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油田蒲67气藏采气技术研究与应用

蒲城油田蒲67气藏采气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濮城油田濮67气藏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勇年,连运晓,顾端阳,马元琨,李雪琴,刘国良[1](2019)在《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Ⅲ-3层组剩余气定量描述》文中提出为了充分认识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剩余气富集规律和分布特征,为该气田开发后期的持续稳产提供保障,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技术,针对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III-3层组开展剩余气定量描述研究,以期为今后该气田的有效开发提供挖潜方向及调整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III-3层组水体大小为30倍水体;②运用渗吸相渗代替驱替相渗使得数值模拟模型更为准确可靠;③剩余气分布与原始储量丰度、构造位置、开发程度、水侵程度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④采用储量丰度和含水饱和度相结合的方式,对剩余气储量分四级进行评价;⑤依据剩余气评价结果,在剩余气富集区内设计不同调整方案,在优选方案的基础上,选取2口新井优先实施,现场投产效果较好。结论认为:涩北气田的持续稳产离不开对剩余气的挖潜,通过研究提出的剩余气定量描述方法,可以为后期剩余气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张茜[2](2019)在《陕234-陕235井区致密砂岩储层强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文中指出致密砂岩气田强非均质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热点与难点之一。鉴于陕234-陕235井区具有储量丰度大、井网密度高等特征,因此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区域。研究区主力产气层(盒8,山1段)由于陆相辫状河或曲流河沉积体系内河道频繁迁移改道以及下蚀作用共同作用,造成研究区内储层砂体具有横向多连片、纵向多期河道砂体叠置的沉积特征;同时致密砂岩气层孔喉空间内流体赋存状态以及含气饱和度受储层微纳米级孔喉非均质展布特征控制,具体表现为微观尺度上储集空间类型、单位体积有效孔喉个数与体积差异。在沉积构造背景分析、高精细地层对比划分、测井曲线定量表征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沉积微相定量判别模型;结合构型界面划分标准多维度定量刻画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同时通过全尺度孔喉测试实验方法,提取典型特征参数定量表征储层微纳米尺度非均质性,进一步分析其对流体赋存状态和含气性高低的影响,以陕234-陕235井区盒8段和山1段小层致密砂岩为例,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砂岩表现在测井曲线上,测井曲线形态、数值、波动特征都具有明显变化;据此结合相对重心值G、幅度均方差S对取心井不同沉积微相进行岩电标定,建立取心井沉积微相判定标准,结合构型界面划分标准定量刻画储层多维度非均质性,最终将研究区致密砂岩划分为18种构型组合样式。(2)孔渗间矛盾不单一受沉积作用、物源原岩结构特征影响,同时受后期成岩改造作用和致密砂岩孔隙演化所制约;溶蚀孔对改善储层储集性能特别是储层渗流能力具有重要贡献。(3)差异性成岩演化作用下成岩产物制约储层孔隙结构发育,此外致密砂岩气层溶蚀孔等次生孔隙发育差别较大;面孔率与渗透率相关系数为0.9329,表明溶蚀孔对改善储层储集性能特别是储层渗流能力具有重要贡献。(4)单位体积有效喉道个数、单位体积有效孔喉体积共同影响储层储集能力大小;单位体积有效喉道体积以及有效喉道个数影响储层连通程度,进而制约储层渗流能力。(5)孔喉半径大小制约储层天然气充注程度,孔喉半径-相渗法结合岩心经验统计法确定陕234-陕235井区致密砂岩气层储层充注孔隙度下限为5.5%,天然气开采含气饱和度下限44.2%。(6)依据研究区物性充注下限以及天然气开采含气饱和度下限遴选研究区优势构型组合样式,同时结合不同小层有效砂体测井参数下限以及气层测井识别标准,实现多耦合因素分析研究区不同小层储层有效砂体展布特征。

谢志伟[3](2019)在《DND低渗致密气藏剩余气定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渗致密气藏是非常规油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储层物性差,生产井井底压力下降快,稳产期短,剩余气分布复杂,剩余气是气藏高效开发的物质基础,因此对剩余气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研究区储层层薄、层多、非均质性强、生产井多层合采、非线性渗流等因素导致的剩余气分布复杂等问题,首先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以及生产动态分析,以及评价层间、层内之间的连通性关系。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多层合采物理模拟实验,加深对低渗致密气藏多层合采的渗流特征的认识,评价代表高渗、低渗岩心的储量动用情况,分析剩余气富集的影响因素。采用气藏工程理论方法,推导考虑应力敏感、滑脱效应、启动压力梯度以及压裂缝等因素的单井控制储量计算的新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单井控制储量。分析单井控制储量计算结果,DND气藏单井控制面积小、井网控制程度低,从而导致藏剩余气富集。结合以上研究结论,采用动静参数共同约束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该模型主力层纵向网格厚度为0.5m,可以更加细致的刻画各层属性。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剩余气进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与气藏工程研究结果相符。剩余气形成原因主要为井间未动用、现有井网控制边部未动用、动用低或不动用的差储层。针对不同剩余气类型,提出补孔、加密以及侧钻水平井等调整方案,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对比各调整方案的预测结果,考虑开采成本最终推荐补孔+加密方案为最优调整方案。该方案预测采出程度为56.53%,与基础方案对比采出程度提高7.85%,预测累计产气提高3.25×108m3。

蒋涵艳[4](2019)在《高含盐储层盐析机理及解堵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狮子沟深层气藏高含盐(矿化度高达20~32×1 04mg/L),储层岩性复杂,矿物成分复杂,盐膏流动性强、纵向遮挡能力差,容易在地层和井筒产生盐堵,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本文针对狮子沟地层出现的盐析问题,开展了对地层盐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探究,进而研究适合狮子沟储层的解除盐堵技术。本文以实现高含盐储层盐析机理及解除盐堵技术研究为目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并取得了如下成果:(1)高含盐储层地质特征与流体物性研究:分析狮子沟深层储层地质特征与盐岩分布,储集层上倾部位是被致密层的膏岩层或致密灰岩层、泥岩层遮挡,盐岩层分布与砂质泥岩成互层状。分析储层结盐物的成分,结果表明盐垢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综合分析储层盐析的原因。分析狮子沟地层水矿化度,拟合出盐水的密度、黏度计算公式。(2)氯化钠的溶解结晶理论研究:建立氯化钠的溶解结晶平衡常数计算模型,得到了氯化钠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分析氯化钠溶解度与压力、温度的关系。基于动力学,建立氯化钠的溶解动力学模型和结晶动力学模型,分析氯化钠溶解与结晶的动态过程,氯化钠是否析出取决于氯化钠的溶解速率与结晶速率的大小。通过对氯化钠溶解结晶理论的分析,充分认识狮子沟深层储层盐析机理。(3)含水饱和度对地层结盐影响研究:在狮子沟气藏中,由于地层水的蒸发和汽化,引起含水饱和度下降,导致储层盐析。通过推导出含水饱和度模型,分析含水饱和度下降的多种影响因素,预测地层的结盐半径,地层结盐发生在井周15m内。在建立的含水饱和度模型基础上,推导出结盐量、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公式,分析含水饱和度降低对结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饱和度降低,地层结盐量增加,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均会减小。(4)地层结盐预测模拟:通过OLI ScaleChem软件预测在不同条件下的狮子沟深层储层的析盐浓度,研究压力、日产气量、日产水量、温度和地层水矿化度对结盐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日产气量、温度和地层水矿化度与析盐浓度呈正相关,压力和日产水量与析盐浓度呈负相关。预测的析盐浓度与含水饱和度模型相联系,分析结盐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盐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均有降低的作用,生产时间越长,井筒及近井地带结盐越严重,储层损伤程度越大。(5)解除盐堵技术研究:针对狮子沟储层存在的盐堵问题,通过采用掺水除盐的办法来增加溶剂含量,减小地层水的过饱和度和高矿化度。通过实验创新性的合成氨三乙酰胺抑盐剂,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改变氯化钠的结晶类型。并复配出高效抑盐剂,研制出适合狮子沟储层地质的NTPF-1型高效缓慢释放型抑盐剂,结合掺水除盐和化学抑盐,提出适合狮子沟储层的综合解除盐堵措施。

黄有为[5](2018)在《DF1-1气田莺歌海组储层特征及伤害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疏松砂岩油气大部分属于高孔、高渗储层,但也有一部分泥质含量较高,岩石颗粒较细,以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等岩石为主,物性差的低渗储层。该类低渗储层在我国海上油气勘探中十分常见,如南海DF1-1天然气田。在海上气田勘探中,这种低渗储层受工作环境和成本制约,钻井平台和开发井数量有限,取心井和岩心分析基础数据少,导致认识不全面。且在各个作业环节中,常常因为保护措施不当,而导致气井低产甚至无产。本论文针对南海DF1-1气田莺歌海组疏松砂岩气层开发井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各种分析测试手段,深入分析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等特征;并通过室内实验,评价储层在钻完井过程中及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伤害机理和类型,明确低渗疏松砂岩储层低产低效主要原因,并推荐针对性的有效解堵措施,为气田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南海DF1-1气田莺歌海组储层整体属于浅海-半深海沉积环境,Ⅲ上气组、Ⅱ下气组和Ⅱ上气组主要属于盆底扇远端浊积席状砂沉积,Ⅰ气组属于浅海砂坝沉积。(2)莺二段气层岩性以粉-细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泥质粉砂岩。填隙物以泥质为主,平均含量平均为21.86%~42.90%,黏土矿物以伊/蒙间层为主。(3)莺二段气层孔隙度主要分布于25%~30%,渗透率在10mD~100mD之间,以高孔、中渗储层为主。其中Ⅱ上气组物性最好,其次为Ⅱ 下气组、Ⅲ上气组,Ⅰ气组物性最差。(4)莺二段气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其次为少量粒内溶孔。气层平均孔喉半径为0.78-1.54μm,最大孔喉半径为8.83-28.76μm。总体上看,储层喉道细小,连通性较差。莺二段气层划分为四类,以Ⅱ类储层为主。(5)莺歌海组气层钻完井过程中主要伤害机理为有机固相破胶不完全,导致孔喉堵塞;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伤害机理为水锁。(6)针对研究区典型低效气井开展了低效原因分析,推荐采用表面活性剂结合基质酸化复合解堵措施来解除地层伤害。

谷潇雨[6](2018)在《特低渗砂岩低频波动辅助表面活性剂渗吸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特低渗砂岩油藏是我国陆上石油工业持续稳产的重要接替资源。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是实现该类油藏高效开发的基本手段。由于储集层内大量发育的天然裂缝与人工压裂裂缝的存在,注入水主要沿裂缝流动,而基质系统启动压力梯度较高,致使大量剩余油富集于基质孔隙内部。毛细管渗吸作用是基质系统水驱采油的重要机理,由于岩石孔隙结构复杂,如何强化孔隙网络内的渗吸排油能力,提高基质内剩余油动用程度,已成为该类油藏水驱中后期可持续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以鄂尔多斯盆FX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特低渗砂岩为研究对象,在孔隙结构对渗吸排油微观影响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优选了适用于特低渗砂岩渗吸排油的波动频率、波动强度、波动时间及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了低频波辅助表活剂对特低渗砂岩渗吸采出程度的影响规律。同时借助核磁共振与高精度CT扫描技术,从微观渗吸可动油与剩余油两个角度,揭示了低频波辅助表活剂促进特低渗砂岩渗吸排油的微观作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研究区长8弱水湿砂岩样品自发渗吸采出程度可以达到5.24%-18.23%。受孔壁固-液吸附层厚度(亚微米级以上孔隙在渗吸驱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纳米-亚微米级孔隙对渗吸采出程度贡献相对较弱)与孔隙连通性的影响(渗透率的增加,连通孔喉个数与连通面孔率均呈指数递增),岩石渗透率越高,渗吸采出程度越大。根据特低渗砂岩自发渗吸、低频波动渗吸、表面活性剂渗吸与低频波辅助表面活性剂渗吸等系列物理模拟结果,对于渗透率介于0.05×10-3μm2-0.25×10-3μm2的长8特低渗砂岩样品,其自发渗吸排油渗吸采出程度介于4.55%-17.23%;相比于地层水自发渗吸的采出程度,单独低频波作用可提高0.49-4.41个百分点;单独表面活性剂作用可提高1.14-3.03个百分点;低频波与表面活性剂的双重作用可提高2.75-6.76个百分点;受孔隙结构的影响,岩石渗透率越高,单独低频波、单独表面活性剂及低频波辅助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渗吸采出程度增加值越大。根据研究区长8岩石样品核磁共振渗吸可动油微观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受特低渗砂岩孔隙内束缚水分布的影响,上述四种(自发渗吸、低频波、表面活性剂、低频波辅助表面活性剂)渗吸方式作用下,渗吸可动油均分布于亚微米以上的孔道内,其中微米级以上孔道内的渗吸可动油比例占整体采出程度的主导地位。与自发渗吸可动油分布特征相比,单独低频波作用、单独表面活性剂作用与低频波辅助表面活性剂的双重作用均可以降低特低渗砂岩渗吸排油孔径下限(亚微米级),提高微米级以上孔道内的可动油百分比。特别是当低频波惯性诱导力与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及改善岩石润湿性的作用相结合时,可同时激发亚微米孔道内吸水能力与提高微米级以上孔道内原油的排驱能力,表现出了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根据特低渗砂岩样品高精度可视化CT扫描结果,自发渗吸后,孔隙网络内连续性较好的油相在被分散开来,剩余油个数急剧上升,孔道内油水卡断现象明显。分散后的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复杂,主要是由“网络状”、“簇状”与“孤粒状”等三类构成,三类剩余油排驱流动时具有从网络状转化为簇状与孤粒状的行为。受逆向渗吸流动、变径孔隙结构与贾敏效应的综合影响,以上三类剩余油虽然个体结构不同,但均主要富集于高于峰值孔隙半径的大孔道内。其中个数较少、连片性较好的网络状剩余油是多孔介质内最主要的剩余油类型。在低频波与表面活性剂的双重作用下,可以破坏自发渗吸后孔隙网络内残余的网络状剩余油结构,促进网络状剩余油向簇状剩余油转化,并提高簇状剩余油的排驱能力。其微观协同作用机理为:低频波惯性诱导力与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加剧了孔道内油滴的形变与聚并能力,减少了孔道内剩余油个数,降低了原油排驱时的连续贾敏效应;在此基础上,聚并后的大体积油滴受到的惯性诱导力增加与油滴粘附功的降低使得油滴突破变形孔道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孔隙网络内的油水分异,发挥了正向渗吸排油作用,增加渗吸排油范围的同时提高了洗油效率。

李生莉,吴太平,邱勇,马利娟,田荣焕[7](2009)在《宝中特低孔低渗高凝析气藏开采的实践与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宝中凝析油气藏属于特低孔、特低渗、致密型凝析气藏,凝析油含量高,地露压差小,地层又存在底水。针对该凝析油气藏的特点,开展了与之相配套的采气工艺研究,主要包括生产管柱优化、排液采气工艺、水合物防治以及油层保护技术等六项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满足了宝中凝析油气藏的试采工艺需要。同时介绍了这些技术的设计原则和应用效果,提出了对开采此类低孔低渗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的认识和建议。

孙国明[8](2008)在《徐深1区块气井增产措施优选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围绕徐深1区块气田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气田地质特征和不同开发阶段气井状况,深入开展了气井增产措施优选和关键技术研究,这对徐深1区块气田开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确定了徐深1区块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储层伤害问题:(1)水敏、盐敏和储层含水饱和度低于束缚水饱和度时的水锁伤害;(2)碱敏、水速敏、压力敏感性和束缚水饱和度下的水侵伤害;(3)作业液中固相对微裂缝的堵塞伤害;(4)高pH值的钙、镁等高价离子溶液引起的无机沉淀伤害。据此,提出了徐深1区块保护储层的九项实用措施,为徐深1区块增产措施优选和采用合理开发技术提供了依据。2提出了徐深1区块气井完井方式为射孔完井方式。确定了油管和套管尺寸,提出了具体的射孔参数与工艺,形成并确定了生产套管水泥返高。3提出了适用于徐深1区块气井压裂的压裂液体系配方并评价了相关性能。重点指出选择金岭集团改性胍胶和北京矿院改性胍胶作为徐深1区块气井高温压裂液增稠剂;根据深气层施工需要,提出应采用羟丙基改性胍胶;压裂液体系采用复配交联剂,采用CNN-01、CNN-02交联控制剂,使压裂液具有较好的缓速交联性能。4通过对20022005年火山岩储层压裂数据与实际施工效果对比分析,提出了火山岩测试压裂分析诊断特征参数,给出了诊断指标及其结论。根据工程风险评估及邻井相对应层位施工效果分析,优化并提出了火山岩储层压裂施工参数;通过分析以往大庆其他压后排液资料,提出3种压后排液求产方法。经卫深5井和肇深11井应用证明效果好;提出在压裂施工中采取追加破胶剂、压裂后强制闭合快速返排工艺,可以应用压裂-排液-试气一体化管柱和深气层分层压裂管柱。5通过徐深6井,徐深1-1井实测并结合历史拟合提出了适用于徐深1区块的地层热传导系数K为61.1923 kJ/( h.m.K)。据此,优选出了在开发配产气量条件下井口压力、温度计算方法。预测了目前至20年后井口压力与温度;研究了井口压力、温度的影响因素。6优选了气井停喷压力计算方法。对徐深1区块气井停喷压力计算和预测表明:(1)水气比增加,气井井筒压力损失增加;(2)选用大尺寸油管,井筒压力损失下降,但携载流量大幅增加;对于产能较低的气井,选用大尺寸油管反而造成气井过早停喷;(3)井口回压增大,停喷压力增大;(4)气井见水,停喷压力剧增;(5)气油管管径越大,停喷压力越高;提出了能够充分利用地层能量、降低气井停喷压力、尽量延长自喷期的技术措施;计算了气井废弃压力,认为影响废弃压力因素主要是气藏埋深、产能、含水率、最小井口回压、采气油管尺寸及排水采气技术水平等。7分析了Turner临界流速、临界产量公式适用条件,优选出了适用于大庆气田的气井持续排液计算方法;徐深1区块气井在增压开采时,水气比为07m3/104m3,2 3/8"油管满足单井产量1.311.53×104m3/d井筒携液要求;不增压开采时,水气比为07m3/104m3,2 3/8"油管满足单井产量3.083.50×104m3/d的井筒携液要求。高强度小油管满足徐深1区块气井排水采气的要求。8研究了自喷转人工排水采气举升问题,进行了排水采气技术比较分析,指出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性,提出优选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及相关配套措施作为大庆徐深1区块气井采气可用技术。9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应用徐深1区块气田数据,经计算和分析后揭示:(1)气井储层压力高,井筒压力高,水合物形成可能性大;(2)储层温度高,井筒压力高,水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小;(3)产量增大、井口压力降低、井口温度高,水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小。(4)一定的产气量,存在一个最优的油管直径,此时形成水合物的可能性小;(5)井越深,温降幅度越大,井口附近形成水合物可能性越大;经计算和井口节流后温度预测,提出徐深1区块气井需要在节流前采取预防水合物形成的四条措施。10优选了井筒中防止水合物形成措施。提出了化学剂抑制法防止井筒水合物形成设计方案,提出了气井井口防止水合物形成措施。针对不同气井井况、不同化学剂种类,确定了化学剂加入量。本论文成果对其它类似气田排液采气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刘芳[9](2006)在《桥口凝析气藏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桥口气田作为深层低渗低孔凝析气藏,在开发中存在投产气井稳产期短,产量、压力下降快,井筒积液严重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气田的稳产与正常生产,因此排液采气技术成为制约桥口凝析气田开发与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旨在通过对气井带液状态及井筒积液规律研究,筛选适合桥口气田的排液采气技术,并根据气田地质特征和不同开发阶段气井状况确定排液采气工艺技术,提高排液效果,延长气井的稳产期。主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1)气井带液状态及积液规律研究。利用动能因子理论判断气井带液状况,参考中原油田气井统计资料,取动能因子 8 作为划分环膜流的下限;分析了影响携液能力的因素,利用修正的液滴模型,做出了适合桥口凝析气田的油压、管径和最小携液气量关系;通过桥口流压梯度和油套压差资料,总结出了桥口气井积液规律。(2)排液采气工艺技术适应性分析和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分析了目前排液采气技术适用范围,确定了桥口凝析气田采用小油管、柱塞气举、橇装气举和复合排液采气技术,以机抽和电潜泵排液作为排液补充措施,并对这些排液技术进行了研究。 (3)桥口气藏排液采气方案制定。针对桥口气藏地质及气井不同开采阶段特点,确定小油管、柱塞气举、橇装气举和复合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的选井条件和排液采气方案。桥 74 井、桥 81 井橇装气举施工效果显示橇装气举技术非常适用深层低渗高压凝析气田排液采气。研究结果表明,小油管排液采气技术适合于开发初期,对桥口气藏产气量较小的气井采用小油管投产;开采中后期,地层能量尚可,但已无法自喷时采用柱塞气举排液采气;橇装气举作为正常气井和积液气井日常排液维护,只能暂时清除气井积液,要使气井长期带液自喷生产,则必须考虑其它技术配套措施。当单一排液技术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复合排液技术。该论文成果对其他类似凝析气田排液采气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廖家汉[10](2005)在《濮城油田西区沙二段上亚段第1砂组气顶气藏剩余气分布及挖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濮城油田西区沙二段上亚段第1砂组拥有该油田最大的气顶气藏,由于先期开发油环造成气顶严重水淹,该 气藏一直被认为无可采储量。通过储量动用状况的研究,结合动静态资料,对其水淹状况及剩余气分布进行了分 析,重新落实气藏剩余地质储量为3.82×108m3,可采储量为1.99×108m3。利用部分低效、无效及报废井上返采 气,提高了气藏的采收率。

二、濮城油田濮67气藏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濮城油田濮67气藏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Ⅲ-3层组剩余气定量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概况
2 模型建立
    2.1 水体大小
    2.2 渗吸相渗
3 剩余气分布研究
    3.1 剩余气分布规律
    3.2 剩余气分类评价
4 调整方案研究
5 实例应用
6 结论

(2)陕234-陕235井区致密砂岩储层强非均质性定量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沉积相研究进展
        1.3.2 致密砂岩气研究进展
        1.3.3 非均质性研究进展
        1.3.4 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1.3.5 渗流特征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案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储层基础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地质背景
        2.1.2 地层发育特征
    2.2 研究区成藏地质特征
    2.3 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
        2.3.1 岩石类型及分布特征
        2.3.2 碎屑成分及分布特征
        2.3.3 填隙物组分及分布特征
        2.3.4 致密砂岩碎屑颗粒结构特征
    2.4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2.4.1 物性分布特征
        2.4.2 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2.4.3 物性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致密砂岩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
    3.1 测井相定量判别储层沉积微相
        3.1.1 储层沉积亚相分析
        3.1.2 沉积亚相及沉积环境河流类型分析
        3.1.3 测井相定量表征沉积微相
    3.2 沉积构型定性识别储层沉积界面
        3.2.1 沉积构型要素及分级系统
        3.2.2 复合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3.2.3 非均质性展布特征综合表征
    3.3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多维度定量表征
第四章 制约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的微观因素
    4.1 砂岩骨架矿物与结构特征的影响
        4.1.1 砂岩骨架矿物成分的影响
        4.1.2 砂岩结构成熟度的影响
    4.2 差异性成岩演化作用影响
        4.2.1 高岭石胶结物
        4.2.2 硅质胶结物
        4.2.3 粘土矿物(伊利石+蒙脱石+伊蒙混层)
        4.2.4 绿泥石胶结物
    4.3 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
        4.3.1 孔隙及喉道发育特征
        4.3.2 高压压汞实验研究
        4.3.3 恒速压汞实验研究
    4.4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渗流特征影响
        4.4.1 气水相渗实验研究
        4.4.2 核磁共振分析致密砂岩孔隙流体
第五章 天然气充注下限及充注程度研究
    5.1 天然气充注下限研究
        5.1.1 孔喉半径-相渗法
        5.1.2 岩心经验统计法
    5.2 天然气充注程度研究
        5.2.1 含气饱和度分布特征
        5.2.2 储层充注含气饱和度下限
第六章 多因素耦合分析有效砂体展布特征
    6.1 优势构型组合识别
    6.2 有效产气井段的识别
    6.3 多因素耦合控制有效砂体展布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DND低渗致密气藏剩余气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划分标准
        1.2.2 低渗致密气藏剩余气研究现状
        1.2.3 单井控制储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2.4 低渗气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DND气藏地质特征研究
    2.1 地层特征研究
    2.2 构造特征研究
    2.3 储层特征研究
    2.4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2.4.1 层内非均质性
        2.4.2 层间非均质性
        2.4.3 平面非均质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藏生产动态及连通性分析
    3.1 生产动态分析
        3.1.1 产水特征分析
        3.1.2 产气特征分析
    3.2 连通性分析
        3.2.1 流体性质法
        3.2.2 折算地层压力法
        3.2.3 压深关系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井多层合采模拟实验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总体方案
    4.3 实验装置简介
    4.4 实验步骤简介
        4.4.1 实验准备步骤
        4.4.2 多层单采生产模拟实验步骤
        4.4.3 多层直接合采生产模拟实验步骤
        4.4.4 多层接替合采生产模拟实验步骤
    4.5 实验结果
        4.5.1 岩心基本物性测定
        4.5.2 多层单采生产模拟实验
        4.5.3 多层直接合采
        4.5.4 多层接替合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井控制储量计算研究
    5.1 采收率与废弃压力
        5.1.1 采收率标定
        5.1.2 废弃压力
    5.2 常规单井控制储量计算方法
        5.2.1 物质平衡法
        5.2.2 弹性二相法
        5.2.3 现代递减方法
    5.3 考虑低渗透渗流特征的单井控制储量计算方法
        5.3.1 致密气藏渗流规律
        5.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5.3.3 模型求解及实例计算
    5.4 单井控制储量统计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剩余气定量研究
    6.1 三维地质建模
        6.1.1 建模区域及建模参数的设定
        6.1.2 构造模型
        6.1.3 沉积相与岩相建模
        6.1.4 属性建模
        6.1.5 储量复算
        6.1.6 模型粗化
    6.2 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6.2.1 气藏流体参数
        6.2.2 生产历史拟合
    6.3 剩余气成因及定量分析
    6.4 挖潜方案设计
        6.4.1 方案设计
        6.4.2 方案模拟结果
        6.4.3 方案优选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高含盐储层盐析机理及解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层盐析研究现状
        1.2.2 解除盐堵技术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
第2章 高含盐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物性
    2.1 高含盐储层地质特征
        2.1.1 狮子沟的地质特征分析
        2.1.2 狮子沟的储层盐岩分布
    2.2 狮子沟储层结盐
        2.2.1 盐垢成分
        2.2.2 盐析成因
        2.2.3 盐粒的存在方式
    2.3 地层水的物性
        2.3.1 地层水的矿化度
        2.3.2 含盐地层水的密度
        2.3.3 含盐地层水的黏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氯化钠的溶解结晶理论分析
    3.1 氯化钠平衡常数和溶解度
        3.1.1 氯化钠的平衡常数
        3.1.2 氯化钠的溶解度
    3.2 氯化钠溶解结晶动力学
        3.2.1 溶解动力学
        3.2.2 氯化钠结晶动力学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水饱和度对地层结盐影响研究
    4.1 含水饱和度模型推导
        4.1.1 模型假设
        4.1.2 模型推导
        4.1.3 模型验证
        4.1.4 实例计算
    4.2 含水饱和度对结盐的影响
        4.2.1 含水饱和度与地层水矿化度的关系
        4.2.2 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的关系
        4.2.3 含水饱和度与储层渗透率关系
        4.2.4 实例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层结盐预测模拟
    5.1 OLISCALECHEM软件介绍
    5.2 模型的建立
        5.2.1 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
        5.2.2 基本参数
    5.3 地层结盐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5.3.1 气中水含量变化
        5.3.2 压力对结盐的影响
        5.3.3 日产气量对结盐的影响
        5.3.4 日产水量对结盐的影响
        5.3.5 温度对结盐的影响
        5.3.6 不同矿化度对结盐的影响
    5.4 结盐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5.4.1 储层孔隙度的变化
        5.4.2 储层渗透率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解除盐堵技术的研究
    6.1 掺水除盐
        6.1.1 确定掺水量
        6.1.2 掺水除盐技术
        6.1.3 掺水除盐局限性
    6.2 化学抑盐
        6.2.1 化学抑盐的基本思路
        6.2.2 氨三乙酰胺的合成与评价
        6.2.3 复配NTPF-1型高效抑盐剂
        6.2.4 固化NTPF-1型高效抑盐剂
    6.3 狮子沟气藏综合解除盐堵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DF1-1气田莺歌海组储层特征及伤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疏松砂岩储层地质特征
        1.2.2 疏松砂岩储层伤害机理研究现状
        1.2.3 疏松砂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
第2章 DF1-1气田储层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与地层特征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相特征研究
        2.3.1 岩心相标志
        2.3.2 单井相特征
        2.3.3 连井相特征
        2.3.4 沉积相展布
        2.3.5 沉积相模式
    2.4 储层岩性特征
    2.5 储层物性特征
    2.6 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2.6.1 孔隙类型
        2.6.2 孔隙结构特征
    2.7 储层分类评价
第3章 钻完井过程中对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3.1 钻完井液动态伤害评价
        3.1.1 钻完井液体系配方
        3.1.2 顺序工作液伤害实验评价
    3.2 钻井完井过程中对储层伤害机理分析
        3.2.1 敏感性伤害分析
        3.2.2 流体配伍性评价
        3.2.3 固相侵入
第4章 生产过程中对储层伤害的机理研究
    4.1 微粒运移伤害评价
        4.1.1 微粒运移实验方案
        4.1.2 评价实验结果
    4.2 水锁伤害分析
        4.2.1 水锁伤害的地质基础
        4.2.2 水锁伤害评价方法
        4.2.3 水锁伤害评价结果
第5章 典型井低效原因分析及措施推荐
    5.1 典型井低效原因分析
        5.1.1 储层质量分析
        5.1.2 钻完井过程中对储层的伤害
        5.1.3 生产过程中对储层的伤害
    5.2 低效井解堵措施推荐
        5.2.1 物理法解堵措施适应性分析
        5.2.2 非酸化学法解堵措施适应性分析
        5.2.3 水力压裂适应性分析
        5.2.4 酸压裂适应性分析
        5.2.5 基质酸化适应性分析
        5.2.6 典型低效井解堵措施推荐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特低渗砂岩低频波动辅助表面活性剂渗吸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发渗吸现象
        1.2.2 储集层岩石自发渗吸排油特征研究
        1.2.3 表面活性剂提高岩石渗吸排油采出程度研究
        1.2.4 储集层岩石自发渗吸模型研究现状
        1.2.5 低频波场强化采油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特低渗砂岩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对渗吸排油的影响机理
    2.1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2.1.1 研究区位置与岩心取样情况
        2.1.2 岩心样品孔渗特征
        2.1.3 岩石学特征
        2.1.4 孔隙类型
        2.1.5 岩石润湿性特征
    2.2 岩石渗透率对渗吸采油的微观影响机制
        2.2.1 实验部分
        2.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特低渗砂岩低频波辅助表面活性剂渗吸规律研究
    3.1 特低渗砂岩波动渗吸实验研究
        3.1.1 低频波动采油原理
        3.1.2 实验装置与材料
        3.1.3 主要实验步骤
        3.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 特低渗砂岩表面活性渗吸效果评价
        3.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3.2.2 实验步骤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低频波辅助表面活性剂渗吸效果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频波辅助表面活性剂对渗吸可动油的影响
    4.1 核磁共振测试的原理
    4.2 不同渗吸方式核磁共振实验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2 实验步骤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渗吸方式的核磁采出程度特征
        4.3.2 核磁转化系数C、n值的计算
        4.3.3 不同渗吸方式下渗吸可动油的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频波辅助表活剂对三维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的影响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设备
        5.1.2 实验材料
        5.1.3 实验流程
    5.2 实验数据处理
        5.2.1 图像滤波处理
        5.2.2 二值化图像分割
        5.2.3 三维图像重构
    5.3 CT扫描数据体定量识别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岩石样品孔隙结构特征
        5.4.2 不同渗吸阶段孔隙网络内剩余油整体演化特征
        5.4.3 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研究
        5.4.4 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演化过程研究
        5.4.5 低频波辅助表面活性剂促进渗吸排油微观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宝中特低孔低渗高凝析气藏开采的实践与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宝中凝析油气藏特征
    2.1气藏特征
    1.2 开采中出现的问题
2 开采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2.1 完井工艺设计
    2.2 封堵工艺的设计与应用
    2.3 生产管柱的设计与应用
        2.3.1 油管尺寸的优选
        2.3.2 生产管柱设计
    2.4 排液采气工艺设计与应用
    2.5 水合物防治工艺的设计与应用
        2.5.1 水合物形成位里预测
        2.5.2 水合物防治方法优选与应用
    2.6 气藏油层保护技术的优选与应用
        2.6.1 钻井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措施
        2.6.2 射孔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措施
        2.6.3 生产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措施
3 结论与认识

(8)徐深1区块气井增产措施优选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1.1 本文涉及的气田概况
        1.1.2 采气工程概述
    1.2 采气技术研究进展
        1.2.1 排水采气技术
        1.2.2 气田压裂酸化技术
    1.3 气田水合物的形成及预防研究进展
        1.3.1 水合物的形成机理研究
        1.3.2 预防形成水合物措施研究
        1.3.3 水合物堵塞的解堵措施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徐深1 区块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2.1 储层保护相关资料研究与分析
        2.1.1 储层井段与层位统计
        2.1.2 岩石矿物组成分析
        2.1.3 物性与孔喉大小研究
        2.1.4 温度与压力测定
        2.1.5 储层流体性质分析
        2.1.6 气层含水饱和度
        2.1.7 现场测试结果与分析
    2.2 储层敏感性研究
        2.2.1 水敏性
        2.2.2 盐敏性
        2.2.3 酸敏性
        2.2.4 碱敏性
        2.2.5 模拟地层水流速敏感性
        2.2.6 气体流速敏感性
        2.2.7 气层压力敏感性
        2.2.8 水侵伤害
    2.3 徐深1 区块主要储层伤害问题与保护储层实用措施
        2.3.1 徐深1 区块主要储层伤害问题
        2.3.2 徐深1 区块保护储层实用措施
第三章 徐深1 区块气井完井技术研究
    3.1 设计原则
    3.2 完井方式研究
        3.2.1 选择完井方式考虑的主要因素
        3.2.2 完井方式选择及分析
    3.3 生产油管尺寸优选
        3.3.1 压力损失研究
        3.3.2 冲蚀流量研究
        3.3.3 卸载流量研究
        3.3.4 生产油管尺寸优选
    3.4 生产套管尺寸的选择
        3.4.1 选择生产套管尺寸的原则
        3.4.2 与生产油管匹配的生产套尺寸
        3.4.3 适合压裂改造和施工的生产套管尺寸
        3.4.4 生产套管尺寸研究优选
    3.5 射孔参数及工艺研究
        3.5.1 射孔参数对产率比的影响
        3.5.2 射孔参数选择
        3.5.3 射孔工艺
    3.6 生产安全系统选择
        3.6.1 安全阀
        3.6.2 井下封隔器
        3.6.3 气密闭丝扣
        3.6.4 生产套管水泥返高及井底口袋
        3.6.5 防腐
    3.7 井下油管柱研究
        3.7.1 主体油管柱结构
        3.7.2 对井下工具的技术要求
    3.8 采气井口装置选择
        3.8.1 压力等级
        3.8.2 抗CO_2 腐蚀材质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徐深1 区块压裂措施研究
    4.1 徐深1 区块压裂改造的必要性
    4.2 压裂改造方案设计原则
    4.3 压裂液体系研究
        4.3.1 压裂液性能要求
        4.3.2 压裂液材料筛选
        4.3.3 压裂液配方体系评价
        4.3.4 压裂液综合性能
    4.4 支撑剂优选
    4.5 压裂管柱
        4.5.1 压裂、排液、试气一体化管柱
        4.5.2 深气层分层压裂管柱
    4.6 施工参数研究
        4.6.1 裂缝参数预测优化及风险评估
        4.6.2 工程参数优化
        4.6.3 产量预测及改造规模优化
    4.7 压裂后排液生产工艺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徐深1 区块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5.1 开发配产气量下井口压力、温度预测
        5.1.1 计算方法及模型优选
        5.1.2 井口压力、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5.1.3 开发配产气量下初期~20 年井口压力、温度预测
    5.2 停喷压力计算
        5.2.1 停喷压力计算方法优选
        5.2.2 气井含水对停喷压力的影响
        5.2.3 气井停喷压力预测
        5.2.4 气井废弃压力计算及分析
    5.3 排水采气技术优选
        5.3.1 生产管柱尺寸及优化排水采气适用条件研究
        5.3.2 自喷转人工排水采气举升的问题研究
        5.3.3 综合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优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徐深1 区块气井水合物形成预测和抑制技术研究
    6.1 井筒水合物形成条件分析
        6.1.1 水合物形成的条件
        6.1.2 影响气井水合物形成因素
        6.1.3 气井井筒水合物形成规律
    6.2 徐深1 区块气井井筒形成水合物可能性预测
        6.2.1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预测方法筛选
        6.2.2 井筒形成水合物可能性分析
    6.3 井口节流后温度预测及水合物形成预测
    6.4 水合物抑制措施
        6.4.1 预防水合物的形成
        6.4.2 井筒抑制水合物形成的措施
        6.4.3 井口防止水合物措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详细摘要

(9)桥口凝析气藏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桥口气藏概况
    1.1 地质概况
    1.2 气藏开发现状
    1.3 开发存在问题
第二章 气井带液状态及积液规律研究
    2.1 气井积液过程
    2.2 应用动能因子判别气液两相流态研究
    2.3 气井积液规律研究
第三章 现有排液采气工艺技术适应性分析
    3.1 排液采气工艺适用范围
    3.2 桥口凝析气田排液采气适应性分析
第四章 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筛选研究
    4.1 小油管排液采气技术研究
    4.2 柱塞气举排液采气技术研究
    4.3 橇装式制氮气举排液采气技术研究
    4.4 机抽排液采气技术
    4.5 电潜泵排液采气技术
    4.6 复合排液采气技术
    4.7 小结
第五章 桥口气藏排液采气技术实施建议
    5.1 小油管排液采气方案
    5.2 柱塞气举排液采气方案
    5.3 橇装气举排液采气方案
    5.4 复合排液采气方案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濮城油田西区沙二段上亚段第1砂组气顶气藏剩余气分布及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储量动用状况
    1.1 气窜量
    1.2 实际产气置
    1.3 未计量气量
2 剩余气分布
3 剩余气储量评价
    3.1 含气面积
    3.2 有效厚度
    3.3 地层压力
    3.4 有效孔隙度
    3.5 含气饱和度
    3.6 剩余储量
4 配套挖潜技术及实施效果
    4.1 配套挖潜技术
        4.1.1 小油管排水采气工艺
        4.1.2 化学排水采气技术
        4.1.3 气举排水采气技术
        4.1.4 机抽排水采气技术
    4.2 实施效果
5 结论

四、濮城油田濮67气藏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Ⅲ-3层组剩余气定量描述[J]. 张勇年,连运晓,顾端阳,马元琨,李雪琴,刘国良.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9(05)
  • [2]陕234-陕235井区致密砂岩储层强非均质性定量表征[D]. 张茜. 西北大学, 2019(01)
  • [3]DND低渗致密气藏剩余气定量研究[D]. 谢志伟.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高含盐储层盐析机理及解堵技术研究[D]. 蒋涵艳.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DF1-1气田莺歌海组储层特征及伤害机理研究[D]. 黄有为.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6]特低渗砂岩低频波动辅助表面活性剂渗吸机制研究[D]. 谷潇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7]宝中特低孔低渗高凝析气藏开采的实践与认识[J]. 李生莉,吴太平,邱勇,马利娟,田荣焕.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02)
  • [8]徐深1区块气井增产措施优选和关键技术研究[D]. 孙国明.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3)
  • [9]桥口凝析气藏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研究[D]. 刘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10]濮城油田西区沙二段上亚段第1砂组气顶气藏剩余气分布及挖潜研究[J]. 廖家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02)

标签:;  ;  ;  ;  ;  

蒲城油田蒲67气藏采气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