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制出丝绸果蔬保鲜膜

日本研制出丝绸果蔬保鲜膜

一、日本开发蚕丝果蔬保鲜膜(论文文献综述)

方东路[1](2017)在《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对金针菇的保鲜作用及其机理》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决金针菇采后品质劣变的问题,延长商品货架期,本研究在实验室前期配方优化的基础上,利用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三种纳米原料,加工制备了一种新型聚乙烯基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并在金针菇贮藏保鲜中进行了应用。通过测定包装内气体成分、微生物生长、金针菇贮藏品质等指标,以及分析菇体细胞自由基代谢和蛋白表达差异,以揭示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对金针菇保鲜作用的机理,为纳米保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以聚乙烯为基材,结合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凹凸棒土和其他加工辅料,通过二次造粒技术,吹塑制得了一种厚度为40μm的纳米复合包装材料。以未添加纳米颗粒的普通聚乙烯包装膜为对照,测定分析了纳米复合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颗粒分布、安全性能和生产成本。结果表明,纳米银和纳米二氧化钛分别以面心立方晶相和锐钛矿晶型为主要形式分布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在聚乙烯基质中分布均匀,粒子尺寸直径主要集中在50-100nm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纳米颗粒的添加使得纳米膜和普通聚乙烯膜相比,纵向拉伸强度提高了26.91%,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 37.41%,CO2透过率降低了 6.0%,02透过率降低了 8.0%,同时透光率也降低了 8.0%。纳米复合包装材料符合国家GB 9687-1988标准安全规定的要求。迁移实验表明,在4℃低温条件下纳米颗粒无迁移现象发生;在25℃条件下,虽然可以检测到微量银元素(0.02 mg/kg DW)的迁移,但是其迁移含量在国家GB 9685-2016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无安全风险。从成本上看,虽然纳米包装材料比未添加纳米粒子的聚乙烯材料贵了 35.79%,但相比于保鲜作用,生产成本可接受。2、利用纳米复合包装袋和普通聚乙烯包装袋对新鲜金针菇进行贮藏保鲜处理,在4℃下贮藏21天,每隔三天观测包装袋内氧气、二氧化碳和乙烯气体浓度,以及金针菇自身感官、营养、微生物和风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纳米包装可以吸收氧化乙烯,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降低金针菇的呼吸作用,呼吸速率最大值比对照组降低了 19.17%。两种包装金针菇失重率在贮藏期间均保持在1%以下。低温贮藏21天后,和对照组相比,纳米材料包装的金针菇开伞率降低了 39.80%,菇柄伸长率降低了 44.08%,最大剪切力降低了 16.45%,褐变度降低了 22.01%。纳米包装还可以延缓金针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的消耗或降解过程。从微生物生长情况看,纳米包装在贮藏中后期可以显着抑制金针菇嗜温菌、嗜冷菌、假单胞菌、酵母和霉菌的生长。风味检测结果显示,3-辛酮和3-辛醇是新鲜金针菇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经过21天贮藏后,纳米材料包装的金针菇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是酮类(73.9%),烃类物质相对含量为12.7%,比新鲜金针菇高了近一倍。相比之下,普通聚乙烯包装的金针菇的主要风味物质是杂环与芳香类物质。此外,由于无氧呼吸作用使得普通聚乙烯包装的金针菇产生乙醇积累,其相对浓度在贮藏末期为5.3%,而纳米材料包装的金针菇乙醇相对浓度仅为0.8%。两种包装金针菇的非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酸味、咸味和鲜味相关物质的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相比于对照组,纳米材料包装的金针菇酸味物质和回味值与贮藏初期相比未出现显着性差异。3、通过测定4℃低温贮藏期间不同包装金针菇自由基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以及膜透性变化,以揭示纳米包装对金针菇菇体细胞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包装可以提高金针菇菇体抗氧化酶的活性。贮藏第3天时,纳米材料包装的金针菇的SOD和POD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34.67 U/mg protein和44.78 U/mg protein,显着(P<0.05)高于普通聚乙烯包装的金针菇;贮藏第6天时,CAT酶活性达到最大值(767.41 U/mg protein),比对照组高了15.46%。纳米包装可以延缓金针菇细胞自由基的产生与积累,减少细胞氧化损伤,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贮藏21天后,纳米材料包装的金针菇O2·--和H2O2含量分别为3.86 mmol/kg FW和14.65 mmol/kg FW,显着低于普通聚乙烯包装金针菇组。贮藏3天后,纳米材料包装的金针菇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纳米包装可以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相对电导率测定和电镜观察结果也证明了纳米包装可以保护金针菇细胞结构,维持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低场核磁共振检测结果显示,新鲜金针菇弛豫曲线共有四个特征峰,分别代表细胞壁内的结合水分子信号(T21)、细胞质内的半结合水分子信号(T22)、细胞间隙(T23)和液泡(T24)内的自由水分子信号。贮藏21天后,相比于纳米包装,普通聚乙烯包装金针菇核磁信号弛豫曲线峰T22、T23和T24出现了明显的左移现象,并且T23和T24之间还出现了肩峰融合的趋势,说明对照组金针菇细胞生物膜受到自由基的攻击而损伤,透过性增强,细胞质和液泡中的溶质等大分子物质开始溶出,进而影响了低场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出现了偏移和融合的现象。4、利用TMT标记结合2D LC-MS/MS技术对新鲜金针菇、21天贮藏后纳米材料包装和普通聚乙烯包装的金针菇的蛋白进行分离鉴定,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数据深度分析。实验结果共鉴定出2283个可信蛋白,其中筛选出差异蛋白429个。纳米材料包装的金针菇蛋白样品对比新鲜金针菇蛋白样品组(N/F)共检测到181个差异蛋白,上调蛋白176个,下调蛋白5个;普通聚乙烯包装的金针菇蛋白样品对比新鲜金针菇蛋白样品组(P/F)共检测到145个差异蛋白,上调蛋白117个,下调蛋白28个;纳米材料包装的金针菇蛋白样品对比普通聚乙烯包装的金针菇蛋白样品组(N/P)共检测到297个差异蛋白,上调蛋白232个,下调蛋白65个。对N/P组差异蛋白数据GO分析发现,上调的差异蛋白50%都分布在细胞的细胞质中,主要参与了氨基酸合成与代谢(16%)、蛋白运输(15%)、信号传导(11%)、应激反应(11%);下调差异蛋白分布在细胞的线粒体(35%)、细胞质(31%)和膜结构(18%)上,主要参与了碳水化合物代谢(32%)、氨基酸合成与代谢(24%)和有机酸代谢(12%)。通过GO、KEGG和PPI分析发现,纳米包装可以延缓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等能量代谢过程相关蛋白的表达,如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裂合酶等;提高甲酸脱氢酶和乙醛脱氩酶蛋白表达,进而减少因无氧呼吸积累的乙醇带来的伤害;降低B-葡糖苷酶和海藻糖酶的蛋白表达,延缓纤维素和海藻糖的降解过程,进而保护细胞壁结构和提高细胞抗性;提高酵母氨酸脱氢酶、色氨酸合酶、谷氨酸脱氢酶、延长因子和蛋白二硫键异构酶等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金针菇细胞在胁迫条件下的耐受性,保证细胞内碳氮代谢平衡,协助修复错误修饰蛋白。另一方面,纳米包装还可以提高金针菇信号传导相关蛋白,比如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肌醇-磷酸合酶、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蛋白激酶C和BAR衔接蛋白hob3的表达;应激反应相关蛋白,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和热激蛋白的表达。综上所述,纳米包装可以减缓金针菇细胞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表达,提高金针菇菇体细胞内抗氧化酶蛋白、蛋白错误修饰修复相关蛋白、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减少自由基氧化损伤,维持碳氮代谢平衡,增强金针菇的抗逆性与贮藏稳定性,最终达到延长金针菇的货架期的目的。

张亚洲[2](2016)在《果蔬保鲜包装纸抗老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消费者对于果蔬综合品质要求日益增高的现代社会,高环保、低农残势必成为保鲜方式的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果蔬保鲜纸在取材上绿色环保,在降低农残的思路上更突显出优势。本试验以发明一种适用于富士苹果长期贮藏保鲜的外涂敷型抗老化保鲜纸为目的,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方纸张的性质特点,明确所选纸张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抗老化特性,同时筛选出富士苹果优势致病菌的最佳复配保鲜剂,制造出果蔬保鲜纸并应用,检测贮藏过程中富士苹果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对抗老化果蔬保鲜纸保鲜理论具有重要理论和指导意义。(1)不同的纸张材料在性质特点方面存在差异。生宣纸的纤维含量最高,纤维结晶度最大,但力学性能最差;新闻纸纤维含量较高,力学特性较好,但纤维结晶度最低;阔叶木硫酸盐浆与针叶木硫酸盐浆纤维含量差异不大,但阔叶木浆料的力学特性较弱。针对果蔬保鲜纸所需特性,纤维含量最高的生宣纸、柔韧性最佳的新闻纸和力学特性最强的抄造纸1为保鲜纸基材抗老化特性研究的最佳材料。(2)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温度、湿度、紫外光照对纸张老化的影响及老化在宏观、微观方面的具体表现,纤维素含量的降低,抗张指数的下降和红外光谱测定出的羧基羰基官能团的增加,在耐热性和耐久度方面相对完整地在体现出了纸张老化的进度;老化因素的正交试验得出,生宣纸纤维素分解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高温>高湿>光照,新闻纸和抄造纸1,纤维素分解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高温>光照>高湿;鉴于果蔬储藏的低温、高湿、无光照环境,考虑到高湿对生宣老化的极大促进作用,新闻纸和抄造纸1确定为果蔬保鲜纸的基材。(3)经过病原微生物分离、纯化、鉴定,确定3种优势致病菌,包括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 Phaeria)、黄暗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eonigrum);最有效的保鲜剂为多菌灵和特克多,果蔬保鲜纸的保鲜剂为多菌灵:特克多=1:2的复配保鲜剂,其MIC值达到最低,为0.78。(4)富士苹果经0℃预冷24h处理后直接用本试验制造的抄造保鲜纸包装并于-1℃贮藏,90d贮藏期内在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酚含量、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及感官评价、菌落总数方面均显着优于浸泡保鲜剂的传统保鲜方式,且使多菌灵残留量上大大降低。

田智芳[3](2014)在《重组家蚕丝素重链蛋白的构建与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蚕丝作为一种天然的动物蛋白质,越来越多地被研究用作生物材料,尤其是组织工程支架。丝素蛋白生物材料的应用主要是作为组织修复用材料,而修复不同的组织,对于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也有不同的要求,材料的结构性能由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所决定,二级结构取决于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及其排列顺序。组成家蚕丝素蛋白主要有重链,轻链和P25蛋白,每段序列的存在对丝素蛋白的结构性能都有特定的意义,也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科学问题。作为丝素主要组成部分的重链,由结晶和非结晶区交错排列组成,结构有序、规整,有利于合理设计。本文对丝素重链进行分析设计,为了更好地研究蛋白质序列-结构-功能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家蚕丝素重链结晶区非结晶区的基因序列重组克隆,采用微生物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大量表达制备蛋白、分离纯化,并初步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为研究家蚕丝素重链各个序列对丝素结构与功能(尤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提供材料及制备方法。分析家蚕丝素蛋白重链的基因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结合本课题之前的设计研究,本文将设计的几种典型的结晶区重复肽段(GAGAGX)16(X=A,S,V,Y)与非结晶区肽段(F)进行基因重组,将结晶区重复肽段(GAGAGS)16与不同倍数非结晶区(Fn)进行基因重组,并构建了重组基因的pGEX系列表达载体。采用PCR方法克隆了家蚕丝素重链的C-末端多肽序列的编码基因,构建了克隆质粒,为以后进一步与丝素重链核心区重组奠定基础。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测序鉴定了所有克隆质粒和表达载体构建的正确性,没有发生任何基因突变和缺失。将构建的表达载体转染大肠杆菌BL21中加入IPTG诱导表达。经过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表明表达载体pGEX能很好地表达目的蛋白。本文重点研究了丝素重链结晶区(GAGAGS)16肽段与不同倍数非结晶区肽段的重组基因的优化表达条件,主要包括表达载体pGEX-gs16f1、pGEX-gs16f4、pGEX-gs16f8和pGEX-gs16f12,其相对应的表达产物为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标签的融合蛋白GST-GS16F1、GST-GS16F4、GST-GS16F8和GST-GS16F12。调查了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苷糖(IPTG)不同浓度(0,0.1,0.2,0.3,0.4,0.5,0.6,0.7,0.8,0.9,1.0mmol/L)和不同诱导培养时间(0,1,2,3,4,5,6,7,8h)对GST-GS16F1、GST-GS16F4、GST-GS16F8和GST-GS16F12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融合蛋白最佳表达的诱导剂浓度分别为0.2mmol/L、0.1mmol/L、0.4mmol/L和0.6mmol/L;诱导培养时间分别为3小时、4小时、6小时和3小时。大量表达了三种融合蛋白GST-GS16F1,GST-GS16F4和GST-GS16F8,采用GST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SDS-PAGE结果显示均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单一蛋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三种融合蛋白在最佳IPTG浓度和培养时间下的表达产率分别为每升菌液菌细胞表达53.20、30.59和14.02mg左右。纯化并超滤后的融合蛋白GST-GS16F1,GST-GS16F4和GST-GS16F8采用凝血酶酶切后分离得到目的肽段GS16F1,GS16F4和GS16F8。对融合蛋白和目的肽段进行了质谱分析,测量结果得到的分子量与理论值相一致。对纯化并超滤的三种融合蛋白GST-GS16F1,GST-GS16F4和GST-GS16F8进行了等电点性质的测定和氨基酸组成分析。Zeta-电位分析显示融合蛋白GST-GS16F4和GST-GS16F8的等电点在44.5之间,GST-GS16F1的等电点在55.5之间,与理论值相一致。氨基酸组成的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也相符。这些结果间接说明了设计的重组蛋白得到了正确的表达。

李爱珍[4](2010)在《明胶—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食性膜多以复合形式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天然大分子物质为材料制成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阻隔性,用于食品包装,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本文以明胶、壳聚糖为成膜原料,系统研究了明胶膜及其复合膜的成膜工艺、配方及其性能影响因素,从而制备出单一明胶膜及明胶-壳聚糖复合膜。分别采用拟杯子法、拉伸实验和比色法对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WVP)、抗拉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和透光率进行了测试。使用正交及响应面法得到了明胶膜及明胶-壳聚糖复合膜的最佳工艺及配方。首先,探讨了单一明胶膜的制备工艺,以明胶为成膜基质,甘油为增塑剂,转谷氨酰胺酶为交联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条件优化可食用膜配料,经过脱气、干燥、回软、揭膜等工序制备可食性明胶膜。结果显示,明胶浓度6%、甘油浓度3%、转谷氨酰胺酶加量0.3%、pH6.5,所得食用膜各项性能最优。其次,探讨了明胶-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工艺,研究了将6%明胶、1.5%壳聚糖按一定的比例制备复合膜,研究了增塑剂甘油对复合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甘油用量的增加,膜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水蒸气透过系数先降后升,膜的透光率变动不大。因此制备复合膜适宜的甘油用量为4%(w/w);研究了交联剂转谷氨酰胺酶对复合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酶用量在0.3%(以干明胶计)时,膜的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达到最优,其他各项性能也较好;还研究了pH等因素对复合膜的影响。以响应面实验设计分析法,得到适宜的配料为明胶6%(w/w),甘油用量3.26%,转谷氨酰胺酶用量0.40%,得到的复合膜抗拉强度22.8168,断裂伸长率167.166。该工艺不仅改善了可食膜一直以来存在的机械强度差的缺陷,由于加入了壳聚糖,还增强了食用膜的保鲜性能。最后研究了明胶-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膜的保鲜效果,以6%明胶、1.5%壳聚糖按最佳配比制成保鲜剂,对鲜肉及鲜切葡萄进行涂膜保鲜,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对鲜肉与鲜切葡萄均起到了较好的保鲜效果,使鲜肉在4℃时20天内不发生变质,而鲜切葡萄在室温(30℃左右,夏季)第10天仍能保持新鲜状态。本论研究结果不仅为可食性膜在食品和其它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数据,而且将明胶与壳聚糖复合后由转谷氨酰胺酶交联改性,丰富了复合可食性膜的研究理论,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高光[5](2010)在《柞蚕丝素肽可食膜在大樱桃保鲜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樱桃是一种不耐贮运的水果,长时间保存就会发生果实腐烂变质、果梗枯萎变褐、果实变软等现象,色泽由红色变为暗褐色。此外,还容易发生霉变和细菌性病害。因此,研究易被生物降解,无任何环境污染,制备工艺简单,对果蔬具有良好保鲜效果的可食性薄膜,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柞蚕丝素蛋白为研究对象,对碱性蛋白酶水解丝素蛋白的水解工艺、可食膜制备工艺及可食膜在大樱桃保鲜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以水解度为指标,对碱性蛋白酶水解丝素蛋白的水解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7.1.6系统提供的Box-Behnken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当浓度为10g/L时,碱性蛋白酶水解柞蚕丝素蛋白的最适水解条件为:pH9.3,水解温度49℃,加酶量5000U/g。当水解时间为12h时,柞蚕丝素肽的得率为31.4%。2.以丝素肽为主要成膜原料,研究了丝素肽浓度、增塑剂用量、交联剂添加量、成膜温度等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素肽浓度和增塑剂用量高或低对成膜都不利,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加,膜的透水系数WVP随之增加,过多则影响成膜性;膜的透水系数WVP随交联剂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膜的交联度随之增强,但透明度却逐渐下降;温度与膜的成膜性有一定线性关系,对膜的WVP影响不大。丝素溶液的浓度为2%,明胶溶液的浓度为2%,增塑剂(甘油和山梨醇)添加量为1%,甘油和山梨醇的配比为1:2,交联剂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为2%,40℃烘干成膜,膜性能较好。3.利用成膜性能较好的膜液配方对大樱桃进行保鲜实验,分别将涂膜后的果实置于室温和冰箱中贮藏,测定其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此膜对室温下贮藏的大樱桃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在30±5℃室温下贮藏的涂膜果实,其生命活动受到一定抑制,减少了果实对营养物质的消耗,膜的阻隔性使腐烂率降低了32.1%。由于冰箱贮藏环境的不断变化,破坏了膜结构,影响了果实的保鲜效果,由此可知,该膜对环境湿度的变化有一定敏感性。

李东梅[6](2009)在《鲜切苹果保鲜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鲜切果蔬因其食用方便简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但因其切割后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其货架期缩短,因此在国内外销售受到了极大限制。目前,我国销售蔬菜类都是在5℃以下手工完成,其货架期仅为3d,极大地限制了果蔬的品种和销售领域。为探讨保持产品品质,延长货架期,本文以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鲜切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了单一褐变抑制剂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钙、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及其组合对鲜切苹果褐变的抑制效果,研究了抗坏血酸和氯化钙配比达到抗坏血酸钙作用效果;研究了三种蛋白和三种多糖类涂膜剂成膜效果和其对鲜切苹果保鲜性能研究;研究了五种防腐剂对鲜切苹果防腐效果研究;同时把抑制剂最优组合、涂膜和防腐剂一起组合对鲜切苹果进行防腐保鲜性能综合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多酚氧化酶活性受PH、底物浓度、酶液浓度、抑制剂等因素影响而不同,研究最佳测试条件为:磷酸缓冲液(pH6.8)1mL,加入1.5mL 0.4%的邻苯二酚,于30℃保温5min,加1mL的酶液,迅混匀后在416nm下进行测定吸光度的变化,计算酶的活力条件较好。2.单一褐变抑制剂中6.0%抗坏血酸、1.5%L-半胱氨酸、1.5%抗坏血酸钙,2.0%柠檬酸,0.6%异VC钠,处理均能较好地抑制鲜切苹果褐变;抗坏血酸和氯化钙配比为3:1对鲜切苹果褐变抑制较佳。3.正交实验优化从6个指标来看,即使在贮藏时间达到14d效果很好,其复合组合为:抗坏血酸6.0%,氯化钙0.5%,L伴光胺酸0.5%,柠檬酸1.0%,异抗坏血酸钠0.4%。4.涂膜剂中大豆蛋白4/100g、乳清蛋白6/100g、羧甲基纤维素:0.5/100g、1.0/100g、大豆多糖2.0/100g成膜性较好;其对鲜切苹果保鲜中,大豆蛋白4/100g在一个星期内对鲜切苹果保鲜性能最好。5.涂膜液中加入优化组抑制剂组合为:大豆蛋白4g/100g水,甘油为25%(w甘油/w蛋白)为涂膜剂,然后加入6.0%抗坏血酸,0.5%氯化钙,0.5%L-半光胺酸,1.0%柠檬酸,0.4%异抗坏血酸钠,在15d内保鲜效果很好。6.单一防腐剂中80mg/Kg纳他霉素、0.25g/Kg乳酸链球菌素、1.0g/Kg苯甲酸钠、0.2g/L次氯酸钠、40mL/L过氧化氢防腐效果较好,防腐剂杀菌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纳他霉素>双氧水>次氯酸钠>苯甲酸钠>乳酸链球菌素。7.鲜切苹果褐色变化和防腐变化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在涂膜液中加入化学抑制剂和防腐剂,在效果上既抑制了褐色又起到了防腐作用,其组合为:大豆蛋白4g/100g水,甘油为25%(w甘油/w蛋白)为涂膜剂,然后加入6.0%抗坏血酸,0.5%氯化钙,0.5%L-半光胺酸,1.0%柠檬酸,0.4%异抗坏血酸钠,80mg/Kg纳他霉素,可使货架期长达20d。

陈光,孙旸,王刚,苏玉春[7](2008)在《可食性膜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可食性膜是当前包装材料研究中较为热门的课题,国内外不断有新的产品和技术出现,并已应用到商品流通的许多领域,特别是食品包装和保鲜领域。文中对可食性膜的分类与特点、膜制备工艺与膜特性以及膜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章伯元[8](2007)在《蚕茧制备的果品保鲜剂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鲜果品采后仍然进行着复杂的生物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如营养物质的消耗、呼吸和蒸腾作用,很容易产生皱缩、失重、萎蔫、变质等现象,影响了果品的品质、销售和供应时间,因而研究果品保鲜是实现其产业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桑蚕茧具有多孔性的网状结构,有良好的通气性和通水性,其主要组分是丝胶和丝素,丝胶为水溶性球状蛋白质,约占20~30%左右;而丝素为非水溶性的纤维状蛋白质,约占70~80%左右,其共性是组成这二类物质的蛋白质分子链中,均含有较多的极性基团,可吸附果品产生的如乙烯、二氧化碳等气体,抑制果品的衰老变质。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介绍了新型水果保鲜剂——蚕茧保鲜剂的制作方法,总结了其特点;第二部分以苏州东山枇杷为供试材料,采用蚕茧保鲜剂研究了枇杷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第三部分研究典型跃变型水果——香蕉成熟期间乙烯释放量与蚕茧保鲜剂的关系,探索其保鲜的机理。研究介绍了利用蚕茧制作果品保鲜剂的方法和特点。蚕茧作为天然生物材料,制作保鲜剂具有材料要求低、取材容易、加工方便和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等特点。试验研究了蚕茧保鲜剂对枇杷保鲜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采用蚕茧保鲜剂的枇杷贮藏期比空白对照延长7d左右的时间;0℃条件下使用蚕茧保鲜剂可明显减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损失,使枇杷果实贮藏时间达到40d以上。试验比较了蚕茧和珍珠岩对常温(25℃±5℃)和控温(13℃±1℃)条件下对香蕉贮藏环境乙烯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以蚕茧作为固体吸附式保鲜剂处理香蕉可显着减少贮藏环境中乙烯的积累量,控温(13℃±1℃)条件下以蚕茧作为固体吸附式保鲜剂处理香蕉也有同样明显的效果,且效果明显优于珍珠岩。

汤虎,徐志宏,孙智达,魏振承,池建伟,刘文豪[9](2007)在《可食性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可食性膜的主要特性和优点,总结了国内外可食性蛋白膜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可食性蛋白膜的研究方案,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付田霞,王学英,李群[10](2005)在《蚕丝粉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论述国内外近年来蚕丝粉在化妆品、食品、医疗保健品及化工等方面的研究及利用现状;阐述了蚕丝粉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并就蚕丝粉的应用前景作了评述,认为蚕丝粉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将在广泛领域内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将给人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日本开发蚕丝果蔬保鲜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开发蚕丝果蔬保鲜膜(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对金针菇的保鲜作用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金针菇生产概况及营养价值
    1.2 金针菇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特点
        1.2.1 采后呼吸与蒸腾作用
        1.2.2 感官与形态变化
        1.2.3 营养物质代谢变化
        1.2.4 菇体衰老生理变化
    1.3 食用菌保鲜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食用菌采后贮藏条件
        1.3.2 食用菌物理保鲜技术
        1.3.3 食用菌化学保鲜技术
        1.3.4 食用菌生物保鲜技术
        1.3.5 食用菌复合保鲜技术
    1.4 纳米包装材料研究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4.1 食品保鲜包装中常用的纳米材料
        1.4.2 纳米材料的迁移风险及安全性研究
        1.4.3 纳米材料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立题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制备与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试剂与仪器
        2.2.3 技术路线
        2.2.4 纳米复合包装膜的制备
        2.2.5 纳米复合包装膜微观与晶相结构表征
        2.2.6 纳米复合包装膜物理性能检测
        2.2.7 纳米复合包装膜安全性能检测
        2.2.8 成本分析
        2.2.9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纳米材料微观结构检测
        2.3.2 纳米材料XRD检测
        2.3.3 纳米材料物理性能检测
        2.3.4 纳米材料安全性能检测
        2.3.5 纳米材料迁移实验结果
        2.3.6 纳米材料生产成本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纳米包装对金针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试剂与仪器
        3.2.3 技术路线
        3.2.4 贮藏前处理
        3.2.5 包装袋内气体成分变化分析
        3.2.6 呼吸速率测定
        3.2.7 失重率、开伞率和菇柄伸长率的测定
        3.2.8 剪切力的测定
        3.2.9 可溶性固形物和褐变度的测定
        3.2.10 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测定
        3.2.11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3.2.12 微生物指标测定
        3.2.13 风味物质的测定
        3.2.1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包装处理包装袋内气体成分的测定结果
        3.3.2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外观的影响
        3.3.3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呼吸速率的影响
        3.3.4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失重率、开伞率、菇柄伸长率和剪切力的影响
        3.3.5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褐变、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3.7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3.3.8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3.3.9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3.4 讨论
        3.4.1 纳米包装对金针菇贮藏期间包装内部气体调节的作用
        3.4.2 纳米包装对金针菇贮藏期间营养品质的影响
        3.4.3 纳米包装对金针菇贮藏期间风味品质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纳米包装对金针菇细胞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试剂与仪器
        4.2.3 技术路线
        4.2.4 超氧自由基(0_2~·-)过氧化氢(H_20_2)含量测定
        4.2.5 抗氧化酶系活性测定
        4.2.6 膜透性变化测定
        4.2.7 膜脂过氧化测定
        4.2.8 透射电镜观察
        4.2.9 低场核磁共振(LF-NMR)测定
        4.2.10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4.3.2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SOD、CAT和POD酶活性的影响
        4.3.3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4.3.4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3.5 不同包装处理对金针菇细胞微观结构的影响
        4.3.6 不同包装金针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
    4.4 讨论
        4.4.1 纳米包装对金针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4.4.2 纳米包装对细胞膜完整性的保护作用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纳米包装对金针菇蛋白表达差异的影响及其保鲜机理的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试剂与仪器
        5.2.3 技术路线
        5.2.4 金针菇蛋白提取与SDS-PAGE电泳分析
        5.2.5 TMT标记结合2D LC-MS/MS鉴定分析
        5.2.6 金针菇差异蛋白筛选
        5.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8 荧光定量PCR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包装金针菇蛋白提取与SDS-PAGE电泳结果
        5.3.2 TMT标记结合2D LC-MS/MS鉴定结果与差异蛋白筛选
        5.3.3 不同包装金针菇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5.3.4 不同包装金针菇差异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验证
    5.4 讨论
        5.4.1 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
        5.4.2 与氨基酸合成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
        5.4.3 与信号传导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
        5.4.4 与应激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果蔬保鲜包装纸抗老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保鲜纸
        1.1.1 保鲜纸的研究现状
        1.1.2 保鲜纸的种类
        1.1.3 保鲜纸的制备方法
        1.1.4 保鲜纸的性能评价
    1.2 基材纸张材料的成分、特点及主要性质
        1.2.1 纸张材料的成分要素
        1.2.2 纸张材料的结构特点
        1.2.3 纸张材料的力学、光学性质
    1.3 纸张老化的研究进展
        1.3.1 纸纤维的热性质
        1.3.2 纸张耐久、耐热性与老化性质
        1.3.3 纸张老化机理
        1.3.4 纸张老化性能的评价方法
    1.4 果蔬采后保鲜剂
        1.4.1 化学保鲜剂
        1.4.2 天然保鲜剂
    1.5 果蔬保鲜纸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5.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5.2 发展趋势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剂与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试验设计
        2.2.1 保鲜纸基材纸张性能研究
        2.2.2 保鲜纸基材纸张老化性能研究
        2.2.3 保鲜剂抑菌性能研究
        2.2.4 保鲜纸对富士苹果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研究
    2.3 试验方法
        2.3.1 试材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
        2.3.2 培养基
        2.3.3 富士苹果优势致病菌确定
        2.3.4 抑菌活性较高的保鲜剂及浓度的确定
    2.4 测定指标方法
        2.4.1 纸张性能指标测定
        2.4.2 苹果品质及生理指标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保鲜纸基材纸张性能研究
        3.1.1 不同浆料配比对纤维含量的影响
        3.1.2 不同浆料配比对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3.1.3 不同浆料配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1.4 不同纸张的SEM观察
        3.1.5 小结
    3.2 保鲜纸基材纸张老化性能研究
        3.2.1 温度对纸张老化作用
        3.2.2 湿度对纸张老化作用
        3.2.3 紫外光照对纸张老化作用
        3.2.4 温度、湿度、紫外光照对老化促进作用比较
        3.2.5 小结
    3.3 保鲜剂抑菌性能研究
        3.3.1 菌种反接试验致病性统计
        3.3.2 苹果优势致病菌的鉴定
        3.3.3 菌悬液的制备
        3.3.4 高效保鲜剂的筛选
        3.3.5 选定保鲜剂对3种优势致病菌菌丝及其孢子生长抑制试验
        3.3.6 选定保鲜剂对优势菌MIC值测定
        3.3.7 复配保鲜剂对优势菌MIC值测定
        3.3.8 小结
    3.4 保鲜纸对富士苹果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研究
        3.4.1 保鲜纸对苹果硬度的影响
        3.4.2 保鲜纸对苹果失重率的影响
        3.4.3 保鲜纸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3.4.4 保鲜纸对苹果可滴定酸的影响
        3.4.5 总酚含量的测定
        3.4.6 保鲜纸对苹果贮藏期间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4.7 保鲜纸对贮藏苹果细胞膜透性变化的影响
        3.4.8 不同保鲜纸贮藏末期富士苹果感官评价
        3.4.9 保鲜纸对苹果微生物指标的影响
        3.4.10 保鲜纸对多菌灵残留的影响
        3.4.11 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3)重组家蚕丝素重链蛋白的构建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家蚕丝素蛋白的组成
    1.2 家蚕丝素蛋白的结构
    1.3 家蚕丝素蛋白的功能及其应用
    1.4 家蚕丝素蛋白肽段的研究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家蚕丝素重链蛋白的基因设计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重组家蚕丝素重链基因序列的设计与重组克隆
        2.3.2 家蚕丝素重链 C-末端基因的克隆
        2.3.3 重组家蚕丝素重链表达载体的构建
        2.3.4 克隆质粒与表达载体的鉴定
        2.3.5 DNA 测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家蚕丝素重链蛋白的表达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融合蛋白的初步表达
        3.3.2 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3.3.3 融合蛋白的纯化鉴定
        3.3.4 融合蛋白表达产率测定
        3.3.5 融合蛋白质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蚕丝素重链蛋白的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等电点分析
        4.3.2 氨基酸组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全文结论
    5.2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5.3 本文的不足与今后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4)明胶—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可食性膜及其发展概况
    1.2 可食性膜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1.2.1 多糖薄膜
        1.2.2 蛋白质薄膜
        1.2.3 脂质薄膜
        1.2.4 复合膜
    1.3 可食性膜的应用
        1.3.1 在肉制品加工与保鲜中的应用
        1.3.2 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3.3 在油炸食品中的应用
        1.3.4 在焙烤制品中的应用
        1.3.5 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1.4 可食性膜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改性明胶可食性膜的制备研究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改性明胶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
        2.2.2 膜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TS)的测定
        2.2.3 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E)
        2.2.4 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
        2.2.5 膜透光率的测定
        2.2.6 膜吸水率的测定
        2.2.7 阻氧能力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明胶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2.3.2 转谷氨酰胺酶(TGase)对膜性能的影响
        2.3.3 甘油用量对膜性能的影响
        2.3.4 pH对膜性能的影响
        2.3.5 正交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明胶-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3 复合膜的制备
        3.1.4 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3.1.5 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
        3.1.6 膜透光率的测定
        3.1.7 透氧率的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明胶-壳聚糖复合膜制备的单因素分析
        3.2.2 明胶-壳聚糖复合膜制备最佳工艺研究
    3.3 几种食用膜的微观结构
        3.3.1 薄膜的红外光谱(IR)分析
        3.3.2 薄膜的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明胶-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膜的应用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复合保鲜膜液的配置
    4.2 应用研究
        4.2.1 鲜肉保鲜试验
        4.2.2 鲜切葡萄保鲜试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明胶-壳聚糖复合膜对鲜肉的保鲜效果
        4.3.2 明胶-壳聚糖复合膜对鲜切葡萄的保鲜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柞蚕丝素肽可食膜在大樱桃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丝素蛋白盐溶方法的研究
        1.2.2 丝素水解工艺的研究
        1.2.2.1 酸碱法水解
        1.2.2.2 酶法水解
        1.2.3 可食膜的研究
        1.2.3.1 可食膜的种类
        1.2.3.2 可食膜的特点
        1.2.4 丝素蛋白膜的改性
        1.2.4.1 共混改性
        1.2.4.2 化学交联
        1.2.5 水果保鲜的研究
        1.2.5.1 果蔬保鲜的方法
        1.2.5.2 涂膜保鲜的研究
        1.2.5.3 涂膜在果蔬保鲜中的作用特点
        1.2.5.4 樱桃的贮藏保鲜方法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柞蚕丝素肽制备工艺的研究
        2.1.1 试验材料
        2.1.1.1 试剂与药品
        2.1.1.2 试剂配制
        2.1.1.3 设备与仪器
        2.1.2 试验方法
        2.1.2.1 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77]
        2.1.2.2 脱胶工艺条件的研究
        2.1.2.3 盐溶法处理丝素蛋白
        2.1.2.4 酶的选择
        2.1.2.5 单因素对蛋白酶水解能力的影响
        2.1.2.6 酶解、灭酶
        2.1.2.7 离心
        2.1.2.8 蛋白酶水解条件的优化
        2.1.2.9 水解度的测定[23]
    2.2 柞蚕丝素肽可食膜制备工艺的研究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2.1 丝素肽溶液(Silk Fibroin,SF)浓度测定
        2.2.2.2 丝素蛋白膜制备的工艺流程
        2.2.2.3 丝素蛋白膜的性能测试
        2.2.2.4 大樱桃营养成分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柞蚕丝素肽制备工艺的研究
        3.1.1 碳酸钠二次脱胶最佳工艺的研究
        3.1.2 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酶活力测定(Folin-酚法)
        3.1.3 盐溶法处理丝素蛋白的研究
        3.1.4 不同蛋白酶对丝素蛋白水解作用的比较
        3.1.5 单因素对蛋白酶水解能力的影响
        3.1.5.1 水解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
        3.1.5.2 水解温度对水解度的影响
        3.1.5.3 pH 对水解度的影响
        3.1.5.4 加酶量对水解度的影响
        3.1.6 碱性蛋白酶水解条件的优化
        3.1.6.1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3.1.6.2 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
        3.1.6.3 正交试验中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3.2 成膜实验
        3.2.1 成膜液浓度对共混膜 WVP 的影响
        3.2.2 增塑剂对共混膜 WVP 的影响
        3.2.2.1 增塑剂的加入量对共混膜 WVP 的影响
        3.2.2.2 增塑剂的配比对共混膜 WVP 的影响
        3.2.3 交联剂的添加量对共混膜 WVP 的影响
        3.2.4 成膜温度对共混膜的影响
        3.2.5 成膜介质对共混膜的影响
        3.2.6 硬脂酸对共混膜的影响
        3.2.7 涂膜处理对大樱桃保鲜效果的研究
        3.2.7.1 涂膜处理对果实腐烂率的影响
        3.2.7.2 涂膜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
        3.2.7.3 涂膜处理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3.2.7.4 涂膜处理对果实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2.7.5 涂膜处理对冷藏果实的失重率的影响
        3.2.7.6 涂膜处理对冷藏果实的呼吸强度的影响
        3.2.7.7 涂膜处理对冷藏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3.2.7.8 涂膜处理对冷藏果实的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鲜切苹果保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鲜切果蔬保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乙烯变化
        1.1.2 易褐变
        1.1.3 微生物污染
        1.1.4 果实软化
    1.2 鲜切果蔬保鲜工艺流程
    1.3 鲜切果蔬保鲜方法
        1.3.1 鲜切果蔬预处理
        1.3.2 鲜切果蔬物理保鲜方法
        1.3.3 鲜切果蔬化学保鲜方法
    1.4 影响鲜切果蔬保鲜的因素
        1.4.1 切分大小
        1.4.2 清洗和沥干
        1.4.3 保鲜剂
        1.4.4 保藏温度
    1.5 鲜切果蔬保鲜研究进展
        1.5.1 国内鲜切果蔬研究进展
        1.5.2 国外鲜切果蔬研究进展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案
第二章 苹果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指标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酶反应产物最大吸收波长测定
        2.2.2 pH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3 底物浓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4 酶用量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5 褐变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
    2.3 结论
第三章 褐变抑制剂对鲜切苹果保鲜性能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1.3 指标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单一褐变抑制剂对鲜切苹果褐变的抑制
        3.2.2 两种抑制剂配比对鲜切苹果保鲜效果研究
        3.2.3 复合褐变抑制剂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
        3.2.4 复合褐变抑制剂优化组对鲜切苹果生理指标影响
    3.3 结论
第四章 涂膜剂成膜筛选及其对鲜切苹果保鲜性能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方法
        4.1.3 指标测定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涂膜剂的筛选
        4.2.2 涂膜剂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
        4.2.3 最佳涂膜和抑制剂共同对鲜切苹果保鲜效果影响
    4.3 结论
第五章 鲜切苹果防腐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1.2 实验方法
        5.1.3 指标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纳它霉素对鲜切苹果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5.2.2 乳酸链球菌素对鲜切苹果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5.2.3 苯甲酸钠对鲜切苹果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5.2.4 次氯酸钠对鲜切苹果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5.2.5 过氧化氢对鲜切苹果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5.2.6 防腐剂对鲜切苹果细菌污染控制筛选
        5.2.7 防腐剂+涂膜剂+抑制剂对鲜切苹果防腐保鲜效果研究
    5.3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可食性膜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可食性膜的分类及特点
    1.1 多糖类可食性膜
        1.1.1 淀粉膜
        1.1.2 纤维素膜
        1.1.3 动植物胶膜
        1.1.4 壳聚糖膜
    1.2 蛋白质类可食性膜
        1.2.1 大豆分离蛋白膜
        1.2.2 小麦面筋蛋白 (WG) 膜
        1.2.3 玉米醇溶蛋白膜
        1.2.4 乳清蛋白 (WP) 膜
        1.2.5 谷蛋白膜
        1.2.6 酪蛋白膜
        1.2.7 胶原蛋白膜
    1.3 脂类可食性膜
        1.3.1 微生物共聚酯膜
        1.3.2 蜡类
    1.4 复合型可食性膜
2 可食性膜的优点
3 可食性膜的应用
    3.1 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3.2 在肉制品加工与保鲜中的应用
    3.3 在油炸食品中的应用
    3.4 在焙烤制品中的应用
    3.5 在糖果工业中的应用
    3.6 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4 可食性膜的发展趋势
    4.1 可食性膜的研究是一个相对活跃的领域
    4.2 复合型可食性膜
    4.3 多功能可食性膜
    4.4 可降解人造肠衣的研究
    4.5 微胶囊化技术
    4.6 多用途可食性膜可作为一种载体

(8)蚕茧制备的果品保鲜剂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的意义
    2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研究动态
    3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
        3.1 简易贮藏库
        3.2 低温冷藏
        3.3 气调贮藏保鲜
        3.4 减压、高压贮藏保鲜
        3.5 果蔬保鲜剂保鲜
        3.6 熏蒸和热处理保鲜
        3.7 涂层保鲜
        3.8 辐射处理、电磁处理
        3.9 基因工程技术保鲜
        3.10 细胞膨压调控保鲜
    4 影响果蔬保鲜效果的因素
        4.1 温度
        4.2 气体成分
        4.3 湿度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蚕茧制备的果品保鲜剂及特点
    1 蚕茧结构
        1.1 茧丝的结构组成
        1.2 茧丝丝胶微细结构
        1.3 水果保鲜剂的发展方向
    2 以蚕茧制备果品保鲜剂方法、生产实践中的使用和特点
        2.1 蚕茧制备果品保鲜剂方法
        2.2 蚕茧制备果品保鲜剂的使用
        2.3 蚕茧制备果品保鲜剂的特点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蚕茧保鲜剂应用于枇杷保鲜的研究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处理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保鲜方法处理对枇杷好果率的影响
        2.2 不同保鲜方法对枇杷感官品质的影响
        2.3 不同保鲜方法对枇杷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2.4 不同保鲜方法对枇杷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2.5 枇杷果实在不同保鲜方法处理下的失重率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蚕茧保鲜香蕉作用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主要试验仪器
        1.4 气相色谱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 不同处理条件下乙烯含量的变化
        2.3 不同处理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9)可食性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可食性膜的特性
2 可食性膜的分类及研究状况
    2.1 多糖类可食性膜
        2.1.1 纤维素可食性膜
        2.1.2 淀粉类可食性膜
        2.1.3 动物、植物胶类可食性膜
        2.1.4 甲壳素与壳聚糖类可食性膜
    2.2 蛋白质类可食性膜
        2.2.1 大豆分离蛋白膜
        2.2.2 小麦面筋蛋白膜
        2.2.3 玉米醇溶蛋白膜
        2.2.4 花生分离蛋白膜
        2.2.5 蚕丝丝素蛋白膜
        2.2.6 葵花蛋白膜
        2.2.7 肌原蛋白膜
    2.3 复合型可食性膜
3 可食性膜的应用
    3.1 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3.2 在肉制品加工与保鲜中的应用
    3.3 在油炸和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3.4 在糖果工业中的应用
    3.5 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3.6 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4 可食性膜的发展趋势
    4.1 可食性包装材料受到食品行业与包装行业的广泛关注
    4.2 发展复合型可食性膜
    4.3 发展多功能可食性膜
    4.4 将高科技运用于可食性膜的制作
5 结论

(10)蚕丝粉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丝素粉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2 蚕丝在营养和医疗保健品及化工领域的应用
3 丝素膜的开发利用
4 结 语

四、日本开发蚕丝果蔬保鲜膜(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对金针菇的保鲜作用及其机理[D]. 方东路.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2]果蔬保鲜包装纸抗老化特性研究[D]. 张亚洲.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7)
  • [3]重组家蚕丝素重链蛋白的构建与表达[D]. 田智芳. 苏州大学, 2014(12)
  • [4]明胶—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李爱珍.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0(05)
  • [5]柞蚕丝素肽可食膜在大樱桃保鲜中的应用[D]. 高光. 大连工业大学, 2010(06)
  • [6]鲜切苹果保鲜性能研究[D]. 李东梅. 东华大学, 2009(05)
  • [7]可食性膜的研究进展[J]. 陈光,孙旸,王刚,苏玉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4)
  • [8]蚕茧制备的果品保鲜剂及应用研究[D]. 章伯元.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1)
  • [9]可食性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汤虎,徐志宏,孙智达,魏振承,池建伟,刘文豪.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7(02)
  • [10]蚕丝粉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J]. 付田霞,王学英,李群. 辽宁化工, 2005(05)

标签:;  ;  ;  ;  

日本研制出丝绸果蔬保鲜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