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鸡免疫方法

常用的鸡免疫方法

一、常用鸡免疫接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崔文平[1](2021)在《松花粉多糖活性组分及其靶向纳米药物抗ALV-J活性研究》文中提出ALV-J作为一种典型的反转录病毒,近些年来在鸡群中多次爆发,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防控ALV-J的种鸡群净化措施存在投入大,周期长等缺点,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方法进行有效防控。前期研究显示松花粉多糖在抗ALV-J试验中具有一定活性,但由于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松花粉多糖抑制ALV-J复制的物质基础尚不清楚,无法解释其抗ALV-J的机制,也难以对其活性和质量进行评价控制。同时,作为一种大分子多糖,在动物体内往往存在难以透过胃肠道黏膜吸收,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导致代谢失活的缺点。因此,研究松花粉多糖抑制ALV-J复制的物质基础,阐释其构效关系,并进一步构建合适的药物递送系统,提高其体内生物利用度和抗ALV-J活性,为ALV-J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一、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单体分离鉴定及构效关系研究单因素试验筛选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总多糖提取产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90℃,提取溶液p H 9.0,液固比30:1,获得总多糖的最终提取率为6.5±0.19%。通过DEAE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分子排阻色谱柱分离多糖,得到三个单体组分(PPP-1、PPP-2和PPP-3)。CCK-8试验显示各组分在800μg/m L以下无明显细胞毒性,体外抗病毒试验表明三个组分抗ALV-J活性顺序为PPP-2>PPP-3>>PPP-1。为进一步研究三个组分抗ALV-J活性的构效关系,对其分子量、单糖组成及三螺旋构象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组分分子量分别为463.70、99.41和26.97 k Da,差异显着;PPP-2和PPP-3的单糖组成接近,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的含量高于PPP-1,而葡萄糖含量显着偏低;刚果红试验显示只有PPP-2具有三螺旋结构,破坏PPP-2三螺旋结构后其活性明显下降。结合文献报道,初步推测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构效关系如下:单糖组成是影响松花粉多糖活性的主要因素,含有酸性单糖的单体组分显示出较好的抗ALV-J活性,空间构象也是影响其活性的重要因素,三螺旋结构的保持可以提高PPP-2抗ALV-J效果,同时分子量也可能对其活性具有一定影响。本部分实验研究了松花粉多糖抑制ALV-J复制的物质基础,阐释其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制备及其抗ALV-J活性研究为改善松花粉多糖在体内易代谢失活的缺点,实验借助松花粉多糖和壳聚糖间的静电作用,以及壳聚糖纳米粒自组装原理,制备了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CS-PPPs NPs)来延长松花粉多糖在鸡体内作用时间,提高抗ALV-J活性。通过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对CS-PPPs NPs的制备条件进行筛选,得出最优制备工艺:壳聚糖浓度为2 mg/m L、多聚磷酸钠与壳聚糖的比例为1:8,多糖占壳聚糖的浓度10.00%,所制备的CS-PPPs NPs包封率可达91.2%,载药量达8.2%,平均粒径264 nm,PDI=0.21。体外释放实验显示所制备CS-PPPs NPs在96 h累计释放率为90%,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细胞实验表明,纳米粒可以携带药物进入细胞并可以缓慢释放,低于400μg/m L时,对DF-1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体外抗ALV-J活性结果表明,CS-PPPs NPs通过缓释作用延长了作用时间,提高了抗病毒效果。进一步开展实验结果表明,空白壳聚糖纳米粒没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松花粉多糖溶液在短期内有较好的抗ALV-J复制的效果,但在长期实验中,PPPs组因代谢排泄效果明显下降。CS-PPPs NPs在体内显示出较好的缓释作用,在长期抗ALV-J复制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长时间保护鸡体,提高鸡只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三、基于抗体靶向的壳聚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增强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研究为提高药物在动物体内抗病毒活性,同时减小对动物本身的毒性,本实验以松花粉多糖(PPPs)作为模型药物,以JE9抗体作为抗ALV-J指示剂,构建了新型靶向抗ALV-J纳米药物递送系统(Ab-CS-PPPs DDS)。实验通过EDC和NHS催化合成连接抗体的纳米药物(Ab-CS-PPPs NPs),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粒度分析仪进行表征,结果显示JE9抗体成功与壳聚糖连接,纳米药物连接抗体后,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度均无显着变化。使用FITC荧光探针,考察其在细胞和动物体内对病毒的靶向性,结果显示,感染ALV-J的细胞对Ab-CS-PPPs NPs摄取更快,持续时间更长。体内实验显示,Ab-CS-PPPs NPs在感染ALV-J鸡的肝脏、肾脏、胸腺、脾脏及法氏囊上具有明显的富集性。体内外抗ALV-J实验均显示,偶联抗体后,纳米药物抑制ALV-J复制的效果提高,说明纳米递送系统对ALV-J具有较好的分布和抑制靶向性。毒理研究表明低于400μg/m L时,对DF-1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体内代谢显示偶联抗体后,纳米药物仍然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体外抗病毒实验结果表明,在100μg/m L的浓度下,Ab-CS-PPPs NPs可以持续抑制ALV-J的复制,在体外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效果。最后建立后天感染ALV-J雏鸡模型,肌肉注射CS-PPPs NPs及Ab-CS-PPPs NPs,定期观察各组鸡的临床表现及剖检病理变化,对相关指标检测表明在病毒感染的早期,Ab-CS-PPPs NPs可以持续缓慢的释放,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通过药物干预可以显着降低组织的病毒载量并对感染ALV-J雏鸡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该研究通过对松花粉多糖中的单体多糖及单糖组成进行分离鉴定,研究了其抗ALV-J的活性成分,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借助静电作用和自组装原理制备了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具有缓释长效作用的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同时以松花粉多糖作为抗病毒模型药物,构建了基于抗体靶向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为ALV-J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其它靶向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及评价提供了参考。

孟霞,Gary D Butcher,Richard D Miles[2](2020)在《商业性生产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效防控方法》文中指出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是一种会给养鸡生产造成严重经济影响的疾病,引发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双股RNA病毒。IBD病毒具有传播迅速、变异株多、对许多消毒剂和环境因素有较强抵抗力等特点,这给预防病毒的流行带来了难题。相关研究表明,仅对雏鸡接种IBD疫苗以及对种蛋接种用IBD病毒标准株制成的疫苗仍无法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本文详细介绍了IBD病毒的特性、发病机制、临床和亚临床特征以及诊断方法等,最后介绍了有效的防制方案。

王姗[3](2020)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aroA、hexD和hexABC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禽霍乱(Fowl Cholera)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急性全身性疾病,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病原是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早前,我国鸡场对禽霍乱防控主要依赖于抗生素。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以及今年我国禁抗限抗全面实施,生物防制将在预防禽霍乱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灭活疫苗不能产生免疫交叉保护力,传统弱毒疫苗存在毒力返强的风险,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迫在眉睫。本论文采用NgAgo遗传操作系统,以禽多杀性巴氏杆菌GX-PM为亲本株,成功构建了3株无分子标记基因缺失突变株,包括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并对这3株基因缺失突变株体外生长及形态特性、遗传稳定性、致病性及免疫保护效力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首先,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用于敲除aroA、hexD和hex ABC基因的重组质粒p SHK5(TS)-NgAgo-aroALR、p SHK5(TS)-NgAgo-hexDLR和p SHK5(TS)-NgAgo--hex ABCLR,后分别电转入GX-PM中,将电转菌经过多次传代诱导缺失,最后成功筛选到3株无分子标记基因缺失突变株,分别为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2.基因缺失突变株体外生长及形态特性研究为了分析aroA、hexD和hex ABC基因缺失后对细菌体外生长特性影响,本研究对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进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GX-PM野生株相比,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突变株生长速度均减慢,且ΔaroA-GX-PM突变株在不含芳香族氨基酸条件下无法生长。为了分析荚膜转运基因hexD和hex ABC基因缺失后对细菌荚膜形态的影响,本研究对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突变株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具有荚膜的GX-PM野生株相比,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突变株细胞壁表面无正常荚膜形态,说明其合成荚膜能力基本丧失。3.基因缺失突变株体外遗传稳定性研究本研究将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突变株在液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30次,通过PCR检测靶基因是否稳定缺失来分析其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突变株在30代以内均未发生回复突变,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4.基因缺失突变株致病性研究为了研究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突变株对鸡的致病性,本研究通过肌肉注射不同剂量(103、105、107、108、109 CFU)突变株对30日龄健康肉鸡进行人工感染,连续观察14d并记录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结果表明,用102 CFU野生菌人工感染时,肉鸡24h内死亡率为100%(n=4),而ΔaroA-GX-PM和Δhex ABC-GX-PM突变株不同剂量感染组肉鸡均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也无死亡情况;ΔhexD-GX-PM突变株感染剂量109和108 CFU组肉鸡死亡率分别为75%和25%,其余剂量组均未出现死亡情况,且部分存活肉鸡先出现临床症状后期逐渐恢复健康。试验结果说明:与GX-PM野生株相比,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突变株对鸡的致病性均显着下降。5.基因缺失突变株免疫效力研究由于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突变株对鸡的致病性均显着降低,有作为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研发的潜力,所以本文对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免疫效力进行研究。本研究使用不同剂量(107、108和109 CFU)的ΔaroA-GX-PM突变株对30日龄健康肉鸡通过肌肉注射进行免疫接种,在免疫后第14d,使用103 CFU的GX-PM野生株对肉鸡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GX-PM野生株感染后,PBS感染对照组肉鸡在24h内全部死亡(n=4),ΔaroA-GX-PM突变株免疫组肉鸡未出现死亡情况,免疫保护率均为100%;同样地,使用不同剂量(107、108和109 CFU)的Δhex ABC-GX-PM突变株对30日龄健康肉鸡进行免疫接种,在免疫后第14d,使用103 CFU的GX-PM野生株对肉鸡进行感染,试验结果表明:Δhex ABC-GX-PM突变株免疫剂量107、108和109 CFU组免疫保护率为分别为0、0和25%;使用剂量为107和108 CFU的ΔhexD-GX-PM突变株对30日龄健康肉鸡进行免疫接种,在免疫后第14d,用103 CFU的GX-PM野生株对肉鸡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ΔhexD-GX-PM突变株免疫剂量107、108 CFU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0和25%。为了进一步研究ΔaroA-GX-PM突变株对鸡的免疫保护效力,将ΔaroA-GX-PM基因缺失株组肌肉注射108 CFU的菌液进行接种免疫,同时设置PBS攻毒对照组和PBS空白对照组(n=10)。在免疫后第14d,用剂量为20 LD50的GX-PM野生株以肌肉注射的方式对ΔaroA-GX-PM免疫组和PBS攻毒对照组进行人工感染。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PBS攻毒对照组肉鸡在24h内死亡率为100%,而ΔaroA-GX-PM突变株免疫组肉鸡全部存活,免疫保护率为100%。分别采集免疫后第14d和21d的鸡血清(n=4),测定血清中Ig G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与未免疫组相比,免疫后第14d和21d,免疫组的鸡血清中均检测到较高水平的Ig G抗体,且差异显着(P<0.01),说明ΔaroA-GX-PM突变株能够诱导鸡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以上结果说明:ΔaroA-GX-PM突变株对鸡能产生较高免疫效力,而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突变株对鸡基本无免疫保护力。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NgAgo遗传操作系统,成功构建了3株无分子标记、遗传稳定的基因缺失突变株,分别为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通过对鸡的致病性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发现,ΔaroA-GX-PM、ΔhexD-GX-PM和Δhex ABC-GX-PM对鸡的致病性均显着下降。其中ΔaroA-GX-PM突变株具有较好免疫原性,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对鸡免疫保护率达100%,可作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候选株。

刘强[4](2020)在《鸡的常用免疫方法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免疫接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细致工作,每一种疫苗都有一定的免疫方法,只有正确地使用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鸡免疫接种的方法分为群体免疫法和个体免疫法。在生产中采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及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决定。鸡的免疫接种是激活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是使易感鸡转化为非易感鸡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和控制各种鸡群传染病所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免疫接种的方法可分为群体免疫法和个体免疫法;不同种类的疫苗接种

时锋[5](2020)在《新疆某规模化鸡场新城疫抗体的动态监测及免疫程序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以禽类感染为主、表现有特征性临床症状的急性和高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传播十分的迅速,病死率极高,一旦鸡群内出现病例,短时间内波及全群,引起大规模的死亡,严重危害着世界各国的禽类养殖业。目的:为了了解该规模化鸡场ND免疫效果,制定新的免疫程序,本次试验从新城疫的免疫防制入手,对新疆某规模化鸡场免疫NDV疫苗进行抗体动态监测、各类型疫苗免疫效果对比,并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优化免疫方案。方法:采用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对新疆某规模化鸡场近四年的免疫抗体进行动态监测。使用10种疫苗对相同饲养管理下的鸡群进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以抗体合格率作为评价标准,筛选免疫效果较好的疫苗。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对原有免疫方案进行优化,并进行抗体监测。结果:1.A场近四年抗体合格率为65.00%-100.00%、88.00%-100.00%、94.00%-100.00%、96.00%-100.00%;B场近四年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3.00%-100.00%、96.00%-100.00%、96.50%-100.00%、96.70%-100.00%;C场近四年抗体合格率分别为58.40%-100.00%、94.00%-100.00%、80.00%-100.00%、87.50%-100.00%。3个麻羽种鸡场的免疫抗体水平均存在一定的波动,但免疫抗体水平逐年提高,其中B场的免疫效果优于A场和C场。2.ND+IB(默沙东)疫苗免疫组阳性率分别为32.18%、93.21%、100%;ND+H9(易邦)免疫组阳性率分别为55.63%、100%、100%;ND+IB+EDS(易邦)免疫组阳性率分别为52.13%、100%、100%;新流腺(信得/易邦)免疫组阳性率分别为10.23%、95.62%、100%;ND+H9+腺(信得)免疫组阳性率分别为60.23%、95.64%、98.56%;ND(基因7型)免疫组阳性率分别为88.75%、100%、100%;ND+H9-K(青岛易邦)免疫组阳性率分别为55.85%、100%、98.99%;新倍灵(默沙东)免疫组阳性率为70.23%、98.26%、100%;新威灵(默沙东)免疫组阳性率分别为60.23%、92.63%、100%;油苗:ND+IBD+H9免疫组阳性率分别为65.28%、98.36%、100%。几种类型的疫苗在首次免疫后,均需要加强免疫,其免疫抗体才能达到国家规定水平,ND+H9(易邦)、ND+IB+EDS(易邦)、ND(基因7型)这三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最好。3.麻羽种鸡场免疫程序调整为2w:免疫ND+IB(Clone30+Ma5)(默沙东)、6w免疫ND+H9+IB(易邦)、11w:免疫新支灵、15w免疫(ND+H9)-K(青岛易邦)、20w+4免疫ND+IB+IBD(默沙东)、25w免疫(ND+H9+IB)-K(青岛易邦)、34w:免疫新支灵(默沙东)、40w免疫新倍灵(梅里亚)、47w+1免疫ND+H9(青岛易邦)。商品鸡的免疫程序为1日龄锐雏欣(颈部皮下注射)、7日龄免疫新易支(点眼)、14日龄免疫(ND+H9)-K(颈部皮下注射)、28日龄免疫信支妥(饮水)、50日龄免疫新易支(饮水)。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新疆某规模化鸡场的NDV免疫效果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调整后的免疫方案对鸡群具有较好的保护性,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了98.00%以上,有效的保护了鸡群免受NDV的侵害。

李新路[6](2020)在《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缓解白羽肉杂鸡热应激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夏季热应激给我省养鸡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当今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尤为突出,本试验旨在研究屋顶遮阳隔热和饲料中添加中西药组方缓解白羽肉杂鸡夏季热应激的效果,为安徽养殖户探索一种低碳、绿色的缓解热应激的方法。将144羽7日龄白羽肉杂鸡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Ⅰ、Ⅱ组鸡舍屋顶不作处理,Ⅲ、Ⅳ组鸡舍屋顶遮阳隔热;Ⅰ、Ⅲ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Ⅳ组于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西药组方(1%中药方剂+200 mg/kg维生素C+0.3%Na HCO3+100 mg/kgγ-氨基丁酸)。试验21 d。每天8:00,14:00和20:00记录鸡舍内温、湿度,统计各组耗料量,定期称重、测温并采集血清,检测生化、氧化和抗氧化、免疫及热应激相关指标。第21d,每组随机抽取6羽鸡扑杀,取法氏囊和脾脏称重。试验结果如下:(1)屋顶遮阳隔热鸡舍内的温度和温湿指数比屋顶不作处理的鸡舍低,但相对湿度较高。(2)与Ⅰ组相比,Ⅳ组第8~14d料重比和三个试验组鸡第15~21d的料重比极显着降低(P<0.01)。(3)第7d时,与Ⅰ组相比,三个试验组鸡血清热应激蛋白70(HSP70)极显着降低(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着降低(P<0.05);Ⅳ组血清K+显着升高(P<0.05),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极显着升高(P<0.01),而总抗氧化活力(T-AOC)、NO极显着降低(P<0.01)。(4)第14d时,与Ⅰ组相比,Ⅱ组鸡血清IFN-γ和TNF-α极显着升高(P<0.01),丙二醛(MDA)极显着降低(P<0.01),Ca2+显着降低(P<0.05);III组鸡血清皮质醇和GSH-Px极显着降低(P<0.01),NO显着降低(P<0.05);Ⅳ组鸡血清HSP70、皮质醇、GSH-Px、MDA、NO、Ca2+、和肌酐(CRE)均极显着降低(P<0.01),谷丙转氨酶(ALT)显着降低(P<0.05);而白细胞介素2(IL-2)、IFN-γ、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l-和K+极显着升高(P<0.01),血清p H和球蛋白(GLB)显着升高(P<0.05)。(5)第21 d时,与Ⅰ组相比,三个试验组鸡血清中HSP70、Ca2+、P、白球比(A/G)极显着降低(P<0.01),免疫球蛋白G(Ig G)和SOD极显着升高(P<0.01);Ⅱ组尿素氮(BUN)极显着降低(P<0.01),GLB和Cl-显着升高(P<0.05);Ⅲ组免疫球蛋白A(Ig A)和Cl-显着升高(P<0.05),GSH-Px活性显着降低(P<0.05);Ⅳ组血清Ig A、Na+和Cl-极显着升高(P<0.01),血清p H、GLB和法氏囊指数显着升高(P<0.05),而GSH-Px、T-AOC活性和NO、BUN水平均极显着降低(P<0.01)。结论: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缓解夏季高温下白羽肉杂鸡的热应激,提高其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性能,且两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马晓丹[7](2020)在《人参茎叶皂苷联合硒增强鸡弱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染病是家禽的一类常见疾病,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家禽免疫疫苗,使其产生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是预防家禽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雏鸡出壳后体内含有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对雏鸡有免疫保护作用。但母源抗体也会干扰疫苗免疫作用,降低免疫效果[1]。为了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早期疫苗免疫常在母源抗体下降到一定水平后进行。因此,在母源抗体下降至可为机体提供免疫保护的水平之后和在疫苗诱导的抗体产生之前存在一个时间空缺,我们称其为“危险窗口期”。处在“危险窗口期”的鸡,因其母源抗体和疫苗诱导的抗体水平均低于保护性水平,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于是,研究能够缩小“危险窗口期”的方法,减少动物发病,在养禽生产上具有实际意义。使疫苗诱导的抗体提前产生或提高抗体水平有助于缩小“危险窗口期”,减少鸡感染病原的机会。前期研究证明人参茎叶皂苷(GSLS)和硒(Se)(GSLS-Se)可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促进疫苗诱导抗体的产生。本文首先研究GSLS-Se对鸡弱毒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然后观察该组方在鸡早期免疫时缩小“危险窗口期”的作用。由于鸡弱毒疫苗免疫常经过点眼滴鼻途径,疫苗通过免疫器官哈德氏腺(HG)发挥作用,本文还研究GSLS-Se在鸡弱毒疫苗中对H G组织和细胞的作用,探讨该组方增强弱毒疫苗免疫的作用机理。1、含GSLS和Se鸡弱毒疫苗稀释剂的配方研究目的:研究含GSLS和Se(亚硒酸钠,以Se含量计算)的生理盐水溶液作为鸡弱毒疫苗稀释剂时对疫苗免疫的增强作用。方法:将GSLS和Se按不同比例混合,用生理盐水溶解配制成疫苗稀释剂(GSLS-Se),用GSLS-Se稀释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弱毒疫苗(NDV-IBV二联苗)后滴鼻点眼免疫12日龄肉鸡,免疫后10、12、14、18天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鸡NDVHI效价和鸡IBV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GSLS溶液(5 μg/50 μL)和Se溶液(25μg/50μL)均能够显着提高鸡NDV HI效价和鸡IBV特异性抗体滴度,尤其是二者联用时((5μg GSLS+25 μg Se)/50μL)抗体显着高于单独使用,故选择作为疫苗稀释剂配方进行后续研究。2、GSLS-Se对鸡弱毒苗免疫的影响目的:观察GSLS-Se对鸡弱毒疫苗的增强免疫作用。试验一 GSLS-Se在NDV-IBV二联苗免疫中缩小“危险窗口期”的作用。分别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鸡新支二联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免疫12日龄肉鸡,非免疫组作为空白对照,在免疫后每三天采血检测鸡血清中NDVHI效价、IBV特异性抗体滴度,至免疫后27天。试验二GSLS-Se在IBDV弱毒苗免疫中缩小“危险窗口期”的作用。分别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鸡IBDV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免疫12日龄肉鸡,非免疫组作为空白对照,每四天采血检测鸡血清中IBDV特异性抗体滴度,至免疫后36天。试验三GSLS-Se在NDV-IBV二联苗免疫中对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影响。分别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鸡新支二联弱毒苗,滴鼻点眼免疫12日龄肉鸡,非免疫组作为空白对照,免疫后48h采血,检测血清中IFN-γ、IL-4含量;免疫后14天无菌采集抗凝血和非抗凝血,分离抗凝血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用于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离非抗凝血中的血清用于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验四GSLS对鸡弱毒疫苗喷雾免疫的影响。分别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IBDV弱毒苗,使用喷雾方式免疫12日龄肉鸡,每组15只,非免疫组作为空白对照,于免疫后1-5周采血,检测血清中鸡IBDV特异性抗体滴度。试验五GSLS-Se在养殖场对鸡弱毒疫苗点眼滴鼻免疫的影响。按照鸡场免疫程序,于8日龄时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鸡新支二联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免疫,每组免疫500只蛋鸡,于免疫后2、3周检测血清中NDV HI效价和鸡IBV特异性抗体滴度。试验六GSLS对养殖场鸡弱毒疫苗饮水免疫的影响。分别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IBDV弱毒苗,使用饮水方式免疫12日龄蛋鸡,每组5000只,按照鸡场免疫程序,于加强免疫后一周采血,检测血清中鸡IBDV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在缩短“危险窗口期”方面,GSLS-Se可缩短鸡对NDV、IBV和IBDV的“危险窗口期”,促进早期抗体的产生,并延长抗体持续时间;在对新支二联苗体液和细胞免疫方面,GSLS-Se可提高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鸡血清IFN-γ、IL-4含量,特异性中和抗体含量;在适用的免疫方法上,使用GSLS-Se在商业化养殖鸡场中进行滴鼻点眼和饮水免疫,可提高鸡血清中NDV、IBV和IBDV特异性抗体水平;但GSLS-Se对喷雾免疫无显着增强作用。说明GSLS-Se可缩短鸡“危险窗口期”,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适用于滴鼻点眼和饮水两种免疫方式。3、不同环境储存对GSLS-Se促进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目的:观察GSLS-Se在不同环境下储存一定时间后是否还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工作液浓度与20倍浓缩浓度)、储存方式(室温不避光,室温避光,4℃)、储存时间(3、6、9、12个月)的GSLS-Se作为疫苗稀释剂稀释鸡新支二联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免疫鸡,免疫后1、2周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检测NDVHI效价和IBV特异性抗体滴度,并将结果与新配置GSLS-Se稀释剂的抗体效价进行对比;根据药典方法测定溶液中的GSLS和Se含量。结果:工作液浓度和20倍浓缩浓度的GSLS-Se疫苗稀释剂均可在光照室温、避光室温、4℃等常规储存条件下储存3、6、9、12个月仍保持较好的佐剂作用,维持稳定的药物含量。4、GSLS-Se对鸡哈德氏腺组织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目的:探究GSLS-Se在滴鼻点眼后对作为NDV感染的主要部位之一的哈德氏腺的免疫调节机理。方法:将GSLS-Se作为疫苗稀释剂稀释鸡NDV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免疫12日龄肉母鸡,14天后采集哈德氏腺,使用ELISA检测组织上清液中sIgA含量,IHC检测组织切片中IgG+、IgA+、IgM+细胞指数;将GSLS-Se稀释剂对鸡滴鼻点眼给药,分别检测给药后24、48、72h时哈德氏腺中IFN-γ、IL-6和IgA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探究合适的转录组测序采样时间;对该组样品和不给药对照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Gene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Kyoyo Encyclopedia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GSLS-Se可显着提高鸡哈德氏腺中sIgA含量和IgG+、IgA+、IgM+细胞指数;GSLS-Se给药后48 h后,哈德氏腺中IFN-γ、IL-6和IgA的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GSLS-Se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免疫相关的GO条目和KEGG通路显着富集,TLR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可能是参与免疫调节的主要信号通路,GSLS-Se可能是通过哈德氏腺免疫细胞中的免疫相关基因谱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使免疫ND疫苗的鸡提前产生抗体并提高免疫应答水平。5、GSLS-Se对鸡哈德氏腺单细胞的作用研究目的:为探究GSLS-Se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对哈德氏腺单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处死后的鸡哈德氏腺无菌取出,制成单细胞悬液,铺板后加入不同浓度的GSLS-Se/GSLS/Se,使用cck8法检测GSLS-Se作用后的细胞存活力;使用荧光酶标仪检测早期凋亡水平;使用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比值;Flu-3/AM探针检测Ca2+通道浓度;使用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含量;RT-qPCR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1β、IL-4、IL-6、IL-17)和IgA含量,并从细胞水平对哈德氏腺组织转录组结果再次进行验证。结果:在哈德氏腺体外培养的单细胞中,加入微量GSLS-Se(浓度范围在5 ng Se-l ng GSLS~1 ng Se-0.2 ng GSLS之间),可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早期凋亡水平,提高线粒体膜电位JC-1比值,降低钙离子通道浓度,提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和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1β、IL-4、IL-6、IL-17)和IgA的mRNA相对表达量,并在体外验证与哈德氏腺组织转录组结果具有相同趋势。综上所述,采用含有5 μg GSLS+25 μg Se的生理盐水稀释鸡弱毒活疫苗可缩短鸡对NDV、IBV和IBDV“危险窗口期”,促进早期抗体产生并延长抗体持续时间;提高鸡体液和细胞免疫,提高NVD、IBV中和抗体含量、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血清IFN-γ和IL-4含量。在临床试验中证实该配方的稀释剂可使用滴鼻点眼和饮水两种方式进行免疫。该稀释剂在工作液浓度和20倍浓缩浓度下在光照室温、避光室温、4℃等常规储存条件下储存一年仍保持较好的佐剂作用,维持稳定的药物含量,可能是一种合适的值得推广的禽用疫苗稀释剂。在对哈德氏腺的免疫作用研究中发现,GSLS-Se可显着提高鸡哈德氏腺中sIgA含量,IgG+、IgA+、IgM+细胞指数,可能通过抗氧化和调节免疫相关酶的活性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并显着富集哈德氏腺中TLR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在哈德氏腺体外培养的单细胞中发现,加入微量GSLS-Se可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早期凋亡水平,提高线粒体膜电位JC-1比值,降低钙离子通道浓度;提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和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1β、IL-4、IL-6、IL-17)和IgA的mRNA相对表达量。

关蕴,焦培荣,刘红[8](2019)在《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文中提出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归纳起来分为疫苗因素、机体因素、操作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禽类的免疫应答,造成免疫失败。本文通过系统阐述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期提高免疫成功率,避免因免疫失败造成的损失。

董炳梅[9](2019)在《鸡新城疫病毒增殖培养细胞系的筛选与稳定表达唾液酸转移酶(ST6Gal)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应用》文中提出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可在多种原代或传代细胞系上复制增殖,但不同毒株或亚型对宿主细胞均存在偏嗜性。为了筛选适于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生产的传代细胞系,本研究将我国ND疫苗株NDVⅠ系与Lasota株分别接种BHK-21、Vero、Hela、鸡肝癌细胞(LMH细胞)与DF-1细胞,通过对细胞病变的观察,结合对细胞培养物细胞半数感染量(Median 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和HA效价的测定,对比确定适于NDVⅠ系与Lasota株生长的传代细胞系。结果显示,NDVⅠ系与Lasota株在Vero、BHK-21、DF-1、Hela与LMH细胞上均可增殖,并引起典型的细胞病变,但不同毒株适应细胞的能力不同。较适于NDVⅠ系增殖的细胞系依次为Hela、BHK-21与DF-1细胞;较适于NDV Lasota株增殖的细胞系依次为Hela、LMH与BHK-21细胞。本研究证明了NDVⅠ系与Lasota株均可在LMH细胞上增殖,并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且LMH细胞更适于NDVⅠ系的增殖培养。NDV侵染细胞的第一步是病毒与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NDV的唾液酸受体主要包括Neu5Ac-α-2,3Gal-β-1,4Glc(SAα2,3Gal)和Neu5Ac-2-S-α-2,6Gal10Me(SAα2,6Gal),两种受体在宿主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及表达丰度的不同对病毒的宿主范围和毒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在分子水平解释NDVⅠ系与Lasota株对不同细胞系的偏嗜性,本研究首先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2种唾液酸受体在BHK-21等5种细胞上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BHK-21、LMH、DF-1、Hela与Vero细胞内均存在TSA-R SAα2,6Gal与SAα2,3Gal,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与细胞质中;在细胞核部分,BHK-21细胞核有SAα2,3Gal受体分布,而DF-1细胞核中两种受体均有分布。其次,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5种细胞膜表面的两种唾液酸受体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5种细胞表面SAα2,3Gal受体的含量显着高于SAα2,6Gal受体,提示5种细胞主要以SAα2,3Gal受体为主;按由多到少排列,SAα2,3Gal在5种细胞膜上的含量依次为Hela、BHK-21、DF-1、LMH与Vero细胞;SAα2,6Gal在5种细胞膜上的含量依次为Hela、LMH、BHK-21、Vero与DF-1细胞。结合NDVⅠ系与Lasota株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特性的比较,可判断NDVⅠ系更易与SAα2,3Gal受体结合,NDV Lasota株更易与SAα2,6Gal受体结合。NDV虽然可在多种细胞上增殖培养,但效价普遍较低,不能达到生产要求。NDV的两种唾液酸受体分别为SAα2,3Gal和SAα2,6Gal,而介导两种唾液酸受体形成的酶类分别是ST3Gal转移酶和ST6Gal转移酶,因此唾液酸转移酶对唾液酸受体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而细胞表面受体表达丰度的高低对病毒入侵与增殖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为了提高NDV细胞培养效价及进一步确定不同唾液酸受体对NDV细胞培养的影响,本研究以PCI-neo为载体,在成功构建唾液酸转移酶PCI-neo-ST3与PCI-neo-ST6质粒的基础上,应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其分别转染BHK-21细胞,共获得22株BHK-ST3细胞与17株BHK-ST6细胞;进而将NDV Lasota株分别接种以上细胞,通过HA效价及TCID50的测定,分别获得了较适于NDV Lasota株增殖的BHK-ST3-22细胞与BHK-ST6-15细胞克隆株。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BHK-ST3-22细胞与BHK-ST6-15细胞表面相应的唾液酸受体表达丰度均有显着提高,且BHK-ST6-15细胞较BHK-ST3-22细胞更适合于NDV Lasota株的增殖。为了提高NDV在BHK-ST6-15细胞株的增殖效价,本研究在对应用BHK-ST6-15贴壁细胞增殖培养NDV Lasota株的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一方面将BHK-ST6-15细胞进行低血清悬浮培养的驯化;另一方面对NDV Lasota株在悬浮培养的BHK-ST6-15细胞上增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成功实现了BHK-ST6-15细胞的低血清悬浮培养,应用该细胞增殖培养NDV Lasota株,其细胞培养液效价可达108.375 TCID50/0.1 mL,显着高于BHK-ST6-15贴壁细胞,从而为实现NDV Lasota株细胞悬浮培养产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家禽活疫苗的生产主要依靠接种SPF鸡胚制备而成,该工艺主要存在批次间稳定性差、家禽外源病毒污染的风险和鸡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问题,因此,影响着家禽活疫苗的生产。为替代传统鸡胚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与效益,本研究应用全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NDV Lasota株活疫苗,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三部的要求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NDV Lasota株活疫苗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完全替代传统鸡胚生产工艺。同时,该技术具有技术成熟、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强、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且显着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为全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NDV Lasota株活疫苗奠定了良好基础。

邵启文[10](2019)在《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佐剂的筛选及免疫持续期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常引起家禽发生多种肠道外疾病如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蜂窝织炎及败血症,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给养禽业带来严重损失。以本实验室构建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E516△lpxL△lpxM(O1)、E058△lpxL△lpxM(O2)、E522△lpxL△lpxM(078)株作为制苗菌株等比例混合,分别辅以白油佐剂道达尔170、白油佐剂Marc52和铝胶佐剂研制了相应三价灭活疫苗,并对三种佐剂疫苗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效力比较试验,以确定合适的疫苗佐剂。疫苗佐剂确定后,对该三价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三种不同佐剂疫苗的安全性比较利用制备的三种不同佐剂灭活疫苗,分别以单剂量0.5 mL/羽和双倍剂量1.0 mL/羽接种14日龄SPF鸡进行安全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白油佐剂灭活疫苗组的鸡,以单剂量0.5 mL/羽免疫,接种疫苗后12-24 h,部分鸡出现短时精神沉郁,之后无任何不良反应:以双倍剂量1 mL/羽免疫时,接种疫苗后5-8 h试验鸡出现精神不佳,24 h内恢复正常,由于双倍剂量组免疫剂量较大,部分试验鸡注射部位出现0.1-1.2 cm大小不等的结节,但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免疫一周注射部位结节逐渐消失,生长状况良好。注射铝胶佐剂灭活疫苗组的鸡,在整个观察期内饮食和精神状态均正常,注射部位亦未见异常。以上结果说明我们所研制的油佐剂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三种不同佐剂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以三种不同佐剂疫苗对14日龄SPF鸡进行免疫,42日龄时分别以亲本株E516(O1)、E058(02)和E522(078)攻毒,进行免疫保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白油佐剂道达尔170疫苗组攻毒后保护比均为7/10,白油佐剂Marc52疫苗组攻毒后保护比分别为5/10、5/10和7/10,铝胶佐剂疫苗组攻毒后保护比分别为3/10、3/10和5/10,攻毒对照组攻毒后死亡比均为10/1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铝胶佐剂疫苗对同源野生株攻毒鸡的免疫保护效果差,白油佐剂道达尔170和白油佐剂Marc52疫苗尤其是前者对同源野生株攻毒鸡可以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综合安全性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我们确定白油佐剂道达尔170佐剂作为研制疫苗的佐剂。3、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试验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对14日龄SPF鸡进行免疫,分别在免疫后第30 d、第60 d和第90 d进行亲本株攻毒试验,对保护效力、特异性抗体水平及组织病理变化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第30 d、第60 d和第90 d攻毒,试验鸡均得到不同程度较好保护。由于成年鸡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敏感性降低,90日龄试验鸡攻毒对照组死亡比减少属于正常现象。白羽肉鸡的生长周期一般在9周以内,该疫苗应用在白羽肉鸡上,一次性免疫即可得到有效的保护。综合多因素考虑,我们暂定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持续期为3个月。

二、常用鸡免疫接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用鸡免疫接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松花粉多糖活性组分及其靶向纳米药物抗ALV-J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研究进展
        1.1 ALV-J流行病学特点
        1.2 ALV的理化特征与基因结构特点
        1.2.1 形态学特征
        1.2.2 ALV的理化特性
        1.2.3 ALV基因结构
        1.3 ALV的复制
        1.4 ALV-J的致瘤特点
        1.5 ALV-J致病性及危害
        1.6 ALV-J的检测和诊断
        1.6.1 血清学检测
        1.6.2 免疫荧光技术(IFA)
        1.6.3 免疫组化技术
        1.6.4 病毒基因检测
        1.7 ALV-J的防控
        1.7.1 免疫接种
        1.7.2 药物治疗
        1.7.3 种群净化措施
    2 松花粉概述
    3 多糖
        3.1 多糖提取方法
        3.1.1 经典法
        3.1.2 超声波法
        3.1.3 酶法
        3.1.4 其他方法
        3.2 多糖分离纯化
        3.2.1 分级沉淀
        3.2.2 柱分离
        3.2.3 膜分离
        3.3 多糖的生理功能
        3.3.1 抗肿瘤作用
        3.3.2 免疫增强作用
        3.3.3 抗病毒作用
        3.3.4 其他功能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单体分离鉴定及构效关系研究
    1 材料
        1.1 细胞与病毒
        1.2 试剂与耗材
        1.3 仪器与设备
    2 方法
        2.1 马尾松花粉粗多糖提取
        2.1.1 花粉除脂
        2.1.2 多糖提取纯化
        2.1.3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2.2 单体多糖分离纯化
        2.3 单体多糖活性体外评价
        2.3.1 细胞复苏及培养
        2.3.2 细胞毒性试验
        2.3.3 体外抗病毒活性
        2.3.3.1 病毒TCID_(50)的测定
        2.3.3.2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p27 抗原
        2.3.3.3 qPCR方法检测病毒拷贝量
        2.4 多糖及单体组分表征
        2.4.1 单体多糖分子量测定
        2.4.2 单体多糖红外光谱表征
        2.4.3 单体多糖单糖组成测定
        2.4.4 单体多糖三螺旋结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脱蛋白纯化表征
        3.2 总多糖提取条件筛选
        3.3 单体多糖的分离纯化
        3.4 不同pH条件下单体多糖提取效率比较
        3.5 细胞毒性试验
        3.6 多糖组分体外抗病毒活性评价
        3.6.1 多糖组分对p27 抗原表达的影响
        3.6.2 qPCR方法检测多糖组分病毒拷贝量
        3.7 单体多糖分子量及其分布
        3.8 单体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3.9 单糖组成的测定
        3.10 单糖组成相对含量
        3.11 三螺旋结构的测定
        3.12 NaOH处理PPP-2 抗病毒活性研究
    4 讨论
第三章 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制备及抗ALV-J活性研究
    1 材料
        1.1 细胞、病毒与动物
        1.2 试剂与耗材
        1.3 仪器与设备
    2 方法
        2.1 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CS-PPPs NPs)制备
        2.1.1 壳聚糖空白纳米药物(CS NPs)制备
        2.1.2 载药纳米药物(CS-PPPs NPs)制备
        2.2 CS-PPPs NPs体外表征
        2.2.1 透射电镜表征
        2.2.2 粒径及分布表征
        2.2.3 包封率测定
        2.2.4 载药量测定
        2.2.5 体外释放试验
        2.3 CS-PPPs纳米药物体外评价
        2.3.1 细胞毒性试验
        2.3.2 细胞荧光标记试验
        2.3.3 体外抗病毒活性试验
        2.4 纳米药物体内评价
        2.4.1 纳米药物体内代谢行为研究
        2.4.2 ALV-J体内感染模型建立及分组
        2.4.3 泄殖腔排毒监测
        2.4.4 大体剖检
        2.4.5 组织病理观察
        2.4.6 mRNA水平检测血浆病毒载量
        2.4.7 免疫器官指数
        2.4.8 白细胞检测
        2.4.9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LTR)测定
        2.4.10 血清中IL-2和IFN-γ分泌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流出曲线图
        3.2 制备工艺筛选
        3.2.1 壳聚糖浓度筛选
        3.2.2 TPP比例筛选
        3.2.3 多糖占壳聚糖浓度筛选
        3.3 体外释放试验
        3.4 纳米药物体外评价
        3.4.1 纳米药物细胞毒性试验
        3.4.2 体外荧光标记
        3.4.3 体外抗病毒活性试验
        3.5 纳米药物体内试验
        3.5.1 纳米药物体内代谢行为研究
        3.5.2 临床症状
        3.5.3 泄殖腔排毒监测
        3.5.4 大体剖检
        3.5.5 组织病理观察
        3.5.6 纳米药物对ALV-J在鸡体复制的影响
        3.5.7 免疫器官指数
        3.5.8 白细胞检测
        3.5.9 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测定
        3.5.10 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浓度影响
    4 讨论
第四章 基于抗体靶向的壳聚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增强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研究
    1 材料
        1.1 细胞、病毒与动物
        1.2 试剂与耗材
        1.3 仪器与设备
    2 方法
        2.1 基于抗体靶向的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Ab-CS-PPPs NPs)制备
        2.1.1 壳聚糖抗体(Ab-CS)复合物的制备
        2.1.2 Ab-CS-PPPs NPs制备
        2.2 Ab-CS-PPPs NPs理化表征
        2.2.1 红外光谱表征
        2.2.2 透射电镜(TEM)表征
        2.2.3 粒径及分布表征
        2.2.4 包封率及载药量测定
        2.2.5 体外释放试验
        2.3 Ab-CS-PPPs NPs体内外ALV-J靶向试验
        2.3.1 Ab-CS-PPPs NPs细胞靶向研究
        2.3.2 Ab-CS-PPPs NPs体内靶向组织分布研究
        2.3.3 Ab-CS-PPPs NPs体内靶器官抑制ALV-J复制研究
        2.4 Ab-CS-PPPs NPs毒理及代谢研究
        2.4.1 细胞毒性研究
        2.4.2 Ab-CS-PPPs NPs体内代谢研究
        2.5 Ab-CS-PPPs NPs体内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2.5.1 Ab-CS-PPPs NPs体外抗病毒活性表征
        2.5.2 ALV-J体内感染模型建立及分组
        2.5.3 泄殖腔排毒监测
        2.5.4 大体剖检及组织病理观察
        2.5.5 血浆病毒载量检测
        2.6 Ab-CS-PPPs NPs缓解ALV-J免疫抑制研究
        2.6.1 免疫器官指数
        2.6.2 白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LTR)测定
        2.6.3 血清中IL-2和IFN-γ分泌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Ab-CS-PPPs NPs理化表征
        3.1.1 Ab-CS复合物制备及红外表征
        3.1.2 Ab-CS-PPPs NPs粒径、包封率及载药量表征
        3.1.3 Ab-CS-PPPs NPs形态及粒径表征
        3.1.4 体外释放试验
        3.2 Ab-CS-PPPs NPs体内外ALV-J靶向试验
        3.2.1 Ab-CS-PPPs NPs细胞靶向研究
        3.2.2 Ab-CS-PPPs NPs体内靶向组织分布研究
        3.2.3 Ab-CS-PPPs NPs体内靶器官抑制ALV-J复制研究
        3.3 Ab-CS-PPPs NPs毒理及代谢研究
        3.3.1 Ab-CS-PPPs NPs细胞毒性试验
        3.3.2 Ab-CS-PPPs NPs体内代谢行为研究
        3.4 Ab-CS-PPPs NPs体内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3.4.1 体外抗病毒活性
        3.4.2 临床症状
        3.4.3 泄殖腔排毒监测
        3.4.4 大体剖检
        3.4.5 组织病理观察
        3.4.6 血浆病毒载量
        3.5 Ab-CS-PPPs NPs缓解ALV-J免疫抑制研究
        3.5.1 免疫器官指数
        3.5.2 白细胞检测
        3.5.3 抗体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LTR测定
        3.5.4 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浓度测定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商业性生产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效防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IBD病毒的特性
2 IBD的发病机制
3 IBD病毒的传播方式
4 亚临床和临床IBD
5 肉眼病变
6 微观病变
7 IBD的诊断
8 IBD的预防和控制
9 IBD病毒的变异株
1 0 小结

(3)禽多杀性巴氏杆菌aroA、hexD和hexABC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概述
        1.1.1 病原学
        1.1.2 流行病学
        1.1.3 临床症状
        1.1.4 病理变化
    1.2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1.2.1 荚膜
        1.2.2 脂多糖
        1.2.3 菌毛
        1.2.4 外膜蛋白
        1.2.5 铁调节蛋白
        1.2.6 其他因子
    1.3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疫苗研究进展
        1.3.1 灭活疫苗
        1.3.2 减毒活疫苗
        1.3.3 亚单位疫苗
2 目的及意义
3 材料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质粒
        3.1.2 引物设计
        3.1.3 实验动物
        3.1.4 主要试剂耗材
        3.1.5 主要仪器
        3.1.6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3.1.7 ELISA相关试剂及其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3.2.2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3.2.3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体外生长及形态特性研究
        3.2.4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体外遗传稳定性分析
        3.2.5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致病性试验
        3.2.6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免疫保护效力初步研究
        3.2.7 ΔaroA-GX-PM突变株对鸡的免疫保护效力研究
        3.2.8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
        4.1.1 敲除aroA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
        4.1.2 敲除hexD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
        4.1.3 敲除hexABC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
    4.2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结果
        4.2.1 ΔaroA-GX-PM突变体的构建结果
        4.2.2 ΔhexD-GX-PM突变体的构建结果
        4.2.3 ΔhexABC-GX-PM突变体的构建结果
    4.3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体外生长及形态特性研究
        4.3.1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体外生长特性研究
        4.3.2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体外形态特性研究
    4.4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体外遗传稳定性分析
    4.5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致病性试验
        4.5.1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对鸡LD50的测定
        4.5.2 感染鸡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4.6 GX-PM基因缺失突变株免疫保护效力初步研究
    4.7 ΔaroA-GX-PM突变株对鸡的免疫保护效力研究
        4.7.1 ΔaroA-GX-PM突变株对鸡的免疫保护率
        4.7.2 血清IgG抗体的检测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鸡的常用免疫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群体免疫法
    1.1 经口免疫法
    1.2 气雾免疫法
2 个体免疫法
    2.1 滴入免疫法
    2.2 注射免疫法
    2.3 刺种免疫法
    2.4 涂擦法
3 小结

(5)新疆某规模化鸡场新城疫抗体的动态监测及免疫程序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新城疫的研究现状
        1.1 新城疫的病原学
        1.2 新城疫的流行病学
        1.3 新城疫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4 新城疫的诊断
        1.5 新城疫防控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近四年新城疫免疫抗体的动态监测
        1 材料
        1.1 样品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试剂
        2 方法
        2.1 3个麻羽种鸡场近四年的免疫程序
        2.2 样品采集
        2.3 NDV抗体检测方法
        3 结果
        3.1 三个种鸡场近四年NDV抗体检测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二 不同疫苗免疫抗体的检测及免疫效果对比
        1 材料
        1.1 样品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试剂
        2 方法
        2.1 抗体检测
        2.2 免疫效果对比
        3 结果
        3.1 各型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三 新城疫免疫程序的优化方案
        1 材料
        1.1 试验疫苗
        1.2 试验动物
        1.3 试验试剂及仪器
        2 方法
        2.1 免疫程序的优化
        2.2 NDV抗体检测
        2.3 免疫后鸡群健康状况监测
        3 结果
        3.1 免疫程序的优化
        3.2 NDV抗体检测
        3.3 免疫后鸡群的健康情况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缓解白羽肉杂鸡热应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列表
文献综述
    1 热应激的概述
    2 热应激对畜禽的影响
    3 热应激防治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药品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药物配制
    2.2 方法
        2.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2 鸡舍环境温湿度和鸡直肠温度的检测
        2.2.3 鸡生长性能的检测
        2.2.4 鸡临床表现的观察
        2.2.5 血清样品采集
        2.2.6 血清指标的检测
        2.2.7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屋顶遮阳隔热对鸡舍内温湿度的影响
    3.2 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缓解鸡热应激的效果
        3.2.1 直肠温度
        3.2.2 生长性能
        3.2.3 临床表现
    3.3 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对鸡部分血清指标的影响
        3.3.1 血清热应激指标
        3.3.2 血清部分免疫指标
        3.3.3 血清氧化和抗氧化指标
        3.3.4 血清部分生化指标
    3.4 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对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4 讨论
    4.1 屋顶遮阳隔热降低室温及减轻鸡热应激的效果
    4.2 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4.3 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对鸡HSP70和皮质醇的影响
    4.4 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对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4.5 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对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6 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对鸡肝肾功能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人参茎叶皂苷联合硒增强鸡弱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和注释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鸡的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和弱毒疫苗
        1 我国鸡的常见病毒性传染病
        2 预防鸡病毒性传染病的常见疫苗
        3 鸡病毒性弱毒疫苗的免疫途径及影响
    第二章 禽哈德氏腺与黏膜免疫
        1 禽哈德氏腺形态与结构
        2 禽哈德氏腺功能
        3 哈德氏腺与黏膜免疫
    第三章 人参茎叶皂苷和硒的免疫调节作用
        1 人参茎叶皂苷
        1.1 人参皂苷
        1.2 人参茎叶皂苷
        1.3 人参茎叶皂苷的药理作用
        2 硒
        2.1 硒及含硒化合物
        2.2 硒的药理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人参茎叶皂苷联合硒增强鸡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量效研究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试验设计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1.1 GSLS剂量筛选
        2.1.2 Se剂量筛选
        2.1.3 GSLS-Se配伍筛选
        2.2 血清ND HI抗体效价检测
        2.3 血清IBV特异性抗体滴度ELISA检测
        3 数据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剂量GSLS对鸡NDV HI效价及IBV抗体滴度的影响
        4.2 不同剂量Se对鸡NDV HI效价及IBV抗体滴度的影响
        4.3 GSLS-Se配伍使用对鸡NDV HI效价及IBV抗体滴度的影响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参茎叶皂苷联合硒对鸡弱毒苗免疫的影响
        第一节 GSLS-Se对鸡弱毒疫苗“危险窗口期”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试验设计
        2.1 GSLS-Se对鸡新支二联苗“危险窗口期”影响
        2.2 GSLS-Se对鸡IBDV弱毒苗“危险窗口期”影响
        3 数据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GSLS-Se对NDV与IBV“危险窗口期”影响
        4.2 GSLS-Se对IBDV“危险窗口期”影响
        第二节 GSLS-Se对鸡新支二联苗体液与细胞免疫作用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试验设计
        2.1 GSLS-Se对新支二联苗免疫后鸡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测定
        2.2 GSLS-Se对新支二联苗免疫后鸡血清细胞因子测定
        2.3 GSLS-Se对新支二联苗免疫后鸡血清中和抗体测定
        3 数据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GSLS-Se对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影响
        4.2 GSLS-Se对鸡血清细胞因子作用
        4.3 GSLS-Se对鸡血清中和抗体作用
        第三节 GSLS-Se对鸡弱毒苗免疫方式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试验设计
        2.1 GSLS对鸡弱毒疫苗喷雾免疫的影响
        2.2 GSLS-Se在养殖场对鸡弱毒疫苗点眼滴鼻免疫的影响
        2.3 GSLS对养殖场鸡弱毒疫苗饮水免疫的影响
        3 数据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GSLS对鸡弱毒疫苗喷雾免疫的影响
        4.2 GSLS-Se在养殖场对鸡弱毒疫苗点眼滴鼻免疫的影响
        4.3 GSLS对养殖场鸡弱毒疫苗饮水免疫的影响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储存环境对含人参茎叶皂苷和亚硒酸钠溶液免疫效果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GSLS-Se工作液与储存液配制
        2.2 动物分组与处理
        2.3 NDV与IBV特异性抗体效价检测
        2.4 GSLS、Se含量检测
        3 数据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NDV与IBV特异性抗体效价
        4.2 GSLS、Se含量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参茎叶皂苷和硒对鸡哈德氏腺组织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第一节 GSLS-Se对鸡哈德氏腺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试验设计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哈德氏腺组织上清总蛋白含量
        2.3 哈德氏腺组织上清总sIgA含量
        2.4 哈德氏腺组织上清抗NDV特异性sIgA含量
        2.5 哈德氏腺IgG+,IgA+,IgM+细胞的检测
        3 数据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哈德氏腺总sIgA与特异性slgA含量
        4.2 哈德氏腺IgG+细胞量
        4.3 哈德氏腺IgA+细胞量
        4.4 哈德氏腺IgM+细胞量
        第二节 GSLS-Se对鸡哈德氏腺转录组测序分析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试验设计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不同时间哈德氏腺细胞因子及IgA的mRNA表达变化检测
        2.3 哈德氏腺RNA质量检测
        2.4 文库构建与上机测序
        2.5 测序数据的生物学分析
        2.5.1 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2.5.2 基因表达水平定量及差异表达分析
        2.5.3 GO/KEGG分析
        2.6 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验证表4-4引物序列
        3 数据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时间哈德氏腺免疫调节相关基因mRNA表达变化
        4.2 样品质量检测
        4.3 测序数据质量预处理
        4.4 参考基因组比对
        4.5 基因表达分布
        4.6 样本间相关性
        4.7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4.8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析
        4.9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4.10 差异表达基因的mRNA验证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参茎叶皂苷和硒对鸡哈德氏腺单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鸡哈德氏腺单细胞细胞分离培养
        2.2 GSLS、Se单独与联合使用对细胞活力影响
        2.2.1 GSLS-Se致细胞毒性剂量筛选
        2.2.2 GSLS-Se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2.2.3 GSLS-Se配伍剂量筛选
        2.2.4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2.3 GSLS-Se对细胞凋亡影响
        2.4 GSLS-Se对线粒体膜电位影响
        2.5 GSLS-Se对钙离子通道影响
        2.6 GSLS-Se对细胞培养上清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检测
        2.7 GSLS-Se对细胞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及蛋白mRNA检测
        2.8 GSLS-Se对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相关上下调基因mRNA检测
        3 数据统计
        4 结果
        4.1 GSLS-Se对细胞活性作用
        4.2 GSLS-Se对细胞凋亡作用
        4.3 GSLS-Se对线粒体膜电位作用
        4.4 GSLS-Se对钙离子通道作用
        4.5 GSLS-Se对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
        4.6 GSLS-Se对细胞中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
        4.7 GSLS-Se对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相关上下调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
        讨论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8)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失败
2 免疫失败原因
    2.1 疫苗因素
        2.1.1 疫苗质量问题
        2.1.2 疫苗保存和运输不当
        2.1.3 疫苗选用不当
        2.1.4 疫苗间相互干扰
    2.2 机体因素
        2.2.1 先天发育问题
        2.2.2 母源抗体的干扰
        2.2.3 应激
        2.2.4 免疫抑制性疾病
        2.2.5 滥用药物
    2.3 操作因素
        2.3.1 疫苗稀释错误
        2.3.2 免疫程序不合理
        2.3.3 接种方法不当
    2.4 饲养管理因素
3 防治对策
    3.1 加强对疫苗的监管
    3.2 研发与当地流行毒株抗原匹配的疫苗株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及监测家禽抗体水平
    3.4 加强饲养管理
    3.5 禁止药物的滥用
    3.6 加强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4 小结

(9)鸡新城疫病毒增殖培养细胞系的筛选与稳定表达唾液酸转移酶(ST6Gal)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鸡新城疫病毒研究进展
        1.1 副黏病毒概述
        1.2 NDV的病原学概述
        1.3 NDV分子生物学特性
        1.4 NDV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增殖
    第二章 新城疫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2.1 病毒受体特性
        2.2 NDV的唾液酸受体
        2.3 与唾液酸受体相关的酶类
        2.4 影响NDV与受体结合的因素
        2.5 NDV唾液酸受体的分布
        2.6 NDV培养特性
    第三章 新城疫疫苗研究概况
        3.1 常规疫苗
        3.2 新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第二篇 实验研究部分
    第一章 不同细胞系培养NDV特性的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唾液酸受体SAα2,3Gal和 SAα2,6Gal在不同细胞系表达的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表达唾液酸转移酶细胞株的建立与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NDV Lasota株在BHK-ST6-15 细胞上培养条件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BHK-ST6-15 全悬浮细胞培养的NDV Lasota株活疫苗的试验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佐剂的筛选及免疫持续期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综述一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1 病原学
        2 毒力因子
        3 流行病学
        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5 防治
    综述二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1 灭活疫苗
        2 亚单位疫苗
        3 弱毒疫苗
        4 小结
第二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佐剂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持续期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常用鸡免疫接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花粉多糖活性组分及其靶向纳米药物抗ALV-J活性研究[D]. 崔文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商业性生产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效防控方法[J]. 孟霞,Gary D Butcher,Richard D Miles.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12)
  • [3]禽多杀性巴氏杆菌aroA、hexD和hexABC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D]. 王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4]鸡的常用免疫方法及应用[J]. 刘强. 山东畜牧兽医, 2020(09)
  • [5]新疆某规模化鸡场新城疫抗体的动态监测及免疫程序的优化[D]. 时锋.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6]屋顶遮阳隔热和中西药组方缓解白羽肉杂鸡热应激的研究[D]. 李新路.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7]人参茎叶皂苷联合硒增强鸡弱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及其机制研究[D]. 马晓丹. 浙江大学, 2020(01)
  • [8]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关蕴,焦培荣,刘红.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9(12)
  • [9]鸡新城疫病毒增殖培养细胞系的筛选与稳定表达唾液酸转移酶(ST6Gal)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应用[D]. 董炳梅. 吉林大学, 2019
  • [10]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佐剂的筛选及免疫持续期的初步研究[D]. 邵启文. 扬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常用的鸡免疫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