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8张力带治疗孤立性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

小夹板8张力带治疗孤立性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

一、小夹板8字张力带治疗分离型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苏文财[1](2020)在《肱骨干闭合性骨折(AO C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微创接骨板桥接固定术的临床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评估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ORIF)和微创接骨板桥接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治疗肱骨干闭合性骨折(AO C型)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估两种术式对肢体术后恢复的情况,为后续的广泛应用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创伤骨科就医治疗的94例肱骨干闭合性骨折(AO C型)患者的病例情况。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RIF组(n=51)和MIPO组(n=43),统计并分析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围术期总的失血量、术后疼痛等级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需要的时间、骨折手术之后的复位情况、术后骨折愈合的X线评分、术后并发症(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桡神经损伤、术后感染)。同时通过SPSS21.0软件对收集得到的病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资料齐全,术后随访完整。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失血量方面,MIPO组均较ORIF组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术后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术后3月、6月、12月骨折愈合的X线评分方面,MIPO组均显着优于ORIF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月骨折愈合的X线评分方面,两种治疗分组其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ORIF组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8个月骨折断端的延迟愈合的情况,MIPO组骨折全部愈合良好;MIPO组1例病例发生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ORIF组2例病例发生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在本研究中,对于肱骨干闭合性骨折(AO C型)的患者群体,MIPO组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ORIF组。MIPO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同时促进患者的骨折患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基于本项研究,建议临床上对MIPO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

李扬[2](2016)在《57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发生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其高危分布组群、时相、相关暴露因子及动态变化趋势;临床观察中药“熏洗一号”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为制定、建立极具针对性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健康预防措施和治疗、康复干预模式提供临床数据,从而减少疾病人群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为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健康教育预防模式提供有效数据参考。方法:通过住院医师系统、医学影像计算机存输系统及出院登记记录收集2011年08月2014年11月河南省滑县骨科医院518例015周岁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年龄、性别、损伤原因、季节及环境等数据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性研究目标人群(2011年08月2014年11月河南省滑县骨科医院51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区间、季节发病率、损伤原因及环境等因素,以表格、图表多模式描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依据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为六个年龄区间:乳儿期,01周岁;婴儿期,13周岁;幼儿期,36周岁;儿童期,612周岁;少年期,1215周岁;青年初期,1518周岁(青春初期不纳入本次研究)。以北半球温带季节月份分布分组: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根据损伤机制分为摔倒伤、坠落伤、交通事故伤及其他原因(打砸、挤压伤)四个分型。统计研究分析不同年龄区间及相关暴露因子(损伤机制、时相、地点)的构成比。前瞻性实验性研究(2015年3月2016年1月)中药“熏洗一号”结合功能锻炼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实验组采用中药“熏洗一号”结合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温水熏洗结合功能锻炼,干预前后均应用肘关节HH S评分标准评价,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1年08月2014年11月河南省滑县骨科医院共收治518例015周岁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男365例(70.7%),女153例(29.5%),男女比例为2.4:1.0;男、女童患儿年龄分布图均呈单峰状,儿童期达最高峰(男54.2%,女40.5%);不同年龄区间男、女童发病相对比呈递增趋势,少年期最大(10.5:1)。侧别分布:左侧315例(0.8%),右侧203例(9.1%);不同侧别年龄区间分布率均在儿童期达最大值(左,49.5%;右,51.2%),其中乳儿期左右侧别相对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2012年13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春季34例(25.1%),夏季48例(35.5%),秋季39例(28.8%),冬季14例(10.3%);2013年161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春季44例(27.3%),夏季53例(32.9%),秋季47例(29.1%),冬季17例(10.5%)。2012、2013年季节分布柱状图显示夏季达最高值,分别为48例(35.5%)、53例(32.9%);在冬季达最低值14例(10.3%)、17例(10.5%)。2012、2013年夏季的发病人数分别是冬季的3.4、3.1倍;2013年年度发病例数与2012年相比增加19.2%。51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坠落致伤(高处坠落、坠床)117例(22.5%);玩耍摔倒致伤301例(58.1%),学校摔倒伤135例(26.1%),家庭摔倒伤168例(32.1%),学校、家庭摔倒致伤比例为0.8:1.0;交通事故致伤95例(18.3%),其他(打砸、挤压伤)致伤5例(0.9%)。年龄区间分布显示,乳、婴儿期坠床均为致伤首要因素(62.5%、41.1%),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摔倒为年龄区间内首要因素(56.8%、61.9%、78.2%)。损伤地点分布:家庭250例(46%),其次为学校145例(27%),马路交通95例(18%),其他地点49例(9%)。前瞻性实验性观察研究60例符合纳入标准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予中药熏洗结合功能锻炼,对照组予温水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干预4周后,肘关节伸曲及前臂旋转功能获得明显改善。试验中途,3例患儿药物过敏停止观察研究,1例主动退出,4周后,应用肘关节hhs评分标准评价:实验组,优16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8%;对照组:优10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8.5%;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z=-2.091,p=0.037<0.05,两组存在差异,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1.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多发512周岁儿童期患儿,男童多见,发生率约为女童的2倍;其发生率与季节、气候、环境显着相关,夏秋季节发生率明显偏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多为摔倒、坠落、交通事故等损伤所致;多发于家庭、学校等场所;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多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其中正中神经损伤最常见,其次为桡神经和尺神经损伤。2.中药“熏洗一号”可有效缓解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部肌肉组织的紧张、强直,减轻局部组织的疼痛、肿胀,避免肘部肌腱粘连、组织萎缩、肌肉骨化,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后肘关节伸曲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康复意义。

农建部[3](2010)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肱疗肱骨干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4月应用LCP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和肱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38.2岁;右9例,左7例;新鲜骨折10例,按AO/ASIF分型:A2型3例,B1型1例,B2型2例,Cl型2例,C2型1例,C3型1例;肱骨干骨折不愈合6例,从受伤到最后手术的时间为4~50个月,平均18.2个月;合并同侧桡神经损伤3例,合并对侧肱骨干骨折1例,合并同侧前臂骨折4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例,同侧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再骨折2例。分别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系统(ASES)和肘关节Mayo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肩、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1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5月,平均15.4月;13例骨折于术后6~35周愈合,平均9.8周;1例骨折未愈,但内固定牢固;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77~100分,平均94.4分,优良率为92.9%;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80~100分,平均为97分,优良率100%。结论1.LCP是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和骨折不愈合有效的方法;2.肱骨干前方微创入路是安全的,无需暴露桡神经;3.肱骨干中上段骨折采用前外侧或外侧入路外侧接骨板固定,中段骨折采用前方入路前方接骨板固定,下段骨折采用后侧入路后侧接骨板固定;4.对于肱骨干骨折不愈合,接骨板坚强固定+自体松质骨植骨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不建议髓内钉内固定。

林育德[4](2010)在《手法复位与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手法整复中夹板及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及夹板或石膏外固定;B组为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治疗后患侧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携带角,骨折后遗症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2例骨折均愈合,无骨折不愈合病例。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肘关节活动范围及携带角变化评定疗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快,肘关节功能恢复好,肘内翻发生率低,无骨化性肌炎发生病例,无医源性损伤情况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伸直位固定,对固定之后的侧方再度移位的肱骨上骨折,疗效显着,骨折愈合快,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能有效防治肘内翻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少。中医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方面,有其特殊疗效及无可取代的便捷性,值得继承和发扬。

梁瑞歌[5](2010)在《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Ⅱb型骨折夹板钢托外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74例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比较74例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Ⅱb型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方法的疗效,找出此类骨折较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间所收治的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共74例,按非随机同期对照分组法分为两组:A组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B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将两组骨折复位后的Baumann角,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随访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费用采用SPSS8.0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骨折临床愈合时间、gartlandⅢ型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费用方面A组优于B组(P<0.05);gartlandⅡb型骨折肘关节功能优良率B组优于A组(P<0.05);复位后的Baumann角度数,随访肘关节功能评价总体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A组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方法均能取得满意疗效。闭合复位骨折愈合快、gartlandⅢ型骨折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费用较低,是一种治疗儿童明显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简、便、效、廉的方式,是此种骨折应当首先试用的方法。gartlandⅡb型骨折手术治疗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治疗亦可以采用。

胡敏[6](2007)在《三种方法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目前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以前治疗的相关病例,收集总结75例资料较完整的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28例(A组)、手法复位+闭合经皮穿针24例(B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法23例(C组)。对骨折愈合后三组病例的肘关节活动度、携带角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闭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快,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上优于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但肘内翻的发生率与两组相近。结论: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疗效显着,骨折愈合快,肘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及后遗症少,是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仍是最基础的治疗方法。

潘惠忠[7](2002)在《小夹板8字张力带治疗分离型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文中研究指明

赵宏普[8](2002)在《《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文中指出

二、小夹板8字张力带治疗分离型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夹板8字张力带治疗分离型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肱骨干闭合性骨折(AO C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微创接骨板桥接固定术的临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2)57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研究
        1.1 病例资料收集
        1.2 病例信息资料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
    2 前瞻性流行病学实验性观察研究
        2.1 一般资料
        2.2 试验方法和步骤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年龄侧别比较
    2 季节分布
    3 致伤原因分布
    4 损伤地点
    5 合并神经损伤
    6 治疗术式
    7 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临床观察
讨论
    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特点
    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
        2.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年龄、性别及侧别分布
        2.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时间分布
        2.3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发病原因
        2.4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地点分布
    3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选择
    4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康复
    5 中药熏洗促进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康复
    6 流行病学研究对健康教育的启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2:知情同意书
    附录3:肘关节HHS评分量表
    附录4:文献综述 儿童肱骨髁上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5:在校期间论文和科研情况

(3)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术前准备
    2.3 手术入路
    2.4 手术方法
    2.5 取自体髂骨植骨
    2.6 并发症的治疗
    2.7 术后处理
    2.8 术后随访及疗效评价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4.2 内固定方法
    4.3 自体骨植骨对骨折愈合的意义
    4.4 对1例骨折未愈的个案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经典病例汇报
综述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
附录
致谢

(4)手法复位与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整复手法
        2.2 牵引
        2.3 夹板或石膏固定
        2.4 临床检查复位结果
        2.5 对牵拉髁上骨折的评判
    3 评定方法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评定标准
        3.3 统计方法
    4 治疗结果
        4.1 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X线表现比较
        4.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4.3 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4.4 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肘关节携带角改变比较
        4.5 两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范围比较
        4.6 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后遗症及并发症比较
讨论
    1 肱骨髁上骨折的病因病机与分型
        1.1 伸直型骨折
        1.2 屈曲型骨折
    2 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生物力学分析
    3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时应考虑的因素
    4 保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及理论依据
    5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
    6 伸肘位U型石膏夹板行骨折固定效果分析
    7 伸肘位手法复位U型石膏夹板固定的优点
    8 并发症观察
        8.1 神经损伤
        8.2 肱动脉损伤
        8.3 Volkmann缺血性挛缩
        8.4 肘内翻
        8.5 骨化性肌炎
    9 功能锻炼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5)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Ⅱb型骨折夹板钢托外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74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病例分组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
        2.1.1 复位术前准备
        2.1.2 整复方法
        2.1.3 固定方法
        2.1.4 整复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2.2 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
        2.2.1 术前准备
        2.2.2 麻醉与体位
        2.2.3 手术方法
        2.2.4 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3 观察方法
    3.1 观察指标
        3.1.1 BAUMANN角的测量
        3.1.2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3.1.3 肘关节功能
        3.1.4 并发症
        3.1.5 治疗费用
    3.2 疗效评价标准
    3.3 统计学分析
4 治疗结果
    4.1 治疗后BAUMANN角的测量结果
    4.2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4.3 肘关节功能
    4.4 并发症
    4.5 治疗费用
5 讨论
    5.1 治疗结果分析
        5.1.1 治疗后BAUMANN角的测量
        5.1.2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5.1.3 不同类型的骨折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
        5.1.4 并发症
        5.1.5 治疗费用
    5.2 整复手法与外固定
        5.2.1 辨证进行手法整复
        5.2.2 外固定问题
    5.3 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5.4 手法复位的时机
    5.5 手法与手术的适应症
    5.6 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国内外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三种方法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临床研究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采集时间
        1.3 病例选择
        1.3.1 诊断标准
        1.3.2 纳入标准
        1.3.3 排除标准
        1.4 一般资料
        1.5 病例分组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2.2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2.3 手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3 研究方法
        3.1 观察指标
        3.1.1 影象学检查
        3.1.2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3.1.3 肘关节屈伸及旋转功能
        3.1.4 携带角的角度
        3.1.5 肘内翻畸形
        3.2 疗效评价标准
        3.2.1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3.2.2 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3.2.2.1 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
        3.2.2.2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改良肘关节功能评价法
        3.3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
        4.2 肘关节屈伸功能疗效比较
        4.3 肘关节携带角变化的比较
        4.4 Flynn标准肘关节功能评定比较
        4.5 HSS改良肘关节功能评价比较
        4.6 肘内翻畸形发生率的比较
讨论
    1 关于治疗方法
        1.1 手法整复
        1.2 小夹板固定
        1.3 经皮穿针
        1.4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2 关于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文献综述 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治疗进展
附件2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小夹板8字张力带治疗分离型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4 讨 论

四、小夹板8字张力带治疗分离型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 [1]肱骨干闭合性骨折(AO C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微创接骨板桥接固定术的临床比较研究[D]. 苏文财.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2]57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 李扬.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3]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的疗效分析[D]. 农建部. 中南大学, 2010(02)
  • [4]手法复位与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D]. 林育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3)
  • [5]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Ⅱb型骨折夹板钢托外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74例临床观察[D]. 梁瑞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6]三种方法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D]. 胡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7(07)
  • [7]小夹板8字张力带治疗分离型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J]. 潘惠忠. 中医正骨, 2002(12)
  • [8]《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J]. 赵宏普. 中国骨伤, 2002(12)

标签:;  ;  ;  ;  ;  

小夹板8张力带治疗孤立性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