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聚糖特异性 IgG 和 IgM 抗体的测定及其意义

甘露聚糖特异性 IgG 和 IgM 抗体的测定及其意义

一、甘露聚糖特异的IgG、IgM类抗体的测定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孙莎莎[1](2021)在《具有高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感染者的HIV-1膜蛋白特征及PGT135中和逃逸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效的HIV-1疫苗需要诱导广谱中和抗体(bNAbs)应答。尽管目前仍然难以通过疫苗免疫诱导产生bNAbs,但是HIV-1自然感染过程中有部分感染者能够产生广谱中和活性,表明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病毒包膜蛋白上的保守表位并产生bNAbs,这为通过疫苗免疫接种诱导类似的抗体应答,以有效控制HIV-1感染带来了新的希望。分析鉴定自然感染产生广谱中和抗体的感染者的Env蛋白特征及其与广谱中和活性的相关性仍然是破译bNAbs产生机制的主要途径;研究病毒对广谱中和抗体的逃逸机制和感染者潜在的中和抗体特异性有助于了解病毒与抗体的共进化,能够为HIV-1疫苗的设计提供线索,并有助于从感染者中分离鉴定新的广谱中和抗体。因此本课题开展了如下几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研究根据7个慢性感染者的中和宽度是否大于90%将它们分为高中和活性(hBCN+)组和非高中和活性(hBCN-)组。通过单拷贝基因组扩增(SGA)方法扩增获得感染者的全长膜蛋白(Env)基因。对hBCN+组、hBCN-组、B亚型慢性感染组(B-SP)和中国B亚型组(B-Database)毒株的Env蛋白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hBCN-组相比,hBCN+组毒株的V1和V4区明显更长且糖基化程度更高。hBCN+组毒株V1区的长度和N-糖基化位点不仅高于hBCN-组,而且比中国B亚型序列(B-Database)以及本身就具有较长长度和较多糖基化位点的慢性感染者序列(B-SP)更高,另外还含有高比例的额外的半胱氨酸,hBCN+组V1区额外的半胱氨酸组成的二硫键可能对V1区和相邻的V2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了解HIV-1 B’亚型慢性感染者个体中,中和宽度超过90%的稀有感染者毒株包膜蛋白(Env)的特点,可为研发针对流行毒株的疫苗提供参考信息。第二部分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在第一部分hBCN+组中具有纵向时间点样本并具有前期研究基础的感染者CBJC515毒株对PGT135抗体的中和逃逸机制。前期研究发现该感染者的毒株均对PGT135具有中和抗性。本部分通过定点突变、片段嵌合及中和实验的方法,证明05年的毒株通过丢失N332聚糖位点来逃逸PGT135中和,而06和08年的毒株则可能通过V1、V4、C2区域或V1-V3区域整体的改变来逃逸中和。通过与所有毒株都能够被PGT135中和的另外一个慢性感染者CBJC437中毒株共享序列的比对和点突变验证,发现06和08年的少数毒株也能以株特异性的方式通过N398/N611聚糖进行逃逸。通过SWISS-MODEL软件对嵌合/突变后变得敏感的毒株及其野生型毒株进行结构模拟,并使用pymol软件模拟毒株与PGT135抗体结合的空间结构,结果显示嵌合/突变可能是通过远端位点的变化改变了关键接触区域的构象从而影响抗体中和。结合以往文献,推测这些异常的逃逸途径可能有助于延长bNAb表位的暴露并促进bNAb的发展。此外,嵌合实验还使我们能够探索Env不同区域之间的共同进化和功能维持。研究证实V1V2区在干扰包膜蛋白的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而V3区可以促进蛋白功能的恢复并缓冲其他区域的有害多态性。第三部分研究进一步分析了 CBJC515感染者潜在的针对V1V2聚糖、V3聚糖和MPER区的中和抗体特异性。通过构建突变毒株的方法对CBJC515感染者血浆针对V1V2-聚糖表位及V3-聚糖表位的中和抗体特异性进行分析,中和实验与序列分析结果提示该感染者可能不含针对V1V2-glycan表位的中和抗体;20090519时间点血浆样本中存在针对V3聚糖的中和抗体活性,而在20081118时间点不能明确判定存在该类中和抗体,提示从20081118到20090519这段时间,在CBJC515感染者中发生了针对V3-聚糖表位的中和抗体的产生成熟过程。通过SGA序列分析和使用IQtree构建最大似然法系统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了与以往报道的V3-glycan类bNAb发展相似的现象,如N334-N332位点的快速转换,N332-N334位点的缓慢变化,出现变短的V1区,通过长V1区保留N332糖基化位点以及不完全中和的现象,提示使用协助进化谱系及V1环逐渐增长的Env变体对于该类bNAb的诱导可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血浆与MPER合成肽的ELISA结合实验、竞争中和实验及通过构建在关键位点677,693的突变株进行中和抗体特异性分析,未能在CBJC515感染者的血浆中明确鉴定出针对MPER表位的中和抗体特异性。本课题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hBCN+组毒株具有独特的V1区,其V1区的序列长度和额外的N-糖基化位点不仅高于hBCN-组,而且比本身就具有较长长度和较多糖基化位点的慢性感染者序列(B-SP)、以及中国B亚型序列(B-Database)更高,另外还含有非常高比例的额外的半胱氨酸。2.通过点突变及片段交换实验证明HIV-1病毒可能需要极端的变异来逃逸PGT135抗体中和而不改变表位本身,例如通过较长的V1区/V4/C2/V1-V3整体及611/398糖基化位点,影响毒株对PGT135的中和敏感性。嵌合实验强调了V1V2区对功能的广泛干扰作用,以及V3区通过缓冲有害的多态性来维持Env多样性的关键作用。3.在2008.11.18到2009.05.19期间,CBJC515感染者发生了针对V3-聚糖表位的中和抗体的发展成熟过程。

齐金铭[2](2021)在《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文中研究指明寨卡病毒(ZIK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因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而受到广泛关注。寨卡病毒可造成先天性小头畸形,以及成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由于寨卡病毒既通过蚊媒传播,又可通过非媒介传播途径传播,控制寨卡疾病的传播比较困难,且感染寨卡病毒后有较高的致病风险和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寨卡病毒疫苗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重组蛋白疫苗是一种包含病毒抗原蛋白的新型疫苗,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青睐。但由于病毒抗原本身的免疫原性较弱,需要添加佐剂以及选择合适的递送系统,使其可以诱导强大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E蛋白作为寨卡病毒的关键结构蛋白,是研制寨卡疫苗的理想抗原。为增强E蛋白的免疫原性,需要在抗原中加入佐剂。β-葡聚糖作为一种多糖佐剂,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并触发细胞免疫反应,将E蛋白与β-葡聚糖共价偶联是一种提高E蛋白免疫原性的策略。然而,E蛋白的抗原表位和β-葡聚糖的免疫调节位点在偶联物中会被屏蔽,此外,偶联物也可能会引发对β-葡聚糖的非预期免疫反应。因此,将酸敏感的腙键和硫醇敏感的二硫键用作E蛋白和β-葡聚糖之间的连接键,得到偶联物E-PS-4。当偶联物进入免疫细胞后,在溶酶体中的低pH及细胞质中高水平谷胱甘肽的作用下,导致腙键水解和二硫键还原,使E蛋白与β-葡聚糖充分解离,克服了抗原表位和免疫调节位点被屏蔽的缺点。与不含腙键和/或二硫键的偶联物相比,E-PS-4刺激产生了高水平的E蛋白特异性IgG,是E蛋白组的27倍,且β-葡聚糖特异性IgG滴度降低了 8倍,并且可诱导分泌高水平的IFN-γ、TNF-α、IL-2和IL-10。此外,E-PS-4可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且对器官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E-PS-4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延长为E蛋白的3.3倍,清除速率降为1/5。因此,E蛋白通过腙键和二硫键与β-葡聚糖结合,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EDⅢ蛋白是寨卡病毒E蛋白的第三结构域,包含了大部分中和抗体表位,且不会引起抗体依赖增强(ADE)效应。然而,EDⅢ蛋白必须与佐剂和抗原递送系统一起使用,以提高其免疫原性。血红蛋白(Hb)可以调节炎症和细胞因子水平,并激活巨噬细胞。甘露聚糖(Mannan)是组成真菌细胞壁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因此,我们将EDⅢ、血红蛋白和甘露聚糖共价结合,血红蛋白和甘露聚糖均作为佐剂,先进行共价结合,偶联物(HM)作为递送系统,以二硫键为连接键与EDⅢ偶联,得到偶联物HM-EDⅢ-2。通过细胞内高水平谷胱甘肽环境下二硫键的断裂,可以实现EDⅢ与HM在细胞内的有效分离。结构分析表明,与HM偶联后,可以基本维持EDⅢ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免疫学研究表明,与EDⅢ相比,HM-EDⅢ-2的EDⅢ特异性IgG滴度增长了 29倍,并可分泌高水平的IFN-γ、IL-2、IL-5和IL-10细胞因子,并且对器官没有明显的毒性。此外,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HM-EDⅢ-2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延长为EDⅢ组的2倍,清除速率降为1/10。因此,HM-EDⅢ-2可以增强对EDⅢ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我们的研究有望为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寨卡病毒疫苗提供一种途径。

张萍[3](2021)在《基于DNA折纸的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原抗体反应是宿主防御病原体、肿瘤和免疫治疗以及体外疾病检测等方面的核心事件。研究抗原抗体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机体免疫反应的机制和行为、提升疾病的检测和诊断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原体的抗原表位多位于其表面,抗原表位纳米级的空间排布与抗体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导致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如何在纳米尺度上精细调控界面上的抗原表位分布,定量阐述抗原抗体间的结合行为存在很大挑战。DNA折纸技术在精准构建纳米结构方面已经显示出非凡的潜力,具有程序化和简单方便的优势。特别是其纳米级的可寻址能力,为设计、构筑和调控抗原表位空间排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论文通过将具有可寻址性和编程性特点的DNA折纸与单分子检测表征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和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相结合,获得了多个不同形貌的单个抗体高分辨AFM图像,捕获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动态过程,并在单分子水平上描述了抗体中和能力与抗原表位距离的相关性。本论文的研究为定量阐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分子机制、调控抗原抗体反应效率、以及相关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DNA折纸上生物分子排布及其对分子识别反应的影响。典型两维DNA折纸的尺寸为100×100 nm2左右,纳米级生物分子在DNA折纸上的不同空间排布是否对分子反应产生影响是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本论文通过研究DNA折纸界面上修饰的生物素,发现其在DNA折纸边缘和界面中心位置的分子反应存在较大差别,这为后续研究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抗原表位位点设计提供了指导性作用。第二部分:抗体高分辨成像。液体环境中,单个抗体(IgG)分子的高分辨成像非常困难,主要是由于抗体分子小而软、且组成IgG分子三个结构域(两个Fab和一个Fc结构域)的尺寸和几何形貌比较相似。本论文利用DNA折纸的定位修饰抗原能力,通过将IgG固定在DNA折纸框架上,获得了“V”,“Y”,“T”不同形貌的单个IgG分子高分辨AFM图像,为研究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提供了新方法。第三部分:抗原抗体反应动态过程的研究。单个IgG分子含有两个与抗原结合的Fab结构域,科学家们猜测IgG与抗原结合可能分两步完成,先与一个抗原结合后,再与另外一个抗原结合。本论文结合DNA折纸的定位能力和快速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功能,首先通过DNA折纸自组装修饰过程,将抗原分子固定在DNA折纸纳米结构上,然后采用实时原位扫描成像方法,获得了单个IgG分别与两个相邻抗原间结合的动态过程,为抗原抗体的反应过程提供了详实的、直接的实验证据。第四部分:抗原表位排布与抗体中和能力的研究。病原体多种多样,其表面上抗原表位排布有不同的特征,包括数量和空间分布。病原体是否采取一种简单的策略,就可以减少抗体的中和反应,减少或逃避机体免疫反应?本论文利用DNA折纸构建了具有不同抗原表位排布的DNA框架结构,研究了不同抗原表位距离(3-20 nm)与抗体结合反应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抗原表位距离的变化,抗原抗体结合效率发生了变化。当抗原表位距离为10 nm左右时,其结合效率最高。通过理论模拟分析发现该距离抗体结构出现的几率最高,电位最低。除此之外,通过研究三类不同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发现该现象有一定的普适性。其研究结果可能对研究抗体的中和能力,设计疫苗等具有一定启发作用。

张琪[4](2021)在《基于胃肠全段魔芋葡甘露聚糖改善便秘小鼠通便作用机理》文中研究指明便秘是常见胃肠道疾病之一,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女性高于男性,中老年高于青少年,不仅增加患者身体和经济负担,还增加心理压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研究表明,便秘的发生和发展涉及整个胃肠道,与胃肠激素、神经递质、胃排空、免疫因子、肠道微生物及代谢物等因素相关。与治疗便秘相关药物相比,天然活性成分因无药物依赖性、安全性高、食用方便等优点是治疗便秘研究的重点,且应用天然成分通过调控胃肠道健康进而改善便秘患者通便作用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作为一种高品质可直接食用的膳食纤维,临床研究证实,可有效缓解便秘症状,而通过日常饮食实现便秘缓解是简单可行的治疗方案。但目前KGM缓解便秘的认知还不普及,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基于以上现状,本研究首先采集健康成年小鼠新鲜胃肠全段内容物{(胃、小肠(空、回肠段)、大肠(盲、结肠段)},用含7 g/L KGM(干基)-YCFA培养基体外模拟发酵,通过不同发酵时间胃肠全段发酵液p H值、菌落总数、黏度、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初步探究KGM对胃肠全段微环境的影响;其次,开展动物体内试验,以洛哌丁胺诱导构建便秘小鼠模型,以聚乙二醇4000散(Polyethylene glycol,PEG-4000)为阳性对照,灌胃KGM(75 mg/kg?bw、150 mg/kg?bw、300 mg/kg?bw),通过一般生理状态、粪便性状及含水量、胃肠动力及胃肠屏障功能探究KGM缓解便秘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16S rRNA微生物测序技术,对所有分组小鼠胃肠全段微生物进行物种组成及分布多样性分析和KEGG功能通路预测,同时测定胃肠全段SCFAs含量;最后,基于超高压液相色谱-四极杆萃取轨道阱串联质谱(Ultra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exactive orbitrap/mass spectrometry,UHPLC-QE Orbitrap/MS)非靶代谢组学技术筛选与便秘相关的胃肠全段小分子差异代谢物(Mw<1500 Da)及关键代谢通路,并基于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Two-way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2PLS)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探究胃肠全段微生物与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以上研究系统全面整合胃肠全段微生物、代谢物与便秘之间的关系,提出KGM缓解便秘的作用机理,为KGM改善胃肠前端、中端、后端微环境提供理论支撑,为KGM应用于便秘患者的通便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推动膳食纤维的应用与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体外模拟发酵胃肠全段微生物试验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发酵时间延长,KGM显着降低胃肠全段发酵液p H值(p<0.05),显着增加胃肠全段发酵液黏度(p<0.05),增加菌落总数,降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胃肠全段发酵液中6种SCFAs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总SCFAs含量均增加。(2)动物体内试验结果发现,洛哌丁胺便秘模型对照组(Loperamide-induced constipation-model control group,MC)小鼠出现精神状态差、好蜷缩抱团、毛发蓬松无光泽、抓取时易怒等不良生理状态;粪便性状呈串联黑色球便,并伴有血迹;粪便含水量、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Control check group,CK)(p<0.05)。KGM干预2 w后,便秘小鼠毛发变得光滑有光泽,粪便呈较大较软的黄褐色椭球形,粪便含水量增加;小肠推进率和胃排空率显着高于MC组(p<0.05),且各剂量组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体重及脏器指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KGM和PEG均显着增加血清MTL、Gas、ACh E、SP和5-HT水平,降低ET-1、VIP、SS和NO水平(p<0.05),但只有KGM可激活Ig G、Ig M、IL-10和IL-4释放,抑制TNF-α、IFN-γ、IL-2和IL-6释放(p<0.05)。此外,便秘导致小肠绒毛出现脱落、萎缩、排列紊乱现象,绒毛长度变短,宽度变窄,隐窝深度变小,肌层厚度变薄;胃和大肠黏膜层和肌层厚度变薄,且各胃肠道及免疫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KGM干预使小鼠各组织形态及测量指标趋于正常形态,无明显病理改变,但PEG却没有这一作用效果。(3)16S rRNA微生物技术测定不同分组小鼠胃肠全段微生物组成及种类多样性结果发现,所有原始序列共聚类到3,145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KGM干预降低胃和小肠OTU数,增加大肠OTU数;随着测序量增加,α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Chao、Ace、Good’s Coverage)及Rank Abundance等级丰度分布曲线均趋于平缓及饱和状态,且各分组α多样性结果与OTU变化趋势相同;β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 A)结果发现,胃、小肠、大肠微生物存在明显分离,且组内变异性胃和小肠>大肠,MC模型组与CK正常组产生明显分离,KGM干预使其向CK组聚集;物种组成结果显示,门水平,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KGM缓解便秘的优势菌门,KGM干预后,Bacteroidetes丰度降低,Firmicutes丰度增加;属水平,胃肠全段优势菌属存在显着差异,胃和小肠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大肠以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菌属为主,KGM干预增加胃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丰度,小肠Lactobacillus和Turicibacter丰度,大肠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丰度,降低Bacteroid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丰度;KEGG Pathway群落功能预测结果发现,KGM的干预导致与微生物改变相关的多条代谢通路发生变化,其中,碳水化合物、膜转运及氨基酸的代谢是KGM调节胃肠全段微生物参与调控的主要代谢通路;与此同时,KGM干预增加胃肠全段SCFAs含量,这一试验结果与体外模拟发酵试验结果一致。(4)UHPLC-QE Orbitrap/MS非靶代谢组学结果发现,质控(Quality control,QC)样本基峰离子流图(Base peak chromatograms,BPC)几乎重叠,且与QC样本相比,空白样本的质谱信号几乎趋于平缓状态;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显示,胃、小肠及大肠代谢物有明显分离,CK组与MC组有明显分离,KGM调控代谢物向CK组聚集;原始数据共注释到3,314种正离子模式(Positive ion mode,POS)和1,918种负离子模式(Negative ion mode,NEG)代谢物,Top 30热图结果发现,氨基酸(L-精氨酸、L-正亮氨酸、L-缬氨酸、L-组氨酸、L-脯氨酸等)、胆碱(乙酰胆碱、Lyso PC(16:0)、PC(18:2(9Z,12Z)/15:0等)、硫酸吲哚酚是主要优势差异代谢物。与MC组相比,KGM干预导致胃肠全段氨基酸水平升高,胆碱、硫酸吲哚酚水平下降;KEGG Pathway关键代谢通路表征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代谢途径是KGM缓解便秘的重要作用途径,这一试验结果与微生物调控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一致;此外,微生物与代谢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胃肠全段乳杆菌属、拟杆菌属与脱氧腺苷、硫酸吲哚酚、胸苷、糖精、3-甲基黄嘌呤等多个代谢物相关,次黄嘌呤与乳杆菌属、拟杆菌属、普氏菌属、纤维素菌属、不动杆菌属等多种胃肠全段微生物菌属相关。

杜宁超[5](2020)在《植物雌激素Genistein和Daidzein通过增加IgG糖基化和减少破骨细胞活化来保护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红肿、疼痛为主要症状自身免疫病,以关节炎性细胞浸润及骨和关节破坏为主要病理特征,影响着全世界约0.5-1%的人口。雌激素能提高自身抗体糖基化及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而起到保护关节炎的作用。植物雌激素与雌激素结构类似,也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研究表明其对关节炎有保护作用,但机理不明确。植物雌激素对IgG抗体糖基化的影响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给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灌服植物雌激素,提纯外周血多克隆IgG和经杂交瘤细胞筛选的单克隆IgG抗体,检测其糖基化水平;提取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BMMs)经核因子NF-κB受体的配体(RANKL)诱导而模拟体内环境下破骨细胞的分化与激活,探讨植物雌激素对抗体糖基化及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对骨和关节的保护作用。方法:我们用雌性DBA1/J小鼠在CIA造模中分别灌服20 mg/kg的植物雌激素(Genistein和Daidzein),分别在第42和81天收集标本。通过临床评分、HE染色及Micro-CT和考察植物雌激素对小鼠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植物雌激素对外周血炎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Th1和Th17)的影响。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用FITC标记的大肠杆菌评价其的吞噬功能。ELISA用来筛选产单克隆IgG的杂交瘤细胞,检测IgG抗体的结合力和特异性等。用Lectin-ELISA检测IgG亚型、多克隆和单克隆IgG糖基化类型和水平。用qRT-PCR分析抗体糖基化(B4galt1,St6gal1)和破骨细胞(TRAP,CTSK,MMP9,NFATc1和c-Fos)的相关基因。建立小鼠来源的BMMs经RANKL诱导的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通过TRAP染色研究植物雌激素对破骨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植物雌激素对破骨细胞NF-κB和AKT信号通路及下游转录因子NFATc1和c-Fos等,研究植物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相关激活通路的影响。结果:植物雌激素(Genistein和Daidzein)能减少CIA小鼠外周血及关节浸润的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等,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植物雌激素能提高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IgG的半乳糖基化和唾液酸化的糖基化水平。植物雌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相关基因和NF-κB信号通路及NFATc1和c-Fos的表达。结论:植物雌激素(Genistein和Daidzein)通过减轻CIA小鼠的免疫炎症,增加抗体IgG半乳糖基化和唾液酸化水平,NF-κB信号通路及NFATc1和c-Fos转录因子被抑制,进而抑制了破骨细胞活性,起到保护骨和关节的作用。

柏极[6](2020)在《抗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荧光抗体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an,LAM)荧光抗体,为应用于痰涂片镜检打下基础。方法LAM经兔皮下免疫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兔心脏采血获得足量高效价的兔血清。兔血清依次经过盐析法粗提,G蛋白亲和层析纯化抗体,通过SDS-PAGE鉴定纯化效果,透析除盐后浓缩,BCA法检测抗体浓度。经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偶联,测定F/P值,获得荧光抗体。结果成功进行6次LAM兔皮下免疫,成功构建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测得抗体效价达到1:51200,顺利行心脏采血,获得约100 mL含抗LAM抗体兔血清。顺利完成盐析法,G蛋白亲和层析纯化抗体,经SDS-PAGE鉴定,获得了高纯度多克隆IgG。抗体经除盐浓缩,BCA法测定抗体浓度为7.26 mg/mL。经FITC偶联,制备荧光抗体,测F/P值2.7。结论成功制备荧光抗体,为建立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打下基础。

荣雨露[7](2020)在《定量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定量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s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水平,以探讨ANCA对UC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UC患者113例,健康对照50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ANCA-IgG,同时检测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凝血指标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及营养指标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水平,分析上述血液学指标与UC活动度、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的相关性。结果:1.UC组活动期ANCA-IgG、CRP、ESR、D-D显着高于对照组和UC缓解期组,ALB、HB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和UC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A-IgG、CRP、ESR、D-D水平随疾病严重程度(轻、中、重度)的增加和病变范围(E1、E2、E3)的扩大而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Spearman相关分析中,ANCA-IgG(r=0.790,P<0.001)、CRP(r=0.740,P<0.001)与改良Mayo评分、UC内镜严重程度指数(ulcerative colitis endoscopic index of severity,UCEIS)显着相关,且其相关性高于ESR、PLT、D-D、ALB和Hb;3.ROC曲线结果显示,ANCA-IgG联合CRP对活动期及重度UC的评估结果高于单独检测各指标。结论:1.ANCA-IgG、CRP、ESR、D-D与UC活动度、严重程度、病变范围有相关性,且ANCA-IgG、CRP与改良Mayo评分、UC内镜严重程度指数(UCEIS)呈强相关,对UC疾病监测有临床指导价值;2.ANCA联合CRP对活动期UC和重度UC有较好的评估作用,高于单项检测ANCA-IgG、CRP及本研究中其余血液学指标,可用于判断UC病情。

夏梦,肖晓光[8](2020)在《侵袭性真菌深部感染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假丝酵母菌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在侵袭性真菌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已确诊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8例,侵袭性烟曲霉病患者6例,单纯细菌感染患者20例,浅部真菌感染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2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甘露聚糖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以及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浓度,计算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3.3%,阴性预测值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85.7%,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95%CI:0.974~1.000);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5.0%,阴性预测值为98.2%,阳性预测值为1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95%CI:0.934~1.000)。结论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杨罗曼,周庆涛,贺蓓[9](2019)在《抗体检测在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认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困难,是临床诊治中的重要问题。血培养仍是目前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其敏感度低、所需时间长,往往延误IC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发现多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包括烯醇化酶抗体、甘露聚糖抗体、果糖二磷酸醛羧酶抗体和念珠菌芽管抗体,对念珠菌血症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定植与感染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邢广良[10](2019)在《乳酸菌-MTG酶共诱导条件下双蛋白乳的凝胶行为及其蛋白体外消化率和抗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主要营养素之一。单一蛋白来源的食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混合蛋白食品的研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明确提出“以优质动物、植物蛋白为主要营养基料,着力发展双蛋白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本文以优质植物蛋白来源的豆浆和优质动物蛋白来源的牛奶混合后作为营养基质,以乳酸菌联合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酶)作为“生物凝固剂”发酵制备双蛋白凝胶,并将其命名为“双蛋白生物豆腐”,其兼得植物-动物蛋白互补的营养特征和益生特性。虽然大豆和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但二者均含有可引发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蛋白质。通过“生物凝固”方式制备的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的抗原性是否发生变化有待探究。本文基于蛋白组学技术分析乳酸菌联合MTG酶诱导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蛋白质的凝胶行为,为进一步探索其凝胶机理奠定基础;通过体外胃肠道消化模型,探究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经乳酸菌、MTG酶或两者联用处理的大豆蛋白及牛奶蛋白中的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抗原性变化与蛋白质结构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乳酸菌联合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行为的影响通过监测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的流变学特性得知混合乳仅在MTG酶作用下孵育4 h不能凝乳,仅在乳酸菌作用下能凝乳但储能模量(G’)值显着低于乳酸菌和MTG酶联用时的G’值(P<0.05)且二者联用制备的双蛋白凝胶中蛋白网络结构更加致密。蛋白电泳及质谱结果表明,乳酸菌和MTG酶联合使用能够明显增加蛋白质之间或者之内的共价交联程度,其凝胶过程可分为三步:首先大部分大豆蛋白的7S和11S酸性亚基先被MTG酶交联,该阶段体系内pH值变化不明显;随后,所有7S亚基、11S酸性亚基以及牛奶蛋白中部分β-CN和κ-CN亚基被交联,这期间乳酸菌开始产酸,蛋白质表面负电荷逐渐被中和;最后,除部分11S碱性亚基及部分酪蛋白、乳清蛋白亚基外,绝大多数的蛋白亚基均被交联,蛋白表面的负电荷为零,蛋白网络结构形成。整体而言,经过4h孵育,双蛋白凝胶中包含所有的7S蛋白亚基,11S酸性蛋白亚基(A1a,A1b,A2,A3 及 A4)和部分 11S 碱性蛋白亚基(B1a)、αs1-CN、αs2-CN、β-CN、κ-CN及β-LG。在混合体系中,大豆蛋白相比牛奶蛋白而言更容易被MTG酶交联,这与大豆蛋白氨基酸序列中赖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相对较高有关。2.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添加MTG酶会显着影响生物豆腐消化过程中蛋白质的水解程度,其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水解度、小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均低于未添加MTG酶组,但其蛋白颗粒的粒径分布在各消化阶段均显着高于不添加MTG酶的生物豆腐(P<0.05)。这些结果证实MTG酶的添加使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抵抗胃肠道消化酶水解的能力增强,这对于增加饱腹感、控制能量摄入的饮食模式或许具有积极影响。3.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研究以豆浆、牛奶以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比较MTG酶、乳酸菌以及两者联合使用时对各体系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β-LG)抗原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经过体外消化后过敏原蛋白的抗原性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在豆浆或牛奶的单一体系还是混合乳体系,相比于单独使用乳酸菌或单独使用MTG酶而言,乳酸菌和MTG酶联合使用更有利于降低大豆蛋白及β-LG的抗原性,特别是在混合乳体系内,降低效果尤为显着。胃肠道消化期间,经MTG酶交联后大豆蛋白的抗原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β-LG的抗原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总的来说,添加乳酸菌和MTG酶制备的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及β-LG的抗原性在消化前后均表现出最低值,这为开发低致敏性的大豆牛奶制品提供理论支撑。4.乳酸菌联合MTG酶改性对过敏原蛋白结构的影响及抗原表位预测与验证在豆浆、牛奶及其混合乳体系中,与单独使用乳酸菌或MTG酶的样品组相比,二者联用可使体系内粒子的平均粒径显着增大(P<0.05),Zeta-电位绝对值显着降低(P<0.05)且游离巯基含量也明显下降。MTG酶的交联作用可以改变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的二、三级结构,使α-螺旋含量占比升高,而无规则卷曲结构占比量下降,从而使蛋白结构趋向于有序,蛋白表面疏水性降低。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出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β-LG潜在的抗原表位,与现有研究报道的抗原表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预测得到的抗原表位能被MTG酶交联起来,这可能是导致过敏蛋白抗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甘露聚糖特异的IgG、IgM类抗体的测定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露聚糖特异的IgG、IgM类抗体的测定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高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感染者的HIV-1膜蛋白特征及PGT135中和逃逸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高广谱中和活性HIV-1慢性感染者的膜蛋白特征
    引言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二部分 CBJC515样本不同时间点毒株对PGT135抗体逃逸机制的研究
    引言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部分 CBJC515感染者的潜在中和抗体特异性分析
    引言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对HIV-1病毒V3-glycan的广谱中和抗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致谢

(2)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寨卡病毒
        1.1.1 传播背景
        1.1.2 传播途径
        1.1.3 临床症状
        1.1.4 病毒结构
    1.2 寨卡病毒疫苗
        1.2.1 灭活疫苗
        1.2.2 减毒活疫苗
        1.2.3 DNA疫苗
        1.2.4 mRNA疫苗
        1.2.5 腺病毒重组疫苗
        1.2.6 病毒样颗粒(VLPs)
        1.2.7 重组蛋白疫苗
    1.3 疫苗佐剂
        1.3.1 铝盐佐剂
        1.3.2 水油乳剂
        1.3.3 脂质体颗粒
        1.3.4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
        1.3.5 TLR激动剂
        1.3.6 联合佐剂
        1.3.7 多糖佐剂
    1.4 递送系统
        1.4.1 免疫应答原理
        1.4.2 微粒形成策略
    1.5 论文立题依据及策略
        1.5.1 立题背景
        1.5.2 研究策略
第2章 寨卡病毒E蛋白与EDⅢ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构建重组质粒ZKsE-pET21a
        2.3.2 质粒ZKsE-pET21a鉴定
        2.3.3 寨卡病毒E蛋白的诱导表达
        2.3.4 寨卡病毒E蛋白表达菌株的包涵体复性
        2.3.5 寨卡病毒E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分析鉴定
        2.3.6 EDⅢ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质粒ZKsE-pET21a鉴定
        2.4.2 E蛋白的诱导表达
        2.4.3 E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2.4.4 EDⅢ蛋白的诱导与表达
        2.4.5 EDⅢ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E蛋白疫苗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E蛋白疫苗的制备与纯化
        3.3.2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3.3.3 动态光散射分析
        3.3.4 E-PS样品定量分析
        3.3.5 圆二色光谱表征
        3.3.6 荧光光谱表征
        3.3.7 红外光谱表征
        3.3.8 E-PS样品的裂解效率测定
        3.3.9 免疫原性评价
        3.3.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3.3.11 体外评价E-PS样品对DC细胞成熟的影响
        3.3.12 药代动力学评价
        3.3.13 毒性评价
        3.3.14 数据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E蛋白疫苗的纯化与鉴定
        3.4.2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3.4.3 动态光散射分析
        3.4.4 E-PS样品定量分析
        3.4.5 远紫外圆二色光谱表征
        3.4.6 荧光光谱表征
        3.4.7 红外光谱表征
        3.4.8 E-PS样品的裂解速率测定
        3.4.9 免疫原性的评价
        3.4.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3.4.11 体外评价E-PS样品对DC细胞成熟的影响
        3.4.12 药代动力学评价
        3.4.13 毒性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血红蛋白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EDⅢ蛋白疫苗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蛋白载体HM的制备与纯化
        4.3.2 HM-EDⅢ样品的制备与纯化
        4.3.3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4.3.4 动态光散射分析
        4.3.5 HM-EDⅢ样品定量分析
        4.3.6 圆二色光谱表征
        4.3.7 外源荧光光谱表征
        4.3.8 红外光谱表征
        4.3.9 免疫原性评价
        4.3.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4.3.11 药代动力学评价
        4.3.12 毒性评价
        4.3.13 数据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蛋白载体HM的纯化与鉴定
        4.4.2 HM-EDⅢ样品的纯化与鉴定
        4.4.3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4.4.4 动态光散射分析
        4.4.5 HM-EDⅢ样品定量分析
        4.4.6 圆二色光谱表征
        4.4.7 外源荧光光谱表征
        4.4.8 红外光谱表征
        4.4.9 免疫原性的评价
        4.4.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4.4.11 药代动力学评价
        4.4.12 毒性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
    5.2 本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于DNA折纸的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
        1.1.1 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
        1.1.2 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功能
        1.1.2.1 中和作用
        1.1.2.2 补体激活
        1.1.2.3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
        1.1.2.4 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DCP)
        1.1.3 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实际应用
        1.1.3.1 肿瘤的靶向治疗
        1.1.3.2 免疫治疗
        1.1.3.3 疾病的检测
        1.1.4 病毒表面抗原空间排布
        1.1.5 表征方法
        1.1.5.1 X射线衍射
        1.1.5.2 各种电镜
        1.1.6 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模型
    1.2 单分子技术
        1.2.1 光镊
        1.2.2 磁镊
        1.2.3 原子力显微术
        1.2.4 快速原子力显微术
        1.2.5 单分子荧光技术
    1.3 DNA纳米技术
        1.3.1 DNA纳米技术的发展
        1.3.2 DNA纳米排布
        1.3.2.1 核酸
        1.3.2.2 蛋白质
        1.3.3 DNA纳米技术的展望
    1.4 本课题设计
第2章 DNA折纸上生物分子排布及其对分子识别反应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DNA折纸上生物素分子的排布
        2.3.2 三角形DNA折纸上排布位置的分子识别动态过程
        2.3.3 三角形DNA折纸上排布位置的分子结合效率
        2.3.4 三角形DNA折纸上排布位置的分子反应速率
        2.3.5 溶液中三角形DNA折纸上排布位置的结合行为影响
        2.3.6 三角形DNA折纸上排布位置的分子结合常数
        2.3.7 界面上矩形DNA折纸上排布位置的分子识别影响
        2.3.8 溶液中矩形DNA折纸上排布位置的分子识别影响
    2.4 总结
第3章 抗体高分辨成像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IgG高分辨成像
        3.3.2 IgG结构的粗粒度MD模拟
        3.3.3 IgG结构灵活性
        3.3.4 Fab重心测量距离和设计距离之间的关系
    3.4 总结
第4章 抗原抗体结合过程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HS-AFM对抗原表位距离与IgG结合过程的研究
        4.3.2 HS-AFM对IgG一价到二价结合时间的研究
        4.3.3 sm FRET对10 nm抗原表位距离与IgG结合过程的研究
    4.4 总结
第5章 抗原排布与抗体中和能力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抗原表位距离的DNA折纸表征
        5.3.2 检测IgG与不同抗原表位距离DNA折纸的结合能力
        5.3.3 抗原距离对抗地高辛IgG中和能力的影响
        5.3.4 抗原距离对抗生物素IgG中和能力的影响
        5.3.5 抗原距离对抗胆固醇IgG中和能力的影响
        5.3.6 抗原距离对IgG中和能力影响的机制
    5.4 总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结果

(4)基于胃肠全段魔芋葡甘露聚糖改善便秘小鼠通便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便秘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现状
        1.1.1 便秘的发病机理
        1.1.2 便秘的治疗方式
    1.2 便秘对胃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影响
        1.2.1 胃肠全段微生物
        1.2.2 便秘与胃肠全段微生物和代谢物
    1.3 膳食纤维缓解便秘现状
        1.3.1 膳食纤维
        1.3.2 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及与肠道微生物相关性
        1.3.3 膳食纤维润肠通便作用机理
    1.4 魔芋葡甘露聚糖概述
        1.4.1 魔芋及魔芋葡甘露聚糖
        1.4.2 魔芋葡甘露聚糖结构特征
        1.4.3 魔芋葡甘露聚糖功能研究进展
        1.4.4 魔芋葡甘露聚糖润肠通便功能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体外模拟发酵探究KGM对胃肠全段微环境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内容物样本采集及胃肠微生物发酵液制备
        2.3.2 发酵液相关指标测定
        2.3.3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p H影响
        2.4.2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短链脂肪酸含量影响
        2.4.3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菌落总数影响
        2.4.4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表观黏度影响
        2.4.5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总糖含量影响
        2.4.6 KGM对胃肠全段发酵液还原糖含量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KGM对便秘小鼠胃肠动力及胃肠屏障功能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试验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便秘小鼠模型构建及试验动物分组设计
        3.3.2 粪便含水量测定
        3.3.3 脏器指数测定
        3.3.4 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试验
        3.3.5 胃肠调节肽及神经递质测定
        3.3.6 血清免疫因子指标测定
        3.3.7 组织形态学描述及测定
        3.3.8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小鼠一般生理状态及粪便性状观察
        3.4.2 KGM对便秘小鼠粪便含水量影响
        3.4.3 KGM对便秘小鼠体重影响
        3.4.4 KGM对便秘小鼠脏器指数影响
        3.4.5 KGM对便秘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影响
        3.4.6 KGM对便秘小鼠血清胃肠调节肽及神经递质水平影响
        3.4.7 KGM对便秘小鼠血清免疫屏障功能影响
        3.4.8 KGM对便秘小鼠胃肠机械屏障功能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KGM对便秘小鼠胃肠全段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便秘小鼠模型构建及试验动物分组设计
        4.3.2 胃肠全段内容物样本采集
        4.3.3 DNA提取及PCR扩增
        4.3.4 定量及Illumina PE2500 测序
        4.3.5 测序结果统计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3.6 胃肠全段内容物SCFAs含量的测定
        4.3.7 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Tags及OTU数量统计结果分析
        4.4.2 α多样性分析
        4.4.3 β多样性分析
        4.4.4 物种组成分析
        4.4.5 群落功能预测
        4.4.6 胃肠全段内容物SCFAs含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KGM对便秘小鼠胃肠全段代谢物影响及其与微生物关联性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试剂
        5.2.3 试验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便秘小鼠模型构建及试验动物分组设计
        5.3.2 胃肠全段内容物样本采集
        5.3.3 胃肠全段代谢物提取
        5.3.4 UHPLC-QE Orbitrap/MS分析系统及条件
        5.3.5 原始数据预处理、注释及多元统计分析
        5.3.6 差异代谢物筛选及KEGG通路分析
        5.3.7 胃肠全段代谢物与微生物关联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UHPLC-QE Orbitrap/MS方法验证及QC样本基峰离子流图
        5.4.2 代谢物整体差异情况
        5.4.3 代谢物鉴定与比较
        5.4.4 KEGG Pathway关键代谢通路表征及功能分析
        5.4.5 代谢物与微生物关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植物雌激素Genistein和Daidzein通过增加IgG糖基化和减少破骨细胞活化来保护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
    1.2 研究RA常用的动物模型
    1.3 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
    1.4 植物雌激素
    1.5 自身抗体糖基化
    1.6 破骨细胞及其通路
    1.7 研究课题背景及简介
第二章 实验材料
    2.1 主要实验仪器和耗材
    2.2 主要试剂
第三章 实验方法及步骤
    3.1 实验动物
    3.2 CIA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3.3 植物雌激素的使用与关节炎临床评价
    3.4 小鼠关节炎组织病理学和Micro-CT
    3.5 流式细胞术
    3.6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
    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凝集素酶联ELISA(Lectin-ELISA)
    3.8 杂交瘤的制备和单克隆抗体的生产、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提取
    3.9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与结合力、特异性检测
    3.10 实时定量 RT-PCR (qRT-PCR)
    3.11 破骨细胞的诱导及TRAP染色
    3.12 破骨细胞信号通路的Western Blot
    3.13 统计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植物雌激素对CIA高峰期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4.2 植物雌激素对CIA小鼠关节炎病理学、发病率和评分的影响
    4.3 植物雌激素对关节炎高峰期免疫细胞的影响
    4.4 植物雌激素对关节炎高峰期T细胞的影响
    4.5 植物雌激素对关节炎恢复期免疫细胞的影响
    4.6 植物雌激素对关节炎恢复期T细胞的影响
    4.7 植物雌激素对关节炎高峰期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4.8 植物雌激素对关节炎恢复期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4.9 植物雌激素对多克隆IgG抗体的影响
    4.10 植物雌激素对多克隆IgG抗体糖基化的影响
    4.11 关节炎高峰期单克隆IgG抗体特异性和亚型检测
    4.12 植物雌激素对关节炎高峰期单克隆IgG抗体糖基化的影响
    4.13 植物雌激素对关节炎高峰期单克隆IgG结合力的影响
    4.14 植物雌激素对CIA恢复期骨质的保护作用
    4.15 植物雌激素对CIA恢复期关节炎病理学的影响
    4.16 植物雌激素在关节炎高峰期对破骨细胞TRAP染色和mRNA的影响
    4.17 植物雌激素对破骨细胞NF-κB及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4.18 植物雌激素对破骨细胞下游转录因子NFATc1和c-Fos表达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抗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荧光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结核分枝杆菌LAM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1.3 结核分枝杆菌LAM动物免疫
        1.1.4 抗体效价测定
        1.1.5 动物心脏采血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二、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2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LAM抗体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三、多克隆荧光抗体的制备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血清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1.3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
        3.1.4 抗体纯化后的SDS-PAGE验证
        3.1.5 抗体的浓缩与BCA法浓度测定
        3.1.6 抗体的FITC荧光标记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抗体的SDS-PAGE分析
        3.2.2 抗体的浓缩与BCA法浓度测定
        3.2.3 荧光抗体含量及F/P测定
    3.3 讨论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7)定量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和步骤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ANCA-IgG及炎症、凝血、营养指标与UC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的关系
    2.2 ANCA-IgG及炎症、凝血、营养指标与UC病变范围的关系
    2.3 ANCA-IgG及炎症、凝血、营养指标与改良Mayo评分和UCEIS的相关性
    2.4 ANCA-IgG联合CRP对 UC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侵袭性真菌深部感染的早期实验室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1.1.2 试剂
        1.1.3 仪器
    1.2 方法
        1.2.1 样本测定
        1.2.2 结果判读
        1.2.3 结果分析
2 结 果
    2.1 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患者感染的假丝酵母菌种类分布
    2.2 各组患者假丝酵母菌甘露聚糖以及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检测结果
    2.3 假丝酵母菌甘露聚糖以及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检测结果评价
    2.4 各组患者半乳甘露聚糖以及烟曲霉IgG抗体检测结果
    2.5 各组患者半乳甘露聚糖以及烟曲霉IgG抗体检测结果评价
3 讨 论
    3.1 研究意义
    3.2 假丝酵母菌抗原和抗体检测
    3.3 曲霉菌抗原和抗体检测
    3.4 不足之处

(10)乳酸菌-MTG酶共诱导条件下双蛋白乳的凝胶行为及其蛋白体外消化率和抗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双蛋白营养工程
        1.1 我国双蛋白战略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1.2 大豆及牛奶的营养价值
        1.2.1 大豆的成分组成及营养价值
        1.2.2 牛奶的成分组成及营养价值
        1.3 双蛋白食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生物豆腐与双蛋白生物豆腐
    2 食物过敏与大豆、牛奶抗原蛋白
        2.1 食品过敏及其免疫学发生机制
        2.2 基于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方法
        2.3 大豆蛋白主要的过敏原
        2.3.1 β-伴大豆球蛋白(7S)
        2.3.2 大豆球蛋白(11S)
        2.3.3 Gly m Bd 28K
        2.3.4 Gly m Bd 30K(P34)
        2.4 牛奶蛋白主要的过敏原
        2.4.1 α-乳白蛋白
        2.4.2 β-乳球蛋白
        2.4.3 酪蛋白
        2.5 大豆和牛奶中主要过敏原蛋白改性方法研究现状
        2.5.1 热加工处理改性
        2.5.2 超高压改性
        2.5.3 糖基化改性
        2.5.4 微生物发酵改性
        2.5.5 酶法改性
    3 谷氨酰胺转氨酶
        3.1 谷氨酰胺转氨酶作用机制
        3.2 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过敏原蛋白的研究
    4 体外胃肠道消化研究进展
        4.1 体外消化模型的分类
        4.1.1 静态消化模型
        4.1.2 动态消化模型
        4.2 体外消化模型在食物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4.2.1 蛋白质体外消化模型的评定指标
        4.2.2 蛋白质体外消化模型的研究方法
        4.3 蛋白质体外消化模型在过敏原研究中的应用
    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5.1 研究目的意义
        5.2 主要研究内容
        5.2.1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乳酸菌联合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行为的影响
        5.2.2 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5.2.3 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研究
        5.2.4 乳酸菌联合MTG酶改性对过敏原蛋白结构的影响及抗原表位预测与验证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乳酸菌联合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行为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1.1.2 原料与试剂
        1.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豆浆牛奶混合乳的制备
        1.2.2 凝乳过程中混合乳的流变特性测量
        1.2.3 凝乳过程中混合乳的pH测定
        1.2.4 扫描电镜测定双蛋白凝胶的微观结构
        1.2.5 SDS-PAGE
        1.2.6 蛋白电泳凝胶消化和MALDI-TOF-MS分析
        1.2.7 2-DE分析
        1.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乳酸菌及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流变特性和pH的影响
        2.2 乳酸菌及MTG酶对双蛋白乳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2.3 双蛋白乳凝胶过程中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图谱
        2.3.1 乳酸菌、MTG酶单独或联合使用时对蛋白交联的影响
        2.3.2 乳酸菌存在条件下MTG酶用量对双蛋白凝胶中蛋白交联的影响
        2.2.3 MTG酶存在条件下乳酸菌用量对双蛋白凝胶中蛋白交联的影响
        2.4 高分子量蛋白聚合物的成分分析
        2.5 乳酸菌联合MTG酶制备双蛋白凝胶的蛋白质二维电泳图谱
        2.6 乳酸菌和MTG酶制备双蛋白凝胶时蛋白质的凝胶行为变化图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MTG酶的添加对双蛋白生物豆腐中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原料与试剂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双蛋白生物豆腐的制备
        1.2.2 体外消化实验
        1.2.3 粒径分析
        1.2.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1.2.5 SDS-PAGE
        1.2.6 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
        1.2.7 蛋白质消化率测定-pH下降法
        1.2.8 小肽含量分析
        1.2.9 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1.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各消化阶段的粒径分析
        2.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3 SDS-PAGE分析
        2.4 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水解度的测定
        2.5 小肽含量分析
        2.6 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双蛋白生物豆腐中大豆蛋白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原料与试剂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样品的制备
        1.2.2 pH的测定
        1.2.3 体外消化实验
        1.2.4 SDS-PAGE凝胶电泳
        1.2.5 大豆蛋白抗原性分析
        1.2.6 牛奶β-乳球蛋白抗原性分析
        1.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和讨论
        2.1 孵育期间豆浆、牛奶及其混合乳体系中pH值的变化
        2.2 不同处理后豆浆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蛋白质的电泳图谱
        2.3 不同处理后牛奶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蛋白质的电泳图谱
        2.4 不同处理对豆浆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大豆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2.5 体外消化过程中大豆蛋白抗原性的变化
        2.6 不同处理对牛奶及豆浆牛奶混合乳体系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2.7 体外消化过程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变化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乳酸菌联合MTG酶改性对过敏原蛋白结构的影响及抗原表位预测与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原料与试剂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混合乳的制备
        1.2.2 Zeta-电位及平均粒径测定
        1.2.3 FTIR测定
        1.2.4 游离巯基(-SH)含量的测定
        1.2.5 蛋白质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1.2.6 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和β-乳球蛋白抗原性表位的预测分析
        1.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和讨论
        2.1 豆浆、牛奶及其混合乳体系中Zeta-电位及粒子平均粒径的测定
        2.2 FTIR分析
        2.3 游离巯基含量分析
        2.4 蛋白表面疏水性分析
        2.5 抗原表位的预测和比对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全文创新点
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四、甘露聚糖特异的IgG、IgM类抗体的测定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高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感染者的HIV-1膜蛋白特征及PGT135中和逃逸机制研究[D]. 孙莎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2]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D]. 齐金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3]基于DNA折纸的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研究[D]. 张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基于胃肠全段魔芋葡甘露聚糖改善便秘小鼠通便作用机理[D]. 张琪. 西南大学, 2021(01)
  • [5]植物雌激素Genistein和Daidzein通过增加IgG糖基化和减少破骨细胞活化来保护胶原诱导性关节炎[D]. 杜宁超.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抗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荧光抗体的制备[D]. 柏极.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7]定量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D]. 荣雨露.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8]侵袭性真菌深部感染的早期实验室诊断[J]. 夏梦,肖晓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01)
  • [9]抗体检测在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中的价值[J]. 杨罗曼,周庆涛,贺蓓.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9(11)
  • [10]乳酸菌-MTG酶共诱导条件下双蛋白乳的凝胶行为及其蛋白体外消化率和抗原性的研究[D]. 邢广良.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甘露聚糖特异性 IgG 和 IgM 抗体的测定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