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岩体边坡坍塌稳定性分析

大块岩体边坡坍塌稳定性分析

一、块状岩体边坡倾倒破坏稳定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越[1](2021)在《典型边坡滑坡地球物理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边坡是指由于建筑工程和采矿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所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建设工程和采矿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之一。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建设工程和采矿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形成深大采坑和斜坡,边坡稳定性成为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边坡失稳问题主要借助传统勘察手段,采用地质调绘、遥感测绘和钻孔、挖掘等常规手段来获取有限的地质信息,借助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来完成失稳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但传统勘察手段获得的地质资料有限,缺乏地下连续三维空间信息,且失稳地质体本身地质构造特别复杂,势必造成数值模拟地质条件与实际地质条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边坡失稳状态的评价不会准确。基于此,本文以失稳边坡岩土体地球物理性质为基础,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研究,与边坡失稳演化机理结合,构筑边坡岩土体地球物理特性与工程力学参数的关联机制,建立一套基于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场特征识别和描述滑坡体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来丰富失稳边坡地质信息,提高稳定性评价精度。完成研究内容和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前人针对失稳边坡工程地质特征、演化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成果,对三种典型边坡类型: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及岩土复合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边坡失稳演化过程、形成条件、主导因素及表现形式等进行总结,并对影响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2.通过研究岩土体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岩土体属性特征如孔隙率、含水性、饱和度等之间关系,进而建立与工程力学参数的关联性,实现地球物理勘探的量化解释。在参数量化基础之上,构建了土质边坡、土石复合边坡和岩质边坡地球物理模型。3.以白云鄂博铁矿和高速公路边坡的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了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综合地质调绘和工程勘察资料,确定了失稳边坡滑坡体的形态、规模、结构等特征,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对失稳边坡演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岩土体土工试验获得的工程力学参数,构建了岩体工程力学参数与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将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和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失稳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准确的地质数据。4.以合成孔径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滑坡灾害进行早期识别、预警。在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上,应用离散单元法来构建边坡数值分析模型,对边坡失稳演化过程和演化机理进行分析。依据刚体极限平衡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分析边坡失稳原因。通过对比,基于地球物理勘探数据而建立的失稳边坡数值模型稳定性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准确。通过本文的研究,在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中发挥地球物理作用,可提高评价与监测精度,为边坡的灾害预警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安晓凡[2](2020)在《岩质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倾倒是边坡失稳的一种典型模式,其破坏机理与常见的滑动模式截然不同。伴随着国内外水利水电、露天矿、交通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岩体的倾倒变形和失稳现象被广泛揭露出来,成为制约相关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目前对于此类边坡的研究仍然缺乏深入的结论性成果,致使工程界在处理相关问题过程中存在争议和难点。本文以岩质边坡的倾倒破坏模式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多层弯曲倾倒,运用工程地质分析、理论解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倾倒体的变形演化特征、力学作用机理和失稳规律。系统性研究了多层弯曲倾倒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以及关键参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已报道的较为详细的76个边坡倾倒实例,从边坡岩体几何特征、工程地质特征和失稳诱因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了边坡倾倒的变形演化规律和破坏特征;基于Goodman-Bray分类提出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倾倒边坡分类系统,包括基本倾倒模式、组合倾倒模式、蠕变模式、悬臂模式和顺层倾倒五个基本大类,拓宽了边坡倾倒破坏的研究范围,为倾倒边坡稳定性量化分析夯实了地质基础。(2)针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剖析了不同于块体倾倒机制的多层弯曲倾倒破坏特征,重新概化并建立了其相应的解析分析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岩体施加水平荷载的方式使边坡达到极限状态,以水平极限加速度为标准获取边坡的安全系数。以一物理模型试验为背景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分析结果显示:倾倒体的受力特征、极限加速度和安全系数在弯折面倾角变化时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且均能反映边坡的稳定性态。(3)对比论证了离散元模拟在岩质边坡块体倾倒和多层弯曲倾倒稳定性分析中的可行性,提出了这两种倾倒边坡数值分析的要点。针对典型倾倒体模型试验的标定分析证明,离散元能取得良好的模拟效果,且能反映边坡岩体倾倒失稳的内在应力场渐进变化过程。数值试验结果显示:块体倾倒表现出显着的运动学特征,而弯曲倾倒表现出明显的叠合悬臂梁结构性特征。关键力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岩体抗拉强度对多层弯曲倾倒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因此对这类边坡进行强度折减分析时,除了降低岩体和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外,还需考虑折减岩体抗拉强度。(4)研究了结构面空间形态(倾角和间距)、边坡形态(坡角)和岩体强度对层状岩质边坡极限失稳模式、倾倒破坏特征和安全系数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关键力学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破坏面形态的影响。典型的多层弯曲倾倒折断面是由坡脚开始发育的、逐渐贯穿至后缘面的直线型,其倾角一般大于层面法线,两者夹角通常在0°~20°之间。弯折面倾角随节理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而节理粘聚力和岩体抗拉强度对其几乎没有影响;坡角越大弯折面倾角越大,岩层倾角越大弯折面倾角越小;陡坡脚的反向陡倾边坡破坏面往往是深层的,主倾倒体内还会发育出一条或多条次生破坏面。(5)以德尔西水电站左岸边坡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地质、地貌特征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监测数据。典型的反向陡倾岩体结构和特殊的岩性组成(薄层片麻岩)是该边坡发生弯曲倾倒的先决条件,而工程开挖、强降雨等外界因素触发并加剧了岩层的变形。离散元模拟结果显示:底部1493m高程以下的岩体开挖导致整个边坡发生深层弯曲倾倒失稳,破坏面呈倾角为21°的近似直线型;控制边坡底部高程的开挖高度和角度能够有效降低倾倒变形的程度。提出一种预应力锚索的模拟方式,研究了不同支护强度、加固位置和施作时机条件下锚索的受力状态和岩体的变形特征,评价了各方案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果和边坡的稳定性。针对易于发生倾倒破坏的高边坡,提供了在开挖、加固过程中的防治建议。

蔡俊超[3](2020)在《反倾岩质边坡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全过程力学行为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现象广泛揭露于水电、交通、矿山等工程边坡中,对工程安全造成重要影响,其所处的变形演化阶段及力学状态是稳定性评价和治理方案选取的关键。而针对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过程中各阶段力学特征研究尚有不足,特别是变形全过程中层间力学行为与变形特征研究较少。本文在查阅大量反倾岩质边坡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体案例和现场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成条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对柔性弯曲型倾倒的形成条件敏感性、倾倒破坏失稳机理与过程、阶段性层间力学行为特征和倾倒破坏力学判据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的全过程变形曲线,并建立了变形全过程的阶段性力学判据和针对性的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系统的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具有“柔性”特征、单层厚度小、中陡倾坡内是岩层发生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的必要条件,其发生条件分别体现了岩体力学特性、岩层厚度和岩层倾角等发育特征。(2)结合已有研究,选取岩层倾倒角、最大拉张量、单位拉张量、纵波波速、变形破裂特征等相关指标,对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程度工程地质分区开展了研究,并总结了各分区岩体变形破裂的力学机理。(3)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选取苗尾水电站坝前边坡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反演验证模型合理性后,通过改变单因素条件分析了柔性弯曲型倾倒形成条件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坡高、坡角和岩体力学特性(岩体和结构面的内摩擦角)对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影响显着,其次为岩层倾角。(4)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临空条件下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破坏的演化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其失稳机理为:岩层倾倒弯曲→多级弯折面(带)形成→贯通性弯折面(带)形成→岩体沿某级贯通弯折面(带)剪切失稳。(5)选取典型岩体力学参数组(20MPa)开展柔性弯曲型倾倒数值计算模型研究,综合分析数值计算模型监测点位移曲线特征和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的全过程变形曲线。变形曲线表明倾倒变形全过程可分为启动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暂稳阶段、蠕变阶段和失稳破坏阶段。通过力学分析,分别选取坡角(α)、岩层倾角(β)及岩层与坡面夹角()建立了各阶段的力学判据。(6)数值计算模型监测层面应力与位移曲线揭示了倾倒变形发展过程中层间作用力的分布规律与层间错动规律。启动阶段层间正应力与剪应力近乎全长分布,应力沿结构面深度未呈规则三角形分布,但应力的合力与三角形分布的结构面长度积分近似相等。伴随倾倒弯曲变形发展,层间张开,层间参与受力的层面长度逐渐减小。总体上,坡脚滑移区应力值最大,坡顶倾倒影响区应力值最小,坡体中部倾倒区应力值居中。层间位移规律表现为剪切位移远大于法向位移,且最大值发生在层面顶部或者层间“脱空”部位。(7)通过引入侧向约束系数和板梁截面侧向尺寸,建立倾倒变形三维力学模型,确定了倾倒弯曲折断深度与侧向约束系数、板梁宽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板梁首次折断深度随板梁侧向约束系数的减小而增大,表明侧向约束系数越小,临空条件越好,越易于发生倾倒破坏,且倾倒折断深度越大,揭示了倾倒变形破坏的边界效应。(8)基于柔性弯曲型倾倒体发育过程的时空变形特征,提出了“浅层初始阶段+深层最终阶段”的全过程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稳定性评价方法。浅层初始阶段的稳定性采用改进折断面形态的悬臂梁方法。深层最终阶段的稳定性采用岩层变形最终形态的突变理论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实例中,研究表明分析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较为吻合。

田耘[4](2020)在《高烈度区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的动力破坏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云川藏疆等高烈度地区处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时期,由地震诱发的岩质边坡崩塌灾害是工程防护治理过程中常见技术难题之一,其中尤以水平复杂层状岩质地震型边坡为甚,在软岩岩腔风化作用及地震联合作用下,该类型边坡失稳常造成巨大经济财产损失。但地震及风化联合作用下的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动力破坏机制涉及数学、力学等诸多学科,计算过程无疑十分复杂,因此揭示两者联合作用下的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动力破坏机制有着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及实用价值。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题“高陡边坡、高填及特殊路基的健康监测、全生命期安全评价和预警平台方案设计”(编号2016YFC0802203),以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基于断裂力学、材料力学、牛顿力学和HHT三维时频谱分析,采用三维离散元颗粒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展开高烈度地区不同风化程度的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破坏模式及动力响应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极限平衡法,建立不同风化程度及地震横纵波作用下边坡稳定系数计算方法,发现岩腔深度1.5~4.5m、裂隙深度25%~50%的边坡受地震横波作用影响较大,岩腔深度6m、裂隙贯通率62.5%的边坡受地震纵波作用影响较大;结合断裂力学、材料力学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地震作用下考虑层间荷载的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稳定系数计算方法,揭示了边坡各岩块稳定性衰减过程,获得了其崩落时间。(2)通过展开室内砂泥岩常规、动三轴试验及PFC数值三轴伺服试验获取了岩石在PFC三维颗粒流数值模型中的细观参数,并探讨了阻尼比细观参数对两种岩石宏观力学特性及强度衰减的影响。发现在常规三轴试验中,砂岩脆性随围压增大逐渐减弱,而泥岩脆性衰减特性则呈V型变化;PFC数值三轴伺服试验中泥岩颗粒呈剪切性破坏,砂岩颗粒呈张拉性破坏;在动三轴试验中,含裂隙较不含裂隙的砂岩抗压强度峰值应力降低了16.7%~25%。(3)以四川汶都公路水平层状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PFC三维离散元颗粒流方法建立了该边坡三维颗粒流数值模型,展开了岩质边坡在风化与地震联合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崩落序列、稳定性变化及动力响应规律分析。发现地震作用下该类岩质边坡基本破坏模式可分为拉裂-水平滑移破坏(岩腔深度1.5m、裂隙深度25%),拉裂-崩落-倾倒破坏(岩腔深度3m、裂隙深度37.5%),崩落-倾倒-转动破坏(岩腔深度4.5m、裂隙深度50%),崩落-座滑-转动破坏(岩腔深度6m、裂隙深度62.5%)4种。发现随着岩腔深度及裂隙的增大,岩体崩落时间由8.7~11.4s加快至2.3~9.0s,无底座支撑的底部岩块及顶部岩块在地震作用下更易崩塌。岩块PGA放大系数及其动力响应与岩腔及裂隙发展呈正相关,模型1岩块PGA放大系数介于0.45~0.9之间,随岩层竖直方向高程的增大呈锯齿状分布;模型2岩块PGA放大系数介于1.1~2.1之间,存在明显的高程放大效应;模型3、模型4岩块PGA放大系数分别位于2.1~3.7、2.9~5.2之间,均随岩块竖直方向高程呈“U”型分布。(4)基于HHT希尔伯特-黄变换法及能量耗散原理,展开了地震作用下不同岩腔风化程度的复杂层状岩质边坡频谱与能量分析,揭示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时频特征、能量变化规律及耗散机制。发现地震作用下四种边坡模型主频集中在低频0~10Hz,振动信号能量、边坡整体频带宽度、高频效应显着程度与岩腔及裂隙深度呈正相关,且随岩腔风化程度加深,时频图在主频下呈现多个主峰分布;边坡总能量耗散可分为断裂碰撞及整体崩落两个阶段,且能耗曲线随时间呈先快后慢特征,岩块断裂碰撞阶段能量消耗占总能量的89%~95%,且随着风化程度加深颗粒间最大瞬时能量由155MJ衰减至72MJ。

何逸飞[5](2020)在《澜沧江如美水电站中坝址左岸边坡卸荷机理及其对岩体变形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对坝址区进行实际地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坝址的平硐及坡表的岩体因为受到了强烈的风化及卸荷作用而显得较为破碎,边坡局部区域的岩体稳定性极差,有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形破坏。这些岩体的破坏都受到了由卸荷引起的长大卸荷裂隙的切割,而这些卸荷裂隙往往都是控制边坡岩体乃至整个山体稳定性的控制性结构面,它们对坝址区边坡的稳定性做作用对工程的安全施工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为了对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参考意见,本文在的对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后,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对坝址区边坡岩体的结构特性、风化特性及卸荷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坝址区的卸荷带进行了划分。再结合室内对岩体进行的卸荷条件的对比试验与对中坝址边坡进行的卸荷机理数值模拟详尽分析总结坝址区岩体的卸荷破坏机制,取得了以下几个成果:(1)再对坝址区左岸边坡的结构面进行统计、分类及分级后发现,中坝址左岸边坡岩体并没有Ⅰ级结构面及Ⅱ级结构面的发育迹象。Ⅲ级结构面及Ⅳ级结构面多为倾向坡外的裂隙,其倾角一般较陡。Ⅲ级结构面及Ⅳ级结构面主要在NW向及NE向发育,只有少数会在SE等方向发育。平硐的岩体一般被这些结构面切割为块状、镶嵌、碎裂、散体结构以及处于这些结构之间的岩体结构类型。(2)坝址区内的岩体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风化及卸荷作用,岩体受风化作用的强弱一般取决于岩体自身的性质,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分布高程等多个因素。一般来说,自身性质较好的岩体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也就越强;沟谷处的岩体所受到的风化作用弱于山脊处的岩体;处于高高程位置的岩体受风化作用的影响明显强于低高程位置的岩体。同时依据对坝址区岩体受卸荷作用的现象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平硐内岩体的裂隙张开度及平硐岩体声波速度两个重要的量化指标,对左岸岩体的卸荷带进行了划分。(3)依据室内对边坡岩样进行的卸荷条件下岩体性质及岩体蠕变特性的对比试验,发现岩体在卸荷条件下的变形破坏模式及蠕变特征与未卸荷岩体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卸荷条件下,岩体的变形模式由压缩变形转变为扩容变形,蠕变破坏的程度更加严重。岩体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等物理性质也会随着卸荷过程的进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4)在对坝址区岩体的地质环境进行概化后,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坝址区岩体在河谷下切演化而产生卸荷的过程中其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主要发现岩体在卸荷过程中最大主应力值及最小主应力值都逐步减小;边坡岩体会向着临空面的方向进行运动,运动产生的位移一般随高程呈正相关关系。相应的,由岩体位移引起的塑性区覆盖面积也会逐步扩大,影响深度逐渐加深。(5)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伴随着河谷的持续下切演化,地形地貌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坝址区边坡现有的变形破坏多数与边坡岩体的卸荷有着直接关系。岩体受卸荷作用形成的结构面往往会切割自身从而使得岩体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降低从而向着临空面的方向进行运动导致破坏,甚至部分结构面会直接引起岩体的破坏。(6)边坡岩体在卸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倾倒变形、滑动变形、浅表层滑塌及块体失稳这四种类型。其中倾倒变形、滑动变形及块体失稳可以看作是卸荷导致岩体破裂从而直接引起的变形破坏,而浅表层滑塌主要是岩体在第一次变形破坏之后形成的物质、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下的二次破坏。

秦承运[6](2020)在《黄河炳灵水电站坝址区右岸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电站坝肩边坡的变形破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对于水电边坡开挖前期,岩体开挖的扰动及卸荷是导致边坡失稳的普遍和重要因素,而对于已长期运行投产的水电站,边坡的变形往往由长期蠕变形成的,因此研究边坡岩体开挖以及长期蠕变下的稳定性对于边坡开挖工程设计、支护处理措施建议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黄河炳灵水电站坝址区右岸边坡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现场调查,选择合理断面进行蠕变参数反馈研究,并对坝址区右岸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坝址区结构面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完成了坝址区结构面分级;依据坝址区岩体风化、卸荷特征,对坝址区边坡风化带、卸荷带进行了详细划分;基于坝址区边坡变形破坏特征以及监测资料,提出了合理分区和定性评价,右岸坝肩开挖系统支护区(Ⅰ区)目前稳定性较好,未发生变形破坏,尾水渠内侧系统未支护区(Ⅱ区)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块状岩体有失稳的可能。(2)运用极限刚体平衡法对右岸边坡的确定性块体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得出Ⅰ区边坡所组成的确定性块体在不同工况下均为稳定;Ⅱ区边坡L304长大裂隙组成的块体6在暴雨工况及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为1.048和1.022,为欠稳定状态;使用边坡块体稳定性分析软件Swedge对不同类型的局部随机块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右岸坝肩边坡中,大多数硬性结构面组合的随机块体基本较为稳定。(3)确定待研究断面的岩体蠕变参数范围,制定合理的训练计算方案。使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计算反演所需的训练样本,根据BP-神经网络的数据要求,完成训练样本的神经网络训练,最后将反演断面的监测数据代入神经网络进行回归计算,得到坝址区右岸边坡岩体的蠕变参数。(4)通过对坝址区右岸边坡岩体蠕变计算得出开挖边坡的蠕变特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开挖瞬间,岩体应力快速释放,开挖面附近岩体将产生瞬间变形,变形速率较大,在蠕变曲线中该段描述为岩体的瞬时弹性应变和瞬时塑性应变;随后边坡岩体变形进入减速阶段,逐渐向变形速率稳定阶段过渡;最后,开挖边坡岩体进入稳定蠕变阶段,岩体变形速率基本保持不变。(5)使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坝址区右岸边坡进行稳定性定量评价,可以得出,开挖系统支护区(Ⅰ区)边坡为稳定状态,Ⅱ区边坡由于开挖后未进行支护,在暴雨、地震工况下虽然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局部由长大裂隙切割的块状岩体具有失稳的可能性。(6)对Ⅱ区边坡提出合理的支护措施建议,对边坡进行系统喷锚支护,限制裂隙的进一步扩展;通过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计算支护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支护边坡的稳定性较支护前具有显着提升,验证了Ⅱ区边坡锚索系统支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尚琪[7](2020)在《澜沧江上游亚贡双向倾倒变形体失稳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亚贡倾倒变形体位于云南省迪庆自治州德钦县溜江筒村界内澜沧江上游5km右岸处,同时也位于澜沧江河段“龙头电站”古水电站的出水口约2 km处。亚贡倾倒变形体分布在2250 m~3250 m的高程范围内,相对高差可达800 m,坡度约40°,整体出露面积约8×105 m2。据现场勘查资料表明,由于受到澜沧江及其支流木水河的双向侵蚀作用,该边坡岩体沿两个方向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倾倒变形现象,强倾倒岩体发育深度甚至可达约200 m。由此可见,亚贡倾倒变形体属于典型的高高程陡倾岩质倾倒变形体,岩体整体碎裂,当出现开挖、降雨等工况时,边坡随时有失稳破坏的可能,对水电站的施工与运行起到极大威胁。本文通过详细的现场调查,查明亚贡倾倒变形体的结构面发育特征、倾倒破坏特征,并对其岩体结构类型、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和分区,采用物理模拟、数值计算等手段对该倾倒变形体的可能失稳破坏模式及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对其在不同工况下稳定性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亚贡倾倒变形体由于受到地质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澜沧江及其支流木水河的侵蚀作用,边坡上三叠统红河组软质岩体——砂质、泥质板岩发生大规模的双向倾倒变形现象(正常岩层产状为N10°E,NW∠80°~90°,倾倒变形岩层产状为N80°E,SE∠20°~40°、S80°E,SW∠15°~45°)。该边坡属大型倾倒变形体,岸坡高耸且陡峭,阶地发育,发育有大量的软弱结构面及卸荷裂隙。(2)根据专家学者对倾倒程度划分标准的研究成果,结合亚贡倾倒变形体的现场实际情况,以岩层倾角变化情况、岩体风化卸荷程度及折断带分布作为岩层倾倒变形程度的划分标准,将亚贡倾倒变形体划分为:极强倾倒岩体(倾倒坠覆区)、强倾倒岩体、弱倾倒岩体、原岩层四种类型。(3)通过对亚贡倾倒变形体平硐的现场调查,将亚贡倾倒变形体结构面划分为5大类型并分析总结各个类型结构面的地质特征。同时对优势结构面相互组合结果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作出分析,得出结构面组合关系可能引发边坡失稳破坏。(4)根据规定规范,计算出各个平硐内岩体的工程质量等级,得出亚贡倾倒变形体岩体主要为Ⅲ级、Ⅳ级,岩体整体破碎,为边坡变形破坏提供内在条件。(5)在倾倒变形体的破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定性分析、物理模拟试验分析、离散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得出亚贡倾倒变形体的失稳破坏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倾倒-拉裂、倾倒-折断错动、滑移-剪切并推测出边坡潜在失稳破坏面路径。(6)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在各个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计算可得:亚贡倾倒变形体在天然工况下稳定性较好;在降雨工况下,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好,后缘局部稳定性欠佳;在开挖工况,坡体整体稳定性变化较明显,有出现失稳破坏的可能。

陈亮[8](2020)在《金川水电站松坪大型倾倒变形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川水电站松坪斜坡属于反倾岩质高边坡,坡体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上硬下软”特征。河谷演化过程中,岩体发生了强烈的卸荷及倾倒变形现象,严重威胁着坡脚新沙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211省道的安全。因此研究松坪斜坡的倾倒变形特征、河谷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坡体稳定状况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价值。本文以大渡河金川水电站新扎沟松坪斜坡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地质调查,总结归纳出新扎沟松坪斜坡倾倒变形特征,并采用地质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手段,对其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和极强倾倒变形岩体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取值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得到如下成果和结论:(1)新扎沟松坪斜坡倾倒变形体发育范围北至张家沟、南至蒋家沟、下至新扎沟和大渡河。平面形态呈“铲”型,上窄下宽,形状基本对称。前缘宽约900m,中部宽约600m,后缘宽约400m。平均厚度约50m,面积约8.3×105㎡,估算方量约4.2×107m3,高程2200m~2800m。(2)根据平硐统计资料可知,新扎沟松坪斜坡岩体结构主要为薄层—互层状结构;新扎沟方向斜坡坡体结构下部为层状反向结构;中上部为层状反向结构,表部为近水平叠层状结构;大渡河右岸斜坡坡体结构主要为层状横向结构。(3)根据现场倾倒变形特征调查,斜坡中上部主要由硬岩组成,表现为块状倾倒变形;下部主要由软岩组成,表现为弯曲倾倒变形。XHPD1极强倾倒变形深度在40m左右,XHPD2极强倾倒变形深度在55m左右,XHPD3极强倾倒变形深度70m左右,极强倾倒变形深度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4)综合分析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Udec二维离散元软件数值模拟结果,新扎沟松坪斜坡倾倒变形演化过程归纳为如下阶段:(1)中上部“硬岩区”卸荷回弹变形阶段、(2)中下部“软岩区”卸荷回弹变形-中上部“硬岩区”倾倒变形阶段、(3)下部“软岩区”弯曲倾倒-上部“硬岩区”块状倾倒局部破坏阶段。(5)利用二维有限元软件RS2,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松坪倾倒变形斜坡在地震工况下不同参数取值方案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从而反演出斜坡极强倾倒变形岩体更合理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稳定性变化规律及变形破坏特征。(6)采用了四种基本方案反演松坪斜坡不同岩性极强倾倒变形岩体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结果表明:方案1、2、3采用的参数计算出的稳定状态与实际情况不符;方案4计算出的斜坡稳定性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选取的参数更为合理;并对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敏感度由大至小的顺序排序为:软岩区内聚力>硬岩区内聚力>硬岩区内摩擦角>软岩区内摩擦角。

朱要强[9](2020)在《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高原斜坡地带,也是突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一个强烈岩溶化高原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层广泛分布。和广西以硬质碳酸盐岩构成的岩溶峰丛峰林地貌环境不同,贵州非岩溶与岩溶地层相间分布,构造应力场、地下水运移场、地质体风化与卸荷等地质作用均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地域特色,各种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且常成为岩溶及崩滑流地质灾害叠加易发部位。贵州这一特征明显、脆弱且连片分布的岩溶地质环境区域,耦合采矿、基础建设等人类活动强度加剧因素,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特大型崩滑灾害频发,是我国特大崩滑灾害高发区之一。本文在贵州山地地质灾害全面调查研究和成灾模式划分基础上,针对贵州岩溶地质环境区内造成人员财产特大损失的“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等常见成灾模式,基于灾后现场调查、现场视频影像、地震波信号、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以关岭滑坡-碎屑流、水城滑坡-碎屑流、福泉滑坡-涌浪和纳雍崩塌-碎屑流为具体案例,对典型崩滑灾害运动过程、动力学特性及堆积特征开展研究,并以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镇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致灾范围预测,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进展有:(1)首次按地质灾害发育模式+成灾模式对贵州高位崩塌滑坡形成的碎屑流、涌浪等灾害链致灾机理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将贵州岩溶山区滑坡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弱面控制型”、“关键块体控制型”、“软弱基座控制型”、“采空区控制型”和“复合型”滑坡,其中关岭滑坡、水城滑坡和福泉滑坡是“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将研究区崩塌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软弱基座控制型”、“弱面控制型”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其中纳雍崩塌是“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将典型特大崩滑灾害成灾模式划分为“滑坡-碎屑流模式”、“崩塌-碎屑流模式”和“滑坡-涌浪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三种成灾模式类型的地质灾害致灾过程和致灾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2)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为例,基于现场精细调查和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获取的DEM高程信息,建立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的流变模型和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和水城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并对滑坡碎屑流的动力学特征和堆积特征进行分析;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揭示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厚度分布和内部结构,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为开展崩(滑)碎屑流堆积特征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3)对“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研究。以纳雍崩塌为例,结合现场视频影像和张家湾地震台捕获的地震波信号对纳雍崩塌事件的动力过程展开分析,揭示了该事件的强度特征和频谱特征,为崩塌事件的动力分析开辟了新途径;基于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建立纳雍崩塌的DEM模型,建立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流变模型和参数,实现了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地震波信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揭示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量化揭示了碎屑流运动的宏观、细观及微观过程,为崩滑-碎屑流动力学特征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福泉滑坡为例,基于无人机航拍高清影像获取的DEM模型,建立“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的流变模型和参数,模拟了福泉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运动过程,对不同时刻滑体的形态、运动速度分布进行分析;基于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滑体特征,建立了涌浪模型和参数,分析不同时刻滑坡-涌浪的运动形态、流场内的最大动压力及碎屑流最终运动距离,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灾害全过程致灾机理。(5)总结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的崩滑灾害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技术要点及步骤。以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基于多源数据协同确定的流变模型及参数,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隐患点可能发生的崩滑灾害开展致灾范围预测;采用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使用“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型及参数评价这一成灾模式致灾范围的可靠性,为贵州岩溶山区崩滑灾害隐患点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罗新平[10](2020)在《双向卸荷条件下深层倾倒变形体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 ——以澜沧江亚贡倾倒变形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亚贡研究区位于澜沧江上游古水水电站近坝河段右岸,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高山峡谷地区。古水水电站近坝河段发育有大规模的深层倾倒变形体,同时该河段的梅里石滑坡群、争岗滑坡、根达坎滑坡都是由于岩体的倾倒累积变形而形成的。研究区地质构造相对复杂,独特之处在于岸坡前期受到F105断层切割的影响,坡体内地层产状发生变化,同时该边坡不仅受到澜沧江下切,还受到木水河快速下切的影响。特殊的是该深层倾倒变形体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生倾倒。为了对该倾倒变形体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澜沧江上游亚贡倾倒变形体为研究对象,对所研究斜坡的地质条件、该河段河谷演化史、岩体风化卸荷特征、倾倒变形体发育特征、倾倒变形与岸坡卸荷的关系等进行详细分析,同时采取数值分析与物理模拟试验相结合等方法,对河谷下切过程中,岸坡内应力场的变化特点及规律,坡体变形特征,尤其是倾倒变形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根据现场调查的坡体岩层产状的变化,发现由于走滑断层F105的左旋走滑运动导致木水河左岸地层的走向发生偏转,与木水河呈小角度相交,在木水河左岸形成反倾陡立的层状岩体,为岸坡向木水河侧发生倾倒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平硐内的地质特征与卸荷裂隙的张开度统计情况对研究区卸荷带进行划分,可分为强卸荷带、弱卸荷带及未卸荷带。结合平硐内的岩体结构特征、折断带的发育特征对倾倒岩体进行了强度分级与分区,可分为极强倾倒岩体、强倾倒岩体与弱倾倒岩体。(2)模拟河谷下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岸坡无论是澜沧江侧还是木水河侧,其应力场随着河谷下切,边坡岩体的卸荷,岸坡应力重新分布。澜沧江侧岸坡的位移变形量大于木水河侧岸坡的位移量,其变形主要受澜沧江河谷下切作用。而木水河的位移变形前期主要是澜沧江河谷下切所致,在木水河形成后主要受木水河河谷下切控制。由此可以确定该倾倒变形体是在双向卸荷条件下不断累积变形演化而成的结果。(3)该倾倒变形体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坡体自身主要为反倾陡立状的薄层状岩体、岸坡陡立且相对高差较大,随着河谷不断下切,岸坡增高变陡,临空面增大促使岩体进一步的风化卸荷,从而加剧岩体倾倒变形的过程。(4)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倾倒演化过程概括为卸荷变形、弯曲变形、倾倒折断三个阶段。在其演化形成过程中破坏机理主要为层内拉张破裂、层内、层间剪切错动,即张剪破裂以及压剪破裂。木水河侧岸坡倾倒程度相对较强,发育深度相对较深,这与前期澜沧江下切岩体发生强烈卸荷,同时后期木水河快速下切密切相关。(5)基于物理模拟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可将研究区倾倒形成机理概括为:原始地应力较高,随着河谷不断下切,岩体发生强烈的卸荷回弹,岸坡强烈的卸荷作用导致岩体结构发生破坏,削弱了岩体的力学性质,在岩体中产生大量卸荷裂隙,强烈的卸荷导致斜坡的应力场进一步重新分布,在强卸荷带内形成应力松弛区,该区的主应力方向进而转变为重力方向,在陡倾薄层状岩体中形成倾倒破坏。随着河谷继续的下切,大量卸荷裂隙不断产生,倾倒断裂带的不断发育并逐渐向深层岩体扩展,这些坡体内局部的变形会引起整个斜坡的巨大累积变形,进而演化成深层的倾倒破坏。

二、块状岩体边坡倾倒破坏稳定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块状岩体边坡倾倒破坏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边坡滑坡地球物理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及发展现状
        1.2.1 滑坡理论发展过程
        1.2.2 滑坡理论研究现状
        1.2.3 滑坡体地球物理勘探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失稳边坡滑坡演化机理与稳定性分析理论
    2.1 岩质边坡失稳演化机理
        2.1.1 岩质边坡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2.1.2 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模式
    2.2 土质边坡失稳演化机理
        2.2.1 土质边坡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2.2.2 土质边坡破坏模式
    2.3 岩土复合边失稳演化机理
        2.3.1 岩土复合边坡失稳破坏模式
        2.3.2 岩土复合边坡失稳破坏影响因素
    2.4 边坡失稳演化过程
    2.5 边坡稳定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2.5.1 自身内部条件因素
        2.5.2 外部条件因素
    2.6 边坡稳定性主要分析方法
        2.6.1 定性评价方法
        2.6.2 定量评价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失稳边坡岩土地球物理性质及地球物理模型
    3.1 失稳边坡岩土体地球物理性质
        3.1.1 电阻率特征
        3.1.2 弹性波速特征
        3.1.3 探地雷达特征
    3.2 岩土体工程力学性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关系
    3.3 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3.3.1 岩质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3.3.2 土质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3.3.3 岩土复合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失稳边坡地球物理方法模拟研究
    4.1 高密度电阻率法正演模拟
        4.1.1 电阻率法正演方法理论
        4.1.2 边坡失稳地电模型
        4.1.3 边坡失稳模型正演模拟及装置选择
        4.1.4 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
    4.2 探地雷达正演模拟
        4.2.1 探地雷达正演方法理论
        4.2.2 探地雷达正演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分析
    5.1 白云鄂博主矿南帮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分析
        5.1.1 工程概况
        5.1.2 研究区地质条件
        5.1.3 野外数据采集
        5.1.4 探测成果分析
        5.1.5 滑坡体三维工程地质模型建立
    5.2 张榆线公路勘察中滑坡体的地球物理特征与分析
        5.2.1 工程概况
        5.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5.2.3 野外数据采集
        5.2.4 探测成果分析
        5.2.5 滑坡体演化机理分析
    5.3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第6章 典型边坡失稳演化机理及稳定性评价
    6.1 滑坡灾害识别和预警
        6.1.1 滑坡体的识别
        6.1.2 滑坡体的预警
    6.2 滑坡演化过程和机理分析
        6.2.1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
        6.2.2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6.2.3 边坡失稳演化过程分析
        6.2.4 边坡失稳演化机理分析
    6.3 边坡稳定性评价
        6.3.1 岩土体工程力学参数的确定
        6.3.2 边坡稳定性评价
    6.4 边坡失稳原因分析
    6.5 典型边坡滑坡探测与预警体系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岩质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类型
        1.2.1 岩质边坡失稳模式
        1.2.2 边坡倾倒破坏分类基础
    1.3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4 倾倒边坡解析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4.1 块体倾倒
        1.4.2 多层弯曲倾倒
        1.4.3 块体-弯曲倾倒和次生倾倒
    1.5 倾倒边坡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1 连续介质模拟方法
        1.5.2 非连续介质模拟方法
    1.6 倾倒边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进展
        1.6.1 基底摩擦试验
        1.6.2 倾斜台面试验
        1.6.3 模型开挖试验
        1.6.4 离心机模型试验
        1.6.5 振动台试验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 论文的创新点
2 边坡倾倒破坏模式与机理分析
    2.1 引言
    2.2 边坡倾倒破坏实例分析
        2.2.1 基于Goodman-Bray的边坡倾倒分类
        2.2.2 倾倒边坡的几何特征
        2.2.3 倾倒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2.2.4 倾倒失稳诱因
    2.3 边坡倾倒破坏类型和机理分析
        2.3.1 基本倾倒模式
        2.3.2 组合倾倒模式
        2.3.3 深层倾倒
        2.3.4 拉裂倾倒
        2.3.5 顺层边坡倾倒
    2.4 本章小结
3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解析分析模型
    3.1 引言
    3.2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几何模型
        3.2.1 边坡弯曲倾倒渐进破坏过程
        3.2.2 失稳模式和几何模型
    3.3 多层弯曲倾倒模型的解析方法
        3.3.1 分析思路和方法
        3.3.2 稳定性判别标准
        3.3.3 安全系数定义
    3.4 倾倒区后缘位置确定
        3.4.1 极限弯曲倾倒深度
        3.4.2 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敏感性
    3.5 极限平衡方程建立
        3.5.1 基于力矩平衡的多层弯曲倾倒方程
        3.5.2 滑动块体静力平衡方程
        3.5.3 极限状态方程
    3.6 模型验证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3.6.1 模型试验和计算参数
        3.6.2 求解过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离散元的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分析
    4.1 引言
    4.2 倾倒边坡离散元强度折减分析方法
    4.3 边坡块体倾倒离散元分析
        4.3.1 Goodman-Bray模型的局限性
        4.3.2 数值模型建立
        4.3.3 边坡块体倾倒特征分析
        4.3.4 关键力学参数的敏感性
    4.4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离散元分析
        4.4.1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取
        4.4.2 模型的边界效应
        4.4.3 力学参数校准和敏感性分析
        4.4.4 弯曲倾倒破坏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失稳条件和规律
    5.1 引言
    5.2 数值分析方案设计
    5.3 层状边坡的极限失稳模式
    5.4 层状边坡极限破坏特征分析
        5.4.1 多层弯曲倾倒
        5.4.2 上部倾倒-下部滑动
        5.4.3 推移式倾倒
        5.4.4 顺层边坡倾倒
        5.4.5 下盘边坡失稳
        5.4.6 安全系数变化规律
    5.5 软硬互层反倾边坡倾倒失稳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德尔西水电站左岸边坡倾倒变形分析与加固措施研究
    6.1 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6.1.1 基本地质条件
        6.1.2 分步开挖过程
        6.1.3 典型监测数据分析
    6.2 左岸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
        6.2.1 模型建立和计算参数
        6.2.2 开挖过程模拟
        6.2.3 倾倒岩体的破坏特征
        6.2.4 优化开挖和安全系数
    6.3 左岸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研究
        6.3.1 预应力锚索模拟方法
        6.3.2 左岸倾倒体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
        6.3.3 加固模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3)反倾岩质边坡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全过程力学行为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特征与分类研究
        1.2.2 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形成条件因素研究
        1.2.3 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演化过程与阶段性研究
        1.2.4 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1.2.5 主要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反倾岩质边坡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的基本特征
    2.1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概述
        2.1.1 倾倒变形的一般分类
        2.1.2 基于变形破坏机理与过程的倾倒变形工程地质分类
    2.2 典型柔性弯曲型倾倒案例
        2.2.1 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
        2.2.2 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
        2.2.3 澜沧江黄登水电站坝址区1#倾倒变形体
    2.3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边坡发育特征
    2.4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2.4.1 倾倒岩体结构特征
        2.4.2 倾倒折断面特征
        2.4.3 未倾倒岩体结构特征
    2.5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2.5.1 坡表的变形破坏特征
        2.5.2 坡内的变形破坏特征
        2.5.3 柔性弯曲型倾倒工程地质分区特征
    2.6 柔性弯曲型倾倒岩体力学参数阈值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反倾岩质边坡柔性弯曲型倾倒形成条件敏感性分析
    3.1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形成条件概述
    3.2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形成条件研究案例
        3.2.1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
        3.2.2 参数选取与模型构建
        3.2.3 计算模型可靠性验证
    3.3 边坡临空条件对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影响研究
        3.3.1 规模效应
        3.3.2 坡高效应
        3.3.3 坡角效应
    3.4 边坡岩层几何条件对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影响研究
        3.4.1 岩层倾角对倾倒变形影响分析
        3.4.2 岩层厚度对倾倒变形影响分析
    3.5 边坡岩体力学特性对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影响研究
        3.5.1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对倾倒变形影响分析
        3.5.2 结构面力学参数对倾倒变形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演化过程与破坏模式的离心试验模型研究
    4.1 离心试验模型方案
        4.1.1 试验目的及试验原理
        4.1.2 试验设备
        4.1.3 试验模型设计
    4.2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全过程变化特征分析
    4.3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应力位移特征分析
        4.3.1 倾倒变形破坏全过程坡体应力与变形发育规律
        4.3.2 倾倒变形破坏全过程坡体位移与变形发育特征
        4.3.3 倾倒变形破坏全过程阶段性特征分析
    4.4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失稳模式研究
        4.4.1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弯折面发育过程研究
        4.4.2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工程地质分区特征
        4.4.3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失稳过程模式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全过程力学行为特征与力学判据研究
    5.1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全过程演化特征研究
        5.1.1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全过程演化研究模型
        5.1.2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演化阶段性分析
    5.2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全过程力学判据研究
        5.2.1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启动阶段力学判据研究
        5.2.2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暂稳阶段力学判据研究
        5.2.3 柔性弯曲型倾倒-破坏蠕变阶段力学判据研究
    5.3 考虑侧向约束的倾倒折断深度力学判据研究
        5.3.1 考虑侧向约束的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三维力学模型
        5.3.2 考虑侧向约束的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折断判据研究
        5.3.3 侧向约束对倾倒变形折断深度影响定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边坡稳定性研究
    6.1 现有方法评述
    6.2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稳定性分析方法设想
    6.3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稳定性分析方法构建
        6.3.1 浅层初始阶段稳定性分析方法
        6.3.2 深层最终阶段稳定性分析方法
    6.4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案例分析
        6.4.1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浅层初始阶段稳定性分析
        6.4.2 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深层最终阶段稳定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4)高烈度区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的动力破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质边坡破坏的分类
        1.2.2 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3 地震边坡动力响应及稳定性研究现状
        1.2.4 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5 离散元及颗粒流PFC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颗粒流数值分析方法
        1.3.1 颗粒流基本原理
        1.3.2 人工合成岩体技术在危岩中的应用
        1.3.3 岩石类接触本构模型
        1.3.4 地震下黏结模型振动破坏原理
        1.3.5 PFC模拟分析流程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复杂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2.1 横纵波对不同边坡模型稳定性的影响
        2.1.1 横波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2.1.2 纵波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2.2 基于断裂力学的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
        2.2.1 地震作用下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2.2.2 地震作用下层间荷载的确定
    2.3 算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质边坡岩石力学试验及细观参数分析
    3.1 岩石力学试验
        3.1.1 试样设备
        3.1.2 试样制备
        3.1.3 动静力学试验方案
        3.1.4 静力学试验数据分析
        3.1.5 含裂隙三轴循环加载试验分析
        3.1.6 动力学参数分析
    3.2 岩石颗粒流试验
        3.2.1 数值三轴伺服试验
        3.2.2 数值三轴试验分析
        3.2.3 岩石颗粒细观参数标定
        3.2.4 边坡动力细观参数敏感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颗粒流模拟及破坏模式
    4.1 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颗粒流模型
        4.1.1 颗粒流模型建立步骤
        4.1.2 模型加载方案
        4.1.3 模型数据监测方案
    4.2 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破坏模式
        4.2.1 边坡破坏过程分析
        4.2.2 岩块y、z向位移分析
        4.2.3 岩块配位数分析
        4.2.4 对比验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颗粒流与HHT的边坡动力响应分析
    5.1 两种能量分析原理
        5.1.1 能量耗散原理
        5.1.2 HHT分析原理
    5.2 颗粒流动力响应分析
        5.2.1 岩块相互作用分析
        5.2.2 PGA放大系数分析
        5.2.3 测量球应力分析
        5.2.4 边坡能量分析
    5.3 边坡振动信号HHT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参与项目

(5)澜沧江如美水电站中坝址左岸边坡卸荷机理及其对岩体变形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卸荷机理研究现状
        1.2.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工程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地层岩性
        2.1.2 地形地貌
        2.1.3 区域构造
    2.2 中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地应力
        2.2.6 风化与蚀变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坝址区岩体结构特征及风化卸荷特征
    3.1 岩体结构面特征
        3.1.1 左岸结构面发育特征
        3.1.2 结构面类型
        3.1.3 结构面分级
    3.2 岩体结构特征
    3.3 风化卸荷特征
        3.3.1 风化特征研究
        3.3.2 卸荷特征研究
    3.4 卸荷带划分
        3.4.1 卸荷带划分标准
        3.4.2 卸荷带综合划分
        3.4.3 卸荷带空间展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卸荷对岩体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
    4.1 卸荷条件下岩石力学特性
        4.1.1 实验方案及步骤
        4.1.2 实验设备
        4.1.3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4.1.4 卸荷过程中变形参数的变化
        4.1.5 岩石卸荷破坏特征及演化模式分析
    4.2 岩体卸荷三轴流变实验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方案及步骤
        4.2.4 实验结果
        4.2.5 岩石卸荷破坏特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谷演化过程边坡卸荷机理的数值模拟
    5.1 数值模拟机理
    5.2 模型概况
    5.3 参数及边界条件
    5.4 应力场特征
        5.4.1 最大主应力
        5.4.2 最小主应力
    5.5 位移场特征
    5.6 塑性区特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考虑卸荷影响的岩体破坏模式分析
    6.1 概述
    6.2 倾倒变形
    6.3 滑动变形
        6.3.1 平面滑移
        6.3.2 滑移-拉裂
    6.4 浅表层滑塌
    6.5 块体失稳
    6.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黄河炳灵水电站坝址区右岸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岩体力学参数反演研究现状
        1.2.3 岩石蠕变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层岩层
        2.1.3 地质构造
        2.1.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物理力学特性
    2.3 小结
第3章 坝址区右岸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3.1 坝址区右岸边坡基本特征
    3.2 坝址区右岸边坡结构面工程地质分级特征
        3.2.1 结构面分级标准
        3.2.2 坝址区右岸结构面的工程分级
    3.3 坝址区右岸岩体风化、卸荷特征
        3.3.1 坝址区岩体风化、卸荷带的划分依据
        3.3.2 坝址区岩体风化、卸荷带的划分
    3.4 坝址区右岸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3.4.1 变形边坡的基本特征
        3.4.2 变形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
    3.5 坝址区右岸边坡工程地质分区
        3.5.1 开挖系统支护区(Ⅰ区)基本特征
        3.5.2 尾水渠内侧系统未支护区(Ⅱ区)基本特征
    3.6 坝址区右岸边坡变形监测分析
        3.6.1 坝址区右岸边坡变形监测系统布置
        3.6.2 右岸坝肩开挖系统支护区(Ⅰ区)边坡位移监测分析
        3.6.3 尾水渠内侧系统未支护区(Ⅱ区)边坡变形监测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坝址区右岸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4.1 坝址区边坡安全等级的确定
    4.2 坝址区右岸边坡局部稳定性研究
        4.2.1 块状岩体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4.2.2 确定性块体稳定性计算分析
        4.2.3 随机块体稳定性计算分析
    4.3 坝址区右岸整体边坡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选取
        4.3.2 计算结果分析
    4.4 基于监测资料的坝址区岩体力学蠕变参数反馈研究
        4.4.1 反演断面及拟合监测点位的选取
        4.4.2 模型建立及计算过程
        4.4.3 本构模型及参数选取
        4.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参数反演
    4.5 坝址区右岸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研究
        4.5.1 右岸坝肩开挖系统支护区(Ⅰ区)稳定性研究
        4.5.2 尾水渠内侧系统未支护区边坡(Ⅱ区)稳定性研究
    4.6 小结
第5章 坝址区右岸边坡支护措施建议及稳定性评价
    5.1 支护方案的选取
    5.2 支护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5.2.1 计算模型及计算条件
        5.2.2 计算结果分析
    5.3 小结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的学术成果

(7)澜沧江上游亚贡双向倾倒变形体失稳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质倾倒变形边坡失稳破坏模式研究现状
        1.2.2 岩质倾倒变形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工程概况
    2.2 研究区区域背景
        2.2.1 区域地形地貌
        2.2.2 区域地层岩性
        2.2.3 区域地质构造
        2.2.4 区域构造应力场
        2.2.5 区域地震活动
第3章 亚贡倾倒变形体工程地质条件
    3.1 地形地貌
    3.2 地层岩性
    3.3 地质构造
    3.4 岩体风化卸荷
    3.5 水文地质特征
第4章 亚贡倾倒变形体发育特征
    4.1 亚贡倾倒变形体形态特征及规模研究
    4.2 亚贡倾倒变形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4.2.1 亚贡倾倒变形体物质组成
        4.2.2 亚贡倾倒变形体岩体结构特征
    4.3 亚贡倾倒变形体破坏特征
        4.3.1 亚贡倾倒变形体木水河侧坡表特征
        4.3.2 亚贡倾倒变形体木水河侧深部特征
        4.3.3 亚贡倾倒变形体澜沧江侧坡表特征
        4.3.4 亚贡倾倒变形体澜沧江侧深部特征
    4.4 亚贡倾倒变形体倾倒程度划分
        4.4.1 亚贡倾倒变形体倾倒程度分级指标
        4.4.2 亚贡倾倒变形体倾倒变形强烈程度定性分析
        4.4.3 亚贡倾倒变形体倾倒程度定量分级结果分析
第5章 亚贡倾倒变形体结构面特征及岩体质量分级
    5.1 亚贡倾倒变形体结构面工程地质分级
        5.1.1 岩体结构面分级标准
        5.1.2 岩体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
        5.1.3 结构面组合对亚贡倾倒变形体的影响
    5.2 亚贡倾倒变形体岩体质量分级
        5.2.1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标准
        5.2.2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结果
第6章 亚贡倾倒变形体失稳破坏模式分析及稳定性计算
    6.1 亚贡倾倒变形体形成双向倾倒因素分析
    6.2 亚贡倾倒变形体失稳破坏模式工程地质定性分析
    6.3 亚贡倾倒变形体失稳破坏模式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6.3.1 试验原理
        6.3.2 试验材料配制及模型构建
        6.3.3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6.4 亚贡倾倒变形体失稳破坏模式离散元分析
        6.4.1 模型建立
        6.4.2 参数选取
        6.4.3 计算结果分析
        6.4.4 潜在滑移面分析
    6.5 亚贡倾倒变形体稳定性计算
        6.5.1 潜在失稳破坏范围确定
        6.5.2 计算工况确定及参数选取
        6.5.3 计算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金川水电站松坪大型倾倒变形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倾倒变形模式及机理研究现状
        1.2.2 倾倒变形体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松坪倾倒变形体地质环境
    2.1 区域地质环境
        2.1.1 气象水文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层岩性
        2.1.4 区域地质构造
        2.1.5 应力场特征
        2.1.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 倾倒变形体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松坪倾倒变形体基本特征
    3.1 倾倒变形体发育范围及坡体结构
        3.1.1 倾倒变形体发育范围
        3.1.2 倾倒变形体不同地段岩体结构
        3.1.3 斜坡坡体结构
    3.2 倾倒体不同部位变形破坏特征
        3.2.1 变形破坏类型
        3.2.2 倾倒变形程度及深度
    3.3 倾倒变形类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松坪倾倒变形体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
    4.1 倾倒体演化过程及力学机制分析
    4.2 岩体倾倒变形成因机制数值模拟计算
        4.2.1 模型建立
        4.2.2 计算参数选取
        4.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松坪倾倒变形体稳定性评价及参数取值研究
    5.1 数值模型的建立
        5.1.1 计算范围及模型建立
        5.1.2 倾倒变形岩体c、φ取值方案
    5.2 不同参数取值方案的斜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对比分析
        5.2.1 基本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5.2.2 对比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5.2.3 极强倾倒变形岩体参数的选取
    5.3 松坪倾倒变形体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5.3.1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5.3.2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度计算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
    2.1 气象水文
        2.1.1 降雨
        2.1.2 水系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斜坡工程岩组特征
第3章 贵州岩溶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灾模式
    3.1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规律
        3.1.1 滑坡灾害发育规律
        3.1.2 崩塌灾害发育规律
        3.1.3 各因素与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相互关系
    3.2 研究区崩滑灾害发育模式
        3.2.1 崩(滑)灾害孕灾主控因素分析
        3.2.2 研究区滑坡主要发育模式
        3.2.3 研究区崩塌主要发育模式
    3.3 研究区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
        3.3.1 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3.3.2 高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3.3 高位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与危险性
        3.3.4 高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3.4 典型特大地质灾害成灾模式
        3.4.1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模式
        3.4.2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模式
        3.4.3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致灾机理
    4.1 关岭滑坡-碎屑流
        4.1.1 关岭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4.1.2 关岭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
        4.1.3 关岭滑坡-碎屑流分区特征
        4.1.4 关岭滑坡-碎屑流致灾过程模拟
        4.1.5 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特征对比分析
    4.2 水城滑坡-碎屑流
        4.2.1 水城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4.2.2 水城滑坡基本特征
        4.2.3 水城滑坡灾害成因分析
        4.2.4 水城滑坡DAN3D数值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致灾机理
    5.1 福泉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5.2 滑坡基本特征
    5.3 福泉滑坡及涌浪灾害致灾过程
        5.3.1 滑坡入水前运动过程模拟
        5.3.2 滑坡-碎屑流入水后涌浪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致灾机理
    6.1 崩塌区地质环境条件
    6.2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与碎屑流特征
        6.2.1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
        6.2.2 纳雍崩塌-碎屑流运动及堆积特征
    6.3 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
        6.3.1 流变模型及参数
        6.3.2 纳雍崩塌DAN3D数值模拟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滑体致灾范围预测
    7.1 尖山营不稳定斜坡概况
    7.2 崩塌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7.3 研究区潜在崩滑灾害致灾范围预测
        7.3.1 DAN3D预测结果
        7.3.2 公式预测结果
    7.4 基于DAN3D的崩滑灾害潜在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总结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双向卸荷条件下深层倾倒变形体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 ——以澜沧江亚贡倾倒变形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倾倒变形体发育特征研究现状
        1.2.2 倾倒变形体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倾倒变形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形地貌
        2.1.2 区域地质构造
        2.1.3 区域构造应力场
        2.1.4 区域地震活动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不良地质现象
第3章 研究区河段河谷演化历史分析
    3.1 河谷演化历史分析
        3.1.1 研究区所在河段澜沧江河谷演化历史
        3.1.2 木水河演化历史分析
    3.2 河谷演化过程中岸坡应力场变化特点及规律
        3.2.1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3.2.2 澜沧江一侧河谷岸坡应力场变化特征
        3.2.3 木水河一侧河谷岸坡应力场变化特征
    3.3 河谷演化过程中岸坡变形特征分析
        3.3.1 澜沧江一侧岸坡变形特征分析
        3.3.2 木水河一侧岸坡变形特征分析
第4章 亚贡倾倒变形体发育特征
    4.1 亚贡倾倒变形体形态及规模
    4.2 河谷岸坡岩体卸荷发育特征
        4.2.1 澜沧江侧岸坡卸荷发育特征
        4.2.2 木水河侧岸坡卸荷发育特征
        4.2.3 岸坡卸荷带的划分
    4.3 研究区岸坡倾倒特征
        4.3.1 澜沧江侧岸坡倾倒变形特征
        4.3.2 木水河侧岸坡倾倒变形特征
        4.3.3 倾倒折断带的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
    4.4 倾倒岩体分级和分区
        4.4.1 岸坡倾倒岩体的分级
        4.4.2 澜沧江侧倾倒岩体分区
        4.4.3 木水河侧倾倒岩体分区
第5章 倾倒变形演化过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5.1 试验基本原理
    5.2 相似模型材料选取与确定
    5.3 模型材料制作过程
    5.4 模型的设计与等效下切方案
    5.5 试验现象分析
        5.5.1 澜沧江一侧岸坡河谷下切模拟试验现象分析
        5.5.2 木水河一侧岸坡河谷下切模拟试验现象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倾倒变形体形成机理离散元数值分析
    6.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6.1.1 模型的建立
        6.1.2 参数的选取
    6.2 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
        6.2.1 澜沧江侧岸坡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6.2.2 木水河侧岸坡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亚贡倾倒变形体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
    7.1 影响倾倒变形体形成演化的主要因素
    7.2 倾倒变形体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块状岩体边坡倾倒破坏稳定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边坡滑坡地球物理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D]. 周越. 吉林大学, 2021(01)
  • [2]岩质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分析方法研究[D]. 安晓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反倾岩质边坡柔性弯曲型倾倒变形全过程力学行为及稳定性研究[D]. 蔡俊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高烈度区水平复杂层状岩质边坡的动力破坏机制[D]. 田耘.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澜沧江如美水电站中坝址左岸边坡卸荷机理及其对岩体变形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D]. 何逸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黄河炳灵水电站坝址区右岸边坡稳定性研究[D]. 秦承运.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澜沧江上游亚贡双向倾倒变形体失稳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D]. 尚琪.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金川水电站松坪大型倾倒变形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 陈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D]. 朱要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双向卸荷条件下深层倾倒变形体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 ——以澜沧江亚贡倾倒变形体为例[D]. 罗新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大块岩体边坡坍塌稳定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