织中与激素相关的信号通路,棕色脂肪组织中的KEGG信号通路的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积雪草可以显着影响棕色脂肪组织中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下丘脑组织中P-AMPK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也显示积雪草可以显着抑制下丘脑中P-AMPK的表达。这些结果反映了积雪草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中激素相关信号通路,抑制下丘脑中P-AMPK的表达,进而影响棕色脂肪组织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对db/db小鼠的体重产生影响。5.积雪草水提物对db/db小鼠肝脏无明显负担,病理染色结果显示积雪草可以有效改善db/db小鼠肝脏的脂质沉积,抑制小鼠的肝脏形态损伤,对肝脏的脂质代谢紊乱的调节具有积极影响。PCR结果显示积雪草可以显着促进db/db小鼠肝脏中MCAD和PPARα转录因子的表达。因此,这也表明积雪草可能是通过影响肝脏的脂肪酸氧化,改善肝脏的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对db/db小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6.羟基积雪草苷可以显着促进肠系膜脂肪中SIRT1,P-AMPK和P-ACC的表达(P<0.05),可以激活附睾脂肪中的SIRT1-AMPK-HSL信号传导途径,显着增强以下三个转录因子在附睾脂肪(PGC-1α,PPARα和CPT-1a)中的表达。并且,我们发现羟基积雪草苷可以显着促进棕色脂肪组织以及肠系膜脂肪组织中UCP-1的表达并对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Cidea,Cox7a和Cox8b)。结论:1.积雪草水提物对抑制db/db小鼠的体重增长具有积极作用,LC-MS结果显示主要作用成份可能是其中的三萜成份。2.积雪草水提物可以显着促进db/db小鼠棕色脂肪特异性功能基因和线粒体标记基因(如UCP-1,Cidea,Cox8b,Cox7a和PPARα)的表达,并且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积雪草水提物可以显着促进db/db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和TH蛋白的表达,转录组学结果提示可能是通过激活下丘脑中激素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激活交感神经活性,促进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功能而起作用。3.积雪草水提物对db/db小鼠肝脏没有明显负担,并且可以有效改善db/db小鼠肝脏的脂质沉积,修复小鼠的肝脏形态损伤,PCR结果显示积雪草可能是通过促进肝脏脂肪酸氧化从而对肝脏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4.羟基积雪草苷对KKay小鼠具有明显的抑制体重增加的作用,具体的作用机制与积雪草水提物类似,都可以明显激活棕色脂肪组织功能,可能是积雪草的有效作用成份之一。

岳月[3](2021)在《不同乳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所导致的腹泻严重阻碍了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所使用的传统药物适用范围窄且存在诸多副作用。研究表明,益生菌通过拮抗致病菌、减轻炎症、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可缓解ETEC所导致的腹泻,其中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是报道最多的五种乳杆菌。但这五种乳杆菌在同一条件下对于ETEC所导致的腹泻的缓解效果比较及其各自的作用方式有何不同目前还不清楚。本文旨在通过表型、免疫调节、短链脂肪酸、肠道菌群等指标比较这五种乳杆菌对ETEC所导致的小鼠腹泻的缓解作用差异,并基于比较基因组方法对这五种乳杆菌缓解作用差异与自身基因组成及功能基因的关联进行初步探究。最后对动物实验中缓解效果最好的菌株进行临床效果评价,为后期益生菌功能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为了评价不同乳杆菌对ETEC所导致的腹泻的缓解效果并比较缓解的作用方式有何不同,通过建立腹泻模型,对五种共26株乳杆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ETEC感染小鼠使其粪便含水量达到61.98%,比对照组升高15.25%,导致腹泻。这五种乳杆菌的缓解能力具有种特异性,在表型和免疫调节上,植物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显着性缓解,格氏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次之,鼠李糖乳杆菌最差;在耐热肠毒素上,格氏乳杆菌显着性缓解,鼠李糖乳杆菌最差;在水通道蛋白上,鼠李糖乳杆菌显着性缓解,罗伊氏乳杆菌最差。综合而言,在种水平上,缓解能力的结果为:植物乳杆菌>约氏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其中植物乳杆菌CCFM1143的缓解效果最好。此外,缓解较好的菌株可能通过调节肠道有益菌尤其是产短链脂肪酸的微生物丰度,从而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发挥缓解作用;其次,为了初步探究这五种乳杆菌缓解作用差异与自身基因组成及功能基因的关联,对26株乳杆菌运用比较基因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乳杆菌对小鼠腹泻的缓解作用的种间或种内差异与其特有基因数量、细菌素操纵子的存在与否和种类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同种内菌株间的进化亲缘关系有一定的关联。同时,缓解效果较好的菌株拥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相关的特有基因、核苷酸输送与新陈代谢的相关基因和细胞壁/膜/质膜合成的相关基因等,这些基因可能有利于菌株更好地定植,同时也可能与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有一定的联系;最后,为了评估菌株在小鼠腹泻模型和临床上的效果是否具有一致性,选择了小鼠模型中缓解效果最显着的植物乳杆菌CCFM1143开展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CCFM1143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有助于显着调节短链脂肪酸的水平,抑制白介素IL-6水平的升高和胃动素水平的降低,调节患者免疫反应,从而改善了腹泻患者的表观症状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对IL-6、丙酸浓度、拟杆菌属和阿克曼菌属丰度的调节与小鼠实验结果较为相似,同时该菌可抑制腹泻患者肠道内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相对丰度的增加。

刘佳雨[4](2021)在《丰富康复护理对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及其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观测丰富康复护理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2.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丰富环境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本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护理组和丰富康复护理组。常规康复护理组给予神经科常规的脑卒中认知障碍康复护理,丰富康复护理组给予结合了丰富环境概念的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频率为每天1次,一周干预6天,连续12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数字广度测试(Digit Span Test,DST)、斯特鲁色词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SCWT)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评。2.选用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清洁级雄性小鼠,利用光栓法制作小鼠脑卒中模型,通过Y迷宫与假手术组小鼠进行对比,将认知障碍的实验小鼠予以筛选。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即假手术标准环境组(Sham+SE组)、卒中后认知障碍标准环境组(PSCI+SE组)和卒中后认知障碍丰富环境组(PSCI+EE组)。对这些小鼠进行饲养2周后,利用Y迷宫、新物体识别对它们的记忆能力进行评价和测试,利用RT-PCR对实验对象的额叶和海马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基因转录情况及时观察与记录,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额叶和海马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乙酰化的组蛋白H3(Acetylated histone H3,Ac-H3)、磷酸化的 CREB 蛋白(CAMP Response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一般资料情况以及MoCA得分、数字广度测试得分和Stroop测验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12周后,两组MoCA得分、数字广度测试得分和Stroop测验得分均改善(p<0.05),丰富康复护理组的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2.(1)通过实验之后发现,相比于Sham+SE组,PSCI+SE组的实验对象的自发交替率存在明显不足(p<0.001),而且新物体探索率也下降显着(p<0.001),额叶及海马相关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2)PSCI+EE组小鼠自发交替率、新物体探索率、额叶及海马的谷氨酸基因转录等变化与PSCI+SE组相比较为明显(p<0.05),但相比于Sham+SE组而言,仍然有差异(p<0.05)。结论:1.经丰富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水平。2.通过对小鼠进行试验之后发现,采用丰富环境的手段,能让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功能进一步恢复,整体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原理机制是:即通过提高CREB的磷酸化、改善乙酰化内稳态失衡、增加mGluR2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最终改善认知功能。

谢全模[5](2020)在《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抗生素类的污染特征及其处理工程技术示范 ——以东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兴污染物具有难降解性、潜在危害大等特点,对水体中新兴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以及高效处理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国内环境领域的热点。抗生素是新兴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固相萃取技术结合HPLC-MS联用的检测方法,对抗生素在东莞市饮用水源地的分布及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探究废弃植物纤维吸附及高级氧化技术对典型抗生素的去除性能,并对采用PS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抗生素的工程技术应用作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东莞市不同流域及水库等饮用水源地进行抗生素含量的检测和分析,探讨了抗生素在东莞市饮用水源地的分布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45种目标抗生素中,34种抗生素在饮用水源地中检出,35种在水库中检出。在11个饮用水源地采样点中,检出的抗生素浓度范围在ND-143.94 ng/L,检出浓度最高的是ODM(143.94 ng/L)。除TMP、CFX、SAR、ODM、CTM外,其余抗生素在饮用水源地的检出频率均为100%。在9个代表性水库采样点中,检出的抗生素浓度范围在ND-729.59 ng/L,检出浓度最高的抗生素均是ETM-H2O(729.59 ng/L)。在检出的抗生素中,除SMZ、SMM、TMP、NFX、CFX、PFX、SAR、MT、ODM、MO、ETM-H2O、CTM、NAR、RTM外,其余抗生素检出频率均为100%。(2)通过方差分析分析不同空间目标抗生素分布差异,结果表明东莞市水源空间目标抗生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结果显示,在水厂水源检出抗生素中,多达3个主成分解释了63.5%的累积方差,重点评估指标分别为SQX,SGD,RTM,CTM,CTC,PEF,LFX等。在水库评估样点中,多达3个主成分累积解释了75.4%的方差,SMX、LIN、ETM-H2O、PEF、DFX等为检出抗生素中重要评价指标。在各水厂水源地中,检出抗生素中仅有SMM、SDZ、PEF、CAR等与水中NH4+和SO42-呈中等相关性,表明这些抗生素的污染来源有可能来自生活污水,也有可能有其他污染来源。水库中磺胺类中SGD、SMX等,大环内酯类ETM-H2O、CTM等均与Cl-和SO42-有显着相关性,而硫酸根离子常见的污染来源与生活污水有密切联系,故此可判定此类抗生素的污染来源可能与生活污水相关。而SMM、SDZ、PEF等呈现中等相关性的可能与生活污水相关,但也存在其他不确定的污染源。在水厂水源中,具有高风险的抗生素为CTM、NOV、NFX,其中CTM的RQ值最高达到4.78,出现在石龙西湖水厂水源地中。在水库评估样点中,具有高风险的抗生素有TMP、NFX、SAR、LIN、OTC、NOV、ETM-H2O和CTM。每种抗生素最大浓度计算HQ值均小于1。(3)通过改变吸附材料用量、反应时间、温度和pH值,研究了抗生素在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24h、初始浓度为50 mg/L、溶液初始pH=6,吸附剂投加量为2 g/L是综合考虑吸附效率和操作成本的最佳操作条件;改性前后SCB纤维对ETM-H2O理论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5.90 mg.g-1和41.15 mg.g-1,去除率分别达到81.21%和94.44%;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而且,对于SCB,1/n=0.544>0.5,说明吸附过程较难进行,对于CSCB,0<1/n=0.484<0.5,说明吸附过程容易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ΔH>0和ΔS>0,说明蔗渣纤维对ETM-H2O的吸附是吸热反应,纤维吸附ETM-H2O后增加了固-液界面上物质的混乱度;未改性蔗渣纤维对ETM-H2O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但更偏向物理吸附,ΔG>0,吸附过程是非自发的,但由于实际实验过程中的条件并非标准状态,反应得以进行;CA改性蔗渣纤维对ETM-H2O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ΔG<0,吸附过程是自发的。由实验结果可知,改性显着提高了蔗渣纤维的吸附性能,使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更具优势。(4)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用量、pH及氧化剂的用量,研究PS和Fenton氧化体系对抗生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对于PS氧化体系,反应时间为4h、溶液初始pH=7、Fe2+投加量为100 mg/L、PS用量为8.4 mmol/L是综合考虑降解效率和操作成本的最佳操作条件;反应时间4h、溶液初始pH=3、Fe2+投加量100 mg/L、H2O2用量为12.6 mmol/L是Fenton氧化体系的最佳操作条件;PS氧化体系在最佳条件下,反应温度分别为30℃和40℃时红霉素降解率分别达到94.26%和96.27%,相较于Fenton氧化体系其去除效果更优;PS氧化降解红霉素的前30 min是快速反应阶段,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第二阶段(60 min后)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助于硫酸根自由基的生成及对污染物的快速降解,ΔH>0和ΔS>0,说明PS降解红霉素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进行,反应后增加了相界面上物质的混乱度;PS氧化体系对低浓度红霉素仍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降解率可达到了95%以上。由实验结果可知,PS氧化体系对红霉素的降解效率远远优于Fenton,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更具优势。(5)通过控制投药量、原水中红霉素浓度以及水基质开展实际工程示范,并进行响应曲面设计及分析,在实际工程中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Fe2+:PS=1:40时,红霉素降解效果最好,反应6h之后降解率达到99.88%;控制原水中Fe2+浓度和PS浓度,当初始红霉素浓度从100μg/L下降到1μg/L时,红霉素降解率由72.46%上升到97.55%,表明污染物初始浓度越低越有利于污染物去除,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低红霉素降解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上述结论充分证明了在实际工程中PS氧化体系能有效降解原水中低浓度红霉素。以反应时间、温度、pH为影响因子,以红霉素降解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设计。模拟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温度和pH这3因素之间有显着交互作用,通过响应曲面优化,该模型预测红霉素降解率最大值为98.53%,最佳运行条件组合为:反应时间6h,温度为40℃,pH为6.5。基于响应曲面法,以红霉素降解率为响应值,NaCl、NaHCO3、NaNO3和HA四个因素之间的显着性顺序为NaCl>NaHCO3>HA>NaNO3,最佳运行条件组合为:NaCl为0 mM、NaHCO3为1.44 mM、NaNO3为0.44 mM和HA为3.32 mg/L,红霉素降解率预测值为96.48%。本论文的研究对于消除抗生素污染物的危害、保证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常妮妮[6](2020)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以营造城市水环境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亲水空间为主要目的。对于大多数城市水体,特别是城市内湖而言,其基本功能是景观功能。但现有关于城市内湖的评价主要针对水体水质状况和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对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和保障存在不足,而且景观功效很难用简单切实的指标来评价。因此,本文以城市内湖的景观功效为着眼点,在全国26个省(市)选择189座城市内湖,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现场检测和数据处理,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据解析和模拟计算,研究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应用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保障的策略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全国26个省(市)的189座城市内湖的现状调研,研究了主要水环境参数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对于补水条件差异较大的城市内湖,无论运用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评价法,还是传统的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法,都难以得到与调研结果很好吻合的评价结论。鉴于水体的景观功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的视觉性状和公众接受度,运用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公众满意度和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SD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因此SD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成为研究建立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理论途径。(2)根据SD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以制约SD的因素分析为切入点,开展了影响水体景观功效的水环境参数研究。基于SD的理论分析,判明水中无机悬浊质、有机残渣和藻类这三类光散射物质浓度直接影响水的视觉感官,从而成为水体景观功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三类物质的成因分析,判明水的视觉感官性状与其悬浊状态、有机污染状态、藻类繁殖状态和水力状态密切相关,而直接影响上述状态的独立水环境参数为:悬浮固体(SS)、溶解氧(DO)、有机物(COD)、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水温(T)。因此,可将这8个参数作为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关联水环境因子。(3)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分析,选择幂指数的表达模式,建立了以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为元素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WLEI=Πi=18qiwi;通过关联因子的无因次化,并运用城市内湖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各关联因子的对数正态分布规律,得出了相应的累积频率分布函数,进而确定了因子质量qi(i=1~8);通过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因子的权重系数wi(i=1~8)受补水来源的影响很大,将水体的水源分为天然水和再生水两类,确立了相应的权重系数;基于城市内湖调研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水体的WLEI计算值与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2=0.8948,p<0.05),以SD作为公众接受度的参考指标,提出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分级定量评价方法。(4)结合我国缺水城市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补水的实际需求,基于天然水和再生水的水质差异性,运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再生水补水和天然水补水的案例比较,研究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的基本策略。结果表明,虽然再生水中有机物、营养盐等溶解物浓度一般高于天然水,但具有SS浓度低的优势,在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中,水体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再生水的有机物浓度(CODMn),因此提供充沛的再生水补给和强化再生水处理的有机物去除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与此相比,以天然水为水源的情况下,SS浓度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HRT和TP,因此通过适当的预处理(例如混凝和过滤)降低补水的SS和TP浓度,同时提供较充沛的补水量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

毛超一[7](2020)在《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标准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质量评价中指标性成分的确定是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大多数中药的指标性成分与安全性、有效性关联甚少,与临床价值严重脱节,因此创新和完善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的需求日益迫切。菊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被全世界广泛应用,由于基原多、成分复杂,菊花化学成分受到生长环境、产地、种质资源、采收期等各个环节的影响。为推进以临床为导向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发展,本研究以菊花的指标性成分筛选为核心,以成分与药效关联作为突破口,开展了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菊花质量标准与评价研究。研究目的以菊花为例,形成了基原多、成分复杂中药品种质控指标成分确定的系统研究方法,建立一种基于成分与药效关联的菊花质量控制方法,形成客观反映中药质量内涵的多层级等级评价体系,推动中药质量标准向因药制宜、效用关联的评控方向转变,保证菊花质量可控,产品优质,临床有效,为中药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研究内容综述部分,从中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菊花的品种、分类、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传统功效与作用机理、质量评价现状等几方面进行阐述,表明菊花传统功效与抗炎作用存在较为密切的对应关系,为菊花基于药效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实验部分开展了如下研究:1.菊花代谢组学研究。采用UPLC-Q-TOF-MS液质联用系统,全面分析了菊花的代谢成分。对27个不同品种的菊花鲜品进行研究,每一品种选择3种不同花期,全面定性表征菊花化学成分组,并以峰面积作为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T-test检验等方法,寻找菊花共性指标成分,差异性指标成分,特征性指标成分。通过研究品种、采收期对成分的影响,筛选菊花稳定、可控的质量评价指标成分。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高效的方法对菊花化学成分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2.基于化学基准和效应基准相结合的菊花质量评价指标成分筛选。基于文献研究确定抗炎作用是菊花临床的主要功效。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围绕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的关联,展开如下研究:2.1采用虚拟技术,对菊花中成分进行与药效相关的预测和筛选。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菊花的抗炎作用机制及可能参与的炎症通路和潜在的活性成分。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分子对接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将菊花中主要化合物与炎症因子进行分子对接。2.2菊花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分析。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筛选菊花质量评价指标成分。采用HPLC分析法对52个菊花提取物中13个指标性成分进行分析,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热图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方差分析、T-tes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不同品种、不同花期、不同提取方式的菊花提取物中13种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研究,筛选适宜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代表性指标成分。2.3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筛选潜在的活性指标成分。采用体外细胞炎症模型进行药效学实验研究,通过PCR、Elisa等分子生物技术,方差分析、T-tes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检测细胞活力,NO浓度,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iNOS、COX-2、PGE2 mRNA表达水平,评价不同品种菊花抗炎活性差异。以菊花预测和拟定的指标成分含量作为自变量,炎症因子、炎性介质指标结果作为因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得分、二值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成分-药效的关联性分析,筛选菊花潜在的活性指标成分。3.建立一种基于化学成分-药效活性关联的菊花质量标准。以同类成分总量作为指标,运用一测多评法结合外标法作为菊花质量标准的测定方法。4.对市场上50批菊花进行综合性质量等级评价,并对来自49个厂家56批菊花的市场价格进行调研。运用中药饮片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建立菊花等级评价标准。该标准是集形态特征和指标成分的综合性质量等级划分方法,并与生物活性关联,优于目前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菊花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菊花中咖啡酰基奎宁酸、黄酮、花青素、胡萝卜素、其他5大类成分,共计化合物73种。咖啡酰基奎宁酸和黄酮是菊花最主要的成分类别,菊花质量评价指标可从这两类中指认。共有代谢成分中,含量较高且品种间差异大的化合物,如咖啡酰基奎宁酸类中的4,5-DCQA等、黄酮类中的Acn等,这些成分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指标性成分的筛选对象。在菊花中含量较高且对菊花分类贡献度大的化合物:Lut(1),Acn等,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其中4,5-DCQA等在大部分品种中含量较高,个别品种含量较低,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定量指标性成分;3-CQA在所有样品中含量均高,且品种间差异小,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定性指标性成分。菊花中含量低的代谢成分,不能代表菊花的化学特征,如1-CQA等以及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类等认为不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指标。采收期对于菊花鲜品中的各主要化合物含量影响较小,鲜品中同品种不同花期的化合物含量差异远小于品种间化合物含量差异。有些化合物有望成为特定品种潜在的标识性化合物,如3-CQA可鉴别麻城本地菊等。基于化学基准和效应基准的菊花成分指标筛选,检测到菊花提取物指标性成分13个,共性成分10个。含量高且稳定,随品种、花期、提取方法都变化较小的化合物可以作为菊花定性鉴别的指标,如3-CQA。含量高且品种间存在差异,认为可以作为菊花定量鉴别的指标,如:Lut-7-O-G、Api-7-O-G、Lut-7-O-β-G、Api-7-O-6-AG。含量高且品种间离散程度大,分类贡献度大的成分,可作为菊花品质优劣、品种鉴别的评价指标,如:3,5-DCQA、4,5-DCQA、3,4-DCQA、3-CQA、Api-7-O-6-AG。含量较低,品种间差异大如 Api、Dio、5-CQA、4-CQA、Acn,且在部分品种中未能检测出的成分如:Api、Acn,认为均不适合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指标。所以从化学基准分析认为,3-CQA、3,5-DCQA、4,5-DCQA、3,4-DQA、Lut-7-O-G、Api-7-O-G、Lut-7-O-β-G、Api-7-O-6-AG 为菊花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成分。菊花提取物的聚类情况与传统菊花分类基本一致,说明传统分类与基于化学成分的分类存在相关性。采收期对成分存在一定影响,胎菊与全菊在成分组成上基本一致,但胎菊主要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全菊。虚拟技术的指标预测和筛选表明,Lut-7-O-β-G、3,5-DCQA等与炎症靶点蛋白结合能力最强。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菊花抗炎作用参与的通路中最主要的是PTGS等。药效学实验表明,菊花提取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的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炎性介质、炎症因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品种菊花的抗炎药效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贡菊,特色品种#1表现出较强的炎症抑制作用,这与基于化学成分的质量评价结果一致。滁菊的抗炎作用较差,毫菊次之。菊花的活性成分对炎症因子COX-2和iNOS的调控作用最强。成分与药效关联结果表明,能够下调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化合物可能为:1,3-DCQA、3,5-DCQA、Lut-7-O-β-G。抑制炎性介质释放量的化合物可能是3,5-DCQA、4,5-DCQA、3-CQA、Api。综合以上因素认为,菊花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可能是:3,5-DCQA、4,5-DCQA、Lut-7-O-β-G、1,3-DCQA、3-CQA 等,这些指标可以作为菊花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综合化学成分、活性筛选、药效关联的研究结果,最终确定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菊花质量标准检测指标为:1,3-DCQA、3-CQA、Lut-7-O-G、3,5-DCQA、4,5-DCQA、Lut-7-O-β-G、1,5-DCQA。研究发现,1,3-DCQA 只存在于菊花水提取物中,是由1,5-DCQA经水加热回流转化而来,1,5-DCQA在菊花乙醇提取物中稳定,确定其转化是受温度影响。所以最终确定:3-CQA、Lut-7-O-G、3,5-DCQA、4,5-DCQA、Lut-7-O-β-G、1,5-DCQA 6 个指标成分作为菊花质量标准评价的指标成分。采用一测多评结合外标法,运用加和控制总量的计量方法,成功建立了一种新的菊花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测定了菊花中的6种化合物,其成分的峰面积和浓度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均符合标准,该方法简单、准确、经济、高效。该方法符合中药质量评价从单指标向多指标,从指标性成分向药效成分评控的发展方向,与2015版《中国药典》“菊花”项下含量测定标准相比:确定了 6个质控指标成分,较药典标准增加了 3个指标成分,且均与功效相关,增强了菊花质量控制的代表性和整体性;采用一测多评法结合外标法测定,运用同类别指标成分的总量作为评控指标,更加简便、经济、实用。可为药典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为菊花的质量控制提供可行的分析手段。根据菊花等级评价结果,将市场上贡菊,杭菊,胎菊共50种菊花分为3个等级,分级结果表明等级与重量呈正相关,等级与内在指标成分含量呈正相关,等级越低,内在指标成分含量越低。该标准更加全面、准确的对菊花进行了等级评价,为中药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建立提供了参考,对规范市场,提高菊花质量,引导优质优价,保证临床药效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孟雪[8](2020)在《海藻附生细菌的多样性、基因组分析及两株细菌的褐藻胶裂解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作为覆盖地球表面积超过70%的最大水体,其中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藻类作为海洋中的生产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大型藻之一的褐藻更是许多海洋微生物的营养来源,褐藻的主要成分是褐藻胶,褐藻胶及其寡糖在食品、医药、农业和化妆品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褐藻胶具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利用酶解法获取褐藻寡糖比化学降解法污染更小,但是目前仍没有发现高效可工业化生产利用的褐藻胶裂解酶。本研究旨在对52株海藻附生细菌基因组中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及筛选分离具有较高活性的褐藻胶降解菌株,并对其褐藻胶裂解酶基因进行外源表达。研究结果如下:1.完成了 52株海藻附生细菌的基因组草图测序分析,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和CAZy数据库比对,分析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碳水化合物降解酶编码基因的多样性。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来自本实验室之前从藻类表面分离得到的52株菌在门水平上的分布为变形菌占51.92%、拟杆菌门为38.46%、厚壁菌门为7.69%、放线菌门为1.92%;优势目为黄杆菌目,优势科为黄杆菌科,在属的分类水平上,水生杆菌属和红杆菌属丰度较高。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注释结果表明,所有菌株中GT家族蛋白基因最多为5033个,GH家族蛋白基因4696个,CBM家族蛋白基因2700个,CE家族蛋白基因2319个,PL家族蛋白基因444个,AA家族蛋白基因305个,共计15497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功能基因注释预测到在34株菌中具有165条与褐藻胶裂解相关的功能基因,其中有68条分布在变形菌门中,包括MBOAT家族、PL7,PL6,PL17 家族、LytT 家族、ALGX 家族、HeparinaseⅡ/Ⅲ-like protein 家族和甘露糖醛酸特定底物褐藻胶裂解酶;在拟杆菌门中注释到了 97条褐藻胶裂解相关功能基因,除了以上的家族以外,还发现了 Alginate export家族和Pgu1家族的基因。2.完成了 52株海藻附生细菌的褐藻胶降解活性验证,并进一步对三种藻类样品进行了褐藻胶降解活性菌株的筛选,得到了多株具有潜在褐藻胶降解活性的菌株和潜在新物种。经过活性点板实验验证,52株菌中有共22株菌具有褐藻胶降解活性。进一步对三种藻类表面进行处理,初筛共得到71株潜在褐藻胶降解菌株,分布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4个门,23个属中。根据16S rRNA基因相似性<98%的标准,初筛得到的菌株中包含16株潜在新物种。然后对经过活性验证的活性菌株及这71株菌的发酵粗酶液的相对酶活进行测定,得到了 10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其中相对酶活最高的为菌株M269,其次为菌株M341。根据NCBI和EzTaxon-e数据库中的比对结果显示,菌株M269的最相似菌株为 Alteromonas aestuariivivens JDTF-113T(94.50%),菌株 M341 最相似菌株为Tenacibaculum sediminilitoris YKTF-3T(97.06%)。从遗传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化学特征等方面对菌株M341进行了多相分类,结果表明菌株M341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无鞭毛的杆状细菌,主要脂肪酸为iso-C15:0、iso-C15:00G和summed feature 3,主要呼吸醌为MK-6,极性脂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酰乙醇胺、一种未知的糖脂和氨基脂,再结合遗传学特征可以确定菌株M341是拟杆菌门、黄杆菌纲、黄杆菌目、黄杆菌科、附着杆菌属的一个新物种。3.完成了菌株M269和M341中9条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的外源表达,及蛋白AL341-1诱导条件的优化。成功地对菌株M269和M341中的9条褐藻胶裂解酶基因进行了外源表达,al269-1、al269-6和al269-9经过诱导以后表达的蛋白位置处于破碎沉淀中,活性平板检测发现破碎沉淀组分均有活性;al269-7的表达位于破碎上清组分中,但是活性检测发现没有出现透明降解圈;al269-8和al341-1的表达产物位于破碎上清组分中,且活性检测结果为破碎上清组分有活性,说明这两个酶为可溶性蛋白;al341-2和al341-3均未被诱导表达成功。重组褐藻胶裂解酶AL341-1的最佳诱导条件是初始菌密度OD600=0.8、诱导剂IPTG浓度1.0 mmol/L、诱导时间9 h和诱导温度20℃。

严慧深[9](2020)在《海巴戟天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引言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出现烧心、反酸、暖气、胸骨后灼痛等症状的一类疾病,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是其中的一种类型。目前西医对GERD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和手术治疗。西医药物治疗的缺点是容易复发,维持治疗方案不成熟,疗程难确定,不良反应大。手术方法因其并发症、后遗症使之推广受到限制。因而寻找新的替代疗法显得意义重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移植作为近年新兴的生物学疗法,受到了广泛重视。具有免疫原性小、无药物毒副作用、易于获取和扩增的优点。研究表明,在大鼠食管肌层注射干细胞有助于治疗GERD,然而就RE模型来说,BMMSC是否能自然地循环到食管损伤区域并重建损伤的食管粘膜,依然有待研究。另外,有少量研究表明干细胞和祖细胞能够促进食管炎部位出现肠源性的柱状上皮化生等病理改变,由于炎症可以导致化生,化生有导致腺癌的可能,使得干细胞移植具有潜在安全隐患。如何趋利避害,既发挥BMMSC对食管上皮的修复作用,同时又能控制其分化方向,向正常的食管鳞状上皮分化,而非向异常的柱状上皮分化?在中医中,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别名,兔儿肠、鸡肠风。产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于山地疏、密林下和灌丛中,常攀于灌木或树干上。中南半岛也有分布。中药巴戟天属于补阳类中药,中药巴戟天为茜草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巴戟天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肾经。巴戟天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中药巴戟天作用包括:1、增强免疫功能;2、抗炎作用;3、改善生殖系统功能。海巴戟天(Morinda citrifolia L.)是中药巴戟天的近亲,为茜草科巴戟天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别名为海巴戟、橘叶巴戟、檄树。国内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南及西沙群岛。当地也叫诺尼、诺丽(Noni)。其生存力强,并且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在国外的夏威夷和大溪地岛屿上也有分布。诸多研究证实,海巴戟天含多种生物学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已有研究证实,其有效成分能抑制结肠炎症,维持肠道粘膜的完整性。海巴戟天提取物中含有的东莨菪亭也被证实有抑制反流性食管炎的功效。这些研究都说明海巴戟天有着与巴戟天相似的抗炎作用。另有研究证实海巴戟天萃取物中的芦丁等成分具有促进细胞分化的作用,而尚未有报道证实巴戟天具有这种效应。已有研究证实,干细胞的分化取决于它所存在的微环境。因此我们设想:海巴戟天萃取物(Morinda citrifolia Extract,MCE)或许能通过其自身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改善GERD相关的食管炎症,为干细胞向正确方向分化创造更加有利的微环境,促使其更多地向食管正常上皮细胞分化,而非向柱状上皮分化,从而起到延缓巴雷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甚至延缓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作用。因此,选择MCE联合BMMSC移植治疗GERD,评价它们对GERD的治疗作用能否出现协同效应,并评价其对BMMSC分化的影响。如能减少柱状上皮分化,则有助于提升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为MCE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GERD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最终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本课题共分为三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多种大鼠GERD模型对于药物干预的敏感性以及肠上皮分化发生率。方法:比较不同时间间隔下外源性酸化胃蛋白酶(Acidified pepsin,AP)灌注模型、三种手术方式食管胃空肠吻合术(Esophagogastrjejunostomy,EGJ)、食管空肠吻合术(Esophageal jejunostomy,EJ)、食管空肠吻合术合并胃切除术(Esophageal jejunostomy and Gastrectomy,EJ/TG)。构建模型成功后的宏观评分,包括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壁内或腔内出血;HE染色后进行微观评分,包括上皮丢失(分离、糜烂、溃疡)、反应性上皮变化(基底增生、乳头状瘤、有丝分裂、原位角化、角化不全)、血管改变(包括充血、水肿、出血、血管病变)、炎症(炎性细胞聚集和弥散);采用pH电极测定食管下段pH值;超声测定粘膜下血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抗Ki-67研究粘膜基底细胞增殖;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 2(Caudal-related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三叶因子 1(Trefoil factor1,TFF1)、三叶因子 2(Trefoil factor2,TFF2)的表达。在多种模型中评价宏微观评分在确定性疗效药物治疗后的改善值,评价各种模型对药物干预的敏感性。评价各种造模方法中对柱状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影响。结果:AP灌注构建的模型中,采用45 min/bid.持续5d的方案构建的模型包含炎症、糜烂和溃疡等改变,但维持了上皮和一定程度的上皮反应性改变。所有AP灌注构建的模型都没有观察到的柱状上皮化生。AP灌注模型中60min/bid.持续3d和45 min/bid.持续5d的造模方案对于药物干预的敏感性要高于手术构建的GERD模型。在手术造模方式中,EGJ术式与其他术式相比,柱状上皮化生率最高,达到39.4%。结论:外源性AP灌注方案和手术造模方案均可以用于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外源性AP灌注45min/bid.持续5d的方案构建的模型对药物干预的敏感性最高,适用于评价MCE联合BMMSC的治疗效果。内源性EGJ手术方式造模促成柱状上皮化生的比例最高,适合研究MCE对BMMSC在食管微环境下分化的影响。第二部分:MCE促进BMMSC向食管上皮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目的:研究BMMSC能否在与食管上皮细胞(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EEC)共培养条件向食管上皮分化,并且研究这种分化是否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进一步研究MCE对这种分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BMMSC和EEC共培养,使用无直接接触的transwell培养系统将BMMSC与EEC共同培养,并检测EEC的表面标记Pan-CK在BMMSC中的表达。与EEC共培养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MMSC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员GSK-3β和β-catenin含量。在BMMSC培养系统中加入Wnt/β-catenin信号激活剂氯化锂,Western Blot检测其对磷酸化的GSK-3β和β-catenin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查其对Pan-CK表达量的影响。制备出MCE,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鉴定其有效成分。将MCE用于三种情况:与EEC共培养的BMMSC、诱导角化培养基中的BMMSC、普通培养基独立培养的BMMSC,研究MCE对促进BMMSC向上皮分化的作用以及机制。商用试剂盒检测MCE细胞毒性,ELISA检测共培养系统中EGF,细胞化学染色检查上皮分化标记物Pan-CK,qRT-PCR检测MCE对上述三种情况中 CK18、CK19、EMA、Wnt3a、β-catenin、EGF、CDX2 等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CE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的Akt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β-catenin的核内移和转录活性1的影响。并且分别加入Wnt抑制剂Dkk-1或PI3K抑制剂LY294002,对比上述检测标的。结果:与EEC共培养的BMMSC能获得EEC的表型,其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员磷酸化GSK-β和β-catenirn增加,通路激活剂氯化锂可增加磷酸化GSK-3β和β-catenin的表达,并增强Pan-CK的表达。说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了BMMCMESC上皮分化。MCE/0.0有0效3成8分%被鉴定为山奈酚-3-O-芸香苷和芦丁两个化合物。MCE未显示出细胞毒性,0.0038%(w/v%)浓度即可提高共培养系统中EGF含量,增强上皮分化标记物Pan-CK细胞中表达,上调CK18、CK19、EMA、Wnt3a、β-catenin、EGF对应基因的表达水平,但对肠源性的CDX2基因无影响。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MCE会增加Akt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以及β-catenin的核转运和转录活性,这些作用会因加入Wnt抑制剂Dkk-1或PI3K抑制剂LY294002而减弱。结论:与EEC共同培养可以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BMMSC的上皮样分化。最小有效剂量为0.0038%(w/v%)的MCE可以通过促进EGF分泌,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PI3K/Akt依赖性激活增强BMMSC的上皮分化。MCE联合BMMSC移植可能成为修复GERD食管损伤的新型治疗方案。第三部分:MCE改善食管炎大鼠炎症作用及促BMMSC分化研究目的:研究MCE在GERD大鼠模型中的抗炎作用以及对体内食管微环境下BMMSC上皮分化的影响。方法:选用RAW 264.7细胞评价MCE的细胞毒性以及对炎性标记物(NO、PGE2、IL-1β)的影响。选择第一部分中对药物干预敏感性最优的AP灌注造模方案,评价MCE在大鼠体内的抗炎作用以及MCE和BMMSC联合使用对GERD的修复效果。SD大鼠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RE对照组、雷贝拉唑组、单独MCE组(三个剂量亚组)、单独BMMSC组、MCE联合BMMSC组。评估胃体积和胃液的pH、分析粘膜损伤指数,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性标记物TNF-α,IL-1β,IL-6和MCP-1,用qRT-PCR检测TNF-α,IL-1β,IL-6和PAI-1的mRNA表达量。选择第一部分中能够引起柱状上皮分化的EGJ手术造模方案评价MCE在体内食管环境下对BMMSC分化方向的影响。手术后移植GFP标记的BMMSC,免疫组化检测体内BMMSC的分化。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鳞状上皮标记物Pan-CK和柱状上皮化生标记物CDX2,评价MCE对BMMSC柱状上皮分化和正常鳞状上皮分化的影响。结果:随着MCE浓度增高,食管炎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在MCE组,ELISA检测到血清炎症标记物的降低,qRT-PCR检测到炎性标记物mRNA的降低。GFP对BMMSC的示踪结果显示,BMMSC能够修复食管反流中损伤的食管上皮。在MCE干预的情况下BMMSC更多的分化为了鳞状上皮细胞而非柱状上皮细胞。结论:MCE的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大鼠的RE,MCE与BMMSC移植联合治疗能产生协同效应。MCE能够在食管微环境下促进BMMSC向趋向于正常的鳞状上皮分化,并减少其柱状上皮分化,提升BMMSC移植的安全性,成为可能延缓或者阻止BE的中医药物。

吴彬彬[10](2020)在《氢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DBPs毒性和标志物及PAHs损伤hESC-CMs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饮用水氯化消毒能够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保障饮用水安全。然而,氯化消毒产生的三卤甲烷(THMs)、卤代乙酸(HAAs)、卤代乙腈(HANs)和致诱变化合物(MX)等消毒副产物(DBPs)及前体物的潜在毒性成为威胁饮用水安全的关键问题。通常,天然有机质是饮用水DBPs前体物的主要来源,但对于珠三角地区而言,水体污染导致的藻类有机质是DBPs前体物的主要来源。此外,伴随着台风、暴雨以及港口疏浚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吸附在底泥的有机质会重新悬浮进入水体,成为DBPs前体物的另一重要来源。而藻类及底泥有机质氯化后能够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和卤乙腈等毒性DBPs,长期暴露于DBPs可能会致癌。DPBs前体物多环芳烃(PAHs)还能够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威胁人体健康。而目前为止,珠三角地区氯化有机物的DBPs特征及其与PAHs的毒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有必要对珠三角地区水体氯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主要开展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1)珠三角地区藻类有机质氯化消毒后的DBPs特征研究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绿藻(Chlorella sp.)有机质氯化后三卤甲烷(三氯甲烷)、卤乙腈(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卤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以及多环芳烃和氯化多环芳烃的含量,并与已有报道的底泥有机质氯化DBPs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珠三角地区氯化藻类有机质能够生成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但氯化底泥有机质只生成二氯乙腈,提示藻类有机质可能是珠三角地区饮用水中三氯乙腈前体物的主要来源。此外,基于底泥有机质氯化前后都存在三氯甲烷,以及藻类有机质中不含三氯甲烷及氯化后检测到相对低含量的三氯甲烷,提示氯化藻类有机质虽然能生成三氯甲烷,但被三氯甲烷污染的底泥是其前体物的主要贡献者。另外,我们在氯化前后藻类有机质中均没有检测到多环芳烃和氯化多环芳烃,表明藻类有机质不是消毒水中氯化多环芳烃的前体物和来源,这对珠三角地区饮用水源管理以及自来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2)珠三角地区藻类和底泥有机质氯化消毒后的毒性特征通过SOS显色实验和彗星实验研究了氯化前后藻类及底泥有机质对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发现氯化能够增加藻类和底泥有机质的遗传毒性和DNA损伤作用,表明与前体物相比,氯化DBPs具有较大毒性,其中底泥有机质氯化后对Caco-2细胞DNA损伤较大,提示二氯乙腈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藻类有机质氯化后诱导较高的SOS IP,提示二氯乙酸和三氯乙腈可能是较大贡献者,这为珠三角地区水源有机质氯化毒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3)藻类和底泥有机质氯化前后对Caco-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藻类和底泥有机质氯化DBPs种类多,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毒性作用。转录组学可以基于全基因组表达谱较全面的分析藻类和底泥有机质及其氯化DBPs的毒性。研究发现底泥有机质可诱导Caco-2细胞产生涉及细胞信号传导、信号调控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但氯化后这些生物学过程完全被抑制,并出现包括抗原处理和递呈在内的2个生物学过程,提示氯化后底泥有机质虽然在单一终点检测方法中表现了较强的毒性,但对Caco-2细胞的总体影响可能降低。对于藻类有机质,其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集中在免疫反应,但氯化后大部分DEGs被逆转,并出现了一系列特异的DEGs,这些DEGs主要集中在转录调节相关的多种生物学过程,提示藻类有机质氯化后产生的DBPs混合物增加了对Caco-2细胞的毒性。转录组学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氯化前后藻类和底泥有机质的毒性,能够为氯化DBPs的毒性评价提供更广的参考机制。(4)CYP1A1和CYP1B1是氯化藻类有机物DBP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珠三角地区DBPs前体物氯化消毒的检测尚缺乏靶标。我们基于藻类和底泥有机物转录组学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藻类有机物氯化前后诱导的DEGs的上游调节因子,发现CYP1A1、CYP1B1是上游调节因子的共同靶标,而在氯化底泥有机物中则没有。通过qPCR实验验证以及整合已有DBPs或环境压力的有关报道数据,我们发现氯化藻类有机物的CYP1A1和CYP1B1表达特异性的上调。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两个CYP1基因可能作为藻类有机物氯化DBPs的潜在新的生物标志物,这将有助于珠三角地区消毒水DBPs的检测,并进一步监测饮用水安全。(5)DBPs前体物-PAH及其代谢物对人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hESC-CMs)的毒性及机制研究基于人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研究了DBPs前体物苯并[a]芘和PAHs体内代谢检测标志物1-羟基芘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现苯并[a]芘和1-羟基芘不影响hESC-CMs活性,但能诱导ROS增加以及DNA损伤,此外,苯并[a]芘还能促进线粒体促凋亡基因高表达,这些结果表明氧化应激和DNA损伤事件是苯并[a]芘和1-羟基芘损伤hESC-CMs的关键,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DBPs前体物多环芳烃及其代谢物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

二、蓝绿藻提取物有助于治疗神经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绿藻提取物有助于治疗神经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藻类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藻类活性物质的生物学功能
    1.1 保湿补水
    1.2 抗氧化、抗衰老
    1.3 美白抗皱
    1.4 抗菌消炎
    1.5 日光防护
2 藻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2.1 化妆品行业市场容量
    2.2 应用于化妆品中的藻类
    2.3 藻类活性物质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
3 藻类活性物质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3.1 酶辅助提取(EAE)
    3.2 微波辅助提取(MAE)和超声波辅助提取(UAE)
    3.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CO2)
    3.4 亚临界水提取技术(SWE)
    3.5 藻类活性物质生物提取技术方法比较
4 展望

(2)积雪草及其主要三萜成份干预肥胖小鼠体重增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积雪草及其主要三萜类成份的治疗潜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下丘脑-交感神经-棕色脂肪轴在脂肪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下丘脑中AMPK水平影响肥胖症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积雪草水提物的LC-MS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积雪草水提物对db/db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积雪草水提物对db/db小鼠棕色脂肪功能及转录组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四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积雪草水提物对db/db小鼠下丘脑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五 db/db小鼠棕色脂肪和下丘脑组织转录组学的联合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六 积雪草水提物对db/db小鼠肝脏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七 羟基积雪草苷对KKay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讨论
结语
创新点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不同乳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对照表
1 绪论
    1.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
        1.1.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简介
        1.1.2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的发病机制
        1.1.3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的治疗措施
    1.2 乳杆菌缓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的体内外研究进展
        1.2.1 乳杆菌缓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的体外研究
        1.2.2 乳杆菌缓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的体内研究
    1.3 乳杆菌缓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的机制
        1.3.1 乳杆菌产生抗菌物质
        1.3.2 乳杆菌调节耐热肠毒素和水通道蛋白
        1.3.3 乳杆菌的免疫调节作用
        1.3.4 乳杆菌调节短链脂肪酸
        1.3.5 乳杆菌调节肠道菌群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实验动物与饲料
        2.1.4 益生菌固体饮料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的仪器与设备
    2.3 动物实验方法
        2.3.1 实验菌悬液
        2.3.2 动物实验设计
        2.3.3 小鼠体重和粪便含水量测定
        2.3.4 小鼠空肠病理组织学分析
        2.3.5 小鼠免疫因子的检测
        2.3.6 小鼠耐热肠毒素和水通道蛋白的检测
        2.3.7 小鼠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2.3.8 小鼠粪便肠道菌群分析
    2.4 乳杆菌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2.4.1 系统发育树构建
        2.4.2 细菌素操纵子分析
        2.4.3 功能基因差异分析
    2.5 临床实验方法
        2.5.1 益生菌粉活菌数测定
        2.5.2 腹泻患者招募
        2.5.3 腹泻患者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2.5.4 实验分组与设计
        2.5.5 腹泻患者的基础特征测定
        2.5.6 植物乳杆菌CCFM1143表观指标评价
        2.5.7 腹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测定
        2.5.8 腹泻患者的粪便短链脂肪酸测定
        2.5.9 腹泻患者的肠道菌群分析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乳杆菌缓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的作用比较
        3.1.1 不同乳杆菌对小鼠体重和粪便含水量的影响
        3.1.2 不同乳杆菌对小鼠空肠病理组织的影响
        3.1.3 不同乳杆菌对小鼠免疫因子的影响
        3.1.4 不同乳杆菌对小鼠耐热肠毒素和水通道蛋白影响
        3.1.5 不同乳杆菌对小鼠腹泻的缓解效果差异分析
        3.1.6 不同乳杆菌对小鼠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3.1.7 不同乳杆菌对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小鼠的肠道菌群的影响
        3.1.8 差异属和免疫因子、ST、AQP3与短链脂肪酸的相关性分析
    3.2 基于基因组分析不同乳杆菌缓解小鼠腹泻的机制初探
        3.2.1 不同乳杆菌基因组的同源性分析
        3.2.2 不同乳杆菌基因组的进化亲缘关系分析
        3.2.3 不同乳杆菌基因组的细菌素操纵子分析
        3.2.4 不同乳杆菌缓解效果差异的功能基因分析
    3.3 植物乳杆菌CCFM1143对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3.3.1 植物乳杆菌CCFM1143对腹泻患者的表观指标评价
        3.3.2 植物乳杆菌CCFM1143对腹泻患者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3.3.3 植物乳杆菌CCFM1143对腹泻患者粪便的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3.3.4 植物乳杆菌CCFM1143对腹泻患者的肠道菌群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2: 临床实验伦理委员会批件
附录3: 腹泻患者的问卷设计
附录4: 腹泻患者的常规体检信息

(4)丰富康复护理对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及其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丰富康复护理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资料收集
        1.4 质量控制
        1.5 伦理原则
        1.6 数据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丰富环境对卒中后认知障碍小鼠谷氨酸受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和器械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试剂配置
    2 方法和步骤
        2.1 脑卒中模型制备
        2.2 模型鉴定
        2.3 样本量计算
        2.4 实验分组
        2.5 丰富环境的设计及实验干预
        2.6 指标检测及方法
    3 结果
        3.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3.2 行为学检测结果
        3.3 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1 引言
    2 脑卒中认知障碍康复护理的现实意义
    3 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护理的时机
    4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护理的方法
        4.1 心理护理
        4.2 记忆功能训练
        4.3 注意力和定向力训练
        4.4 运动疗法
        4.5 音乐疗法
        4.6 远程护理
        4.7 虚拟现实技术
    5 不足与展望
        5.1 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抗生素类的污染特征及其处理工程技术示范 ——以东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自然水体中典型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处理
        1.2.1 自然水体中抗生素种类概述
        1.2.2 抗生素在国内自然水体中的污染现状
        1.2.3 抗生素在东莞市饮用水源地污染现状
    1.3 自然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技术
        1.3.1 吸附处理技术
        1.3.2 高级氧化技术
        1.3.3 高级氧化技术催化活化体系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东莞市饮用水源地抗生素污染特征
    2.1 引言
    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与方法
        2.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3.2 实验过程
        2.3.3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抗生素在东莞市饮用水源地的分布特征
        2.4.2 抗生素在东莞市饮用水源地水库的污染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检出抗生素的统计学分析及风险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与方法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2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检出抗生素的方差及主成分分析
        3.3.2 检出抗生素与水中常见离子的相关性分析
        3.3.3 风险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化高无定型纤维材料对饮用水源地中典型抗生素的吸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与方法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2.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液pH对功能化纤维吸附ETM-H_2O的影响
        4.3.2 吸附剂投加量对功能化纤维吸附ETM-H_2O的影响
        4.3.3 初始浓度对功能化纤维吸附ETM-H_2O的影响
        4.3.4 吸附时间对功能化纤维吸附ETM-H_2O的影响
        4.3.5 反应温度对功能化纤维吸附ETM-H_2O的影响
        4.3.6 功能化纤维去除ETM-H_2O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4.3.7 功能化纤维去除ETM-H_2O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4.3.8 功能化纤维吸附ETM-H_2O的热力学参数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级氧化技术对东莞市饮用水源地中典型抗生素的降解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与方法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2 实验过程
        5.2.3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初始pH对 PS和 Fenton两种体系氧化效率的影响
        5.3.2 Fe~(2+)用量对PS和 Fenton两种体系氧化效率的影响
        5.3.3 氧化剂用量对PS和 Fenton两种体系氧化效率的影响
        5.3.4 PS降解红霉素动力学研究
        5.3.5 PS降解红霉素热力学研究
        5.3.6 PS体系氧化降解低浓度红霉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S降解技术工程示范
    6.1 引言
    6.2 技术路线
    6.3 中试原料及仪器
    6.4 主要工艺原理
    6.5 中试过程
    6.6 分析方法
    6.7 PS降解技术工程示范结果
        6.7.1 加药配比变化对红霉素降解效率的影响
        6.7.2 初始浓度对红霉素降解效率的影响
        6.7.3 反应时间对红霉素降解效率的影响
        6.7.4 响应面设计分析
        6.7.5 水中共存物质对红霉素降解的影响
    6.8 运行费用分析
    6.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水环境概述
        1.1.2 城市水体的特点及基本功能
        1.1.3 城市水体污染问题
    1.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
        1.2.1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2.3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3 城市水体的补水问题
        1.3.1 城市水体的类型及补水需求
        1.3.2 城市水体的补给水源类型
        1.3.3 再生水用于城市水体补水
    1.4 城市水体的景观功效保障
        1.4.1 水体景观的定义和一般要求
        1.4.2 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问题
        1.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的必要性
    1.5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城市内湖调研与分析
        2.1.1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选择
        2.1.2 水体调研方法
        2.1.3 水体采样与水质分析
    2.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方法
        2.2.1 综合指标形式的选择
        2.2.2 关联水环境因子的确定
        2.2.3 水环境状态模拟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水质评价
        2.3.2 敏感性分析
        2.3.3 统计分析
3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调研分析
    3.1 调研结果的总体分析
        3.1.1 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状况
        3.1.2 基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质状况
        3.1.3 水质状况的地区差异性
    3.2 补给条件对城市内湖水质的影响
        3.2.1 调研水体的补水类型及分布状况
        3.2.2 补给水源类型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3.2.3 补水频度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3.3 公众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
        3.3.1 公众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3.3.2 公众满意度与地表水水质类别的关联性
        3.3.3 公众满意度与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性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表征指标分析
    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景观水体适用性
        4.1.1 地表水体功能与相应水质要求
        4.1.2 城市内湖水质达标的限制因素
    4.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水体景观功效的基本要求
        4.2.2 影响水体感官性状的主要因素
        4.2.3 对水体透明度的再认识
    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表征的新思路
        4.3.1 水体透明度计算的基本理论
        4.3.2 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水环境参数
        4.3.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综合表征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
    5.1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形式选择
        5.1.1 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
        5.1.2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形式的确立
    5.2 因子质量的确定
        5.2.1 因子的无因次化
        5.2.2 因子质量的计算
    5.3 因子权重的确定
        5.3.1 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
        5.3.2 权重的确定
    5.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提出
        5.4.1 综合指标表达式
        5.4.2 综合指标计算方法
        5.4.3 基于综合指标计算值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评价与分级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策略研究
    6.1 典型案例
        6.1.1 天然水补给型水体
        6.1.2 再生水补给型水体
    6.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评价
        6.2.1 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
        6.2.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综合评价
        6.2.3 基于WLEI景观功效评价的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6.2.4 景观功效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6.3 景观功效提升策略
        6.3.1 景观功效提升的决策框架
        6.3.2 景观功效提升的技术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研城市内湖基本信息表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标准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菊花的研究概况
        1 菊花品种及分类
        参考文献
        2 菊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 菊花药理作用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4 菊花传统功效与作用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菊花质量标准评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菊花植物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化学基准的菊花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第四章 基于成分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一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菊花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二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菊花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参考文献
    三 菊花抗炎药效学实验研究
    四 基于药效-成分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五 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评价指标成分确定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标准研究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结论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菊花的等级评价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一 全文结论
    二 创新点
    三 不足与展望
致谢

(8)海藻附生细菌的多样性、基因组分析及两株细菌的褐藻胶裂解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藻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1.1 藻际微生物及其多样性
        1.1.2 藻类与藻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1.1.3 藻际微生物多糖降解酶研究现状
    1.2 褐藻胶
        1.2.1 褐藻胶来源
        1.2.2 褐藻胶的结构与性质
        1.2.3 褐藻胶的用途
    1.3 褐藻寡糖
        1.3.1 褐藻寡糖的制备
        1.3.2 褐藻寡糖的用途
    1.4 褐藻胶裂解酶的研究现状
        1.4.1 褐藻胶裂解酶的来源和分类
        1.4.2 褐藻胶裂解酶的作用机制
        1.4.3 褐藻胶裂解酶的底物特异性
        1.4.4 褐藻胶裂解酶的活力测定方法
        1.4.5 褐藻胶裂解酶的应用
    1.5 立题依据
第二章 52株海藻附生细菌的系统发育及基因组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培养基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组提取
        2.2.2 基因组草图组装,测序,注释
        2.2.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4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52株海藻附生细菌的基因组特征
        2.3.2 52株海藻附生细菌的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2.3.3 52株海藻附生细菌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褐藻胶降解菌株的活性验证与筛选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菌株
        3.1.2 实验样品
        3.1.3 培养基与试剂
        3.1.4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52株海藻附生细菌的褐藻胶降解活性验证
        3.2.2 样品处理及初筛
        3.2.3 复筛
        3.2.4 DNS法测定酶活
        3.2.5 菌株的纯化和保藏
        3.2.6 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的分类鉴定
        3.2.7 菌株遗传学特征鉴定
        3.2.8 菌株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52株海藻附生细菌褐藻胶降解活性验证
        3.3.2 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的初筛
        3.3.3 产酶菌株的复筛
        3.3.4 菌株鉴定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菌株M269和M341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菌株与质粒
        4.1.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2.2 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的克隆
        4.2.3 褐藻胶裂解酶的异源表达
        4.2.4 诱导表达条件优化
        4.2.5 重组褐藻胶裂解酶酶解产物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株M269和M341中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4.3.2 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4.3.3 褐藻胶裂解酶诱导表达条件优化
        4.3.4 重组褐藻胶裂解酶酶解产物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文所使用的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附录2 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
    附录3 本文部分实验数据
致谢
资助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海巴戟天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胃食管反流病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1 材料
        1.1 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2 方法
        2.1 外源性AP灌注方案研究
        2.2 内源性手术造模方案研究
        2.3 不同模型对于已知有效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3 结果
        3.1 AP灌注造模结果
        3.2 内源性手术造模结果
        3.3 不同模型对于已知有效药物干预的敏感性
    4 讨论
        4.1 外源性AP灌注模型研究
        4.2 内源性反流模型研究
        4.3 外源性、内源性造模方法的药物敏感性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外MCE促进BMMSC向食管上皮分化的作用及机制
    1 材料
        1.1 药品
        1.2 细胞株
        1.3 实验试剂
        1.4 主要仪器
        1.5 主要试剂配制
        1.6 引物设计
    2 方法
        2.1 原代BMMSC分离培养
        2.2 FCM鉴定BMMSC表面标记
        2.3 BMMSC多系分化的潜力
        2.4 原代EEC的分离与培养
        2.5 体外BMMSC和EEC共培养
        2.6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共培养系统中BMMSC上皮分化标记物
        2.7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上皮分化标记物及WNT通路相关蛋白
        2.8 MCE的制备
        2.9 MCE主要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2.10 qRT-PCR检测WNT通路、上皮分化、肠源性分化相关基因
        2.11 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
        2.12 MCE对BMMSC和EEC的细胞毒性测试
        2.13 激光共聚焦检测MCE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活化的影响
        2.14 TOP-Flash检测信号通路抑制剂对MCE促BMMSC上皮分化的影响
        2.15 ELISA检测MCE对共培养系统中EGF分泌的影响
        2.1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BMMSC的生物学特性及FCM鉴定其表面标记
        3.2 BMMSC的多向分化潜能测试
        3.3 EEC形态以及共培养的BMMSC向上皮细胞分化
        3.4 BMMSC上皮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通路作用机制
        3.5 MCE主要成分的HPLC分析
        3.6 MCE增强与EEC共培养系统中BMMSC的上皮分化
        3.7 MCE增强非共培养的角化诱导培养基中BMMSC的上皮分化
        3.8 MCE通过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诱导共培养系统中的BMMSC上皮分化
        3.9 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涉及MCE对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
        3.10 MCE诱导的PI3K/Akt激活能够促进共培养系统中BMMSC的上皮分化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MCE改善食管炎大鼠炎症作用及促BMMSC分化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
        1.2 细胞株
        1.3 造模动物
        1.4 实验试剂
        1.5 主要仪器
        1.6 引物设计
    2 方法
        2.1 药物准备
        2.2 检测MCE对RAW 264.7细胞活力影响
        2.3 MCE对RAW 264.7细胞NO、PGE2和IL-1β含量的影响
        2.4 急性RE造模及分组研究MCE体内抗炎作用
        2.5 食管粘膜损伤评分
        2.6 检测MCE对胃体积、胃液的pH、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
        2.7 qRT-PCR检测MCE对TNF-α、IL-1β、IL-6和PAI-1 mRNA
        2.8 EGJ手术造模研究MCE对BMMSC分化作用影响
        2.9 GFP标记的BMMSC移植
        2.10 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示踪发生分化的BMMSC
        2.11 激光共聚焦检测MCE对BMMSC分化的多重免疫荧光染色
        2.12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MCE的细胞毒性和抗炎活性
        3.2 MCE联合BMMSC移植对RE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
        3.3 MCE+BMMSC对胃容量和胃液pH值的影响
        3.4 MCE+BMMSC对血清TNF-α、IL-1β、IL-6和MCP-1水平的影响
        3.5 qRT-PCR检测MCE对TNF-α、IL-1β、IL-6和PAI-1的影响
        3.6 GFP腺病毒转染BMMSC
        3.7 MCE对BMMSC食管微环境下体内分化作用的影响
        3.8 大鼠食管宏观和微观组织形态学改变
        3.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CE对BMMSC分化作用的影响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海巴戟天药理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氢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DBPs毒性和标志物及PAHs损伤hESC-CMs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DBPs简介
    1.2 DBPs的种类
    1.3 DBPs前体物的来源
    1.4 DBPs的毒性、检测方法及机制
    1.5 基于组学的DBPs毒性研究
    1.6 DBPs及其前体物与健康
    1.7 本研究内容与意义
        1.7.1 本研究内容
        1.7.2 本研究的意义
    1.8 本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8.1 研究方案
        1.8.2 技术路线
第2章 珠三角地区藻类有机质氯化消毒后的DBPs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藻类有机质
        2.2.2 氯化
        2.2.3 DBPs的检测
        2.2.4 PAHs及氯化PAHs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藻类有机质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生产量
        2.3.2 藻类有机质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生产量
        2.3.3 藻类有机质PAHs及其他DBPs检测
    2.4 小结
第3章 藻类及底泥有机质氯化DBPs的毒性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氯化对DNA损失的影响
        3.3.2 氯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氯化前后藻类和底泥有机质对人肠源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4.3.2 DEGs的功能分析
        4.3.3 DEGs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CYP1A1和CYP1B1 是氯化藻类有机物DBP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分析方法
    5.3 结果
        5.3.1 基因差异表达比较
        5.3.2 DEGs的 PCR验证
        5.3.3 DEGs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和调节网络
        5.3.4 DBPs可能是与肠道疾病相关的环境应激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苯并[a]芘和1-羟基芘的h ESC-CMs毒性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hESC-CMs的分化及培养
        6.2.2 细胞活性检测
        6.2.3 ROS检测
        6.2.4 RNA提取和qPCR
        6.2.5 免疫荧光实验
        6.2.6 彗星实验
        6.2.7 统计分析
    6.3 结果和讨论
        6.3.1 细胞收缩检测
        6.3.2 活性检测
        6.3.3 细胞ROS检测
        6.3.4 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6.3.5 CYP1A1 的表达检测
        6.3.6 DNA加合物和损伤检测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引言
        7.1.2 氯化藻类有机质生成DBPs
        7.1.3 氯化藻类及底泥有机质毒性
        7.1.4 氯化改变底泥有机质的细胞基因表达谱
        7.1.5 氯化藻类有机质对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潜在生物标志物
        7.1.6 苯并[a]芘和1-羟基芘的hESC-CMs损伤作用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四、蓝绿藻提取物有助于治疗神经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藻类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魏双艳,蔡春尔,何培民,贾睿. 中国海洋药物, 2021(03)
  • [2]积雪草及其主要三萜成份干预肥胖小鼠体重增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孙伯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不同乳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D]. 岳月. 江南大学, 2021(01)
  • [4]丰富康复护理对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及其机制探讨[D]. 刘佳雨. 扬州大学, 2021
  • [5]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抗生素类的污染特征及其处理工程技术示范 ——以东莞市为例[D]. 谢全模.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D]. 常妮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成分-药效关联的中药菊花质量标准与评价研究[D]. 毛超一.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海藻附生细菌的多样性、基因组分析及两株细菌的褐藻胶裂解酶研究[D]. 孟雪. 山东大学, 2020
  • [9]海巴戟天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D]. 严慧深. 扬州大学, 2020(01)
  • [10]氢化藻类和底泥有机质DBPs毒性和标志物及PAHs损伤hESC-CMs机制[D]. 吴彬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标签:;  ;  ;  ;  ;  

蓝绿藻提取物可能有助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