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起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一、心脏起搏在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1](2021)在《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文中提出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挽救生命。随着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机制认识的加深以及起搏疗法的不断更新和扩展, 心脏起搏适应证在不断发展。由于不同级别医院和/或医生对永久性起搏器治疗适应证认识有所不同, 故界定临床起搏治疗适应证和起搏疗法的范围需要规范化指导。此次制订的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是2010年发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目前认识和建议》的修订版。

王颖[2](2020)在《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参数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同期合并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患者,在急性期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心内电信号P波及R波振幅的影响。方法:将40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同期合并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日1次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用药前、用药后第10d、30d、60d时相关参数情况。结果:1.心房阈值:观察组用药前心房阈值为0.45±0.03V,用药后第10d、30d、60d分别为0.68±0.03V、0.67±0.02V、0.60±0.02V;对照组用药前的心房阈值为0.47±0.04V,用药后第10d、30d、60d分别为0.67±0.03V、0.69±0.03V、0.60±0.03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室阈值:观察组用药前心室阈值为0.71±0.02V,用药后第10d、30d、60d心室阈值分别为0.70±0.02V、0.75±0.02V、0.71±0.03V;对照组用药前的心室阈值为0.70±0.03V,用药后第10d、30d、60d心室阈值分别为0.71±0.02V、0.76±0.03V、0.70±0.02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波振幅:观察组用药前P波振幅为3.72±0.02mV,用药后第10d、30d、60d P波振幅分别为3.54±0.04mV、4.71±0.03mV、3.92±0.03mV;对照组用药前的P波振幅为3.73±0.04mV,用药后第10d、30d、60d P波振幅分别为3.53±0.02mV、4.70±0.04mV、3.91±0.03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波振幅:观察组用药前R波振幅为10.70±0.04mV,用药后第10d、30d、60d R波振幅分别为9.70±0.03mV、9.86±0.03mV、9.73±0.03mV;对照组用药前的R波振幅为10.71±0.05mV,用药后第10d、30d、60d R波振幅分别为9.71±0.04mV、9.88±0.03mV、9.73±0.02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相关参数无明显影响。2.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患者可使用该药物。

萨维达娒·艾克木[3](2016)在《维汉两民族心肌缺血部位和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室早起源部位和心肌缺血部位的相关性以及关联性在维、汉俩民族之间是否具有种族差异。方法:回归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先后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并实施动态心电图(Holter)及冠脉造影(CAG)术的患者5000例,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选取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病例组(400例)和对照组(400例),入选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心电图指标、冠脉造影参数,并行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以及心肌缺血部位相关性分析。结果:1.维吾尔族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心肌缺血与室性早搏关系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心肌缺血与室性早搏关系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维吾尔族病例组流出道及其他部位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部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汉族病例组流出道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部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位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部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病例组中心肌缺血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优势比分析室性早搏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可能有关,即心肌缺血是室性早搏的危险因素之一,种族间无存有差异。2.维吾尔族病例组室性早搏以“左室流出道”为主,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缺血部位相关动脉不存在相关性。3.汉族病例组室性早搏以“其他部位早搏”为主,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同缺血部位相关动脉不存在相关性。缺血部位和室早起源部位比较存有种族差异。

牛芳[4](2014)在《术中应用临时起搏器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非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时常有些患有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手术时需安置临时起搏器渡过术中风险。但在部分患者中,临时起搏器在围手术期中并未发挥起搏功能,且安装临时起搏器存在静脉穿刺损伤、心脏内导联的机械刺激作用、起搏器导联的电活动、血肿、感染或血栓形成、起搏失败等一系列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风险,且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非心脏手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多项临床资料,评价临时起搏器在术中和术后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围术期临时起搏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非心脏外科手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274例,根据术中起搏器工作情况,分为起搏组与备用起搏组,其中起搏组90例,备用起搏组184例,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上述指标的水平在组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心律失常下起搏器工作情况不同,合并窦缓及Ⅲ度AVB、房颤伴长间歇、快慢综合征的患者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多(P<0.05),而合并Ⅱ度AVB、双束支阻滞、完全左后分支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患者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较少(P>0.05)。不同年龄阶段起搏器工作情况不同,年龄大于70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中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多(P<0.05),年龄小于70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中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少(P>0.05);合并不同心脏疾病时起搏器工作状态不同,其中在合并扩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情况时起搏器工作状态明显较高(P<0.05),而在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高心病时的起搏器的工作状态较少(P>0.05)。麻醉方式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无影响(P>0.05)。中小手术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少,而大手术时高(P<0.05)。结论1.对于合并有严重窦缓(心率<50次/分)及Ⅲ度AVB、双束支阻滞、房颤伴长间歇、快慢综合征的患者,术前植入临时起搏器可降低手术中危及生命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使手术顺利进行。2.对年龄大于70岁且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前植入临时起搏器可降低术中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合并有扩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术前植入临时起搏器可有效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对于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术前植入临时起搏器保护意义不大。3.虽然全身麻醉下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所占比例较局部麻醉和腰麻高,但麻醉方式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4.中小手术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少,而大手术时高。老年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前,如果存在以下情况时,不论手术大小、麻醉方式如何,最好先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1)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及Ⅲ度房室传导滞;(2)房颤伴长间歇(>2s);(3)快慢综合征。当患者存在如下情况并合并扩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时,在行大手术、全麻时可先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以保证手术安全: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完全左后分支阻滞。

李瑞菡[5](2021)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及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由文献综述与临床研究两部分组成。一、文献综述综述一主要论述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心血管疾病作为我国四类重大慢性病之一,老年心血管病的负担日益加重。慢性便秘作为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可通过影响血液流变学、影响脂类代谢吸收、触发炎症免疫反应、诱导氧化应激和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多个途径影响到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冠心病和慢性便秘两个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之一。心率变异性作为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在临床中也被广泛应用,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与心率变异性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综述二主要论述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中医研究进展。冠心病在中医中归属“胸痹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心脉痹阻。在中医证型分布上诸多医家对其有不同的经验和总结。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主神明和肠脑理论可解释临床中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两者之间的病因病机。阴阳失衡作为多数疾病的基本病机,在西医中对应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中医理论在解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中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在治疗上,中医辨证论治的中药汤药内服和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被临床诸多研究证实了其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二、临床研究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对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以及与其既往病史、相关实验室指标、冠脉病变情况、胃肠道症状、睡眠情况和焦虑抑郁情况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自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科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期间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206例,其中合并慢性便秘103例,单纯冠心病103例。通过问卷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情况、病史信息、中医证候信息、睡眠焦虑抑郁情况和入院的检查化验结果等临床资料。通过对临床资料数据进行Excel表格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性统计分析。结果:①入组临床资料分布:入组的20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岁,男性121人,女性85人,平均BMI为25.23kg/m2,89.81%居住在北方,68%存在长期精神紧张,饮食口味上半数以上偏肥甘厚味、油炸饮食、腌制食品和偏咸。病史方面:中位病程是1年,半数以上为NSTE-ACS类型冠心病,37.9%合并糖尿病,30.6%合并高脂血症,25.7%合并脑血管疾病。46.1%有早发心血管家族史,35%合并吸烟史,27.2%合并饮酒史,67.1%的女性合并早发停经史。多数患者的冠心病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处于低危至中危之间。中医证素分布上,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占68%、痰浊证占36.4%、阳虚证占36.4%、气滞证占25.2%、血瘀证占20.9%、其他证素(阴虚证、热蕴证、寒凝证)占17.5%,半数以上患者为双证素。在中医证素组合得出的中医证候分布上,单纯实证占17%,单纯虚证占28.2%,虚实夹杂证占54.9%。单纯实证中以气滞血瘀证多见,单纯虚证中以阳气虚衰证和心气亏虚证多见,虚实夹杂证中以气虚痰阻证、阳虚痰阻证、阳虚寒凝证和气虚血瘀证多见。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在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体力活动情况、饮食口味及种类、日饮水量、体育锻炼情况)及病史资料(冠心病病程、是否支架术后、冠心病类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脑血管疾病病史、合并用药史、早发心血管家族史、烟酒史和早发停经史)的比较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基线资料相当。在冠心病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危险分层方面,合并便秘组的患者基础疾病处于高危的人群较单纯冠心病组患者多(P<0.05)。在大便分型上,患者大便多为布里斯托2型、3型,而单纯冠心病组患者大便多为4型、5型(P<0.001)。胃肠道症状上,合并便秘组的患者胃肠道症状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P<0.001)。睡眠、心理情况上,合并便秘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老年焦虑评分和老年抑郁评分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01)。化验检查方面,合并便秘组的空腹血糖、Apo-A1、Apo-E水平均低于单纯冠心病组,NT-proBNP水平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冠脉病变情况上,合并便秘组患者的冠脉Gensini积分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在中医证素上,合并便秘组的其他证素(热蕴证、阴虚证、寒凝证)较单纯冠心病组的多(P<0.05)。在心率变异性上,合并便秘组的患者SDNN、SDANN Index、SDNN Index、rMSSD、pNN50、三角指数、总功率、极低频、LF、HF、最小频域功率小时、最大频域功率小时的中位数均较单纯冠心病组患者的低,最大QTc间期的中位数较单纯冠心病组的高(P<0.05)。③合并便秘组患者便秘情况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合并便秘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得分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包括SDNN、SDANN Index、SDNNIndex、三角指数、总功率、极低频、LF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④合并便秘组中医证素分析:合并便秘组冠心病中医证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阳虚证、痰浊证、气滞证、其他证素、血瘀证。便秘中医证候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脾气虚证、肠道气滞证、脾肾阳虚证等。相关性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大、服用利尿剂类药物,气虚证增多(P<0.05)。随着抑郁倾向增加、大便干硬程度增加、便秘程度增加,其他证素增多(P<0.05)。随着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倾向增加,气滞证增多(P<0.05)。随着饮食肥甘厚味、服用他汀类药物,血瘀证增多(P<0.05)。随着冠心病由不稳定心绞痛到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指标的异常,痰浊证逐渐减少(P<0.05)。随着肾功能指标的异常增高,阳虚证增多(P<0.05)。⑤老年冠心病冠脉严重程度的回归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冠脉Gensini积分的影响因素,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冠脉Gensini积分=67.489+(7.123 ×TSH)-(31.722×HDL-C)-(0.161×SDNN),以上3个指标可以解释冠脉Gensini积分变异的35.4%。TSH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HDL-C、SDNN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⑥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回归分析: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阳虚证、其他证素(热蕴证、阴虚证、寒凝证)、合并抑郁倾向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Apo-A1、pNN50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保护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合并抑郁倾向、Apo-A1的下降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①合并便秘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患病增多,睡眠及心理障碍增多,血脂异常增多,自主神经功能更低,冠脉病变更严重。②在中医证素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以气虚证、痰浊证、阳虚证为主,虚实夹杂证多见。合并慢性便秘患者以气虚证、阳虚证居多,中医证素更加复杂。③TSH是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HDL-C、SDNN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④阳虚证、气滞证、其他证素(热蕴证、阴虚证、寒凝证)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pNN50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保护因素。合并抑郁倾向、Apo-A1的下降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磊[6](2020)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性别差异》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性别差异背景:性别差异在心脏病学领域的影响正在逐渐被认识,包括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方面,但目前相关研究多基于欧美人群,少有基于我国人群的数据分析,且专门就心脏起搏治疗的性别差异进行探讨的研究也不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国人接受心脏起搏治疗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数据来源于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注册数据库。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合并心血管疾病情况、心功能情况、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植入器械类型等信息并比较其性别差异。此外,将整体人群分为青中年(<60岁)、老年组(≥60岁且<80岁)及高龄组(≥80岁)进行分组比较,以评估不同年龄段的性别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203例起搏器植入患者,平均年龄67.9±13.2岁,男性占比低于女性(48.7%比51.3%),但在高龄组中则相反(55.9%比44.1%)。男性植入时平均年龄为68.3±13.6岁,显着高于女性(P=0.021)。起搏适应证方面,男性因房室传导阻滞(40.3%比30.1%,P<0.001)及慢性房颤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13.5%比9.1%,P<0.001)而植入起搏器的比例更高,而女性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51.0%比63.9%,P<0.001)的比例更高。女性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比例更高(81.1%比85.3%,P<0.001),但该差异在高龄组患者中不显着(76.1%比77.2%,P=0.716),此外,若按照起搏适应证进行亚组分析,则植入起搏器类型无显着性别差异。结论:性别差异对国人心脏起搏治疗具有一定影响。8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植入比例高于男性,而80岁以上人群则情况相反。男性植入起搏器的平均年龄高于女性。男性因房室传导阻滞及慢性房颤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而植入起搏器的比例高于女性,而女性病窦综合征比例更高。性别差异对起搏器类型的选择影响不大。第二部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性别差异背景及目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国外研究显示性别差异对ICD的应用有显着的影响。本研究拟分析性别差异对国内患者植入ICD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登记研究数据库,本研究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国内20家医学中心植入ICD的全部患者。结果:本研究纳入了植入ICD的患者664例,其中男性患者484例,占72.9%,明显多于女性患者(180例,占27.1%)。男性患者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比例和扩张型心肌病的比例均显着高于女性患者,分别为(35.5%vs.14.4%,P<0.001)和(21.0%vs.13.3%,P=0.024);女性患者心脏离子通道疾病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14.4%vs.3.1%,P<0.001)。女性的超声指标(LVEF、LVDD等)较优。男性患者中符合Ⅰ类适应证的比例显着高于女性患者(66.9%vs.52.8%,P<0.001)。对患者的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发现,无论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男性患者的占比均明显多于女性患者。结论:国内女性的ICD植入率明显低于男性,可能与合并基础心脏疾病的不同有关,同时可能与女性得到医疗咨询少有一定关,有必要加强对女性患者的宣教,能提高女性患ICD的植入率。第三部分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性别差异背景:心衰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方面均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目前,性别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临床应用的影响已有相关研究报道,但是,关于我国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性别差异的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国人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数据来源于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注册数据库。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除颤器(CRT-P/D)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病因、病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植入适应证、植入器械类型等信息并比较其性别差异。此外,将整体人群分为青中年(<60岁)、老年组(≥60岁且<70岁)及高龄组(≥70岁)进行分组比较,以评估不同年龄段的性别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3例植入CRT的患者,平均年龄61.9±10.7岁,男性占比高于女性(65.7%比34.3%)。植入CRT时女性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63.3±9.2比61.2±11.3,p=0.014)。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非缺血性心肌病都是最常见的病因。男性患者中植入CRT-D的比例高于女性(56.5%比41.9%,P=0.001)。三个年龄组的CRT器械选择与整体人群的特点一致,女性CRT-D植入比例低于男性。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是增加CRT-D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7)。结论:性别差异对国人心脏再同步治疗具有一定影响。在临床实践中,接受CRT治疗的患者大多数为男性。女性植入起搏器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女性CRT-D植入比例明显低于男性,男性是增加CRT-D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性别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预后的影响背景:在以往大规模临床试验中ICD的临床应用存在性别差异,那么在真实世界中是否也是如此。对于已经植入ICD的患者,性别差异是否会对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和生存获益造成影响。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中,ICD临床应用和获益的性别差异,从而了解性别对IC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家庭监测数据库,评估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的ICD患者以下方面性别差异: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情况,心功能状态、心电图及超声指标、用药情况、植入器械类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治疗。终点事件为电击治疗和死亡。评估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所有患者随访至2018年5月结果:共1015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4.7±1.8年,患者平均年龄60.7±14.2岁。其中,男性患者738例(72.7%),NYHA心功能Ⅲ-Ⅳ患者497例(49%)。男性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射血分数低于女性。而女性患者更少选择双腔ICD及CRT-D。男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电击治疗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患者死亡率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性。死亡危险因素方面,房颤,NYHAⅢ-Ⅳ是男性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NYHAⅢ-Ⅳ是女性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真实世界中,ICD患者中女性比例不到1/3。女性患者中,合并缺血性心肌病比例低,非缺血性心肌病及长QT综合征比例高,女性事件发生率及电击治疗率显着低于男性。两者在ICD获益方面并无性别差异

杨凯[7](2018)在《植入式和传统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临时心脏起搏的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中常见的一类,临床中多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动过缓可导致患者发生胸闷、乏力、气短、头晕、黑朦、晕厥,甚至可发生阿-斯综合征。1958年一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植入了世界上第一台心脏起搏器,其后心脏起搏成为治疗严重心动过缓的唯一稳定有效的方法。而临床中有一些心动过缓患者需要应用心脏临时起搏技术,他们中的一部分经过治疗后可恢复自身心率而移除临时起搏器,而另一部分患者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传统的心脏临时起搏技术是经静脉将临时起搏电极导线送至右心室,外接临时起搏器,由于传统的临时起搏电极导线的头端是光滑金属结构,需要将电极导线保持一定张力才能将电极导线的头端“顶”在心内膜上,以保证其安全起搏。安装临时起搏后,对患者的体位有严格要求,患者经常需要长期卧床、全程监护。即使如此,在一项临时起搏器的研究中,48小时内有37%的患者发生电极移位而导致起搏不良,患者可因失去起搏保护而发生心脏骤停,这些患者需要重新定位起搏电极导线,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且增加医疗费用支出,同时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本研究通过对比应用永久起搏电极导线的方法与传统临时起搏导线方法,在并发症、起搏效果、医疗费用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目的:比较用植入式电极导线行临时起搏和用传统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临时心脏起搏(TCP)之间的效果与安全性差异。方法:选择在我院行TCP的患者32例分为研究组(n=16)和对照组(n=16)。研究组采用植入式电极导线外接永久起搏器行TCP;对照组采用传统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TCP。比较两种导线行TCP的阈值、脱位率及总费用。结果:研究组13例使用主动电极导线,3例使用翼状被动电极导线,未发生脱位;对照组使用电极导线为(BARD0071539,6F型),脱位4例,1例增加输出电压至8v后重新起搏,其余3例均经重新定位。研究组TCP手术时间要长于对照组[(17±5)min vs(12±6)min,P=0.01]。研究组TCP 24 h后的起搏阈值低于对照组([0.63±0.37]V vs(1.47±0.75)V,P=0.038),TCP 术后住 CCU 病房的时间少于对照组[(0.8士0.4)d vs(3.5±1.1)d,(P=0.014)]。研究组TCP手术费略高于对照组,但与TCP有关的总费用少于对照组[(4561±377)元 vs.(7428±533)元,(P=0.032)]。结论:应用植入式电极导线比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心脏临时起搏更安全、实用、经济。

王建新,樊川民,崔旭辉,毛亚妮[8](2011)在《液体复苏联合临时心脏起搏对急性右心梗死PCI术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液体复苏联合临时心脏起搏在急性右心梗死患者PCI术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对58例下壁及右室心梗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存在低血压和(或)缓慢心律失常分为两组:低血压和(或)缓慢心律失常组(低缓组)与无低血压和(或)缓慢心律失常组(无低缓组),低缓组PCI术前进行液体复苏、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无低缓组PCI术前给予输液、抗凝等常规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低缓组术中发生低血压的程度和(或)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无低缓组术中发生率高,两组患者在PCI术中低血压程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PCI术前液体复苏联合临时心脏起搏可有效减轻PCI术中低血压严重程度,减少心源性休克发生,对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李秀玲,董巧玲,刘宏明[9](2009)在《临时心脏起搏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在危重患者严重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严重心律失常患者26例,均经床旁或X线下左锁骨下静脉或右股静脉置入起搏电极,观察体表心电图图形,判断起搏电极位置,心律失常发作的特点,临时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和成功率。结果:26例患者均右心室起搏成功,其中球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起搏18例,X线透视下起搏8例,所有患者在成功起搏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经治疗原发病后心律失常得到有效纠正。结论:临时心脏起搏对于危重患者严重心律失常的抢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且安全有效。

张文辉,李杰,徐敏,聂鹏,李芝峰[10](2004)在《临时心脏起搏用于急性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30例分析》文中指出

二、心脏起搏在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脏起搏在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病例选择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标准
        2.4 终止试验标准
        2.5 主要疾病诊断标准及相关表达说明
    3.材料及设备
    4.给药方法
    5.数据收集及观察指标测量方法
    6.质量控制
        6.1 数据随访
        6.2 数据录入
    7.统计学方法
    8.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3)维汉两民族心肌缺血部位和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观察指标
    3 分组情况
    4 质量控制
    5 本文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4)术中应用临时起搏器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合并疾病及心律失常类型
    1.4 起搏器植入方法及起搏方式
    1.5 统计方法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心律失常类型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的影响
    2.3 年龄及合并心脏疾病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的影响
    2.4 麻醉方式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的影响
    2.5 手术大小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的影响
讨论
    3.1 植入临时起搏器的常见并发症
        3.1.1 导管移位
        3.1.2 心肌穿孔
        3.1.3 导管断裂
        3.1.4 膈肌刺激
        3.1.5 心律失常
        3.1.6 穿刺并发症
        3.1.7 感染
    3.2 植入临时起搏器的指征
    3.3 心律失常类型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的响
    3.4 年龄及合并心脏疾病种类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的影响
    3.5 麻醉方式对起搏器工作的影响
    3.6 手术大小对起搏器工作的影响
    3.7 临时心脏起搏的应用概括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5)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及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概述
        2 冠心病与慢性便秘之间的关系
        3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
        4 心率变异性评估自主神经功能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2 中医对慢性便秘的病因病机认识
        3 中医对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认识
        4 中医阴阳理论与自主神经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评估标准
2 方案与内容
    2.1 临床资料收集
    2.2 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2.3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布
    3.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3.3 合并便秘组便秘情况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3.4 合并便秘组中医证素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3.5 老年冠心病冠脉严重程度的回归分析
    3.6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老年冠心病一般情况分析
    4.2 老年冠心病中医证侯分布规律
    4.3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临床特点
    4.4 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4.5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分析
    4.6 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4.7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影响因素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及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前言
第一部分 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性别差异
    背景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性别差异
    背景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性别差异
    背景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性别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预后的影响
    背景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临床应用的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个人简历
致谢

(7)植入式和传统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临时心脏起搏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TCP方法
    1.3 起搏阈值的测试及有关指标的比较
    1.4 观察周期及移除起搏电极导线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率的比较
    2.2 两组起搏手术时间的比较
    2.3 两组起搏阈值的比较
    2.4 TCP术后住CCU时间的比较
    2.5 与TCP相关的费用的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8)液体复苏联合临时心脏起搏对急性右心梗死PCI术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液体疗法
        2.2 PCI及支架置入
    3 观察指标
    4 疗效判定
    5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讨 论

(10)临时心脏起搏用于急性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3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设备
    1.3. 操作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心脏起搏在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03)
  • [2]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参数的影响[D]. 王颖.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维汉两民族心肌缺血部位和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关联性研究[D]. 萨维达娒·艾克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16(12)
  • [4]术中应用临时起搏器的价值研究[D]. 牛芳.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5]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及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D]. 李瑞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性别差异[D]. 王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植入式和传统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临时心脏起搏的对照研究[D]. 杨凯. 苏州大学, 2018(04)
  • [8]液体复苏联合临时心脏起搏对急性右心梗死PCI术保护作用的研究[J]. 王建新,樊川民,崔旭辉,毛亚妮. 陕西医学杂志, 2011(05)
  • [9]临时心脏起搏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 李秀玲,董巧玲,刘宏明.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S5)
  • [10]临时心脏起搏用于急性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30例分析[J]. 张文辉,李杰,徐敏,聂鹏,李芝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4(11)

标签:;  ;  ;  ;  ;  

心脏起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