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活动要注意“五性”

代表活动要注意“五性”

一、代表活动要注意“五性”(论文文献综述)

史经鹏[1](2021)在《论法宝的一乘与判教思想》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检讨初唐佛性论争中法宝(约627~约705)的一乘与判教思想,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学术界对法宝的一乘与判教思想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所在——将法宝的一乘与判教思想进行结合研究。第二部分论述了初唐佛性论争的背景以及法宝面临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初唐佛性论争背景的论述,可以看出,法宝对佛性问题的处理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具体体现。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法宝的"五时判教"与"显密一乘"思想。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其"判教""一乘"思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判教"正是法宝论述"一乘佛性"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五时判教""显密一乘"的论述,法宝批判了唯识学派的一乘与判教思想,并最终阐明了自身"一切皆成"的佛性论。第四部分叙述了慧沼对法宝的一乘与判教思想的反论。慧沼是唯识学派中反驳法宝的代表人物。第五部分对本文主题进行了总结,并尝试对此次初唐佛性论争的影响做出评价。法宝是初唐佛性论争中的代表人物。初唐佛性论争对佛教(尤其是唯识学派)在中国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因而对法宝思想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彬[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任鹏程[3](2019)在《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 ——从孔子到王充》文中认为人性论和气论是先秦两汉儒家哲学中的两个重要议题。检阅先秦两汉典籍,我们发现,古人论“性”的时候常常涉及“气”,论“气”的时候也常常谈及“性”,甚至有些时候性、气是不分的,以为性中含气,甚至性即是气。性和气的关系十分紧密,究其根源,这与古代宇宙论思想是分不开的。在先秦两汉儒家学者看来,天是万物的本原,气是构成万物的材质。天含有气并能以气生物。这就是说,万物开始于气,气即生存的开端。而生存的本原,在儒家传统哲学中,又与性有关,它甚至便是指性,此即“生之谓性”。因此,先秦两汉儒家学人普遍以为,性含气。或者说,性即是气。这种人性理论形态可称为“气性论”。气论为我们研究人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源于此故,本文将先秦两汉儒家人性论的研究放置于宇宙论视域下进行考察,通过梳理和解读儒家原典资料,并参考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着重阐发从先秦到两汉儒家气论性的不同内涵及其历史演变逻辑。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正文(上中下三篇)、结语和附论四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起、意义、文献综述、写作思路及其方法、创新点及其难点。正文的第一部分是上篇,该部分主要阐述先秦儒家学者以气论性思想的历史演变逻辑及其特点,范围上涵盖第一、二、三、四章,内容上探讨孔子、郭店儒简、孟子、荀子四者的气性论。我们以为,孔子是儒家学派气性论的开创者,他的“性与天道”致思路线成为后世儒家气性论之根基。在孔子看来,性是人初生所有东西,并且它来源于天。而天含有气,并能以气生物。因此,性作为天的产品,它自然含有气。郭店儒简以为,性是生命的原始状态,而天能够给人以生命,并且儒简将性视为是情气。然而,孔子和郭店儒简都并未对性之属性进行明确分辨,他们以为人性可善、亦可恶,性之善恶取决于后天驯导,或者说,两者持善恶未分的立场。而从孟子开始,性开始有了质的属性,孟子将“性”视为是类似浩然之气的善良之气,善良之气是仁义的发端,这便是性善论。荀子则将“性”视为是不善之气,不善之气是致恶之端。这便是性恶论。由此开出了先秦儒家哲学中以气论性的两个不同致思路向,即善气说与恶气说,同时也形成了传统儒家之中“养气”和“治气”的两种工夫论修养路径,养气重在自然,治气重在人为。正文的第二部分是中篇,该部分主要阐述秦、汉之际儒家学者以气论性思想的历史演变逻辑及其特点,范围上涵盖第五、六章,内容上探讨《易传》、《礼记》二者的气性论。较之于先前的儒家学者,《易传》和《礼记》都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气化宇宙论框架,两者都以为阴阳二气是构成万物的材质,并将阴阳二气引入到人性领域的研究,认为阴阳之气在人便是性。性含有阴阳二气,这是《易传》、《礼记》两者的共同立场。与此同时,《易传》、《礼记》两者都持有“阳尊阴卑”的原则,并开始以阴阳二气论性之善恶,呈现出综合孟子善气说和荀子恶气说的趋势,这反映了在战国末期到西汉初年,儒家人性论与宇宙论相结合的趋势逐步紧密,并且这种思潮推动了汉代儒家性情阴阳说的兴起,从此之后,儒家气性论步入了汉儒性善恶混的阶段。正文的第三部分是下篇,该部分主要阐述两汉儒家学者以气论性思想的历史演变逻辑及其特点,范围上涵盖第七、八、九、十章。两汉儒家以气论性说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即西汉和东汉。其中,西汉以董仲舒、扬雄最具代表,东汉以《白虎通义》、王充最具为典型。在两汉儒家那里,气化宇宙论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完备和健全,无论是前汉的董仲舒和扬雄,还是后汉的《白虎通义》和王充,这些学者和专着论性都没有逃离出天人之学的致思路线。他们普遍站在天人一气的立场上,或以气之阴阳论人之性情,比如在董仲舒看来,天有阴阳两气,性是天的产品,它自然含阴阳二气,这便是贪、仁之性。或以气之厚薄多寡论性之善恶,比如王充以为,万物都是禀赋元气而生,性亦是气的产物。人身上含有五常之气,亦含有不善之气,所含气的数量决定了性之善恶。所以,性情有善有恶。或者说,性含有善恶相混的气。这是汉代儒家气性论的共同立场。结语部分简明阐述了从先秦到两汉儒家学者以气论性的致思路线及其特点,并且得出几点结论。首先,从气性论发展的演变路线来看,先秦到两汉,儒家气性论的发展呈现出由一元到多元的趋势。古代儒者强调人性中含有气,孔子和郭店儒简二者将人性视为一个整体,并未对性之属性做出明确辨别。到了孟子那里,性开始一分为二。孟子将善气视为人性,善气是仁义的本源。荀子则将恶气称之为性,恶气是性恶的根源。秦、汉之际的《易传》和《礼记》二者表现出将孟荀善气恶气说相融合的倾向,并以阴阳二气论性之善恶。两汉儒家董仲舒、扬雄、《白虎通义》、王充等全部以为,人性是善气和恶气的混合体,这便是性善恶混论。其次,教化制度的设计实以人性论为基础。就功夫论而言,在先秦两汉儒家中存在两个阵营,孟子将性视作是善良之气,善良之气是善的基础,他强调对气的养育,顺着善气自然发展,这便是率性。率性意味着对个体的否定,任由天性的自然呈现。善是率性的结果。这意味着,人性之中不善之气便被忽略,由此导致礼义规章制度合理性的缺失,这是荀子及其以后学者所不能满意的。为此,以天人之学为视角,在天人一气原则的基础上,荀子及后来的性善恶混说者论证了礼乐制度与自然之气的关系,比如以气之阴阳论“三纲六纪”,以气之阴阳论祭祀之礼,以气之阴阳论刑罚制度等,并极为强调以感应(同气相求)为原理,以乐教为手段进行扬善气抑恶气。附论部分考察了“性”、“气”二字的起源与字形,并总结了先秦两汉儒家对于“性”、“气”两个范畴所含特质及属性的探讨。综而言之,先秦两汉儒家学者论性是以气论、天论、宇宙论等思想为理论基础,普遍将天视为性的最终根源,并以为天能以气生物。或者说,气是生存之始和发端。而气,在先秦两汉儒者那里,普遍含有物质性。因此,由气所构成的产品自然具备物质性。这也就是说,性乃天的产物,它具有材质义,并且性含有气。我们认为,这是先秦两汉儒家学派学者论“性”之通义。这种对人性的理解显然不像宋明理学家们那样,将“性”视为是纯粹而超越的范畴,并且以额外的形而上之理论“性”。另而言之,以气论性(性中含气)不失为一种合理的、且有意义的解读先秦两汉儒家人性论的操作方式。

张志强[4](2019)在《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文中认为人们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想认识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引导。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是一种人的社会意识、观念形态,也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因而不同的人们对于它的认识也就参差不齐。分布于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历史上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原因,其内部多数人受到伊斯兰教或藏传佛教的影响,但从历史脉络及现实生活角度来看,两者之间既存在一定联系又具有显着区别。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生机勃勃、思维活跃,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同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由于成长环境所具有的特殊性,例如较易受到宗教文化因素等多元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引导培养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的成功开辟,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也证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于中国实践的正确指导意义。按照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的宗教观,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曲折反映,归根到底依赖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过程,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正是这一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比以往任何一种宗教观都更为正确地把握了宗教,从而实现了宗教观历史上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中反映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的思想之中,也反映在同时代和之后赞同并用以研究宗教问题的人们的思想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这一科学理论结合中国实践的赓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宗教观,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飞跃,是教育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根本遵循。“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把培养青少年树立科学宗教观作为宗教工作重点之一,作为“主要矛盾”和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看待。通过科学理论引领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涉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关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和巩固,关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关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是必须要重视和落实的一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证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宗教观重在引导。那么,如何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宗教文化与传统习俗、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之间的关系呢?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必须予以密切关注和及时解答的重要时代命题。概而言之,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对宗教问题的总体看法与时代进步相契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但也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如何以科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等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与学术研究意义。除了导论,本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依据的系统阐释,通过探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理论进路,深切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宗教观的科学内涵;第二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引导实践,总结了引导实践的辉煌成就与有益经验;第三章是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宗教观念现状的调查分析;第四章在整理归纳调查数据的基础之上,论证了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上述实证调研与学理分析,本文第五章提出了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时代要求与对策建议。本研究全文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针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对宗教等问题的观念现状及特点,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组织座谈、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方式,既有对实践引导成就与经验的总结凝炼,也有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思想认识现状及引导不足的调研分析,为进一步探索如何引导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思想认识方面的主要问题、影响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不利因素和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不足之处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建议通过正确、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与完善,以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珣[5](2019)在《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维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统一战线工作部的部长,其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贡献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接触到统一战线工作的他,对统战工作具有高度的敏感。在其统战思想最终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影响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其提出的民族统战策略和宗教统战思想是其亮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统战成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自己的力量,已经成为一道必答题。而李维汉统一战线的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李维汉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宗教统一战线和少数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维护方面的理论贡献功不可没,其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五性”的思想,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国共产党的宗教统一战线工作。研究李维汉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将他的思想与时代相结合,求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带领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许仕杰[6](2016)在《“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脾虚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课题前期通过统计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所载性、味、归经、功效记载齐全的中药,共计617味。发现175味归脾经中药“五性”频率差异显着,结果显示归脾经中药温性(温76、微温12,88/175占50.29%)最多,平性(平35,35/175占20.00%)次之,寒性位居第三(寒15、微寒9,24/175占13.71%),热性位居第四(热14、大热2,16/175占9.14%),凉性最少(凉12 12/175占6.86%),温热药对脾经的影响明显大于寒凉药,这与“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点基本相符。同时,结合知识元语义分析,发现175味归脾经中药治疗“虚证”的“补益类”动词知识元占66.86%,“水湿痰饮类”名词知识元占57.14%。频数10以上且频率超过50%的归脾经中药功效知识元排序如下:健脾(18/18占100.00%)、温中(16/20占80.00%)、燥湿(20/30 占 66.67%)、益气(10/15 占 66.67%)、行气(21/32 占 65.63%)、散寒(15/23 占 65.22%)、止泻(12/19 占 63.16%)。同时,筛选中国方剂数据库549首治疗脾虚的方剂,结合《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以及《卫生宝鉴》69首与脾虚有关方剂,以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对中药的分类为标准,将脾虚相关方剂中52味高频出现的中药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治疗脾虚证的中药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理气药、收涩药、温里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符合中医理论的“虚则补之”的原则。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课题选取临床使用频率最高、最常用的“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干姜(热性)、白术(温性)、茯苓(平性)、薏苡仁(凉性)、黄连(寒性)。考察这5种中药对“慢性束缚诱导诱导型肝郁脾虚证”、“劳倦伤脾型脾虚证”、“饮食失节型脾虚证”这三种动物模型及正常小鼠的干预作用特点。鉴于中医“脾主运化”是脾的第一功能,选择与“脾主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湿”相关的指标群,主要以物质能量代谢和水液代谢为切入点,进一步观察这三种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将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相联系,深入研究探讨脾虚证本质的科学内涵;并从“异药同模”、“同药异模”等角度,比较研究“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这三种不同病因脾虚证动物模型及正常小鼠干预的作用特点。本课题对认识“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的“效用异同”,揭示“药证对应”、“性效关联”的现代科学内涵及阐明不同病因脾虚证本质,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1.造模方法购买SPF级昆明小鼠,雄性,20-24g,通过夹尾连续刺激16天建立“慢性束缚诱导应激诱导型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或通过游泳至力竭连续16天建立“劳倦伤脾型脾虚证”动物模型;或通过单日用酒精和猪油混合物连续16天灌胃造成“饮食失节型脾虚证”动物模型。2.给药方法将符合“脾虚”评判标准的动物作为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包括干姜组(热性代表药,2g生药/kg)、白术组(温性代表药,2g生药/kg)、茯苓组(平性代表药,2g生药/kg)、薏苡仁组(凉性代表药,2g生药/kg)、黄连组(寒性代表药,2g生药/kg)。模型组和给药组均继续实施诱导脾虚的干预措施,给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同窝未经任何干预的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动物干预实验,将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给药组,给药组包括干姜组(热性代表药,2g生药/kg)、白术组(温性代表药,2g生药/kg)、茯苓组(平性代表药,2g生药/kg)、薏苡仁组(凉性代表药,2g生药/kg)、黄连组(寒性代表药,2g生药/kg)。给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3.检测方法与指标(1)动物外观表征和行为学观察;(2)体重、体温、饮食量、饮水量、排便率、粪便含水量、肠道有毒代谢物水平检测;(3)主要脏器系数(肝、脾、胸腺)及脏器(肝、脾、小肠、结肠)病理检查;(4)全血细胞分析[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淋巴细胞含量(Lymph#)、单核细胞数量(Mon#)、中性粒细胞(Gran#)、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PDW)];(5)血清生化指标[血糖(GLU)、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二氧化碳(CO2)、总胆汁酸(TBL)、总蛋白(TP)等血清生化指标(TP)];(6)肠道消化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脂肪酶、糜蛋白酶和α-葡萄糖苷酶]水平;(7)结肠AQP-3、AQP-4水通道蛋白表达量;(8)肠道菌群16S rDNA测序结果[物种组成OUT统计、OTUs数目、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物种丰度、PCoA分析、物种注释GraPhlAn图等]。研究结果:1.“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干预作用比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反应灵敏,活动正常,被毛浓密顺滑且有光泽,饮水饮食量较多,未见大便溏泄。与正常组比较,肝郁脾虚证模型组小鼠动作迟缓、懒动,毛发枯黄、不光泽及松毛,饮食下降,体重增长缓慢(P<0.05),喜欢扎堆;空腹状态下体温下降明显(P<0.05);粪便含水量显着增加(P<0.01),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出现上升趋势;肝脏、脾脏显着肿大(P<0.01)伴随胸腺显着萎缩(P<001);血清学指标中TCO2上升较为明显(P<0.05),ALB下降明显(P<0.05);血液学指标中WBC、Lymph#、Mon#、Gran#及 PDW 指标显着性升高(P<0.01 HGB、HCT、MCV、MCH及MCHC指标显着性下降(P<0.01或P<0.05);小肠胃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下降较为明显(P<0.05);结肠中AQP-3、AQP-4的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动物脾脏肿大、炎症浸润明显;肝脏轻度肿涨、轻度炎症浸润;小肠上皮细胞部分脱落坏死伴随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除黄连组外,其余给药组动作迟缓,消瘦,毛发枯黄有改善,动物饮食增多,粪便较为正常,无出现明显的大便溏泄;黄连组动物体重下降明显,饮食、饮食明显下降,动物少动,多群堆;各给药组(除黄连组外)动物的体重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干姜组、薏苡仁组于升高最为明显(P<0.05)。各给药组动物的饮食量均有一定的升高,但无明显差异。各给药组的体温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1或P<0.05)。各给药组小鼠排便重量呈现出下降趋势,排便数量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各给药组动物中粪便中的含水量及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有下降趋势,其中干姜和白术组动物粪便的含水量明显的下降(P<0.01或P<0.05)。各给药组的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均显着降低(P<0.01或P<0.05)、胸腺萎缩程度减轻,其中白术、茯苓及薏苡仁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P<0.01或P<0.05)。各给药组的血液生化参数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的ALB显着升高(P<0.01),TCO2显着下降(P<0.01或P<0.05);白术组TBA显着下降(P<0.05);黄连组中TBA显着升高(P<0.05)。干姜、白术、茯苓及薏苡仁组能够有效的缓解肝郁脾虚证动物中血液学参数的变化,其中Lymph#、Mon#、Gran#、Mon%、Gran%及PDW血液学指标显着性下降(P<0.01或P<0.05),及Lymph%、HGB、HCT及MCV显着性升高(P<0.01或P<0.05);黄连组能够显着下降血液学参数Gran#和Gran%指标(P<0.01)。白术、茯苓及薏苡仁组结肠AQP-3、AQP-4的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黄连组仅AQP-4的水平显着升高(P<0.05)。各给药组的脾脏、肝脏、小肠损伤均有显着性下降(P<0.01或P<0.05);白术、茯茶、薏苡仁组结肠的损伤有显着性改善(P<0.05)。从肠道菌群的结果分析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肝郁脾虚会导致肠道菌群的絮乱。改变这种絮乱肠道菌群的结构,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稳态或增加新的有益菌,可能是干姜、白术、茯苓、薏苡仁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主要靶点。而黄连给药组在对抗肝郁脾虚证的过程中,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着,而其在改变菌群分布和结构中却与干姜、白术、茯茶、薏苡仁给药组异常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探讨。2.“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劳倦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反应灵敏,活动正常,被毛浓密顺滑且有光泽,未见大便溏泄。与正常组比较,随着造模天数的增加。模型小鼠逐渐出现精神萎靡、倦怠、懒动、扎堆、皮毛枯杭、眯眼、抓取时挣扎无力、体重显着低于正常组小鼠(P<0.01)等现象;基础体温降低,粪便含水量显着增加(P<0.01),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出现上升趋势;肝脏肿大(P<0.01),脾脏、胸腺萎缩(P<0.05);血清学指标中GLU和TCO2显着升高(P<0.01),TG含量降低明显,TBA含量显着升高(P<0.01);血液学指标中WBC、Gran%明显升高(P<0.01),MCHC降低明显(P<0.01);小肠胰蛋白酶、α-葡萄糖苷酶下降明显(P<0.05);结肠中AQP-3、AQP-4的表达增加,可能游泳时呛水,导致结肠水通道蛋白3、4表达代偿性增加。模型动物肝肿大,见明显炎性浸润:脾小体萎缩,生发中心不明显;小肠和结肠未见明显病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毛发不泽、松毛、眯眼、抓取挣扎无力现象有所改善,动物饮食增多,粪便较为正常,排便增多;各给药组(除黄连组外)动物的体重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干姜组、薏苡仁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各给药组动物的饮食量均有一定的升高,干姜、白术和薏仁组小鼠体重升高最为明显(P<0.05)。各给药组禁食与非禁食体温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干姜、白术组空腹体温升高显着(P<0.01)。各给药组小鼠排便重量和排便数量呈现出增多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各给药组动物中粪便中的含水量及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有下降趋势,其中干姜、白术和黄连组动物粪便的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各给药组的肝脏系数显着升高(P<0.01)、白术和茯苓组脾脏系数显着增加(P<0.05),白术、茯苓、薏仁及黄连组小鼠胸腺系数萎缩程度显着下降(P<0.05)。血液生化指标显示各给药组能增加TG的含量(P<0.01),降低TBA的含量(P<0.01)。各给药组WBC均显着降低了升高(P<0.05),白术、茯苓组HCT显着升高(P<0.05)。各给药组的脾脏损伤均有显着减轻(P<0.01或P<0.05):仅白术、茯苓组肝脏的损伤程度也有显着改善(P<0.01或P<0.05)。3.“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饮食不节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反应灵敏,活动正常,被毛浓密顺滑且有光泽,食量较多,未见大便溏泄,粪便排泄量也比模型组多。与正常组比较:饮食不节模型组小鼠动作迟缓、懒动,毛发不光泽及松毛,饮食下降,饮水量下降、体重增长缓慢(P<0.01),喜欢扎堆;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上升(P<0.05);肝脏、脾脏显着肿大(P<0.01);血清学指标中GLU、TC、TCO2等均上升(P<0.05),ALB、TP均下降(P<0.05);血液学指标中LymPh%、Mon%指标显着升高(P<0.01或P<0.05),WBC%、HGB、RBC及MCHC等指标显着下降(P<0.01或P<0.05)。小肠胃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下降较为明显(P<0.05);结肠中AQP-3、AQP-4的表达出现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动物脾脏肿大、炎症浸润明显;肝脏轻度肿涨、轻度炎症浸润;小肠上皮细胞部分脱落缺损伴随炎性细胞浸润;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明显,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均能够提高动物的体重,增加动物的饮水量,增加动物排便量。各给药组动物的体重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干姜组、白术组和薏苡仁组动物体重明显升高(P<0.05)。各给药组动物的饮食量均有一定的升高,茯苓组升高幅度具有显着性(P<0.05),白术组和茯苓组动物的饮水量显着增加(P<0.05)。各组动物禁食与非禁食条件下基础体温均无明显改变。黄连组排便重量增加(P<0.05),各给药组小鼠排便数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各给药组动物中粪便中的含水量及有毒气体H2S和NH3含量均有下降趋势,干姜、茯苓、薏苡仁均能显着性的降低粪便中H2S的含量(P<0.05或P<0.01),各给药组均NH3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各给药组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均降低,其中干姜、茯苓、薏苡仁、黄连组均呈现显着降低肝脏系数(P<0.05),茯苓和薏苡仁组的脾脏系数显着降低(P<0.05或P<0.01)。各给药组的血液生化参数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各给药组TCO2、TC、GLU含量显着下降,其中干姜组TC、TCO2的含量显着下降(P<0.05),薏苡仁组ALB的水平显着下降(P<0.05),黄连TP的水平显着升高(P<0.05)。干姜、茯苓及薏苡仁组动物Mon%、Gran%及WBC等值显着性下降(P<0.01或P<0.05),干姜、白术、茯芩组RBC、HGB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茯苓、薏苡仁和黄连组小肠中糜蛋白酶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白术、茯苓和黄连组胰脂肪酶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干姜组胃蛋白酶的含量显着下降(P<0.01)。茯苓组结肠AQP-3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干姜组AQP-4水平显着升高(P<0.05)。各给药组脾、小肠的损伤程度显着减轻(P<0.01);除干姜组外,其余各组结肠损伤均有显着改善(P<0.05);仅黄连组肝脏损伤显着减轻(P<0.05)。4.“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正常小鼠的干预作用比较与正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的体重、饮食、饮水均无明显变化,小鼠反应灵敏,活动正常,被毛浓密顺滑且有光泽,食量较多,未见大便溏泄,说明给药并不影响正常动物的正常生理状态。干姜和白术能升高正常小鼠体温,其中干姜对禁食后体温作用明显。各给药组小鼠的排便数量和排便重量无明显差别,干姜组的粪便含水量显着下降(P<0 05),白术组NH3含量显着降低(P<0.05)。各给药组的肝脏系数、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均无显着变化。各给药组GLU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薏苡仁组GLU含量降低最明显(P<0.05),茯苓、干姜、薏苡仁组血清中TCO2含量升高(P<0.05),白术血清中TG含量升高(P<0.05),薏苡仁血清中TC含量升高(P<0.05)。各给药组Mon#和Mon%均降低(P<0.01或P<0.05),干姜组Gran#和Gran%均降低(P<0.01或P<0.05)、Lymph%升高(P<0.01),白术和茯苓组WBC、Mon#降低(P<0.01)、Lymph#降低(P<0.05),白术和干姜组PLT升高(P<0.05);各组消化酶都表现升高趋势,其中干姜对糜蛋白酶、胰脂肪酶、α-葡萄糖苷酶升高作用明显(P<0.05);干姜组AQP-3表达量升高(P<0.05),黄连组AQP-4表达量降低(P<0.05)。各给药组动物的脾脏、肝脏、小肠、结肠均未见明显损伤。研究结论:束缚法、力竭游泳或是饮食不节,均可诱导小鼠出现典型的“脾虚证”症状。在本实验中,从物质能量代谢角度分析,“脾虚”动物均表现为体重、摄食量、基础体温的显着下降,伴随着关键消化酶活性、部分肝功能的下降和血中C02含量显着升高,这与临床脾虚证患者胃口差、消化力下降、容易困倦等情况相吻合;“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以上症状均有一定的改善,其中温热药干姜、白术对基础体温的升高作用较为显着,而寒凉药对消化酶的活性抑制作用偏突出,这是本实验中两类药性的主要区别之一。从水液代谢角度分析,除饮食不节脾虚模型饮水量增加外,其它模型动物的饮水量并没有明显改变;但各个模型的粪便含水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与临床脾虚证患者容易便溏相吻合,但这现象与结肠AQP-3、AQP-4的表达及小肠、结肠的损伤程度未有明显相关性;“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均能一定程度降低粪便含水量,但是以干姜、白术的作用最为显着,这可能是温热药区别于其它药性药物的另一特色之一。从免疫调节角度分析,“脾虚”动物均表现脾肿大或萎缩等病理改变,胸腺萎缩,伴随炎症细胞水平显着升高,这与临床脾虚证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胃肠道炎症反应的症状相吻合;“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均能一定程度抑制这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其中白术、茯苓均能同时显着抑制三种模型的免疫损伤,这可能是白术、茯苓作为最重要的健脾药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五种不同中药对正常动物部分生理指标水平有影响,但整体上对肝、脾、小肠、结肠等未有器质性影响。归纳不同模型上各味中药的药效优势如下:在肝郁脾虚证的模型上,健脾补气的温性药白术效果最佳,热性的干姜、平性的茯苓、凉性薏苡仁的药效次之,寒性的黄连最差;在劳倦脾虚证的模型上,健脾补气的温性药白术效果最佳,平性的茯茶、热性的干姜效果次之,凉性薏苡仁和寒性的黄连效果再次之;在饮食不节致脾虚证模型上,平性淡渗利湿的茯芩、凉性薏苡仁对该模型的治疗效果最佳,寒性的黄连次之,温性的白术和热性的干姜效果再次之。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展望1.研究创新点:①本研究依据临床脾虚证的发病诱因,采用不同的单一因素逐一考察不同的致病因素对脾虚的表现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五性”归脾经常用代表性中药对相关脾虚证的治疗效果,在脾虚模型上能够较为直观的看出不同诱因所致的脾虚的特点,在治疗上也能分别对应分析“五性”归脾经常用代表性中药对不同诱因所致脾虚的药效作用;②有针对性的采用多角度分析的研究方法,依据脾虚证的临床表现,针对便溏、精神不振、乏力等表现作为研究的立足点和突破口,针对消化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生化、组织病理检查、代谢毒物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相联系,深入了解分析脾虚这一中医病症的内在特点和中药归脾经的不同“性”中药之间的差别;③对中医药中不同“性”归脾经中药的临床应用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不同的病症采用相应的药物,为临床上针对不同致病因素所导致的脾虚证的提供了实验参考。2.研究展望本研究对脾虚证的研究采取单一的因素确实利于分析实验结果,但是与临床上脾虚证的复合因素致病的真实情况有差距;肠道菌群对脾虚证的影响的研究亟待深入,应在研究肠道中各菌群的丰度相对含量,分析不同脾虚证之间的差异、“五性”归脾经常用代表药物作用的差异和寒凉药物、温热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探讨其机制;后续希望能够在同一水平上进一步评价同一药性、不同气味、不同功效归脾中药的作用差异,丰富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并进一步揭示脾虚证本质。

范赟[7](2014)在《易学与两宋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源远流长、延续千年的思想学说,易学具有与众不同的思维特征和理论特色,而这也是其能够在理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的原因。先秦易学不仅生动展示了传统哲学尊崇天道、发扬人事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且蕴育凝结了取象和取义的特色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后来分别被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侧重象数演绎的汉易和侧重义理发掘的玄易。易学由此开拓了上至宇宙化生、下至社会人伦的宏阔视域,积淀了丰富的哲学概念、范畴和命题,确立了贯通天人、融合象义的理论倾向,并为宋易的开展和儒学的更新提供了参考。聚焦理学发生之过程,可以发现宋初易学研究的繁盛局面与理学思潮的初兴之间存在积极的互动关系。宋初诸儒特别注重易学义理的研习与阐发,并呈现“经世派”和“明体派”的不同特征。其中,“经世派”义理易学表现出较强的保守性:在文本选择上不取《系辞》等争议传文;在思维方式上突出与象数易学的严格对立;在解易倾向上偏重强调发扬人事,并且致力于将提取的易学义理付诸于政治实践,大力推崇儒学的经世价值。而“明体派”义理易学则表现出一定的融合性:在思维方式上,积极探讨融合象数与义理的依据,为理学本体概念的提出打下基础;在解易倾向上,侧重于“致用”与“明体”的融合,并由发扬易理初步开启有关“性与天道”命题的探讨,从而直接回应复兴儒学的理学主题。传统儒学避谈“天道”,以周敦颐、邵雍、张载为代表的宋儒却发扬易学“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主旨,着力将深化宇宙化生解释与推崇儒家道德性命学说贯通起来,从而为理学构筑道德形而上学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其中,周子吸收易学思维方式,由描摹“太极”而挺立“人极”,率先提出了“无极—太极”的宇宙化生模式,并以“诚”为中介落实于道德主体,实现了易学与《中庸》的融会贯通。邵子不仅借助易数推演而展示万物生化过程,精心编织一套层次分明、秩序井然的宇宙图式;而且从易数演绎中发掘阴阳变化之道,以其作为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同一“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先天明体、后天明用”的命题,为重构由天及人、由体及用的新型天人合一模式作出了积极尝试。张载则通过阐发易学探究造化之理,提出了“太虚即气”、“阴阳相感”、“仇必和解”等理论命题,不仅丰富和补充儒家天道学说,而且揭示和贬斥佛道思想之谬误。同时,他还明确主张“易即天道而归于人事”,以见易“识造化”为“知性命”之前提,并以性命为中介推动天道与人事的本质合一。治易经历是程朱学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其本体思维方式定型与道学话语体系成熟的重要动力。其中,程颐集其毕生精力而作《程氏易传》,并在注易解易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易学与理学思潮之间的互动。第一,传承发展义理易学,凸显易理的独特地位;整合有关象、数、辞之间关系的探讨,概括提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命题,由此将“天理”塑造为宇宙本体与价值本体的统一范畴。第二,以易理阐发为支撑,明确弘扬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充分彰显对宇宙万物与社会人生和谐有序的价值追求。第三,在发扬易理的过程中参证史事、融通四书,突出强调道德实践的现实功用,密切契合儒家复兴之主题。朱熹也非常重视研习易学,且其易学认识的变化与其思想成熟的过程密切相关。他不仅在探讨太极与卦爻关系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哲学命题;而且在考察太极—阴阳—万物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引申阐发了对理气、理事等哲学问题的思辨探讨。但同时,朱子主张恢复“易本卜筮”之用,并借修正“读易之法”反思传统经学之弊,以此动摇“五经之学”的优势地位,从而将“四书之学”确立为新的文本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易理认识的不断深化,理学本体思维方式和道学话语体系不断成熟;而与此同时,宋儒也有意识地不断消解易学话语,以凸显理学之独创价值。理学以心性学说作为改造传统儒学的重要课题,易学的心性理论和修养工夫则成为推动理学心性学说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其中,“继善成性”的易学思路为宋儒超越思孟学派而构筑成熟的心性修养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穷理尽性”的易学命题为推动天理本体落实为价值本体提供了参考;此外,阐发易学卦爻也成为理学家提出修养工夫的重要渠道。周敦颐、邵雍、张载由关注“成性”过程的考察,着力阐发天道与人性的“感而遂通”。二程则从成熟的本体思维出发,在穷理、尽性、至命的问题上选择了不同路径;而这种差异,在朱熹和陆九渊那里更被放大为理心之别。朱熹肯定易学“继善成性”命题的理论意义,并最终确认了人性禀赋的本体之“理”;继而从太极阴阳动静的本体论学说出发,明确了心、性、情之间的关系。在修养学说方面,他不仅在体认卦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即物穷理”的必要性;而且发扬易学义理,提出了诸如乾坤健顺、复艮融合等特色鲜明的修养工夫。陆九渊则以易理为充塞宇宙的最高本体,并围绕“无极太极”的易学问题与朱熹展开争论,明确将天理本体的追求落实于主体之内在心性。从体悟本心之“理”的角度出发,他借鉴《系辞》提出易简工夫,在“洗心藏密”之中通达道德自觉。作为陆氏心学之传人,杨简易学由“己易”观念出发,完全舍弃宇宙化生问题的讨论,并受《易传》无思无为、寂然不动却感通天下的思想影响,突出弘扬“直心而行”的修养工夫,进一步推动《周易》经传与“四书”之学的深度融合。从总体上看,理学诸儒均非常重视研习易学、发扬易理,宋易繁盛与理学思潮融合互动、相得益彰,在两宋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以其独特的概念、范畴和命题,为儒学“性与天道”话题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话语支持,从而促进理学话语体系的形成;二是以其富有特色的思维方式,推动了义理思维的发展、天人观念的弘扬、体用思维的磨砺以及修养思路的完善,从而促进理学思维方式的成熟;三是坚持传承和弘扬儒学价值理想,从而在内容、形式和载体三个方面推动儒家新型道统学说的确立。正是在易学的鼎力支持下,儒学在会通佛道的过程中逐渐占据主动,不仅显示了自身强大的文化修复能力,而且维护和强化了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化话语权。

柳克方[8](2014)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由无神论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着多种宗教,而且宗教问题正在国际、国内关系中发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全局的一项重大问题。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演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经过建党以来90多年,特别是执政以来60多年的不断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宗教政策方面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一系列基本原则。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但形成了较为丰富和完善的宗教政策,而且一直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提升,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主要体现在对宗教本质、宗教根源、宗教历史、宗教价值、宗教关系的科学认识上,尤其是创造性的提出了“宗教关系适应论”和“宗教关系和谐论”。本文对这些政策和理论的形成过程、重要意义、逻辑关系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我国的宗教现状进行了扼要的分析,进而探讨了如何继续推进宗教工作。本文分为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前言部分主要是概述了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本文要达成的研究目的,并追述了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在宗教政策上的积极探索,使本文的研究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更具完整性。正文分为6章,前5章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共产党在各阶段的宗教政策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综合评析。第6章则在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结束语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宗教政策和宗教理论进行了扼要总结。本文主要采用唯物史观的指导方法,运用分析归纳法、历史考察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和内在逻辑的分析,将在科学地认识宗教问题,有效推进宗教工作,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论文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在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宗教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探求宗教工作的评价标准和着力点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理论创新。

曾传辉,唐晓峰[9](2014)在《2011年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前沿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来看,2011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方面的理论成果除了在数量方面较往年有大幅增长以外,在论题范围涵盖面上也有较大扩展,研究深度方面出现了精细化的趋向,还围绕几个问题形成了理论热点。根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度国内学界共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类文章350余篇①,较2010年度该题材类文章数量增加100余篇。年内,国内相关学科出版了吕大吉(已故)和高师宁合着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②,曾传辉主编的论文集《马克思

邱环[10](2012)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色的宗教观点。这些观点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最新阶段。

二、代表活动要注意“五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代表活动要注意“五性”(论文提纲范文)

(1)论法宝的一乘与判教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问题陈述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二初唐佛性论争的背景及法宝面临的核心问题
    (一)初唐佛性论争的背景
    (二)法宝面临的核心问题
三法宝的一乘与判教思想
    (一)法宝的“五时判教”思想
    (二)法宝的“显密一乘”观
四慧沼对法宝一乘判教之反论
五结语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 ——从孔子到王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一、从程朱理学人性二元论谈起
        二、“气性论”的含义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其评析
        一、文献综述
        二、学界研究成果评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和亮点
上篇 先秦儒家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章 气性论的滥觞:孔子以气论性思想探源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一、问题的提出:孔子之性含气吗?
        二、以生论性
        三、天以气生物
        第二节 气与善恶
        一、情与性:情是人性的表达
        二、气与欲:孔子血气说解读
        三、性与言:辞气是人性的反映
        第三节 孔子的教化学说
        一、气、乐与性:孔子的乐教说
        二、气、礼与性:孔子的饮食教化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郭店儒简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一、《太一生水》与儒简中的“天”
        二、性命出自天
        第二节 气与善恶
        一、情气与血气
        二、性与情
        第三节 “化民气”:郭店儒简的教化学说
        一、乐教导情
        二、礼教治情
        本章小结
        小议: 孔孟之间儒家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
    第三章 “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子的善气说与性善论
        第一节 孟子之“性”的内涵
        一、天性论
        二、性质论
        三、材性论
        四、性本论
        第二节 善气说与仁义之本
        一、性与浩然之气
        二、孟子对“心”、“志”、“气”与“言”四者关系的讨论
        三、孟子对“气”、“性”与“体”三者关系的讨论
        第三节 养气与率性
        一、养气说
        二、率性说
        三、“充实为美”:养气的境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治气养心”:荀子的恶气说与性恶论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一、荀子的宇宙论思想
        二、性源自天,并含有气
        第二节 情欲与恶气
        一、性与情欲
        二、情欲即恶气
        三、恶气与心
        第三节 治气与养心
        一、治气与乐教
        二、养心与礼教
        三、“气之中和”与“参与天地”: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中篇 秦、汉之际的儒家气性论思想
    第五章 《易传》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第二节 阴阳之气与性之善恶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含阴阳
        二、“继之者善也”:天生生不息即是善
        三、“成之者性也”:性含阴阳二气
        第三节 “神道设教”:《易传》的教化学说
        一、“先王以作乐崇德”:《易传》的乐教思想
        二、“君子以非礼弗履”:《易传》的礼教思想
        三、气、和与人性之美: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礼记》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一、《礼记》的宇宙论思想
        二、性出自天
        第二节 善恶之性与气
        一、性与善恶
        二、心与性情
        三、性情含气
        四、心气互动
        第三节 《礼记》的教化学说
        一、气、天与礼乐:宇宙论视角下的礼乐观
        二、气与感应:乐教的原理及应用
        三、气、性与礼教:《礼记》的祭礼教化说
        四、和、序与人性之美:礼乐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下篇 两汉儒家的气性论思想
    第七章 “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董仲舒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宇宙论视域下的人性说
        一、董氏的气化宇宙论思想
        二、性情源自天
        第二节 阴阳之气与贪仁之性
        一、性情与阴阳
        二、性混善恶说与性三品说
        第三节 气感与教化
        一、礼乐刑罚与阴阳二气
        二、同气相感与教化的原理
        三、性命与养气说
        四、“和者,天之正”: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晦明之气与性善恶混:扬雄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一生一死,性命莹矣”
        一、性与太玄
        二、玄与自然
        第二节 晦明之气与善恶之性
        一、晦明与质性
        二、心驾驭气
        三、人格三说与性善恶混说
        第三节 修性与学习
        一、研读儒家经典
        二、“取重”与“去轻”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阴阳与五性六情:《白虎通义》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宇宙论视域下的人性说
        一、《白虎通义》的宇宙论思想
        二、性源自天
        第二节 阴阳之气与性情善恶
        一、性阳与情阴
        二、五常(性)与六情
        三、气禀成命说
        第三节 气性与治性
        一、气性与礼乐
        二、“三纲六纪”与气之阴阳
        三、性、政与气之中和:治性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用气为性,性成命定”:王充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王充自然主义的天道观
        一、天道自然,而非有为
        二、天含有气,并能生物
        第二节 性、命皆由气禀
        一、气禀人性说
        二、命由气禀说
        三、“性”与“命”的关系
        第三节 性命与骨相说
        一、骨相说的原理
        二、“案骨节之法,审人之性命”
        三、骨相说的意义
        第四节 评判诸了性说与性气混善恶
        一、以气论评诸子的人性说
        二、性气混善恶和性三品说
        第五节 气性与矫治
        一、气性与胎教
        二、自修和他教
        本章小结
本文结语
附论: 关于先秦两汉儒家“性”、“气”范畴含义的总结
    附论一 论“性”
        第一节 “性”字的起源与字形
        第二节 “性”范畴的特质及属性
        一、“性”与“天”
        二、“性”与“气”
        三、“性”与“材”
        四、“性”与“质”
        五、“性”、“心”、“情”、“欲”与“命”
    附论二 论 “气”
        第一节 “气”字的起源与字形
        第二节 “气”范畴的特质及属性
        一、“气”与生命
        二、“气”与材质
        三、“气”与本根
        四、“气”与道德
        五、“气”与感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宗教问题
        二、列宁对宗教问题的论述
        三、对树立科学宗教观的启示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
        一、主张“引而不发,跃如也。”
        二、正确看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三、倡导马克思主义者也要研究宗教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宗教观
        一、支持宗教信仰自由但反对搞宗教狂热
        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发挥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宗教观
        一、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二、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三、全面加强党的宗教统战工作
        四、特别强调了“导”的思维和功夫
第二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依据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引导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二节 重要的实践成就
        一、为革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凝聚了共识
        二、为民族区域自治成功实践统一了思想
        三、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了合力
    第三节 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不断推动引导的法治化
        三、注重合乎实际合乎规律
第三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的宗教观念现状调研分析
    第一节 调研对象的总体概况
        一、藏传佛教文化特色的藏、蒙等族青年
        二、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回族等族青年
        三、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维吾尔等族青年
    第二节 宗教观念的基本状况
        一、理想信念与价值遵循方面
        二、文化习俗与传统观念方面
        三、法治意识与交往观念方面
    第三节 宗教观念的影响因素
        一、成长环境方面
        二、传统观念方面
        三、聚居条件方面
第四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第一节 认识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对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理解不深
        二、个别人存在对宗教的非理性观念
        三、对党的政策不熟与法治意识不强
    第二节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现实生活中某些非宗教因素对宗教的利用
        二、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名义实施渗透破坏
        三、信息时代互联网建设监管方面的短板效应
    第三节 引导方面的不足之处
        一、党的全面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需深化
        三、引导过程不连贯不系统不协同
第五章 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时代要求与针对性举措
    第一节 引导的目标和方向
        一、夯实各族青年对党的领导的坚定拥护
        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深刻认识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然性
    第二节 全方位引导的实现路径
        一、思想引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当代新发展
        二、政治引导: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方位
        三、法治引导:发挥我国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的规范作用
        四、实践引导:着力西北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民生改善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引导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多元一体文化认同,广培厚植各族青年共有精神家园
        二、强化理想信念引领,发挥少数民族青年干部积极引导作用
        三、完善科学法治教育,提升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思想政治素质
        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涉及宗教因素的舆情疏导和网络监管
        五、协同创新优化,增强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总体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本文的研究目的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2.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2.2 本文的基本框架
    1.3 本文的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什么是统一战线
第2章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
    2.1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影响
        2.1.2 中国传统文化对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影响
    2.2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2.1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国际时代背景
        2.2.2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国内时代背景
第3章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发展历程及其实践过程
    3.1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阶段及其实践过程
    3.2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阶段及其实践过程
    3.3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成熟阶段及其实践过程
第4章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4.1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4.1.1 李维汉关于对民主党派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4.1.2 李维汉对少数民族统战思想的主要内容
        4.1.3 李维汉关于对宗教界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4.1.4 李维汉关于对工商界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统战思想的主要内容
        4.1.5 李维汉关于知识分子统战思想的主要内容
    4.2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
        4.2.1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战略性
        4.2.2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协调性
        4.2.3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开拓性
        4.2.4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指导性
第5章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
    5.1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价值
    5.2 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的当代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脾虚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性效关联”探讨
        1.1 关于“五性”的理解
        1.2 “药证对应”和“性效关联”的思考
        1.3 《药典》(2010年版一部)归脾经中药性效统计分析
        1.4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筛选及其研究进展概述
    2 脾虚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概述
        2.1 脾虚理论的阐述
        2.2 脾虚动物模型评述
        2.3 脾虚证相关研究进展概述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2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劳倦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杲
        2.4 讨论
        2.5 结论
    3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饮食不节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正常小鼠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易学与两宋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三、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明滥觞与易学源流——易学发展的基本概况及其思维特征
    第一节 吉凶由人与穷神知化
        一、天人观念的转变和《易经》的出现
        (一) 从龟卜到占筮: “人谋”的渗入
        (二) “善为易者不占”: 吉凶由人观念的突出
        二、人道的弘扬和《易传》的深化
        (一) 取象与取义
        (二) “弥纶天地之道”
        (三) 开物成务,崇德广业
    第二节 絜知幽明与人伦正道
        一、简易: 四象之变,皆兼六爻
        (一) 孟喜的卦气说
        (二) 《易纬》的“太易说”
        二、变易: 阴阳交互,八卦相荡
        (一) “八宫卦”与阴阳变易
        (二) “爻辰”、“卦变”与汉易驳杂
        三、不易:断天下理,定以人伦
        (一) “正君臣父子之义”
        (二) “顺之则和,逆之则乱”
    第三节 明义求理与崇道守静
        一、注易思维倾向之变化
        (一)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二) 八卦乃“备天下之理”
        (三) “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
        二、易学哲学命题之展开
        (一) 易之太极观
        (二) 易之哲学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经世致用与明体达用——义理易学的繁盛和理学思潮的初兴
    第一节 急切人事与修本胜佛
        一、经学更新: 思想背景及其早期尝试
        (一) 儒门不振,尽归释道
        (二) 明经载道,赞易修事
        二、随义而发: 宋初义理易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 “泛通六经,尤长于易”
        (二) “急乎天下国家之用”
        (三) 疑经惑注,修身治人
    第二节 统摄象数与兼谈性理
        一、安定先生: 经义治事,明体致用
        (一) 尽理治乱,专取变易
        (二) 极天地道,尽人事理
        (三) 推本易道,正己之性
        二、温荆二公: 政论相左,易理相通
        (一) 自然至理,象义致一
        (二) 宇宙皆易,太极德一
        三、苏氏蜀学: 天道性命,儒道兼宗
        (一) 兼容并蓄,得天下理
        (二) 穷理尽性,进而致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推阐天道与洞明人事——宇宙化生解释的完善和理学天人观念的形成
    第一节 默契道妙与挺立人极
        一、濂溪生平及其辩争
        二、“明天理根原,究万物始终”
        (一) 糅合《易》《庸》,描摹宇宙
        (二) 太极动静,一实万分
        三、中正仁义,乾元之诚
    第二节 天挺人豪与观物经世
        一、百源思想及其评价
        (一) 儒道兼综: 学术转向的实质路径
        (二) 先天之学: 易学思想的核心特征
        二、先天易数,宇宙图式
        (一) 以数求理: 先天易学的“心”路历程
        (二) 元会运世: 先天易学的宇宙图式
        三、后天之学,“天地之心”
        (一) “先天明体,后天明用”
        (二) “本诸天道,质以人事”
    第三节 识造化理与立天地心
        一、以易为宗,纲维三才
        (一) 学从易来
        (二) 论易特色
        二、稽天穷地,对治佛老
        (一) 易即天道
        (二) 太虚即气
        (三) 穷神知化
        三、建明义理,扶植纲常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用一源与理一分殊——本体思维方式的定型和道学话语体系的成熟
    第一节 易尽天理与显仁藏用
        一、平生之学,尽在《易传》
        二、发明易理,学有所受
        (一) 辅嗣、安定、介甫的义理熏习
        (二) 濂溪、横渠、尧夫的学人共勉
        三、天下理一,显微无间
        (一) 体贴“天理”: 宇宙本体与价值本体的贯通融合
        (二) 和谐有序: 程颐易学阐释的核心旨趣
        (三) 明德修身: 程颐易学思想的道德实践转向
    第二节 易本卜筮与太极之妙
        一、归宗伊洛,易定道统
        二、洁净精微,开物成务
        (一) 四圣一心,卜筮成教
        (二) 象义同谴,精蕴双开
        (三) 整顿五经,崇奉四书
        三、推本太极,存体应用
        (一) 易之心髓,自然一理
        (二) 太极阴阳,理气之辨
        (三) 稽实待虚,理在事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继善成性与穷理尽性——心性修养理论的深化和道德形而上学的圆融
    第一节 聚焦成性与感通天道
        一、大哉易也,性命之源
        (一) 发掘命题,追问成性
        (二) 易学新解,修养之道
        (三) 重释卦义,立诚主静
        二、心为太极,乐在观物
        (一) 窥开物理,照见人情
        (二) 天分体用,心起经纶
        (三) 造化在我,以物观物
        三、识易尽性,德盛仁熟
        (一) 感通开蔽,心悦性立
        (二) 性总合两,心统性情
        (三) 明诚尽性,继继不已
    第二节 易论分殊与理心之间
        一、诚敬识仁,格物穷理
        (一) 天人一本,仁者同体
        (二) 人性即理,进德有序
        (三) 回归性善,工夫有别
        二、修正性善,即物求理
        (一) 演绎太极,安顿人性
        (二) 易主道神,心统性情
        (三) 动静适度,内外兼修
        三、以心解易,洗心复理
        (一) 理塞宇宙,得之易简
        (二) 己易立心,无思无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会通儒道与以易胜佛——三教融合潮流的推进和儒学价值理想的弘扬
    第一节 易学发展及其对儒道会通的推进
        一、同源分流,援道入儒
        二、追溯天道,探访性命
    第二节 易佛交融及其对理学发展的影响
        一、权舆三教,易佛交融
        二、易体佛用,辟而效之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宋易兴盛及其对理学形成发展的影响
        (一) 抽绎范畴,援引命题
        (二) 启发思维,安顿价值
        (三) 传承道统,厘定道学
    二、易学对儒学复兴的话语支持及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8)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四、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对宗教问题的积极探索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宗教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二)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的主要政策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基本确立(1949——1957年)
    一、建国初期的主要宗教政策
        (一) 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写入宪法
        (二) 在旧中国沿袭下来的天主教、基督教中进行革新
        (三) 与宗教界人士建立统一战线
    二、宗教具有长期性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发展完善的理论支点
        (一) 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对宗教长期性的科学认识
        (二) 充分认识宗教的长期性,才能采取正确的宗教政策
        (三) 充分认识宗教的长期性,才能保持宗教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总体评析
        (一) 宗教信仰自由是宗教政策的核心
        (二) 与宗教界建立统一战线是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 开展宗教革新运动是解决现实宗教问题的具体政策
        (四)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其它宗教政策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曲折发展(1957——1978年)
    一、宗教政策上的积极探索
        (一) 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慎重地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二) 在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作用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二、理论认识上的继续深化
        (一) 形成宗教“五性”说
        (二) 开始系统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宗教
    三、在宗教工作方面发生的失误和遇到的挫折
        (一) 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左”的认识逐渐占据上风
        (二) 对宗教矛盾的性质认识不清
        (三) 片面理解和强调宗教“鸦片论”
        (四) 正确的宗教政策在极“左”思潮下遭到全面否定
    四、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总体评析
        (一) 政策上受到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二) 理论上对宗教问题的认识还不彻底
        (三) 受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影响
        (四) 对“左”倾路线的干扰破坏进行了抵制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恢复拓展(1978——1989年)
    一、宗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一) 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 恢复党和国家的各级宗教工作机构,平反冤假错案
        (三) 恢复宗教场所、宗教活动和宗教团体
    二、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新拓展
        (一) 制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二)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重要意义
    三、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总体评析
        (一)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必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政策
        (二) 反对极“左”思潮的同时也反对宗教狂热
        (三) 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政策
        (四) 继续探索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五)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全面恢复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走向成熟(1989--2002年)
    一、宗教政策上的重大发展
        (一) 提出并实施依法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的政策
        (二)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抵制宗教渗透活动
        (三)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宗教理论上的重要创新
        (一) “引导适应”论的基本内涵
        (二) “引导适应”论的现实与理论依据
        (三) “引导适应”论的重要意义
    三、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总体评析
        (一)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初步形成
        (二) 提出宗教立法体系的宏观设想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最新发展(2002年——)
    一、新提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一) 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二) 宗教工作在新形势下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二、新成果:颁布《宗教事务条例》
        (一) 《条例》出台的现实背景
        (二) 《条例》的主要内容
        (三) 《条例》颁布的重要意义
        (四) 在《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宗教立法
    三、新任务: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一) 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作用
        (二)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三) 繁荣文化建设的作用
        (四) 宗教在其它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新要求: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一) 加强宗教工作队伍建设
        (二) 开展关于科学世界观的宣传教育
        (三) 加强党内的纯洁性建设
        (四) 转变领导方式,切实加强宗教工作
    五、新命题: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一) 宗教关系和谐的内涵
        (二)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的意义
第六章 对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中国共产党在宗教工作方面取得的主要经验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二)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三) 面向人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做好宗教工作
    二、中国共产党在宗教工作方面面临的新情况
        (一) 信教群众在数量、结构上的变化
        (二) 新兴宗教不断出现
        (三) 宗教问题发生的其它新变化
    三、探索宗教事务管理的新途径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二) 转变宗教工作理念
        (三) 完善依法治理宗教事务
        (四) 发挥宗教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
        (五) 规范“民间信仰”事务管理
        (六) 提高宗教研究水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9)2011年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前沿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宗教文化”话语的脉动
2.“相适应”话语的脉动
3.“宗教五性论”话语的脉动
4.“鸦片隐喻”话语的脉动
5.“宗教和谐论”话语
6.“宗教生态论”话语
7.“宗教观教育”话语

四、代表活动要注意“五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法宝的一乘与判教思想[J]. 史经鹏. 东亚佛学评论,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 ——从孔子到王充[D]. 任鹏程. 山东大学, 2019(09)
  • [4]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D]. 张志强. 兰州大学, 2019(08)
  • [5]李维汉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王珣.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6]“五性”归脾经常用中药对脾虚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D]. 许仕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易学与两宋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关系研究[D]. 范赟. 南京大学, 2014(05)
  • [8]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演进研究[D]. 柳克方.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5)
  • [9]2011年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前沿研究报告[J]. 曾传辉,唐晓峰.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2014(00)
  • [10]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的发展[J]. 邱环.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2012(00)

标签:;  ;  ;  ;  ;  

代表活动要注意“五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